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患儿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惊厥患儿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惊厥患儿的护理

篇1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由于婴幼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末完善,高热致使神经细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神经元群发生过度的反复的民常效电现象,引起患儿惊厥,导致胞缺氧性损害,胞水,肿,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因此应采取紧急措施,立即控制惊厥,降低体湿。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接诊24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男20例,占83%,女4例,占17%: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9个月,平均年龄为1.5岁,每周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共14例。腹泻(胃肠型感冒)8例,其他2例。

2 急救处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例,避免口鼻腔分泌物误吸。解开领扣,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在上下磨牙问题置牙垫或缠好纱布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可用力硬撬,以防损伤牙齿。

2.2 止惊 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惊厥持续1-2分钟后可自行停止,不需要药物止惊,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持续惊厥。需药物止惊。常用的抗惊厥药物有安定0.5mg(kg次),苯巴比妥钠,剂量5-8mg/(kg次),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0.5-1.0ml/kg。首选安定静推,安定肌注天效,使用时抽安定原液缓慢静推,1mg/1分钟,惊劂停止后(患儿回肢变软,呼吸平稳时)即停止静推安定。

2.3 退热 固惊劂患儿惊劂时神志不清,不宜使用口服退热药退热。我例常采用安乃近滴鼻。每次每鼻孔1-2滴,或使用安乃近肌注5-10mg/1kg次。也可选用安痛定肌注或扑热息痛。退热栓胺塞退热。

3 护理

3.1 惊劂的护理 (1)患儿发生惊劂时,护士必须保持镇静,争分夺秘,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同时稳定情绪,做好家属工作。(2)立即采取存效止惊措施。快速而准确地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以利于学校药物的使用,是止惊的有力保障。加强用药监护,注意呼吸,瞳孔的改变。防止镇静药过量发生呼吸抑制。(3)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4)防止外伤。患儿惊劂时最易发生的是舌咬伤,应及时正确地放置口咬或压舌板,在患儿四周加垫保护,上床栏防坠伤,护士不应强行按压肢体,避免关节损伤。

3.2 高热的护理 (1)密切 观罕体湿的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注意发热所处的时期,给予降温或保温。体温上升期,患儿皮肤苍白天汗,出现是寒或寒战时,应保持温,多饮热水,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灼热,要散热,应减少盖被,饮温开水,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退热期,大量出汗,皮温降低,应及时更衣,避免着凉,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虚脱或休克。(2)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有利散热,必要时置空调房。(3)补冷降温。患儿因高热引起机体代谢增快,酸性代谢产物增多,需要的水份及营养肌质增多,在与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给予足够的冷体70-90ml/kg日,既能纠正代谢紊乱,又能补充所需要的能量,利于代谢产物及细菌毒素的排泄,使体温平稳期下降到正常范围。(4)保持口腔卫生,加强皮肤护理。

3.3 用氧的护理 高热惊劂患儿耗氧增加,可给予鼻导管给氧,改善缺氧状况。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通气过后,给予大流量的氧气吸入,迅速改善氛氧状态,待患儿面色红润,呼吸规律后,调整氧流量0.5-1l/min,氧疗时应使用50%以下的氧浓度,防氧中毒。[2]

3.4 出现护理 惊劂患儿家犬常常由于不了解病情,表现非常恐慌,应认真向家犬解释病情,使其冷静下来,配合医护人员的抱救及治疗,患儿抽搐清醒后,看到这么多的陌生人围着自已,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此时护士阿姨应抚摸他(她)的小手,用和蔼的语言和微笑,给予安慰和鼓励。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热性惊厥;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5―01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1]。因此,及时抢救、积极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热性惊厥患儿,应用罗伊适应模式(Roy Adaptation Model,RAM)对对患儿进行评估找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刺激和相关刺激,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问题确定、目标建立和干预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患儿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4.4岁。78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

2 方法:根据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患者进行评估、并按其所诊断出的结果,建立护理计划。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儿进行评估详见表1。

3 护理:

3.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经评估诊断患儿有以下不适行为:①急性意识障碍;②有窒息的危险;③有受伤的危险;④体温过高;⑤恐惧、焦虑(家长);⑥恐惧(小儿);⑦知识缺乏。

3.2 护理目标:①缓解抽搐,恢复意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③防止碰伤、坠床,防止舌及口唇咬伤;④1小时体温降至38℃;⑤减轻家长紧张焦虑感,并取得信任;⑥消除恐惧,配合治疗;⑦了解疾病基本知识。

3.3 护理措施:①按压人中止惊,通知医生。②患儿发作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打起床栏,床栏两边分别放一软枕。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托起患儿的上颌并用舌钳将患儿舌头拉出避免舌后坠而导致窒息情况出现或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患儿的上下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④卧床休息,惊厥时给予吸氧5L/min。无论患儿有无紫绀,都应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防止脑缺氧导致脑水肿。⑤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在输液区发作的患儿马上转到抢救室,并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⑥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观察患儿用药后有无呼吸抑制。⑦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尿量、抽搐的程度[2]。⑧室内保持空气流通。⑨关心患儿,抚摸头部,态度和蔼。配合治疗时给予赞美并奖励小贴纸。⑩了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恐惧状况,告知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并给予耐心疏导与安慰,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使其掌握惊厥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降温的目的。一旦患儿发生惊厥,指压人中穴,保持安静,发作缓解时迅速送往医院。

4 结果

78例热性惊厥的患儿在急诊科期间,笔者通过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实施各种措施,顺利完成各项护理目标。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急诊热性惊厥的患儿,能快速及较全面评估病人。此组病人全部均在急诊科处理后,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送到病房住院。

5 体会

通过RAM不仅要对患儿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同时也考虑到患儿家长因素,患儿家长的思想情绪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患儿的康复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还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患儿发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可及时了解儿病情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患儿高热状况,从而避免高热再次诱发惊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环境护理可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从而减少了外界刺激;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及急救处理方法,从而降低患儿复发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104-02

doi:10.14033/ki.cfmr.2015.21.053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患儿可有意识障碍、高热、全身肌群强直性/阵发性痉挛、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表现,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惊厥时间长或反复发作的患儿易合并脑部损害,甚至导致残疾、患儿死亡等[1-2]。给予综合性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高热惊厥复发率,改善患儿预后。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发作、降温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1~7岁,平均(3.5±0.7)岁。对照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1~7岁,平均(3.4±0.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本组80例患儿均有高热、惊厥表现,发热至惊厥发作时间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所有患儿给予相同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

观察组于患儿入院后,充分评估患儿病情,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患儿家属往往情绪激动,伴随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做好与家属的沟通、焦虑,安抚家属情绪,消除恐惧、焦躁等不良心理。对神志清醒的患儿,给予安抚,降低或消除患儿过度惊恐情绪。从而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利于疾病康复[3]。(2)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患儿惊厥发作时,取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患儿口腔鼻咽部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牙垫、开口器、压舌板等避免患儿咬伤舌头。黏液无法排出时,给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4]。(3)高热护理。对于高热患儿,给予30%~5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冰敷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湿衣裤[5]。(4)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合并严重反复惊厥患儿,注意观察脑水肿、颅内压情况,限制液体输入量,必要时给予20%甘露醇脱水处理。(5)皮肤护理。高热惊厥时,患儿新陈代谢加快,出汗较多,易合并大小便失禁,故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及时更换被子及衣物,感染患儿汗液流失情况,及时补充液体,注意对钾离子的补充[6]。

1.4 观察指标

采用HAMA评分观察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及护理后复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HAMA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经治疗及护理后,高热惊厥再次发作12例,复发率30%,其余患儿均未见脑损伤、智力异常。观察组患儿高热惊厥再次发作2例,复发率5%。观察组患儿也未见脑损伤、智力异常。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见于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高达5%~8%。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惊厥阈值较低,发生高热惊厥后可刺激神经,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惊厥持续产生,导致患儿呼吸困难、脑氧供减少[7]。临床报道显示,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儿健康。劳金泉等[8]选择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

因高热惊厥起病急骤,就医时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明显,本组通过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给予家属情绪上的安抚,从而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家属HAMA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个性化综合护理对患儿家属情绪控制的有效性。通过长期随访,观察治疗及护理后患儿的远期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发生高热惊厥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反应,有条不紊地给予抢救措施,及时对患儿给予针对性抢救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注意观察记录患儿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神智等变化情况,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避减轻高热惊厥症状,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可有效保证患儿健康。

综上所述,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消除家属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小燕,赵春兰.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方法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22-224.

[2]何嘉敏.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118-3119.

[3]黄锐,朱自伟.儿童无热惊厥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30-133.

[4]曹颖.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06-107.

[5]房玉辉,付言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99-300.

[6]马志红,梁进娟,屈丹,等.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92-93.

[7]叶明怡,彭滟,谢冠豪.钩蝉承气汤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104-106.

篇4

【关键词】发热性惊厥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7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就诊治疗患儿共100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7岁,男性61例,女性39例。纳入标准:初诊为发热性惊厥的患儿,有惊厥时间长、有反复发作表现、患后并发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状况表现之一,诊断为发热性惊厥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发热性惊厥病情且不需要特殊处理者。患儿之间的除护理方式外,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预先有参与治疗的各个科室,共同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就医指导初诊、检查化验、治疗和临床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随机平均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验组50例,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对照组50例。临床护理路径:将参加发热性惊厥治疗的相关各科室经验集中,由各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及其他各主要负责人监督,共同制订针对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各项预期目标、观察项目、检查、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出现特殊情况例数、复发次数。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评价:出院日抽查家长发热性惊厥下列知识掌握情况:诱因、家庭急救知识、惊厥急救措施、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原则等;特殊情况包括:口唇舌咬伤、意外撞击刮擦伤及窒息。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48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43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仅有1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42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29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7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多。两组上述五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对比见下表1:

表1

3 讨论

本次报告中可见,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特殊情况少其原因与临床护理路径的系统性、科学性密切相关。护士在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与准确程度对患儿康复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患儿家长对治疗流程了解熟悉,医患之间信任增多。在本次报告中可见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多,表现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及配合态度良好。

3.1 就医指导和初诊 护士主要熟悉发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即初发患儿多为6周岁以下儿童、体温骤升38度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没有无热惊厥史或颅内感染等疾病。对于有惊厥史者,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授其及时观察体温上升期的表现:幼龄患儿多为哭闹、淡漠或易睡 年龄较大者多为烦躁不安或易怒等情绪表现。便于及时发现病情,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减少惊厥的复发。此外,护士熟悉上述知识可以及早发现病情、防止误诊。

3.2 检查化验 护士主要是掌握发热性惊厥的必要检查,即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检测、脑电图检查,可对怀疑颅内感染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护理在此可以起到合理安排时间、查缺补漏和防止不必要检查项目的作用,减少患儿经济负担和误诊风险,熟悉各年龄段、性别患儿对上述检测时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

3.3 治疗和临床护理 (1)惊厥发作前期:此时对患儿护理主要应注意四肢保暖,防止末梢微循环障碍发生。在保障四肢温度之后,对处于高热但无寒战表现的患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进行物理降温。此时的患儿易发生焦虑恐惧心理,家长、护士在此时的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对患儿克服心理焦虑恐惧有重要意义。(2)惊厥发作期:此期患儿发作时表现出眼球上翻或斜视、意识障碍、呼吸障碍、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此时,护理人员主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有学者指出严密观察有效护理是发热性惊厥急救关键环节[1],因此发作期护理观察尤其重要。发作期护理 首先应对患儿采取急救措施,保持患儿平卧、头颈偏向侧面,保持呼吸道无外力压迫,清理患儿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异物,检测呼吸心跳。惊厥患儿常用急救器械包括:压舌板、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对于并发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1~3 L/min流量的饱和湿化氧疗,使血氧饱和度保持于85%一95%,至患儿面色正常转为1 L/min以下低流量。(3)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时注重准确短暂轻柔和时间相对集中,由于患儿惊厥阈值低[2] 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突然刺激性因素导致惊厥发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发热性惊厥发作时,患儿应禁水,待惊厥过后在酌情进食流质性饮食,但若患儿处于退热期易并发低钠血症,应额外注意水、盐的补充。18月龄前首发热性惊厥且复发次数多,家族史有阳性者应该特别注重转为无热性惊厥[3]。

3.4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时,护士应该使家长明白发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复发的危险、预防的必要及治疗的原则,知道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注重预防感染。饮食起居指导。使用体温计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平时的情绪表情,及时发现判断患儿病情,正确降温准确用药。

参考文献

[1]吕琦玲,梁汝青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2009,16(14):101~102.

篇5

惊厥又称惊风,俗称抽风,以痉挛等骨骼肌运动性的不自觉收缩等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意识障碍,是小儿常见的危急病症,通常发病较突然,多发于一到五岁之问的儿童,被列为中医儿科四大症之一。其常见的病因有:脑膜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惊厥可能引起的后遗症有瘫痪、癫痛或轻度脑功能障碍。长时问的惊厥会严重影响小儿的大脑发育,因此必须得到迅速控制。及时进行抢救,并配以严密的护理,迅速控制惊厥,密切观察病情是控制小儿惊厥的关键。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60名小儿惊厥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惊厥患儿中,男童36例,女童24例;新生儿10例,占16.7% ,1个月~3岁30例,占50%;4~8岁14例,占23.33%;9~12岁6例,占10%。惊厥类型:高热型45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低钙惊厥5例,癫痛3例。护理方法。

  抢救措施。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将患儿平躺在床上,将衣物解松,迅速掐人中,用纱布包住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问防比患儿咬伤自己,及时清除口鼻的分泌物,以防窒息;若用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高热配合曲尺、l一宣等穴,若仍不能控制惊厥,立即使用中凉剂,用5%的水合氯醛,每次1.0~1.2 ml/kg,保留灌肠。如无缓解可选用苯巴比妥钠,每次5~8 mg,进行肌肉注射;采用头罩吸氧等方式保持患儿的氧气吸入,以减轻脑缺氧带来的损伤;惊厥持续的患儿多伴有脑水肿,应适当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用20%的甘露醇静脉注射。

1.2.2 高热的护理。

本组患儿出现高热的有45例,应给与充分的重视。高热时患儿不宜穿的过多,被子不能盖的太厚,避免体温升高影响散热;给与充分的水分和营养供应。采取正确的降温措施:用温水擦浴身体,酒精擦浴身体,头部冷热敷,药物降温及冰冻输液。冰冻输液是针对持续高温的患儿进行药液降温后的静滴,经实施发现效果良好。同时教会家属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让家属认识到及时退热的方法及关键性,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1.2.3 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护理。

本组患儿中缺血氧性脑病患儿有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惊厥会导致脑组织受损,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等危险情况出现,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减轻脑水肿是护理这类患儿的关键。保证患儿的供氧吸氧,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以控制颅内压增高。

1.2.4 低钙惊厥的护理。

本组患儿中低钙惊厥有5例,多伴有焦躁不安、哭闹不止、反应迟钝等症状,对惊厥的患儿应安排单人病房进行护理,保持休息环境的安静,必要时给予镇静处理,避免患儿受到刺激。合理用药,进行葡萄糖酸钙的注射和葡萄糖的滴注,反复发作时每日注射两次。低钙惊厥的患儿需多补充维生素D和鱼肝油,多晒太阳。

1.2.5 服药的护理。

由于纯西药对儿童的副作用较大,可采用中药配合用药一一采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连翘十克,金银花十克,牛芬子六克,前胡六克,薄荷六克(后下),蝉蜕五克,甘草三克,僵蚕三克,水煎服下,一日一剂。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坚持用药,不得擅自减药量或加药量,待惊厥完全控制后,再逐步减药至停药。

1.2.6 饮食护理。

对于惊厥后引起意识障碍的患儿采取静脉或鼻饲以补充营养,鼻饲前需先检查胃管在胃内后才能鼻饲,痰多的患儿鼻饲前需先吸痰,密切观察有无呕叶、恶心等现象,必要时先使用镇静剂,鼻饲的速度要适当以免引发不适。针对惊厥患儿应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为主,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严禁暴饮暴食。

2、结果

经过对惊厥患儿的中西结合综合护理后,60例患儿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由2012年9天下降至2015年6天,并全部康复出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12年的92%上升到2008年的95.8%。

3、讨论

篇6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配合

高热惊厥亦称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1],一旦发现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抢救,解松衣扣,患儿取平卧,对患儿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2],密切观察神志情况、血压、瞳孔、呼吸、体温,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笔者现将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急救措施

抽搐患儿取侧卧位,立即松解患儿颈部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填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破唇舌。并立即给予吸氧,并适当提高氧流量,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抢救的关键,遵医嘱及时准确有效地使用止痉药及20%甘露醇、抗生素、速尿、地塞米松等[3]。要选用方便、作用快、毒性小的止痉药物,剂量要给足,使患儿在短时间内达到减轻或停止惊厥的目的。遵医嘱缓慢静推安定,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推注,速度为1mg/min,并注意观察抽搐停止后即停静脉推注地西泮,以免抑制呼吸。合理安排输液顺序[4],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输液过程中防止碳酸氢钠和甘露醇外渗,以免发生皮肤组织坏死。高热可进一步加重痉挛,增加脑缺氧引起脑水肿。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烧药,予冷水毛巾或冷水袋敷前额头部,5-10min更换1次[5]。亦可用25%-35%酒精擦浴。予使用冰袋注意及时更换冰敷位置,防止冻伤皮肤,在患儿体温上升发冷时应增加保暖措施,以防引起或加重寒战,体温上升更快。高热时须30min-1h测量体温1次,及时做好记录[6]。

2观察呼吸等指标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观察其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和呼吸频率,四肢末梢及口唇有无发绀,鼻翼是否煽动,颈部有无增粗,以确保无创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倘若患儿出现了呼吸机呼吸与自主呼吸不同步、烦躁不安的情绪时,护士应该严格监控患儿的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出入量、体温、呼吸、心率、神志等,适当调节患儿的通气量大小,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呼吸道痰液堵塞的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为患儿将呼吸道堵塞的痰液清除感觉,以确保其呼吸通畅[7]。

3基础护理

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神志等进行较为严密地观察,给予心电监护,一旦发现患者身体特征有异常变化,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医生进行及时治疗。同时,高热惊厥患儿多伴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所以,对于高热惊厥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极为重要[8]。一旦分析高热惊厥患儿出现了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的问题,那么应该应用升压药、减慢血泵速度、保持血容量稳定,留置导尿管进行吸氧。保持高热惊厥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将高热惊厥患儿口腔中的呕吐物和分泌物清除掉[9]。

4心理护理

家长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存在紧张、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在急救时,医护人员须分秒必争、迅速敏捷、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边细致体检边询问病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告知家属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选择家属关心的问题适时引导。惊厥控制后,及时向家长做好自我介绍及沟通,向家长说明高热惊厥多发生在疾病早期体温骤升时,1次疾病过程中只发作一次,预后好,以稳定家长情绪,避免心理恐慌。同时讲解发病机制、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使其对疾病有初步了解 [10]。

5出院健康教育

据国内外相关的医学报道表明,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最高可以达到40%,而持续发作及反复治疗很容易会造成患儿出现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务必要做好患儿家属相应的健康教育过错。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发作,那么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刷柄或者筷子,按压患儿合谷、人中等穴位,然后打医院电话进行急救。另外,减少感染机会、预防接种、体育锻炼、营养支持也能够使得患儿避免出现惊厥现象。体温>38.5℃时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或给予口服退热剂,提早降温,可以减少发病机会,起到预防作用。嘱患儿家属予均衡饮食,让患儿参加适当体育锻炼。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口密集处。

参考文献

[1]张灵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08).

[2]冀孜兰,包凤.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小儿高热惊厥36例[J].国医论坛,2006(02).

[3]朱向丽.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22).

[4]丁文凤,朱敏,李虹.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5).

[5]张晓菊,苗凤花.儿科高热惊厥36例护理体会[J].甘肃科技纵横,2005(05).

[6]李金蕊,田月玲,宋莉辉.高热惊厥80例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05).

[7]罗秀菊.89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08).

[8]任新生.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1(08).

篇7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2月份到2012年8月份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护理方法后,均表示较为满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

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对小儿高热惊厥落实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发病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7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59-01

在目前,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可能与患儿的年龄、高热、遗传以及感染因素存在联系。在临床治疗上,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对策,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改善。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1]。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2月份到2012年8月份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21例,女性患儿有9例,年龄范围2个月到6岁,平均年龄为3岁。首次发病年龄为2个月到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其中有8例患儿存在复发记录,6例患者仅复发一次,复发次数最大为3次。有18例患儿发病期间的体温为38度到39度,有11例患儿体温为39.1度到40度,有1例患儿体温为40度以上。

1.2纳入标准。

(1)患儿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2)患儿在开始发热的12个小时内出现惊厥症状。

(3)患儿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短暂性全身惊厥,并存在意识丧失情况。

(4)患儿经神经系统以及EEG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5)患儿存在阳性家族史。

(6)患儿存在复况。

1.3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对于惊厥患儿,需要对其惊厥现象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防止患儿出现脑损伤。患儿惊厥发作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平卧,头部侧偏,对其人中穴以及合谷穴等穴位进行刺激,并结合医师吩咐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静注安定以及鲁米那;或者使用安定栓剂以及水合氯醛进行灌肠处理,药物需要保留在1小时以上,保证药物的充分吸收。

1.3.2呼吸道护理。患儿发作时,需要使用配有纱布的开口器放置于患儿的上下臼齿中间,防止患儿发作期间咬伤舌头。患儿惊厥过程中,口腔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清理,防止患儿出现窒息。另外,对患儿进行及时的供氧,改善患儿的缺氧现象。

1.3.3高热护理。高热护理主要包括了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两个内容。其中物理降温中可以采用冰帽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使患儿的脑组织代谢降低,减少氧气的消耗量,促进患儿脑细胞的恢复。另外,还可以使用温水或者浓度为35%的酒精进行擦洗。天气较冷时,需要对患儿进行保暖,防止病情加剧。药物降温主要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进行降温处理。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降温时,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出汗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防止患儿出现虚脱,降温之后每一个小时需要记录一次体温。由于患儿发热,衣被容易被汗水浸湿,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更换。患儿发热容易引发口腔炎,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儿进行一次口腔护理。患儿降温后能量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多进行水分补充和营养供给,并进行卧床休息。

1.3.4心理护理。疾病会给患儿带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患者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心理反应,出现哭闹和沉默现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儿的病情以及疾病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患儿的心理负担,缓解患儿不安的情绪。另外还需要保持患儿护理环境的舒适和卫生,交流过程中态度保持亲和,动作保持轻柔,从而拉近护患关系。

1.3.5病情观察。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惊厥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另外记录患儿发作持续时间以及间断时间。对于持续发作时间较长的患者,则需要警惕可能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般高热的出现会导致痉挛的加剧,从而使氧气的消耗量加剧,导致脑水肿的出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体温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另外还需要观察患儿的血压、瞳孔以及呼吸变化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包括是否有呕吐、皮疹以及口气等。另外还需要对患儿的意识和精神状态进行观察。

1.3.6预防护理。对于不存在病史的患儿,在平常需要多加进行活动,提高自身的体质,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并注意对气温改变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进行衣物的增减和行为调整。

对于存在病史的患儿需要落实急救处理,从而使患儿的痉挛现象得到消除,并使生命体征得到维持。患儿出现发热现象,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降温处理。药物的使用需要结合医师的嘱咐,并合理规范地进行服用。

1.3.7健康教育。落实全面宣教,从而使疾病的知识得到普及。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从而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2结果

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护理方法后,均表示较为满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于该病,医护人员需要做到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防止患儿因得不到改善从而反复发作,最终发展成癫痫。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加强密切观察,并掌握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落实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见,护理工作的周全性直接关系到了患儿的恢复,医护人员需要加强重视力度[2]。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护理;要点;临床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也可称之为高热惊厥,该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6岁的幼儿,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患儿的健康恢复有着密切联系[1]。本文通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就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中医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①年龄多为6个月~3岁的患儿;②出现突然发作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与阵挛性抽搐;③有的患儿出现意识模糊,持续时间较短,发作后在较短时间内清醒;④患儿发热38℃以上,惊厥多发于发热24h内;⑤伴有呼吸、消化系统急性感染。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24例,患儿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4.69±1.08)岁;观察组男患儿17例,女患儿23例,患儿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68±1.0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对患儿进行最基础的护理,主要包括这几项内容:①降温护理措施: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方法,或者采用退热贴,使患儿的体温得到降低[2]。②静脉通道建立:为了缓解患儿的不良症状,应当快速对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穿刺部位有效护理,以防止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穿刺部位红肿等现象[3]。③呼吸护理:为了防止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呼吸受到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当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并将患儿口腔的分泌物清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儿口腔分泌物导致患儿误吸。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为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并安抚家属情绪,使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治疗,为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奠定良好基础。④饮食护理:在患儿清醒时,护理人员应当为患儿补充营养,可以给予患儿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并保障患儿室内环境的洁净,使室内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定期更换床单及患儿的衣服,对婴幼儿进行定期更换尿布[4]。⑤出院指导:患儿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当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患儿家属: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应当对患儿体温进行测量,并做好降温措施;如果患儿出现惊厥时,应当让家属掐患儿的人中穴与合谷穴,同时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的误吸。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针刺护理:如果患儿出现惊厥,对患儿进行穴位的刺激,穴位取“人中”、“合谷”、“内关”及“涌泉”穴;并对患儿这几个穴位按摩,以此达到降低患儿体温目的[5]。对于体温下降不明显的患儿,可以取患儿的“十宣”及“大椎”穴继续针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血泻热毒的治疗目的。②刮痧:采用刮痧的方式促进患儿热毒的排出,主要取患儿肘、腘窝等部位进行刮痧,应遵循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达到热毒更好的排出奠定基础。③中药护理:这种护理方式是应用柴胡、银花、大青叶等药材,发挥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降低患儿的体温具有良好的效果。④年龄较小患儿的护理:首先了解患儿的病情状况,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比如,对于外感惊风而引发的小儿热性惊厥,可对患儿采用金胆片退热;对于高热而表邪未解的患儿,可对其采用温水擦浴降温。患儿在惊厥发作时,可采取指压人中穴,不能对患儿进行摇晃或大声喊叫,以防止加大对其机体的损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x±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儿家属有15例非常满意,20例满意,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患儿家属有20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因此,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有2例患儿智力障碍,1例患儿癫痫,1例患儿脑性瘫痪,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例患儿智力障碍,1例患儿癫痫,并发症发生率为5%。因此,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对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联系。

3.1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小儿高热惊厥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急惊风”范畴,其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护理主要是在患儿惊厥发作时,采用穴位的刺针、刮痧及服用中药的方式来控制抽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为:患儿精神紧张,且极度烦躁;呼吸突然不规律、急促;同时体温骤然升高,面色较差;瞳孔出现大小不等不良症状。小儿高热惊厥多发于3个月至6岁的患儿,一般惊厥发作类型为全身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6]。

3.2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是一种医辩证方法,其具有的驱邪扶正的功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够将患儿体内的邪气祛除,并通过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增强患儿体内的正气,以此达到祛邪扶正的治疗效果,为提高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奠定良好基础[7]。在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时,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实施,比如,对于感染性疾病所引发的惊厥,可以增加中药治疗,将钩藤、地龙、生牡蛎等药材熬制汤水服用,发挥药物的清热解毒功效、阴阳平衡功效,防止患儿惊厥的再次发生,以此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篇9

【关键词】 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临床医生应当给予患儿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出现此种疾病的患儿,首先要对患儿进行急救处理,然后对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中,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的帮助较大1。现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对其采用急救基础上加入全方位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7个月—3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9个月—4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高热惊厥,其均出现了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等小儿高热惊厥典型症状,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对所有患儿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将7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儿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如下。

1.2 急救

1.2.1 呼吸道通畅 惊厥的发病较为急骤,需要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护理,要及时将患儿的衣领解开,并保持患儿平卧,将头偏向一边,及时将口鼻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同时要将压舌板放入患儿的牙齿中,以防出现唇舌咬破的现象,同时还要防止患儿出现窒息2。

1.2.2 吸氧治疗 患儿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会出现缺氧现象,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如果患儿的脸色发绀明显时,要及时给予患儿面罩吸氧治疗。

1.2.3 降温处理 可采用温水或浓度为30%—50%的乙醇进行擦浴降温。也可采用冷生理盐水灌肠或冰敷降温,冰敷时冰袋应放置在患儿颈旁、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此外,遵医嘱予药物降温3。

1.2.4 药物治疗 首选安定针控制患儿症状,或遵医嘱进行相关对因治疗。给予患儿地西泮治疗,0.3—0.5mg/kg,进行静脉注射治疗,也可以采用保留灌肠方法治疗,苯巴比妥,10—15mg/kg,进行肌内注射治疗。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医生要及时停止治疗,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

1.3 护理 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下述所有护理内容。

1.3.1 基础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情况,如温度上升期,患儿全身皮肤有紫绀,四肢冰冷,需保暖,加快血液循环等;温度下降期,一般患儿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保持皮肤干燥,以免再次着凉。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临床医生要进行及时对症处理,以确保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

1.3.2 安全护理 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防止强光照射而引起患儿不适。在进行诊疗及护理时,应防止动作过于粗暴,防止所有无谓的刺激或按压而导致的骨折。病床应装护栏,避免患儿坠床。另应加强临床观察,防止患儿舌咬伤。

1.3.3 生命体征监护 在对患儿进行急救之后,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对于患儿发生惊厥的实践、症状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此外,对于患儿的心率、体温、呼吸、面色、血压等身体指标,医护人员也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以检查患儿身体指标的改善情况。如果患儿出现身体指标不稳定,或偏离正常值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报告临床医生,对患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5。

1.3.4 饮食护理 患儿出现高热症状时,机体的消耗量增加,而胃肠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患儿消瘦,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应当指导家属为患儿提供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以及时补充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1.3.5 心理护理 患儿在发生高热惊厥疾病时,会出现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烦躁、哭闹等情绪,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医护人员应当保持护理的有序进行,不能够过于强硬,以免误伤患儿,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医护人员应当安慰和鼓励患儿,并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度和熟练性,以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从而缓解其内心的焦躁情绪,更好的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4。

1.3.6 健康教育 患儿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家属关于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并指导家长学会观察体温变化,使得家长能够在患儿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时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理。

1.4 疗效标准 对患儿在用药及护理24个小时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体温下降,但仍旧处于正常体温之上,各项身体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无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无消失,体温没有下降,仍旧处于高热状态,各项身体指标没有恢复。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

3 讨 论

高热惊厥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能力较差,弱的刺激就会导致大脑的运动神经元出现释放异常现象,从而引起惊厥。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紫绀等,对于患儿的正常成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时给予患儿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热惊厥对于患儿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处理,以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在对患儿实行急救处理后,对患儿采取全方位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在对患儿实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以确保患儿可以吸收充分的氧气,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稳定。然后给予患儿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生命体征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基础护理和安全护理可以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以实现后续治疗的有效性。生命体征监护,对于患儿发生惊厥的实践、症状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对于患儿出现身体指标不稳定,或偏离正常值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报告临床医生,对患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饮食护理,临床医生应当知道患儿家属为患儿提供一些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并将食物合理搭配,以引起患儿的食欲,从而使其能够补充充足的影响,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更好的抵御疾病。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安慰和鼓励患儿,并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度和熟练性,以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从而缓解其内心的焦躁情绪,以确保患儿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向其家长做好关于高热惊厥疾病的宣传工作,告知家长相关的医学知识,以使家长可以及早确定患儿病情,并给予其急救措施,以确保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邢晓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74(03):78—79.

[2] 蔡素芳.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52(03):63—64.

[3] 贾新丽.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92(23):96—97.

篇10

【关键词】 小儿惊厥; 急救; 护理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1]。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有时发作持续超过30 min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称为惊厥持续状态。

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小儿惊厥患者,其中男46例,女20例,最大的13岁,最小的1个月,因呼吸道感染伴惊厥的56例,有癫痫病史的3例,颅内出血的3例,中毒性脑病2例,低钙抽搐2例。

2 结果

患儿经及时的抢救、吸氧、控制惊厥、抗感染等对症护理及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治愈出院。除有癫痫病史的患儿留有后遗症外,其他均未留有后遗症,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急救措施

3.1.1 防止窒息 患儿发生惊厥应就地抢救,保持镇静,切勿大声喊叫或摇晃患儿,因为轻微的刺激都会延长患儿的抽搐时间,所以必须保持安静。立即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以防止衣服对颈胸部的束缚影响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误吸引起窒息[2]。

3.1.2 控制惊厥 惊厥的首要处理措施是控制惊厥。可通过针刺人中、合谷穴。仍不能止惊者,首选安定每次0.2~0.3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直接静脉注射速度为1 mg/min,用后1~2 min生效,对安定药物敏感者注射过程中即可缓解;还可用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每次0.5~0.6 ml/kg,常用于1岁以内的患儿。

3.1.3 迅速吸氧 流量0.5~1 L/min,对1岁以内的患儿给予面罩吸氧为佳,较大儿给予鼻导管吸氧,可及时改善缺氧症状,减轻脑水肿。

3.2 护理措施

3.2.1 一般护理 患儿发生惊厥时,要加强安全防护。发作时在上下磨牙处放置牙垫或压舌板,以防止舌咬伤;应拉起栏杆并夹置棉垫,同时移开床上硬物,防止患儿抽搐时造成损伤;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及时移开可能伤及患儿的一切物品,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并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防止皮肤摩擦受损[1]。对有可能再次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3.2.2 对症护理 对惊厥的性质应予鉴别,并给以针对性护理。高热惊厥,多见于1~3岁患儿,呈高热病容状,体温达39~41℃。这种情况采取的首要措施是物理降温。先用温水擦浴,效果不佳再选用30%~50%酒精擦浴,也可在颈部、腹股沟、腋窝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在额头上置冰帽(避免冻伤),必要时物理和药物降温联合应用,以减轻脑代谢和脑水肿,防止发生抽搐。注意降温不可骤降,以免发生虚脱,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癫痫和脑部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除给予抗感染和止惊处理外,应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窒息时给以高流量)以缓解缺氧症状。

处于昏迷状态的患儿,各种反射迟钝,痰液等不能自行排出,在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遵医嘱给以吸氧、吸痰也可帮助刺激喉反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以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3.2.3 基础护理 高热患儿体温逐渐降低时出汗多,应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衣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环境安静;鼓励患儿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饮食宜清淡,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于营养饮食。

3.2.4 药物护理 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应严格遵医嘱在指定时间内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按0.25~0.5 ml/kg使用)一般在30 min内滴完,使用过程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即刻用20%普鲁卡因封闭,禁忌热敷。使用抗惊厥药物时,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过程中观察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用10%的水合氯醛灌肠时,应用蒸馏水稀释1~2倍,尽量保留1 h以上,以达到药物吸收。

3.2.5 心理护理 帮助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调适,向他们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尤其是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介绍患儿的病情、预后估计及影响因素,及根据不同的病因家长应采取的正确处理办法,多给他们心理支持,提高应对能力,使之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对年长患儿在发作后尽量安排单间,使之醒来后会感到隐私被保留,避免失控感和自卑心理产生。

3.2.6 健康指导 出院时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处理,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对癫痫患儿应嘱咐家长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不能随便停药,以免诱发惊厥;告诫家长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平时注意预防感染,特别是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对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嘱咐家长日后利用游戏的方式观察患儿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给与治疗[2]。

对发作惊厥的患儿应迅速控制惊厥,惊厥缓解后需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及不必要的检查,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囟门及神志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惊厥患儿常有反复发作史,家属应注意小儿饮食起居,了解惊厥的基础知识,平时做好保健,减少发热,指导家属掌握高热物理降温方法及止惊的紧急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人中、合谷等)。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