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消费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世界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局势与绿色营销有着密切影响作用,绿色营销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工作之间维持的桥梁,在全球经济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在企业活动过程中对于自然能源与生态状况的维护,自然能源、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联系也被其整顿着。
一、描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营销之间的相互影响
1.企业实行绿色营销能够推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既要适合爱护环境和自然能源的概念,并能够维持其长久效益,还应当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并且从中获取好处这是实施绿色营销需要完成的。企业在经营策略只有环保意思渗透到产品的各个步骤中如开辟、出厂、定价、促销等,并且以环保为衡量新产品重要指标,并将其推进并贯彻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策略中,只有这样才企业在经营策略时才能够将企业自身的好处、消费者的要求和环境维护这三个方面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例如,能源能否可持续应用与回收在生产材料择取的时候被当作必要的仿照;是否有污染有害的成分在操作过程中对外排放,并使得生态状况受到危害,若要使商品中危害环保的成分有所降低,那么就应当在择取生产的商品中所运用技术方面尽量防止环境破坏与能源耗费,
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对于维护环境的理念领悟的更为透彻,应当将环保这一核心内容表现在产品包装策划这个方面,从而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剩余物得以降低。指引消费者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对于保护环境、低碳环保等绿色营销策略的成立,将节省能源应用于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里面,其主体是降低污染环保理念。企业能够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由于企业通过模范企业行动在运用能源的问题方面恰当有效,其环保观念的也有提升。
2.在绿色营销活动过程中加强消费者的环保理念
想要提高对于环保的全民认识和社会风俗,是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组成保护生态状况团队一起奋斗的成果,让消费者能够主动的参加维护生态状况,并降低能源耗费与环境污染的队伍里面,从而使消费者的观念得到带动这一系列都是利用绿色营销活动。例如,让绿色食品推进消费者使其成为优先的热爱选择,许多绿色食品目前相继显现,从而间接的构成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以及维护生态状况和健康安全的认识;不断告诫人们应该爱护环境,避免污染,以及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得到了降低,都是由于可降解餐具的显现和应用;人们的环保认识和真实行为受到绿色节能冰箱和无铅汽油的推广和应用的影响作用;对于人类做到节约能约的关注,废品回收的观点等等,在爱护环境上起到的增添作用的还有可回收电池的运用。使得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
二、绿色营销战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1.关于绿色产品的生产
现代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要求,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慢慢被认可和需求的状况下,若想在市场中稳住脚步,就需要依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生产商品。经济学家觉得绿色产品即将变为20世纪以后国际市场上的主打消费,原因是由于在全球的市场中绿色市场的交易额超过了6500亿美元。
绿色产品是无污染的产品,同时也是清洁明净。在狭义的角度来看它是原生态不存在其他化学辅助物质的产品,在广义的角度来看,它对于环境危害甚小或者无害,开发、运用及解决过程都适宜环保需要,并且此产品能够继续应用和回收再用。企业若要在根本和技能方面使其竞争能力得到提升,花费的能源应用方面降低,提高废弃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率从而节省能源,就需要通过在绿色产品从生产作料上应选取绿色能源,采用无污染的新资源,并且利用新技能、新设施,在开发过程中降低废物。
2.绿色成本的营销理念
人们认为绿色产品具备很高的剩余效益是因为它与别的商品比较而言相对安全、环保、健康,而且具备良好的品质。绿色价钱的组成方面是,企业将用于环保部分的输出计算到本钱里面,变成绿色成本是企业通过“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应用”和“资源节省使用”等理念来拟定价格的,也就是说目前营销战略的新理念是拟定绿色价格。
消费者目前在选取购置时最纠结迟疑进行思考的原因是由于价钱昂贵,因此企业绿色销售成败的主要问题就是拟定适宜的绿色价格,从而使生产运营成本下降。企业若要得到众多消费者的慢慢接纳,使的绿色产品的本钱和价格都下降,需要企业对于绿色管理体系增进改良和持续创新,需要结合企业本身和实际状况而来,从而进行生产规模拓展、原用料的损耗降低、废品回收的有效再利用。
3.绿色市场的影响作用
让组织、家庭及私人这些消费者能够继续购置的需求得到满意,在社会和私人的健康安全方面,绿色市场在市场部分是希望能够使自然状况和能源的继续使用得到更好的爱护。也就是说,绿色市场在普通含义上所代表的消费组织是私人和家庭社会、社会和机构等。
总之,绿色营销推进了我国国民整体经济由陈旧的产业组织向低耗能、低公害、先进技能含量的绿色产业组织的过渡与转换,为我国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了目标,它不单单表现在运用效率上推进着经济的发展,并且施展着安全环保节能的优势体现在原质料、开发、包装、市场运营方面,因此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来的关键局面是绿色营销。
参考文献:
[1]胡景香.刍议中国企业绿色营销[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
篇2
关键词: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一、云南省农产品的绿色营销现状
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在考虑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过程,引导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各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尽快提高云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但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绿色食品产业与云南建设全国生态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差距,对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我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如下: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云南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云南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云南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云南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云南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我省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困难等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对控制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不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标准得不到统一,价格参差不齐,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差。因此,要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把不集中的、产销脱节的绿色农业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三)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是指企业在生产、包装、价格、分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坚持绿色原则,并将这些环节进行科学的组合。一是抓好绿色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研发人员要不断加紧对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步伐,用有机肥料取代农药化肥,进而开发生产出绿色农产品。二是做好绿色包装,对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大有好处。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三是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首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中间经销商,联系绿色农产品专柜或销售公司,并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四是实施绿色促销,这是宣传农产品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各种绿色农产品的促销活动,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将绿色农产品的信息宣传给消费者,正确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赵素洁.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7):89—90.
[2]谢华兴.农产品企业绿色营销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07,(1):62—63.
[3]史建军.关于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117一119.
篇3
关键词: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076-06
相对于生产领域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针对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明显滞后,从消费领域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由此显得极为迫切。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绿色消费成为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是坚持可持续消费、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概述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于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ee和R.K.Turner提出,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著作的《寂静的春天》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随后,循环经济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入我国,是我国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与知识经济共同构成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总体而言,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以“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为原则,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追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及可持续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污染治理模式和资本循环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二)绿色消费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模式先后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模式――线性消费模式――循环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时尚消费,是适应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消费模式,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体现出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绿色消费以生态经济整体优化为出发点,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标准,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将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休闲、社会评价与自我体验统一起来。绿色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产、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绿色消费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绿色新潮流,是全球消费的主导模式和全新的消费理念,旨在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消费、安全和健康需求。
(三)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绿色消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思想,革新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绿色消费的本质是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开展绿色行动,引导、强化、规范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进行有用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生产目标与可持续消费目标不一致、生产能力与可持续消费能力不匹配、资源回收产业与可持续消费不适应的矛盾,已成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发展的制度障碍,实施绿色消费的价格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可持续消费措施,有助于缓解这些矛盾及障碍。
二、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
(一)宏观因素――制度环境
制约绿色消费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制度障碍。一是外部。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个体的行为给其它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创造了社会利益而自己却并未受益或得到补偿,个体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采取行动,由此使得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受损。相比非绿色产品而言,绿色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成本,使得商家不愿承担价高的风险及损失。绿色消费的外部性理应由政府通过价格、税收、收费、奖惩等手段使其收益或成本内部化,但是我国缺乏这方面的调节措施或奖惩体系,使得不付费或少付费的“搭便车”行为增加,由此影响绿色消费的发展。二是政策制度障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但是绿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对于其相关质量检查标准建设不完全,国家的相关立法和标准条例也是空缺。另外,我国缺乏针对绿色消费的政策指导,绿色消费概念模糊、权责不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推进。
(二)中观因素――供求市场
制约绿色消费的中观供求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供给障碍、市场需求障碍和消费环境障碍。一是供给障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少、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研发技术落后,且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和激励;同时,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产品风险大、技术研发难,这些因素客观上都制约了绿色产品的供给。二是市场需求障碍。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是由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人群组成的,即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绿色市场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绿色消费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对绿色产品形成有效需求,且人均收入不高,相对于非绿色产品而言,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因环境成本而定价较高的绿色产品,由此难以形成足够的绿色消费群体。三是消费环境障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绿色广告,以无污染、无公害、益健康等绿色产品名称及特征标榜非绿色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缺乏信任,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微观因素――消费个体
制约绿色消费的微观消费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意识障碍和能力障碍。一是意识障碍。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明显提高,其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化、绿色化、生态化,但离绿色消费的公众意识要求相距甚远,加之我国高达70%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更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此外,受传统消费习惯及国外不健康消费方式的不良示范作用,我国依然存在着畸形消费、非理性消费和灰色消费。二是能力障碍。人们的消费方式在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后,进入今天的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这个崭新的消费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消费体系。同时,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指导,无法分辨绿色产品及其好处,由此也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水平及能力。
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政府:绿色消费的主导
1、舆论教育。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推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消费结构的建立、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使绿色消费成为全体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并逐步完善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同时,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范式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依托环境保护日、节能减排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环保知识、绿色消费理念、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及普及。
2、政策法规。建立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以及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积极实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绿色消费立法和绿色标准制定工作,建立绿色消费基本规范、评价标准、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建立涵盖资源、产权、市场、产业、技术、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回收、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方面的绿色消费保障制度、规范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建立绿色消费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责任制度,制定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完善并严格执行绿色核算体系,把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保等各项指标,作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3、经济杠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突破口,对社会消费起着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绿色采购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掌握绿色产品清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信息网络、培训绿色采购人员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体系和绿色贸易通道,以政府绿色采购及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另外,对非绿色产品、资源性产品实施限额购买及累进制收费,实施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前还贷等直接财政补贴支持,并开征垃圾税、环保税、原生材料税等新税种,结合专项资金与财政补贴制度、税收制度、价格制度、收费制度、押金制度、采购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制度等经济措施,鼓励企业生产及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可再生产品、可重复利用产品、可回收使用产品,切实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绿色消费的载体
1、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企业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要设计绿色产品,而且要加强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以更好地推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具体而言,以“减量化、替代化、再利用、资源化、系统化”为导向,加快研究资源替代技术、能量节约技术、零排放技术、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延伸技术,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无污染能源,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由此进一步破解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2、推行绿色营销。营销渠道的畅通是企业顺利销售产品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从绿色产品品牌命名、商标设计和颜色设计等方面反映绿色文化内涵,突出绿色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兴趣。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专卖连锁店、绿色产品批发市场或交易会、连锁超市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绿色产品与生产基地、营销渠道的有效对接。同时,采取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在销售现场和推销实地进行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广,结合量大、面广的绿色广告投放,以及社交联谊、环保公益、企业公共等活动,宣传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等,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为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体基础。
3、创新商业模式。在同质化竞争时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确定战略重点与策略组合,提供不同价值组合和关键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方式及需求结构。企业针对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提供特定功能的“产品_服务组合”,并使绿色观念成为企业理念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体员工将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可借鉴国外经验,改造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创新产品租赁、升级和废弃产品维修、再制造等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的长远、快速、健康发展。
(三)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体
1、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由此变得意义深远。实现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也是主体,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广大消费者除了不选择“物不美价不廉”的产品之外,还应该拒绝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产品,始终把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理念变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水平,主动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破除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及戒备心理,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并树立合理、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同时,主动加强消费伦理教育、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切实构筑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的理念、知识及行为。
篇4
物品交换。孩子长得快,孩子的衣服、玩具更新速度也快,很多东西还没旧就不能用了,这些孩子物品可以和亲友交换。自家的孩子拣别家大孩子的旧衣服穿穿,小了的衣服送给更小的孩子,不仅可以节约、环保,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物品,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勤俭意识。
专家点评:“节约、物尽其用”都是绿色消费范畴。今天地球的危机,大部分来自于非绿色消费和浪费,物品交换活动不仅教会孩子们“节约了、物尽其用”,过程中还培养了孩子们关爱他人、互敬互爱的美德,可谓是一举多得的“生态文明”教育。
二等奖 郝蕊(哈尔滨)
利用家庭厨房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酵素又叫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加快生化反应的速度,可以用作家居清洁,有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作用。
制作方法:利用厨房新鲜厨余(蔬菜叶子、水果皮)和黑糖(白糖不行,可选用焦糖)制作,具体方法如下: 3份厨余、1份糖、10份水,将其置于塑料容器中,使果蔬厨余都浸泡在水中;瓶盖旋紧,瓶身注明日期;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瓶内留空间,第一个月会有气体产生,每天将瓶盖旋松一次,并立刻关紧);静置三个月即可。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无法膨胀的容器;避免使用油腻的厨余;容器中有保留一定空间大概在1/5左右;如果料不够,可陆续加入,从最后一次起计算时间;想要好闻的气味可以放入适当的橘子皮;不要放在冰箱里,会降低酵素活性;发酵成功后没有臭味,如果失败放入黑糖继续发酵。
使用方法:将果蔬泡在稀释后的酵素液(稀释比例:2汤匙酵素:1公升水)浸泡45分钟,能去除除草剂、杀虫剂、农药、重金属、细菌、寄生虫卵等;稀释后的酵素液可用于家居清洁,刷碗、擦拭等等;在沐浴、洗发和洗衣时加入稀释的酵素液,或直接使用稀释后的酵素液;发酵之后的固体物可做花肥。
专家点评:这是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的“绿色生活”方式建议。请牢记: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的资源。
二等奖 李阿新(哈尔滨)
不过度购买儿童玩具。倡导不要过多购买儿童玩具,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绿色观念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及公民意识,使他们长大后能成为一个环保公民。
专家点评:过度消费不仅造成家庭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同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绿色消费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们做一个“尊重自然、懂得节约、珍惜美好生活、时尚文明”的现代公民。
二等 李金悦(北京)
饮食少肉多素。邀约家人、朋友和同事,自觉改善膳食结构,少吃肉,多吃素餐,从每周少吃1-2次肉做起,既健康自己,也减少家畜饲养对水、土质、空气造成的污染。
专家点评: 联合国报告指出:肉食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一人改吃素一天相当于减少4.1公斤二氧化碳,等于180-360棵树一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全国一半的人改吃素一天就会减少26.6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就会相当于9727.25万吨二氧化碳。“少荤多素”不仅健康了自己,还环保了地球。可谓一举多得,收获多多。
篇5
[关键词] 绿色消费 认知 行为
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为保障国内生态,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规范标准,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产业界所面临的环境议题已日趋国际化,其中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趋势,对我国而言便是一项新的挑战。基于国际化的趋势,我国已与美国、加拿大、泰国以及韩国等四个国家签署环保标志相互认证;更与美国、欧盟、日本、澳洲与新西兰等国进行能源之星合作计划,故“绿色消费”的需求与重要性应运而生。
一、绿色消费的定义
绿色消费运动始于1977年德国政府推动的蓝天使环保标章计划,旨在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并改变民众的环保形态。但是此活动并没有受到各国的广泛接受,直到1987年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首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各国才开始重视并推行各种相关的绿色消费运动。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资源效率和消费者权利的消费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消费与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与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最小。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绿色消费的定义各不相同,现将文献整理如下:在1993年Ken Peattie将绿色消费定义为:如果绿色行销提供消费者可持续性和更为社会接受的商品,那么绿色消费就是以可持续性和更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消费。在1996年,张隆盛认为消费时考虑选用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对环境伤害较小的产品达到兼顾消费与环保的目的,这种消费可称为绿色消费。1999年董德波将其定义为在可维持基本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天然资源与毒性物质的使用及污染排放,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2001年陈曼丽和法制日报各自提出了消费者遵循五R准则,即Refuse(拒绝)、Redus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Regenerate(再生)及绿色消费是一种权益,它保障后代人的生存与当代人的安全与健康;它还是一种义务,提醒我们,环保是每个消费者的责任的说法。
绿色消费是在对人类消费活动进行理性反省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总结与归纳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把绿色消费归纳定义为: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即可称为绿色消费。
二、绿色消费的起源与发展
绿色消费的思潮起源于1970年末期的欧洲,由德国内政部与联邦环境署提出讨论,德国首先于1977年推出蓝天使计划。1979年即开始实施“蓝天使”(Blue Angle Mark),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动全国性环保标章制度的国家,其目标为引导消费者购置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的产品,鼓励制造开发及生产对环境友善的产品,以环保标章做为一种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期盼着能通过消费行为导向改善生产产品的品质,以有效提升环境质量。自1980年以,各先进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会到地球的资源有限,环境的脆弱和维护生存空间迫在眉梢,因此纷纷采取各种行为以响应绿色消费。
近几年来绿色消费主义开始受到国际的重视,为配合这股世界的潮流,我国行政院于1992年12月起正式委托化工院污染防治中心推动环境标志制度,颁发“环保标章”,引导产业界生产绿色产品,并倡导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用印有环保标章的产品,希望藉由此类商品的推广,提升人民对于绿色消费的意识及大家动手做环保的习惯。
2002年起,全国开始限用购物塑料袋与塑料类免洗餐具等工作,希望藉此改善民众生活及消费习惯,以减缓环境资源消耗的速度、减少污染、降低废弃物带给环境的负荷。以这样地区性、全国性制订环保法规,甚至以国际性联合抵制的方式来推动环保、执行绿色消费,似乎颇具效力,但以美国的绿色消费运动来看,其实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持续太久,各界开始对现行的绿色消费运动提出深刻的批判。
三、在购物时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了出来,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发展绿色消费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今后的长期的艰巨任务。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这说明购物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环保,这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保护环境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购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购物时要考虑到环保将直接影响你将来的生活质量。这里有几条建议,它能让购物更加的环保。
1.购买(大量)散装的物品――量的多少问题。当你购买大量的你能用到的商品,可以减少在包装上面的浪费。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垃圾来自这些包装,在我们每消费1美元中就有10美分是花在这些我们要扔掉的包装上的。而这些包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环保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浪费。相关研究表明:环保意识能够激励人们改变自身的行为,以达到缓解所关注的问题的目的。
2.少购买一次性产品――可任意使用的剃须刀、照相机、塑料杯和塑料碟子都是我们贪图方便而破坏环境的例子。这些东西出厂后,在你手上稍作停留,然后就直接变成垃圾。买那些可以长久使用的物品。用布做的毛巾和餐巾代替各种各样的纸巾。无论什么时候可能或者不得不用纸巾,也必须确定这些纸是由百分百可循环的材料制造的。
3.用可充电的电池――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必须以危险的垃圾标准来处理掉它。可充电电池寿命更加长久,花费更少且不会给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
4.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在龙头中安装通风发散装置和安装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可以减少50%家庭水费的支出,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的保存。
5.购买简洁的日光灯――这使你所能做的节约能源和节省钱的最简单的事之一。简洁的日光灯寿命是白炽灯的10倍以上。用简洁的日光灯每替换三个白炽灯,一年内可以节省60美元和3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
6.用天然的、无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学制品家具和杀虫剂――按照美国环保局的说法,美国家庭中拥有的污染物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家庭的2至5倍,究其原因是家庭清洁剂和杀虫剂用的比较多,且留有很多残余物。当前美国一年要用8千万磅的杀虫剂,大部分都会被排入河流以及渗入到地下水中。购买那些无毒害的清洁产品和利用那些天然的害处可控的方法来消灭害虫。
还有上百种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抵抗全球气候变化,即便只有一半的人来这样做,它的好处还是无穷的――无论是对当代还是将来的子孙后代。
但总地说来,与国外相比,我国绿色消费还有很大差距,现实中,绿色消费只是作为一种时尚,广大公众主动选择绿色消费的动力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绿色消费在我国存在障碍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够,绿色消费观念尚未得到推广和普及,更未深入人心。很多人对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并不很了解,对它的作用也不清楚。为此,我们必须以绿色消费的正确认知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确立人们的绿色消费观为根本,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全球环保标章网络组织研讨会暨年会在我国顺利举行”.环境标章简讯,2002.30.
[2]Chan,R.Y.K.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consumers in China: Surve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1999,11(4):25-52.
[3]易必武.绿色消费问题及其绿色营销促进.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64-68.
[4]Ken Peattie著.梁锦琳,陈雅玲译.绿色行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Green marketing,1993,(5):236-254.
篇6
[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土地、淡水、能源的需求加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资源的永续可用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
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主张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逐渐成为主流的营销理念。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条件下,对企业绿色营销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但由于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起步晚,当前面临很多现实性的问题。
1 影响我国企业实行绿色营销的内在因素分析
1.1 绿色营销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
对于企业来说,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主要区别就是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前者追求的是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提高消费质量来减少消费数量;而后者重在刺激消费、鼓励数量的消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营销重点仍是传统营销的模式。
1.2 绿色营销企业面临成本和技术难题
环境成本内部化因其能有利地合理配置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而在国际上十分通行。而我国的一些企业沿用旧的生产管理方式,使企业陷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增长路径,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推行绿色营销,意味着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研发力度、技术、设备和绿色产品认证都有更高的要求,即便有的企业具备绿色营销的意识,也会因为实施的难度和成本等问题而有名无实。
1.3 企业营销策略与绿色营销不相适应
企业缺乏绿色的会计和审计制度,产品定价没有包含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价格;在产品销售渠道上没有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产品促销方式陈旧,缺乏绿色沟通和绿色广告。很多企业没有担负起绿色营销的责任,缺乏引领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
2 影响企业实行绿色营销外部性分析
除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营销实行的外部环境也有待改善。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缺乏绿色消费的需求。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及环保意识有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足将影响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产生。
另外一个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相应的补偿。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搭便车,非绿色营销的企业受益于绿色营销企业,却不会向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支付任何费用。负外部性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但并没因此付出任何应有的代价。如传统的企业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因为国家对企业经营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的不成熟而使得相应的惩处滞后或者乏力。
3 企业实现绿色营销的对策和建议
3.1 企业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路径分析
企业要实现绿色营销,把绿色营销落实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用企业文化指导绿色营销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营销的思想基础。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把绿色营销的理念当做战略指导思想贯穿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更要把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落实到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具体来说要培养员工绿色营销的意识,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设计中注重节能减排,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在绿色消费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影响下,企业只有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构建绿色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并最终获得成功。
3.1.2 合理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正确的营销组合策略能激发消费行为的产生。对于企业来说,一是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企业营销组合的载体,营销行为的基础,绿色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行业结构、企业的战略目标、实力相适应。企业要积极地进行绿色需求的市场调研,辨别市场机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遵循“3R”(Reduce,Reuse,Rcycle)的原则。二是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的价格受市场状况、竞争需求和政策法规的影响,总的趋势是高于其他产品的价格。为了让消费者接受,企业可以从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角度,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定价,让消费者接受。三是选择合理的绿色销售渠道。适当的销售渠道有助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的扩大。绿色销售渠道要本着品质保证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减少各个物流环节的资源浪费,从效益的角度进行资源的配置。四是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企业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产品,既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适时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
这四点既是绿色营销的组合策略,也构成企业绿色管理的基石。
3.2 政府为企业实现绿色营销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要求政府成为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者。要利用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规律,政府对环境的干预越厉害,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广度和深度就越好。因此,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2.1 重视绿色知识的培育
使消费者了解绿色产品的内在价值,对绿色产品的特点、优势和益处有全方位正确的认识,让绿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政府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组织机构,层层落实绿色知识的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宣传,社区组织通过对居民的倡导,政府通过与企业、媒体的互动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的时尚,成为引领人们消费时尚的直接动力。
3.2.2 尽快建立绿色营销考核体系
政府除了奖励绿色营销的企业,还要加大对绿色投资的力度,为绿色营销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建立绿色营销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应以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维度,全方位多方面体现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承担相关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把此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2.3 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针对国外企业的绿色壁垒,有必要遵循国际惯例,适时进行修补和完善。同时还要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强化环保行政的功能。
4 结 论
绿色营销是社会潮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企业营销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绿色营销的实现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建设和政府的职能发挥,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都重视、参与绿色营销,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凤军,吴琼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
[3]杨慧.绿色营销:是挑战也是机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13-15.
[4]黄淑萍.绿色营销的优劣势及其对策措施[J].北方经贸,2006(1):6-9.
[5]王霞.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问题及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6(7).
篇7
生态文明的主要原则就是结合自然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最终目的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将形成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社会形态作为基本奋斗目标。设计艺术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生产活动都根据先进的设计艺术而展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内涵,还要考虑设计材料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在资源储备量越来越少的现代社会,怎样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已经成了时代对各个领域的要求,包装领域尤为明显。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我国是一个生产大国,生产的产品越多,需要包装的材料也会越多。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外观设计形象,更注重选择一些包装较为时尚的产品,因势所驱,商家对产品包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产品在出售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例如过度包装、包装不到位等问题,产品包装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对资源造成了极大地浪费。所以,就更迫切地需要树立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将产品包装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资料表明,每年我国会消耗大约三千多吨的包装材料,在消耗的这些包装材料之中有大约一半以上的材料都变成了废弃物,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大多数包装很少考虑商品的类别和种类,很多都是为了包装而包装,花费大量的包装材料,最后变成垃圾,最终导致对环境造成破坏。根据产品特点设计绿色环保的包装是方便运输,减少废弃物和垃圾的根本措施。
二、绿色生态包装设计
1、设计由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装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而存在,由于具有非常强烈的历史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代社会的消费者消费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反映出了人类对于社会,对于未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真思考与积极探索。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范围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商品包装方面、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比较多,以减量化作为设计宗旨,把再利用,再循环、作为设计基础,把可降解作为设计目标是这种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需要做好处理的位置通常是将包装进行循环使用的处理位置,这种做法很难将生态系统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以前生态设计在室内装修、室内设计上体现的较为突出,也被广泛利用在这两个方面,将增大能源利用率,增强环境承受率作为设计目标,将材料的可持续利用作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生态包装设计的基本理念来源。目的是实现生态保护。
2、设计内涵
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有五个基本内涵,第一个基本内涵是消耗低,包装要适度、合理,这样才能减少对材料的消耗,必须禁止过度包装。第二个基本内涵是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即使用过的包装还可以经过一些处理步骤进行再次利用。第三个基本内涵是包装必须可回收。即对已经重复利用过的包装要进行再一次的回收,争取处理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第四个基本内涵,即包装要尽量能进行循环利用,被回收处理的包装材料可以在其他不同的领域进行再次使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第五个基本内涵即包装材料必须可降解,一些无法进行再利用或者无法回收的材料必须可降解,可以通过自然地过程迅速进行分化、腐烂,使其无法成为永久垃圾,持续污染环境。
3、设计理念
生态、环保的包装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设计理念,首先要尽量做好对材料的节约。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华丽地、包装结构更加完整的产品更受人们的青睐,因为这会让消费者产生包装越华丽,产品越高档的非正常消费观念。节约型设计理念是时代对产品包装的要求,这种理念既保留了包装产品的包装功能,又减少了对产品包装材料的浪费,在节约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适度包装的理念是必须得到鼓励与发展的,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使用数量才能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使材料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包装产品的废弃物的产量降到最低。这种设计既简单朴实又美观大方,值得推广和应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做到了对外包装进行环保化的设计。第二个设计理念就是在选择包装材料之时尽量多使用、有效使用天然生物,天然植物不仅仅指木头、竹子、农作物茎秆,好包括一些树木的茎叶,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清新地、与大自然相处和谐的感觉,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第三种设计理念即,把对可降解和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率进行有效提高。
三、绿色生态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包装主旨
以人为本是绿色包装的集中体现,绿色包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不仅要在外形上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还要在色彩上、与产品的搭配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大量吸引消费者的消费目光。在设计中大量注入生态、环保的理念才能体现出绿色设计的初衷。绿色包装设计不仅要结合自身理念和相对应的产品特点,还要在设计过程中将绿色消费理念实施的不露痕迹。现在很多的手机包装的色调都比较暖,旨在给人们带去温馨的感觉,在包装上都注明包装材料的使用内容,这是吸引手机消费者的一大途径。
2、包装潮流
就现在来看,很多消费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于自然地颜色即绿色元素的偏爱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设计师选择颜色和选择方案造成相应影响,促使他们设计绿色元素,更进一步推广绿色元素。包装潮流不仅体现在手机的包装上,电脑包装、保健品包装、日用品的包装都体现着人们对包装潮流的推崇。
3、包装图形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零售企业;绿色营销;竞争力
低碳经济其本质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零售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零售业的发展,同时又会带动消费的增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稀缺,这必然要求整个社会重视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是社会活动的主体,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必然要求零售企业重视低碳经济的到来,应该开发低碳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其本质是要求所有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注重成本的节约,提高节能效果,降低能耗,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状态。
1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调查情况
本课题组于2016年7月至8月对广西部分零售企业比如南宁朝阳沃尔玛、南宁百货大楼、南城百货等大型零售企业就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和访谈调查,在问卷调查中总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78人,占39%,女性122人,占61%。被调查者年龄在20岁以下有18人,占9%,21—30岁之间有90人,占45%,31—40岁之间有50人,占25%,41—50岁之间有40人,占20%,50岁以上有2人,占1%,从这一数据反映出零售企业一般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在“您对绿色供应链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回答了解一点占44%;不了解占43%;没听说过占13%。从这一数据反映出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措施,员工也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但了解情况不是很深,说明了企业应该更加进一步让员工参与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行动中来。在“企业是否重视与供应商的关系”的调查中,回答是的占62%;回答否的占4%;回答不清楚占34%。这说明了零售企业要实施供应链管理必须重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在“企业是否开展绿色办公相关措施”的调查中,回答否,没有开展绿色办公措施的占15%;回答是已经开展绿色办公相关措施占54%;回答不清楚占31%。说明了企业都已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企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员工环境意识”的问题中,回答没有开展相关活动占20%;回答环境理念和技能培训占45%;回答开展公司内部环境宣传占20%;其他占15%。从这一情况反映出,企业要重视员工环境理念的培训,让员工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企业开展哪些措施支持环境公益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的问题中,回答没有相关活动占16%;回答号召员工参与环境相关公益活动占52%;资助环境相关公益活动10%;参与环境保护相关公益活动占22%,从这一调查数据表明已有过半的企业开展了号召员工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
2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还有待提高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员工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也进行了相关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培训,但培训的力度还不够,有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了解,对绿色产品也不熟悉,也有被调查者表示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2消费者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识还比较缺乏
众所周知,实施绿色供应链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消费者一般也不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来购买绿色产品,消费者虽然对“低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低碳意识也逐步加强,但与发达国家的低碳消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消费认为“服务价值较高”,这是阻碍消费者践行绿色环保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来说,要提高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2.3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员之间缺乏合作在调查中,零售企业也认识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关系只是处于低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合作的稳定机制。根据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内部价值链,还取决于外部的价值链成员的良好合作,这里的价值链成员不单纯包括员工,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绿色,即环保,而绿色的运作在于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最终形成整体绿色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3低碳经济模式下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3.1提高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
目前消费者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不高,对低碳消费看法不一致,认为自己作为单个的消费者,与社会强调的低碳经济无关。在我们的调查者发现,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可程度比较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不看重低碳商品,因为标有低碳的商品价格普遍高于非低碳的商品,因此也不愿意购买标有绿色环保产品。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看中的是产品的价格、服务质量以及品牌,只有少部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碳商品,这部分消费者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消费者低碳商品的好处以及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公众健康和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注重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成为人们选购商品的主要因素时才会考虑到低碳商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的全员管理,即把顾客也纳入到自己的核心成员,企业应该要有与顾客实现“双赢”的战略思维,把顾客看作是利益相关群体的主要成员,企业在从事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对其利益关系人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企业在提高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的同时也是在树立企业自身的形象,对其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也是很有裨益。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召回铅污染玩具这个案例,表面上看,美泰及时召回有害产品,但其深层次含义是通过召回有害产品,一方面显示了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3.2低碳经济模式下需要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整体竞争力
低碳经济是一种运营模式,企业应该全方位的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为顾客购物带来便利,减少顾客的购买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应该充分了解顾客需求,与顾客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的需求,对顾客的要求能够及时做出快速反应。低碳需求的满足给企业的整个运营模式提出了更大挑战,要求企业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低碳需求的管理不单纯是营销部门的责任,而应该是企业整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应对环境的变化有个快速的反应能力,而传统业务流程是以分工为基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只能适应静态的、单一的营销环境,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动态市场的反应能力。随着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内部分工不断细化,业务流程应该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适应变化的、多样化的、动态的环境,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顾客的绿色需求,以此形成企业整体竞争力。
3.3低碳经济模式下需要企业进行战略转型
低碳经济模式要求企业由粗放型向低碳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变。每个企业都不是孤立运作的,在全球社会大环境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大环境中,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气候环境,还包括人文、科技等环境。任何一个经营的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全球“大气候”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转型,需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这里的社会责任不单纯是对企业负责,还包括对顾客、股东、社会环境的负责。希望企业在开展运营过程中要有低碳创新思维,开发低碳产品。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竞争经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非常低,企业真正经营的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更多地是经营自己的诚信品质。金钱不是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志,而永续经营才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把眼光放远一点,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只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好,其利润才会滚滚而来。
3.4低碳经济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
低碳是一种战略思维,这种战略思维最终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低碳产品通常具有节能环保、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的产品。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其低碳产品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供应商提供的节能实体产品;其次是自身具有节能环保的营销环境;第三是产品的使用及售后服务要节能环保。低碳应该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进行低碳产品的销售,必须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模型,指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有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组成。内部价值链成员包括企业的员工、管理层、股东等,外部价值链成员是由供应商、经销商和顾客组成。其中供应商是零售企业价值链的源头。如果零售企业与供应商就低碳产品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即使自身具有绿色创新思维,也是无济于事。低碳产品可能刚投放市场,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由于消费者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于新型的低碳消费可能还有点适应不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全员推广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低碳产品的竞争力才会慢慢凸显出来。低碳产品要为消费者所接受,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卖点,这个卖点应该表现为差异性和独特性,不为竞争者轻易模仿,这样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总而言之,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到来,企业应该成为低碳创新的领导者,零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的主体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零售企业必须转变自身的战略观念,牢固树立低碳运行理念,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低碳产品,以此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贾昌荣.低碳营销———低碳消费浪潮下的新营销模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4).
[2]王淑翠.荆林波基于顾客体验视角的我国百货业商业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4,(12):16-17.
[3]苏云峰.传统大型零售企业实施全网电子商务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14,(12):68-69.
[4]董常亮.“云”消费时代零售企业竞争力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京),2014,(10):74-78.
[5]宋继承.O2O趋势下消费者产品需求特性变化与营销策略[J].财经理论研究,2014,(5):89-95.
篇9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消费指导、消费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引导活动,力争实现“三化”,即生态文明消费教育日常化,生态文明消费理念科学化,生态文明消费方式自觉化,使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消费产品形成特色,生态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二)具体目标
实现“四个一”。即设立1个“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确定6月20日为县“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并开展主题日活动;建立1个系统生态消费教育阵地,使1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生态消费教育;培育一批企业(商家)进“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培育一批生态(旅游)消费品,并进行分步骤重点宣传。
二、活动载体
(一)建立生态消费教育阵地,拓展生态消费教育面
1.建立生态消费教育学校。由县工商局、教育局、消保委联合在各工商所所在地建立1家生态消费教育学校,主要任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的生态消费意识,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2.建立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景区。推进海霞旅游与生态消费文化的深度结合,大力丰富海霞文化内涵,把海霞品牌贯穿到生态旅游消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创造特色生态旅游消费精品,塑造海霞生态旅游景区形象。
3.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由县工商局、消保委联合在全县选择1-2家企业,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主要任务是以实物来宣传感受生态消费的好处,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消费模式,获知生态消费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生态消费方式。
4.建立特色生态消费教育学校。要在社区、乡镇(街道)、老年大学、企业等,建立消费教育学校或消费教育课堂,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二)成立“县低碳消费服务联盟”
分期分批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成为各行各业助推生态消费的排头兵。同时,利用县中小企业信息网、土特产交易网,有计划地宣传、引导“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和其他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人居实验园区,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态消费纳入中小学生教育课程
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把生态消费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的生态教育格式,对学生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知识传播。
(四)组建生态消费宣传义务宣传队
生态消费宣传队由各社区中的海霞妈妈组成,通过组建生态志愿者队伍来提供多元化、常规化、规范化的宣传服务,大力实施“生态旅游”、“生态消费”、“生态生活”等生态文明公众参与行动,把生态消费宣传融合到学校、家庭、企业、酒店、景区等过程中,融合到3.15国际权益日、环境日、地球日等各类主题活动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海霞生态旅游宣传活动
结合海岛特色,利用陆岛相连优势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指导旅行社和导游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在景区里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消费行为,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指导,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弘扬生态旅游文化。
(六)创新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载体
举办主题论坛、开设电视专栏(如县电视台蓝色风栏目)、生态消费公益广告亮丽一条街,同时突出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受众面广、互动灵活、宣传力度大的优势,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并突出“生态消费”的引导。
三、教育重点、形式及责任分工
(一)教育重点
1.对消费者和学生。开展生态消费教育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倡导生态、绿色、低碳消费方式,积极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养成节能、节水、节材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景区内倡导绿色旅游等。
2.对生产经营者。教育引导企业倡导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发展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创新开发生态产品,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
3.对机关干部职工。加强生态消费教育,宣传生态伦理道德,实施节能、节水、节材行动,树好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二)教育形式及责任分工
1.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主力军作用,围绕绿色旅游,生态消费等内容,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从消费观、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等多层面进行探讨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共话生态消费的热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新闻媒体。
2.开展海霞旅游·生态消费引导活动,通过消费调查、消费体验和比较试验活动等方式,提示一批有悖于生态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消费者认同并接受生态旅游、生态消费方式。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消保委。
3.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生产(经营)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展示活动,培育企业作为消费第一责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在全社会示范引领。责任单位:县经贸局、环保局、工商局、旅游局、个民协。
4.开展生态消费教育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
5.建设一支“海霞妈妈”生态消费宣传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生态消费理念和生态消费方式的宣传。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6.开展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教育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负责生态消费教育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查。
篇10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也必须要有新的改进。选择新的销售方式,改善农产品生产方式,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生产有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当前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工作,是国家都高度重视的,这是促进农产品生产地区发展的关键。而在绿色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下面是笔者针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绿色农业推广的创新思考。
1.1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推广
绿色农业的关键是农产品的无害化,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的使用,让农产品生产者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寿光蔬菜产业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就是在进行蔬菜生产的过程之中,合理的进行化工产品的使用,保证蔬菜健康化,以此来促进人们选购其蔬菜,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寿光蔬菜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寿光蔬菜,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
1.2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
进行绿色农业推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仅仅是注重产量,为了提高产量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后,对农产品垃圾的处理方面为了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比较随意,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会给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中会残留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还导致由于农业生产而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伤害。学习寿光蔬菜基地的发展战略,进行绿色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农产品安全,同时对生产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1.3建立示范基地
通过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建立,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进行绿色农业的好处,了解到绿色农业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通过示范基地的生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对绿色农业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认识,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寿光蔬菜能够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也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生产的好处,才使得该蔬菜生产地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1.4进行产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像寿光蔬菜那样,对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预警机制的建立,让农业生产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市场动态,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进行产业调整。这样不论市场如何变化,生产都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1.5注重品牌战略
在进行绿色农业推广的同时让人们提高品牌战略意识。寿光蔬菜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成为我国蔬菜重要品牌,甚至已经成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就是由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才让其拥有了今天享誉国内外的盛誉。
2结语
- 上一篇:常见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方法
- 下一篇:电子竞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