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2+.9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超高层建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比如长沙天空城市项目设计总高度838米,较目前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还高出10米。地下6层,地上202层,其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但基底面积只占0.9万平方米,也即楼面占地率仅为1%。而拥有202层的高楼,由下至上将包括写字楼、小公寓、高档公寓、豪华公寓及酒店等物业形态,可容纳30000人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物可以称为科学技术的体现和城市的标志等,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很多的资金维护。但是,超高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安全与管理的问题,环境心理问题以及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比较困难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因为楼层越往上,需要考虑的抗震、抗风以及防火等因素会越多,难度也越大。
一、超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超高层(建筑建成投付)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给超高层建筑的(运营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困扰,包括人流动线、车流动线、消防安全,智能物业管理,电梯运行,外立面清洁,绿色环保等等大量的细节问题。现就以超高层建筑中比较突出与引起争议的三个方面来做简要的介绍:
(一)防火疏散问题
与其他不同建筑相比,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救援的难度十分巨大,消防扑救困难。因为在超高层建筑中,含有很多的可燃物质,同时在火灾发生时,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管道会形成天然的烟筒,而且高度越高,抽力越大,烟筒的效应比较明显,比如在央视附楼失火中,火势迅速蔓延,由于处于施工阶段的央视配楼尚未开启防火系统,缺乏自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另外,由于消防设备有限,消防车的水枪很难达到80到100米高的楼顶,反映了消防救援能力与超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失衡。超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比较困难,在高空救火过程中,大面积的玻璃墙在高温的炙烤下,很容易形成爆炸的碎片,导致消防员无法接近。在“9·11”事件中,由于于高度比较高,人口的密度很高,空间狭小,增加营救的困难,无法将楼层内的人员安全撤离;另外,因为建筑内部的钢结构遭大火高温炙烤,上部结构不稳定向下塌落,导致纽约世贸中心倒塌,甚至在扑灭火灾之前,无法有效疏散人群,造成巨大的伤亡。
(二)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超高层建筑采用智能化系统和设备,对其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管理过程中,智能化超高层管理的专业人才比较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专业化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比较的突出的问题。高层管理认识存在偏差,在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和保安中,认为高智能管理系统十分先进,就会产生依赖心理,这就给超高层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另外,一些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要求不健全,许多的安全制度和操作流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超高层建筑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环境心理问题
超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产生一些一些环境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下面就做一个简单地论述。
1、心理问题。
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改变了城市的格局和环境,也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切断了传统的民居组团式,巷弄式,围合式的邻里关系,过于理性化的门牌编号和电梯,面积较小不够集中的公共空间,使得居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日渐冷漠疏远。对高空领域的征服是人类长期的追求,飞机,卫星和摩天楼也是人类挑战自我局限的智慧结晶,但是对于长期在超高层建筑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而言,或许给自身带来了更多的局限。在100米以上的豪宅居住,在200米以上的办公室工作,在300米以上的餐厅用餐和娱乐,远离地面难以逃脱摩天楼的不安感,密闭空间给人们的孤独感,都值得人们反思,我们是否适合高空生活?
2、噪音问题。在高程建筑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噪声,电梯、空调、排水等设备带来的噪声污染,需要采取更多的减振和隔声措施。随着超高层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风速就会越来越大,对建筑物产生的撞击声音也就越来越大。而且在密集的高层建筑中,很容易形成峡谷,因为城市交通和生活产生的噪声,受到超高层建筑的影响就会不容消失,同时也会由于高层建筑的玻璃和轻质金属的外装对声音进行反射形成回声,在心理上容易使人产生焦躁和烦乱的情绪。
3、振动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强风振动会给人带来极为不舒适的感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处在最高几层的大厦会产生剧烈的摇动和扭曲。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形成强劲的地面风流,对附近行人行走产生不利影响。因为高宽比极大,成为柔性结构,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晃动,从而给人带来不适感。更大的危险是共振问题,如果它的自振频率与风频或地震波接近而产生共振的话,就会给结构带来极大的危险。
二、超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的对策
在城市超高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生活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同时,在超高层的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超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对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进行限制
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会产生许多的负面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超高层建筑进行限制,主要包括对指定区域、高度以及选址三个方面进行限制;通过建筑容积率控制高层建筑的密度;如果超高层建筑发展过快,就会严重导致建筑密度过大,容易形成畸形的环境;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建筑的“容积率”和“空地率”,保证超高层建筑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要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对整个建筑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在超高层建筑周围建绿化地、水池以及小品等,保证与附属的裙房营造出比较适宜的城市环境。另外,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环保节能,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不断降低能耗,实现超高层建筑的低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中,要适当增肌安全通道的数量,避免在火灾发生后,出现人员拥堵的现象,还要保障消防通道具有密封性,有效防止火灾烟雾弥漫议案想消防通道的效果;同时还要适当的增加消防专用电梯数量,提高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和安全系数;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要设置完备,要重点监控危险系数高的楼层和单元;同时对于防火分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提高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尽量把火灾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点。
最后,对超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进行合理的设计
电梯垂直交通设计对于超高层建筑正常运营发挥着重要作用,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是保障高层建筑功能性的核心,是维护整个建筑整个建筑正常运营的关键。因此电梯的台数、容量和控制方式非常重要,而且一旦使用,就很难进行更新换代,在进行电梯配置设计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发生电梯事故,很容易导致超高层建筑瘫痪,导致困在电梯里面的人产生恐慌,威胁人身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由于建筑高度影响,很容使电梯井和电梯设备内形成强大的垂直气流,对建筑安全构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电梯进行分段式设计,降低空气抽力,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为了能够将超高层的乘客以最快的速度运输到目标楼层,可以适当将超高层建筑每30~35层设置为一局部区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超高层建筑采用多梯系统,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不断满足超高层建筑乘客的需要,为此应采用先进的微机电梯控制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时接收和处理大量的服务信息,同时对各站台的呼叫信息以及电梯的位置、方向、开闭、轿厢内呼叫等各种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不断提高电梯的运送能力。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在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节省了土地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资源紧张的状态,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扬长避短,实现超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龚强.超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施工技术现代管理模式化。但是。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在不断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完善施工技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经济的不断发展,生存环境也在不断被破坏,其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交点。其中日益拔起的建筑尤其是室内建筑环境已经危及环境安全,成为确保见浊工程质量和居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结束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测验收,对于不合格的室内环境建筑应该不得投入使用。
1.2国有企业队级建制的取消,小型企业的应运而生。国有建筑企业凭借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经营规模迅速扩张。但是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自身人力和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需要,出现了一些矛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施工作业层逐步取消,现如今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是如何重新组织施工作业层,实现效益最大化。作为朝阳行业的建筑业,许多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但是这些企业因为资质等级较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短缺等一些客观的制约因素,使其发展过程中受到限制,施工质量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1.3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问题比比皆是。安全管理不规范导致成本失控,项目停滞不能如期完成;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管理施工工作;施工中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隐患不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形成了承揽工程的恶性竞争现象;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明确,到时施工管理工作不能明确到人,影响项目完成的进度。
1.4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住房质量相继出现,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导致住房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监督机制的缺陷、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一些项目负责人只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问题常常出现在竣工之后使用过程中。监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协调,导致监理过程不严格。
1.5超高层建筑违背施工技术要求。由于超高层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要求施工技术高,但是在实际项目中,在没有可行性认证、搞清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前提下,私自投产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交付之前不进行严格的工程验收,为后期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留下隐患。
二.解决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策略
2.1建立双赢的管理模式。国有建筑企业完善管理体系,引进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做到完善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最大化的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最大化效益。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要拥有互利共赢的理念,让分包队伍有钱赚,他们才能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师一种合作模式,合同中应该标明项目全过程、系统性、动态性的分包合同内容,让项目各项目目标的实现依照合同有序进行。为了质量管理最优化,加强监督、搞好服务也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项目材料的验收和施工,减少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严重的安全隐患出现;加强分包队伍的监管工作,减低影响项目进度因素的风险。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筑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把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地纳入每个施工阶段,确保项目的进度。对于施工每一阶段进行严格检验,召开安全相关会议,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及时解决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2.2施工技术管理的互补优势。在施工过程中,将限制资料有效组合利用,降低工程成本,采用技术管理模式,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成本投资最低化。借鉴有经验的施工技术策划、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方法,总结经验,减少施工过程中经验不足的情况从而影响项目进度。在施工技术管理模式上,确定分包单价的最低基准,控制项目预测和工程成本。
2.3加大管理力度,严把施工质量,做好验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组织管理三者结合,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同时注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做好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吧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质量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
2.4强化分包队伍的管理。首先,人力资源方面:为了树立分包队伍中的威信,需要引进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较高的工作人员,以便落实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严格遵循分包合同,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以确保工程的统一管理和安全质量。我们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技术管理模式的同时,要重视固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2.5严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超高层的日益拔起,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对,同时项目建设成本投资大。建筑基地要求满足足够的强度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同时也要满足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建筑设计规范等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大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安全质量,在满足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减少项目成本的投资。
2.6提倡绿色施工。人类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在提倡绿色施工。提倡绿色设计,合理利用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创造健康、安全、自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要做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严把施工质量,提倡施工专业化、绿色化的道路。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价钱工程的环境监测,达到人类居住的环境要求。
三.总结
在经济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作为建筑业的业内人士,应该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技术策略,让我们在最低化成本、最安全化施工中完成建筑项目,为人类建设美好家园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技术》,建设部干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9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附着式脚手架;技术分析
引 言
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外用脚手架成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关键性技术,传统落地架和不落地挑架等脚手架,在面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暴露出许多缺点。专门面向高层建筑构造特点及外架具有相应功能,诞生一种侧贴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脚手架完全凭借自身设备和装置实现上升与下降,只要搭设3~5个结构层规定等级高外脚手架可以满足主体结构和装修所进行施工需要,同时具有投资小、现场整洁、周转材料少等优点。近些年来在超高层与高层高难建筑施工方面,深受各建筑部门青睐,呈现出全面普及态势,尤其是超高层高危型造作建筑外用脚手架主要选择形式。
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分析
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快速发展,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节省劳动力、时间及材料,经济效益随着建筑物增高而增加。在进行结构与外墙装饰施工过程中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使用一落到底外脚手架相比节省经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根据爬升导向装置可以分为导杆式与套筒式。根据其操作层数和构造尺寸特点将其分为多层整体式和双层区段式。目前双层套筒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多用于剪刀墙施工中,而导杆式多层整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多用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套筒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操作平台,下操作平台中焊装细而长立杆主要起着爬杆作用,上操作平台和套筒或套管连接在一起可以沿着爬杆爬升或者下降,套筒或套管在爬架升降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在爬杆顶部横梁上操作平台顶部及顶部横梁上焊装有手拉葫芦用吊环。操作平台面向混凝土一侧都焊装着四个附墙支座,其中两个在上面,两个在下面,通过穿墙螺栓联接作用使爬架牢固附在混凝土墙体上。爬升升降脚手架操作平台上可以进行钢筋捆绑,安装与校正大模板,在预留孔处安装穿墙钢管、拆除大模板及浇灌混凝土等作业。在进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倾装置时使用螺栓将竖向主框架与附着支撑结构相连接,不能使用钢管扣件碗扣方式。在升降与使用两种工况时最下方与最上方防倾覆支承点间最小间距不能小于架体全高三分之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落装置设置在竖向主框架部位且在每个竖向主框架提升设备处设置一个。防坠装置要安全可靠、灵敏,对于整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制动距离不能超过80mm,对于单片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则不能超过150mm。对于防坠装置,需要有详细检查方法与专门管理措施保证其工作安全、有效及可靠。提升设备与防坠装置必须分别设置在两个附着支承结构上,如果有一套失效另一套必须可以独立承担其全部坠落荷载。
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存在问题分析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暗藏着许多不容忽视和需要引起重视并给予解决方案相关问题。
2.1 缺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和使用标准规范难以保证设计时安全度
保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平稳运行,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架体、上升下降机构和相关设备、附着型支承做构造及设定拉接支承工程结构等均需要具备足够安全系数用作设计。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方面管制力度明显不够,各设计方在设计上各自行事,大范围存在设计条件考虑不全面、荷载所取数值不足、具体计算方法和设计模型不切合实际所需情况,使用工况没有专门限定等诸多问题使得设计方面安全度明显缺乏力度。整个架体在升降过程中,特别是在架体下降时出现升降不同步情况时,速度慢架段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受力不均危险从而引发架体下降时爬架事故。
2.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系数不断降低
市场上建筑商竞争的重点是价格方面竞争。施工企业在施工环节追求低成本导致附着式脚手架专业承包市场间费用竞争越来越厉害,同时施工单位为适应市场不断竞争更新需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改进到应用于外形不规则项目,对于技术及施工管理难度较高;某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关承包单位单纯出于占领市场目的,盲目迎合施工单位一味压价要求,降低相应安全系数导致有关脚手架方面安全隐患逐渐加深。
2.3 技术和作业操作管理不规范性
技术和作业操作管理不规范性加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运行时不安全性。建筑外形不可定型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要构件保持完全工厂化生产是不切实际的,质量高低好坏不能确定,现场组装质量及使用情况对安全性能影响是非常重要,保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和作业管理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设计和使用安全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加深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安全运行。
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作业规定
严禁操作人员停留在架体上,特殊情况确实需要上人必须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并由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审查后方可实施;设置安全警戒线,正在升降脚手架下部严禁有人进入,并设专人负责监护。严格按设计规定控制提升点同步性,相邻提升点问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总指挥一人下达,但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升降到位后必须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并加设好防坠保险钢丝绳,将全部支座调节顶撑顶在主框架的固定短钢撵承重销杆上;升降的架体断口处,当升降完成后立即将断口处加设栏杆、围网;卸料平台应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单独搭设并经设计计算,做到防护齐全和限载;架体下降流程安装底部防倾附墙轮拆上层支座安装到最下一层安装调整升降装置安装防坠装置拆除障碍物下降架体安装承重顶撑和保险钢丝绳恢复架体防护电动葫芦挂钩将上支座拆除下移重复下一次下降程序。
4 附着式脚手架管理建议
实施方案筛选时要尤其注意脚手架在工程情况中适应性布点设计还有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检测等;若需进行施工安排检测,要在管理施工阶段中做出相对应安排,同时将其列为施工阶段每个环节管理一个重要方向;在进行升降作业前必须检查防坠装置是否可以有效进行工作。运用封闭式设计的安全装置应当设计成可开启构造,为以后观察其运行状况提供便利,从而判断脚手架是否仍然在安全进行工作;平时作业时要安排专人负责对脚手架看护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由于工程中其他或者外来问题所引起的潜在危险,从而大大降低因脚手架问题而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每次作业完成后都由相关人员进行高危部位的质量检测,进一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兴起,一些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技术便不断被发明和使用,给国家工程建设提供很大便利。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展现在工程建筑方面技术会逐步得到完善。脚手架技术作为高层和超高层建设基础必将会在以后建设中起到更加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崇宝,张铁铮.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工作性能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02).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速度的加快,使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些设计新颖独特的高层建筑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装点城市的一道道美丽风景。但是,这些高档独特的高层建筑物,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层建筑功能性越来越复杂,装置很多、装修繁琐,就直接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只有全面做好防火监督管理,才能确保高层建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
1 高层建筑的火情特征
高层建筑有自身的建筑特点,近些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从高层建筑结构和自身功能上看,其火情状态和一般建筑是有差异性的,总结如下:
1.1 高层建筑面对的隐患更多
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物品众多,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高层建筑内的物品堆放较多,一些装修材料达不到防火基本要求,室内易燃点分散,如果发生火灾,则会引燃这些物品及装饰物,提高了室内气温,同时产生较浓重的烟雾及毒气等,导致人体慢吸入性休克及死亡,高层建筑各类火灾隐患非常高,其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1.2 火情蔓延速度非常迅猛
高层建筑由于设计,建筑结构点较多,建筑自身构造繁琐,防火隔离做不到全覆盖,建筑内的管线交叉存在,如果发生火灾,此时就会导致火势快速扩张。高层建筑的风效应又形成了强烈的风压,极容易导致烟气扩散,在建筑内无法有效的开展排烟,达不到快速有力的救援目的,使火灾得不到控制,火情更加复杂化。
1.3 人员不能有效的撤离
高层建筑疏散距离长,从顶端下到底层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们要想得到快速撤离,需要通过间距较远的路径,时间久、速度慢,而当火灾发生后,灾情干扰导致了人们非常惊慌,情绪失控,这种状态下,极容易出现二次踩踏伤亡事故,无端增加死亡率。当火灾发生后,所有的电源将会被快速切断,电梯停止使用,人们一哄而进的跑进楼梯间,而这里又没有良好的排烟设施,人们短时间无法撤退,虽然消防人员及时开展救助,但因为设备限制,受到严重干扰,疏散工作无法顺畅进行。
1.4 高层建筑火情救助困难加大
高层建筑因为自身的特点,其建设高度较高,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高层越来越多,这就使高层进行外部救助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当前车辆与设施无法满足需要,达不到一高度,导致了个部救援无法实施,只有通过内部救援,才能达到目的。
2 关于高层建筑面对的一些消防不利现象
高层建筑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存在一定的防火不利因素,如果出现火灾,则会导致更大面积的损失,通过总结,我们能够看到高层建筑面对的不利现象如下:
2.1 设计过程把关不严,消防设计不受关注
高层建筑只在乎外表设计,满足审美要求,但是在消防设计上,却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也就是说,当前,高层建筑存在设计问题,消防设计不受重视,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区域的设计,满足不了防火要求,一些设计人员也只把放在外观设计上,对内部防火设计不够重视,对一些本应该存在的空间、方位等舍弃,把消防要素忽略掉,主就直接导致了火灾安全隐患的存在,一些建设单位,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审批,就急于开工建设,使基本防火要求都没有达到。
2.2 审核工作存在问题,违规建设不断出现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消防审核,但是在具体活动中,却存在非常多的不合法问题,一些施工单位钻法律空子,使审核存在不合理性,存在较多的审核漏洞。对消防机构而言,虽然能够严格把关,但对一些地方性的形象工程,就非常难处理,一些施工单位边设计边建设的情况经常出现。有些高层建筑消防通道、防火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出现了违规建设的问题;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停建工程,防火间距不足、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够等诸多问题,也导致了火灾隐患的存在,违规违建工程影响了审核公正。
2.3 使用易燃物品来装饰
由于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使一些高层建筑使用了这类材料,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端高档次材料得到应用,这类材料和物质大多是高分子材料,自身就具有较低的燃点,遇到明火很容易燃烧,这就会使高层火情隐患不断增多,发生火灾的几率增大,如果发生火灾、火情,就会导致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增加伤亡。
2.4 施工方不结合相关的规定开展工作
市场经济发展,使一些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入市场,通过不合法手段获取施工资格,面对高层建筑的繁琐设计与构造,标准规范要求是非常严苛的,这类施工单位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素养较低,企业为了获取私利,随意变更图纸设计,使用劣质建材,施工单位的不合理操作,导致了高层火情隐患增加。
2.5 制度不实缺乏安全意识
一些建筑主管部门缺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违规建设问题不能主动制止,只有对消防违章投诉时,才进行管理纠查。而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较复杂、名目繁多,使用单位不能主动维护与定期管理,特别是对一些分层出租的部位,更是不能实现统一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得不到良好的检测,破损时不能及时更换;使用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各类消防安全意识较淡薄,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消防问题互相推诿,不能快速解决,导致隐患越来越突出,最后造成巨大灾害。
2.6 责任不清控制不力
城市同的高层建筑,因为使用功能的不同,往往会形成综合性办公,这种多功能、多样化的使用结构,使一些使用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出现了职责不明的问题,一些消防安全管理没有明确责任人、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面对密集的人群、纵横交错的管道、较多的可燃物,高层防火责任非常重大,火情发生后,处理不当,则会控制不力,酿成巨大损失。
3 应对方法
3.1 严把设计质量关
加强建筑设计单位资质控制,设计单位一定要具备《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要求的相应设计资质,进行设计时,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做好高层设计;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消防问题加以重视,特别是要对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等进行了解,使消防设计能够更加合理有效。消防设计实行实名制、责任制,对设计人员加强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实行设计负责终身制。
3.2 做好各级审核工作
全面推行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使防火安全责任制得到快速落实,体现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审查结束后,要本人签字,特别是要对与消防有关的设计图纸,必须要由资质人员签字认可后,才交由消防部门审核把关。
3.3 关注建设品质
高层建设消防安装要切实结合相关规定进行,不能随意设置和变动,在建设过程中,强化管理能力,提升检查力度,通过严格的检查检测确保消防内容到位。
3.4 积极开展宣传
对运行的建筑做好综合监管,对装置开展维护,强化设施性能检查。强化人员管控,从第一责任领导到使用人员,均要提高消防意识,通过严格的制度保障,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安全。
4 结束语
当前城市建筑不断朝高层化方向发展,防火安全倍受人们关注,只有从设计之初入手,不断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切实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保证高层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安装;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常见问题
1、建筑物管理单位对消防管理工作薄弱,思想麻痹大意
任何消防设施应时刻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对系统各组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管理,以达到发生火灾时能及时的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但在实际中这些管理单位未做到应有的每日检查,季度试验和检查、年度检查试验和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中的探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等消防设施的专门清洗、消防给水管道冲沙等工作,致使建筑消防设施自建好后就“一直沉睡”的现象时有发生。
2、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高层建筑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迅速;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而使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
2.2当高层建筑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未布置安装在通风管腹面以下,并且在涂刷、粉饰天花时,将涂料喷洒在喷头上。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不能及时动作或缩小了保护的范围。
2.3水力警铃未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生的报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他人员及时发现,造成不必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2.4高层建筑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符合要求。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时经常忽视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无法满足消防水箱应储存的消防用水量的规范要求。另外随意改变消防给水管的位置,未设置逆止阀,在给水管道上加设不必要的阀门和本来一备一用的消防给水管只设置一个,导致安装后,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或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
3、供水管网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一些建筑的消防供水管网中存在着漏水与管网强度不够的现象,给及时扑灭火灾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有些消防安装单位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没有进行或是进行不完善的试水压、试漏与管网强度的测试。同时在供水管网的使用材料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没有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格的管道、线缆等,对管网材料的质量把关不到位也是造成该系统问题的一大关键因素。
二、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的控制对策分析
1、做好工程前期工作准备
在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由于该工程涉及的功能复杂,施工方,认真查阅施工图纸,各专业施工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工程实际对施工图设计说明、系统图认证理解,把握好整体方向,在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和全面的图纸分析,其中包括对管线布局的走向,设备的位置、型号规格,施工重点、难点进行全面的说明和交底。
再次,把握好采购关,设备及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消防安装工程的质量,因此,电气设备材料必须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采购,并做好进场实验报告,抽样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
2、施工阶段管理及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形成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应切实做到重两头、保中间,通过对质量控制点把关来实现对系统的全面控制。所谓重两头指对施工进行事前和事后控制,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先签发技术交底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系统所用元件必须经国家消防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保中间即通过对各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以便于及时发现、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为保证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早发现并通报火情则必须保证按规范要求布线,避免采用布强电线路的方法超规范限定拉力布线,必须有布线标记并设专用接地线;探测器及报警按钮的接入导线颜色、余量、安装牢固程度及其倾角、与墙端距离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室及防烟排烟机房和电梯房内电源均应为双回路供电且必须有消防电源标志;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区域显示器型号、安装尺寸及牢固程度、内配线编号、接线余量及绑扎、接线端子根数、主电源引入方式、主备电源容量试验、电压及负载稳定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火警优先、报警记忆功能以及消防电源及控制器电源等均应符合要求。
消防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保证管材及管件外观及连接质量要求;报警阀前应加装过滤器并严禁其后管道焊接,管道穿墙及楼板处应加设套管;管网应按要求设置承重及防晃支架;消防管线防修措施、组件完整、栓口方向、与墙间距以及管线走向横平竖直、消防水泵进出口安装应避免应力传递。
防排烟系统应保证送风口位置及布置准确,机组安装位置正确,手自动控制功能正常;排烟管道、排烟口性能、排烟防火阀设置及与报警系统联动启动功能合格。在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大量浓烟扩散速度快而常使人晕倒窒息,因此高层建筑必须保证其排烟量和正压送风景以及风压等,以避免施工中发生风道主体施工楼板钢筋未断开而造成楼层间堵塞,避免风道内壁未粉刷而导致阻力过大,避免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阀等部件连接安装错误以及风机、电动阀门接线反向造成反转等现象。
防火卷帘各部件材质、帘板安装及导轨嵌入深度等符合要求;导轨深度和宽度、卷帘在轨内运行应平稳平衡;帘板两侧喷头间距、卷帘现场启闭、机械应急操作、感烟感温探测器动作以及卷帘下降归地、水幕喷头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综合调试阶段技术的质量控制
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各系统的综合调试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保证消防安全,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在系统内全部喷头安装完成前按设计压力要求对整个供水系统管网进行全面的水压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待系统检验合格无渗漏现象后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应将止水阀及报警阀拆卸以便于对仪表进行保护。冲洗过程中冲洗速度不应小于3m/s。
4、相关部门应加强本地建筑消防工程现场的检查工作
对有关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安装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等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扭转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不严的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严管重罚,定期检查,对不按图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停止施工并处以高额罚款,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性。对已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通过的建筑工程,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单位抓紧整改,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结束语
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不同于一般建筑的消防系统,由于高层建筑同一般建筑相比涉及到大量的人类生命及财产,因此高层级建筑物的安全异常重要,其消防系统的优质施工质量是消防功能的保证因素,其也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消防系统施工质量并推动消防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导致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建设。深基坑工程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分项工程,其呈现出场地紧凑、建筑临近、基坑越来越深、大等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方面要重点注意它在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特殊性,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浅析建筑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一、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常见问题
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中间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1、建设单位擅自修改设计
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节省造价,降低成本,擅自修改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如降低坑底被动区土体加固量、简化电梯井等坑中的坑支护方式等,导致现场实体支护存在安全隐患。
2、施工速度过快
没有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合理布置施工工序,一次性工作面太长或上一步坡面刚施工完就开挖下一坡面。
3、周边环境超出荷载
施工现场材料堆场、车辆进出线路、塔吊位置、出土口等布置与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计算荷载不符,严重超载。
4、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单位没有根据图纸施工,偷工减料,在支护结构完工后,没有按规定实施实体检测。
5、土方开挖不规范
挖土工程经常由当地的不正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由于其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相较于正规队伍差,造成实际开挖面和开挖深度均超出要求,且未按规定分层开挖,局部地段甚至一次性开挖到基坑底面标高,挖土不规范使基坑实际受力状况与设计工况差异很大。
6、不重视施工监测
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不按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或者仅设置个别测点,但内容不全,数据不足,忽视坑边住宅的检测,不重视监测数据,监测工作形同虚设。
二、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1、勘察阶段:勘察资料不详、勘察结果欠准确。
2、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一般涉及到土方的挖填方案、支护方案、降水措施、应急方案、应着重根据土质属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支护参数设计合理,进行严密的稳定性计算分析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边坡破坏模式的选定,任何一个设计环节稍有不慎,均可能造成边坡变形失稳。
3、工程承包阶段:工程建设单位或总承包方为了盲目减低成本,对深基坑工程采取层层分包、盲目压价或不恰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武断某种支护方案,不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随意更改支护方案或降水措施以至造成致命的技术性错误,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而造成贻误支护时机,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出现工程事故。
4、施工过程阶段: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施工机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施工速度、施工时机、客观的气候影响、施工和使用单位的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造成工程事故。
5、工程监理阶段:基坑支护或降水措施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工程监理单位肩负重任。基坑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几乎全由监理控制,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到每一个施工细节、施工关键部位都不容忽视。工程经验告诉我们:监理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在主观因素上可以避免某些事故的发生。
三、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1、设计阶段
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质和水文状况,对深基坑附近的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还应掌握基坑周边的排水情况、地面堆载、过往车辆的动载和静载。
深基坑支护方案应综合考虑基坑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土层结构、开挖深度、基坑形状以及排水方法、施工作业设备安全等级、工期要求、技术经济效果等因素而定,同时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出具施工图。
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当按基坑安全等级明确结构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允许值,以及临界状态报警值,并对施工组织、开挖程序、监测内容、土钉的养护龄期和抗拔力等提出具体要求。
2、工程承包阶段
作为工程发包方应端正质量安全思想意识,遵守职业道德,遵从工程法定的建设程序和认真对待设计单位的意见,严格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不可违规发包或层层分包,按合同约定办事,及时支付工程款,以保证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
3、施工阶段
基坑施工前,必须进行图纸会审和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基坑开挖前仍需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监测方案,严格保护好监测设施。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检测方案进行监测,用监测数据动态控制施工的安全状态。施工过程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对施工过程中突发因素缺乏充分考虑,就有可能因事故不能及时解决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制订一份有效应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很大,水位低,对基坑支护比较有利,但对周边环境不利,这就是一个矛盾,给地下水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引发工程事故。
深基坑施工特点和自身构成有关,结构与岩土同时作用于基坑之上,而结构的计算的确定和岩土本身性状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岩土与结构界面的不明确,造成深基坑施工复杂,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应该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施工,以便及时更正,指导施工。
4、工程监理阶段
建设单位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与施工单位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监理单位要严控基坑施工监理的各个环节,严格审查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制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监测方案。从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检查质量通病,出现以下情况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基坑使用安全。
(1)、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出现开裂、位移,或基坑出现流砂、渗漏、隆起、管涌、陷落等,以及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固体系出现过大变形、断裂、压屈、松弛或拨出的迹象,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3)、周边管线变形,明显增长或开裂、泄漏等;(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支撑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情况;
(5)、检测数据达到报警值,坡顶、坡边堆载过载;
(6)、坡顶四周临边防护措施未全封闭;
(7)、基坑及周边严重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
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同时其施工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参与单位多,任何一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以及建设主管部门,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确保工程质量以及深基坑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海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09,07.
[2]包啸工.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控制[J].建设科技,2009,12.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简单概述
安全控制概念:我们所说的安全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财产安全。安全控制就是要求我们采取措施使项目在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文明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的三大主要措施。其特点如下所述:
1.1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难点多。这是由于施工环境变化大,受天气变化(台风、暴雨等)、季节(夏季冬季)变化影响大,并且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高处作业、地下作业多、大型机械使用多、用电多、用易燃易爆的化工产品多,因而使事故引发点多,控制难度大。
1.2 安全控制的劳保责任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多、人员数量多、交叉作业多,使施工作业危险性大。因此,要通过安全劳动保护创造施工安全条件。
1.3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是企业安全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控制要靠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来保证和实现,它包括安全组织系统、安全法规系统和安全技术系统。
1.4项目安全控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监控点, 施工现场是安全控制的重点,现场是事故易发处。
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使施工企业数量加大,施工队伍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建筑企业完成改制、资质就位以来, 民营建筑企业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施工企业不断增加,虽然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已经规范化,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工程施工项目仍然存在着挂靠问题,而且更加隐蔽,被挂靠企业有项目管理人员进驻现场,从表面上看是合法合规的,实质上是聋子的耳朵做了摆设,他们核心的人员结构仍然是一种家族式亲情的临时组织结构,建筑工地的工人绝大部分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也就是农民工,他们的综合素质差,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簿弱,对工地上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而一些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客观上助长了他们对安全生产的存在问题怀着麻痹、马虎、漫不经心的侥幸心理,致使产生恶性循环。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及管理上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而铸成大祸。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已经很普遍,商业住宅项目的施工已经告别多层时代,深基坑、高支模、悬挑脚手架、人货电梯等重大危险源到处可见,在县域城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在资金投入上虽然已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列入不可竟争的投标报价中,但实际管理使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没有全数足额使用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而对项目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技术化和系统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 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
针对现阶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必须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安全教育,政府应勇于挑起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该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收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鼓励有能力的包工头成立劳务公司,鼓励农民工参加劳务企业缴纳养老保险,通过劳务公司建立一支支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性的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杜绝挂靠施工。1.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严格执行招投标的各项法津法规;2.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违法分包的工程一经查出,坚决打击、严肃查处;3.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只有严禁挂靠,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私人包工头非法承包工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即企业教育、项目部教育和班组教育。在企业教育中主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 项目部教育主要进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文明施工要求、现场环境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进行教育;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并且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理念,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5)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公司设置专门的安全检查管理机构(安全科),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企业和下层分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按照《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表》的内容,给予工资浮动。
7)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项目监理部的总监批准方可组织实施。对于特殊的施工部位如:模板施工、吊装施工、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施工及现场临时用电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对超过一定规模的重大危险性的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方可实施,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经审批的方案,并加大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按照防雨、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生产生活区要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编制切实可行的消防等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8)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高空作业,高空坠落、塌方、特种气体等。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通知现场作业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动或拆除,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安全动态,危险源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更改。
9)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建议在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时将此项费用转入政府职能部门的专用帐户,制订其管理使用办法的制度,由建设单位、安监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监督施工企业用好此项费用,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对获得省市文明工地的项目,按奖励部分的费率发给施工企业调动其积极性。否则,这部分的费用退给建设单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完全依靠施工单位一方面的力量,需要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再者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学东.浅议塑造建筑企业文化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3,29(3):174,177.
[2]赵立强.建筑企业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4,30(1):80-81.
篇8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安装;拆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生活环境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基本的居住功能上,而是开始追求一种把美观化、个性化作为主要功能的高级建筑住宅模式,因此,这就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快速进步。近些年来,跨度较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明显标志,同时也是土建施工项目的重点环节。在此前提下,在土建施工现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高支模施工技术,将先进、可靠的施工质量作为基本保障的建筑施工结构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结合工程实践对高支模的安装与拆除等重要环节及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从而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运用提供有益的技术指导。
1 高支撑模板施工特点及技术要点
土木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对于安全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控制,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好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谓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较高高度搭设模板的支撑机构和施工方式。模板工程多为高空作业,而国内相关规范规定:“水平构件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10kN/m2,或集中线荷载>15kN/m2,或柱、墙等竖向构件独立支模高度>6m 的模板支撑体系”为高支撑模架体系。高支模作为一门辅的工程技术,它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但由于高支模技术难度较大,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材料选择不当、系统设计或技术失误及施工技术有问题导致建筑地基基础下降,支撑系统倒塌等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施工前,施工方要对相关的施工方案进行确认,施工方案中包括对施工模板的设计、拆除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办法等,同时,施工安全的控制也属于施工方案的范围内。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支撑的立柱要采用钢结构,并且钢结构的立柱要注意其强度是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严禁使用木质立柱来作为支撑,立柱的长度也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一些相对较为特殊的工程结构中,如果模板面处在一种相对不均衡的状态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支撑立柱的基础要保证牢固,如果支撑立柱的基础是泥土地面,还必须对地面加以硬化,同时要有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立柱能够有效的起到承载的作用。
2 工程实例简介
该工程项目是一个一次性开发规模较大、功能全面以及施工技术要求高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总的施工项目包括三层地下室空间,并且每层的高度要求为4.7~7.35m,而将每层空间的长度一般设置为255.4m,宽度一般设置为50.4m,整个施工项目的层高设置为6层,而宽度为27.1m,其中在实际施工现场主要是把桩基础作为主要结构,在南北两个方向均设有配电室,在中部大约有24m宽度的空间设置成主要的车库模式,并且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建筑主体结构的实际高度,在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工作环境也较为复杂。
3 高支模设计
该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较大,对高支模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工作模式,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整个土建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以及施工步骤、施工环节,然后确定最佳的高支模施工方案,以达到施工预定的要求与标准。
3.1 工程方案设计
在对该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中,在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面,主要是以确定位置线与控制轴线为基础来实现水平控制标高及相关要求,这就为整个土建施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创造了较为可靠合理的理论依据。其中,在设计环节,将高支模技术应用大致分为下述几个步骤:确定轴线位置固定梁线安装和固定脚手架横木枋搭设安装楼板模板和梁底模板浇筑混凝土和捆扎梁板钢筋混凝土养护拆除水平拉杆和模板。当然,在实际的土建施工现场,高支模施工过程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给高支模的施工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效率。例如,在本文所介绍的工程实例中在拼装柱测模板过程中不能留有缝隙,各个接口处必须保证平齐,且尤其要控制好模板的干湿度,防止因暴晒过久而导致模板出现变形扭曲。
3.2 施工现场管理
通常而言,在土建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应该明确标明施工尺寸和施工环境的具体实况,尤其对采用高支模支撑工程体系的施工措施要加以详细说,在土建施工项目施工前,就应该对各个流程均进行详细地分析和严格地处理,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理,必须通过质量验收,实现整个高支模施工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3.3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钢管支架的搭接顺序
在高支模的施工阶段,一般将钢管支架的搭接顺序设计成:轴线及梁位放线在地面上控制水平标高安装梁板竖向支顶在钢管顶托拖板上架设梁底木枋龙骨安装梁侧模和梁底模板在钢管顶托拖板上架设板底木枋龙骨安装楼板模板对支顶和模板进行验收捆扎梁板钢筋浇注梁板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定期养护。在选择高支模技术以及安装高支模板时应该从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各方面施工都能达到要求和相关标准,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设置立杆的要求,还应该设置相应的横向扫地杆和纵横缝,一般在设置纵横缝时按照横下纵上的顺序进行。
(2)在立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底部性能,必须设置相应的垫板以及能够有效调度的支托,保证其螺杆可以超出支钢管的顶部大约150mm。
(3)在整个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均是运用一条长度约为2m的水平方向或纵横方向的拉杆,以保证拉杆应力呈均匀分布。如果无处可顶,还可以把水平拉杆设定在一定的端部,通过设置一定的剪力墙结构来控制中部结构。
4 小 结
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而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正是适应结构越复杂、楼层高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实践证明,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为工程的施工创造了极大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而且有效促进了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尽管高支模技术本身的施工难度较大,工作环境也较恶劣,只要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断研究学习和总结高支模技术实践经验,就一定能够确保工程项目安全、高效地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夏维思.“高大”模板安全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点[J]. 建筑施工,2012(05).
- 上一篇:国际服务贸易的意义
- 下一篇: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