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运维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运维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运维管理行业是在传统的房屋管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兴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而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实体功能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运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定性描述和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手段对物业实体进行综合管理,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并对有关物业的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与定量评价、发展预测等。这也充分表明了运维管理行业正在朝着正规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当前的运维管理实践中,运维管理涉及的专业和范围较广,管理内容繁杂,不少企业仍还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模式,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运维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运维管理必须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建筑中的企业带来了便利,企业的运行将更多的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系统成为确保企业经济效益、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企业盈利的直接手段。因为传统的办公方式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人们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处理那些繁杂、重复的工作,而手工处理的延时和差错,正是现代化管理中应该去除的弊端。运维管理系统通过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合理安排维护资源,促使维护人员高效快速的完成工作并对维护人员进行有效的考评分析,提高了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用户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提醒用户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资产设备保持最佳运转状态,延长了使用期限,降低了维护成本。用户可通过业务统计和预警功能,实时查看设备统计信息和设备维护工作的执行情况,为接下来的设备维护计划做好准备,控制维护成本,为企业的规范化运作提供可参照的依据。
2运维管理规划和建设目标
运维管理系统是对智能建筑物内所有运行设备的档案、运行、维护、保养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保养管理、维修申请/工作单管理等方面。软件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大楼内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以方便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同时提供技术手段为办公楼的特殊性要求提供服务。运维管理系统充分采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资源,搭建物业经营管理系统,系统不仅可以简化、规范运维管理公司的日常操作,全面管理企业的运行状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信息支持,为企业创造出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促进了物业公司向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迈进。运维管理系统是智能化楼宇集成系统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将各子系统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支撑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建筑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统一的Web图形窗口界面,系统管理员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实现建筑内被集成的各功能子系统以及相应更下层功能系统、实施、监视、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实现安防与设备监控的科学化管理,以及提升与之相适应的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基于成熟、先进、实用的原则,把智能建筑使用的各智能化子系统的设备,由各自独立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和协调的综合网络系统,使系统信息高度的共享和合理的分配。建设目标:(1)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为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项管理与运营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降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费用。(2)通过对信息处理、存储、传输、检索,为物业公司的管理者、业主及其他客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3)满足物业管理公司的基本业务、专项业务和特色业务的管理需求。(4)覆盖整个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能和业务处理职能。(5)通过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决策层提供咨询决策信息。(6)整合企业管理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信息门户子系统。
运维管理系统主要还体现在信息化管理服务上,也是在常规的物业管理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建设目标具体可以细化为一站式客户增值服务、共享数据中心管理、工作流定制管理、能耗管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1)一站式客户增值服务运维管理系统的信息门户网站、客户服务IP呼叫中心共同提供基于Web和专门客户端的物业服务,客户可以用多种方式同时和物业管理部门进行交互,包括投诉、保修、建议、查询、申请等各项增值业务服务。
(2)共享数据中心管理运维管理系统和集成管理平台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共享数据中心管理,真正实现一个数据中心,多级数据库管理。强调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数据、客户数据、运营数据、能源数据的综合性管理目标。
(3)工作流定制管理运维管理系统集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是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平台,包括工作流引擎和可视化流程设计器,完全支持业务流程自定义,支持复杂流程的配置管理。灵活适应业务流程变革,显著降低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成本。流程绩效分析模块包括年度工作绩效分析、流程平均办理周期分析、人员工作量统计分析、参与人员平均办理周期分析。这有利于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发现工作问题所在,持续改善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4)能源管理运维管理系统将对各种自带能源控制设备集成,整合能源管理信息视图,支持对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让客户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在遇到与能源相关的潜在问题时,它还会向能源物业管理人员发出告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利用该软件所具备的历史走向与预测功能可帮助客户提高现有环境与能源规划的精度。它还可以帮助客户处理楼宇能源在空间、电源和制冷方面的物理限制;实现对能耗设备的计量,从而便于产品成本的精确核算。
(5)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运维管理系统形成一整套对设施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方案,以提高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强电、弱电、给排水、电梯、消防、暖通等楼宇设备的维护效果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的水平和客户服务的满意度,长远来看会对使用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3运维组成和重点功能根据建筑物规模的大小,一般考虑运维系统主要由以下分类组成:(1)物业业务管理:房产管理、物业维修及二次装修管理、收费管理、保洁管理、租赁管理、裙楼会议中心管理、停车场管理、来访者管理。(2)物业设施管理: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设备保养管理、设施设备巡查、机电巡查功能、设备信息管理、综合安防及机电设备监控。(3)运维经营活动及增值服务:面向客户的综合信息服务,面向客户的门户网站、客户投诉、客户查询、来访者登记信息服务,自动计量、会议室预订、辅助管理功能。
3.1一站式综合信息管理提供运维管理系统门户网站,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方式浏览、监控、查询物业管理的设施和增值服务的各功能模块。物业设施管理系统提供来访者管理、商务服务、办公服务、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功能模块。实现对智能化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根据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管理模块,如系统管理、报警管理、设施管理、节能管理、事件管理、信息管理、维护管理、文档管理、报表管理、日志管理等。通过智能化系统综合管理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效率。
3.2交互式信息管理提供物业设施管理系统门户网站,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方式,浏览智能建筑企业内网中的内容和查询各智能化应用系统信息;同时提供C/S版的工程管理中心、消防监控中心、客房服务办公中心的操作台工具。带有信息管理功能,能够查询、保存、维护设备档案,能够进行能源计量,记录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以便使用者查询。系统可对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资料和图纸、设备维护和维修记录、易耗品和备件的库存进行电子化管理。同时,系统能够在设备维护检修到期前进行预警,以声音或闪烁提示,并给出实施地点、所需的准备工作信息,自动生成设备维护检修单。当各系统设备工作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立即调出相应位置的布防图,显示报警设备、位置的和状态等,并用多种形式(如声音、颜色、闪烁等)进行报警,同时提示相应的处理方法。
3.3集中的监视和管理系统允许网络上的任一工作站通过一致的软件界面对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高性能的实时监测、采集、整理、分析和储存。同时,使用者可根据权限设置在电子地图上实现对设备的操作管理。物业设施管理及设备运行监视,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页面进行超链接及显示,只监不控。建立设施及设备档案,自动生成系统保养计划,对设施及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主要设施及设备预防性监测、设施及设备巡查到位跟踪及巡查记录、综合节能管理和节能报表自动生成。设施及设备运行保养自动提示、设施及设备维修单自动生成、设施及设备保养与维修记录、设施及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实现对智能物业设施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集成。集成系统具有接管上述各智能化应用系统操控的能力,具有对上述各应用系统进行操作、监控、设置、修改、查询等功能。
3.4管理模式定制功能物业设施管理系统内嵌短信管理平台、大屏统一控制平台,将设备的报警信息、管理信息、售后维护信息能及时地传播给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企业维护人员和施工单位维护人员。完全集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是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平台,包括工作流引擎和可视化流程设计器,完全支持业务流程自定义,支持复杂流程的配置管理。灵活适应业务流程变革,显著降低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成本。
4运维系统在项目中的优化建议
为了加强智能化运维系统信息的管理,使得设备的报警信息、管理信息、售后维护信息能及时地传播给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企业维护人员和施工单位维护人员,系统可以嵌入短信管理平台,当发生警情时(火警、盗警),智能化集成系统接收到各子系统的故障报警信号后,在进行联动的同时,分系统、分级别地通过短信平台向相关人员的无线移动电话发送提示短信,自动快速将设备的报警信息、维护信息迅速地传播给相关工程维修人员,工程维修人员在接收到故障报警信息后,须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并回复维修情况。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恢复信号且未有回复信息,将自动提升该信号的故障等级,再次向相关人员发送故障信息的同时,将向上一级主管的移动电话发送提示短信。同时可以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监视,并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进行报警处理,这样也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篇2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增加快,各地建设的工程项目遍地开花。但是在建设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安全事故屡禁不止。这不仅危害了施工者的生命,还会阻滞整个建设施工的步伐。而企业要想实现建设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重视危机管理在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意义。把危机管理的意识落实到对人的关怀和提高建设的质量方面去。让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把责任分配落实到个人,最终要实现建设的有序。让施工计划能够得到落实,实现建设的有序和顺畅。做到对危机的规避和防范,实现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和实现建设质量的保证的目的。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危机内涵
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泛,是一项需要长时间行进的过程。而且整个操作过程及其复杂,而且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为工期长等特点,极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如果这些问题和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出现危机。危机的出现就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不能有效的实现成本的良好控制。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树立危机意识,把握工程建设危机的内涵,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防止因为一些问题和细节的纰漏出现的危机,保障整个建筑施工都能健康有序的进行。
3、强化建筑施工管理观念,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要想真正的将危机管理意识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传统的施工管理的理念,强化危机管理意识。为了让管理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具备有较强的危机管理意识。这就要求管理者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要有比较强的敏感性,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危机和风险,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因为这样,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施工管理中强化危机管理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残酷,一个建筑企业如果想在市场中生存并发展起来,管理人员必须要担负着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要随时保持着危机管理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危机和风险。
4、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4.1 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管理人员作为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执行者,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相当于做好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所以,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要让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危机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对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的重要意义。
4.2 应该重视交流和沟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和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和沟通的工作,使人民大众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工程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悉心地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4.3 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
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管理培训活动,通过专业的一些培训措施和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同时也使建筑施工人员能够更进一步的加深对危机管理意识的了解。确保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危机和风险,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进而使得整个建筑工程能够保期保质的完成工程。
5、做好危机管理意识宣传的推广工作,并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要想真正的发挥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要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危机管理氛围,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药做好危机管理的宣传工作,如在一些危险地段挂上一些危机管理的条幅或设置一些危机管理警示灯,或在重要地段题写一些相关的警语和口号,等等。同时,建筑企业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认真谨慎的精神面貌。让所有的施工人员意识到危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将危机意识深深的印入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脑海中。比如说,要求施工人员在对待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认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严格规范的操作技术,加深工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忠诚度。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随时抱有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如果要想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危机管理意识的真正作用,最主要的是设立危机预警体制,这样才能通过危机管理做好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工作。所以,为了能够使施工管理人员有效的应对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危机,必须要设立危机预警机制,由专业人员设计一套敏感性、预警精准的管理系统,以确保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行性。
6、信息资料的收集和监控工作
6.1 对同行业之间发生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进行适当时候的有效收集和整理,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针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调整。
6.2 做好交流和沟通的工作,及时地收集和整理社会各个方面对施工产品的评价个反馈信息,从其中得到在第一时间掌握的市场信息,进而能够迅速的发现和监测出容易引起危机的各种原因和因素。
6.3 对收集和整理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别、分析和研究,以保证能够有效预警以后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和风险,并在适当的时机拉响危机预警。
6.4 加强对同行业之间的研究和分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企业自身在应对危机时候的处理能力。
7、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如果要想真正的发挥危机管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运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立一个专门危机管理的机构,并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危机管理机构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立危机管理机构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危机和风险,同时也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在危机还没出现的时候,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让危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出处理危机相关工作的流程,进一步的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危机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确保在建筑施工工程能够保质保期的完成工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解析了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建筑企业能够将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管理意识及时、有效的变为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机和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以确保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将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施工流程的不规范、建筑施工技术的落后、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意识等问题解决了,能够及时、有效的规避施工,保证建筑工程保期保质的完成,使建筑企业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我们相信危机管理意识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库丽汗·夏克木.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8).
[2]王守俊,武乾,张兰兰.建筑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及应对的组织模式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1).
篇3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质量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工建筑物是控制和调节水流、防治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在当今电能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形势下,水电站越来越多。水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更环保、更节约能源,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
所谓水电站就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由水工建筑物、厂房、发电动力装置、电气一次系统、电气二次系统等部分组成。壅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均为水工建筑物,发电动力装置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和主厂房中的一些辅助设备。水工建筑物主要作用是壅高水位,形成有调节能力的水库,渲泄调蓄后多余的水量和洪水,提供运转厂房和水道系统。其中壅水建筑物是水电站中的主要水工建筑物,核心建筑是大坝;引水建筑物包括进水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是用于汛期洪水的渲泄,比如说:溢洪道、泄水闸、泄洪隧道等。
水工建筑物是水电站中的基础建筑物,它对水电站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对水电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起到一定的影响。而在我国水电站的维护工作中往往更加注重对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工建筑物的维护很容易被忽视,水工建筑物维护中没有科学的工作流程,维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
1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管理现状
水电站中的水工建筑物由于运行的环境较为恶劣,加上施工时存在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因而很容易出现损坏现象。比如说:泄洪建筑物,它是水工建筑物中比较容易出现损坏的部分,尤其是在一些调节能力较差的水电站中,泄洪建筑物每年汛期时都会使用,泄洪建筑物遭受到水流的冲击,加上日常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损坏,因此,开展维护工作很重要。那么,在开展水工建筑物维护工作中,又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1施工方案简单
水工建筑物在维护项目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不重视,维护项目开展得不如人意。很多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中,并没有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来开展维护工作,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较为简单,没有系统的进行针对性维护工作,没有对水工建筑物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严格的维护工作。很多时候虽然有施工图纸,但是由于施工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阻碍使得维护项目施工没有完全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维护工程项目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中,一些是由于之前建设的质量不合格,一些是日常管理不善造成的,一些是在长期的使用中造成的。因此,在开展维护项目时,需要对水工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通过严格的施工来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质量。
1.2施工管理不严格
在维护项目中,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只是对水工建筑物的小修、小补,不需要按照工程建设时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因此很多维护项目中并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规范、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施工人员按照经验来施工,施工的随意性较大,这就使得施工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1.3质量意识低
质量意识低,在进行维护项目的施工中,没有严格规范进场的施工材料,没有严格规范施工技术工艺,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等,这样使得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患。在维护项目的验收中,也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使得施工质量存在很大问题,导致质量低下。
针对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对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及时进行更新,提高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到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到水工建筑物对水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其次是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促进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2标准化管理概述
标准化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将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按照一定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来开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在制度要求内规范施工,从而减少矛盾的产生,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在水工建筑物的维护项目中,运用标准化管理,对维护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设计,找出以往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优化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管理水平。
2.1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如:项目策划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信息管理等。在这些管理内容中,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其分成五个管理体系: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这五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根据标准化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进行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在工程管理中严格进行管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中,运用标准化管理,将项目区分成这五个子体系,然后针对每个子体系进行具体的专业化管理,优化管理方法,进而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水工建筑物维护预期效果。
2.2标准化管理目标
标准化在不同的对象中有不同的管理目标。比如说:企业标准化管理目标就是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和教育训练。而在一般的工程项目中,标准化管理目标就是希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管理模式、机构设置、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标准、评价机制的标准化,通过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最终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
3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能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电站工作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提高水电站各个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是促进水电站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水工建筑物作为水电站中的辅助设施,很多人并不注重其维护工作,这使得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逐步下降,不利于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水工建筑物的维护工作可以有效避免破坏事件的发生,由于水工建筑物的运转环境比较恶劣,比如说:泄洪隧洞要定期进行检查并开展修补工作,避免影响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开展水工建筑物维护工作,那么就会出现腐蚀、渠道堵塞、坝体裂缝等损坏现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转,不利于水电站的运转,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开展是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关键。水工建筑物在天长日久的运转中总是会出现各种损伤,损伤一般是由小变大的,当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其进行维修也会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样既影响了水工建筑物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影响了水工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提高。
4如何开展标准化管理
水工建筑物的维护工作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既要注重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日常维护工作制度来开展维护工作,从各个细节做起,避免水工建筑物大损坏现象的发生。还要根据水工建筑物运作的具体情况来开展维护项目,当水工建筑物出现较大损坏现象时,要根据损坏的具体情况设计施工方案,制定严谨的维护施工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运用标准化管理,将项目分成五个子体系,明确项目目标,从各个环节上做好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总体目标,促进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顺畅开展。那么,标准化管理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入手呢?
4.1明确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针对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开展进行管理流程的制定,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和职责要非常了解,全面掌握项目各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明确项目中的重点环节。
建立标准化管理标准的具体步骤应该是:
第一,确立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开展的具体工作内容,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身的职责。管理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把握,从项目开展初期的资料收集到项目竣工阶段资料的归档和结算都要全过程跟踪,在项目施工中要协调处理各方的矛盾,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第二,各个部门理顺管理关系。根据项目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内容来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和谐相处。
第三,保证各个部门的标准化管理之外,还要对项目中所有出现的资料、文档等进行标准化管理,明确格式、内容,促进工程资料的标准化。
4.2明确工作标准
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开展是希望获得一定的预期效果的,这就要求在项目施工前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每个工作人员都能进行规范作业。那么,开展标准化管理时就需要根据项目的预期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对每个细节上的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工作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伴随着相适应的奖惩机制和业绩考核机制,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顺利开展。
4.3确立技术标准
由于每个水电站都不相同,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地理地质条件上都有很大区别,比如说:在北方水电站的水工建筑物中都会有防结冰的任务,而在南方则不需要。那么,在确立技术标准时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来确立,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功能来制定合适的技术标准,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来保证技术标准的实现。
4.4强化现场管理,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开展中要注重现场管理,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企业要根据维护项目的特点来开展现场管理,根据标准化管理的五个子体系来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每个子体系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安全施工,确保规范施工。协调施工中各方矛盾,保证施工的秩序,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
4.5强化质量意识
在从事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中,如果不注重质量就会使得预期目标难以实现,那么开展标准化管理就要强化质量意识。这里指的不仅是相关负责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强化质量意识,使得每个施工人员正确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进行规范施工,进行严格施工。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确保施工的规范,从细节上保证工程质量,最终实现水工建筑物维护目标。标准化管理中要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有明确要求,采用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4.6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注重过程标准化管理中就要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从而确保过程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和技术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新技术,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施工目标的实现。更新管理理念,让所有人员处于较为和谐的环境中施工,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促进规范作业,从而促进施工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它施工范围较小,投资较小,因而较容易出现施工方案简单、施工质量监管不严的情况。因此,开展标准化管理要对维护项目进行具体考察,形成科学的工作流程,保证施工的质量,促进水工建筑物质量和使用寿命的提高,促进水电站的安全、稳定、经济和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臻.浅谈水工建筑物在水电站项目中的标准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4).
[2]杨继红.电网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甘肃科技,2011,27(21).
[3]和丽忠.水工建筑物的检查与维护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1(3).
[4]卢伟.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的标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5]张军.试述推进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9).
篇4
【关键词】BIM设计;BIM应用;铁路客站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BIM技术的出现为提高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BIM技术在建设中的使用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中无法解决的复杂空间多元化设计难题,确保了项目的高品质顺利实施,同时为后期建筑运维提供了数据保障。铁路客站是个极为复杂的建筑系统,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使建设与运维深度结合,建设过程更加科学,运维更加便利。
1BIM的概念与设计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建筑,并包含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应用贯穿于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个阶段。
1.1BIM的设计
BIM在不同设计阶段和不同项目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以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为目标而进行应用。1.1.1前期性能化设计在设计的前期可以利用BIM进行的性能化设计包括:(1)场地设计:场地高程设计一般较为复杂,建筑与场地BIM模型完成后,可直接一次系统性的检查整体场地和建筑的匹配度、还可进行土方算量、挖填方平衡、竖向设计优化等。(2)光环境模拟:根据太阳高度角对场地进行全天的日照模拟,为方案的总体布局提供依据(图1)。图1光环境模拟(3)风环境模拟:利用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建筑外环境中的风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对建筑外环境中的风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图2)。(4)疏散模拟:利用BIM可以模拟出人员疏散的时间,每个疏散出口所疏导的人数等。(5)烟气模拟:在BIM中通过计算模拟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扩散速度与时间,对设计方案进行校对。1.1.22D-3D的辅助设计2D-3D的辅助设计是指整个设计还是通过传统二维设计方式进行,绘制二维图纸然后将其转换成三维模型,再对已有二维设计进行校正的应用(图3)。这种应用可以实现:(1)碰撞检测:目前90%的BIM应用是通过碰撞检测功能发现设计中错、漏、碰问题。(2)管线综合:相比二维管线,显然三维直观的管线系统更能反映真实的空间状态,通过BIM三维模型,进行管线综合,能够真实反映空间净高。(3)工程量的统计:BIM设计模型可以直接提量,且当模型更新时明细表统计量同步自动更新,从而对传统算量起到辅助验证作用。(4)VR/AR表达: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终端或利用专业的VR设备对设计进行真实场景的体验和模拟。1.1.32.5D辅助设计在一些复杂的项目中,整体比较规整但局部非常复杂,复杂部分传统的二维图纸已无法表达清楚,这时设计还是采用二维设计,但复杂部分可以用BIM直接进行三维设计,然后将三维模型导成二维图纸出图,这种BIM应用即为2.5D辅助设计(图4)。1.1.4BIM三维设计特别复杂的项目,用传统二维设计无法表达或者效率极低的时候,比如迪士尼的城堡项目可以直接采用BIM进行正向设计,各专业都在三维模型上工作,最后直接三维出图或者生成二维图纸出图,这对设计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非常有益(图5、图6)。
1.2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2.1BIM在施工中的应用BIM技术的出现除了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外,对施工阶段也有着诸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1)4D模拟施工:4D施工模拟就是把三维模型加上时间概念,模拟施工现场情况,从而更加直观对施工进度进行预判、控制,更加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与筹划,节约社会资源。(2)辅助钢结构深化设计:将钢结构深化模型导入BIM软件,辅助检查钢结构深化模型是否与原设计意图匹配。(3)辅助幕墙深化设计:在BIM模型上进行幕墙安装设计,进行幕墙构造空间验证,使幕墙构件的加工更加准确,减少因加工后与现场的不匹配而引起的返工。(4)机电安装设计:根据精装要求、现场安装工序条件等,对机电模型进行深化设计,确保安装可行。(5)3D施工管理平台:通过搭建可视化施工管理平台实现对现场质量和安全工作的管理。此外,BIM模型可以作为载体对现场质量问题进行管理,基于模型的质量问题记录、问题销项,是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6)数字化、工厂化、预制化加工:将BIM模型中的构件导出,列出模型清单,在工厂中进行精准预制,从而提高复杂构件的制作和安装精度。1.2.2BIM在运维中应用BIM运维是指一整套基于BIM技术开发的,以工作流程为基础,对建筑的设备设施、空间、人员进行智能化多维管理的建筑管理工具。这些管理工具是以BIM模型为载体,关联了资产、设施、设备、资料等信息,以围绕运维阶段的需要,采用了物联网、异构体系集成、移动互联、二维码等应用技术,实现基于三维动态建筑数据的资产与设施设备管理。众所周知,对于建筑项目来讲,其生命周期主要分为早期的规划设计阶段、中期的施工阶段及后期的营运维护管理阶段。从建筑投入建设到后期持续运营的整体生命周期中(大于50年),建造费用占总投入的20%,后期运营费用占总投入的80%。传统的建筑运维管理存在纸质文件资料过多、管理难度大、工单管理落后、沟通成本、人员流动性对管理的影响较大等问题。采用BIM运维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极大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BIM运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管理、能源管理、空间管理、智能化管理、资料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主要应用体现在几方面:(1)设施及资产管理。设施资产管理基于运维管理平台主要实现资产盘点、折旧管理、报表管理、设施维护提醒以及包括会务以及租赁管理等功能模块集成,方便建筑全过程设施和工程资产的有效管理。(2)运营信息集成。基于BIM技术的运维平台,实现了运维信息集成化、可视化的功能,提高了物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用能统计、电能管理、用水管理、用气管理、人流管理、安防管理等模块的集成应用,更好地体现绿色建筑和智慧建筑的理念。(3)设备运营维护。通过运维平台可以对建筑各层设备进行三维可视化浏览,随时调看设备的基础参数信息、动态信息。也方便维保工单追踪,对设备故障作出及时响应。在遇到设备故障时,可以自动报警并第一时间通知维保责任人及时处理。(4)多终端操作。BIM运维平台实现了数据集成,各子系统(楼宇自控、火灾报警、安防监控、办公自动化等系统模块)相对独立运行,用户可在网页端、IOS端、安卓端任意选择登陆方式,自由查看相关的信息,也方便协调各子系统的相互合作关系,完成系统的联动控制。
2BIM在铁路客站中的应用
2.1BIM在兰州西站设计中的应用
兰州西站是全路第一座运用BIM设计的客站(图7)。BIM技术在兰州西项目中主要运用包括:(1)运用BIM技术对兰州西站高架候车厅进行疏散模拟,校对和确定疏散口位置和疏散宽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旅客能够安全疏散。(2)通过光环境模拟检验和调整立面与屋顶的开窗面积、开启方式,达到白天在不开灯的情况下候车厅有足够的照度,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3)对车站进行风环境模拟,设计出合理的建筑风环境,进一步指导建筑内的自然通风设计。(4)在BIM模型中通过碰撞检测协助,共计发现问题175处(其中建筑、结构专业问题55处,机电设备管线问题120处)并调整解决,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施工中返工、延误工期等问题(图8、图9)。(5)对于复杂部位进行剖切三维展示,便于参建各方更好理解图纸,减少误解。基于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将设计阶段的BIM成果转移到了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也进行了BIM应用的尝试,根据BIM模型进行站房施工模拟搭建,提前了解施工中可能碰到的返工、窝工等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建设工期由24个月减少到18个月;BIM技术用于4D施工管理以控制工程进度,更加直观表达施工情况。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用BIM技术的基础上,也对BIM运维进行了尝试,将设计建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加以收集处理并模型可视化,结合运营期间的相应数据,采用大数据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以期打造全数字化维护管理系统。由于缺少BIM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前期策划,施工阶段设备信息录入不全等原因,最后兰州西站BIM运维的应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BIM技术在重庆西站设计中的应用
重庆西站与兰州西站属于同时期的车站(图10),设计时间稍晚于兰州西站,在兰州西站BIM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对重庆西站复杂部位进行了BIM设计,主要包含方面有:(1)对复杂幕墙运用BIM技术进行找形和板块分割。由于重庆西站立面有双曲面,如何通过模数化的板块实现造型,并在安装中精准定位以达到设计效果是影响重庆西站成败的重要因素,但通过传统二维设计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而借助BIM技术进行三维找形和板块分割就相对容易达到效果。(2)在重庆西站预应力清水混凝土雨棚的设计中,使用BIM技术实现了雨水管及各种电线、信息管线的精准预埋,为实现清水混凝土雨棚的完美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设计阶段的BIM应用,重庆西站在施工阶段也应用BIM技术实现了部分4D现场施工管理、幕墙复杂构件及局部单元的工厂化、预制化建造,对重庆西站正立面效果和清水混凝土雨棚效果的呈现起了巨大作用。
3结束语
本文由BIM技术的概念展开,分析了BIM的设计原理及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在兰州西和重庆西站中BIM技术的使用情况BIM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工程质量与运维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功能复杂的建筑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5
机遇面前我们面临着重重挑战。首先,我国BIM标准空缺,没有相关规范对BIM实施企业进行指导,软件格式纷杂且软件间缺乏接口,BIM数据传递之路难以贯通。如何打通数据壁垒,将各实施阶段BIM信息组成的数据之龙盘活,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其次,现有运维用户界面多数基于二维图纸,其灵活性受到较大限制,无法进行互动操作。如何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将三维模型与运维管理平台进行集成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在项目设计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华东总院借鉴国际先进机场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以BIM为载体,集成云技术、物联网及智能楼宇等前沿技术,首次自主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解决了运营阶段数据采集与管理的难题,有效提升了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我们选取PCR机房为例,设计阶段在BIM模型中添加设备机柜的常规几何数据,并为施工阶段留下扩展栏,施工阶段在BIM模型中补充该机柜的厂家、型号、成本等物理信息,运维阶段在平台中集成该机柜接收的传感器实时数据。
通过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意图以数据的方式存储、堆积,并向下一阶段传递,在整合施工阶段数据后,与智能楼控系统数据对接,形成全生命周期数据库。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BIM模型得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所有数据都遵循一定的存储规则有序地放置于BIM数据库中。项目竣工时,这些数据会随BIM模型一起交付给运维管理人员。
在全生命周期BIM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我们运用动静数据结合、数据库管理、模型轻量化三个策略,可实现设备实时监控、设备日常维护、应急管理、能耗分析、运维策略优化等运维管理功能。
策略一:BIM动静数据结合。我们将全生命周期中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为设计、施工阶段累计的静态数据;另一类为运维阶段累计的动态数据。我们将BIM平台作为载体,承载静态与动态数据,通过二次开发打通数据间的壁垒,形成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
策略二:BIM数据库管理。我们将传感器动态数据和BIM模型静态数据进行绑定,并将集成数据导人中央数据库,形成完整的运维数据库。所有非几何数据全部交由数据库管理,充分发挥了数据库处理海量数据的优势,极大提升了数据的管理效率,实现了几何数据与非几何数据的分布式管理构想。
策略三:BIM模型轻量化处理。如果将设计、施工阶段的完整BIM模型直接放入图形引擎中会出现卡顿现象,于是我们通过数据库对BIM模型数据进行筛选,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形成轻量化的BIM模型,再放入图形引擎中,即可流畅展示。
通过以上三个策略,我们建立了BIM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它具有多系统汇聚、云技术支撑、多学科融合三个特点。
特点一:多系统汇聚。我们的平台基于BIM模型,集成了楼控、空调、安防、监控等建筑物智能系统,将各系统数据整合到BIM模型中去,形成全生命周期BIM数据库,实现全系统的智能化统一运维管理。
特点二:云技术支撑。由于多系统的集成,庞大的BIM数据处理仅依托一台个人电脑已经捉襟见肘,此时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部署云解决方案,将大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放置于云端,既解决了大数据的处理工作,又简化了工作人员的个人电脑配置,同时提供了便捷的移动办公环境,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特点三:多学科融合。BIM技术提供了三维可视化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将智能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入BIM模型中,实现从智能建筑向智慧建筑的飞跃。
本系统如同可视化的智能图书馆,保存了建筑物丰富的信息资料,可供用户进行搜索、查阅、定位、调用和管理。把原来楼宇中独立运行并操作的各设备系统,通过RFID等技术汇总到本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
功能一:设备实时监控
在运维平台中,通过点选安防系统内不同位置的摄像头,可实时读取到各摄像头对应的影像数据并在平台内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便于工作人员开展安防工作。
功能二:设备日常维护
本系统将所有设备的日常维护计划集成至三维模型,包括维护周期、维护方法和维护指标等,并与设备说明书绑定。系统会根据每个设备的上次维护时间和维护计划自动计算出下次维护时间,并按时间排序列出维护任务,高亮显示近一周的维护任务。当维护人员点击任何一条记录时,可以查看该项任务的详细信息,并能够在三维模型中准确锁定设备位置,以便快速到达现场。
功能三:应急管理
本系统可根据物联网采集的数据自动发出报警和预警,如遇设备使用寿命到期、水管气管爆裂等设备使用异常情况时可自动发出警报,以便相关责任人及时到场处置。如发生火灾、漏水、抢劫等突发恶性事件时可以通过本系统接收的物联网传感器数据迅速定位建筑内部复杂的通道和出入口,以控制灾难蔓延和事态扩展。
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运维平台会自动报警并迅速锁定故障设备所在的空间位置,点选该故障设备,系统将显示发生故障原因并生成维修单进行派发,同时发送短信通知相关责任人。当维护人员依据维修单完成设备维护后,按照维护管理要求将本次维修记录录入系统归档。
功能四:能耗分析与管理
本系统深入集成了分布于现场的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在三维模型场景中展示电能实时和历史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展示方式相比,三维模型用于数据展示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显示方式,如颜色、透明度、临时隐藏、闪烁、分区显示等,能够揭示更多隐藏于数据中的规律和特点。本系统还具备历史数据曲线生成和对比、报表生成等功能,结合三维模型的高度互动性,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求将电力相关的数据按系统、区域、类型、部门等方式自由组合。
功能五:运维策略优化
传统的运维策略是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制定满足正常运营需求的计划,通过实际运营中的反馈进行修正,需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形成稳定的运维方案,其局限性在于反馈时间长、调整程度无法量化、资源过度分配难于发现,其中资源过度分配是造成运营过程浪费的最主要原因。
本系统将分布式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空间使用情况、舒适度、能耗、设备负荷等数据集成至中央数据库,并通过三维模型表达数据的位置信息,原本由不同系统采集的独立数据通过位置信息建立了完整的关联关系。最后将形成的与三维模型绑定的集成数据库交付给运营数据分析专家对运营的情况做出诊断,可及时发现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的量化指标,从而实现绿色运维的目标。
数据之龙的腾飞离不开对BIM、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挖掘、整合和嵌入式应用。唯有抓牢数据这条主线,深入探索BIM技术的创新应用才能提升管理效率,做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机场建筑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智慧建筑。
业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建筑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BIM设计负责人:孙璐
篇6
“众所周知,神经中枢在人体中起到了连接、协同、调节及控制的作用,以保证人体健康、协调。在智能楼宇中,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跨平台融合,实现了系统智慧集成、软件智慧管理的互联互通,带来智能用户价值,助力打造创新的‘建筑绿色生产力’。” 施耐德电气能效及楼宇事业部建筑能效中心总监孙靖表示。
系统智慧集成
不同于传统楼宇自控系统的各子系统独立运行,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智慧集成配电、照明、安防、暖通、监控、能源管理等多种子系统,通过统一平台便可对楼宇进行综合管理。不仅提高了楼宇系统全局处理能力,实现一体化服务,而且对建筑物能效进行优化与动态管理。
其中,通过智能配电设备联网,SmartStruxure 对能源供给与需求进行双向管理,兼顾了供电质量/ 用电安全及能效管理,实现智能配电系统集成。通过暖通空调、安全防范、智能照明三大系统集成,对建筑能耗按需优化,并将所有优化策略通过能效指标予以显示和评估。比如安防视频监控显示楼宇无人时,空调、灯光等电气设备会自动关闭,从而实现节能。
除了子系统之间的智慧集成,SmartStruxure 还可以通过与行业应用(如酒店客房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工厂车间管理系统、民航航班信息系统等)集成,使建筑智能化真正服务于业务需求。
软件智慧管理
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在大数据、云时代下深度融合楼宇管理与信息化,通过智慧的“大脑”——软件实现楼宇各子系统、楼宇系统与第三方系统、楼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分享,让楼宇更智能,管理更简捷。SmartStruxure 兼容ISO 标准通信协议,无需硬件网关即可无缝集成LonWorks,BACNet,Modbus,Webservice等第三方设备,调试便捷,降低了调试及集成成本,实现各种专业应用。SmartStruxure 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手机可查看系统情况,实时观察现场情况,及时得到系统报警。
SmartStruxure 提供基于云的楼宇智能管理服务,包括故障检测及诊断、远程监控与分析、报告及维护,在满足日常楼宇操作和运维需求的同时,是工程优化计划的完美助手。
用户智能价值
施耐德电气倡导“建筑绿色生产力”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智慧、以人为本的建筑,为楼宇投资者提升楼宇的资产与品牌价值,为楼宇管理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运维手段,为楼宇使用者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和智能体验。
SmartStruxure 凭借基础系统集成、软件智能管理,平衡、连通绿色生产力的三大驱动力,是对“建筑绿色生产力”的最佳诠释和践行:
投资绿色生产力
SmartStruxure 通过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和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简化管理流程,减少设备及人工成本,确保楼宇效益最大化;通过部署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战略帮助楼宇管理者提升资产价值并延长资产寿命。运维绿色生产力
施耐德电气提供楼宇管理产品线,保证设备兼容性,增加调试便捷性。SmartStruxure 拥有易用、人性化、精美的操作界面,易于上手,提升运营水平;通过远程能效管理及能效服务、IT、云技术等,实现整个集团的参数对标及决策管理,达到能源与运营效率双提升。
篇7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一、现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缺陷
(一)信息和数据资源共享的局限性
BIM的含义是建筑信息模型,其中建筑模型是载体,信息和数据是核心,只有将其中的信息和数据有效地共享才能体现出建筑模型的价值。而现有的许多建筑企业、施工企业和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虽然已经在过往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这些信息和数据还都是独立的、非共享的,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和数据共享,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建筑工程造价信息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历史指标数据难以查找并加以利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积累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并加以参考利用,可以使快速有效地反映出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数据是否合理。同时,工程造价指标数据的积累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是,在现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这些指标数据难以通过有效地管理、整合并有序地归档。这就造成了这些指标数据难以查找并加以利用的结果。
(三)缺乏有效的协同平台
众所周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贯穿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从设计阶段到招投标阶段,再从施工阶段到后期的运维阶段都可以对BIM技术加以利用。然而,目前的市场上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协作平台能够将这些阶段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通过一个模型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协同作业。而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串联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项工作,十分依赖于这样一个有效的协作平台来实现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实现模型、数据和信息的协同工作。
(四)5维模型应用的局限
在BIM技术的应用中,5维应用是其中的重点。5维应用除了涉及到空间3维以外还增加了施工进度和项目成本两个维度。目前在BIM技术的5维应用中,对于工程计量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在工程计价方面却依然存在许多局限,这主要体现在无法对市场上部分主要材料的r格有效地体现到5维应用当中,从而会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在BIM技术应用中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最终导致5维应用难以指导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解决方案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地融入BIM技术,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有效地共享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若能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有效地共享,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这不仅需用全国各地定额站、住建厅以及造价协会等部门和机构对当地的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和共享,而且还需要当地的各个建筑企业、施工企业和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积极配合这一工作,主动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最终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有效地共享。
(二)通过建立BIM模型形成完备的指标数据库
各企业将已经完工的每一个工程建立成BIM模型,并把相应的参数和指标数据录入BIM模型中,然后再将这些BIM模型按照工程的规模、类型和采用的工艺等规律有序地将它们归档并保存。这样,在开展一个新工程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相关的信息进行检索,在这些BIM模型中查找出类似的工程作为参考,并根据历史参数和指标数据通过计算调整后快速地对新工程进行前期估算。
(三)开创一个开放的协同平台
BIM 应用涵盖了设计阶段,施工过程、验收过程以及运维阶段的运用。应用最为广泛的则是设计阶段的管线碰撞检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模拟、方案深化和辅助验收等应用。无论是设计概算、施工预算还是竣工结算都融合了大量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因此,如果能够开创一个开放的协作平台将这各个阶段的工作有效、紧密地串联在一起,明确各参与方在平台的使用权、明确各参与方模型维护工作的内容,并对工程变更内容进行实时更新维护,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最终形成竣工模型。而这样一个协同平台则需要有能力的相关软件公司或建筑企业投资开发,并最终投入市场。
(四)实时更新主材价格实现5维有效应用
目前BIM技术的5维应用中,如何将项目成本这一维度有效地结合到模型中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这需要大量建筑工程主要材料供应商将材料价格透明化,并在材料价格出现波动是及时调整。而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一个完备的建筑材料调控管理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对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价格进行实时掌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BIM模型的5维应用。
三、结论
在建筑行业中,建设周期较长、参与方较多、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则变得尤为重要。要在基于BIM技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成功应用,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同时也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历史数据的积累、指标数据的共享、各方工作的协同以及量价的实时更新都影响着工程造价管理在BIM技术中的应用。只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升软硬件、平台技术,多维度总结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积极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BIM应用,才能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融入BIM技术。
篇8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BIM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果将CAD技术的应用视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第一次变革,那么,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现必将引发整个建筑领域的第,它将带领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建筑生命期管理走向3D信息时代。
1建筑信息模型(BIM)简介
1.1定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了解释。她表示: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特点:
真正的BIM符合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五个特点[2]:
2 BIM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BIM源自美国,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的日本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2002年后国内开始接触BIM理念和技术。
2.1国外BIM现状
国外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起步早,应用早,并已验证BIM技术的应用潜力。美国在BIM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时至今日美国大多建筑项目都已应用BIM,且BIM应用种类繁多,如Spatial Validation,Facility Management等等。同时,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已形成各种BIM协会、BIM标准。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的BIM发展态势、应用水平都很不错,但与美国BIM的应用层次还有一定差距。
2.2 BIM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中国建设量大,建筑业发展快,但同时建筑业需要可持续发展,施工企业也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国内建筑业与BIM结缘的必然性。
第一,巨大的建设量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因沟通和实施环节信息流失而造成的损失,BIM信息整合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状况。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节能分析。
第三,国家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然而,在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大势所趋的今天,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设计院建筑设计采用的仍是全2D工程制图(方案效果图除外),仅在需要进行特定分析计算时(比如日照、节能)重复搭建并不十分精准的三维(体量)模型。虽然一些项目率先应用了BIM,如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工程以及香港地铁项目等,不过相对于中国的建设大潮,BIM的应用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虽然从技术上达到相当程度并不难,但要贯彻到整个产业链,使BIM真正应用到行业实践,尚需时日。
3 BIM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与作用
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具体体现在[3]:
3.1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
3.2快速算量,精度提升
BIM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6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
3.3精确计划,减少浪费
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海量的工程数据,无法快速准确获取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条线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人材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3.4多算对比,有效管控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3.5虚拟施工,有效协同
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6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3.7数据调用,决策支持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4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展望
BIM对于工程建设业有着革命性的作用,但作为新生事物,产业环境还不尽成熟,仍需要有所突破。
4.1与设计、运维的有效对接
BIM的出现,真正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串联,但目前设计、加工制造、施工安装、运维在产业上被割裂,各个阶段的数据未能实现有效流通,对BIM的应用发展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建筑业软件厂商需要提升上下游合作,加快实现数据接口的打通,实现BIM在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有效利用。
4.2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前一轮信息化建设主要着重于ERP,由于缺乏项目基础数据,核心业务数据无法畅通,而BIM与ERP的对接将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途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建设可以一方面引进ERP系统,开始逐步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引进BIM技术,着力建设BIM数据库、价格、企业定额三大基础数据库,最终实现BIM数据与ERP系统的对接,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BIM介绍视频 大太阳建筑网
篇9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应用现状;从业者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外加国内政策强有力的支持和宏观调控,BIM技术全覆盖整个建筑物寿命周期是大势所趋,是时展的必然。
1BIM的提出
BIM技术源于1975年乔治亚理工大学ChunkEastman教授提出的“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理念,信息时代的到来,又为建筑业的变革推波助澜,建筑信息模型(BIM)应运而生。BIM技术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提出到后期投入生产和运维阶段,存在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通过可视化和可量化分析的优势实现随时提取建筑材料信息,精准计算工程量,设置时间轴可虚拟施工等,也可以用作项目的方案优化和设计优化以协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多方管控等。而BIM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开始施工前将建筑在计算机上模拟建造一遍,在施工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这样的优势使BIM技术成为建筑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有极大的空间有待挖掘。
2BIM的国家政策解读
近几年,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关推广和应用BIM的政策,BIM的推广应用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持续强力支持。2011年5月,国家住房和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2013年8月,住建部在指导意见中强调2016年以前,对于政府投资的2万m2以上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要求采用BIM技术。2014年7月1日,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BIM在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的应用。2015年4月14日的《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也强调,截至2020年,完善BIM应用标准、实施指南、形成BIM技术应用标准和政策体系。2016年8月《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再次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在政策的引导下,建筑业开始了对BIM探索的浪潮。
3国内BIM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起点较低,相对滞后,但发展速度快,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国内BIM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开发到大众传媒宣传风暴到现今提供者激增的过程,并即将进入大量潜在用户涌现的膨胀顶峰期。BIM的应用起初也只是停留在大型复杂项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前期大量的经验教训,近年来,BIM在建筑业的应用初见成效,图1为国内建筑工程应用BIM技术的内容。大型项目中采用BIM技术的包括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迪士尼乐园等。这些项目中主要核心软件是BIM5D,该软件是将传统3D图加入时间进度计划和图形、钢筋、安装工程量,实现了管理前置,最终受益于业主。而时间进度计划中的工期会直接产生效益,所以BIM技术不分国界,在国内的应用也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在项目应用中政府充当了“外部动机”的角色,要求在公共项目中优先使用BIM技术,项目参与方也要有一定的BIM实力,全过程对BIM技术跟踪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分析其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从总体趋势来看,国内已从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对BIM的尝试转向业主对BIM极高的认知度,万达、龙湖等大型房地产商也在积极探索应用BIM,大中型设计企业拥有专业的BIM团队,施工企业应用BIM的案例不断提升,并将其逐渐投入运维阶段。部分中央企业以及广联达、斯维尔等软件开发公司、高校正在全力推动国内各中小型建筑工程项目引进并应用BIM技术,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企业更关注BIM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在软件购买和硬件升级方面的重视度远远低于国外。
4BIM从业者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伴随着BIM技术的广泛推广,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培养BIM人才是BIM应用的当务之急。BIM涉及到多种软件,涉及建筑、结构、机电模型建立的建模软件,施工进度质量控制以及碰撞检查的施工方面的软件,运营管理FM和数据管理PDM,还包括一些项目优化软件绿色设计和模型检查。所以BIM技术涵盖了大量的计算机学科知识,要实现软件间的互导和交互应用,从业者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BIM同平台对话。在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要实现项目的应用价值最大化,BIM从业者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将建筑项目各阶段,各专业协同应用,统筹管理,实现项目数据信息横向打通。从业人员心理和思维方式是关键,BIM从业者要尽快转变传统的2D思维模式,积极分享数据资源,乐于接受新技术和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对BIM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起到助力作用。BIM技术开放的数据系统必然带来数据的知识产权被盗用和套用的问题,相关专业人员要互相监督,注意保护自身的权益,防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从长远角度来看,建立并完善BIM项目的争议处理机制很有必要。
5结语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覆盖全球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助力推进BIM技术,中国建筑工程行业积极引进并应用BIM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及后期运维形成BIM产业化和互联网对接模式。BIM时代的到来必将淘汰大量预算人员,复合型的成本管理人才才能适应时展。
作者:郭晓芳 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佳怡,赵源煜.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1):6-11.
[2]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BIM在国内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1):12-16.
篇10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分类号】:TU201
1.常见不安全因素。
第一,短路:风筝挂到电线上,避雷器击穿、树碰导线、扎线脱落,电缆绝缘层损坏等,这些都是导致短路的常见原因,短路故障往往会造成较大的事故。
第二,断线:对于架空线路,雷击断线、外力破坏断线,强风导致倒杆塔断线都是常见的故障,断线基本就是死亡之手,只要触碰带电断线,极易危及生命。断线故障的预防,不能不重视。
第三,用户设备故障:用户设备管理一直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因用户设备引发的故障极为常见,与公用设备不同,因用户设备的产权和维护责任都属于用户,当运行检修人员发现用户设备缺陷和隐患,只能通知用户进行处理,而用户处理是否及时、是否得当,都直接影响电网安全,很多电网事故都是由于用户对隐患处理不当而扩大造成的。
2.怎样维护
事故危及生命,必须预防,而预防事故,最根本就是做好配网的运维与检修。如何做好,就是接下来将讨论的问题。
2.1组立电线杆
电线杆的组立有三点需要注意:一、电线杆的位置;二、电线杆的掩埋;三、电线杆的高度。电线杆的组立,从杆位选址做起,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在人少树稀无建筑的地方。电线杆的掩埋,按实际情况分析,但必须保证深度和稳定度,立杆需安装好卡盘或涵筒。电线杆高度也应考虑实际。如电线杆距离树木太近,易受树木碰触短路;距离太远,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合理评估,选择最合适的电线杆高度。
2.2材料设备
首先,电力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需要严格多次测试。任何的材料设备使用都与安全相关,材料设备有价,安全无价。材料设备合格,才能确保电网质量。因此,选材就变得尤为关键,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材料设备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材料设备存在缺陷,必须及时处理。材料设备损坏极易引发火灾、触电等事故。因此必须保证每个材料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防患于未然。
2.3检查巡视
如何保证10kV及以下配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这就需要定期检查了。电网是长期运行的。长期使用的导线会老化,会断裂,会破损;长期使用的设备会残旧老化。这时,定期的检查就尤为重要了。定期检查才能发现材料设备使用中的耗损,以做出相应的更换。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的时期,比如雨季来临前,比如暴风袭击后,比如雷雨天气,比如结冰来临前,比如风雪侵袭后……这时接地、断线等情况要严重于平常,需要提前预防和加强重视,必要时,增加巡视次数和组织特殊性巡视。
2.4环境建筑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线与建筑过于接近,易发生短路,这是近年来电网运行面临的新问题。在建设初期,线路就应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当地所发生的风暴等级是决定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让电线远离建筑,就是让危险远离建筑。
2.5舆论宣传
维护人员是定期检查的,但无论检查有多频繁,都可能会有问题出现在两次巡视之间,如果这时周围的群众能够及时提醒,那么安全隐患存在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出现事故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群众其实并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要不当“低头族”,一旦发现异常,积极与电力部门联系,进行处理。因此,供电企业应做好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或者引入奖励机制,奖励发现安全隐患的群众,通过群众的协助,电网就能更加安全。
3.检修工作
检修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及时。事故后的补救是“亡羊补牢”,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例外。我们应当避免事故发生,而不是事故后进行弥补。检修,就是生命的比赛。实际工作中,我发现通过以下途径,能更有效地进行检修工作。
3.1细化责任
检修施工必须细化责任,将责任落实至每个人,施工过程中,各人承担各自责任:采购人员,保证材料设备合格;设计人员,保证设计合理;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最后通过共同的努力,保证检修质量。
3.2科学判断
线路的检修不应该依靠人的直觉,不能单凭经验判断。在线路的检查中,只有仪器仪表的测量结果,才能真正说明电网的状态。例如,在导线的使用中,难免会有绝缘层划伤破损,导致绝缘不足,这种情况肉眼往往难以察觉,只有通过仪器检测,才能知道绝缘是否合格。
3.3杂物清理
线路上应该是干干净净的,它应与任何物体保持安全距离。检修工作,也包括对杂物的检修。当导线接近建筑物时,应搭建支架,使其保持距离;当导线触及树木枝叶时,应修理树木,让其远离;当导线上出现飘落物,如风筝,塑料袋等,应及时清理。
3.4安全施工
检修的目的在于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检修不应成为事故的诱因或来源。因此,检修人员在检修的施工中,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检修过程中,应当做好各种安全措施,应当按照规定和流程施工,不能贪图方便和赶时间而违章作业,要确保施工安全。
4.用户设备管理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后,要求用户整改的强制措施,是不能彻底解决用户设备运行状态差的问题的。因为用户对自己设备运维管理,存在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就是用户设备的管理人员,其运行维护意识和能力都偏低,因此,用户设备的运行维护不够到位极为常见。用户设备出现缺陷或隐患后,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引发故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尝试,发现通过安全用电宣传、现场讲解等途径,引导那些用电设备运维能力较差的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电气工程公司维护保养其用电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其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引导用户开展设备维护的手段代替单是发通知勒令整改的强制手段,将引导用户“代维”作为用户设备故障的预控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通过勒令整改的方式,用户更加乐于接受,另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代维”,成本远低于聘请一个熟悉运维的人员,符合企业的经济要求,用户开展用电设备代维之后,有“代维”人员定期检查、检测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防性试验,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设备管理更规范,设备运行环境和状态都得到提高,故障自然就减少,供用电双方能够实现“双赢”。
5.规划与改造
配网日常维护与检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为规划提供参考和支持,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必须结合配网日常维护与检修的情况,对维护与检修的常见问题提出根本的改造方案,通过完善电网的规划,对故障高发地区的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能够更加彻底地解决缺陷与隐患的问题。例如,接近建筑物的架空线路可以考虑绝缘化、电缆化,雷击多的线路可以考虑在原有基础上加装防雷装置,显然这些措施比单纯的运维检修会更加有效。另外,做好电网的规划,保证各条线路、各个变压器供电区域合理,避免线路设备的负载过高,保证各供电设施经济运行,安全运行,提高其运行状态,也能有效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
6.结束语
电是为人服务的,而不应夺人生命的。让电安全地为人服务,就必须做好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必须保证运维检修的质量,必须做好公用和专用设备的管理。电网的维护与检修,就是对生命的、对财产的维护与检修。
参考文献:
[1]苏顺才.解析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与检修 [J].广东科技.2013,(10).
[2]卢济周.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 [J].现代物业(上旬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