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篇1

一、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内容概述 

(一)后现代心理学主要内容 

后现代心理学主要内容对心理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体系和价值观进行深刻的批判。后现代心理学对反科学至上论进行深刻的抨击和批判,反科学至上论主要是对以科学主义为中心的理论,此理论认为科学理论与心理学是相对的。后现代心理学则认为科学理论本身在各种情况的下都有争议存在,所以科学理论不能解释所有事情。后现代心理学是反对以自我个中心的理论。这种理论内容主要是针对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个体的行为和举止的解释从个体心灵为出发点进行解释。后现代心理学主要是这种理论内容进行批判,后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理论是一种盲目的自恋行为。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为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为:其一,对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二,对有关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其三,能够更好地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幸福。在二战发生以后,西方心理学的重点研究的方向是心理方面的研究,如对一些实施性犯罪的人进行研究,以及对出现婚姻危机的部分人进行分析和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也被称为病理性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二战后的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各种消极和悲观的人生观取向进行批判。积极心理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心理学进行合理科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进化心理学主要内容 

进化心理学主要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批判。进化心理学对内源决定论所认为的人的心理机制为社会行为的灌顶进行批判,对外源心理学中所认为的人心理在出生那一刻为“白纸”的观点进行批判。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的成长变化不是源于社会环境和人所处的环境。而是人在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所产生的。 

二、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的比较 

当代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是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对现代心理学的批判的方向和角度都是不同的。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人的心理既不是源于内部也不是源于外部,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结果。后现代心理学更注重社会人际交流和人的社会心理属性,摆脱了个体主义理论的思想倾向。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的出发点是对人生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人性的发展提出一种包容性的理论。积极心理学提出一种较为开放的思想理论模式,积极心理学已经摆脱了科学主义思想的限制,对人性知识的定位开创了新的方向。 

进化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机制的形成过程和所受到的影响。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心理机制又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心理机制又是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心理机制对社会环境的各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反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的产生是人在不断进化所产生的产物。 

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加之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枯燥乏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一直不高,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工具。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有必要应用积极心理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美国两位著名心理学家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学思想,它颠覆了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填补了以往心理学研究的空白,成为心理学专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健康、幸福、乐观、力量,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以倡导积极乐观向上、良好道德品质为价值取向,传递的是积极的思想,乐观的心态和正能量。作为一种心理、一种概念,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受到了各国相关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探索。在长期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整合了不同领域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力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以往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积极心理学以自我决定行为为理论基础,强调人是积极的,具有先天的心理发展潜能,在充分认识自身需要和外界环境基础上,做出自我决定,这就是个体对行动做出经验性选择的一种体现,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潜能。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促进学生自我调节与反思理论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这说明,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正确客观的看待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实践应用层面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同样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反思作用。有关实践应用证明,高校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传播积极心理知识,关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传递正能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时常对自我进行反思,对自身心态进行调节,反思自我存在的不足,会时常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并用这一心态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绩,进而容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谐发展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表明在积极心理学中,其强调以人为本思想,认为个人关系的友好和谐发展是社会整体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注重个人关系与社会整体关系的融合融洽,将个人关系融入到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就是个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视为一个大的整体,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友好,学生与教师间关系的融洽,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都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积极作用,都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起着辅助作用。而这些和谐关系之间的相互促进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优化,改进现有教育体系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削弱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存在的矛盾。高职院校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改善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

积极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对学生错误的纠正与缺点的克服,更是充分挖掘和提升学生外显的、潜在的各种积极品质,以及这些良好品质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因而高职院校应大力倡导积极教育,充分应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营造一种乐观、充满能量、勇气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1.应用积极心理辅导法积极心理辅导法是积极心理学中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该方法进行授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消除消极心理,而且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对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不正确心理,不端正态度具有良好作用。依据积极心理学指导,高职院校应引入积极心理辅导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利用积极心理测试技术中的幸福感指标从积极方面对学生当前心理状况进行测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传播积极的心理,乐观的思想,普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根据心理干预理论,用积极向上的心理、力量去干预学生的心理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影响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基础。2.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方法与内容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侧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要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与内容,需要在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认知与研究来进行。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把重点放在对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上,加大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与深度,在保留与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优点的同时,融入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大力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活动。针对现有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加以改进,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不断实践探索,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现代学生的真实需要,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各项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与编制,合理安排知识点的先后顺序。

四、总结

从上文分析中不难发现,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既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越来越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惠娜.积极心理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2]黄静茹.积极心理学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运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4.

[3]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61-63.

[4]高魁,刘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05):93-96.

篇3

一、高师心理学教学现状

在高等师范院校当中,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心理学词汇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模糊和陌生的,例如趋避冲突、有意后注意等,这些专有名词生涩难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特别容易产生疲劳感[2],或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既不符合心理学特点,又不符合学生特点,因此急需改革。

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学教学改革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对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教师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明确心理学课程在高师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能够在未来教育岗位中更好的为中小学生服务。

二、高师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目标

高等师范学校要想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要紧跟时展步伐,对自身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既具备教学能力,又具备管理能力的新型人才。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院校,他们既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超强的教学能力,而心理学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等师范改革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改革教学内容

近年来,心理学课程的发展速度很快,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逐步衰落,认知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一些更加专业的术语也开始涌现在人们眼前。作为心理学传播的主要场所,心理学课程在改革其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以实践为指导,在介绍相关概念时,教师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对于一些生僻的词汇,如成败归因、反省认知、发现学习等[3],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将集中的生僻词汇分散开来进行讲解,以便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此外,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对心理学专用术语进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材方面,教师先选择一本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的基础教材,然后再选择一些辅助类教材,辅助类教材要具备趣味性和实践性,以便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般而言,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学教材是基础的,它包括: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这些心理学内容都是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前所必须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它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

心理学课程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讲授、辅导和学生演练[4]。讲授环节一般由教师完成,但是当今教育形势表明,课堂上只有教师讲授而没有互动,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会感受到压力,从而造成紧张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一定要改革教师的讲授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缩短讲授时间,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讨论时间,并且教师在选取讲述内容时,不必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安排,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心理学知识,所讲授的内容也应该具备理论性和指导性。

课堂辅导和学生演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其地位在不断提升。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也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堂演练任务,以此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演练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以便应对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四)改革考核方法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考试成绩仍然以试卷形式为主,一般情况下,期末成绩占学生成绩的百分之三十,期中成绩占百分之十,而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六十[5]。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反而引发出学生的怠慢情绪,甚至使得一些学生认为跟老师搞好关系才是通过考试的关键。对于学生学习而言,这些情况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心理学课程必须改变考核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将考试内容细化,对于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师不能仅仅凭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来为学生评分,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可以将平时成绩分为笔记、实验报告、课堂演练、作业、测验等,并且常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期中期末成绩,教师应突出试卷理论性,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理论课程不容忽视。教师可以在平时授课时重点强调一些心理学原理和专业术语,并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在设置答案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不要过于死板,只要求学生答对大意即可。

篇4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的新设专业,在国内也属于新兴专业,《普通心理学》是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人在授课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心理学有粗浅、非理性的兴趣,对心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然而接触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形成的对心理学的错误或不切实际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系统传授,而忽视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为心理学充满枯燥理论,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理性的心理学兴趣,了解心理学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同时探索适应学生年龄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目标与对象:教学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明确教学目

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阐明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后续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2、把握教学对象

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授课安排是在大一,这阶段的学生普遍还保留有中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被动、死板,缺乏自主学习与研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倡导问题意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向学生展示学科全景,培养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场域

1、进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或是学前教育基础课用书科教(李传银)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这两本书的共有特点是都比较强调心理学的“一般”和“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原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论多、内容抽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虑幼儿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改革,对部分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删减。教材改革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幼儿园管理专业方向的结合;二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的协调;三是普通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的结合。比如,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适当增加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讨论;在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章节,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根据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基本内容、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第二部分为课程教学总体安排,包括学时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要求、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考核方式及内容;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练习、实践教学及相关必要说明。在以往的授课经验中,教学大纲仅仅限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使用,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但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学期一开始就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学习重难点及教学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课程需达到的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课程的内容,方便其进行学习规划,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学习自我考核和评价有了依据;其三学生还可以根据推荐书籍和文献阅读,扩展知识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导向

教学活动的组织从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逐渐转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关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在以下五种意识的主导下展开:

1、课程资源意识

根据精选后的教学基本内容,搜集大量的视频与图画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总结出理论知识点。如对感知觉的规律、视错觉现象等内容采用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知识的应用延展性意识

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便于学生更直观、感性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当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2]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或前沿问题,比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中个案,来讨论说明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

3、问题反思意识

设置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通过“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不一样?”的提问引出人格问题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4、职业意识

在授课中加入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创设职业情景,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针对情绪这一章,可以通过设计“如何缓解应对新入园学前儿童分离焦虑情绪”,让学生组建项目研讨小组开展分析讨论,学生既了解到未来将要进入的职场问题,同时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5、知识的整体性意识

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归纳梳理,并以框架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系统,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为期末复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考核应兼顾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和课堂主动性的培养,将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再根据期末考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占30%,在课堂反馈调查中发现,93%的学生认可并接受此考评方式,同时对开展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期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他们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影响,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四者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与关注度。

作者:田婧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注释:

篇5

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必须打破传统局面,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独立院校必须结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灵活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末,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异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积极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引起较多关注的是对于乐观的研究,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提升个人心理能力。

二、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诸多研究表明,相较于公办院校,独立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张翔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他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失落感、焦虑、抑郁等。同样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高校差,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为7.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通高校学生。据分析,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表现出适应环境困难、人际关系障碍、自我认同感低、择业心理自卑等问题。

2.独立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单一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但此模式仅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训练,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学校心理工作方式呈现单一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宣传和普及,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

(2)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独立院校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的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尽早建立适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探

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新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

1.结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改变消极价值取向,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具体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以个别咨询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展开系列的积极心理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的目标。

2.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认知

对于独立高校学生来说,单纯的矫正问题和治疗疾病并不能让个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双管齐下,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深入宣传。例如根据积极心理学观点,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无病态,而应该是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并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此传输给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篇6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口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2-01

一、认知心理学内涵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

它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等研究人的接受、贮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包括对知觉、注意、记忆、心象(即表象)、思维和语言的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通过测量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以此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和与其他过程的关系。

口语记录(出声思考)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二、认知心理学与口译教学

口译是一种翻译活动,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为提高翻译人员素质、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口译教学工作不容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口译教学活动也与时俱进应用了新兴学科来辅助教学,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认知心理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口译教学不仅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信息在口译活动中的传递过程,也能帮助学生简化学习方式,高效学习。

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转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口译是在借助认知知识的基础上,处理、分析、推理、理解、记忆、表达听辩语言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口译过程中,关键是怎样更高效的节省储存、编码、输出这个过程的时间。口译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所要翻译的全部内容,还必须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快速启动逻辑分析,对语言内容进行积极快速的编辑和处理。

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译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脱离语言形式上的束缚,直接掌握住实质性的信息,充分理解其内在的内容。不要在口译过程中只注重语言结构的分析,要重视对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在日常训练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系统,练习对翻译内容的综合信息处理。学生时常在口译听力理解训练中陷入对字词以及基本句型的束缚中,他们的翻译思维局限在翻译内容语句的顺序,含义逐一的进行辨识和理解。如果出现了句子较长、结构较复杂的情况,学生的认知就会产生影响。最终信息接收不完整,甚至有时候只能接收孤立、单一的词语,影响对信息的整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着重培养思维方式以及反应能力,通过高效的训练设计,让学生学会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有效的忽略具体的字、词、句,只关注于所表达的综合信息。可以让学生自行练结复述某一个句子、语段以及语篇。教师需要注意地是严格要求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不是单一地背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训练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要持之以恒,可以通过多样化方式进行训练,既可以一句多种翻译,也可以通过字数限制来提升学生的概括内容,还可以通过时间限制来锻炼学生的掌握能力,还可以将较长的文章进行浓缩,学会提炼语言的精华。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可以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意义相同的描述。

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记忆练习。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生的长期记忆以及短期记忆的训练。作为一名口译人员,所要翻译的内容涉猎到各个行业,信息内容丰富而专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断扩大知识面,训练学生主动养成长期记忆的知识资源,并不断积极扩充。在口译中,所接触的翻译内容其实是快速的在翻译人员的知识储备中进行广泛的联想,激活翻译人员之前记忆中的词语、语法、表达方式等等。如果翻译人员的知识储备较少,或者平时训练基础不扎实,那就会导致对所要解决的内容生疏,感到费时费力,难以完成任务。从这点出发,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设定口译任务和范围,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丰富背景资料,让这些内容在大脑中形成知识背景,再随后的口译中,学生就会积极的激活大脑中的信息,就会快速的对所翻译内容进行信息整理,并加以丰富。短期记忆训练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组块,让学生对词类等进行归类,根据属性给所记忆的单词进行分类,再加上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会不断的发现短时间记忆量不断提升。在课堂中教师的记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对源信息语言的形象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以及内容形象化。不要忽视视觉信息的记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它比语言信息的记忆量要大得多。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训练学生把源语言信息形象化的储存在大脑中,构建起一种心理或者语言情景,加之之前记忆的词语,记忆的效果会有很大提升。

综上所述,心理认知活动贯穿在口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设计以及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综合口译中的认知特点采用高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口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鲍晓英.帮助学生实现口译“信”的标准――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5年03期.

[2]孔菊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张发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口译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5期.

篇7

摘 要:

本文将形象界定为用于记录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事物所呈现的状态及属性的信息,从而实现中西方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目的地形象分成本体形象、传播形象与感知形象三个层面,就每个层面形象测量的内容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将目的地形象测量内容的众多观点置于一个可统一、可比较的框架中,从而为我国的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测量内容; 综述

1 引言

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简称TDI)的构成成分属性和维度分解是TDI测量的主要内容,解决的是“测量什么”的问题(李宏,2007)。但由于TDI概念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界定,概念框架并未最终形成(Echtner,Ritchie,1991;张宏梅,等,2011),且TDI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特征(Gallarza,et al.,2002),因而导致TDI测量内容存在分歧。

尽管国内对TDI有目的地意象(庄志民,2007)、目的地映象(毛端谦,等,2003)、目的地感知形象(郭英之,2003)等多种译法,但大多数学者将Image与“形象”作对等使用,本文也以目的地形象作为TDI译名使用。国内的形象研究目前正处于学科交叉研究阶段,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传播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王学军,2007),对形象的理解要比西方对Image的理解更为深刻与丰富(宣宝剑,2008),这也加剧了TDI研究中对其概念界定与测量内容的分歧。

形象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语言译义下具有不同意义指向(胡立新,2002),本文认为这恰恰是导致TDI概念与测量内容分歧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总结归纳了中西方对形象的众多理解,通过界定形象概念,寻求中西方在TDI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就TDI测量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的TDI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2 综述背景:中西方对形象及TDI的不同理解

2.1 西方学者对形象(Image)及TDI的理解

TDI自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经过80年代在概念整合方面的重要尝试,TDI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是研究的首选问题(Baloglu,McCleary,1999;程金龙,2011),印象(Impression)、信念(Belief)、想法(Ideas)、情感(Affection)、表征(Representation)等术语不断被用来描述TDI。考虑到关于西方TDI概念的文献研究资料一直很丰富,本文不再赘述。

尽管不同的概念表达出TDI不同的方面,但西方学者都视TDI为一种主观感知,是个体心理机制对刺激物的处理结果,对TDI的概念界定都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只是因对形象形成过程的心理作用机制存有不同的认识,而造成TDI理解上的差异。

(1) 形成于知觉

完形心理学认为形象是消费者知觉(Perception)的结果,是由印象、信念等认知(Cognition)成分构成的,是对印象、信念进行编辑形成的内部接受的心智建构。TDI的早期概念(如Crompton,1979;Gartner,1993)多在此框架下进行界定,强调TDI的认知成分。

(2) 态度建构

Lawson与 Baud-Bovy(1977)首次将形象的概念超出知觉范畴,将其定义为知识、印象、成见、想象和情绪性想法的表达,认为形象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感成分。该种观点在TDI研究中也逐渐占据主流,认为TDI是一个由理性认知和情感诠释所构成的心理结构(Baloglu,McCleary,1999;Kim,Richardson,2003;Hong,et al.,2006)。

2.2 国内学者对形象及TDI的理解

抛开国内学者对Image、TDI在中文译名准确度上的争议,依据学者们对形象本质的理解,本文将国内学者所界定的TDI概念梳理成五种观点。需要强调的是,前两种观点源自对西语Image的理解,后三种观点尽管在术语使用上仍使用“形象”一词,但与Image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多基于中文语境、词性和非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具体如表1所示。

(1) 主观感知的形象观点

持该观点的国内学者对TDI的理解沿袭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根据形象形成的心理作用机制,在知觉或态度框架下强调TDI是一种主观感知,认为TDI是旅游者对目的地各类信息进行心理功能化加工的结果(李巍,张树夫,2007;王红国,刘国华,2010)。

(2) 形神兼备的意象观点。以庄志民(2007)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意象”比“形象”一词更能反映Image的“Mental Picture”本质,最能体现出蕴于内而形诸外的形神兼备属性。意象是一种意蕴化的形象,既是反映者对外部世界形象细节的感知,具有形象的客观性,又蕴含着反映者及其文化族群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解读。该观点认为TDI的塑造过程就是人类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创意解读与旅游地诉诸感官的形象细节融合为一体的过程,既要关注形象的客观性(如资源、产品、载体、项目等),更要强调意蕴的主观创造(如主题、情感、品位等)。

篇8

一、音乐美学的内在含义与音乐艺术实践的关系

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出现了一门以研究美、美感、创造美和美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美学学科。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部分,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只有通过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实践研究,才能准确掌握其美学规律,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艺术本质从而进行音乐艺术表演。

音乐美学的目的是理清音乐艺术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重点研究音乐的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音乐对人的感觉、想象力、情感和理智产生的作用,音乐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以及音乐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音乐美学涵盖面较广,研究内容复杂,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在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果,从而进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和精准综合研究与高度概括。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又是音乐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研究,才能得到音乐艺术的本质,把握音乐美学的精髓。反之,音乐美学史音乐艺术表演的基础,在了解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可以再艺术表演中自如发挥和创作,不断吸收和创新,以到达将音乐艺术表演发挥到极致。

二、音乐美学研究角度以及对音乐艺术的作用

音乐美学要从四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分别是哲学、心理学、广义社会学以及音乐作品自身美学特征这几大角度。哲学这一角度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容、音乐与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是研究音乐美学的基础,具有本质性,与哲学认识论关系密切。心理学的角度即是研究包括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创作者是出于何种感受创作作品,表演者是如何理解并演奏作品,而欣赏者对音乐艺术作品又产生了何种感情,这些都是这一角度研究的内容。在这一研究中,心理学提供了研究方法,成为理论基础和前提。

广义的社会学角度就是从社会学出发,研究音乐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社会价值、阶级因素和音乐存在与发展等等社会性一系列问题。音乐作品自身美学即是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作品要素、作品结构和特性,从这些角度出发来探讨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表演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音乐表演不仅是技术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对音乐作品内在含义的理解,准确传达艺术精髓是艺术表演的本质。倘若表演者只注重表演技术,而忽略了对作品的感受,没有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忽视了作品所要表达感情,那么表演即是空泛的,无法使人产生共鸣。因此音乐美学是音乐艺术表演的核心价值,直接作用于艺术表演,决定艺术表演质量。

三、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现实意义

出于音乐美学的重要性,音乐家也将其称之为音乐哲学。它对每一位音乐人士都有极重要影响,无论是在演奏还是在欣赏过程中,音乐美学都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在表演过程中,以下三点美学原理需要时刻遵循掌握:第一,表演上与原作品统一,再次创作要不得违背原作品本质含义。在表达自己对作品和对音乐美的理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原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作品表达意图。第二,音乐演奏风格在历史背景下符合当代精神。在音乐表演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又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用当代的视角来观察历史背景,精准完美的再现音乐作品。第三,艺术表现与表演技巧相结合。单纯炫技却忽略作品本质只会使艺术表演显得空泛,而没有精湛的表演技巧,也就意味着缺少将音乐作品完美演绎的基础条件和表演手段。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美感,提高表演技巧,使音乐表演能力愈加精湛。

四、结语

篇9

1.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2.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篇10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心理应激; 医学防护

全球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频频发生,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东南亚特大海啸、2008年我国汶川8.0级特大地震。这些重大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危害巨大,除了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更会对灾难生还者、救援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极度心理冲击,使其长期处于严重心理应激之中,出现各种应激损伤。研究表明在重大灾难发生后有14%~33%的受灾人群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表现为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异常,如噩梦、惊醒、焦虑、抑郁、成瘾行为等,有些症状甚至会持续终身,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因此,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

1 问题的提出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是指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的预防和救治。它是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进行的一项综合研究,它既从生物学方面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如何防护,又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如何防护。它并不否认生物医学,而把生物医学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与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相结合,因而能够更全面地解决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问题。它既是灾害心理救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目前,关于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依然从传统医学模式出发,重病不重人,重治疗轻预防。即医学工作者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学工作者关注心理疾患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忽略了受灾群众的社会回归和融入,更缺乏学科间的交流。根据WHO的调查结果,约20%的受灾人口在灾后一年内可能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疾患,5%的受灾人口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按此计算,此次汶川大地震,可能约800多万人出现各种心理疾患, 40万人可能长期伴有不同程度的PTSD,需接受长期心理医学救治[2,3]。然而,我们此次进行的汶川大地震心理救助,却存在许多不足:关注心理疾患个体层面的治疗,缺少组织层面的体系提炼;关注个体层面的药物和心理矫治,缺少社会层面的深入研究;干预措施多样,缺少统一的救治标准和规范,严重限制了心理疾患的转归;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少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专业知识和培训。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心理救援的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运用Ehlers和Clark的PTSD认知模型与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应对理论,按新医学模式,采用文献分析的定性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不仅可为我国重大灾害的心理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也可为其他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和范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灾害心理救援研究与发展的优势

2.1.1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救助系统 完善的组织网络,确保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心理治疗与咨询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心理救助工作。例如,在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下设的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服务局(SAMHSA) 主管精神卫生服务。心理救助的具体任务,在国家层次上由“国家灾难医疗反应系统”(NDMS) 承担,在地方层次上由城市医疗反应系统(MMRS) 承担。英国和泰国也均在国家卫生部设立精神卫生司,统一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管理[1]。

2.1.2 重视心理救助的法制保障 国外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来保证灾害中精神卫生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如韩国《灾害救护法》和德国《传染病管理法》,美国则早在1978年国家心理卫生署就出台了第一部《灾难救援心理辅导手册》,20世纪80 年代通过修改《罗伯特斯坦福减灾救援法》,将心理救助工作纳入灾难救助体系之中[1]。

2.1.3 注重心理救助理论的研究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灾害心理救助研究,如英国工业心理研究所和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在“9.11”后也启动了灾后影响评估计划,以研究大规模灾难性事件引起的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1]。

2.1.4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在国外,灾害的心理救助工作,通常由政府组织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参与。在“9.11”事件中,不少红十字会,大专院校的医学院、心理系、社会系及护理系,甚至一些宗教组织等均参与了心理救助工作。

发达国家在灾后心理救援和心理救助技术研究形成的优势大都侧重于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单一角度防护,而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结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灾后心理应激综合防护研究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因此,我们以新医学模式为基础,提出加强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医学防护的体系研究,既反映了灾害心理救援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灾害心理救助技术水平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2.2 国内灾害心理救援研究与发展的不足 国内对于重大灾害的心理应激防护研究虽有开展,但不系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基本上是对国外同行研究结果的验证,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心理防护救助体系。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进行灾后心理应激防护, 也仅仅处于借鉴和模仿研究中。

2.2.1 相关研究少 目前国内关于重大灾害心理救援和心理救助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灾害后心理影响的现状调查研究。关于心理救助的研究,则针对灾后所产生的心理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临床治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针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进行综合预防和救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48]。因此,应充分吸取先进国家经验,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灾害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的卫生医疗救治服务系统。

2.2.2 尚未建立专门的组织系统 目前对灾区进行的心理援助工作,基本上是由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医生,高校、研究所的心理咨询与研究人员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与个人组成。人员构成复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管理[2]。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救援的政府组织体系和非政府组织体系。同时,要结合重大灾害心理应激的特点,制定和规划国家和地方应对重大灾害心理干预的卫生法规体系和预案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重大灾害心理救助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协作配合和支持保障机制。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

2.2.3 专业人才与专业培训匮乏 由于我国在灾难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的相关研究相当薄弱,因此,针对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依然没有获得共识,加之未建立专门的组织系统,导致我国在该领域专业人才和专业培训的匮乏。当然,此次汶川大地震不少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形成一些值得推广的措施[9,10]。要将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就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专业人才培训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建立专业人员数据库,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根据需要尽快从中抽调人员组成心理救助队伍。此外,还要注重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培训,加强心理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工作,使志愿者在灾害发生时可以胜任心理热线咨询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

2.3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研究在汶川灾区的实践 我国对于灾害心理应激,尤其是医学防护的研究尚处于具体方法的研讨阶段。汶川大地震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迅速制定了心理应激救援1年计划、5年计划和20年计划,他们预期1年计划结束时能在灾区建立100个心理应激救援工作站[2]。然而1年即将过去,在灾区建立的工作站还不到20个,且主要进行一些具体方法的研究,根本无法覆盖所有心理应激损伤人群。究其原因:一是全国能够从事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专业人员有限,2005 年数据显示,全国专业人员不足200人,受过培训的人员也不到300 人,而同期日本专业人员数量是我们的10倍,美国是我们的20倍[2]。二是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救援没有被纳入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主管部门,也就没有经费支持。因此,加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研究,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做好。

3 研究步骤与主要内容指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步骤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研究,在每个步骤中又分若干内容指标。

3.1 构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理论体系 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构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生物医学体系、社会支持体系和心理援助体系3个二级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又由若干三级指标构成,见图1。

图1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

3.2 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分析 我们拟以大地震中的民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域整群抽样法和实证分析法,对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进行评估论证,检验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的信度和效度,并最终确立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1 从生物医学体系角度验证 生物医学体系主要是指从生物医学角度,对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防护的心理救助体系。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②心理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③心理应激生成的机理;④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诊断;⑤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预防;⑥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救治。它是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指标体系构成的最主要内容。

3.2.2 从社会支持体系角度验证 社会支持体系主要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对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防护的心理救助体系。它是由国家或地区的卫生医疗保障部门,统一组织心理医学防护人员、心理医学防护设备、心理医学防护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而建立的各种系统。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医学防护的组织指挥机制;②心理医学防护的预警预报机制;③心理医学防护的应急响应机制;④心理医学防护的救援力量组织机制;⑤心理医学防护的协作配合机制;⑥心理医学防护的法规保障机制;⑦心理医学防护的宣传教育机制。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应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组织保障, 是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重要支柱。

3.2.3 从心理援助体系角度验证 心理援助体系主要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救助的角度,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的医学防护。发达国家大多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心理援助体系。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调查;②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咨询;③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测量;④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筛查;⑤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疏导;⑥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治疗;⑦心理医学防护的人才培养。心理援助即可个别进行, 亦可团体实施;可以当面进行, 亦可通过电话或媒体实施。它既是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灾民心理健康的需要。

3.3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体系的应用 深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较重地区,选择某地区的县或镇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试点。首先,通过生物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其次,通过社会支持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第三,通过心理援助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根据试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进行补充完善,尔后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全面深入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可使重大灾害心理应激医学防护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即可丰富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研究,又可为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重要的心理医学保障,是当前灾后心理救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研究价值。我们先提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在此体系之下,再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和验证,最终确立指标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既为我国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一种全新的心理医学技术支持,又为灾害后心理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也为其他灾害心理救援提供模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干预之比较.心理与健康,2005,(4):46.

2 王凤鸣, 郭薇, 胡莹, 等. 汶川大地震灾民创伤后急性应激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与研讨.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 (2): 7988.

3 王相兰, 陶炯, 温盛霖,等.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2008, 29(4): 367371.

4 Levin R, Nielsen TA. Disturbed dream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affect distress: a review and neurocognitive model. Psychol Bull, 2007,133(3): 482528.

5 Weems CF, Watts SE, Marsee MA,et al.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Hurricane Katrina:contextu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social support, and discrimination. Behav Res Ther, 2007, 45(10): 22952306.

6 Beck JG, Coffey SF, Palyo SA,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osttraumatic cognitions inventory (PTCI): a replication with motor vehicle accident survivors. Psychol Assess,2004, 16(3): 289298.

7 Jordan NN, Hoge CW, Toblern SK,et al.Mental health impact of 9/11 Pentagon attack: validation of a rapid assessment tool. Am J Prev Med,2004, 26(4): 284293.

8 Peterson L.Special series: coping with medical illness and medical procedures.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9, 57(3):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