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检验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医学检验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需要用到检验中,必须保证检验的质量。当前,医学检验开始向自动化转变,先进的医疗设备都用到检验中,对检验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以后的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对患者治疗中,需要对阴阳性进行检验,对具体值做出判断。所以,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需要培养学生的检验质量意识。
一、对基本素质进行培养,对专业进行准确判断
要想培养学生的检验质量意识,就要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对本专业进行准确把握。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认为检验工作就是血常规、尿检等一系列的检验,很多的医院都对这些检验不重视,都觉得这只是治疗前的一些常规检查。这种思想的存在,就使学生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消极的思想,不愿意去学本专业,觉得这个专业的发展前途非常渺茫,没有大的作为,就从开始放弃了这一专业的学习。因此,在这一专业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其重要作用。虽然,检验人员不对患者的救治进行直接的参与,然而,在救治前的一系列检查却是必不可少的,是进行治疗的基础,只有把检验的质量控制住,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才能让患者更快康复。所以说,检验这项工作是无法代替的,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检验的数据不准确,质量没有保证,就会增加患者的病痛,甚至会延误治疗时机。
二、对检验专业进行不断学习
(一)对基础知识加强教学
当今,我国的医疗事业突飞猛进,一些医疗机构纷纷建立,这对医疗专业学生的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现在,很多的患者看病的时候都要负担很高的医疗费用,甚至为了看病,变得倾家荡产。现在很多的患者都是因为检验质量有问题,对病情不能够进行准确判断,因此不能够根据病情用药,使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根治。所以,必须保证检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尽早脱离病痛折磨。在检验过程中,每个过程都不能够出现错误,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质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每个检验环节应注意的事项和要求详细掌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要杜绝干扰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才能把误差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二)对重要性要清晰认识
当前,检验的方法开始向更宽的领域发展,要想保证检验质量,就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当检验的方法确定之后,操作过程都需要由检验人员进行,质量问题就交由检验人来控制了,所以,对于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详细掌握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要详细了解注意事项,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检验。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去讲解理论知识,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多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对各种仪器熟练运用。另外,要向学生灌输仪器的保管知识,让学生知道仪器多长时间进行保养,并对校正工作积极完成。此外,老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树立起质量意识,并让他们明白其中的责任。还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解决,把质量问题降到最低。
(三)时刻做到对质量进行控制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经常开始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检测。在实验时,老师要做好准备,对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提前演练。在教学中,要时刻让学生注意检验质量,培养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让他们时刻想到质量,时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检验中更加准确,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量做到检验工作的准确无误。总之,在学习医学检验这个专业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灌输质量控制意识,要让学生对质量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让他们亲身体会质量对于患者是多么重要。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就会丧失救治的机会,就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折磨,甚至会丧失生命。所以,学生要努力学习这一专业,准确掌握理论知识,树立良好的医德,使学生素质得到整体进步,这样才能推动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秋玲,段慧英,朱卫波.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检验质量控制意识[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4):61.
[2]李梅,张玉洁,马春平,等.运用质量控制原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带教水平的探讨与实践[A].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C],2012.
篇2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significance of the tot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linic practice of the laboratorymedicine students. Methods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tal quality control in classroom teaching, some step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before the clinical practice were carried out.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summarized our work in different clinic practice stages in order to practice tot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students of laboratory medicine. ResultsThe laboratory medicine students practiced the total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and improved the theory taught. The totalqualitycontrol idea was accepted by most of the laboratory medicine student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qualification of the graduates improv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 ConclusionThe practice of the total quality control has promoted the theory teaching, adapted the chang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developed the student’s related ability and trained the teachers.
[KEY WORDS]laboratory medicine;clinic practice;teaching;total quality control
为了适应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过渡,检验医学的培养目标对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式下如何适应医学检验模式的转变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多向型人才的需要成为检验医学教学的一项新课题。由此,在同学初步认识理解全面质量控制过程的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临床带教中我们尝试使同学亲身实践全面质量控制过程,现报告如下。
1 全面质量控制过程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因此,简单地说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总称总质量控制或全面质量控制。质量是科室的生命,建立大质量观,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是检验学科建设的核心。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过渡,以往临床实验室只注重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过程已不能满足学科的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不仅满足了实验室自身发展要求、提高了自身素质水平,而且已成为临床实验室保证质量的关键。
2 临床实习期对全面质量控制过程的实践
实际上在医学检验本科的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已经注意到将全面质量控制过程引进来。我校医学检验专业5个专业教研组在2002年结题的《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2]中的考核体系就划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及终末质量控制。因此,全面质量控制在理论教学中已初步得到实践。近年来,在《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检验》实验室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尝试并总结了一 套行之有效的带教模式,使同学在临床实习期亲身实践全面质量控制过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教学知识,强化操作技能,培养自身能力,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实习前全面质量控制观的教育
对于初入临床实验室的同学,入科教育是一门必修课。在入科教育中即明确全面质量控制过程,临床实验室各项规章人手一册,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端正实习态度,约束自身行为。使同学意识到临床实习中面对的不仅仅是取自病人自身的各种样本,而是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在医院诊疗的全过程,一切医疗行为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对病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为此制定及细化实习中的考核指标,要求同学以此比对各自行为,并进行逐一量化,有章可循。从而使质量控制观念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体现及强化,以减少或避免自身原因引起病人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概率及其他干扰检测结果的因素。
2.2 教师有步骤翔实带教
临床化学实验室的带教教师从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入手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带教计划,为每位同学指定临床带教教师,分别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易出问题的环节亲自示范,使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全面质量控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转贴于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病人准备、标本采集贮存及运输等过程。这一重要过程中诸多环节的处理不当都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但往往此过程不易被临床实验室所控制,许多病人及临床医护人员对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甚清楚。对临床化学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为样本采集不当及各种原因造成溶血。为了使同学明确看到溶血对于结果的影响,带教过程中我们会对此类样本采取不做任何处理及制备血滤液后再进行检测的两种处理方式,然后通过结果差异的比对,加深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理解。因而临床实验室应将正确的做法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制定出详细的操作规程为临床医护人员及病人宣讲。
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过程即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己有成熟的理论及操作体系。在这一环节中容易产生只要质控品合格任何检测报告都可发出的麻痹大意思想。为此,在带教中我们时刻提醒同学“三查三对”制度、“差错记录”制度。任何异常报告都不能轻易发出。如急性暴发性肝炎肝脏损伤可致转氨酶大量释放入血,血中转氨酶的浓度异常升高,但由于方法学等因素的限制,在检验过程中会出现底物耗竭现象,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可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检测结果会对临床诊断产生误导。出现这一问题后我们会将样本稀释后重新测定来观察检测结果间的实际差异。通过这种对比使同学认识到要善于捕捉临床申请单中任何可用信息,必要时要与临床进行联系核对,甚至直接观察病人,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对出现类似的异常情况我们都要求同学做好翔实记录,以备今后结果的整理总结。
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包括结果计算、发出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建立“结果回报”制度。对过低过高的检测结果要求同学再一次进行核对及复查,确认无误后在发出报告的同时与临床联系询问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相符。如果不符建议临床重新留取样本复测及提示临床查找原因,如果相符这时的结果可为临床对症处理,抢救危急重病人争取到宝贵时间。通过这一过程使同学直接感受到我们的工作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2.3 分阶段及时总结、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临床带教教师会定期及不定期地就同学前一段时间的实习情况集中进行总结,就同学在实习中存在的较多问题予以指正与解答。并且每次会设置相关质控专题及病例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学习。每次的总结与交流师生双方都会从中获益匪浅,极大地激发了同学学习积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按照全面质量控制的要求去做,将其变为自觉行为,提高了工作质量。
临床实习期通过对全面质量控制过程的实践,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病人的诊疗活动中。对于病人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的注意事项,会明确交待给病人,并且适时与临床相关人员沟通与联系。对于病人的有关咨询,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对于自己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上级医师,达到了全面质量控制的要求。
篇3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1.1整合生物化学传统实验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我们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进行整合序化,删除与医学检验任职要求不相关的实验项目。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我们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常见生化四大基本技术(层析分离、电泳分离、分光光度技术、离心沉淀),由此开设临床相关实验如血糖的测定、血脂的测定、血磷的测定等。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生化检测技术来进行分离提取、活性测定、含量测定及生化分析,使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切实的加强。
1.2增加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与生化检验相对接在生物化学实验中适当安排生化检验技术内容,重点学习生化检验标本的处理方法对生化检验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火焰分光光度技术、质谱技术、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加以介绍,让学生提前熟悉生化检验常用仪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了解生化检验工作程序,为学生从事临床检验科室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1.3增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基本技术,包括核酸的分离纯化,核酸的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重组DNA技术,为此我们开设外周血DNA的提取、大鼠肝组织DNA的提取、核酸的电泳分离鉴定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实验项目,为学生将来学习分子生物学检验奠定基础。
2选择适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实验技能操作
2.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启发式、问题导入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把理论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制定任务让学生先预习实验内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制定实验操作路线,按实验操作路线开展实验,最后完成实验结果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加强。
2.2应用多媒体等实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技术、数码互动技术等教学手段,来拓展实验教学方法,拓宽实验教学思路,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3运用角色互换将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3充分开放实验室,加大学生学习的机会
按照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生物化学实验室全面开放,充分挖掘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使实验室的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学生通过全面的实践锻炼,其从事临床检验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4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篇4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医学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Sibei, SUN Hao, ZHANG Jinyao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Cangzhou, Hebei 061001)
Abstract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s an important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cours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value to offer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course i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 designers have carried on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o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way more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Key word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文学欣赏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为一体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在医学高职院校中,文学欣赏课程作为文化素质类课程,应肩负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课程设计者应深入思考,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改革,以真正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医学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1 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开设意义
1.1 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今天,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却常常片面解读,在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素质类课程日趋边缘化,职业教育中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越来越显示其狭隘性和脆弱性,有研究者甚至以“沙漠化”①表达自己对人文教育的沉痛忧思。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践证明,个人具备的人文素质越高,其专业知识发挥的效用越大,社会的人文素质普遍提高,才能带来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是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应成为中国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克服社会职业人文缺失的重要途径。”②
1.2 医疗职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作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③医学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病”, 以人为本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在医学高职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预备力量,在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育,这不仅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将制约其医疗技能和医德水平,乃至对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及建立和谐卫生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 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高职高专学生的群体特点为:获取知识渠道广、知识面宽,但不深入具体,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认同和自我实现,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极、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学欣赏课程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加以正确引导,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和参与感,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全面发展需要。
2 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文学欣赏教学是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学欣赏课程的教改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医学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通。
2.1 精选教学内容,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
文学欣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找准课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构,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人文培养功用。在文本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经典,扎根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灿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延伸、引入新内容,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学(包括影视、网络文学)及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中汲取养分,吸收正能量。
2.1.1 德育渗透
用情感教育带动思想教育,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这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
(1)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用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无不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第二,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感染学生,通过对爱国人士的事迹讲述,学生心中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用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思想引导,由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再到郭沫若的《炉中煤》、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受到一场场心灵洗礼,更坚定了爱国感情。
(2)道德修养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诚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言行一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优秀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人生责任感,加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质。
(3)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文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精选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人的传记,让学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学习古代医学大家的医德、医术、医理。同时结合当下的鲜活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央视新闻联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介绍的乡村医生坚守贫困与清苦,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
2.1.2 美育熏陶
文学欣赏本质是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人格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等诸多美的因素。审美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学欣赏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杰出的文学家不仅以美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鞭挞。成功的文学欣赏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其中承载的思想、智慧、情感会伴随着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2.1.3 智育启迪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学生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2.2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文学欣赏是一种重体验、重感受,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身融入和参与的文学实践活动,唯此才能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2.1 讲授法
讲授法作为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学生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的体裁特征、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和进行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讲授法还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写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即“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 任务驱动法
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查阅资料并记录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征集、梳理,选择高频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为证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和整理归纳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不用唯一答案、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善于总结,同时收获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喜悦。
2.2.3 角色扮演法
教师从戏剧和小说中初选几个片段,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1~2个进行改编与表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情境、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身份进入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没置进行删改和重新编排,使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鸣作用,激发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与作家、作品、角色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提高想象、联想、应变、语言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2.2.4 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全心全意为病患着想的精神,救死扶伤、不计得失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无形的珍贵的医疗资源。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学生欢迎。
2.3 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
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旨归;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文学感受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口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等,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纪律、讨论发言、朗诵训练、读后感(观后)写作等。
3 结语
文学欣赏是一门极富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在医学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增进医德医风教育,全面提高人文素质。高职院校顶层设计者应将文学欣赏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常识,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积极探索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模式,使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题项目: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选修课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研究》(201309027)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马丽君.论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沙漠化及其改变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2.
篇5
关键词:质粒;综合性实验;医学检验;分子诊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272-02
分子诊断学是分子生物学与检验诊断学的结合,是目前医学检验各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是跨越生物、医学、药学的一门学科,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已成为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其今后学习、工作和科研的基础[1-2]。综合性实验能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为此,根据实验改革的趋势,结合实验室条件,笔者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实施了“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设计思路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主要包括重组质粒的转化、重组质粒的提取和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三个部分。先在CaCl2低渗溶液中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将人Bcl-2重组质粒转化DH5α扩增菌,转化后在含氨苄青霉素(Amp)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以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再用碱裂解法分离此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质粒DNA,提取质粒DNA,所制备的质粒DNA作为限制性内切酶(RE)EcoRⅠ的酶切底物,最后经过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紫外分析仪观察重组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二、实验组织实施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多、知识面广、实验过程长,并且每一个环节的都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任一环节出现错误,都将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为解决这些情况,首先,实验前学生应该查阅相关资料,预习并熟悉整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和试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下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避免实验过程中盲目操作;其次,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视频播放、教师现场示范,解决同学们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领;再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和试剂盒说明书加入试剂,注意每个步骤的反应时间,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教师应在旁督促和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最后,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分析试验结果,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布置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实验效果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相对于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来说,耗时长,使用的试剂盒和仪器设备多,由于实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因此,学生们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环节,在实验中给予学生更多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实验操作积极性,实验效果明显比传统的验证性试验效果好。由于“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涵盖了DNA重组技术、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DNA的酶切及电泳技术,是一个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同学独立动手的能力、相互协作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了综合性实验训练的目的。
四、教学体会
1.实验意义。“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重组质粒转化技术、质粒提取和纯化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重组质粒DNA的性质、转化的条件、提取过程中各种试剂的作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条件和酶切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相关联的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侧重于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多种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与策略。(1)实验课前学生不预习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时等着教师介绍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和器材、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按照实验课上的操作照做,而不是带着问题,思考后操作。课前不预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不了解实验原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实验;二是实验步骤不明白,常常出现加错试剂、遗弃需要的产物、浪费时间、结果不理想等现象;三实验过程中遇到与理论现象不符合的情况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常常拿着实验结果问老师对不对,而不善于自己分析结果。长期下来,造成一些学生对实验课持应付了事的态度,实验课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情况,要求学生实验课前预习相关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实验指导书及查阅资料,弄懂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带着问题去实验,避免机械地照书做。(2)“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难度大,操作烦琐,包含了大量知识,学生仅靠教师实验课中有限的讲解无法完全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和领会实验的操作要领,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趋势。针对实验课内容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制作演示与模拟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结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展示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与虚拟操作加深实验印象,减少实验过程中错误的发生,避免不知道如何使用实验仪器和不明白实验内容情况的发生。与传统实验相比,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原理、试剂与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使其更有效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操作要点和实验现象,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利臣,肖璐,冯涛.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99-102.
[2]武慧敏,郑晓珂,黄睿,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衔接的探索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56-57.
[3]韩华,王岩.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4):7-9.
篇6
【关键词】 简易;微型化学实验;科学探究;创新能力;节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头戏,化学实验生动、直观、有趣,对形成概念、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的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的要求,一些老师只能让学生去读、听、背化学实验,显然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这一基本理念。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课改主流的今天,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尝试用简易、微型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发现它不仅经济、环保,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1 废物利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次化学课,我用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杯作反应仪器做变色反应实验,有同学们好奇地问“我预习过,不是应向试管中加药品吗?怎么用塑料杯?”我没有直接回答。等实验结束后,我反问同学们“实验现象明显吗?效果如何?”然后我就布置,让同学们回家去找合适的废品作实验器材,带到学校做《化学变化的现象》的实验。同学们带来了破玻璃杯、空墨水瓶、破瓷碗、空眼药水瓶、封装过药片的凹型塑料片等,他们兴奋地用自带的器材每个人认真地完成了实验,有效克服了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课后,还有几位同学主动找我谈他们自制酒精灯的思路,与我探讨所用材料的耐热性、安全性等问题。在后来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帮着想办法,寻找实验代用品,有效地缓解了学校设施不足的矛盾,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同时体会到废弃物品也有用,自己实际已经为保护环境出了一分力。
2 适时引导,让学生去设计简易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学了《分子的运动》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请你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简易的实验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在身上擦一点风油精,走进教室就行了。”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问题。
在酸碱指示剂的教学中,我先让几个同学看了破除封建迷信的书籍,然后由他们设计、编导出趣味杀鬼实验,在课堂上表演,一剑刺去,黄裱纸上鲜血直流。再由学生来讲解,同学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牢牢掌握了酸碱指示剂的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刺激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能力被逐渐激发出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同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
3 挖掘素材,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他们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取一杯长江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去进行“水的净化”,在下次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验,与同学们交流其中蕴涵的理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中,如铜、铁、镁这三种金属谁最活泼,谁最不活泼,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再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教师提供所需仪器和药品,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与同学交流。
有同学在谈收获与体会时兴奋地说“没想到我也能发现这些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对学好化学更有信心了。
4 走进生活,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化学是可怕的,想到化学就想到腐蚀、爆炸、有毒、污染环境。布置学生回家洗碗碟、洗衣服,然后交流怎样洗得又干净又节约水;对比着给几盆花施肥,哪盆花儿长得更好;阅读加碘食盐标签,星期天给家长做一餐饭……
事实证明简易、微型实验能有效缓解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实验设施不足的问题,同时因其简易而又有趣,能让每个同学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从实践活动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朱朝菊、彭蜀晋.化学新课程的科学素养观及培养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篇7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学习思想;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前言
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相关的化学实验,然后掌握与之相关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然后利用化学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是实验课程的主要作用和特点。化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过去的化学教学中,实验课一直是被忽视的课程,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不具备实验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不与考试成绩挂钩,不能代表教师的教学业绩,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浪费时间在上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学生的化学思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教学理念明显无法跟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关于学习内容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是具体实施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和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
二、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和多种教学思想想融合的产物。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观看法和客观存在相互作用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使得内部图式不断协调和平衡的过程。杜威的“从做中学”的五歩教学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理论代表了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我的主观认知,在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建构,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化学是一门带实践性、带探究性的学科,尤其是实验部分,实践性更突出。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理论课程中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加强理解和拓展,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主动学习的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通过实验分析氨气与水的反应时,实验之前,教师就可以设置以下的一些问题:?喷泉实验的现象是什么?反映了氨气的哪些性质??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怎样证明?你认为反应的机理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较多,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对实验中的现象做好记录,获得对氨气的性质的初步认知,然后让学生自己建构当中的原理,并探究当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并对实验的规律进行总结,对步骤进行归纳,使学生探知新鲜事物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
2.优化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
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建构学习的必要条件。但是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在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优化自我对化学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够不断巩固原有的知识,然后将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架构中。其主要的方法就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来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体系;②实验的设计最好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的知识体系,使新的实验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③通过设计新的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学习动机。④让学生重新不断地构建知识网络,增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3.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进行总结
实验做完了不代表实验的整个过程就结束了,实验后的总结是最重要的,是反映学生实验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即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实验中学到了什么、自己在实验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自己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新的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做好实验总结。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做总结,对一些做的好的给予表扬,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在下一次的实验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索新的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反省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以后实验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建构主义理论是适应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过程,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究的学习理论。笔者主要对与建构主义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建构主义指导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岑仁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学科教学.2010.3:60-61
[2]朱方仕.建构主义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教学研究.2012.2:9-11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验室;
管理艺术设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与创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且计算机新技术等设计复制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给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发展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校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能够有序运行,能够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1]。
一、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较快,但是起步较晚,而且随着近年来市场中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高校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录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但是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空间以及师资力量却没有变化,这导致高校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中也就相应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域条件阻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大多数高校在选址的时候,会选择远离市区环境较好的郊区,这虽然可以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但却不利于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因为艺术设计需要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学生艺术设计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但是高校离市区的距离较远,学生就缺乏实习和实训的环境,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设计水平进行检验[2]。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管理缺乏约束
在高校中由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较少,青年教师较多,教学师资结构不平衡。青年教师虽然观念新颖,但是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在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中,往往不能妥善处理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这就使得实验室管理缺乏实际的约束性。中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在设计实验室的一些新的设备以及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方面就显得比较欠缺,这就严重影响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作用的发挥。
(三)教师的压力较大,疏于管理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主任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招商引资以及设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等工作,且在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中的一部分经费需要教师自行筹措,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平衡设计实验室管理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提高艺术设计实践水平[3]。
二、艺术设计实验室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同时展保持一致,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一般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会开设平面、动画、陶艺以及装饰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具体包括书籍、广告、家具、展示等平面设计课程,印刷、玻璃、金属等装饰设计课程,以及平面动画、多媒体、影视、虚拟立体动画等动画设计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以工作式教学为主的,即把艺术设计实验室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大学阶段会学习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与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开设艺术设计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二)校企联合,实现互惠互利
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可以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一方面,学校可以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合理和问题,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体验机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并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和学校合作,向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可以应用学生新鲜的艺术设计创意,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用于招聘雇佣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成本。通过校企联合既能解决学校建设管理艺术设计实验室资金匮乏的问题,也能缓解企业的用人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三)使学生、教师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艺术设计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不断参与实习与实践的场所。高校建设发展中加强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室,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只有的进行艺术创作,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
(一)加强校企合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就有必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合作与发展,将一些优秀的企业引进来[4]。引进优秀的企业,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的实习经历获得宝贵的艺术设计的经验,有效的反馈艺术设计实验室的教学成果。同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在学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中检验自己的操作技术,应该从校园设计实验室中走出来,走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学生可以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实习,参与到实际的设计中,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出经济价值,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企业同学校的设计实验室进行合作,为学校实验室提供一定的资金、项目支持。另外,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的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从中选拔出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才。
(二)完善设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要想能够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设计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可以使设计实验室的管理更有依据,这样才能把每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建立起艺术设计实验室良好的管理和使用秩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特点,制定类似于《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实验室贵重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细则[5]。在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后,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这样该细则和规章制度才有现实意义。因此,就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使用设计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不仅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内容,还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要保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遵守使用守则,实验室的管理员要进行及时的检修与升级,保证设备可用于教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来,增强其管理意识和维护意识。
(三)合理配置实验室教学资源
在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课堂教学所需的设计实验室较多,如果各个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就会出现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就会造成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时,能够对各实验室的功能、所需设备等因素进行考察与分析,对艺术设计实验室进行长期的、可持续的长远规划。学校应该组织相关的教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考察本校对艺术设计实验室的设备、功能的具体需求,同时还要到其他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当学校的设计实验室建成后,教师就要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进行统筹,并优化其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实验室资源闲置和实验室效益不断下降现象的发生。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器材进行及时的维护与检修,还要及时升级系统,使实验室的系统能够满足市场中对艺术设计的需要。
(四)提高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设计实验室是否能有序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他们不仅负责安装和调试实验室设备,还要负责其日常维护检修和指导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因此,要想在高校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就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处理实验室常见和突发使用故障的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的科研和竞赛活动中,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经济手段等途径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这也会刺激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立。
(五)加强艺术设计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设计实验室开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校要加快对艺术设计教师的培养,消除教师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观念,要尽可能的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艺术设计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要有针对性的派出相关的教师到有优秀的管理经验的其他院校去学习、考察,学习外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提高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的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使实验室的各个因素都能和谐有机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白汶灵.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5).
[2]张方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3]徐凯歌.医高校艺术设计实训室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4).
[4]卢梅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文教资料,2011(5)
篇9
【关键词】高职 移动互联网专业 工学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51-01
无论在何时,新一代永远代表着希望,只有将新一代教育好了,家庭和国家才有希望,因为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新一代总会代替老一代人,成为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做好高职的教学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做好高职的教学工作,学生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一、在移动互联网专业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行业进步的源泉,从古至今,一个行业的进步或兴起都离不开创新。可见,是否具有创新型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以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技能训练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很难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就更不要说创新了。而现在,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专业技能,甚至可以熟练的掌握技能,只有这一基础上,学生才能摸索出规律,提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有利于学生轻松上岗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对于在企业工作的情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在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时,学生就开始在企业学习与工作,这有利于学生对于企业和市场的了解。 同时,因为实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经常进行实践与工作,掌握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所以学生很容易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这对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是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中立足。
3.提高学院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干巴巴的教授,往往老师讲得十分投入,而此时的学生却是干什么的都有,认真听课的只占少数,这样授课的形式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而现在,学院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反复学习,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专业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实践远比学习理论知识更有意思,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院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学的目标为了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让专业型人才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而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步骤,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往往只是学会,却不太会应用,且也并未对专业技能做到熟练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时,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比如本身是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却难以对自己的技能做到熟练掌握,一时难以融入到工作中去,这样以来,学生一开始就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即使找到,也难以顺利地开展工作。而应用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不再属于“纸上谈兵”的人。
2.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方式
毫无疑问的,在移动互联网专业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方法是有利的。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上移动互联网处于科技前沿的地位,进而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如何正确的实施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的实施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实践操作和学生兴趣有机结合,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教学方式,就能保证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专业能力。
3.将专业教育列入学生的入学教育
无论是在学习的哪一阶段,是学生步入初中,还是步入高中,或是步入高职,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憧憬。此时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是重要的。在刚开学的时候,每一个新生对于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肯定是不了解或了解不详细,此时,就需要学院对学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带领学生现场观摩的方式,或是学生自行社会调查方式,促使学生更详细的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
4.将项目比赛方式融入课程教学
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应用课程实践教学。移动互联网专业可以为学生设立实践课程或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和项目,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培养团队精神。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技能竞赛,精心策划比赛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培养综合能力,也可以适当设立一些奖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主动学习,将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以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的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重要性。而现在,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鼓励学生参与暑假实践活动
以前,学生的暑假就是休息、娱乐,很单一。而实际上,学生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进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以来,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当学生详细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何在一个企业中得到应用的时候,更加明确自身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坚定了自已的努力方向。
三、结语
若是想要提高高职学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的教学水平,应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是正确的选择。对学生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可以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提高学生在今后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建新.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4(2).
篇10
[关键词] 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血糖;静脉全血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87-02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当下的即时检验血糖仪具有操作要求简单、使用方便、获取检验结果快速的优点,我国医院各个科室都基本配备。在使用即时检验血糖仪的过程中,大多数科室对于血标本的采用都是比较随意的,同一个科室或者是不同的科室,有时采取静脉血全血,有时采取指尖毛细血管血[1]。血糖仪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它的标本要求都是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的,因为,采集其他的血标本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结果。为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该实验研究已经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49±3)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2±0.5)年。男性患者30例,年龄为49~70岁,平均年龄为(53±6)岁,病程为0.3~10年,平均病程为(8.5±2.0)年。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都没有贫血病史,短期内都没有服用VitC类药物,排除尿酸增高患者,排除酮症酸中毒患者。
1.3 检测仪器
即时检验血糖仪购买自国内某个厂家所生产的血糖仪[2]。操作要严格依据仪器说明书,标本检测初期,对血糖仪采用厂家配套控制液进行常规验证,血糖仪显示正常,才可以检测血液标本。在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浆葡萄糖进行检测[3]。
1.4 检测方法
通过血糖仪对指尖血进行测定,测定完成以后,对肘静脉进行采血3 mL,放置1.5 mL入血清分离管内,放置1.5 mL入EDTA-K2抗凝管,将EDTA-K2抗凝管混合均匀以后,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血糖,检测完成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比容,如果红细胞比容处于30%~55%以外,将标本舍弃,不进行统计学分析[4]。血清分离管血样经过3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血清标本,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浆标本的葡萄糖浓度。从进行采取指尖血到检测血浆葡萄糖的整个过程中,时间不可以超过30 min[5]。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P
2 结果
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血血糖为(9.38±4.28)mmol/L,静脉全血血糖为(9.17±4.05)mmol/L,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为(9.96±5.01)mmol/L,三者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13.3812,P
3 讨论
血液和测试条中的葡萄糖产生氧化酶反应,瞬间产生电流,仪器中的电流检测器测定电流,将电流换算为对应的血糖浓度,就是即时检验血糖仪的检测原理[6]。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就是红细胞比容,最初设计血糖仪的时候,所采用的血样是指尖毛细血管血,试纸条所采用的虹吸技术来吸取标本,所以,导致血样结果产生改变的因素和不同部位的血样和操作者的熟练度也有关联[7]。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于2002年所的即时检验血糖仪使用标准[8],对比分析两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血样检测结果的偏移程度都是负偏倚,其中,偏倚范围最高是13.8%,最低为1.4%,都没有超过20%。该研究表示,静脉全血血糖偏倚显著高于指尖血血糖偏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不管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即时检验血糖的数值都在接受范围内,但是采取指尖血样,检测结果更加接近血浆葡萄糖。
[参考资料]
[1] 丛玉隆.Poct的临床应用与存在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0(12):1325-1327.
[2] 李必浩,王宇,梁天北,等.快速血糖测定的全面质量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4);1204-1205.
[3] 饶芸.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评价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12(1):20-22.
[4] Clincal and Laboratory Stanards lnstitute.C30-A:Ancil-lary(bedside)blood gluose testing in acute and chron-icvale facilites;ap-proved guideline[S].2012,10(6):115-116.
[5] 于斐,程勇.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12.
[6] 王娟.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比对分析[J].医学信息,2014,29(4):7-8.
[7] 沈翠萍.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16例的临床分析[J].维吾尔医药,2013,4(7):12-13.
- 上一篇:特色餐饮空间设计
-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