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岩土工程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岩土工程的概念

篇1

为提高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图形表达、团队协作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传统的建筑类制图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并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新体系,在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深化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工程图学课程;建筑制图;CDIO;工程意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TU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5704

如何有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图形表达、团队协作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当前工程图学课程教研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结合该校特点,从传统建筑制图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结合入手,基于CDIO理念尝试对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进行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1-3]。

一、传统的建筑类制图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建筑制图类课程的专业较多,除了传统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外,给排水、艺术设计、园林、道铁等专业学生也需要学量的建筑制图知识。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学校多个学科主要培养建筑、土木和景观的结构与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才,对学生在构型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学校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工程制图和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从整个建筑图学课程教学层次和课程安排来看,在图学课程体系中安排了大量三维CAD课程内容,各软件中的设计与建模操作都是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设计表达能力的强化培训。但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和课程大多出现了图学课程前后脱节、难以体现课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其后果是:图学体系中的各门课程仍为单科性质,学习过程中仍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培养学生直观判断力、工程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的教学环节,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三、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实验与实践环节,对图学课程而言,则更多地体现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工程图学和三维CAD技术融合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教师往往

将工程应用软件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当作图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为使用软件就是教会学生操作方法,而忽略了大学本科层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应达到对学生进行思维及过程训练的目的[6-8]。有鉴于此,为真正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建筑制图教研室将图学基础课程(部分内容)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有效整合,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图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指导模式(图2),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养。

(二) CDIO理念在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开展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实践项目,旨在大一的建筑制图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绘图基本技能,除加强徒手绘图、制图标准规范和形体表达方法(视图、剖切、断面)的训练外,在专业图部分引入三维模型和形体设计基础内容,将原有的建筑(或结构)施工图的简单抄绘转变为具有设计和创新意识的思考训练。除在CAI课件中加强“结构”和“形体”概念外,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简单的工程材料常识,并鼓励学生用三维草图快速表达其基本的设计思想。此为构想阶段。

在后期的专业绘图与分析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设计与计算软件的学习中,任课教师可将课程涉及的具体实践科目设计成各个独立的工程项目,并相应地

将学生划入各项目小组。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工程实践或现实生活相关,要求学生从图学(或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入手,结合设计项目所处的环境及相应的使用功能要求,设计出符合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工程结构,在突出创造性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作品的工程应用性。在指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既要特别强调作品的功能性,不能仅为创新而创新,又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作品设计华而不实。此为设计阶段。图3和图4分别为不同专业学生在此阶段设计或计算的工程结构实例。

CDIO理念中的施与操作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学生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并进行有效实践训练的阶段,即所谓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的过程,也称为“干中学”。在这一过程中针对设计阶段教师所给出的工程结构项目,利用不同的专业软件实现其实体造型,并对构件进行模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和带领学生将设计和构造出的工程实体按一定比例制作成模型,供学生相互学习或作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作品。图5所示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用竹片制作的工程结构物模型。

道路CAD课程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有24个学时的上机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路线及道路相关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为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任课教师可将实践教学部分的成绩考核采用分组完成工程项目的形式进行(表1)。在道路设计中为体现公路这一带状三维空间构造体的实体造型,提高学生对三维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应要求学生对道路的重要路段和重要构筑物采用透视图的形式表达,并检验设计质量,引导学生将图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种“干中学”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学校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改革自2010年开始至今,已初步完成了实验班的CDIO教学方法设计,将建筑制图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绘图或设计软件等有关内容,融入设计型、综合型的创新实践项目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结构设计或计算,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学、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改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有38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获批立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获得包括“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建筑类比赛、湖南省力学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奖30余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优胜奖/团体奖5项;共完成11项相关的教研教改项目,完成了12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教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已毕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验技能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对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按照CDIO教育理念与模式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关课程项目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进一步应用于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教学中,形成建筑类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整体教学体系。基于CDIO模式的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方法,对其他理工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伟冰,张东梅,李玉菊,等. 基于CDIO 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71-172.

[2]陈霞. 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程阶段式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0):14-15.

[3]刘克非,汤小红,吴庆定. 建筑类工程图学实践创新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3,34(6):123-129.

[4]钟金明,李苑玲.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67-69.

[5]张准,钟丽云. 基于CDIO 理念的光电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367-370.

[6]魏屏,李金伟. 基于目标分解法解析“土木工程制图”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10(5):132-137.

[7]王国顺,张旭,李宝良.引导与创新理念在“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图学学报,2010(5):123-127.

[8]李冬梅,张持重,张耀娟,等.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工程图学学报,2010(3):161-16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pirit of civil construction students, engineering graphical teaching staff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 graphics expression, team collaboration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bility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rawing and design courses, based on the CDIO education concep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 new teaching mode was built an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were us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system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pace thinking, desig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It also played a good role model for deepening the engineering graphics teaching reform.

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监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监理一直主导着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监理的重任,在工程项目中的基坑支护降水、地基处理等涉及岩土工程的监理,通常得不到重视,人员配置也都是没有岩土工程师注册资格的监理人员。现状就是专门的岩土工程监理基本没有深入、全面的开展。结果就是岩土工程监理水平良莠不齐,监理效果无法满足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和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岩土工程的理念

1.1 基本概念和监理具体内容

岩土工程监理也叫岩土工程咨询(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pervision),是对在某建设工程项目与岩石和土的相关研究、调查、利用等方面,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委托合同,实行必要的监控、协调和约束,从而实现岩土工程各方面的工作有序快速的进行,这一工作可以达到友好施工环境、高质量、高收益的成果。岩土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是指对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公路、铁路、机场、地铁岩土工程,港口、船厂、填海岩土工程监理,水利、电力、矿山建井工程岩土工程监理等,实现岩土工程设计监理、勘察监理、监测监理依据施工监理等。 常见的岩土工程施工有:换(填)土处理、干法和振动水冲碎石桩、砂桩施工监理、废渣混凝土、沉管灌注桩、降水工程、边坡锚固等。

1.2 基本特点

岩土工程师解决和研究问题的主要是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包括滑坡与边坡的治理、地基基础等地下工程,故地下工程的监理(岩土工程监理)也有其特点:复杂性———非均质的岩土体,特殊性岩土专门的设计、勘察和施工,岩土工程问题复杂;隐蔽性———岩土工程监理的工程是指地面以下部分,即是在隐蔽状态;风险性———非均质的岩土体,面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岩土工程监理的精度通常会因土质等变化造成较大的不确定和风险;独立性———与地面建筑的工艺、技术相比岩土工程需要的知识具有较大的区别,即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岩土工程通常需要兼容力学、地质学、工程结构学等内容,故设计的知识综合性强。

1.3 基本准则

岩土工程监理作为有别于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也有其自己的基本准则:总监负责制———和建筑工程监理类似岩土工程也有总监理工程师来负责岩土工程的内容,且需要承担相应工程监理的全部权责;责权一致———岩土工程监理签订的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的职责和相应的职权;实时监控———尽管岩土工程具有隐蔽性,但其监理还必须做到实时监控,不然岩土工程很难补救。只有这样公平公正、统筹全局的处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三者的关系才能有效实现监理工作的以理服人。

1.4 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的法律包括《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等,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等,以及国家物价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部等制定的有关法规,常见的有《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还有相关的地方性有关法规。

2 岩土工程监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岩土监理机构和人员方面的问题

现今施工现场基本是未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其很少有岩土工程师,绝大部分是土木工程师。而监理公司或监理项目部通常是临时配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监理人员,对诸如桩土复合地基工程或各类桩基础等岩土工程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也未配备专业人员,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现今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出自于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无法处理复杂情况。

2.2 岩土工程施工阶段的问题

当前,工程监理单位是在建筑工程的技术 、经济指标明确的情况下才确定的,故岩土工程监理基本就只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这样监理过程就出现了岩土工程设计、勘察内容方面的空白,更无法涉及前期策划、立项的介入和决策,表现的就是严重的介入滞后问题。另外,当前的岩土工程监理都是借用地上建筑工程监理的模式和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控制倾向性强,未实行专项的监理制度。

3 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努力规范市场行为

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有利于构建全程化的监理和建设科学的建设程序。这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同时通过推进全程化的监理,工程建设中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方法,才能保证勘察质量的工程质量,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2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努力规范市场准入

近年随着政府对勘察单位的清理整顿,以及勘察设计资质的换证,这些措施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化。但目前我国勘察资质的门槛较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也有待完善,特别是以高级工程师来衡量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这种做法是很不合理的。因此,尽快实行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相当必要。通过对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的双重管理来规范勘察市场,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勘察技术水平。

3.3 力争在岩土工程勘测中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为提高准确性,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时,可采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还可在勘测中运用回归分析法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后为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在对勘测资料的整理中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3.4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认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模式为标准的结构管理。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运作,运用PDCA 循环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实施行,管理和改进,这有利于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同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4 结论和建议

岩土工程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其不仅是监理工程师更是岩土工程师,只要这样岩土工程监理发展才会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态,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建议:

4.1 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改进专业监理水平,培养更多复合型、综合型的监理人员,为监理工作发展提高保障。

4.2 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岩土工程监理的技术和行政法规并不健全,造成其地位和工作内容的不明确。必须不断加快立法内容,实现有法可依和依法监理。

4.3 加强相关岩土监理的理论研究,形成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4.4 改进监理信息采集和处理,目前落后的信息采集方法和发展迅速的信息处理技术矛盾已然明了,如何实现信息采集科学化、规范化是目前岩土工程监理中急须处理的问题。

5 结束语

岩土工程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不仅是监理工程师更是岩土工程师。当前岩土工程监理水平良莠不齐,监理效果无法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和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这一行业的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浮声.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孙跃东.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新技术运用

Abstract: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a comprehensive very strong technology course, is to solve and deal with issues relat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in geotechnical media.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Its the mean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position the government very seriously, and give high expectations, but now is still has certain gap.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of the meaning; The new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岩土工程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理论基础,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技术科学。”专家定义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研究岩土体(水)作为支承体、荷载、介质或材料,必要时对其改良或治理的一门工程技术。”以上表述方法虽不完全一致,但主要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表现在:第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第二研究对象是岩石和土,包括岩土中的水;第三是一门技术科学或工程技术。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从而辅助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日和现代化工程建筑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合理投资起着重要作用。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汁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由于工程项目行业类型,建筑工程重要性以及地基的复杂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等因素,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勘察要求也各不相同。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因勘察工作的特殊性,如野外作业时勘探测试工作大部分位于地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专业性和特殊性。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的评价、废弃物的卫生填埋、土石文物的保护等等,都涉及复杂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的。

三、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运用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探索中不断进步,无论从勘查手段、勘探设备、勘察技术的数字化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是在地壳表层某一深度范围内进行的,因此须查明这一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工程性质以及地下水等条件。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多道瞬态面波法(以下简称面波法)勘探是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察中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利用其频散特性和传播速度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可以解决诸多工程地质问题。常规的面波勘探只是一次采集一点的资料,而多道面波勘探技术则是通过连续的排列移动,同时收集面波资料和反射资料。处理的结果是一个剖面的信息。近几年,随着面波勘探中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及面波勘探软件技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多道瞬态面波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面波的主要特性

由于瞬态面波是在弹性分界面处基于波的干涉而产生,并且沿界面传播,波动现象集中在界面附近的一种弹性波,其具有以下几种主要特性:①面波在自由表面附近传播时,质点在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振动,振幅随深度呈指数函数急剧衰减,质点的振动轨迹与波传播的方向或反方向的椭圆轨道运动;②面波的水平和垂直振幅从弹性介质的表面向内部呈指数减小,大部分能量损失在二分之一波长的深度范围内,这说明面波某一波长的波速主要与深度小于二分之一波长的地层物性有关;③在多层介质中,面波具有明显的频散特性。面波沿地面表层传播,影响表层的深度约为一个波长,因此同一波长的面波的传播特性反映了地质条件在水平方向的变化情况,不同波长的面波的传播特性反映着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④瑞雷波速度(VR)与横波速度(VS)具有相关性,即瑞雷波速度主要与介质的密度或介质的松散度、紧密度有关。因此对密度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地层划分方面有较好的分辩率。

面波的勘探原理

面波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面波沿介质表面传播,在多层介质中相速度发生变化等特征。数据采集时,通过瞬态冲击力作为震源激发面波,地表在脉冲荷载作用下产生波动。在离开震源稍远处,用传感器记录面波的垂直分量,对记录下来的面波信号做频谱分析和处理,计算并绘制VR-Κ曲线,并将这种速度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为频散曲线。频散曲线的变化规律与地质条件和岩土介质的结构性状(如地层厚度,波传播速度等)存在着内在联系,分析、研究和利用这种内在联系,就可以达到探测地质体的目的。根据面波勘探的上述特点,同时也考虑到面波勘探场地地层纵横向变化因素较多,为了减少斜坡反射干扰,使面波资料能真实反映地面上某一点下面地层垂直变化情况。

数字化勘察技术

(1)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

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任务是信息或数据分析及其作用在信息或数据之上的处理系统需求分析,为了明确地表达出用户的数据要求,首先要使用面向问题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主要包括文档资料、图形资料、地层、钻孔等,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是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信息系统,是一个处理复杂、数据密集的应用系统,应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对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进行模型的建立,才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

(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

基于 GIS 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原始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来源包括:

第一,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图和自然区划图。

第二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主要有所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各勘探点的所有信息(如地理、环境、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等) 。各类建筑场地的地层信息,比如年代、沉积相、液化等级等。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步骤有:①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 。 为了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结构。② 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岩土工程一体化系统的数据有三类: 用户原始数据,系统中间数据,最终数据。原始数据由测点数据组成,而测点数据又由测点几何属性数据(位置)和测点信息属性数据;中间数据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地层层面等值线模型、三维表面模型、剖面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件,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查询操作;最终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包括图形资料和文档资料。

多波列浅层地震勘察技术

多波列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岩土原位测试勘察方法。充分利用了地震波传播中产生的折射波、反射波、直达波、面波及转换波特性,根据不同的勘察对象,可选择采用其中一种波或综合采用多种波进行解释、推断,使得浅层工程物探勘察手段能够真正达到高精度、高分辨、定量化。近几年来,由于引进了一些国外优秀浅层地震仪及我国自行开发的大量智能化地震仪,使传统的折射法、反射法地震勘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高分辨、高精度、智能型仪器--SWS-1&2型多波列数字图象工程勘察与测试仪及其配套的先进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成功,使多波列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崭露头角。

浅层高分辨反射波技术是利用横波的波速低、波长短、分辨率高不受潜水面影响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不产生转换波等诸多优点采用小道距,小偏移距共反射点多次迭加方法追踪层位,并在数据处理中,进行岩土介质速度扫描。

高密度地震图像技术

高密度地震图象技术是近两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成果SWS--2型智能化多波列数字图象工程勘察仪的开发应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勘察测试技术。它采用纵波反射法单点激震多点接收和数据连续快速采集与存储以及相应软件支持的施测方法,使地下剖面经彩色图象表示出来。这种方法效率高,反映的地下地质体形态逼真。该方法还弥补了地质雷达不适应低阻环境勘察的不足,获得的弹性物理资料方便工程判释。通过配备水上检波装置和水上冲击震源,实现无气泡效应干扰、宽频、快速和高密度采集,解决了多年来水上弹性波勘察中气泡效应严重干扰的困惑,为水上勘探增添了一种新技术,该勘察技术已在兰州(中川)机场扩建工程不良地质体勘察和跨海特大桥海上地质勘察等工程得到了应用。对缩短勘察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勘察成果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许多时候无法采用直接、直观的手段实现对地基岩土状的调查和获取其工程特性指标。这就要求有新技术的研发跟运用,降低工程中的成本,提高安全系数。最终确保工程建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简德超.岩土工程勘察准确性技术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10,(01) .

[2]莫廷满.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0,(09) .

[3]袁铁铮.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诸多问题[J].吉林勘察设计, 2006,(02).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可靠度 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传统的岩土工程计算中,人们习惯以安全系数作为岩土工程的评价指标,将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和作用在岩土体上的荷载都作为确定性值来处理,因此得到的结果也是确定性的。这种计算方法,未能考虑设计变量中任何客观存在的变异性,某个一定的安全系数值,对于不同的工程未必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安全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完全确切地表征工程的安全程度。众所周知,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存在离散性,这种离散性是由土体本身的变异性和测定指标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同时,作用在岩土体上的荷载,也常常带有不确定性。显然,岩土体的响应并不是确定性的。计算的结果只是人们对于某种响应的一种估计,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常规的定值设计法及其不足

众所周知,工程的设计是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存在某些未知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长期以来,工程技术人员将各种设计条件、吾种指标和参数都定值化.并选用一定的计算模式来进行计算。而把那些未知的、不定的因素都归结到一十单一的安全系数上。这就是常用的所谓定值设计法。然而安全系数的确切意义是什幺,它与建筑物的安全性到底有什幺联系,它如何取值等一系列问题都不是根清楚。在我们现实的工程问题中+常常台出现这样的情况.两种建筑物的安全系数相同,但其安全程度并不一样.甚至安全系数大者.安垒程度反而低.困此常规的定值设计法在安全度方面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而且在引凡安全系数的同时,还引入了一十新的不确定性。诚然,工程技术人员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娴熟的判断不确定性的能力。也常常做出成功的设计来,但这到底还是不得己而为之.因为科学的发展在当时前没有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理论和方法。

二、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兴起

由于常规定值方法的不足,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建筑物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得不够透彻,常常会使得工程造价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近年来,随着可靠度分析的发展,为改善这种状况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前景。

三、可靠度分析的概念

可靠度分析最本质的一点是力图定量考虑工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工程勘测、试验、设计计算,以及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的,因此可靠度分析的概念也要贯穿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当中去。

四、可靠度分析的特点

1可靠度分析在概念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计算成果的表达上均与常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比常规方法更加合理。

2既然结构物的设计是在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很难说设计出的结构物是绝对安全的或绝对不安全的。因为可靠度设计法承认设计出的建筑物都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而已,风险大的设计,破坏的可能性大,破坏损失也大,但工程投资较小;反之,则投资较大而破坏损失小。但对于定值设计法来说,只要满足要求的安全系数.则设计出的结构物就是安全的。从两个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可靠度分析的方法比较符合实际,因此也比较科学。

3可靠度方法中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工程结构安全程度的标准,而且能对各种不确定性分别地加以某种形式的定量考虑,这就使得工程结构物设计得更为安全和经济。

4可靠度分析方法是在定值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可靠度分析应用的初期阶段,还必需凭借常规定值设计法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料.才能使可靠度分析方法发展和逐步完善。

五、岩土工程的特点及其不确性来源

1、岩土工程常常包含一个巨大的天然和人工土体。天然土体的工程性质因地质起源、地质历史及环境条件而变化,常常存在地区上和地层上的差别。人工土体的工程性质也因填料选用、填筑方法和填筑质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土体的工程性质只能在勘察设计或者填筑期间通过对有限个测试点或有限个试样的测试结果的概率统计分析来判断,远不象其它工程材料那样.可以按统一的规格和严格的工艺进行系列化生产,其工程性质的随机变化可以较容易地用长期积累的大量测试数据和概率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精确的预估。

2、岩土工程性质测试中需要控制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加荷条件都比较复杂,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其与实际的差别就可能比较大.因此测试结果常常不能比较确切地反映真实情况

3、岩土工程中的各种力学计算方法不及其它工程结构的完善和成熟,由于计算方法不精确所可能引起的误差比较难于精确估计,所以进行岩土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就比其它工程结构更加困难。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中的一些特殊困难。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六、可靠度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可靠度设计途径在概念上、方法上和成果表达上都比定值更为明确和合理,故它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在岩土工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段路要走。国外岩土工程的可靠度的实用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实例。然而在岩土工程界。对可靠度分析的应用仍有不同的看法,这一方面与岩土工程师对概率统计理论和可靠度分析方法不熟悉有关,但是方法本身的不够完善.有些问题尚未解决,或者有些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尚未简化到工程师可以接受的程度有关。这就要求从事可靠度研究的岩土工作者们要加倍努力.争取使可靠度分析方法更加完善和合理,理论上既要正确,方法上又要简便。

就目前来论,岩土工程可靠度的研究工作虽还没有达到广泛被接受阶段,但我们可以认为.它的方向是对的,具有生命力,随着方法的完善和使用经验的积累,可靠度分析方法必将在岩土领域中推广。事实上国际上近几年来编制的一些标准和手册开始列入此方面的内容。如加拿大的“岩土工程手册”中,给出了总安全系数方法和建筑物在概率理论基础上的分项系数方法。欧州规范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并用分项系数描述设计表达式。正在编制的“国际岩土工程标准”中给出了不同安全等级岩土工程的可靠性指标建议值。我国《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规范》中有关承载力方面.承载力采用标准值及引入变异系数的概念,这些都是岩土可靠度分析走向实用的一些标志。

结束语

影响一个建筑物的安全性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确定性。传统的定值设计法采用一个总的安全系数笼统地来考虑这种不确定性。可靠度设计方法是企图定量地研究这种不确定性,并估计它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的影响,其特点之一是采用分项系数,分别研究各个影响因素,而且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时修改相应的分项系数,以获得更大的工程效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绐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奇迹般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岩土工程领域可靠度设计方法,由于本身问题的复杂性其发展较结构工程稍晚一点 不过,自60年代末以来,可靠度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在某些不确定性较大的岩土工程领域已获得较大发展。目前,逐步形成了一条与定值法平行的独立的设计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树庆.岩土工程的可靠度研究[J]. 北方交通. 2008(07)

[2] 刘山文,王亚伟,张芹.有复杂性极限状态方程的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J]. 四川建筑. 2007(02)

篇5

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限于一些客观因素和综合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还是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勘察资料太过地质专业化,不同领域专业设计内系统联系不足,封闭独立性强,尤其是数字化地图和设计系统之间缺乏贯通。另外部分行业工程还存在设计系统软件功能不完善、勘察信息技术化程度较低,使得其综合系统空间特征分析能力和数据研究结果与市场行情不符,也落后于实际功能使用。为确保有效克服并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构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一体化系统,确保该多专业学科综合系统能够在统一框架结构和和谐工作环境中进行勘察、设计,确保其系统工程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能够大大提高,这也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般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主要包括纵横向一体化和松散密切一体化,所谓的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则是借助岩土工程勘察测绘技术,依据其相应工程数据库系统,利用网络通信和CAD手段通过相应计算机软件来有机集成并整合工程项目所有相关信息,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程序,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能够由原来的手工完成转变为现代化CAD技术完成,这种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进行信息化数据采集、数字化综合处理勘察资料、自动化处理图文信息,高效智能化实现工程设计,由于该信息系统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加上其创立构建的全新数据分析流程也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工作进行,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统计信息、岩土工程建模、数据库系统等等也必须要充分引进市场先进计算机体系和行业经验信息,这样才能够使得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够使得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做到最佳,从而给我国社会带去更多的经济效益。

2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

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也就是岩土工程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基于互联网技术的WebGIS具备分布式应用结构、广泛的访问范围、独立的平台和成本低的系统,这门系统涵盖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主要是在计算机硬、软件和系统信息科学理论支持下,科学综合分析和规范管理空间物理力学信息的地理数据,从而为该工程项目决策规划和管理研究提供所需信息,这对各种野外场地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极为有利。虽然地理信息系统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是不同领域,然而岩土工程力学信息里面包含了诸多地理信息,这些信息都与空间坐标相关,而后者工作必须在空间信息基础上进行设计分析、评估决策,也就是说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需要全面地理信息的支持,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就是有效采集、管理和分析各种空间信息的系统,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就能够充分借助GIS强大的数据采集、空间分析查询和管理效能来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具体实施所需多种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高效管理,与传统勘察设计相比,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处理数据快速且高效,其数据采集质量更高,数据来源更广;其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据内容复杂,形式多样,而地理信息数据库就能够准确描述表达空间实体,且其图形、图像和属性数据高度集成准确,从而为勘察设计信息、科学构建规范专业设计、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模型提供了全面信息支持功能;然后,GIS中拓扑叠加、缓冲区、数字地形等空间分析功能也能够发挥其良好的分析效能;最后,GIS还具备高效的可视化操作效能,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可视化操作平台成为可能。

3岩土工程场地物性数字化——地质统计学

所谓的地质统计学主要是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变异函数来研究分析不同空间随机分布的结构性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格局变异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评估分析或者模拟相关数据离散波动性,该学科包含了典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知识,主要就是针对地理地质的特征进行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其勘察岩土性质与地质历史和应力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岩土物性指标与其所处空间位置有很大联系,具备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能够在土层随意两点中体现出来,且两点距离越大,其相关性会随之减少,反之则增加。一般描述岩土空间自然相关性主要借助随机场模型,利用方差折减系数来联系岩土物性中“点”与其所处空间的变异性来综合反映计算岩土物性相关距离,在分析岩土工程可靠性时就要依据该数据,这也是岩土工程可靠度研究的重要基础计算分析工作。岩土物性参数统计中,相关距离是其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土层剖面岩土物性完全相关距离以内,两点岩土物性完全相关,在限定相关距离意外,两点岩土物性相互独立,因此只要计算某工程特定土层岩土物性参数相关距离就能够直观了解该岩土地质物性状况,其相关距离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零跨法、相关函数法、递推平均法、回归模拟法等等,不同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理论依据,其应用难易度和可靠度也都各有差异,各有其优势。

4岩土工程场地地层数字化——岩土工程建模

不同领域行业内都有其相应模型,如城市规划模型、机制模型、计算模型、演化模型等等,可以说所谓的模型就是依据数据实物、工程设计图纸与构思来按照其主要属性特性、比例和生态状况来构建相似物体图件,从而有效显示或揭示该类事物问题,而在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中,其岩土工程地质模型就是利用工程性质将其工程岩土条件要上按照实际存在状况清晰简明表示在地图图形中,也就是能充分反映工程与地质条件相互联系依存的图示。借助该模型能够和那后拉近地质与岩土工程之间距离,有利于工程勘察设计人员深入掌握认识和准确应用岩土工程数据结果,能够使得岩土工程信息研究利用工作得到深化,使得工程岩土变形破坏等关键条件工作信息更准确,有效推动了地质工程结合后其岩土变形规律、物理效应等理论实用工作的快速进行,从而使得岩土工程信息研究工作方面得到更大的实质性进展。不同的岩土工程其构造规模、起因、形态结构都有一定差别,而这些地质构造基本都可以抽象认为是点线面体等元素的集合,所谓的点元素集合就是指测点、线元素集合就是指地质剖面线、面元素集合则是指人工填土厚面等、体元素集合就是地下岩体形状特征。不同地质对象都有一定空间位置范围,具备一定形态地质特征,且与其他地质对象有一定空间关系,因此地质对象主要特征就是空间、属性以及空间关系等特征。一般地质对象能够依据地质体形状产状来分析其表征,然后根据地质对象的年代、岩性、空隙渗透率、含水和力学等不同属性参数来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一般岩体地质对象空间上主要表现邻接、包含相离等拓扑关系。因此构建岩土工程模型就要基于岩土工程空间特征、岩土工程属性等之间对照关系来进行,其构建模型依据就是利用人们对外界客观信息认知的精炼和图示,主要根据工程信息数据来源、质量来筛选已有资料,目前是预测某个或者多个工程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岩土工程地质建模工作主要通过精确表示工程地质体外表来描述该地质对象的建模方法,也就是表面模型法。岩土工程地质建模有可视性和可修改性等特征。所谓可视性就是指对岩土工程地质模型进行可视化表述,能够利用三维景观模式、掀盖层三维景观模式、投影值线模式以及切面模式等来表达,可修改性就是指工程地质模型如果在勘探工作中获得了新的数据信息,必须要对原有地质模型进行细化,或者岩土工程项目研究人员在不断研究下对地质模型有了新的体会和领悟也需要修改模型。在应用岩土工程地质模型中,核心关键部分就是根据某组已知离散、分区数据按照相应数学逻辑关系推算其他位置点、区域数据的计算过程,也就是空间数据插值过程,其中样点范围包括局部拟合、整体拟合,空间数据插值则又趋势面法、按距离平方反比加权插值法。另外应用关键技术就是项目工程勘察参数结构设计和地层处理模拟,前者体现场地岩土物理空间拓扑关系,后者体现不同生成地层空间叠加分布。只要根据具体需求模拟研究区域某点虚拟钻孔土层状况和虚拟岩土工程剖面图和相关属性等值线,并完成所有等值线搜索即完成其相关应用。

5岩土工程数据库系统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岩土工程数据库系统,其勘察所获数据必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息:第一,所有建筑工程在其施工场地的地层信息,也就是地层年代、液化等级、沉积现象、特征周期以及液化指数;第二,岩土工程勘察地理范围内的所有地址勘察资料;第三,通过科学筛选、分析处理后的不同勘察点,也就是土层物理力学、地理物理力学以及环境物理力学等相关指标信息。只有基于这些信息才能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数据库系统,其步骤如下:首先,设计数据库相关概念模型。在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中,数据库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功能,鞥能够良好解决繁杂、多元数据库应用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因此就可以立足于数据库的良好应用上科学构建合理应用型数据库表结构,这样才能够有效获取能完整表达地层信息数据的概念数据模型。其次,构建相应数据库。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输入初始化数据、系统转化的中间数据以及转化后最终形成的数据。用户输入的初始化数据主要是通过观察勘察探测点所得的数据组合;中间数据则是经过系统处理转化的、与底层层面密切相关的剖面模型、等值线模型以及三维表面模型数据;而最终数据种类较多,基本都是结合用户需求转化的文档、图形等资料。

6结语

篇6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数字化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并且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工程行业得到较为广泛应用。本文将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展开讨论,主要对岩土工程中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数字化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一些零散的数据重新集中起来,从而反映出勘察工作中实际空间的变化情况,使得工作人员对相关数据的理解更直接、更清晰。数字化技术为岩土工程中勘察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要不断改进勘察方法,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安全性。

1关于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运行系统的相关分析

数据库系统是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基础应用,同时勘察环节通常体现在分析数据库系统中[1]。

1.1关于数据库中相关数据来源的分析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数据库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数据类型有基础类和勘察类,数据来源渠道为基础地理和勘察地理[2]。基础地理需要相关勘察人员根据岩土工程环境的地理信息,搜集一些自然类的数据信息,对基础信息做出完善,为数字化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提供有力参考。基础地理层面主要反映的是岩土工程自然环境下的信息;勘察地理是对数据库系统运行情况做出分析,从而为其提供相关的运行数据,由于勘察数据的获取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可通过筛选的方式,对勘察中的各项指标做出规划,其勘察出的数据层次一定要高于基础数据,而且勘察数据的指标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将数据指标全面渗透到岩土工程勘察中,例如地质类型、地质沉积年限等。

1.2数据库的运行分析

实现对数据库的高效运行可有效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效率,更好地体现出岩土工程数字化技术的一体化水平。数据库运行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原始数据的支持,原始数据可以对数据库的原始位置做出准确判断,从而获取相应的属性信息;中间支持,它是以原始支持作为基础,从而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构成勘察模型;最终支持,最终支持作为数据库运行的最终环节,它通过生成实地勘察报告形成文档资料。

2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应用分析

由于数字化化的建模方法可真实反映岩土地面起伏情况,因此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最常用的建模方法[3]。

2.1常见建模方法

(1)数字化表面模型法。在使用数字化表面模型方法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则进行操作,并将同一属性的点有效连接,并构成网状,从而使具有抽象化的点显得更为直观,有效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反映出的地质情况的精确度较高。(2)地形建模的方法。将某一地区的相关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利用遥感影像来完成对三维地形的显示,这种方法就是地形建模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影像图的投影进行变换,继而对投影做出结合和使用的相关处理,随后将处理好的影像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地形图。(3)三维数字化技术。三维数字化技术就是将地质、岩石、天然气、海水等地下内容在三维地理空间上的相关属性、状态等统一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

2.2关于数字化岩土勘察工作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一些原始数据,原始数据主要包括岩土信息空间数据和岩土信息非空间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以岩土地形图和区域图为主的基础地理数据;相关的一些勘察资料、勘察点的信息、工程建筑场地等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因此在建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数据库过程中,一定要先对勘察数据库模型的概述进行设计,然后再进行数据库的构建,具体方案如下:(1)数据库概念模型的建立。岩土工程中勘察工作数据库管理是数字化系统中一项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数据库的应用问题,因此为能够获得概念性的数据库模型,相关人员将实物和与之相关的功能或者行为提取出来,便于从实体数据的侧面出发建立相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结构。(2)数据库的建立。在岩土工程中,一体化的工程系统数据一般有原始数据、由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及最终数据,并通过模型根据用户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操作。原始数据是由多个测点数据构成的,测点数据由相应的几何属性数据和信息属性数据组成的;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主要包括地层层面的等值线模型、剖面模型、三维表面模型等,因此根据这些模型,同时从用户需求出发,生成不同种类的图件;最终数据的种类较多,同时又是根据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其主要包括文档资料、图形资料等。

3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岩土勘察工作的相关资料过于地质化

目前在我国一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经常出现条块分割施工的问题,大部分的勘察人员和相关设计人员都是分散操作的。同时加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工作人员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比较慢,从而出现脱钩情况,造成岩土工程的勘察人员对相关设计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也就无法加入到设计过程中[4];另外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低,掌握的知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将岩土勘察的相关成果转化成需要的数据,其可能性较低,也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发生。

3.2数字化勘察技术在设计方面的贯彻度不够

数字化的地形图作为岩土工程设计系统底图的基础性数据,目前在某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操作技术不成熟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使数字化的地形图和相关设计软件的接口容易出现不匹配情况,也就无法完成对接工作。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相关资料重新数字化,以便于将数字化的设计系统更好的应用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

3.3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的数字化程度较低

岩土工程勘察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通常是以表格、图纸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然而相关内容又有较多定性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就无法准确了解勘察信息的更多内容,因此就不能对这些勘察信息做出处理。

4对提高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建议

提高专业水平。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管理人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互相帮助。另外通过定期培训方式,培训师现场讲解岩土工程相关知识,从而使员工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同时有效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数字化程度低,勘察技术在设计方面贯彻度不够等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恩明,袁栓勇,王子伟.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8):145.

[2]代振昌.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4(7):124~125.

[3]朱怀斌,吴明刚.岩土个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12~113.

篇7

关键词:岩土勘察、数字化勘察、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岩土工程的改革需要统一勘察标准,明确变革的思路,加快工程勘察向专业岩土工程行业的转变,建立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建立和逐渐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专业分工,加大地质技术装备研制投入,提高勘察技术,严格执行钻探操作规程,并加强勘察与设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根据设计的要求探明地质条件、提供符合实际的岩土参数。我们相信,随着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岩土工程将会成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一般岩土工程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层界面、断层、地下水位、风化层厚度以及各种物探、化探资料,这些资料只是一些离散的数据,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较难直接利用它们再去分析场地中工程地质参数的分布规律,更何况传统的岩土工程资料分析和解释一般都局限于二维、静态的表达,这种表达描述空间构造起伏变化的直观性差,往往不能充分揭示它们空间变化的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完整、准确地理解,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

二、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2. 1 存在的问题

(1) 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由于部门长期的条块分割,勘察、设计分散作业,加之岩土工程规范制定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滞后,以及专业设置过细,岩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设计与勘察之间脱钩多,使得勘察提供的岩土工程信息通常以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形式出现,而且勘察也较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很难深层次理解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因而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转化率较低,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

(2) 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

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由于数字化地图中的某些环节技术条件不成熟,与CAD 设计软件的接口不匹配,很难顺利实现对接,设计系统不得不重新将勘察资料数字化,影响了设计系统CAD 的推广应用。

(3) 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勘察部门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以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为主,内容上定性描述较多。这一方面造成设计人员对于勘察信息难于准确理解,另一方面造成对勘察信息处理、利用上的困难。

2. 2 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

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 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 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 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该技术体系用系统工程观点,把勘察、设计的图纸、图像、表格、文字等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供各专业设计使用。

三、数字化的应用关键技术

3. 1 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方法

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表面模型法,表面模型法(也叫数字表面模型) 的历史较早,它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精确的表示出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来表示均质地质体的建模方法,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表面模型法的数据来源是通过测点获得的一系列离散的测点资料,包括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然后利用数据解释结果重构地质体界面,可以抽象为把一系列同属性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曲面片,进而确定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有很多方法用来表示表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和图示模型法,本文主要讨论图示模型法。常用的图示模型法有边界表示法、规则格网法、等值线法、不规则格网法等,其中不规则格网法是本系统选用的模型表示法,将做详细分析讨论。不规则格网法( TIN) 是将区域内有限个点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任意点不在顶点上,则该点的数字属性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所以TIN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有许多种表达TIN 拓扑结构的存储方式,这里采用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是:对于每一个三角形、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的记录包括三个指向它三个边的记录的指针,边的记录有四个指针字段,包括两个指向相邻三角形记录的指针和它的两个顶点的记录的指针;也可以直接对每个三角形记录其顶点和相邻三角形。每个节点包括三个坐标值的字段,分别存储X ,Y,Z 坐标。这种拓扑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对于给定一个三角形,查询其三个顶点属性和相邻三角形所用的时间是定长的。它在沿直线计算地形剖面线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当然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变化,以提高某些特殊运算的效率。

3. 2 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

基于GIS 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原始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来源包括:

(1) 基础地理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

①自然区划图

该图反映被研究区域的地理区划、河流、道路、居民区、山川、公共设施等等自然地理信息。

②地形、地貌图,该图反映被研究区域的自然地貌情况。

(2)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

所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经过筛选、处理的各勘探点包括地理、环境、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在内的所有信息。各类建筑场地的地层信息,比如液化等级、液化指数、特征周期、年代、沉积相等。结合上述分析,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构建:

①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为了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结构。

②数据库建立实现。岩土工程一体化系统的数据有三类: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及最终数据。原始数据由测点数据组成,而测点数据又由测点几何属性数据(位置) 和测点信息属性数据;中间数据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地层层面等值线模型、三维表面模型、剖面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件,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查询操作;最终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包括图形资料和文档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等) 。

结论

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实施改进,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技术,并推广其广泛应用,这是勘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完全攻克,而且我国目前在数字化勘察、勘探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因此,必须加大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加快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真正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勘察的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分析了传统勘察技术的不足,并介绍了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了数字化勘察技术实现应用的关键技术,对于进一步促进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考培,甘德福.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动向[J].

[2] 邬伦,刘瑜,张晶等.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M] .

[3] 李水兵,陈旭瑞,胡俊峰等. 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库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

[4] 莫汝仁.岩土工程勘察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

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在我国现代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建设项目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基础跨度越来越大以及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要尽量做到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不断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2.1由于主观因素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由于主观目的的不明确,就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能够顺利地进行。第一,对建设用地资料的搜集不够全面,以及不能够准确的了解建筑工程的地面整平标高、结构形式以及用地面积,并且不能够全面的了解勘察的技术,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存在着一些困难。第二,缺乏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勘察人员,这就使得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另外,由于勘察工作人员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就使得勘察人员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勘察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综合能力,这就使得勘察人员在进行原始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利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能够及时的分析材料中的有关数据,从而使得他们所提供的材料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相关设计的要求。

2.2由于客观因素而引起的一些问题

在进行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地下出现不明物体、空洞,且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具体的埋藏位置、分布形态以及深度,就不能够准确地划分出岩土各个结构的界面。在进行岩土层室外实验时,很难取到土样,这就使得岩土层室外实验无法正常的进行,最终无法确定岩土的设计参数。

2.3在工作中被忽略的一些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变化多端,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困难重重。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如下:第一,在进行地基条件确定的时候,认为只要地基能够满足设计的承载力,就可以了。第二,在一些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由于施工现场的地面不平整,设计的施工地面标高要远远高于设计的地面标高,这就使得在选定勘探深度的时候要远远小于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第三,在岩土工程勘察的施工现场中,由于对土样的质量以及离散性的忽略,从而不能够计算出相应的参数。第四,对地基的基础选择不合理,从而使得地基的形式不能够满足建筑抗震的设计等问题。

岩土勘察工作中具体的措施

3.1充分使用数字化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数字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通过将测绘技术、数据库的技术、计算机的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CAD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在不断的提高,并且向着现代化的CAD技术转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到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处理勘察资料的数字化、硬件系统的网络化以及处理图文的自动化,这样有助于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最终有利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建立岩土工程数字化模式的方法

通过采用表面模型法来建立一个岩土工程数字化的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得到了精确的表示。岩土工程数字化模型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通过测点获得的一系列离散的测点资料,这些测点资料主要包括了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的特征数据。通过这些离散的测点资料来解释和重构地质体的界面。通过一定的规则可以将一系列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通过这样可以使得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被确定下来。

3.3以GIS为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时,要充分地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实际的工程勘察工作结合起来,并且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庞大的数据采集、管理能力以及空间查询以及分析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统强大的可视化操作能力,从而可以将勘察过程中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得以很好的解决。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需要处理一些勘察的数据、图件绘制、自动计算以及辅助决策等,这样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岩土工程设计充分的结合起来,最终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得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减少,从而使得勘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3.4分析和监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报告,传统的模式主要以描述为主,并且很少分析工程定性以及定量,这样的报告在满足施工的内容要求以及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分析数据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着地基、桩基承载力的参数以及安全系数过于偏大的现象,从而不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措施。在岩土参数的取值上的不合理,这就不能够明确数理统计理念以及概念。在统计与分析岩土参数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分析和剔除异常值,这就会使得分析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如果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参数的标准值,这就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进行。

3.5勘察单位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能够提高勘察单位的竞争力,这就要求勘察单位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吸取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相关的设备,最终使得自身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能够在岩土勘察的工作中充分使用新的技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这就使得勘察单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将大大地提高勘察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由于它所接触的对象以及需要解决问题的范围是非常广的,这就要求在岩土勘察工作中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能够使得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要求勘察人员要掌握与岩土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规程,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的开展工作。勘察工作人员要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使得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温文富,王义海.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7(16):65-66.

[2]马莉.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08,4(8):25-27.

[3]顾宝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静力触探问题[J].工程勘察,2008,10(12):19-20.

篇9

【关键词】岩石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岩石工程勘察已开始广泛得使用数字化勘察技术,一般岩土工程信息包括地下水位、地形地貌、地层界面、断层以及钻探资料等众多内容。而以往的一般勘察技术很难展现出空间的实际变化状况,人们对于岩土工程的相关内容很难清晰、直接、完整的理解。所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变了以往勘察技术存在的大量缺陷,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各项数据的精确性,提高了岩土工程。

一、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场地岩土的岩性或土层性质、空间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存贮、排泄特征和水位、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场地周围地区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情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是查明情况,提供各种相关的技术数据,分析和评价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二、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1、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

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也就是岩土工程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基于互联网技术的WebGIS 具备分布式应用结构、广泛的访问范围、独立的平台和成本低的系统,这门系统涵盖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主要是在计算机硬、软件和系统信息科学理论支持下,科学综合分析和规范管理空间物理力学信息的地理数据,从而为该工程项目决策规划和管理研究提供所需信息,这对各种野外场地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极为有利。

虽然地理信息系统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是不同领域,然而岩土工程力学信息里面包含了诸多地理信息,这些信息都与空间坐标相关,而后者工作必须在空间信息基础上进行设计分析、评估决策,也就是说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需要全面地理信息的支持,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就是有效采集、管理和分析各种空间信息的系统,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就能够充分借助GIS 强大的数据采集、空间分析查询和管理效能来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具体实施所需多种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高效管理。

与传统勘察设计相比,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处理数据快速且高效,其数据采集质量更高,数据来源更广;其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据内容复杂,形式多样,而地理信息数据库就能够准确描述表达空间实体,且其图形、图像和属性数据高度集成准确,从而为勘察设计信息、科学构建规范专业设计、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模型提供了全面信息支持功能;然后,GIS 中拓扑叠加、缓冲区、数字地形等空间分析功能也能够发挥其良好的分析效能;最后,GIS 还具备高效的可视化操作效能,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可视化操作平台成为可能。

2、数字化岩土工程建模方法。

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以及类型还是非常多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模方法就是表面模型法,这种方法也就是传统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当中主要应用的就是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从而使人们能够比较正确的对均质地质体进行掌握的一种方法。虽然说这种方法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被淘汰,这种方法在现在还是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这种建模方法当中所需要的数据主要就是来源于一些处于离散状态的测点资料。

这些数据当中主要包括了两种数据类型,第一种数据就是集合特征数据,第二种数据类型是属性特征数据。在得到了这些数据之后,利用这些数据对地质体界面结果进行一定的解释。对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的确定主要就是依靠的得到了一些列属性相似的电,然后将这些点用一定的规则相互的进行连接,这样在构成了网状的曲面片之后也就构成了空间属性。在进行勘察的过程当中想要进行表面展示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数字模型法、图示模型法。现在主要介绍一下图示模型法。图示模型法当中的类型是比较多的,比如边界表示法、规则格网法、等线值法以及不规则格网法等。

3、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岩土工程数据库系统,其勘察所获数据必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息:第一,所有建筑工程在其施工场地的地层信息,也就是地层年代、液化等级、沉积现象、特征周期以及液化指数;第二,岩土工程勘察地理范围内的所有地址勘察资料;第三,通过科学筛选、分析处理后的不同勘察点,也就是土层物理力学、地理物理力学以及环境物理力学等相关指标信息。只有基于这些信息才能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数据库系统,其步骤如下:

首先,设计数据库相关概念模型。在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中,数据库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功能,能够良好解决繁杂、多元数据库应用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因此就可以立足于数据库的良好应用上科学构建合理应用型数据库表结构,这样才能够有效获取能完整表达地层信息数据的概念数据模型。

其次,构建相应数据库。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输入初始化数据、系统转化的中间数据以及转化后最终形成的数据。用户输入的初始化数据主要是通过观察勘察探测点所得的数据组合;中间数据则是经过系统处理转化的、与底层层面密切相关的剖面模型、等值线模型以及三维表面模型数据;而最终数据种类较多,基本都是结合用户需求转化的文档、图形等资料。

结束语

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意味着各行各业传统落后技术和方法的革命创新,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工作也是如此,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数字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人员也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融合到现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应当大力发展,改革实践和创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不断优化其勘察系统质量和结构,使得其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充分应对市场竞争需求和时代脚步。

参考文献

[1]许兵.论工程地质模型--涵义、意义、建模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1997(5):199.

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岩土工程勘察的一般流程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基本的步骤之一,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工程建筑 施工前期的地基设计环节中,如果勘察不够仔细、分析不够透彻,那末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施工的进度,甚至是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最终建筑的预期性能。提供准确的技术数据和信息以及相关分析资料是一个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我们必须从掌握它的具体工作流程做起,从而使实际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规范和有标准。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岩土工程勘查的一般流程

2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相关问题的探讨,首先,我们还是要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应该具有的或者说勘察工作中应该做到的内容说起,针对具体内容我想通过下图可以有个很直接的认识和见解,图中对工程的相关勘察点做了具体标示

图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

2.1 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准备实地现场勘察前,对建筑工程的具体资料收集不全,没有大致的概念,从而不仅使现场勘察过程中出现勘察纰漏、具体内容不明确的现象,同时,导致勘察成本的提高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勘察报告体现的内容,将会导致相关设计中对于工程的结构以及地面处理等的措施不符合实际,造成日后施工的质量问题。

2.2 野外工程勘察中的问题

从图2的勘测点分布可以看出,勘探点的设置十分重要,目前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勘察点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鉴于建筑单位的经济或者时间上的考虑,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都会临时改变最先设计好的勘察方案,减少勘察类别或者减少勘察点,致使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无法真实的表达,为后面的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2.2.1勘探工作量的压缩及勘察取样不合理。

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岩土取样量少、原位测试勘探孔数目不足,不符合相关条文规定。有些取样、原位测试甚至不考虑岩土取样的代表性和均一性原则。只是象征性的满足取样或测试次数就行,诸如实际情况中在建筑物边角取样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违背了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

2.2.2地层分类及描述含糊其辞缺乏精度。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许多工程单位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中,都是简单的进行表面工作,甚至只是凭经验和个人感觉,对现场情况就一概而论,导致现场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内容浅显、质量低劣。甚至不同建筑工程使用同一版本的勘察记录,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勘察的成果和质量,同时也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

2.3 岩土工程室内勘察工作的问题

2.3.1室内检测不规范

即使室外勘察情况很好,但是,许多岩土样本在送往实验室后,由于实验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者采样测试不及时等原因,依然会导致勘察结果的错误导向。例如:许多该做的实验没有按规定来做,随性的删减实验步骤,减少或者延长实验时间等,均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最终导致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勘察所投入的资金。

2.3.2勘察资料整理混乱

目前鉴于行业竞争的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竞争的环境,导致许多从事勘察工作的人员没有明确的统计概念与理论知识基础,经常会在具体的岩土参数统计与分析工作中,缺乏剔除异常值的经验,将无关数据参与到统计分析中,导致方差、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过大,得出错误的场地分析结果。

3 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竞争激烈,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压力大

鉴于当前建筑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各个勘察单位都很少执行国家的各项标准,为了利益尽量压低勘察经费,从而导致实际操作中,无法进行正常的勘察进度,从而导致在勘察中各种问题的产生。

3.2缺乏岩土工程勘察专业人才

由于勘察工作的特殊性质,目前这类的工作人员多是由农民工队伍组成的,相关的如开钻机、岩土取样、勘察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工作都是由他们来承担,有些类似于野外土层鉴定与勘察记录编写等等重要工作甚至也会交由农民工处理,首先我们不论他们的教育程度高低,但是他们是否受过专业的培训以及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证明等,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往往也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忽视,会造成现场评价准确性不够,导致设计参数的误差,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3.3岩土工程勘察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有限

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勘察单位来说,采用的设备和运用的勘察技术依旧是传统的一些累积,缺乏先进设备的引进措施,以及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目前的设备和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进步,逐步已经无法适应新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导致相关勘察人员固步自封,无法在自己的领域上追求进一步提升,导致消极的思想的传播,致使勘察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多。

4对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改进的措施

4.1 加强岩土勘察市场规范、注重勘察工作监督和管理

针对相关建设项目的勘察合同以及勘察纲要的审核和管理工作,预防徒劳无益的勘察;严查和跟踪勘察工作现场实际工作情况,预防勘察应付差事和造假情况的产生;针对勘察样本的检验工作,进行跟踪和监察,防止因为室内检测方面带来的误差和问题;加强对勘察报告具体内容的审查,严格核对勘察报告中的工程量、勘察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内容,防止报告中无法体现实际情况的现象发生;最后还是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倡导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防止各类勘察问题的发生。

4.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专业队伍的建设

勘察单位需要建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岩土工程勘察队伍,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且推行执证上岗体制,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引进,从而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实际情况的发展的需要,促进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4.3增强区域性岩土工程勘察建设

对于我国国土面积相对广大,人口分布广泛,建设工程项目多样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制定相关适宜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避免相同地质条件下,因为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会很好的适用于全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岩土勘察工程的相关内容。

5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都会有相应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必须牢记,所有办法都是可以变通和创新的,我们不能居于形式,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的进取和接受新的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12):56-57

[2]温文富,王义海,杨旭.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35(7):108-109

[3]周显成.结合工程实例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广东科技,2009(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