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与治疗; 现状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156-03
doi:10.14033/ki.cfmr.2015.04.077
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非常常见,其发病率在儿科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中占首位,特别是在学龄前期的儿童及婴幼儿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小儿的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其诊治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1 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
站在解剖学的角度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与成人的呼吸系统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别,其鼻腔相对来说是比较短小的,并且鼻道狭窄,黏膜下层没有海绵组织,咽部相对来说是垂直、狭窄的,喉部相对比较垂直,支气管、气管的管腔弹力纤维组织存在发育不良的现象,并且其黏膜比较柔弱,难以将废物有效排除,肺脏中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含气量相对较少,而含血量相对较多,这使得其气体交换面积较小,与成人相比,胸廓及肺的回缩能力均较小,并且由于其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导致其呼吸道免疫功能偏低,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1]。
2 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冬季节[2-3],在其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病原学监测,这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关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越来越广泛,下面就对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予以简单介绍。
2.1 小儿呼吸道的细菌感染
有很多种细菌均能够导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对相关的致病细菌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国内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是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一些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的病原菌,并且这种类型的病菌具有非常高的耐药性,这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临床上主要的消灭微生物病原体的方法就是应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耐药性细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导致抗生素的研发速度难以满足实际的抗菌要求,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
2.2 小儿呼吸道的病毒感染
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非常的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有关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中,我国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有学者在对39例持续喘息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的方法,从中检出了12例博卡病毒,这是一种首先由瑞典学者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能够引发儿童肺炎、支气管炎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将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两者的大部分临床症状相似,其中较常出现的是发热[5]。
另外,有相关的研究中,对342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研究,发现其主要感染病毒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流感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则比较少见,在实际的病毒防治工作中,我国还没有研制出能够安全有效的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但是对于该病毒,有学者发现M2-1基因mRNA中的pshRNA7816对于该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其中M2nRNA的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于病毒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应,能够有效的提升被病毒感染了的细胞的存活率,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其有望成为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一种新型基因治疗类药物,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6]。
2.3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属于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其治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期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有关儿科哮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很多研究投入到了儿科哮喘的研究工作中,有研究发现,哮喘患儿中的白三烯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提升。另外,有学者在对280例毛细支气管患儿的长期随访中发现,婴幼儿的支气管炎是很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的,导致哮喘发生及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就是:过敏体质,单纯母乳喂养、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BGG是其主要的防护措施[7]。
3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现状
3.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有研究表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与血清硒、锌等微量元素以及T细胞亚群等的浓度变化有关,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小儿的血清硒、锌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体内血清的硒与锌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硒的升高与血锌含量的显著降低[8]。因此,王曾礼[9]认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中,可以将患儿体内血硒与血锌的比值作为其中一个参考指标。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中,应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咽拭子进行检查,看其中是否存在支原体活体,以此来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面,应用这种检查方法,与血清学检查的检出率相似,但是在抽血检查的过程中,不需要要求患者空腹,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直观,对于患儿及其家长来说,这种检查方式的接受度更高。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其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对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比较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10]。研究表明,其在患儿体内的升高程度与患儿体内的白细胞数目没有相关性,可以将其应用于药物疗效评价及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工作中[11]。将血清前清蛋白应用于小儿急性呼吸系统的感染的病因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将其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与疗效观察工作中。
3.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仪器检测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仪器检测方法就是胸片检测,其具有简便、经济、快捷的优点,这是胸部检查过程中的优先选择项目,与胸部透视相比,其显像更加的清楚,能够清楚地看到细微的病变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仅仅是应用X线检查,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怀疑是支气管异物的患儿来说,仅仅依靠X线检查,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对儿童实施X线检查,对其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12]。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内容就是肺功能检测,通过该项检测能够对患儿气道中是否存在阻塞予以客观的反映,并且对于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这是临床中的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等疾病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并且其可以为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疗效的评定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是在对症程度的评价工作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13]。由于小儿的依从性比较差,在对其开展肺功能检测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与仪器与成人检测是不同的,儿科肺功能检测工作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潮式呼吸意义快速胸腹腔挤压法、强迫震荡法、气流阻断法、超声波法、体描仪法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工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4]。
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由于其纤支镜柔软可以弯曲,具有较大的视野范围,将其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中,能够直接检查到肺部局部出现的微小病变,并且能够对气管及支气管的动力学状况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集诊断功能与治疗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在小儿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不明原因的肺部病灶、咳血、气喘、反复咳嗽的检查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其还能够作为先天性气道异常类型及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发热、喉痉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对于肺功能严重损害、近期具有大量咳血、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是严禁使用的,这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交大的损伤[15-16]。
在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有明确其发病类型,才能保证相关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对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予以简单介绍。
4 小儿呼吸系统的治疗现状
4.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
氨溴索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药物,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导致其呼吸道分泌物容易滞留于肺部及气管中,这会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常出现难以治愈或者是治愈之后反复发作的情况,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祛痰药物,其能够有效的稀释痰液,并且还能够湿润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对于抑制小儿呼吸系统炎症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17]。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对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症型脑病、严重喘憋、全身严重中毒症状、高热不退等合并症的重症肺炎患儿,可以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需要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不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并且该种药物尽量不要应用于极低体重儿的慢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或者预防工作中。
免疫增敏剂,通过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应用免疫增敏剂来改善其免疫功能,提升其治疗效率已经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手段,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增敏剂划分为:中草药、化学合成小分子、微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生物制剂就是免疫球蛋白,其能够通过调节补体与细胞因子的功能来诱导靶细胞的凋亡,并通过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等方面进行调节,来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常用的一种微生物制剂是斯奇康,其能够通过增强小儿体内U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嗜碱细胞膜的稳定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感染素的生成,从而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及集体细胞免疫进行调节[18]。
目前临床上报道的相关的中药组分也比较多,如:牛膝多糖、黄蔑多糖、香菇多糖等,其都是活性非常强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可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提升患儿的免疫能力,以便于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9]。
4.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辅助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有:(1)吸入氧气雾化,这是一种将氧气作为驱动气的雾化吸入法,通过氧雾使药物形成微小颗粒,治疗过程中,患儿在吸入药物的同时,还会吸入一定量的氧气,有利于患者肺泡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20]。(2)吸入NO,这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其能够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其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中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且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离子、提升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对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患儿在吸入NO之后,能够起到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这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具体的吸入持续时间、吸入最佳浓度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21]。
综上所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非常的常见,并且其种类众多,导致其发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患儿的自身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对于患儿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其常见的几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对于临床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胡长青.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1.
[2]何少茹,孙云霞,梁穗新,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8(7):239-242.
[3]靳蓉,卢根,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2,28(19):555-558.
[4]卢根,靳蓉,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16):689-692.
[5]郝素莲,张亮.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26(9):1023-1026.
[6]韦珍爱.41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21-122.
[7]范木英,杜晓华,余泽明.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5(7):456-459.
[8]赵昱.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3,25(13):1234-1236.
[9]王曾礼.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现状-呼吸系统疾病(11)(上)[J].新医学,2013,12(11):1024-1028.
[10]邵彩虹,姚静,余琼,等.小儿门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25(19):306-309.
[11]张海英.被动吸烟与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30(15):556-558.
[12]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7(13):741-743.
[13]童志杰,邓力,周名秀,等.小儿纤支镜在婴幼儿喘鸣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9(8):1145-1148.
[14]杨永弘,刘春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8(6):1026-1028.
[15]程雪艳.浅谈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7):852-854.
[16]陆权,曾玫.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5(5):101-103.
[17]于翠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探讨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37-138.
[18]薛辛东,黄敬孚,宋国维,等.常频呼吸机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9):147-149.
[19]谢城.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0(7):303-304.
[20]古力尼沙・依明,拉・提.与季节变化相关的常见小儿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疾病[J].临床误诊误治,2013,42(11):1023-1025.
篇2
【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04-02
1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1.1环境准备患者接受治疗的治疗环境应空气流通,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保持在18-20℃、50%-60%的温度、湿度。
1.2病人的精神及体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事项的宣教,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基本情况,不用对其过于担心惧怕,如患者为儿童应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其配合治疗。
1.3雾化量的调解治疗开始时不应把剂量调节到最大,应从小量逐渐调节到最大。因开始时就调节到最大会导致患者出现憋气、呛咳的表现,尤其是儿童患者,更易受到刺激而出现上述表现。如在进行治疗中患者出现咳嗽的表现时可让其停止治疗,先喝水缓解咳嗽后再进行治疗。
1.4采用合适的进行治疗期间患者应采用一个比较舒适的进行治疗,因治疗的时间比较长,舒适的可促进治疗顺利完成。可采用座位的进行治疗,此不但可让患者的胸腔相对比较大,且不易出现疲倦,尤其儿童患者,家长可在其身边辅助其进行治疗[2]。
1.5时间选择治疗不应在患者吃晚饭之后治疗,因药物会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易于出现呕吐、恶心的表现。应尽量减少冷刺激给患儿带来的不适。药物现用现配,以保证疗效:因雾化吸入药物不含防腐剂,稳定性差,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1.6密切观察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出现发绀、烦躁、喘憋等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避免患者情况恶化。
2雾化后护理
2.1注意预防口腔感染因霉菌易在弱酸性环境中生长,所以在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病人的口腔清洁,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和舌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如用2%NaHCO3溶液漱口等。以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此外,雾化吸入器的清洁消毒很重要。雾化器最好一人一个,专人使用。每次用完要将雾化吸人器冲洗干净后再用冷开水洗净,放置干净容器内备用[3]。
2.2雾化吸人完毕,并协助患儿用温开水漱口,婴幼儿喂温开水,对患者的面部等处进行清洁,清除面部、口腔内残留的药液。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出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咳嗽无力者,护士应协助给予翻身、叩背,借助外力的作用震荡痰液,使其易于咳出。
参考文献
[1]孙群,张素梅.氧气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第5期第97页.
篇3
关键词:羌族;儿童;疾病谱;变化趋势
了解一个地区住院儿童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分析儿童病种结构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当地儿童疾病的区域特点和时间趋势,对于评价社会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以及为政府决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目前相关数据更多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缺乏县级基层医疗单位儿童病历分析,更缺少对少数民族儿童疾病谱的系统报道。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有人口30多万,主要聚居在四川省的茂县、汶川、北川县等地。北川县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族8万多人。北川县人民医院在5.12特大地震后遭受毁灭性破坏,于2010年9月迁入北川县新县城。本文就5.12地震后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3159例羌族住院儿童病历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来源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川县人民医院的羌族住院儿童。
1.2 方法 疾病诊断参考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及有关专业会议的统一规定,疾病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标准,采用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及疾病顺位统计方法,P
2结果
2.1总体情况 2011~2014年共收集羌族住院儿童病历3159份,其中男性儿童1755例,女性1404例,男:女=1.25,无统计学差异(χ2=0.65,P>0.05)。儿童住院数逐年增加,到2014年已突破上千例,见表1。
2.2年龄分布 年龄2 h~16岁,平均年龄32.71月。各年龄段以1~3岁儿童最多,共1221例,占全部病例的38.65%;0~1岁婴儿其次,901例占28.52%;其它依次为3~7岁803例占25.42%,7~12岁199例占6.30%,12~16岁35例占1.11%。
2.3 羌族住院儿童疾病系统构成 各个系统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为主,始终占居各年度发病的前3位,所占比例超过90%。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高达近80%,且近两年有上升趋势。新生儿疾病所占比例为2.82%,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病、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意外伤害等各个系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都没超过1%,见表2。
2.4羌族住院儿童疾病病种构成 每年度住院儿童前10疾病病种构成不尽相同,但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基本上一直占居各年度发病的第1、2、3位,特别是支气管肺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数远远高于其它病种,见表3。手足口病在2012年和2014年都上升到第4位,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也从前2年第10位上升到后2年第7位,高热惊厥在2014年进入前10位,提示这三种病发病都有上升趋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从2011年后没再进入前10位,发病数呈现逐年降低。4年中未见白喉、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病例;流行性腮腺炎每年散发,符合当年流行趋势。
2.5疗效和住院时间 治愈1278例,治愈率为40.46%,好转1843例,好转率为58.34%,治疗有效率为98.80%。未愈34例,死亡1例,其它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6.18d,住院时间≤3d的病例为342例,占10.83%。
3讨论
随着5.12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顺利完成,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事业取得了长远发展,儿童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就诊率不断提高,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羌族男性住院儿童比女童多,可能与我国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及某些疾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有关。发病年龄集中在0~7岁,占92.59%,其中1~3岁儿童占全部病例的38.65%,主要原因是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滴度下降,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渐增多,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较弱,易受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细菌感染[2]。
本文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占据着疾病谱的首位,与国内多地文献报道一致[1-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婴幼儿本身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②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多,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得不到很好控制。WHO提出儿科今后重点是加强呼吸道管理,努力降低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增强环保意识,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儿童保健,做好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1,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疫苗的广泛接种,许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一些新发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不断出现,特别是手足口病近年上升明显,保持高发趋势,这与手足口病病原体多样,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性及致病性都较强,又无疫苗免疫等有效预防手段有关,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5]。
参考文献:
[1]马丽霞,王广新,李楠,等.1998~2009年山东省住院儿童疾病谱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5):4445-4448.
[2]张姝,黄志,宋萍.我院10年来住院儿童疾病谱构成及变化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2):132-134.
[3]金克微,李昌崇,蒋永贺.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流行趋势6987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898-900.
篇4
每年数十万人因流感死亡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可因患者年龄不同而异。其中婴幼儿常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咳嗽、咽喉红肿、呼吸系统损害、肌痛等。而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可发热也可不发热,还会有咳嗽、肌痛等症状。但由于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患,因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极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
由于疾病报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尚无有关流感疾病负担的数据。但美国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大约有3.6万~4.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大于65岁的老年人,每年大约有超过20万人因流感而住院治疗,估计每年与流感和肺炎相关的经济损失高达375亿美元。WHO估计,全球每年有25万~50万人的死亡与流感有关。由此可见,流感是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今年流感病毒以B型为主
目前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流感流行季节,大家又都开始纷纷推测这个流行季节里流感的可能变化。但很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人们还没有一种科学的手段可以准确预测未来流感发病的走向,我们只能通过加强监测做一些短期的预警预报,以最大限度降低流感对人们的危害。
从目前全球流感监测的情况来看,美国第35周的流感样病例数约占门诊病例的0.7%,低于国家的基线标准(2.5%)。欧洲CDC公布的30余个成员国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欧洲各国都处于流感的低流行状态。我国国家流感中心最新一期简报也显示,我国整体流感活动仍处于低水平;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低于4.0%,检测到的流感病毒均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
从目前北半球的监测结果来看,近期流感将整体上呈平稳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流感病毒的不确定性是众多其他病原微生物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今冬明春流感的最终走向还要依靠未来的监测数据进一步判明。
重点人群每年都应打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武器,通过一年一度的流感疫苗接种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流感的危害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手段,尽管今年流感疫苗的代表株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由于每年流行的病毒不尽相同,因此,流感疫苗通常由当年最可能流行的3个病毒的病毒株制成。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而注射一次流感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只能维持一年,同时注射疫苗后需1~2月才能充分发挥免疫效果,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建议需要接种疫苗的人员,特别是那些老年人、孩子等重点人群,还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有多大?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15 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60 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最需要接种疫苗和不宜接种疫苗的人
篇5
【关键词】居民 死因 标化死亡率 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09-02
死因分析数据是研究人口变化规律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既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因此,找到影响居民生命及健康危害最主要的疾病及其变化规律,对制定科学并切合实际的卫生工作计划、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2005~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居民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该地区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为控制相关疾病和科学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来自于公安局年报数,年总人口数取年初人口与年末人口的平均数准。死因资料来自于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核实的居民死因报告卡,由专人负责审核并确定死因,按ICD-10分类编码,交区疾控中心质控并录入计算机。
1.2 诊断标准和质量控制
死因资料每月与民政殡葬部门核对,每年进行2次死因漏报调查和死因诊断核实,每年底与公安、妇幼部门核对并数据互补。
1.3 统计分析方法
疾病和死亡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所有卡片进行统一编码分类,录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DeathReg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相关率的标化。
2 结果
2.1 人口及死亡人口概况
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2005~2009年累计人口数为189290人,其中男性93772人,女性95518人,性别比值比为0.98。五年累计死亡1149人,其中男性563人,女性586人,总人口粗死亡率为607.0/10万,标化死亡率469.46/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600.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4.80/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613.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0.10/10万。(见表1)
表1滨湖街道2005~2009年居民总死亡率1/10万
2.2不同性别、年龄别粗死亡率
不同性别、年龄别的死亡率曲线呈“V”字形,即小年龄组,婴儿死亡率较高,但1~4岁明显下降,5年里共报告7例,5~9岁降至最低程度,仅报告1例,10岁以后死亡率又逐步上升,45岁开始显著增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的幅度也明显高,符合一般的死亡规律。这与一些地方报道的信息一致。除婴儿组外,男性的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
表2 滨湖街道2005~2009年不同性别年龄组粗死亡率 1/10万
2.3 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2005-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主要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16%。进一步对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五年中前5位死因是一致,男女前5死因在居民全死因中的比重分别为91.11%和89.59%。(见表3)
2.4 简略寿命表分析。
2005-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71岁,其中男75.57岁,女79.66岁。从时间变化来看,5年间全人口和男女性期望寿命均呈现缓慢增高的趋势。2009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7.73岁,其中男75.58岁,女79.67岁,与2005年比较,男女分别提高了0.09岁和0.12岁。
3 讨论
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2005~2009年的死因资料分析显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这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0.16%,这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一致[2]。并且可能与近年来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改变有关。因此,应加大力度做好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2005~2009年滨湖街道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婴幼儿及老年人死亡率较高,与死亡的一般规律相符;不同性别居民总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压力较女性大有关。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逐渐增高,提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制,以进一步提高和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3]。
恶性肿瘤在全死因构成比中均居第一位,更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元凶,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升高。表明中年至老年前期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提示有效开展戒烟,减少被动吸烟、改善生存环境和大气污染将是防治肿瘤的重要措施。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主要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变化明显,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度摄人,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增高。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体力活动减少,紧张的脑力活动,易激动的情绪,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都会引发血管运动神经活动的障碍,因而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也居多。损伤与中毒一直位居第四位,可能与长三角地区交通发达,加上私家车购买增多,机动车意外事故容易发生有关,作为一种非疾病性的社会问题,是造成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且突发性强[4],青少年的死亡率较高,应加强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其死亡率[5]。
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饮食不规律、缺少体育锻炼、吸烟和肥胖等不良因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研究,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加大慢性病信息的收集面,掌握一定时期内监测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及变化情况,评价慢性病干预效果,同时能够监测慢性病流行趋势和引起的疾病负担,确定防治重点。同时,要严格制定驾驶员培训制度。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大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降低意外事故发生,减少损伤与中毒导致死亡的重要举措。
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特点,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市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尽早诊治疾病,防治结合,从而达到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地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YoungTK PopulationHealth:ConeeptsandMethods[M] NewYork:Oxfordu niversityPress,1998:205.
[2]李立明流行病学[MJ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5.
[3]于梅,李静,张广莉,等.1991-2005年济南市历下区居民死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72--4676.
篇6
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54-02
doi:10.14033/ki.cfmr.2015.05.0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但它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疾病[1]。引起COPD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常由吸烟、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吸入等引起[2]。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黏痰、呼吸困难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解痉平喘、祛痰止咳、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一些新型的药物逐渐运用到了COPD的治疗之中。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对120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均排除肝肾功能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0~75岁,平均(63.5±5.7)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2~73岁,平均(61.7±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方法,一般为祛痰、平喘、抗感染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其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药物为沙丁胺醇气雾剂(β2受体激动剂),100~200 μg(1~2喷)/次,雾化吸入,疗效持续4~5 h,每24 h不超过8~12喷;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抗胆碱能药物)40~60 μg/次,3~5次/d。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变化,对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预计值进行观察[3]。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经治疗后,咳嗽、咯痰、呼吸苦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未闻及肺部音;(2)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肺部音减弱但尚未消失;(3)无效: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肺部音清晰可闻[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二大非传染性疾病[5]。其中老年人更是COPD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加剧,COPD的发病率每年还在不断增高,如何有效地治疗COPD是现在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COP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有血丝,尤其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随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表现。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上一般采用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消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但随着医药学不断地进步,一些新型药物被用作于COPD的治疗中,其中主要以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为主[6]。通过对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的药学分析可以得出,其对COPD的治疗具有针对性作用。
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对老年人的疗效不低于年轻人[7]。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品等,均可以抑制哮喘患者偏亢进现象,与β2受体激动剂有互补作用,对老年哮喘患者有显著疗效。从表1可以看出,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联合使用,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3%,两种药物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对COPD的疗效且肺功能情况明显改善。
COPD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所以不仅要积极治疗,预防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COPD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能够有助于减少以后COPD的发生,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防止COPD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此外,对于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予以干预[8]。
本次研究中,通过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观察组60例COPD患者,和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60例对照组COPD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永春,解清颖,蒋雪梅.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临床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21):196-197.
[2]李建华.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8):23,54.
[3]龚永莉.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0-11.
[4]毛.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5):188-189.
[5]薛玉强,朱叙德.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502-503.
[6]李勇燕.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90-491.
[7]刘琳,贾宏博,王致洁,等.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75-76.
篇7
[关键词]小儿; 肺炎;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70-01
婴幼儿中枢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加之护理系统解剖学特点,肺炎的发病率很高,可以占到肺炎入院的50%,其中,小儿肺炎也是小儿死亡病例的第一原因。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对药物治疗进行配合,是小儿肺炎治疗的关键措施,本文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样本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19例小儿肺炎患者,其中新生儿24例,婴儿54例,幼儿25例,学龄前儿童1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上,所有患者都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不畅,严重者有呕吐、腹泻等症状,X射线显示,肺部纹理变化,有阴影。
1.2 治疗方法[2]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中,阿奇霉素应用最多,按照患儿每千克体重每天给药10mg,静脉滴注。同时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通过改变环境、调节饮食、改善患儿呼吸等方式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是指一般的常规护理工作,包括病房环境清理,保持病房内空气通畅,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以18-22℃为宜,湿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儿童病房进行美化,比如悬挂卡通壁画、添加各种玩具,对病床等设施进行修饰,增加色调,以增加可爱、活泼的气氛,消除患儿的陌生感。
2.2 氧疗
氧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低氧血症,以改善患儿出现的呼吸苦难、烦躁不安等症状。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情况及病理状况,对小儿进行氧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一般采用鼻导管法给氧,对于那些烦躁不安的患儿,则考虑面罩给氧;(2)所有氧疗均需要湿化,温度控制在36℃,以免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刺激;(3)对于一般患儿,氧浓度控制在20%-30%,流量在1-2L/min,对于严重缺氧甚至发生紫绀的患儿,可以将氧浓度提升至70%,甚至更高。
2.3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最初为干咳,无分泌物,后期可发展成为顽固性连续剧咳,随着炎症的增加,分泌物也越来越多,更多的粘稠分泌物会导致患儿呼吸不畅,威胁患儿的生命。一般使用空气压缩泵作为动力,将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该方法起效迅速,一般在3-5分钟即可见效,可以持续5个小时以上,对于由肺炎引起的呼吸不畅、呼吸道阻塞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4]。
2.4 发热护理
体温升高也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体温在38.5℃以下的患儿,可以通过冰袋、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并减少衣物,补充水分,防治患儿出现虚脱的症状。对于体温在38.5℃以上的患儿,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以免过高的体温对小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2.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个小儿肺炎治疗及护理的基础工作,由于患儿年龄太小,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是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要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科普宣传,讲解肺炎的成因、临床表现以及患儿目前的状态,消除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家长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小儿的护理工作。
2.6 饮食护理
母乳是小儿最好的饮食来源,由于小儿没有完善的消化系统,只能通过母乳获得能量,值得注意的是,母乳还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能力,这点对于患病的小儿尤为重要。对于由于小儿肺炎导致的呼吸不畅患儿,需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用小汤匙喂食,避免呛服。对于已经断奶的患儿,则考虑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流食,以增加其体力及免疫力。
2.7 中药贴敷护理
中药外敷也是小儿护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听诊肺部水泡音明显处,外敷两层纱布,里面放入芥末及普通面粉的水合物,比例为1:4,以能够均匀覆盖且不渗漏为宜。最外层覆盖衣物,以进行保暖,每次外敷时间为20min。使用这种方法要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变化,有些皮肤敏感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灼热、痒痛的症状,则应立刻停止外敷。
2.8 肺外并发症的护理
小儿肺炎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产生并发症,比如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还可能引起腹泻、心肌炎等[5]。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可能的并发症进行防治,比如进行保护心肌细胞的治疗,口服胃肠道粘膜保护剂,调节胃肠道菌群等,最大程度的减少肺炎带来的各种后果。
3 结果
经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以及上述多个方面的精心护理,本次研究中119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后遗症发生。部分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由于提早预防,对患儿的影响较轻,由此可见,对患儿的临床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具备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在环境、患儿、家长及辅助治疗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对于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凤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8例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30):151-154.
[2] 张昌智.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5(5):3676-3677.
[3] 邱为民,谢琴.小儿重症肺炎56例护理体会.[J] 海南医学, 2009,20(9):160-161.
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教;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讲座;处方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73-02
健康教育工作是全民健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开展好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支持与协作。医院是开展健教工作的第一窗口,要全面系统的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就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1 提高领导认识
首先要对各基层单位健康教育负责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大家更清楚什么是健康教育;什么是医院健康教育;什么是健康促进;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有哪些。
1.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使他们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1.2 医院健康教育:一是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对其及家属所实施的健教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身心康复,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和改变不健康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2]二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各类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
1.3 健康促进定义。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1.4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A、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临床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型的中间环节。
B、是医疗保健服务的组成部分。(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一种治疗方法)
C、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
1.5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针对人群分为以下几类:
1.5.1 院内健康教育对象:
①病人和妇幼的健康教育
A、住院病人;B、出院病人;C、门诊病人;D、体检群众;E、孕、产妇
F、参加儿童保健的0-7岁婴幼儿
②职工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非卫技职工;物业保洁、护工
1.5.2 院外健康教育对象:
①社区居民群众;②学校学生;③慢性病患者;④企业单位职工。
2 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成立健教领导小组、健教科,必要时可设立健教门诊、戒烟门诊,两门诊可同室而用。健教科应了解各部门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考核标准。健教组织成员应由预防保健、妇、儿保、计免、传染病、慢病管理的相关人员组成,由业务领导主要负责。科室要于年初制定健教年度计划,具体时间表,半年一次小结,有健教发展规划,每年底进行健教工作总结。平时工作要统一做好各种健教台账,如《健教讲座资料台账》、《健教处方发放台账》、《健教媒体播放登记台账》、《健教义诊咨询登记台账》、《出院病人回访登记》、《健教组织会议台账》、《健教宣传资料印制台账》等。
3 完备设施与制订制度职责
应按标准配备规范的健教设施和器材。在医院内有2-4平方米的室内外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专栏。每月根据季节多发病、慢性病、健康卫生日的具体情况,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板块,并留取照片、文稿资料做台账。其次要配备健康教育讲座的常用器材,如笔记本电脑、DVD机、投影仪及投影布、音箱、话筒、功放、激光笔、白板(白板笔、板擦)、健康教育PPT课件和健康教育资料片DVD光碟、录音笔。所有配备的硬件设备要求登记造册,由健教专人负责。
应制定《健教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健教工作职责》、《健教人员岗位职责》、《健教资料档案整理和收存制度》、《病区健教工作制度》、《门诊健教工作制度》《健教医师工作职责》、《医院控制吸烟管理规定》、《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4 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内容
4.1 直接指导。临床直接健康指导,门诊可在导医台、健教门诊、候诊大厅、输液室、就诊室进行。诊室内的医生可根据病人病情的诊断给予初步健康指导。医护人员给病患疑问的解答与健康指导,在工作之余,最好将答疑情况登记在《健康教育咨询登记本》上。
4.2 纸质宣传。在候诊大厅、输液室、各门诊室内可设置健教资料宣传盒,摆放各类健教处方、宣传单页,任群众、患者随手取阅。尤其在一站式服务台和输液室内还可摆放资料报刊架,可订阅一些与健康有关的杂志或报刊供群众和患者取阅。以此来方便大家对健康知识的关注。
4.3 健康讲座。根据不同人特点定期组织健教育讲座。并留图文资料。健康教育课件要求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格式统一用PPT,也可插入一些短片。自行制作的健教课件通常有:《心血管病的防治》、《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防治》、《肿瘤的防治》、《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婴幼儿健康》、《胃肠病的防治》、《肝胆疾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皮肤的保养》、《手纹诊病》、《营养与健康》、《老年健康维护》、《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免疫系统的维护》、《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健康饮食观》、《传染病的防治》、《突出事件卫生应急的基本常识》等。
4.4 媒体宣教。候诊大厅和输液室内可安装电子大屏、电视、健康传媒移动电子屏,定期循环播放一些有关健康话题的宣传教育片。
健教宣传片的选择与制作。最好选择群众喜爱看的、时间简短的、专题性的、常见病、慢性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新技术等方面的卫生常识。可在网上下载《健康之路》、《生命的秘密》《孕妇分娩过程》等系列片,转换格式,再刻录成DVD光碟,发放到各卫生健教点进行定期循环播放。
4.5 义诊活动。结合卫生宣传日开展相关主题义诊咨询活动。要提前一周书面呈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再则要由外协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的物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表明所开展的义诊活动性质为公益性,无涉及产品销售营利的内容。征得许可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人员、横幅、展板、绶带、台签、血压表、血糖仪、台桌椅、健康教育资料等),在义诊当日活动中可提供免费测血压、血糖、免费咨询、免费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单页、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资料备案。
4.6 外联协作。医院健教负责人与社区领导和学校领导应保持密切联系。社区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在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以及学生健教课程前,最好能事先报请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以便属地卫生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和介入其中,使资源共享。避免一些假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不规范产品促销的行为。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健教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近期和中期评价又称效应评价,共六项指标。远期评价又称结局评价,共两大方面指标。
5.1 近期效果评价,因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所以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5.2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如单纯母乳喂养率)、行为改变率(如戒烟率)等。
5.3 远期效果评价(结局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远期效果包括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价的指标有:A、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B、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
针对以上指标内容,健教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合理、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便基层机构好自行评价。但在健教远期效果评价中,需要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对人群健康会产生综合影响作用。所以,不能简单进行结局评价时,须排除众多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客观结论。一般基层医疗单位人力、物力有限,不建议做这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装修;室内;环境污染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美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盲目的追求外在享受的后果就是忽视了安全性,即由于装修材料、建筑材料和室内家具不合格而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高水平的生活条件带来高档享受,同时也带来高浓度的室内空气污染。而人类由于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约有85%以上的时间将是在室内度过的,婴幼儿和老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其中有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高达11万,装修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5万人,其中约有50%是儿童,据一家儿童医院的血液科统计,接诊白血病的患儿中,90%家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中国装饰协会调查,目前我国城镇装修过的居民家庭中有80%存在甲醛超标问题,2004年北京千户装修家庭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甲醛超标的占60%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室内污染对身体的巨大危害,开始转而追求一种更加健康自然的装修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1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适时推出和制订了一系列的文件,对室内装修中涉及的各种有害化学材料的使用进行了限制。
1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内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人们在室内的活动产生的,可产生SO2、CO2、可吸入颗粒物、细菌、尼古丁等污染物。二是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在使用过程中可向室内释放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及NH3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由人的室内活动产生的污染,大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且与装修无关,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以下内容主要是探讨第二种污染源的危害与防范办法。
1.1甲醛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突变作用等,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5)已将甲醛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现在的居室装修,出于成本的考虑,很多都选择了人造板材,而人造板材的胶粘剂是脲醛树脂,为了提高粘合度,常常添加过量的甲醛,由于国家标准以前没有对人造木板中的甲醛的释放量进行限制,因而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人造板材中残留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当积累当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人造板中甲醛的释放时间较长、释放量较大,所以对室内环境中甲醛的超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甲醛污染,我国于2001年12月10日出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应对此问题。
1.2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室内燃烧产物通常包括CO、CO2、SOx和NOx等,CO(一氧化碳)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燃烧物不完全燃烧所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严重者可致人瘫痪甚至死亡。CO2(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二氧化碳不能还不能被人体吸收,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缺氧。室内的CO、CO2污染常发生在有燃烧器的家庭或有地下车库的居室内。
1.3生物类的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尘螨等,来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机体。在室内,如建筑材料、空调设备和加湿器都有微生物滋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微生物是引发各种中毒、感染和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的疾病如头痛、发烧、哮喘、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皮炎以及传染性疾病。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建筑物综合症”和“建筑物关联症”。
1.4可吸入的颗粒物质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种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以及户外渗入。其中香烟烟雾中大约有50种成分已经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1.5氡(Radon)及其子体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集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氡气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进而诱发肺癌。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氡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第一大因素是由吸烟所致),美国环保署已将氡列为危险的致癌物质,每年美国人中因吸入氡气而死亡的已达两万人。
1.6氨氨气是无色,腐蚀性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4mg/m3,会对皮肤、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刺激。氨主要是来源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是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而违规添加了含有氨的添加剂。氨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在温度升高时,会缓慢从墙体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空气中氨含量超标。人体长期接触超标浓度的氨气,会出现胸闷、头晕、疲劳等症状,味觉、嗅觉减退,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等,所以不得不防。新晨
2室内环境污染防治
以上本文分析了室内装修中污染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危害,为了减少危害,原来污染,给大家一个舒适、健康的家居生活,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对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2.1通风首先应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污染的程度,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室内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可随飞沫飘浮达30个小时以上。相反,可以通过流通将污浊空气飘走,换了室外清新无害的新鲜空气,病毒、细菌就难以在室内滋生繁殖。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物浓度显著降低,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让人感到呼吸顺畅,精神焕发。
篇10
[关键词] 手足口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14-04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ZHU Qingfe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Medical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832002, China)
[Abstract] Hand-foot-mouth disease is an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it's pathogen include various enterovirus, coxsackie virus and ECHO virus, susceptible of population is infant, contact transmission is mainly route of transmission. Hand-foot-mouth disease frequently epidemic outbreak in kindergarten in summer and autumn. Majority of patients' symptoms are slight, the mainly clinical features are fever, benign croupous angina and herpes at palm、foot bottom, nates; a few patients are grave, to appear centrallesion, pneumonedema, pneumorrhagia, circulatory collapse, even died in emergency room. We have no specific treatment to cure HFMD at present; we have to provid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FMD, it will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
[Key words] Hand-food-mouth disease; Diagnose; Treatment
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易在幼托儿童中爆发,尤其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年长儿及成人亦偶有发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及心脏损害,甚至死亡。2008年3月底以来,我国安徽、山东、河南等多个省相继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即出现多例死亡病例,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鉴于加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及医疗工作中的现实应用意义,本文就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余种,均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l,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呈球形,无包膜,直径27~30 nm。衣壳由60个相同壳粒组成,每个壳粒由4种多肽组成,均来自于原粒壳粒蛋白VP0(VP1、VP2、VP3、VP4)。其中VP1、VP2、VP3暴露于衣壳表面,带有中和特异性抗原的位点,VP4位于病毒衣壳内部。VP1蛋白是病毒中和决定因子,直接决定病毒的抗原性[2]。因为肠道病毒无脂质外膜,故亲脂性消毒剂对其无作用,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高锰酸钾、漂白粉、甲醛、碘酒能使其灭活,紫外线可降低其活性。病毒耐酸、耐弱碱,在pH 3~9的环境中稳定,因此,胃酸、胆汁不易使其失活,强碱可使其失活;病毒耐低温,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56℃高温30 min可使其灭活。
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疫情发生,无明显地区差异性;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节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冬春季节,考虑其原因与夏秋季节适宜肠道病原体的增殖及人群在高温季节的特殊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2~10 d,平均3~5 d,病程一般为7~10 d。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有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其主要传染源,二者比例为1∶100,因隐性感染者比例大,所以手足口病常在短期内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难以控制。感染者鼻咽部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因此,直接接触患者、接触被感染者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用具、吸入感染者排出的带病毒的呼吸道飞沫均可被传染,但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病毒污染的水源和医疗器械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3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病毒经上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人体,先在咽部上皮细胞和小肠增殖,再转移至其附近的淋巴组织中增殖,然后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扩散至脑膜、脑、心、肺等有病毒受体靶细胞的脏器和组织。VP1在病毒表面形成峡谷样结构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吸附过程,随后病毒空间构象改变,丢失VP4,丢失衣壳,基因组RNA进入胞质,通过转录、翻译,复制出二代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抑制宿主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细胞坏死,引起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使受侵袭组织和器官发生相应的病变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发热、皮疹、咽峡炎、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心肺衰竭、死亡。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可在1周内自限;少部分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临床称之为重症病例。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已证实CVA16、ECHO、EV71感染均可出现重症病例,但重症病例大部分为EV71感染所致[3]。现有研究表明,人类是EV的唯一自然宿主,EV在人体内有广泛的受体,因此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EV71是一种高度嗜神经病毒,脑干是最易被EV71感染的部位[4],因此,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概率远远高于感染COX-A16和ECHO者。目前对EV71引起重症病例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以下几点:
①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途径接种EV71均可导致脑炎、迟缓性瘫痪、心肺衰竭及死亡,脑干中EV71滴度高于小脑和大脑,EV71可以沿神经传导[5] 。②EV71感染可损伤大脑、脑桥、延髓、小脑和脊髓,脑干损伤主要集中于延髓腹侧、被侧和中间,这些部位是与血管运动有关的交感抑制中枢[6];EV71感染合并脑干脑炎患儿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7]。③EV71感染时VP1大量合成,VP1可影响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抑制EV71感染细胞的增殖和生长[8]。一般认为EV71直接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肾上腺髓质持续兴奋,一方面介导肺血管收缩,引起脑血管液体静脉压升高;另一方面引起细胞内钙聚集和膜性结构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急性肺水肿[9]。
4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我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把手足口病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但临床工作中,多数医务工作者更倾向依据临床表现把手足口病分为四期[10]:手足口病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普通病例可认为是处于手足口病期,病情不再进展的患者;重症病例相当于病情进展到神经系统受累期及以后的患者。
4.1 普通病例
一般无明显的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疱疹性咽峡炎及手掌、足底、臀部及膝关节附近斑丘疹或疱疹;无心、肺、神经系统异常。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咽门、软腭、腭垂等处散在灰白色疱疹,1~2 mm大小,四周有红晕,数量不多,2 d后疱疹破溃,遗留2~4 mm白色溃疡;手掌、足底、臀周皮肤上出现稀疏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突起,内含混浊液体,如绿豆大小,一般无疼痛及痒感,5 d左右消退,不留瘢痕。患儿可同时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泻。绝大多数患者在1周内自愈,无后遗症。
4.2.重症病例
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后1~4 d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水肿、肺出血及循环衰竭,预后凶险。
4.2.1 神经系统损害 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并发症。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急性迟缓性麻痹、共济失调等;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4.2.2 呼吸系统损害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性音。
4.2.3 循环系统损害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5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查
5.1 血球分析
白细胞计数普通患者多正常或轻度升高,重症病例多明显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无明显改变。
5.2 生化检查
血清ALT 、AST、LDH、CK在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均可见明显升高,但随着病情好转普通病例患者的指标会很快下降到正常水平,重症病例恢复缓慢;普通病例空腹血糖、电解质多正常,重症病例血糖可明显升高,并有部分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
5.3 脑脊液检查
普通病例无需完善腰穿、脑脊液生化检查;重症病例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蛋白、糖及氯化物大多正常,与普通病毒性脑炎类似。
5.4 病原学检查
5.4.1 核酸检测 使用逆转录-套式PCR法直接对感染患儿血液、咽拭子、粪便、脑脊液、疱疹进行检测,可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使用不同组型病毒株特异性核酸序列做引物进行RT-nested-PCR进行鉴别诊断,以区别EV71核酸和COX-A16核酸。此法快速、简便、敏感、价廉。
5.4.2 病毒培养分离到病毒颗粒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但病毒培养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严苛,且培养的时间较长,尚不能广泛开展,亦不利于临床快速诊断。
5.4.3 血清学检查取患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若特异性抗体有4倍及以上增高,则有诊断意义;或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包被的EIA法直接从粪便标本中检测相应抗原的肠道病毒。
5.5 物理学检查
5.5.1 胸部X线检查普通患者多无异常,部分患者可见双肺纹理略增粗,但随病情恢复迅速吸收;重症病例可见双肺纹理增多或网络状、点片状甚至大片阴影,部分患者单侧为主,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呈肺炎、肺水肿征象。
5.5.2 头颅MRI或CT检查普通患者无异常,重症患者表现为以脑干损害为主,可见上脑、基底神经节病灶,部分病例累及脊髓和硬膜。
5.5.3 脑电图检查普通病例多无异常,重症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5.5.4 心电图检查普通病例多正常或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动过速、期前收缩、传导阻滞,部分病例可出现ST-T改变。
6 手足口病的诊断
6.1 临床诊断病例
6.1.1普通病例在流行季节发病,或有HFMD病患者接触史,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无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部分病例不发热,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臀周皮疹。血球分析、血生化、胸部X线等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
6.1.2 重症病例在流行季节发病,或有HFMD病患者接触史,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同时有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热程超过3 d)、嗜睡、四肢反射性抽动、抽搐、头痛、呕吐、呼吸急促等表现[11],在就诊时或住院期间出现皮肤苍白或发绀,呼吸急促或呼吸节律不整,心率快,达180~200/min以上,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心肌酶升高、血糖增高(>150 mg/dl,8.325 mmol/L),腰穿检查颅压增高,胸部X线、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异常。
重症病例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常意味着病情异常危重,濒临死亡:
6.1.2.1 频繁抽搐、昏迷加深,或存在脑疝迹象,GCS评分一般3~8分。
6.1.2.2 呼吸浅促、困难,烦躁、心率增快,短时间内出现口唇发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音,氧合指数呈进行性下降。
6.1.2.3 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肢体软瘫,胸部X线检查出现右侧肺水肿或双侧肺水肿。
6.1.2.4 持续的心率增快,达220~240/min以上,甚至270/min,持续数小时,降低体温、吸氧不能明显降低心率;少数病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可反复出现)和房颤等;患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血压明显升高,四肢厥冷,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足底青紫,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明显延长,可>6 s。
6.2 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①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测到CVA16 或EV71特异性核酸,或从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人肠道病毒(COX-A16、EV71、ECHO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②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③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人肠道病毒(COX-A16、EV71、ECHO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
7 手足口病的治疗
HFMD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主要采取减轻炎症反应、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的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相应调整。
7.1 普通病例
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使用利巴韦林或蒲地蓝、板蓝根等抗病毒;患者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时给予退热、止咳、止泻等对症治疗,注意积极防治继发感染。
7.2 重症病例
注意隔离,严密监护,出现神经系统受累时应及早降颅压并控制液体入量,可快速静点甘露醇注射液0.5~1.0 g/(kg・d),建议20~30 min内滴完,4~8 h1次,根据病情调整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总量2 g/kg,分2 d静点;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基泼尼松龙20~30 mg/(kg・d),或地塞米松0.5~1.0 mg/(kg・d),连续使用3 d后改为常规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分1~2次给药。积极控制感染,可据病情选用抗生素静点;对处于心肺衰竭期重症患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采取正压通气模式,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 cmH2O,PEEP 4~8 cmH2O,f 20~40/min,潮气量6~8 ml/kg。并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由于颅内高压及正压通气需要,应抬高15°~30°,减少反流,并应放置胃管,为避免发生脑疝,减轻颅内压波动,可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等药物进行镇静麻醉,并放置导尿管以避免尿潴留刺激导致的腹压增高,同时联合使用米力农、多巴胺、山莨菪碱等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循环,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可维持静点异丙肾上腺素0.2 μg/kg。
对症治疗;注意监测患者呼吸节律及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改变,随时调整抢救措施。
对于手足口病,目前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亦无特异性治疗,因此,临床医师对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的认识水平决定着其对手足口病的诊断能力,影响着最终的治疗结果。所以,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降低减少感染、流行概率;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手足口病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育才,李兴旺,朱晓东,等.儿童危重肠道病毒71型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征与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2):1250-1254.
[2]McMinnpc.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l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ance[J].FEMS Microbial Rev,2002,26(13):92-106.
[3]KowTong C,HsiaoLing C,ShanTair W,et al.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herpangina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in Taiwan,1998-2005[J].J Clin virol,2006,37(18):48-52.
[4]黄晓楠,应剑,陈应华.1997-2004年全球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科学导报,2007,52(18):1022-1027.
[5]Chen CS, YaoYc,Lin SC,et al.Retrograde axonal transport:A major transmission route of entemvirus 71 in mice[J].J Clin Viral,2007,8(2):8996-9002.
[6]Kao SJ,Yang FC,Hsu YH,et al.Mechanism of fulminanl pulmonary edema caused bv enterovirus 71[J].Clin Infect Dis,2004,38(13):1784-1788.
[7]Huang MC,Wang SM,Hsu YW,et al.Long-term cognitive and motor Deficits after enteruvirus71 brainstem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J].Pediatrics,2006,118(10):1785-l787.
[8]Yeo WM,Chow VT.The VP1 structural protein of enterovirus 71 interacts with human omithine decarboxylase and gene trap ankyrin repeat[J].Microb pathog,2007,42(15):130-l36.
[9]李兰娟.手足口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6-42.
[10]Lin TY,Chang LY,Hsia SH,et al.The 1998 enterovirus 71 outbreak in Taiwan: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Clin Infect Dis,2002,34(12):52-57.
- 上一篇:电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 下一篇:数学教育概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