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空间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文化空间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文章以太湖县图书馆晋熙书屋、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及文献手稿收藏室的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为例,剖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35-02
1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概况
我国公共图书馆展陈设计正在一个发展的阶段,设计形式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图书馆展陈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形式大同小异,很难彰显出一个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展示的个性。目前,图书馆的展陈形式大多以静态陈列为主、以展品为核心、简单的互动并存。在展陈空间的设计上,目前我国图书馆都只是将展陈设计当做是单纯的室内空间设计,并没有将展示设计与整个大的空间环境联系起来,如与建筑物本身、与建筑内部构件以及与外环境融合起来。
近几年,在国家及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浪潮下,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一个又一个新馆落成。在新馆建设中,如何做好公共服务空间的设计,满足读者的需求,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做好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是公共图书馆学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2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特点
2.1彰显地域文化,注重特色手法
一个区域文化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要想做出好的展陈设计,必须要了解区域文化历史,剖析文化根本,考证文化源流;必须对区域社会的历史环境以及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史料文献和文物进行收集和整理、整序;必须对区域主要历史文化、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做深入挖掘,找出其社会精神内核,从物质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文献中找出地方文化之魅力;必须通过充分挖掘文化历史,利用历史文化的特征、符号,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来显现文化特色,通过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展现地方文化的内涵。
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要根据展示的文化内容和所表现的区域文化内涵,把握好展陈文献物品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展陈文献物品是空间展示的主角,是传播地方文化知识信息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展陈文献物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构建完整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在空间的处理上,文化内容和空间形式在设计上要保持相互统一与呼应,以便实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果。通过展示的文化内容和文献物品的充分结合,尽可能凸显展陈文献及其所传递信息,以达到极致。
2.2彰显文品魅力,注重文化内涵
展陈设计应根据总体设计理念,保持展陈文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协调统一,从而确定展陈文献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法,设计展陈文献文物用具的尺寸、形状等。根据陈展文献的类型、风格、尺寸、色彩、造型,为达到一定的展示效果,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法,用最佳的创意去表达凸显所传递的信息。展品是展示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也是展示目的和任务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陈展空间“形式”设计是在原有建筑造型空间基础上,根据空间的平面形状以及所处的区域环境条件,运用物质的、技术的、艺术的手段,将展品、道具等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以一定的序列关系进行组合排列。其目的是将展品的文化呈现出来,将其所赋予的文化艺术魅力和历史文物价值传达给人们。其以占据一定场所空间为先决条件,并借助于实物陈列、版面、灯光、道具、音像、色彩等综合媒体有效地传递信息,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
2.3彰显开放能力,注重功能布局
展陈设计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空间的艺术化达到给人心灵震撼的效果,并给人留下了空间的强烈冲击力的感受。空间是读者的第一感受,其他事物次之。空间设计必须是开放的,突出主题性、人文性、艺术性、文化内涵性,揭示、传递地域文化和人文概念,实现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人与人全方位的对话。优秀的设计会使读者在进入空间领域后,便被它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意境所吸引,激发读者强烈的信息拥有欲望。同时,空间设计组合要有序列性,注意空间的层次关系,即整体与局部、大空间与小空间及空间与空间的组合,强弱处理要得当,张弛有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展示文献物品和内在的文化内涵逻辑。
同时,还要重视灰空间的处理。灰空间是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包括建筑群周边的广场和绿地。虽然灰空间经常被忽视,但连接展陈空间的灰空间可以起到调节展陈空间和人的情绪变化的作用。有了灰空间的存在,可以使完全封闭的地方文献展陈空间与户外空间取得广泛的联系,从而使读者有情景交融的感觉。
2.4彰显感官效果,注重节能环保
展陈设计不仅是内容、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根本,设计必须根据人体功能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满足人的需求。设计还必须在综合考虑读者的共性和个性后,从展品的展陈方式到与人的视角、视域、视距再到光源的布设、角度、照度的关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视觉效果,给人感官上的冲击,使得渲染艺术氛围等趋于合理性。
同时,空间设计所用的材料材质、家具选配、灯光运用要充分考虑绿色环保,低耗节能。如油漆选用无公害产品,甲醇成分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通风环境良好,采光尽量使用自然光,灯光尽可能选用点光源,这样既节约能源又利于保护文献文物藏品,使展陈空间环境达到无毒气、无有害物质的境界。
3以太湖县图书馆为例分析
3.1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晋熙书屋
晋熙书屋,于2002年8月建成,收藏了太湖籍人士的近千册各类作品。现收藏有清王大枢《西征录》、李振钧《味灯听叶庐诗草》(孤本)、赵文楷《石柏山房诗存》及当代赵朴初、何鹏、孔凡礼、王曙、赵酬、赵洛、赵国青、石楠、熊尚志等人的手稿、著述、编著,其他各界人士捐赠各类文书、字画、家谱等,共计3,000余册(件)。
凌波: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研究凌波: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研究在晋熙书屋的设计中,运用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个性化的空间,展示了空间信息传播通过空间实体间接地与读者、观众交流,使读者在展示场所获取知识信息的功能。同时,设计还注重读者对空间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充分考虑读者的行为习惯,注意流线节奏,用深入浅出的手法,将文献传递的知识信息内容展示给了读者,达到了引导读者去体验、去思考、去提问的目的
在设计中,晋熙书屋以中国古建筑形态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典型江南屋檐的表现形式――嫩戗发戗的型制来处理主入口的屋檐,并配以实木手工雕花对开门。在色彩运用上,晋熙书屋选用沉稳的暗红色,显示古朴、典雅、凝重的感觉,传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同时,晋熙书屋将处于上下层的二层建筑空间完整结合,很好地处理了整体与局部、大空间与小空间相结合的关系。
3.2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
在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的设计上,其主墙面色彩用佛教黄,墙面中间配置具有徽州特色(江南园林型制)的凹嵌式园型拱门造型,墙面上方铺盖深黄色琉璃瓦屋檐。顶棚用白、黄两色相间进行处理,既四周顶面饰白色油漆,中间圆形顶面饰黄色油漆,寓意“天圆地方”以及佛教文化的“天人合一”,从而以达到“静身静心”之境,营造出“寂静清出”的意境。墙面两边悬挂着佛教名人的对联“狮山问禅 二祖寻踪”,传递出当年二祖慧可在太湖狮子山、司空山一带弘扬佛教、创立中国禅宗学说的信息。
3.3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文献手稿收藏室
文献手稿收藏室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徽文化的元素,江南园林粉墙黛瓦的制式。其都是根据空间的具体尺寸来设计展陈用品的,从文物展示架到文献展示柜再到文献收藏橱,从文房用具到陈列用品再到生活家具都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按照展陈需求制作的。如依据手稿的陈列制作了展示柜,依据文献文物品的展示制作了文物架,依据典籍的保护收藏定制了实木手工雕花樟木橱等。又如陈列室主入口门楼展示的“敬书斋”匾额就是根据文献的内容和特征来确定它的展示形式的。此匾额是书房用匾,书写者为清代赵先生(1808~1877),是嘉庆元年状元赵文楷三子、赵朴初先生太曾祖父,也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岳父。此匾额镶嵌在地方文献室入口门楼下方是最恰当不过的,不但向人们传递了陈列室的建筑功能,而且凸显了“敬书斋”匾额文献文物藏品的文化艺术魅力和历史文物价值,进而展现了其历史文化的内涵。楼梯通道玄关处的展示物品的处理手法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回纹实木窗框装饰的横梁上方展置有清光绪三年县令符兆鹏手书匾额“堂开画锦”;墙面挂有集汉寿侯关羽的手书的拓片“说好话 读好书 做好人 行好事”。走进楼梯通道,古朴简洁而又明快宁静的空间让人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空,给人遐想与探求,同时还舒缓了读者的情绪,净化了读者的心灵,为下一展陈设计作了更好的铺垫。
4结语
以上是笔者从事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之谈,一个好的展陈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再是要注重空间的构造、布局和表现方法。一切空间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对自然物质的理解。一切物质都可以为我所用,理解了它、掌握了它就可以去表现它、运用它,从而做出精美的艺术品,展示物质文化的内涵,传递历史的知识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卢一民.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96(3).
[2]段虎.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河南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 黄河水城;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40-02
东营是一座新兴城市,与其它城市相比,缺少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如何实现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转变,需要利用城市文化建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空间体现黄河水城水文化,实现文化与场所设计、城市生活的结合。同时,城市空间建构也只有依托于城市文化,反映城市文化,才能塑造出和谐的城市形态,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1 概念解析
水文化的概念较简明的说法是,有关水的文化或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黄河水城水文化可理解为人们在黄河水城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水和谐相处的境界。
2 主要水文化类型
挖掘东营地域文化,结合东营实际情况,现有文化类型包括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古齐文化、吕剧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石油工业文化、渔业文化、农垦文化、航运文化和水生态理念等。经过对黄河水城各类文化的分析,将东营地域文化提炼为以黄河文化为渊源、古齐文化为根基、孙子文化为精髓、革命文化为底蕴、石油文化为主体、移民文化为补充、民俗文化为特色、海洋湿地文化为创新、生态理念为灵魂的黄河水城水文化。
3 文化空间体系构建
在打造黄河水城形象品牌的工作中,应该充分重视城市规划工作的作用。通过城市规划的指引,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面明确水城形象,突出黄河水城特色,提升黄河水城文化内涵。
3.1 市域水文化发展结构
水文化以“水城”为载体,构建“一心五片”的水文化结构。其中,黄河水城包,以“九横十纵”的水网水系为依托,是东营市各种文化的综合融汇区。重点体现黄河文化、湿地文化等物态水文化与石油文化、生态文化理念等特色文化的结合,突出城市生活特色,打造中部水城文化区。五片包括入海口、广饶、河口、利津和港城文化片区。分别体现东营市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湿地生态文化,孙子文化、古齐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海洋文化和航运文化。
3.2 中心城区水文化发展结构
3.2.1 城区文化体验核心、节点设计
文化节点为特色文化集中区域,由文化轴带相连。文化设施布局以“九横十纵”为载体、以“一河一路”为骨架,重点突出广利河的文化景观作用,主要体现黄河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等景观水文化,同时将孙子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等水文化要素融入景观建设中,展现独具特色的黄河水城水文化。中心城区构建“两主两次”的文化体验核心。打造区政府-文化公园体验主核心与市政府-清风湖公园文化体验主核心,以及西城文化体验副核心与高新区文化体验副核心。
3.2.2 城区文化体验轴设计
在城区内部形成串联主要文化核心及节点的体验线路,为人们提供深入了解和体验黄河水城特色的机会。打造黄河路及广利河两条文化展示轴。提炼多条次要文化体验轴,通过次要文化体验轴在南北纵深方向连接主要的特色片区、特色社区、高校、公园等节点,形成体验不同区域文化的线路。
4 水文化空间设计指引
4.1 城市风貌塑造水城文化
在整体层面塑造水城意象,将水城文化的塑造与城市的水系网络格局、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景观风貌设计、公共艺术表现结合起来,形成“以水为纲、以水为脉、水润全城”的空间风貌感受。将水景观、水形象与城市生活、地域文化充分结合。原则上在滨水区、富水区要尽量表现地域文化的内容;在贫水区则尽量通过设置雕塑、小品、喷泉等形式表现水文化内容。
4.2 建筑形式表现水城文化
1)建筑风貌片区的文化表现
建筑形式要充分表现水城文化特色。在东城核心区,对业已形成的“浓荫遮碧水,绿树抱白楼”的良好景观传统进行保护和延续。在其它风貌片区,结合各自特色打造丰富多样的亲水、近水的水城新意象。
2)建筑单体的文化表现
从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和重要地标建筑突出现代感,体现开放、创新的特征,整体风貌要求协调,但在不同的文化特征区域,通过局部构件、符号的变化体现各自文化特征。
4.3 公共空间植入水城文化
1)利用不同水景元素,增强公共空间的亲水特征
在水利用条件较好地区(如东城区以及其它未建设区域),尽量通过挖水、引水、留水的方式将公共空间与水景观相结合。增强不同水元素的表现方式,提升各公共空间的水文化意象与趣味性。
2)结合城市公共活动,增强亲水空间的文化表现
打造“可观、可近、可触”的宜人亲水空间。建造滨水步道,连接城市街区和水系并在重要的滨水节点设置适合东营地区居民日常活动习惯的公共设施,吸引人群。
4.4 景观设计结合水城文化
1)体现地域特征
景观设计要结合东营丰富的自然湿地资源,着重体现湿地特色,景观元素的设计可加强对独特水生植物的利用,体现自然景观的特色。
2)借助夜景设计
东营应重视重要滨水地区的夜景设计,借助夜景照明的造型、色彩、肌理、材料以及空间来表达东营的文脉主题,如历史主题、纪念主题、民俗主题、宗教主题等等。以此来表达东营特定的精神内涵,创造宜人的环境和愉悦的夜景景观,展示优美、和谐的整体城市形象。
3)延续历史文化
通过景观设计表现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加强对东营历史的解读,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重要的历史文物、典籍、名人、事件的表达,通过各种建筑、雕塑、游廊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展现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4)增强参与性
景观设计结合水体强化人的参与性,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设施,增强滨水空间的可达性。设置连续的滨水步道满足人们健身放松的需求;设置多样的水景雕塑,使人们在感受美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加水文化广场、公园内部可参与的水景设施,使人们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城市水文化。
4.5 水体利用重视水伦理
1)重视水灾防护理念
加强水灾教育,从环境水利角度出发重视防洪治水,确立防洪减灾的社会意识;大投入高质量建设防洪减灾工程;进行河道防洪综合治理,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是水城建设重要的内容。
2)重视水生态与水伦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建设中,将保护水生态与重视水伦理作为重要的观念进行培养,构筑在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的道德准则,形成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共处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东营市规划局.为城市编织一个美好未来[R].
[2]东营市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0(初稿)[R].
[3]侯光明, 李金昆,等.黄河三角洲创新型城市系统思维—东营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4]刘美海,赵会才.打造湿地之城, 展现城市魅力[J].城市规划.
[5]孙德祯,崔建国.关于东营地域文化问题的思考[J].
篇3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综合体最早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如今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它又迅猛地涌向了二三线城市,以其自身的优势迅猛发展,但是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必然出现极大的问题,缺乏理论指导,盲目建设,再加上开发商往往只重视城市综合体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而这些效益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城市综合体中的外部景观设计,由于对外部景观的忽视,导致城市综合体设计既没有特色又不能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而这正是现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1、城市综合体及其外部空间景观
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中的广场、中庭以及道路系统,是全部综合体极度集约化的交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经由地面、地下以及空中走廊等高层次的空间体系,构成整体一致的交通流量,并和外界城市交通具有紧密的联系。综合体和城市衔接地带是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和外界城市衔接的窗户,它的景观设计水平对全部综合体的第一印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综合体庞大的物流量与人流量,这均要求建筑体的外部有某种程度的与之相符合的过渡空间,能适时对物流与人流进行疏散,同时为居民提供集散的场所。外部空间景观是城市和综合体衔接的过渡区域,它的设计要和城市的整体环境相适应,以便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
2、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倾向
随着商业综合体发展,建筑造型层出不穷,外观审美也在悄然改变,但唯一没有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吸引眼球、增加购物交易,增加顾客选择光顾的几率。商业建筑造型不仅仅是外装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参与性。也就是说,建筑的外表作为形式的一部分,不应只是作为人或顾客站在某一角度、某一地点观察和感受的对象,更重要是吸引着顾客进入建筑物内购物。因此,今天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不仅要符合人们传统意义上的美感,还要兼负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吸引潜在消费群体的功能。这就要求商业综合体建筑不仅在功能上日趋丰富,体量上日趋扩大,而且在造型上也要更为丰富多彩。目前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外观设计具有如下倾向:
2.1、造型戏剧化倾向
建筑以巨大的体量,自身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使得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广告效果,特别是当商业建筑形体以解构、动态的形态出现时,它以更独特的形象出现在社会,本身也就成为极强的媒介,成为视觉焦点,极大的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那种能强烈引人注意的设计风格无疑成为商家首选。建筑物自然也成了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纪念碑,成为建筑师向社会及业主兜售的商品,商场的本质概念被最大化的强调,因此戏剧性是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2、色彩包装化倾向
如今,建筑本身也作为一种强势的信息体,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包装色彩如红色、紫色、黄色等醒目的色彩大量应用,已成为整体的、新颖的建筑形象、成为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3、我国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一方面能源危机使小汽车的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旧城开始退败导致国家开始兴建新城。随后,为了复兴旧城开始建设大量新形态的商业和办公建筑。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形态的设计理念需要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建筑、城市、人被综合考虑并联系起来,建筑不单单只是一个独立的形体存在城市中,它是城市构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系统相联系。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就是响应城市的发展,运用新的设计手段和开发模式将城市多个功能,如商业、住宅、办公等集中在一定的土地上,最终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外部空间的概念最早由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芦原义信描述的外部空间偏重于城市的、整体的,是大范畴的外部空间。彭一刚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指出“外部空间与建筑是虚实的关系,犹如砂型(模子)与铸件的关系,呈现一种互余、互补、互逆的关系”。外部空间通常具有两种典型的形式:一种是以空间包围建筑物,一般称之为开敞型外部空间;另一种是以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空间,具有明确的范围和形式,一般称为封闭型外部空间。
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它比一般含义的外部空间具有更广泛的城市空间特征。一方面,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是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外延;而另一方面,它是城市空间系统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设计中,为了共筑一个完整有序的城市空间系统,除了建筑自身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因素,还要考虑其与周边建筑和街道的空间结构关系,并与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比较注重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的融合和过渡。
3.2、注重综合体景观与周围城市的宏观联系
城市综合体为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也要从城市这个背景出发。在做城市景观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景观环境的角度,构建起城市和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令综合体和城市的景观相交融,紧跟城市总体规划的步伐,构建出一个综合的城市空间。所以,在开始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时候,应当把环境景观设计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完成环境和建筑的协调规划,防止产生景观和建筑的互相隔开的显现,要由整体到局部,由大环境到小环境,由宏观到微观,设计出具有综合品质的城市景观。
3.3、巧妙设计休闲场所
将步行街道想象成人们聊天、约会、偶遇的各种场所,通过事件的串联转化成为各种广场,再将购物疏散街道人性化,曲折化,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景观的序列变化之中,创造出舒适悠闲地场所。
3.4、发挥超高层建筑的标示性作用
设置屋顶绿化、露天剧场、墙体绿化等,形成立体空间的绿化效果,丰富景观层次。
3.5、选择不同季节的植被配置
丰富四季的季象,避免单调、乏味。并且注重植物的高低错落,区分植被的阴阳喜好,通过点(孤植)、线(列植)、面(丛植)到地面、空中连廊、屋顶的绿化创造四季景观,丰富景观层次。
3.6、将城市地域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景观中去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特征的代表,是城市个性与气质的表现,因为对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建设,当城市中许多极富城市文化感、涵盖着城市历史感的景观,均慢慢地被现代化的没有特色的景观所代替,丧失了城市原有的特色文化,更使得城市毫无特色。设计者在对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传统文化建筑的保留,善于从城市历史文化中提炼出优秀的元素,与现代化的手法结合表现出来,这样将现代化的城市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使得人们对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更有归属感。
4、结语
商业综合体建筑模式已经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而形成今天比较成熟的建筑类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开始跳跃性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节奏下,商业综合体与其他先进建筑思想被引入我国并在先锋思想理念带领下逐步开始在各大城市中扩张。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和建设与国际日益接轨的时候,设计指导思想和开发建议应当体现出适合在国内社会环境下的商业综合体发展模式。目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城市人口、汽车数量、城市规模等参数),商业综合体作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对城市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城市交通是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是整个城市的骨架连接城市各功能空间。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又是联系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交通的节点,因此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联系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参考文献
[1]胡霄雯.基于城市交通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2]徐岩.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篇4
前言:徐州地域特色休闲文化要考虑资源的独特性、地域的相邻性、文化的传承性、产品的完整性、市场的针对性;乡村休闲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将对区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实现区域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丰富和拓展乡村休闲区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文中以贾汪茱萸养生谷设计为例,对点地域特色的乡村休闲文化区设计进行研究探索。
贾汪茱萸养生谷开发休闲文化区现状分析
1.项目区位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区东北38公里苏鲁交界处,属徐州市边缘区位。东部与邳州燕子埠镇、宿羊山镇相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及西北部与铜山区接壤;北部、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和台儿庄毗邻。贾汪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位于贾汪区城市东部,北侧为山水大道,西侧为茱萸路,通过山水大道与贾汪城区相连,并可快速的通往高铁徐州东站、高速公路以及徐州市区。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于贾汪,更对于我们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吸引更多游客到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体验农业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购买生态农产品等,使其成为徐州市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
茱萸养生谷具有“山、水、林、田”的资源环境特点,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条件以坡地为主,高低起伏,分布有农田、水塘、山地、树林等,现状种植以山茱萸、桃树、琵琶、石榴、山楂、杏树等为主。规划区内部道路系统基本已经形成,路面以石子路面为主,路况较差。规划区北起山水大道,西起茱萸路,东至山体,南至现状道路,用地面积约47公顷。项目地块高程约80米至140米之间,西部高程较低,地势平坦;东、北部地势较高,多以丘陵为主。基地块东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小,比较适宜开发建设;东、北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大,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优势。
贾汪茱萸养生谷地域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淮河流域的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无霜期280天,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02.4毫米。地质地貌方面:贾汪区南部系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为丘陵山区,有主要山峰55座,其中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为徐州市境内第一高峰,项目基地地形地貌属于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属于大洞山山脉范畴。土壤植被方面:土壤以黄色土壤为主。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代表植被类型以山茱萸以及各种果木资源为主,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使这里成为理想的农业观光旅游的胜地。水文资源方面:规划区内有水塘一处,以及雨季雨水冲刷形成的山涧,贾汪区规划对其实施补水工程。基地拥有基地内拥有水塘、山泉各一处,可作为基地的主要景观资源。山体农田方面:山体拥有林木资源丰富,拥有各种果木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规划区内岩石形态优美,岩石缝隙间野草丛生,岩石与野草相互衬托。同时在山坡之中分布各种形态的奇石,形态各异。农田可种植经济作物,也可种植有机粮食,可发挥农田的生产以及观光功能。
2.人文环境
贾汪区地域文化特色很明显,概括起来有“四色”,即“古色”、 “绿色”、 “黑色”、“红色”。“古色”是以白集汉墓为代表的汉代墓葬文化,贾汪群山遍布汉墓,有规模较大的占据一山,有普通墓室集群分布。当然,包涵药师文化、道家文化。“黑色”即徐州百年煤城之母韩桥煤矿为代表的煤炭文化。“绿色”即以万亩桃园、万亩石榴园为代表的农林观光文化,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桃花节赏游活动。“红色”即以运河支队之乡、佩剑将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贾汪区发展旅游休闲群提供了有利条件。
乡村生态景观区规划设计构思
为了使规划区域散发活力,组织和建设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文工程系统、动植物群落系统、人行活动体系等,使之能够承载真实而丰富的生态系统,创建独特现代农业及农业旅游的发展框架。营造“田、林、山、水的景观特色,将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园区特色鲜明的景观系统”。
1.景观空间设计乡土性
规划区通过对现状环境的处理,形成曲径通幽的原生态景观,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概括提炼乡土的大地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强化景观特征,通过人工营造的精细景观与大地景观相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的景观序列。在公共设施和人流比较集中处设置小型的景观广场,可以形成亲人宜人的理想空间。
2.绿化系统设计生态性
绿化系统规划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生产和园内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绿化系统的空间定位应与功能组团的建设相呼应,以道路绿化及岸线绿化为主,通过点线面组成规划设计绿地系统,形成集景观、环境、休闲等功能为主的绿色框架、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植物配置上符合生态原则,营造四季有花,四季各有季相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不同时节都有观赏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园区“可览”、“可游”、“可赏”。植物木土化,在树种选择上以本土植物为主,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空间的承载能力和空间的延展性,使植物生长到最佳状态。3. 生态农业园设计生活性
生态农业产业园立足以生态农业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之路。该项目的建设,始终遵循“绿色效益”的规划发展理念,园区从绿色建设、水土保持,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生态建设,使其不仅在园区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于周边环境的改善,调节小气候、提高土壤涵水量、改善微循环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内容主要有茱萸园、百果园、林下家禽养殖等。还可设置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比较接近的项目,增加活动的多样性。田园风光:以老石板铺设田间游路,设置游人步行休息区,零落田林、野草、山石错落有致均体现着园区的自然之美。水果采摘:果园通过绿色种植,实行无公害生产,提高果品质量,形成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观花摘果活动。生态养殖:以观赏性兼药食两用型珍禽为主要养殖品种,结合主题餐饮及风味食品加工打造珍禽食品产业链。
乡村休闲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
人们久居闹市区,往往向往自然田园的朴素与乡土气息。乡村休闲文化,重在以环境为依托,以乡土景观为特色,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尊重乡土的文化性,保持地地道道的乡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去除豪华装饰与雕琢,保持乡土文化的淳朴与简略。来实现对乡村田园氛围的营造,同时强调对自然因素的尊重,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规划设计与理念
对于地域性乡村文化区设计,我们要做到没有被商业化,没有被城市化,没有被过多装饰雕琢,才能使人们来到此处,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寻找到归属感。首先,“魅力山水---茱萸新天地”为设计理念,以田园风光和山水景观为依托,结合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餐饮、健康运动等旅游需求功能,把贾汪茱萸养生谷建设成自然、健康、生态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休闲文化区。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服务。其次,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景观生态型与娱乐性。
空间分割与布局
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是传统农业园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度假和养生功能的现代农业旅游区。规划区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规划区的空间布局,将农业生产、自然观光。休闲娱乐、保健养生、度假、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规划尽量减少对该地区现有环境特色的破坏,坚持自然、健康、生态的理念,结合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根据实际场地情况组织个功能区的布局,同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达到“曲径通幽”的幽深意境,实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规划结构主要采用了“一环、四区、六园”三个方面。
(1)“一环”是指现代农业园林旅游观光环线,形成集道路景观、绿化景观、林木景观、田园景观、滨水景观、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景观带,将整个规划区有机联系在一起。
(2)“四区”是指热带雨林休闲观光区(热带雨林植物园以钢结构玻璃温室为主题,内部种植各种热带植物,形成特有的热带植物景观)、度假区(休闲度假区位于规划区的中心位置,核心建筑为山林苑,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为丰富休闲娱乐活动,在酒店内设置温泉养生、会馆等,是旅游度假等服务一体的建筑群落)、娱乐区(休闲娱乐区主要包括滑雪场、拓展培训、汽车电影院、垂钓)、温泉养生区(以养生为主题,区内设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私家庭院及度假小木屋、石头建筑,使传统建筑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继承并延续传统特色,遵照当地村民住宿习惯,建筑外观与色调与现有的环境统一。庭院围墙保持石砌风格,部分也采用荆条、花椒树、枣树等构成篱笆墙,园内设计有地窖和古老纺车等,再现农家生活生产场景。整体布局依山就势,与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浑然一体,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3)“六园”是指六个植物园。园区主要有农业生产区、各种茱萸类养生绿色产品、机蔬菜以及有机果品,形成蔬林草地的景观效果。提供林间漫步的游憩区,以及休闲的私密空间。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导游、信息等有偿服务外,还展示乡土文化,如:地方歌舞和民间工艺表现(刺绣、剪纸、缝纫、木工、陶艺等),物品展示、工艺技术传授等,激发人们的学习欲、购买欲和可信度,延长游览时间。
结束语
乡村休闲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旅游的有机生命,如何在设计中表现乡土文化,不掺杂城市化、庸俗化,追求乡村休闲文化区内涵所在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强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理念,以贾汪茱萸养生谷设计为例,用原生态设计理念,从基地状况、地域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实践进行规划尝试,寻找最乡土的元素装扮乡村休闲文化区。开发休闲文化资源,关键不在于旅游,而在于文化方面挖掘,把乡土气息味道发扬光大,带动地域周边文化区的发展。使前来旅游者真正达到以养生、观光、运动、休闲等方式享受为主要目标,最终达到弘扬乡村休闲文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
篇5
关键词:滨水空间;慢行交通;构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近年来,国内城市交通建设中,主要考虑机动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而大量侵占行人与自行车的出行空间,不仅未能完全解决城市问题,反而使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差。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逐渐重视,城市在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低碳绿色交通建设转变,向提倡 “慢行交通”的模式转型。
一、对慢行交通的认知
在《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慢行交通是由步行、自行车和助力车三种交通方式组成。它将助力车也纳入了传统的非机动车体系之内,主要是为了便于城市交通的运行管理。然而,慢行交通通常是指步行或自行车行等以人力为动力的交通方式,其平均出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而助力车的平均车速高达26krn/h,最高车速甚至可达40km/h,相当于与城市次干道的机动车计车速。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慢行交通仅限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既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它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慢行交通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具有明显的短距离出行优势。慢行交通不仅绿色环保,不造成环境和交通压力,而且还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慢行交通在城市的交通安全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二、慢行交通规划的目标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构建应当重视服务对象――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要设计者要从慢行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解决在城市滨水慢行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各种的问题。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洛斯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基本层面到理想目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慢行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如图),即:有路可行、安全慢行、便捷慢行、舒适慢行和自由慢行。其中,前三者为慢行空间使用者的基本需求,舒适慢行与自由慢行则是使用者的高层次需求。
三、慢行交通规划的设计要素
不同的元素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稳定的内部结构,并通过各个元素之间的有机协调促进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明确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规划设计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合理进行城市滨水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基于城市滨水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的目标,为了满足慢行者有路慢行、安全慢行、便捷慢行、舒适慢行和自由慢行的需求,从而归纳总结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的三个要素:慢行网络、慢行景观和慢行设施。
慢行网络是城市滨水慢行空间的骨架结构,它主要是满足慢行者有路可行、安全慢行和便捷慢行等基本需求。
慢行景观是承载慢行活动的空间环境和视觉景观,它的空间范围不仅包括慢行空间本身,也包括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以外的城市环境。慢行景观优化了慢行网络,满足慢行者舒适慢行的较高层次需求。
慢行设施是指在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中为慢行者的慢行行为提供某种功能的服务设施,其主要目的是满足慢行空间使用者的各项物质需求,为慢行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其不仅要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起到提升慢行空间环境品质的作用。
综上所述,慢行网络、慢行景观和慢行设施是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构建的三大要素。以上三要素由其不同的子要素组成,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城市滨水慢行交通的构建。
四、苏州市金鸡湖慢行交通的构建
1、金鸡湖周边的慢行网络
无论是步行或骑自行车,“慢行”首先都是作为一种交通方式而存在。因此,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最基本的功能仍然是满足使用者交通需求。这就要求在城市滨水慢行交通的构建中要根据慢行者的行为特点,组织合理、完善、安全的慢行网络。这里所说的慢行网络既包括以满通需求为目的的交通性慢行网络,也包含针对休闲、娱乐、健身等其他需求的非交通性慢行空间的组织。慢行网络是由慢行节点(点)、慢行路径(线)和慢行区域(面)三要素构成。
1.1金鸡湖的慢行节点
慢行节点是指慢行网络交汇处的节点。金鸡湖环湖设置了香樟园、城市广场、湖滨大道、水乡邻里、望湖角、金鸡墩、文化水廊、红枫园、波心岛等各具特色的大节点(如图)。
1.2金鸡湖的慢行路径
慢行路径构成了慢行网络的主要通道,也是城市滨水绿色慢行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慢行网络中,通过慢行路径串联各个慢行节点,同时慢行路径也衔接着慢行网络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金鸡湖的慢行路径分别有自行车休闲步道、水上巴士路线、地铁路线、观光巴士路线、休闲步行道(如图)。这几种慢行交通方式串联了环金鸡湖的各个节点,并且也衔接了金鸡湖地区与城市其他地方的交通,方便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
这其中最有特色的路径是金鸡湖西侧的634m长的湖滨大道,它的设计是反园林小路的常规做法,将大道宽设置为15.0m,并且分为上下两层,低处的湖滨大道宽为9.4m,高处的湖滨道宽为4.075m,中间连接的台阶宽为1.525m,并且以每2.0m一个的色带铺装变化重复,虽然没有复杂的图案变化,但也颇有层次感。
1.3金鸡湖的慢行区域
慢行区域是指慢行空间使用者聚集率或活动频率较高的地方,如广场、绿地等。在这些地方,应当结合立地条件,针对性的划分出一定的空间,将该范围内快慢交通应有效的分离,从而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富有活力的慢行场所。
东方之门东侧的城市广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鸡湖慢行区域之一,从音乐喷泉前广场停留铺装,四百米长的滨水木栈道,到湖滨大道,湖滨新天地,星洲街东侧环湖步道,以及四周的广袤草坪,无一不是作为人群停留以及慢行空间所设置打造。
而在位于星湖街附近的园区电信局旁,我们可以看到,在通往金鸡湖边的道路上,专门为人们慢行而设置了塑胶跑道与自行车骑行车道,依湖而建。在市政规划时,设计师们就已经考虑到慢跑与骑行而设置慢行道,并与快行道路以行道树进行了适当的分离。
2、金鸡湖的慢行景观
由于服务对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高品质的景观环境是城市滨水慢行空间区别与其他类型的慢行交通空间的地方,也是满足慢行空间使用者高层次要求的关键因素。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景观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三类: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文化特色要素。
1.1金鸡湖的自然景观要素
金鸡湖慢行空间的自然景观要素大体分为:水体、植被、地形地貌。
(1)水体
金鸡湖是苏州城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空间之一。依托其自身的水体,将慢行交通依水而建,满足了人的亲水性需求以及观赏、游乐等功能。同时水体也是一个巨大的廊道,可联系各个节点。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使得金鸡湖的慢行交通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慢行交通。
(2)植被
植被不仅能美化滨水慢行空间的环境,而且能起到净化水体、护坡固土、净化空气等作用。不仅如此,城市滨水慢行空间还能够通过对植物的选择和适当的艺术手法处理,来表达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
金鸡湖有丰富的喜水乡土植物,其植物群落层次丰富。位于波心岛与北岸陆地相连处的湿地斑块――芦苇荡。其可以很好的净化金鸡湖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3)地形地貌
由于地处水体和城市陆地交界处,城市滨水区域的地形地貌通常高差较大,变化丰富。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制约了滨水区域的空间布局结构,但从景观构建的角度而言,丰富的地形地貌条件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下,慢行空间可以在不同平面上分布,继而使慢行者的视线与滨水景观环境发生多角度的联系,营造更加独具特色的慢行空间景观环境。
金鸡湖景观规划设计中,保留了原来的河湖浅滩。在水面下用了块石来防止水土流失,水面上则用苏州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砌,石缝之间用草本植物进行点缀,如麦冬、沿阶草等,尽可能保持河滩原本的自然风貌。
1.2金鸡湖的人工景观要素
人工景观是指由人类活动直接建造的且不同于自然基质的景观类型。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人工景观可以归纳为空间界面、建筑和装置艺术(雕塑小品)等。
(1)空间界面
金鸡湖依据不同功能来进行空间的划分,例如以居住为主的水巷邻里、金姬墩、玲珑湾,为满足其相对宁静、休闲的氛围,因而考虑相对私密的围合空间,在沿湖岸处与周围岸边有一定低的阻隔;而城市广场、文化水廊、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是用来满足公众不同的使用功能,如集会、散步、娱乐等,所以主要构建开放的公共空间。在此基础上,整体形式通过迂回、蜿蜒的滨湖步道来表现,迂回的空间形态和水体融合为骨干的活动空间。地面的铺装有些设计成波浪形和金鸡湖畔相呼应。
在湖滨游步道铺设灰白相间的砖,小块铺砖组成大的色块,整个铺装与周围建筑的色调也统一,简洁大方却不单调。在步行道中设置了红色的休闲座椅,强烈的颜色对比,让人容易识别。在行道的照明设计上利用黑白的柱形管灯,在灯管的底部用黑色与地面铺砖相接,使得在色彩上让整个行道沉稳[2]。
(2)建筑
金鸡湖周边建筑与苏州传统建筑的风格大体上是一致的,但采用了现代材料与现代手法,使传统与现代很好地结合,让建筑完全融入到金鸡湖这个大的环境中来,使得天空,建筑,湖水,相互映衬着,湖中有建筑和天空,建筑中也有湖和天空。
(3)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还可以和慢行设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功能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多角度的需求。适宜的装置艺术能够增强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的景观意境,是慢行空间景观构建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金鸡湖的规划设计中,使用了挑入湖中的木坐凳,这样无论四季的水面怎么变化,让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为慢行交通提供了停留空间。
1.3金鸡湖的文化景观要素
在金鸡湖的设计中,选用了苏州园林中的卵石小径这一传统元素,在湖滨大道上做了两块铺地,施工工艺也是苏州当地的做法,但却不是传统的苏州园林的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而是抽象的几何平面纹样,这样使得人们行走在现代感十足的金鸡湖畔,也能感受到了一些苏州传统园林的气息。在弧形观景台旁设置一座桥,桥下是面积约150m2小荷花池,它用不规则的景石做池壁,池底则铺满了白色鹅卵石,有苏州园林水景做法的痕迹。在另一处沿湖小广场,根据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排列方法,设计了一个“农历广场”,让每一个来游玩的人都可在此找到自己的生辰年份和对应的生肖图案。
3、金鸡湖的慢行设施
城市滨水慢行空间中的功能设施如休闲座椅、护栏、健身器械、卫生间等虽然体量较小,但这些功能设置大多都与使用者直接接触,所以,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的功能设施在功能性上直接影响了慢行空间使用者对于慢行环境的满意程度,在感官上引导并强化了使用者对于慢行空间的印象。因此,慢行功能设施是城市滨水慢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点之一。金鸡湖的慢行设施一方面考虑到人的使用,另一方面也结合了艺术的手法,为滨水空间慢行交通增添了元素。
五、结语
积极推进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完善,对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发源地,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过去与今天,包含有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环境特征。滨水空间也是一个城市中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方,是城市居民活动休闲的好场所。因此,将滨水空间设计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融合,不仅能通过空间塑造展示出城市的特色文化,同样也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出行的新选择[3]。
参考文献:
[1]李孝娟, 张建荣. 李孝娟, 张建荣. 城市步行系统构建方法初探[J]. 规划 50 年――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下册), 2006.
-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的基础知识
- 下一篇: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