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定价系统

作者简介:王玉芝(1964-),女,河南平顶山人,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F830.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203-0047-03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矩阵式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般由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信用管理专业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

(一)董事会

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一项重要职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银行的董事会已纷纷将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计划,并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到了银行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由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经济金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两名以上的银行决策层成员。风险管理委员会独立于日常业务管理,而且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确保其管理活动免受来自业务部门管理层的干扰。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负责制定并适时修改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和所有员工的行为。作为全行系统风险的管理者和责任承担者,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比如限额、风险资本衡量方法等),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

(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确定的风险管理概率,集中管理全行信用风险和交易性市场风险,统一指导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对各类业务的规章制度进行归口管理,对各类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负责客户风险评级体系、市场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工作;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工作。

(四)稽核委员会

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章得到执行。内部稽核人员应当定期稽核、测试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稽核委员会报告。同时,稽核委员会向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以便执行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了确保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内部稽核人员一般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程的创新时就开始介入。外部稽核人员主要是定期复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完整性、独立性,评价风险政策和程序的合规情况,并及时向稽核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

(五)风险经理

风险经理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线人员,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发挥纽带作用。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保持联系。尽管风险经理负责本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但部门最终的风险责任由部门主管承担,并在维护银行风险管理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如下特点:

(一)风险管理流程不全,风险辨别能力偏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贷前客户风险评级方面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具有不同风险特性的企业未设计特定的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指标预警功能不强,导致了较大误差。尽职调查、贷后检查和报告路线等流程多被忽视。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运作效率偏低

各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有些风险点未纳入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有些风险则多个部门共管,造成了决策效率低下。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不强,容易受到业务部门的压力,不能独立发表意见。

(三)贷款操作集中于抵押贷款

外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在所有的贷款中占比很低,而且风险管理水平越高的银行,其抵押、担保贷款比例越小。只要能精确、科学地把握客户的偿债能力和相应风险,然后根据其偿债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就可防范风险。抵押贷款操作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只有对客户风险缺乏认识的银行才倚重这一方式。

(四)风险管理水平和方式不能有效支持贷款定价

目前,多数中资银行的贷款价格大多根据与客户关系而定,没有实现风险定价。同时,相对于承受的风险而言,定价较低。

(五)风险管理上的粗放模式导致信贷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大打折扣

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和资产组合的潜在损失相比不一致。由于缺乏支持搜索和精确定位风险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技术平台,因而不能根据风险源来确定风险管理的重心,在信贷管理上以面代点,成本高。并且,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新增不良率时有反弹。

三、如何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

(一)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中应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

1.在授权批准控制中突出对外签约和使用资金两大环节。对外签约是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外签约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项业务的风险程度,而资金付出事项中有很大一部分,如预付定金、预付贷款、交纳信用证开立保证金等业务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原则。其中,风险较大的签约或付款必须经过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层批准。

2.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突出信用部门的制约作用。目前,许多银行存在着某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由某一些业务人包办的现象,这就使本来属于银行财富的客户和订单大量被个人所拥有,一旦这些业务人员恶性跳槽,不仅可能使银行的订单和客户流失,而且会严重影响由其经办但尚未了结交易的正常进行,从而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针对这一情况,银行应高度重视发挥信用管理部门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的制约作用。其要点包括:业务部门或人员所涉及的客户应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未经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审查确认,业务部门不得对外签约。

3.在业务程序控制中强化信用风险控制环节。业务处理程序因企业而异,但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几个环节应作为业务处理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加以规定: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资信情况及与客户相关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交易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财会部门对交易事项的成本进行核算;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拟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确认;高风险的交易事项、重大风险事项的处理方案应经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审查批准;信用证项下的交易,应由业务、财务、信用管理部门对国外来证加以审查;由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信用管理部门对应收账款采用恰当的方式追讨。

4.在管理制度控制中充实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应在机构管理制度体系中充实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容,包括:客户资信调查分析制度;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风险交易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信用贷款方式管理制度;限额管理制度;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等等。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级和风险定价系统的步伐

1.建立和完善客户价值指标(Customer Value Index) 。客户价值指标用来测定每一个客户的资本使用回报率,在业务层面和风险管理层面管理客户的价值贡献。具体而言,客户价值指标由客户对银行利润贡献和相应的资本金占有成本两部分组成。客户账户贡献要全面衡量账户收入和费用,其中账户收入由流动性准备收入(贷款承诺收入)、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等构成;费用主要是资金成本、法定准备金成本、损失准备和账户管理费用。

2.提升风险度量技术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客户违约风险和风险敞口(贷款余额和授信额度)来评定贷款的质量。以此来了解每个客户风险评级的平均余额、客户风险评级的变化、审批额度的实际使用情况等指标。

(三)加大内部对信用风险责任考核的力度

1.有效设定和合理分布信用风险的防范责任机构。应明确规定信用管理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营销人员、财会人员等相关的信用风险责任人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采用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2.合理确定对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如逾期贷款控制比例等。

3.在债项管理中引进利率杠杆。在考核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经济指标时,对规定的信用期限内的贷款占用,可不计息或实行优惠利率;逾期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4.试行内部信用风险准备金制度。对信用风险承担者收入中超过机构人均平均收入(亦可另行确定一个适当的基数)以上的部分,按超率累进的办法,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其所有权不变。在银行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如3 年或5 年),如发生属于个人责任造成的坏账净损失,则以风险准备金抵补;如未发生损失,期满后,将风险准备金退还个人,并按银行同期同档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四)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通过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宜采用从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层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由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另外,还要健全和完善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制委员会等组成的集中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较好地把握与管理银行风险。

参考文献:

[1] 任兆璋.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

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

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5]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篇3

摘 要 从我国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信用风险依然很大。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 风险

银行的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世界银行在关于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指出,银行破产最经常的原因就是信 用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在计量、管理上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通常是银行经营风险组合的最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系统风险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仍是关系到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再加上多年制度缺陷的累积,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国外对企业授信一般采用信用评分技术,这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做出决策的新技术。这种信贷管理手段对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该项技术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且要求有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数据,实施上较为困难。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使用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比如模型中经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考虑)。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其次,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便是银行缺乏识别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技术水平,正如所提到的,国内尚无统一的、有效可行的对企业的评级技术和标准,因此,国内银行在发放贷款是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不重视非财务因素分析,在实际中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首先,传统的财务报表上通常过去的静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企业在某一时点的数据对于需要准确评估企业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信用品质,这其中就包括管理策略、行业信息、环境风险等非财务因素。因此,银行在分析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指标值进行对比,导致银行很难准确把握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同时,缺乏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横截面比较,容易忽视企业特定的行业风险。因此,单纯的分析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人手加以解决,在这里仅就加强信用风险文化的建设这一途径做一定探讨,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的灵魂。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信用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个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常常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它缺少信用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而是因为它现有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发挥作用。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但对银行极其重要的工作。国外银行一般比较重视塑造银行自身的信用文化,使银行的信贷人员能够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的、准确的信用等级。

银行投入一定的费用到员工的培训中,从而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塑造银行信用文化,把不良贷款损失降到最低,而为银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培训的投资,达到经济杠杆的效应。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树立起这种理念,在发展中要保证资产质量,也要建立起风险防范的文化,让风险防范不仅停留在制度和技术的层面,而且要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要明确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不止是某个管理层或者某个管理部门的事,必须贯彻到银行的全体成员中。每一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应当合理的兼顾效益、风险和成本,从风险管理中寻找收益点,应当明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创造银行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一项复杂和漫长的工作。商业银行应该从现实的基础条件出发,善于学习他行的先进经验,始终坚持“稳健为本”的经营原则,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健全完善风险和内控体制机制, 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浙江金融. 2011 (10).

篇4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管理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信用风险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最后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商业银行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两方面含义: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行业银行由于管、经营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的违约行为,如不能按时支付给储户利息和本金等。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由于借款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出现违约行为或其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客户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客户方面,根据商业银行信用贷款数据,由于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大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借贷给国有企业,但是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大客户的国有企业,由于权责利不明晰,很大一部分企业缺乏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吴敬琏就曾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仍不明晰,生产经营者的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多大关系,这使得生产经营者才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待遇与业绩脱钩也导致经营者很少关心企业信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目前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主要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相应机构,而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虽然一些银行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无成功经验。从目前商业银行出现的商业信贷风险数据来看,银行内部员工与信贷客户相互勾结,以隐瞒的方式骗取商业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究其原因,银行监管缺失,使得银行员工能游离于总行和分行制度控制之外,既能骗取贷款还能避免受到惩罚,给银行商业信贷带来风险,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以及货币乘数影响着社会资本总量,通过信贷的利息收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进而通过影响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等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其传统的主要业务,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其业务特点紧密联系,如果商业银行不能管控好信用风险,当风险发生时,一方面会因为减少商业银行利润,甚至会因为不能及时收回信贷资金使商业银行资产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会导致投资者、债权人等对商业的信任,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来源减少,在严重阶段,甚至会使银行面临破产,导致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美国不少银行的倒闭就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最后,由于银行信贷中存在“信用悖论”,这导致大量信贷资金集中在少量核心客户,或者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特定地区,如果对信用风险管理不当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

1.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数据关系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要受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反映宏观经济走向的各项指标,成立专门的宏观经济研判机构,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以便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决策。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银行系统内的内部系统网络,成立宏观经济研判部门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并规范采集相关信息,并向企业传递,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减少企业商业银行信用贷款违约率。政府方面,再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萧条阶段,应主动采取调控性宏观政策,指导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减少商业影响信用风险。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优化股权结构。自2004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股份制改革,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股权主要还是国家股,股权比较集中。因此,分散商业银行的股权,引入新的生命力量,如可以积极引进外资资本和有丰富经营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知识结构多元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实现内外部制衡机制均衡。积极学习引进的外资资本或战略投资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改善自身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竞争力。完善债权人参与机制。商业银行最大的债权人是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商业银行债券持有人。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将自有资金投入到商业银行,有权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规避风险能力,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参与商业银行治理,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积极防范信用风险。因此,可考虑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托债权人委员会参与到商业银行的监事会中,有效监督商业银行行为,不仅能维护自身利益,而且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建立信用保险机制。目前我国商业承担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面的信用保险机制,让保险业参与到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为具有风险的信贷业务投保,并且采取商业银行和客户共同承担保费的方法。虽然采取信用保险方法规避信用风险会增加商业银行运营成本,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当风险发生时,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有效规避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展信用交易市场。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信用交易市场的发展。在目前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全面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全面盘活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促进信用风险的转移。此外可在现有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信用衍生工具,丰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为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提供更多选择。可以考虑先银行金融机构、再国内机构投资者、再国外银行与机构投资者的顺序逐渐开放信用交易市场。信用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对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金融投资品种,活跃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改善监管环境。加强监管,鼓励商业银行向国际准则靠拢。加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强化信用风险指标在监管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追踪国际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前沿,介绍和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对先进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借鉴,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靠拢。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两方面含义: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客户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客户方面借款过于集中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自身方面管理存在缺陷。因此必须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减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Ⅱ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风险管理工作。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多源于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而国外先进银行对风险管理的实践也是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着手,因此,笔者在此着重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与巴塞尔协议Ⅱ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能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效能将最终体现在其不良贷款状况上,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的不良贷款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分析

对以上各表数据分析如下:(1)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12549.2亿元不良贷款结构中,次级类占比21.31%;可疑类占比为41.35%;损失类占比为37.34%,可疑与损失类合计占比高达78.69%,贷款损失率较高,资产质量堪忧。(2)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及不良贷款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截止2006年末仍高达9.22%,明显高于国际先进银行25%的比率,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也达到了7.51%。

(二)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因素分析

虽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变化显示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呈下降态势,但进一步从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因素着手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方法对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可以看出,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9.22%,较2005年的10.49%减少了1.27个百分点,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较2005年减少了189.9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0.186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14.65%;二是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较2005年增加了12023.07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1.084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85.35%。因此,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贡献因素并非是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减少,而是银行规模的扩张,即贷款总额的增长。

再以上述方法分析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2005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9%,较2004年的15.57%下降了5.08个百分点,影响因素如下:一是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较2004年减少了5026.2亿元,此因素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4.968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97.80%;二是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较2004年增加了1075.8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0.112个百分点,对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2.20%。因此,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贡献因素是不良贷款额的大幅下降所致。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改进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从过去的信贷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到目前实行的“审贷分离、分级授权审批”模式的变迁。信贷管理委员会主要汇集了较多的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信贷项目的审批实行集体决策,这从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建立制约机制,但审批决策本身缺乏科学的依据,而集体决策、共同负责也意味着无人真正负责。因此,较之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有相当大的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审批人队伍,审批工作有专人从事。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了审批职责的履行,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充实到了专职审批人队伍里,专司审批工作。

(二)明确了信贷业务经营者的主要职责。这体现在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在贷前调查中,明确经营者的贷前调查应以“信贷业务申报书”、“客户评价报告”、“客户信用评级报告”等书面形式反映出来。在贷中审查环节中,明确规定信贷项目审批一经获准通过,经营者必须作好合同签订、登记、公证等事宜,确保合同履行的法律效力。在贷后管理环节,明确了经营者对信贷项目的资金使用、企业的后续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直至到期催收等工作职责。

(三)对信贷业务的审批,明确了“双签、会签、会议”等几种审批组织方式,并规范了审批结论的形成方式及内容表述要求。

(四)建立了“信贷经营责任与审批责任认定制度”,对商业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责任认定,确定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五)在信贷项目(贷款)的存续期内,建立了对信贷资产质量的五级清分制度。即由经营者(客户经理)按季根据贷后管理的状况对信贷资产存在的质量状态进行“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状态的初步认定,再由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者的初分结果进行调整、确认,界定信贷资产清分级次。

(六)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已从信贷资产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专门的资产保全部门专司其职。

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明确了审批与经营的各自职责范围,从贷前、贷中、贷后到责任追究都有了明确的制度规定,同时还在贷后环节细化了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清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信贷资产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对本行范围的信贷资产进行区域、行业、客户类型等维度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定期通报全行,并在贷款定价中引入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等参数,以期在贷前谈判中考虑风险

因素的覆盖。

三、巴塞尔协议Ⅱ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的问题分析

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的巴塞尔协议Ⅱ,更加重视银行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更加强调银行风险计量的精准与敏感。而代表巴塞尔协议Ⅱ核心技术的内部评级法则更代表着未来10年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发展方向。中国银监会也于2007年2月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将商业银行分为新资本协议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两类,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含香港、澳门等)设有业务活跃的经营性机构、国际业务占相当比重的大型商业银行界定为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实施新资本协议。同时,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在2007年10月底前完成规划制定工作,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如果届时不能达到银监会规定的最低要求,经批准可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底。因此,在巴塞尔协议Ⅱ框架下,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分析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对内部评级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引入,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内部评级的方法和工具与银行的业务流程相结合,才能发挥决策支持、预警提示、动态监控等作用,而这也正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所欠缺之处。

(一)从审批机制看,信贷决策主要依赖主观经验,审批人员缺乏行业专家,审批科学化水平较低。审批决策人员主要是听从经办行客户经理的汇报,决策依据源于客户经理对客户的调查分析。这样的审批机制,将使不良资产的审批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难以执行。

(二)从贷款定价看,一方面由于贷前对客户的调查分析主要依据客户经理的主观判断,对风险因素的判别难免出现错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持续监管,不能动态反映不同行业、区域客户的风险变化状况,对新客户的贷款定价也无法进行动态调整,使贷款定价动态机制难以建立。

(三)从贷后管理环节看,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银行很难把握企业的全部财务、经营信息,缺乏对放贷企业的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对贷款发放后的听之任之和“到期方才催贷”更使得贷后管理相当薄弱。

(四)存量信贷资产状况的动态揭示和风险监控弱化,使风险的主动规避和化解无法实施。

(五)从风险预警机制看,国内已有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定期信用风险预警信息推动预警机制的建立,但预警效果未得到很好的体现。预警信息源于不良资产的历史数据,在对增量信贷资产的投放上有一些参考作用,但较之于动态有效的预警控制体系差距甚远。

(六)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核心技术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还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的收集、模型的建立还有一个过程,尤其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存储量不大、信息准确性和完整度不高、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等问题,都将对内部评级系统作用的发挥产生严重影响。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设计信用风险管理作业流程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风险管控与经营管理流程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设计风险管理作业流程时,应将风险管理工作涵盖贷前、贷中、贷后等各个环节,使风险管理工作与信贷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相匹配,同时须在关键风险点上设计准人环节,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2、建立风险管理的专门队伍,注重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将真正有风险管理能力的人配备在相应岗位。

3、明确风险管理人员与客户经理的职责界定,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引导正确的职业行为。

4、在设计信用风险管理作业流程时,要始终倡导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通过设计信贷经营及风险管理的整体组合方案来实施风险管控,在整体方案设计上尤其注意期限、担保(抵质押物)、贷款定价、银企合作等关键要素的约定,达到风险与效益的较好结合。

(二)加快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仍主要靠主观经验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多采取计分卡来进行,对信用风险的量化模型分析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审批决策的科学性和审批结论的可行性,提高审批决策效率,避免随意性,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评级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对评级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以提高模型的精准度和敏感度,尤其不能简单盲目引进国外商业银行的评级模型。

(三)建立信息维护和整合部门,为信贷资产整体状况的披露、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的形成作好数据准备

在信贷资产信息状况的描述上,应细化清分级次,详细揭示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已有商业银行正在推出的十二级分类办法便是风险管理实践的一大进步。

(四)建立完善与商业银行信贷作业流程有机结合的信贷资产风险预警体系

1、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现有信贷资产状况的分析,通过贷后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主动介入风险度呈升高态势的信贷资产管理,建立快速应对和风险处置机制,有效减少和防范存量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

篇6

摘要:对公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意见,希望对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对公授信 信贷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发展概况

(一) 商业银行对公授信的概念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客户进行调查、审查,并最终确定授予客户一定融资额度的业务。对公授信顾名思义就是授信对象为公司、企业等非个人形式的授信。

 

(二) 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的概念

信贷是指货币持有者按照约定的利率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暂时借出,借款者要按约定的条件、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的信贷,主要是指货币持有者为企业和公司等,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要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1、存贷款规模稳步上升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平均资本利润率19.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与上年同期持平。2012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2012年12月的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

 

2、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和13.3%,和201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3、资产质量大幅改善

截止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存贷比65.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45.8%,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4、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7735亿元,比年初增加 1747亿元;拨备覆盖率116.4%,比年初提高75.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在信贷过程中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关性和可控性等特点。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第一,没有把信贷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单方面把业务发展作为重点,以致风险控制明显不足;第二,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久性发展规划,从而忽视了信贷风险的控制。

 

(二)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运行流程非常不规范,而外部评级机构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评级体系的建设方面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 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使用的内部评级系统缺乏科学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够实现客观的评价,而且评级结果的检验性非常差,使得内部评价系统的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 商业银行还未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

目前风险管理的方法不断进步,要求商业银行要具有一批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队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又非常的匮乏,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商业银行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不能有效的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提高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应通过各种宣传和培训,努力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全行营造一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形成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二) 建立安全稳定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运行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能力。因此我国银行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大大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的信贷风险。

 

(三) 构建符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模型

以往许多银行借鉴别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时往往是直接照搬,并不进行改动,因此可能存在不切合银行实际的地方。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专家组,结合银行的实际状况,借鉴一些成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并对所借鉴来的模型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更好的为银行服务。

 

(四) 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

通过与高校或者专门的培养结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迅速建立起一批能够掌握风险管理技术的人才队伍,提高风险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2): 53-58

[2]李宏.信用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6,(4):77-81

[3]宋雪枫.论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j].上海投资,2006

篇7

    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产生损失的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抵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其中资金量比重较大的主要是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与公司贷款比较,消费贷款的主要特点是金额小、笔数多、期限长,面对的客户群广泛,借款人在长达二十年或三十年的借款期时间内,可能会由于健康问题、工作更换或工作丢失问题等使其清偿能力下降,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也可能会由于品德问题而故意拖欠银行贷款,这些都将使银行债权面临较大风险。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运用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方法,以一定的成本使消费贷款得到最大安全保障,从而确保银行的收益以及消费贷款的资产质量不会出现恶化。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及外部影响因素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分散性。消费信贷业务面对的是数目众多的个人客户,单笔消费贷款的金额一般较小,风险被大量的个人客户所分担,相对于银行公司业务的风险集点,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风险的长期性。消费贷款一般为中长期贷款,期限可能长达20年甚至30年,风险具有长期性。

    3.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整体业务风险具有一定规律。相对于银行公司贷款业务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衡量风险大小,消费信贷业务的个人客户还款能力受制于较多意外因素,如失业、疾病等,风险事先难以作出预测。虽然消费信贷业务的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大量客户所具有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却具有一定规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统计指标(如违约率)的监控来分析业务风险的大小。

    (二)影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影响巨大。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借款人能够按时支付银行贷款,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时,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升高,借款人支付能力降低,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增大。

    2.利率。当市场利率出现上升时,银行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借款人的还款成本增高,支付能力下降,消费贷款的风险增大。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贷款利率也出现下降,借款人的还款成本降低,支付能力提高,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降低。

    3.抵押物价格。抵押物价格的波动是影响消费贷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当抵押物价格下降时,特别是当价格下降到低于借款人尚未偿还的金额时,消费贷款的风险将急剧增大。当抵押物价格上涨时,借款人还款意愿也不断增强,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4.居民收入稳定性。居民收入稳定性是考察消费贷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居民收入较为稳定时,还款能力具有较大保障,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相反,当居民收入时高时低,或工作状况不稳定,消费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大。

    5.社会诚信状况。社会诚信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开展消费贷款业务的重要方面。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差时,存在大量拖欠银行贷款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大。相反,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好,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则较小。

    6.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消费贷款的风险也有较大影响。如国家实施增税政策将降低借款人的收入,从而降低借款人的支付能力,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增大。如果政府对公务员加薪则提高公务员借款人的支付能力,相应对其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稳定以及获得一定水平的盈利,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信用风险的甄别、衡量、监测、分析、控制和转移。

    1.信用风险的甄别。商业银行要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同意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情况、信用记录等情况,一般通过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借款人进行评级,对超过银行设定的信用等级的客户银行便批准贷款,否则就拒绝贷款。

    2.信用风险的衡量。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业务的历史数据,计算目前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大小,以及测算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从而能够使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总体把握,以确定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否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

    3.信用风险的监测。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要进行长期监测,观察信用风险的变化趋势。监测的数据不仅包括总体信用风险,还可以对借款人的不同特征、贷款地区、贷款类别、贷款期限等分类数据进行监测,以便于银行对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进行判断。

    4.信用风险的分析。商业银行要对信用风险监测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判断影响信用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同时商业银行要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应措施。

    5.信用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范信用信用风险。在信用风险出现增大的趋势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提高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金额、减少对某些地区的贷款、限制某些种类的贷款发展等措施,降低信用风险。对发生违约的消费贷款,银行要尽快进行追索,或对抵押物进行处置,以挽回部分损失。

    6.信用风险的转移。当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范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部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从而减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水平较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级方法才刚刚开始引入综合打分法,评级结果不仅没有与预期损失率建立对应关系,而且其结果是否准确尚待时间的考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技术水平还很低。

    2.信用风险的监测能力差。我国商业银行只能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总量、地区、品种等进行信用风险监测,还不能根据借款人的不同特征监测其相应的信用风险水平,从而影响到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分析,同时这些重要数据的缺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3.信用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水平的衡量主要是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等结果指标,还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对信用风险水平进行事前的预测,因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一种事后管理,而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4.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弱。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监测能力差,导致不能对信用风险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因素分析,因而在风险的控制手段上存在盲目性,不清楚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控制风险。同时在风险控制措施方面重形式,不重实质,如对借款申请人要求过多的、对风险控制并无很大帮助的材料,而对借款申请人的实地调查却很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难点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的重要依据是由借款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但收入证明的真实性较难判断,即使收入证明真实,其负债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对借款申请人以前的信用情况无法了解,从而无法判断其道德品质的好坏和还款意愿的大小。

    2.缺少相应的信用风险数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时间不长,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用风险数据以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因而无法对借款申请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对借款申请人的审查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判断阶段,尚无可靠的贷款标准。

    3.缺乏信用风险的转移手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还较低,商业银行还不能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以降低信用风险水平。

    四、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进展

    (一)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

    1.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化

    银行业本身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等情况,拟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将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实际效益最大化。

    2.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逐步量化

    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引入量化模型,如内部风险评级模型、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模型、VAR模型以及信贷组合管理模型等,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

    3.消费信贷审批逐渐完善

    消费信贷的授权制度日益科学,审批环节逐渐减少,贷款审批从单笔交易审批走向客户授信总量控制。贷款审批岗位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系统,相对独立,但贷款审批和业务两个体系在互相制约和分离的同时,又能做到紧密结合,能够确保贷款的及时发放。

篇8

关键字:信用风险管理 客户信用评级法 贷款风险分类法

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资产规模的竞争,不如说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竞争。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同时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借鉴作用。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计算机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基本上是参照1999年由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定方法。在具体方法上,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比重一般占70%以上,定性分析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0%;定量分析采用功效系数法,定性分析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以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其信用评级指标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金营运、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评议指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非定量因素进行分析。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尤其是1999年后新增贷款的发放上,2001年中国工商银行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2%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 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 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不尽合理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人为因素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信贷人员在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贷款不同的分类结果。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时甚至根据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原则进行评定,人为地操纵分类结果,例如在其收入与清收不良资产联系的情况下,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数量就可能人为地增加。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没有合理确定。一些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时,虽然设定了一些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大量化指标,但这些因素或者被同等对待,或者由信贷人员的喜恶来决定其先后顺序,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还款能力是决定按时足额偿付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与客户的关系或客户提供担保品等情况而没有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尚未建立审慎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 国际通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法一般提取三种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贷款呆帐准备金不仅与贷款规模的大小相联系,而且与不良贷款的损失程度直接相关。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审慎的呆帐准备金制度,没有根据不同风险级别设置呆帐计提系数计提专项准备金,不能真正按实际风险提供风险补偿。

贷款风险分类没有与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结合 贷款的风险程度是通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来衡量的,正常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关注类,关注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次级类,依次类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没有和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联系,按贷款分类结果实行差别定价以及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授信额度等深层次的风险管理无法开展。

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银行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的对策

改进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和权重是评级体系发挥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为充分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从1998年起才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重视不够,可在现有的财务指标分析基础上补充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第二,加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期状况等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级结果更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第三,定期对评级指标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考察,根据影响企业信用状况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将违约率引入信用评级法中 违约率的取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信用评级确定被评对象的违约概率,二是通过违约率模型直接测定违约率。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更可行。各商业银行可以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对以往评级结果的跟踪,把违约数量或金额与这一等级的贷款总数量或总金额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等级的违约率,建立起违约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来预测目标企业的违约概率。

改革信用评级法中过于简单的量化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法主要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风险揭示不足。诚然,要运用Credit Metrics、CreditRisk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诸多条件还不具备。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例如阿尔特曼的Z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选择了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的比率,构建了一个线性函数,Z值直接反映客户违约可能性的大小。Z评分模型所选取的财务比率可以从客户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出来的Z值较为明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这一模型对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

改进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 加强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对贷款分类标准中可以量化的因素,例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同行业的平均值以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使分类标准更具操作性。对于其他不能直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用加权打分法,根据不同标准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权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级别的分数。

合理确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 不同因素对客户偿债的影响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各项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顺序。取得借款人偿债能力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可将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放在第一位;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是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抵押和担保都是第二还款来源,可将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评价排在第二位,还款保证情况评价排在第三位;同理,根据其他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其次序。

建立审慎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 贷款分类实质上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估计,而计提呆帐准备金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根据贷款分类结果,在评估各类贷款内在损失程度基础上计提专项准备金。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查分析,参考其他国家的计提比例(一般认为,在扣除抵押品价值以后,次级类贷款的准备金至少应计提30%,可疑类至少应计提50%,损失类计提100%),对不同风险级别分别设置呆帐计提比例,使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真正为实际风险提供补偿。

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与预期损失率挂钩 贷款风险分类信息要反映贷款的损失率和清偿率,并以之作为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拨备政策及贷款定价决策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把贷款分类结果与损失率相联系,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跟踪过去的分类结果,对每一级别的贷款损失情况进行统计,把损失金额与这一级别的贷款总金额对比,得出这一级别的贷款损失率。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法在2002年才开始全面推行,所以现阶段要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各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参考资料:

1.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4

2.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S],中国人民银行,2001.12颁布

3.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1

4.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

5.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手册[M],2002版

篇9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它起着融通资金,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平衡功能用。由于商业银行在其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研究其风险管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例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探讨有效的信贷风险度量方法等等意义重大。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47

1引言

自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例如信用膨胀的结果,虚拟经济所造成的经济泡沫破裂造成的2008次金融危机,引起全球关注,还有因为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的不平衡引起的欧洲债务危机。经济危机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它起着融通资金,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平衡功能用。由于商业银行在其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研究其风险管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例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探讨有效的信贷风险度量方法等等意义重大。

2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理论基础

2.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相比传统的信用风险的定义,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的解释更符合信用风险的本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贷款,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的兴趣。信用风险具有金融风险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它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信用风险概率分布具有不对称性、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用风险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2.2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一般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是与另一方交易一方没有信息,甚至第三方无法验证。即便是能够验证,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和精力,这在经济上是不好的。例如,借款人偿还知道超过贷款人的趋势;对汽车质量卖方知道更多的买家;董事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会知道以上的股东;对事件风险的投保人知道的比保险公司等。从时间角度不对称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的不对称性。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调用方的不对称,不对称发生在缔约方称为事后不对称。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分别造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3不对称信息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在贷款市场之中,借款企业作为参与主体拥有私人的信息,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参与者并不拥有私人的信息。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对银行和企业契约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贷款、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三个方面。

3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的现状和问题

3.1不良贷款过多

银行发放贷款后,信贷资金加入到借款人的资金循环,借款人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然而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却难以掌握其使用情况。有的客户为规避商业银行的监管任意捏造个人情况,使用对自己有利相关经济数据,甚至是提供虚假的证明,例如将借于房款的资金用于股票、证券等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商业银行仅仅是提供资金,并未参与到资金的应用中,难以掌握其风险使用的概率,客户可以将借贷银行的资金用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中,把风险转嫁到银行身上,常常会由于投资不善而遭受损失,赖贷、欠贷、逃贷等现象时常发生,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此外,随着个人贷款规模的不断增加,同时经济周期的不稳定性的波动,个人不良贷款率也随之增加。

3.2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债券和股票和其他证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商业银行是非常低的,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形式,结合葫芦岛地区的经济发展,2015的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只有15%的商业银行资产率资产,而美国的相应比例的42.8%,可以判断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鉴于商业银行在资产运作效率和安全的角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大部分集中在较低的风险效益良好的地方中小企业,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小企业和私营小企业和个人消费少问金。贷款集中不仅增加信贷资金供求结构失衡,而且还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有效的风险分散,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3商业银行“惜贷”现象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是银行感到贷款难,另一方面却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借款难问题。有些银行方面存在巨额存差,有些成长性非常好的中小企业却贷不到款,社会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因为中国中小企业毕竟是占大多数,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葫芦岛银行来讲虽然主要面对地方中小企业,但银行在贷款的时候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对效益一般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放贷有可能会因为企业无法偿还而造成损失,所以放贷对象一般为信用较好的企业。而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在发展阶段对贷款需求是很大的,银行不敢轻易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惜贷”现象,不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葫芦岛银行自身造成了损失,以至于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监控和管理的政策建议

4.1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经验

西方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信用风险管理先进经验和方法,他们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银行管理体系,是他们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西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总结出我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独立、优越的风险管理体制。外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外资银行许多是上市公司,它们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且银行有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它的正常活动不受政府干预;外资银行运作规范,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还具备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性优势直接转化为外资银行较高的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

第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外资银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将管理理念上升到略的高度,并通过政策、制度以及组织形式等,将其理念贯穿到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其中值得借鉴的理念有:银行积极管理风险,而不是回避。它的目的是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获得利润。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规范风险管理标准,并共同分享信息和经验。风险管理并非只是少部分工作人员的职责,而是全体职工的共同目标,银行部门协调有序,调控风险。

4.2健全个人贷款风险监控系统,提高信息对称度

高效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能防范信用风险,目前我国有的商业银行虽然也建立了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完备性方面还远远不足,商业银行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目前我国各个信息部门之间独立收集信息,缺乏协调合作。如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和别的商业银行合作,共建系统,做到信息共享。第二,要保证系统基础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商业银行要注意甄别虚假信息,同时加强对提供虚假信息个人的惩戒力度。第三,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同时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4.3建立声誉机制

声誉是维持交易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企业借贷的声誉如何,对于商业银行做出借贷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向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的一种承诺。声誉是卖者、企业家、经营者不得不为自己的说假话行为、欺骗行为付出的代价,也是维持交易持续进行的成本。企业的声誉越好,意味着说假话和欺骗的代价越大,因而就越能得到买者、投资者的信赖。商业银行可以对贷款企业进行声誉机制的调查,对其过往违约情况进行评分。声誉机制中声誉越好的企业一般违约概率不大,而对声誉机制中声誉低的企业慎重贷款。长此以往,与全国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声誉机制网络。

4.4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征体系

商业银行可以在这几方面建立风险预警特征体系,来防范信用风险。一方面,建立个人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个人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适当控制个人的贷款规模,降低贷款风险度。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个人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个人发展前景和趋势。因为个人的盈利能力的大小,从长远来看,是贷款安全性的根本。另外,要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通过综合指标,分析贷款客户的贡献状况和信用。做出贷款前后客户行为的调查评估,并对贷款客户评定不同等级,便可以据以进行风险管理和投放贷款。

4.5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征体系

商业银行可以在这几方面建立风险预警特征体系,来防范信用风险。一方面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适当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降低贷款风险度。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因为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大小,从长远来看,是贷款安全性的根本。四是要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通过综合指标,分析贷款客户的贡献状况和信用。做出贷款前后客户行为的调查评估,并对贷款客户评定不同等级,便可以据以进行风险管理和投放贷款。

5结语

商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获胜,关键取决于其管理个人信贷风险的能力。因此,如何加强个人贷款风险防范是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个人贷款风险预警体系,从源头上杜绝风险的产生,同时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的预警、监控,确保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健康稳定的发展。

同时,由于本人的阅历和学识有限,可能还不足够透彻分析某些观点,文章可能会缺乏一定的深度。下一步的将会在KMV模型的必要的修正、扩充方面做更深一步的研究,争取分析、解决问题更加专业化,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舒小燕.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我国信贷风险管理探析[J].广西金融研究.2012,(10).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风险偏好;信用评级

作者简介:陈 游(1974―),男,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教研室(湖州,313000)。研究方向: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管理。

一、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及其特点

巴克莱银行是仅次于HSBC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大类: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零售银行及商业银行业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并购,拥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巴克莱银行早已号称是一家全能型的跨国大银行,在近十多年以前,这家英国银行仍然被认为是一家传统意义的零售型商业银行,决策风格谨慎而保守。但在过去的十年之内,巴克莱银行已从一家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转变为以投资业务为重心的投资银行,在多个领域拓展业务并取得显著进步:(1)规模迅速增长。2000年巴克莱银行的资产仅为4253亿美元,不及当年Citi Group 9022亿美元资产的一半,大约只占HSBC 6726亿美元资产的三分之二。而到2005年,巴克莱银行的资产规模翻了几倍,达到15924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2)业绩大幅提高。近十年来,巴克莱银行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内部调整,大力拓展银行的盈利空间。2000年巴克莱银行的盈利就突破了30亿英镑,2005年则大幅增至50亿英镑,2006年更超过了70亿英镑(约合140亿美元),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盈利超过百亿美元的超大型金融集团。[1]巴克莱银行飞速发展的秘诀就在于其成功的风险管理。在推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方面,巴克莱银行远比欧洲其他银行更为积极。从国际清算银行修订新资本协议伊始,巴克莱银行就开始研究并准备新协议的实施工作,其过程历时8年之久。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代表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趋势,新协议关于银行业三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对各国对于银行风险的界定有着重大影响。但不足的是,巴塞尔协议是从监管者角度定义三大风险的内容的,更多考虑了监管当局的实际需要,因此不能完全满足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巴克莱银行根据本行实际,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风险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风险界定。

(一)清晰的内部风险管理架构

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责分工贯穿于整个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具体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具体为:董事会通过管理,架构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定期检查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确定风险偏好,监控银行整体风险轮廓是否偏离风险偏好。风险总监在CEO和CFO的授权下负责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分类风险的控制框架由对应的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建立并实施风险监控。各业务线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识别和管理本线的各类风险。业务风险团队在业务风险主管领导下,负责检查、审核、控制各业务线的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则独立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同时检查监督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巴克莱银行还有其他执行类似风险管理职能的专业委员会。

(二)定位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

对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是国际大银行成功风险管理的普遍经验。巴克莱银行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内部实施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以银行未来3年的业务为基础,充分考虑银行损失的波动性及预防违约风险所需提取的资本金,将评估的结果与预设的经营目标进行对比,然后确定每个业务板块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的数值必须通过敏感性验证,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为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巴克莱银行风险偏好体系的建立,首先能帮助银行制定经营战略,稳定业绩;其次能通过避免过激的风险偏好来提高投资回报;第三有利于董事会监管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最后也使得巴克莱银行的主动风险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银行的声誉。由此看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其风险偏好体系,它是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既能有效地评估和量化银行各业务线的风险,又能帮助银行抵御非预期风险和配置经济资本。

(三)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

针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风险的定义,巴克莱银行规范统一了风险管理流程,要求各风险管理部门按照流程统一管理风险。流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理解巴克莱银行战略实施的主要风险,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体系,进一步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明确各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关键控制。第二步,批准业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程序,创建和实施计量及报告风险的标准及方法。第三步,拟定包括拨备经济资本标准、风险限额结构及监控的计划;分析限额结构、风险分布及其参数;及时发现偏离风险偏好的早期预警信号并进行控制;保证风险管理相关操作与实际相吻合。第四步,向董事会解释和报告风险的敏感性及关键风险指标;解释和报告银行风险承担、风险暴露及风险集中度的结果;与外部机构的交流。第五步,从各个方面分析检查银行的整体风险轮廓,提出优化银行整体风险轮廓的建议,检查评估风险管理操作实践,评估银行新的风险与收益机会。

二、巴克莱银行对三大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已为各类风险配置经济资本,其对内部风险的分类早已超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但最主要内容仍是对传统的三大风险的管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际主流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备受质疑。相比之下,巴克莱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这归咎于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富有成果的管理。

(一)对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风险是主要由交易对手或者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外生性风险。信用风险仍然是巴克莱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巴克莱银行约占70%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信用风险上。信用风险的管理强调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对于信用风险,巴克莱银行主要通过利用银行设计的五步骤风险管理流程和COSO内部控制框架来进行管理。内部风险评级是巴克莱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巴克莱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完善的客户历史数据库,通过内部开发的计量模型进行处理,同时参考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对客户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一些从外部引进的模型和信用评级工具,巴克莱银行都要经过反复的验证。

(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主要运用日风险价值、年风险收益、压力测试和经济资本等风险管理技术,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其中日风险价值(DVaR)通过历史模拟法对两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运用返回检验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年风险收益(AEaR)测量年收益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性,使用的置信区间为99%,观察期长度为1年,用来测量结构性利率和结构资产管理的风险。对于三大风险中的市场风险,巴克莱银行将其划分为资产和负债风险、交易市场风险以及其它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总监负责制定市场风险的战略目标和管理准则,并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建立适当的市场风险额度机制。市场风险管理团队和业务线风险管理部门协助和分担市场风险总监的工作,每天都要监控和上报关于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新动态,并判断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流程和政策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动。业务线风险管理团队协助业务线负责人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业务线的市场风险。

(三)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畅通的风险沟通机制和管理架构,明确业务及职能部门的各级管理层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层参与并定义操作风险框架,并成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体系,为各层次的操作风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关键风险指标、风险自我评估、情景分析和损失数据库等是巴克莱银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巴克莱银行在风险计量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有效损失数据的支持。巴克莱银行提出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更多应用柔性数据对风险的量化进行分析。这些柔性数据主要来自于关键风险指标、风险自我评估、情景分析及业务和流程专家在经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非实际记录的损失数据。[2]

(四)风险偏好体系考虑总体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使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互相叠加,风险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对此,巴克莱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囊括了其面临的总体风险,它的实施是建立在两个方面的假定基础上。第一个方面的假定是收益波动,银行的真正风险实际上是其可能的非预期损失。银行一般运用产生的净利润冲销预期损失,用提取的经济资本来预防非预期损失。置信水平是风险偏好体系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置信水平越高,银行需要提取的经济资本越多,巴克莱银行设置了99%的置信区间,使银行有足够的经济资本抵御非预期损失。另一个方面的假定是授权和规模。通过授权和设定市场风险限额(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来控制银行业务线上的单个风险,预防可能由风险叠加引起的极端损失,从而将非预期损失控制在银行承受范围之内。[3]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机制选择

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的经营实质上就是承担风险和安排风险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迄今为止,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还未设计和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特点、科学明晰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系统仅在几个业务部门存在,有些银行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则象征多于实际,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零散的风险管理,使得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很难发挥披露和控制风险的作用,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4]

(一)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强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绝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的业务和利润来源主要集中于信贷业务,经营范围比较狭小。我国银行业比较集中,其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占了很大的份额,一旦形成风险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过分看重短期目标,为了追求利润,业务人员往往把风险管理看成是获得良好业绩的障碍。

(二)风险管理流程还不完善

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风险监管四个环节组成。相比之下,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存在不少漏洞。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业务为例,信贷部客户经理首先对贷款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经过实地调查认可后,客户经理将审查后的材料提交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后,由主管信贷业务的行长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很明显,这样的信贷风险管理缺失了风险控制与风险监管两个环节,既没有相应的风险应对及控制计划,更未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监管。

(三)风险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

由于起步较晚,一些在国外银行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的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还处于开发应用的最初阶段,同时风险量化模型所必需的历史损失数据库还不完善。由于缺少一些关键参数和数据,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很难完全利用VaR等风险量化模型管理控制风险,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模型的能力有待加强。

(四)缺乏风险对冲工具

金融衍生产品既是银行投资的重要产品,也是银行转移、分散风险重要的风险缓释工具。金融衍生产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交易量巨大。但在我国,金融市场衍生产品比较稀缺,无法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阻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五)风险管理文化植根不深

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实质就是银行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如何取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对于银行家来说,把风险意识融入银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风险管理体系能否成功运转。我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能够独善其身,并不是因为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文化有多成熟完善,而是我国不发达的金融市场阻隔了危机的扩散。我国银行疲软的风险文化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经营危机,或许这是致命的。[5]

近十几年来,欧美主要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逐步从“购买-持有”转向“发行-分散”,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不断弱化,银行对批发型负债业务的依赖性增强,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交易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而不是发放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在经营模式转变过程中,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叠加风险,逐渐成为欧美大银行的最主要风险。随着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银行越来越多地采用量化分析工具进行风险的计量和定价,存在着过度依赖模型的倾向。由于一些风险计量模型的假设是建立在市场平稳运行时期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也由于相当一部分金融产品的交易数据不足,已有的历史数据不能反映市场动荡时期金融产品的波动程度,导致模型预测的损失明显低于危机期间的实际损失。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与欧美银行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成因上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欧美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银行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仍以“购买-持有"为主,在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信贷资产的比重超过60%;而在银行的总收入中,利息收入的比重更是超过90%。可见传统意义的信用风险仍是我国银行目前最主要的风险。而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各类新型风险,在我国银行的业务中并不常见。因此内部评级法对于国内银行来说,仍是非常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其次,我国银行现阶段的风险管理模式还处于主观判断阶段,风险管理方法也以定性分析为主。对我国绝大多数银行来说,即便是刚刚引入的量化分析技术,银行对风险价值的分析与运用也很有限,就是目前银行应用最为成熟的市场风险模型技术也是如此。因此,在风险计量上,国内银行的主要问题是量化程度不足,而非过度模型化。

第三,我国银行信贷损失的历史不断证明,主观判断型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通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采用风险量化技术、不断提高科学风险管理水平是国内银行避免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6]

第四,金融危机客观上为国内银行提供了审慎评估风险的参数。在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的损失率和违约率已经降低,因此银行估计和收集的风险参数无法充分暴露极端条件下信用风险及其变化。欧美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教训有助于我国银行检验自己的信用风险模型。

第五,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之间相互叠加,反映了金融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我国银行一贯注重识别和计量单个各类不同风险,金融危机使我国银行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这促使我国银行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方案。

最后,金融危机反映了欧美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其在危机中采取的针对性补救措施为国内银行业提供了经验参考。尤其是西班牙银行在危机中表现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抗风险能力。这是西班牙银行业对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的结果。只有经过多轮验证和现场评估,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才被运用到信用风险的控制中,以不断应对市场外部环境的负面冲击。[7]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区经营和战略转型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仅凭直觉、经验和意见的习惯性管理方法,对客户分析评价只注重财务报表数据而不考察实际等。从风险管理的操作实践和效果来看,巴克莱银行严谨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架构很好地发挥了风险防波堤的作用,其风险管理的审慎理念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学习。

(一)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经过长期发展,风险管理理念在巴克莱银行早已深入人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规避风险而只能控制风险。经验证明成功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其精神核心是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只有银行所有从业人员自觉地将风险管理理念渗入到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中,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风险管理理念必须坚决贯彻到银行的全体员工,贯穿到业务拓展的整个过程中。只有不断突出和强调风险管理,才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二)风险管理流程要与组织架构互为补充

巴克莱银行结构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实行业务单元制模式,也有部分银行选择事业部或矩阵模式,但无论何种业务管理模式,都必须建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架构,这有利于在各个业务层面对各类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管理在管理上必须相对独立,并有机地融入到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使风险管理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业务每一个环节。风险管理流程要与银行的组织架构相互补充,不但有严格的管理组织架构,而且要有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作为支撑。我国银行应着手对现有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逐步简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中互相重叠部分,从而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8]

(三)完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

巴克莱银行通过长期实践,其比较成熟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较为充分完善的历史数据,保障了各个层面对信用风险的评估、测量与防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尚存有不少差距,但也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步骤。信用评级部门要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负责调查授信客户的信用,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监控客户的信用记录监控等。在授信前,信用评级部门的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授信后,信用评级部门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提交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巴克莱银行作为英国一家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一项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估,从放贷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业绩奖惩,各分行都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制度。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技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断时难免会带有主观倾向,造成评定结果不够理性。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周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个人主观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评判风险。

(五)综合利用各种管理手段与工具

在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中,最底层是在业务线中对单个风险的管理,中间层是在职能部门中对类别风险的管理,最高层是在高层管理层中对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其风险管理架构内达到资产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我国银行要提倡在项目融资中运用银团贷款,提倡在贸易融资中进行信用保险;要降低对特定行业或重点企业的信贷集中度,建立严格的信用限额和银行风险拨备制度,以控制信贷的预期或非预期损失;要积极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研究使用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转移或对冲工具,为实现积极主动的信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石凯.华莱与巴克莱银行的崛起之路[J].经济导刊,2007(8).

[2]王 惠,潘建国,王树民.操作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石家庄市学院学报,2005(7).

[3]黄大海.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其启示[J].新金融,2006(12).

[4]刘 爽.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R].2011-04-25.

[5]李华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6]王胜邦.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再思考[J].银行家,2010(1).

[7]崔志成.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美国银行风险管理新方向[N].国际商报,2005-06-27.

[8]成君忆.银行精细化管理之海外镜鉴[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09-09.

[9]王曼怡,郭海婷.浅谈从中外银行成功案例看商业银行[D].风险管理,2010-06-09.

Barclays Bank's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nlightenment

Chen YouAbstract:In the short ten years, Barclays Bank turned into an investment business focused investment bank from a commercial bank mainly in retail banking。In 2005 it became the largest bank in assets in the world。The secret of its rapid development is its successful risk management。Compared with foreign banks, China's banks with the buy-hold business model。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credit risk remains the main risk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The main problem is lack of quantification instead of over-modeling。Therefore the experience of risk management of Barclays Bank still worth for our reference。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problem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