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设计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设计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设计规划

篇1

关键词:“美丽乡村”;综合发展规划;规划设计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为推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改善民生,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并做好环境保护。所以,乡村的规划设计显得尤其重要,乡村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服务在基础设施等完善以及农村用地的结构布局规划,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美丽乡村”的规划思路

我国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一开始的乡村物质建设规划转变为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将建设新农村转为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建设。②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时应将富民、宜民以及和谐作为规划的重点,提高乡村的功能转型速度,实现乡村功能的快速升级,营造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提升乡村的环境质量;对于农村的主要产业应促进联合合作,提高产业的收益,对于农村的一些大项目应尽量落实,实现项目的快速发展;另外,对于农村的一些产业,应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提炼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并打造成地方性品牌,推出地方性的产业文化。在对“美丽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持续发展和阶段建设、村建与民富、内涵和特色等几大关系进行重点处理。①应具体体现出村庄项目建设的实质内涵,从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同时应注意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工作要做好;②在进行农村项目的规划建设时,不能太注重项目建设的多少和大小,而应从村庄村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为村民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③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动机制,建设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产业的发展研究,并对农村的用地空间进行规划落实,主要体现出促进农村村民精神和物质的共同[1]。

2“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

(1)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遵循统一规划、并村共富、整合资源的规划理念。有些村庄非常富裕,而邻近的村庄比较贫穷,因此两个村庄可以合并,利用富裕村庄的产业资源来推动较为贫穷的村庄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村庄产业资源缺乏的被动局面;同时,解决富裕村庄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利用经济比较落村庄的劳动力资源来弥补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的经济福利以及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开创村庄建设新模式,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进行“美丽乡村”的统一建设,优化农村的产业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另外,应对配套、布局以及建设等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整合规划,并且,在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的前提下,注重每个社区的设施和经济增长项目布局,实现并村共富。(2)在进行“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全域美景、互动发展以及产业兴村的理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资源的优化和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路径。对农村突出的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其核心作用,促成经济链式的产业经济。①对农村的农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同时做好旅游线路、产品、基地设置的规划设计,提高农村的农业规模和内涵;②促成农村工业经济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比如在农村建立家具产业基地等,建设完整的木材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可供观光旅游、购物休闲的“美丽乡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引入外来人口进行消费,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建设农村产业链,提高农村知名度,增加农村的创业就业竞争机会,以回馈农村的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比如有着“中国十大名村”之称之一的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该村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面是横店镇,北边是东阳市区,地理条件优越,总人口4476图1花园村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人,主要产业有地产、红木家具(见图1)、基础材料、高效农业、以及食品服装等,且花园村通过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完成了品牌名村商贸休闲旅游产业的建设。

3“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

在对乡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时,应具体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比如地理条件、经济现状、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产业资源等,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进行明确,并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主题进行设计。由上文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和理念的论述可知,“美丽乡村”的建设应遵循“产业驱动、功能升级以及节约高效”的创新理念和规划机制,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从全面整体的角度来对不同地区的农村进行用地布局、项目建设、生态美景、功能配套等方面的规划设计。3.1“美丽乡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首先,因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特点,结合该地区的产业资源和其他具体情况,建设该地区的发展元素,进行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如图2所示,为我国十大名村之一的浙江省花园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该村主要从产业发展、有机整合、块区增长以及用地建设的角度去考虑整体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从用地的整体空间上对地理性质进行改造提升,对整块的土地进行整体性的开发,对该村的商业金融和政治文化加强建设。另外,花园村将东永二线、东永一线和花园大道作为该村主要发展的核心地带,并规划为四大产业发展区,结合居民现状规划服务半径,对该村的社区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建设了六代居住块,还对该村的用地布局做了合理的规划[2]。3.2“美丽乡村”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美丽乡村”规划思路和规划理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建设。①应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村庄的基础建设一起进行规划,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浙江省花园村,实施了“退宅还耕”的政策,对该村的主要生态节点以及景观地带进行生态规划建设,并基于该村的生态功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要求。②对一些棚户区的地块、或其他闲置地块以及边角地块进行规划设计,融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资源的发展。3.3“美丽乡村”设施配套规划设计。在对乡村单位进行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时,应以本地区的社区功能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做好乡村单位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我国乡村单位的人民生活品质。首先,乡村单位应根据具体的用地布局和地块的功能结构,整合相应的道路交通,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按照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发展目标,规划设计相应的乡村单位社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3.4“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乡村单位要实现相应的健身目标,就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作为“美丽乡村”的规划要点,应明确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空间布局、实施步骤等。乡村单位的项目建设规划一般有农业示范区、木材产业基地、休闲娱乐公园以及旅游产业聚集区等[3]。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并结合我国综合发展规划理念对我国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生态景观、用地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以供同类项目的参考。

作者:洪卉 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参考文献

[1]许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6(12).

篇2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城乡一体化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完善,给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经济、技术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就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理念进行思考和实施。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设计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同时,要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乡村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型、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以及农民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可以丰富农村地区百姓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尊重农村地区的文化特征、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实现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最近的数据统计,全国大约有69万个行政村,因而,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工作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1.1 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所以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时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合理开采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合理的开采开发制度,实现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确保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可以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1.2 尊重地域文化原则

我国的乡村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都有自己浓郁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是独具当地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说,乡村景观规划应该根据各地的地域文化情况,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并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和实施。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大,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为区域统筹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此外,各个区域的空间布局杂乱无序,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络,这同样给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带来较大的制约。另外,城乡结构的二元化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目前各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则改善十分缓慢。

3、 乡村景^规划的建议

3.1 尊重传统乡村肌理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应该充分尊重传统的乡村肌理完成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首先,要对乡村中的传统建筑、传统风俗、传统文化等加强重点保护;其次,根据乡村的现有建筑、道路、桥梁等情况,合理设计规划新的建筑和交通,将乡村景观与现代风格相互结合;再次,加强对于乡村区域的水系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水塘、湖水等周围栽种绿色植物,并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树木。

此外,还需要对乡村的健身场所、医疗卫生院、厕所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方便农村居民的生活。它们的布局要合理,保证线路的通畅,以方便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3.2 发扬乡村地狱特色

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在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区域特点。在营造乡村景观时,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植物、石刻雕像等景观。同时,充分融合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着重体现区域特点,提升乡村景观的独特魅力。

3.3 构建尺度宜人的生活空间

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具有有序性和规划性,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事先进行非常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形成尺度宜人、井然有序的美好乡村生活空间。合适的尺度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作为参考和度量的,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同时,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半径应该在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的区域范围;人际交往的距离应该在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的区域范围。

4 、结论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完善,给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而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和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尊重传统乡村肌理、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构建尺度宜人的生活空间,以实现优质的乡村景观,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卓美行, 王.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12.

[2]肖笃宁.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骆敏, 李伟娟, 沈琴.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 (3):11-13.

[4]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等.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刘彦随, 陈聪, 李玉恒.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8(6):58-61.

[6]代琛莹, 王士君.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篇3

关键词:园林规划与设计; 新农村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A

当今,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迅速,农村的生态绿化建设发展缓慢且比较薄弱。但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具有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园林绿化建设离不开其先前作奠基的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庄、塑造新面貌、发展新产业的内容之一。强调对新农村生态园林建设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构建更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规划与设计对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深化落实意义和促进和谐社会的的发展无疑是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在上个世纪中末期,当时国民的发展眼光不够长远,对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滥砍滥伐、不保证水土平衡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得经济本来就落后、有待发展的农村地区环境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所以,探讨新时期园林规划与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方面,对由于以前工业的发展对农村的产生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叶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提高农村人的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目前新农村生态建设中的园林绿化现状

随着人们的园林绿化意识逐渐的加强,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化运动广泛的展开。根据2004年数据统计,全国累计有9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一共植树累计448.8亿株,总计下来相当于造林2.2亿多亩。新成立不同的义务植树基地6万多个,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累计总数31.15%,人均面积将近6.49平方米。

当前我国农村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弱的状态,但是由于本身的原因,与一般的城市园林建设相比也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主要包括:

1 农村地区在区域位置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园林的土地优势;

2 大多数农村地区受污染程度比较轻,如在良好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下,在发展园林绿化方面必定具有一定的自然优势;

3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充足,比较适于园林栽培和日常的养护管理。

二 园林绿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也有弊,虽然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使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对立来看,农村园林建设存在很严重的缺乏资金的问题,并且农村“先繁荣,后环境”的传统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园林的发展。其他的问题,比如: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各乡镇、自然村各自为政,使得格调不统一、格局不一致;相关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缺少对农民群众的指导、服务和培训,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园林建设的热情;另外,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严重缺乏经费等,也使得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三 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1 做好系统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相关部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兼顾系统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充分吸取园林、村委、建设、环保、林业等部门的意见。规划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把握格局,因地制宜,认真的利用和研究索要规划的地貌、地形特征,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发现人文资源、彰显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要做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林规划要显示出便民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布局,合理的配置规划区内浇灌管网、消防通道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相对应的恰当的位置。彰显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根据地域的不同,经济条件的不同,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案。

2 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苗木

在选择苗木方面,要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方便后期养护管理的树种。注意观花和观叶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色彩丰富、绿色盎然、多层次、多种类的园林景观;并且要注重常绿和落叶植物相结合、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乔木灌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园林的景观,使园林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3 规划好可用空间,搞好立体化

充分利用农户与农户之间、院子与院子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开阔地带和潜在的可利用地带。在可观光的水面可种植培养水生植物的水面景观,对于池塘、水库堤坝旁可种植攀类和藤本类覆盖绿化。随着村落之间园林绿化的不断完善,也要注重村郊的绿化。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工程建设,在生态比较脆弱的村落周边封山育林、大力造林,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仅要建设出村落之间美丽的森林景观,还要考虑加强防止风沙侵袭、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

四 结论和展望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丰富农村园林绿化建设思路:比如说,结合现有设计规划农村园林绿化建设,乔木、灌木、草藤类植物相结合,积极的构建园林生态网络体系,探索绿化补偿体制,加强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领导意识,以巩固绿化成果,提高园林绿化的公众参与力度。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是综合性的学科,必须由建筑、规划、林业、农业。生态、环保等各个部门共同完成。该如何在自然、乡村、农户三者之间保持生物学平衡,是新农村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树木生长的周期等因素,在园林工程中要保留现有的植物和树木,不能仅仅为了美观而伐掉现有的树木,砍掉现有的树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园林的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是科学恢复、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并且以保护生态为主要位置,部分分项工程采用生态恢复的保护性的设计原则,以最合理的方式建设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使传统的铺设绿地变为有层次的园林系统。在林业、农业、湿地、自然保护之间形成合理的格局,结合周边农村的土地构筑成一个生态园林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改善农村村民的居住环境,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牛军旗,新时期中心镇园林绿化建设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7年10期P48~49.

篇4

一.江苏绿港公司简介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756亿元,是以科研为主,集生产、流通、技术服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高科技服务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其自主规划建设的高科技示范园--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内,园区占地1606亩,总投资2.52亿元,建设有各类现代农业设施23.5万平方米,科研生产设施2万平方米,是集现代农业设施与光伏生态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园。园区内设有四个研究中心:蔬菜新品种研发中心、设施农业装备研究中心、自动化与工程研究中心、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研究中心

江苏绿港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现代蔬菜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第一家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椰糠无土栽培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国从事无土栽培蔬菜新品种育种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国引进和推广建造荷兰新型智能温室并全套国产化的公司;

第一家设立园区运营管理团队并管理运营多家农业园区的公司;

第一家开发出园区生产、人工管理和销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公司;

第一家创造了“1+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模式,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推广的公司。

江苏绿港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民营高科技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定位

项目打造标准:双鸭山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一个规模化的高标准蔬菜生产销售、现代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的现代农业科园。旨在以科技、高效、安全生产及推广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及种植大户按照现代农业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管理,以实现优质高产、增收致富的目的。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优质蔬菜。

1、营造精品的原则

园区建设必须在创新思维引领下,充分发挥前瞻性和先导性,满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高效益”的要求,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服务为先导,以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技含量,促进园区的发展,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达到品种最新、品质最优、技术最精、功能最全、结构最佳、效益最好的现代农业标准。

2、引进创新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核心区创新需要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技术缺陷的攻克,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展示和推广,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核心区的农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加科技推广应用的力度,创新和完善金融模式,把核心区现代农民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因地制宜原则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科学配置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韶关市区域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韶关市特色,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等现状要素,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按照区域特点,围绕现代农业特点,使产业向高产、高效区域转移,并合理配置相关配套区域,实现韶关市现代农业持续有效的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握地方农户种植的传统习俗,结合现代农业的建设,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进农业生产手段,提高核心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促进园区的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5、生态保护原则

规划区建设在对自然环境充分保护的前提下,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使传统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转变。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园区规划建设遵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促进和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并且通过园区内的农业建设、土地改良,改善周边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布局上,保证功能区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将加工、流通、服务配套。科学合理布局,并发挥各自特色,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及农业生产等特色景观要素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环境,并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

宝清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40亩。

该核心园区将按照江苏绿港的统一规划要求,建设五大内容:

1、高科技蔬菜瓜果蔬菜生产区:建设15万平方米双模大拱棚温室;20万平方米双膜双拱日光温室,满足周年生产需求

2、分拣、包装、冷藏冷链加工物流区:建设6000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加工区,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配送

3、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和都市园艺观赏区20000平方米,引进和展示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

4、工厂化种苗生产中心40000平方米,为带动农民发展提供种苗生产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培训

5、研学、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体验及农耕文化体验区20000平方米

由此做到产业为主,三产融合,生态发展。园区建设完成后,可成为双鸭山市现代农业的一个标杆企业,为当地城乡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做贡献,同时也起到了农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示范带头作用。

该核心园区同时将吸引合作社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加盟或入股经营带动X个小园区的发展,旨在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小企业提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核心园区无偿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共同发展,按照江苏绿港提供的标准化技术服务,统一园区规划建设,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蔬菜销售,品牌化运作理念,实现生产方式革新,实现合作社和农户增收创收。

小园区每个面积50亩到200亩不等,由核心园区设立发展基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建设专业化生产温室20000 - 100000平方米的双膜保温温室,投资500-2000万元,每年可生产优质蔬菜60-300万公斤,产值150-1200万元,利润30-200万元。X园区产品定位为绿色有机蔬菜,统一品牌化销售,发展订单销售模式。

四.合作模式

方案一

甲方:

乙方: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双方均本着“发展地方现代农业、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确定投资合作关系。就乙方在韶关市内投资合作事宜达成以下条款:

1、甲方同意乙方在韶关市韶关市合作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额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设计规划面积约600亩,建设期为11个月。

2、甲乙双方在双鸭山市宝清县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总投资的20%即3000万元,乙方资金投入1200万,占项目公司40%的股份,甲方资金投入1800万,占项目公司60%的股份。

3、分红比例:园区每年盈利部分优先偿还融资贷款本息,其余部分按所占股份制比例分红。

4、合作期限:合作期限为20年

甲方义务

1、鉴于该项目具有科技推广、三产融合、辐射带动、示范展示和精准扶贫等准公益性性质,甲方确定该项目合作模式为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模式。

2、甲方应积极协助合资公司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和财政补贴争取等工作。依托本项目争取的各级财政补贴,归属于合资公司所有。

3、协助“合资公司”进行土地租赁使用手续工作。

4、负责落实“合资公司”60%注册资本金的货币投入。

5、协助“合资公司”的项目总投资除注册资本金以外的融资,实际以融资到位资金为准。

6、负责协调“合资公司”项目建设所需建设用地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项目公司运营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乙方义务

鉴于该项目具有科技推广、三产融合、辐射带动、示范展示和精准扶贫等准公益性性质,乙方接受该项目合作模式为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模式。

1、积极协助“合资公司”提供关于本项目建设内容的投资概算和收入概算等财务预测数据。

2、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3、负责该项目的生产运营,做好成本控制,使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负责落实“合资公司”40%注册资本金的货币投入。

5、积极提供相关材料,协助“合资公司”办理所需的工商注册手续以及其他相关手续。

6、负责本项目的负责本项目的建设,且建设内容应符合总体规划。

方案二

甲方:

乙方: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双方均本着“发展地方现代农业、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确定投资合作关系。就乙方在宝清县市内投资合作事宜达成以下条款:

一、甲方在宝清县市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额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设计规划面积约600亩,建设期为11个月。

二、双方合作的基本权利义务

1、项目规模:甲方规划并提供土地约600亩,作为项目的运营土地。

2、项目投资:甲方提供项目的建设资金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该项目的产权归属甲方所有。

3、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由甲方组织提出初步设计规划,由乙方负责组织协调本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经甲方审査确认后方可实施。

4、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按照乙方设计要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乙方不中标该协议作废。

5、项目运营:该项目框架形成的前提是乙方具有现代农业“1+X”标准生产方式的运营技术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项目建成后,乙方通过租赁方式接管经营该项目,租赁期限不低于15年,项目经营前五年,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6%;项目经营的六至十年期间,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7%;项目经营十ー年以后,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8%;届时正式的租赁运营合同另行签订。

6、运营保障:为保证合作项目运营目的的实现,乙方应向甲方交纳运营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为本项目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8%。

7、项目奖补:双方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性补贴。

8、补贴归属:建设类奖补归甲方所有,运营及种植技术类奖补归乙方所有。

9、支持保障:需甲乙双方共同努力,甲方发挥地方优势优化地方经营环境,促使合作项目的顺利运行;乙方发挥技术、市场优势促使合作项目良性发展。

三、其它事项

1、如甲方投资不到位或者投资不足,双方可进一步协商减小规模、或者更改设计、或者终止合作,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甲方负责。

2、项目建成后,如乙方不按照本协议要求通过租赁方式接管该项目,乙方承担建设费用(约15000万元)的50%赔偿给甲方。

3、在正式运营协议签订后十个工作日内,乙方应将运营保证金全部打入甲方指定的账户。

4、甲方于双方签订本框架协议后,立即启动合作项目的土地征用及地上附着物的赔偿等前期工作,双方共同争取年内合作项目投入运营。

5、租赁期内,合作项目资产维护、维修费用、土地租金由乙方承担,乙方对合作项目建设的资产做到整体完好;租賃期间运营所需的生产经营设备、原料、人工及易损耗物品的配置等一切所需资金由乙方自魚;租赁期内乙方所添置的设备机械、车辆等资产所有权归乙妨。

6、本框架协议订立后,双方不得擅自终止本协议,如方无故终止本协议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的义务,不可抗因素除外。

篇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林业站,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深入,农村整体环境风貌得到不断提升,农村道路绿化设计思路也要随之改变,由原来的以遮挡为主的绿色通道模式,提升为结合并体现沿线风貌的生态景观廊道模式。本文主要以常嘉高速吴江段生态景观廊道设计工作为例,从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道路绿化设计;设计意义;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93

常嘉高速吴江区段的设计规划是北起白蚬湖、南至太浦河、全长13.9km,其中其沿线湖荡密集,包括白蚬湖、三白荡、太浦河等重要水体;同时,自北向南将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沪苏浙高速公路以及318道串联,形成吴江快捷交通网络。在这样复杂的线路中进行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但是,这项工程的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完成,将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方法、完成其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

1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工作的意义

通过打造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工程设计工作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理念是充分运用江南水乡独特的农村风貌和自然景观,从而体现出一种“车在画中行”的设计模式,展现出吴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比如: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借景手法,将常嘉高速吴江段道路两旁的农田、苗圃、鱼塘、村庄、湖泊、湿地、工业工厂等不同的人文、景观等元素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通过对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的科学设计,可以把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服务于整个苏浙地区集旅游观光、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中,促进吴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

2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方法

2.1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讲可以进行以下的工作,从总体上进行设计。摒弃传统的道路景观设计思想,充分把景观的元素扩大到视觉所及范围之内的农田、苗地、鱼塘、村庄、厂房、湿地、匝道等,运用片状、网状的结构进行其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保护好道路两旁原有的生态景观、适当地进行绿化的装饰与点缀,体现出江南水乡原有的生态风貌;对于自然生态景观与周边人文景观进行完美的结合与呈现。比如:将周边的农田、湖泊、泗州禅院等进行很好的结合呈现;对于重点的交通节点与地形进行重点梳理与树木栽培、把一些厂房以及民居通过自然景观的有效搭配进行遮挡,体现出一个具有气势、具有文化、具有层次的绿色走廊;对于一些重点路段的闸道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景观的建设工作,体现出现代交通的特点[2]。

2.2 充分的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

充分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是进行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的另一个理念。比如:对于高架桥下有停车要求的路段,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设置出停车场,并点缀耐阴植物,进行垂直立体的绿化工作,体现出独特的生态之美;选用朴树、苦楝、乌桕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并且把这些树种与当地的民居、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体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利用这些充分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2.3 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设计

科学的布局与设计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方法。比如:对于道路两旁需要进行占用的绿化土地,需要及时与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做出科学合理的补偿工作,避免矛盾的产生;对于道路周边需要进行修复与治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增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整体绿化性。比如:对于堵塞的河道进行及时清淤工作、展示出江南水乡良好的水质,对于占用的湖泊进行及时修复、建立起必要的湿地保护区,对于远处村庄的道路、墙面进行具有江南风格的处理,对于沿途的农田与鱼塘进行科学化、高标准的建设工作,充分的展示出江南的水乡田园风光,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景观。

3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以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为例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在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为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道路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冰.浅谈城镇与农村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82.

篇6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乐市闽江入海口处,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根据规划,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分为湿地观光园、水产养殖场、生态农业园、古榕商业街和岩石园五大景区,突出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和景观效果,是我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摄影/郑祚声

平安长乐建设

近年来,长乐市以列入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市为契机,以深化“平安长乐”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为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在科学发展中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念好“网、通、达”三字经,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12319爱长乐城市贴心管家”等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已通过全省首批“平安先行县(市)”考评验收,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称号。

长乐市先后投入3145万元,对全市交通安全设施、视频监控设施和部分小区消防设施进行完善提升。全市组织开展交通综合整治、严打专项行动、平安校园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全市18个乡镇(街道)、108家市直单位、257个村居(社区)、21家卫生院、219所中小学校、411家企业通过平安先行创建考评验收。

长乐市被列入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县(市),实施社会管理创新9大体系42个项目,加强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建设,扎实开展综治进民营企业工作,规范提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梅花等乡镇(街道)探索实践网格化服务管理取得成效,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投入运行,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福州市前列,社会总体保持安定稳定。加强维稳工作,着力解决社会管理、社会治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深化积案化解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全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66起。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社会依法治理,航城街道洋屿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7%、26.9%。

网上开通“交通管理”

长乐市交管大队于2013年3月在长乐论坛开通了“交通管理”版块,向全市网友征求交通安全隐患、队伍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注册“交管大队一号”用户,及时回复网友的有关问题,增进与网民之间的沟通,全面访排民忧。

之前,一网友“默念你的情”投帖建议“该好好管管飞车党”,反映目前中学生无证驾驶电动车或助力车,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存在极大的隐患。该条帖子引起交管大队的重视,立即部署以教育为主、整治为辅的方案。当日就有民警专项整治学生无证驾驶助力车违章行为,并将情况通报给长乐市教育部门。为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民警还携带交通安全宣传单、宣传笔等宣传资料到学校,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如何正确行走、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生态长乐建设

企业主动向低能耗方向转型,大批荒田成为生态种植基地,公园绿地遍地开花……2013年,长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城同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标志着长乐正大步向宜居、宜业、宜商的滨海生态城市迈进。

生态保护“减排”

2013年,长乐市共实施39个环保生态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在实施节能减排、环保设施建设、企业排污监管、自然保护区保护等9项工程的同时,实施造林绿化工程。3年来,累计造林10万多亩,新增绿化面积5万多亩,建成10多座森林公园,30多座城市公园,100多座乡村公园,基本形成了村村有公园的格局,董奉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作为工业强市,纺织是长乐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如何让工业和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长乐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的方向。

德盛织染有限公司地处长乐市松下镇垅下村,虽身居偏远,却老早便“声名在外”,是长乐市名副其实的染整行业环保标兵。

德盛致力于织造和染整领域,公司先后投入上千万元购买环保设备,进行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这些水纯净得都能养鱼了呢!”德盛公司总经理林民强指着处理过的水,对记者自豪地说到,“在环保这方面,我们德盛力争‘标兵’。这些年,所有的检验项目都达到国家标准,力争不给社会造成任何环境负担。”

近年来,长乐市纺织业以少有的魄力大力革新和调整行业结构,曾经被认为高污染、高能耗的染整环节也正向环保、低耗的方向转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工程减排方面,推进城区、滨海、潭头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加强华能福州电厂、鑫海冶金公司等重点企业减排项目整改提升。管理减排方面,开展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验收和数据有效性审核,加强减排核查和日常监管,不断提高减排设施的投运率。

生态经济“成长”

2013年10月,罗联乡黄仑山近150亩的大波斯海迎风绽放,吸引了各地赶来看花的人潮。

总投资6000万元的黄仑山生态园,一期已完成租地约500亩。一期开发除了这一片大波斯菊,还有台湾最新品种粉心火龙果、南方大樱桃、樱花及香草类花卉。二期将计划增加养生石斛、香水百合、树葡萄等新品种,并扩大香草类花卉的种植面积,建设精油提炼加工厂。

“长乐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是第二产业,但是粗放型的工业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现在被明确、严格地限制了准入门槛。我们正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经济模式。”长乐市政府副市长郑子记介绍。

网龙动漫、海西高科技企业港、“数字福建”产业园、华讯亚太孵化基地、雪人压缩机、明一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粮油食品等生态环保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单位GDP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成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生态环境“宜居”

2013年10月24日,“清新绿道休闲健身”骑行活动在美丽的董奉山绿道上举行。董奉山绿道自2013年3月动工以来,投资500多万元,完成绿道沥青路面建设、道路两侧场地平整、绿化,以及沿线标识、标牌、标线和文化宣传牌设置等工作。下一阶段,古槐镇还将进一步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加快推动青山上房水库至黄龙溪约4公里长的绿道建设,与董奉山绿道相衔接。

此外,市区绿道一期选线设计线路为里仁公园――下洞江河畔――朝阳路――上洞江河畔――香江公园一期――长安公园,充分利用内河岸线最具特色的核心景观资源和长安公园山地景观资源,选择绿地作为绿道实施的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应该说,没有什么比人居环境更受老百姓关注的了。截至目前,全市18个乡镇(街道)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街道)命名。其中,猴屿、吴航、航城等3个乡镇(街道)已获得国家生态乡镇(街道)命名。其余15个乡镇(街道)的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也已通过省环保厅的考核验收并公示,进而实现全市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的全覆盖。

生态湿地“神奇”

闽江河口湿地演绎着神奇,鸟瞰长乐绵延120多公里的江海岸线,自北向南,宽阔的滨海大道,从入海口处的闽江河口湿地到漳港南澳的人气海滩、显应宫,风光旖旎,景色独好。正在建设中的这条滨海大道,不但让海岸线亮出来,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许多大项目沿线铺开,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观光项目正是处在滨海路的重要节点上。

2013年夏,电视专题片“美丽中国・湿地行”之《神鸟天堂》播出,专题片通过追踪闽江河口湿地上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同步挖掘人与自然的故事,展示出闽江河口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闽江河口湿地还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目前,保护区管理处正邀请全国数家旅游设计规划单位,对湿地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力图在保护和观赏上做到和谐统一。这里主要将建设有湿地观光园、水产养殖场、生态农业园、古榕商业街和岩石园等5大景区。

生态滨海“美丽”

近年来,随着机场高速和长乐市滨海路南北澳段观光道建设,拥有滨海海湾线和黄金沙滩旅游资源的漳港成为游客新宠。夏季一到周末,漳港的南北澳海滩、百户澳海鲜大排档等地必定爆棚,每日游客量过万。

这里的海鲜市场形成历史久远,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漳港海蚌更享有盛誉。为规范旅游市场,发挥滨海餐饮特色,漳港街道在高标准集中筹建一个上档次的海鲜一条街。同时,对著名景点显应宫沿中轴线直到海边进行了规划,已经着手对显应宫景区进行总体规划及概念性规划,全力打造国家4A级滨海旅游景区。

和谐长乐建设

长乐是一座大爱开明的城市。千百年来,这里名人辈出,各领,闪烁着不熄的人文光辉。悠久厚实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形成了它“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秉性特质。

走进今天的长乐,和谐之风扑面而来,文明之花竞相绽放。这座充满爱与温暖的城市,正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最美长乐人” 崇德向善做先锋模范

2013年12月27日,“最美长乐人”、“我身边的好党员”颁奖晚会在长乐人民会堂举行。陈天兴、刘宜光、彭其美……他们的故事,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一阵阵掌声响起,一份份感动沉淀。有人看完后告诉记者,“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2013年7月,长乐市开启了“最美长乐人”评选活动,经过组织、宣传、投票、评审等环节,陈天兴等20名同志的先进事迹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同时,评选出了100名素质好、能吃苦、勤奉献、敢担当、工作成绩突出,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我身边的好党员”。他们是时代的标杆,更是崇德向善的先锋模范。

“最美环卫工人”彭其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美容师”。多年前,彭其美在失去丈夫后,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悉心抚养三个子女的同时,也为城市无怨无悔地当了20年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作脏、苦、累,但她并不后悔从事这份工作。“每天清扫一下,环境好了,干净了,看着美丽的城市,挺好的。”彭其美笑呵呵地说。她如此质朴,却像极了绽放在吴航大地上的美丽之花。

“阿邮”是人们对长乐市邮政局邮递员陈家好的昵称。2001年开始,41岁的陈家好就一直从事邮政局投递工作,负责石屏、石燕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和驻军雷达站、气象站的邮政通信工作。13年间,他为石屏山群众和驻军部队投送邮件、报纸、杂志等累计6.5万多件,行程10.98万公里。13年默默无闻的奉献,让他赢得了“最美企业员工”的称号。

还有许许多多的“最美”点滴,让人觉得生活在长乐这个城市是如此温暖。

如陈家好一样,他们的话语十分的真实、质朴,没有半点虚假与夸张。他们的行动是那么低调,从来没有想到过被关注、被敬仰。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的花朵会鲜艳开放。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是为圆梦而生活着,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是幸福的。这些“最美”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不仅执着地奋斗着,且并不是为了得到了奖励,他们对幸福的体验全部释放在奉献和给予中。

长乐这一方热土,还需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推动,需要各条战线更多的“最美”,如长乐市委书记王绍知所说,让“最美”之花在长乐遍地绽放。

“我心长乐・中国梦”宣传教育

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就“中国梦”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阐释。“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

由此,长乐市全面展开“我心长乐・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分10个方面、10个主题,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提升能力素质,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更加开放、美丽、和谐、幸福的新长乐作出贡献,汇聚全市上下追梦圆梦的正能量。

2013年5月初,长乐市公安局组织团员青年走进江田镇南阳省委旧址,开展“踏寻红色路・腾飞中国梦”主题活动。

5月22日,长乐师范附小举行“畅响中国梦・班班有歌声”比赛,同学们以嘹亮的歌声营造了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5月24日,长乐二中在金峰镇上陈礼堂举办以“中国梦・梦幻青春”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小品、相声、诗朗诵、歌舞等节目异彩纷呈。此次汇演为学生提供一个尽情挥洒才华、炫出自我风采的机会。

6月15日,长乐市文联在市会展中心广场举行中国梦・长乐行“百米画卷绘长乐”学生现场绘画比赛,这也是长乐市“我心长乐・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

10月11日,长乐团市委、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和金峰镇党委联合在金峰镇华刘小学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64周年暨团市委、关工委“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红领巾手拉手・相约中国梦”。

篇7

关键词:城市色彩; 色彩效应; 构成元素; 设计原则

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一、城市色彩的概念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分为人工装饰色彩和自然色彩两类,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服饰、绿地、河流等城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活动空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狭义的建筑学上的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内涵应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在城市景观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二、色彩效应

(一)物理功能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不同的色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不同的,热吸收系数(取值介于0-1)也就不同[2],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物理效能。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总爱穿浅淡色的服装,感觉凉爽些;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偏爱穿红色、橙色等暖色调的衣服。同样,对于装有全空调的楼宇而言,其外粉刷色彩宜选用浅淡色调,具有节能省电的功效。日本已将浅色作为墙体外隔热的一种主要色调。还有墙面的色彩若选择不当,墙面温度高,使外墙产生伸缩变形应力,有时会使外墙面粉刷脱落,而影响美观。另外,不同色彩对光的反射系数也不同,黄、白色等反射系数最高,浅蓝、淡绿等浅淡色彩次之,紫、黑色反射系数最小,因此建筑外墙上采用高反射系数的色彩可以增加环境的亮度。

(二)视觉美感色彩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经色彩实验证明: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是色彩[2].如果物体的色彩协调优美,就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视觉的兴奋,进而影响心理感受。如帕提农神庙,在纯白色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的连续图案,还雕有金色的金银花圈图样,在晴朗的天空衬托下,色彩十分鲜艳夺目,呈现出令人着迷的色彩幻想空间。又如我国汉唐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产生了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再如服饰的色彩变幻无穷,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给人以不同的美的视觉冲击。

(三) 心理效果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是不同的,色彩使人产生冷暖、轻重、膨胀与收缩、进退、活泼与忧郁、兴奋与沉静、疲劳、联想与象征、感情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感受。雪地、冰山的白色令人感到冷;太阳、火的红色、橙色使人感到暖和;海水的蓝色使人沉静;色彩缤纷的花卉使人愉悦,这都是人对自然色彩的一种强烈心理反映。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人们对明度越小的色彩感到重,比如黑暗的房屋令人感到厚重,而明亮的房屋却显得轻盈。色彩的活泼与忧郁感,通常是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中心的明亮纯色使人感到快乐,而看到蓝色和蓝绿这些冷的暗浊色时就变得抑郁,这也是在阴雨的天气人们往往情绪低落的原因。色彩还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热情、喜庆;橙色代表快乐、积极;绿色代表和平、理想;蓝色代表沉静、理性等,可以对人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所以色彩的心理效果是多种多样,在选择色彩时是不能忽视这种效应。

(四) 经济效应色彩中还蕴涵着经济效应,成功的色彩选择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结果。从物理性能上说,合理的色彩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的能量、物质消耗,降低城市的运作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美观大方的色彩环境会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影响游客和投资者的行为决策,间接影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吸引投资的能力,所以色彩环境的改善提高必定也会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例如广州市在“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形象工程中,注重城市色彩的更新,把主要干道的沿街建筑立面重新“涂脂抹粉”,色彩规划得恰当,因而形成亮丽的风景,也为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投资者和人才。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要重视色彩规划设计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实证。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市政当局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城市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西哲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这句话已部分变成现实。他们的乡村如此,他们的城市同样如此。尽管他们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其普通建筑质量绝不比我们高,但其城市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而这,便与其城市环境色调规划控制直接相关: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杂乱无章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骚扰视线。简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悦目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他们优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便是城市的传统色彩。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像欧洲城市,如果仅看其教堂,似乎有许多共同点。但如果看民居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却会一眼辨析出来;即便其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等于将历史割断,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这正是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仅从外观上,人们无论如何得不出北京与巴黎一样历史悠久的结论;车行在苏州大街上,人们绝对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国水城的特色。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现代课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传统城市是在文化封闭状态中、在生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发育生长起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局限很大。人们不可能单单为了色彩而采用某种昂贵材料。因此,多数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体现出来的,如或红或灰的砖瓦;或是由廉价易得材料决定的,如或黄或白的涂料。何况,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会有另类颜色。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却未必体现人类的文明自觉。而现代城市建设则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更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已可随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设施、设备的色彩了;而现代传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时髦趋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色彩自由的人们,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赶不赶时髦,便成为一个文明素养问题了。今天,想给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区披上各色豪华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行;但要让新城区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却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及业主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好比改革开放,我们告别服装蓝灰时代之后,如何选择衣服款式才体现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个道理。新贵夫人尽管浑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却总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感觉;女大学生们,尽管一身素雅,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一位著名画家从皇城根一带的旧城保护,已开始注意这一点了,这是值得庆幸的。否则,皇城被淹没在更加金碧辉煌的玻璃幕墙建筑群中,北京的历史文脉就彻底被葬送了。

3、服从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也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像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绝大损害。米兰作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调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则活泼得多,这两者是不能置换的。相对说来,欧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较艳丽,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而欧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较淡雅,追求一种宁静的感觉,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声”。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城市单体建筑的色彩也要服从其功能。像立交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其混凝土本色既显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没必要弄巧成拙地进行粉刷。像高层的办公写字楼,则不宜用轻浮的色彩,而像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则可以采用相对明快的色彩。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饱和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

4、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等。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一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

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绿色森林或蓝色海洋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应区别于内陆城市或特大城市。绿色环绕的小城,色彩运用即便大胆一点,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欧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的建筑色彩鲜亮,原因也在这里:小城外面环绕的往往就是大片绿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皑皑白雪,这样,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过于素淡,城市会失去生机,所以,威尼斯虽以暖红为主调,却不给人色彩嘈杂的感觉,反而显得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