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及其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及其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阅读现状;拓展阅读;教学措施;语文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就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来说,不仅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拓展延伸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主要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素质,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知识层面,还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语文信息量,从而提高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重新认识的综合能力。从这一层面来说,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不仅是提高语文单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拓展措施
篇2
【关键词】巧用教材;授之以渔;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从教以来,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低下一直困扰着自己,加之县城中学农村孩子多,阅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我教学中不可逾越的困惑。近几年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设法利用现有条件在努力实践、不断探索中认识到:巧妙运用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实现高效能的教学,当然我也不例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巧用教材,使学生学会自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在我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各类文体文章的习惯。如何用教材教学生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作为语文教师,其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适合于教学内容,而且应与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步,什么时候采用何种教法都要考虑到学生应如何学的问题。如对特定类型的课文进行教学时,要使用最适合学生掌握的阅读指导教学法。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教材把熟练的教学策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策略,由教师外部控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控制,这样能使学生从“学会”上升到“会学”的境界,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由教师外部控制向学生自我控制的转化,就得适时、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并渗透常用的阅读方法于课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教学生如何自学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和字词、如何划分文章层次、如何概括段意、如何复述故事、如何总结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分析修辞及其作用等。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师生手头可能共有的教学文本,清楚地掌握适合迁移且易于学生自我控制的阅读方法该渗透在哪篇课文的教学中,其实现迁移的阅读方法应渗透在课文的哪个知识点上,教师在备课时所设问题应该以实现教法策略向学法策略转化为目的,并使学生在逐个解疑过程中悟到其中渗透的阅读方法,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阅读方法后能激发其自觉阅读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篇3
1.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往以教授专家的研究作为蓝本的,以探索教育规律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以科学主义为主要研究范式的教科研,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距离甚远,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异化。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师幼共同成长为首要目标。
2.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绘本是孩子“人生第一本书”。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
3.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进课堂却还是近几年的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不到位,绘本阅读教学也曾陷入种种困境之中,这也吸引了更过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借着前人的经验,在绘本阅读的切身体验中,也引发了我们对绘本阅读的教学的一系列思考,激发了我们对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学习的热情,关于优化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我们通过探索优化绘本阅读教学途径、挖掘绘本中与孩子相关的多元价值来优化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渐渐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4.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的世界,我们将寻找适合幼儿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探索优化的阅读指导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以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这种方式,在平时的学科教研组活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寻求理论向实践转移的有效途径,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进行实际操作,让老师们在“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使得实践性知识不断丰富,实践智慧不断提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而达到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1.绘本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宜性。
2.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适宜性。
3.绘本阅读教学环境创设的适宜性。
4.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5.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评价的策略。
四、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7月
五、研究对象语言领域组成员及其所任课班级的幼儿
六、研究方法
1.课例研究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课例撰写和分析记录,研究在绘本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和事例,从问题中反思研究,将课例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为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广泛收集资料,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3.行动研究法:将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相结合。教师在研究中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提高研究的质量。
七、主要参加者
八、研究措施与步骤
(一)研究措施。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明确研究目标。明确课例、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等相关理论,了解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逐步理清思路,探索绘本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运用,对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有较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2.语言领域组绘本教学优秀课例的设计、研究、剖析。在课例研究中,基于真实情景进行“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帮助教师将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在行动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体现“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再跟进”。“三个阶段”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独立自主教案的原行为阶段;同伴在集体备课时进行探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同伴研课成果的新设计阶段;邀请专家进行听课后指点,再次升华教学理念的新行为阶段。连接三个阶段活动的是两轮有引领的合作反思:(l) 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教师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2) 专家和同伴的评课反思;反思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这样的流程多次往复,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3.以教学案例(录像)为切入点,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全面的剖析,寻找活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达到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目的。
(二)研究步骤。
1.启动准备阶段(2010年10月)。主要任务是拟定课题计划,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研究者自身专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为后续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梳理和总结过去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经验、了解本园绘本阅读开展现状,以优化课堂策略作为绘本阅读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2)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成立课题组,并确定以语言领域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及子课题研究内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讨论制订课题计划。
(3)广泛查阅、收集有关早期阅读、绘本阅读、课例研究、优化绘本阅读策略的文献资料,制作索引目录,把查阅的有关资料提供“菜单式”理论学习目录,供语言领域组的成员互相参考学习。
(4)做好前期的问卷调查。
2.实践研究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5月)。本阶段是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组织实施课题计划,收集来自实践点的反馈信息,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备课、说课、观察反思,开展“跟进式课例研究”、“优质课评选”“绘本阅读教学案例剖析”“中心问题交流会”等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断探索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各阶段研究目标,讨论开展研究的形式。
(2)开展“优化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查活动。
(3)开展绘本阅读相关研究活动。如:课例研讨、中心问题交流会、教学案例研讨、优质课评选、片段教学等活动。
(4)搜集典型材料,整理、撰写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课题研究案例及课题论文专辑等。
(5)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和交流。
3.梳理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1)整理、总结、展示绘本阅读课题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总结。
九、预期成果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国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如火如荼,《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发出“不会教”的感叹,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关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其实施问题作初步探讨。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实施新教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朗读仍然是基础
不论在何时,读都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朗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目标定位做了如下阐释,指出:阅读应该属于学生个性化行为,是让学生在主动朗读中有所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情感熏陶以获得思想启迪。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朗读仍然是学生领略文章情感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一如既往的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继续让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
二、质疑才能探新知
古有云“学贵有疑”,质疑是探究新知识的发端;同时,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是学生思维活跃的重要表现,更蕴藏着创新的巨大动力;鼓励学生质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创新,质疑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在《落花生》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不科学?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是一举多得,比落花生只可食用不可观赏好得多。这里学生的理解就与作者意欲表达的意图存在偏颇,但学生能够向教材权威发起挑战,实属难能可贵。学生有了疑问,疑问就会化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达到成为学习主人、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三、自悟促文字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这句话的涵义即是要求学生要独立学习,通过自悟对所学课文进行文字感知,对课文内容、层次、情感、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片段等进行主动的符号批注、思考分析及比较归纳等,要学生做到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达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张扬个性的目的。小学语文《鸬鹚》一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一句中,为什么用“一抹”作批注,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认识和理解。有的学生说:一抹很轻,将宁静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说:可以看到渔人对鸬鹚的关爱,与鸬鹚配合默契;有的学生说:轻轻一抹,表现鸬鹚训练有素,等等。学生通过对“一抹”内涵的多元解读,领悟感知“一抹”深处的情与意。
四、想象激发理解
凡是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作品,构思立意通常都比较新颖,出于作者运笔行文的需要,都会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留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想象,对“留白”予以补充,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如在讲授《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尝试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通过岩石的名字,尽情发挥想象力,想象、分析、理解其中三块略写的岩石可能的样子;也可以尝试要求学生模仿文章描写的句式、手法,对这三块略写岩石进行具体描写,即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略写岩石作为详写内容,而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展较高层次的训练。
五、体验加深情感
新课程标准把“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了“注重情感体验”,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那种内在关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对于实现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打好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更要关注学生追寻“体验”,也应当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倾心追求,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情感认知”。
篇5
一、激发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
激发兴趣,这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去主动体验。在这方面,教师的示范朗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感情,从而产生了主动阅读的欲望。我们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如角色表演、配乐解说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多元互动,将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这里所说的互动,其实它是一种多元交流的活动。通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读者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教师与学生间阅读情感的交流,都有可能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使他们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从而获得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语感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通过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领悟语言的精妙。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化语言功底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品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而要达到这样的阅读境界,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遵循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对文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间的思维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拓展思维空间,从而让阅读思维更具创新性和发散性。同时,我们应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来进行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产生共鸣。
教师适时引领也是有效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的效果有没有达成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感悟,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要懂得倾听,适时介入,相机拓展,通过关注学生在阅读中不同的体验,构建一个民主互动的阅读交流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
三、利用相关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与文本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价值观。经由文本回到生活,又由生活返回到文本。通过文本与生活的有效互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有所知,又要让学生有所感悟,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以课文为基点,向课外拓展。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好方法。拓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冰心的《纸船》,可将其与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我们还可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中的相关章节。如果以某位作家的作品为基点的话,我们也可以向该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以情感体验为基点,向学生亲历的时空拓展。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可以向学生出示现代版的桃花源。现代人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人间仙境,产生不同的感悟根源在哪儿等等。由此加深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品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功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融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的拓展与延伸。
参考文献
[1]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6―7.
篇6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快,时间更短,信息更多。如果单单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不仅能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入境,生情,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析境,得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增加阅读训练,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一、增加阅读内容,提高信息素养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搜集资料,处理资料,增加认识,发展思维,提高审美体验的过程。而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花费较短的时间,传输更多的信息。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对阅读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例如,作者的生平轶事,写作背景,以及其他和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加深印象,还能在充分涉猎,开拓眼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中,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选择上的迷茫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一方面给学生建立一个专用的阅读信息库,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另一方面可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网站,为学生的信息知识来源把好关,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又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敏感度。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样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活动的参与者。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都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只有在宽松、平等、民主,又存在阅读需要和急切感的教学氛围和心理氛围的基础上,才能主动阅读,积极学习,自主探索。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它将以往教学中线性的信息组织结构转变成为网状,不仅为学生提供阅读知识,还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和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呈现网状的多媒体和网络阅读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张扬个性,加快了学生个体进入文本语言吸取知识的速度。
三、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合作互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都会组织小组合作,让生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进行知识共享和取长补短。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宽阔,更加多元的交流空间。在课堂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可将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与老师探讨;在课下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利用便捷的网络手段寻找解决疑惑的良药;学生之间可利用网络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交流,一起思考,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阅读想法;此外,信息技术环境更是为那些性格内向,胆小,话少的学生提供了平台。
四、丰富阅读感受,提高创新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不仅增加了学生视和听的机会,而且还通过图、文、声的全面结合增加了课堂内容的含量,多渠道地充实和丰富着学生的阅读感受。这样,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发现,去评价,去质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增加课外阅读,丰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其中包含了各种古今中外的名著,目的就在于拓展教学内容,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就可以将这种结合落到实处。就以《水浒传》为例,一方面学生认真研读书籍,勤做笔记,另一方面教师设置相关的网页,其中可包含电视剧《水浒传》的视频,动画,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常说到的诗词歌赋,俗语,歇后语等,专家对文章的评析以及其他人的精彩跟帖,也可以附上一些其他相关的网络链接等等,供学生浏览。也可设置交流园地,让学生们在网上交流读书心得。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教学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冲突,而是互相补充、促进的关系。但是这种方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将弊端最小化,将信息技术与整个阅读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闫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5).
[2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篇7
关键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认知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美感、提高写作能力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中强调: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应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进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见阅读教学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及重要性。但是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阻碍,广大教师的在阅读教学中的许多观念和做法,都存着许多的弊端和不足,需要我们亟待解决。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教师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播知识,还可
以培养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许多教师都被考试所束缚,盲目地追求分数,都以统一的思路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阅读知识。不懂得怎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毫不关心。如果能抛开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相信每位教师都承认:阅读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闹哄哄,但是学生真正掌握的语文知识很少。
1.2 书本缺少激发学生阅读的养分
我们的课堂使用的教材输入量太少。为了应对考试,课本的编写主要遵循一个逻辑:利用少数经典的范文,让学生反复背诵,然后进行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读懂天下所有的文章。然而实践告诉我们,这是根本做不到。课本上经典的就20多篇,就算讲的在精彩,背诵的再熟练也是达不到目的。学生慢慢的养成盲目的背诵成为了背诵的机器。没有相当大的输入量,学生要积累没积累,要经验没经验,要体会没体会,也就什么都谈不上,更不要说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1.3 学生缺乏阅读的动力和时间
为了使学生考个好分数,许多教师每天布置许多作业,同时家长又买了许多试题,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下,导致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试题,没有时间阅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就仅仅了解课本上的文章。从而使一些学生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阅读没有多大的作用,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在阅读效果上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害怕读书,不想阅读。即使看一些其他的书籍也是单纯的看看,粗枝大叶的浏览,似懂非懂,更不要说赏析。这种阅读是无用的阅读,对学生的提高是没有任何作用。
1.4 习题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思路
为了应对考试,学生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应试的技巧。大量的机械性练习和考试题,束缚了学生阅读及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但是在不断的做题中使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问题的习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阅读思路变得全部一成不变,而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同时考试阅读题高度不够或者难度超标,加上阅读时间有限,学生往往是大概看一遍就开始做题。对于试题设计的标准答案也违背了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枷锁,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2.改善阅读教学的措施
为了改善现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根本上就行改变。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从讲解为中心转变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最后从以形式为中心转变到以内容为中心。具体的内容如下:
2.1 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才阅读,更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得到扩展,使学生的能力的到发展。
2.2 教师一定要转变阅读教学方式
教师不要再把整理好的一些知识一批批的传授给学生当作任务,而是要根据预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题,创造机会和氛围,为学生提供条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来看,最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来。教师变成一位领路人而不是一位填鸭者,学生变成主人而不是只知道吃的“鸭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3 改变对阅读作品的偏见
阅读不仅仅是对狭义作品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包含历史、政治、自然科学,甚至还可以阅读社会、阅读人生。尤其是中学生对当下流行的,或者成为社会热点的休闲读物是极为感兴趣的,同时休闲读物也能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可以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但是这种读物一般不能成为课外阅读的主流。还是应该看一些更有深度的书籍。
2.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目标其一,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遇到优美的句子要摘抄下来,对于不懂的一定要多查工具书等等。
2.5 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为了创造。创造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自己动手做,比光看和光听印象更见深刻,因此如果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动手自己记录下来。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智慧和能力。
3.结论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所承担的任务也是最重的,所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基础。阅读教学的好坏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为了使我国的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将阅读教学提升到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曹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9
篇8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社会各界不断地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几乎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弱点。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探究。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他们的创造,最终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有效性也渐渐得到提高。然而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偏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是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三是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不重视对学生的训练,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二、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掌握教学策略并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有效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确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老套的问题,正需要用理性和怀疑精神,通过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标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史绍典先生提出:一堂“充实”、“丰满”、“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过程”、“有积累”、“能增值”。即很好地把握“三个维度”,处理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与相互的作用关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抓住规律,悉心引导。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紧紧抓住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实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研究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阅读的特点,“品――评――悟――化”的教学策略,比较教学策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2、发挥教材优势,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堂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再介绍海明威的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3、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激活问题。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进行更丰富的思考。如在阅读《雨霖铃》时,我们可以回想过去读过的一些送别诗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同是送别诗,这些诗各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胸襟?各体现出怎样的一种风格?……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样的表达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阅读文章,要善于用学生头脑中积存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于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鸿门宴》中项羽不追问项伯为何要替刘邦说情?《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么美丽能干,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呢?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持绫罗”,她是“左撇子”吗?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吸引他们为问题找答案。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从文章的主旨中提问,从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中提问;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思路质疑等等,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4、五步引领,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1、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2、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包括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 3、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即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5、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为基础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从上世纪末到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有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学教师也发表了众多与之有关的教学论文,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运用原则、内涵、标准、内容、评价等都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吸收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分析体系。但是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其有效性的分析往往脱离实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赘龇矫妫海 1)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前提条件; ( 2) 构建内容充实,知识架构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是关键; ( 3) 在课堂教学中要狠抓落实课堂训练是必要的检验手段; ( 4) 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产生根本性影响。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1. 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
语文在我国是一门关乎学生心灵精神的学科,其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其文化精神活跃,给学生的世界观和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成才意义十分深远。
2.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 具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丰富精神内涵的积淀,形成良好的国文功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学作品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为了提高其效用,应新课改的要求。
3. 推动新课改的深化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人生趣味。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助推新课改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否高效最终要取决于是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没有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充分吸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知识,拥有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阅读方法。
其次,是满足语文的内在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他人的语言表述和感情流露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觉悟,为生活得更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指导。
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1. 以学生兴趣为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兴趣是做好的导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兴趣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个人兴趣,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有意愿、有兴趣将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吸收得更好。因为学生认知局限,缺乏阅读经验,因而教师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为学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
2. 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教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应该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匙,让学生能够面对不同作者、不同语感、不同情境的文学作品。教授可以通过对具体阅读方法的讲授,加深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至于走弯路、走冤枉路,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
3 开发学生智力,导之以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丰富个人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智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活动剔除人类固有的劣根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开启人生生涯新篇章前,教师通过对阅读方法、阅读思维的教学,讲授个人阅读经验,让学生学会自己判断思考。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导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启学生智力,让学生在通往阅读神圣殿堂之路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健全个人的人格,学会思考和判断,助力辉煌人生新篇章的开启。
总之,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新课改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焦点和核心,传统教育的固有弊端被打破,响应新课改的时代号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步走向自由化、开放化和活跃化。由于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改革观念贯彻得不够透彻,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新课改阅读教学的实质所导致的。新时代新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迎来一场新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实践教学经验和调查走访为理论来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单探讨分析,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方法、意义等展开阐述。
参考文献:
[1]王金强.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科技资讯,2014,( 28) : 150.
篇10
关键词:高中 英语 阅读教学 写作
语言是一种社交的工具,写作产生于社会交际的需要。一个人英语整体素质的体现不仅仅是能听懂,能口头交流,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能应用这一门语言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书写交流的需要,甚至于写出漂亮的文章来传情达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此,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有写作训练,但它被安排在最后一部分,一个单元的结尾,往往被视为对话,阅读教学的附带品。这种安排本身就会导致写作内容的支离破碎,缺乏系统的框架,教师很难窥其全貌,更不用说学生了;再加上课时有限,教师处理写作训练时,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有时甚至无暇顾及写作教学。
二、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一)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好的语言都是读出来的。因此,无论是在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中,阅读在教与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技能的长足发展,会有效带动听、说、写技能的发展。
(二)英语阅读对于写作的影响
听和读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说和写是语言的生成技能。只有通过听和读输入足够的语言,学生才能通过说和写输出一定的语言信息。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输入途径之一,而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关键途径之一,是英语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体现。可见,英语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重要的。
三、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们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英语语感的形成来源于大量的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 人们通过看或读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 积累语言知识, 于是语言知识作为信息呈现于认知机能, 使之逐渐产生对英语语言的直觉认知, 从而克服汉语的干扰, 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很显然, 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通过分析材料在体裁、结构、内容、语言上的特点, 结合各种课堂活动,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学生通过和英语不断的接触, 自然而然地形成对英语的知觉认知, 从而养成一定的英语语感。在英语写作中, 就有可能自觉的排除汉语的干扰, 有效遏制中式英语现象。
四、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写作技能
写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是离不开阅读教学。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阅读教学对提高写作技能的影响。
(一)通过篇章理解培养构建篇章的能力
阅读和写作都是建立在语篇的基础上的, 思想的交流, 信息的传递并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可以说, 脱离了篇章结构分析的阅读教学,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往往是支离破碎的。阅读心理学家把篇章的结构分为三种水平。第一种是句子或微命题水平的结构, 它涉及的问题是句子是怎样被结合起来的; 第二种是段落或宏命题水平的结构, 它涉及的乃是段落中的逻辑结构; 第三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课文的上层水平的结构。这里所说的建构篇章的能力是指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为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 也就是写作者安排文章整体框架和段落层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作文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因为即使词语再准确, 内容再生动, 没有一定的篇章知识和构建篇章的能力, 就会有文无篇。而这些篇章知识, 建构篇章的技能是可能在阅读教学中获得和发展的。阅读模式告知我们: 高一级的信息都影响着低一级信息的加工。所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阅读方式。首先通过阅读, 揣摩作者的意图, 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文章的各个段落层次的分析, 领悟文章句与句, 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写作者所采用的各种衔接手段, 领会文章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并借以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 采取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 明白组句成章的各种原则, 进而增强篇章意识。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构筑文章的框架结构, 为将来的英语写作准备必要的技能。
(二)通过模仿培养写作技能
阅读的过程, 也就是模拟写作的过程, 在阅读课堂上学生要解译出写作者发送出来的各种信息, 达到交际的目的, 就得参与到写作者的角色里去, 把阅读材料当作全面了解写作者的范文, 领悟写作者在范文中采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然后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采用写提纲、改写范文、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训练等活动中, 反复借鉴、模仿写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在反复的实际运用中, 熟能生巧, 形成学生自己的写作技能, 为进一步的独立写作创造条件。
结论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写是听、说、读的提高,是一个人驾驶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过程。英语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后仍然写不出一个完整得体且意义表达清晰的英语段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从而对学生英语作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邓郦鸣. 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 ]. 外语教学, 2003
[2] 张灿灿“.输出假设”在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
- 上一篇:智慧校园的优势
- 下一篇:网络安全专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