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特点;总体布置策略
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是关系着水利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布置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其总体布置的探讨。
1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的主要特点
施工布置是关系着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在水利工程中,其施工布置具有如下的主要特点:
1.1 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因素繁多,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一是在水利工程中,其施工的主要场所主要是江河湖泊,在高山大河之间展开施工,其地形条件复杂,外在因素对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季节条件、突发性自然灾害、气温高低、运输条件等,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水利工程自身所涉及的面广、线长、人多、物杂,特别是比大型的水利工程,其项目多、工序多、工种多、材料多、机械设备多,需要的配套设施较多,施工要求很高,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布置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既要考虑时间因素,也要考虑空间因素。既要思考自然条件,更要顾及当地的社会条件,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考虑,分清主次,按照轻重缓解进行合理地安排,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2 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动态变化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因为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需要随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应急处理,有的需要及时整改,有的需要重新调整布置,施工的具体执行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在进行施工布置时,既要考虑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也要考虑空间转换过程中需要的调整措施;既要考虑施工进度的变化情况,又要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既要考虑施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处理,又要考虑到不同项目的交叉作业、不同工序的交接等情况的变化因素。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其施工布置也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具有很大的变化性。
1.3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因素的不确定性
往往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决策者们会制定施工布置方案并且进行选择,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遵循规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案。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布置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自然环境,工程勘测的误差等,使得水利施工布置的方案具有不确定性。
2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的相关策略
2.1 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
一是做好施工布置的方案制定工作,夯实总体布置的基础。对于施工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角度都要进行综合分析,统筹兼顾,注意协调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总体布置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对施工现场实施总体布置时,不仅要考虑场地的位置、高度及其所包括的范围等,考虑周边环境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同时,还有考虑施工现场与外部的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条件,注意各种条件的衔接、配套和协调,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选择最佳交通路线,做好施工现场各种设施的设置安排。如果施工场地受到地形的限制,比较狭窄,就应该想出相应的办法,尽可能地满足施工的需要。三是从水利工程的施工而言,其场地不适宜布置在上游水库的区域。
2.2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要妥善处理征地问题
很多工程往往会因为征地问题处理的不恰当而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因此,水利工程在总体布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故此,水利工程总体布置应本着节约用地,防止占用过多的耕地问题的原则,使得施工总体布置合理紧凑。
2.3 积极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
与一般的工程相对而言,水利工程所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土质复杂的地区,容易出现落石、松土、水流冲击等方面的威胁,因此,必须根据施工所在环境的具体情况,针对其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在地形复杂地区进行,往往土质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在进行防护措施时,必须对防护边坡的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据其土质特点,做好反滤层、排水、集水等设施的设置。
总之,水利工程是关系着国家水利水电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不知特点的分析,注重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对施工布置的影响,综合分析,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切实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工作。
参考文献
[1] 纪勇,王晓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及总体布置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
[2] 张锡锁.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优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6).
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特点;管理现状;变更管理;有效措施
一、水利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基本特征与具体的分类
(一)水利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基本特征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通常具有施工内容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施工规模各异、施工方式多样等特点。这就使得造成施工设计的变更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变更情况较复杂、并更方式较多等特点。在水利施工中包括:水库施工、堤坝施工、引调水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在不同的工程中施工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水利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大中型的水利施工中,由于其设计较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式、施工条件等问题的不确定性都会使得设计出现变更的情况。
(二)水利工程变更的分类
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加以分类,主要是由于它的性质来
决定的。接下来为大家解析一下:
一是由于周边的环境、天气等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相关的负责人有权加快工程的进度以及变更设计,以此来节约整个工程的成本,为整个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一些实际情况,与施工团队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为其做出一些变更,这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三是施工的环境、施工的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要以工程为主,由于材料、地形、运输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也要吧这些因素综合以来,结合整个工程作出适当的变更,以此来满足水利工程的相关需要。
四是作为工程的原始设计者,在工程还没结束之前这一个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对整个工程有更好的设计思路和考虑,也可以对其进行变更设计,使其进一步完善。
二、水利施工中变更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施工中变更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相关的管理部门对此也越来越重视,虽然各个方面已经尽力的在完善,但是在整个工程的变更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就目前而言,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水利施工中的变更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水利施工过程中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整个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在我国现有的建筑队伍中,造成最后的质量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监管力度达不到,工作散漫、懈怠、责任意识薄弱等,给那些毫无经验的施工单位可乘之机,管理人员起不到带头作用,执行力差以及有些管理人员能力不够,缺乏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施工人员对变更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于变更管理这个名词不是专业的人员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管理人员误解上级管理人员的本意,不按程序办事,变更的也包含很多的内容,每一项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理解含义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执行任务。
三是部分群众对工程变更持反对意见。在以上的描述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工程的变更具有不可预测和无法避免的性质,这些都是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是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或是相关的群众要求引起的变更,这都是无可避免的,这不仅加大了工程量,更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压力。同时这些问题也导致施工时间的加大,投资成本的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
三、水利施工中变更管理所遵循的原则
(一)要与整个工程管理的制度相契合
每一个团队都有相关的管理制约条例,这不仅发挥了其中管理的作用,更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实践与制度的有效结合中体现了它的权利与责任,让整个工程有序的开展,更能促进施工质量的进步。
(二)要考虑到后期产生的社会效益
一个工程的变更设计不仅仅只是满足于现状,与现在的环境相符合就可以了,更要往长远的方向考虑,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有多大这才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其中的影响因素无论大小都要交由相关的机构审核。整个变更管理的受理流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下面附上一张图,让大家形象的了解一下:
(三)以大型水利工程作为参考
变更设计主要是针对那些我国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的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扩建不仅施工的内容比较复杂,其中牵扯的管理体制也是纷繁多样的,鉴于此类情况的发生,要多参考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避免一些错误的产生,让水利工程发展的更加成熟。
四、加强水利施工过程中变更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相关设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设计工作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它可以说是整个施工的首要因素,所以相关的设计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培训,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责任意识,寻求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整个工程方案的设计,避免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水利工程的施工并不是单靠一方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随时沟通解决,避免后期再次发生类似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变更管理的重视
国家对大型水利工程已经投入了很多精力,各方面的体系制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健全完善的,目前正在向稳定的方向发展,而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就不一样了,不仅在投资方面与大型水利工程相差太多,在管理经验方面明显不足,相关的管理规范与制度也不健全,由此看来,重视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变更管理迫在眉睫。
(三)在水利工程变更上要综合多方因素进行考虑
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水利工程的变更,另外一些无良承包商想要在工程变更这一阶段获取利润,这就需要相关的质监部门严厉打击、严格审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以及环境土质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工程变更。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才能有效的满足实际需要。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质量问题是每一个建筑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进行项目变更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变更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变更程序,加大对于工程变更内容的审核,保证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在进行工程变更时,参建方要进行充分的配合,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工程施工的高效完成,保证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 丁利军,水利施工中的变更管理[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1:251-252
篇3
关键词:基层水利、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使我国农业向着科学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还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基层水利作为支撑水利工程的事业基础,做好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是推进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逐步解决基层水利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水利工程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基层水利的内容及其特点
现阶段,基层水利的定义为界定为县和县级以下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体分为县、乡镇和村三个层级的水利工程,基层水利的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应管理、内部相关组织机构及其能力建设、水利工程的体制机制建设这3个方面的内容。基层水利作为水利工程的基础工程,其自身的主要特点为:(1)基层水利的服务面广,可以直接为广大民众工作,尤其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2)基层水利内容的业务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很多领域的内容;(3)基层水利工程的类型多,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并且公益性与利益性并存。
2对基层水利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探讨
2.1基层水利的工程设施老化,基础设备陈旧
我国目前的基层水利设施大都是修建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因受当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资金投入情况有限,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科学性根据,并且存在部分工程是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而建造的,使基层水利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因素和不健全因素使其性能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基层水利本身的运行状况不够优良,基层水利拥有资产少从而出现了经费短缺的现象。而当代基层水利的工程设施大都为建设时期的设备,因建设时间早,工程设施不够先进,又缺乏资金的投入,致使基层水利的各种工程设施均存在一定的陈旧现象,甚至有些设备已经严重损害急需要新的设备来替换。
2.2我国对基层水利的相关政策不够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水利工程也在人们的努力下向着更科学、更高效、更和谐的方向发展。然而当今我国对水利工程的投入重点主要是我国长江、黄河以及其他大型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面向人群更广的基层水利建设则缺乏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因此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能够重视基层水利的工程建设。根据国家水利局的调查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到三十年间,我国对于农田的水利建设项目投入只有当时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平均比重的 6%,各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都存在技术落后甚至一些地区没有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等严重问题,同时,国家的计划维修项目的也主要是大型水库等水利项目,很多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只能靠原有构成设施继续完成工作,从而基层水利项目的效率普遍较低。
3有关基层水利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国家应加大对基层水利的投入力度
我国应加大中央对基层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县级和县级以下地区中小型水利的建设力度,其主要优势是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和协调作用,不仅可以解决基层工程可能出现的缺水问题,还可以调节水资源,使之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因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力度一直存在重大轻小的水利建设路线,严重影响了基层水利作用的发挥,因此,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将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归入投资计划,并及时对已建成的基层水利工程进行维护维修和更新换代的已经彻底老化的设备,让整个基层水利的工程设施得到应有的建设从而保证基层水利功能的正常发挥。
3.2做好基层水利的责权明确工作
基层水利的建设和实施运行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建设,国家和政府应做好基层水利建设的主导任务,明确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基层水利建设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责任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基层水利的建设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发挥群众参与的重要性,需要对基层水利市场进行调研并鼓励广大农民参与投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责任,为许多没有修建基层水利的地区修建水利工程或对已修建的存在一定问题的基层水利进行整改完善。
3.3引入新型人才,加强基层水利的建设管理工作
基层水利需要加强乡镇地区水利队伍的建设,做好引进和培养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基层水利单位需要进行人员编制工作,在实际的基层水利建设运行过程中加大有技术能力和责任心工作人员的引入工作,让各个地区的基层水利工作都可以顺利的完成并相应得到优化改进。基层水利队伍的优化工作,需要在公司的招聘环节就开始重视人才的选拔工作,择优录取并对新进人员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并在科学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下,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水利管理制度,严格对基层水利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和知识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公司的相应规定,按时到岗,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发扬全体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从而将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新上一个台阶,建设一只知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工作队伍。
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层水利的建设,加强我国基层水利建设是加快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基层水利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大量科技和人才支持,我国只有正确认识基层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从实现基层水利的快速发展,为更多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生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宝玲, 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篇4
一、水利建设项目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协调水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通过蓄洪补枯、农田灌溉、围海造地、水力发电等方式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工程建设项目。我国是传统的水利大国。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己逐步上升到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的新高度,成为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随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利工程建设更是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
二、水利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的特点
1.工程条件复杂。
每一个水利建设项目的工程条件都比较复杂,地质、地形、水文、环保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项目招标工作因其专业性和技术性变得复杂,前期工作量很大。
2.评标专家要求高。
由于招标从设计、施工、监理到设备材料采购的专业跨度大,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而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包括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气象地理、勘探测量等方面,评审阶段需要与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经济等多方面的专家。
3.对工期极为关注。
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复杂,工程进度控制难度大,工期是项目整体效益中的管控重点,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和资金投入。此外,施工导流、安全度汛等要求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进度的客观原因。
4.水利建设投资大。
由于水利项目某些单项工程无法划分标段,千万上亿的中标金额较为常见。
5.成本价认定困难。
认定低于成本价的难度大,主要因素是工期长而导致物价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工程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再考虑到整个工期物价随时间变化,因而其投标单价还有暂定性的特点。
6.招标工作要求严格。
基于我国审计监督的制度安排,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均具有国有投资性质,故必须更加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确保招标工作公正、客观。
三、水利建设项目招标实务操作的控制要点
1.招标策划
水利建设项目招标前应认真进行招标策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标包方案、招标人提供的条件和技术标准等。一般情况下,水利建设项目不做标段的划分,但如果大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招标,就会出现增加投标人资格条件的情况发生。为避免潜在投标人数量减少而降低投标竞争性,应将项目划分成若干标段,再综合考虑招标项目的专业要求、投资规模、资质条件、工序衔接、施工管理等因素。
2.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可以保障投标人都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是发现围标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关系着招标效果。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规模特点与技术水平的基本要求,须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考察其资格、能力与信誉度,对资质不合要求或无法胜任工程建设任务的投标人采取完全淘汰或几乎完全淘汰制度,以避免恶性竞争。招标人可以通过资格预审条件的限定来选择不同的竞争程度,采用有限数量制的方式确定投标人的数量,可有效降低评标成本。
3.招标文件
编制一份完整、统一、规范的招标文件(包括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是招投标、评标、后续合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水利建设项目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施工合同文本的编制质量。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一定能发挥作用或没有专用条款对应的通用条款,尤其是像“有效期延长、免责、不可抗力、争议与仲裁”等不常用条款,为了确保招标文件编制完整性、审查全面性和特殊条款应有约束力等,不能无故进行删除。对于工程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还需要通过在专用条款中用补充条款明确其约束力和处理依据。要根据水利工程特点、技术工艺和项目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合同文本尤其要合理分配招标人和投标人的风险。要注意招标文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检查和复核工程量清单时,要统一工程量计量单位和报价单位,避免与实际脱离的情况。招标人员要检查招标文件前后章节内容的一致性,避免招标人与买方、投标人与卖方、承包人与施工方、供货方和设备厂家等名词在同一份招标文件不同章节中的混用。
4.招标控制价
招标人设置的招标控制价,可依据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有关造价指标来作为组价基础,并根据资格预审情况进行适当的降价。招标控制价的作用:第一,可作为衡量投标报价合理与否的基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第二,设置中标价上限后,作为警示,可有效地解决投标人围标、肆意哄抬标价的问题,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招标人的损失。
5.评标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的综合评分法、综合评议法和两阶段评标法。
5.1综合评分法
该评标方法适用于技术要求一般、施工图纸齐全、容易确定标底的工程,以量化各评审因素项为主要特点。具体做法:首先在招标文件或评标办法中将投标人资质、业绩、技术、商务、服务条款等评标内容进行分类,形成若干评审因素项,并根据达标程度匹配相应分值。开标后评标委员会专家要按照评分细则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独立打分,在打分过程中对投标人的每一项评审因素项进行逐一核对,最终得分最高者为中标人。该方法操作性强,但较为粗糙,且对专家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是我国水利建设项目评标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评标办法。
5.2综合评议法
该评标方法适用于技术水平要求高、技术方案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大、采用节省造价的新型施工技术、标底确定难度高的水利建设项目,不能采用量化指标评审是其主要特点。具体做法:将报价、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标准、工期、项目经理资历、企业信誉等因素作为评审内容,评标委员会在对全部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中标人。综合评议法虽然可以反映不同评审意见,但弹性较大,衡量标准不具体,易造成评标意见悬殊,难以令人信服。
5.3两阶段评标法
该评标方法适用于要求高、情况复杂的水利建设项目。第一阶段通常采用综合评分法或综合评议法,评标委员会按照评审细则对技术方案等非价格因素进行评审,并确定若干名中标候选人;第二阶段通常采用单项评议法,从价格因素进行评议,在已入选的中标候选人中确定最终的中标人。
6.评标澄清
在此阶段,应遵循“保证评标时间是前提、专家职业素质是关键、积极澄清疑问是保证”的原则。在评审过程中,如发现投标文件存在可能隐含的风险,评标委员会可以集体确定3家以上风险较大的投标人进行问题澄清。经澄清后确定有风险的,则应按照规定的量化方法进行费用折算,如:可运用资金时间价值法折算付款条件与工期因素,运用价值工程法折算质量标准因素,运用参考价格法计算工程漏项问题,并根据量化后的结果进行评标。
四、上海市某水利建设项目招标案例
1.基本情况
本案例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岸段的某圈围工程,堤防工程级别为一级,概算总投资约4.5亿元。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围堤总长约6097m,其中1#围区顺堤1856m、南侧堤469m;2#围区顺堤2998m、南侧堤333m、北侧堤441m;排水口2座(1#、2#围区各一座);龙口1座,布置在2#围区。
2.招标采购具体措施介绍
2.1进行严格资格预审
本项目要求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或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根据掌握的情况,上海地区有以上资质的单位不下60家。为避免施工质量差、企业规模小、信誉差的投标单位参加投标,扰乱正常招投标活动,出现低价竞标甚至围标等不良现象,本项目采用有限数量制方式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为了避免投标单位所递交的类似项目业绩在评审时引起争议,在招标文件的前附表中对类似项目业绩进行了统一定义:(1)项目类型要求:必须同时具备:①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围垦、堤坝工程,或港口与航道工程中的防波堤、围堤护岸工程,独立的围内吹填工程除外;②中国境内沿海具有潮汐特征的工程总承包项目。(2)时间要求:在2010年1月1日至本次招标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期间,通过完工验收或竣工验收。(3)规模要求:单项工程合同金额18000万元以上。(4)证明资料要求:合同及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须一并提交)、有关验收结论文件,如合同工程完工证书、工程竣工证书副本、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等。(5)以上相关证明材料均须准备一套原件备查,若投标人在开标时未能提交原件或所提交的原件有遗漏,则其相应业绩为无效。通过严格的资格预审程序,择优选取了7家投标单位进入后续的施工招标,这7家投标单位均为综合实力强、企业信誉优的单位。
2.2准确选用文件范本
本项目在招标文件编制时,主要依据水利部等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GF—2000—0208)、《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和《水电工程施工招标和合同文件示范文本》(水电2010范本)等范本文件,并参考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等。再结合工程特性、项目立项文件、施工工艺技术、市场现状和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从项目合同管理、施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考虑,细化了招标文件中专用合同和技术条款,确保在相对低价的基础上,选取到技术、实力、信誉均较优的施工单位。本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水利工程工程量单计价规范》GB50501—2007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2.3抽取双倍技术专家
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比较专业,专家人数有限,在施工招标评标前,基于增加评标技术专家的独立性、保密性的考虑,除招标人代表外须申请双倍的技术专家人数(即: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4名水利专业、4名水运专业的专家),8名专家依照名单打印顺序,按专业平均分为前后两组,每组4名。在技术标评标现场,由地方政府招标办监管人员抽签决定前组或后组专家参加评标工作。
2.4采用两阶段评标法
招标文件明确规定:技术标与商务标同时递交;采用两阶段开评标方式。第一阶段:先开启技术标,同时封存商务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评审为有效技术标的对应商务标全部开启,但评审专家仅针对技术标得分前三名的对应商务标进行评审,根据经评审后的商务总报价评审价由低至高的次序(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确定第一、第二(若有)、第三(若有)中标候选人,若遇到评审价相同的情况,则由评标委员会以记名投票方式,以自然数票来确定并列者的最终排序。通过上述几项措施的综合运用,最终为招标单位成功遴选了一家技术过硬、实力雄厚、价格合理的施工单位。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难点;策略
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矛盾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再是大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建设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水环境、水利用、水管理与水利行业欠缺监管能力之间的矛盾。为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对各种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维护,确保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从而提升该工程的建设水平,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基于此,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结合已存在的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来减少水利工程损害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确保工程的价值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全面发挥。
一、新时代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难点
(一)管理主体缺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当地所有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初期,我国正处于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并不存在管理费用问题,这就导致该工程在权属与制度层面留下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分散经营模式和个体收益意识越来越突出,且与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较大的冲突,以往的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1]。尽管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经过多次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这就导致很多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从而严重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果。
(二)水利工程分部散乱
我国土地辽阔,农业生产地区分布不均,加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散乱。同时,我国当前使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早,欠缺总体规划,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三)欠缺足够的运行资金
要想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程有序开展,必须确保具备充足的资金,然而,当前我国相关基层管理单位却很难确保资金的稳定性,且资金来源非常单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资金主要源自国家的财政资助,一旦财政拨款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求,往往会造成工程闲置,加上相关部门欠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时,就会大大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导致工程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有的单位认为资金不足与自己无关,不愿意寻求多渠道筹措资金,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工程的建设进程与管理效率[2]。同时,对于国家所提供的财政资助,相关部门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而是运用到了其他方面,加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欠缺统一的投资标准,这就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技术力量薄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建设规模比较少,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其管理技术性比较低,然而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主要选用农业地区的人员,这些人员并不具备基础水利知识,也难以辨别很多水利工程问题,仅仅凭借前人留下的经验开展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工作,不能开展技术性较高的工作,这就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质量与管理工程成果。
(五)配套设施的缺失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建设的关键目的在于便于农业灌溉,然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过于重视水利工程的主体,忽视了用于辅助灌溉的配套设备的管理,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农田灌溉辅助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效果[3]。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突破策略
(一)确定管理主体
针对由于管理主体缺失而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成效过低的问题,在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突破中,相关部门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从整体出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划分,切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不能发生交叉或是缺失的问题,将各级部门的责任范围进行清晰地界定,然后逐级向下落实到基层部门;(2)在确定管理主体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与义务,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合理划分各级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从而杜绝各部门、各人员之间互相推诿责任;(3)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即上级部门应安排专业人员到各农业生产区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帮助当地管理部门构建实效性较高的管理制度,如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管理工程实务评定规范、管理工程失误惩处办法等,以此来切实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可靠性与安全性。
(二)水利工程重新规划
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普遍存在欠缺整体规划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对这一工程的重新规划,即遵循水利工程的整体性,优先从总体角度对水利工程的线路和结构进行科学设计,然后对局部区域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进行全面考虑,最后进一步精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废弃原有不必要的工程,避免原有工程中线路崎岖、分布散乱的问题,这样能够减轻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确保其农业灌溉的辅助功能得到顺利发挥。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即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开展施工工作,并尽量配备足够的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等,从而切实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给后续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三)重视资金管理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成立专项资金,对以往水利工程的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及时更新水利工程的维修保养技术;(2)做好资金的综合管理,加大对资金运用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防止资金滥用等问题的发生;(3)积极争取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支持,并设置奖励资金,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4)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制度,强化对工程的巡视与检查,若发现工程设施存在损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四)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养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高效高质,相关部门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即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水利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确保其能够准确识别水利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和应对措施等。同时,相关部门应结合管理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技能培训内容,不可一味地追求最为先进的管理技巧与管理方案,而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简洁性,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为理想的培训效果。此外,在提升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强化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让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等,从而显著提高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五)完善工程的配套设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不再受限于技术与经济条件,已经能够配备完善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故而相关管理部门需全面统计自己所在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明确工程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若存在损坏或是缺失情况,需统一整理需要更换或是补充的设施类型,然后制定全面的更换方案,从而逐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人力成本浪费,相关部门应有一定预见性地进行配套设施更换,确保其能够支撑足够长时间的农业生产需求。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难点,这些难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生产。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的突破策略,通过确定管理主体,重新规划水利工程,强化资金管理,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养等,来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成效,促进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守杰.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案[J].湖北农机化,2020(15):30-31.
[2]王兴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乡村科技,2020(20):120-122.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直至投入运行的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只有认真细致的找出难点所在,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
一、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难点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个分工细致的庞大团队在完备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以充足的资金及物质条件作为后盾,按计划保质量的完成工程的施工作业。介于此,笔者认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有以下4 个方面。
1、意识方面
意识指导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水利工程施工作业需要团队合作,及每一部门各司其职,各安其份。但是作业链里的每个环节是否尽职尽责,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的质量情况。由于施工作业在严格的任务分配制度,各部门往往只重视自身的作业部分,而忽略了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施工作业的合理性以及工程的质量好坏。
另外,在当今强调速度的社会大背景下,工程施工的进度往往被置于重要位置。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施工方往往会放弃质量控制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变成了提前使用、节约投资。
2、 技术方面
技术是水利工程实用性的根本保障。笔者认为,水利工程中的技术包括两大方面: ①工程设计方案,②工程施工技术。
设计方案作为整个工程的先期规划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工程的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图纸要求完成。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运作筹划中,设计方案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一改再改。修改设计方案意味着从图纸规划到实际操作都要进行具体的对应的修改,这在复杂庞大的工程团队中可谓是一项浩大繁重的工作。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由于所考察的工程总是处于变化的状态,考察标准也相应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也会遇到一些理论设计未曾考虑到的问题。因此,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的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这同样增加了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这要求功臣质量控制监管人员必须在遵循设计图纸要求的情况下,结合具体情况,对实际的施工作业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量,更是增加了工程质量监管标准的不稳定性。
3、 资金方面
原材料成本、施工设备、人员开支的金额占工程经费中的主要部分。而工程经费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在此前提下,多数施工单位,特别是经费较为紧张的施工单位,往往会捉襟见肘,苛扣质检部门的工作经费。质量控制监督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比数额不小的支出往往被财务紧张的施工单位暗自缩水,导致工程质量控制的力度减弱、实效减轻。
4、体制方面
体制作为项目运行的保障,在整个施工作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要包括: ①对设计和监理的行政干预过多。②设代组、监理部力量偏小。
首先,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中,行政干预作为一种强行的人为操作,成为了质量控制监管的巨大障碍。在招投标阶段或开工开始,有些业主就提出提前投入使用节约投资的指标。有的则是提出许多具体的优化设计的方案,指令设计组执行。对于大型工程,重要的优化方案都需经过咨询专家的认真审议后,正式向设计院提出,设计院接到建议,组织有关专家研究之后,才能做出正式决策。个别领导提出的方案,只能作为设计院工作的提示。优化方案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珍贵的可吸取借鉴之处,也有可能是尚未完全成熟的思路,如果通过强行意志将方案盲目推向落实,必然会对质量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监理部门虽然是工程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工作的成效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并且其经费的投入长期且巨大,往往不论从编制人员的配备到经费非配,都出现偏少、偏弱的状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要依靠监管部在现场独立作出决定,更需要派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亲临现场,判断裁决。种种切实的要求,都使得监管部门自身的稳定与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域困扰,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以上从4 个方面谈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与阻力。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简要探析与之相对应的具有实际效用的措施。笔者认为,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同样可以从意识、技术、资金以及体制4 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1、意识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团队中的分工细则已经详尽的规定了每一部门自身的任务及完成标准。然而质量监理部门的工作正式在多个施工部门之间建立疏密有致的衔接部分。是的设计、施工、监理三大板块有机的统一起来。并且在实际的运作中,建立较为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 在落实责任的同时,还需注意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统一。避免重复作业以及其他的无用功; 确保已建工程的各项指标发到标准。
另外,在协调进度与质量的问题上,工程决策者及施工者应当坚定奉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在质量优先的情况下加快工程进度。这要求工程的决策者不是单纯的加快进度,也并非一味不估计工程进度,而是要从更高的层面对工程的整体规划有所预见。在平衡进度与质量这对矛盾时,应当多从整合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提高工人素质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建设团队的专业素养,以达到进步进取的目的。
2、技术方面
技术之工程的重要性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在此,笔者针对设计方案变更性强的特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设立优化方案审核组。将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新方案整合,并建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加以研讨。新方案实施之前,必须要经过审核组的把关,通过后方能执行。监理审核组的目的在于以更高层次的视角俯瞰工程全貌,避免局部的不考虑全局的修改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修改。在严谨的审核制度中提高工程的效率。
2) 审核部门与监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审核部门对方案进行把关的同时,监理部门应当与审核部门建立一定的制度化的联系,以此保证修改方案的落实切实有效并且最大限度减少质量监理部门的工作量。
3、 资金方面
资金是工程施工建设赖以完成的关键,无可非议。在资金情况不甚乐观时,要将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的建造上。但是当资金正常供应时,工程的决策者应当加大对质监部门的建设力度,并且为其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质监部门的投入虽然是长期的,且收益回报并非立竿见影。但其所起到的潜在功效与意义是惠及千秋的。决策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只顾拘泥于眼前小利、因陋就简,降低的工程质量是无法再用金钱弥补的。
4、体制方面
质量控制部门的体制急需完善。首先在面对决策性意见时,监管部门应当介入到决策中,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一来经过多方论证,可以加大决策部门的把握性; 而来质监部门的介入可以减轻或消除某领导或个人的强迫意志,是整个工程的决策规划更为客观科学。其次,质监部门除了扩大介入范围,还应当切实加强监管力度。这需要合适的体制作为坚强的后盾。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规章条款,使质量监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质监部门的能量,以达到全面监督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篇7
一、*6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简要总结
(一)规划及前期工作
1.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全面完成了《青海省“*”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省政府批准;二是《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完成水资源配置阶段的工作;三是编制完成了《全省重点城镇防洪规划》;四是修改完成了《海西州工业发展配套水源规划》;五是《湟水流域综合规划》通过水利部审查;六是编制完成并初步审查了《青海省拟建水库建设规划》;七是《青海省“*”中型水库规划》已通过流域机构汇总;八是《全省城镇饮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通过水利部汇总。
2.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一是调水总干渠项目建议书通过中咨公司评估。二是完成了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三是编制了西宁市湟水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淤地坝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这些工作的完成,为争取项目投资以及项目顺利实施打牢了基础。
(二)重点骨干工程
1.调水总干渠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中咨公司评估,咨询意见已报送国家发改委。
2.湟水北干渠工程。主体工程全面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2500万元,其中*6年完成投资19600万元。
3.桥头镇供水及第七水源建设工程。桥头镇供水工程已全部完成并试通水,累计完成投资8270万元。第七水源工程已完成水厂建设及设备调试安装,完成投资2.3亿元。
4.黑泉水库工程。于8月底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国家级竣工验收。
5.格尔木城市防洪工程。格尔木城市防洪工程已下达中央资金1000万元(*5和*6年各500万元),工程于*6年6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6.湟水河治理工程。西宁市湟水河治理工程完成了建国桥以下6.5公里河段堤防主体工程,东郊湿地3.5公里河段整治工程已完成50%的工程量,共完成投资7500万元。
7.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全省共落实人畜饮水建设资金1786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235万元、省级配套及支农1220万元、省级以工代赈资金2077万元、地方自筹3328万元。可解决28.3万人、118.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8.水土保持工程。全年水利部门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7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649万元。
9.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年共落实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949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370万元,省级以工代赈资金3840万元,省级水利建设基金800万元,省级支农资金670万元,地方统筹资金110万元,地方自筹1701万元,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万亩。同时,积极争取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共落实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00万元,地方自筹250万元,发展草原节水灌溉面积9000亩。
10.防汛抗旱工作。根据今年的旱情、汛情,及时向国家防总及省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防汛抗旱经费。共争取到防汛抗旱补助经费5000万元,其中,国家特大防汛补助费1500万元,省级防汛补助费1500万元;国家特大抗旱补助费1800万元,省级抗旱补助费*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及水毁工程的修复,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受灾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11.“*”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代燃料项目。今年共落实电气化建设资金141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720万元,省级支农资金配套500万元;代燃料项目国家专项资金190万元。我省“*”9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正式启动,称多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也开始建设。
二、水利投资形势简要分析
(一)*6年水利投资分析
*6年,是“*”的开局之年,规划计划工作紧紧围绕厅党组确定的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和谐发展视为第一要务,将争取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团结一致,合理安排,切实加大水利投资争取力度,积极做好社会融资工作,全年水利投资达到14.2亿元,创历史最高值,比*5年增加4.08亿元,增幅40%。实现“*”水利投资开门红。全年水利投资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1.中央投资与社会融资双丰收。从投资分类看,一是中央投资大幅度增加,达到6.93亿元,比上年增加2.89亿元,增幅71%;二是社会融资到位好,在西宁市第七水源、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中,筹集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等3.85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增幅也达到71%。
2.中央投资是主导,社会融资占三成。同过去一样,*6年中央投资仍然是我省水利投资的主要来源,占总投资的48.8%。同时,社会融资3.85亿元,占全省水利总投资的27%,成为水利投资的重要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青海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差,土地产出率低的地区,由于水利投资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决定了我们至少在近期内必须依靠国家投资建设水利,不断探索通过市场融资解决水利投资不足问题的新路子。
3.重点骨干工程投资仍居首位。重点骨干工程仍然是*6年我省水利投资的重头。湟水北干渠、盘道水库、西宁市湟水河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格尔木河防洪工程、西宁市第七水源、第二污水处理厂、自来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骨干工程的投资达到8.65亿元,占全省水利总投资的61%。
4.人畜饮水安全项目是当前农村水利投资的重头戏。*6年落实人畜饮水安全项目投资1.79亿元,占农村水利投资5.5亿元的33%,高于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牧区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电气化县建设等农村水利项目的投资,真正体现了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是水利工作第一要务的宗旨。
5.农村水利投资稳中有增,单项投资有增有减。从资金投向分析,*6年全省农村水利投资达到5.5亿元,占总投资的39%,比*5年增加6600万元,增幅14%。主要项目的投资有增有减。一是人畜饮水安全项目投资增加较多。从*5年的1.12亿元增加到1.79亿元,增长了6700万元,增幅60%。二是农田水利项目(灌溉工程)投资有所增加。从*5年的7586万元增加到9341万元,增长了1755万元,增幅23%。三是水土保持投资略有下降。从8674万元减少到6770万元,下降了1904万元,减少22%,主要原因是中央国债小流域治理项目未安排,黑河治理项目接近尾声。四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投资基本持平,维持在1.2亿元的水平。五是电气化县建设投资下降。从4045万元减少到1410万元,下降了2635万元,减少65%,主要原因是“*”电气化县建设工程未开工,地方自筹未到位。
(二)*7年水利投资形势预测
根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今年要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两改一提高”和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四件大事。具体到*7年的水利投资形势,可以说,有喜有忧,有增有减。
1.水利建设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据规划测算,我省“*”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69.65亿元,平均每年投资要达到近14亿元,其中需要争取中央投资近7亿元,根据目前中央投资规模,预测我省在*7年有望争取到中央资金4~5亿元,缺口2~3亿元,投资形势严峻,争取难度进一步加大。
2.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有待加强。*7年中央对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都明确了省级配套资金比例。并要求省级配套资金承诺文件要随同建议计划一并上报,未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的,一律不下达中央投资计划。
3.规划中新建重点项目审批严格。根据国家从严控制新建项目的精神,李家峡水库灌区、公伯峡水库灌区、扎毛水库、蓄积峡水库等规划内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有些已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水总干渠项目建议书虽经中咨公司评估,还未正式批复。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投资争取难度大。我省进入全国第一、二批规划的病险水库共有26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争取,目前只剩下合什加水库尚未安排投资。去年通过积极“跑部”争取,乐都县李家水库增加进入全国第二批病险水库规划中。*7年我们在努力争取合什加、李家水库除险加固投资的基础上,力争将10座小(Ⅰ)型病险水库进入国家第三批规划。
5.人畜饮水安全项目投资有望增加。*7年中央用于人畜饮水安全项目的投资将达到60亿元,只要我们前期工作能跟上,省内配套资金能到位,全省解决3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的。
三、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同时,不能否认我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规划的宏观指导功能不强。水利规划是规范涉水事务管理,有序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随意调整工程布局,变更工程规模;一些地方出现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能资源无序开发、生态与环境恶化;一些地方无视水利规划,任意设点建厂,扩大引水调水;还有的对原有规划没有及时修订,难以满足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要求。
2.水利前期工作不深不细。我省水利前期工作普遍存在深度不够,工作粗糙的问题,造成上报中央审批的项目往往可批度低;省内审批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多次重大设计变更、超投资概算,甚至出现效益与实际不符问题。不仅耗费了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错失了申报项目的良机。
3.争取国家支持的水利项目立项难度大。水利项目是服务于“三农”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由于我省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决定了水资源的利用必须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也决定了我省建设水利工程投入大、单位造价高,经济效益差的现实,而且按照国家事权划分的规定,中央只管大型重点项目,中小型项目原则上由地方自行筹集解决,我省能够进入国家投资重点的水利项目少,也增加了水利项目的审批立项难度。
4.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一是各地普遍存在不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投标行为极不规范。二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多。由于目前我省水利投资渠道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标准和要求也就参差不齐,给工程后期管理造成困难。三是水利工程建成审计和验收工作滞后。工程建成后,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对水利工程决算进行审计,工程不能按期验收。
5.水利建设资金依然不足。一是灌区改造工程投资相对较少,一些重要灌区得不到维修改造与挖潜配套;二是前期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地方项目储备不足,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尚不适应;三是广大牧区水利投资严重匮乏,目前除了人畜饮水项目外,牧区水利建设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草原节水灌溉也仅仅是
试点项目,难以支撑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四、认真做好*7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
*7年,我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将按照厅党组的具体要求和部署,牢牢把握国家水利投资方向,着力从规划、前期、计划和统计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规划工作
一是配合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着手重点河流综合规划的编制或修改工作,并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成果和资料。二是继续做好《青海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关工作。三是抓好《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全省节水灌溉建设项目规划》及其他水利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加强前期工作
1.继续坚持从申报项目的源头上加强前期工作。严格按照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水利项目申报程序,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前期工作要同项目建设一样,实行设计招标,合同管理,充分调动设计部门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3.加强水利前期工作的审查审批。今年凡是未完成前期审批工作的项目一律不下达投资计划。因此,各地要提早安排,加强衔接,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审查批复工作。同时,要把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作为水利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加强。
4.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用两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Ⅰ)型病险水库改造。*7年将继续重点安排第二批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启动第三批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因此,各有关地区一定要抓紧抓好未进入全国第一、二批规划的小(Ⅰ)型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和前期工作,为争取进入全国第三批规划打好基础。
(三)加强水利投资管理
一要严把水利工程概(预)算审核关。既要遵循水利工程概(预)算的有关规定,又要符合青海省情;既要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又要节省开支、量力而行。二要强化对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水利项目的跟踪管理,一方面协同省发改委开展专项稽查工作,另一方面水利厅也要派出检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 基础处理 施工技术 问题 对策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对保护水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快速发展也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但是虽然水电水利工程的发展较为迅速,在实际的施工技术运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设计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对相关的施工技术验证缺失等。所以需要认识到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并且在认识到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一、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简介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因素
第一,地基稳定性。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的稳定性是影响基础处理施工的首要因素。 如果地基的稳定性保证不了,缺少必要的抗滑性,稳定系数也会在低位运行,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就无从谈起。 即使水利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实际的作用也很难发挥正常,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必将受到极大的缩减。
第二,地基渗漏。地基渗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造成影响。 换句话说,如果在具体的施工中地基空隙过大,就会容易出现工程地基渗漏情况, 以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造成一定的破坏,严重时很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所以经常检查地基是否有渗漏的情况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质条件等更方面因素影响而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沉降的幅度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使工程结构产生变形,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基于整个工程的,不仅会毁坏,安全也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在地基施工中就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考量,然后进行综合具体研究,这也是有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最为可靠的方法。
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预应力锚固的基本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既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加固补强原有的建筑物,使得它逐渐在新建工程中展示它的独特优势。该技术是工程中其重要觉得的一项措施。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各部门的关注与重视。该技术既包括预应力岩锚和预应力拉锚两个部分,属于一种以预应力混凝土作为基础的锚固技术, 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设计的大小锚固深度以及方向,对建筑物在变性之前加以主动的预应力, 从而使建筑物得到加固或者改变其受力条件。
第二,围堰技术的施工应用。其使用范围不是很宽,一般用来处理导流。假如施工的区域处在河上端的话,那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应选取那些干燥而且非常稳固的区域来进行。 这个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确保水体流到下方的特定地点,而且还能够发挥出它疏通河道的功效。在具体开展的时候,还要了解施工区域的温度以及气候等,只有掌握好了这些要素才可以确保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举例来讲,在较为干旱的时节开展工作的话,工作就相对于雨季好开展,而且还能够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物资的用量。
第三,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的碾压技术在进几十年得到了广泛使用,所谓的混凝土碾压技术是通过充填土坝石的一种大型运输,碾压干硬的混凝土混合物,通过大面积碾压,进行浇注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效性和利润性,及投资少,收益高, 见效快。该方法既可以改善层面,也可以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第四,预应力管桩技术预应力管桩主要有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后张法预应力管桩两大组成部分。它们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发展,预应力管桩也在与时俱进,发展速度也是不小的。管桩在进行沉降时,比较常见的技术方法是震动法、射水法、静压法。而预应力管桩常用的是静压法和锤击法。
第五,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是混凝土。 而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一项必要的成分, 同时也是水利水电施工建设过程必不可缺少的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近几十年, 一般将混凝土外加剂分为以下四种。第一种为具有提高表面强度作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第二种为完善表面色泽的外加剂,第三种为增强抗力学的混凝土外加剂,第四种, 改善混凝土的变形能力的混凝土外加剂。
二、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技术人员专业性水平低
很多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和节约成本,雇佣一些专业技术水平低的工作人员。使得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多方面随时。如果企业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就要强调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要对招聘专业人员过程把好关,选择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行招聘。与此同时,在已经聘请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水利水电企业的整体素质及其技水平。
2、勘探设计不合理。
很多时候因为工程施工前经费不足使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计划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文本等相关资料没有准备充足,只是对手头上的资料进行分析, 缺乏对水资源的配置、 施工地区的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分析,没有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致使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评估和设计都不符合要求,最终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3、检验设备不够先进
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检验设备更新不及时,造成了设备落后的现象,进而使得施工质量的检验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对水利水电施工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行业应该及时的淘汰陈旧的设备,及时的更新和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对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力度,这样可以延长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最终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解决的措施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优化管理模式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方面是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大在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上的资金投入的资金比例, 可以通过设定创新奖励基金,进而鼓励员工进行创新。第二方面,在技术和材料方面的研究要加大比例, 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 对经费进行一定比例的分配, 进而为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创造一定的基础。第三方面,完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创新企业管理手段。
2、控制相关的机械设备。
施工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原则选择机械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售后服务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考虑设备的配置是否符合实际操作。为了节省开支也可以选用旧的机械设备,但一定要查看该设备的使用和检修纪律,符合条件后才允许该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结语
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是不可取代的。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备,所以需要加大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怡良.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问题探讨[J]. 广东科技,2014,08:85+87.
篇9
[关健词]石方开挖、岩石爆破、 钻孔、装药、起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爆破作业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施工过程,具有技术含量,不可预见因素多,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石方开挖,爆破施工技术分析,进行技术总结。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常需开挖大量石方,石方开挖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爆破开挖法。
爆破法开挖石方的基本工序有钻孔、装药、起爆、挖装和运卸等。
通常使用的爆破方法有浅孔爆破法、深孔爆破法、预裂爆破及洞室爆破法等,其中,前两种爆破方法一般多用延长药包,最后一种方法大多采用集中药包。
对于保护层的上一层通常要控制爆破对围岩的破坏深度,所以,大都用限制药包直径的深孔爆破开挖,利用轻型穿孔机钻孔直径75~100mm的炮孔,一次最大起爆药量应根据允许的爆破地震强度大小来确定。
保护层或深度小于4.0m岩层的开挖,采用限制药包量的浅孔小炮爆破,用手风钻或轻型穿孔机钻孔,孔径小于75mm。保护层开挖应按照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原则分层进行,最后由人工或使用风镐撬除松动岩块。
掌握地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方法
地下工程是把建筑物修建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处,为水利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的工程。这种工程的施工直接受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制约,因而往往是整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控制施工进度的主要项目之一。
地下工程按其断面大小可分为小断面、中断面、大断面和特大断面四类,根据地下洞室断面分类,结合施工机械和技术水平情况,地下工程可采取全断面开挖、先导洞后扩大开挖、台阶扩大开挖、分部分块开挖等方式进行施工。
(一)全断面开挖方式
全断面开挖方式是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进行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
(二)先导洞后扩大开挖方式
当地质条件比较差(或地质情况不明)时,可先在洞室的上部或下部(也可在中部或侧边)开挖一个断面在10m2左右的小导洞,以便了解和掌握地质情况,并可根据情况采用锚杆支护和预灌浆方法对围岩进行加固,使隧洞扩大开挖时能在安全条件下施工。通常在导洞开通后,才进行扩大开挖。
(三)台阶扩大开挖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洞室分成上下两个台阶,一般采用钻车(或其他大型设备)进行上台阶全断面掘进,然后再进行下台阶扩大开挖。台阶扩大法适用于大断面(约50~90m)洞室的开挖。
(四)分部分块开挖方式
在特大断面的洞室开挖中,可采用先拱后扩大、先导洞后顶拱扩大再中下部扩大、肋拱留柱扩大法、中心导洞辐射孔等方式进行分部分块开挖。
1.先拱后扩大
在I~Ⅱ类围岩中,可先以全断面进行顶拱部位开挖,然后对顶拱进行喷锚支护。在进行顶拱支护的同时,可进行下部开挖(若跨度大于lm以上时,可视地质裂隙情况再行分块),最后再开挖中部,使断面成型。或先开挖洞室顶拱,当顶拱支护后,再逐层开挖下部,这种方法开挖效率不高,但比较安全。见图1F414004-1和图1F414004-2。
2.先导洞后顶拱扩大再中下部扩大
当洞室围岩为Ⅳ类或V类岩石时,先挖,并及时进行支护。在此同时,可进行下导洞开挖,最后进行中部扩大开挖。
3.肋拱留柱扩大
当洞室围岩为Ⅳ类或V类岩石时,先开挖顶拱部位导洞,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顶拱扩大开挖时,采用间隔扩大方式,并立即进行钢筋混凝土支护,然后再逐块开挖岩柱,挖后也立即支护。在顶拱施工的同时,可进行中、下部导洞开挖,最后再进行中下部扩大开挖。
4.中心导洞辐射孔
用小型机械开挖中导洞,在导洞中用潜孔钻或钻车钻辐射孔并用简易台车钻周边预裂孔,这种方法适用于I、Ⅱ类围岩,机械化程度较低,开挖大断面洞室时。使用这种方法衬砌与扩大开挖可流水或平行作业。
熟悉爆破技术
一、爆破器材
1.炸药分类
炸药分为:铵梯炸药;粉状铵油炸药;铵松蜡与铵沥蜡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光面(预裂)爆破专用炸药;低爆速炸药;静态破碎剂等八类。
静态破碎剂(简称SCA),是一种不用炸药就能使岩石,混凝土破裂的粉状工程施工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构筑物拆除、岩石的静态破碎及松动和大理石、花岗石等珍贵石材的切割开采等。和普通爆破技术相比,静态破碎技术具有安全、无噪声、无震动、无飞石、无硝烟、无污染、不影响周围环境等诸多优点。运用静态破碎剂破碎切割岩石,分裂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也叫“静态爆破法”。SCA主要特点是固体膨胀、低压、慢加载。
2.起爆器材分类
起爆器材分为:传爆器材;雷管;导爆管的引爆形式与器具。
二、爆破方法
(一)浅孔爆破法
孔径小于75mm、深度小于5m的钻孔爆破称为浅孔爆破。
浅孔爆破法能均匀破碎介质,不需要复杂的钻孔设各,操作简单,可适应各种地形条件,而且便于控制开挖面的形状和规格。但是,浅孔爆破法钻孔工作量大,每个炮孔爆下的方量不大,因此生产率较低。
(二)深孔爆破法
孔径大于75mm、孔深大于5m的钻孔爆破称为深孔爆破。爆后有一定数量的大块石产生,往往需要二次爆破。深孔爆破法一般适用于Ⅶ~Ⅻ厂级岩石。
深孔爆破法是大型基坑开挖和大型采石场开采的主要方法。与浅孔法比较,其单位体积岩石所需的钻孔工作量较小,单位耗药量低,劳动生产率高,并可简化起爆操作过程及劳动组织。缺点是钻孔设备复杂,设备费高。坚硬的岩石,由于钻孔速度慢,往往会使成本提高,采用此种方法时应慎重考虑。
深孔爆破的主要参数有:梯段高度H、底盘抵抗线w、炮孔间距a和排距b、超钻深度h、钻孔深度L、堵塞长度L2及单孔装药量Q等。
(三)洞室爆破法
洞室爆破是指在专门设计开挖的洞室或巷道内装药爆破的一种方法。
(四)预裂爆破法
预裂爆破是沿设计开挖轮廓钻一排预裂炮孔,在开挖区未爆之前先行爆破,从而获得一条预裂缝,利用这条预裂缝,在开挖区爆破时切断爆区裂缝向保留岩体发展,防止或减弱爆破震动向开挖轮廓以外岩体的传播,达到保护保留岩体或邻近建筑物免受爆破破坏的目的。
预裂炮孔的角度应与开挖轮廓边坡坡度一致,最好一次钻到设计深度。如果基础不允许产生裂缝,则预裂炮孔至设计开挖面应预留一定距离。
光面爆破是利用布置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的光面爆破炮孔,将作为围岩保护层的“光爆层”爆除,从而获得一个平整的洞室开挖壁面的一种控制爆破方式。
结束语:爆破技术在应用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投资,加快工程进度。熟悉掌握好的爆破这项施工技术,可以发挥围岩自身的稳定作用,减少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够在水利水电石方开挖施工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志成 爆破基础理论与设计施工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篇10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流域管理;水库管理
新《水法》强调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而大型水库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以下就新时期水资源利用,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大型水库管理进行探讨。
1、新时期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
新《水法》的颁布,将全面推进我国的水利事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水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新体制、新机制为发展理念,归纳起来有“六新”,即新形势、新问题、新目标、新层次、新体制、新机制,标志着我国将进入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的历史新阶段。
新世纪:21世纪是我国进入现代化水利发展的新时代,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21世纪水利的主要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与水环境恶化。
新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水多(洪水)、水少(干旱)、水脏(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新目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同准则。
新层次:一是水资源规划,强调流域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二是强调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新体制: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与此相一致,中编委批复的流域机构“三定”方案已首次明确流域机构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统一管理流域的水资源。
新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等各个领域有相应的约束和奖惩机制。如明确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2、我国几个大型水库管理实例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型水库管理,主要是对枢纽工程进行管理,枢纽工程以外的水库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以下对几个水库管理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1)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于1958年兴建,1960年投入运用。水库库容43.75亿m3,水面面积188km2,水库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和为北京市供水。工程安全管理与水环境保护已成为密云水库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水库位于北京市内,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密云水库及引水渠管理条例”(已三次修改),水库上游为河北等省,要求发展经济时考虑水资源保护,不得造成污染。水库管理单位亦负责枢纽及水库的管理,由地方人大立法授权。他们认为水库管理主要要搞好工程安全管理,制定工程检查、监测管理规程,水库上游的环境保护要常抓不懈,加强执法,监控水库水质,控制污染源,搞好库区消落区管理与就地后靠移民管理。
(2)隔河岩水库
隔河岩水电站于1987年动工兴建,1994年全部机组并网发电,1995年竣工。隔河岩水库全长93.7km,库岸线周长560km,水库库容34亿m3。水库区面积10.8万亩,全部在湖北省长阳县境内。枢纽工程由建设单位管理,水库由长阳县有关部门管理。水库主要管理特点:一是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二是有一套移民后期扶持措施;三是有一支稳定的移民干部队伍;四是有较健全的库区管理法规作保障,县人大通过,省人大批准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库区管理条例》,对库区的范围、责任划分、管理机构、保护和治理、开发和利用、资金的统筹、管理与使用、罚则在条例上予以明确。
(3)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利枢纽于1958年开工,196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1973年初期工程全部完建。初期规模坝顶高程162m,正常蓄水位157m,相应库容174.5亿m3,回水里程77~177km,水库面积750km2。库区主要位于湖北、河南省。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由汉江集团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负责。他们的主要作法:一是搞好枢纽工程管理与水库调度;二是开始探索进行库区水政水资源管理;三是过坝航运管理。目前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有:水库水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问题、水库水资源保护与水土保持问题、水库消落区土地管理问题。
3、关于三峡水库管理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工程任务以防洪为主,包括发电、航运等,具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将于2003年6月初期蓄水通航,2009年完建。
转贴于 3.1 三峡水库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建议的对策措施。
(1)防洪调度
三峡工程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为围堰挡水发电期,运行水位135m;2007年汛后蓄水至156m水位,工程达到初期运用规模;到2009年汛后,工程具备按最终规模(正常蓄水位175m)运行的条件。围堰发电期和初期运用规模阶段处于工程建设期。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调节上游洪水,提高荆江堤防防洪标准,可使荆江河段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遇超过100年一遇至1000年一遇洪水,包括类似历史上最大的1870年洪水,可控制枝城泄量不超过80000 m3/s,在荆江分洪区和其它分蓄洪区的配合下,可防止荆江地区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
建设期防洪调度问题主要有:防洪与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协调,防洪调度管理措施的落实,实时调度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保证,洪水预报及调度效果出现偏差时采取的措施等。
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①建立科学的调度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明确调度权限,三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应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或国家防总授权长江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要建立实时调度中信息通报以及调度命令下达、执行、反馈机制。②制定三峡水利枢纽调度规程。③研究制定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长江防洪调度方案。④建立和完善三峡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⑤建立和完善三峡工程洪水预报系统。⑥协调好防洪与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关系。⑦加强与防洪调度相关的专题研究。⑧水情、泥沙实时监测。⑨加强三峡库区河道管理。
(2)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有:①对库区水质及饮用水源安全的影响问题。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流减缓引起扩散能力减弱,库周近岸水域及库湾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较明显,对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万州库段近岸水域及小江、香溪等库湾水域的影响也较大。②“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等被暴雨、洪水冲刷入库形成的漂浮物。目前在葛洲坝前的年堆积量达2.2万m3,以后主要变为对三峡大坝的影响。③面源污染的影响问题。据调查,三峡水库的污染负荷70%~80%来自于面源,面源污染物主要是汛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
建议采取的对策与措施:①确立三峡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依据新《水法》的规定,三峡水库水资源保护应当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②尽快组织编制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实施计划。③做好水库建设运行期的保护工作。④进一步加大三峡水库水资源保护基础研究。⑤三峡水库水产养殖和水质保护关系研究。⑥强化库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⑦加强库区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监测。⑧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
(3)水土保持
三峡工程建设期可能出现的水土保持问题:①工程建设过程的水土流失。②大坝主体工程土石料场、弃渣场水土流失。③坝区附属工程建设人为水土流失。④移民迁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滞后。⑤专项改建工程?亮魇А?br>需采取的对策措施:①加强三峡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各部门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③全面编报、补报水土保持方案。④开展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⑤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⑥开展长江流域坡面泥沙输移特征研究。
(4)移民后期扶持、库区开发方面
这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①水库消落区的利用管理问题。2007年汛后至2009年汛前,汛期水位135m,枯季水位156m,坝前水位变幅为21m,水库消落出露的耕园地为6.6万亩,历时为100天左右,可以种植生长期较短的粮食、豆类、蔬菜或青饲料作物,但应加强管理,还有工业、商业、水运、旅游等行业在消落区的管理问题。②水域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③库区土地开发利用问题。④移民后期扶持问题。⑤库区超蓄问题。
建议的对策措施:①加强水库消落区管理。②制定水域利用管理办法。③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④研究制定三峡水库后期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⑤研究建立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监督管理体制。
(4)地质灾害防治
可能遇到的问题有:①水库塌岸可能影响高程175m以上所产生的问题。②库边农村居民点和居民自建房的地质条件方面的问题。③地质条件复杂的新建城镇的监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