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

篇1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问题解决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与世界的联系也日益加强,其中一个很显著的转折点就是我国在2004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却和预期不符,这就导致最终结果与对外贸易的目的即效益最大化相违背,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了对应问题的解决。

一、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状态

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程度也越来愈大,这就保证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这能够从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例如对外贸易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都能够体现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除此以外,也能够从近几年的对外经济贸易的数据得以体现,如2006年的时候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达到了一万七千亿美元,其增长的幅度相当大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三,这说明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真的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

但是,虽然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经济处于如此发展迅速的状态,但实际上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说低收益、高成本等等。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欧洲发展国家之间的金融竞争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这也就让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对外经济贸易中突显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如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成了目前我国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

要想保证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取得持续发展,且其中的对外经济贸易效益也能够和对外贸易经济水平一起增长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和措施。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及其措施保证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一些没必要的损失,提高整体对外经济贸易,真正意义上达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

(一)扩大我国内需

我国居民的国内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总体上消费水平还是不高,这是我国目前国情所决定的。消费率低下的状况就导致了我国对外需的需求非常的大,这就导致外部发展优于内部发展,而内部发展无法支撑外部发展,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始终得不到大的提升的原因。因此,我国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对我国内需进行扩大,保证我国的居民内部消费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使我国的内部发展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最后再利用内需带动外需,让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能够得到支撑。从而保证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机制能够有效的进行,最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整体发展。

(二)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

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的产业结构最主要的部分为制造业,但事实上,要想让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产业结构最优,在其对外贸易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其最终的部分应该是服务业。对于我国来说,服务业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服务业的起步比较晚,其发展度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不能够将服务业作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但是我国的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我国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努力将服务业的比重进行提升,从而达到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最优化。

(三)提高对外贸易经济劳动者的专业素质

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的劳动者团队对于对外贸易经济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在对外贸易经济的过程中,人才能够让最终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经济劳动者专业素质不够高,对于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去解决,这就导致对外贸易经济得到损失,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对对外贸易经济相关的人才进行培养,例如外贸型人才等等,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对对外贸易经济进行专业的操作与掌控,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对外贸易经济的效益。

结语: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就是扩大内需,第二就是优化对外产业结构,第三就是培养对外贸易相关人才,通过这三条对策,可以让对外贸易经济现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文争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还只是做了简单的分析,但是我相信,只要对对外贸易经济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来解决,最终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就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增长。

作者:汪欣等

参考文献: 

[1]李雨缪.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业贸易出版社2009(21).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科:国际贸易: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F74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80―05

收稿日期:2006―08―20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培养为其服务的国际贸易学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本科、大专招生的增长及总量居各专业前茅,而且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立和招生也迫切要求增长,国际贸易学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究竟要确定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国际贸易学科研究范围狭窄,不能适应学科和外经贸实际发展的需要

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①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①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①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①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

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

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T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

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

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3]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

(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

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

(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

G--W…P…W’―G’

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

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

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

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

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

(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

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11)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

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

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

这样命名的好处:一是从字面上就拓展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利于学科研究和发展:二是纠正对这个专业狭义的和错误的理解,跳出片面狭隘的专业就业观,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及全方位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领域。如按狭义的该专业就业,就是从事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做单证、谈生意、跑海关、坐办公室,而与其他专业无缘,各层次学生在同一岗位就业。而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本科专业及学科涵盖面来看,就业领域就很大了。如我们的培养要求与目标中指出的那样:本专业培养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外贸、外资、外经、外事等领域服务的以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对外经贸人才,毕业后能在进出口企业、有进出口权的工业与商业企业、涉外金融企业、涉外政府机关和涉外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及个体工商业,从事进出口实务、商务谈判、翻译、经营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研究策划、文秘、宣传公关、新闻、研究、教育等工作。

此外,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⑷也值得商榷。任何学科和专业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来的。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越来越紧密融合,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和规律将引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关的就业人员来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显示出这个学科的地位日渐重要;另从学科研究领域和范围来说,应用经济学的其他任何一个二级学科,都没有这么大的领域,研究方向远远没有这么多。可否把它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独立出来,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并列起来。学科名可以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下设三个大的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涵盖所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各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学或国际商务学(国际融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国际经贸组织学(wT0理论与规则、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双边贸易组织及双边经贸关系等)。这个设想敬请同行们提出意见。

篇3

广东外经贸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8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6832.6亿美元,是1978的近409倍,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已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广东省也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出席签约仪式时发表讲话,他说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金融部门的鼎力相助。中国银行是我国在国际业务领域最具优势的银行,国际声誉卓著,网络通达全球,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的殊荣。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作为广东地区国际业务的市场领先者,服务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种类齐全,长期致力于为广东外经贸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贸易金融服务,仅2008年国际结算业务量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提供各类贸易融资超过100亿美元,对支持广东企业“走出去”、帮助外贸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走出去”企业专项金融产品系列近期更获得广州市政府颁发的“金融业发展创新重要研究成果奖”。

梁耀文说,目前,广东省对内面临产业升级,对外承担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市场,稳定外贸出口,扩大重要战略资源进口,引导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推动海外资源基地建设,是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省外经贸发展的重点领域与金融部门特别是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围绕这些重点,加强金融与外经贸的协作,就是金融与外经贸两个领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

篇4

关键词:对外贸易 一带一路 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2013年被提出后,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多方的支持,这一经济的新型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强了中国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联系,弥补了传统贸易方式的不足,提升了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更有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一带一路”实施的必要与意义

(一)新的经济模式实施的必要

自2010年以来,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上的对外合作逐渐增加,并与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与地区存在着固定的贸易往来,产业结构也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革深化。但当前阶段,世界经济都处于一种下滑的状态,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不可逃避的受到了影响,发展脚步不得不放缓。由于我国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人口基数大,总体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平在每个人的时候,就处于一种相应的劣势。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较大,容易受到外国的债务危机的影响,从而导致国内的股市等金融机构容易受到震荡,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其次,由于我国的国情影响,我国相关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有所不足,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深层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我国对外经济模式长期僵化,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法。

(二)“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所谓的“一带”指古代丝绸之路所经过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带,对应的是我国的内陆地区;“一路”则指的是“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发展海上地区的对外贸易。这“一带一路”的海路双边的经济带,是我国在新时期推动的重要的经济战略。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间的区域性的合作与交流,对周边国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更深层的对话之后加强合作,并扩大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范围,丰富对外开放的内容,根据各国的实际国情对合作的方式进行洽谈,有利于为政府之间的政治合作打下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发展的重点沟通对象,大对数是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面积广大,范围包括了欧洲亚洲非洲的相关国家,将三个大陆的发展中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促进资源配置的优质化,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的方式组成一个临时的经济体,以提高规避经济风险的能力。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减少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国家间的摩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新时期国家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

二、影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对外贸易相关体制规定不符合经济发展需求

在进入新时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极大多数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在制度层面,不同的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不同,对于经济的适应性差,由于政治问题很难做到与时俱进,而体制制度的修改将会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难以频繁执行。这就导致了法规规定不能满足对外贸易的发展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国家间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影响对外经济的发展

除制度外,产业发展的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大部分的优质资源都会被大型的国有企业所垄断,但大型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色彩较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市场调节的作用相对较弱,不利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受市场操控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因为经济资源的不足而很难承担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责任,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实施的要求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合作对象多是欠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相对薄弱,所以,想要加强经济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是前提。只有满足相关交通运输建设、原材量供应设施建设等设施条件,才能让“一带一路”稳定的进行。

(二)加强能源与信息建设

能源与信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两种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而“一带一路”的实施目的之一,就是进行油气开发。我国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更多的接近内陆,油气资源部不够丰富,进口能源的费用支出和运输难度都较大,运输安全受到威胁。在实施“一带一路”的过程之中,国家间的合作加强了能源合作,保证了能源运输的安全,促进了我国油气等工业的发展。

而加强信息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能源工业,对信息传递都有着极大的依赖。而通信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进行通讯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金融支持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金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想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贸易畅通,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即货币流通的支持。因此战略参与国货币的互换及结算将更加有利,各币种的投资及融资也将更加方便。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道路、管道以及海港的建设将为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带来极大的投资和融资机遇以及市场,能够扩大我国货币在战略参与国经济圈的使用范围以及规模,有利于我国货币的国际化。而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又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行及发展。

四、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尚且存在着很多的不利因素,“一带一路”策略的提出,是我国发展的新的机遇。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发挥本国的优势,加快“一带一路”的推进实施,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红,林慧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15,(05).

篇5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宪等,2004

[2]《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黎孝先,2007

[3]《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吴百福等,2007

[4]《国际贸易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冷柏军主编,2006.8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邱继洲主编,2006.8

[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缪东玲主编,2007.9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岩编著,2007.6

[8]《国际贸易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胡丹婷主编,2007.6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4.

[2]严艳荣,刘成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3]张伟锋,陈春梅.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5.

[4]陈燕.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毕永竹.大学双语教学有效性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6]田俊辉,黄辉.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贸易保护制度的经济分析,金祥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

[2]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0

[3]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的法律与实务,施米托夫,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1.7

[5]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张亚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外经贸经营与管理考试指南,宋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周厚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

[8]贸易实务,张魁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9]进出口贸易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

[10]国际货运与业务,李玉如,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11]交通运输服务贸易与物流,陈海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2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国贸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阶段性转型和地方对应用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必须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相关人才。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1.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办学定位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充分发挥其东部沿海地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龙岩市持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积极扶持企业出口,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外经济合作产业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有利于增强我市对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陆地港投入试运行,有利于降低外贸物流成本,增加外贸企业竞争力。对外经济合作产业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突破性增长。据龙岩市统计局数据,龙岩市进出口总额从2009年全省最末位到2010、2011年连续两年居全省山区地市首位,连续四年出口增幅为全省第一。在2011年龙岩市首次入选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0-2011年中国外贸100强城市”名单,位居第77位。2011年龙岩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41957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792.99%。

2.龙岩学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高校的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总体可分为三大类型:1.偏重于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的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该人才培养任务由综合性重点大学承担;2.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任务由财经类院校承担;3.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人才培养任务由地方本科院校承担。

龙岩学院是省级综合性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有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福建和龙岩市对外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都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存在着十分旺盛的需求。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应立足福建,服务地方,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国贸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贸易问题能力,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地经济建设急需的外经贸高级专门人才。

3.龙岩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龙岩学院国贸专业作为一个新办的专业,在专业方面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的缺点,特别是在凝练专业特色方面,“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指导思想与国内大部分老牌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使得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特别是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摸索中,有较大的难度。

国贸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基础上,应具有很强的实际技能,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已经明确了突出应用性教育中心地位的思想,但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专业应用性课程设置比例、专业实践课程开出比例还是不够高的。现有方案在课程体系上:1.仍然过于强调理论性强的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占的比重小,且学时少。2.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及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又没有及时增加新的课程来替换已经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培养人才的要求的课程3.课程安排的顺序不够科学,不能完全符合课程学习的顺序和逻辑性。4.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合理。考虑到课程知识的衔接、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第七学期学生忙于考研和准备就业而不宜多开课等因素,应适当平衡各学期的课程数量。

3.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较为薄弱

由于龙岩学院地处龙岩市,为内陆山区城市,虽然近些年进出口贸易大幅上升,但是外贸基础仍然薄弱,建立足够数量固定的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难度大,地方为本专业建设提供的资源主要指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等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不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大平台。

3.3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

3.3.1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

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在3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短、资金缺乏、教学改革不到位等原因,我校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国贸专业技能实验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都只能采用原始的纸上作业练习。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目前的教育手段还是处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解书本理论,虽然也引入新鲜的实际例证,但很难让学生们产生代入感。学生无法了解并感受到实际操作中的真实情况,缺乏自己亲手实习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实际解决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不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3.3.2实验室管理有待加强

实验室教学管理较为松散,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实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专职的实验室管理教师没有配备,设备维护和学生管理没有专人负责,学生课余时间无法到实验室进行更多的练习。

3.3.3实训教学考核不够规范

在实训教学的考核模式上,龙岩学院国贸专业没有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对学生技能考核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学生实训考核很少出现不及格现象。使得学生实验室学习上缺少考核压力,技能培养动力不足。

3.3.4实践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龙岩学院的国际贸易教师一般都是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而在师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忙于上课,外出进修、与企业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龙岩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4.1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革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全球视角,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为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别是主要课程体系及学分方面要做较大调整。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变的基础上,加大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的比例,使课程体系与体现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相符,符合度高。

4.1.1加大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

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地位,突出了专业特色,删减去专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如财务会计等课程,在主要课程体系及学分做了大幅调整。增加了国贸专业实际业务能力方面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五、六、七学期增加限定选修:货物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检;非限定选修: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实务。通过这四门课程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专业能力。

4.1.2增加专业英语课程比重

通过增加专业英语课程,突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并更好的符合课程学习的顺序和逻辑性。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规划。首先,增加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外语门类和比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增加商务英语,以利于国贸的学生能够从大三上到大四上三个学期的时间依次修外贸函电、外贸口语、商务英语,这样从难易程度、学生接受度、学生考证等多个方面来说都是较为合理。其次,增加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的比重,特别是专业实务类的主干课程争取实现50%以上的双语教学,让学生直接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4.1.3加大课内实践教学环节

转变了课程实习单一的实践教学手段的观念,通过大量增加实验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及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增加了实验教学报关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国际结算、货物运输与保险,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规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及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改革校外实习的方式,探讨和实践全面实行在实际工作部门聘任实习导师制。

4.2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加大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等的资源的挖掘力度,一方面寻求龙岩市各个相关部门和各种人才的支持和合作,另一方面把视角投向福建省内,与省内的外贸企业,高校加强联系,并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

4.3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4.3.1加快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了外贸实习平台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考试系统、外贸报关、外贸报检、国际贸易结算和商务谈判模拟等教学实验。通过这些教学软件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外贸单据的缮制,熟悉贸易磋商、外贸函电的写作、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安排装运、制单结汇等进出口业务流程及报关和报检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对外营销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英语听说和国际结算的操作能力。

通过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国际贸易的理论综合性、实践操作性和环境复杂性,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一步掌握国际贸易的实际业务技能,从而为将来从事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3.2制定实验室管理条例。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 保证实训教学效果。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教师,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维护和学生管理,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4.3.3规范实训教学考核。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加大对学生技能考核监督管理力度。使学生实训考核能真实反映实际技能水平。促进使得实训教学的提高。

4.4加强国际贸易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

4.4.1与贸易公司、海关及涉外银行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入合作,有计划安排专业实训教师到第一线进行业务实习和调研。通过社会实践,丰富教师实践知识与经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4.4.2针对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国际贸易人才,以充实实践教学团队。

4.4.3强化国际贸易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一方面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外贸经理来校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方法,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在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应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教学,通过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国际贸易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的摸索与探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龙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龙岩调查队.龙岩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闽西日报,2012-1-12(2)

[2] 宋秀峰,孙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12)

[3]张汝根.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115-117

篇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01-0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国际生产和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企业,为了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必然要对全球生产体系、公司组织结构和经营投资战略加以调整,其投资和经营战略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庞大经营和信息网络;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取长补短,优势共享,从而既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又容易获得技术协同的效果;而且现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不再单纯依靠单个企业自己的内部资源,而是依靠多个企业从研发到销售等系列经营活动方面组成的网络中的共同资源。因此,深入分析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调整,对于研究新时代下企业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分析

(一)跨国投资规模

截至2013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己达83.57亿美元,由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当部分是没有经过官方批准的,因此,这一数字所反映出的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规模还比较小。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是联合国专门从事全球跨国投资问题研究和制订政策的权威部门,其每年出版一本《世界投资报告》。

(二)跨国投资主体

目前,我国跨国投资主体主要为:一是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直属的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具有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和广泛的国外客户等有利条件,己成为中国跨国经营的主要力量。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技术进出一口总公司、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等。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这类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由政府委派进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活动,拥有人才和经验的优势。目前,随着国际劳务市场竞争旧趋激烈和对外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们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走上跨国经营的道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工贸集团。通过在国外建立合资、合营、独资企业,使其生产和经营逐步走向国际化,它们在中国对外投资主体构成中的地位日益显露。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包括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公司等。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

(三)跨国投资区域

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分响,很大部分分布在港澳地区,具体分布为港澳占33.46%,亚洲占20.94%、欧洲2.47%、北美洲占12.13%、非洲占5.7%、大洋洲占3.39%、拉丁美洲占2.34%。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可以看到我国每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下面将进一步阐述。

(四)跨国投资行业

我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我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大些。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海外投资结构不合理

理论上而言,后起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活动不仅要遵循相对优势的一般性原则,同时还应该体现其母国的发展战略与规划。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生产,又有利于整个国家通过海外投资带动国内产业的升级与结构优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实现赶超的战略目的。

(二)政府审批及管理不完善

我国企业海外经营中存在的第二类问题与政府的相关管理和审计体系中的缺陷密切相关,这集中体现在该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三种不对称现象:第一是政府关于对外投资管理中的事前审计与事后监督之间所存在的不对称;第二是政府相关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责任与权力的不对称;第三是政府在管理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过程中所存在的规范标准的不对称。在这三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实质是对外投资管理上的多头化以及相关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滞后。

(三)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海外经营活动中的“远程遥控”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大大束缚了海外企业的手脚,甚至使得许多良好商机因为报批和审核被白白错过,而海外企业经营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则更是无从谈起 。

三、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事后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一个完备的海外投资监管体系,对国内企业的海外经营实施有效的监管,历来是各国对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主要在于执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保证海外企业的正当经营、合理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海外投资风险,以及防止国有资产及民间资产(包括外汇)的外逃和流失等等。

(二)调整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事前审批体系与完善

改革现有企业对外经营活动审批制度中所存在的多头管理状况,简化事前审批内容,规范审批程序。目前,我国对于涉外经营性企业的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仍然存在脱节现象,如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只负责国内相关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事前审批工作,而不承担事后的监管责任,这种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直接导致了我国相关审批工作的无效率,因为它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对投资结果负任何责任,因此事前审批本身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和存在价值。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战略性规划工作,出台相关的对外投资产业、行业、区位等方面的分类别、分阶段的指导目录,为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三)完善对外经济领域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与管理措施以规范和促进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这些无疑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初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在对外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法律建设则略显滞后。截至目前,我国尚无一部正式的以对外投资管理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法律,而在不同部门管辖范围内以部门行政法规、管理规定代替国家相关法律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四)强化产权制度与竞争性的外部环境

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它的建立与完善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风险规避与机会把握能力的发挥。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在企业制度的建设方面仍然很不完善,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其中又以国有企业的问题最为严重且颇具典型意义。国有企业改革历来是我国整个经济改革的重点,其核心就是要在我国的国有经济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于此类问题我国学术界争论颇多、意见不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和说明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超.跨国战略.现代商业,2011 (3): 43-44

[2] 崔援民.现代国际投资学.商业经济,2012 (6): 53-55

[3] 张旭万.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重庆大学,2012

[4] 袁逸剑,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研究. 时代经贸(学术版),2013, 6(8):59-62

[5] 陈杰,刘妹威. 跨国经营策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0(4):34-39

[6] Hymer, S.H.,1976,“The International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Study of Foreign Investment",Cambridge,Mass: MIT Press 2014(5)

作者简介:白宇曦(1992-)女,黑龙江省富锦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谢源虎(1969-),男,黑龙江省宝清人,黑龙江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篇8

二、开展补偿贸易业务,要着眼于加快本市工业技术改造,发展出口商品生产,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凡有条件的企业都可以承接这项业务。

三、补偿贸易原则上要用引进技术、设备所生产的产品返销对方,进行直接补偿。直接补偿确有困难,或者以其他产品偿还对我扩大出口更为有利时,在不影响规定的调出任务的前提下,也可用该企业所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间接补偿。

用于间接补偿的返销商品,属于中央管理的(包括统购统销商品、国家统配物资、各外贸专业总公司直接经营和统一成交的商品)要报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属于地方管理的由市进出口办公室会同市计委批准,其中属于全国协调成交的出口商品,按有关协调部门的规定执行。

四、开展补偿贸易,工贸双方要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共同对外谈判,联合签署合同,并保证合同的执行。有些项目,在统一对外的原则下,工业部门也可委托市投资信托公司;对轻工、手工、纺织、化工、医药、仪表、一机、冶金八个工业局的小型项目(即补偿总金额在二十万美元以下的),可由工业部门自行对外承接。

五、补偿贸易项目的审批程序

(一)所有项目都必须编报项目建议书,经规定机关审核同意后予以确立项目。项目建议书应由主管工业公司和外贸公司联合提出,经市主管局和市外贸局审核后,联合报市进出口办公室(工业部门委托市投资信托公司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由主管局和市投资信托公司联合提出报市进出口办公室),抄报市计委、市经委(有引进技术的要抄报市科委)。

(二)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工贸双方(或工业部门和市投资信托公司)即可对外开展工作,进行以可行性研究为目的的各项工作,包括客户的选择和邀请,拟订谈判方案,同外商谈判、询价,以及对国内配合条件进行综合研究等。如由工业部门委托市投资信托公司的项目,有关客户、价格应经外贸部门协调,外贸部门应积极配合。在此期间,不得与外商签订任何有约束性的协议或其他文件。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按照项目建议书的报批程序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偿总金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市进出口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对补偿总金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或虽未超过五百万美元,但需国家增拨原材料、燃料、动力,解决运输等条件的项目,由市进出口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国家计委、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规定机关审查批准后,方可由工厂和外贸公司(或工厂和市投资信托公司)双方共同对外签订正式合同(协议),在合同(协议)中必须订明经有关领导机关批准后方能生效的条款。主管局应将合同(协议)的副本在签字之日起十天之内报送市进出口办公室审查批准。市进出口办公室应在收到合同之日起三十天内将意见通知报送单位,逾期即作无异议处理。合同(协议)修改时,也应报送原审批机关审批。

(五)对八个工业局自行对外开展的小型项目,审批手续可适当简化。(1)项目建议书可由主管局审批,报市进出口办公室、市计委、市经委备案;(2)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工业部门即可对外开展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但有关客户、价格应经外贸部门协调,外贸部门应积极配合;(3)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局审核后,应报市进出口办公室审批;(4)合同(协议)由主管局审批,报市进出口办公室备案。

六、所有补偿贸易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凡属基本建设性质的,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凡属技术改造性质的,应编制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任务书,分别按照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报批程序办理。

篇9

主要为:

1、知名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2、原因:国际贸易专业在上述大学中属于本科一类学科,是其高校中的优势学科,也是重点培养学科。

篇10

第二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同中国投资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以中外合资经营形式,共同投资设立的经营电信业务的企业。

第三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除必须遵守本规定外,还必须遵守电信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可以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具体业务分类依照电信条例的规定执行。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业务的地域范围,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第五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经营全国的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的基础电信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亿元人民币;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二)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基础电信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亿元人民币;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第六条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除外)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49%。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业务中的无线寻呼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中方投资者和外方投资者在不同时期的出资比例,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第七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电信业务,除应当符合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电信条例规定的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或者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八条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中方主要投资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依法设立的公司;

(二)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三)符合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慎的和特定行业的要求。

前款所称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中方主要投资者,是指在全体中方投资者中出资数额最多且占中方全体投资者出资总额的30%以上的出资者。

第九条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主要投资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在注册的国家或者地区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良好业绩和运营经验。

前款所称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主要投资者,是指在外方全体投资者中出资数额最多且占全体外方投资者出资总额的30%以上的出资者。

第十条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主要投资者应当具有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良好业绩和运营经验。

第十一条设立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由中方主要投资者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

(一)项目建议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合营各方投资者的资格证明或者有关确认文件;

(四)电信条例规定的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或者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的证明或者确认文件。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对前款规定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属于基础电信业务的,应当在18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属于增值电信业务的,应当在9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增值电信业务,中方主要投资者依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提出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行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外的其他文件,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并书面通知后,再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自审查认可通知之日起至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之日止的期间不得超过1年,且该期间不计算在规定的审批期限之内。

第十三条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增值电信业务,由中方主要投资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资格证明或者有关确认文件;

(三)电信条例规定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的证明或者确认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签署意见。同意的,转报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签署同意的申请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营各方的名称和基本情况、拟设立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各方出资比例、申请经营的业务种类、合营期限等。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拟设立企业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业务预测和发展规划、投资效益分析、预计营业时间等。

第十五条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其投资项目需要经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审批的,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在颁发《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前,将申请材料转送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审批。转送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审批的,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审批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第十六条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属于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增值电信业务的,由中方主要投资者凭《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向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报送拟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合同、章程;属于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增值电信业务的,由中方主要投资者凭《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报送拟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合同、章程。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报送的拟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合同、章程之日起9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中方主要投资者凭《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到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办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手续。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中方主要投资者凭《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跨境电信业务,必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通过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国际电信出入口局进行。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由原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撤销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由原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撤销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二十一条申请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提供虚假、伪造的资格证明或者确认文件骗取批准的,批准无效,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由原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撤销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