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4 11: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建构 自主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英语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只要英语老师在一起就经常讨论的话题。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都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其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以科普版小学英语第八册Trees and plants为例,侧重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任务型活动的问题。
阅读材料Trees and plants通过植树节植树,使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为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愉快阅读”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技能,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1)Read the test quick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2)Read the test carefully then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you don't know.以上教学目标中不仅包含了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要求,而且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层次分明,可行性强,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为了充分体现既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引导的思想,还需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显然,要设计好并在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首先得吃透新课程的精神。
仍然以“Trees and plants”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为阅读,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略读:寻找故事时间泛读:寻找文章主旨并回答概括性问题细读:找寻文章细节品读:人物性格分析开放性活动”这一基本框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呈现、话题谈论、情景游戏等情境导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本课Warming-up环节的Picture-talking之后,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学生们在山上植树的场景,告诉学生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带着好奇进入略读阶段,快速浏览课文,验证或修正自己的创作,兴趣盎然。所创设的情境要力求真实、有趣,课堂的氛围要民主、和谐。
2.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用英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经过一系列问题的双向交流,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间存在的信息差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理念。问题要紧扣目标,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独立思考,自主研习
正如精彩的歌唱表演不仅有重唱、合唱、小组唱,也有独唱,深度学习同样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不排斥自主式学习方式,相反,互相依赖、互为补充。
只有建立在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可能是真实的交流和有效的交流。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课堂上各类问题的提出、各种任务的呈现必须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是搞形式、走过场,要么是教师自问自答,要么是反应快的学生成功抢答,无形之中扼杀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收效。长此以往还会滋长学生依赖老师和同伴的惰性,后患无穷。
4.合作交流,共享智慧
话题讨论、采访、调查以及辩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任务型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空间,这是学生知疑解疑、发展思维进行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小组组长发挥着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本小组的有效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个体责任,又能实现必要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紧张有序,实现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5.展示提升,体验成功
展示提升阶段是课堂上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有学生之间的争论、有对知识的相互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合作探究的继续和延伸的展示提升,可以是口头展示、板演、角色扮演、英文海报制作、竞猜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6.拓展总结,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当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解题思路更条理、方法更简单、认识更明确。通过拓展总结,使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而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体验参与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篇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中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策划、发挥自主、落到实处、主动创新”,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感悟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具体措施,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1精心设计,抓住每个提问点,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
提问的目的在于点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举手,不因对错而顾虑.首先教师应面带微笑,语言要亲切、幽默风趣、态度要和蔼可亲,对回答好的优生要肯定、赞扬,对成绩差的或回答不太好的也要及时给于鼓励与评价.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参与课堂回答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会落地有声,收到实效.
然后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往往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出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如“一问齐答”式这种旨在追求热闹场面的表面性提问,“对不对”、“是不是”式这种盲目随意性的提问,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这些提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重力之前引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等,这样的引入直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茶杯从高处落到不同的地面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可能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讲电磁感应时,介绍感应电流发现过程,从奥斯特实验引发人们思考,安培对磁生电的探求,克拉顿的遗憾,到法拉弟研究成功.让学生感受到了物理规律产生的艰巨性.这样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创设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例如:我在讲楞次定律时,引导学生用条形磁铁不同磁极插入、拔出线圈,作出图1所示的四个图,引导学生先从“插入”“拔出”这一相对运动的角度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主要讲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再从线圈中磁场强弱变化的角度分析,最后引导他们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分析、总结得到楞次定律.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探究过程,又体会了探究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体会研究方法,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的,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
4创设成功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者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比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在比赛中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得出结论,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澄清了概念,还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激发了胜利的喜悦.
5以错悟理,创设评错情境
物理知识除了要从正面理解外,还应做一些反面文章,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创设的评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静摩擦力判断中,常碰到下面题目:
如图2,水平面上放着一木板,木板上有一小木块,用力F拉木板使木块和木板共同向前匀速运动,问:木块是否受木板的静摩擦力作用?
这里如果从错误的结果倒推木块的运动就会使学生认识到对物理规律的判断不能以表象来直观臆断,而是要加以细致、深入的分析.
6将错就错,创设纠错情境
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说明正确答案.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可能造成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若能将错就错,创设纠错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也就牢固了.我在讲电路化简时,用这样一个题目作例题:图3是五个阻值匀为R的电阻组成的复杂电路,求AB间的等效电阻.
篇3
关键词:优化课堂;打造高效;教学内容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t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课堂活动 要求容易养成难
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二)课堂展示 参与容易精彩难
篇4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不论什么样的学科,课堂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还能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当前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学校“本真”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把好备课关口,充分预设问题情境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师备课看教材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一定要知道这一单元教材在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知道本单元教材承载的知识点,更应着眼于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这个知识点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系?又为下面的教学起着什么样的准备?这是钻研教材的重点。
2.教师备课时应当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学情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什么地方需要重点强调,什么地方只需要提醒一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需求。比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调商的时候,学生有了基础,很快就能掌握方法,能自主调商了,教师就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说怎样调整了。
3.教师在备课中应本着遵循教学目的的决定性、教材内容的规定性、教材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可适应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的原则
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围绕重难点确立“三维目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二是“吃透”学生。只有做到备好教材、掌握学情、充分地预设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第一手的准备。
二、做实上课环节,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看教师的组织、学生的参与,还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全班学生的集体认同度等。而且,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因此,好的教师就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上做文章,给学生充分“悟”的空间,还给学生“用”的权利。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以及南师附小的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的“教”之前,都是在课堂上让教师适当的“撤退”。当然这里的“撤退”指的是教师把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来主动完成,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疑惑,在学生的激烈而自由的讨论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多了,说得多,做得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悟”。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后进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教师还要把“用”的权利还给学生。一节新授课完成探究和知识的梳理后,一定要让学生能有自我选择方法的权利,让他在“用”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方法的最优化。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三、精设练习内容,践行“减负增效”诺言
1.习题由封闭性到开放性
封闭的课堂练习一般来说答案都是唯一的,解题思路也是狭窄的,虽然立意鲜明,却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相反,开放的习题设计却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百以内数的认识》原题:47、48、___、___、51可以设计为:___、___、50、___。可能有很多的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个教学资源。
2.检测的目标由单一性到多元化
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盯在学生的知识和解题技能上,在关注这些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不会妨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相反还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原题:一个三角形,底15厘米,高8厘米,求它的面积。可以设计为:一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5、20、15厘米,三条高之中最短的长12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够巩固知识以外,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篇5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有做到“主线简明,细节饱满”,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只有关注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才能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教学思想。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乐学”情感
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营造和谐氛围,学生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敏捷。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保证良好课堂效果的前提。同时,教师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都会使学生受到一种奖赏和鼓励,从而感到温暖,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就能产生对语文课堂的乐趣。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还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回答问题,不敢交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敢于反驳别人乃至教师的意见,即使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如在一次单元评价后,我讲评试卷时,阅读题中有一个加标点符号的题,有关引号的三种用法。我班学习优秀的李莎莎同学首先回答的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处加错了,我问:“不同意她做法的同学请举手。”只见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人举手。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能看出有许多同学不同意,因为莎莎学习优秀,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看着此情后,我说:“老师知道你们中一定有不同于莎莎的做法的对吗?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答案,你可能就是正确的,现在谁能说出自己的做法?”只见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并说着“老师,我的不同叫我说。”课堂立刻活跃起来。这样就能营造民主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乐趣。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乐学”情感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就应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乐学”情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使他们愉快地学习,尝到学习的欢乐,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教师要注重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究,体会课文。当然,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针对课文的不同情况常常变换教学方法,达到课课有新意,堂堂有趣味。
例如:孙友田的《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表现的是母亲在月光下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对他进行爱文学爱故乡的教育,使他终身受益。我教这一课时,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唱童谣,表演猜谜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深深的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生动有趣,感受到文中母亲对孩子的启蒙。这样,学生加强了情感体验与沟通,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创造主动参与机会,激发学生“乐学”情感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枯燥无味,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课堂上没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只是被动地接受,何谈学习的乐趣?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己变换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获得知识的渠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篇6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就是将书本上生硬的内容通过较为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为了迎合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来带动学习热情,长时间的高效教育会使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继而产生渴望求知的心理,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1.课前精心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能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一方面,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到对本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这样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效率自然高。备教学内容,特别是数学概念时,教师一定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不要只看书上的归纳,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归纳得出的过程。例如我们进行分式概念的教学时,如果只让学生记书上归纳的定义,就会给学生造成两点误解:①化简后再判断;②形如A÷B的形式不知道是分式,误认为是算式。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这必定会引发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灵活多动,做到张弛有度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要确保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在“灵活多动”上下工夫。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讲练测评,师生互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教学状态活跃灵动。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这比我们讲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3)学法指导扎实有序。俗话说:“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3.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内涵;策略
目前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学的效率很低下的问题。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症结在于课堂教学不能关注“人”,不能激活“人”,不能开发“人”,而是视“人”如机器,以强迫和命令为主,不能相机引导,使“人”缺乏自觉性、激情、进取心。结果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找不到教学的成就感,导致低效教学。怎样实施高效教学呢?
一、要正确理解“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高效课堂教学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1)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2)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3)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全国课改专家李炳亭指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高效课堂是从儿童出发,“认识”儿童,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追求“四维目标”,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高效课堂的关键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要找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或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要重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高
效的课堂导语,高效的自主学习,高效的教师引导,高效的作业
设置。
1.高效的课堂导语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电影的“序幕”,演讲的“开场白”,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对人的“注意规律”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更能清晰、完整、迅速地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因此,高效的导入,不仅能“未成曲调先有情”,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高效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学习、交流,获得新知识。要求教师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的情境与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觉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参与、讨论、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调动已有的知识储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样,学生的参与度高了,积极性强了,锻炼的机会多了,学习效果将会更好。
3.高效的教师引导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说明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尤其学习方法的科学引导。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努力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知识。教师要以凝练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用先进教学手段,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用灵活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
4.高效的作业设置
作业是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优化作业设计,要突出“味”“层”“时”三个字。(1)作业要有“味”,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思考味。(2)作业要有“层”,要有一定的层次,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做到因人而异,各有训练。(3)作业要有“时”。这个“时”即是时间,也是时机。作业要少,要抢在学生遗忘之前去做,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设计练习作业。
三、要努力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者必须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正确的评价目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处理好评价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关系。目前的评价主要是以分等、奖惩为主,强调甄别和选拔,这种评价有很多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目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认为,我们的评价要向这四个方面努力,追求多元评价方式。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应是课改的一种追求,是教师奋斗的一个目标。只有注重高效教学,巧用各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和组合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篇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有几点看法:
1.抓好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做好研究准备工作。
3.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4.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5.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
我们根据学生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M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6.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篇9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熟悉的生活素材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数学源于生活,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数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无趣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这样设计:我打算星期天去某市公园游玩,如果从学校出发,乘车要小时可达目的地,如果骑车要小时到达;到达后要上山观光,乘缆车上山要小时到达山顶,如果步行要小时到达。请你设计一下活动方案,我可以有多少种方案?一个问题情境提供给了学生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在这么一个设计活动中,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自己在生活里成长、提高,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给予自主探究的舞台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预习――高效的前奏。课前预习是让学生重新整理原有认知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唤醒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提前调用“经验”,使之尽早走入新的认知过程。在“异分母加减法”这一课教学中,我预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将自己个体的问题集中,逐一加以破解,自主寻求破解方法、自己总结内在规律,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数学的高效课堂吗?
2.交流――高效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认知困难,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应适当的“让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学生自主探究+的计算方法:化小数、单位换算,又让学生运用探究出的这两种方法计算+和+,学生在思维受到限制时,展开交流,最终体验到化小数和单位换算等方法都比较麻烦,并且如单位划算只适用于时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来优化算法,选用通分最为合适。
3.“风暴”――高效的。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就是领悟与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我们适时采用“头脑风暴”教学,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学生探究出+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否定方法的不当,却肯定了“只要能做出结果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接着让学生探究+和+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庆幸自己的好方法被得到肯定时,运用到这两个算式上却有些麻烦,最终又在“好方法”的基础上又进行筛选来优化算法――通分。这一教学引导了学生理解通分方法,更是牢固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成功的体验
篇10
关键词: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教师要具备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具有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三、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教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要爱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关注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向学生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要将教学民主落实到课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上。现在全国各地都掀课改潮,基本上为“先学后教”模式。将遇到的疑难问题先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自己来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作出点拨,适当讲解。通过学生更正、讨论,各抒已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在北师大版这一新教材中,几乎每一节的引入都创设了一个实际生活情景,目的就是将数学还原于生活。如《字母能表示什么》中的用火柴摆正方形,分析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根数关系;《合并同类项》中的矩形娱乐场的面积问题。这些能较好的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哲理。在新教材中的“读一读”中,有一些内容可安排电脑操作课。如:《在计算机上展开与截几何体》、《温度的换算》、《七巧板的拼图》、《计算机画统计图》、《转盘游戏》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电脑操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享受了电脑对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