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转贴于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篇2

关键词:环境质量体系;生产力提高;环境保护

一、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国际贸易出现,其历史条件有着自身的特定性,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可兑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其次是国家的诞生。

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创造出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换,于是就产生了国际之间的贸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关系变革出现社会分工,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一个国家自身消费之后有剩余、运输科技发生革命性提升等,使长途贸易有了关键性保障;两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最初的殖民世界体系,为各国自由竞争造就了关键条件。

(二)发展

当今社会,全球人口呈现爆炸式递增、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出的绝大多数污染物都达到了地球无法承载的限度。这种由生产力发展而带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再给人类带来的丰富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不断恶化加重。

上个世纪,从70年代开始,老牌工业发达国家开始着手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立法,开展了相关的拯救工作。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一些遭受殖民国家经济掠夺的发展中国家,急切地渴望改变本国贫穷落后状态的愿望及其后来实施的活动,反而使得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被大量浪费,这种结果又强烈地制约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紧接着,从80年代开始,美欧一些公司为了回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期望减少污染,提高在公民、政府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便是环境质量管理的发端。

随着世界范围的贸易的广泛开展,全球的环境发生极其快速的变化,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事件形态、类别多样化,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发生频率极大增高,产生许多新的环境公害事件。

因此,资源与环境问题到今天已经是全球性的核心议题,也是全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环境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依法加强治理,另外,如绿色消费之风而诞生的消费市场变革等等,使美欧国家的许多公司、团体谋求改善环境绩效的方法。其中不少知名企业开始申请中介组织来协助测评,期许树立良好的业界口碑和形象。

(一)体系内容

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方面,此系列标准融合了全部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就具体内容而言,有很强的操作性,主要提出的策略涵盖了制定、实施具体方面和企业相关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等等,指导性很强。

在该体系里,ISO14000是它的根基,是公司、团体构建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尺码,目的是规范公司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资源与环境行为,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能源、改善当前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愿景。

(二)特点

1.广泛适用性,它汲取了ISO9000等系列标准的经验教训,并有了更深层次的创造。

2.自愿原则,能够排除任何被迫与非必要行政干预。

3.灵活性,该体系仅提出构建的框架,没有硬性的规定必须达到的资源、环境绩效方面的指标,而把建立绩效指标的具体工作留个公司与团体。

4.兼容性,与ISO9000系列等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企业执行新的标准的负担。

5.持续改进原则,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改进是永无止境的,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改进,则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环境考核目标。

三、环评ISO14000体系对国际贸易的具体影响和启发

一些大公司在当时自发制定公司的资源与环保内部规定,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的机构调查他们的环境绩效,同时对外公开调查结果。以此证明他们出色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绩效。公众对公司的行为广泛认可,公司也相应地获得经济与环境效益。

90年代,欧洲制定了两个相关计划,统一为公司提供环境管理的办法。两个方案有着重叠和深化的关系,后一个方案也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生态管理和审核法案,后一个细化过的方案给今天的很多公司带来了决定性的变革和指导,让他们取得良好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绩效,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在如此良好的结果下,两套方案在欧洲进行了推广。

从欧洲的做法来看,我国也应建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使公司和团体能够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主体竞争地位,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在加入WTO前后几年,我国国际贸易背景非常不理想,因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因标签、单证等不符合国际规范,产生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每年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损失。

我国政府也意识到,在全国范围,无论国企还是私营企业,推广、实施ISO14000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准入证。

有了竞争的基本资格,每个公司和团体,还应该持之以恒践行该体系标准,并且动态地随着科技、贸易环境变化而推动的体系发展相适应,使环境认证不终止于认证通过后,不断降低环境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创造商机。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危机与挑战也增加。相比于长久资本主义的西方公司,中国企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但综合以上浅析,ISO14000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和构建的平台,是我国的企业提升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扩大出口创汇,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与影响力。(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及评价方法指导实务全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国家环保总局华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如何ISO14001认证》.北京.学院出版社.2000年

[3]李春田 贾岚.《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案例》.北京.中华标准出版社.2002年

[4]孟宪国.《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北京.中华标准出版社.1999年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研究逻辑思路是院校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实验教学和教学模式。但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细分、岗位定位及由此而衍生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从院校定位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能力综合研究出发,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尚属空白研究领域,在此从以上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分类及培养目标定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概括起来一般是:第一,到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第二,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管理工作;第三,到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商贸公司、银行及金融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会计等工作。

从毕业生就业面向总体来看,可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及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两大类。其中,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又可分为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及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其一是要求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高水平教师资源,其二是要求选择这一培养方向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学习研究养成。在我国具备培养这类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屈指可数。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经办型师资力量。从我国院校来看,二类本科院校和三类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均属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只是二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比例相对三本来说较大,是其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而培养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是三类本科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职业高等院校的培养定位则应是单纯的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培养。

二、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能力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和商务经办岗位,下面从对外贸易管理岗位和国际商务经办岗位的具体角度,分别对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

(一)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会从事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到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将来的管理岗位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提出或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能为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提出经营管理建议;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经办的各个环节,这是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或者管好业务的基本保证和前提;第六,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七,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管理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八,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商务管理的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一般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运输、外贸会计核算、进出口报关、进出口报检、进出口业务跟单等工作。因此,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较强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能针对相关商品独立拓展市场,寻找相关产品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各种单证的格式和规范,具备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第六,了解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业务洽谈的能力,包括业务谈判的外语能力;第七,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具备国际商品报价能力;第八,掌握进出口报关、清关知识和程序,具备报关、清关的基本技能;第九,掌握报检知识和程序,具备报检基本技能;第十,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知识,具备进行国际货运和货物保险的基本技能;第十一,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程序,具备国际结算基本技能;第十二,具备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十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修改国际商务合同、信用证等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十四,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业务的新要求。

三、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院校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目标是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影响因素。专业的师资力量配备及院校和专业的管理水平是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

1.产生的积极影响

(1)延长贸易产业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通过互联网可实现生产企业、经销商、贸易平台与消费者的在线连接,贸易双方可在贸易平台上达成交易,完成在线支付结算。如此一来,电子商务消除了国际经济贸易中间环节冗余的弊端,将贸易活动直接延伸到零售终端,构建起完整的贸易产业链。

(2)提升贸易附加值。电子商务环境下,境内外贸易双方可通过在线平台洽谈合作,完成商品订购、货款支付、物流运输等一系列贸易流程,降低贸易活动成本,提高贸易利润增长点。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利用M2C贸易交易平台,能够大幅度减少中间成本支出,使贸易净利润由传统贸易模式下的5%提升到电子商务环境贸易模式下的50%左右。同时,通过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向贸易合作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贸易附加值。

(3)加快贸易反应速度。在传统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贸易合作需要经过贸易相关方的多次沟通与协商,才能推进贸易活动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贸易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了贸易效率。然而,随着M2C、C2B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跨境外贸企业可直接与消费者对话,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减少传统国际经济贸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贸易信息的传输效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贸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加快贸易反应速度,而且还能够增强贸易对象的满意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产生的消极影响

(1)贸易风险加大。电子商务环境下,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主体随之增多,其中掺杂一些信誉较差的贸易主体,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的风险,易给贸易对象带来损失。同时,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然而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贸易信息安全风险,从而影响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

(2)税款问题解决难度大。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也利用这一虚拟的交易环境,实施各种偷税、避税行为,造成税款流失。由于贸易主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无法确定真实的经营地点以及具体的收入来源地,从而增加了税务机关收集税收证据的难度,难以确定国际税收管辖权。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企业经常钻税收政策漏洞,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应对策略

1.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和载体,为了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持续发展,应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首先,应引入一些技术先进、安全性能高的信息化产品,使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跟上国际步伐,确保国际经济贸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加以完善,结合实际情况,颁布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法律缺失,影响电子商务平台上国际经济贸易的进行。再次,构建完善的网络诚信经营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制定,能够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诚信方面的宣传教育,建立相关的网络诚信标准和诚信档案,使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时,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诚信记录。

2.健全电子商务供应链

供应链与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运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其中涉及多个不同的经济体,从而使得各国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协调成为电子商务平台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应当对电子商务供应链进行健全,逐步推进国际规则的对接。为避免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时,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纠纷,应当与相关国家签署有关的规约,同时应加快贸易通关流程的完善。此外,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存在很多不足,由此可能会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带来影响,所以,应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助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

3.加快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外贸企业应当加快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为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有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同时,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电子商务平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将现代的商业经营和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打造品牌。此外,应当让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到国际经济贸易当中,对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此来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稳步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形式、贸易金额以及贸易流程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贸易活动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规范国际贸易活动中在线平台操作,健全电子商务供应链,同时加快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向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洋.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12):73-75.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42-02

一、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缺陷

专业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计划设置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在学生修完主要专业课程后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并尝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而开设的以实践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它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专业实践教学包括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两个部分,根据2000级、2003级、2006级和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教学部分又分为专业实践教学和非专业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校内专业模拟实践教学和校外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后者主要指军训、创新实践活动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实验等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密切的实践活动。纵观近十年来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我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实践教学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学校本身是新升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较薄弱、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对工科专业在这类院校相对起步较晚,本科教学起步就更加晚,为此,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在专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本科教学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其次,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基地较分散,并且对教学基地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很难一个单位解决所有学生的毕业实习;最后,模拟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继续摸索。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培养机制不灵活。新升本科院校,在学校环境和待遇方面与成熟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客观原因在教师组成结构中青年教师占的比重较大,在教学上就容易表现为经验不足,而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实践教学的性质要求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经验,青年教师往往两者难以兼具,而年长教师只是专科教学经验较丰富,本科教学经验欠缺,因此,短时间内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层面上的措施主要是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实行导师制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结对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还通过派出学习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而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恰恰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3.对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性质认识存在偏差。建立在工科背景之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既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优势也是劣势,关键找到两类学科相互促进发展的结合点。在工科为主的院校中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往往以工科专业的背景的管理人员为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不熟悉,对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性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院校的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中国传统专业之一,虽然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本专业,但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当前,大多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地培养“兼具从事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两种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从而导致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怪现象的出现:(1)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所当然,但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毕业后仍需接受所学专业领域的再培训以获得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本专业领域的各类证书反而成了评判学生是否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2)用人单位也不得不设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对招聘来的毕业生进行再培训,使其能胜任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三、21世纪时代背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在21世纪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专业素养和技能,还包括人文素质和创新特质。而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无法使学生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不仅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实用性和创新型人才。通过现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从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潜在的现代国际经贸经理人素质出发,制订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实践教学计划;(2)不拘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既有专业基础理论实践,又有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践;既有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科研活动,又有社会调查、专业调查的社会实践,重视第二课堂,学术讲座、课外研讨和实践创新的作用;(3)内外兼修,创建实践教学环境。针对当前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特别是外贸企业更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而且实习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学校应充分重视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入,创造逼真的商务模拟实习环境。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了解决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理论全面,实践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建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如下:

1.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想,统一思想,找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正确认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工科院校创办的文科专业我院培养的人才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性是其鲜明的特色。而应用性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培养学生更强的动手能力。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才能有根本的保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师资,大力新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模拟实验室。为此,学院应超常规引进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中、高级人才尽快形成一支稳定、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2.优化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体系的构建,主要要着眼于本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笔者认为主要由外语应用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国际结算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构成。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围绕这几种能力进行。鉴于现有课程设计安排的不足,在今后的培养计划中应加大课程设计的比重,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

3.尽快建成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新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模拟实验室,初期投入并不大。利用经济管理学院现有计算机机房,购买相应的软件稍作改造就可以满足该专业实验要求。初期投入只需几万元,就可大大改善国贸专业的课程实习、实验状况,大幅度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该实验室无论对于目前的教学,还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都是需要的。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许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建有国际商务中心之类的实验室作为校内实习基地,利用相关软件模拟外部专业实习环境以供学生完成各种专业实习任务。

4.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得益于IT产业的飞速发展,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逼真地模拟出实习环境,囊括更多地实习环节和内容,克服观摩实践教学中往往内容单一、人为因素影响大的不足,而且还充满趣味性,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特别是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实习,由于从商业秘密的角度出发,一般业务人员不愿意将客户的相关信息透露出去,因而,学生到外贸企业实习很难真正介入到业务之中去。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增加电脑的数量,加快相应模拟实习软件的购置,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层次。

5.将实践观摩实习落到实处,提高实践观摩教学效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观摩实习主要有生产企业认识实习、涉外部门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生产企业认识实习和涉外部门认识实习采用的是现场参观和听取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不能使学生深入到实习的单位,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为了提高实习效果,必须努力扩建并完善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将学生分成由数人组成的若干组,然后将每组学生派送到各实习基地进行全日制的实践观摩,真正达到使学生对生产企业和涉外部门有一定感性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辉勇,应晓跃,郑辉昌.实训基地建设与创新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篇6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结算、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德州学院创建山东省特色名校为契机,大力推进专业特色建设,积极服务德州经济,为区域经济贸易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国际经济与贸易高级专业人才。为此需要制定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现状

    目前,德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了“课程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商务专业竞赛全国高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职业技能比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连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

    但是实践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实验室硬件建设不足,生均实验经费较低,实训平台尚需建设,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建设需要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尤其是德州市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师等职业的培训工作亟待展开。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目标

    为此,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要求,成立创业项目管理公司和虚拟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项目管理公司,教学与虚拟国际经济与贸易运营一体化,以此为依托,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拟建成大学生创业和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教学案例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内容

    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贸易领域内多家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创业实践教学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两部分。

    1.实践教学模块

    立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特点,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

    其中,基础实践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暑期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企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模块是由专业课内实验及课程设计组成,包括食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微观经济学实验、宏观经济学实验、金融学实验、国际金融实验、财政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统计学实验、国际商法实验、国际结算实验、经贸英文函电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课和专业课的课内实验,旨在使学生具备基础性的国际商务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践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综合实验、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及毕业实习,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块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综合专业技能,并在专业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创业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结合与提升。

    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并表现为阶梯式逐级递进的结构层次关系,基础实践为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模块奠定基础。在具体课程内容设置时,注重不同课程内容的递进与衔接关系,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基础实践模块的课程在1至3学期逐渐开展,专业实践模块的课程集中在2至6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模块的课程在6至8学期全面开设。

    2.实验教学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独立设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开放计划、开放的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及实验项目等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利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践和创新训练三个模块。

    强化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各模块中的相关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相关联,并使实验教学形成一个逐渐深化、环环相扣的完善体系,保证各学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包含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独立设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学生创业综合实验;其中,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不少于70%。独立设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包括实验(课程)名称及内容、管理规定、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教材(讲义)等。

    调整实验教学计划,更新与优化现有课程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制定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学时(含课外学时),增加跨学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占80%以上,探索将课程群内课程实验整合为更加系统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和保障,结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在现有实验教学资料基础上编写具有特色的与实验教学配套的系列教材。

    系实践委员会制定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论证、采购的管理;结合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变化,修订实验实训任务,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善实验室管理、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保障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系每年将派出专职教师或管理技术人员,围绕企业生产实训和教学方向进行专业培训;与理事会成员单位一起建立以食品国际贸易应用能力和创业教育为主体的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基地。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安排开展企业培养阶段工作,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及导师共同协商确定在每个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校内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外贸负责人参与课程教学,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并组织考试或考核,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部分或全部课程。

    3.第二课堂实践教育

    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

    首先,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基地。在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各实验室保证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除了负责正常课内的基本实验内容之外,还对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实验选题,同时为学生自带课题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形式,为学生科研立项,引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同时以开放实验与科研项目结合的形式向老师开放,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其次,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实习、社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实践基地;结合毕业生就业,在每年举行的毕业生招聘会上与部分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学及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鼓励学生关注并积极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执业资格所需具备的知识要点,系统优化创业基础、食品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保障毕业生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达到一个较高的比例。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实验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规范的能力训练。按照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兼顾,单项与综合并重,虚拟与真实结合,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原则,在原有校内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拟投入50万元,完善虚拟现实实验室的建设,与学院其它实验室一起形成服务教学的、完善的数字化设计与规划实践中心。

    2.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改扩建现有的国际贸易实验室,新建1-2个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仿真模拟实训室、1个ERP实训中心、1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综合运用各种内外部条件继续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力争将其数量增加到23-25个。校外实训基地将重点开展“校企融合”、“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

    四、国际经贸与贸易专业实践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专业实践建设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实践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专业负责人负责制。依托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根据制定的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专业全体教师分工实施,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实践骨干教师进行工作汇报,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定期听取他们对专业实践建设的建议等。

    2.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一方面,本专业将建立竞争机制,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统筹规划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健康、和谐、愉悦又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推行实践教学科研奖励激励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走进社会和企业实践,为教师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

    3.管理保障

篇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和战略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贸易战略趋势

随着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巨大的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并不完全等于贸易强国,中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在发展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中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创新,及时改变政策,调整战略方向,促进产业升级,使中国成为贸易强国。

一、新形势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增强,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全球化趋势,同时贸易政策保持稳定,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国家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随之而来的问题。

(一)国际竞争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贸易出口大国,贸易出口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偏低,国内大部分的生产企业也仍然属于劳动型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化,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没有更新,导致企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不足,并且近年来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氛围、原材料价格上涨、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承接出口加工产能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力的提升等因素,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失去了传统的竞争优势,甚至逐渐消失。

(二)发展规模不均衡

虽然我国的经济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本身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同时由于地理条件、政策实施等多方面条件影响,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规模也不够均衡,比如沿海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较快,而我国的西部内陆地区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就较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三)严重的生态问题

国际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经济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在带来巨大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被污染,生态资源被大量消耗,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正在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四)国际经济贸易服务发展滞后

在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在整体的国际贸易出口的规模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偏小,整体水平不够高,出口的部门、结构也不合理。同时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政策规章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五)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抢占国际市场,中国一直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贸易规模不断加大

网络贸易是指借助互联网,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贸易活动。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便利、快捷。现在各国的经济组织也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网络贸易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以保护网络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新型产业和跨国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竞争核心,技术、人才、知识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也导致了一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了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传统劳动产业。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和跨国企业。通过不断调整贸易战略,跨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

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的丰富资源始终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一直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优势逐渐被取代,新型的产业结构正在建立,知识、科技、人才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面对这些变化,我国应该积极转变调整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更有利于推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法律保护武器,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国家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侵害我国的合法权益,稳定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有效保障经济利益的增长。

(二)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积累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跨境电商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可以调整优化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应该加快人才建设,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使出口产品积极向高端产业、高附加值方面靠拢。同时更加支持大型跨国企业的发展,注重跨国企业品牌建设,多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理念,使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扎根立足。

(三)增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信息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经济贸易的关系变得密切,因此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友好关系,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也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贸协定,在未来的经济贸易工作中促进共同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深入挖掘国内市场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我国国内的生产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资源、政策、人才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增加品牌推广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运用网络贸易等现代交易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工业园区、电子口岸的建设,加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同时,也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五)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努力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一方面创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减少重污染企业,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实现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给予和挑战。开展好国际经贸工作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变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11(46).

[2]朱伶瑾.浅谈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及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3(11).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1(6).

篇8

层次 科类 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校区 最低分 备注 901

专升本

法学 01 法学 三年 邯郸 184   02 社会工作 三年 邯郸 177   文史 03 汉语言文学 三年 邯郸 197   04 英语 三年 邯郸 201 英语单科≥50 05 新闻学 三年 邯郸 195   06 传播学 三年 邯郸 200   经管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141   52 金融学 三年 邯郸 118   55 心理学 三年 邯郸 115   56 药学 三年 枫林 116   57 药学(委培) 三年 枫林 133   58 工程管理 三年 邯郸 134   59 工商管理 三年 邯郸 114   60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三年 邯郸 117   62 会计学 三年 邯郸 127   63 人力资源管理 三年 邯郸 118   64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50   65 电子商务 三年 邯郸 117   66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127   67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8   68 公共关系学 三年 邯郸 114   69 公共关系学(枫林) 三年 枫林 123   70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三年 邯郸 129   理工 7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年 邯郸 127   72 软件工程 三年 邯郸 142   医学 73 护理学 三年 枫林 172   601

高起本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90   0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95   03 英语 五年 邯郸 195 英语单科≥40 04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83   05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82   06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2   07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185   08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09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187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65   5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70   53 英语 五年 邯郸 168 英语单科≥40 54 护理学 五年 枫林 165   55 药学 五年 枫林 166   56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73   57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93   58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59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220   60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67   61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262   301

高起专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0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0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月27日公布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5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5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2013年成人高校招生复旦大学专升本最低录取分数线

层次 科类 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校区 最低分 备注 901

专升本

法学 01 法学 三年 邯郸 184   02 社会工作 三年 邯郸 177   文史 03 汉语言文学 三年 邯郸 197   04 英语 三年 邯郸 201 英语单科≥50 05 新闻学 三年 邯郸 195   06 传播学 三年 邯郸 200   经管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141   52 金融学 三年 邯郸 118   55 心理学 三年 邯郸 115   56 药学 三年 枫林 116   57 药学(委培) 三年 枫林 133   58 工程管理 三年 邯郸 134   59 工商管理 三年 邯郸 114   60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三年 邯郸 117   62 会计学 三年 邯郸 127   63 人力资源管理 三年 邯郸 118   64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50   65 电子商务 三年 邯郸 117   66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127   67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8   68 公共关系学 三年 邯郸 114   69 公共关系学(枫林) 三年 枫林 123   70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三年 邯郸 129   理工 7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年 邯郸 127   72 软件工程 三年 邯郸 142   医学 73 护理学 三年 枫林 172   601

高起本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90   0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95   03 英语 五年 邯郸 195 英语单科≥40 04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83   05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82   06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2   07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185   08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09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187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 邯郸 165   52 金融学 五年 邯郸 170   53 英语 五年 邯郸 168 英语单科≥40 54 护理学 五年 枫林 165   55 药学 五年 枫林 166   56 工程管理 五年 邯郸 173   57 工商管理(物流方向) 五年 邯郸 193   58 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 邯郸 180   59 人力资源管理(枫林) 五年 枫林 220   60 行政管理 五年 邯郸 167   61 会展经济与管理 五年 邯郸 262   301

高起专

文科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0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0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12月27日公布 理科 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年 邯郸     52 行政管理 三年 邯郸     53 行政管理(枫林) 三年 枫林

2013年成人高校招生复旦大学高起专最低录取分数线

层次科类专业专业名称学制校区最低分备注901

专升本

法学01法学三年邯郸184 02社会工作三年邯郸177 文史03汉语言文学三年邯郸197 04英语三年邯郸201英语单科≥5005新闻学三年邯郸195 06传播学三年邯郸200 经管

51国际经济与贸易三年邯郸141 52金融学三年邯郸118 55心理学三年邯郸115 56药学三年枫林116 57药学(委培)三年枫林133 58工程管理三年邯郸134 59工商管理三年邯郸114 60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三年邯郸117 62会计学三年邯郸127 63人力资源管理三年邯郸118 64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三年枫林150 65电子商务三年邯郸117 66行政管理三年邯郸127 67行政管理(枫林)三年枫林128 68公共关系学三年邯郸114 69公共关系学(枫林)三年枫林123 70会展经济与管理三年邯郸129 理工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年邯郸127 72软件工程三年邯郸142 医学73护理学三年枫林172 601

高起本

文科01国际经济与贸易五年邯郸190 02金融学五年邯郸195 03英语五年邯郸195英语单科≥4004工程管理五年邯郸183 05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五年邯郸182 06人力资源管理五年邯郸182 07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五年枫林185 08行政管理五年邯郸180 09会展经济与管理五年邯郸187 理科

51国际经济与贸易五年邯郸165 52金融学五年邯郸170 53英语五年邯郸168英语单科≥4054护理学五年枫林165 55药学五年枫林166 56工程管理五年邯郸173 57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五年邯郸193 58人力资源管理五年邯郸180 59人力资源管理(枫林)五年枫林220 60行政管理五年邯郸167 61会展经济与管理五年邯郸262 301

高起专

篇9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双语教学 局限性 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16-01

1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自2001年以来,吉林省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笔者对吉省各高校进行调查,就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现行模式进行了总结。吉林省高校友部属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高校,二者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部属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比较早,普通高校起步较晚,有的学校尚未开展。二者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商贸活动中自由运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在双语教学的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一致,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选用教材多为国外影印原版教材。有少数学校采取分班教学,即在入学初期对学生的外语进行分级考试,低分同学分在的普通班,不实行双语教学;高分同学并入实验班,多数理论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多数采用“混合型”(付筱娜2002),即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语与母语交错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与“全外型”(付筱娜2002)比较,即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知识的接受。

2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2.1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之前并没有构建具体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哪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只要决定于授课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授课教师水平高,或者曾经有过国外学习的经历,就开设双语教学。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主要培养具有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即要求熟练的运用外语,又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规和惯例。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学习中熟悉英语原意,因为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一些国际惯例和法规的英文版都是正式文本之一。

2.2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设双语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仍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先学习概念,再举例说明的基础上一味强调英文授课,而忽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或者把双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为翻译式教学,将会失去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使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化。自我国加入WTO后,我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人数偏多,一个年级都有2—3个教学班,约100人次。多数学校都是合班授课,教师占据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双语教学自然就形成了翻译式教学,学生没有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缺少独立思考和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学习效果和期望值偏差过大。

2.3 授课学时不足

双语教学本身要求学生的思维在母语和外语间转换,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和母语授课相比,自然要求增加学时,才能对专业知识理解透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大,学时的要求也相对较多。吉林省各高校教学计划中本身就存在某些基础必修课程学时偏长,专业必修课程学时不足的现象。

2.4 师资队伍薄弱、学生外语能力差

吉林省高校中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多为中青年教师,几乎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出国留学或培训经历,对异国文化了解甚微,外语能力不够全面,虽然可能具备词汇量大和语法好的优势,但缺乏外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的对双语教学接受能力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与重点大学相比,普通普通高校的生源层次不齐,学生的外语基础也相对较弱。从实践来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认为用母语讲授和学习已经比较吃力,再采用双语教学,根本不能理解透彻。

2.5 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

自2001年开展双语教学的教育改革之后,相应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监控不严,不论哪类学校,哪门课程,哪种素质的教师,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开展双语课程。更缺乏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对双语教师任教资格的审核机制。

各校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仅表现为课时费的差异化,一般规定为母语教学课时费的2倍、1.5倍或1.2倍,并无其他倾斜力度。这就致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吉林省高校与全国同步,在2001年开始,各校陆续在经济类相关专业,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了双语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其不成熟的模式显示了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合理的制定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篇10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设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需求

1.国际经济与贸易供需求。从2004年至今,我国连续三年经济增长达到10%,以2005年为例,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了2倍,服务贸易额以及国际投资头寸也有所启动,所以要有大量的国际经济与外贸人才作为支撑,这样的发展速度才能达到的,这样的发展趋势才能继续。

2.市场上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缺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8年调整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后,将原来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和工业外贸四个专业合并后成立的新专业,这使得专业方向更加明确,专业适应性更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符合国际经贸人才条件的更为短缺。

经过对相关院校和人才市场以及各种媒体的调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二是报关员;三是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企业的国际结算人员;四是其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的业务人员。而目前公办院校出来的学生很少去这些地方,尤其是工作条件差的地方,民办学院或专科学院的学生,这些公司又不愿录入,怕基础不过关,所以这就存在一个供需缺口,尤其是缺乏中小型企业外贸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二、独立学院与公办、民办及各种职业院校的相对优势

1.独立学院的优势。(1)从全国范围看,独立学院自1999年6月诞生,它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是在吸收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它兼具公办高校的规范性和民办高校的灵活性,是公有性质与民营机制的有机结合,体现着公办、民办高等教育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它依托公办高校办学,在师资、管理、教学和品牌等主要“软件”方面可以与母体共享,具有办学起点高、见效快,容易上规模、上层次的优势;另一方面,它可以充分享受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利用“民营”机制有效地吸纳社会资金,建立起优于公办高校的“硬件”设施,从而实现“软件”与“硬件”的优势互补。

独立学院的创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选择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师资雄厚、设施精良的独立学院,更是以其自主办学的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满足了家长和学生对高等教育选择的愿望。

(2)充分利用母校资源。之一:名校资源。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具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名校资源,有名校的各种支持。

之二:一流师资。独立学院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及体制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有母体学校的专家教授、有其他知名学校的优秀教授、还有很多海归的资深学者和教授。

之三:一流设施。独立学院利用强大的资金实力,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很多教学设施都堪与办学母体学校媲美,有些学校的教学设施一流,具有国际化水准。

2.独立学院有着机制灵活的办学模式、创新理念。独立学院利用机制优势,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学管理效率更高、更富有成果。独立学院都举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旗,提出了很多创新的办学教学管理理念,必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独立学院不但要学习接收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且更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适合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社会更融洽。

独立学院享有较大的办学自,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地使用经费,依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设置学科和专业。独立学院通过强调办学特色,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实现教育创新的巨大潜力。

从实践效果看,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使其活力更好的发挥。

三、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1.独立学院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围绕市场办学,围绕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是办好独立学院的关键。独立学院,一般都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走访外贸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拜访了许多教授,学者以及相关专家,我认为在独立学院设置与建设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便就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都是社会需求最旺盛的热门专业。这就方便学生就业,同时独立学院背后都有强大的企业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地和企业需求接轨,类似于一种人才规格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因此就业畅通,有很多独立学院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

3.竞争求生存。独立学院以其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的管理体制,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由于必须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因而独立学院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的动力。独立学院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等, 这些都为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供了多方面的基础。

综上所述, 在独立学院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利于我国顺应潮流的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大环境的需要,加大我国对外业务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推动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