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03-22 13: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新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新课程改革

篇1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

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如何迎接和推动这次课改?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参加新课改培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理解英语课改理念,改变的教学方法

以往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笔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主学习很少,因而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

2.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不读、不说、不问,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上的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流畅,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他们;然后频频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对后进生,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发言的难度,并在回答时多给他们暗示引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等,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我也有能力,也能学好,我并不比别人差”,让他们在“You can.”、“Try.”、“Nevermind.”、“Thankyou.”等宽容语和赞扬声中逐渐地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因而帮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发言,使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是英语课改的关键。

2.2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老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不要局限教材内容的编排,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英语课本里有好些对话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把这些对话设计成真实的情境,(比如把对话中的人名换成同学们自己的名字,把地名换成大家所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适时、恰当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2.3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诸方面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动起来?笔者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2.3.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我们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在学习被动语态时让学生各自用一个小塑料袋或纸袋子收集身边的一些小东西比如钥匙、小刀、铅笔、钢笔等物品,然后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发问:What’s this? What’s it madeof?What’s it used for?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这一知识。再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第8单元(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课前让学生自己至少画一碗自己吃过的面条,上课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面来学习许多食物类的单词和以及面的大小碗等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唱一首英语歌,营造一下英语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2.3.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

是否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比如设计猜谜、猜谜、传令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模仿秀、会话、提问、口头、笔头操练等.这些活动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2.3.3鼓励学生在操练中动起来。

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在操练中不但鼓励学生动口说,而且还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可见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探索到新的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复鹏.“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篇2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 新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策略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认为九年级(即初中阶段)结束时应达到五级基本要求,何为五级呢?即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此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有意识地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能达到五级基本要求。

二、研究新教材

我市现在使用的是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译林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牛津初中英语》。该教材摒弃了原有教材的不足之处。它图文并茂,介绍了交友、旅游、自然灾害、购物等,更加贴近生活,由旧教材的着重语言知识点的灌输式讲解转变为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新教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引入更多的西方文化,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习俗。如其中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万圣节、国际上著名的慈善机构、十二星座等,扩大了语言的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有些例如自制词汇记忆卡片、设计网页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但新教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例如1.某些单元词汇量过大,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消化不了,总是背了就忘;2.新教材课本有的内容分配不均,这是各单元各个环节相比较而言的。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Comic strip(漫画),Welcome to the unit(导入),Reading(阅读),Vocabulary(词汇),Grammar(语法),Integrated skills(综合技能),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学习技巧/语言),Main task(中心任务),Check out(检测)。这并不是说九个模块就是九节课时,因为各个环节内容不均,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是如此。因此,任课教师应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新教材,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针对每个单元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例如某个单元的阅读需教授两课时,但另一个单元也许要教授三课时,有时候可以把整个单元的各个板块进行糅合教学。例如牛津8(B)Unit 3可以把导入和词汇合并为一课时,例如8(A) Unit 1也可以把语法和检测合并为两课时。3.书中的一些练习题的答案有的考虑不全,例如牛津8(B)Unit 1 Grammar Part A2,有一题He?摇 ?摇(be) very busy this week.答案是has been其实我个人认为is也可。配套教参上的答案有的甚至有误,例如牛津8(B)Unit 4 Grammar Part C2中有个填空题是这样的,It ?摇?摇?摇(organize) to raise money for Project Hope.教参上的答案是has been organized,而根据上文提示,此空应用将来时态will be organized。总之,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优化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把握好教材,也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整合的技能,要求教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环境中实践和探索,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设计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生动而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学而好学。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列举三种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充分利用实物、模拟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与所要教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建立最直接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学习中的理解困难,使其形成明确的概念。例如教授汉堡包、披萨这些单词时,可以把实物或图片带入教室,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记住单词。

2.情境教学法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达到感知―理解―体验―共鸣―内化―灵活运用的课堂教学目的。可利用绘声绘色的对话表演,讲故事;令人开心的猜谜,分组竞赛活动;唇枪舌战的辩论会;有板有眼的采访活动等,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持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它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间优势互补。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又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多媒体还具有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教师除了自身不断提高素养改进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只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恰当的学习策略,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1.预习策略

在我看来,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有的学生听到老师布置预习,回家马马虎虎看过一遍就算预习了,第二天上课提问时,大部分学生对其中的细节不甚了解,小部分学生甚至看过一遍,却印象全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态度不端正,他们懒得去查字典,翻阅手边的参考资料,等等;二是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预习。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首先,认真看书,多看几遍,然后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句,可以查阅字典和手边资料,有的甚至可以上网查阅。最后,对仍然不理解的知识做上记号,以便向老师请教,这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教师事先把学生需要预习内容的知识要点或重要问题编写成一张预习卷,让学生回家针对卷子上的要点或问题进行预习,同时把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列在试卷反面。这样,教师能及时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掌握本课内容。

2.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合作学习策略已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教学策略之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一般而言,英语合作学习的编组原则是以异质分组为主,同时注意组际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之间的竞争。教师要指导各小组的成员,按照各自的特长分工,鼓励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有所进步。

3.自主学习评价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习惯,教师的工作应由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英语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英语大课堂》就是不错的选择,鼓励学生从书中学,并且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除此之外,正确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毕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都是全面的、完整的,只有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才是最清楚的。只有学生自己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检测、评价,才能扬长避短,达到精益求精。

4.避免焦虑策略

由于《牛津英语》词汇量大,课本容量较大,语言知识点较多,因此一些基础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容易出现语言焦虑,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疲于应付,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放低要求,鼓励他们循序渐进,不可太心急,慢慢赶上。

新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教师应立足这块教育阵地,不断地学习、探索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和接纳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再把这些精神和理念加入自己的智慧,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从而走出一条新课改的新路。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

一、改变传统授受型教学模式

旧高中英语教材施行期间,英语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生词及词组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讲解,课文理解讲解,课文练习讲解,课文复习巩固讲解。要求学生背单词、词组,背课文笔记、背课文并做大量的配套练习。

然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苦”。然而苦没有带来甜头,学了六年英语,即使是高考中笔头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也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更不能用英语同外宾交谈,所谓高分低能,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这完全违背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这条最基本的原则。

二、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的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师生尊重、互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努力去创设。我认为,教师只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关注“师生关系”是打动不了学生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愿意参与教学的需要,注意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在适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但保持动而有节的原则。既不太放任又不过于严肃。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集中和归纳。一个规矩过多、约束过严的课堂,只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从成功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学生的作品或意见不要轻易下“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结论,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之后共同评估,培养学生接纳意见、勤于思考的习惯。

新课程急切呼唤新型教学关系。活跃的课堂、和谐的教学关系不但需要教师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心,还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去接近学生、研究学生,创造出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方法。

三、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新课程鼓励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正确的认识转变成教学行为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没有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分析和“再创造”,就不能跳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模式。

目前,能够做到“用”教材的教师不多。“用”教材的教师往往对统领教材的课程标准更感兴趣,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分析,重视研究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理清教材所承载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思路,重视依据学生情况和教材两个方面进行备课。在教学中,他们往往把一些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学生上,主动地对教材“范例”进行重组、修正或置换,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必要条件。完成新课程的任务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拿着新教材上课的教师,不一定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开发能力、对教材再创造水平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

四、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能得到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会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从而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传统评价最主要为总结性评价,即只注重考试成绩。而新课标所倡导的,在评价机制上,应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为宗旨,体现激励改进功能。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设有总结即“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肯定进步与成绩,找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过程评价,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篇4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99-01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教学模式轻视主体活动、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疑给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新课程的先进的理念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但新课改对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培养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具有为社会发展而献身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英语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科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英语教科书里所选编的文章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勇攀科学高峰的远大理想.

二、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里指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学法指导,例如: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记忆方法、复习方法和课外学习方法等.其次是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言语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听、说、读、写训练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在初级阶段,以听说训练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训练.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学完了大部分基本语法之后,在继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强化英语的交际功能,增强运用英语的意识

学生的英语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英语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现实生活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强调发挥英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把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形成应用英语的强烈意识.

四、注意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才能主动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使用的英语教科书,在内容选材、编排、插图、练习等方面,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钻研教法和学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多年来,听课、稳当、学习好已成为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呵护,随着培训学习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应该厚爱有创见的学生,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才能教好学生,做好工作。

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师;课程改革;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26-02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时代与社会迫切的需要能适应新课改的英语教师。新形势、新思维、新要求,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新思路、新对策,需要英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只有切实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让21世纪的中国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新的教育思想,必定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孕育与发展出来的,也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得到升华与完善。新型的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综合素质,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自身形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万能的“神”,不是绝对的权威,是“律师”而不是“法官”,要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偏执,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交流互助的关系,是学生的学长,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走下传统中的神坛,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俯下身来沟通。

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学会知识本身。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师生间在共同学习道路上的一种交往。

二、以人为本,建立新型的学习策略

1.激发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为教学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并正确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唱歌,我们便开展了英文歌大赛活动。学生们自己利用时间选曲、练习,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他们还喜欢听新闻,喜欢谈论时事。我们就设计开展了新闻会活动,学生自己收集新闻,例如电视上的、广播里的、报纸上的都行。这样学生们都自己去听、去记,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们还都喜欢看英语动画片,我们开展“模仿秀”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进行排练,最后进行汇演,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角色扮演的惟妙惟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把教学的重点都放在终结性评价上,即试卷的分数上,这样的单一评价体系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弊端。如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一锤定音的结果,而小部分学生则属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平时不努力,借助考前短短时间开夜车、搞突击,有时能取得好成绩,而他们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新课程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使它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师资发展,挖掘自身新型的品质

1.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忠教授提出:21世纪中国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的模式,同时要加强职业发展意识。首先,要考虑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教育背景下的发展;其次,重新审视英语教学的各种变量;最后,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探索和学习者的心理探索。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要不断挖掘自身新型品质。

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要求而改变的。教师要融合各种知识于一体,满足社会高知识层面的发展与学生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要求。人们对教师素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不言而喻,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个人素质的整体化培养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与时俱增”的问题。

2.整合新型的个人品质,谋求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师在社会与教学中的角色改变,整合与时代脉搏相联系的一些新型品质,谋求英语教师自身的更大发展。

(1)学习品质。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只有学会学习,做到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教育是一个始于胎教,并伴随一生的不可中断的过程。教师就更应该树立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需要,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例如多读一些有关英语教育最新发展的理论书籍及原文资料;多从事英语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等。

(2)研究品质。教师对英语教学变革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适应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适应。教师要富于研究精神,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强对国内外英语语法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理念,并付诸实践。同时注意总结,使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3)反思品质。关注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个人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反思学生的情感变化;反思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找出纰漏部分,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使自我反思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新课程;素质;综合能力;策略;资源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要想在显示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先做到全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资源、英文歌曲等让学生学有所得。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英语教学真正持续有效性。

一、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1.全面增强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改教学的关键所在,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树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适应当前新课改的需求,就必须要树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突出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对高中课程的目标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符合学生情感态度和心智的发展需求、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符合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科技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②使学生拥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明确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自主学习必须要满足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适应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其自主教学必须要在教师指导下来实施,其主要措施主要如下:第一,教师应该按照所学内容设计出适应目前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学情景;第二,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材料,同时让学生可驾驭这些自主学习材料;第三,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利用这些学习资料来完成教师所既定的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第四,合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③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增强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应该不断对其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同事之间的研讨、相互听课和说课,对其教学活动不断进行调整,养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

2.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语技能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结合学生所具备的实际语言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听、说、写和读等语用环境,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实行听的训练,教师在实施听的训练的同时,还可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教材要求学生来进行阅读并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第二,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当前自身的阅读能力,开设相应的阅读课,帮助学生来进行阅读,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上网浏览和交流,通过不同的渠道学习英语文化,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对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利用,通过杂志、图书馆、广播、电视、互联网或者报纸等不同渠道资源来查找相关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与材料等,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在进行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短片的方式来引入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课后的时候,到网上收集整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方面的资料,结合其生活实际,来探讨自己对节日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有效利用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教学是一种艺术性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文歌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文歌曲就像是一致鲜艳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吸引着学生求职的目光,熏陶着学生稚嫩的心灵。教师可以教学生唱英文歌曲,学习唱英文歌曲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英文的途径。例如《狮子王》中的两手主题歌――《the Circle of Life》(生命的轮回)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今夜你是否感觉到了我的爱),《狮子王》电影的这两首歌的曾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所以值得我们学习。主题歌曲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句简洁还具有较强的表达力。从语言学习的多重目的来说,通过掌握歌曲歌词表达的内容,对于理解电影情节或者是异地问哈也有着很大帮助。

3.有效开展第二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必须要经得起各种实践的考验,除了课堂英语的教学以外,还应该尽量多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如校本课程,英语角,阅读赏析课等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来接触英语,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感受到英语的真实性,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地接触与实践所学习的语言,增加其练习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学习的质量。

4.活用教材和优化资源

教材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不仅仅只是课程的执行与传递,更多的是课程的开发和创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反映该教材内容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时由于教师对教材中内容不敢随意得增删,盲目遵循其所规定的教法来实施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为英语教学,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活用教材,优化其资源,合理地进行增减,这样才能使教材更好地为其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春飞.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学周刊,2013,28:59.

[2]叶艳红.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09:16.

[3]崔丽芳. 浅探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措略[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09:130.

篇7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在开始时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可操作性的主题,比如实物模型、影像视频、英文歌曲等等进行教学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准备了空气质量、城市绿化、交通工具、人口密度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more,fewer,less的区别和使用方法,然后引入新的句型“Therewillbemore/less/fewer...”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开展有效分层教学

我们的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保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U-nit11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ectionB这部分内容时,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了操练的内容,首先是后进生,主要朗读基础词汇,比如watch,sunglasses,belt等;其次是中等生,主要朗读较为复杂的词汇并自己造句,比如Well,Ihaveawatch,ascarfandsunglasses.等;最后是优等生,主要朗读范文,比如3aWhat’sCool?这样划分层次,就给了后进生和中等生一个学习和模仿的缓冲过程,不仅可以检验教学的成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操练环节中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给学生提供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

3.鼓励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合作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由深到浅的知识感受与体验,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记忆单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让每个小组按照单词性质进行分类,并根据自己的音标基础进行拼读,由组员之间相互纠正。之后再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最准确,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结语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轮的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席卷而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宗旨是“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宗旨主要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和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1 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实施原则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1 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1.2 实践性原则

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自主学习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1.4 生活性原则

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注重选择有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来展开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与现实、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1.5 开放性原则

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允许提问与自由探索环境中获得的;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重视教室内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1.6 合作性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与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2 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2 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例如在SEFC BOOK 1A UNIT 6 GOOD MANNERS课时,就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及其他礼仪和我们国家相关的录像,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再次,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过程。

2.3 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篇9

关键词:新课程 全面发展 语言能力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如何使孩子们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在一种崭新的教学氛围下,轻松学好英语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个人观点。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英语,《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英语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全体英语教师集中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英语教材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词汇量增加了很多,整个课文的选择都彻底地更换了。现在选取的课文更具有时代性,有一些全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再度地充电,原来老教材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必须得自己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才能有更好地了解。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对英语教师博闻强识的要求,需要我们不仅懂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得有很广的知识面,懂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必须是一个全才,这也真正体现了学科间的大综合观念。再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原先注重的知识点,语法结构模式,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听、读、写的训练十分充分,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展说的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英语老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表演者变成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当代国际社会凭借国际英语信息网络的形成,如虎添翼,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作为国际交往和国际信息网络重要交际工具的英语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从听说读写来抓,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听是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小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对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因此我通过合理选择言语材料,创设情景,视听结合,扩大听的渠道,增大听力输入来实现真正掌握听的效果。说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过程,人们通过说来学会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敢说乐说,达到最好的口语水平,真正能用所学英语去交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来实现标准的朗读和书写,真正实现“四会”型,改变原有的“哑巴型”人才,展现出新时代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立足情感,走入学生热爱英语的篇章

我国近代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只有时时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愉快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这一点,让情感的暖流融入英语的教学,把学生的兴趣激活起来,去自觉乐意地学习英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如何立足情感之上呢?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给学生一个平等的空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公平的老师,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特别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因此,平等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心理保障。首先,老师应做好自我定位,排除“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对待学生要和善,言语要亲切。真正与每个学生交流沟通,成为朋友。其次,关心每个学生的同时善待“后进生”。记得我曾听到这样一位学生说“老师就是偏心,特喜欢好同学”。看似一句极为普通的话却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待学生要保持同一水平线,不断用爱来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真正进入英语世界。

2、用平凡的鼓励获得最大的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孩子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激励、多鼓励,从而唤醒学生学习的激情,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课堂上对于学生答对题时,用Good!You"re very clever.等来进行表扬;答错题时,不应以一句You"re wrong .来结束学生的回答,而应给予引导、鼓励来共同回答出问题。批改作业的同时,对于优秀的作业要进行表扬。这些看似平凡简单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那是多么的宝贵!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兴趣就被更好地挥发出来了。

3、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情感,让学生热爱英语。

三、注重创新,培养新世纪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生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记得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深刻地揭示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意义。而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我认为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的压迫式学习,真正成为“我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的道理,“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由此,怎样学好英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采用这样的自学方法:预习(掌握单词——寻找音标——掌握发音——理解词组、句型)——学习(听录音,跟读,会读,训练听力和口语)——练习(背单词、词组、句型,完成听力,流利朗读课文)——复习(进行间断性复习)。在这样的自学条件下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因人而异的提优补差,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思考。一个只知道记忆知识的人,将永远不会独立思考;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其培养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在英语新教学中就应不断追求这样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英语中出现和未出现的问题,来达到自学的最佳状态。

四、英语教学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篇10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53-01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一轮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程标准》也随之出台,为英语基础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定位本着何种理念?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否有启迪指导作用?在阅读施良方老师编写的《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基础上,笔者对我国《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展开解读和分析。

1 课程目标

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最早在被许多人称为“课程论诞生的标准”的《课程论》著作中提出了“课程目标”(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在该书中,课程目标指的是实际生活中各种事物要求儿童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1]。一百多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有三种取向,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在课程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时,就有了萌芽。博比特在《课程论》一书中提出课程科学化的问题,他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2]。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泰勒(R. W. 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强调,在课程目标确定后,要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内容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每个课程目标都应该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随着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的不断扩大,行为目标几乎成了课程目标的同义词,而且似乎目标越具体越好[3]。行为目标,长处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短处是易于将那些难测评、难被转化成行为的内容忽略掉,同时也忽视学习的整体性。泰勒在70年代曾明确表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不一定是具体的”[4],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

相比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Evolving purpose)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它注重的是过程[5]。这一思想追溯到杜威(J. Dewey),他认为目的不应预先规定,而应是教育经验的结果,目的是在过程中内在地被决定的。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 Stenhouse)提出了过程模式,认为课程要以过程为中心,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展开,而依据非事先规定的目标[6]。展开性目的这一理论重视了学生的成长、自由发展,但它过于理想化,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来自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他主张在设计和评价课程时,要准备三类课程目标,即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活动。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放映的形式。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7]。但表现性目标很难保证学生掌握他们必需掌握的内容。

上述每种课程目标取向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 新课程改革的英语课程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8]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争取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地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目标具体内容表现为:(1)重视培养学生的多文化意识,增强国际理解。(2)培养学生外语使用能力是外语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外语交流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3)提倡通过任务或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讲授来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支持以交流为目标的交互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运用语言的活动[9]。(4)课程标准向纲要化方向发展。课程标准应该具有规范性和规定性特征;同时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国家只确定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再对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做出详尽的规定[10]。

上述课程目标内容表现了国家重视学生自由发展基础上,使课程教学按国家教育目的总体运作的原则,重视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理念。但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上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相比,具体性不强。我国《课程标准》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上相对笼统。在提高具体文化理解与相融的能力,解决语言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方面,似乎缺乏指导性和确定性。说明我国在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对行为目标这一取向有所回避。行为目标这种固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身心充分发展,但如果课程目标缺乏一定具体明确性,教师就会根据各自理解自行制定目标以便操作,反而不利于国家标准的实施。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编订具体可行、方向明确、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工作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45.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1996,8.

[3] 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6-1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