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编制依据
1.《农业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3号);
2.《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12号);
3.《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农科教发[]5号);
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年规划纲要》;
5.《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规划》;
6.《省“”科技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省农牧业生产特点,依托现有科研资源及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技术推广资源,按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纽带,以成果扩散为主线,提高试验示范及推广力度,加速成果转化;以科学布局、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联合攻关、提升能力、促进发展为总体思路,以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建设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竞争力,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地方特色
充分考虑我省高海拔、低污染和冷凉性气候特点以及产业结构欠合理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的50个农产品为标准,通过资源的充分整合,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集成,重点建设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牛奶、蚕豆、蔬菜、花卉苗木、中藏药、饲草等10大主导产业,初步培育出一批与10大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具有地方性品牌农畜产品,实现我省体系与国家体系的对接、互补。
2.强化协同配合
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以优势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由省农牧厅负责体系建设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和协调管理,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科技资源、研发和推广力量,做好涉及本地机构、设施、人员等相关条件保障工作,建立上下贯通、共同参与、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高效联动的合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稳定、持续和高效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3.重在推广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本地的延伸与补充,在参加国家体系中有关研发任务和承接有关研发成果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开展适应性试验示范,重点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依靠县、乡的推广力量,使科研成果能及时的被农牧民掌握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现代科技要素植入农村。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兼顾
我省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后,农牧民是最终直接受益人,因此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要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兼顾。先自下而上,从农牧户开始全面调查、收集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经梳理形成核心任务后汇总到首席专家,首席专家组织相关功能研究室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与集成。再自上而下,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对这些集成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最后到达农户,推动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5.创新工作机制
从各个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出发,实现目标制定、内容设计、任务分解、协作方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化、制度化,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权责明确、相互监督、互相协作,规范管理,保证体系内各执行层级间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加强与其它资金的有机衔接,避免重复交叉,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技术体系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
三、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实现农牧民增收和促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整合省内科研机构和涉农院校的优势资源,按照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为单元,以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科技推广为重点,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任务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优质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针对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开展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加强对接、合作、承担并完成好国家体系安排的研发任务,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家体系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加快先进技术在我省的推广步伐。
四、结构功能和建设重点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示范户四个层级构成。
(一)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1.功能定位
主要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研发任务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等活动,开展省内10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监管、指导功能研究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的运行。
2.组织结构
每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设置一个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一个首席专家岗位。每一个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由遗传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和产业经济等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设一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研究(员)岗位。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岗位、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岗位主要从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涉农院校中产生。
3.建设方式
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的50个农产品为标准,按照省农业产业区域规划,以省内具有特色或优势的农产品为重点,整合产业内相关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院校、推广机构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技资源,按照产业“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设置相应的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4.建设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内特色优势农产品育种繁育、栽培(饲养)、土肥(饲料)、植保(防疫)、产后处理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及国家成果转移等方面,完善一批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套、完善仪器装备和设施,完善农业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台、站、圃基础设施和科学观察仪器设备,配备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2)创新团队建设:围绕省内主体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发,选拔和吸引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解决产业重大问题的领军人物、科技创新骨干和高技能科研辅助人员,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省内协作的联合创新机制,倡导面向生产、淡泊名利、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创新文化。
(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1.功能定位
承接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及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协助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解决生产中的相关问题,解决科技示范户或农户反映出来的重大难题。
2.组织结构
根据省内产业区域规划和农业地域特性,在每一个农产品主产区设立若干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不同产业设立不同的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每个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设一个基地主任岗位和若干个技术员岗位。
3.建设方式
以成果扩散为主线,根据全省农业产业的区域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整合省内各市、州农科所、牧研所和涉农院校科技资源的基础上,依托涉农院校和各市、州、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设置若干个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4.建设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等在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进行科技示范、技术服务和应用培训时所需的综合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快速化验功能,配备仪器设备;建设完善高标准实验田(林、场、站)、原原种场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示范区;配备、完善野外观察设备和设施及数据采集系统。
(2)创新团队建设:优选和培养一支能科研、善推广,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解决推广中实际问题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
(3)制度文化建设:建立面向农户、服务农村的成果转化机制,倡导勇于探索、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创新文化。
(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1.功能定位
承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经过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已趋成熟的适合在当地推广的农产品项目,直接传送到科技示范户的田间地头;与农牧民面对面交流,调查、收集农牧户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并将信息上报给试验站;协助示范户解决相关问题。
2.组织结构
在每一个农产品主产区所在的县、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一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每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设一名中心主任岗位和若干名农技推广员岗位。隶属于相应的产业示范培训基地领导。
3.建设方式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整合县、乡镇两级农技推广单位、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资源的基础上,设立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在收集信息、上报及培训、推广中所需的综合基础设施,配备、完善信息采集、观测、科普宣传等仪器设备。
(2)创新团队建设:优选和培养一支能扎根农村牧区,特别能吃苦、会推广和信息采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3)制度文化建设:以成果和技术推广为宗旨,建立服务农村科技示范户,面向广大农户的成果示范机制,倡导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创新文化。
(四)科技示范户
1.功能定位
支持并带头使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等,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向周围农户示范、传授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向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反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难题。
2.建设方式
以“一村一品”的建设思路,选择能够在生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3.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策倾斜和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持,建设完善示范户在推广示范中的综合基础设施。
(2)制度文化建设: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为宗旨,建立科技生产榜样机制,倡导热爱农业,崇尚科学、立志现代农业建设、争做科技示范户的创新文化。
五、管理体制
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根据管理咨询、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权责明晰的原则,由省农牧厅会同相关部门成立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组成人员不相互兼任。
管理咨询委员会由农牧厅、财政厅、科技厅、人事厅、发改委、教育厅、水利厅、林业局等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涉农院校、产业界等有关专家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代表组成。负责审议省内各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各产业和各地区的发展,并对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和贡献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管理咨询委员会在农牧厅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执行专家组由各产业首席专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代表共同组成。负责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的研发内容和目标,制定并实施产业技术体系任务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指导协调和监督功能研究室和试验站开展业务。
监督评估委员会由行业管理部门、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推广机构、产业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代表以及财务和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对各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含功能实验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运行情况,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体系中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六、遴选方式
(一)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1.转移中心
在省内现有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中择优产生,不作为法人单位。建设依托单位须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条件、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团队、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积极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由省科研机构、推广机构和涉农院校提出申请,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广泛征求同领域专家意见,再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2.功能研究室
根据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研究领域优势特点、技术需求、以往承担农业科研任务等情况,由首席专家在现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建设依托单位中选择推荐,并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批准。
3.功能研究室主任
由首席专家根据因事设岗的原则,按照产业内设育种繁育、栽培(饲养)、土肥(饲料)、植保(防疫)、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及产业经济领域的要求负责提名,在征求功能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意见,并在本单位公示后,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批准。
4.研究(员)岗位
由功能研究室主任提名,执行专家组研究确定并征求所在单位意见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同一功能研究室的研究(员)岗位由不同单位人员组成。
(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1.示范培训基地
依托单位可通过涉农院校、各市州县科研单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提出申请及各产业执行专家组提名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再由所在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确定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2.基地主任
基地主任岗位由各产业执行专家组从涉农院校和各市州县科研单位、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人员中提名,再由所在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确定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3.技术员
在征求所在单位意见后,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由试验站主任提出建议名单,经相关产业执行专家组研究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1.推广服务中心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由农产品主产区所在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农村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在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后,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进行评议,再经执行专家组公示批准,报省农牧厅备案。
2.中心主任及农技推广员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及农技推广员岗位由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农村专业合作社提名,经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评议、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确认、执行专家组公示批准后,报省农牧厅备案。
(四)示范户
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生产水平及技术水平较高,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经济条件,善于经营,思想观念先进、超前,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有兴趣并能带头使用的农户中选择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由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审核批准,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备案。
七、运行机制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实施周期,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一)任务的确定
由各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首席专家组织本体系内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征集主产区政府部门、推广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学术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户提出的需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问题,经执行专家组研究分析和讨论梳理后,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五年基本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内容和任务目标,制定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由管理咨询委员会审议后,报省农牧厅审批下达。
(二)任务的执行
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根据审批下达的五年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规划,制定本体系五年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分解方案,经执行专家组讨论通过后,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本体系的每个功能实验室和每个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和基地主任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向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农技推广员分解落实一定的技术成果推广任务。然后由上到下签订任务委托协议书,逐级由下向上签订任务保证书。如涉及到依托单位的,也要签订相应的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保证书。
产业技术转移中心、首席专家和功能实验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示范户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开展相关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并通过共同的目标任务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执行过程中,产业技术转移中心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立项建议,促使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与体系内的研究相互衔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员收集、分析和整理生产实际问题、技术需求和疫情、灾情等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到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经会诊并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后,上报省有关部门。
(三)绩效考核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部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
在首席专家任职期限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根据考核指标,对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考核结果,对未完成任务指标或完成不好的,提出整改要求。
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和主任,每年度由首席专家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内容指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每年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内容指标进行考核,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考核结果抄报执行专家组,抄送当地农牧局。
以各产业发展取得的实际成效为考核核心指标,每五年对各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综合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综合考核不合格的,调整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的相关资格。
八、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
我省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自行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省所有,我省授予研发依托单位。研发依托单位可依法协商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等。同时,在特定情况下,我省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收集整理的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经济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生产贸易信息等向社会、企业和个人免费提供,实现开放共享。
九、培训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核心,最终目标是要将现代科技要素植入农村、农民。因此,在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体系内所有被聘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素质提升的培训。
体系内所有被聘人员,应积极参加国家体系组织的培训及省内体系开展的相关培训,被聘人员所在原单位应积极配合。
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培训工作的依托单位为大学,培训专家来自于国家产业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以及大学、省农科所、牧研所、推广总站等的科研、推广、教育人员。
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和农技推广员培训工作的依托单位为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专家由来自于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研究员,省畜牧总站、兽医总站、市州农科所、牧研所、推广站及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的科研、推广、教育人员组成。
示范户、农牧民的培训依托单位是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所在县的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培训专家由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县农技推广站、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组成。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过程中,各级科研、教育、推广机构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省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十、保障措施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现有体制下,探索建立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新路子,是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需要省各相关部门和州县政府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资金、人员、设施条件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
(一)资金保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金,存量经费维持原渠道不变。省农牧厅、财政厅积极争取国家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并根据省级财力和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进展情况,给予资金扶持,用于体系建设的基本研发费、急需的实验设备购置费和基本的仪器设备购置费、试验示范费、推广费补助。基本建设支出费、体系内人员经费等由原有渠道解决。
(二)人员保障
依托单位主要负责体系中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党政关系、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人员有充足的科研时间,提供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为人员开展业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省农牧厅会同相关部门或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单位)制定经费和物质支持保障的相关配套政策。
体系内全部岗位和人员实行五年聘任制,在被聘期间,在原单位的岗位和职责保持不变,继续承担原单位相关工作任务,享受相关福利待遇。如未续聘,其工作岗位及人事关系等仍由所在单位按相关制度管理。
所有聘任人员均需保证优先完成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所承担的科研、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任务,如需承担其它任务时,首席专家需报管理咨询委员会批准,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研究(员)岗位人员、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需经首席专家同意后上报管理咨询委员会批准,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需经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批准。被聘用人员应自觉接受体系内相关制度的管理,享受体系内相关政策,保证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生的技术成果优先交给体系及相关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部门使用。
(三)设施保障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根据省情,依托现有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
各建设依托单位须保证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功能研究室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和试验示范用地(或设施);保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执行层级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四)制度保障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物流体系
一、农村产业化与农村物流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对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开始积极实现三大产业的共同发展,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以经营范围的拓展为立足点和核心,通过产业化经营体系的高效建立来积极地加强市场机制与非市场安排之间的紧密配合,更好地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充分地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保障经营方式与扩张方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主导,积极加强与其他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联系,以现有的广大农户为依托,通过采取科学服务的手段来实现农业生产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来建立完善的产业系统以及产业结构。不可否认,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推动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实现市场农业的快速发展,将自我调节自我积累以及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模式落实到位,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及共同利益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现状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不仅追求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还注重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保障我国的农业实现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以及共同繁荣。但是,与工业以及服务业相比,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学术界在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时提出,农业在产业化进程的过程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以及障碍,这一点与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缺失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农村物流能够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效配合,积极地避免我国在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物流输送问题。农业产业化主要以农户为重要的依托,不管是产业化发展还是产业化的运作都需要积极依靠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农户的大部分经济活动必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最终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自身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但是因为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数量相对比较多,同时缺乏一个完善的中介组织,因此难以真正地实现规模化的运作性的市场,结构极不合理,市场经济效益上面较差,大部分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之中实际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自身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无法获得相应的利润收入。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填补农业组织上的空缺,积极地实现不同产业市场间的紧密配合,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在运作的过程之中能够及时地以现有的市场发展方向作为自身的立足点和核心,促进生产模式与生产要求之间的紧密对接,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将农民的具体交易费用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保证农民能够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及价值。
二、农村物流的微观组织机制
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农村物流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组织共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及价值,农业产业化能够实现龙头企业与主体之间的紧密配合,保障企业的协作一体化以及自身市场的一体化,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运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其次,农村物流体系也还能够将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产要素供应相结合,充分发挥协作一体化的作用以及价值,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便利,这种协作一体化主要以农村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为立足点,积极加强农业生产与农业运作之间的融合,明确双方的责任以及义务,从整体上促进物流增值服务水平的提升。作为农业产业化之中的龙头企业,农村物流业能够实现市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对接,该组织体系主要以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为核心,通过一体化的运作来有效弥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农村物流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自身的一体化运作,还能够保障服务领域的延展以及扩充。
三、促进农村物流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物流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充分发挥该组织的作用以及价值,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积极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明确农村物流的合法地位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诸多的因素以及环节,为了充分建立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我国必须要结合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及具体的水平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规范农村物流体系的具体运作环境以及要求,保障农村物流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合法地位。
(二)完善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
农村物理体系的具体运作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积极地完善现有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加大对设施的投入力度,结合农村物流体系建立的实践要求为其提供各类帮助以及扶持,保障农积极的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以及经验,实现农村物流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紧密配合。
(三)改造农村物流企业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运作模式相对比较传统,无法采取高科技手段来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发展,对此我国必须要加大对农村物流企业的有效改造,保障其能够站在时展的角度实现自身的稳定运作以及进一步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罗必良,王玉蓉,王京安.农产品流通组织制度的效率决定:一个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00(8).
[2]张士云,许多.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农产品营销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0(8).
[3]王小平,都继萌,李晓军.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思路[J].商业时代,2005(33).
[4]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
篇3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3
1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
1.1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全省经济结构中,虽然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农业产值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96.28亿元,增长4.7%,依然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主要为种植业)、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比重较大。特别是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初步走上了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粮食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逐步向粮、畜、林、绿色经济作物多种生产结构的转变。
1.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
2015年末,培育全省各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500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0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60%以上。2015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种植业基地达4000万亩,畜禽养殖量达3亿(头、只),带动210万种养殖户参与一体化经营,农户增收70亿元,直接安排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基地农户的增收。
1.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稳定提升
全省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一些重大的增产增效技术得到应用推广。
1.4农业产业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5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17万台。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长较快,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2.5%,农业机械正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单一生产向综合配套作业方向发展。
2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吉林省还存在着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原因是缺乏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支撑,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导致吉林省虽然农产品数量供给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农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加快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是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畜牧业,转变养殖的传统观念,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支持规模化饲养和健康养殖,打造养殖业生产加工的精品名牌。立足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并引导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特色块状农业,东部重点发展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长白山山珍食品;西部重点发展瓜菜、油料及特色经济作物;中部重点发展棚膜经济及露地瓜菜。
2.2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确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立足农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提高其竞争力。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联合、联营、兼并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二要通过和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对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吉林省安家落户;三要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兴办龙头企业,包括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工商企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切实落实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的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民办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农村专业技术组织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搞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议对全省农业科技机构普遍实行事业费包干和目标管理。不断开拓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经费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快良种培育与推广,特别是对适应中低产田的抗旱耐旱品种的开发力求有新突破。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业生产,使农业先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从吉林省粮食生产区域上看,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常年处于干旱状态。因此,必须把加强西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其抗旱能力。继续加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综合整治,完善田间渠系、泵站配套改造。引导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提升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建设,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发展规模经营,走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促进种植效益的不断增长。
2.5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构建
要加强优势产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和功能,包括市场交易、检测检验、产品贮运、配送和信息等。搭建农产品市场营销新平台,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不同特性,在有条件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积极推广各种营销新方式,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展销会、网上营销等方式,提高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促销力度。逐步实现冷链运销,通过建设农产品仓储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进超市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和方法;加快优势产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2.6增加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增加资金投入,有效化解农村资本约束。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资本投向为多功能农业产业化;三是改造农村发展银行,助推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建立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以农村多功能开发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
2.7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要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可借助公益机构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调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服务,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应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招投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来。
2.8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济法;保障体系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瓶颈
1、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完善
第一,我们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组织载体。一些专门从事农产品经营与加工的带头企业、股份制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多力量薄弱、规模小、数量少、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带动专业化的生产。其二,农户的合作意识淡薄,合作习惯缺乏,缺乏组织引导农户合作的组织机构,这也导致农户的协调组织化程度低。其三,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户的组织化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其四,农村的土地产权划分不明晰,村政府常以土地所有者名义转让农户的承包地。此外,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与土地间有人身依附关系。这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激励与约束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仅仅是初具规模,一些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合作社仍然较少,首先在组织运营中,这些企业不够成熟,无法与农户进行更加有效的协调作业。这些合作组织无法有效的引导农户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工作。其次,这些组织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农户的积极性也因此大打折扣。最后,农村中复杂的产权关系也给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在农村中,农户与政府之间产权不清,农户土地常常被乡镇政府随意征用。而在下,农户的产权出现凝固化,这样的制度缺陷都在有意无意的阻碍农户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2、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混乱
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又一瓶颈就是无序而混乱的市场秩序,这种局面也客观上加剧了农业产业化市场上的无序竞争。这种竞争只是“表面激烈”的恶性竞争,无论任何竞争者都难以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生产经营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规模,无法发挥集群效应,很多农户处于亏损状态。其一,农业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农户与农户的产品之间缺乏差异性,难以形成特色,只会形成无序的价格战。另其二,农业产业在市场中的退出成本让很多经销者即使在市场颓势中也坚持低效运转,浪费了市场资源也失去更多的机会。其三,政府存在农业产业市场过度干预的问题,农户往往在经营中束手手脚,经营效率低下。
3、农业产业化缺乏金融体系支持
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让农村的金融活动蠢蠢欲动,但是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却并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对农村金融处于打压和限制的阶段,农村金融在中国尚是一个新兴概念,这阻碍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能提供的支持资金少之又少,在我国偏重城市化发展的策略中,大量农村劳动力及资金也都持续流向发达的城镇,农村严重“营养不足”。第二点,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表面上存在,但却并不规范,农村信用社难以维系住这一金融体系,民间借贷又处在法律盲区,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力度,解决这种无序的贷款状态。
4、农业生产合同模式存在缺陷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合同模式的不健全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农业产业化中,农业合同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现有合同中规定的利益分配不够公平,无法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发展。传统农业中的小农户与正规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很多时候,分散的农户面对企业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农业产业化中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够完善。农业市场风云变幻,市场行情可能随时变化,面对各种无法预估和预防的风险,农民群体往往难以应对。在很多合同中,这种风险的承担方往往都是农户。最后,由于在农业产业化的合同中,企业与农户之间往往存在互相投机的现象,一些企业或者农户会为了追求更大化的利益公然违约,这样不利于维护农业产业化的有序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需要经济法保障的必要性探析
1、农业产业化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农业受自然环境气候影响较大,且农作物一般都具有固定的生产期限,这就决定了农作物投资风险大、投资期限长、收益不稳定的特点。然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生产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发展农业是维持国际稳定、经济健康、社会和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通过农业发展可以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市场经济中的形式公平转变为是指公平。这也正是经济法所追求的,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为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自由、引导经济生活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
2、有利于规范农业产业化中的市场主体建设
要规范农业主体的建设离不开经济法的建设。目前,农村的产权划分够明晰,农户的各项权利除了需要确权外,也需要更加明确的划分和立法保障。比如,农业生活中的土地占有权、收益权、处分权等,这些都需要在农业产业化之前理清,否则,一旦与产业化相结合,将会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顺利经营。近年来,《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都为我国农村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有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农业市场环境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维护农业产业化市场中的有序进行,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农业秩序,以此来杜绝农业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美国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中就有先例,美国曾出台垄断法案来明确抑制农业垄断行为,防止出现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行为。这对于市场而言无疑是必不可缺的制度保证。而经济法则可为实现农业市场的有序化提供健康的法制环境。
三、经济法保障体系的构建
1、完善农业市场主体的经济法保障
要克服农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首先应该加强农业市场主体的经济法保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组织、团体都是重要的市场主体。虽然我国目前的农业法都鼓励农业社团、组织的建设,但是乡村政府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积极,物质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农业民间组织法,完善农业组织的建设等权利。其次,在维护农业权益方面,应该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农民各项权益的划分,比如说对于农民在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应该出台相关的确权法规,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划分土地的各项权益归属,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积极性,让农村能够依靠投入土地就能获得生活保障、赚取资金。
2、健全农业市场交易秩序的经济法保障
有市场交易的地方就难免出现市场垄断行为,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干预,来杜绝和限制不公平交易、市场欺诈等行为,保障农户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笔者建议,要健全农业市场交易中的经济法保障体系,其一,应该通过法律规范经营行为来确保市场交易的公正合理。明确农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采取合理的指导价,来引导市场有序进行。其二,应该对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单位实行准入机制,确保市场主体符合规定的条件。其三,应该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相关认证立法,既限制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又把控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让农产品无论是在产前还是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梳理品牌意识和企业信誉理念。其四,完善政府补贴制度,一些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政府可以为其提供补贴,以合理的低价来赢得市场。
3、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的经济法保障
我国农业合作社建立与运行的实践,暴露出其法制建设上有如下缺陷:首先,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没有明确农村合作社成立的主体资格问题。其次,缺乏相应的农民权益被侵害后的法律救济机制。再次,缺乏专业的农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如运行、分配、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等制度。此外,还缺乏完善的农业合作社财务监督审计制度,以保障组织的财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最后,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农业合作社运作扶持制度。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合作社的运作与发展。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对于这一合作组织的建立,让然存在许多不足,缺乏经济法规的保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完善。其一,让农业合作社的主体资格明晰化。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均未对农业合作组织成立的主体资格进行实质性的规定,这容易造成农业合作组织性质的混乱,有必要明确规定农业合作组织的主体资格要求,以保证农业合作组织性质的纯洁性。其二,建立法律救济机制,在农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纠纷,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理机制则容易造成农业产业市场的混乱和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强法规宣传,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及时对这类事情进行调解。其三,完善农业合作社组织的运行机制。农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效能分配,如何解散或者成立,这些在我国法律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要建立财产审计和监督机制,保障农业合作组织的规范性。
作者:龚睿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仁富.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法保障[N].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2]邵海.家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困境与经济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篇5
(1北京市农业局科教处,北京100029;2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绩效管理,本研究基于北京市创新团队全部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北京市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制度设计与管理、目标管理、成员胜任能力、成员素质和过程管理是影响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的5个关键因子,其中制度设计与管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目标的一致性,成员胜任能力,再次是成员素质和日常管理。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团队制度设计、设定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团队成员素质建设等方面提升团队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团队;绩效管理;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15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Technology System of Beijing Innovation Team
Cheng Xiaoxian1, Lian Haixia2, Pang Jie2, Tian Shumin2, Hu Baogui2
(1scienc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29, 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the Beijing innovation team of modern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involved allmembers of the Beijing innovation team. Using the PCA metho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Beijing innovation team, the author screen out that system design andmanagement, goal-management, members’competence, members’quality and process management are thekey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is the mostimportant factor, followed by the consistency of objectives and members’competence, the third are the qualityof the members and daily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role and problems of various factors, some policy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example, perfecting the team systemdesign, setting clear goals, establish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team members’quality and so on.
Key words: Innovation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CA Method
0 引言
北京市截至2014 年先后创建了生猪、果类蔬菜、观赏鱼、家禽、食用菌、奶牛、叶类蔬菜和鲟鱼鲑鳟鱼等10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团队组织,探索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团队建设经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团队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团队由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团队成员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沟通实现创新达到协同效应促进创新团队绩效的提高。近年来很多研究针对科技团队绩效管理与考评进行探讨,Haekman[1]从任务绩效和团队成员的满意程度2 个方面研究团队绩效影响因素,Faraj和Sproull[2]认为任务相关的产出与成员相关的产出是团队绩效衡量与管理的内容。陈冉[3]从团队产出、组成、运行、环境四大因素分析绩效管理,卢向南和黄存权[4]从团队组成因素、团队过程因素和环境因素3 个方面考量绩效管理。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是围绕市场需求,优化整合在京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更好地发挥科技对首都农业的支撑作用,它的建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针对地方创新团队的绩效管理研究尚处空白。为了促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升北京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提升首都农业整体竞争能力,总结分析其绩效管理经验对团队的更加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他地方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北京市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关键因子,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创新团队绩效管理水平。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全部成员的问卷调查,问卷发放426 份,回收334 份,回收率78.4%,其中有效问卷287 份。问卷从团队管理制度、绩效指标、团队成员的素质、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成员的沟通与协作程度、激励效果、绩效管理实施结果和工作胜任力等8 方面考量团队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考核及结果应用情况。
2 指标体系构建
2.1 构建原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绩效管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系统性、导向性、层次性、可行性以及完备可比性等原则,保证了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 指标体系构建
以团队效能模型为基础,结合北京市创新团队特点,构建北京市创新团队绩效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见表1)。
3 因子分析
3.1 数据的标准化
为消除量纲因素对数据分析的影响,首先对北京市创新团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表2)。
3.2 因子确定
通过检验,待测数据的KMO 统计值为0.838,在0.8~0.9 之间,说明各指标之间存在共同因素,可以进行因子检验。另外,Bartlett 球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628.672,自由度为171,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因此拒绝Bartlett 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表明变量间存在明显相关,它们之间可能共享潜在因素,同样可以进行因子分析。2 种检验结果一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3.3 因子命名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出5 个比较清晰的因子结构,其中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3.22%,即认为这5 个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73.22%,因此,可以认为提取的5 个公因子基本可以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具体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进行方差最大旋转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 所示,根据上表因子旋转结果,对抽取的因子进行命名,对共同因子的抽取及命名如表5所示。
3.4 因子得分
0.194108165、0.156013554、0.09803276。根据综合评价模并使用SUNMPRRODUCT函数计算得出综合得分,如表8。
4 结果与分析
4.1 制度设计与管理是绩效管理在各岗位实施效果的具体体现
该因子的贡献率为22.28%,是排名第一的因子。
制度设计与管理是影响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分岗位看,该因子排名中,田间学校排名第一,说明团队绩效管理对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作用不显著,其次是岗位专家,最显著的是综合试验站站长。
从综合试验站站长层面上看,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岗位的绩效管理工作比较到位,相关考核管理制度较为合理,符合该岗位实际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实现了相对较高的制度和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其次是岗位专家,相对而言,相关管理制度可能有待完善和提高,要根据其实际岗位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以满足其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升岗位专家对各项制度的满意度,从根本上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的绩效管理,不排除有部分的主观原因存在,但是也不能忽视相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整个创新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重点是要健全和完善田间学校工作站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该岗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4.2 目标的一致性随团队层次逐级降低
该因子总排名第二,贡献率15.87%。从总体排名看,一致性程度最高的是岗位专家,得分为-0.304,其次是综合试验站站长,得分为-0.095,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的一致性最低,得分为0.221。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绩效管理的计划性表现在目标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个人年度工作与团队年度计划的一致性以及任务书中任务与年度计划的一致性,结合团队实际,团队的年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团队各层级逐级分解下去的,也就是团队的下一层级根据上一层级制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制定更详细的年度目标和任务,在逐级分解的过程中,团队总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会受到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团队成员的理解程度以及各自的工作环境等等,所以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绩效管理的计划性随管理层级逐级降低。在管理工作中,需要从各层级岗位入手,贯彻落实团队总目标,提高团队各层级成员的绩效管理的计划性和执行能力。
4.3 成员胜任能力与各岗位具体职责密切相关
成员胜任能力因子贡献率为15.51%,是排名第三的因子。团队成员分岗位排名依次是岗位专家、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成员胜任能力最高的是综合试验站站长,其次是田间学校工作站,最后是岗位专家。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综合试验站站长的胜任能力较高,说明综合试验站整体上下级之间沟通较为频繁,成员能力较高。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上级要根据团队成员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进行指导监督,提高其工作绩效。团队成员要经常性的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综合试验站作为连接岗位专家和田间学校工作站的纽带,其沟通协作程度相对较高,这与其在团队中的特殊地位有关。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排名第二,说明其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作程度优于岗位专家,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其工作被检查监督的频率较高,其向上级汇报日常工作也比较积极,说明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积极配合团队的绩效管理工作,有助于团队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岗位专家的主要职责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团队其他成员的沟通协作程度较低是由其本身岗位性质所决定的。
4.4 团队成员整体素质逐级降低
团队成员素质的贡献率为10.44%,总排名第四。分岗位看,因子得分排名按照田间学校、综合试验站和岗位专家依次降低,即岗位专家的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次是综合试验站站长,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较低。主要原因是田间学校主要负责试验示范推广,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对学历要求相对较低。
北京市创新团队整文化程度较高,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文化程度分布较均衡,有利于团队整体的有效发展。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考评成绩的差异程度可以比较直观的反映团队成员工作能力。岗位专家的工作能力相对较高,其工作胜任力也相对较高。综合试验站站长排名第二,其整体表现不及岗位专家,但是优于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说明其能够胜任其岗位工作。相比之下,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的个人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空间较大,日后要加强对田间学校工作站的绩效管的实施力度,提高改善其工作绩效。
5 结论与对策
绩效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方法来客观地对各团队和团队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价,对各个层次不同的绩效结果进行相应的应用,持续的改善组织和成员绩效,进而实现团队的战略目标。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分析得出影响北京市创新团队的5 个关键因素,其中制度设计与管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目标的一致性,成员胜任能力,再次是成员素质和日常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5.1 完善团队制度设计,提高团队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体系是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除了科学的目标体系外,还非常需要配套以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基础。团队须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如辅导制度、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申诉制度等。只有把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有序开展。例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团队考核指标过多、过细和指标不能很好的反映工作上,主观性太强和权重设置不合理等。其中不好打分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益性指标和岗位影响力上。由于团队的运行特点所致,其效益性指标可以定量描述的很少,创新团队是在政府组织和带领下,以研发和推广为主要目标,资金来源较稳定,风险意识淡薄,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机制,使得团队效益无法实现定量分析。
5.2 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强调目标一致性
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目标设定理论系假设行为起因于个人潜意识的目标与意向。靠着注意力的引导、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及激励发展出顺利达成目标的战略,进而使目标影响个人行为。方向一致的团队永远比目标不一致导致功能紊乱的组织来得有效率及有效能。
5.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强成员胜任能力
无论在成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还是及时的调整团队目标,都需要持续有效的沟通。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以电话、邮件等沟通为主,各层级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有效沟通。通过因子分析结果,岗位专家与上级沟通较少,岗位专家职责之一是对上衔接国家体系,对下联系综合试验站和田间学校工作站,甚至需要直接面对农民,说明在团队运行过程中,忽视与国家体系的积极交流与对接,忽视团队间和团队内的沟通,都将影响团队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强团队绩效管理水平。
5.4 加强团队成员素质建设,提升团队整体绩效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从团队整体而言,高素质的团队成员是一个高效运行团队的基础,团队成员的素质的高低可以有效的衡量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效,那么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团队整体绩效的进一步提高,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团队未来的发展层面,高素质的团队无疑是团队绩效提高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Haekman J R A. Normative Model of Work Team Effectiveness[J].CT: Yale University,1983.
[2] Faraj S, Sproull L. Coordinating expertis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team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12):1554-1568.
[3] 陈冉.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企业导报,2014(3):88-90.[4] 卢向南,黄存权.有效识别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88-90.
[5] 韩天富.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J].农业科技管理,2008(6):27-33.
[6] Armstrong M, Baron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 newrealities [M].State Mutual Book& Periodieal Serviee,1998:15-96[7] Daniels A 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roving QualityProductivity through Positive Reinforeements[M]. PMPublications, Turker, GA.1989:6-87.
[8] Smith P 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British Health Care:WillItDeliver[J].PerformanceManagement,2001,May/June:103-115.[9] Pollitt C. Integra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Management[M],OECD: Paris, 1999:68-2-135.
[10] Mwita J I.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l: A Systems- BasedApproach to Public Service Qualit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ublic Sector Management,2000(13):19-37.
[11] Lebas M J.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es,1995(41):23-35.
[12] 伍莺莺,许宁,张昭,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70-73.
[13] 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财政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S].京农发[2009]44 号.
[14] 常丽君.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心下移”[N].科技日报,2009-4-13.
篇6
农业产业化规模具体反映在支柱产业规模、商品基地规模和龙头企业规模三个指标上,这三者是反映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首要指标。
1.支柱产业规模。一个地区的农业要走产业化道路,首先就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来确定自己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能向前推动和向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它在区域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和起着龙头作用。支柱产业规模越大,它的主导地位就越巩固,龙头作用就越强大,就越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开发。如湖南省华容县的主导产业是棉花,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即支柱产业所占面积与非支柱产业面积的比率达50%。华容县棉花这一支柱产业规模巨大是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典型的重要原因。再如湖南省道县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把蔬菜作为主导产业,199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12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其蔬菜产业化的规模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当然衡量支柱产业的规模除了其自身的耕种面积指标外,还有其自身的产量(产值)、收入指标,这两个指标下文有专项论述。实践证明,支柱产业规模越大,农业产业化程度就越高。
2.商品基地规模。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依托。商品基地规模的大小可以从种植某种商品的面积和其他商品种植面积之比表示。如广东省增城市优质米基地达4.2万公顷,占全市水稻面积的95%。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商品基地达333.33万公顷。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龙头企业规模。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靠山和根本。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包括加工企业和供销企业。企业规模大小,对农产品加工、转化、升值及产品的销售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与支柱产业的大规模及商品生产基地的大规模相适应,必然要求加工企业和供销企业有相应的大规模。衡量龙头企业规模的主要指标是它的加工或供销能力。如湖南省临澧县太平村围绕发展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先后建成了年产万吨的冷冻肉联厂和年产两万吨的饲料厂,还建起了年宰杀生猪20万头、宰杀肉鸡500万羽屠宰场。再如华容县建立了7家现代化锯齿棉轧花厂,6家纺织厂,5.3万纱绽,387套棉纺织机,年产棉纱7500吨;还与港商合资建起了岳阳华威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加工籽棉1.8万吨,生产精炼油4000吨,棉饼蛋白1000吨。这些农业产业化的典型,通过龙头企业的上规模、上能力、上水平等建设,形成了供、产、加、销一体化与良性循环。
(二)农业产业化一体化指标
一体化指标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农业产业化一体化指标集中体现在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和利益关系上。
1.农工商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与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体化的内含是相同的。它是指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与供销者紧密结合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真正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这三者一体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育和完善。如临澧县太平村在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中,建立了工厂+农户、公司+农户的紧密型经营机制,其中经营主体是农户,产前产后服务是公司,受益大头是农户,兼顾加工、运销企业的利益,形成了养鸡大户是原料车间,冷冻分割厂是加工车间,营销网络是销售渠道的企业化经营方式。而且他们对于养鸡大户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凡养鸡达1万只以上的大户,每养一只鸡奖励0.3元,养鸡专业户购买饲料可事先提货,交售肉鸡后再付款;年养鸡3万只以上的大户,由冷冻厂担保贷款2万元,赊购鸡苗款1万元。同时,冷冻厂与养殖户订立了相互支持的契约:冷冻厂到期必须按契约价格收购肉鸡,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必须交售给冷冻加工厂。而销售公司与加工厂签订契约,负责加工厂产品的销售。他们通过这种农工商、产加销的紧密联系与结合,真正实现了养殖业的产业化。再如江西省糖厂,联合12个蔗区、乡4万农户,实行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的形式,农民除从种蔗中直接获取收入外,还从总公司分红,1995年加入公司的农户人均获利800元。华容县农工商一体化的程度更高,全县7.5万种棉专业户与现有的加工企业签订合同,运销企业又与加工企业签订契约,而且县政府每年从经营环节提取一定数量的棉花生产培植费返还给生产农户,用于组织棉花生产活动,进行棉田建设和种子更新提纯。通过农工商一体化,生产者不愁产品的出售,加工企业不愁原料来源,销售公司可以保证有货可销。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既保证了三者的利益,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三者的风险。
2.农科教一体化。农科教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环节。农业与科教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如华容县的做法是:第一,从农业、供销等部门抽调一批有一定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指导棉花生产的智囊团;第二,从各方面建立健全棉花植保体系;第三,对棉区的农民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使棉农形成了“不学好技术别种棉”的观念;第四,把县乡农村技术部门的技术推广中心改变成为微利性的技术服务公司,直接与棉农或乡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他们通过这些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使全县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皮棉过百公斤的县。湖南省江永县的做法是:由县科委、科协牵头,将县乡农技部门的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织起来,组建了香柚科研所和专业技术协会,对广大果农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引导果农科学种柚;同时,他们还对香柚无核技术、香柚速生丰产技术进行集体攻关,及时把有关技术推广、传授给果农。实践证明,产业化中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是农业产业产业化的本质和核心,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关键就反映在这一指标上。
(三)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指标
产业链是衡量农业产业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指标,它具有多向性、度量性和优化性。
1.产业链的多向性。它是指某种初级农产品可以形成多条产业链,进行多向开发、加工和增值。如粮食产业化可以有六条产业链:(1)粮食饲料畜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加工品(如香肠、火腿、罐头、烤制品、啤蛋等);(2)粮食副食品(如饼干、糕点、面包等);(3)粮食淀粉、面粉、粉丝、面条等;(4)粮食酒、醋;(5)粮食味精;(6)稻(麦、玉米)秆纸张、编织品等。棉花的产业化开发也有六条产业链:(1)皮棉棉纱布匹成衣;(2)皮棉短线医药化工品;(3)棉籽精炼油色拉油;(4)棉籽棉饼棉饼蛋白饲料;(5)棉籽棉壳食用菌;(6)棉秆纸、纤维板。产业链的多向性,为农副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开发加工与资源充分利用提供了可能。对初级农产品开发的链条越多,则说明产业化程度越高。
2.产业链的度量性。它是指每条产业链的长度与深度。从产业化的要求来看,产业链应尽可能拉长和深化。产业链的拉长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产环节的拉长,把新技术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增加新的工序和工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工环节拉长,同样要求运用新技术进行精细加工,这是产业链拉长的重点:三是销售环节拉长,如运销中的包装、保管、销售网络的建设等;四是配套服务环节拉长。在产业链条中,每增加一个环节,其产品都要增加一次价值。链条越长,增值程度就越高。链条的深度是指要用高、精、尖、新技术对产业链开发到最精、最深、附加值最高的境地,让农副产品的价值能量完全充分地释放出来。
3.产业链的优化。从理论上讲,如果把所有的产业链都开发出来,齐头并进,那么这种产业化程度之高是不容置疑的。但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产业链确实存在一个优化问题。因为在多链条中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高附加值与低附加值之分、开发的难易之分、市场是否需要之分。因此,各地在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尤其是产业化开发之初,必须对其优化选择。优化选择的产业链应既具有高附加值、又是拳头重点产品,并且是市场需要、技术可行、资金人才可以保证、投产上市快的产业链。如华容县在上述提到的棉花各产业链各环节中,因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除成衣和医药化工品没有开发外,其他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产品都已开发出来。
(四)产业化产品增值力指标
农业产业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农副产品通过不断转化、加工、升值。产品增值力强弱,基本上可以反映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水平的高低。农副产品增值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工增值;二是运销增值。而反映产品增值力的指标有两个:1.产业化产品综合增值率。如华容县1995年按总产皮棉100万担计算的话,农业产值为3.5亿元(含棉籽),纯收入3.5亿元;对棉花进行系列加工,形成工业产值5亿元,增值1.5亿元;100万担皮棉,产棉籽壳80万担,全部生产食用菌,产值1亿元,获利5000万元;棉花购销可获利800—1200万元。这样,棉花通过产业化开发,综合产值增值率达100%,综合纯收入增值率达74%。2.最终产品价值与初级产品价值的比率。如粮食,从目前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话,其最终产品价值与最初产品价值之比可达1000%,两者纯利之比可达800%以上。另据有关部门测算,烟叶加工成高档香烟,新增价值在10倍以上;水产品加工后增值在3倍以上;蚕茧加工成丝绸或成衣后新增价值在3—5倍以上。
(五)农业产业化产值(或产量)与收入指标
产值或产量指标是衡量产业化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的重要指标。收入指标是衡量国家、集体、个人或农、工、商在农业产业化中所得直接利益的指标。不断提高这两个指标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
1.农业产业化的产值或产量指标。它是指经过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在一个区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中所占的绝对数或相对数。如华容县1995年棉花产量达74.6万担,棉花及副产品价值达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4%。湖南省石门县太平街乡1995年全乡发展马头羊、牛、猪,养殖业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0%。汉寿县1995年甲鱼达26.9万公斤,产值达1.93亿元,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的第二大产业。
2.产业化收入指标。它是指农户、加工企业和国家在产业化开发中所得收入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1)商品基地生产者或农户从产业化中获得了较高的收入。如道县种植商品蔬菜的农民中,年收入1万元的有1.2万户;3000—5000元的有1.8万户;2000—3000元的有1.9万户;1000—2000元的有1万户。临澧县太平村1995年人均获养殖纯收入2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6%。汉寿县马家冲村过去是一个穷村,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439元,从1993年起,他们制订了“养殖甲鱼,达到小康”的计划,1994年全村人均收入2008.8元,1995年达到3800元,成为全县的首富村。华容县近5年来由于扩种棉花,农民增加收入近1.5亿元,1995年人均收入达到1788元,其中28.7%是从棉花生产中获得的。湖南省靖州县1995年年产10吨松茯苓,获利万元以上的种植户达170户。
(2)加工企业与供销企业从产业化中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如山东省1995年龙头企业获利78亿元。河北省武安市养殖协会,1995年实现利润150万元。华容县1995年加工企业与运销企业获利2.22亿元。桃江县竹制品加工企业1995年获利1.5亿元。靖州县与香港合资成立的“湖南兰靖茯苓高科技开发公司”,1995年因加工松茯苓获利2000万元;该县“茯苓实业有限公司”1995年因生产“茯苓豆沙奶”获利290万元。
(3)国家已从农业产业化中增加了财政收入。如华容县1995年从棉花生产、加工、经营三个环节中获得财政收入4000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6%。
(六)农业产业化市场指标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农业商品基地的建立,农副产品的加工及其销售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与农业产业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市场指标理所当然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产业化市场指标可分为产业系列化商品率和产业系列化商品市场占有率两个主要指标。
1.产业系列化商品率。它是指产业系列化商品与非商品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则与市场的相关度就越高,就更能反映农业产业化的高低程度。在每一产业链上的每一环节的产品,无论是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由于一开始就是针对市场进行生产、加工的,其商品率一般都是较高的。如湖南省溆浦县1994年产鲜枣20万担,年加工达12万担,枣果商品率达到90%以上。
2.产业系列化商品市场占有率。在农业走上市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这一指标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这里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外市场,当然,如果产业化商品能更多地占领国外市场,则其产业化程度就越高。如临澧县太平村的龙头企业年加工产值过亿元,年创汇最高达到600万美元,1995年仅分割肉鸡出口供货值1288.5万元,创汇155万美元。靖州县松茯苓85%的加工品出口到国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为全国总量的14%,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0%。汉寿县1995年产销稚鳖400万只,占全国总量的35%。成鳖销售占全国的50%。
(七)农业产业化技术指标
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上的。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形成,农副产品的转化、加工、升值要靠技术,产业链的拉长、深化与优化也要靠技术。简而言之,技术是农业产业化的生命与活力所在。而衡量产业化程度高低的技术指标最根本的就是产业化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或技术贡献。如华容县皮棉单产之所以超过100公斤,主要在于技术贡献。据测算,其技术贡献率在55%以上。临澧县太平村在开发甲鱼中,大胆引用快速高产技术,推广恒温养殖,打破了冬眠期,使甲鱼由原自然生长7个月提高到12个月,达到全年均衡生长,每只稚鳖在自然条件下大小水面养殖,年增重只有100克左右,而采用养殖新技术后,每只每年可增重400克左右,增加了3倍,产品技术含量或技术贡献率达到75%。汉寿县采用高新技术把甲鱼加工成营养保健品,比原甲鱼增值4.5倍,其中的技术贡献率达80%。靖州县把松茯苓加工成医药、保健品,其增值的科技含量在90%以上。
(八)农业产业化的就业指标
农业劳动力剩余,这是多年来困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推行农业产业化以后,这一难题在产业化发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一是通过产加销、种养加、农科教各环节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二是通过开发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中的就业指标,既包括从事农业产业化的总就业农户或劳动者人数,也包括在产业化中各环节的就业人数、农户数和企业数。这两个指标既可用绝对数说明,也可用相对数说明,当然,后者用相对数说明则难度较大。
1.农业产业化的商品基地就业户数或人数。如道县专业从事种植商品蔬菜的农户达6.2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0%。汉寿县从事甲鱼养殖的农户达4000户,从事甲鱼养殖的单位和部门120家,参与甲鱼养殖的人员达1万人以上。临澧县太平村养鸡专业户达322户,占全村农户的54%。华容县植棉专业户7.5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1%。
2.产业化中加工、供销就业的企业数、农户数和劳动者人数。如道县蔬菜加工企业有15家,其外销公司24个,运输队4个,专业从事蔬菜经营的个体工商户6870户,运输个体户1600多人。桃江县竹制品加工企业达1000多家,从事加工的农户122万户,专业销售人员1000多人。靖州县从事松茯苓加工的各类厂家438家,从业人员2.18万人。溆浦县两年多来办起加工蜜枣5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20家。江永县1995年水果流通大户发展到5000多家。华容县建有各类大型棉花加工企业达24家。临澧县太平村的太平集团公司现拥有从事肉类食品、甲鱼水产、化纤纺织、建筑建材生产加工的企业20家,企业职工180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97%。
(九)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服务指标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求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农工商组织联合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就是要求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如农民联合会、专业技术协会等,变过去分散自发的个体为集中协同的经济组织,从而形成一种对外抗衡的力量和机制,加强农民整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这种组织越大、越多、越紧密,就越有利于产业化的发展。把农工商用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就是为了加强三者的联系,把三者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既保证各方的利益,又妥善协调地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产业化中的服务是指政府对农户、企业及企业对农户的服务。从服务的范围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从服务的具体内容看,包括政府和龙头企业对商品基地或农户以及政府对龙头企业的信息指导、技术指导、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其产品的销售指导、人才培训、法律、公关服务等。所有这些服务的对象越多,服务越到位,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如华容县的棉种公司从选推品种、良种繁育、棉种收购、加工、处理、包装、标牌、销售、供应进行一条龙服务,他们在主产棉区活跃着100多个机械植保服务队。再如汉寿县为了加强甲鱼产业化开发,他们建立了“服务工程”:(1)强化组织领导服务,从上到下都有专门的领导抓服务工作;(2)强化科技服务,不断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定期培训农民,使农民全面掌握甲鱼的养殖加工技术;(3)资金投入服务,对甲鱼养殖基地、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实行重点资金信贷倾斜,并全方位吸收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保证甲鱼生产加工对资金的需要;(4)物质服务,主要是对种苗、饲料、防病治病药物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汉寿县甲鱼产业化程度之高,与他们全方位的、社会化的服务是分不开的。
篇7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供给,主要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直接的终端机构,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负责各自的领域,必要时互相配合。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追求经营利润的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考虑,难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各个经营主体提供全面的金融供给;政策性银行侧重于农业基础建设等特定领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限。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由于地域性较强、经营不规范等局限性,难以支持全国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对其监管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必须开拓新的融资模式,而农业价值链融资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之一。农业价值链融资是金融机构在考察分析农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中,每个融资主体间的关联关系、资金流关系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价值链中有筹资需求的融资主体或对整个价值链提供融资的金融模式。农业价值链融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为中小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难题的方案,是创新农业金融的重要方向。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要求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行模式通常为:资料供应商提供生产资料,农户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在初始生产环节精耕细作,农业初级产品流通到加工企业,结合一定技术工艺加工成最终产品,再交由流通企业负责向市场销售。农业价值链融资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将原先金融机构对中小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内化到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的商业信用评级,同一条农业产业链中的企业,由于商业往来或关联关系,彼此间相对了解,对其他企业的经营风险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和规避。而且在农业价值链中,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凭借良好的经营效益和优良的信用条件,能够优先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然后再根据产业链中各环节融资主体的商业往来关系与商业合作情况,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提供商业信用、预付账款等形式的资金信贷支持,进而增强农业产业链整体的融资能力。
2中国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农业价值链融资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农业产业经营价值链中的龙头企业对其他环节的融资主体提供商业信贷,而外部融资是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经营价值链中的融资主体提供融资支持。内部融资又可以分为2种模式。第一种,是在农业价值链中,金融机构以能够主导价值链中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的信用为基础(订单抵押或龙头企业信用担保的方式),对价值链中其他融资需求主体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农户、中小企业以保兑仓、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及集散地,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新世纪种苗公司,组建了菜香坊专业合作社,与10户农户签订为期2年的蔬菜种植收购合同。寿光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对新世纪种苗公司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后,确定授信额度,与菜香坊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签订《借款合同》,将农户与合作社签订的订单交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然后由银行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第二种,是金融机构仅对农业价值链中的龙头企业根据信用评估提供金融支持,由龙头企业对价值链中其他融资需求主体给予金融支持。在这种模式下,龙头企业拥有大量信贷资金,结合对农业价值链中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经营经验和分析结论,对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融资主体,提供生产资料、订金、预付款项、商业信用甚至直接贷款等金融支持。
外部的金融机构只需重点关注居于价值链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追踪其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违约风险等。而在价值链内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龙头企业从中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中小企业和农户则得到增值服务、信贷支持和销路保障。山东省寿光市的“燎原”农业合作社就采用这种模式为蔬菜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农户被合作社推荐为使用订单的贷款户,贷款时通过合作社向银行提供订单协议等资料,从合作社获取信贷资金。“燎原”农业合作社不仅在采购环节采用订单融资模式,在销售环节同样采用订单融资模式,如2011年就凭借与超市订下的5400t蔬菜订单,获得了500万元的信贷支持。寿光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监测“燎原”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流动态,贷款风险被大大降低。寿光市还出台了《农产品订单质押贷款暂行办法》,当地政府承诺按订单融资新增额的1.5%提供风险补偿,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对订单融资的客户也给予了优惠利率。此外,人民银行寿光市支行还将保险机制引入订单融资模式中,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双方的保障程度。这种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以“金融支持订单,订单稳定生产,生产稳定价格”的思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深化金融业与农业产业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3中国农业价值链融资问题分析
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价值链中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衔接度较差,贷款资金回收保障程度较低,削弱了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意愿,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融资能力[3]。
3.1贷款资金期限短
农业产业化经营周期包括原材料的播种和收获、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及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研发,农用机械供给等环节,导致经营周期较长,相关融资主体对资金需求的期限也较长。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融资主体的信贷资金期限较短,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3.2价值链各环节融资不均衡
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价值链的金融支持,侧重于前端的生产环节和后端的销售环节,对中间的加工环节的金融支持较少。而农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大量的中小企业集中在加工环节,其规模小、盈利低、风险大的特点导致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较少,严重制约了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也降低了整个农业价值链的经营效益。
3.3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
首先,政府对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融资引导性较差,金融机构投入支农信贷领域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资本市场并没有为中小农业企业设立上市板块,上市融资的多是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中小农业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融资;最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偏少且布局不合理,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4]。
3.4融资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中国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主要是订单融资和“公司+农户”融资2种模式,对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够充分,而且限制了金融服务渠道的多样性。
3.5基础设施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在中国农业价值链中,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基本由政府担保,商业担保较少,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政策性信贷依赖程度高,不利于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有效介入,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4荷兰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经验分析
在农业产业化非常发达的荷兰,荷兰合作银行90%的客户集中在农业与食品行业,是一家专业性极强的金融服务机构,在荷兰农业价值链融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1秉持与客户长期合作的理念
荷兰合作银行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作为首要经营理念,将提供农业金融服务作为自身最重要的业务活动。荷兰合作银行重视与客户共同发展,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关注客户的发展计划、经营能力、技术水平等,从中选择具有成长潜力的客户发展为长期合作关系。
4.2提升专业化水平
荷兰合作银行组建了专业研究团队,重视积累农业专业知识,开展农业产业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风险控制和营销工作。同时,荷兰合作银行积极为客户提供专业知识咨询和指导服务,从而加强对客户产业链的了解程度和掌控能力,在帮助客户提高收益的同时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4.3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荷兰合作银行向客户提供覆盖农业价值链所有环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信贷、农业产品交易融资、融资租赁等项目,还包括农业行业研究咨询、全球客户解决方案、收购及兼并、上市融资等衍生服务[5]。
4.4加强风险防控
荷兰合作银行在对融资主体的现金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交易合同分析法、历史交易记录分析法、现金流及收益估算法、客户投入产出分析法、批量化调查、单户绩效与行业平均水准对比评价等方法,找出农业价值链各环节的风险点并加以有效防控,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
5发展中国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对策
5.1实施技术援助提高还款率
中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经营主体缺乏相关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农业产业链效益低下,影响还款率,进而影响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国内金融机构可以效仿荷兰合作银行,为贷款客户提供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价值增值,以此降低融资主体的还款风险。涉农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联合地方政府,提供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并将参加技术培训作为获得融资的条件之一[6]。
5.2利用通信技术提高融资效率
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利用通信技术建立农业价值链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农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也能使金融机构及时获取并了解整个价值链的信息流,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获得较为准确的信用记录,降低金融成本和经营成本。此外,农业价值链信息化的深入,能够促进价值链中融资主体的互相担保,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还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等信息在价值链中的传播,改善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状况,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
5.3关注融资主体经营状况
在农业价值链中,终端环节拥有通过销售将农产品转化为资金的能力,为整个价值链带来利润和现金流,因此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农产品市场的开发利用情况是金融机构应当关注的重点。金融机构在信贷调查过程中,应当对当地农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并详细了解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从而增强对融资主体经营实力的了解,降低放贷风险。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联合私营机构、出口商、农业龙头企业,为当地农产品开辟销路,也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价值链的融资效率。
5.4增强农业价值链内部协调性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业价值链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联性与运作领域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分析农业价值链中现金流的周转情况,针对不同融资主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增强农业价值链内部经营主体间的协调性,采用贷款合约等方式促使经营主体的经济行为符合农业价值链的整体利益,从而提高农业价值链的盈利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6发展中国农业价值链融资的配套措施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推广还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价值链融资的扶植力度,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农业价值链融资中的基础性作用。
6.1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农业价值链融资服务
政府不仅要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服务,还要将融资服务扩展到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研究两个领域。中国人民银行要在农业领域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再贷款,要求商业银行出台政策简化农业价值链融资主体的贷款手续,对其进行分级管理,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使信贷支持方式更加灵活,进而提高信贷支持的效率和质量。
6.2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价值链融资
采用政府搭建招商平台、宏观调控、财税政策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价值链融资,以扩大农业价值链融资渠道。首先,政府应当放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限制,鼓励建立和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符合当地农业特色的农业价值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其次,政府应当积极引进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工商业资本能够提供市场销售、产业整合、技术援助等增值服务,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后,应当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委托———机制促进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使灵活、便捷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切实发挥作用。
6.3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
篇8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对策
作者简介:王新建(1973―),河南驻马店人,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26-03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跨进,总体发展态势非常喜人。目前,河南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计9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473家,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龙头企业群体。属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7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42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200多家。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初步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业养殖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目前,全省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关系的种植业基地面积达5617万亩,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达到575万人。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河南还创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如“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河南龙头企业还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打造融资平台。近几年,周口的辅仁集团、许昌的众品公司、南阳的新野纺织、郑州的思念和三全,均在国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近20多亿元。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大中型龙头企业少,产品质量档次低
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全省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山东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达1126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884家,被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44家,而河南分别只有9102家、287家和23家,且绝大多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品质好、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加之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以鲜(活)货、原材料、粗加工品出售为主,致使产品销售市场的半径不大,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2.农产品产业链条短
目前,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纵向看,产品深加工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仅为1:0.8。河南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2/3,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如吉林的大成公司可以加工出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而河南还主要是把玉米加工成饲料,把红薯、小麦等粗加工后向外销售,附加值较低。
3.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使农产品局限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就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而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把发家致富的门路大多寄托在二三产业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更差只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对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既缺知识又缺资金,导致了目前农副产品生产处于低水平饱和状态,难以形成各有特色可占领市场的优质品牌,造成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普遍较差。
4.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不合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过程中,还习惯于仅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入手,忽视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以致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其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就是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大多也属松散型经济联合体,而不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只是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农民得不到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增值部分的利润。加之一些企业或中介组织较为关注短期收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损。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5. 出口创汇农业比较少
由于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少,加之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区位优势不明显,2008年全省直接出口农产品仅4.7亿美元,只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的1.48%,居全国第15位。2008年河南实现农产品直接出口的企业267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仅9家,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由于农产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顺利对接,影响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选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品牌和效益,从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业有机化、绿色化和无公害化;三是探索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田园、果园、菜园、茶园以及森林公园、民俗风情庄园等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在娱乐和创新中得到更大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本地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配送农产品或直接开办鲜活农产品超市;努力开拓区外和国外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其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机制的形成。
3.发展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现状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在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示范网络;加强农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健全产业化市场运营机制
注重引导、加强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各有关部门在计划审批、工商管理、资金投向、土地征用、企业上市等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及时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真正形成一种推动、参与、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强合力。
5.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市场为基础,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重点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创建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杜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3,(01).
[3] 丁力.农业产业化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篇9
摘要: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所占的比重较大,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西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民族优势,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也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解决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农业产业化 制约因素 措施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对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与中东部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率低,农业商品率低。大部分地区以单一产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发达,由于科技落后,生产资金缺乏,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农民的科学素质低下。农业劳动者素质低,技术人员短缺已成为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使得农民不愿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得不到彻底转变的农民就不可能对农业产业化有较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投资环境差。自然环境不理想、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交通设施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同时,西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也不发达。这给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种植和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带来了巨大危害。缺乏有效的产业化资金投入。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农业的投入,以及对地方相关涉农政府部门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民间资本流向西部农村也不多。西部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供给也不到位,农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和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分不开的,但农村金融供给却存在严重的缺位。
政府政策错位。我国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而地方政府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带有强制性地方干预,并且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长制”工作方式,把市场同样看成政府控制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有悖于农业产业化这种诱制性制度变迁所遵循的规律,结果就陷入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由于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政策急功近利的倾向越发严重,因此这种政府政策错位的情况表现也更为突出,从而成为发展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巨大障碍。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还是具有可能性的。
首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开发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潜力。由于其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进行农产品加工的机会成本比东部地区低。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产业较强的追赶效应,即相对少量的资本和技术等的投入就可以带来相对大的效益。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其次,当前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伴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居民食品消费将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多样、方便和安全转化,对食品加工制品的需求会呈现加速度上升趋势,农产品加工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因此,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再次,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产业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有利于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采取措施
转变西部农民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特别是加大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比重,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同时,西部各级政府还要切实组织回乡务工人员充分发挥他们在中东部地区学到的先进产业化经营经验,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支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为西部农村的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改善西部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和通讯设施的投资力度,从而改变过去西部农产品流通不畅,水旱从天和因资讯不发达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销售的被动局面。加大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力度。在财政税收政策上,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和支持农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去。
加快调整政府的经济职能,开发乡镇企业的能力,避免政府越位和缺位情况出现。保证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保证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在既规范又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开发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化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要发挥支持、引导、协调的职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强化领导,搞好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大力促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喜、靳明、李云雁:“我国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方式与产业化政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3期。
[2]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经济研究》2001年第一期。
篇10
关键词:农业;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内容探讨
农业清洁生产上的内容是指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活动对于环境上的影响与作用,这些作用对于环境生态平衡上的影响来说是非常的大的,与此同时,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的种类与农艺特点也是不同的,所以,管理人员就要对农业上的生产活动范围与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基础性的调查与测评,依据不同的行业与种类上的差别来对实际落实的管理条例进行制定。
1农业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制度
农业污染主要由规模化养殖业导致的点源污染和作物种植业导致的面源污染构成。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是我国点源污染的重要管理制度,在工业的末端污染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和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面源污染不易监测和量化,至今还未建立合适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手段。要阻制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及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必须建立污染源削减和外源物质及农艺措施的准入管理制度。把农业源头投入总量控制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农业清洁生产污染预防的强制性环境管理制度,体现清洁生产的核心理念。
1.1源头总量控制制度
对生产中各环节投入的外源物质(原材料、水资源等)进行总量控制,减少非产品输出。为达到减少农业投入品品种、使用量、使用次数及使用范围的目的,在当地经济技术水平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总量控制因子,对农业污染源削减的潜力和机会进行评估和识别。按照农业清洁生产的不同环境标准级别,分别对农业各行业、主要种养种类开展清洁生产需要投入总量的科学预算核定,再按照一定的系数计算污染物排放量,实行允许投入量、允许排放流失量和超标收费制度,把主要种养种类的投入品最高限量标准作为强规执行。
1.2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农业生产活动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农药、化肥的投入上,而对农业产业结构、产品布局、耕作制度、农艺措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基本农田综合治理以及重要的农业发展规划、计划、方案中的不当行为或决策造成的环境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尽量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危害,必须建立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是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污染高风险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采取限定性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策,必要时进行限产甚至休耕休渔恢复;二是开展农业工程建设如重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综合治理等对水土流失、地表径流和土壤生物的影响评价;三是对重要农业发展规划、计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清洁生产环境标准体系
2.1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环境标准的原则
农业清洁生产管理条例上的制定,一定要在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的管理下得以开展。原因是环境上的标准只有符合了产业发展上的趋势与要求才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管理人员需要对管理工作上的细节进行相关的了解与掌握,才能根据农业市场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农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的是对生产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掌握,并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市场上的变化,将产品上的每一的生产环节都考虑到。生产环境上的规定标准需要将生产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的进行覆盖。
2.2农业清洁生产环境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为了让农产品上的管理工作开展得到细分,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生产水平上的体现对农业清洁生产上的环境体系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划,只有得到这样的细分,生产上的事物运行才能得到更为妥善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农业管理体系会被划分为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上的规定内容也会随着等级上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力度。通过对等级上的内容整理,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有依据的对问题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的是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人类在活动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环境进行良好的维护,那么人类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可以得到源头上的保护,生产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首要的前提,只有这样的条件约束才能让环境可以一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状态运行。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上的生产活动开展都需要遵守基本的清洁原则,让环境的压力可以缩减到的最小。
参考文献:
[1]段然,王刚,孙岩,等.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94-499.
[2]熊文兰.种植业清洁生产的内涵和技术体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