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行业的重要性

篇1

有了职业体验的“感同身受”,就会注重职业设计,创新能力提高、更多知识知识储备,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一、职业生涯需要设计,它是以自身特点、才能、性格、兴趣等条件为依据,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进行分析,制定自己的一种职业发展方向。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长处与劣势,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二)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自己的位置,保持与社会、组织、环境的和谐。

(三)确定职业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四)制定行动方案,行动是需要有行动方案作保障的。

(五)不断对目标进行评估反馈,适时调整。

二、职业体验相对于职业实践与创新有其优点所在。运作更便捷,经济成本更优化,警示作用并不减少。“书到用时方知少”的知识积累;从业艰难不容易;独特技能、挖掘潜力所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都可以通过职业体验加以改变。很容易说明这些观点,人们都在说要搞现代化农业,切切实实劳动的辛苦、管理的水平高低有别、销售市场的把握……这些体验比实践而言成本更低,仍然有实践的同样效果。

三、有了职业体验,更加重视知识储备,学习更有动力。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世所需。

四、职业体验常态化,重视职业体验教育,就可以达到警钟常鸣,对学生而言,对“劳动者工作的艰辛”体验,就会更加刻苦发奋地学习,就会更好地学习,注重积累知识,更好地储存……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惯。

五、万事归于心,体验生活就是用心感受,用心念经,方有开窍,人文关爱,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用心去做,必有期盼的效果;用心体验,必定会心有灵犀。

六、职业体验,对于思维能力、思维方法都十分有利,也就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更有成效。

为什么要教育学生“体验”,学生稚气还在,正所谓“小时不识月。”饭桌上的感恩,吃饭前作感恩教育,体验生活不易,生活中就不浪费一粒粮食。年轻、有冲劲、善于沟通的求职者,一定是对职业体验有自己独特认识的年轻人。这就是作者所要强调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以重视。学生阅历有限,教师则应该从教育、心理深层次指导学生多方面的深层体验,除了“职业”体验外,其实这种之外就是“职业”体验的根基,厚重而有乐趣;丰美而有更强的逻辑思辨能力。

七、拓展

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做好职业体验教育工作,就必须有多方面理论依据。

(一)马斯洛多种需求层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理论来源西方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

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的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如,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中国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二)八方面能力全面提高

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由选择生活能力;破解生活难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推理预见能力;获取幸福的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八种能力,《决定一生的八种能力》是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约翰・钱斐。

(三)心理、教育深层学习理解

哪些职业体验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呢?

老师重视教育到学生自己注重职业体验,是一个长期养成、习以为然的学习、成长过程,因老师阅历不同,常常谈谈必要性重要性,经验方法的“大道理”、“细微处”都很有裨益。杜威说过,教育即长成,生活体验、人生体验、职业体验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自己选错行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本身不了解,二是对职业世界不了解。如果在校期间有过多一些“职业体验”,既充分认识自我,又了解职业世界,知己知彼,才能正确择业。 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有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几个方面。光有兴趣是不行的,还要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这有时侯也需要忍耐,每一个岗位都需要用时间去磨练一个人,经过忍耐和磨练才能实现你的职业最终目标。 职业规划强调为自己作出适当的职业选择。

在老师帮助下,进行职业体验的效果更加显著,这是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认识到的。

篇2

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金融研究》刊文指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对储蓄率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影响并不一致,在不同的时间影响不同。1991年至1997年间,由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储蓄率,1998年至2007年间,独女可生二孩政策与二孩政策混合的地区尽管相对于二孩及以上政策的地区,存在储蓄与孩子的互替,储蓄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的婚姻市场挤压。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中国的家庭对孩子的性别、质量和婚姻进行了理性选择,独生子女政策与独女可生二孩政策混合的农村地区,性别比例失调,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对婚姻女性的拉力,造成婚姻市场挤压,有儿子的父母更容易偏向婚姻而不是教育,为了儿子成功娶妻,储存比其他家庭多的财富,导致竞争性储蓄,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储蓄率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择校意愿的心理机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刊文指出,通过根据满意度理论提出义务教育满意度的假设模型,并在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的评价及择校意愿的数据基础上,采用模型检验方法对义务教育满意度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了满意度对择校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的人口学变量对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满意度评价是影响家长择校意愿的心理变量。尽管家长是否最终作出择校行为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家长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是具有显著作用的预测因素,学历、职业等人口学变量影响家长的满意度。从满意度的角度来分析家长的择校意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微观的视角来理解择校意愿的心理机制。基于此,建议如下:第一,在管理上提高弱势家庭选择教育的能力,从而降低社会资本对教育公平的伤害;第二,家长对教育的预期可能带来非常强的独特性,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教育背景可能会有不同的教育预期,因而政府和学校应提供满足家长对教育期望的多种择校学习的方式;第三,从本质上来看,对于择校而言,政府的职能不应该是限制和提高择校的成本,而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最后减少择校发生的可能性。

工程文化研究的着力点

《江苏大学学报》刊文指出,工程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针对工程特征的工程文化定性定量结合研究的完善。通过深度访谈法、民族志方法、现场描述法等方法,挖掘、描述工程文化的特质,然后再提炼和设计能涵盖工程特征的工程文化模型和量表,对不同的工程文化进行比较评价。二、中国情景大型工程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不仅在地理气候上有差异,地方文化和行业环境也有不同。不同地域工程文化的特点是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三、运用将复杂性科学与工程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新范式研究工程文化的动态演化机理。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工具建立大型工程的工程文化的系统演化模型,不仅可以加深对工程文化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认识,还可以成为工程文化变革的推演和学习平台,提高工程管理者塑造符合工程需求的工程文化的能力。

篇3

文/李鲜 张慧鹏

王老师是搞信息工作的,整天对着电脑。最近,他总感觉肚子胀胀的,到了吃饭时间也不觉得饿,而且浑身没力气。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王老师觉得奇怪,自己平时很注意饮食,也不吃辛辣肥腻的食物,很少饮酒,怎么好端端的脾冒就虚弱了?

解析:这种现象在“坐班族”中很常见,因为“久坐伤肉,脾主肉,日久而致脾虚”。而人体消化功能下降,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就不能濡养四肢五脏,出现面色萎黄、眼圈发黑、鼻翼发红、舌体肥大边有齿痕、大便溏泄不成形等症状。

在此,建议“坐班族”不仅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而且应加强户外活动,避免在室内久坐,一方面有助于脾胃运化,另一方面能调节情绪,以防“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的情况发生。

熬夜后 要多喝水

文/李霆

一旦万不得已而熬夜,人们如何进行自我护理最恰当呢?全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罗大伦表示,首先要多喝水,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一个伤阴津的过程,适当而及时地补水能够有效缓解熬夜对阴津的伤害。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以及平时有便秘症状的人最需要这样做。另外,熬夜后需要在第二天外出的人也要多喝水,这是有效提高呼吸道防御水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对于哪类人群,熬夜之后避免受寒都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熬夜不利于人体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固,人们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非熬夜不可,罗大伦表示,人们最好尽量在午夜11点到凌晨1点之间睡上一会儿,同时再于凌晨三四点钟睡上一小会儿,这样做能帮助人心肾相交、升发阳气,这对于缓解熬夜后的疲劳有明显作用。在熬夜的时候,人们应尽量避免食用肉类食物和烧烤类食物。

热性体质的人 中药泡脚也能“泡”上火

文/钟良伟

睡前热水泡脚是如今很多人喜欢的保健方法,而中药泡脚不仅简便易行,还可以避免中药内服时的不良口感和对消化道的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副作用,所以长期以来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推崇。

不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提醒:中药泡脚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并非人人适宜。

最近,朱欣佚就遇见了不少患者,泡了几天,上火了,什么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夜间盗汗……一番折腾下来,保健效果没起到,人反而受罪。

其实,这就是个人体质的关系了。朱欣佚说,热水泡脚本身是一个热性的刺激,再配合上温热药材,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是很好的,对平和体质者也不错,可如果是热性体质的人,那就糟糕了。

当心鱼胆偏方致肾衰

篇4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夜明颗粒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 方法 52例(104只眼)患者接受了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自拟夜明颗粒的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视力、视敏度、闪光视网膜电图的改变进行了比较。 结果 104只眼中好转88只眼(84.6%),闪光视网膜电图:66只熄灭型中44只眼出现微型b波;视敏度:76只眼中66只眼视敏度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夜明颗粒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夜明颗粒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临床研究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病程早期主要损害杆状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晚期视网膜所有细胞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均受损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夜明颗粒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2例104只眼,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平均32.1岁;年龄分布:8~10岁1例,11~20岁5例,21~30岁18例,31~40岁10例,41~50岁10例,51~60岁6例,61岁以上2例;有家族史14例,占26.9%;父母属近亲结婚者6例;合并白内障者21例。

1.2 诊断标准 [1] 凡接受治疗的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1)夜盲;(2)视野缩小,早期环状暗点,并随病情逐渐向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10°以内管状视野,进而影响黄斑,中心视力减退可致失明;(3)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赤道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呈蜡黄色,色素向周边部和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4)视网膜电图(ERG),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5)常有家族史。

1.3 纳入标准 (1)有明确的病史及临床诊断;(2)外眼无异常;(3)除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外的其他影响视力的眼底改变;(4)连续接受本治疗的时间为60天。

1.4 治疗和观察 52例患者均服夜明颗粒,每日一剂,3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夜明颗粒方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灵芝、制全蝎、山萸肉等组成,接受治疗前后对视力、视敏度、闪光视网膜电图进行了观察。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1] (1)好转:环状暗点缩小或中心视野扩大5°以上,视力提高2行(含)以上;(2)未愈:视野、视力无改善。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本组疗效判定标准。好转:(1)视力提高2行以上(含2行,0.1以下视力每提高0.02等于1行);(2)视敏度增高。无效:视力和视野无改善或退步。治疗前后比较,达到以上标准之一者,分别归属好转或无效。

2.2 治疗结果

2.2.1 视力变化 治疗后104只眼中视力提高2行以上81只眼,提高1行13只眼,视力无变化但无视力下降10只眼。治疗前后比较视力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视力分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104只眼视力分布(略)

2.2.2 视敏度变化 采用静态视野检查,使用北京生产的MQDS-Ⅰ型视野分析仪,采用定量分析,检查程序:2mm直径白色视标,76个刺激点,适阈曲线阈上值测定法,整个过程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给出视野结果。104只眼中76只眼治疗前后进行了视敏度检查,其中视敏度提高66只眼,无变化10只眼,10°、30°和60°平均视敏度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视敏度变化 (略)

2.2.3 内光视网膜电图(F-ERG)变化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86只眼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变化(略)

66只熄灭型眼,经服中药2个疗程后,44只眼出现微型b波,22只眼仍为熄灭型,该22只眼治疗前视力均在0.1以下,视敏度为零。提示中药对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作用不大。

2.3 综合疗效评定 52例104只眼中好转88只眼,无效16只眼,有效率为84.6%。

3 讨论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以夜盲、进行性视野损害、眼底色素沉着和ERG异常或无波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眼科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世界各国发病率为1/3000~1/5000,在西方国家累计约(1~2)/5000的新生儿发病。据估计世界上现有150万人患此病,是遗传性视觉损害的盲目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当今发达国家儿童盲目最常见的原因 [2] 。

本病类似于中医学“高风内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我们筛选的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颗粒方在临床用之有效。方中黄芪、当归、白芍、首乌对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与代谢均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酶的作用,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及色素细胞起到良好的营养补助。另外,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必须要配合应用活血通络药,这是因为“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内经》);“人之眼耳鼻舌……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气,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河间六书》)。本病眼底所见视网膜血管细狭,特别在后期,视网膜血管闭塞,是因为本病病变同时累及内层、黄斑区及脉络膜组织。由于视网膜及视神经供血不足,所以发生萎缩。近代研究认为它的发生是与神经元轴突的物质流动在节细胞体附近阻滞的结果。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近代研究,配合活血化瘀药非常重要。所以该方中用丹参、石菖蒲等活血通络开窍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视网膜的供血、供氧状况得到好转。本方综合作用,可以提高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敏感性,改善视网膜的营养与代谢,从而有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敏度及视网膜电图的作用。

本组52例104只眼经过两个月的系统观察治疗,有效率达84.6%。特别是治疗前66只眼闪光视网膜电图为熄灭型,治疗后44只眼出现微型b波,提示本方对早、中期视网膜素色变性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有改善作用。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在临床分析中很有价值,是视网膜功能诊断上可靠而灵敏的指标。b波主要反映双极细胞及周围的神经活动,并与感受器的色素浓度及神经节细胞的活动均有关系。在一定强度的光照刺激下,如b波在正常值以下,可以认为视网膜功能低下,如在一定强度刺激下b波消失,而经过治疗后用同一光刺激强度出现b波时,即使此b波低于正常b波,也可说明视网膜功能?双极细胞及其周围的神经活动与感受器的色素浓度及神经节细胞的活动均有改善 [3] 。本研究表明,中药夜明颗粒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3.

篇5

关键词: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

1.纺织品的安全性能

1.1制品外观安全要求

制品外观安全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尺寸稳定性。纺织品的尺寸稳定性是衡量纺织品性价比以及穿着效果的重要依据。尺寸稳定性主要是指纺织品在经过洗涤、干燥后的尺寸变化率,洗涤主要包括水洗和干洗。尺寸稳定性越高说明制品越安全。2)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粘合衬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服装,确保服装具有回弹性,且看起来立体有型。国家标准对粘合衬部位的剥离强度有明确的要求,即≥6N/2.5cm×10cm,否则会对衣服的外形与穿着质量造成不良影响。3)起球。服装面料如果起球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舒适度,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是影响服装质量与性能的重要因素。

1.2面料、辅料安全要求

影响面料、辅料的主要安全因素有:1)有害染料。比如致癌染料、致敏染料、环境激素等等。2)可萃取重金属。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吸入过量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较大的伤害。3)游离甲醛。甲醛在纺织品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助剂的耐久性。4)含氯酚。五氯苯酚及四氯苯酚是纺织品中最常用到的含氯酚,具有较大的毒性。5)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化学品在纺织品的过量残留会导致纺织品的味道刺鼻,闻起来有恶臭味、鱼腥味等其它特殊气味,会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2.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的重要性

2.1是执行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的具体实践

自1982年起,我国先后制定了纺织品甲醛实验方法标准、PH值实验方法标准等近90项关于纺织品安全的相关标准。近年来,我国与纺织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规范也越来越成熟,先后颁布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纺织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等19项法律法规,其根本目的在于严格控制纺织品的质量,减少纺织品污染,促进纺织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较之于过去,我国的纺织品安全标准已经相当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比如,我国的安全标准存在内容不够详细、专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纺织品的安全标准,为纺织品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2.2是确保纺织品安全的重要途径

随着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印染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可充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然而,纺织品中的化学物品残留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比如甲醛、重金属、含氯酚等等。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对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可有效降低纺织品的安全风险,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迎合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

2.3是促进纺织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如果不能确保纺织品的安全,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声誉,不利于纺织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因此,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是促进纺织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的提高纺织品的质量,确保纺织品安全,我国纺织品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做好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的具体措施

3.1把握好纺织品内在质量抽样的自由裁量权

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质量抽样要按照百分比进行,在实际的抽样检测工作中,检验人员对抽样批次拥有自由裁量权,目的在于使抽样更具有针对性。原则上来说,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要对哪些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品种和款式进行抽样,除非客户指定了具体的面料。在对出口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时,外贸发货人的诚信程度也是决定抽样批次的重要衡量依据。

3.2充分了解纺织产品的相关信息

在进行抽样工作前,要充分了解纺织产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供货方是否有质量保证书,原材料价格是否合理,该批次产品将销往何地等等。美国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并将燃烧性能分为了三级,分别为常规可燃性、中等易燃性以及快速剧烈燃烧。在对销往美国的纺织产品进行抽样时,要特别注意对易燃性能进行检测,以免因质量标准不同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3.3抽样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

我国对纺织品安全项目检验具有完整的检验规范,检验人员在进行抽样及检测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比如,要依据检验批中颜色、品种的不同随机进行抽样;在对布匹进行取样时,不得在布匹的布端位置进行取样,而是要距离布端2m以上才能进行取样;样品抽取之后必须密封保存等等。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送样时往往选择有瑕疵的布料、衣物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无法反映出纺织品的真实质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对提高纺织品的安全性、促进纺织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相关企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抽样的重要性,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及具体的抽样需求做好抽样检测工作,促进我国纺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张海宁 邱晓青 单位: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

参考文献

篇6

20余新品呈现欧瑞康纺织创新

“创新是持续成功的关键”,欧瑞康纺织集团展台上20多个创新产品正是这个展会标语的最佳注脚,这些创新产品包括:能够大幅降低转换成本的最新FDY技术、288锭DTY加弹机eFK;高产BD 4P6转杯纺纱机、青泽351Impact FX环锭细纱机、新型Autoconer X5络筒机:飞梭刺绣机Saurer Epoca 05(第二代);BCF地毯纱和短纤维生产全面解决方案;工业股纱、地毯纱和玻璃纤维倍捻机、直捻机等等。

完善成熟的研发机制使欧瑞康纺织集团始终保持了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仅2009年,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八千万瑞士法郎,占销售额的7.7%。创新方向则以解决客户的问题和需要为核心,同时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此外,在欧瑞康纺织集团,每个新产品的研发都有严谨的质量和流程管控,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为2~3年,并要求投入产出比。

此次展会,最早开始实施e-save计划、在行业内倡导节能型机器的欧瑞康纺织集团又一次创行业风气之先。几个节能型新品――生产POY\FOY的WINGS(集合牵伸辊的卷绕机)和青泽351lmpact FX的出现引起了震动,前者减少了一层操作钢平台,后者是包含1680个纱锭的细纱机,也是迄今为止此类设备中最长且最为紧凑的机器,这些改进通过减少机器的使用空间来降低空调等能耗,为纺机行业定义了节能的概念和方向。

后金融危机的欧瑞康纺织经验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了欧瑞康纺织集团在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能够将业务迅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在这之前,欧瑞康纺织集团还有一套成功对付金融危机的创新经验。

2008年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个纺织行业陷入低迷,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欧瑞康实施了重组措施以应对危机:精简纺织事业部的架构、巩固大品牌;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尽量合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根据欧瑞康的产品和生产能力精密划分主要业务,把非核心及较弱的业务用外包的方式完成,把没有利润的业务或产品出售或结束。”2009年下半年开始,整个纺织行业开始回暖,我们的经营成果也在反弹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比市场平均增长更高的提高。”欧瑞康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Bsbscan先生表示,”在回暖的情况下,我们的重点是持续进行卓越的运营管理,强化技术能力,提升内部创新,提高资金管理的有效性,还有一点,就是不断拓展亚洲市场。”

扎根中国的欧瑞康纺织

篇7

一、网络营销在纺织服装业中的运用

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是纺织服装行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正日益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1世纪的主流营销。

二、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现状及特点分析

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贯穿于纺织服装业经营的整个过程。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克服了消费者和企业在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弱化了存在于二者之间的各种中间环节和渠道,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现在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开始接触网络,他们已经认识到了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是纺织服装零售形式大多保留着固定的店铺经营方式,这与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也与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不足有关。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实体市场,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这一虚拟市场,对赢得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导致对网络营销不够重视,对网络品牌的培养和提升欠缺。

三、中国纺织服装业网络营销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1、中国纺织服装业网络营销中的问题

由于纺织服装行业方面本身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纺织服装网络营销速度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1)在线试衣问题。服装作为一种传统的零售业,常用的购买方式是“买衣先试穿”,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观念束缚至深,客户们总要先经过试穿、触摸面料等来确定服装的款式、型号、风格等是否与自己的气质、肤色、体型等相称,这正与目前网上不可试穿的服装购买模式相悖,这就增加了网上销售服装的难度,严重影响网络销售的发展。

(2)售后服务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退货和换货的不方便,购买的纺织服装不能及时收到等方面。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在网上购买纺织服装类产品是因为担心购买的产品不合适,而退货或者换货会带来更多麻烦。

(3)物流配送问题。一般消费者非常关心网上购物的产品多长时间能收到,这就涉及到物流配送系统。中国滞后的物流与快速发展的网络营销不相适应,物流配送问题成了网络纺织服装销售的又一障碍。

(4)网上支付问题。互联网上的交易双方只有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后才能达成交易,在交易的最后,网上银行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网上直接进行交易,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来完成。而目前各国有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之间跨行互联和中央银行金融及监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实施。

(5)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纺织服装网络营销中最大的问题,安全包括信息内容安全和网络系统安全两部分。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6)诚信问题。如今,许多人上网,进行网上购物的不多,源于网上购物的诚信不高,消费者从内心深处害怕网络营销。

2、中国纺织服装业网络营销运用中的对策

当前,为了加快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以便更好的应对网络营销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完善网上试衣效果系统。服装的网上试衣系统是能够提供服装网络消费的最直接的技术要求,即通过借助一定的工具,把着装效果和感觉尽可能转化为一种视觉感受,帮助消费者去选择,进而完成购买活动。

(2)提高服务质量,建立方便的退货制度。由于纺织服装本身的个性化特点,消费者购买纺织服装会因为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退货,所以退货是否方便,退货存在的风险等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的重要因素。商家只有解决退货问题,让消费者觉得即使在网上购买的纺织服装不合适也可以很轻松的退货,就会大大减少消费者网上购衣的许多顾虑。

(3)提供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纺织服装网络营销还需要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作后盾。网络消费中的安全主要指现金交易的安全,以及商品本身的质量安全。纺织服装网络营销与银行系统的成功链接,是网上安全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4)完善物流系统。纺织服装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要求健全的物流系统。传统的物流系统提供的是单项物流服务,纺织服装网络营销活动的进行需要传统物流服务提供商开展电子物流服务,与IT技术提供商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提高物流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5)加强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电子签名法和认证实名在网络上使用较普遍;针对网络系统安全,可通过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来防止病毒的入侵,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不随便接收陌生人的邮件、信息等。

(6)以网络营销诚信为保障。网络诚信可提高网络会员与网络伙伴的忠诚度,抵制一些短期利益的诱惑,而选择与现存的伙伴合作去获得预期的长期利益,敢于进行有潜力的高风险运作。

四、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发展前景

网络市场作为以虚拟空间为媒介的交易方式,是交易方式上的又一次革命,对于传统的纺织服装市场模式来说,电子商务交易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交易方式在转变传统的市场交易理念,并在传统的市场模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纺织服装网络市场正以一种较快的发展速度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销售观念的转变有逐渐被开发的巨大潜力。纺织服装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纺织服装销售模式,具有更加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其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快速发展起来,影响和冲击着传统纺织服装销售体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各项技术和服务措施的完善,加上不同部门的通力合作,网上纺织服装销售模式将日趋成熟,纺织服装网络营销必然成为信息社会重要的销售模式,并促进纺织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8

作者:李美琴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行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针对性不强,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信息数据并未呈现出与行业发展速度同步上升的趋势。图书馆之间区域内合作较为紧密,而同行业内的联系合作相对较弱纺织高校图书馆共性比较突出,应加强同行业馆际交流合作,以最大限度发挥行业信息资源优势。在实践工作中,基于地域和行政因素,同区域内(特别是同城)高校图书馆之间往往交流得更多,图书借阅在一定区域内已实现联网,实现区域内图书馆资源共享也在一定区域性内开展了馆际互借业务。区域内合作对于同区域内的信息交流和地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必要性,而行业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对于行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到目前为止,纺织高校各馆之间基本上仍是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内容重复,无校际分工,缺乏系统化,利用率低[7][8]。2008年在东华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纺织服装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让与会人员意识到同行业高校馆际合作的重要性,对于推动该行业馆际交流合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纺织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盟与合作还有待真正实施。特色资源库与企业需求的协调性不足企业的经营、创新和发展需要各类有用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如供求信息、金融信息、公司名录、产品信息、销售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技信息(如科技成果、专利、国家标准、科技文献)和政策信息(如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企业发展政策、外贸政策)等。虽然各校均有数量不等、范围各异、深广度不同的自建特色数据库,涉及到纺织行业的诸多领域(见表1),但仍不能满足企业用户多方位的信息需求,其原因在于:(1)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大多数特色数据库主要是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长而建立,或者考虑到成本(建设成本和更新成本)及难易程度而进行选择,因而信息的质量及针对性都不能令企业满意;(2)时效性相对滞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发展瞬息万变,企业对信息需求的时效性很强,但不少特色数据库未能连续建设,数据不能及时更新[9],信息延迟使得其作用和价值不能充分得到体现;(3)开放范围和程度受限。出于投入成本(或知识产权保护)考虑,不少特色数据库通过IP限制或账号限制,局限于本校使用,每个特色库形成一个小圈,圈内圈外被隔绝,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企业用户得不到所需资源。馆员知识结构、服务能力和队伍结构离行业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馆员既要掌握图书馆相关知识,也要了解纺织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动态,但由于馆员的学科背景各异,不少馆员对纺织行业知识了解甚少,或者仅简单地停留在一般图书的借阅上,没有学习或及时更新行业基础知识。纺织高校图书馆要服务行业企业,需要直接深入企业,与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沟通,这需要沟通和交流技巧,但在现有图书馆队伍中,缺乏具备上述素质的人员,服务能力比较有限。纺织行业是由纺织原料———初加工———纺纱———织布———染整———纺织品服装制造———销售贸易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其中各个环节都涉及各自的学科知识,需要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与产业链环节相适应,由于馆员队伍并没有依据行业结构来配置,致使馆员整体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具一致性。

纺织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经济的对策思路

依托学科优势和企业需要,开发特色行业知识库每一所纺织高校都有其核心的学科专业,也具有在行业领域处于前沿的研究队伍。图书馆应依托这些有利条件,开发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知识库,及时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要切实关注和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深度、有针对性地建立各自的特色库。通过承接相关行业的信息收集、检索、筛选、加工、整理和反馈工作,使特色知识库系统化,全面及时地满足行业企业的各种信息需求。以纺织行业为纽带,推进同行业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纺织服装领域,我国已有“中华纺织网”、“纺织服装网”、“中国纺织服装信息网”和“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等网站,为纺织行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从信息资源的深度、专业性及权威性角度来看,目前仍缺乏与行业发展(包括学科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数据库和专业学会等信息建设服务机构,全国近30所纺织服装背景院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多种资源于一体的专业信息平台[12]。通过高校图书馆纺织服装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系统。关于共建共享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和共享策略等已有不少作者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对策[1,2],在此不再赘述。实践中,还需要各图书馆通力协作,从技术、组织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建立“纺织行业高校图书馆联盟”,最大限度地为纺织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优化馆员队伍,全面提升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纺织高校图书馆要根据纺织行业特点和行业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现有馆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通过引进和调整人才等措施优化馆员队伍结构,与整个行业产业链结构相适应,构建一批熟悉纺织行业知识、具有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学历背景的人才队伍;引导和推进馆员与企业的互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了解纺织服装企业信息需求,从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增强服务实践能力。

篇9

纺织工业是中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2001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创汇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7%,其中服装出口约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0%,即312亿美元。中国加入WTO后,纺织业将是受惠最大的产业之一,服装行业也将受益匪浅。然而,实际的情况却远非如此。日前,江苏某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品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而另外一家公司出口欧盟的30万件夹克被迫回销,理由都是因为这些服装没有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这些案例提醒国内服装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服装产品进入其他WTO成员国的配额、关税等贸易壁垒虽然将逐步取消,但也要看到,中国服装要进入发达国家,面前还横着一道“绿色贸易壁垒”。

2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1]。自奥地利1990年率先制定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标准”。近年来,质量技术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范围地进入了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领域,人们对纺织品和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欧盟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目前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已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欧盟已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g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附件,如钮扣、拉链、服饰等金属物等。这些规定,已经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纺织品及其消费将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发达国家有关法令规定,销售和进口纺织品需通过有害物质检测,这给纺织品输出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随着国际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重大问题,而环境保护则是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以服装为例,过去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品配额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则是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安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存在着两类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有些经济发达国家专门立法,规定进入本国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

综观各国制定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即服装中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的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产品对环境无害”的概念已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的普及,使这种技术标准和环境贸易政策在名义上更具合理性,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服装和纺织品,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将会被禁止进口。

3生态纺织品认证的方式

目前,在各个国家和国际贸易中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冲破,主要采用生态纺织品的认定方法。各国主要采取下面3种方式[2]:

(1)申请使用某种标签的方式。国际上的一些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地区性民间组织、大型生产或流通企业、消费者组织或第三方公证检测机构根据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种符合性评定程序,纷纷推出了各种与生态纺织品有关的标签和相应的检测标准及授权使用该标签的审核程序,如:德国Scotdic染料公司的Eco-Tex、消费者和环保纺织品协会的MUT等。其中Oeko-Tex标准100由于较好地兼顾了市场与生产者的要求,且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已成为欧洲较具影响力的被采用较多的生态纺织品标签。纺织品生态标签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评定程序,由经授权的专业检验机构,按照确定的检测项目和指标对申请者提交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可能按附加的要求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后才能授权在其申请的某种产品上使用该标签。

(2)由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公证检验机构按照国际通行或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提交的样品进行检测,并提供国际认可的检测认定报告。

(3)由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公证检验机构按照买家(进口商)指定的检测项目或自定的标准对由卖家或供应商提交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国际认可的检测认定报告。

选择使用生态纺织品标签进行生态纺织品的认定,其对象为申请者的最终产品。相对而言,其手续繁杂严格、过程长、花费多,且使用标签只能局限于申请的某一产品或某一类产品,而不是有些人误认的获得某一产品使用标签的授权就可以在其所有产品上使用该标签。另外,授权使用某种标签有一定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即将过去时,必须经过一个简易的复审程序才能继续使用该标签。而在标签使用的有效期内,一旦原材料、工艺、使用的染化料和生产环境发生变化,必须进行申报并经过评估后才能继续使用该标签。因此,此类标签认证方式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实际上,绝大部分买家(进口商或经销商)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来确定自己的验收标准,不仅对检测项目会有所增删,对限定指标也会有所变化。其中有些监控项目因尚无成熟的检测方法而要求供应商签署承诺书,保证在其产品中不含或不使用其规定禁用的化学品和原材料。采用这类方法进行生态纺织品的检测认定,在目前的生态纺织品检测认定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不仅省时、省钱,而且同样能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就中国庞大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在环保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环保意识和观念淡薄。据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驻中国代表机构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01年6月30日,该公司上海办事处共在中国颁发约180张证书。在这180张证书中,占相当比例的是外贸出口企业及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而纺织行业中的上游企业——原料商、面料商、印染制造商、辅料商等却少有积极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在中国七万多家服装企业中,也只有知名品牌“杉杉”、“波司登”、“铜牛”等18家企业24种产品获得绿色认证。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这反映出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面对席卷世界的绿色消费浪潮缺乏敏锐性,对于生态纺织品的标准和概念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还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环保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目前中国的纺织品检测标准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对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还没有形成规定。如2001年1月至10月在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实验室所受理的321批出口纺织品服装中,共有201批产品因国外要求指标高于中国国家标准而被退回。

第三,是环保技术和措施不健全。现在中国纺织品从原料到制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及废弃物的处理,没有考虑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印染行业的设备和技术落后,导致环境污染更为严重[3]。

中国加入WTO以后,虽然困扰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多年的关税、配额等贸易障碍有望消除,但支撑中国纺织业大国的劳动力优势将有所减弱。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标准等手段,设置的一系列绿色壁垒障碍限制产品进口。因此,中国服装企业应重新认识生态纺织品的重要性,重新考虑在劳动力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纺织大国出口的优势。

有人预言,今后“绿色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消费的浪潮将对中国服装业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5扩大中国服装出口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不断出现和增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巩固和提高中国作为全球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具有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但更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一面。绿色贸易壁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趋向和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的积极回应。因此,在WTO的游戏规则中,他是受到保护和鼓励的。

其次,要通过立法、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各类标准和建立各种规范化运作的符合性评定程序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绿色”保障机制。在全面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绿色”安全保障。

第三,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积极研究应对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包括积极开发和采用各种“绿色”原料、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信息渠道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近年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陆续在中国的香港和上海、日本、韩国设立办事处,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更快地加入到生态纺织品标签计划中来。

第四,近年来的发展表明,绿色贸易壁垒是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态、环境、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乃至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绿色贸易壁垒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地变化和加强。资料表明,由于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日益博得消费者青睐,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4]。

6结语

篇10

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试论述了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及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出口贸易作为纺织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位尤其突出,在我国整体对外贸易领域及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我国纺织品出口一直走在低质低价以量取胜的道路上,我国是纺织大国但非纺织强国。《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及《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提出我国要向纺织强国转变,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这两个文件中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指狭义的可持续发展,即纺织工业要向资源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中的可持续是广义的可持续,而并不仅指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纺织工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纺织工业可持续是纺织工业出口贸易可持续的最基本的前提,另一方面,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一、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体现在纺织行业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并且保持稳定增长的能力。对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出口数量方面的增长或者出口规模方面的扩大。

其次,贸易资源保持持续稳定的供给。贸易资源有两种:一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或经过简单加工的资源,二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各种要素,包括各种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纺织行业出口贸易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这两种贸易资源就必须保持持续稳定的供给。

第三,纺织行业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递增状态。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和市场结构等构成了出口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出口贸易发展的核心部分,出口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对包括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各方面的整合、协调和优化,以保证系统各要素的协调配合。

第四,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较高的贡献率。主要体现促进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创汇、解决就业及对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这些作用有的是无法用数量指标来直接度量的,但却是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五,纺织行业对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国际分工利益的持续扩大。贸易条件不仅能反映各国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还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的长期发展。纺织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善纺织行业对外贸易条件并能拉动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分工利益的持续扩大。

所以,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不同于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正如可持续发展不等于发展一样。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其实本质就是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证整个社会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因此,研究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发展问题就是要研究如何使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可持续性,最终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出口贸易。

二、实现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纺织产品也是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拳头产品。扩大纺织品出口贸易,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而言,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和愈加严峻的贸易形势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改善贸易环境,提高纺织企业和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纺织行业极其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制胜的杀手锏。我国纺织行业出口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只能以低价量大取胜,而随着劳动力成本及原料成本的提高,我国纺织出口产品的低价优势也在逐渐减弱。因此,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纺织行业及纺织行业出口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政府、行业协会及纺织相关企业都应认识到技术进步与创新对我国纺织行业极其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优势。政府方面要继续加大对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对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实行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和财政贴息,鼓励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注重纺织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要树立创新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及行业协会的技术创新行动,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投入和研发力度,并注重对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充分、合理的利用政府及行业协会提供的一切便利条件,提升企业自身及其产品的竞争力,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二)实施纺织品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竞争力的表现。中国的纺织业生产能力很大,但没有国际著名品牌,只能在国际分工中从事附加值比较低的一般加工,这对我国纺织行业和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纺织企业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势品牌,关注市场流行趋势,造就品牌效应。要实施纺织品品牌战略,应同时注重两个方面。

(1)重视品牌的内在本质,即产品的质量。品质是竞争力的基础。纺织品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优质的面料、时尚的设计、先进的工艺等。优质的面料是创造纺织品品牌的基础,也是时尚的前提和基石,而时尚的设计可以说是品牌的生命,纺织品出口贸易要想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满足市场追求“时尚”的需要。先进的工艺是纺织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品牌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先进的设备、工艺以及专业的纺织人才及设计人才是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的必要条件。

(2)重视品牌的策划、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等外在要素。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只依靠提高产品品质是很难实现的,科学合理的宣传和营销手法是强烈的助推剂。目前我国纺织品除少数制造商品牌外,几乎没有较好的中间商品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纺织品质量不好,而是我们没有重视品牌的策划和营销宣传。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服装企业都应充分重视品牌的推广工作,充分利用行业展会及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便利性,将自身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三)改善经营环境,规避贸易风险

尽管贸易自由化是总的发展趋势,但贸易保护主义短期内不会消失,各种贸易壁垒的存在仍然不可避免,尤其是“绿色壁垒”、反倾销以及新兴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蓝色壁垒”。蓝色贸易壁垒又称“劳动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我们要不断改善经营环境,规避贸易风险。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普遍存在劳工条件和劳工环境低下问题,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成为发达国家抨击发展中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的理由。因此,为改善这种情况,每个企业都应该具备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要尽可能地为员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严格遵守《劳动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研究WTO相关规则,积极申请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获得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行证,重塑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其次,为避免中国出口额快速增长带来的贸易摩擦和限制,可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即到纺织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让更多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国外生产、销售,让更多中国品牌的产品标上外国制造的标签。第三,为避免企业无序竞争,行业协会及其他纺织行业相关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尽可能地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制止内部恶性竞争,同时,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对违规企业给予适当的处罚;第四,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加强与国外相关部门和组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协调方式减少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发生;第五,政府与行业协会要建立贸易风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变动,对贸易风险做到提前预防与预警。

(四)实施绿色纺织、低碳纺织、循环经济纺织

资源与环境历来是纺织工业面临的两大问题,也是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限制条件。纺织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资源、环境友好型道路,实施绿色纺织、低碳纺织和循环经济纺织,这既对纺织工业极其贸易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又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大国责任。在新时期,培育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第一,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过程污染排放、碳排放,发展循环技术,减少资源消耗。第二,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业发展、生活提高过程对环境危害和资源消耗的代价最低。第三,要通过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行业管理,形成价值共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第四,纺织行业针对新时期的主要约束,脚踏实地解决以下几个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是加快解决开拓新型纤维资源的问题,大力开发高技术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大力开发超仿真化学纤维,节约农业纤维用耕地,发掘天然纤维潜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加快突破纤维循环技术,缓解棉纤维、合成纤维原料不足的压力;二是把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加快突破产业链全过程,实现减排和节约用水的大目标 ;三是加强从教育、科研、生产、营销全方位倡导可持续生产方式。

三、结束语

我国要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尤其是从纺织出口大国向纺织出口强国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必经之路。纺织行业与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纺织强国的号召,紧扣纺织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到自身发展战略中去,高度强调和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积极创建自主品牌,改善贸易环境,以最终实现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春光,周柯,马小龙.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J].国际商贸2012(05):212-213.

[2] 陈秋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评价指标[J].江苏商论,2008 (6):62~63.

[3] 罗琳.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 (32):9~10.

[4] 吴志婷.我国纺织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4):108~110.

[5] 陈卫红.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