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变式理论 变易空间 变易维度
变式理论是我国数学教学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变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频繁的现象,数学教师几乎没有不用变式进行教学的。然而,变式中“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变”?为什么变式教学在数学学科中得以广泛应用?变式通常被用在数学教学的哪些方面?怎样在变式理论的指导下开辟变式教学的新渠道?这些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不清楚,甚至未曾思考过,只是凭经验在使用变式教学。
我国的变式理论与瑞典著名教育家马飞龙(F.Marton)创立的变易理论十分相似,一脉相承。两者相比,只是变易理论的视野更开阔些,为变式理论的解读提供了依据,变式理论可视为变易理论的特殊情形。无论是变易理论,还是变式理论无不透露出这样一个理念,即对事物的认识也好,概念的获得也好,都涉及一个“变”字。这个“变”字指的是“无关特征或非本质特征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变”呢?因为“当一个现象或一个事件的某一方面发生改变,而另一方面或其他一些方面保持不变时,发生变化的方面将被识辨”。(Bowden & Marton语) 因此教学中给学生呈现变式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应当通过变异维数的扩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甚至提出“教学即变易空间的构建”理念。(F.Marton语)
数学学科中使用变式教学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数学中充满了“变”,研究的却是变化中的不变。变量与常量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变换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而不变量与不变性才是变换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最终也是为了通过变化,让学生掌握变化中的不变。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变式教学,主要指概念性变式,目的是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其次是习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目的是解题的多样性。国内较早较系统地研究变式教学当属顾泠沅教授领导的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小组,他们进行了长达15年卓有成效的研究(1977―1992年)。顾教授依据数学对象的两重性(结构性与过程性)将变式划分为概念性变式与过程性变式,是变式理论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其中过程性变式,就是对给定的概念或规则的形成性变式、操作性变式,主要的目的当然不再仅仅是加深对该概念或规则的理解,而是诱发或促进新概念或规则的产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与时俱进,将变式理论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使之焕发勃勃生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创造性开展变式教学。
【案例1】三角形中位线情境导入片断[苏教版八(上)教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其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则是学生有效探究的必备条件。许多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境,而课本中设置的问题情境仅适合一般水平学生。
变式一:主要提供给平时成绩最差的一类学生,属于准现实情境。
问题1:如图是按照某种方式堆放的木头,请在观察的基础上先完成下表。
问题2:图(1)中3是2、3、4的中位数,图(2)中4是3、4、5的中位数,图(3)中5是3、4、5、6、7的中位数。(注:铜山区已连续两年调整教学顺序,本章节内容是放在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之后教学的)根据你对中位数的理解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梯形中位线EF。
根据上表中的数量关系,请你猜测梯形的中位线EF和上底AB、CD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问题3:若上述问题中,点A、D按照图示的方向运动成三角形(如图)。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EF。
(2)请你猜测中位线EF和BC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验证。
设置这一情境,从规则堆放木头梯形三角形,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情境意图的觉察。
范式:即课本上提供的问题情境,主要提供给成绩中等的一类学生,属于准数学化情境。
问题1:下图是一张三角形纸片。请在三角形上剪一刀,使之分成的两块正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注:这里综合了两类不同范畴的元素,一类是生活化的:纸片与剪刀,另一类是数学化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故称之为准数学化的问题。)
(2)若上图中剪下的位置,我们称之为三角形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3)你能通过图形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吗?
问题2: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中位线和第三边的关系吗?(包括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求证你的发现。
设置这一情境,借助剪拼,学生经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情境序列,学生受剪拼的启发会作出辅助线求证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变式二:设置的问题情境来自数学内容中,是抽象了的情境,主要提供给成绩优秀的一类学生,属于数学化情境。
问题1:依据例1题目改编,如图,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分别取AB、BC、CD、DA的中点E、F、G、H,并依次连接起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当学生解决问题1遇到困难时,建议先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2。
问题2:类似于范式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学生再借助三角形的性质,连接AC、BD构造三角形解决问题。
这一情境从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设置这一情境,对于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具有挑战性,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冲动。
本案例力求根据认知水平低、中、高设置不同层次的情境,即准现实情境、准现实情境、数学化情境,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从不同起点开始自己有效的探究历程。
【案例2】直接开平方法的教学片断[苏科版九(上)教材]
第一层次:研究范式方程x=2,并且命名为“直接开平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个范式方程的特点:等号左边是未知数的平方,右边是大于0的数。
第二层次:研究变式1
这三道题要用直接开平方法就需经过移项、合并同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将方程变形。
第三层次:研究变式2
这三道题要用直接开平方法,就需用整体思想或换元法进行转化。例如方程:先设①A=x+1,求得A=±7,再用x+1=±7求解。
第四层次:研究变式3
相对于“范式”方程,变式1需经过变形转化。变式2中底数除未知数外还有其他数字,需搭建“换元”这个桥梁。变式3中,一是未知数的平方等于0,另一是未知数的平方小于0,而“范式”方程则是未知数的平方大于0。上述教学片断通过变式较好地涵盖了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各种情形,使学生对直接开平方法的适用范围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变式学习,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就能较好地解决学完了例题仍不能解决与例题稍有偏差的习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案例3】一道基本几何题的变式[苏科版七(上)教材]
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表达出来的思路狭窄、应变能力差,往往与教师讲解时习惯于就题论题,缺少变式、缺失拓展不无关联。下面以一道基本几何题谈如何变式。
基本题: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OC的度数。
变式1:如图(2),在ABC中,∠ABC,∠ACB的两个外角∠CBD、∠BCE的平分线相交于O点,∠A=40°, 求∠BOC’的度数。
变式2:如图(3),在ABC中,∠ABC内角,∠ACB的一个外角、∠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0C’度数。
变式3:由图(1)、(2)可发现∠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若∠A=100°,图(1)、(2)中∠BOC与∠BOC’之间还有这样的关系吗?若∠A=n°呢?为什么?
变式4:由图(1)(3)可发现∠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A=100°,图(1)(2)中∠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A=100°呢?若∠A=n°呢?为什么?
这道几何题变易空间的构建方法如下:
变易维度1:
两条角平分线的夹角(1)两条内角平分线的夹角度数(2)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度数(3)一条内角平分线、一条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
变易维度2:
探索两夹角关系时∠A的度数(1)特殊值40°、100°(2)一般值n°
在学生认知能力可及的情况下,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习题变通,构建变易空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规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能力、思想引向纵深。
变式理论内容丰富,实施途径形式多样。本文仅是我对变式理论及变式教学实践的粗浅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中国学习者的悖论,2001.
[2]徐汝成.马登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2002.
[3]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2003.
[4]聂必凯.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2004.
[5]王静.变易理论教学研究,2006.
篇2
关键词:学习动态;知识疑点;干预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所学课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从新课改以来,这种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受到许多中小学老师的青睐并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流。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前的课堂大多是以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为主,对于小组讨论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相比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有不小的差距。于是,教师在小组学习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使教师干预就成为一个值得研讨的话题,而初中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谓教师干预,就是教师在小组学习中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解答知识疑点的过程。
二、教师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方便老师掌握学习进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但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全程跟踪、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确切地知道整个小组学习的效果,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疑点,并进行解答。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更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开阔、思想叛逆的阶段,但是数学课程又是重点和难点,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实时跟踪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沦为形式。
2.方便教师及时解决知识疑点。这种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相比于以前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有利也有弊。传统的授课方式虽然古板,但是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把控还是比较到位的;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蒙混过关,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学不到知识。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且思维跳跃性强,很容易遗漏知识点,所以教师必须及时搞清楚学生的知识疑点,及时解答,最好在自主学习过后,做专门的疑难知识记录,统一讲解。
3.锻炼学生共同学习的能力。我国传统教育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考验的不是单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整个小组共同学习的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单独的个体已经不足以胜任和解决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只有大家把力量凝聚到一起,才有可能完成、解决复杂的难题。虽然中学生尚处于学习知识的阶段,但是应该趁早学习这种以后对生活、工作有帮助的与人合作的方法,同时也是对学习有帮助的方法。
三、教师干预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小组学习干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难以及时了解小组学习整体进程,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知识疑点;许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只关注平时学习表现较好的学生,忽略了那些平时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这种现象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学习热情。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方法缺乏足够的指导;只有教给小组成员适当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的干预方式
1.认知干预,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具体学习内容有关,包括回答问题,要求解释,补充解释,纠正错误,辅助问题和深层问题。教师必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答一切和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也就是帮助学生扫清一切学习中的知识障碍。
2.合作交流指导,初中生尚处于成长、学习的阶段,可能对于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不能全面掌握,所以,教师就要指导小组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要教会学生协作学习,这对于促进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监督是分两个方面的,一是对学习小组交流、学习进程的监督,属于知识层面的监督;二是中学生正处于贪玩叛逆的阶段,教师要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在进行与学习有关的工作。这属于纪律层面的监督。教师要双管齐下,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4.激励,就是运用恰当的方式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某种目的。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群体,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需要来自别人或外界的夸赞、鼓励和激励。中学生未经过社会的洗礼,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渴望做到来自各方面的激励:老师、同学、家长,这其中,老师的激励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所以中学教师一定要对小组中学习好的或者学习有成效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是不同于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全新的、有效的、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方法,而教师干预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恰当的方式为其保驾护航,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教学方法定能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课程。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智慧教育;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057-04
初中化学学科智慧教育内涵及要求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类探究学科,强调基于问题的认识活动,学生寻求信息和理解事物的一般过程具有过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如今,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化学知识概念、公式的传授和记忆,很少精心设计认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与课程强调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只知道运用原理概念做题,缺乏情境问题分析能力,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变成了机械的知识“接收器”。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让初中化学教育“智慧”起来,我们需要对初中化学课堂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拥有智慧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不能一味地注重分数,要更多关注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创建智慧的学习资源,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而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要以学科知识学习为基础,但又要与学科知识点有本质区别,即需要长时间、过程性、实践性的训练,教师要花费时间去设计认识活动和方法,准备探究实验,培养化学思维。最后,在智慧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学习。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学习环境
初中化学智慧教育离不开智慧的学习环境,而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则需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有效支撑。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等都是新兴的资源工具,笔者提供的教学案例主要是在电子书包和微视频环境下促成的智慧教育教学。
电子书包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拥有丰富而又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书包能够提供答疑检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进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它所提供的协作交流功能能够真正满足学生讨论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交流协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效率。
微课以视频化的形式传递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本案例中,教师在课前将二氧化碳制取的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独立观看视频,激发其自主探究思考,并完成课前新知预习。
案例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对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学生能够归纳延伸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他气体的制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新版教材内容标准中规定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的基本化学实验之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今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供了有力保证。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初步掌握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因此本节课应注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指明方向。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依据;能设计并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逐步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及实验装置,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复习,初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过程的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确定及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探究。
5.教学方法及整合点
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功能模拟不同物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再现学习过的实验过程;模拟演示实验过程中错误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直观再现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温习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多种实验器材,学生可根据实验方案灵活设计并组装实验装置,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整合点:不易理解、微观现象无法展现;实验现象观察困难,实验步骤不易规范;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再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部分学校受实验条件影响,难以保证每位学生人手一套齐全的实验器材。
6.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教学环境
在多媒体教室借助网络,利用平台和电子书包将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贯穿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8.教学过程
课前:
①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生石灰刷墙的相关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新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灭火器入手,使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
②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判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视频放到电子书包平台上,温故思新,讲授新知。
整合点:课时影响,无法或没有必要重新做氧气实验室制取实验;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整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电子书包中氧气制取的虚拟实验动画,回顾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确定、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方法等步骤,使学生初步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进行本实验的探究活动。
课上:
①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解释生石灰刷完墙会变白变硬的原因,并设疑。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反应吗?
生:C+O2点燃CO2
Na2CO3+2HCl=2NaCl+H2O+ CO2
CaCO3+2HCl=CaCl2+H2O+ CO2
CaCO3高温CaO+CO2
CuO+C高温2Cu+CO2
教师点拨: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即反应物为固液常温混合。
设疑:在实验室中应如何安全方便地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能否用稀硫酸或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呢?
②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平台演示虚拟实验,四组对比(如图1)。
学生观察对比四个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试管Ⅰ产生气泡速率很快;试管Ⅱ产生气泡速率适中;试管Ⅲ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微弱并渐止;试管Ⅳ有白雾现象。
整合点:教材中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但当学生接触到其他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该实验对反应药品的探究在常规实验下存在做不好、做不了、现象不明显等问题。而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平台演示虚拟实验的功能,将不能做的实验模拟出来,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浓硫酸不能作为反应物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在选择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树立其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③学生讨论。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得的气体是否较纯?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满足?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并论述原由。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维,通过电子书包讨论区发散思维、实时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④实验装置的确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选择实验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氧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列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图2),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如右上表)。
最后教师总结,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设计意图: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使学生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
⑤牛刀小试。学生可在实验器材中选择设计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放入“器材购物车”中(如图3),组装好后汇报交流。
整合点:利用电子书包中信息化构建工具软件,对装置进行反复比较,构建出实验装置的几种可能,如有操作不当可保护学生安全,启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在营造讨论的气氛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突破性想法要及时鼓励,同时还要把握好探究的度,既不能对学生的创造思维置之不理,又不能操之过甚偏离了主题。引进日用品做化学仪器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⑥反馈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4装置回答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有关问题:
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c集气瓶。
题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用A、D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氢气。
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题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选择上述药品的理由是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题5:汽车尾气中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接近),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
整合点:电子书包对学生答题进行统计,显示答题情况,学生互动分析。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二氧化碳制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指导。
篇4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37-01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实施“同课异构”型公开教学,最重要的是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要主动参与、交流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摒弃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就要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着时展的脚步走,立足于新形势下的新的教育观念。从定义上讲,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看法。由于教育观念是否合理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且传统的旧式的教育观念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束缚了他们的思想,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求教师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和学习较新的教育观念,多与外界接触来增长自身的知识经验与阅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观点,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好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与此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来。
【案例】某中学的数学教师在上“根号的引入”这一节数学课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根号这一数学符号,并记住这一数学符号,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根号,也就是引入根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通过一组数据:4,9,16,25,5,7,10,让学生自己动手求出这组数据的平方根,很显然,这组数据中前四个数4,9,16,25可以很简单地算出它们的平方根,而后三个数的平方根对还没学习本节课的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所以学生在求后三个数5,7,10的平方根时就遇到了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数学教师说:“看了下面同学计算的结果,前几个数的平方根同学们都能够很快算出,那后几个数的平方根应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请看黑板,对于一些无法开尽的数我们用这样一个符号‘ ’来表示它的平方根,举个例子来说,5的算术平方根就是 ,以此类推。”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发现这位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他不是直接机械地将知识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知识的背景启发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落实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位教师教会了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也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迁移,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加强合作交流,树立团队意识
在今天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难道就不应该培养合作意识么?我想,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这一重任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合作、交流意识,这也是为自己的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可是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为了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奖励,为了在与其他教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教师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协作,生怕别人学去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然而,“同课异构”型公开课特别要求与强调同年级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某位教师在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方法,然后再公开授课,让同年级的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给出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合作交流、团队协作对初中数学“同课异构”型公开教学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树立同年级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呢?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备课、集体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交流与合作的热潮当中。
其次,多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数学研讨会,让他们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初中数学“同课异构”型公开教学的开展,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探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初中数学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个人魅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篇6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情境 趣味案例 现代教学手段 实践性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呈现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严肃的,采用的教学手段容易单一化,其教学内容也相对是枯燥乏味的。但是,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趣味横生”、“精彩无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科学设计数学练习,训练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充满活力与生机。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实用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自然、改造世界、适应社会。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生活特性的基础学科,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同时,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案例对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情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浓郁生活趣味特性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材整体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现实生活案例在教材内容中的设置和渗透较广泛和深刻,学生能够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事例和问题感知产生认同感,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情感。如“一次函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就利用一次函数的生活应用特性,设置出问题情境:“某市水务公司收取水费标准如下:每月内不超过10吨,则每吨按1.5元收取;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按每吨2元收取.解答下列问题试写出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设置出“飞机、红双喜、蝴蝶等剪纸”现实生活案例,等等,展示出数学知识的生活实用特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生活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通过真实典型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案例
趣味性教学案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知情感,激发学生内在能动学习潜能。数学学科知识内容,表面看似非常严谨、生硬和单板,其实质蕴含了丰富生动的趣味因素,它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内容通过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设置了如下情境:“你和你的朋友到必胜客买了一个圆形比萨,现在需分成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份,你能办到吗?改成一块长方形的奶酪呢?如果蛋糕师傅一不小心把长方形奶酪掉在了圆形比萨上面,能否在不挑出奶酪的情况下,只切一次就把比萨和奶酪同时分成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份?”既展示了数学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又很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问题。初中生在趣味横溢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其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得到增强。从而为学生更深入、更深刻地学习实践,营造了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以及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把教材中的图形图像动态化,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例如,在《图形的位似》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对一个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的画图操作有一定困难,教师此时利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位似中心在不同位置下,不同形状的图形有着怎样的表现。为了使学生能够对位似图形有更清晰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更扎实地推进教学活动进程,我设置了以下环节:第一步:在直角坐标系中,假设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1)在直线OA上求作一点B使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OA长度的2倍。(2)以O点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线段CD进行放大。(3)以O点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EFG进行放大。(4)让学生自己改编一道题,把已知图形改成任意多边形,如何进行放大?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内,借助电脑软件,任意变换图形,拖动图形位置,修改点的坐标,改变比例数据。通过大量实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总结出了以下知识点和作图技巧:①对任意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归根结底是对点到位似中心距离放大或缩小。②任何图形的位似图形都有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第二步:给出两个位似图形,如何求位似中心?看似一道简单的改编题,随着学生的继续深入研究,发现大量特殊情况,总结出许多课本上没有而又非常有意义的结论。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揭示二者之间在“数”与“形”两方面所存在复杂关系和密切联系。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实践探究能力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只有在数学实践探究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搭建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探究,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技能,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又快又准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否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探究发现能力大大提高,极其自然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无须过多补充和指导,就让学生不仅在动手探究、思考分析等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究趣味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将数学课堂构建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情感,锻炼学习技能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示和凸显数学课堂的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忠林.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
篇7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水平训练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践型技能人才,已成为国家和企业需要的“香饽饽”。加之新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标准提出“重视学生学习素养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思维以及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点内涵的有效承载体,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在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本人围绕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实践,现将本人的探究策略和方法进行阐述。
一、创设学生能动实践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情感激发“愿意实践”
动手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是阶段性的短暂工程,而是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在积极情绪熏染下进行能动的实践活动。心理学认为,积极情感是学生主动探知新知、有效解答问题的思想保证和内在动力。初中作为特殊时期的学生群体,同样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感。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将探究能动情感激发作为有效开展问题教学的“首要条件”,利用数学问题的生活性、语言精炼性以及内容生动性等特点,激发学生“情感敏锐区”,实现初中学生带着情感开展问题解答实践活动。
如在“一次函数”问题课教学活动中,由于该知识点内容是本章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潜能,利用该知识点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通讯费”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了“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按时收费,3分钟内收费2.4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加收1元,若通话t分钟(t≥3),试写出需付电话费y(元)与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生活性问题。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点问题不感到“陌生”,还认识到解答该知识点的现实意义,从而内在能动学习潜能得到激发,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解答活动过程。
二、搭建学生探究问题的活动平台,使学生掌握要领“能够探究”
问题: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D,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在该问题案例教学中活动,教师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的方式,先根据问题案例内容,向学生提出“该问题案例可以找出哪些存在的条件?”、“通过这些条件,借助什么知识内容,得出新的等量关系?”“进行该问题解答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探究空间内,进行针对性和具体性的实践、思考、分析活动。学生在逐步解答上述所提问题中,逐步认识到该问题的解答的方法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建立等量关系,开展等价替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解题方法思路更加明晰,从而对该类型解题方法有效掌握,最后,学生得出如下解题过程:
证明: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EF= AC,HG= AC,FG= BD,EH= BD,
EF=HG= AC,FG=EH= BD,
又AC=BD,EF=HG=FG=EH,
四边形EFGH是菱形。
从上述问题教学案例过程可以发现,教师通过设置探究问题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对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更加清晰,为有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方法支撑”。
三、实施学生辨析问题的评价活动,使学生反思实践“善于探究”
学生实践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分析、思考和解题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方法、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解答问题时,对自身问题解答活动思路和方法不能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问题解答评讲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双边互动的解题过程辨析活动,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解题过程进行“二次实践”,辨析其正误以及解题优缺点,从而把评析问题解答过程变为实践能力再提升的过程,实现学生良好探究实践习惯的养成。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采用的教学方式,运用的教学手段,都是紧密联系学生,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和实施的。同时,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在情感认知、内心情感等方面虽然具有丰富性,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认知情态进行有效、有序的引导和激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主动热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做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励者”和“引导者”,利用教学活动有效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能动、高效学习探知的内在情感。因此,情境教学策略成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应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延长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让学生充满“情感”地参与学习。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情景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现提出几点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凸显数学学科应用特性,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的艺术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性知识学科,“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对数学生活性特征的生动阐述。教育学认为,情境教学策略运用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情感。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点正好为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数学生活性特点进行有效凸显,研析教材内容、紧扣教学要求,设置出与现实生活问题、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动学习情感的有效激发。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我设置了“小强不小心将一块三角玻璃打碎成两块,现在要划一模一样的玻璃怎么办?”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为学生营造出切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内在能动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又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向学生展示“蝴蝶、蜻蜓”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魅力,内在情感得到激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必须切合学生认知要求,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
二、利用学生能动探究特性,创设操作性教学情境
对未知事物或自然现象充满浓厚兴趣,表现出动手探索的积极欲望,是学生能动探究“天赋”的具体表现。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能动探究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学习的进展,表现出畏惧性和消极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挖掘学生现有积极探索潜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动手探究、思考分析、解答问题活动,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过程中,消除畏惧心理,掌握解题技能,提高学习素养,实现探究情感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增强。
如在探知“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教学活动中,为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涵,我要求学生拿出课前事先准备好的“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等四根木棒,提出“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木棒,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形状”的要求。此时,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有的用“3厘米,4厘米,5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有的用“3厘米,5厘米和6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有的用“4厘米,5厘米和6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直角三角板检验所构建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学生在检验后发现,只有用“3厘米,4厘米,5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教师此时让学生找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比为3:4:5,并且3+4=5”,这样就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性质有了深刻认识。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操作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思考分析,从而逐步掌握了知识的内涵。
三、抓住主体反思质疑特性,创设评价性教学情境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新知、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自身学习活动过程及表现的深刻反思和认识,能够实现学习效能和学习习惯的有效提升和养成。可见,反思质疑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内在素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新知巩固练习环节或问题训练反馈环节,开展问题评讲活动或错误解题案例评析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评析活动,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沪科版教材;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一、引 言
通过对沪科版教材情境编写的分析与对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调查,再结合实践研究,我们认为,情境教学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情境教学是有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对教师的调查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并愿意在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只是由于情境教学的开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等,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希望能从教材资源和教学案例方面得到帮助;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学生对情境教学持肯定的态度,在情境教学中体验到了乐趣,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注重教材的情境化设计,共设情境化栏目621个,牵涉情境内容341个.从教材情境编写统计分析及教师情境教学调查实践中发现,教材中的情境编写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与新教材实验周期短不无关系.编写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数学课程可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情境教学素材,可以大大降低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难度.教师需要怎样的情境素材,怎样的情境编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对初中数学教材中情境教学的编制与实践,本文得出关于教材情境设计的策略建议.
二、初中数学教科书情境设计探析
(一)情境素材体现全程性和发展性
在教学中,挑选情境素材不宜只为了载入某个知识点来挑选微观的情境素材,这会使得情境素材琐碎而关联性不强,无法形成明确的教学主线,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解层面上的困难;应加强宏观情境素材的设计,以促进情境素材的全程性和发展性,使形成明确的主线,让学生能有清晰的情境探究主线,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情境设计上,应充分发挥情境素材作为知识获得过程的载体作用或支撑作用.
(二)情境设计体现自然性和融合性
知识是情境性的,通过活动和应用不断发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各种学习活动,知识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建构意义.随着情境的展开和情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设计系列的活动.在教材中虽已有很多情境内容,但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之间缺乏自然的细致的连接过程,难以抓住学生内心所想,难以真正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这样的情境只能是突兀的,乏味的.另外,课程编制中也已有许多学习活动的开发,如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实习作业等,但调查表明大都置身于课堂教学之外.究其因,在情境设计中它们便几乎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都没有以很好的教育形态出现,在课时紧的情况下,教师根本无力去实现它们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三)情境设计中提升思维层次
我们传统的教育优势是双基,西方的教育优势是探究.诚然,传统教科书的编写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注重过程,启发思考,总结经验,教会反思是我们研制课程标准和未来教学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但我们切不可犯一边倒的错误,在学西方的同时丢了自己的宝贵财富,这样只会得不偿失,贻笑大方.因此,在注重“过程教育”的同时,仍要加强双基的落实,情境设计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刘绍学:新教材要讲背景、讲过程、讲应用、讲历史、讲文化、讲思想.但最终都要落实到讲数学: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的创新模式策略
初中数学教材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而且设计普适性强的教学情境并不容易,也不现实.教师是新课程的真正实施者.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分析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精心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背后蕴含的教学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验,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实验探究等活动,以完美实现教材的真正意义.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超越对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教学环境.
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对于教材中出现的零散细碎的情境,教师可以加以有机地整合成主题式情境.结合实践及相关理论,本文归纳出主题式故事情境教学的基本流程.主题式故事情境教学可以按照环环相扣的情节顺序展开,在情节讨论中引发旧知的应用和新知的探索.同时,根据具体情境的设置,可以变换呈现次序.某一主题情节与数学知识之间的交互可以是双向的,多个主题情节间的呈现顺序也可以与数学知识进行交替.随着对一个一个主题情节的探索,更多的知识被建构,再通过系统的组织,数学基本概念出现并得以应用和掌握.当然,教师在设计中要格外注意情境的流畅性及知识发生的自然性.对于某主题情境的教学可分四个环节.第一,接触.向学生介绍主题故事,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或符合现实的,引起学生兴趣的.第二,好奇与设计.学生把与主题情节相关的数学内容从情境中区分出来.教师帮助学生建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可行性分析.第三,精心研究.此阶段,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学生一同为解决问题做准备.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究以寻找到问题答案.第四,连接阶段.综合所有结果,必要时作出补充.于是基本的数学概念被归纳出来并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此阶段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我们走进了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我对自己过去的课堂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用教育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我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反思
我们走进了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我对自己过去的课堂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用教育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我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容易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与小组活动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我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把这些想清楚,做出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参考文献:《教育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
- 下一篇:板结的土壤如何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