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篇1

1.市场营销职能的核心是 ( )

A.市场交换 B.满足需求 C.提供商品 D.引导需求

2.拉美一体化联盟成立于 ,标志着替代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 ( )

A.1956年 B.1960年 C.1978年 D.1980年

3.用来如实反映市场经营状况的一种市场研究,如了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是 ( )

A.探索|生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因果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4.运用全球化营销战略的关键在于 ( )

A.营销目标的转变 B.市场的全球化 C.经营哲学观念的转变 D.了解全球市场

5.产品的品质、品牌和商标、包装、式样等属于产品的层次中的 ( )

A.核心层 B.有形特征层 C.附加利益层 D.无形特征层

6.购买汽车,一般可获一年的免费保修服务,属于 ( )

A.单纯的有形产品 B.附带服务的有形产品

C.提供单纯的服务 D.主要提供服务、附带提供有形物品的产品

7.在技术创新阶段,企业的技术开发者对待技术转让的态度应该是, ( )

A.不宜转让技术 B.可以转让技术

C.不能转让技术 D.必须转让技术

8.由于服务贸易提供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某种特殊使用价值,因而又被称为 ( )

A.无形贸易 B.有形贸易

C.实物贸易 D.技术贸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l2分)

26.补偿贸易

27.服务贸易总协定

28.跨国公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技术贸易的特点。

30.考核中间商的标准有哪些?

31.简述从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看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必然性。

32.简述制定较高(或较低)的转移价格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8分)

33.“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发展30个区域、2000家加盟店和14000名专业经纪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我们会有250家一300家加盟店,在中国房地产公司的排名将提至为前三位。而后年21世纪不动产一定能成为中国的房地产组织”。这是日前比尔·亨特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最新消息。

随着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发展、行业内竞争的加剧以及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顾客已经不满意将自己的需求托付给不负责的中介,而对中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介公司不得不开始考虑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依靠可信赖的大品牌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吸引顾客,中介经营模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中国幅员辽阔,而且地区差异显着,采取两级授权的策略方式,即在中国总部拥有整个内地的授权,而由中国总部授权给当地的一家合格企业成立该区域的21世纪区域分部,行使行政管理及后台支持、培训、管理、监督的职能;再由该区域分部发展下面的加盟店从事具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通过这种两级授权,真正使管理、经营本土化,从而根本上杜绝了外来品牌“水土不服”的通病。

比尔先生认为,这种体系对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发展起了非常迅速的作用。因为他们在挑选区域性的合作伙伴时,更加看中的是在当地的影响力,我们对合作伙伴的要求是要有良好的操作实力和能力,包括资金、管理、渠道,以及背景和方方面面社会资源的整合等。比如在选择南京的合作伙伴,就要求对南京的市场非常了解。对合作伙伴提供其使用他们的体系并给以相应的支持,这样就可以很快在当地市场发展起来。

比尔先生还认为中国房地产中介市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执照颁布的法律规定,而且一定要关闭没有资质的公司,需要对这些中介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然后对经理人进行销售方面的培训,强化相应的激励体系。

阅读案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国际特许经营?(2)结合案例分析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的好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8分)

34.宝珠产品是红地公司开发的产品,市场价格为20元/每件,需求为1000件。若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涨至25元时,需求量降为800元。问该产品的价格弹性是多少?为了增加利润,红地公司是否应该提价?

篇2

[关键词]关贸总协定 WTO世界银行 多哈会谈

一、WTO简述

1944年7月,在由美国发起的有44国代表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建立了维护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投资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此基础上,于1948年1月1日诞生了关贸总协定(GATT)。

关贸总协定历经47年,共进行8轮多边贸易谈判,最后根据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WTO于1995年1月建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按照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协定和协议构成,对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根本不同在于:关贸总协定是通过行政程序,由有关国家的行政部门签订的一项临时性协定,并未经过其签字国的立法机构批准。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要求必须通过立法程序,经本国立法机构批准才能生效。因此,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有关协定,建立了一整套的组织和机构,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国际法律规则,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正式国际性经济组织,因而在国际贸易中更具完整性和权威性。从法律地位上看,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具有同等地位,统称为世三大经济组织机构。三者都是国际法主体,其组织机构及有关人员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由16个条款、13个货物贸易协议及4个附件组成。13个货物贸易协议分别是:《1994GATT》、《农产品协议》、《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实施协议》、《纺织品与服务协议》、《贸易技术性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证措施协议》、《保障协议》。4个附件分别是《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协议》、《国际牛肉协议》和《国际奶制品协议》。

WTO的宗旨和目标是: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在处理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确保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拓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持续地开发和合理利用世界资源,努力保护和维持环境,并通过与各国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相符合的方式来加强环保。”WTO的职能是:负责为多边贸易的实施、管理和运作提供框架;为各成员方提供多边贸易关系谈判和贸易部长会议的场所,并提供实施谈判的其他条件;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各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运用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负责定期审议各成员方的贸易制度和与贸易相关的国内经济政策;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关系,以保障全球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部长级会议,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的部长组成,取代了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全体大会。部长级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权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权对该组织管辖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可以为此采取何必必要的行动。

WTO的组织机构为部长会议下设的总理事会,总理事会下设3个分理事会和18个专门委员会。3个分理事会分别是:货物贸易理事会,负责1994年关贸总协定各项货物贸易协议的贯彻执行;服务贸易理事会,监督执行服务贸易总协议;知识产权理事会,监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贯彻执行。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下的秘书处,负责处理WTO的日常工作。

二、WTO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成员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国。其目的是使一成员平等地对待其他成员,在不同成员国间实施非歧视待遇。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国其他成员的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知识产权所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知识产权所有者所享有的待遇。其目的是平等地对待外国和本国的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等,实施非歧视待遇。

3、自由贸易原则

自由贸易原则是指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下,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措施,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自由贸易原则包括五个重点:以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多边谈判为手段;以争端解决为保障;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通过关税减让,减少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4、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是指成员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公平原则体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既涉及成员的政府行为,也涉及成员的企业行为。要求成员维护货物、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和知识产权所有者在本国市场的公平竞争,不论他们来自本国或其他任何成员,在实施贸易政策时应全国统一。

5、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成员应公布其所有制定和实施的各项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所参加的与国际贸易政策有关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协议也应公布。

三、捍卫WTO基本原则

WTO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WTO的基本原则则是WTO的精髓和核心,它决定着世界贸易的基本规则,左右着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因此,探讨WTO的基本原则及其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WTO基本原则的核心

WTO基本原则如上所述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个,即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是WTO基本原则的核心和精髓。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其实质上也涉及非歧视原则的内容。即在国际货物、服务或知识产权的贸易中,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无论是涉及哪些国家、哪些地区、哪些民族,都应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既是WTO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又是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与自由贸易相对立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为捍卫和实现自由贸易而努力,而斗争。推进自由贸易,就是使贸易双方在完全自主、自愿、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在WTO的有关协定框架下自由地开展贸易,而不是一方对他方予以强迫,或者以威胁手段迫使对方就范。

公平竞争原则。追求公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质疑。同理,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公平竞争也是WTO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内容。WTO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制。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运行保证。要在WTO的框架下,积极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纠正不公正的贸易行为,采取措施避免扭曲市场行为,在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使国际贸易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2、WTO基本原则的履行

自WTO成立以来,各成员认真履行WTO的基本准则,促使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使之成为二战以来经济最繁荣的发展时期。可是,近些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9月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增多,贸易壁垒加剧,违背WTO基本原则的现象频频出现。例如,据WTO在2009年3月26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85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还有,以中美贸易为例,仅200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就发起了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和1起特保调查。由此看来,这些违背WTO基本原则的事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势必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因此,为克服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决抵制和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贸易。

3、WTO基本原则的捍卫

摆在WTO成员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坚定不移地捍卫WTO的基本原则,坚决抵制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规避贸易风险,减少贸易摩擦,消减关税壁垒,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促使世界经济早日复苏,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快速增长。诚然,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做多方面的工作。但笔者认为,要解决金融危机,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捍卫WTO基本原则,最好的办法是“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大家一致呼吁的,坚持对外开放的自由贸易;最好的途径也正如WTO总干事拉米所一直强调的,尽快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众所周知,多哈会谈是2001,年11月,WTO第四届部长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通过的《部长宣言》,决定从2002年起到2005年底,用三年时间举行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的目标是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发展,改革贸易体制,改善贸易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谈判涉及农业、服务、市场准入等19个课题,尽管谈判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某些发达国家的阻扰和干扰,特别是在农产品输入、关税减让等方面不予让步,终使谈判未果。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尽快重启多哈会谈,并且尽早结束会谈。

促进世界经济早日摆脱金融危机、恢复快速增长,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世界贸易组织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可以确信,在国际社会及WTO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WTO的基本原则将得到有效维护和认真执行,克服金融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将指日可待,坚持可持续发展,世界的贸易和经济形势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厚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大宗商品市场 结构形态 绩效评价 长三角

一、大宗商品市场及其结构特征

(一)大宗商品市场简述

大宗商品市场是一种新型的,通过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的现货交易模式,以及是商品进行期现货和中远期交易的市场。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开始于1997年,是那个时期国内贸易部批准成立的。

大宗商品市场内涵特征转型。市场经历了多重变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监管的强化,大宗商品市场面临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规则性革命。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代表政府和要素的市场政策的密集改变;二是代表市场要素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的密集改变。这些预示着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逐步向规则性市场发展。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特征

1.市场准入体制形成。大宗商品市场在探索市场准入变革,采取工商注册制,以此来降低商业性市场机构创立及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创立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2.全球化市场特征。中国的产业、商品、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发展,成为过去一年中的重要发展特征。我国的大宗商品企业在融资体系上获得了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广泛地参与不同类型国际市场的投资和跨境贸易。

3.商品市场形成。随着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建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市场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新的政策性及国际性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4.市场交易模式多样化。我国现有的大宗商品市场在交易模式上已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许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推动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创新,在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引领下,施行多种交易模式的并行。

5.大数据应用广泛。大数据的概念及业务体系蓬勃发展推动了大宗商品数据应用,市场对大宗商品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形成和组建了与大宗商品市场相关的有效数据运营商和商业化数据产品,并进行了商品数据的研究、编制和应用。

6.形成了独特的信用规则和金融规则。大宗商品市场的信用环境的建立已成为政府政策制订的重点。与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相比,目前信用评级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仍然缺乏。而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使用的规则和成本,也影响了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的效率。但由于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金融规则,系统化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

7.形成了特定的标准化体系。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市场和交易平台,在探索形成各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仓储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管理标准化。但目前,标准化的努力仍具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大宗商品市场标准化的商业模式及商业环境,似乎还未有示范性的机构出现。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状况

大宗商品市场结构先与传统的商品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区别,大宗商品市场通常由多层次商品市场领头,后引申出两个分支,分别为商品现货市场和商品衍生品市场。商品现货市场则再分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集市,这些市场统一由商务部监管。商品衍生品市场则由两部分组成: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分为期货市场(由证监会监管)、商品场内期权(市场空白)、类期货交易平台(目前为地方政府监管或监管空白);场外市场分为商品远期、商品期权、商品互换,这个市场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市场交易模式比较传统。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相对传统的市场没有发生显著的转型与升级。从长三角地区来说,大多大宗交易平台仍没有根本改变集市化交易的现状。

2.信用规则较为初级。大宗商品市场已形成一定的信用评级规则,但目前的信用评级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均较为初级,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信用规则建立相对其他地区已走在前面,但从效果和状况看,也还处于初级阶段。

3.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使用较大,依赖金融支持。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已构筑交易商、供应链、物流、银行等相互共赢的金融链条,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建立,系统化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影响了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的效率。

4.商品指数化不够。我国大宗商品领域的指数产品持续推出,但指数产品大多为信息化产品,作为商业化指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效使用的并不多。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航运指数,但由于有效指数商品的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商仍然以企业性的交易模式为主。

5.企业标准化特征明显。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正在努力推动各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仓储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管理标准化。但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标准化的努力仍具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大宗商品市场标准化的商业模式及商业环境似乎还未有示范性的机构出现。

三、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绩效评价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指以买卖双方交纳保证金为入市条件,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或者类似结算制度,采用集中撮合交易方式进行大宗商品标准化合约交易的机构或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交易方式来区分,可分为期货交易方式和现货贸易方式。大宗商品市场的两种贸易方式为现货连续交易和现货贸易。

目前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结构还是比较完善的,并且也在一步步发展以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大宗商品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使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市场绩效也存在改善的需要。首先,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区域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管理部门间的监管权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整个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这种情况造成了某些产品价格扭曲或价格信息不充分,无法正确指导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造成市场供求失衡,部分行业反应滞后,产能过剩。其二,长三角地区虽然相比全国来说,已建立了一定大宗商品市场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但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组织体系以及交易方式在各方面的发展仍不足,并且大宗商品的流转效率较低。其三,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充分形成。因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缓慢,并且实体企业没有具备规避价格风险的意识及手段。其四,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够,价格影响力不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能力不高,“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缺失。最后,长三角地区虽然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走在全国签名,但大宗商品市场立法还比较滞后,没有形成良性的监管体系,出现问题出现处罚、监管不力。

四、优化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运行体系

国际上的期货市场交易所都是建立在开放自由的金融体系下,由于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不受限制,所以厂商和投资者都参与该品种的交易,并把该品种的市场价格定为基准贸易价格。所以,建议我国应当加快金融市场向国际化市场标准前进,以此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要建立中心交易所,有榜样的作用

一个中心交易所能否拥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和强大的辐射力,关键取决于它的会员机构是否强大。大宗商品市场的经营机构是增强中心交易所辐射力的关键基础力量,为了实现中心类交易所的广泛影响力,大宗商品交易所要能做到对新市场的开发、交易所中不同品种的推广、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客户质量的增强。

(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要求严格守法

在如今的金融市场中,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体系,能够具体地涵盖所有的交易活动;第二种是指这些法律法规符合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不是依靠投资人的主观臆断或领导们的意志去扰乱市场正常运行机制。

(四)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功能

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有着行业垄断的现象,是由历史和制度造成的,所以我国药必须不断地减少乃至消除垄断。国外市场的发展已经证明,在期货市场逐步成熟的时候,要适时推动现货市场的建立,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功能。斯坦福大学杰弗利・威廉姆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市场的发展演化为三阶段,分别是标准化的现货市场、活跃的远期市场、成熟的现货市场,有效管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效率。

(五)参与到国际商品定价体系中

我国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以区域性市场为主,很难参与国际商品定价体系中。上海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是现国内价格风向标,但参与者主要是国内生产商、贸易商,很少几乎没有国际机构参与。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受到了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影响。在现在实行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该国在该种商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由其定价权体现出来。然而现在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却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这个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因此,中国会对于产业链的全面整合和对大宗市场结构进行改善,让我们一步步靠近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至掌握它。

参考文献

[1]赵远.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年鉴(2014)上市概括市场特征[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2]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蒋天颖.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4,33(10):1825-1836.

[4]周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9(3).

[5]蒋天颖,史亚男.宁波市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10):130-139.

[6]蒋天颖,谢敏,郑长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作机制―以宁波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社,2015.

[7]陈鼎瑜.抓住机遇 明确定位 提高市场竞争力―关于制定和实施港口企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港口.2000(08).

[8]陈丽芬.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尴尬与未来[J].商场现代化,2013,31:71.

篇4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浚网络等硬件设施,并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金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

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

作为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的最高形态,“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LISC)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具有一系列与以往各代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极为鲜明的特征:

1.低碳。“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不仅意味着要在港区城市节能环保,绿色海空港口、清洁燃料船队等领域站在世界前列,而且要成为所在区域涉航碳排放资源的交易中心。

2.全球海空港智能网络。当前任何一个海空港,都只不过是全球海港空港及物流资金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立足节点,塑造枢纽”。

3.第四代港口将成为“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港口。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世纪之交提出以“物理空间上分离但是通过公共经营者或管理部门链接”的“组合港”理念。“虚拟组合港”和“海江陆多元直运”方兴未艾。

4.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迈上崭新台阶。“洲际供应链”与“物流集成服务”将大宗矿产、石油能源和制成品最优化配置;“国际航运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港口建设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1、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处于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起步阶段。现在,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已经开始,我国的主要港口也向着这方面努力。

2、很多港口正朝着港城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我国一些港口顺应发展趋势向着深水港方向发展。航道水深决定了港口的发展规模和所处的地位,通过纽约港、鹿特丹港和新加坡港三代第一大国际商港的兴衰轨迹,可以清楚的看出实现航道深水化发展壮大港口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

4、码头装卸分工专业化和船舶大型化。这是运输体系针对经济发展需要的转变,①港口的功能战略逐步为运输方式的交换点、散货、杂货的集散中心,运输、金融、信息、工业与商业中心、现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全程运输中心的贸易后勤基地。②海运成了重要运输途径,载量较小的船舶无力承担远距离运输的成本,船舶大型化和载箱量扩大化成为主要趋势,船舶大型化与航道深水化和码头专业化同步发展。

5、货物吞吐量和相关服务产业未能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着力推进五大港口群的发展,而港口发展的硬指标之一就是货物吞吐量,2010年全国海港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约为48亿吨,其中超过亿吨的港口有11个,上海港更是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但是遗憾的是,港口地区如何构建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大力拓展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却停滞不前,反过来阻碍了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的简要分析

近一段时间,我国港口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有些港口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软件环境建设上却明显不足,以伦敦港威力,货物吞吐量排在世界100名之外,但却是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他的航运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传播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交易等上游产业,伦敦从事航运服务的人员由14000多人,全球大型船舶建造与买卖租赁的融资业务主要集中在伦敦,各类保险机构每年的航运保险业务收益超过3亿美元,由伦敦海事仲裁机构受理的各类航运案件占全球海事仲裁案件总数的90以上,全球半数以上的船舶交易在伦敦进行,交易总额高达340多亿美元。此外,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世界主要航运机构总部集中在伦敦。而对比中国的上海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种子啊码头装卸、货物运输、业务和劳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领域,缺乏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须具备的高层次现代航运服务业。而现代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产业。

简述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原因

1、国内海事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气候和环境欠缺。世界知名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都与政府为其创造良好的支持保障体系分不开。政府应该提供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外汇政策、优惠的船舶登记制度和方便的报关退税政策。

2、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功能要素不全,难以支撑市场需求。上游产业服务功能的缺乏,导致难以满足国际航运市场对现代航运服务的基本需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海运辅助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航运服务附加值较低;知识密集型的航运服务缺乏,尚未形成有效的航运交易市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交易、航运咨询、公估公证等方面的航运相关服务发展缓慢,世界上的国际海运组织有4万多个,但总部设在中国的没有几个,国际性海运组织在中国的活动基本空白。

3、货物贸易与运输服务贸易发展脱节。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运输量约占世界海运总量的1/5,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存在严重的服务贸易逆差。2005年逆差达到130亿美元,这反映出中国货物贸易与运输服务业贸易发展脱节十分严重。运输业处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的核心层,运输服务业的落后,必将影响到服务体系的辅助层和支持层的发展,

4、高层次人才缺乏。除了上述相关领域外,在港口规划、航运、现代物流等领域同样存在相关问题。

广州港的相关情况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充分发挥粤港两地港口资源优势,重点是以深圳和广州港为主,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特点:珠江有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

广东航运业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港航发展历史悠久,是国内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拥有全国二十个规划枢纽港中的五个,2010年全省运力已突破1000万载重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3亿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对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的特色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最具进取型竞争力的港口――广州港

在中国港口排名中,广州港名列第五名。十三项指标中,广州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两项指标排名第三,三项指标排名第四,两项指标排名第五,两项指标排名第六,两项指标排名倒数三位。尽管珠三角第一的位置被深圳港取代,广州港处于上挤下压得的位置,但该港并没有畏葸不前。航线数和船舶靠泊艘次的优势弥补了港口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广州港港口的投资额相对较少,保持货物吞吐量的竞争优势使其差异化的结果。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意义

1、 促进广东省经济转型发展。充分依托优良的港航条件和丰富的港航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使现代航运服务业成为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和龙头产业,并进一步与先进制造业形成互动发展局面,不仅有利于突出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而且将衍生大量相关的新兴产业,带来强大的乘数效应,既是广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提升航运软实力。当前,世界主要港口城市都把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作为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延伸港口服务功能、拓展港口发展空间、提升港航产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广东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较低,与广东作为航运大省的身份很不相称。因此,亟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优化航运服务业结构,强化航运服务功能,实现港口航运业的转型升级。

3、 促进粤港澳现代航运服务合作。目前,香港在航运服务功能上已呈现高端化趋势,其航运服务结构已经与内地形成一定的梯度发展态势,粤港澳航运互补性较强,航运合作的空间很大。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必须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与港澳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推动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功能向广东延伸和辐射。现状及存在问题

挑战和机遇并存

1、差距依然存在。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业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链,附加值高的中、上游产业则尚未发达甚至有的尚属空白。总体而言,广东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程度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现代航运服务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硬实力建设方面,支撑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不扎实,航运要素集聚度不高,航运服务业仍不发达,航运、港口大而不强,运营效率不高,口岸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航运服务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现代航运服务的功能不健全,不管是货物中转、加工增值还是资源配置等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广东跟伦敦、新加坡等国外现代航运服务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二是在软实力方面,广东省在行业管理体制和理念、行业发展规划、航运政策、法律制度、航运教育与科研、航运技术、航运人才等方面也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甚至跟国内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等地也存在不少差距。

2、 主要问题是:(1)对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政府重视不够。(2)缺乏有效的战略平台,规划引导不到位。(3)现代航运服务业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特色不突出。(4)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群、航运要素与航运资源集聚有待加强。(5)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所需的政策、法律环境有待改善。(6)口岸管理、港航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7)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人才缺少。(8)粤港澳现代航运服务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3、州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1)世界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2)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调整;(3)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4)国务院《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广州港发展世界级强港的几点建议

1、借鉴伦敦港发展经验。20世纪40年代,伦敦采取港区分离的迷失,将港口硬件设施外移,而选择在原地大力拓展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这些领域如今已经用于数千家规模企业,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航运服务业的世界品牌。这个相对完善的航运服务集聚区,能够有效减少产业内部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写作,可以出发员工之间的竞争压力与知识交流,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相比之下,广州港在航运服务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当务之急是发展与港区相关配套的航运金融、航运海事、船舶交易等航运服务业。

2、争取政策扶持,全面启动并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要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当仁不让,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和国家实施南海战略的重要基地,为广州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域航运资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奠定战略平台和战略空间。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发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争取中央支持,将香港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自由港政策延伸到广东(可先在南沙、前海、横琴等区域进行试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平台。要在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发展规律,重点选择几个中、高端现代航运服务领域优先发展,建议“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交易、船舶注册登记、航运总部经济;临港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航运教育与培训服务,建设全国性国际海员市场、国际海员劳务输出基地;邮轮经济和滨海休闲旅游服务业;航运信息、航运技术、海事法律和仲裁服务。形成相互支撑、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群。

3、科学规划并于广东努力建设若干个现代航运服务特色功能。建立规范的航运市场、物流市场、航运金融市场、船舶交易与租赁市场、航运人才与劳务市场,着力打造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成为国际航运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汇聚地和配置地,争取于2020年将珠三角建成航运服务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突出、航运服务市场环境优良,具有亚太航运服务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航运服务中心。

4、建议编制《广州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按照“一核两翼”进行区域布局来布局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在珠三角地区建设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支点的珠江口航运服务集聚区,把航运服务集聚区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区域,进行航运服务贸易开放政策试点,形成广东省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区或中心区。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功能整合和提升,以航运服务业为龙头,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集聚功能,成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成为航运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口岸服务中心。要在航运服务集聚区内建设一所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搭建现代航运交易服务平台。

5、重视现代航运服务集群建设。具体是:着力推动现代港口物流上新平台,打造亚太现代物流中心;优先发展航运金融业,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大力发展船舶交易,打造华南船舶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船员市场,打造华南船员教育培训和劳务输出基地;大力发展海事法律服务,打造华南海事法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国际邮轮、游艇等海洋休闲旅游业,打造国际邮轮、游艇旅游基地;大力发展船舶注册业,打造华南船舶注册中心;大力发展船舶维修、船舶供应业,打造船舶供应保障基地。

6、整合港口资源,加强软实力建设。加快研究出台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监管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1)航运产业政策方面。在现代航运服务聚集区内确立航运经纪人的地位,推进无船承运人责任互保,加强对无船承运人市场的监管;在航运服务集群区域内进行船舶注册、船员劳务注册改革试点,享受特定的政策便利与利益优惠。

(2)财税政策方面。完善财政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财政资助制度,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现代航运服务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对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事务平台建设提供财政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大型港航企业区域总部落户,对注册在广州的航运企业、对跨国航运企业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出台促进港航总部经济发展的专项措施,着力培育港航龙头企业,建立港航企业贷款政策性担保机制和财政贴息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港航企业上市融资,对航运服务聚集区内的航运企业、金融机构、保险企业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航运服务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

(3)金融扶持政策方面。要积极支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开展航运金融、保险业务,支持设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航运发展基金,支持保险基金、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证券基金等向航运服务业投资。在航运服务聚集区内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跨境结算;利用南沙港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争取离岸金融试点。

(4)投资审批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制订专门的项目审批制度和程序,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简化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等。

(5)口岸管理政策方面。要增强口岸服务功能,实行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报关企业、货代船代企业于一体的“一门式服务”,实现“大通关”、“港站一体化”、“全程一口价”。

篇5

[关键词]中国石化;能源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PES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19

面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油价屡创新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油气需求增长缓慢的形势,中国石化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发挥集团化、一体化优势,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在贸易规模上2015年进口原油198亿吨,同比增长132%,成品油第三方贸易124亿吨,增长2034%,出口原油1540万吨;设备材料、石化产品等国际贸易额2102亿美元;化工产品进出口和第三方贸易量783万吨,同比增长151%。

本文将根据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分析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状况和海外项目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对物资供应的安全、及时、经济的要求,提出个人对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中物资供应的改进建议。

1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

11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的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转移核心竞争力、获得区位经营效益、形成最佳经验曲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而从某一局部环节领先转向其他环节的领先为转移核心竞争力。

获得区位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通过降低价值创造的成本,加快企业的成本领先;二是使企业形成差异,获得超水平利润。

形成最佳经验曲线并使曲线尽可能地下滑,将会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12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

(1)所有权控制。通过控制境外子公司所有权,决定公司控制程度,利用总部人员占董事会的优势比例,控制重大事项决策,促使境外子公司按照总部意向运营发展。

(2)人员控制。国际企业一般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和感情交流,培养子公司忠实的经理人,实现对境外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人控制和私访控制。

(3)信息控制。跨国企业为了把控市场行情及价格,均会通过境外子公司建立国际化资本、产品、知识、交易的信息网络。跨国企业会依靠国际信息网络,协调运营方向、做出运营决策、实现对境外子公司的控制。

(4)财务控制与评价。总部一般通过投资回报分析、财务预算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种技术方法,对境外子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

为了谋取全球竞争优势,国际企业努力将部分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储备库和营销部门放到各国,所以关键的经营决策必须集中化,境外子公司通常被视为成本中心、收入中心或费用中心而不是投资或利润中心。

2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发展特点

中国石化深入贯彻了“请进来”的战略。同时,中国石化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革。基本构建了中国石化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以下为其显著特征。

21中石化海外物资采购管理构局

中国石化境外物资采购采取集中统一的管理。总部物供部门负责制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推进境外物资集中采购,对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以下统称企业)境外物资采购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

各下级企业的物供部门是企业境外物资采购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境外物资采购实施则和工作流程,推进实施境外物资集中采购,规范境外物资管理,参与境外合资合作协议、公司章程谈判,参与境外项目投标,根据需要授权企业所属境外公司、境外项目部(以下统称“境外项目部”)开展境外物资采购工作并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22海外油气资源布局均衡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在全球27 个国家执行了53 个油气投资合作项目,海外业务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权益油产量从2004年的2166万吨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3871万吨。初步形成以“非洲、美洲、中东、亚太、俄罗斯―中亚”五大油气区为中心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布局。

23海外项目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石化的油气勘探开发、油田工程服务、炼化工程项目及股权运营等方面全方位进入国际化经营阶段。通过分析制订海外投资项目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整改,全力抓好已有项目运营,采取降本增效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强化开发生产资产价值管理,突出效益导向,严控投资成本,抑制单纯追求产能产量的投资冲动,调整产量结构,适时退出部分资源勘探潜力有限的项目,努力增加效益产量,不断优化开发质量。

24海外项目逐步进入国际先进油气领域

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除传统的油气田开发外,通过加强风险意识,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HSE管理体系,努力开创有效益、可持续、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油气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石化在全球26个国家有50个油气勘探开发项目。

25海外人才队伍建立

2015年,中国石化紧抓机遇,努力开拓,签署了5954亿美元的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合同。为了更好地服务国际工程项目,中国石化培养了大量国际复合型人才,派往项目属地国;也努力搜寻属地化人才,大力发挥本土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其中,2015年新签海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合同301亿美元,完成合同额264亿美元。海外人员40539人,其中中方人员11928人,外籍员工28611人。新签境外炼化工程技术服务合同2944亿美元,完成合同额1919亿美元。海外人员4543人,其中中方人员470人,当地员工4073人。

3中国石化全球物资采购PEST分析

本文⒗用PEST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逐一列举,对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出发展建议。PEST分析如下。

31政治(Politics)环境

石油企业作为能源行业具备其特殊性,政治环境对其运营发展显现的尤为重要。中国石化的国际贸易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而更像是各方利益在国际市场上博弈的结果。而且对于中国石化国际贸易中政治原因的贸易壁垒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近些年经济深度调整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1)资源国政策法规的变化。世界石油资源储集地区多集中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国家,鉴于石油资源战略物资特性,此地区多为战争多发区,政权更替频繁。经常发生资源国出现政权替换时,新一届政府与上届政府政见不一致,原先达成的合作协议作废,或投资项目被迫中止,这将造成前期投入无法收回的恶劣后果。

(2)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支持央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石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动能源市场、减轻央企债务负担,为中国石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中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力提升我国央企对外开放水平。因此,中国石化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32经济(Economic)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概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及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与贸易,特别是在进行国际营销的时候。

现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但中国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石油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剧,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世界石油化工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下面简述中石化所处的经济环境。

(1)良好的融资环境。中国石化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中国石化有能力在海外上市不仅说明中国政府对能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巨大进展,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更是提供了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投资资金的便利条件,为扩大国外油气资源勘探规模,提高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外汇汇率风险。自十六大以来,中国石化的国际业务蓬勃发展,由国际贸易带来的汇兑风险对中国石化的影响日渐明显。外汇汇率风险是国内贸易始料未及的,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冲击和经济不景气导致的资源国通胀严重等客观因素更加剧了汇率风险对经济成果的负面影响。中国石化境外子公司的汇兑损失正在逐渐增加。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中石化国际经营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

33社会(Society)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中国石化作为一个国家性能源公司,在关注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担负起央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彰显中国形象。

截至2014年,中石化已在51个国家拥有322家境外机构,境外用工总量达51万人,本地化雇用化比例达667%。中国石化在发展境外业务的同时,也致力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社区进步,与当地民众建立良好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石化对于各国文化差异导致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差异,导致产品需求的不同。秉承着的理念,不断适应各国文化差异,最终实现全球化战略。

34技术(Technology)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等。近年来,中国石化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创新,是石化产品升级改造的发展方向;是抢占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石化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最终趋势。

第一,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中国石化要参与全球结构调整,加快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清楚地认识到抓住时效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

第二,发达国家正在把更多的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实力汇总。中国石化要将资金聚焦在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已不是处于经营或财务压力而被迫采取的商业行为,而是投资的新方式,要立足于全球竞争的经济战略,将科技的应用拓展到更多产业,将技术因素作为宏观环境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中国石化全球采购改进方向

41加强依法经营意识

风险管理是中国石化这样大型国企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海外投资潜伏着巨大风险。

第一,各境外子公司要进一步推进风控、内控、制度一体化建设,通过开展岗位风险识别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借助属地力量规避风险,通盘考虑海外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及适用法律体系,有针对性地寻找属地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委托专业人员向员工讲解当地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提高全员风险控制意识。而对于当地注册、法律条款分析、争议调解、相关诉讼等专业法律工作,应秉承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委托属地专业律师事务所办理。

第二,中石化应考虑利用外脑资源。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发挥专业优势,规避资金、法律、投资等多方面风险。

42强化海外项目投资成本管控

对于海外投资业务,中国石化应重点加强对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应对;应对整个海外项目在保障资金安全和调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进行战略性思考。严格控制新增投资,严格控制操作费用,优化生产运行。应从项目全局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合同执行各环节,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不投资,对于效益差的项目关停。将优质资源集中到有效益的黄金业务,摒弃利润低、缺乏成长性的项目,全面提升项目盈利水平,紧密跟踪全球石油公司动态,争取能抓住低成本收购优良资产的机会。

43善用本国政策支持

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既促进了国内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又为构建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国家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石化作为中国央企的领头企业,应善于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筛选有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强的海外合作项目,汇聚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国家优惠政策作用,融通产业链、贯通供应链,融合内外贸,在亚太区域开创中国石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梯次转移的发展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

44发挥境外子公司运行经验,全力推进全球采购标准化

国内石化设备及材料的技术标准、加工工艺、质量水平等未与国际衡量标准接轨,有些方面还不能满足国际项目要求。特别是一些先进能源公司还会执行更严格的企业标准。为了解决采购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中国石化已经开始研究并大力推进自由项目标准化。但由于项目所在地的不同要求,很难统一自有项目全球采购标准。但目前对于大宗产品的高标准化是具有推进的可行性的,这也将对建立大宗普货的储备中心、信息中心、流通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

45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451建立人才养成及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中国石化作为国际能源公司必须拥有一批懂业务、肯钻研、通语言、党性强、高瞻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就需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奖惩机制,畅通员工升迁发展渠道,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452注重国际人才引进工作

中国石化要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化人才战略是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近年来,中海油在国际化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海外高级参谋人员。可以尝试在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引进外方专业人士,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世界著名大学教授、BP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利用后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及尖端管理理念,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二是充分利用属地人才。2015年中国石化海外工程技术服务人员总数约为46001人,中国石化员工为12847人,属地雇用人员为33154人,国内员工与属地员工比例已经接近5∶13。中国石化应该充分利用属地员工了解当地文化、法律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招聘属地优秀国际贸易人员,开拓国际市场及工程技术服务。

46寻求外交援助

对于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不友好情愫,中国石化需要寻求国家政治外交保护,依靠政府力量得到平等的竞争机会。政府不但要积极引导能源行业“走出去”,完备实施国际化经营,而且要利用和平外交手段,为能源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机制,必要时还须给予外交上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与相关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石油企业进入东道国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47利用先进技术整合海外资源

中国石化要以“中国制造2015”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引领,深入贯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工作部署,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完善中国石化电子化采购平台,推进海外物资供应商、价格、库存、过程控制等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中国石化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优选国内外优质资源,在电商平台上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面向国际市场推介中国石油石化尖端装备,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为央企的转型发展做出表率。

5结论

中国石化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主要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保证资源能够满足企业长期、稳定生产的需求,发挥其自身优势改善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这需要全球化的采购理念,对中国石化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防控L险、清晰的职责范围界定、改进采购模式、发挥境外公司优势,形成国际网络完善的全球经营战略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6年年鉴[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6:86

[2]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采购管理辅导手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6-61

篇6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外汇牌价。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的作用。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使用,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三)学法指导

(1)展示介绍法。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向大家展示、介绍信用卡办理的程序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这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相关信用卡知识的理解。

(2)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弄清信用卡、支票以及外币与外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准确掌握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亲自上银行办张银行卡,并初步运用银行卡消费、理财,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知识点拨

(一)信用工具

学习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等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运用,因此,了解和掌握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知识既是理论的落脚点,也是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用信用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掌握理解有关信用工具这一知识,将有助于今后顺利参与经济生活。这部分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是:现代经济往来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包括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要准确理解信用工具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信用卡

(1)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信用卡的功能和优势。信用卡的使用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查询、理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2.支票

(1)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账支票是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收款单位凭借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例题:下列有关信用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③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④支票不能够被直接用于购物消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用工具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如果准确理解了每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不属于信用工具,排除①选项;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支票,这样也就排除了②选项。正确答案为B。

(二)外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同外国人做生意,出国旅游、购物等,都需要使用外汇。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了解和掌握外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我们融入世界经济大潮,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要准确理解外汇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外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1996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特别提款权(SDR);欧洲货币单位(欧元现已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的特征。一是以外国货币表示,二是可自由兑换。

(3)外币与外汇。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4)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货币贬值后,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例题: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至2008年6月25日,1美元可兑换6.86元人民币。下列对汇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A.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C.汇率是指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

D.外汇汇率是一成不变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汇和汇率的理解。A选项混淆了汇率和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外汇;外汇汇率根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因此,D选项错误;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是影响汇率的因素之一,C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是()

A.汇票B.支票C.信用卡D.存折

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

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于一体

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银行签有合约的商店、饭店等消费场所购物、就餐

3.现代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有()

①简化收款手续②节省交易费用③任何人都可以申请④方便购物消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外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汇能够在我国直接消费B.外币就是外汇

C.外汇可用来偿还对外债务D.外汇就是外币

5.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12人民币元/1美元;2008年6月2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6人民币元/1美元。这表明()

A.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B.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D.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6.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使()

A.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增多D.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

(二)非选择题

1.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请简述外汇的含义及外汇储备的作用。

2.有人认为,外汇就是外币。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四、能力拓展

1.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5亿张,较上年同期增长32.6%。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的比重达21.9%,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银行卡给持卡人带来了诸多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1)简述银行卡及其种类、功能和优点。

(2)结合实际,谈谈银行卡的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

2.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三位同学展开了如下辩论:

第一位同学笑着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位同学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位同学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五、相关信息

(一)信用

信用(Credit)是与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关系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因而也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所共有。

一般而言,“信用”一词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信用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相对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道德风险。其二,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进行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三,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西方人将诚信看作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注重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答案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C5.A6.D

(二)非选择题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2.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能力拓展】

1.(1)①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信用卡是银行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士,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借记卡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②信用卡集存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③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2)略

2.(1)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杆杠。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策,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

篇7

关键词:农业信贷;巴西;政策演变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39-03

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适于发展农牧业,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实现自给,是世界上少数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国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世界粮仓”。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2011年巴农牧业出口占巴出口总额的42.3%,达945.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巴西蔗糖、咖啡、橙汁的生产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一;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酒精和烟叶和产量居第二,出口量列世界三;玉米产量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三。猪肉、水产品、棉花、生物燃油、玉米、稻米、水果、干果等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巴西政府为推优┮档目沙中发展,有规划地制定了农业信贷、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农业保险、鼓励合作社和加工业发展、加强公路建设以及出口鼓励等政策措施。其中,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为农牧业提供了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宽松的支付条件,是巴农业政策的基础之一,下面简述巴近年来农业信贷政策及效果影响。

一、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简述

1965年第4829号法令确立了“巴西国家农业信贷体系”,旨在鼓励农业生产者或农业合作社加大在农业领域投资,为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实现生产工业化,支持中、小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生产,鼓励资本形成以及鼓励引入合理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业人口生活质量和合理保护土壤。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负责制定农业信贷有关法规,巴西央行负责政策的控制和执行。该体系由以下机构组成:巴西中央银行、巴西银行、亚马逊信用银行、巴西东北部银行和国家合作信用银行、巴西农业改革研究所、巴西农业发展研究所、巴西经济发展银行;此外,各州政府占大多数股份的银行、巴西联邦经济银行、私有银行、信贷、金融和投资机构以及获准经营农业信贷的合作社也作为辅助机构。

农业信贷分为3种,一是种植信贷,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二是投资信贷,主要用于添置固定资产,对购买土地不予贷款;三是销售信贷,主要帮助生产者解决销售资金周转。农业信贷发放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从事获批准的种子以及用于人工授精及胚胎的研究或生产、农牧业机械服务、人工授精服务、商业用途的捕鱼和水产养殖业开发、植株测量和与森林有关的活印

农业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一是低成本资金,来自政府货币发行、为农牧业贷款提供资金来源的银行存款和国家国库局预算资金;二是正常金融成本的资金,如来自巴西银行的“农业信贷票据”、来自劳工保障基金以及来自“农村创造就业项目”的资金;三是外国资金以及银行系统获得的资金。

二、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演变

由于受传统资金来源枯竭、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出台和调整、农业耕作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者的高额债务等因素影响,巴官方渠道提供的农业融资经历了较大波樱各阶段政策也各具特点。根据巴西央行统计数据,经折算,20世纪70、80、90年代巴西提供农业信贷资金分别为8298.62亿雷亚尔、8408.13亿雷亚尔和3031.79亿雷亚尔,2000-2009年为5023.30亿雷亚尔。

(一)上世纪7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20世纪70年代,农业信贷就是巴西政府通过大规模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最低价格政策对农牧业活咏行大力干预。这期间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农业信贷体系”实现的,在为生产成本提供融资,鼓励资本形成、加速新技术的采纳、加强中、小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中的作用,为采纳农业新技术、购买现代化农业设备和促进农业贸易和仓储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国际形势变化,70年代中期巴西对外账户不平衡、通膨压力大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资金和低利率信贷以继续执行之前的政策。农业信贷体系在70年代末遭遇了瓶颈,外债高企和通货膨胀导致了巴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巴国库对农业提供的融资被削减。同时,该模式也因执行中公平、效率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因素遭到了一些质疑。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资源分配不平等和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在政策执行中,大型农业生产者更容易获得资金,且全国仅20%的农业生产者使用了信贷资金。又因信贷增长并未伴随着产量提高,信贷不再成为推酉钅坑行Х⒄沟恿Α6对货币政策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信贷体系的运作转为依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强制执行。

(二)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巴通膨加剧和政府财政危机等困难阻碍了政府继续成为农业信贷的主要提供者。巴宏观经济政策改革对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融资、政府农业信贷的逐步减少进一步增加了私营业者在融资领域的活跃性。农业信贷额从70年代末占农业GDP的85%减至90年代初占农业GDP的29%。此后的经济不稳定进一步导致了农业信贷的减少,1989年信贷金额比1980年减少了58.2%。

80年代农业信贷政策主要包括: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占比,更多使用农业生产者自己的资源,改革公共账户以及统一预算,建立巴西国库局,控制巴西国库进行的各项活印4送猓还对信贷的获取增加了一些限制,如提高贷款利率和对种植信贷的获得增加限制。

(三)上世纪9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特点主要体现在,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鼓励私营机构加大在该领域投资力度,政府官方资金逐步减少,同时制定政策更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政府出台措施进行债务重组;政策制定中开始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90年代巴西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货币汇率的变雍突醣业奈榷ㄐ远技为敏感地影响到了农业信贷政策。外债危机对巴经济依然有重大影响,政府依照80年代取得的经验,希通过对银行利率的调整减少对农业融资的补贴并优化信贷的构成。受控制公共开支等因素制约,巴政府逐步减少了在农业领域融资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生产和信用合作社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资金等其他融资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政府信贷补贴。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并鼓励私营机构增加农业融资投入、为农业信贷提供资金。为此,1994年出现了“农业信贷票据”,这是农业生产者和合作社发行的一种票据,旨在获得流幼式穑特别是购买农用物资的流幼式稹8闷本菘捎糜谂┎品的后期交货,可现场提前销售部分产品。这一措施的实行使私营机构加入了农业信贷领域,这是第一个农牧业私有融资机制。

此外,高利率和“雷亚尔计划”执行初期的货币升值导致了农产品售价低和成本高,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损害。该行业合同不履约情况在90年代也大幅增加,根据巴西学者分析,巴西合同不履约率由1994年7月的22.9%升至1995年12月的38.8%,1997年9月达54.7%。巴西外债危机凸显了巴农业信贷政策的一些缺点,政府对信贷提供和信贷体系管理的过度干预导致了贷款的高集中度,1999年2.11%的借款人欠下了57.3%的贷款债务。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也引发了对债务再次磋商的激烈讨论,巴政府决定提供一个广泛的债务再磋商项目。具体解决方案是通过“资产重组特别计划”、“担保项目”以及“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复兴项目”进行债务重组,对农业债务进行保障,使欠债的农业生产者立即可获得免去金融税费的农业信贷,鼓励私营金融投资者加大投资以减少农业信贷对官方农业信贷体系的依赖。

90年代后5年,受“雷亚尔计划”推行带来的货币稳定、贸易开放深化以及把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等因素影响,巴西政府对农业政策机制进行了大幅修改。具体包括制定了植物产品分类和仓储的新法律,调整了农牧业保护系统架构,对最低价格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和农业保险等传统农业支持手段进行了重新规定。为解决农业领域社会、经济以及农村人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995年成立了“农村收入工作创造项目”。对环境保护的日益担忧使得巴政府也将此纳入了信贷政策,为此巴建立或修改了现代农业项目和现代基础设施项目。此外,政府还通过巴社会经济发展银行投资解决融资问题,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1997年政府实施了“家庭农业支持计划”,旨在确保小农户的基本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避免农民大量进入城市、抑制农业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流佣造成的城市社会问题。

(四)2000年以后的农业信贷政策

2000年以来,巴农业信贷增长极为显著,2009年比2000年农业信贷额增长了152.8%。在农业信贷政策上延续了90年代后五年的政策并且加大了执行力度。2000年以来巴西农业信贷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巴西国库局对银行利率的平衡和调整、新投资信贷渠道的建立、为减少银行系统波有圆扇〉恼务重新谈判措施以及“农业信贷票据”的使用。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的一系列项目是巴农业生产投资项目的新特征,此外巴政府还通过立法引入了新的农业融资机制。

作为投资项目结构调整的延续,2000年以来又新成立和重组了一些项目,被称为“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项目家族”。为增加官方渠道的农业信贷额,1991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在农牧业领域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而此前该银行传统上是为工业行业提供投资的银行。近年来,该银行下设的一系列项目经过不断整合和完善,形成了水果种植、现代农业、农业种植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几个大类的项目。经过巴西国库局对有关税费的平衡,这些项目均固定利率且还款时间长。

2004年第11076号法律和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了第422号规定标志着农牧业融资的重要进展,丰富了农牧业融资的选择。2004年颁布的第11076号法律,建立了新的农牧业融资机制,包括由仓储商出具的农牧业存款,认股权证证书,生产者合作社或贸易、工业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农牧业应收账款证书,公共和私营金融机构以及信用合作社以现金支付的农业贸易信用证以及农业贸易应收账款证书。此后,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的第422号规定建立了“农牧业商业票据”。这些金融手段对巴西农牧业的金融衍生品构成了有益补充。2006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建立了“种植畜牧业一体化项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技术人员,监控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

巴西的经济开放进程推恿舜邮屡┎品贸易的跨国公司扩展在巴贸易,这些企业对巴西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农业生产者可以争取到相关公司提供的大量低成本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共行业农业信贷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现代农业已开始倾向于逐渐回归到私营行业,即除家庭农业以外,政府包括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干预的影响逐渐减少。

三、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效果影响

篇8

【关键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母港;产业链;邮轮经济

0 引 言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世界邮轮港一般可分为母港型(Homeport/Terminal)、停靠港型(Calls of Port)和小码头(Jetty)等3类。邮轮母港在功能上较之挂靠港更加全面,这对邮轮母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以邮轮靠泊、邮轮游客上下船和岸上旅游为核心的下游产业更加成熟便利;以邮轮设计理念、邮轮技术创新、邮能优化等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为主的中上游产业效应更加明显;与邮轮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服务、邮轮供给、人才培养、航运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撑和配套体系更加系统。

目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稳步发展。以上海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邮轮码头设施不断完善,邮轮旅游蒸蒸日上,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此外,全球众多邮轮巨头期望以上海邮轮母港为基点,拓展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依托良好的政策、经济、地理位置等优势,上海港成为亚洲最具潜力的邮轮母港之一。

1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1)邮轮码头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码头设施方面,上海港已形成“两主一备”模式,基本满足各类邮轮船舶靠泊要求,奠定了硬件设施基础。码头经营方面,依靠地产项目整体受益,码头单体经营主要通过展览场地出租、商业配套设施对外招商等方式加快资金回收。邮轮接待方面,上海港接待邮轮及邮轮游客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接待国际邮轮247艘次,国际邮轮出入境游客及船员50.3万人次。口岸服务方面,上海口岸办和“一关两检”加大邮轮游客通关支持力度,启用“口岸移动检查”设备,还允许将团分组、分批上船,有效地减少了码头滞留,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之首。

(2)各大邮轮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丽星等全球顶级邮轮公司纷纷入驻上海,我国本土邮轮公司也进入探索阶段,以上海为母港运营的国际邮轮不断增加,运营航线不断丰富,邮轮包船业务也略有涉足。2013年,“海洋航行者”号等5艘国际邮轮均已确定以上海为邮轮母港运营,刷新2012年4艘的纪录。上海主要运营邮轮航线以日韩、东南亚航线为主,航线覆盖时间设计灵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

(3)邮轮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邮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国内部分旅行社相继开设邮轮部,推出邮轮旅游业务,国际邮轮公司也逐渐完善中文网站,以便我国邮轮游客查询信息和预订航次。目前,上海在整个邮轮母港产业链上涉及最广泛的是邮轮旅游业,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邮轮母港产业的发展。

(4)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共同促进上海邮轮专业人才培养。2011年,上海市旅游局指导成立了“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邮轮港口企业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邮轮母港产业培训班;上海市部分高校已开设邮轮专业或设置相关课程,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邮轮专业人才。

(5)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单位纷纷出台邮轮政策法规。国家及地方层面对邮轮产业发展日趋重视,先后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等文件,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1.2 存在问题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很不完善,其产业发展主要停留在以港口接待和旅游接待为主的产业链末端,而邮轮修造、邮轮公司运营等邮轮产业核心环节鲜有涉及,与迈阿密等世界邮轮母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邮轮码头建设经营及配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邮轮码头设计人性化不足,注重外观性而忽略了功能性;二是开发运作缺乏一体化定位,邮轮码头尚未形成统一管理;三是口岸服务效率有待提高,需扩大口岸开放程度和改善查验机制,提高登船和通关效率。

(2)本土邮轮公司和母港航线相对匮乏。一是上海缺少本土邮轮船队和邮轮公司,运营经验欠缺;二是母港邮轮数量相对偏少,吨位偏小,缺乏超大型豪华邮轮和奢华邮轮船队;三是区域联动性不强,周边邮轮港口硬件稍显落后,邮轮可挂靠港口数量有限,配套程度不高,影响邮轮航线丰富性。

(3)邮轮设计和修造领域几乎空白。一是缺乏邮轮设计理念和技术;二是还未掌握邮轮建造核心技术,目前技术水平普遍停留于主流船型;三是邮轮修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其技术主要集中在碰撞事故等给船舶造成的“外伤”上,对于邮轮“内伤”和“护理”还无法很好地解决。

(4)邮轮供应环节面临挑战。世界邮轮市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球邮轮供应系统,而上海尚未跻身其中。一般而言,除新鲜蔬菜水果等需在当地补给外,其他供应物品均通过全球邮轮供应系统采购直接上船,大多数邮轮公司无需专程到上海进行邮轮补给。因此,上海要建设成为亚洲邮轮供应中心面临巨大挑战。

(5)邮轮旅游客源动力不足。一方面,我国游客邮轮旅游观念缺乏,消费能力有限,休假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旅行社对邮轮产品认识不足,不愿承担风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邮轮公司服务不够“中国化”,造成本土游客“水土不服”。

(6)邮轮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邮轮专业人才主要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大类。上海本土邮轮船队运营经验缺乏,面对技术难、标准严的邮轮设计和修造,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表现出空缺;船员等邮轮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在邮轮航行中,中国籍服务人员仅占很小的比例。

(7)支持上海邮轮母港产业的政策力度不够。一是口岸管理政策制约游客登船效率,团进团出易造成游客滞留码头;二是多港挂靠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地,部分航线和港口未实行多港挂靠政策,而目前已实施多港挂靠政策的航线和港口多为特案批准,并不存在操作的广泛性;三是缺少专业邮轮旅行社特批政策,导致上海专业邮轮旅行社匮乏,邮轮产品分销渠道的多样性和通畅性存在问题。

2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

从发展现状来看,上海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准确分析上海邮轮市场需求,有利于把握邮轮母港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1 客源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旅游业迅速发展,邮轮旅游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上海的主要客源腹地,能为上海带来持续的客源增长动力。

(1)人口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较多的高收入城镇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些人口特征为培育上海邮轮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条件。据波士顿航运咨询公司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邮轮市场客源容量在100万~250万人之间。

(2)经济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邮轮客源市场的培养。

(3)旅游环境。2011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格局,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稳步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均位列前茅,其打造的区域旅游合作将为上海吸引邮轮客源提供不竭的动力。

(4)交通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等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便捷的交通条件能吸引大量江浙两地的邮轮游客。

(5)地理环境。上海是我国近海邮轮航线和亚洲邮轮航线的圆心所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著名港口相连,根据季节不同可开辟多元化航线,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理想的邮轮运营区域。

2.2 接待能力

基于上海客源市场潜力、码头配套设施、全球邮轮公司入驻等情况,加之航线日益多元化经营、吸引大船靠泊等助推因素,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上海邮轮到访量和邮轮游客到访量将呈现跨越式增长(见图1)。根据指数曲线趋势外推预测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上海邮轮到访量将达到442艘次,邮轮游客到访量将达到70万人次,基本实现“十二五”目标。

图1 上海港2007―2020年邮轮及邮轮游客到访量趋势

(预测部分为虚线)

2.3 航线设计

航线设计是对船公司设计能力、控舱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三重考验。结合上海邮轮市场现状,设定满足本土游客需求的多元化航线,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源。

(1)挂靠港口。从目前挂靠港口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福冈、长崎、鹿儿岛、宫崎、神户、横滨和韩国的仁川、济州岛常作为受我国游客欢迎的邮轮目的地。基于口岸管理限制、东南亚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与上海不配套等因素,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南亚等港口没能在上海邮轮母港航线上普及,而这些港口日后极有可能受到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

(2)航行时间。我国邮轮市场的平均航线设计时长为4晚、航行时长在1周之内较符合我国休假制度和游客旅游习惯。随着邮轮旅游文化的宣传普及,游客年龄结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以孩子为主的暑期游和以时间充裕的老人为主的长线游,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航行时间应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2至4天的短线,还是8至12天的长线。

(3)游客偏好。航线设计应符合我国游客偏好。一是适应我国游客目的地旅游的习惯,选择特色突出的挂靠港,使其更好地体味异域风光;二是邮轮上配备更多诸如麻将、纸牌等我国游客喜欢的娱乐设施,使其更好地度过邮轮上的休闲时光;三是结合我国游客出行结构特点,增设更加人性化的老人房、三人房等,满足游客实际需要;四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提供更加符合我国游客口味的中式餐饮。

3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建议

3.1 发展定位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内容,结合国家战略方向,综合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以地理区位和丰富资源为依托,切实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邮轮产业先发优势,借鉴国内外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引领、设施配套、政府协调、区域合作”原则,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和宝山国际邮轮城,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大力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管理先进、服务配套齐全、产业结构合理、政策扶持到位的亚洲邮轮中心,着力打造立足上海、辐射中国、面向亚洲、迈向世界的国际邮轮母港产业。

3.2 发展路径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1)实现虹口与宝山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虹口北外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成熟的经济、交通、旅游等邮轮相关产业基础;宝山吴淞口码头设施先进,周边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上海港首先要协调虹口与宝山的邮轮码头功能,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有效规范服务和管理,营造更加便利的邮轮经营环境,以吸引国际邮轮前来,实现共赢。

(2)建设吴淞口邮轮旅游基地,加快打造宝山国际邮轮城。在加快完善吴淞口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和商业、娱乐配套的基础上,争取邮轮产业相关政策突破,推进宝山“上海国际邮轮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开发模式,使邮轮停靠、旅游观光、生活居住、休闲游憩、社区发展和环境营造等诸多功能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最佳结合,最终将宝山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国际客运中心和集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3)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形成高端邮轮产业集群。结合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发展目标,依托其中央商务区(CBD)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国际客运中心周边环境,完善邮轮配套服务,加快法律、保险、金融、贸易等功能配套,完成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总部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国际化的高端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3.3 发展重点

(1)培育客源市场。上海大容量的客源市场是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上海的重要助推力。结合我国游客偏好,开辟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航线,挖掘本地客源;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为我国游客所接受的休闲旅游文化;在市场客源不足的情况下,调整休假制度,允许国企员工出境旅游,奖励国企员工邮轮旅行;政府通过提供特批政策,开通专门通道,保障邮轮旅行社成立审批工作,支持成立专业邮轮旅行社,拓宽邮轮产品分销渠道,加快培育邮轮客源市场。

(2)健全产业要素。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必须健全产业链上邮轮产业主体、邮轮修理技术和邮轮供应系统等核心要素。通过组建本土邮轮公司,培育邮轮产业主体,完善在邮轮母港产业链上具有核心控制力的环节;借鉴欧洲团队经验,以项目购买的方式从欧洲邮轮修理企业买入技术,由上海船厂进行大规模的邮轮修理,逐渐学习掌握先进的邮轮修理技术;加大海关等政府部门支持力度,提供便捷、优惠的邮轮采购途径,增强上海邮轮供应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邮轮供应系统,推动亚洲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

(3)完善配套服务。一是要完善码头功能和设施,改变开发理念,注重交通集散能力、检票大厅容量等码头功能性;二是要完善满足游客需求的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居住、银行等诸多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上海国际邮轮城;三是要完善方便游客集散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直通邮轮码头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建设,改善市内通往宝山区邮轮码头的行车路况,扩大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停车面积;四是结合我国法律法规,放眼国际,积极推出新的政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惯例,完善上海邮轮母港建设“软”配套,保持市场稳定。

4 结 语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发展邮轮母港产业,有利于扩大邮轮产业经济圈,增加邮轮经济带动效益。现阶段,上海邮轮母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立足现状,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重点,培育客源市场,健全产业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以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 忠诚细分;竞争战略;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076-03

[作者简介] 吴晓立,浙江工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周亚庆,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2)

忠诚是顾客行为特征之一,顾客忠诚度是预测销售业绩成长的可靠指标,顾客忠诚与企业的运营利润有很大的关系,而顾客关系管理的目的就是促进目标顾客群体对企业的忠诚。但是,企业拥有不同忠诚度的顾客群,他们对企业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企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一、忠诚细分及忠诚顾客的特征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有些顾客群体对企业的某一或某些产品忠诚,也有些顾客群体只对企业的某一或某些品牌忠诚,还有些顾客群体对企业的所有产品或品牌都忠诚。在这里将不作严格区分。

以忠诚度为标准,Cartwright认为可把顾客划分为超级忠诚、逆忠诚、非忠诚、伪忠诚等类型:[1](1)超级忠诚顾客特别忠诚于供应商,几乎把自身认同为供应商的一部分;(2)逆忠诚顾客以前非常忠诚于企业,但由于感到失望而有意转向另一供应商;(3)非忠诚顾客对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忠诚倾向;(4)伪忠诚顾客是因为别无选择,只能成为某一供应商的顾客。因此,一旦有了机会,就可能另外选择供应商。Frederick Newell(1997)介绍了忠诚度阶梯概念,把顾客划分为获悉企业的顾客、认同企业的顾客、与企业建立关系的顾客、有团体隶属需要的顾客、拥护企业的顾客等。

根据顾客独特的行为特征,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以及他们对自身满意或不满意所作反应的能力,可把顾客划分为四种类型:忠诚型顾客、流失型顾客、雇佣型顾客与人质型顾客(Thomas O. Jones & W. Earl Sasser, Jr.)。[2]每个企业的目标,都应该使尽可能多的顾客成为最有价值的忠诚型顾客(即使徒),并努力消除最危险的流失型顾客、人质性顾客与逆忠诚顾客。忠诚型顾客或使徒是指对企业完全满意并重复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群体。企业的产品服务与这类顾客的需求十分吻合。一般来说,忠诚型顾客认为企业为其创造的价值超越他们原先的期望,因此他们对企业非常满意与忠诚,并热切向他人推荐企业,因此他们是企业的使徒。

并非所有的顾客都希望与企业保持关系,某些顾客的购买决策只受价格因素的影响。美国西北大学的保罗・王教授指出,一般情况下,顾客可划分为两类:交易顾客(transaction buyer)与关系顾客(relationship buyer)。交易顾客只关心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没有忠诚度可言,可能仅仅因为略微的价格差异,就可能更换供应商。关系顾客希望能找到可依赖的供应商,他们往往寻找能供应可靠商品的、注重顾客关系的企业。[3]各类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及其行为的总结如表1所示。项保华(2001)则根据品牌忠诚度把顾客细分为四类:[4]企业品牌顾客、竞争品牌顾客、随机流动顾客、潜在市场顾客。

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顾客是重复购买并向他人推荐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忠诚型顾客的行为特征是长期停留且积极支持企业,忠诚顾客是回头客且能向他人引荐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人员对忠诚型顾客群体特征的看法,作者对30家企业的中高层人员进行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本人在企业界的朋友或由他们介绍的其他企业界人士,由于调查问卷设计得比较简单,所以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表2所示。在本次调查中,要求每位接受调查的人员从中选出三个答案(由于是多项选择,百分数之和超过10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购买行为显然是衡量忠诚顾客的重要特征,因为“重复购买或回头客”与“购买该企业系列产品”的应答率居于前列。“喜欢同企业保持稳定而长期的关系”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征,应答率达47%。“把他人引荐到该企业”、“几乎从不关注企业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作为忠诚顾客的特征也得到企业人士的认同,“乐于向他人谈论与宣传该公司”也应加以考虑。另外,部分接受调研的人员认为还应考虑“对待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缺陷的态度”。

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对忠诚型顾客群体的特征总结如下:

1.有积极的购买行为,重复购买、回头客或交叉购买;

2.有积极的引荐行为,把他人引荐到企业、乐于向他人谈论与宣传企业;

3.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度高;

4.对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几乎不认同,几乎从不关注企业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或对竞争者的促销具有免疫力;

5.有强烈关系需要或归属感,喜欢同企业保持稳定而长期的关系;

6.对价格的敏感度低;

7.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缺陷有较强的宽容心,甚至热衷于与企业一起解决质量难题。

二、基于忠诚细分的竞争战略

注重顾客关系的企业把自己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顾客维系上,但是在某些时候也需要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如现有目标顾客群体已不能满足自身的成长需要,企业所在的行业正处于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组阶段。但是顾客导向的企业与一般竞争导向的企业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已留住目标顾客群体的前提下,或者说目前的资源与能力已确保企业能为目标顾客群体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价值的情况下,才采取适度的竞争策略。在没有满足现有顾客群体需求的条件下,没有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与生存的挑战,是不会采取竞争型战略的。相对于一般的竞争战略,此种策略是以企业按忠诚度对顾客进行合理细分为基础的,可称为基于忠诚细分的适度竞争战略。企业基于忠诚细分的竞争战略的侧重点在于:经营上应关注对企业的目标顾客群体,致力于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具体来说,该战略包括三个要点。

(一)基于目标顾客的忠诚策略

当前企业激烈的竞争态势要求经营者聚焦于最有价值的顾客群体,强化目标顾客群体对企业的忠诚。企业识别与界定好目标顾客群体之后,就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信息与时间支撑,制定顾客关系规划,全方位地了解目标顾客的情况,同他们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目标顾客的忠诚来提高长期盈利能力与持续竞争能力。

为了促进目标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就必须对他们实施定制化的个。越来越多的顾客寻求企业的个性化关注,因此,企业要有能力提供特色化的、高接触的、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哈维・汤普森认为,企业必须迅速、有效率地提供服务,并努力增加顾客等待时间的价值。[5]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常客计划”,向企业的常客提供众多优惠项目,如订货保证、数量折扣、个性化关注等。

(二)基于忠诚顾客的增长战略

目标顾客忠诚所带来的重复购买行为、交叉购买行为,及其推荐行为所带来的新商机与新顾客,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这一业务拓展策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以自己的目标顾客群体为基础,实施顾客忠诚策略,将关注焦点集中在现有或潜在盈利型顾客的回头率上,这比赢取巨大的市场份额更为重要。二是通过忠诚顾客的交叉购买,实施新业务拓展策略。即在企业与顾客建立持久关系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所需的更多、更广泛的产品或服务。三是依托忠诚顾客的引荐行为,实施新顾客开发策略。该措施侧重于发挥忠诚顾客的推荐行为与口头宣传所起的营销作用,这样获得的顾客往往更有价值,因为忠诚顾客已为企业进行了初步筛选,不但成功率高,而且获得新顾客的成本比较低。

(三)基于忠诚细分的适度竞争战略

基于忠诚细分,一般可把顾客划分为本企业的忠诚顾客、竞争者的忠诚顾客、流动顾客、潜在顾客。对于竞争者的忠诚顾客,赢取的代价很大,且即使投入充分的营销攻势,也不一定有效果,而且如果对此类顾客采取非常强烈的促销手段,往往易引起竞争对手的强有力反抗,因此一般采取忽视策略;对于只使用竞争者产品或服务,但竞争者并没有与其建立长期关系的顾客,可采取措施激发其购买行为,增进彼此的关系;对于拥有几家供应商,但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应加强关系管理的力度,促进顾客的忠诚;对于在企业中有购买行为,但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使用竞争者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应刺激其购买行为,加强关系管理;对于竞争者还没有关注到的潜在顾客群体,这往往意味着潜在的巨大增长机会,一般企业有富余的潜力,就应快速占领该市场,以免让竞争者占领先机。

三、基于忠诚顾客的竞争战略的个案研究

可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按忠诚度细分顾客的重大意义。

瑞士ABB集团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总部位于苏黎世,涉及制造业、过程控制、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领域,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其中在中国就有多家分公司、独资企业或控股合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让、本地化服务及战略联盟等形式与我国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5]20世纪80年代,ABB设法在美国提高其电气设备的市场份额,在收集大量顾客信息的基础上,将顾客按忠诚度分成四类:(1)ABB的忠诚顾客群。这些顾客认为ABB比其他供应商更为优秀,一般只使用ABB的产品,除非ABB无法满足一系列特定的规格或不能及时供货。(2)竞争性的顾客群。这些顾客认为ABB的产品略占上风,但是认为至少有一个竞争者与ABB的产品差不多。(3)可能改变的顾客群。这些顾客更倾向于ABB的某一竞争者,但认为ABB的产品与其相比不相上下。(4)竞争者的忠诚顾客群。这些顾客忠诚于ABB的某一竞争者,基本上不考虑ABB的产品。

在透彻分析上述情况后,ABB决定在美国的某些地区减少对第一类与第四类顾客群的营销力度,而将促销措施聚焦于竞争性顾客群或可能改变的顾客群。在美国的两个地区实施这一竞争战略的第二年,ABB的合同就增长了15%,而以传统方法进行经营的其他地区,ABB的合同却减少了10%。这一案例表明,根据忠诚度细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企业成本,而且可以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

作为国内知名企业之一,拥有万余名员工、涉及汽车配件、中介投资、流通贸易、跨国经营等四大产业群的杭州万向集团来说,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已把中国纳入其全球价值增值链或经营网络以及集团规模扩大的挑战,逐步认识到市场网络建设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需要有一批忠诚顾客的支持,即集团长期生存的基础根源于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根据顾客档案,按忠诚度进行顾客细分,提出适合新形势的竞争策略,重视对不同顾客群体的跟踪服务与个性化服务:(1)采取措施促进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2)关注重点顾客,促进有潜力的顾客成为重复购买者,并最终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3)为忠诚顾客引荐新顾客的行为与效果,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总之,企业的某些顾客比其他顾客更为重要,相对较少的一部分顾客群体真正支撑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根据顾客的忠诚程度,对顾客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分,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Cartwright ,R.著.涂颀,等译.掌握顾客关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Thomas O. Jones, W. Earl Sasser, Jr.. Why Satis-fied Customers Defe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November-December: pp.88-99.

[3]Frederick Newell,著.李安方,等译.网络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篇10

例1 (2014・海南地理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1)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3)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解析】本组试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和水源,并且这些因素也都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棉花早熟的只有热量。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决定棉花品质),早熟的先决条件为热量,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

(2)决定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的是市场因素,只有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该区域农业才能得到发展。与传统棉花相比,彩色棉和有机棉市场需求量大,并且在棉花市场上有竞争力。种植棉花需要运输,会消耗水源,并且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而棉花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答案】(1)A

(2)D

(3)B

例2 (2014・海南地理卷)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2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和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1)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因为愈靠近产品加工环节,利润越少。

(2)金属冶炼和甘蔗制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汽车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但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适合采用图示生产模式。

(3)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制造工厂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转移。产业转入地区,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制造工厂又会向其他地区转移。所以,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工人工资。

【答案】(1)D

(2)A

(3)C

例3 (2014・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

(2)主要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历史、劳动力、交通、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回答。

(3)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回答。工业生产对区域的影响总体来说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处于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归纳

从试题的设问角度,可以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类试题分为特征类、成因类、措施类、比较类、评价类等类型。

特征描述类:高考征描述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成因类: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措施类:设问中常见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农业与工业发展方向问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等。

比较类: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中……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评价类: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方法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人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学生要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靠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2.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一是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区位条件、可持续发展条件等。分析此类问题,学生一般应从多方面进行:从有利和不利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二是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问题,学生要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否属于对比分析,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缩小答题范围。回答“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类问题时,学生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从……方面进行评价”对评价限定了条件,学生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角度:对某工业区位的评价,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从土地、水源、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人文因素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同时,学生还要分析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矿产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且廉价,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不利条件包括地形崎岖,水源不足,能源短缺,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环境污染严重等。

3.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区域资源开发的一般思路:先分析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一般从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国家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然后分析区域开发的具体措施;最后针对区域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解答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类试题时,学生可通过空间定位确定题目所给区域,根据问题考虑和教材案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对于相同的地方,学生可以借用教材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地方,则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归纳分析。如晋陕蒙地区与山西能源基地有差异,其中晋陕蒙地区气候比较干旱,缺水更严重,生态更脆弱,因此在开发上就不能一味进行深加工和产业结构多元化,这样可能加剧该地区的生态破坏。

三、强化训练

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已经建成通车,从此“死亡之海”罗布泊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罗布泊地下钾盐储量全国第一。该地目前还不允许私自进入,铁路部门也暂无开通旅游客运列车的计划。读图4,回答1~2题。

1.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 )

A.穿越了地势的两级阶梯

B.铁路沿线大力植树防风沙

C.桥涵成为野骆驼迁徙的通道

D.穿越地区气候干旱,无需泄洪通道

2.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A.到罗布泊区域的游客数量大增

B.相对减小了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

C.缩小了哈密市的辐射范围

D.有利于我国钾肥资源的开发

车厘子(樱桃)是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果树,适合在年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600~700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图5为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读图回答3~4题。

3.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与该区域普通樱桃相比,具有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果实富含糖、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的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小气候差异显著

B.交通运输便利

C.科技投入量大

D.水源丰富

4.每年春节前后,我国水果市场上依然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根本原因是( )

A.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B.网络技术的发展

C.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

D.气候的时空差异

2014年3月6日的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山西省处于下游区(第23位)。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并非我国经济强省。据此完成5~6题。

5.山西省发展重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并占主体地位

7.读毛里求斯岛及其附近区域示意图(图7)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里求斯岛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目前形成了以糖业、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三大支柱的经济格局,2013年,金融服务业已成为该地经济第四大支柱。

(1)说明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毛里求斯大力加强港口和机场建设的原因。

(3)毛里求斯经济发展非常依赖于甘蔗,根据材料,请你为该地经济发展提一点建议。

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喜温喜湿,要求光照适中;年平均温度18~25℃;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1)近年来,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的茶树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并且向西南地区转移。分析云南和贵州两省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

(2)云南和贵州两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通过的主要地区,分析两省水电工业发展的条件。

(3)简述近年来云南省航空运输大力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读图可知,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由于铁路沿线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危害严重,可以设置护路防沙障,但大力植树不适宜;桥涵保障了野骆驼东西向的迁徙和种群基因交换;天山山麓地带春、夏季冰川融水量大,铁路线附近要有泄洪通道。

2.D由于目前罗布泊还不允许私自进入,铁路部门也暂无开通旅游客运列车的计划,到罗布泊区域的游客数量不会大增;由于沿线煤炭资源、地下钾盐的开发,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会增加;铁路的修建扩大了哈密市的辐射范围,使哈密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修建铁路能加快钾盐的开发,缓解我国钾肥资源不足的问题。

3.C优质“大樱桃”与该区域普通樱桃相比主要是科技投入量大,对品种进行了改良。

4.D春节前后,我国水果市场上仍然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分布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是我国水果市场上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5.B读图可知,山西省煤、铁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6.D能源工业是山西的主导工业。山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化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而占主体地位,但仍以重工业为主。

7.(1)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国际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等。

(2)加强国际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该国进出口物质都是依赖海洋运输,加强港口建设有利于甘蔗种植业、制糖业、出口加工的发展;加强机场建设有利于旅游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糖业和出口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8.(1)云南和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多高山、丘陵地形,适宜种茶的坡地多;地处低纬高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空气湿度大,光照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