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园林景观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中式园林景观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现代技术;应用措施
居住区园林包括居住区建筑以外的庭院、绿地等集散场所,一般具有公共性和私密与公共的过渡性。对其设计要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传统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等特点,将园林整体营建与居住区建筑环境相融合,具体包括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园林水体设计、园林植物空间设计与营建、园路设计等,要在设计中体现居住区的整体风貌和品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休闲的理想场所。
1.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特点
1.1传统空间处理手法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主张天人合一,主张因地制宜的造园,并从山水、植物、建筑等多方面统一引到设计,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景园。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造园手法十分多变,不仅使用框景、障景、借景、对景、添景等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现代手法,从曲直、大小、高低、虚实、竖向等全方位的角度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丰富多变,从而营造出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园林效果。巧妙运用渗透,传承古典园林在局限的空间内能够打破局限,渗透、联络、延展、扩散到相邻空间的优势特点,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巧用渗透,能够增加景观层次,丰富庭院组景。
1.2 色彩应用要点
在新中式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色彩的合理搭配十分重要,色彩搭配得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会令人喜欢或者厌恶,宁静或是亢奋等。北京地区传统民居墙面常用的长城灰和芝麻灰、芝麻白等颜色,具有稳重、朴实的效果,但如果大面积混合应用于景墙,会与建筑墙面形成统一色调,则显得压抑沉重,给居住者的心理造成负担化影响,比如北京新四合院易郡居住区在颜色的处理上就有待提高,其在建筑和园路铺装上大面积的长城灰色,使得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沉闷而缺乏通透。因此,颜色的选用不仅要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特点,还需要显露现代气息,克服传统的沉重冗杂,体现时代创新,更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心理。
1.3 传统符号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园林在不断发展中,产生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包括祈福的符号、图腾,常用的动物、植物、吉祥物图案;传统建筑结构及装饰符号图案等,不胜枚举。在园林建设中,这些图案符号也被广为运用,标志着民族文脉的点点滴滴,令人视之便有体悟。有些符号甚至已成约定俗成的事物,如中国结、祥云、龙凤、貔貅、狻猊、蟠桃、玉玺等,代表着独一无二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2、园林要素组合设计要点
2、1园林要素与住宅建筑的和谐统一
在居住区中,住宅建筑占据整体重点,与园林景观及其他共同组成居住区整体环境。其中园林要素中的植物与水体属于软景。从造景的角度出发,住宅建筑在材质上与植物和水景产生对比,这种软硬兼具、刚柔并存、各有高低的景致只有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们提供各种感官的良好感受。
植物景观在整体园景中负担的责任是:突出背景、添加前景,并且创造夹景。水体景观则是增加园林整体的亲和、灵动,激发居民们与自然相融合的精神意趣。植物和水体的布置设计需要从住宅建筑的风格、色彩、意境、特色等出发,对建筑和园林的主题起到添彩、烘托的作用。同时,这些软景还能打破住宅建筑的硬质效果,使得构图形式更加活跃,使园林区景色各异、刚柔并济,也对道路、停车场等其他的场地设计提供了帮助。园林中的硬景一般是置石、假山、园路铺地以及景观小品,这些在竖向上的主要景观丰富了居住区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无疑是对住宅建筑的帮衬和相辅相成。因此在设计上必须与住宅风格、色彩、意境相符合,对体量的处理要科学合理,以达到互相融合,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效果。
2.2各要素设计相辅相成
参考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理水、建筑、植物这四个元素,便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点。这四种元素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要互相结合、融会贯通,通过造景手法而形成和谐、自然、美观的园林艺术图画。运用新中式手法对居住区园林进行设计,各设计要素需要和谐统一,具有节奏和韵律,水体、叠山置石、庇佑性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小品、植物、道路铺装等相辅相成,共同为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而服务。以假山的设计为例,园林中山体的运用在北京地区中的地方性表现较为突出,在很多传统园林中甚至可以成为主景。北京地区所用假山的材料多为青石或是土石相间,土石山极少单一出现,而是围合成连绵的山体,用以分割园林内外。土石山在设计营建上结合植物配置,借用高程,使园内树木高大浓荫,更显自然。
各要素之间通过空间组合,可以创造欲扬先抑的效果,借由传统造园手法中的借景、框景、对景等方式,打造有层次的空间。增加层次感不能盲目拼凑,而要结合居住区景观建设的实际情况,辅以当代科技手段,对山水进行合理改造,合理置景,各要素之间在材质、色彩、风格上可在相同基调的前提下。
2.3组合造景的地域性特征
在自然生态层面,居住区园林在进行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时,需尊重当地的自然要素,就地利用自然特色,并对自然生态进行补偿,营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居住环境。比如北京居住区的叠山水景中,所用的山石材料多取用出产自北京附近的黄石、青石、北太湖石等作为材料,搭配当地常用的植物景观,营造自然属性的山水景观,达到生态补偿的效应。
在人文历史层面,设计时需要保留地域传统文化,可对地域符号和地标进行抽取,在园林中再现地域场所精神。各元素组合造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达到完好的融合,使传统与现代在设计中融合体现,使全球性与地方性结合体现。
目前,大多数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存在简单的元素堆砌、过渡设计、景观克隆、守旧等现象,甚至过于概念化,忽视了“宜居”这一关键理念,不能很好的挖掘中国传统造园的精髓。也有些案例是设计手法和空间营建水平有待提高,空间效果不佳,过于规整呆板的建筑与园林之间缺乏交流,无法渲染当代活跃的气氛。另外,部分新中式居住区在园林景观在施工过程、后期维护中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红玺台的水池景观,在九月份左右即呈现干涸、无人管理之状态,以至于无法显出新中式景观的优越性。以上园林营建与设计方面的问题都有待解决
结束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水平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潮,园林设计中的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设计人员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加强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宗江.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技术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3, (9):59,67.
篇2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设计;居住区;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9-01
一、新中式设计产生的背景
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和影响,使我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欧美设计风格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地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而且在这些面孔还标注上了“洋”名字,这不得不让人感到迷茫。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园林景观营造传统,为什么要硬生生地抄袭异国的文化?这样的景观设计没有考虑到自身地区文化和自然地理差异等因素,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以追求豪华景观、任意破坏自然生态等现象已成为日益突显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本土文化是将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风”式居住风潮正式一支不可忽视的潮流。“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中式” 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被广大民众所追捧。"新中式"景观设计也就在此背景中诞生了,它是在汲取外来美学精华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概念
“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自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诞生,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得以充分地释放,“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它的诞生而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
三、新中式景观设计在现代居住区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中式居住区不是拘泥于传统的造园形式,而是对传统园林所体现的居住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取其文化精髓及造景手法运用于符合现代居住环境的设计中去。
深圳万科第五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100个楼盘活动”的六盘之一。它的景观定位是“骨子里的中国”,探索“原创现代・中式”景观,传承江南民居院落中的精粹。整个社区是以“村落”组成的,“村”内设有街巷连接各个“村落”构成了极富人情味的邻里空间。简式马头粉墙建筑外观汲取了传统马头墙的意蕴,简化马头墙的形式,形成具有强烈“中式”识别特征的墙体景观。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以池塘相隔,小桥相连,互为景观。水体与建筑融为一体,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意象韵味。通过墙体处理及建筑空间形成的框景、夹景等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使得空间虚实结合,小中见大,层次感丰富。庭院的“前庭后院中天井”以及通过组合形成的“六合院”、“四合院”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的内向型空间;在强调私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场所。第五园在色彩的控制上追求“舍艳求素”的原则,以中国传统民居采用的“黑、白、灰”三色来突出粉墙白瓦素雅的环境色彩基调。使用大面积的白色墙体并为植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同时也追求简介素雅的植物景观,结合场所进行修剪,局部采用欧式植物几何种植方式与简约的建筑外墙及道路布局方式向吻合,形成协调的建筑景观。
广州清华坊是现代院落式居住区,由住宅、部分商业建筑、会所、管理用房组成。在秉承成都清华坊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岭南气候与居住习惯的改良,着力建设一个具备院落格局、庭院楼阁、私家花园、古韵新风、文化内涵等五大特色的人居作品。以马头墙、天井、青粉瓦墙等传统建筑元素创建现代舒适的住宅环境。
四、结语
文化底蕴是景观设计的生命力。只有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凡人深刻理解之上,才能拥有融合和创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安居”、“乐居”;新中式景观设计也要符合国人的审美情趣,满足现代人生活对空间的使用要求。如今的“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处于良好的政治学术环境中,我们共同期待它能迎来一个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兴盛时代。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意境;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硬传统;软传统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独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古人的造物活动节奏与效率大大地低于当代人,但是慢节奏的设计实践反而可以让设计者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间,造物活动与文化意境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由意象说生发,至唐代概念明晰,宋至明清走向成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清人王夫之曾一再强调:“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巧藏其宅;”1建筑和室内作为一种生活空间,是一种实存环境,它具有可观的体量,庞大的尺寸,构成了人的最密切、最亲近的生活环境。传统室内空间对意境的表达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从铺地、护墙、窗、梁架、隔断等硬件的程式化造型到室内家具陈设、楹联等组合创造的空间整体氛围为使用者的遐思提供了辽阔的驰骋天地,可以激发活跃的浮想联翩,甚至能够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带来极为开阔和深远的领悟性。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文化自省能力的提高,室内设计界也出现了许多传统风格的设计实践和成功案例,笔者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并且有意识地在不同功能的设计空间中尝试体现传统文化意境,通过设计实践得出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2 传统文化在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设计,办公空间经历了复合功能到单一功能再到复合功能的轮回,信息技术带来的了办公方式的全新变革,对存贮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往需要较大面积;办公空间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包括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关注。
如何能创造出一个即满足现代办公功能需求,又体现传统文化意境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论题,笔者正好借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尝试。
本工作室位于苏州新区一座高层办公楼内,面积120平米,空间呈不规则形,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空间的北侧为锯齿形围合,并且在北上方形成了较为狭长的空间。面对这样一个异形空间,笔者决定顺势而为,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公共和私密两个部分。空间北部的狭长空间设置了财务室、总经理办公室以及洽谈区,这三个功能区间彼此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但又需要强调各自的私密性,北部空间的序列性正好可以符合三个空间之间这种彼此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关系。南部的空间较为规整,因此成为了主要的工作区。在充分分析了空间形态的特点并且将各功能分区及流线合理组织后,在室内的哪些区域、以何种方式体现传统文化意境成为了接下来的设计重点和难点。
所面临的问题一:怎样让对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的结合较为自然?问题二:选择哪种文化意象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因为方案地处苏州,在选择文化意象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园林景观、传统街巷以及沿河建筑等形象,最终选定了对古城街道意象进行一个抽象与再现。最终的结果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将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相结合,较为巧妙的方法就是将表现元素与带有功能性的装饰构件相结合,以此强调整个空间的整体性;二是需要选择简化的传统意象符号以一定的节奏韵律在整个空间进行分布和排列。以打印有苏州旧城黑白照片的展板两两相交形成传统建筑坡屋顶的造型,将展板与工作区下垂的格栅灯组合,工作区台面较长的尺度正好形成了三个狭长的通道,坡屋顶状展板的有序排列与照片主题从整体形象到细节都提示了传统街道的意向。照片与展板均采用无彩色,色彩的选择使得形象更好的融入了整个空间。
3 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而与第一个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笔者所做的一个名为“香雪海”的餐饮空间设计。本案地处于苏州城南,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建筑。低矮的层高和连续的横梁使层高限制在梁底只有2.7米的高度,且业主规定为中式现代餐饮空间以及在包厢的数量上也有要求。作为高档次的餐饮空间这样的原始低矮的建筑形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该项目给笔者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高度及空间所受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设计定位几经考量以及和业主的沟通等,最终将设计方案定位于整个方案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屋架结构来表现,几经商议决定通过屋架的形式来保证高度。经过图纸分析,平面布局调整恰当后,顶部设计迎合原有梁的造型以此最大限度保持高度。整个案例中屋顶的形态与传统中式屋顶的形态相似,最终形成了最高点。保持了原建筑板底和梁底的高度,成功的还原了原建筑的高度和状态。
经过笔者的分析,首先综合业主全包厢思路,结合周边顾客的消费观,笔者把一层调整为四个可分割的包厢,合则宴会,分则包厢。并同时考虑散座的需求灵活分割空间。此举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入口导向性的装饰与地面结合呼应层次分明的空间架构。迎面的造景看似上百条珊瑚鱼从墙面上欢快的游出。顶面上水滴“叮咚”融入青花瓷碗,溢出细细的水纹与空中的鱼儿以及池中水,水中鱼在灯光映衬下形成了动态的空中水景。在各个空间的转换区域,如走道尽端,或包厢转角等,采用了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转换空间,从视觉上引导移步换景的空间理念,给顾客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切身体验。各个空间上升的顶、椽子、横梁、上托架以及顶内其他装饰物等构成了现代中式文化餐饮的空间氛围。
与前一个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空间在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时更加强调一种舞台感和戏剧化的再现,对意境的表达借助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和构件,室内陈设的设计再度考量着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
4 余论
两个有着不同功能要求的现代空间都进行了传统文化意境的再现,但是两个空间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形象,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的传统美学中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是代表着截然相反的审美趣味,但是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种再现,也正如这两个方案带给人的感受一般,笔者藉此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物质再现的一些思考。正如侯幼彬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美学》中所说的一样,中国的建筑传统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是对建筑形象、结构、构件等表层元素的继承和再现,比如坡屋顶、斗拱、穿斗结构等;而软传统则是指建筑物质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对时空的认知、审美观念等等隐形的精神层面的元素。软硬传统的传承同样成为了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关键问题,当代室内空间格局与物理范围的突变都决定了室内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软传统的继承。真正的传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传统的室内设计硬件元素围绕着软传统这个核心将会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范江,洪.新中式主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