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想要学生对教师有好感,就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想要学生对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学这门课的话,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就得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传授知识的可敬师长,还是他们的亲密朋友。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学生有了兴趣,才肯和教师配合,在课上、课下用心学习,才能使成绩提高。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透彻,才能让学生汲取智慧的营养,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学生预习数学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对于预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不明确,使得预习流于形式。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潦草地翻阅一遍课本,但是对于章节中所反映的问题与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点并没有抓住,没有做好标记和记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阶段性的教学反思,笔者发现了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指导预习时,就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发展数学能力主阵地。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实施。笔者在教学中先给出预习提纲,根据提纲,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经过半学期的师生努力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变,多数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预习习惯。预习环节很重要,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三、指导思考,重视听练
初中数学学习,是在小学数学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联系新旧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的构建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是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随着课程的增多及课堂学习容量的加大,提高听课效率是关键。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数学推理的步骤,比较自己与教师的解题思路的异同。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督促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每个章节知识点不存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后,多数都是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认为作业写完任务就完成了,却很少同学做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数学做题过程中多数都是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得不到体现。
经过在教学中的不断反思和改进,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思法指导。就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教法上,在不断反思后发现,在思维方法指导时,要注意学生的“思”:在课堂上听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多思、勤思,深思,在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追根溯源,在接受新知识点的过程中大胆质疑,课堂上认真听,对于公式和定理,仔细观察归纳、联想猜测。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多做题,但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在做题过程中,熟悉各种题型,掌握各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和智慧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社会性、群体性以及自然性等一般社会属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其他学生个体的帮助和支持,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活动。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单兵作战”,致使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住合作意识得不到锻炼和增强。而情感是人们解决问题、克服苦难、主动进取的“助推剂”。学生开展互助学习活动的根本原因,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找准问题的“症结”,进行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支撑。而初中生内心情感具有波动性和反复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善于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设置出融洽、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主动“投身”教学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
五、积极做好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篇2
为不招致高中教师的抱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我觉得要认真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学生初中数学基础不牢。基本概念、定理、结论模糊不清,甚至有的高三学生连等于多少都不很清楚,要猜测半天。
二是学生习惯于初中老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差。首先是学生不能找出数学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速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其次是学生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数学难度会加深,对思维要求更高,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是教材的原因。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高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强,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特别是我县高中实施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 ,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如: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在现在的初中和高中教材里都没涉及到;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高中教材又没安排这个内容的补充知识,但高中习题里有大量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知识等。
四是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同时,教师不关注数学学习分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更严重的是,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在解析清楚上述几方面原因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搞好初中数学教学,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初中教师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要引导小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将来适应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习,我们的责任显得尤为重大。教师首先要熟悉高中乃至大学数学教材,建立整体数学教学的观念。其次,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如果只一味关注教学实践而无理论指导,往往是事倍功半,如盲人摸象,也容易使我们在教学中产生厌倦情绪。
二是加强知识系统的衔接。初中教师必须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尤其是2 0 1 1版) ,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应知晓相关知识在高中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如初中删减了因式分解的方法、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两数的立方和(或差)公式、配方法、韦达定理等,这些是高中阶段被广泛应用的知识,必须适当加以补充。又如,函数部分的内容是高中知识的主线。因此,我们在进行函数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与高中阶段相关数学知识的衔接和渗透,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二次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时联系和适度拓展,包括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定区间的值域问题(为以后系统引入图象分析的方法打基础) ,二次方程的解法(强化因式分解)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结合二次函数图像解简单的二次不等式等问题。最后还要强化解直角三角形。
三是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给学生后续学习留有空间和余地。考虑到高中阶段数集会有所扩展,我们特别要“注意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一元二次方程时,该方程无实数解”等语言表达的到位和准确。避免给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先入为主的不必要的困扰。
四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教学原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在教学中放慢速度,引导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采用问题分解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推动思维逐步深入地发展。编制适量的、有意识和高中阶段衔接的习题,变学段衔接的跨越式为台阶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械照搬、不求甚解、题海战术是无法胜任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法,才能不断地提高。老师要通过平时对同学引导,逐步建立出一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步骤,它大致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六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不应只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是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在学习前人思维活动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又发展自身数学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可通过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等思维过程,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备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性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思想。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电教手段 应用 数形结合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已来临,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新的世纪既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又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迎接这场挑战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我国教育部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电教手段)当作整个教育改革重点。
应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一方面它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我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谈点教会体会。
1.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电教手段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揭示教学内容中内在辩证关系,逐步使学生养成运用上述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基于此,应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特点,赋予它特有的魅力。即能够迅速改变变数,同步达到屏幕图形的变化,或屏幕图形的渐变;窗口同步显示变数的变化,并且演示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演示速度可任意调整,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教师根据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提出的各种变数来观察、验证、对比、寻找一般规律和特殊属性。
2.应用电教手段能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感知,敏锐地抓住变化特征,真正地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辅助教学。
例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教学,对此内容学习主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由k、b决定,设计思路:在屏幕上显示有直线y=kx+b上的两动点E、F。(1)拖动点E来改变k的取值(点E移至y轴的左边,k取负;点E移至y轴的右边,k取正),则直线绕定点(0、b)旋转,此时直观地反映出K的意义及其对直线的影响。当k>0时,直线一定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一定经过二、四象限;当k=0时,直线与x轴平行,k越大直线越陡。(2)拖动点F来改变b的取值(点F移至y轴的左边,b取负。点F移至y轴的右边,b取正),则直线上下平行移动,此时直观地反映出b的意义:b表示直线与y交点的纵坐标,当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当b<0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综合(1)(2)即可得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样的数形结合,直观、明显、连续、完整、精确、充分地揭示了“形”(直线)与“数”(k、b)的一一对应关系。
3.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动态地显示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题的教学设计着力于萌发解题灵感,启迪良好的思维策略。且有助于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图形变换的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就能够动态地显示图形之间关系。例如:在四边形总复习这堂教学中对此内容的复习主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特殊图形的性质,以及特殊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设计思路:在屏幕上显示有一普通四边形,四边均可以拖动。(1)用鼠标拖动四边使其对边平行,即为平行四边形。(1.1)鼠标拖动使其一角为直角即为矩形,(1.2)鼠标拖动使其相邻边相等即为菱形,组合(1.1)与(1.2)即为正方形。(2)鼠标拖动使其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即为梯形,继续拖动使其两腰相等即为等腰梯形。由此课件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动态地认识到图形的关系。
4.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用数学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兴趣,用巧妙的课堂课件制作通过教学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我们应鼓励和动员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在“教”而忽略“学”的现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对初中生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作为前沿阵地,电教手段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电脑加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赶上时代的脚步,把电脑引进课堂,使教学内容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电子白板 初中数学 应用
【分类号】G633.6
电子白板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运用中,电子白板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老师和学生的认可。现行电子白板已经成为初中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借助于电子白板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创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扩充课容量的同时,保障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笔者结合电子白板的教学价值作用,从设计情境,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互动教学活动;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数学教学难点三个方面,对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1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1屏幕批注功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屏幕批注功能能够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注解、批注,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知识的讲解过程。教师通过批注功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批注,通过下划线、画圈、加重点符号等方式,使重点问题更加突出,便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辅导。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还能创造一种互动的学习环境,它能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2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即可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的数学定理、数学公式、试题的时候,可以实现使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隐藏部分要讲解的内容,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尤其是在讲授几何内容时,可以实现讲一些辅助线进行隐藏,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之后进行相关的展示,这样,既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的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实现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2电子白板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2.1设计情境,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难度系数较高,特别是复杂的数学概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借助电子白板的作用为学生设计出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向学生展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图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数学的概念部分,切实提高教训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的学习时,传统的教学课堂是由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口头向学生解释该定理的含义。而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我情境,实现人机的互动,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本质含义。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开展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先教后学”的教学原则,合理的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学本节课的基础之上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如此,在开展正式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电子白板写出“勾股定理”的关系式,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就“勾股定理”如何得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推动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数学概念,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2.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互动教学活动
由于电子白板技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极易于学生掌握,这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设计出相关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直接与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教师只从旁进行指导,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电子白板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通过电子白板能够调用计算机所有程序的特征,能够利用迷你教学软件或教学程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初中数学教学程序,诸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程序。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程序录入到电子白板中,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自主开发容量较小的教学软件,增强与学生之间互动,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2.3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事实上,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十分抽象,传统的教学课堂只简单的由教师进行口头论述,或是在黑板上板书,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具体含义,对学习知识的不理解就导致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掌握数学知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为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含义,从而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现出三角形全等的动态流程,让学生基本明确了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要素,并且三个元素有一定的位置关系。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演示“角边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角边角”来进行证明。通过这佯的教学环节,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断规律,这也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说,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使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牢牢把握住学习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更好的初中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文兵. 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法的巧用[J]. 才智. 2010(18)
[2] 郑琳欣.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J]. 才智. 2010(24)
[3] 黄广泽.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 基础教育研究. 2010(11)
篇5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数学;实时交互;快速回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除了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外,还利用交互式白板,实现人机交互,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根据自己近年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
一、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人机交互是电子白板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练,完毕后教师再讲评,讲评完后便一擦了之.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我们除了播放课件外,还可以直接在上面答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之前的作业板面存储或作业过程录下像来,让学生自己总结评价.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二)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提供的索引目录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快速调整教学过程,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真正“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的角色.实现快乐学习.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实时交互,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提供的实时交互功能,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直观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一)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可能会被动地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然而在白板中利用几何画板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二)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嘴里或教材中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使用几何画板绘图软件直接生成动态图像,这样,即避免了列表、描点、作图的烦琐,又借助图像的变化规律突破了一次函数性质的难点.
(三)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D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四)化烦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烦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只有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信息保存与视频录制功能,有利于辅助教师快速回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课堂小结是对所授知识的一种再认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电子白板的信息保存与视频录制功能,辅助教师快速回顾、讲评前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课堂小结.电子白板记录的板书随时都可以查看,便于学生课后整理笔记使用,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关注、参与教学过程.同样,在课堂上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和教师的灵感都因电子白板而得以保留,这对教师课后开展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模式都将是一笔宝贵的实践财富.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小结时,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回顾整堂课的精华,借助电子白板的表格功能,把预先保留的图像、对应的函数、相应的性质都整理成表格,便于学生记忆.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师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最大的技术保障,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将重点转移到关注教材内容选取、关注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认知特点的实际情况中来.电子白板为教师将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提供了平台,使得现在的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学生也有了新的舞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后,电子白板还能更好地帮助师生共同反思和领悟,让师生都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师生互动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关键点;设计策略与思考
现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现在新课改的推行,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的课改教程的观念是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重点培养适应现在人才需求的一种改革方针.新课改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能一直采用原来的教育模式,要进行创新,数学教育要进行重新的设定.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关键点的设计策略和思考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的数学关键点的设计现状
新课改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新课改毕竟是一种新型模式的教育改革,完全适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虽然实行了新课改的策略,但是并没有完全地理解新课改的真正目的,或是过度地理解了新课改的宗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进.1.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传统庸俗在数学教育中,课堂上的提问是最平常的事情,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进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有很多的数学教师并不是真正地掌握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含义,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比较传统的、教材中的固定的知识,或是创新了教材但是却偏离了知识点的掌握,只是进行着流程似的提问,偏激一点的说,只是在走教学的流程,并不是真正的提问.2.不能很好地进行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新课改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虽然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是没有充分地掌握好自主性的度,这样过分的放松就会导致学生松懈了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3.合作学习的实施不够完善新课改要求现在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但是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很多课堂之间的合作也只是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二、关于数学关键点设计的相关策略
现在的数学教育处于新课改的初期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教育中,提出重要的数学关键点很重要,有了关键点,就可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的,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1.充分把握理解教材中的数学关键点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地进行教育.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教学思路的引导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中,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好学习的关键点,通过对关键点进行延伸,可以很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扩张和补充,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2.注意数学关键点设计创新在学生上课之前,进行很好的课前教育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环境中去.很好的教育思路的设计、对数学关键点的总结是教师在教学中基础的教育方式的展现.其实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很好地掌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做好数学关键点的把握,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3.把握好数学关键点的掌握,注意关键点的练习数学的学习包括课前、课时、课后.课后的复习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进行认真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后不进行复习就会导致学生淡忘课堂上的知识点.课后的练习是对当天课堂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强化的过程.课后的教学复习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松懈性进行改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用心,是因为课堂上有教师的管理和学习的氛围,但是课后就要靠学生自己的自控力.所以,数学关键点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由于现在的教育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的数学教学改革其实发展得并不是非常顺利.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育上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索,关于数学关键点的设计就是对数学教育很好的创新,适应了现在的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学教育上的新的教育模式的开头.不管怎样,在现在的教育发展潮流中,初中教育改革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徐伟.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J].成功(教育),2013(20):115.
[2]罗时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31,242.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数形结合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科目中的基础科目,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函数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树立
数形结合,是深化初中函数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函数的概念,将函数作为贯穿初中数学始终的一项内容,为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在初中第七册,第一章的正数与负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坐标的概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坐标上的表示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这种数形结合的概念从初中数学教学一开始就渗透给学生,那么到学生在第七册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坐标系的数形结合思想,并得以简单应用。而在第八册上,轴对称图形中,也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概念渗透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印象和理解。由于我们在前几册课本的学习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概念,当进行到第八册下《一次函数》的教学时,就能够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次函数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将抽象函数具象化,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速度。当学生掌握了函数的基本原理和思想,那么第九册和第十册较难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的教学就比较容易开展了。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以前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时,需要用不同色彩的笔在黑板上画出原始图和平移过程中某一位置的图形,学生对运动的整个过程只能凭想象。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时,不仅可以显示一直线或抛物线的整个运动过程,还可以随意选取不同位置及不同形状的直线和抛物线,并且对运动过程还可以设置突出的效果,以利于学生观察。因此,将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渗透到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中,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各种运动和数量的依赖关系,贯穿于初中、高中和大学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数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一定要做好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在完成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新课标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新要求。
篇8
关键词:数学证明题;教学思路;解题步骤
一、 初中数学证明题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证明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公理为基础,使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去决定判断是否正确。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方面,数学证明能加深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二是思维方面,数学证明能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三是文化方面,数学证明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最新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了三章,这样的安排是想让学生通过对主要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同时,使学生在推理的过程,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从而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今后的推理证明打下坚实基础。
二、 初中数学证明题的教学步骤
初中数学证明不仅是学习重点,更是学习难点,很多同学对证明题的解答无从着手,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了解解题思路,但证明过程的叙述表达混乱,因此,教学中如何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谈谈笔者的教学步骤:
(1)读题
笔者认为,应将读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粗读,快速浏览题目,了解题目要求;第二层是细读,在了解题目要求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读题,目的是弄清题设和结论,明白已知什么、需要证明什么。[1]如果题中给出的条件不是一目了然即有隐含条件的――这类题是证明题中的难点,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去挖掘它们;第三层是记忆复述。在粗读和细读的基础上,要做到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把原题的意思复述出来。能够做到第三层,才算读题完成。对于读题这环,必须严格按照前面三环执行,因为在实际证题的时候,学生之所以找不到证明的思路或方法,就是学生漏掉题中某些已知条件或将题中某些已知条件记错,如果能够将已知条件记在心里并能复述出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分析
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或提问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总结,掌握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3)演示
教师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作证题的书写演示,并且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今后能够模仿这种合理、规范、科学地书写证明过程。
(4)变式练习
在获得某种基本的证明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改变问题中的条件、变换求证的结论、改变图形的形状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去自行求证,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2]通过变式训练,能够展现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认知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变式教学的妙处,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以把学到的方法灵活应用于各种题目中去,这既培养了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又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三、 初中数学证明题的解题步骤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把上述的教学步骤作为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老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解题过程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如何教导学生解答数学证明题。
[例题]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 弄清题意――复杂语言简单化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上面所讲述的“三读法”,找到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特别是隐形条件,这是解题成败的关键。[3]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成: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非常清晰了。
2.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已知条件图形化。
所谓已知条件图形化,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直观地表示出来。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 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文字语言符号化。
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 综合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找到思路――分析过程综合化。
对于证明题,通常有两种思维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的题目,通过正向思考可以轻易解答,这里就不赘述了。
(2)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数学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4]同学们在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感觉无从下手的话,可以先从结论出发,慢慢推导出已知条件,从这个过程中就得出了解题的思路,最后把过程反着写出来就行了。
5. 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证明的过程――文字语言符号化
证明过程的书写,对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应用要求较高,在讲解时,要提醒学生任何的“因为、所以”,在书写是都要符合公理、定理、推论或以已知条件相吻合,不能无中生有,必须要有根有据。
证明:
AB=AC(已知)
∠ABC=∠ACB(等边对等角)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ABC, ∠2=∠ACB(角平分线的定义)
∠1=∠2(等量代换)
在BEC与CDB中,
∠ACB=∠ABC, BC=CB, ∠1=∠2
BEC≌CD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6. 检查证明的过程,看看是否合理、正确
任何正确的步骤,都有相应的合理性和与之相应证的公理、定理、推论,证明过程书写完毕后,对证明过程的每一步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是防止证明过程出现遗漏的关键。最后,同学们在平时练习中要敢于尝试,多分析,多总结。
显然,初中数学证明的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同学的一致努力,教师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同学们需要把教师的讲解好好吸收,最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小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优化初中数学证明教学[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Z1)
[2] 王芳霞. 例谈藏族学生在数学证明表述上常犯的错误[J]. 教育. 2010(11)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 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展示着其强大的教学辅助优势。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赋予了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
下面就本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体会和看法。
一、多媒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有序数对》时,我运用Flas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在教室里怎样表示班级同学的位置呢,例如高山丹同学在第三行,第四排……”,电脑屏幕出现了我班高山丹同学在教室中走向第三行,第四排的位置……,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都紧紧的盯住大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进行下去了……。
再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图形》时,我利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我设计出三幅图案: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幅剪纸、人民大会堂,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亲身感受这一类图形的性质。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思维、去理解、去记忆,最大程度地唤起了学生的“内驱力”。
这样的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多媒体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速度快、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增加。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习题教学中,通过电脑预设“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应用题 ”的内容和多个例题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融合,从中归纳出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能力
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三、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平移》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一个平移后的图形,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师画图时部分学生走神不注意看;或教师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平移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最后让学生独立作图。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平移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再例如:教学“射线”这一概念,全黑的画面中露出了一个黄色的端点,多媒体演示出从端点引出一条直线无限延长的动态过程,配之由强渐弱的音响,声、形、色于一体,短短几秒钟内,初步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将射线的内涵、本质属性十分清晰地展示给了学生,学生对这一知识理解得轻松、准确、深刻。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供事实、可显示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亦可设难置疑,这对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情感教学
一、把握情感因素,促进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感产生于认识过程,而积极丰富的情感又能促进认识过程。新课程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教学改革的视线拓宽到包括情感因素在内的广阔视野里。
师生间融洽的感情是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而言更为强烈。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接近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细致地讲解,尤其对差生,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尊,学习中遇到困难才不会轻言放弃。教师要关心、体贴、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自己的亲人。
优秀的教师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而且还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力求生动、有趣、赋予激情以感染带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我在讲“勾股定理”时注重阐述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贡献,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诙谐地讲述有关“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百牛定理”的故事,使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我深情地说:“同学们,你可曾知道,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证明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智慧。”然后,我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办法证出勾股定理。顿时,学生激情高昂,一边操作一边讨论,沉浸在“寻找新大陆”的学习氛围中。
二、“自学—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它能积极倡导学生自主阅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出了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班级进行科学分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成员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组间竞争,又有利于组内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小组的成员分工也要根据每人的特长来分派任务,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长处,也让每个人在合作中找到成功感,增加学习的信心。
2.科学的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核心
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却有很大的技巧,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只有设置的问题新颖、独特、富于趣味性,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思考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的期待。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初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而课前预习正是贯彻这一要求的良好体现。课前预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时,学生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初步理解新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做到听课时有的放矢,降低学习新课的难度,减少听课的盲目性、紧张感,为课堂讨论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从而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讲授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