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具有人类文化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其本质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既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运用,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获得健康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1.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人才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中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锻炼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种校园活动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1],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有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还有的教学方法二者兼顾。总之,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其主要的目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授知识。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进行了语文教学活动,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依然注重知识的传递,所采用的方法是语言,通过教师的语言传授,向学生传递完整的知识信息。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除了教师的“教”之外,还包括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中主要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传递知识体系之外,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和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为我国培养人才。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语文教学以正确的理念为主导,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细挑选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2],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性人才队伍。
2.中学语文教学坚持的原则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教育学生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使用一种单独的教学方法,而是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综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避免因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原则:
(1)注重因材施教。现阶段我国普遍实行素质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在这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3]。语文教学面对的是特殊年龄段的人群,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接受语文教学时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既要以全体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有效节约教育资源。
(2)启发式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这种方法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有效进行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并且学习效果良好,与成绩的高低有着正相关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其使用的特殊价值,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不断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洛南县保安镇文峪小学 杨爱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教学[N]. 商洛日报,2013-10-31003.
篇2
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资源的选取途径愈加宽泛,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这些仅丰富了预设性教学资源,作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这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又离不开教师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学生的沟通配合。
(一)预设性资源:夯实基础
预设性资源是以课本、教参、教案等现有教学资源为主导,以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信息搜集为辅助的资源整合模式。由于资源整合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为职业教育做好前期铺垫。一是搜集问题资源。这类资源的选取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兴趣的了解,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二是搜集网络资源。此类资源信息量大,来源广泛,不仅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在搜集方向上,也需要教师揣摩学生心理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如《洛阳诗韵》这一案例中,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运用洛阳景点作为教学切入点,课件中运用图片可通过网络搜集洛阳各大景点照片,而教学中所提问题也以此为出发点,既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又突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特色。
(二)生成性资源:互动提升
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一些资源,如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与学习风格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前并不掌握的资源。它们伴随教学过程而生,是推进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需要汲取的重要资源。生成性资源的捕捉需要师生间充分的沟通交流,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教学经验。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二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在交流中,教师扮演引导者、调控者的角色,由学生完成主要的交流内容。例如,以环保为题材的教学单元,除教材提供案例外,还可运用生活中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如制作环保用具来解决环保问题的案例。在讨论中,教师可激发学生从技术层面和生产可行性方面来分析,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以达到强化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以调控为方法,营造动态教学情境
在动态教学情境中,科学调控教学资源,可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可见,教学调控是职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中职语文教学既要满足人文知识传播的要求,又要突出职业特色,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要平衡两大特色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调控。
(一)营造教学情境:贴合生活实践
在营造教学情境中,要融合知识传播与职业特色,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一是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二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战代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能力训练方面,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如上所述环保题材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模拟真实的公司会议,将环保器材作为新项目研发讨论会,要求学生事先准备相关器材的技术资料,或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环保器材生产的可行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并行成方案创造,在“会议”上发表个人观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二)调节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
虽然中职语文教学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但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与同龄普通高中学生大致相同,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亦有相通之处,如游戏教学法、激励评价法、情境教学法,等等。随着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的突破,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在多方资源的整合下,不断地推陈出新。除上述所提到的情境教学法外,激励评价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实现相互激励;各小组之间通过良性竞赛实现相互激励;而教师通过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上述模拟公司会议的案例中,教师在“会议”中扮演公司领导角色,在会议结束时,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分别点评,并对采纳的方案予以表扬,以兹鼓励。这样一来,大大提振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游戏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点,可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同时游戏的互动性可保障学生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增加学习兴趣。比如上述洛阳景点现场导游的案例,游戏教学法将传统文化与职业特色巧妙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审美;创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对教学目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非常有利。在技工语文教学中具体课文的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应相同,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前提是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不是单纯地求新求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不同课文的特点。例如,较难的议论文,应多使用讲述分析的教学方法,而诗歌散文,应多用朗读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按照技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水平,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和要求。语文教学美学对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正确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将语文教学升华为艺术,有了正确的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艺术需要教学方法的审美化。
一、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和发展变化
语文教学方法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方法不断涌现,旧的方法不断被扬弃、改造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会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教学方法都有其具体的适应性,各有长处与不足。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教学阶段可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课文的教学为法也有所不同。一种教学方法不管它多科学多艺术,都会使学生出现厌倦心理。教学方法必须随教学各个阶段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语文教学的审美化需要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变化,这多样变化,要求教学方法要有量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搭配组合模式要多样。
二、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
技工学生基于年龄特点,其忍耐力比成人低下,他们更不能持续不断地重复欣赏某一事物。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持续重复了多年,单调的学习已使他们厌烦,如果教师再不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会丧失学习兴趣和听课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克服语文教学方法的单一、陈旧和呆板,创新不意味着排斥一切旧方法。审美心理既有要求创新的一面,又有要求稳定、继承的一面。人们的审美心理规律有喜新厌旧的一面,确实也还有“怀旧”的一面。他们要求欣赏对象新鲜,同时也还要求欣赏对象有稳定继承。他们有求新的倾向,还有怀旧的依恋。人们在不断地寻求和创造新美的同时也保持已有的、熟悉的美。
技工学生也一样,他们喜新厌旧,但也不自觉地排斥新东西。他们要求教师不断使用新方法,而在老师引进新方法时,他们却又不自觉地以旧方法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和评价它们,去批评挑剔甚至于排斥它们。他们向往新方法,批评旧方法的陈旧,同时又在抵制新方法。因此,学生的潜意识中依然要求教学方法的稳定和继承,他们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习惯,害怕打破旧的定势。教学中一味求新,便会打破他们心理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模型,他们便会产生不适应的排斥心理。语文教学方法,要创新,也要有基本方法的稳定,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求新。
语文教学方法,有新旧之分,而没有好坏之分。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它可能适应自己的这些学生,也有可能不适应另一些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的,才算是好的方法;不适应的不管有人如何推崇,不管它显示出多么美,对这个老师而言,并不是好方法、美的方法。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教学方法的评定标准要放到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去考察。教学方法的求新,不意味一切新的方法都是好的,一切旧的都是不好的不美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在继承中创新,在相对稳定中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创造新的方法,也包括改造完善原有的方法以适应教学。创造新方法具有开创性、建设性,语文教学新方法的创立意义重大,要提倡语文教师致力于新的方法建立非常必要,教师创建新方法要树立远大志向。新方法的创建有相当难度,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在创立新方法上做出成绩。新方法创立,一般要经过许多教师的努力,经过相当长的教学实践的考验,若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验证、校正和修改,教学效果未必如预期一样,容易产生不良反映。
三、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造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善于做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是要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二是要分析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三是综合分析此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教学中的情况,发现此教学方法需要改造完善之处。改造完善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有批评的眼光、批评的勇气和胆识。不然,以为别人的方法都是完美无缺的,不敢怀疑,不敢批评,全盘照办,机械模仿,就不能改进和完善别人的方法,无法将别人的方法变成自己的方法。有批评的眼光、勇气和胆识,就能敏锐地发现别人方法的不足和可改造的地方,就可以不断地扬弃那些传统方法,让别人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成为我所用的新方法。教学新方法只属于教师,才具有真正的审美性。只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审美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琴兰.新课程视野下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艺术[J].文教资料,
2011(26).
[2]张孔义.三十年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6).
[3]欧金爱.语文教学呼唤返朴归真的读[J].教育革新,2002(3).
[4]孙天波.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教育实施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
篇4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分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7-0105-02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学好了语文可以为其它科目的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实用性的提高。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学科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魅力。在新时期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转变,只有教师不断改变和创新,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他们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得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究,找到了适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方法,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知识的接收器,他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不愿意进行学习,被动学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是低下的。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一定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有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上,学生们都比较积极、踊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轻松,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更强。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效率一定会更高。实践证明,围绕学生展开并且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而且能够提高能力,从而为今后进行终身学生打好基础。
2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时期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俗话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发挥出问题的优势作用,通过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实际,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经历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自觉融入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在学生们通读课文之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插图进行问题的思考:“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没有穿衣服的皇帝。他为什么没有穿衣服,是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还是他正在进行表演呢?”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并且都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能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中心思想,准确理解了课文。虽然在此次活动当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分组合作,在合作中提高综合能力
篇5
一、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做出统一的规定,力求实现灵活性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范围,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学生建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读、写、看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音、写作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了让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提高学习效率奠定基础的目的。同时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教学目的,创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且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的交际性主要在于语言多样化、交际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语文教学不应对句子进行讲解,而要将零碎的知识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结合起来,通过看、听、说、写来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表达能力,并且展现自己的交际能力。
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的执行
(一)贴近生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任何学科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语文课堂进行导入时,教师应该溯本回源,使课堂的导入内容贴近生活,并且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寻找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经历,所以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也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熟悉,让他们有话可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通常是以学生自信心、好奇心和自尊心为基础,学生只有处于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做到敢说、敢做、敢批判,进而培养起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气氛融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不会成为教育的附属品,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个性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模式按部就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指导性较差,学生缺乏独立性思考。我们应该突破瓶颈,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每周要求学生写一下心得体会、观察笔记,或文章或片段,写实事、抒真情,留下自己成长的印记;每堂课抽出5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加大阅读,以写作量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法,增加学生课程交流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读、说、写、听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灵感悟和体验中,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此外,要充分应用母语背景,提倡通过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来学习。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要片面的去衡量学生的好与坏。要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优点、强项,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转变,重视个体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容掌握、贯通所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彩课堂,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创新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课堂,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堂外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增大学习量,其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想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效率,老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开展拓展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唯一的中心。老师只起主导的作用,要做好组织者、指导者,有效地引导学生。老师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是发挥课堂策略作用的根本。老师要适应角色转变,把握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核心,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既当师傅又当徒弟,才能真正将自己融入到教学中去,做到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发展”是课程的核心。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朗诵比赛使学生学会体会朗诵的意义和内涵,寻找朗诵的要领,感受其中的快乐。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其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种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新环境下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2).
[2]王志艳.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和谐语文课堂[J].甘肃教育,2013,(04).
[3]周兰成.赏识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0).
[4]张美婷.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方法
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运用素质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笔者将从运用灵活方式,焕发课堂活力;不断完善自己,巧妙驾驭课堂;开展多种活动,培养语文能力等三个方面谈论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一、运用灵活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丰富,也有部分远离时代背景,学生难以体会作者用意所在。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也有必要了解难以理解课文联系的历史、政治、地理等综合知识。笔者解读教材时,广泛查阅作者、背景等材料,备足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到课外知识,又深刻体会教材内容,既做到教材深印心中,又激发兴趣,发现语文书可以读厚,厚得似一部长篇小说,发现语文书可亲,每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都是一段故事,一个童话。为此,笔者努力钻研教材,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中专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笔者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亲切、和谐、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成为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见的智慧火花,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让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不断完善自己,巧妙驾驭课堂
中职学生虽然各方面趋于成熟,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当笔者站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经常会有人开小差,搞小动作,以致不得不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这样上课不仅累,而且课堂效率也不高,笔者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对于爱玩的学生,必须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同时,要求自己备课充分,授课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上课效果才会好,总之,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科学施教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才会得到开发,提的问题才会多,涉及面才会广。所以在学校组织的教师相互听课活动中,笔者积极学习其他老师讲课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这种渠道提高和完善自我,从而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也提高于笔者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所以笔者感到万分欢喜。
三、开展多种活动,培养语文能力
新学期,学校在新课程教改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遨游书海,增强文化底蕴。塑造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全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例如:学校开展了“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创建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过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欣喜和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笔者始终以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坚持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汲取养分,与好书结成朋友。具体做法是:
1.制定计划,安排读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每周读书活动计划,安排适合学生的读书书目。
2.利用文学社团,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并定期开展古诗词小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3.坚持组织每月一次的有关读书方面的主题会,如故事会、朗诵诗词大赛、科学知识竞赛、精品故事大赛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提供进行互相交流,彼此学习的机会,同时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和友谊。
4.充分发挥班干部、读书迷的模范作用,经常召开班干部座谈会,肯定长处,指出不足,逐步带动整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活动中,涌现一批故事大王和读书迷。学生在活动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00-01
一、教学方法及其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与语文教学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们要讨论语文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明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整套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首先,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和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后,就必须有相应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便成了一句空话。其次,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榜样。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乃至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以及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上有重要的意义。再者,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也一直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既然教学方法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最优化”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方法中的运用
“最优化”原为数学术语,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和生产管理部门,其含义是按照一定标准设计最佳方案,以求获得人力、物力消耗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结果,这一原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达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应如何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最优化呢?
1、我们应正确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后探求语文教学方法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由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新鲜经验,使我国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下面先谈谈几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以备对其进行优化组合:
(1)讲授法:讲授法又称评点法、串讲法、讲述法、讲解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的活动方式。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以教师为中心,能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系统的语文知识。仍不失为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教法。它要求注意讲授的启发性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由于这一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因此,教师得到的反馈就少,教师难以恰如其分地调节教学过程;又因为教师讲的多,学生及时消化困难,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刍和巩固的过程;再者,由于主要是教师讲授,如果教师忽视启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形成“满堂灌”,成为“注入式”。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
(2)提问法:提问法又称谈话法、问答法、释疑法等。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得出结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要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在课的始阶段,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紧张状况,同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当然,教师在提问时也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提问时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提问的时机、方式不易把握,教师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要有足够的灵活应变能力等。另外,教师提问要防止进入另一个误区,即“满堂问”。“满堂问”貌似启发式教学,其实实施的意义并不大。关于提问法的运用。
(3)讨论法:讨论法又称议论法、研究法、研讨法、座谈法等。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集体组织形式,围绕某一论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借以获得和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烈的讨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增长知识。
(4)练习法:练习法又称总结法、复习法、智力竞赛法等。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的过程中阅读和理解课文,从中获取知识,并把知识迁移转化为纯熟技能和熟练技巧。练习法的主要方式有朗读、背诵、默写、填空等。一般地,篇章教学的检测阶段、巩固阶段或运用阶段、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都经常采用练习法。练习法使学生在耳、口、手、脑的有规律运动中强化训练结果。练习法是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但并不排除学生之间必要的研究讨论,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但练习要注意数量和质量,以使练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谈到语文教学,必然论及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前人众多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人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其核心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亦如巴班斯基所言,"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即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的那些做法。"①
对教师的教来说,是"选择最有效的能解决相应任务的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来说,是"在学习中合理的自我组织,自我砥砺,自我检查。"②
语文教师都应清醒认识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曾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最有效,这还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检验。
但总体来讲,明确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对于我们科学地运用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大有益处,这也是教学方法优化的前提。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选择和应用语文教学方法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地灵活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花费最少的教育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具体到每一节课上,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就可采用讲授法;要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写作的技能技巧,教师就可采用练习法;要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采用提问或讨论法。
教学内容决定了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因为方法是内容的运动形式,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来加以优化选择。例如,抒情散文和诗歌的教学多采用诵读的方法,而文言文的教学则大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那些较难读懂的文言文。讲读课侧重于精读精讲和启发思考,而阅读课的教学是在讲读课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师生的预习检查和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接受能力,顾及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选用教学方法,启发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方法的实施者,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教学风格、语言表达、心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都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可以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语言表达欠佳的老师,则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如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再辅以适当的讲解,教学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确定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力求做到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师的可操作性。
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地、整体地、辩证统一地看待教学方法。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结构也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则又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就形成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要有教师的活动,而且还有学生的活动,还要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也就是要有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教师从整体去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甚或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就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和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
4、创造性原则
语文教学方法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批判继承的过程,便是推陈出新,便是创造,便是发展。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带有鲜明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组合和创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有改革的创新精神,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5、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为数学术语,其含义是按照一定标准设计最佳方案,以求获得人力、物力消耗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结果,这一原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达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和遵循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与学双方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教学法亦是如此,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结合影响语文教学方法选用的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切合自身实际的语文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注释
①、②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教育研究》1982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学科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
[2]马华磊《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篇9
关键词:中专语文;问题;教学方法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时代在跨越性的变化,中职教育也在跟着时代不断的变化,中专规模不断扩大的,但是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中专语文教学存在最明显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过意传统。有一些陈旧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今天的教学了,但是“换汤不换药的”的教学方法仍经常出现在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语文教学效率更低。有些教师可能已经发现了这种强硬的灌输式教学在当今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这种状况想要去改变并且做出行动的人少之又少。
(二)中专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但是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导致了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出现了教学方案难以展开,无法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这一现象。中专生通常都是中考失利者,本身的语文基础就会相对的薄弱,再加上心理素质比较低,对于课堂问答环节也不积极,进而会直接导致学生们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三)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我国中专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进而使得他们对学习语文也缺乏积极性。虽然科技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学生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些设备来搜集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反而产生了学生的惰性,很多作I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复制,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们学习语文产生极大的伤害,不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健康发展。
二、中专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中专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逐步对中专语文进行改革。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再逐步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型的转变,以此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于中专教育改革,教师都是信心不足,在中专语文教学目标定位这一方面做的还是稍加欠缺。
(二)提高中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动力。因此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想学习,而不是被学习。对于中专语文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学生们兴趣的培养,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激情,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因此,中专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语文的目的后,他们才会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习惯,进而转变为积极主动型学习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们学习中专语文的成绩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开始。”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学习,进而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社会,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习习惯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自觉地学习行为方式。因为习惯影响人,所以中专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习惯的重要性,多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工具书、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后复习、阅读群书、摘抄背诵、独立思考、不耻下问、发挥合作精神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等优良习惯,这些优良习惯有助于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的语文学习。
(四)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在中专语文这门课程上只是教师在念课本上的文字,流水式教学,会造成枯燥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课堂会失去兴趣,对老师也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身为一名教育者,要讲情感投入到学习中,用爱去感染学生。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真正的情感教学也不能只是动嘴皮子,也要作出一些有感染力的行为。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该获得鼓励,然而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专语文老师更要有耐心,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在学生做错事的同时,批评是要的,但是言语不能过于激烈,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老师的反感。
篇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
4、做到新旧联系,温故知新。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树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如文言虚词,读到初三课文中的文言虚词就要联系初二、初一课文中出现的同类文言虚词,加以比较,深化认识。
5、要学会自主学习。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自觉遵循科学的规律,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如自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等等。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 上一篇: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 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