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公平、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保护
1.公平与公平理论
所谓公平,简单地说就是公正、合理、平等。对于公平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在《论语・季氏》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后来,这种“均无贫”的思想被发展成为绝对平均主义。西方对公平的认识也是源远流长,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伊壁鸠鲁到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分别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法律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公平的思想。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关于社会的比较过程的理论。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 1921 2002)则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公平理论。在他著名的《公正论》(1971)一书中,罗尔斯提出了社会公正的原则。作为一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常用于经济管理。实际上,公平理论也适用于社会。如果一个群体或者说一批人感到不公平,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这些矛盾和问题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2.公平、发展、与区域文化多样性保护
公平与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时代,公平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公平较多地被看作社会发展目标,效率则主要是经济发展目标。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者同时作为人类社会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共生共荣,等量并重,不可偏废。他们作为社会均衡发展的整合目标表现为双向互动的态势。
公平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同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面临生存危机,是历史上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不公平的待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平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不能从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保证文化的公平,文化多样性保护就不可能实现。就民族而言,公平有利于建立民族自觉和自尊,促进民族团结,缩小民族差距,而不公平则会伤害民族心理,激化民族矛盾,拉大民族差距;同样,文化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公平的建立。保护意味着对弱势文化的扶持与倾斜,这些政策、经济和法律措施有利于提高弱势文化的地位,从而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公平。
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又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方式。狭义的保护仅仅针对文化类型本身,重点在于某一种或几种文化要素(基因),其结果常常是死的保护,其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所谓广义的保护就是从整体上对文化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只有从整体上加以保护,才能使文化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活的保护,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现活的保护,必须依靠发展,即在发展中保护。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而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政治和经济的昌盛。
总之,公平与发展和保护密切相关,对一个区域的文化多样性来说,三者缺一不可。
二、乳源必背旅游兴衰的个案分析
1.必背旅游的发展过程
必背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东北部,是乳源县辖镇。从自然条件来看,必背镇地处南岭山地南麓,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云雾缭绕,景色怡人,其山势以峻、奇、险、秀著称。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必背是乳源过山瑶的聚居地之一,是旅居美国、泰国、缅甸、老挝等海外瑶胞的发祥地。1984年,美泰瑶族代表赵剑高等四人和美国威廉・凯利国际大学语言学教授赫伯特・帕内尔博士(瑶族名字叫盘贵福)等人访问必背。美泰瑶族代表的必背之行有三个目的:一是寻根。美国瑶胞于20世纪70年代移居美国,现有瑶族人口1.7万多人。他们保留与必背瑶族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的民族服装;二是看望中国的瑶族同胞;三是研究瑶族文字。1984年春,以著名瑶族研究专家白鸟芳郎教授为团长的日本少数民族研究团一行23人访问乳源。1984年12月,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等人访问必背。1985年5月,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到乳源考察瑶族音乐。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在香港举行第一届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拟于会后组织与会人员赴连南和乳源考察,并在乳源闭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乳源县旅游局决定开发必背旅游。
1986年,乳源县旅游局积极向国家、省、市旅游局汇报美国瑶族华裔到必背寻根访祖及首届瑶族国际研讨会的活动情况,并作出可行性报告,争取资金,建成必背两层迎宾楼。1987年,韶关市旅游局拨款1万元,市政府拨款15万元,兴建了一座歌舞厅和一座公厕;国家旅游局拨款5万元,兴建了门楼、办公室、展览室、小商店等设施。1990年,县旅游局向财政借资数十万元兴建瑶山酒家。同年,必背瑶寨被广东省旅游局列为广东省四大民俗风情旅游热线之一。1991年,县旅游局和必背瑶寨旅游管理处请县民族艺术团老师、演员编导瑶族歌舞,培训了一支20多人的表演队伍。在保留“铜鼓舞”、“铙钹舞”、“草席舞”、“顶杠”、“爬刀山”、“独木行舟”等传统节目的同时,增加了吊脚楼瑶族结婚表演仪式、“打竹竿”、“闹金秋”等歌舞。以必背瑶寨为依托,乳源县主办了“穗港澳――乳源旅游业务洽谈会”。通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大力推介和宣传,必背瑶寨的影响日隆。1993年2月,组织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15个外国人徒步穿越大瑶山旅游活动。同年,市政府投资30万元,修建了15套瑶山度假村。与此同时,瑶山酒家开业,主要提供瑶族传统美食,并有瑶族姑娘敬水酒等,受到游客欢迎。1996年,县旅游公司筹集资金10多万元,成功开发必背峡谷漂流项目。总体来说,必背瑶寨旅游起步早,发展势头良好,客源充足。然而,1997年,韶关市重点工程杨溪水库开工,由于修建水库和电站,旅游交通中断,必背瑶寨旅游逐渐沉寂下来。2002年,瑶山酒家被洪水冲垮,度假村变成了养猪场。
2.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
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背旅游的开发强化了瑶族人口的民族心理,唤起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认识到了瑶族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激起了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必背旅游的发展直接促使了瑶族文化的复苏,活化了民间传统工艺,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例如刺绣,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许多人重又拿起了弃置很久的针线,使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手工艺术重新焕发出光彩。再如歌舞表演,其演员均非专业演员,而是由当地附近瑶族组成的一支业余演出队伍。旅游旺季是演员,旅游淡季是山民;游客来了是演员,游客走了是山民。通过表演,使瑶族的歌舞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这正是文化多样性保护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把死的艺术变成活的文化。
第三,必背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门票收入以外,许多产品如腊肉、豆腐、番薯、玉米等价格上涨,一些土特产如石韭菜、冬菇、木耳、茶叶等供不应求。以茶叶为例,旅游开发时茶叶市场价每斤平均在100元以上,而旅游衰落后每斤20元左右还无人问津。按2004年茶叶产量23t计算,仅此一项,当地就损失约368万元,平均每人600多元。即使按瑶民销售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也减少200多元,每户减少近千元。
不可否认,必背旅游对社会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所谓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商品观念增强所导致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观念取代小农意识,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进步。
3.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
杨溪电站的开发最终导致了必背旅游的终结,这对当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其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资源上的不公平。在资源开发上,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甚至牺牲文化资源的开发来换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乳源水力资源丰富,建国后,乳源县一直把水电工业的发展摆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不可否认,乳源水电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力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发生矛盾时,旅游资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观的落后和发展观的短视。杨溪电站的修建不仅阻断了必背旅游的交通,而且巨大地改变了杨溪河的水面景观,使作为必背旅游之一的漂流项目遭到彻底破坏。
其次,经济上的不公平。至2004年底,乳源是广东省小水电装机容量最多、开发率最高、单列人均占有装机容量最多的一个县。然而,与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水电开发并没有使乳源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目前水电开发在经济上主要有补偿制度和分配制度。补偿主要是以有形的财产(土地、房屋、树木、设施等)和搬迁重建中的有形物耗为基础计算的,很少或没有考虑“无形”的损失,也没有考虑潜在机会的损失(即机会成本)。杨溪电站的补偿显然无法弥补必背旅游消失所带来的损失。在分配制度上,目前主要是采取“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结果造成当地居民从中得到的利益非常小。
第三,区域上的不公平。区域之间的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为了一个地区的利益牺牲另一个地区的利益的不公平现象。在发展时我们忽略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一个地区的利益被转嫁到了这个地区以外的地方。就乳源来说,虽然通过扶贫等各种形式有所回馈,但相对于当地的损失来说力度太小。
第四,科层上的不公平。“科层制(Bureaucracy)是蒙西尔・德・古尔耐(Monsieur de Gournay)在1745年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官员的统治。但这一名词是随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现代组织兴起的系统解释而普及的。组织作为社会权力的根源,能够使个体承认他(她)也许是无力抵抗的。在杨溪电站的修建过程中,乳源当地领导也曾经多次到市里向有关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和争取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个别干部因工作需要而被调离其工作岗位。这也可以反映由于科层上的不公平,越往下,其声音越容易被淹没,基层的要求往往不被上层重视和采纳。
三、结束语
亚当斯和罗尔斯的公平理论皆强调了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人们也主要从社会目标上来认识公平。实际上,公平的内涵要复杂得多,例如,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代际公平。从乳源必背旅游的兴衰也可以发现,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至少表现在资源、经济、区域和科层等四个方面。因此,资源公平、经济公平、区域公平和科层上的公平是我国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平是民族地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必然要求;而发展既是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乳源必背旅游的实例也充分说明:公平促进发展,从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反之,不公平制约发展,从而也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从系统动态学的角度来看,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既可以组成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放大的负反馈回路,也能够形成一个相互制约、不断衰减的正反馈回路,其中,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
参考文献:
篇2
一、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以礼治国,其核心是等级制,规定了一系列制约着社会伦理道德和人们生活行为的具体规则,其中包括不少有关建筑形制的规范与要求。例如,《周记.东官考工记第六》中把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及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唐代的《营缮令》和明代的《明会典》都对城门门洞、各类建筑的开间进深、屋顶形式以及装饰都有着明确的等级规定。这种等级的礼制同样也表现在门窗的形制与装饰上。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中的主从、尊卑等关系,在传统建筑的门窗中有明确表现,是等级观念制度的物化形式。宫殿建筑中,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和后三宫,除了在殿堂开间数和屋顶形式有差别之外,格扇和槛窗也体现了等级差异。等级最高的太和殿,是举行最隆重庆典的场所,其格扇格心为三交六椀菱花,裙板与绦环板上均饰有雕龙装饰;而等级次之的保和殿与中和殿,格扇的裙板与绦环板上则以如意纹装饰。后三宫也是如此,皇帝寝宫乾清宫比皇后寝宫坤宁宫、皇后举行庆典之所交泰殿在格扇装饰上要讲究得多,龙纹装饰用得更多。而三殿三宫两旁配殿上的格扇、槛窗,在格心上只能用等级较低的双交四椀菱花格和正方、斜方格,甚至用直棂条窗。这种等级制同样也体现在住宅建筑门窗上。传统住宅中,父辈、儿孙辈、佣人用房的门窗在形式、装饰上各有不同,体现了父子、主仆之间的等级差异。同时,封建礼制下的男女有别和家庭中妇女的从属地位,在门窗上亦有所体现。比如,徽派民居天井院住房中,堂屋两侧主人卧室的“护净”窗是卧室唯一一扇朝向天井的窗户,分内外两层,外层窗的实心窗板保证了从天井看不到室内;凡有客来访,女性必须回避而退入卧室。
二、不同文化艺术的体现
受不同文化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门窗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体现了宫廷文化、宗教文化、文人士大夫文化和乡土文化与民间文化等不同的内涵。宫殿建筑的门窗,包括皇家的陵墓、坛庙、园林,表现出明显的宫廷文化艺术。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顶,红墙、红柱、红门窗组成的屋身,白石台基与深灰的地面,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建筑形象。在农耕社会中,黄色代表土地,是最尊贵的色彩;红色是传统的喜庆色彩;金作为一种贵重金属,色黄而带光泽,既高贵又极富装饰性。因此,在宫殿建筑上大量采用黄、红、金三色,不但具有色彩与形象之美,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明、清两代朝廷对建筑上使用黄琉璃及红、金二色作了专门规定,非皇家建筑不能使用黄琉璃瓦顶、大门上不许使用红色门板和金钉等。宫殿建筑殿堂正面成排的大红格扇,格心饰菱花和金色菱花钉,裙板和绦环板上饰金漆雕龙,格扇边框包镶着饰龙纹的金色面叶,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显示了宫廷文化的高贵与富丽。同时,明清皇陵、祭天的天坛、祭祖的太庙、皇家园林建筑的门窗上,同样富丽辉煌,显示出皇家建筑的气韵和独特的宫廷文化。宗教寺庙的门窗体现着宗教文化艺术。汉地佛寺殿堂的门窗装饰,其形式和内容与宫殿、园林、住宅的门窗相同,装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所以佛寺门窗之间的共同点不太突出,体现了汉地佛教的民俗化。藏传佛教则与汉地佛教不同,受佛教教义、佛寺程序、佛寺建筑等方面一套完整规则的影响,佛寺的门窗几乎都采用相同的形式和做法。在新疆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成排的尖券门窗,饰有不同形式的几何纹样或植物图案,既具形式之美又具人文内涵。那些几何形体象征着四面八方、天穹与土地,反映了伊斯兰教天地融合的观念;变化而组织有序的大面积植物图案装饰,表现了伊斯兰教主张的宇宙万物所具有的动态美和在真主支配下的统一而有秩序的整体关系,表现了伊斯兰特殊的文化与艺术。私家宅园中,则显示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与艺术特征。现存的私家园林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宅园里规模最大的厅堂,往往在前后两面或四面都设木料本色或单一褐色的格扇,格心多为几何形的棂条格,木板上加简单的线条或如意纹。廊和院墙上的漏窗都是灰砖窗框和白色窗心,反映了文人士大夫文化艺术幽寂、淡雅的格调。而乡土建筑和各地城市建筑中的门窗,则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文化与民间文化艺术。乡土建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使用地方材料和传统技艺建造,表现了各地、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如藏族民居中的牛角形门窗套,羌族民居大门上的门神和牛肋窗、羊角窗等,都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融汇
乡土建筑是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建筑类型。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功能的门窗,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建筑中不尽相同,丰富多样而各具特色。比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住宅,为了充分地采光和通风,多把窑面槛墙以上都开设门窗,窗格和门上饰或间或繁的条纹格心。但在浙江、福建一带民居建筑的门窗上,往往可以见到饰有动植物或故事雕刻的三交六椀、菱花,前后几层相叠,既不通风又不采光,其装饰功能远远超过了实用功能。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条件对门窗功能的需求,冬暖夏凉的窑洞民居多开窗以便在严寒时节接纳阳光的照射,而南方天井院民居,冬季人们喜欢宅墙下晒太阳,不透光的门窗在酷暑反倒可以保持凉爽。又如,云南大理白族四合院民居的大门,都有一个装饰华丽的门头,门的梁枋上绘制或雕刻着传统神兽、当地民间动植物图案等各种装饰,绚丽鲜活;川西的羌族民居则使用仿制的汉式垂花门并在门上张贴门神,门前立“泰山石敢当”,窗户主要为传统的羊角窗、牛肋窗、或汉式花窗与传统的窗相结合;徽派传统民居的大门上有门罩、或垂花门式额和字牌式的门楼,上面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而外墙由于防盗的需要几乎不开窗,通过天井采光和通风。可见,即使在同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地域、各民族的门窗形式与装饰仍然表现出不同文化艺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结语
篇3
关键词:内蒙古;驼球;民族起源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内蒙古传统的驼球运动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1947年5月1日成立以来,其中各族人民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在中蒙古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将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特点融入到了驼球运动中,逐渐影响着内蒙古驼球运动。
一、内蒙古驼球运动的起源
内蒙古西部地区风沙较大,紧邻沙漠,因此骆驼是内蒙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用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骆驼开始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从而也就产生了内蒙古特色体育运动――赛驼,骆驼也开始逐渐走入到竞技性的民族运动中来。随着那达慕大会等大型的群体活动的举办,借鉴于马球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了驼球运动。内蒙古驼球运动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传承了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将骆驼这一动物从传统的劳作动物转化成了具有多种身份和功能的民族动物。驼球运动与马球运动相似,比赛主要分为两场,有两支球队进行规定时间内的驼球竞技为主,一般来说比赛队员为六人,时间为20分钟。现阶段内蒙古驼球运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仅在各大民族活动中,例如那达慕大会等中出现,还组成了专业的驼球运动队远赴蒙古国进行驼球比赛。内蒙古的乌拉特后旗被称为了“中国驼球之乡”,承载着我国内蒙古驼球运动的发展。
二、内蒙古驼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性发展较为突出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每一个民族之间的发展中都会形成独特的人文观念以及文化和体育活动。土地辽阔,民族众多因此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具有很多,驼球运动作为一个起源于内蒙古西北部,发展与内蒙古中部,最终受到内蒙古地区的全面推广的民族运动,其自身就具有着一定的区域性。因此,在内蒙古驼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驼球运动的区域性特性。
(二)多样性和民俗性并存
在境,地域辽阔,区域面积跨度大,数民族聚居地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范围,他们所延伸出来的任何事物都不尽相同,当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呈现出多样性。从自然的角度上来看,单独的人是非常脆弱的,但是人类又是特别聪明的,从最早期的集体意识的产生,人类就学会了借助于群体的力量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源与精神资源。因此驼球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发展中也无疑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内总共生活着49中不同的少数民族,可以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借鉴,并有效地融入到驼球中来,从而促使驼球运动的赛事制度和竞争等方面更加的内容丰富。除此之外,在进行驼球运动的发展中,我们不但要培养驼球运动员的努力竞争,还需要将团队、民族的荣誉放在前面,从而凸显出内蒙古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驼球运动的产生,具有着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性特征,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内部习俗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民俗性与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之余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驼球运动中加入一定的民俗性内容,有利于延伸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其中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定期举办的少数民族的各种大型的活动和节日中驼球运动的发展等。
(三)民族性和时代性并举
内蒙古驼球运动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少数民族运动,而是属于更加广泛发群体,因此驼球运动必须要经历从少数个体逐渐发展到多个群体这一过程,才能真正突破内蒙古这一地区限制,从而传承下去。我国内蒙古的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基本多数为平原地形,因此适合于驼球运动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驼球运动的主要聚集地。但是要想让驼球运动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是走向世界,就需要实现驼球运动的时代性发展。传统的驼球运动仅仅是作为基础的一种娱乐性项目,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进行比赛,因此为了实现驼球运动的时代性,我们可以定期举办驼球运动的相关赛事,并进行新闻媒体的传播与宣传,逐渐地让驼球这项内蒙古民族体育运动走向大众的视野前。只有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凸显出自身的民族性,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一直流传下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内蒙古驼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成立以来一直举行的赛骆驼比赛,也是我国内蒙古地区所特有的一项运动,这项运动主要借鉴于马球运动,又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特色,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体育项目。从其发展的角度来看,驼球运动具有着一定的民族色彩,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所以我们需要在突出其地域性特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多样化与民俗性的激发,最后要与时俱进展现出驼球运动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才能使内蒙古驼球运动在未来的发展中自成一派,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薄惠敏.大力发展内蒙占白治区体育经济的对策初探[J].内蒙一占科技与经济.2010(1).
[2]熊胜尧.从奥运发展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未来趋势[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3]崔乐泉.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7(4):14-15.
[4]钟海平,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与西部民族地区文明进程互动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3,4.
篇4
关键词:现代;包装创意设计;多元性;文化性;地方性;时代性;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66-01
一、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包装设计就基本意义就是在物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物品存储,运输。其次是美化商品,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其中包装设计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起到保护物品的作用,往后再说是美化的作用和传达信息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包装的信息传递,美化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包装设计领域中,新材料的出现,新技术的运用,新思想的引入,更加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条更宽广的创新之路,让设计师们更能在这个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能否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现时代气息,并且附带着浓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了判定一个包装设计是否达到了足够水平与深度的衡量标准。
二、包装设计中传统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一)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包装的关系
传统民族思想一般体现在包装的文化传播上,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国,千年的历史沉淀留给了我们许多的设计素材,从传统思想中吸收设计创意,运用当下的新兴表现手法,最直接的体现到包装设计上,这既是展示产品的艺术底蕴的合适方法,也是体现本土文化与当今社会国际设计方向的结合。
(二)时代精神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随着现在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包装设计运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全面,新材料的使用,新工艺的运用。现代生产力的大幅上升,也促进了包装设计的发展,使得包装设计不断更新。如今的设计师,不能能从基本设计上运用创意,更能在材料选择,制作工艺上发挥创想,从而创造了出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
(三)传统民族文化与时间精神在包装设计中的关系
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思想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时代精神决定了现代设计的创意风格,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文化概论,都有着属于时代的设计体系。我国是一个民族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大国。民族文化深厚。从中能提取不许多的基本元素,将这些不同的基本元素用,用不同的手法,融合进现代的设计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注入时代的设计基础,赋予民族的文化作为载体,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
三、现代包装设计的民族元素运用
(一)造型
造型是一个包装的基础,是包装最基本的面貌。造型设计,在形态结构,材料质感等方面都需要设计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呈现出包装的多样性。要适应现代社会审美的基本诉求,运用现代工艺手法,将传统民族制作工艺,赋予新的活力,新的面貌,体现出强烈的文化特色。这样传统的得到了新的升华,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二)图形
现代设计中,图形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包装设计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运用图形设计在视觉表现上的特点,将产品的信息传达给人们,并且通过图形的处理,设计的手法,指引人们的视觉心理。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内涵。不但形式上有许多的选择,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思想。图形不同与直白的文字叙述,图形更加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每个人看到有会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使得图形的的表达更加跨越文字的局限,实现共通的语言。将其传统图形运用在包装上更是将包装的内容丰富化,让包装设计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三)色彩
篇5
关键词:现代舞;民族舞;撞击和磨合
古人云:“言之不足故歌之.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舞蹈是原始人类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舞蹈又作为发达的肢体语言团聚起人类的原始社会。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时代的审美变迁。民族舞侧重表现民族的特色.而现代舞表现的领域则更加宽广自由,面对传统价值观念观与现代性思维的磨合与>中撞,了解现代舞与民族舞的特点,借由吸收现代舞的精华来发展和丰富民族舞,从而使民族舞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成为广大舞蹈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一、现代舞的特征与发展
现代舞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古典芭蕾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承和陋习使舞蹈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位,崇尚自由和科学的人们也急于打破这种对人体束缚已久的行为规范。于是由伊利多拉・邓肯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弃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富有现代感的图尼克衫,打着赤脚光着腿舞蹈,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中获取灵感而舞。后来拉班又进一步发展了现代舞,不光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而且还在舞蹈动作方面全方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现代舞起到了奠基作用。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主要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她广泛提取了埃及、希腊、阿拉伯和泰国等国舞蹈的风格特点,因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舞。现代舞相对于其他舞蹈形式来说.更注重于艺术家内心的感觉.并通过形体充分展现出来。
当欧美的现代舞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时,中国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现代舞事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吴晓邦为首的,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80年代现代舞在中国异峰突起久蓄而勃发,成为这个时期独领的生力军。
二、民族舞的特征
民族舞顾名思义是指各个民族的舞蹈。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独具一格的特色.这种舞蹈往往融入了自己民族的风俗人情,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甚至是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着时代气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舞蹈。它们不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为世界舞坛所瞩目。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舞蹈的第一重要的审美特征,各民族有各民族独特的舞蹈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是各民族风格的标记。任何艺术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的,这是一切艺术的特点和根本规律。
(二)地域性。
因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不同的。换句话来说只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所相对应产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这本身对民族舞蹈来说就是一个苍劲有力的民族特征。它是一种自发的、不约而同的情感的宣泄,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使得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形成差异。
(三)律动性。
舞蹈的动态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人体动态,同时,舞蹈的动作孕育在节奏之中,节奏的变化体现着人内心情感的波动。舞蹈中的人体动态经过了艺术家的匠心经营,他对日常生活人体美进行了形式化、秩序化、规律化的加工,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表现了人类复杂的感情。山民们长年跋山涉水,一蹬一颤富有弹性的律动,往往就构成了他们的舞蹈的基本律动。
三、现代舞对中国民族舞的撞击
当我们在赞赏民族舞之时,应看到它超稳定时“停滞”的弱点。某些作品还有模拟生活,复写传统之嫌,还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社会功利主义心理定向,未从某种模式的承袭中解脱出来。作品的民族意识没有得到新的充实和阐述,中华民族的精神没有得到新的诠释。在欣赏现代舞之时,亦应看到它超前的“不完善之”处,要认真总结一些存有惊世骇俗的猎奇,满足于形式的翻新,和追求深奥外壳下的浅薄,背对现实面向个人内心的观念独白……之嫌的作品,总结它们在社会现实面前的失落和观众对之冷淡的原因。这些舞蹈失落的是舞蹈艺术的根本,作品缺乏中国气质的追求和国情、民风的真实展现。而观众对之冷淡的是那些不从社会、国情、民意出发,使人莫明其妙的个人舞语心声。离开民族土壤和中国国情与社会现实的花,再美也只能在炫耀的光彩中转瞬即逝。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文化艺术方面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对于外来的文化艺术,虽然有一些先见之明的创新者站在时代的前沿,甘愿冒险传播外来文化艺术,但是这种与民族艺术不完全相同,甚至有点“新鲜”的外来艺术形式在短期内是不会被我们民族所接纳。造成这种不相融合的局面是由现代舞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现代舞属于前卫艺术,很有创新性,没有烦琐的剧情、布景、音乐,可用不规则或舞者自创的音乐或声音。没有民族色彩,但具有自由、开放、冒险、求新的特征,追求自我和强调自由等。所以刚开始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没有相互结合,而是抵触。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舞蹈工作者的大力弘扬和传播,文化事业逐渐从保守走向了开放,从过去的不融合逐渐走向了融合。这是时代的规律、历史的选择。
篇6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堂;乡土音乐;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58-01
乡土音乐是我国音乐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例如当地歌舞、山歌、劳动号子以及地方戏曲等,都属于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范畴。乡土音乐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教材能够适应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需要,理当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乡土音乐教材建设情况并不乐观,为此,开发地方音乐资源,建设乡土音乐教材,让地方音乐资源得以良好传承,成为了当下我们工作的重点。那么,在乡土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乡土音乐教材的基础性是《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规定:“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效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其教学目的为:“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认清地区差异原则
1.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而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是这样写着:“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2.地方音乐教学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音乐课教学内容应为地方服务。音乐课教学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通过音乐课教学加强学生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当地乡土,接触乡土音乐,关注乡土音乐,学会对当地乡土音乐负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音乐、传承家乡音乐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应充分反映地方乡土音乐文化的特色。
3.乡土音乐教材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设计编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当地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三、科学性与民族性统一原则
地方乡土音乐是世代相传,千百年逐渐沉积而成的,民族性是它的本质特点之一。如果说没有了民族性,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民族音乐。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也必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编写乡土音乐教材时,千万要注意科学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在当下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才能满足我们建设乡土音乐教材的初衷。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该县历史悠久音乐资源丰富,有沅水号子,沅陵山歌、小调,沅陵傩戏,辰河高腔、沅陵渔鼓等各种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如果笼而统之,简单汇集起来,是难以成为一份合格的教材的。(任何音乐现象、音乐理论和技能技巧,都有它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乡土音乐教材的建设同样应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性。音乐现象和音乐理论的解释要准确、科学、教材内容要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音乐技术技能的自身特点和少儿音乐接受力的发展规律科学构建才可编写出满意的科学性和民族性统一的乡土音乐教材。
四、可传承性原则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编写民间乡土音乐教材的最终目的便是更好地传承乡土音乐资源,让更多的孩子喜爱自己家乡的本土音乐,弘扬本土音乐;同时也是为了在教学中贯彻厚今薄古、切合实际的方针。
本文为2012年衡阳师范学院教改课题结项论文
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传承
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对音乐的观念,是通过有序的组织形成的,音乐文化往往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出来。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基础,音乐文化中体现出民族传统和价值观,所以,针对不同的音乐文化,音乐教育进行不同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音乐文化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能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
1.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多样性
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通过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进行传承,通过音乐文化的传承使音乐教育更加具有底蕴。
(1)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内涵分析。音乐文化能够运用语言将人们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音乐文化是带有民族性特点的,而且能够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只有通过传承才能保留下来。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要运用不同的音乐教育方法。其中音乐教育也是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音乐文化中,音乐教育为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二者的联系密切。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就会比较单一;同样,没有音乐教育,音乐文化就不能传承,音乐文化也不能呈现出来。
(2)音乐教育的多元化的传承特点。音乐文化能够展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其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而且将文化通过音乐符号的形式转化出来,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2.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1)在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在一些民间的习俗中也经常出现。音乐最早是由劳动人民开始创作的,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通过整合音乐教育的方法,才能够使音乐文化中的经验和相关的技能得以更好地传承,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老师运用概括而简练的语言将音乐文化概括出来,让学生明确音乐文化的中心思想,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音乐文化,而且能够使音乐文化在今后的音乐创作中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即使在对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时,也能够使音乐文化保持自身的稳定性。音乐教育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繁荣与繁衍,是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结合的保障,能够确保音乐文化的传播不出现中断。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对音乐文化进行筛选和整理,将那些重要的音乐文化结合音乐课程讲授出来,能够针对时代的背景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文化进行讲述。对于那些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而且也不能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契合的音乐文化则会被排除在外。
(2)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育能够借鉴和传播一些国外的先进音乐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革新。在进行高中音乐教育时,不能够原封不动地讲解那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文化,使音乐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实现不同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既能够展现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同时又能够吸取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点。音乐文化是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完善的,在继承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新的音乐文化进行挖掘,将二者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加完善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与社会、区域相关的,所以,音乐文化在传播时,传播的途径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还要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文化进行创新。音乐教育其实也是对音乐文化的创新,学生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思考,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感悟,这些都是对音乐文化的创新。
音乐教育能够促进音乐创造,使音乐文化更加具有精神内涵。通过音乐文化的传递,能够使音乐更加具有底蕴,而进行高中音乐教育,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63―167.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特殊教育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及其他相关民族政策的扶持下,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地市州盟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区旗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齐特教专业教师,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提高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的教学质量”。这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理论视角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与阐述,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民族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二、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
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教育实践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理论学说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可以从民族学说和人学等两个理论视角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民族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
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发现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实质,阐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相互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统一的共和国的思想(金炳镐,2007)〔1〕。根据民族理论,我们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又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既体现了民族理论的实质,又结合了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实际,是对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具体化,因而它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民族学说以科学严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宽广扎实的历史学、人类学基础以及预示人类进步方向的社会发展学说为基础,是民族教育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宝玉柱,2009)〔2〕。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障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民族理论在实践指导的正确性。
(二)人学理论视角下的特殊教育
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揭示人和其他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社会属性揭示出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全部方面。对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理论非常重要的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揭示出了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个方面。王培峰(2010)〔3〕运用人学视角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属性进行了如下阐释: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属性中存有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的不足等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主要是生物遗传性获得和环境因素的后天性获得;残疾儿童少年的社会属性的差异,如态度、情感、价值观、素质、能力、社会行为等的不同,尽管受其自然存在差异的影响,但不是他们自然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而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中,由社会分工及其活动、劳动(如隔离的特殊教育等)造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既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又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这就告诉我们残疾儿童的特殊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上理解,但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关系层面赋予残疾儿童的“特殊性”,而后者是影响残疾儿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关于特殊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非残疾群体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比起建国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区域差异。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省份处在中西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公众对特殊教育的认识程度。非残疾群体(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该群体平等地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的机会。因此解决民族残疾群体教育的实际问题,须从改善普通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看法和观念入手。这里指的“普通公众”也包括民族残疾群体的家长、监护人等与残疾群体密切接触,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会角色。二是残疾群体自身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六岁以上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教育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影响其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态度,并在大多数时候易被非残疾群体的观念和看法所影响。
(二)针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这直接或间接导致民族残疾群体成为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进而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民族残疾群体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其接受教育的能力和机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而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对民族残疾群体的倾斜或特殊政策较少、针对民族残疾群体的服务性机构(如重度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院、庇护安养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康复训练机构等)鲜少、支持性机制(如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扶助救济服务等)运作缓慢,限制了民族残疾群体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三)现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必然涉及与民族性有关的概念,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与非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有着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上。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残疾的诊断与评估的影响;二、双语特殊教育的需要。针对第一个问题,当涉及到民族性问题时,一般常模化的针对主流群体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常常无法准确、公正和公平地判断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特殊教育需要。另一个问题是双语特殊教育需要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在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教学尚无系统的研究结论,加之具有特殊教育技能的双语教师的匮乏、双语教材教具的开发编写困难等问题,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特殊教育成为了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四、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特征的讨论
(一)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内在发展动力的双重性
民族学说的基础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和分析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上述特殊问题理解为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特有规律的现象反映。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现象既能够反映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特点,也能反映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也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这种角度理解的话,少数民族教育构成了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特殊教育同样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王培峰(2010)认为残疾儿童少年在自然存在方面的特殊性与其作为人之本质的普遍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运动构成着他们存在与发展独具的内在动力系统要素之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特殊问题是在以上两种内在动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重性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内在多元性
用发展的观点正确阐释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认为民族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终要用民族所处的物质生产条件去解释。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属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交叉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民族教育也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便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郭献进(2011)〔4〕认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内容的文化多元性,各类民族学校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进行着本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民族特殊儿童除了具有文化多元性以外还具有属性多元性,即残疾属性与文化属性。可以说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无论是其教育对象还是其教育内容而言都具有较鲜明的内在多元性,进一步说,是其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三)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滞后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为了削弱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民族地区发展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以法律、政策保证民族之间不产生阶级压迫,以经济、文化上的帮助和民族的自立自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是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作者:伊丽斯克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宝玉柱.民族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符号;艺术设计;民族文化;文化内涵
简单讲,所谓民族文化符号即是那些蕴藏特有历史及文化的符号,具体指民族图腾符号、民族语言以及实物符号、文字符号等等,同时又表现为图画、动作以及音乐、语言等等。而随着当前社会与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再加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1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历时洗礼与积淀传承与弘扬的社会表征,具有强烈的历史韵味与民族特性。这些文化积淀对于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中国民族文化符号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载体,“中国味”极强,包括刺绣、兼职、绘画、汉字、书法、图腾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所具备的民族性与丰富多样性,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元素。将这些民族符号创造性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仅更好的传承了我国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有效克服现阶段艺术设计的雷同问题、抄袭问题。在现阶段的艺术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应用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民族文化符号中进行大胆提炼、大胆运用,与现代文化艺术充分融合,创造出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极强的设计风格,将民族的推向世界,将世界的融入民族,真正促进历史文明发展的生生不息。在于历史共同前进的岁月中,民族文化符号形成了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空间,孕育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孕育着久远的历史文明。作为文明瑰宝的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将传统的民族符号、文化色彩创造性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通过淳朴的视觉语言传达设计的思想,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的大幅度发展。
2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两个注意事项
(1)尽可能选择正面文化力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其代表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只需要创造性提取有价值的视觉元素加以利用。但部分民族文化符号却代表着消极含义,例如,“三寸金莲”等病态审美观。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正面文化力量的民族文化符号,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2)尽可能选择辨识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相比于纯艺术来说,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受众接受水平。艺术设计者必须全面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这也是艺术设计作品衡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接受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尽可能选择辨识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尽可能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部分设计者错误的认为选择陌生的符号能显示自己的设计水准,但往往适得其反。
3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1)深入钻研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内涵。准确运用的前提是理解。之所以民族文化符号源远流长,是因为背后隐藏着重要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若对这些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与精神不能准确理解的话,就不可能准确运用与创造性转化。比如说,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两条鱼阴阳相拥,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纠缠,在永恒之中展现完美与和谐,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现。靳埭强(香港著名艺术设计师)在“艺术家联展海报中”,通过粉彩笔与水墨充分设计太极图,借用到家精神,再次诠释太极图的精神内涵,展现为艺术文化相互交融的本质,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与赞扬。(2)现代设计语言与民族文化符号相互结合。在历史文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符号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在处理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做到“创新”与“发展”并用,积极吸收净化部分,进一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相结合,恰当到处理、运用这些符号。不同的设计内容下,相同的文化符号就会传达出不一样的意义。比如说,“盘长”是我国传统、吉祥的民族符号,中国联通创造性的采用这一符号,并设计成为联通标志,表示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意思,标志着在现代网络通讯日益繁荣的今天,中国联通迅达畅通、井然有序。2008年北京申奥会标志,也是借鉴了“盘长”的民族符号,同时融入了书法的写作艺术,简洁、凝练的传达出和谐、团结与力量。上述案例中都完美的应用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中找到了结合点,更好的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3)紧抓民族文化符号的色彩特征。通常情况下,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烈,高纯度色彩与色彩造型,依靠空间距离、色块形状、色块大小进行统一,在稳定、饱满的图形中协调呈现。比如说,传统的民间泥娃娃,有着红喜绿,白为媒的要诀,绿色与红色是强烈的对比色,具有互补作用,在中间用白颜色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在进行艺术设计时,紧抓民族文化符号的色彩特征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4)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在进行艺术设计的天,需要找到现代审美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结合点,并在深刻了解符号价值的前提下,创造性的运用民族符号,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将现代材料、现代图形与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全新融合,并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创新,突出现代设计理念、传承历史文化价值。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四喜人”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图像,陈幼坚先生充分将这一元素融入到公司标志的设计中去,利用图形与图形的共用、重合进行组合,借用了民族符号背后的美好、吉祥,进一步传递出团队协作、全面、和谐、吉祥的企业理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中,也创造性的融合了传统的“祥云”标志,传达和谐、美好、吉祥的设计理念。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民族文化符号的概念及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价值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深入钻研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内涵,现代设计语言与民族文化符号相互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民族文化符号的简洁化、概念化,对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探究与分析。为日后进一步研究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房国栋,冯东,段渭军.论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2011(09).
[2] 赵英姿,李洁.试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传承关系[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3] 董欢娇.从云肩的色彩和图案浅谈民族服饰的审美观[J].纺织科技进展,2011(13).
[4] 谢佳.中国传统鱼纹样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J].山东纺织经济,2011(09).
篇10
论文摘要: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呈多样性、自然性、民间性、亲和性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既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
一、云南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之一。越是文化发生发展的早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越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员同样不可避免地要与生态环境发生联系,甚至其依赖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例如:南方气候温和,江河众多 ,水源充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以游泳、赛龙舟等水乡体育为主;北方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蒙古族人民擅长骑马、射箭、摔跤;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以狩猎为生,善于各种射猎、跑 、跳、攀、爬技艺;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为各种冰雪项目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云南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面,属于中国地势三个梯级的第二阶梯西南山原,山岭与谷地高差极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具有复杂多样性 :第一,纬度和地势造成南北差异较大。北部、西北部为高原游牧区;南部和西南部为亚热带作物和水田农业区。第二由于有适宜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和众多的高山河谷,云南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栖繁衍的地方 ,民族迁徒的走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经过不断地交流、融合与分化,并以各 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调,形成了同一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有规律分布,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却又界限分明、井然有序、和睦共处的格局。但高山纵横,江河湍急,高山峡谷相间,交通十分困难,又使云南的民族形成了各自相对封闭、独立的自然生态活动区。第三,云南的立体地形、气候形成了立体生态。各民族分居住坝子和河谷地区、居住半山区居住高山区三种类型。气候为亚热带与山区的高温带并存。
不同的居住条件、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第四,云南民族不仅有起源上的差异,也由于发展过程中的条件差异,造成了文化多样性的生成土壤。居住于云南内地的民族,由于交通的便捷和外来人口的流动频繁,社会的开放程度较高,对异文化的吸收较多,文化的发展较快。如白族、纳西族、回族等。居住于边远山区的民族,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社会变迁程度低,文化的形成易受传统和自然地理的影响,文化更具有原发性和地域性特征。对于一些文化较为丰富而成系统的民族来说,抗变迁的能力更强一些,如傣族。总之,云南复杂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条件,多种族群的迁徒、交汇、碰撞,是众多民族形成的条件,同时也是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云南民族文化形成的条件。
(二 )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
云南拥有 25个少数民族 ,l5个是其独有的民族。居住于坝区或河谷的有白、回、纳西、蒙、壮、傣、阿昌、布衣、水、满和少部分彝族共 l1个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主要有赛龙舟、秋千、赛马、武术、丢包、东巴武术、、霸王鞭等,坝区由于水土肥美,生活相对富庶,传统体育项目多体现为娱乐性和健身性 ;居住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景颇、布朗、德昂、拉祜、基诺和部分彝族共 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射弩、秋千、扭棍、摔跤、拔腰、布朗球(藤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多为生产生活的再现,主要为传授生产技艺和劳动技能;居住于高山、高寒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和部分彝族共 7个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有吹枪、爬杆、溜索、上刀杆、打陀螺、芦笙舞等,这些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的后裔,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险恶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勇敢、强悍的性格,传统体育项目也多表现为狩猎、攀爬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以及对民族性格的培养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是民族文化也是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它是少数民族自己创造、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本 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民族文化的其他部分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是一个民族的代表和象征;作为体育文化,它也具备了体育运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生态环 境,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据。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相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体育文化的其他部分,它是独立的一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然而,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成。因此 ,多样性可以说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第一个鲜明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经过分化、融合、重组,最终形成各个独立的民族。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但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不同的祖先崇拜、不同的节 Et习俗等等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且内容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例如,源于生产生活的有彝族的“扁担秋”、“打陀螺”,拉祜族、傈僳族的“射弩”,傣族的“打篾弹弓”,怒族、独龙族的“过溜索”等;源于宗教祭祀的有白族的“绕三灵”,哈尼族的“跳芒鼓舞”,傣族的“赛龙舟”,傈僳族的“爬刀杆”,佤族的“跳木鼓舞”等;源于节日习俗的有白族的三月街“赛马”,哈尼族“苦扎扎”节的“打磨秋”,傣族的“丢包”等;源于军事活动的有景颇族的“刀术”,德昂族的“武术”等。云南有的民族,如彝族、哈尼族等,有许多不同的支系,这些支系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例如昆明、楚雄一带彝族的“跳脚舞”与撒尼人的 “阿细跳月”,其动作特征就有很大的区别。云南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也因各自居住的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类别的传统体育。例如生活在高寒山区的怒族,生活环境的险恶和生存的需要,弩就成为他们必备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灵物崇拜,射弩就是一种生存技能;傣族生活在相对富庶的坝区,悠然 自得,传统体育中多以游戏性项 目为主,身体直接对抗的项目较少。娱乐、休闲就是傣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几乎云南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丰富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了多样性的显著特征。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的 自然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然性特征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较少受到来自内地中心文化的影响,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具有原发性。这种自然性特征取决于云南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发展程度。从地理位置来看 ,云南处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偏僻,地形险恶,信息传递较慢;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较之内地的情况,云南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高且参差不齐。因此,与云南民族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与内地主流体育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成为一种自然性的、边缘性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正是如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较好保存,形成了鲜明特色。人们可以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比照中,一眼就能认出属于哪个民族的传统体育。例如石林彝族的摔跤、哈尼族的打磨秋、撒尼人的“阿细跳月”、白族的“打霸王鞭”、傣族的“孔雀拳”、纳西族的东巴武术等等,已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另外,对于外来文化 ,在学习和传播过程中一些文化因子会产生衰减或变异。同时,土著文化也有较强的同化力,使得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保持其文化特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傣族的龙舟竞渡和白族的赛龙船表现出对龙文化的认同感,舟船的制作都为龙型。但傣族的舟型为龙头、象牙、孔雀尾翅,将龙舟与傣族的吉祥物结合起来,成为特有的舟型;白族的赛龙船是为纪念一位与蟒蛇同归于尽、为民除害的白族勇士,与内地汉族为纪念屈原的传说不同。
(三)云南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民间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间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分化性。云南民族文化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尚未分化出雅文化,大多属于民间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与原始思维方式相适应,它包含和交织在民族社会的生产、宗教、教育、医疗、娱乐和战争行为之中属于浑然一体的、尚未分化的自然体育形态。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无不与全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反映和服务于全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可以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者是本民族全体成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间文化特性。其次,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都依赖于各类民俗节 Et。民俗节 Et是全民族参与的活动,传统体育成为民俗节 Et的主要活动内容,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例如哈尼族的“六月节”荡秋千、白族的“绕三灵”打霸王鞭敲金钱鼓、傣族泼水节的龙舟竞渡、傈僳族“刀竿”节的上刀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四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 的亲和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亲和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尊重和吸纳方面。云南各个民族都能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采取敌视,甚至消灭而后快的态度。因此,在居住模式上才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民族性格、社会价值观上才表现出崇尚团结、热情好客的文化品质;在传统体育文化上才呈现出各个民族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对异文化的吸纳方面,云南各个民族都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发展 自己的文化。例如从纳西族文化、白族文化、彝族文化、傣族文化、佤族文化等可找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因子;傣族的龙舟竞渡、白族的赛龙船受中原龙文化的影响较大;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荡秋千、打陀螺的传统习俗,只是文化含义、游戏方法和规则有所差异;由于是相邻民族,傣族的耍刀和景颇族得长刀舞在动作上也颇为相似。当然,对异文化的吸纳并非原样照搬,总是在吸纳的过程中或多少地进行了一些民族化、本土化的改造,为本民族的成员所认同,这样才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转变的过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把握发展变化的限度,弃其糟粕、保留精华,这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亡问题。因此,正确看待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尤为重要。
第一,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形成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结果,无不与民族文化的各个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具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也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不可以现代体育文化全盘代替。云南民族文化必须吸取各民族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建设起来。
第二,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来看,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可成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景观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在云南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品质以及社会价值来丰富云南民族文化内涵,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做出贡献 。
第三,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表现来看,云南少数民主传统体育既区别于其他少数民主传统体育,而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构成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巨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发展变化的空间。就中国国情、云南省省情而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特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健身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民族凝聚功能将促进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可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维达,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
2.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