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25 05: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一课,发生在7月16日“KITPC2012拓展项目”的第一天。“KITPC”是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也是该活动的联合举办方之一。
始于“扔小球”的好奇心
站在讲台上的授课人,名叫肯尼思·切奇雷(Kenneth·Cecire),这名语速平缓、始终面带微笑的男子是美国圣母大学的教育专家。他想让孩子们知道,用扔小球的办法可以探测出一个未知物体的大小。肯尼思设计了一个实验。很快,孩子们就分组开始了测试。
几名来自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的同学组成了一队。他们闭上眼睛,尝试用网球砸中听装饮料。同组的一名女孩则在旁边记录:每扔10次网球、有几次会击中饮料瓶。之后,网球被换成了直径较小的乒乓球、直径更小的黑球。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教育项目牵头人罗伯特·彼得森(Robert ·Peterson)博士一度走入孩子们中间。他观看孩子们做实验,也告诉他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获得大量的数据”。
如果不是肯尼思提醒,也许孩子们都不会注意到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他们强烈的好奇和种种疑问会在肯尼思的讲解中得到答案。
“我不是来教你们”
“美国科学家想通过实验告诉孩子们,对于一个已经发现、但还不知道大小的粒子,可以通过撞击的方法去探知它的大小。这也是确定新粒子的一个步骤。”北京四中老师黄振说。
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先讲解基础知识。比如,探测器是什么样子、怎么工作、工作原理是什么、数据如何处理等。一开始,学生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如何应用;之后,才应用它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课堂上,孩子们并不要求一开始就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他们只要像科学家作研究一样模拟科研的过程,和科学家一起处理数据。其间,他们会发现各种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惑。
“美国科学家给孩子们的感觉,并不是‘我来教你们’,而是‘我们一起来做这个研究、一起工作’。”黄振说。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个性化很强的教学。不同的小组得出了不一样的实验数据。于是,在处理数据时,大家不得不先讨论“为什么数据不同”。肯尼思肯定了孩子们为探测饮料瓶大小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当然,他也告诉大家,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新的科学发现会认为今天的推导是错误的。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探究新知的热情。
卡弗里所的一个许诺
“KITPC2012拓展项目”的开展来自于一个许诺。
2006年,中国科学院得到美国卡弗里基金会的捐赠基金,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科研与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机构——KITPC。它是全世界16所卡弗里研究所之一。
中科院数理学部副主任欧阳钟灿院士曾在美国一个卡弗里研究所,见到了这样的拓展活动。在美国,年轻人步入科学殿堂,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半年之前,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的成立会上,KITPC所长吴岳良院士向与会的老师们许了一个愿:卡弗里研究所愿与研究会一起,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于是,KITPC联合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夸克网络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机构,举办了这一项目。
和科学家一起做科研
“KITPC2012拓展项目”主要面向的是高校和中学的学生、教师。
项目中,授课的老师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他们来自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在两周的时间中,孩子们要与科学家一起,学习和探讨“大型强子对撞机和宇宙线,真实的粒子和真实的数据”。
美国的科学家带来了宇宙射线探测器的实验。这让孩子们有机会利用真实的宇宙线探测器,与物理学家一起研究宇宙射线。来自欧洲日内瓦的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也会出现在课堂上,科学家将带领孩子们进行分析。通过体验实验观测,孩子们还将学习到如何探测和发现基本粒子。在课堂之外,他们会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从这些活动和日程安排就可以看出,把学习、教育和实验联系在了一起。”吴岳良说,在美国,这个拓展项目开展得极为成功。在中国,“KITPC拓展项目”将为中学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开启新的模式。毫无疑问,这一活动可以对传统的课堂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篇2
传统文化中的经学、史学、哲学、诗学等等早已进入大学课堂,作为课程或专业广为传承,但具有悠久传统的养生学尚未成为一门成熟课程,离形成专业学科距离更远。这种反差的形成,大概与长期以来流行的将养生学与长生术混同的世俗见解相关。其实,养生学虽然有延长生命的追求,但并非虚妄的长生术,而是对人的生命现象和生命历程的精心观察与深入探讨,包含着许多科学观念,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新的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现应大张旗鼓地进入大学课堂。这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尤其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亟切需要。
比如就哲学层次说,养生学要求人们明白天人关系,有不少十分精辟的阐释:“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传统养生学早已认识到生命终有限度,人要爱惜生命却不应一味贪生,对生死应持达观的态度:“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黄帝)”;“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道存,自然之道也。生而必死,亦自然之理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瘀,而尽其天年,此自古圣者之所同也。(欧阳修)”这些闪光的见解不是很能明人心智吗?
再如就伦理层面讲,传统养生学十分重视个体生命的成长阶段,既关注肉体的发育,更关注社会化人格的养成。孔子提出著名的人生成长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人生各阶段应注意警惕的问题,也很发人深省:“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对于青年人如何自我调整,使自身的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在人生旅程中健康成长,不同样有深刻的启示吗?当代大学校园内许多“青春病”,如不求上进、悲观厌世、骚动躁急、贪图享乐等等,如从丰富其文化生活的内容,提高其情趣品位入手,引入传统养生学对人生历程的描述,肯定会有潜移默化的矫正作用。
就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来讲,众多的养生事例、养生典籍、养生方式、养生处方等等,可以引导各专业的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加以解释、筛选、提炼、改造,为提高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做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说,中华传统养生学可首先作为公共通识课,面向所有对此有兴趣的大学生开设。如果课程受欢迎,可考虑在相关专业如文化学、旅游学、体育学等专业院系开设,使其从选修课进一步成为必修课。
健康教育应从年轻人抓起,将传统养生学引入大学课堂,不但有必要、有助益,也有比较充分的条件。随着人权意识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传统养生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选课意向。而丰富多彩的传统养生文化积累,为讲课内容提供了几乎取之不竭的资源。可以相信,传统养生学引入大学,必将是极富生命力的课程,甚至有望成长为专业学科。
篇3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要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
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转化为现代教育的宝贵资源,还应注重“教”与“学”这两方面。
从“教”的方面来讲,如何找到传统文化进入课堂的切入点,打开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学科教育相融合的局面,是“教”方的关键。要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教”方要改变原有的育人观念,加强文化育人的理念,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尊重历史、关爱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教”方还应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身边的文化,孩子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其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将在孩子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另外,“教”方还应积极开发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其中哪些内容应该进中小学课程中,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教”方在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教”方应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主义的问题,学校可自编教材,将传统文化教育固化为日常教学的内容。为此,“教”方可将传统文化设置为不同的选修课,同时给予选修课程相应的学分,即将传统文化的课程进行量化处理。再者,传统文化进课堂,还应实现不同学习阶段的联动,逐步加深理解课程的内涵,即“教”方应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教”方还应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身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
篇4
【关键词】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教育;教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以“礼仪之邦”而著称,这里的人民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为荣。可自从国家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独生子女队伍的日益成长和壮大,人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变了,孩子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孝敬父母之一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了。为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他们从小有爱心,学会关心自己亲近的人,只有这样,将来才会真正的去爱祖国、爱人民。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的要求,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应的课文内容。这就是说,培养教育学生逐渐养成热爱父母、关心、父母尊重父母、体贴父母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呢?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方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把着眼点放在一个“情”字上,注重激情。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现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动,使情感内化为驱动力,使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达到统一。
例如:《想着妈妈》一课,教学要点为:爸爸妈妈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劳动、工作,抚育自己成长,十分辛苦;要爱爸爸妈妈。根据这一教学要点,教学中可设计故事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讲述曾经到父母工作岗位看到父母忙碌工作的情景或自己受到父母忙碌工作的情景或自己受到父母细心照顾的最难忘、最感人的一二件事。为了使学生能较快进入情境,调动起情感,教师可首先情真意切、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最难忘的受父母照料的一件事,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情不自禁、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事。长期以来,学生受到你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他们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而讲述使学生在回忆中体验到了父母深切的关怀和无私的受,激发了情感,产生了感激之情,萌发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和为父母做点事要自己做和为父母做点事的愿望。至此,学生热爱父母、感激父母之情己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再趁热打铁,恰到好处地提出要了解父母、理解父母、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等行为要求,情感这一驱动力会促使学生欣然接受孝敬父母道德认识,并导之以行,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又如:《牢记父母恩》一课,除了举行故事会,还可以安排赛诗会。即课前让学生查找古代和现代有关孝敬父母方面的诗篇,要求他们联系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小事理解诗歌内容,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的道理,进而突破要关心父母的难点。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进行诗良诵时,教师可事先把有关古诗内容制成幻灯片,让学生边看片边朗诵时,教师可事先把有关古诗内容制成幻灯片,让学生边看片边朗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声像氛围。在完成教学重点的同时,教师可在了解父母、亲近父母要求的基础上再提出关心父母、尊重父母等更高的要求。如父母生病时要端水送药,精心照料;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刻苦努力地学习;当自己提出的要求父母不能满足时,不要任性,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在家要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在课的结尾,教师还可利用几分钟时间举行赛歌会,通过传唱《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我有一个好爸爸》等歌曲,进一步将热爱父母之情推向,使课的尾声余味无穷。
此外,在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时,要注意道德观念之间的联系。如教育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时,融会了热爱劳动的教育内容;在听父母的话,不攀比的教育中,也包含了勤俭节约的教育内容。教学时,只有点面结合,横向纵向交织,才能使要学生明确、形成的道德观念交相辉映,密密地布满学生道德情感的天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保建武.浅谈传统美德教育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J].中外交流,2016(5)
[2]陈莉颉.浅谈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传统美德教育[J].科学导报,2016(5)
[3]刘丽波.浅谈如何在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213-213
篇5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以及技术简单易学等特征,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学实施与开展,能够缓解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器材、场地贫乏等问题,丰富了课堂教学,促进各个民族之间交流,并且符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实际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区域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态将成为区域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云南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全省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的事实。
因此,探索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就当前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现存体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学校体育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以及具有较强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与现代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体育兴趣的同样功效,可在学校教育中适度设置进行教学传承活动,与现代体育内容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弥补学校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不足的现状。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除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使其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性,促进学校特色体育课堂的构设,为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学校就此作出了尝试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师范学院每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竹竿舞比赛,竞赛活动是在学校学工部组织下进行,以学校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报名参加,裁判组对竞赛队的表演内容设计、表演技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获奖队进行奖励。对于多年一直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笔者来说,有幸在校园感受、观赏整个激动人心的少数民族竹竿舞表演,实属感慨万端。从整个竞赛活动可以看出,表演各单位非常重视该活动,所有参赛队都在竞赛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构思、设计和排练。竞赛活动现场充满生机与活力,异常精彩和悦目,在约二千多师生观众热烈的掌声下完满结束了活动。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内容,满足了现代学生了解、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决好区域学校发展相对滞后与教学改革全面发展的矛盾,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众多学校教育发展所应承担的新任务。
2 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而言,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确实对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性,还可能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性、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的危机。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们能够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认识和吸收各国、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将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促进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与共同进步。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务,也必须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当代学校文化不应该是一元性的,而应该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现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认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并结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识,为构建校园多元文化和谐交融式发展战略创造条件及实现路径,以满足学校多元文化发展以及学生获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应关注乡土知识,关注地方现存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学校教育能够成为乡土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笔者认为,学校只有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或本区域性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无顾虑地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学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适时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予以研究、保护的良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承担了本乡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使区域学生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功能价值,也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贵性,传递保护、传承、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处于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发展的大潮中遗失或停滞。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共生,让现代学校呈现出多元、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为创设和谐多元文化服务,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各个行为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是,学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时,要保持严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维方式,对相关文化进行甄别,以保证其选择的各种文化信息具有优质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使学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教学创新的巨大资源库,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为学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丰厚的沃土。
3 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首先,学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体—学生,这个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必然要求其肩负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说他们终究是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纽带群体。其次,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会按相关要求制定相对充分的教学时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这就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创造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条件,能够弥补学生放学后忙于课后作业而无暇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不足。
再次,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是接受了专门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具有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学习和培训活动后普遍具备了“传授者”的条件和优势。第四,学校一般情况下都配置有供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所需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实践经验也进一步表明,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积淀,才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就此而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任务。
鉴此,云南不少学校尝试性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课程资源的模式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中来,让广大学生在健身娱乐中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都是有益的,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满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区域特色的同时也弘扬、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对现代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契机,是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传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在后期工作中需继续加强、继续努力和继续深化的地方。
篇6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66-01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2、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3、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篇7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主要研究解决四个问题:教和学的关系问题,传授知识和同时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教学生学会和同时教学生会学的问题,统一要求学生和因材施教的问题。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
传统的教学观,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只有一个功能,就是传授书本知识。传统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主体。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促进体力发展。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好坏,一方面是学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学,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是教师能不能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给予点拨、指导、帮助。
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具有了这种能力,学习才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基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注意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解决“三个面向”的要求与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矛盾,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高效的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几个要素中,学生是最活跃的,无疑处于主体、中心地位,他要在高涨的情绪下,即在内部诱因的作用下能动地接收、贮存、转化知识并锻炼能力。
真正的高效课堂还应该是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的并用,加大课堂信息力度,增加学生兴趣,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生动有趣、妙趣横生的课堂。
篇8
1.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主导历史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学生则在教师的教导下能够很快了解和系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规律。
2.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便于历史教师集中传授系统的历史知识,并能够与学生展开面对面辅导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教师的思想观念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深入理解历史规律。
3.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能够展示历史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师生间感情交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时能够带动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然而,高校历史课堂教学发展到现在它的缺点也逐渐显示出来。一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轻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主能力;二是历史课堂过于统一的形式使差别教学不容易实施。
二、高校历史网络课程教学及其优势
20世纪后期计算机多媒体和interenet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在教育领域应用改变了教学形式,1999年,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形成开放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国家的政策激励下,高校各专业不断引入网络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在高校不断普及。历史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条件下历史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历史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本人有三年的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践教学活动,我认为高校历史网络课程的优点有:
(一)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丰富的资源,在历史教师指导下,通过查找资料,形成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这种成就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突出历史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网络平台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由于信息量富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解力选取和积累相关历史史实,运用网络的协作和开放性展开讨论,得出有根据独特的观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能力———理解、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了历史专业学生的求知欲,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求索领域。这是课堂教学集中授课方式不容易做到的。
(三)突出历史教学资源的丰富。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开发的网络平台容纳空间很大,可以储存多种形式的可操作性资料。除此之外,网络的搜索引擎可以给学生提高相关的补充资料。学生在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学习的时候,会置身于声文并茂的生动的学习环境之中,不仅有助于创设直观的历史情境,甚至可以在技术上支持历史事件的回放,生动直观的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大脑上的多重感官受到刺激,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化整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虽然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而网络课程教学方式虽然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也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改革高校历史教学模式过程中,应该对两种教学模式认真分析,认清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两者的优势部分加以融合,形成新的历史教学模式。
(一)整合后高校历史教学新模式
对历史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二者进行整合有两种模式:一是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一是以网络历史教学为主,传统课堂教学为辅。这两种模式在不同环境下实施都能发挥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各高校尤其是一般普通高校软硬件设施不是很先进,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师操纵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参差不齐,因而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比较切合实际。可以称作“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即“教与学并重”的历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体现出“教”和“学”并重。
(二)教与学并重的新历史教学模式下的具体整合措施
如何构建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这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它呢?
1.要整合历史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首先,搜集资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网上和网下不同的查找方法)尽可能多的搜集各种形式的历史教学资料,包括书籍、文章等实物文献也包括媒体音像资料。其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来整理分类所搜集的历史资料,形成完整的授课体系。最后,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目的在教学资源分类组合时,教师要安排好教学资源的运用方法。
2.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下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由于具备深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才能找到本门课历史事件内部关联的规律,选择正确、典型的历史内容,组织好历史课堂教学。其次,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网络、多媒体运用技术,特别是各种形体资料的切换。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和连贯。第三,历史教师具有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讲解艺术。教师全面掌握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教和学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教学模式的变化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媒体、能够学习各种教学资源、能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够把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所以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新教学模式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证。
3.要改变历史教学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在改进教学模式和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引进网络教学的情况下,考核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在传统考试基础上,按照需要利用网络题库进行网络考试,可采用教师网上命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这样可以节约考试成本。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 高职院校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1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有待转变:
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有不同的理解,但广泛认同的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依赖于对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占有、积累、创新和利用。
可见知识经济更强调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由于其主导因素是知识,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已经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表现为人才之间创新精神的竞争。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集教育、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于一身的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去适应“知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不可回避的是,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仍然绝大多数是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凭借“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走进高职课堂,屡屡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部分学生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玩手机、听MP3等现象,结果教师讲完了一堂课,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部分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的学生却不清楚老师这节课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学生本身也是有思想、有愿望、有意识、有兴趣的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充分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显然,上述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而不是以智能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的,而是以牺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代价的,它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制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因素有那些呢?
2 制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制约了课堂教学对学生智能教育的培养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事实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职教育在2l世纪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师资队伍本身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与兼职的比例结构上还不甚合理,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许多青年教师依然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等等,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现如今课堂教学仍然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应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应有职责。可以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
其次,高职院校刚性的课堂教学管理监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高职院校一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教案检查制度,中层领导定期听课制度,教学成绩达标制度等,这些制度存在刚性化,过于量化的缺点,这些刚性的课堂教学管理监督模式不但没有起到优化课堂的目标,反而进一步僵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 转贴于
3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管理方式都必须有一个彻底转变,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成为一种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创新教育。
3.1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职教育,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开发学生智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避免那种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教学,真正地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以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求取智慧,培养创新能力。此外,知识经济靠的是智慧创新,教师也要实现由体力消耗型到智慧创新型的转变。在课堂上要运用探索、研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等,在教学中,及时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3.2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推进国家“十一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的实施,贯彻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和研究总体水平,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本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或称之为专业实施能力。因此,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这支队伍应有的素质要求——具有敬业精神;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懂得教育基本规律;具有职业课程开发能力;适应专业教学任务转移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专业智能的要求。
3.3 实施柔性的课堂教学管理监督制度,引导教师转变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管理监督方面光靠刚性的教师管理监督制度是无能为力的,还需采取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更能奏效。
进入21世纪以来,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成为解决高校教师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把满足教职工的高层次需要、呼唤和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作为出发点。如果管理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监督淡化量化,侧重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是否有学生的智能参与,能够把数量与质量、数量与热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作系统的考虑,教学效果将是另一番景致。
参考文献
[1]吴振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J].北京.施工企业管理.1999.9.
[2]李铁林.职教师资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职教三人行[J].南昌:职教论坛.2003.11.
篇10
一、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为教“语文”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性,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突出语言文学的训练。语文教学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思维的过程。但目前有很多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课文内容和情节的烦琐分析和问答中,离开课文,去做一些零碎的字、词、句的习题,让学生翻来覆去地做,是违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初衷的,这样的语文课怎么能“活”得起来呢?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但要把语文学科的语言视为语法理论上的“语言”,而且还要将其视为语言交际中的“言语”,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汉语,使他们掌握适应种种场合的说话方法和使用语言要领。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带动其他方面教学的核心。整个语文教学须要建立一个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地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努力摆脱教学的模式化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教学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否则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师会疲乏,学生也会被教死板。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逐句逐段细嚼慢品的教学模式,找准接触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对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拓展讲解。课堂上教师充分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用活课本,高效灵活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果能全面熟练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否则,教材就会变成死板的说教材料,让人生厌,使课堂沉寂。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大胆尝试以“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师不仅要弄懂弄通教材,并根据教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还要根据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兴趣和爱好,适当补充和添加一些有趣味性的材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就教得细些密些,力求讲深讲透。对非重点、难点内容,要教得粗些疏些,有的甚至略加提示即可。教师必须善于筛选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处理好疏密关系,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注重教学艺术,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失去了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趣就会大减,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也会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从而体验不到思维的快乐、情感的陶冶、成功的激励。反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学艺术运用得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