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券市场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证券市场的发展

篇1

今年3月24日,欧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特别首脑会议上,批准了由欧洲前中央银行行长拉姆法路西领导的贤人委员会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计划,决定成立欧盟证券委员会和欧盟证券管理委员会,确保在2003年底形成统一、高效的欧盟证券市场,为2000年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到2010年把欧盟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的实现奠定基础。

一、欧盟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欧盟证券市场一直超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后,欧盟先后颁布了“准入指令”、“上市名单指令”和“过渡期报告指令”, 分别对欧盟上市公司的最低条件、上市前必须列入上市名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确立了基本规则,用于规范各成员国证券市场。1989年以后,为建立欧盟统一大市场,欧盟通过了“可转换证券共同投资条约”、“投资服务指令”和“金融服务行动计划”,为投资机构在欧盟各成员国建立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实行欧盟内部跨国证券交易扫清的道路。随着欧元的启动,欧洲资本市场的一体化步伐大大加快,2000年4月,巴黎、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实行合并,组成了欧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欧洲第二”。伦敦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合并虽遭瑞典一家金融机构的敌意收购而搁置,但最近又传出要合并的消息。

在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股东文化在欧盟兴起,欧洲股民迅速增加,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价证券交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提高。目前,欧盟的政府债券市场已超过美国40%,公司债券成倍增长,股市市值总和已超过美国市值的一半,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已有约20%的人持有股票。

二、欧盟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欧盟在证券市场一体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把欧盟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证券市场分散,带来规模不经济和流动性不高。欧盟15个成员国都拥有自己的证券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例,除了位居世界前六名之列的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之外,欧洲还有10多家包括米兰、马德里、里斯本等在内的数十家中小型交易所,15国所有的交易市值总合仅相当于纽约股票交易所。不仅如此,一些国家内部的证券市场也相当分散,例如德国,除了法兰克福,还有另外包括斯图加特在内的7家股票交易所。

证券市场分散,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使欧洲的投融资成本一直高于美国,欧盟统一大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无法成分发挥,严重阻碍了欧盟经济的发展。

2.欧盟缺乏一套清晰的证券市场运做规则。首先,法规不健全,欧盟制定的力图规范欧盟证券市场的各种规则缺乏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不同规定之间存在矛盾,各国执行尺度也不一致;其次,各成员国的证券体制和规则存在差异,如跨国担保、投资服务标准、统计和制度、投资者资格标准、零售和批发金融市场规则、养老金投资规则、招股说明书内容等不尽一致;第三,欧盟决策程序繁琐复杂,每一项立法平均耗时两年以上,致使欧盟没有抓住欧元启动的机会加快欧盟证券市场的改革,使欧盟在风险投资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明显落后美国。第四,监管体系混乱,欧盟各成员国内有40个机构从事证券市场的规则制定和监管,相互分割,权利和责任存在较大的差别,欧盟一级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第五,跨国交易和清算系统互不连接,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3.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证券市场一体化发展。各成员国不同的立法体系、税收制度、政治和文化差异等阻碍了欧盟的证券市场发展,其中税制和文化不同是阻碍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国证券经营的税种和税率不完全一致,而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难以在税制上达成一致。比如由于英国和卢森堡对债券和利息收入免税,导致欧盟其他国家大量资金流入这两个国家,债券交易也基本在这两国进行,当欧盟计划统一证券和利息收入税时,英国和卢森堡坚决反对。各成员国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竞争政策、企业文化等使证券企业跨国经营和兼并困难重重。

4.欧盟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不同步。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区内金融市场的结算和计价都可使用欧元,但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英国至今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而且何时加入仍遥遥无期。此外,欧盟东扩后,新成员不会马上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货币联盟不同步问题将更趋严重,这势必延缓欧洲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三、欧盟证券市场改革的主要举措

面对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美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巨大竞争压力和金融全球化挑战,欧盟决心加快证券市场一体化的步伐,加快证券市场的改革。欧盟证券市场的改革思路就是以欧元启动为契机,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套公开、公平、透明的证券市场立法规则,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促进市场竞争,推动欧盟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决策过程和监管的程序化、规则化、透明化也是文明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1.加速欧盟证券市场决策程序的改革,使决策程序简单化。针对欧盟立法体系和决策过程繁杂的弊端,欧盟斯德哥尔摩特别首脑会议通过了拉姆法路西提出的欧盟证券市场监管改革计划,把欧盟的证券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分解为4个层次,各层次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协调、互相监督,并在2003年底前完成。第一层次,以现有的立法程序为基础,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作为立法机构决定欧盟证券市场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集中讨论涉及证券市场的关键问题,不拘泥于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以便绕开对每一项立法平均耗时两年的共同决策程序。第二层次,在2001年年底前成立欧盟证券委员会和欧盟证券管理委员会,协助欧盟委员会执行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通过的指令和决定实施细则,并在三个月内就每一项立法框架的技术问题达成协议。欧盟证券委员会的主要智能是制定证券市场规则、对欧盟委员会提供咨询并通过欧盟委员会给欧盟证券管理委员会下达命令。欧盟证券管理委员会由各成员国的证券监管当局组成,负责对欧盟证券市场的监管,保障欧盟证券的实施。第三层次,强化成员国内部监管机构的合作和建设。第四层次,欧盟和各成员国之间各级立法、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保证欧盟统一规则在欧盟内部的实行。

2.修改欧盟证券市场监管的指令和措施,使其适用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形成统一的欧盟证券管理规则。具体包括,投资和养老金基金规则的现代化;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股票市场的单一“营业执照”,即一家金融机构只要拥有任何一个成员国的营业执照,便可在欧盟境内自由设立分公司,无需所在国认可;发行商统一招股说明书;金融批发服务市场的互认原则;交易所上市原则等,这些改革可望在2003年底完成。同时,加快2000年3月里斯本首脑会议上签署的“金融服务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改革零售和批发金融市场42项措施的实施。

3.成员国加快本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其基本取向是建立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管的单一金融监管机构,以便明确责任、改进管理、降低成本、增加透明度。英国在欧洲金融改革中首开先河,建立了单一的金融市场全权管理机构金融服务局来监管整个英国金融市场。拉姆法鲁斯领导的贤人委员会认可了英国模式,并提议每个欧盟成员国均建立单一的金融市场管理机构。目前,丹麦和瑞典基本与英国同步;比利时、卢森堡和芬兰也将把证券业与银行业的监管合并;德国已提出将该国的分别管理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三个管理机构合并为一个联邦金融市场监管局的建议;法国也正在讨论合并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市场交易的自律组织金融市场协会和监管银行业的银行业委员会的问题。

四、欧盟证券市场的前景

欧盟证券市场的改革举措和欧元的即将流通为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欧盟统一证券市场的建立不会逆转,这必将推动欧盟的发展,改变国际资本市场的格局,加快形成与美国相抗衡的全球另一个证券交易中心的步伐。但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完全一体化的证券市场在欧盟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1.欧元即将流通将使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02年1月1日欧元将替代12国货币开始流通,从此,所有欧元区发行的证券都使用欧元统一标价、统一结算和交易,消除了汇率风险,减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刺激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不再从不同国家的角度来进行投资组合,而是以不同的产业比较进行投资选择,这无疑加快了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2.欧洲的主要证券交易所将从竞争走向联合。目前,伦敦、法兰克福和以巴黎为首的欧洲第二在欧洲证券市场中呈三足鼎立之势,但随着欧元的启动、欧洲证券市场统一规则的实行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欧洲各国证券市场的界限将被彻底打破,证券市场交易可延伸到欧盟乃至世界各个角落,以国家为单位的证券市场行将寿终正寝。同时,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不断渗透欧洲市场,对欧洲证券业形成了严重挑战,这也会促使欧洲证券交易所的联合。而促使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提高欧盟证券市场的竞争力也正是欧盟首脑会议批准拉姆法路西的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计划的原因之一。

篇2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建议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交易,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交易,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形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环境,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支持,增加了市场上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为我国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正是由于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相互促进,我国才能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GDP的持续增长。

二、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大幅度的经济发展过后,不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需要变革,证券市场也需要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调整,以下将从三方面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证券市监管制度不完善

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需要健全的监管制度作为保障,完善的监管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防范风险,还可以降低我国证券投资者的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不因上市公司自身不合规经营所造成的风险受损。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监管法律,但是对于证券交易的具体环节,当前仍没有相应的法律做出规范要求, 导致交易的部分环节无法可依,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二)证券市场的创新不足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产品的种类较为单一且缺乏特色,究其原因是因为证券市场的创新不足,投资种类的单一导致市场不能很好调动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使资本利用效率降低,证券市场缺乏活力。

(三)市场信息不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发展不够完善,例如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薄弱公信力不高,中介机构的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及信息纰漏的缺失导致市场信息不完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在信息获取上处于不对等地位,市场信息的不完善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损失,损失投资者的利益,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此外,信息的不对称还会导致逆向选择,导致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相反却不能很好在证券市场上融得资金,造成了竞争的不公平。

三、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措施

(一)加快推进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

1992年我国证监会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准入原则一直实行核准制原则,企业能否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审核而非市场本身,同时一个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退出也受到政府的影响,例如市场上出现的企业“大而不倒”的现象,这种准入原则削弱了市场竞争的活力,是市场充分调配资源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特别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核准制的各种弊端明显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由市场自身的发展来决定准入的注册制更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2016年3月1日,国务院对注册制改革的授权将正式实施,但是真正推行注册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政府、企业应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共同推进注册制的顺利实施。

(二)增强证券市场的创新力

证券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要想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活力及与西方国家竞争的实力,必须加快进行运行机制、业务开发、资本市场工具等的创新,创新必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准则,以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实践为基础,研发出具有特色的投资产品,从而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以实现资本的最大程度化利用,增强证券市场的活力与竞争力。

(三)完善市场的监管

完善市场的监管要从政府、企业自身及行业自律性组织三方面抓起,政府要明确自身在证券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市场为主导,已现行的法律为基础,对证券市场进行严格监管、科学执法。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建立内部风险监控机制,控制自身在经营中的风险,同时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以自觉接受市场的监督。此外自律组织也是市场监管的有效方法,自律性组织的监管措施比政府监管更加灵活,效果也更加明显。只有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自觉接受市场的监管,监管部分认真履行监管责任,证券市场才能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马险降资本市场:概念、主体与基本功能[J]当代经济科学,1997(3):27~30

[2]赵海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构想[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0~124

[3]杨建荣等国际资本条件下的上海企业重组研究[J]财经研究,1997(3):45~48

[4]张志元关于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1997(1)

[5]马险降资本市场:概念、主体与基本功能[J]当代经济科学,1997(3):27~30

[6]赵海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构想[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0~124

[7]李学;刘建民;靳云汇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游程检验[J]统计研究2001(12)

[8]朝克图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不足的应对措施[J]北方经济2005(15)

[9] 吴涵.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J]. 当代经济. 2016(14)

[10] 杨运飞,孔德生.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的基本分析与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5(05)

[11] 马静如,张铁鹏. 转折前夜 制度变革奠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回顾与展望[J]. 产权导刊. 2006(01)

[12] 阙紫康. 面临需求升级换代的中国证券市场[J]. 银行家. 2006(08)

[13] 朱晓剑. 那些喧嚣 这些热闹[J]. 出版广角. 2011(10)

[14] 冯晓京.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2)

[15] 陈建芳. 在中国证券市场理智投机[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2)

[16] 张立宪. 经济转轨、金融支持视角下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4)

[17] 陆一. 第十二章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基因传承(1990年-2008年-将来)[J]. 中国证券期货. 2008(12)

[18] 冯粤. 中国证券市场创新博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6)

篇3

证券交易税属于行为税,是就证券交易行为征收的税种,收入为交易额乘以税率。征收证券交易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证券交易税的征收来规范证券市场行为、缓解证券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证券交易税,只是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同证券交易税相比,目前实施的印花税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印花税作用有限。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在收的一种税,它的意义在于加强凭证管理,促进经济行为规范化,了解其他税种的税源和缴纳情况,加强监督控制,同时可以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印花税的征收对交易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大,再加上目前我国证券交易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征收印花税也失去了本来的含义。(2)印花税的征收范围狭窄,仅局限于股票市场的交易。尽管股票市场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但证券市场的内涵要远远大于股票市场。所以,范围狭窄的印花税不利于对所有证券交易征税,而税基广大的交易税有助于保证各种类型的证券市场共同发展。(3)印花税的征收对象不恰当,对股票市场发展有不利的影响,(4)交易税负应由谁来承担。目前的印花税在征收对象上也值得商榷。总税负如何在交易双方分担,没有一定之规,由于交易税负不易转嫁,所以交易税在买卖双方的分担会直接影响交易行为,尤其是交易频率。所以,开征证券交易税对证券市场进行平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确定证券交易税税率要适中。税率过低,起不到限制股市过度投机的作用。我国股市的交易制度几经变换,目前基本上采取T十1和涨跌停板制度,尽管在抑制股市波动和风险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例如中国的T+1制度实际上是单边的T+l制度,即各经营机构仍允许股票卖出所获资金在当日购买股票,而涨跌停板制的实施只是将预期延长实现,其风险和波动程度并没有改变。税率过高,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那么合适的税率是多少呢?笔者以为,投资证券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投资预期收益至少要等于储蓄利率,否则,投资者就要退出证券市场。所以,存在下面基本公式(考虑了资本利得税,未考虑手续费):

a·r证-a·t交-a·r证·ti=a·r银其中:a为投资资金;t交、ti分别为交易税税率和资本收益税税率;r证、r银分别为证券市场上所获收益率和银行利率。

下面运用此公式对我国证券市场做一分析:

在我国成长型的证券市场中,假设年收益率为3O%,资本收益税按规定20%征收(参考目前我国对股息和利息的征税),银行利率一年期按10%计算、代入基本公式得最大t交=14%,即140‰,如果一年按250个交易日计算,对于交易者来说:一日交易一次则其认为t交最大约为0.56‰,二日交易一次则其所能忍受的t交约为1.12‰,若一周交易一次(按50周计算)则其所能忍受的t交为2.8‰。由此可知,在交易税税率t交已知的情况下,交易次数越多,交易税负就越重。涨跌停板制的实施在抑制股市的投机和波动方面作用有限,因为它没有改变投机的性质,且在某种程度上会被机构或大户操纵从而损害技术指标的可靠性,致使中小投资者受骗。利用证券交易税替代印花税,在投机过盛时,交易量放大,相应的交易成本加大,因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短线炒作;同时政府可以从投机的交易中获得更大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为鼓励中长线的投资,交易税负的大部分应由卖者来承担,当然其比例如何,可以研究。

建立证券市场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储蓄一投资机制。保持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是为了一级市场的繁荣和畅通,同时使证券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对进入市场中的企业进行必要的约束。所有这些体现在二级市场中的交易,要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主要是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及成长性。一个投机过于旺盛的股市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我国目前股市理性不足,一般股民的投资决策建立在道听途说的政策和消息上,而不是由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所决定、容易受大户操纵。对此,征收证券交易税不失为一种良策,证券交易税能够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当炒作过于频繁时,其成本随之增大,只有当预期收益率大于包括交易税在内的成本时交易才能进行。

二、关于对资本利得征税的间题

在论述交易税的过程中,我们曾提到对资本利得税的问题,可以肯定,对资本利得征税将会影响到交易税的征收、投资者的积极性、交易的活跃程度及财政收入的多少。在证券交易中,习惯上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在交易中实现的所得称为资本利得。发达国家对资本利得征税是一个惯例,只是在适用税率和具体做法上有差别。对我国的证券市场来说,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理由如下:(1)资本利得是指出售或交易有价证券这种特殊商品的所得,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它会逐渐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有价证券的资本利得征税是为了不歧视通过其他渠道得来的收入,至少对各种来源的收入应公平对待。事实上,按照税收的纵向平等原则,对不同负担能力胁人应征收不同的税收。在股市,尤其是发展中的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由于证券市场规范程度、信息披露真实性、机构操纵、基金市场发展等方面情况的差异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本来就是富人游戏场所的证券市场由于对资本利得不予征税,使得我国所得税制违反了公平性原则,所得税制的累进性受到破坏性的影响,这种情况在短期内的反应并不明显,但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后果会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对富人多征税也是国际惯例。(2)对资本利得征税也是分担交易税压力的需要。按前文中叙述的基本关系,假如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征或少征资本利得税,在证券市场收益不变或预期收益率(包括出于各种泡沫性原因)远大于30%时,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减少风险,提高交易税征收强度的压力将会加大(当然可以采取其他直接的包括行政的或技术性的措施,但负面效应很大),这有可能使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遭到破坏。事实上,对资本利得征税不仅缓解了对交易征税的压力,而且有助于促进中长期投资,因为中长期持有一个成长性很好的公司股票,相对于风险较小的储蓄来说,即使在征税的情况下仍有利可图,因此,对资本利得征税并不一定会打击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它打击的只是过分投机的积极性。当然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中,有人估计70%以上的人或资金是在投机,这时对资本利得征税会使证券市场下挫,但对如此过度的、世所罕见的投机市场抑制一下有什么不好呢?从反面看,对资本利得征税导致证券市场暴跌恰恰证明了股市的非理性。当初,决定在深市开征印花税时,这一消息曾被当作特大利空消息而导致股市猛跌。理论上说征税应使广大投资者转向理性投资,并使证券市场随宏观经济状况和公司发展而成长。如今,印花税依旧,而投机仍很高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暴跌并没有充足的理由。一个直接的结论是,股市受机构操纵程度很大,广大投资者的操作是非理性的。(3)对资本利得征税同时也是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措施。这种不公不仅在证券市场或非证券市场之间的投资中产生,也在证券市场内部的投资之间产生。保证各种市场和个人之间合理的收益差距是税收政策的一个重要功能。

关于资本利得税,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资本利得税税率。一般的做法是将资本利得归人其他收入,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来计征。但为了鼓励中长期投资,对持有证券6个月以下的收益(称为短期资本利得)按累进税率征收;而对长期(大于6个月)持有证券收益应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包括按较低的税率、有一定的免征额、抵免部分所得税等方法来计征。对公司投资所得,一律按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33%征收。

在考虑资本利得税的应纳税额时一定要考虑资本损失,其计税依据应是资本利得扣除资本损失后的净额,其净亏损可以从普通收入中扣减(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按净额征收是考虑到了证券交易的风险,从而防止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而净亏损可以从普通应税收入中扣除,实际上分散了一部分证券投资的风险,从而增强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信心。

基于以上理由,为促进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开征资本利得税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应将资本损失扣除,因为证券交易所得中有一部分是风险的对应物。并要区分短期和长期持有证券的收益,对不同持有期的收益按不同的资本利得税税率来征税。

对资本利得征税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手段起点很高,基本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所以对股东账户和现金账户收益净额的统计并不困难。具体在什么时点征收,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一般来说,以一年(按日历年度)为好;或于退出证券市场时征收。在账户金额统计上可以最后时刻的成交价格计算。

三、对股西息、利息和红利的税收政策讨论

对股息、利息和红利是否征税,如何征,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不成问题的。无论来源如何、它们都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属个人所得,当然要征税。而且,所得税是西方发达国家税制中的主体税种,因而他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制来对股息、利息和红利征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合理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储蓄一投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与此相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税收政策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以为,对股息、利息和红利应免征所得税。在我国,银行储蓄、国债投资的背后是国家信用,其安全性没有问题,但其收益则不可预料。这是由于这一部分资金的使用受到限制,其投向不完全是按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我国的金融结构中银行信用比重很大,是因为其他投资渠道不畅。一旦对储蓄和债券利息征税,会打击本来就很脆弱的投资心理,使资金显性或潜在转移,这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政治稳定有负面的影响。对利息免税也是抑制证券市场投机的一个间接办法。

对股息和红利免税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在投机性旺盛的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较少考虑股息对证券行市的影响,在证券价格同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相关性不大时,对股息征税起不了积累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却可使这种相关性变得更小。而宣布对股息免税可形成很好的心理预期,使投资者更加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2)对股息征税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股息来源于股份公司的税后利润所得,对股息征税属于重复征税,同时它妨碍了投资者将其股息收入投到更有效率的公司中去。需要注意的是,应区分股息的分配对象,对个人而言应免征股息税,但对法人在非控股公司中获得的股息应视为公司经营收入,按正常企业所得税税率33%征收。(3)对股利不应征税是因为税基不易确定,且股票股利对于投资者来说并非实际可支配收入,它必须通过交易后才能实现,即也可能出现损失。另外应税所得按什么方法计算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当然,从长期来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所得税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征管手段的现代化,对利息。股息和红利的征税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

(1)吴晓求《98中国证券市场展望N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篇4

    1.软着陆这次或将爆发的银行危机,将损失降到最低,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基础

    任何国家都经不起危机的冲击,一旦发生危机,与之伴随而来的不仅是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也会同时发生,而发生社会危机反过来加深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会进一步作用于社会危机,如此重复。所以在某国在濒临危机的时候,他们都会千方百计的阻止危机的发生,因为软着陆对经济的伤害永远比硬着陆都经济的伤害要轻。虽然我国银行业有很多不良预期,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努力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在上面的四大不良预期当中,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是很大的,它会大大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是不一样的,它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根据美日韩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经验都是16年,而我国从规划改革至今已有16年。国际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是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贷款后存款。我国利率市场化也是严格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16年的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存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这一步是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一步。政府如何控制这最后一步的改革节奏是影响银行业经营的重要因素。相信我国政府能够控制好节奏,来软着陆这次改革。房地产泡沫和国有企业贷款的坏账在很大程度上取绝于经济形势的发展。而经济形势的发展又要受市场和政策两个因素影响。如果从该逻辑上我们可以得出,只要我们的政策正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银行业贷款坏账的程度。在面对更多竞争者的进入,银行业惟一要做的是如何进行改革来增强其竞争力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同时可以利用其资源、资金优势参与金融创新、尽最大能力减轻竞争者的压力。

    2.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是银行业的新生之路

    (1)盈利模式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内容很多,包括: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技术的创新。其中又以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重点。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笔者认为应该朝银行盈利模式创新的方向去努力。目前我国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过去,他们过去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管制的市场利率,利用存贷款利率差(一般在280~350个基点差)来生存。在面对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他们的盈利模式将不可持续。笔者认为我国银行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金融创新。一是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金融产品,加强表外业务收入。虽然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中间业务已有很多,但仍不够全面,例如:支票业务在我国仅面对法人开放,而我国个人业务仍无支票服务,如果某银行率先发展该项服务将为银行业增加很多利润。所以加强中间业务,如何提高表外收入是每个银行都要思考的内容。二是积极适应经济与环境形势,发展互联网金融,融合金融技术创新。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年,阿里巴巴集团利用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据统计我国居民在银行业的零星存款未享受定期利息的资金达到20万亿,他们只能享受活期利息,我国银行业在这一块的获取了很大的利润。在推出了余额宝以后,只要在支付宝的余额零星资金都和定期存款一样的利息,相信老百姓都会将余钱存进支付宝。这样一来,一年银行损失的利润至少在5000亿以上。东方财富网推出了“活期宝”,深圳华强公司推出了“华强宝”……。在面对这些企业的竞争,只有适应和加入,别无他法。三是抓住上海自贸区机遇,进行金融业务试点,融合国际金融。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使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自贸区里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依照自由经济的方式进行的,企业的运行和监管都区别于我国既定模式。自贸区里金融业的视角更加国际化,他们完全利率市场化,也无结汇制,管理更加科学化,在传统环境里成长的银行业,更应借鉴自贸区的改革经验,赚取改革红利。四是内部升化科学管理制度,迎接民营银行的竞争。2013年9月,中国资本市场刮起一阵民营银行的旋风,很多企业涉及民营银行,苏宁云商、红豆股份、凯乐科技等上市公司也纷纷传出申请民营银行的消息。9月13日,早盘民营银行概念股全线大涨。有消息称苏宁云商欲设立苏宁银行,红豆集团正在申请设立苏南银行。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已来临,传统银行业面临竞争。笔者认为传统银行业应深化改革,在内部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和管理成本;在客户服务和产品创新上要花更多精力去研究,以抢占市场,获得更多的客户。(2)加强监管是控制风险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在本质属性上属于企业,追逐利润是任何企业的属性。在实际经营中,有时为了追逐利润,而忽视了风险,我国银行业也如此,在2013年6月份爆发的钱荒就是很好的证明。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狭义角度上银行业监管的传统方法包括:银行的各项报表和附表进行场外监管,资本(如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和各种准备情况(如不良贷款、清偿能力、盈利能力、运用能力、)的重点监管,分部报表分析监管,现场监管。但随着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的监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如:银行的理财项目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式;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国际离岸金融经营如何监管;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和在资本项目开放环境下的银行业的经营行为与方式的监管。笔者认为,只有不停地继承、发展和创新监管方式,才能有效地监管银行业,将金融风险降低。广义监管除了上面监管还包括银行的内部控制和自律监管。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为了利润,会不顾一切。但中国银行业主要是国有银行并且行长都是国家干部,如果行长能负责,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和自律监管就不是一句空话。但行长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上的委托和关系,在效率上就是无效的,他们为了奖金可以不顾一切。奖金的前提是银行有利润,为了利润他们能够忽视内部控制和自律。所以,笔者认为内部控制和自律监管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行长的考核和教育上,如果银行的经营和内控指标不正常,要对行长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监管目标,维护金融稳定。

篇5

(一)保本基金实际上是一种低风险的半封闭式基金

从资金的运作模式看,保本基金(principal guaranteed mutual fund或guaranteedreturnmutual fund)强调的是在一定的保本周期内,通过投资债券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市场的对冲操作等方式,给予基金投资者一定比率的本金的保证(通常是100%或者90%);同时,通过股票市场的杠杆投资,获得市场上的高风险投资收益。这使得保本基金具有结合防守和进攻的投资的独特特点。同时,因为保本基金存在一个保本的周期,因而可以归类为一种半封闭式基金产品。

从整个基金的产品线角度看,保本基金首先强调的是通过稳健的投资方式获得基本的保本保证,同时在条件具备时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操作,因此实际上保本基金是一种低风险的基金类别。按照其投资策略和成熟市场的实践看,通常保本基金在低迷市道是比较理想的投资品种。

(二)保本基金本身就是对一些传统的共同基金理念的突破

一些基金公司在论证保本基金的合理性时,通常过于强调保本基金在海外市场的大规模。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保本基金在成熟市场基本上是一种不占据主导地位的、或者说是边缘化的基金产品。传统的共同基金通常是严格限制基金管理者对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收益的,也很少采用保本基金所采用的结构性的投资策略。从主要的成熟市场看,保本基金在美国市场上的发展也仅仅是十多年的历程,传统上只存在于退休计划中,而且美国保本基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依赖自动加入的退休计划。地区的保本基金也是刚刚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批,并且对于其信息披露、基金的担保等作出了十分严格的限制。中国香港地区保本基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香港结构性大调整、股市的低迷和利率的低企的背景下出现的金融结构调整的反映,未必具有典型的意义。因此,从总体上看,保本基金所占据的市场力是有限的。

同时,保本基金也在许多方面形成了对于传统的共同投资基金理念的突破,特别是在资产组合、投资结构方面。因此,如果以传统共同基金的理念和标准对保本基金进行衡量,必然是存在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

(三)保本基金实际上存在多种保本的形式

从发展历程看,保本基金实际上起源于保险公司,以GIF保本基金为代表的保本基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通常由保险公司设立保本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全部投资于一个共同基金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增加保本承诺和银行等的担保,构成一个完整的保本基金。在具体的投资组合上,为了达到保本的目标,有重点地将基金资产的大部分投资于债券来保证本金、剩余资产通过放大效应博取更高收益的投资策略,还有的保本基金更多地依赖金融衍生工具产品,也有采取相机抉择的方式动态地调整资产在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之间的分布。因此,不宜以单一化的方式来理解保本基金。

二、保本基金在当前发展的积极意义

据了解,近期积极打算推出保本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是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才决定推出保本基金这种形式的基金产品的,在市场调查中,一些代销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对于基金市场的了解也积极建议基金管理公司开发此类产品。看来,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的现实需求是不小的。

从海外成熟市场保本基金的发展看,保本基金所具有的低迷市道中吸引市场资金的功能在当前中国的市场上同样存在,但是,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保本基金在当前中国市场上的积极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一)保本基金具有良好的储蓄替代功能

当前中国的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0万亿元,同时还有继续向银行体系集中的趋势,这种金融资源过分向银行体系集中的金融结构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如何分流这些储蓄?最为关键的是提供与这些储蓄者的风险偏好接近或者一致的储蓄替代品。看来,保本基金就具有较好的储蓄替代功能,因为当前居民的储蓄中,有相当部分是基于社会保障、、医疗等对于保本有强烈需求的储蓄,保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能够较好地与其契合。

(二)保本基金具有培育投资者的功能

保本基金在证券市场低迷时,能起到培育资产管理行业的作用。在中国,公众对投资基金了解甚少,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基金品种为成长型基金,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难以为普通投资者接受。相对而言,保本基金风险比较低,公众通过投资保本基金,了解基金的基本运作方式、而且基金公司的经营风险容易控制。所以,保本基金实际上起到了扩大基金投资的渗透力,培育潜在投资者的作用,这对我国年轻的基金业的迅速、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基金投资者结构的现状看,现有基金过度依赖机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结构不仅不合理,而且蕴含了一定的风险。保本基金的推广,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通常来看,大多数基金业发达国家的基金品种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低风险产品向高风险产品发展的过程,此时低风险基金产品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扩大基金对于公众的渗透率,推动投资者教育的进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开发风险逐渐增高、收益潜力也越来越高的基金产品。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居于主导的地位,这实际上也使得基金这一大众投资产品的公众参与程度有限,显然是不利于扩大投资者队伍的。

(三)保本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构建更为完整、连续的基金产品线

保本基金作为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有别于我国基金市场上的其他品种。首先,保本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债券等风险相对不高的投资品种,基金保证投资者在保本期结束时可以取回本金,符合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其次,该种基金还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率,回报源于将债券收益乘以放大的倍数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投资。低风险类产品在目前仍然是投资者选择的重点之一,具有避险概念的产品将更容易为投资者认可,有利于弥补低风险产品不足的基金产品线方面的缺陷。

三、不必高估保本基金的风险

(一)具有保本性质的金融产品已经有了相当活跃的实践

从当前的金融市场看,实际上已经有多种保本性质的金融产品存在。例如,有一些投资公司、银行、集团公司甚至地方财政也对一些信托产品提供第三方收益担保。由于信托产品均采用“预期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等不具约束力的陈述,因此所有名义上提供收益担保的第三方实际上承担了保证收益承诺的第一责任。同时,目前也较多地存在着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为债和可转债提供担保的实际案例。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更为清晰严格,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制度平台具有更好的条件来推行类似性质的金融产品。

(二)要区分整个保本基金的亏损和主动投资部分的亏损

当前一些者之所以容易高估保本基金的风险,原因之一是常常混淆保本基金中的两个不同的亏损概念,其中一个是整个保本基金的亏损率,另一个是其主动进行相对较高风险投资部分的亏损率。基于特定的资产结构安排,整个保本基金保证不亏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而高风险投资以博取收益的投资部分出现亏损则将可能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

(三)保本基金并不必然存在管理人承担或者分担投资者亏损的制度安排

常见的对于保本基金的批评之一,是其可能以其保本的承诺挑战了共同基金长期形成的“管理人不承担风险”的惯例。实际上,从保本基金的运作机制看,保本基金并没有要求基金管理人分担或保证分担投资人的亏损,实际上通常是从基金的资产中列支担保费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本基金更多的是一种严格地向投资者承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纪律,以便严格地控制基金出现本金亏损的危险。即使可能出现亏损的风险,真正承担风险的并不是基金管理公司,而是担保的机构。

有的分析者认为基金一旦有保本的经营目标,在资产管理中就可能很难勤勉尽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一切以保本为出发点,而拒绝可能的收益。这可能是对保本基金的一个误解。保本基金就其风险收益特征而言,本来就是一种低风险的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强调的是保守的保本与进取的博取高收益的结构性统一。如果保本基金的管理者过分强调保本而忽视收益,其业绩表现必然显著落后于其他经营更为积极的保本基金。担保机构的引入,实际上是对基金管理人的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监督主体,只不过这个主体更为关注的是整个基金出现亏损的风险,但是显然我们也不宜过分夸大担保机构对于整个基金运作的力。

(四)在缺乏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环境下,保本基金同样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达到保本的目标

常常有人以为,因为没有一个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此保本基金的环境不成熟。实际上,从保本基金本身的发展轨迹看,并不是所有的保本基金都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在保本基金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同样存在通过资产配置来达到保本目标的保本基金类型。反观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环境,尽管我国的证券市场缺乏通过衍生工具进行对冲的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也并不发达,但是,保本基金同样可以依靠资产配置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

仅仅以当前的市场环境为例,保本基金可以选择的操作之一,就是通过购买一定剩余期限的债券,从而锁定风险。同时,管理人将安全垫(风险损失限额)进行放大投资于股市,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股票资产价值的变化,不断调险损失限额,根据基金净值和风险资产值的变化,适当调整放大倍数重新计算股票投资上限后,按新上限相对于老上限的变化进行股票买入或卖出的动态调整。在具体操作上,确保基金保本的关键就在于保证股票在完全平仓后,其损失不超过安全垫。只要股票开始下跌,基金经理就会开始减少股票仓位,因此当股票损失接近安全垫,股票数量已经不多。因此当股票损失接近安全垫时的平仓即使有流动性损失,其损失也不会超过安全垫。根据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轨迹进行模拟,保本基金按照保本机制投资的保本概率几乎都相当高,不能保本的风险极小。从欧美、香港等市场实际运行情况看,至今尚未出现一例保本基金出现亏损、担保机构赔付的事例。

四、对于保本基金的担保,其风险程度明显低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担保,因而在初期阶段可适当扩大符合资本要求的担保机构范围

从对保本型基金的保本策略或保本机制上看,即使在中国这样缺乏衍生产品的市场环境下,基金也可以用债券的到期收益为限进行少量的股票投资,其风险已经锁定,本金不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对保本型基金到期的本金安全提供担保,可以说风险是相当小的。对保本型基金担保的风险在于如何控制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执行其所承诺的投资策略,一旦其投资操作偏离既定的投资策略,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参照基金托管银行对基金操作进行监控的办法,基金担保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进行严密的监控。监督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契约规定进行操作的情况,防止基金管理人因违反保本机制而导致本金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实际上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引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监督力量。当然,在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基金担保的特殊性,有关的担保条款必须要列入基金契约之中,尽向持有人明示的义务。

实际上,由于保本基金的特定投资策略以及基金管理公司所具有的比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更为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担保的风险实际上是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担保的。因此,从上说,只要能够提供商业担保的机构,在其风险承受范围之内,都可以承担相应的保本基金的担保。当然,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在目前情况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为保本基金提供担保还存在着理念认同等方面的障碍,因此,为了促进保本基金的发展,在保本基金的起步阶段,可以适当放宽能够对保本基金提供担保的机构的范围,具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机构、证券公司、以及大型集团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特别是一些证券公司、企业集团参与发起了基金公司,有的还是基金公司的大股东,对于基金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来就有持续的监督和了解,因而由这些基金管理公司的有实力的大股东等机构提供担保,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从香港市场看,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保本基金基本上都是由金融控股集团下的银行或者控股公司来担保,这些同一控股集团旗下的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担保机构的监控成本。

五、目前条件下推行保本基金并不存在,但从发展阶段上应只属于探索阶段

实际上,包括《信托法》、《担保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基金试点办法》等在内有关法律法规都没有保本基金的禁止性条款,因而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保本基金不存在法律障碍。

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金融机构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从事证券、期货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不得为证券、期货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信贷资金或担保。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往往容易导致分歧,不过,市场上金融机构对于可转换债券等的担保显示,金融机构为保本基金提供担保也是完全可以的。另外,《担保法》中一般性企业对债权性担保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目前情况下,大型企业集团等非金融机构为保本型基金依法提供担保也是可以的。

篇6

一、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1.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弊端多,缺乏强有力的证券管理机构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目前证券市场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管理行为显得无序和紊乱:(1)受具体管理部门的业务限制和干扰,证券部门在运作过程中的摩擦较多,影响管理效率的提高;此外,有些问题因超出具体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又不能及时得到解决。(2)现在管理体制不仅多头分散,而且权责混乱,加之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和交易中心设在全国各地,当地的党政机关自然也是地方管理机构。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遇事址皮,遇事相争的局面。近几年中,证券市场多次因为这些管理部门的政出多门,朝令夕改而引起股市大起大落。(3)由于证券市场涉及到金融、财政、税收、计划、国有资产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审计、监察、司法、公安等各个领域,目前中国证监会虽然承担了证券市场管理,但现有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管理的要求。

2.发行公司“包装”上市,“圈钱行为”严重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投资理念也愈来愈深入人心。公司上市有若干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往经营业绩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买企业的股票,实质上是买这个企业的未来。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不是把经营业绩和盈利前景作为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而是不管表现,只重“出身”,同时,加上媒体的过分渲染,包装,使得投资者无所适从。只能判断是否有机构庄家为依据,以投机的心态购买股票,承担的风险可想而知。

3.股权的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是指各种股权在一个股份制企业中的比例。我国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首先表现在自划分方法上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首先经历的是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而企业股份制改造却面临着企业所有制性质的问题。在原有的公有制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主要属于国家所有和企业集团积累两个主体,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企业的资产折股部分相应也就由国家和企业持有。因此,一家公司中便出现了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不同的股票。

4.证券市场结构单一,市场布局不平衡

目前,我国只有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单纯有深沪两个全国易所不行,除了全国交易中心还应该有一定的区域性的交易中心。应该规定符合什么样的资格和条件可以进柜台交易,符合高一些标准资格和条件的可以上区域易中心,资格更高要求更严格的,可以到全国交易中心。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策

1.证券发行的市场化,从行政审批制转到市场选择

我国证券的发行存在着若干弊端,特别是在行政审批这一环节中,弊端很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我国证券的发行就应从行政审批制转到市场选择,实现证券发行的市场化,以避免许多人为所造成的问题。一家公司若想上市,就必须对社会真实准确地公布它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几年可预见的发展,包括若干不确定的因素和存在的风险,以供投资者进行决策。

2.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随着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交易登记结算的改进,基本建成集中统一的全国结算体系;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初步建成,证券市场信息质量有较大提高;证券中介机构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一批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大型证券公司。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3.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健全完备的法规体系是证券市场规范运作与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在《证券法》基础上,还要制定并出台其它配套的法律法规,如《证券交易法》、《期货交易法》、《信托法》、《国债法》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证券交易所、证券商、股东保护措施、外国投资者等做出明确而详尽的规定。法律法规的制定既要遵循国际惯例,又要结合中国实际。同时还要强化执法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证券市场各类违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维护证券市场正常发展的秩序。

4.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这是保证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引导投资者从事长期投资的物质基础。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营企业转制而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经营机制转换不彻底,信息披露意识淡薄,股东权益得不到充分保证。一些上市公司只注意增资扩股,对提高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经营业绩不佳,致使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税后收益过低,少数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必然转向短期操作,频频换手,贱买贵卖,以赚取价差。因此,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把好公司上市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成为保证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5.加快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证券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完善的国内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国际化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状况而言,应以国内市场为主,不断完善,形成较为规范、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国内市场。完善和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稳妥地扩大股票市场试点,以适应企业多方位融资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组织体系,改变目前证券机构小而分散的状况,同时,设立一些专门对上市公司的财产进行公正评估,对盈亏进行会计审计,对信用状况进行评级的财产评估公司、会计事务所、评估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三是理顺市场的运作机制,其中包括增强市场透明度,打破分割以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发挥证券中介机构的作用等。要在完善国内证券市场的基础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度。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市政债券;债券市场;发行构想

在发达国家,市政债券早已成为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实现某些政策目标的重要融资工具。在我国,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负债,但是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以及事权与财权分配的不协调,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负债。尽管地方政府在市政建设领域的适当负债有其合理性,但是过度负债已累积了风险。在推进城市化与控制政府负债风险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发展符合国情的市政债券市场,并以此为契机规范市政建设投融资体制,完善地方政府负债模式,彻底打通地方政府融资的瓶颈。

一、市政债券及市政债券市场

(一)市政债券的概念及分类

市政债券(municipalbonds)又称为地方债券,是一项传统的融资方式。它以政府的信用作为担保,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机构发行。发行市政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或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有时也用于弥补市政当局的费用支出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季节性或暂时性失衡。

美国市政债券大致分为一般责任债券(GeneralObligationBonds)和收入债券(RevenueBonds)两大类。一般责任债券并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其还本付息得到发行政府的信誉和税收支持。收入债券与特定项目相联系,其还本付息来自投资项目的收费。收入债券还可分为各种项目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债券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其专用性。

(二)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市政债券是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已有100多年的,欧美等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融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和完善的市政债券市场,市政债券与国债、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共同构筑了完整统一的证券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家也开始采用市政债券为地方政府融资。

(三)外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经验

发达国家市政债券市场发展与城市化同步,市政债券市场大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加速时期。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私人债券保险制度是减少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重要机制。免税是市政债券市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发展中国家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并与城市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以及减少财政赤字密切相关,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是满足地方政府巨大融资需求的之一。

二、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背景和形势

(一)地方政府负债缺乏法律依据

1994年通过的《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入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96年的《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应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见,地方政府非但不能发行债券,而且不能直接向银行借贷。

地方政府指定一个人公司举债,由地方财政提供担保的做法同样缺乏法律依据。1995年通过的《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根据这条规定,对向国内债权人举借的债务,国家行政机关不能提供担保。

(二)加速推进城市化增加了市政建设融资的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2003年为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化水平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

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要,以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现实,为市政建设创造了广阔空间,同时向地方政府提出了大规模融资的难题。据国研中心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投资9万元。过去20多年里,城市人口由2亿增至近5亿,需投入的资金高达27万亿元。如按照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年后将达到70%,人口将达到14亿,所需静态投资为45万亿。如此巨额的投资需求,靠财政或信贷融资都是远远不够的。

(三)地方政府负债有其合理性

事实上地方政府负债由来已久,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适当负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市政建设上的事权不断扩大,然而财权未得到有效的分配和使用。《预算法》规定地方财政不得列赤字,这种谨慎财政的思想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约束,导致财权与事权不协调,为缓解有限的财力与高额的城建投资需求的矛盾,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打通资金瓶颈。在适当负债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搞市政建设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经营性或收费型的项目本身对GDP和财政收入有贡献;二是可以带动与市政建设在一个链条上的其他产业的发展;三是通过改善城市的硬环境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总之,政府适当负债搞市政建设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累积了风险

到2003年末,地方政府的各类债务超过了10000亿元,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近7000亿元,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向银行贷款2000多亿元。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风险及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是负债形成的投资可能降低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加深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二是债务约束软化,使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地方欠债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扭曲的市场信号,从而动摇投资与消费信心。三是居高不下的地方债务累积了风险。地方金融机构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借款垫付地方债务,将债务风险转为金融风险。四是债务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财力不足、无力举债的政府向社会强行摊派或收费。个别政府部门为还债疲于应付资金的筹措,从而了正常工作及公众形象。

三、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现实意义

市政债券在市政建设融资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调整国家债务结构,推行债务品种多样化和地方化,集中体现城市政府功能,集中市政建设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现实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有利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更好地带动投资的增长

当前,外部需求的放缓对我国扩大内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国债只占全社会投资的5%,进一步扩大的潜力十分有限。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发展市政债券市场,能够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入公共部门,促进闲置资源的利用,带动其他类型投资的增长,从而有利于扩大内需。

(二)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有利于促进社会融资结构的合理化

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专门服务于公共部门和公共项目的大规模、长期性、低成本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些资金需求要么依靠财政直接投资,从而增加财政负担;要么向银行借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压力,降低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收益水平。如果把市政债券做为一个新渠道,能够逐步改善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减少社会资金错配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三)市政债券市场,有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

市政债券用于公共事业可在资金供求上获得平衡,会明显减少对于直接财政投资的压力。市政债券以地方政府为主要的发行主体,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清晰地划清职责,尤其是落实了用钱和还债的责任。因此,有些重点项目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的形式筹资比中央直接进行投资的效果会好得多。

(四)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

在资本市场中引入市政债券,能有效填补当前资本市场的空白。由于市政债券的公信力仅次于国债,市政债券将成为众多投资者追逐的新品种。

四、对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设想

(一)基本构想

借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以及国内债券市场的运作经验,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基本框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功能定位。我国的市政债券市场要同时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部门以及市政建设服务。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市政债券应当作为风险极小、收益适中的投资品,直接面向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个人投资者筹集闲散资金。

2 发行人及品种的界定。市政债券的发行人应当界定为从事市政建设的中直部门(如铁道部、部、国家电力公司等)、地方政府、从事市政建设的地方政府部门(如各省交通厅、公用事业局、电信局)以及从事地方市政建设的公司。地方政府有财政收入,可以发行一般责任债券;其他主体只能发行收入债券。为控制风险,初期可以严格限定发行主体以及一般责任债券的数量。

3 税收待遇。美国《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TRA)》规定,公共目的债券免缴联邦所得税。参照这一通行做法,我国市政债券的利息也应当免缴所得税,其中个人投资者免缴个人利息所得税,机构投资者在应税收入时允许扣除市政债券利息所得。

4 投资者群体。基本市政债券的优良资质,应当允许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购买,并让上述机构成为市政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同时允许市政债券对上述机构进行定向发行。广大的居民特别是当地居民应当是市政债券的主要投资者,以利于市政债券发挥利用民间投资为市政建设服务的功能。

5 监管部门。鉴于债券投资者的素质不高,并考虑到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在我国基本建设安排中的关键作用,市政债券发行的监管主体应为国家发改委;市政债券交易的监管则应由证监会通过对券商和交易所的管理来进行。

6 二级交易市场。市政债券的交易市场应当是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并举,在明确信息披露责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安排市政债券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同时鼓励市政债券交易商开展网上交易,创建全国统一的市政债券交易。

(二)发展路径

1 先在发达地区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财政收入雄厚的重点城市作为发行市场债券的试点。中央政府除严格审批发行额度、债券用途、债券种类外,还要对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资金安排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在财政上对试点城市进行倾斜和扶持。

2 先发行收入债券。收入债券通常是以基础设施项目的自身收益作为偿债来源,可以通过调节收费水平或转让特许经营权等方式来偿还债券本息。地方政府也可以指定发行机构发行,不直接构成地方的政府债务。在收入债券的培育初期,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双重保证债券的方式,即首先由项目的收益作为偿债资金的来源,在项目收益不足的情况下再由地方政府及其相关机构补足。

3 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市政债券的和监管体系。对现行《预算法》有关公债发行的条款应加以修订,适时出台《财政法》和《地方财政法》,明确发行市场债券的法律地位。由财政部对地方政府的信用和财政收入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哪些地方政府可以具备发行人主体。同时通过一定的审批,保证市政债券的投资方向主要用于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

4 逐步完善与市政债券发行相配套的政策。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确定市政债券的利率,并报人民银行备案;二是对市政债券的投资收益制订具体的减免税政策;三是向商业银行开放市政债券市场,在政策上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市政债券;四是允许市政债券在全国性证券市场交易,并创造条件开办市政债券的场外交易,提高流动性,降低投资风险;五是建立有效的市政债券的发行与担保机制,确定合适的发行与承销主体以及发行方式,并运用合理的担保结构,落实担保及风险责任。

(三)应注意的

1 中央政府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在赋予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权时,中央政府可根据该地方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债务累积额、债务清偿情况、地方税征收水平及国家经济调控方针等因素,决定是否准许该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以及发债的额度和种类。

2 市政债券应以中长期的专项建设公债为主,主要用于能为当地带来整体和长远效益的项目,并通过地方税收或合理收费的增长来保证公债本息的清偿。

3 为杜绝滥用市政债券行为,市政债券可以纳入地方预算体系进行管理。在复式预算制度下,地方公共预算要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公债资金可由建设性预算加以反映和控制,并规定严禁用举债方式为地方政府的行政经费支出筹资。

4 为避免因市政债券的发行引起资金在区域间的不合适流动,协调平衡各地方的财力,促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对不同地方的公债发行,可实行区别对待政策。贫困地区的市政债券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发达地区的市政债券只在当地发行。

[参 考 文 献]

[1]计国忠 城市开发和地方债务双重压力下的市政债券发展[J] 政策建议与政策评论,2004,(5)

[2]王大用 地方政府负债的合法化问题[N] 金融时报,2004-04-13 [3]李应臣 市政债:亟待拓荒[J] 数字财富,2003,(4)

[4]徐绍峰 城建资金嗷嗷待哺 市政债券走上前台[J] 财经周刊,2003,(11)

[5]郭树清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 金融,2002,(2)

篇8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本市场;美国经验;法律体系;市场参与者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4-0033-03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实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住房抵押贷款(residential mortgage)被打包起来用于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付证券。在短短30年中,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经发展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一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在资产证券化初期,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只有住房抵押贷款一种,而现在几乎任何金融资产,只要具有可预测和可回收的未来现金流,都可以用作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以不同的资产为基础,美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种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及衍生品。正如199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瑞尼尔(Lewis S.Ranieri)在一次同《华尔街》杂志的记者讨论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时所说:“只要一种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投资银行家就可以将之证券化。”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动。利率和汇率的急剧变化给世界各大银行带来的冲击,加之石油价格上涨,加重了国际债务危机,这就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起步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大量的基础资产;此时,国际金融市场高速发展起来,金融管制逐渐放松,外汇管制逐渐放宽、利率趋向自由化,银行业多被允许混业经营,这又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兴起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讯业的发展,也成为资产证券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保证。

此时,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就在这样的历史和经济环境中迅速的发展起来,并首先发源于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其中,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就是我们在本次美国次代危机中所说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在70年代,GNMAs和FHLMC PCs的总体发行额是比较小的,从没有超过每年300亿美元的规模。然而从1981年开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速度大幅加快,当时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annie Mae)成为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的担保人。有了政府信誉作为担保,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先头兵迅速发展起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用卡、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以及制造业房屋贷款的发起人也参照RMBS市场的模式,将其新增贷款进行打包用于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在大约相同的时期内,商业不动产抵押贷款也被打包起来用于发行商业不动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而在最近创造的资产支持证券通常被称为抵押债务债券(CDOs)更成为较新的、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证券化证券品种,其基础资产本身就是资产证券化证券。总的来说,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市场不断对各类资产进行证券化尝试。经过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4个主要的资产证券化市场:RMBS,CMBS,ABS以及 CDOs。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成熟,仍待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们的共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极不发达阶段,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投资途径相对较少,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十分有限,起步远远落后于美国,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更是十分不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不高

因受分业监管体制的限制,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在主要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系统内展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部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人民银行主管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另一个是证券系统展开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这部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统挂牌交易,其二级市场交易情况不容乐观,市场流动性很低,严重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比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的建行和国开行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信达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交易一直极不活跃。根据可获数据显示,四支资产证券化产品全年交易笔数仅为14笔,成交量为5.6亿元,占银行间市场全年交易量只有0.01%。而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同样较差。2006年仅成交260笔,成交产品种类23只,总额62.17亿元,仅占总发行额的23.60%。

(二)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投资者权利保障无法可依

虽然我国的信贷资产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法律框架已经形成,初步解决了信贷资产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和实际运营所要涉及的产权登记、会计结算、信息披露、税收管理等问题。但是专门针对资产证券化统一立法尚未出台,而已有的相关法律层级相对较低、适用范围较窄,如遇特殊事件,容易产生争议和冲突,一旦出现纠纷,投资者则有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得不到法律保护。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金融创新,所以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操作的规范和管理还仅停留在使用行政手段。而且,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都是按个案由主管机关推出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化发行。这样,在产品设计、破产隔离、资产担保、信托财产登记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和券商基本上都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如果这一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则无法顺利发展。

(三)缺少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重大障碍

资产证券化市场得以实现的一个最基本前提是资本市场上存在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而这一问题恰恰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资信评级机构整体信誉不佳、独立性差,都将导致评级结果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同,尤其是对于不良资产这种投资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性强的资产。如果资产的信用情况不能通过信用评级机构被准确评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则很难定价,对之后的承销和发行也十分不利,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信用级别的评定。而目前我国的信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商业信用环境尚不理想。如果信用评级机构不能发挥作用,则会导致投资者很难对已有产品进行选择和投资,从而制约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我国还缺乏合格的评级机构。

三、借鉴美国经验教训,推动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专门针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SPV、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重要核心环节均须得到法律的支持。此外免税和会计制度上的一些安排也必不可少。受托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必须做到有法可依,相关各个机构也要做到权责明确,借鉴国外案例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实践情况制定相应条款。法律制度的建设应与试点工作齐头并进,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早出台专门法律,如此方能为资产证券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难以解决的纠纷,保证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平稳有序和规范的运行。

(二)建立权威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保证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信用评级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要在证券发行时对基础资产、产品本身进行风险评估,还要在发行后对证券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直至证券得到完全偿付之后。其作用就在于以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对交易的风险发表意见,增强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维系市场信心。尤其是对于不良资产这种投资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性强的资产,评级机构的资信对于定价和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但知名度和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国际知名的大型信用评级公司的信誉扫地,我国这些本土信用评级公司应抓住机遇,注重加强本土品牌的树立,创造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为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可靠的信用评级。

(三)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扩大主要参与者和基础资产的范围

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我们应大力培育资产证券化产品合格发起人,扩大投资者和基础资产的范围,并积极鼓励中介机构的参与,为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优质服务。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交易,需要许多中介机构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比如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和保险公司等等。在美国市场,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负责证券的设计、发行,还要在证券上市后担当做市商,提供市场流动性。国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分别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交易,两个市场没有联通,加之没有做市商制度,证券流动性和市场交易活跃程度受到限制。所以,想要减低这种束缚的限制,必须培养和扩大主要参与者的范围,提高中介机构的素质。

同时,我们可以逐步放开对中小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限制,特别应鼓励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以满足中小商业银行资本扩张的目的;扩大合格投资者范围,允许保险公司及社保基金等机构甚至一定范围的个人投资者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大投资者培养力度,提高投资者对各类证券化产品进行分析和风险定价的能力,积极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品种,正如本文开始引用美国投资银行家瑞尼尔所说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可以将它证券化。

此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资产证券化仍然属于相对较新的概念。参与者未必能充分意识到资产证券化的诸多好处。在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的初期阶段,教育和培训非常关键。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此时需要我们的企业和银行对资产证券化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对资产证券化这一事物更加敬而远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和美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有张有驰的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资产证券化市场必然可以在我国得到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扈企平,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穆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8。

[3]陈游,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08,11。

[4]王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J].金融观察,2008,5。

篇9

(一)证券发行机制受到了破坏

证券的发行与审核制度作为证券市场日常证券交易活动的重要保障,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就其实际的开展情况来说,证券市场受到了来自于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过度干预,进而导致了证券交易市场的诸多不良现象的产生,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当证券监管机构对金融证券市场的调控活动过度时,将会使得证券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问题,也就阻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证券市场的自主发展运行权利也就无从谈起。比如,当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对证券发行的规模与节奏进行全程监管的时候,由于忽视了证券市场本身的调节能力与供应能力,进而也就带来了不良的证券交易活动。

(二)政府干预活动过于频繁

受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活动的一部分,也就需要受到政府对其的监管,但是,证券市场本身作为一个不断发展运行的“有机体”,其自身的竞争机制能够使市场的发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政府所需的仅仅是适当的干预,而不是全盘的监管。可是,在实际的市场发展活动中,政府与证券监管机构的干预过于频繁,而超出了其限定,不仅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反而会阻碍证券市场的日常运行与工作。比如,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时候,追求的是“最低质量标准”,注重证券的自主发展。但在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注重的是对发行人其持续盈利能力的需求,这也就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对证券发行活动的干涉形式多且过于频繁,这些活动都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使得投资风险的加剧,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工作开展。

(三)证券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存在不足

证券市场的日常交易活动需要在公平、公正且信息透明的环境下来进行,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活动中的欺诈、炒作活动。这是对交易市场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是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有效保障。但是,在实际的证券发行活动中,证券市场对于信息的披露存在和诸多的不足,比如,信息的延迟与不充分,甚至错误信息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影响到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也滋生出一系列金融骗局,金融违法行为的产生。

二、在经济法的基础上来实现对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选择

(一)政府对收益的干预

在证券市场的发行审核活动中,政府对收益的干预,其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公共收益部分与部门收益部分。在中国,有人认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社会公众利益来进行选择。公共利益需要由政府选择优质企业审核选择。因此,证券交易市场需要为所有的投资者提供相关的企业投资信息。再者,审核制度的信息披露需要是一个强制性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需要的是对相关市场以及证券信息的有效处理与掌握,只有信息做到及时、完整、准确,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提高证券市场交易活动的规范化,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对证券市场的审核制度进行核准的时候,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改革需求,来完成制定与完善工作,进而实现国家财富的累积。

(二)政府对成本的干预

就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运行实际发展情况来说,证券发行需要制度的有效保障,这是加强成本控制最为重要的手段。其中执法活动的开展成本是证券发行审核中支出的主要成本。因此,监督机构需要在发行证券的时候,做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其投入的成本,即为执法的成本。从立法活动的开展角度来说,这是实现证券得以顺利发行的关键环节。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等一系列社会资源的使用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也就相应地使证券发行的成本与之增加。

三、从经济法的角度如何实现中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发展

(一)制定统一的审核发行制定

就当前证券市场的开展情况来说,证券的发行审核制度作为其主要的审核形式,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其所发挥的作用,受到不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影响,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发展。造成这样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由于审核制度的制定权的也尚未实现统一,也就进一步地导致了这样的情况难以有效地杜绝,进而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需要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存在,切实从证券发行统一化这一需求出发,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切实的发展保障。

(二)完善责任制,提高证券活动的开展质量

为了实现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统一化管理,在对证券进行发行与审核的时候,需要针对制度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同时,为了有效地推动经济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制定与完善责任制度,进而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提高证券活动的开展质量。在完成审核活动之后,需要将与之相关的责任关系进行一一地明确,将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合同的形式进行指出,进而有效地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避免猖獗的违法行为,做到审核工作的明确到位,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转变以往的核准制,推行注册制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在逐步由核准制向着注册制发展,这是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也是推进证券市场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以往证券发行交易活动中出现的弊端,借助于经济法的保障,来实现整个证券发行市场的规范化。虽然,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发行审核活动,想要实现注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向着国外先进的证券发行制度进行学习,最终,实现注册制度的有效建立。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证券发行活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这既是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发展需求,也是为实现经济长久发展而要考虑的工作内容。

四、总结

篇10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扩容制度 转板制度 扩容—转板制度

中图分类号:DF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4)02-0070-10

市场经济的启动使我国有了对接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经过二十多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具备了探索资本市场多层次制度安排的客观条件。①事实上我国已经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为核心的新三板市场,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雏形。但我国二十多年的资本市场发展经历,沉积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扩容经验,却没有因此而形成严格推理、分析的扩容理论。证券市场规模在无序状态下任意发展,扩容速度缺乏技术上的安排,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缺乏市场扩容的基本理论指导。

同时,学界研究证券市场转板理论的文献已经很多,却无人将证券市场扩容与证券市场转板纳在同一框架下分析。传统理论认为证券市场转板是在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且具备最为基本的市场层次划分的基础才能进行的。如果将转板的概念扩大使用,扩容与转板从证券市场诞生时就紧密关联在一起了。市场及各分层市场在设立的同时,扩容与转板就已经同时进行。割裂市场扩容与市场转板的关联关系,将证券市场扩容制度与证券市场转板制度完全分离而各自设立,是证券市场各项制度相互抵牾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笔者试图将市场扩容发展理论化,并力争将市场扩容与市场转板结合起来,构建证券市场的“扩容—转板”制度。

事物发展总与周围环境因素相适应,脱离周边环境而能够独立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恰当调适事物的周边环境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逻辑基础。②周边环境推动事物发展变化因素是系统的、复杂的,而反方向制约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合理把握两种方向相反的综合力量指数,能够合理控制事物发展的向度和速度。一般情况下推动或制约事物发展因素的变化是可控但不可度量的,但推动或制约事物发展各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综合力量指数,即事物表现的数量规模却是可以量化的。

从本质上分析,证券市场的发展则完全符合这一事物生长的基本逻辑。证券市场的发展绝非仅受一种变化因素的影响,推动抑或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各种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大有小,甚至个别因素的影响度是可有可无的,但诸多可有可无因素的综合叠加后的影响数值却是巨大的。③不论何种因素,只要最终将助推证券市场主体参与量的增加,在性质上都是扩大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本质上提高证券市场主体的参与量,都是市场的扩容行为。反之,只要某种因素最终降低了证券市场主体的参与量,性质上都是缩小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参与量,都是市场的转板行为。

证券市场主体参与量的提高,扩大了证券市场的规模,形成证券市场的“扩容”效应。证券市场主体参与量的降低,缩小了证券市场的规模,形成证券市场的“转板”效应。目前资本市场理论的缺陷在于,将市场扩容活动与市场转板活动截然分开,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其实,恰当的转板活动能够刺激扩容活动的加速,合理的扩容活动也为转板活动提供必要的主体基础。因此,有必要紧密结合证券市场的扩容制度设计和转板制度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证券市场的“扩容—转板”制度理论,为证券市场的和谐发展提供一套崭新的市场运行制度。

证券市场的“扩容—转板”理论是以市场扩容制度和市场转板制度为核心展开的。证券市场随着市场扩容制度和市场转板制度共同作用而发生结果上的变化,不同的扩容制度和转板制度将会产生不同的扩容量和转板量,从而形成不同的扩容值和转板值。任何证券市场的发展进路,最终都与证券市场扩容值和转板值紧密相连,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扩容机制和市场转板机制。将两种机制有机结合并相互参照设计,即形成证券市场崭新的“扩容—转板”机制。

一、证券市场扩容制度

市场扩容是指将市场单位体积内的容量进行放大,争取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有机市场制度安排。证券市场作为交易证券的重要社会经济组织,在自身发展问题上亦必然以扩展市场主体为繁荣和发展的前提。市场的门槛是开放的,市场的参与主体总是有序地进入和转出,在市场转出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扩容速度越快,市场繁荣度就越强,市场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构建者通过制度构建,对证券市场的扩容动力、扩容适度、扩容提质和扩容增量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形成证券市场的扩容制度理论。

(一)证券市场扩容制度动力分析

证券市场规模发展的原动力,发韧于市场组织的投融资诉求,根源于市场参与者的求富冲动。市场主体的融资诉求和投资诉求成为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重心,紧密联系公司股份的市场交易,诞生了影响现代生活每个环节的证券市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繁荣的证券市场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富裕的基本标志。以公司发展为逻辑起点、以证券繁荣为逻辑核心的证券市场,成为展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平台,成为衡量国家强盛的重要指标。④证券市场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为国家进行资源配置提供较为完善的选择方式,市场参与者不但能够通过市场参与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市场定价,并且能够分散企业风险,甚至为企业转换经营体制提供适宜市场发展的经营范式。

社会财富的迅速积聚,人们生活消费剩余的资金越积越多,超量存在的社会闲散资金如果没有合理的安身立命之地,所到之处必然导致物价波涛汹涌。不断高涨的房价,“姜你军”、“蒜你狠”等物价问题,已经向世人展示没有“辔头”约束的货币力量。⑤证券市场超想象的资金储藏力,可以为巨量的社会财富寻找一个活动的场所,能够将社会财富通过证券表现出来,再以证券的形式投放进去,消解货币对物价的横冲直撞。以证券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已经将公司与单个的自然人和各种社会组织体联接起来,使整个社会以价格的形式沟通在一起,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无不打上证券的烙印,用“晴雨表”、“风向标”表述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难以恰切表达人们对证券市场的热诚。

应该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证券市场而“幸福”地存在。只要国家经济崇尚市场自由,追求财富将成为证券市场规模发展的永恒动力。

(二)证券市场扩容制度适度分析

证券市场扩容并不是随意的,扩容应当与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它涉及证券市场规模扩展的适度性。适度性扩容将是证券市场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

证券市场扩容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与它所依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育不足,证券市场扩容将失去稳定发展的依托,非但不能真正发挥市场扩容的经济作用,还会扰乱社会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因此,应当始终保持证券市场的投融资规模、发展速度和证券品种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证券市场扩容不能脱离证券市场诞生的文化基础,它必须与其依托的社会主流文化、参与者道德水平、社会发展伦理以及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生长的社会主体心理因素相适应,证券市场扩容才可找到最为基本的扩容发展向度和扩容规模边界。⑥社会实践中诞生的证券市场,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和哲学等各种文化观念紧密联系,深刻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证券市场法律文化的形成,使证券市场融入人们的价值理念。建设与法律文化观念基本一致的证券市场扩容制度,能够将跨时段的法律认知差异融化分解,消除因法律文化观念体系不同而带来的市场发展阻碍。尽管可以通过修订法律,改变主体的法律认知偏差,也可以放慢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以适应市场主体的法律符合度,但这都可能影响证券市场扩容规模和扩容速度。

证券市场扩容应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不但应在整体上把握证券市场扩容的适度关系,而且应考虑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局部市场是整体市场的基本结构。证券市场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都是整体证券市场的组成部分,要求整体证券市场的适度,就是以参考行业市场和区域市场为基础。某个国家或区域证券市场规模发展节奏的快慢,是在通盘衡量诸多参考数值之后得出的综合结果。

(三)证券市场扩容制度提质分析

证券市场规模不能盲目发展,应以提高证券市场品质为前提。因此,证券市场扩容制度的设计不但要参考证券市场主体、品种的数量指标,还要结合证券市场品种结构、行业优先发展等重要的市场内容。

证券市场扩容在品质与数量的关系上,应当本着品质优先原则。在证券市场扩容提质制度设计上,应当坚持数量服务于品质的制度思维模式。为保证证券市场扩容的品质,应当增加数量以提高质量、停止增加数量以提高质量、甚至减少绝对数量以提高质量。在证券市场扩容背景下,市场品质与数量的对立统一关系应以提高质量为永恒的追求。数量的增加可以择机而定,质量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

合理的市场品种结构是证券市场品质提高的重要环节。证券市场品质的提高,应当注重市场交易品种的结构,单一结构的市场不能形成理想的市场规模发展模式。根据有价证券品种结构关系,证券市场构成主要有股票、债券、基金和衍生品等市场。⑦股票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交易品种,股份有限公司是股票的发行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公司股本,或在公司营运过程中通过发行股票扩大公司股本。债券的发行主体较多,而能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债券主要是公司债券。⑧债券是债权凭证,是债券市场交易的对象。基金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二者均可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券市场衍生产品多种多样,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市场品种结构,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参与主体的需求。

优先发展重要行业的制度设计。现代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合理化是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方式。⑨以IT业为例,以IT为主体的高技术企业群体将在世界范围掀起又一场新技术革命。它能为中国产业结构成长提供更多的后发优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有更大的转变,可以改造和革新诸如钢铁、煤炭、化工、石油、纺织等传统产业,在技术层次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证券市场扩容制度设计如忽视行业发展的优先安排,尽管市场的规模可能已经达到人们的预设,但在企业融资的发展用途上,将会使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大打折扣,根本不能表达证券市场的高品质属性。

(四)证券市场扩容制度增量理论

证券市场扩容首先强调量的增加。市场扩容增量安排是指将市场单位体积内的容量进行放大,争取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有效市场安排。证券市场参与主体量的增加本质上就是将证券市场规模做大。而将证券市场规模做大,本质上就是提高证券市场的繁荣度,市场繁荣度则取决于市场主体参与量。市场参与主体的构成具有多元性,包括市场构建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市场监管主体。⑩一般而言,市场构建主体和市场监管主体是市场规则制度的制定者,市场繁荣与否都与制定者的制度安排有关。市场交易主体是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市场的活跃度和繁荣度取决于市场主体参与量的大小。由于市场是主体交易的平台,市场构建主体与市场交易主体之间形成平台交易关系,即证券市场本质上属于市场构建主体和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证券平台买卖关系。B11当我们讨论某证券市场时,常以构建主体构建的市场为对象,以构建主体的市场构建制度安排以及监管主体的市场监管制度安排为内容进行评价。不同的构建制度和监管制度安排,将会产生不同构架意义的增量市场安排和不同的市场繁荣度。

证券市场扩容理论实质上就是市场规模扩张理论,扩容的本质问题就是努力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尽管整体研究市场扩容时需要考虑证券市场发展动力、适度和品质问题,但这些问题无疑是以扩容为前提的。当具体研究扩容制度内部内容时,证券市场发展动力、适度和品质问题都是扩容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如果研究扩容的外部关系,并与转板制度构建新的制度安排时,证券市场参与主体量的增加,将是“扩容—转板”制度理论设计的核心。就市场扩容而言,如果没有市场参与主体量的增加,市场品质的提高将会演变为停滞不前,故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是证券市场扩容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证券市场转板制度

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渐次推行证券市场内部分层。为实现各层之间的相互融通与和谐配合,以及市场构建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诞生了证券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各层次之间的转板活动,形成以转板行为为核心的转板制度安排。

(一)证券市场分层理论

根据公司是否进入市场交易证券为标准,可以将证券主体所处的空间场所分为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不交易场所。证券交易场所是指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不交易场所是指证券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之前,或退市之后所处的场所。相应地,证券市场分层理论可以分为证券交易场所的内部分层理论、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不交易场所之间的外部分层理论。

证券市场内部分层理论以证券市场的内部发展为基础。不管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为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市场设计者依照企业规模大小和效益高低,对市场进行分层。将市场分为符合主体需求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和四板市场。B12分层理论坚持企业规模与效益的择优原则,力争把经济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优先选入主板市场。B13坚持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优先的择优原则,把高科技企业、创新企业、新兴产业以及成长型企业作为优先选择的对象,纳入二板市场。B14瞄准具有上市资源“孵化”潜力的非上市公司,作为上市资源的后备队,保持场内上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把公司结构治理良好、前景广阔的初创企业,优先选进三板市场。坚持以本地区较有发展前途的种子企业为标准,把具有培养潜力的小型企业优先选入四板市场,保证四板市场的竞争发展态势。

我国证券市场分层建设工作亟待完成,就现有资料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建设成为四层次模式:首先是主板市场。它是针对我国成熟期企业打造蓝筹股市场,为投资者创造投资的精品市场。目前我国主板市场有日益繁荣的上海交易所和制度设计限制发展的深圳交易所;其次是二板市场。该市场主要为创业和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为风险投资资本提供进入或退出渠道的场所,重点突出其证券市场的“发动机”功能。再次是三板市场。该市场定位于解决创业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幼稚阶段初期的高新技术非上市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公开发行股票但不上市”,或“向累计超过20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公司股票交易问题。B15最后是四板市场。该市场旨在为初创的非公众公司即发起设立且公司股东人数在200人以内的股份公司,提供区域性集中信息交流、股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的平台,并担负着为场内交易市场IPO转板上市提供后备资源的职能。

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不交易场所之间的分层理论,主要研究证券市场和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之前或退出证券市场之后的场所之间的关系。这样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厘清证券市场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属于证券市场广义的分层关系。B16公司在进入证券市场转让或交易之前,有其自身存在的场所,当公司丧失上市或挂牌条件,被迫退出证券市场时,仍要回归到这个场所。因此,在证券市场“扩容—转板”制度理论安排中,应当整体把握二者之间的主体流转关系,并以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心,分析证券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以此奠定证券市场广义转板的基础,为证券市场“扩容—转板”制度提供最为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证券市场转板理论

证券市场内部、外部分层理论,为转板理论诞生奠定基础。转板理论是以融通和谐证券市场各层次之间关系而存在的。证券市场扩容理论催生证券市场分层,证券市场分层理论催生证券市场转板理论。证券市场转板理论是为主体进行市场间转移而设计的制度安排。

1.转板的概念。转板概念按照含义不同可以分为广义转板、中义转板和狭义转板。广义转板是

指证券市场主体进入或退出证券市场的行为。广义转板强调市场主体在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场所外部之间的进入或退出行为。研究广义转板理论,可以通过转板行为理论控制证券市场整体扩容度。中义转板是指正在证券市场的某板块市场进行交易的市场主体,因经营行为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基于证券市场规则的要求,主动或被动地转移到另一板块市场进行交易的主体转移行为。中义转板强调市场交易主体在板块之间的移动,即市场交易主体因条件因素变化而进行的自我交易的环境变动。B17狭义转板是指场外证券市场挂牌主体不公开发行新股,从场外市场直接主动转到主板或创业板等市场上市,上市之后再进行配股或增发新股的主体转出行为(见下图)。B18

依照转板主体的主观愿望不同,转板可以分为主动转板和被动转板。主动转板是指市场主体主动转出市场的行为,被动转板是指市场主体被动转出市场的行为。狭义的转板是主动转板,中义和广义的转板是主动转板加被动转板。狭义转板与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相联系,市场主体要进行转板,可以不经过首次公开发行程序,直接去交易所申请上市,因为不涉及发行,交易所可以完全决定,与证监会证券发行无关。狭义转板机制是目前实务界强烈要求实现的理想转板制度,由于这种转板制度涉及的审核制问题无法协调,真正实现这种转板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证券市场分层理论,以学术界公认的四层次结构为逻辑基础,研究四层次证券市场互动功能为出发点。凡是正在多层次证券市场任一层次市场进行交易的主体,出于某种原因主动或被动移动到另一层次市场进行交易的行为,都称之为转板行为或转板活动。B19市场构建者对市场转板活动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整套证券市场转板制度。

2.转板及转板制度的特征。依据转板的广义概念,转板的特征有:一是前提特征。即公司已经在市场上市或挂牌,也就是说公司已经在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已经属于证券市场交易体系的一个成员。前提特征表现上市公司转板的客观现实依据。二是条件特征。即公司经营条件的变化,或者是经营方式的调整。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指经营条件的改善或恶化。经营方式的调整是指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的合理化改革。条件特征表现公司转板的基本条件依据。三是规则特征。规则特征是指公司的转板活动是在一定的活动规则下进行的,转板规则规范着上市公司转板从申请到转板交易的全部活动。规则特征表现公司转板的法律规范依据。四是管理主体变换特征。转板的管理主体变换特征是公司的上市活动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的空间改变,导致公司直接服从新的管理者。管理者变换特征表现公司转板取得目标性成功。

转板制度是指国家证券监管机关为规范证券市场的转板行为,针对转板基本要素要求,出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而制定的一套完整规范制度。该制度可能包括关于政治的、法律的规范制度,也可能包括经济的、文化的规范制度。这样定义转板制度目的就是拓展转板制度的外延,避免一提到制度就专指法律制度。对于转板而言,尽管法律制度可能是主要的,但不排除其他制度的综合使用。一套完整的转板制度,至少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专为证券市场转板行为而设立。转板作为一种证券市场的复杂行为,有其自成体系的复杂结构,需要有一套专门用于转板行为的基本制度。二是构成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制度体系。转板制度应当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性,并针对转板的基本要素进行体系化。如转板目标市场的分类、转板对象的确定、转板形式的类型化、转板原则的确立、转板规则的制定、转板条件的设计、转板程序的安排、转板信息的披露、转板监管责任划分、转板法规的制定等等。B20这两项特征决定转板行为相对独立监管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3.转板的分类。转板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转板主体的转移方向,可将转板分为横向转板和纵向转板。转板主体依据自身条件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主动或被动地横向转移或纵向转移。横向转板,又称平行转板,是指在某一市场正在进行交易的市场主体,因某种原因转移到与其所在市场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市场进行交易的转板行为。纵向转板是指转板主体基于自身经营条件变化,根据经营发展策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纵向升级或降级的转板行为。

根据转板主体的发展策略,可将转板分为升级转板和降级转板。升级转板是指转板主体从某一层次的交易市场直接转入更高层次的交易市场。证券市场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独立的挂牌标准,包括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当企业发展符合更高层次板块的挂牌标准时,公司为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水平,就会考虑申请转入更高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降级转板是指转板主体从某一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转入更低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降级转板也有可能从主板直接降到场外交易市场,甚至退出证券市场。

根据转板主体的意愿,可将转板分为主动转板和被动转板。主动转板指板块内市场主体基于自身规模和利益的考虑,主动采取申请的方式,向有权机关申请转移到其他市场进行交易的行为。被动转板指市场管理者基于上市主体的规模、利益变化或主体经营违法,强迫上市主体转移到其他市场进行交易的行为。主要指上市主体因经营不善或经营违法导致在该市场继续交易的条件欠缺,管理机关强迫其转移低级市场进行交易。B21

4.转板的形式。转板形式是指为达到上市主体自愿或被迫转移经营场所的目的,有关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模式,将转板行为诸要素统一起来而在转板法律中规定的转板表现方式。该概念明确转板形式的基本涵义,并赋予转板形式的基本内容,将转板形式构架在纵横两个层面,作为上市主体进行转板行为的模式选择。

转板形式依照转板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横向转板和纵向转板。横向转板因在同一层次展开,不存在转板主体性质改变问题,转板制度安排相对容易。纵向转板因涉及场内场外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转板制度安排相对复杂。我国证券市场纵向四层次目标分层框架设计,理论上分析,互动转板应当有十二种形式,但性质上归类只有三种不同类别的转板形式。一板、二板同属于场内层次市场,二者之间的互动转板,应当遵循场内市场纵向转板规则;一板、二板所在的场内市场与三板、四板所在的场外市场,性质上分属两类性质的市场,它们之间的互动转板,应当遵循场内外市场纵向转板规则;三板、四板同属于场外层次市场,二者之间的互动转板,应当遵循场外市场纵向转板规则。因此,转板制度构建至少包括横向转板、场内市场纵向转板、场内外市场纵向转板、场外市场纵向转板和证券市场进入或退出转板等五类不同的具体转板制度。

三、证券市场“扩容—转板”制度

证券市场扩容制度与转板制度相互融合,形成证券市场“扩容—转板”制度安排,进而形成“扩容—转板”制度体系。

(一)证券市场扩容制度与转板制度的理论关系

证券市场设立初期,证券市场转板制度安排是以证券市场扩容安排为中心进行的,市场建设以扩容制度构建为核心,转板制度构建辅助于扩容制度。证券市场达到或初步达到构建者的规模预期时,转板制度才能提到与扩容制度同等的重要地位,即便如此,转板制度始终要为扩容制度服务。二者外在表现虽有先有后或同等重要,但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市场参与主体量,通过制度安排调节市场主体量的多少。

市场主体参与量是一个动态的数值,数值大小决定市场的繁荣度,取决于市场主体出入市场的活动度。市场主体出入市场的活动度决定市场主体的进入量和流出量,即市场扩容量和市场转板量的多少,B22市场主体的进入量和流出量的绝对值决定市场主体参与量。市场扩容量和转板量是由市场扩容制度和市场转板制度决定的,不同的市场扩容制度和市场转板制度,形成不同的扩容值和转板值。一般而言,市场首先进行扩容活动,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进行转板活动。站在证券市场构建者和监管者角度分析,扩容活动和转板活动都需要进行法律制度安排,即证券市场的扩容制度和转板制度安排。总之,任何证券市场的发展进路,最终都与证券市场扩容行为和转板行为紧密相连,最终都与该市场的扩容制度和转板制度安排相统一,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扩容制度和市场转板制度,调节市场主体的参与量。

证券市场扩容机制下市场扩容的数量值简称扩容值、证券市场转板机制下市场转板的数量值简称转板值。市场扩容值与转板值本是市场扩容和转板制度安排的结果,不同的市场扩容和转板制度安排,产生不同的市场扩容值和市场转板值。不同的市场扩容值和市场转板值,将使市场展现不同的发展进路和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发展结果。因此,参阅世界各个证券市场的发展进路和发展模式,分析不同市场扩容值和转板值市场制度安排模式,市场扩容值和转板值大小与市场发展进路和发展模式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扩容值与转板值赋值大小,直接决定证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扩容增加市场主体量,转板减少市场主体量。由于扩容和转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容的负值就是转板的正值,转板的负值就是扩容的正值。因此,二者都以零值为起点,增加或相对增加、减少或相对减少市场主体存量。在扩容与转板关系视角下,扩容值与转板值作为制度安排作用下的重要参数,存在四种不同的参数配值关系:1.即扩容值大于零、转板值等于零;2.扩容值等于零、转板值等于零;3.扩容值等于零、转板值大于零;4.扩容值大于零、转板值大于零。当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时,又有三种扩容转板赋值关系:1.扩容值大于转板值;2.扩容值等于转板值;3.扩容值小于转板值。四种(实即六种)不同的扩容和转板参数值配值,可以反映证券市场不同的路径选择,表现不同的市场进路制度安排。这里把这种扩容、转板赋值与市场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形成的逻辑发展,称之为证券市场的“扩容—转板”制度理论。现在世界各国证券市场,不论是整体发展本身,还是证券市场的某一层次,其发展路径和发展向度都将含纳在该制度理论体系之中。

(二)扩容赋值与转板赋值不同情形下的证券市场发展路径

根据“扩容—转板”理论,证券市场四种不同的参数配值关系,总以时间轴安排为逻辑发展核心,以扩容、转板赋值为调节手段,决定了任何证券市场的发展都会经历四种阶段:即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阶段。在市场发展阶段,扩容是市场发展的主题,市场以扩容为基础,积蓄市场主体参与量,市场处于稳定上升时期。发展阶段后期可以适当安排转板制度,但应不影响市场扩容为基础。市场发展到预期规模后,进入市场繁荣阶段。繁荣阶段可以安排转板制度,但须保证市场扩容值大于转板值。市场停滞阶段是市场发展到鼎盛后阶段,市场扩容值等于转板值,如果巧妙安排市场扩容制度和转板制度,可以避免市场走入停滞阶段。如果安排不当,市场繁荣发展脚步停止,市场处于停滞发展状态。市场衰落阶段是市场扩容值为零转板值大于零,或扩容值小于转板值的阶段,市场衰落的速度取决于转板值,转板值越大市场衰落得越快,反之,则越慢。但只要转板值大于扩容值,市场迟早都要走向终结。一般而言,四种市场发展阶段不是交替出现而是交叉出现的,市场成立初期总以市场扩容为前提,之后某种阶段的出现取决于市场扩容赋值和转板赋值的参数变化。现实中建设者都试图达到市场发展的繁荣阶段,但不同的市场扩容赋值和转板赋值,将世界各地的证券市场引向不同的发展路径。

1.扩容值为零而转板值大于零,正在衰落或消失的证券市场。根据证券市场“扩容—转板”理论,当扩容值为零而转板值大于零时,无论何种规模的证券市场最终都会走向消失。市场扩容值为零,意味着市场再也没有任何新的主体参与进来。转板值大于零,意味着至少有一个正在交易的市场主体离开这个市场。不论主动转板或是被动转板,也不论转板主体的数量有多大,消失将是这种市场的必然归宿。或许世界上每天都有证券市场在消失,但市场扩容值为零、转板值大于零的市场制度安排,或许将是市场消失最主要的路径之一。一般说来,这种市场处境是经济衰落的产物,没有人精心设计这种证券市场制度安排。

2.扩容值等于零、转板值等于零,停滞或停止发展的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取决于政府对待市场的态度,如果政府忽视或不重视市场的发展,对市场发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既不积极进行制度发展安排,也不适当下放权力,市场将会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表现在市场发展的“扩容—转板”理论上,就是市场扩容值为零、转板值为零的市场状态,此时的市场扩容通道和转板通道均未开启或已关闭,市场主体存量不变。也就是说市场内既没有主体进入也没有主体转出,此时市场的发展度、活跃度和交易度都将是萧条的、衰落的和停滞不前的。

3.扩容值大于零、转板值等于零,独立发展的路径模式。市场成员主体急剧膨胀,却没有成员转板其他市场的构建状况,是所有市场起步阶段发展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只要是存在并曾经发展的市场,都不可能逾越这个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用“扩容—转板”理论表示,就是扩容值大于零而转板值等于零。此时市场扩容通道打开,将大量成员在市场体内积累下来,推动市场快速发展。由于转板通道尚未建立,市场主体积聚越来越多,交易量必然随着参与者增加而增加,市场必然呈现繁荣向上的趋势。分析世界多数的证券市场,不以转板与扩容相配合的市场制度而成功的实例不在少数,其中英国AIM制度安排,就是最为突出的典型。

4.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扩容值大于转板值,保持发展优势的制度安排模式。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市场扩容值大于转板值,市场边界上下拓展,市场发展迅速,能够很快在市场板块中争取自己市场地位。美国纳斯达克(NASDAQ )是这种市场制度安排表现最为突出的典型。B23在美国宽松的市场自由竞争环境下,纳斯达克市场能够把握自我制定市场发展的制度规则,提高市场的扩容速度,并用制度安排稳定、保持这种扩容速度。B24之后打开市场转板通道,在扩容—转板理论的赋值关系上,始终坚持市场扩容速度大于转板速度,市场始终处于积聚能量状态,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B25

5.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扩容值小于转板值,市场缓慢衰落或消失的制度安排模式。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市场扩容值小于转板值,市场边界缩小。市场出现这个结果,客观上分析将是一个失败的市场。失败的原因在于市场扩容的积聚量不够,市场转板制度设计安排过早,扩容值和转板值结构不均衡,扩容与转板动态结构下的市场主体存量逐渐减少,市场会逐渐萎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二板市场、B26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制度安排,B27就是扩容值小于转板值而最终导致失败的典型例子。

6.扩容转板值均大于零,扩容值等于转板值,和谐发展的市场制度安排模式。市场转板值随着扩容值的变化而变化是市场制度最为恰当的安排,使转板值成为扩容值和谐比配的一个函数,即市场转板值的变化完全符合扩容值的变化要求。市场的边界相对稳定,各市场将自己置身于相邻市场的预备市场和目标市场,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市场是这一市场值得一提的典型。B28我国大陆证券市场一旦时机成熟,审核制必然转变为注册制,转板机制必然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模式下主板、二板、三板和四板市场,B29将会构成和谐的生态市场模式,四个市场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整体上将会构成一个完美、协调的证券市场。

结 论

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规模扩张的过程,学界称之为扩容。市场主体参与量到达既定规模后,调控市场主体容量规模的过程,学界称之为转板。恰当地为证券市场扩容量和转板量予以适当地赋值,微调市场扩容的扩容值和转板的转板值,在市场其他制度设计的基础上保持市场扩容值和转板值和谐的比例配值关系,即可把握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构成证券市场“扩容与转板”度量关系的新理论。

根据证券市场“扩容—转板”理论,任何证券市场发展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即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阶段。市场发展阶段,扩容是市场发展的主题,市场以扩容为基础,积蓄市场主体参与量,市场处于稳定上升时期。发展阶段后期可以适当安排转板制度,但应以不影响市场扩容为基础。市场发展到预期规模后,进入市场繁荣阶段。繁荣阶段可以安排转板制度,但须保证市场扩容值大于转板值。市场停滞阶段是市场发展到鼎盛后阶段,市场扩容值等于转板值,如果巧妙安排市场扩容制度和转板制度,可以避免市场走入停滞阶段。如果安排不当,市场繁荣发展脚步停止,市场处于停滞发展状态。市场衰落阶段是市场扩容值为零转板值大于零,或扩容值小于转板值的阶段,市场衰落的速度取决于转板值,转板值越大市场衰落得越快,反之,则越慢。但只要转板值大于扩容值,市场迟早都要走向终结。一般而言,市场建设者力图达到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如果不幸走入第三、第四阶段,往往都是不恰当的安排市场扩容和转板,除非另有打算,没有人愿意将繁荣发展的市场终结掉。

依据证券市场“扩容—转板”理论,可以深入解读世界各地的证券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完善合理的市场制度安排,市场扩容值始终大于市场转板值,使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英国AIM市场合理的制度安排,巧妙地切断市场主动转板关系,保持着市场扩容值大于被动转板值,促使英国AIM能够独立发展成为创业板市场。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创业板发展初期是成功的,但过早的转板制度安排,将创业板市场推向逐渐衰落的境地,如果不调整市场扩容值与转板值的配值比例关系,该创业板市场迟早都要走向消失。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多层次市场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市场环境,包括主板、二板和三板市场在内的各层次市场相辅相成,主要市场和预备市场配合默契,形成良性证券生态环境。我国证券市场建设应以扩容制度安排为核心发展目标,合理安排各层次市场之间的扩容规模和转板规模。在证券市场既定的规模基础上,微调市场制度设计的扩容值和转板值,既可合理掌控我国证券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各层次发展进路的各项制度安排,且能提供一个合理观察证券市场变化的直观依据。

The “Expansion-Transferring” System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LIU Guo-sheng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