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态立镇”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征占用林地管理,有效保护我镇现有森林资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

二、目标要求

以整治林区采伐源头管理、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林地管理为重点,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统一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认真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构成刑事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三、整治内容

(一)采伐源头管理:重点整治林区无证采伐、少批多伐、异地采伐、擅自改变采伐类型、偷盗林木等盗伐滥伐林木行为。

(二)木材运输: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管理,重点整治无证运输木材,杜绝盗、滥伐木材进入流通领域。

(三)木材经营(加工):加强木材经营(加工)市场监管力度,督查经营(加工)企业台帐,重点整治无证经营(加工)木材、收购无证木材行为,关闭木材利用率低的加工企业。

(四)林地管理:重点整治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也占林地行为。

四、方法步骤

林政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自3月份开始到4月结束,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5日-3月20日):制定林政秩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部署专项整治行动。要通过出动宣传车、拉横幅、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镇人民的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调查摸底阶段(3月21日至3月25日):林办、森林派出所对近年辖区范围内乱砍滥伐、乱挖滥采林木、违法运输木材、乱收滥购林木行为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全面清理检查木材经营(加工)场所,对各类违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进行详细排查,确定需要集中整治的破坏森林资源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

(三)立案侦查和集中整治阶段(3月26日-4月10日)。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开展立案侦查工作,集中查处一批乱砍滥伐林木、违法运输木材、乱收滥购林木、违法征占用林地的案件。对构成刑事犯罪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刑事案件的,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四)总结验收阶段(4月11日-4月15日):镇林政秩序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行动取得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起规范林政秩序和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林政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决定成立镇林政秩序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篇2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x年,全区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大力推进绿地倍增行动,开展以农田林网建设、通道绿化、农村社区绿化、镇区绿化、景区景点绿化、园区绿化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全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努力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工作任务

一是扎实开展村镇绿化,完成人工造林9.395万亩,其中新型农村社区绿化0.084万亩、镇区绿化0.32万亩。

二是全面推进通道和景区绿化,完成国道312线、金武公路等交通干线和区乡道路绿化250公里(0.225万亩),高坝蜻蜓休闲农业旅游村、西营五沟温泉度假村、普康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景点绿化10个(0.05万亩)。三是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550万株。

二、进展情况

一是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则绿、成倍增绿的思路,制定印发《凉州区201x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凉办发〔201x〕25号)。

我局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制定了《凉州区林业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x年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到相关股室、单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二是各乡镇积极落实201x年国土绿化建设任务,加快苗木栽植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人工造林9.8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5%,是201x年乡村造林绿化面积的近4倍,其中:压沙造林6.14万亩、农防林1.02万亩、水源涵养林1.52万亩、通道绿化0.44万亩、社区绿化0.15万亩、镇区绿化0.36万亩、园区绿化0.15万亩,旅游景点绿化0.09万亩。三是积极开展201x年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制定印发《凉州区201x年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实施方案》(凉办字〔201x〕26号),今年春季共完成义务植树562万株。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去年全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尤其11月份以来无有效降水,造林绿化生态用水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春季造林的成活保存。

二是部分群众对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参与植绿护绿的积极性不高,国土绿化栽植树木管护抚育主体落实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造林管护抚育力度。

一是各镇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责任制,针对近期国土绿化中存在浇水覆膜不及时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配备专职护林员,靠实管护责任,切实落实浇水、覆膜、抹芽、除草等管护抚育措施,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二是加强与水务部门协调配合,全面做好新栽植树木生态用水配备和管理,及时提供新栽植树木灌溉水源,切实解决栽植苗木“浇水难”的问题。林业部门加强对各镇新造林树木浇水督促检查,确保生态用水到村、到组、到树。三是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巡查,严厉打击偷盗、毁坏林木等行为,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二)积极开展秋季造林。

及早谋划筹备,抢抓秋季造林时间节点,完成祁连山林地保护与建设工程人工造林剩余任务0.63万亩。提前研究制定秋季造林绿化方案,对道路、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周边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段,要应绿尽绿,切实提高绿化覆盖率,开展石羊河、白塔河等河道沿岸大规模绿化行动,确定机关干部义务植树点,开展秋季义务植树活动。

篇3

关键词:嵩阳;林业;生态建设;初探

1 嵩阳街道办慨况

1.1 自然地理慨况 嵩阳街道办事处位于嵩明县东北方向,距离昆明48N,位于滇东高原西缘,为中低山岭与盆地河谷相间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梁王山脉盘亘于西北,分布有海拔2838m的三尖山和2826m的草白o山。东北部有果马河、中部有普沙河和西南部有弥琅河为牛栏江源头,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海拔约1800-2400m,年降水量700~1400L左右,干燥度0.5~0.6。

1.2 资源现状 全街道土地总面积301.68 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980.2 hm2,占53%。有林地12407.9 hm2,灌木林地1196 hm2,未成林造林地686.7 hm2,经济林地600.5 hm2,竹林494.4 hm2,苗圃地面积172.5 hm2,宜林地919.9 hm2,森林覆盖率44%,森林蓄积达533500立方米[1]。

1.3 机构建设 嵩阳林业技术推广站,目前在职人员11人,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8人,对山林较多的居委会定编林业员20人,聘用常年护林人员74人,防火期增聘季节性护林员130人。

1.4 生态建设现状 嵩阳2001年实施天然林保护面积达到16222.8 hm2[2]。2008年界定生态公益林9182.47 hm2[3],占林业用地的54.86%,并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2009年至2013年,累计完成面山造林140 hm2,低效林改造213.47 hm2,药物防范病虫面积1054.33 hm2,封山育林4466.67 hm2,提高了部分生态脆弱区位的生态功能。全区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为0.62‰,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1‰以内。五年来,全街道累计义务植树159.743万株,道路两旁绿色通道建设30.16N,河道绿化15.25N,绿化村庄106.5hm2,攀岩植物种植42.96万株。

2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2.1 投入不足 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对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投入不足,缺乏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森林资源和森林病虫害测控手段不完备,除治重大有害生物不彻底。

2.2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嵩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中,中幼林多,混交林少,单纯林多等结构性缺陷;林种结构中,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导致森林蓄水保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受森林火灾威胁严重。

2.3 林业经营体制不完善 嵩阳林业发展仍然处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型时期,林业经营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 总体设想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重点,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全街道森林面积稳定在16000 hm2,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72万m?,每亩蓄积平均达到3 m?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50%,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

新建生态保护区,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风景区”。一是以上游水库、大石头水库、弥良河水库、大冲河水库、葛根塘水库、虎头坡和山冲水库等水库库区的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中心;二是以河流两岸保护带和高速公路观赏带建设为主线;三是建设法界寺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东村水资源保护区和西山生态景观风景区。同时,绿色通道和农田防护林网相连接,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4 保障措施

4.1 保障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各级党、政领导,要全面加强林业机构建设,维护基层林技站的稳定,确保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经费不减,夯实工作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服务职能,保证林业工作顺利发展。

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林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林业并存,大力发展个体、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林业,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种投入主体积极参与绿化造林。

4.3 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贴息贷款发展林业,保证中央、地方财政贴息政策的落实。要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投资林业。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林业的投入。

4.4 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坚持科教兴林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林业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 嵩明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表[R],2007年11月;

篇4

今年X月份以来,我县XX林区出现了周边村民上山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给我县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给XX林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经县森林公安局、有关乡(镇)、林业工作站联合进行制止,但收效甚微。为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违法犯罪,保护森林资源免遭损失,确保林区稳定,巩固我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为此县政府决定在XX林区开展一次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专项整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治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从严查处和打击乱砍滥伐林木的首要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林区村民自觉遵守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刹住乱砍滥伐林木的歪风,从根本上改变XX林区内的经营秩序和周边环境。

二、整治的时间:

从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结束,共2个月时间。

三、组织机构: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由县政府牵头,XX镇政府、旅游管理局、县林业局及森林公安局抽调人员共同参与,公、检、法积极配合。为此,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XX、XX、XX、XX同志担任,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森林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XX、XX。

四、整治的内容:

凡在XX林区内擅自上山乱砍滥伐林木、无证运输木材、非法收购木材、“三无”

企业加工木材、非法侵占林地、包无证运输木材过关卡的违法行为,均为整治对象。

五、整治的范围:

整治的范围是:XX镇XX林区的所涉及的周边村委会、村小组,重点是:XX、XX、XX、XX等村小组。

六、整治的方法步骤:

整个专项整治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从2019年12月15日至2019年12月25日,时间为10天。

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有关会议,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建专项整治队伍。在林区各村组召开村民会议,同时利用标语、通告、广播、有线电视等宣传工具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营造浓厚的专项整治氛围,督促首要分子或其他参与乱砍滥伐偷盗,运输和销赃林木人员主动到森林公安机关自首接受处理,并动员和鼓励村民积极举报,对举报有功者予以奖励。

2、第二阶段:调查清理阶段,从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元月14日,时间为20天。

县林业局、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局)、XX镇三个单位派员深入到林区各村、组开展调查,重点是到乱砍滥伐严重的村组及周边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有关证据,形成外围材料。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XX林区内所有被乱砍滥伐在山场上的木材全部清理下山。同时搞好现场勘查,木材数量的丈量、乱砍滥伐现场的勾图等。

3、第三阶段:攻坚破案阶段,从2020年元月15日至2020年2月5日,时间为20天。

在此阶段一是要找到当事人进行问话,弄清案情的全部经过。二是要注重证据的收集,要收齐、收全,不得遗漏。三是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要及时依法进行处罚,对触犯刑律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四是对闻讯而逃的嫌疑犯要组织人员进行追逃。

4、第四阶段:总结巩固提高阶段,从2020年2月6日至2020年2月15日,时间为10天。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突出重点,严查案件,打防结合,堵住源头,长效管理。完善各项审批发放采伐许可证手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整治的成果,彻底刹住乱砍滥伐歪风,同时,形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七、工作职责:

㈠县林业局

1、参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技术人员对乱砍滥伐现场进行勾图、木材数量的丈量。

3、向有关部门提供木材采伐证发放情况。

4、组织人员对林区周边“三无”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5、与公安、XX等单位将乱砍滥伐木材全部清理下山。

㈡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局)

1、参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指挥公安各部门积极参加专项整治、破案工作。

3、积极查处乱砍滥伐违法案件,对构成犯罪的,从严、从重、从快依法逮捕拘留。

4、森林公安局在县公安局直接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做到快侦、快破。

5、与林业、XX等单位将乱砍滥伐木材全部清理下山。

㈢县检察院

1、参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县检察院对一些案件重大、影响坏的乱砍滥伐案件应提前介入,做到快捕快诉。

㈣县法院

1、参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县法院对检察院上报乱砍滥伐案件应抓紧审理,依法判刑,严禁以罚代刑,重罪轻判。

㈤旅游局

1、参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及时对XX旅游区内的乱砍滥伐现象进行摸底排查及清理,提供有价值的情况给公、检、法办案人员。

3、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旅游区内的各项管护工作。建立起管理的长效机制。

㈥XX镇

1、参加此次整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参与研究制度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专项整治期间,在各村组召开村民会议,同时利用标语、广播、有线电视等宣传工具,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营造浓厚的专项整治氛围。

3、负责提供乱砍滥伐山场主的情况,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

4、积极配合公、检、法专项整治行动,敦促首要分子或其他参与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人员主动投案自首接受处理,并动员和鼓励村民积极举报,使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成效。

5、与林业、公安等单位将乱砍滥伐的木材全部清理下山。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XX镇要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要指派一名副职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要有专人具体负责。

2、严明纪律,明确责任,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工作纪律,公正办事。

篇5

关键词:林场;经营现状;改革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面对人们的滥砍滥伐、随意的开垦,使森林面积越来越小,由于山西省矿藏资源丰富,矿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要想实现山西省国有林场的稳定发展,应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夯实国有林场发展基础,以促进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一、山西省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分析

山西省是一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其中山西国有林场是山西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林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全省林地面积3409万亩,有林地面积2406万亩,活立木蓄积7894万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场分布在恒山、五台山、武当山、历山、绵山以及管涔山和石膏山等地区;林区中栖息着豹、大鲵、猕猴、黑鹳等珍稀保护动物和野生动物,可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森林覆盖率较低、林业增长速度慢、国有林场就业岗位少等因素,使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经营成本增高,林场回报率较低等问题出现,林场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山西省国有林场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经营管理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对林场经营理论与模式开展研究,促进山西省国有林场不断地创新,开展山西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模式研究,完善国有林场的管理,带动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山西省国有林场经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山西省国有林场经营发展现状

山西省的国有林场在山西省林区中占较大的比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期的建设,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经营基础,是山西省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山西林业在21世纪取得突破性建设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经营人才比较缺乏,山西国有林场经营遇到了发展停滞的情况;再加上计划的约束,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林场可持续发展和职工生活改善,也影响林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2 山西省国有林场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管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再加上森林经营水平不高,使得国有林场的综合效益得不到发挥。对林场的经营投入,几乎依靠国有林场自身经营收入予以解决。其次,缺乏专业的林场经营与管理人才,由于林场经营与管理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工资水平又普遍较低,会造成优秀管理人才对国有林场的选择较少,进而造成林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较低。

三、山西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策略

面对经济社会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解决国有林场的经营困境,全面结合国有林场的建设现状,并严格按照《山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可行的国有林场经营方案,引导国有林场走出困境,增加国有林场的资金投入,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经营。

1 招收经营管理人才,改善林场经营状况

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性,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解决国有林场经营不善,首先应从其管理人才的招揽入手,增加优秀人才的工资水平,为优秀的国有林场管理人才提供必要的五险一金,增加国有林场管理工作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对于林场内表现优秀或提出有效建议的管理人才给予奖金奖励,提高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设立具体的森林经营管理监督部门,保证国有林场的经营方案得以具体实施,确保林场经营的科学性。

2 制定经营策略,贯彻落实发展规划

以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为主题,利用国有林场的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促进发展思路的多变性。结合《山西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坚持生态带向,保护优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坚持规范管理、创新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五个基本原则,制定多样化的经营发展战略,贯彻森林与开发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械化作业的形式,提高国有林场的建设效益,增加与相关企业的互惠合作。同时,还应结合山西国有林场的的自然地理条件、林场建设情况,确定该林场的经营方向,实现山西国有林场的特色经营,如实现二代林培育、林种空地补植补造等多种形式的植物种植方法,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以减少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成本。尝试开展与其它地区国有林场的合作与技术交流,积累国有林场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带动本地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篇6

关键词:林业;天保工程;成效;对策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王凯(1977—),男,云南水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造林技术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6303

1引言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6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水富县自2000年正式实施天保工程后,主要开展了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资源林政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防火、公益林建设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实施10年来,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3个同步增长,工程区森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一期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2.1生态效益

(1)增加森林面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期间,水富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累计调减商品材采伐68 000m3,有效管护森林18 000hm2,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00%,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8 720hm2(其中人工造林1 067hm2,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 933hm2,封山育林5 720hm2),完成规划目标的100%。根据水富县199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合2000年“两项调查”林地全面校核资料,与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比较,全县有林地增加11 880hm2,有林地覆盖率由33.3%提高到59.47%,森林覆盖率由45.1%提高到64.18%,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1 253 158m3,全县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大幅度实现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3个同步增长。

(2)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随着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境内分布的云豹、猕猴、金猫、黑熊、穿山甲、大灵猫等野生保护动物种群不断扩大,珙桐、南方红豆杉、桫椤、鹅掌楸、红椿、水青树等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呈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3)蓄水、固土、保肥效益提高,粮农增产增效。据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资料统计,2008年全县土壤侵蚀面积为97.81km2,较1999年的135.23km2减少37.42km2,减幅为27.67%。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999年的30.08%下降到2008年的22.24%,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4)有效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森林绿地可为空气提供大量洁净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人居质量。

2.2经济效益

(1)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全县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得到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实施10年来,工程区净增活立木蓄积1 253 158m3,按300元/m3计算,经济效益达3.76亿元。

(2)通过实施天保工程,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为林农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富县依托天保工程,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了竹产业、核桃产业等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引进推广科技项目,大力发展杜仲、核桃、板栗、黄柏和水果等林副产品的开发,为林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增加了林区群众收入,使林业产业成为水富县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据统计2009年水富县林农人均年收入2 108元,略低于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但比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前增加近1 200元,增幅高于全县农民的平均水平。

(3)林业产值大幅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以来,水富县结合公益林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竹产业、林果业及林下资源开发等替代产业,使林业产业结构更趋完善、林区经济持续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县主要林副产品产量为竹材产量1 750t、水果产量1 301t、茶叶产量39t、核桃产量88t、板栗产量48t、竹笋干产量86t、香菇产量23t,林业总产值由965万元提高到5 275万元,是2000年的5.46倍,实现了新的突破,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4)依托人工营造的梨子园、桃园、桂圆等果园地,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2.3社会效益

(1)通过天保工程实施,普遍增强了全民的生态意识。工程实施有效保护了现有天然林,促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增加农民收入。

(2)森工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水富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后,县国有林场富余人员共21人,截至2008年底,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21人,占富余人员的100%,其中森林管护20人、退休1人;在2004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分流安置从事森林管护的20人,分别分流到县天保站、能源站、森防站等事业单位。

3二期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

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使水富县天然林资源、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从数量上呈现恢复性增长,使有林地面积增加1 333hm2左右,由现有的26 156hm2增加为27 489hm2,期末森林覆盖率由现有的64.18%提高到67.21%,森林蓄积量净增14万m3以上。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持续发展。

水富县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为2 667hm2,其中人工造林1 333 hm2、封山育林1 334hm2;森林管护任务13 267hm2,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5 193hm2、集体林管护8 074hm2;力争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2 000hm2。

4实施二期工程存在的问题

4.1森林管护落实难

一是森林管护费标准偏低,影响林农保护森林的积极性。二是生态公益林补偿过低,与商品林经营收入相差太大,林农对公益林护林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三是没有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要,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不到体现。四是工程区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缺乏,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困难。

4.2公益林建设难度大

现有的公益林建设地块坡度较陡、土壤瘠薄、岩石、立地条件特别差、零散分布,实施公益林建设难度大;况且林改主体改革完成后,“四权”已落实到户,而农户掌握科技知识水平低、信息闭塞,营造树种受市场影响大,加大了公益林建设难度。

4.3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公益林建设地块面积小、零星分散、立地条件差,必然增加实施难度,单位面积投入增大,在地方财政根本不能筹集到位的情况下,仅靠中央下达资金组织实施,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和质量。

4.4林畜矛盾突出

农业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一些群众在林区放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保工程的实施进程和效果。

4.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管护站点、道路、通讯、用水、用电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给森林管护、营林生产、火灾扑救等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影响了林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4.6组织机构不稳定

省、市均没有相关文件对“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这一机构进行定编、定员,机构人员不稳定,影响工程的持续稳定实施。

5建设与对策

5.1层层落实责任

要继续实行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分级负责,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5.2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强与交通、新农办、扶贫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多渠道整合支农资金,加大林区道路维修建设投入;积极向上级争取省级公益林管护站房建设资金,改善管护站工作环境,解决住房及其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5.3强化工程资金和质量管理

工程二期建设资金量大、覆盖面广,要全面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审计稽查,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推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和报账制;建立工程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完善考评办法,将考评结果与资金投入挂钩。要把严格的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到整个工程建设始终,做到全程监管,不留死角。

5.4转变年度作业设计方式

在遵循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提前动员群众落实地块,统一人工造林树种,指导群众先行栽植,实施后拨付50%种苗费,1年后验收合格者纳入年度作业设计,拨付工程余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5.5组建工程建设专业队伍

针对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组建一支工程建设专业队伍,扎实开展造林、抚育、管护等工程建设任务。

5.6加强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二期建设目标和任务,把宣传工作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扩大认知面、增强影响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倪嶷.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林业研究,2011(9):19~21.

[2] 赵树丛.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 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林业研究,2011(9):77~79.

[3]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意见[R].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2011.

[4] 水富县人民政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水富县实施方案[R].水富:水富县人民政府,2011.

[5]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水富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9.

篇7

目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关注、同时也不容忽视的就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以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且针对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容主要体现在经济的能力、社会的合力和生态的支持力。经济的能力表现在能源的有效使用、资源的有效使用和信息的有效使用,还包括人均收入和资源存储量等等方面;社会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人口的容纳量、人口的素质、共同的意识、文化道德水平的高低、生活方式的不同等等;生态支持力表现为生物生活状态调节的能力、自动还原的能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环境资源方面的支持力等等。

1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于现在生态逐渐恶化的问题,我国渐渐意识到国内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和新建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性。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很多的环境灾害,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即使我国现在的林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中面临的问题还很严峻。第一,我国林业总量太少,据统计森林覆盖率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世界排名第130名;第二,我国林业森林分布不均匀,东部森林区域占全国的34.27%,中部地区森林区域占全国的27.12%,西部森林区域占全国12.54%,而西北五省森林区域仅占全国的5.86%;第三,林业质量不高,林木平均胸径才只有13.8,人工经营树木的水平不高,而且还存在品种单一的现象;第四,严重的林地流失情况。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是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政策,因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发展、保护和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工作。只有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使用科技化的技术才能保证经济和资源环境同步发展。为了提高林业生产力,就必须从建立林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开始,坚持把企业作为主体、把市场作为方向、把科学技术作为核心力量、最终达到林业相关的效益。林业科技机制的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入,坚持科学的研究成果,指挥林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编制虫病害工程治理规划

林业发展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抓紧林业生产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重大作用,引领强化林业生产,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筹划出符合实际的措施。其中虫病和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要提高重视,认真的贯彻实施方案,定期检查。例如林业部门统一编制了虫病、火灾工程治理规划,认真检查森林植物的状况,并作出相关的报告,做好森林预防工作,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2.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为了使林业更好更快速的发展,也为了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第一,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的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材料、竹林等其他原材料的加工和生产;第二,积极鼓励开发新产品,逐渐把低层次的原材料提升到高层次精准的加工;第三,大力提倡开发森林旅游业,开发花卉业。在实施策略的同时,淘汰掉落后的产业,调整生产力的使用,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重组,从根本上改变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4实施完善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认证

现行的政策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等其他林政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可是这样的管理方式耗用的人力多,没有区分开生态林和商品林的管理方法。所以应该积极探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管理和监督办法,商品林向着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经权威机构认证,下发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证书,让这些生产经营的单位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自由的经营。严格执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森林资源会越来越多,生态功能也会越来越强。

2.5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综合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其他行政手段,加强林业管理。比如通过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和相关产业政策,把利益的结构调整好。可以开展生态税的征收,加大资源的利用。生态税的征收,不仅提升了经济发展领域使用材料能源的作用,而且减少了劳动所得税,相当于税收转移,可以促使就业的机会增大。

2.6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容具体有两方面。第一,强化林业科技技术工作的研究,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的根基,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依据。第二,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基地。

3结束语

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依据以上介绍的实施方案,相信我国未来的林业一定能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谋取更大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彦波.试析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4(8):303

[2]张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4(10):336

篇8

 四群教育简报

时值年终岁末,思茅森林公安在落实“四群”工作中,以“三个到位”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走访慰问,进一步加强警民联系,积极推动“四群”工作有序开展。

认识上响应到位。为进一步端正民警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统一行动。采取中层以上领导会议先学、班子讨论学习、全体民警集中学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关于做好“四群”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实施《方案》,组织30名民警讨论“从警为什么”、“执法为什么”等专题讨论,结合当前林区执法特点,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做好民情分析、掌握民情需求,引导民警进一步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组织上措施到位。年终岁末,是人民群众举家欢度春节的时节,也是增进警民感情纽带的有利时机。1月12日,由局领导带队,组织政工、法制等部门共4人,带着精心准备的大米、食用油等春节慰问品,不顾一路泥泞,翻山越岭,深入挂钩联系点六顺乡竹山河村委会,与结对帮扶的村委会成员和10户困难党员及群众进行拉家常、送温暖、话未来,送去区委、政府的关心和厚爱,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做好春节期间林区社会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森林资源保护、护林防火等工作,对重点家庭和困难群众进行上门走访,切实把做好节日期间林区社会稳定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幸福吉祥的春节!

领导上机制到位。为加强对“四群”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专门联络员,负责收集日常信息上报工作。结合森林公安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同时要求各业务部门指定一名专职“四群”信息联络员,负责日常执法工作中好的做好和经验,及时掌握林区涉群动态,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群众工作的网络机制,不断推动森林公安群众工作取得新成效。

 

 

思茅森林公安“三到位”做好群众工作

 

时值年终岁末,思茅森林公安在落实“四群”工作中,以“三个到位”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走访慰问,进一步加强警民联系,积极推动“四群”工作有序开展。

认识上响应到位。为进一步端正民警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统一行动。采取中层以上领导会议先学、班子讨论学习、全体民警集中学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关于做好“四群”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实施《方案》,组织30名民警讨论“从警为什么”、“执法为什么”等专题讨论,结合当前林区执法特点,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做好民情分析、掌握民情需求,引导民警进一步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篇9

(一)前提条件

1.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目标。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目标:通过加大管护力度,停伐、减产,检查现有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状况,天然林资源消耗控制情况,达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执行情况本身生态效益的评估结论;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检查荒山荒地绿化,森林植被增加情况,达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意义的评估结论;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富余职工,劳动力完成战略性转移,保证林区和社会稳定,为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达到对国家天保政策的评估结论。

2.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内容。天保资金安全完整为评估的基本内容。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内容包括天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工程实施的现状和发展、政策制度的执行和检查、决策实施的效果和结论等方面。

3.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政策的可持续性:天保政策的执行、完善、支持;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蓄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机制的运转、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科学性原则。从天保资金的真实合法审计入手,研究天保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状况,分析天保工程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程度,检查天保工程程序和质量的优劣,认识天然林生态环境的特点,反映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客观实际,按天保工程生态环境的固有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三是针对性原则。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评估结论应符合审计准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级和评估方法等需根据天保工程实施的影响性质和生态环境条件做具体的分析和决定。

4.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审计涉及事项为评估的基本指标。一是工程实施情况按照《实施方案》评估。投资完成量、森林管护面积、富余人员安置、人工造林指标、工程程序和质量管理。检查验收制度、资金运行质量状况、责任追究制度及其执行状况。资金计划到位率、有效利用率、损失浪费率和资金监管的有效性。二是生态效益情况借鉴专家经验和抽样评估。造林成活率、木材减伐指标、森林覆盖率、宜林荒山造林率、毁林行为处罚率、局部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增减。三是社会效益情况以实际调查为主评估。工程区社会就业率、转产率、富余人员分流量、林区职工的收入和社会保险与当地职工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天然林停伐对当地木材供求影响程度。四是经济效益情况以样本县和样本企业的有关资料评估。非林非木产业发展状况、当地森工企业产业结构比率、林区经济成分比重、天保工程对林区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森工企业收入变化、地方财政和县域经济的影响程度)。

(二)理论基础

1.以国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为审计方向,按照国家关于天保工程的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规定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审计目标,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天保工程环境审计模式和评价体系。

3.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为审计标准,确定天保工程环境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三)基本思路

1.审计目标要明确。抓住国家天保工程实施目标和审计署五年规划,实施政府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与审计工作在审计目标上的结合。围绕和服务政府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中心工作开展环境审计,在促进天保资金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促进政府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管理与环境保护投入增长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企业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全社会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更高层次发展。

2.审计内容要深化,抓住天保工程资金投入的主要部门,实现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与国家天保政策落实在审计内容上的结合。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不仅查清账目,及时纠正问题,而且要提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建议。

3.审计方法要多样,抓住天保工程审计程序的关键环节,实现项目完成质量与环境绩效审计在审计方法上的结合。除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检查、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继续运用外,一是计算机技术将得到全面推广。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方法对环保资金使用的基础数据进行审计;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对资源和环境管理系统设置,运用效果进行审计。二是专项审计调查技术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领域的运用。对资源管理和天保政策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揭示和反映执行政策制度方面以及政策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4.审计形式要灵活。一是通过审计的形式对天保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关注资金管理不规范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关注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和目标实现的保证程度。二是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的形式对天保政策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跨越审计分工的不同领域的环境审计资源的整合。

二、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重点与方法

(一)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重点

1.建立重点模式。一是从计划入手,核实是否严格执行上级下达计划或擅自变更计划的问题。二是从资金入手,审查有关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兑付到位的问题。三是从项目入手,检查是否按计划设计施工、按要求检查验收,有无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挤占挪用、减少面积、以次充好、降低标准和树木成活率低等问题。四是从政策入手,调查有无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五是从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产业调整(经济效益)、职工安置(社会效益)入手,做出客观评价。

2.涉及重点领域。把负责筹集、分配、管理天保工程工程资金的主管部门作为重点部门;把天保工程实施作为重要环节;把苗木育种供应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把投资额较大、建设期较长的苗圃建设和工程实施效果作为重点项目;把造林成活率和国家林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作为重点抽查内容;把会计资料失真、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现象作为重点问题;把施工设计、检查验收、环境测定等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作为重点联系对象。抓住计划批复、资金拨转、工程实施、项目管理、资金分配等关键部位,着重研究解决天保工程在体制、机制、制度、管理和绩效层面的情况及其问题。

3.把握重点环节。一是抓好审计立项环节,着力提高针对性。在选项立项上,按照重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宏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对影响天保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及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天保工程审计的主要对象。二是抓好审计工作方案制定环节,着力提高指导性。认真搞好审计调查,熟悉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规定,摸清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局性天保工程管理和运行状况及其发展动态,将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作为审计重点。集中研究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审计的重点、范围、方法、步骤和要求。三是抓好审计实施环节,着力提高准确性。对明确规定的审计范围和内容,做到不漏项、不缺项,查深查透。除做好资金真实合法审计外,把造林的成活率、治理水土流失、森林职工人均收入等作为重要的效益指标进行审计。重点检查各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进行施工。抽查一定数量的地块,检查完成造林成活林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四是抓好审计报告环节,着力提高宏观性。加强深入分析,利用审计资料和专家经验,向政府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审计报告。五是抓好督促跟踪落实环节,着力提高有效性。主要做到“三个到位”:即跟踪整改机制和制度到位、跟踪整改内容和重点到位、跟踪措施和办法到位,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和整改意见,维护了审计的权威性、严肃性、法律性,促进了审计成果质量的提升和转化。

4.审计重点内容。以国务院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为龙头,检查方案确定的公益林建设任务、森林资源管护、采伐限额指标和富余职工安置计划完成情况。一是审查天保工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主要是各项目主管部门批复计划和用款单位执行计划情况。二是审查天保工程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主要是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管理、使用天保工程资金的情况。三是审查天保工程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主要是职工安置分流和保障工程实施政策的执行情况。四是审查评价项目实施管理效益情况,主要是主管部门、用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中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程实施后的质量情况,树木生长情况。五是审查天保工程项目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做出重点评估。一是该保护的天然林是否实施了有效保护;二是天然林禁伐区是否按要求停止了采伐;三是工程区木材产量是否按计划实现了减产到位;四是富余职工是否得到了妥善分流安置;五是林区经济是否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林区社会是否保持了稳定局面;七是公益林建设是否按标准完成了任务。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对比变化做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二)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方式及方法

1.评估方式。一是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检查。对天保工程的环境管理系统的科学性、有效性做出结论和评价,包括政策的执行,制度的建立,实施的程序,资金运行质量状况、责任追究制度及其执行状况等。二是从资金管理上进行分析。对天保工程的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包括资金的到位率、资金使用率、项目管理水平等。三是从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计算。对天保工程的环境工作绩效做出考核和评价,包括项目规划执行情况、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宜林荒山造林率和工程区经济增长及其森林职工的收入增长率。

2.技术方法。一是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环境的决策,评价环境质量的变化,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经济净现值法、经济内部利润率法和效益费用比法三种评价准则或指标;二是环境的经济评价法。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环境影响所导致的损害和效益进行货币计量的过程。三是在审计中除利用了一些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外,还要采取实地调查了解、利用文献资料和公共数据、利用被审计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料、案例分析研究、利用专家工作、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审计等方法。

3.工作方法。一是以天保工程资金真实性为基础,加大对天保工程政策的关注和思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注意现有政策和实际的结合;二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为重点,扩大天保工程绩效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融入绩效检查、分析、评价的内容;三是以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队伍为主力,加快环境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

4.组织方法。一是建立“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环境审计协调机制。二是实行“上下联动”、“交叉互动”、“内外结合”的审计方式,在统一时间范围内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网,优化配置审计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审计系统的整体效能。三是坚持“省级先行,典型引路”。对确定由省厅直接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率先开展审计(或试点),抓住典型审计实例,做好引导示范工作。四是审计与调查并重。围绕目标和重点,对部门管理使用的资金实施全面审计,对树木的成活率,方案的实施、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进行审计调查。五是充分听取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六是在审计综合报告上报省政府之前,分别征求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和被审单位意见,以确保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准确,分析产生问题原因深刻,审计意见和建议可行,使环境审计成果成为政府改进和提升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5.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天保资金审计中的作用。以审计管理系统(OA)和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交互为载体,构建天保工程资金审计项目统一指挥中心,实现项目审计的统一调度。以集中采集被审计单位财务及业务数据、综合业务系统数据结构,构建对应项目资料树为基础,先行归纳、提炼、整理、分析,将审计重点、关注点和利用数据库查询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通过审计专网等信息数据快速传递通道,及时发送参审组,实现天保工程资金和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共享,进一步强化审计全程监控和协同作战。

6.进行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建立环境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一是强化现有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在理论方面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应强化统计学、计算机、法律、管理、环境学、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实践方面,要突出环境审计实务的培训,促进审计人员熟练掌握环境审计的各种技术和技巧,促进审计人员在开展环境审计项目时能准确把握各项目之中的异同,能够用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和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同时审计机关应加强环境审计人员对外交流力度,及时掌握国内外环境审计新的思路和方法,尽快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素质。二是探索环境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逐步建立环境审计所需的外部专家库,根据环境审计的具体情况,聘请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和精通环境法律法规的专家,以及具有环境工程和鉴定方面资质的机构参与环境审计,尽快改变目前环境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环境专业知识匮乏的局面。

篇10

根据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总体安排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为林业系统安全生产走向良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有力地保障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安全运行,同时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现将本次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抓好林业安全生产工作,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局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我局立即召开局务会,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迅速组织各科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领导小组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在活动的安排部署、宣传发动、组织开展、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上抓好了落实,确保了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了6月份我县林业系统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四)强化培训,提高实战能力。林业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当先,为此,我局进行了一次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中林业局办公室和防火办的专业人员结合我县森林防火的工作特点,重点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条件、种类、危害性、扑救原理和基本方法及火场避险、安全自救常识等十几项森林防火业务知识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参训人员学习了扑火机具的操作使用和故障排除等知识,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各类扑火机具的操作使用进行了训练。局森林防扑火专业队伍进行了实战演练。

二、存在的问题

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曝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资金困难,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严重影响森林火灾的扑救;二是防火应急资金短缺,难以做好火灾扑救工作的后勤保障。三是宣传力度还不够,进入林区人员的防火意识不够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森林防火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检查以森林重点防火区和重点岗位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和职责执行情况,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执行情况等。通过检查,要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