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3 15:5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教育

篇1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教育对象接触得越早,所受的影响就越深刻,小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优秀文化,但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改良。在此基础上,知识学习、情感培养、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素材选择到融合方式,侧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让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和历史发展等,进一步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师爱友、孝敬父母、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如学习写毛笔字,学习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

二、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着手,从而有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学科教学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学教学工作主要在教室内展开,课堂教学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会消耗掉小学生大量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过度地关注知识传播和技能掌握,客观上强调“灌输式”教育,忽视了人文理念的传承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各科教学工作,既可以规避德育和智育不协调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填鸭式”教学方法带来的疲劳,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侧重于人文学科的应用,如思想品德、社会、历史、语文等学科,它们在知识主线、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校内活动

当前,教师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解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不足,知识体系也不丰富,很难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尤其对民族大义、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性”。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是写在书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尽量让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歌曲联欢会活动,绘画、书法、茶道、武术等艺术活动等。

(三)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展校外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将校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在家贯穿“孝悌”教育,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当前小学教育机制相配合。选取教育内容时,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海霞 赵雪芹 单位: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参考文献:

[1]丁琳琳,刘振宇.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28-31.

篇2

一、教学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

由于多年忽视,中小学国民教育中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专业研究者很难胜任其传播重任。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但在专业队伍尚未建立之前,为了切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教学师资上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如《纲要》所言,“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

以四川的绵竹年画为例,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绵竹年画南派掌门人”的著名老艺人陈兴才,有民谣如此:“村名叫做射箭台,住个老汉陈兴才,伏羲南派他掌门,年画技艺传下来。”陈兴才10多岁时便师从父亲学习年画制作,在70多年绘画生涯里,其年画不仅被当地人在过春节时张贴,还被美国、日本、欧洲的爱好者收藏,如今他的手艺正在两个儿子手中发扬光大。此外,四川还有能在25秒内变14张脸的“变脸大师”彭登怀,有从事蜀绣5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这些或藏于民间或驻于馆内的大师,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师进校园”并非难事,我校就曾在教师节、艺术节邀请过川剧院的艺术家为师生表演《贵妃醉酒》《三岔口》《昭君出塞》《拾玉镯》《盗库银》等传统剧目,共享国粹盛典。

二、教学形式:知行结合重入脑

《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通俗来讲,即以考试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与落实。如果考查中能避免死记硬背,注重方式的灵活多样,则可以有效引导中小学的教学。不过笔者以为,传统文化的教育重在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入脑入心,只要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有效抓住教学契机,用好多种社会资源,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体现学段特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除此之外,还应当“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灵活变换教学方式。小学阶段重在寓教于乐,多采用故事、游戏、歌谣等活泼有趣的形式。如石家庄市大谈小学以配乐、舞蹈的形式,编排了一套《三字经》课间操,孩子们一边诵读《三字经》,一边做操。中学阶段则可以采用文化讲座、实地参观、实践体验、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多样化、生动化。如北京四中设定专门的国学日,在当天开展祭孔活动和礼仪剧展演。

2.教学时间抓住契机,用好常态生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成人礼仪、祭祖礼仪等传统节庆和礼俗。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用好这些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探寻。如了解春节的来历,熟悉春节的习俗,学习春联的写作等等。又如在学生年满十八岁时举行成人礼仪,帮助了解古代的成人礼仪文化。成都的杜甫草堂每年正月初七都要举行祭拜诗圣活动,主祭人仪态庄重地完成净手、奠帛、诵读祭文等环节后,都会有中小学生集体诵读祭文。

3.教学场所物尽其用,开发社会资源《纲要》要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要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除了课堂这一固定场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大力积极拓展教学场所,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课程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忽视等原因,中华文化缺失、被忽视、被冷落,中华文化表达“失语”等境遇应引起高度重视。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4)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习得中华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培养中华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推荐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撰写英文阅读日记或读后感。二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三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四是组织开展诗词朗诵、英语演讲活动,开展中国画、书法、剪纸作品展览,开展音乐晚会、戏曲表演等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五是营造学校传统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点场所张贴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或悬挂书法、国画作品,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桥梁、湖泊命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办学历史积淀的名字等,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篇4

关键词:论语;践行;养成教育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88-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学校是进行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发挥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高校里发扬光大,是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可行和有效的途径。

一、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论语”试点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经典著作《论语》,是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为了弥补目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引导同学们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与锻炼多方面的技艺,来进行《论语》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在校园中营造了"研习"儒家经典的氛围,让更多人"感悟"儒家经典的哲理,使《论语》精神在学生中得以传承与弘扬,从而在培养学生掌握过硬职业素质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124”模式的践行

(一)切:研读经典,授课讲学

授课是解读《论语》原著的一种重要方式。研习班成立以来,邀请了对古典文学深有研究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从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剖析《论语》原文,结合古今中外的人与事,对原著进行多元化的现代解读。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原著的理解,更使大家从中汲取有益于当下生活的思想元素。除此之外,研习社还邀请名家为研习社举办讲座,以拓宽视野和思维。

(二)磋:细嚼慢咽,交流提升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论语》研习社自觉秉承其教育思想并积极付予实践。社团每周二开展交流会,商讨社团的运作事宜与交流个人的阶段性学习心得,提高对《论语》内涵的认识。同时,还通过征文比赛、图片展、《论语》研习刊物和社团网站的建设,为同学们提供切磋琢磨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些载体交流思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论语》的精神内化为同学们的道德自觉。

(三)琢:学以致用,躬行实践

学习《论语》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把儒家精神落到实处。因此,社团举办了校园环保活动、卫生间清洁活动,举办了针对《论语》精神实际化和具体化的“135”(一日三省五则)行动。

(四)磨:润物无声,升华弘扬

社团通过特殊的日子,把《论语》精神融入到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中,通过活动带给同学们以精神启迪。此外,研习社通过创办刊物和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论语》精神,让《论语》精神走出社团,走出校园,乃至融入社会。至2010年10月,《论语》研习社已编辑十九期社刊,并在校园内公开发行。同时,在洗手间、食堂、宿舍、宣传栏等公众场所张贴“135”行动小海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135”行动中来,为校园的美化和同学们的心灵净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收获与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论语践行过程中,我们提倡高校教育的生活化,德育不能游离于日常工作和学生日常生活之外,德育是一种体验和实践,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最根本的途径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学校在推广《论语》思想过程中,根据"80后"、"90后"学生的成长状况和思想状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是纯粹地讲解课本,而是和学生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相结合,尊重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目标追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体悟做人的道理,将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

(二)研习的内容和形式多样

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已出版不少,但一般都比较抽象,很难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我们要结合当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优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文化为矫治高校德育无效化服务。在践行内容上,除了对原文解读外,还从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剖析《论语》原文的做法,极大丰富了授课的内容;讲座、活动体验、主题纪念活动和征文比赛等形式的增加,丰富了研习的内容,调动了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不是采取教条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多采用交流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三)研读与实践并举,把《论语》精神落到实处

在研习《论语》的过程中坚持研读与实践并举,让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除了在《论语》课本上研习《论语》外,还要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论语》的真谛,从细节中感悟《论语》真知。我们不仅仅要熟读和背诵《论语》原文,更要体会其中的精神,把《论语》思想落到实际。传统文化蕴涵着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那些传统美德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必将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福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6,(10).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02).

[3]徐健,覃卫国,韦福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篇5

[关键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齐国斌.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篇6

语文是一门包含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科,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利用渗透教育,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背诵名诗名句。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背诵古诗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古诗文的欣赏、感触和理解的过程。古诗文的格调韵律,诗词中的场景画面,所呈现的人情事物,作者的喜忧感悟,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背诵古诗文的无形之中,就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分析名诗名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联想无限景象。许多古诗名句都包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反映一种博大的胸怀。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抓住古诗文的经典魅力之处,认真剖析包含的道理,感受古人的思想,努力折射传统文化的倩影,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影响。通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文化教育,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一,营造课堂整体气氛。一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应是静谧和严肃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配乐视频画面来烘托气氛。在背景音乐和情境画面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古代氛围中。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非常大气的宋词,教师可以用《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用波涛汹涌的长江巨浪作为视频画面,让学生朗读,既能凸显《赤壁怀古》的大气与洒脱,又能烘托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二,营造传统语言气氛。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可采用古香古色的课堂语言进行讲解,交流内容应以古诗文为引,以诗文背后的传统文化为主,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的交流氛围中,学习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丰富课堂文化活动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努力丰富课堂文化活动。第一,课堂辩论。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时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古诗文作为例证,或者用古人的思想作为证词。这样的辩论方式,能让学生在巩固对古诗文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第二,学生讲解。让学生自行选取一个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古诗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例如,学生可选取“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古文如《师说》《吕氏春秋》《论语》等。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去领悟这些明文名著,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传统文化拓展

篇7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222-1

1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有关机构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关于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形成了以下的结论:

首先,在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上,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基本肯定态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其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可以互补、互融。

其次,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上,大多数大学生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就目前来看,学校教育是自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他们呼吁,大学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都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2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的调查,我们看到,虽然大学生能够较为正确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看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但在实践当中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使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

2.1 大学生当中“西化”现象严重,严重背离文化传统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从开始到“”,国人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之风渐进。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对传统文化教育却不予重视。导致现在的青年学生思想当中充满了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但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例如有的大学生对影视明星,乃至许多好莱坞和西方体育明星如数家珍,但对于孔子、老子究竟何许人也,竟然一头雾水。

2.2 传统的道德观念非常淡薄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开始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从小受到大量西方文化的熏陶,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团队精神意识淡薄,而传统的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更是严重缺失。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些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就没有形成很好的责任意识,所以就无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二是艰苦奋斗美德遭到抛弃。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家境富裕者出手阔绰,家境较差者也讲虚荣、摆阔气,与人攀比。三是公德意识缺失。现在在不少大学生身上,基本的公德意识全无:成群结队闯红灯、上车不排队、不给老人让座、随意丢弃剩饭剩菜、上课不关手机、恋人当众亲热等现象比比皆是。四是缺乏诚信。最具典型的就是高校助学贷款的恶意拖欠问题。

3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3.1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1 必须坚持理论的指导地位 综上我们能够看到,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要走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指导思想是原理。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坚持理论的指导地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要与时俱进,批判的继承。

3.1.2 必须实事求是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宣讲 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日趋多元化,一些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实现其经济利益要求,在宣传传统文化时故意曲解(当然其中也不乏能力原因,对于传统文化不能正确理解)。这种宣传教育从某个角度来讲还不如不宣传。

3.1.3 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时代总在发展进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内核,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文化与当今时代的时空差距。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精神,体现时代要求。

3.2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3.2.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要增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同时增设与各学科相关的选修课,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举办各种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增加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

3.2.2 改革教学方法 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科学高效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元素。传统文化为什么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和其表象形式有关。为此,我们要鼓励教师多多思考教学方法的改革,千方百计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教育平台,尽可能的把它们吸引到传统文化上来,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2.3 要对师资队伍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训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开展得好,师资队伍是关键。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一是数量少,二是素质低:因为现在的中青年教师同样也缺乏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之前,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教育。

篇8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全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然而,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传统文化教育停留在表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笔者认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立足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三大原则、五大方法和七大策略。

一.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原则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课堂教学,多种形式并举

对高中生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贯穿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党团活动日、双休日、寒暑假参观文物古迹和各类纪念馆等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素材,只要注意挖掘,就会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总会收获累累硕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国情教育相结合,要让中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教育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系统内容。要使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人生观的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弘扬。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既继承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又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长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二.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大方法

1.读。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读书而不是看书,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法宝,全在于开口诵读。通过诵读开心窍,实现天人合一,通过诵读才能出真知,实现孔子所说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高中生所读的书籍,应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教。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时,就可以传输给学生“爱的原则”的教育,告诉学生,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3.习。温习,反复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样的经典,反复学习,会一次比一次深刻;通过习,达到对于真理的无限接近;通过习,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过渡;通过习,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习的过程和超越中,获得学习和人生的快乐。

4.省。不断总结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每日的行为,是否有过错,是否合乎道,是否有改进的地方。通过反省,使学生明白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通过引导高中生在不断地总结反省中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5.行。儒家倡导知行合一,在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知的运用和提升。学习强调笃行,需要不断把所学的知识和所悟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精神层面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长期滋养的结果。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国家治理对公民个体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

三.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七大策略

1.单元主题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不少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基本阅读版块的篇目基本是以前旧人教版的课文。虽然大体篇目没有变化,但是单元组织有所不同了。教材的单元组织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一类文体和一种主题的课文拼凑在一起,我们应考虑不同选文间的相互关系,以求产生更为丰富的单元整体价值,体现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比较阅读教学

在活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体会某一主题的内涵。

3.名著拓展教学

当前,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并不喜欢名著,对于古代文学名著知之甚少。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篇目以及“名著导读”内容以点带面进行重点分析,或探究其思想性对后世的影响,或探究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或挖掘名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生智慧等,让名篇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4.专题拓展教学

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使学生对该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主题拓展教学,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5.读写结合教学

“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种素养的实现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来完成的。阅读积累与思考是写作的先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和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各种资源,学会积累,开拓思路,勤于动脑,形成一己之得,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6.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联系现实教学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其有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指导意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语文学习更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只停留课堂与教材上。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与现实相结合,走出书本,走近生活,让学生将所受到的熏陶教育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学会正确看待自身与正确对待外界事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将知识转变成能力。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与理论上有一定的积淀之外,更要让学生在为人处世上受到影响,才能体现传统文化知识的实用性。

7.在考试中渗透部分传统文化的考查

《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有望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以此作为导向,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选修教材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语言文字运用》和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去关注我国的汉字和文化,并将文化知识有机融入到考试之中。

篇9

系统的教材。理想的人才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迫切需要系统的教材,让教师有本可教、学生有本可读,也让高考、中考有本可依。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历史上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如修身教材《四书》《三字经》《弟子规》等。古往今来,这些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造就了各领的杰出人才。可见,教材对于科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多么重要!

著名散文家张晓风说:“影响我一生的两本书,一是《论语》,一是《圣经》。”西方社会以《圣经》为基石,那么,中华民族也应以《论语》为精神导引。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道德缺失的春秋末期,他用儒家思想拯救了社稷,安定了国家。《四书》是他的思想主张的集中体现,现代人不仅要传承之,而且要和现代生活相链接,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创造性地指导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就教育领域而言,在中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体系如果能够以《四书》为蓝本,取其精华,再将其发展为浅显易懂的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表述形式,一定会受到中学生的欢迎。

看看台湾,他们有修身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这是台湾学校的必修教材,总共六册,内容是对《四书》的解读,供台湾高中一、二年级使用,每周安排1课时。这套国学教材在台湾沿用了40年,80%的台湾人是读此书长大的,所以台湾人的儒雅与这套书的普及教育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要借鉴古今中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范式,特别是比较成熟的教材编写模式、教材的使用技巧、育人的成功经验,然后再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需要,来编写自己的系统国学教材。

目前大陆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材(以人教版为例),有两本选修教材,即《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先秦诸子选读》将《论语》选读了7节,将《孟子》选读了7节,将《荀子》《老子》各选读1节,将《庄子》选读了5节,将《墨子》选读了3节,将《韩非子》选读了2节。

由于福建省语文高考的文化经典部分只考《论语》和《孟子》,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只教《论语》和《孟子》,并且没有完全依据选读里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更谈不上补充课外的必要营养了。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内容又过于深奥,而且高考也没有“必考”,故很多教师就基本上“无暇文津”了。可是,我们看看台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虽是由民间编写的(经“教育部”审定后由民间发行),各个学校可以自由选用,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必编必选必教必考的。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能够在台湾得到很好的传承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此,我们要系统地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就要鼓励多方国学有识之士来共同研编。如厦门松柏中学就组织教师编写了《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礼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友文化》《中国仁文化》《中国信文化》《中国廉文化》等国学系列校本教材。一个学校的编写力量很有限,如果两岸的有识之士能够携手编写一套中华文化经典教材,那将是利国利民、有益于千秋万代的好事。

有序的课程,有序地推进

在先秦百家各种思想流派中,儒家之道以其积极人世的精神,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感,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纲要》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爱国、处世、修身”,与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纲要》从宏观的角度,要求传统文化教育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人手,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则应从认知开始,教育学生在认知中修身,在修身中处世,在处世中正己,在正已中对照治国的理想,从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实际上,这就是引导学生从理解感悟开始,慢慢体味,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判断力,提升理性认识,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达到取精华去糟粕的目的。

“有序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课程,在初中阶段主要有:书法、语文、历史、音乐、戏剧、美术、校本课(含地方传统礼仪习俗)等,在高中阶段则有:语文、文化经典、古典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含世界历史)、古代人物传记、校本课(含民俗风尚文化遗产)等。《纲要》指出:“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这就意味着:在中学阶段,几乎所有课程都要覆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最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当属语文、历史和校本课。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于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校本课中,很多学校规定《国学》为必设校本课,每周一节,持之以恒,旨在让学生形成较好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蕴。

为切实贯彻《纲要》的要求,中学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重在有序落实。如学生在(初一年级)刚进中学的懵懂期,可先学习“礼”和“怎样交友”;在初二叛逆期,可学“孝顺父母”和“明确学习的方向”;在高一年级要学习“仁”和“义”,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义利”的能力;在高二则要学习“诚信”和“廉耻”,进一步提高学生诚信以及面对诱惑的定力。对于以下课程,我们可以每学期上一个模块或专题。

初中阶段:初一开设《中国礼文化》《中国友文化》;初二开设《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初三便把以上内容列入中考考试范畴,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家园合作;兴趣点;多媒体

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幼儿期是人格与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应当使得幼儿在德育、美育、体育以及智育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倡“无欲则刚”、“洁身自好”等,在接人待物方面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学习方面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意志品质,这些高尚的思想理念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具体分析。

一、开展家园合作

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中,践行家园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成效的迅速实现,而且拉近了老师、孩子以及家长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义、实施方法以及目的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并且以家长的行为举止影响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或者家园联系会等,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工作的进展,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活力。其次,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幼儿园可以尝试跟家长一起,开展学术沙龙、以某方面文化礼仪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文化接龙游戏等形式,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到文化教育中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在玩乐中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下加深对相应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再者,教师要结合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安排以及家长的时间安排,和家长一起,带领孩子们参观古典建筑、拜访老革命家、欣赏有意义的影片以及围坐操场玩游戏等,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在结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把握幼儿兴趣点开展教育工作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天真烂漫,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孩子的兴趣点,结合他们的个性成长特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其一,教师可以先与孩子们进行聊天,通过沟通大概了解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天真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教师可以正好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将传统文化穿去,以孩子们能够适应的思维模式,借助于讲故事的手段,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理解是不存在问题的,逐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催化剂成效。其二,小孩子对动手操作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图片、具有特殊意义的花朵等图片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并且为他们准备好所需要的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用具,让他们通过跟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制作出他们认为与老师提供的图片最吻合的形状或者图画,在孩子们的动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几个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让幼儿们进行回答,在答完之后教师给予正确答案的指导和讲解,在一边动手一边讲述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模式,让幼儿园的小课堂气氛更加具有活力。

三、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中将多媒体融入进去,为教育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鲜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之余,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更多地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尽可能多地搜集孩子所感兴趣的图片、音乐、视频等,为信息化课堂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教师可以就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视频播放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所选取的素材一定要是色彩明亮、声音清脆、画面丰富的,激发出学生对其的青睐度。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观看之后,可以模仿其中的相关舞蹈片段,让他们去模仿和表演,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兴致盎然的观赏中了解了更多关于传统民俗的知识,也在热情的表演中对所学到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民族特质的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中华民族的振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策略与方式,真正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