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篇1

关键字:建筑施工;优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特性;体系构建措施;

Abstract: to carry out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policy, standard project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build quality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rove enterprise's image and reputatio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s, and to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lay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Goo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features;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业在近年不断攀升的发展和壮大,使得我国的建筑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国家重点发展工程不断兴建,工程质量事故却接连不断。由此也引发了工程界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深刻的反思。为了切实的解决建筑工程实施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使建筑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引进了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标准。而对于新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使从业者在工程初期就建立了优质质量管理的意识,在项目的进程中,把握好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优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为科学、合理、切实的提高工程施工提供有效。

1. 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重要性

1.1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又叫质量保证体系,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内部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体系,是为了保证和提高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根据工程具体的质量形式和各环节的质量活动,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确定施工企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任务和职责,并建立能够协调这些活动的组织机构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1.2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的有效系统,是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有利工具。而优质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是优质工序,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力保证。

随着施工工艺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目前情况下研究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大幅提高和我国建设事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性

2.1契合性和依据性

在整个质量管理的过程,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文案及运用中,要依据ISO9001国际标准,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供适宜的资源负责。要契合国际保准的要求行事,并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2.2独特性和系统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因此,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不同的特点。要依据其独特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建立。与此同时质量管理体系又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①组织结构;②程序③过程;④资源。

2.3预防性和动态性

质量管理体系应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并定期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含车间)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最终达到完善体系的目的。

2.4全面有效性和持续受控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并且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求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质量管理体系应最佳化 ,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3. 优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加强组织机构内外的协调沟通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权限划分清楚,处理好各部门各岗位的接口关系,避免出现质量管理空区。加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沟通协调,在质量管理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的直接技术人员和操作者,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管理人员在组织施工人员从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将建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准确的传递给具体的施工人员,还能够及时的接受来自技术人员的问题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工程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修正。

3.2 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有扬弃的运用先进、科学、优质的质量管理办法

改进落后的方法,借鉴和运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质量管理时时监控系统,开发质量管理软件和模拟操作软件,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使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跟得上时代步伐并不断完善和提高。采用成熟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联动协调好施工过程中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的每一个步骤。

3.3 建立健全优质质量管理体系并积极运用到实践中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制度,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保驾护航,使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都是由建筑方授权于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如监理单位对工程的各项施工内容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管。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从第二方的角度来实现工程的管理效果,但是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应当将施工人员的受管制心态变为主动的自我监督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施工人员的观念和心态,还能够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4 增强优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意识,全面提高技术及施工人员质量责任意识

要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重点是增强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开展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技术人员及施工工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工程质量是与企业发展和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指标。同时,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选拔和使用上要认真严格,持证上岗,提高从业人员质,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质量作保证,就没有信誉、市场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可以使各个部门进行相互协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巨大作用。而构建优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讲其真正运用到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个过程是未来建筑业必须持之以恒的目标。当然实现这个目标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和优质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的结合,建筑业的未来才会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柴邦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2版) [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张超.浅析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OO8(7)

篇2

关键词:Z公司;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Abstract: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mpossible pier And, you need a lot of hard work, need more spirit planners,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problems in the system build process, it may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systemic, comprehensiv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products fo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Z.Keywords: Z Company;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质量管理规划思路

质量管理规划的思路主要是运用PDCA工作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对公司主产品生产过程以及辅助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加强“五因素”的管理以及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这四个方面。

1.1运用PDCA工作方法进行质量管理

PDCA的工作方法是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 (Check)、处理(Action)四个过程。在Z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中,运用PDCA法就是要把各项工作按照计划,经过实践,再检验其结果,将成功的方案纳入标准,将不成功的方案留待下一个循环去解决。这种工作程序,反映了开展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1.2对主产品生产过程以及辅助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在做好主产品的质量控制的同时也要做好对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辅助生产,是指为保证主产品的生产进行的原料采购、零件加工、设备维修、仓库保管等一系列辅助生产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直接为主产品的服务,所以,主产品的质量同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对于主产品的生产,严格按照工艺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生产目标。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检验,掌握质量动态,对于生产出来的合格品、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辅助生产过程,做好质量检验控制,包括采购原料的检验、辅助零配件以及产品安装的检验,要求严格把好质量关。

1.3加强五因素的管理

在前面提到,影响门窗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设备、物料、方法以及环境五个方面。只有加强这五个方面的管理,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1.4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QC我们知道就是质量管理活动,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是以保证、改进、提高工作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围绕生产(工作)现场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由班组(或科室)工人(或技职人员)自愿组织,主动开展管理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新形式,有利于集思广益,收集一线生产经验。质量管理小组由各部门人员自行组织形成,人数一般以3~7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人,最少不低于3人,由该小组成员自主选举产生小组长。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形式可以多元化,既可以在车间班组内组织成立,也可以由跨车间、跨部门人员组成、也可以就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存在的质量问题临时成立QC小组。

2.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包括八个方面: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基础以及互利的供方关系。

2.1以顾客为中心

公司生产门窗产品,无论是直接或间接提品,最终产品的使用者为顾客,也是产品质量的最终评判者。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产品生产者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装饰产品是提供给顾客的有形产品,要接受顾客在使用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认可。因此,公司质量管理的努力方向是: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或产品,满足顾客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让顾客的满意率向百分之百迈进。

2.2领导的作用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承诺和积极参与,对建立并保持一个高效、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最高管理者要指挥和控制一个企业,要做到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并带头执行实施;调整组织管理机构,实现高效管理;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进行质量管理的控制和改进。对于装饰企业来说,质量可谓企业的生命,因此,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听取各部门员工的建议或意见,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正确改进方向。

2.3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是包括组织、策划、控制、改进、激励等基本职能,各职能之间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一个管理整体,质量管理不知是公司组织结构中管理者的事,而是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群策群力的管理活动。“要解决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解认识不透的问题,应明确全员参与的原则。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分别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才能发挥整体的作用,实现高效、规范管理。

2.4过程方法

一旦公司设定了质量目标,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那么,就必须将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重视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应加强对以下过程的控制:

(1)组织管理过程—包括质量目标的建立、组织运营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内部评审等。

(2)资源管理过程—包括文件控制、机器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训等。

(3)产品实现过程—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采购管理、检验分析、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

(4)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包括产品监测、工序检验、不合格品的控制、内部审核、顾客满意度调查、资料分析管理、持续改进等。

2.5系统管理

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和不断改进。管理的系统方法着眼于整个系统和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并以此策划和管理过程的网络,实现系统的优化,提高系统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然后理解并统一管理有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体系。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其他相应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相互沟通、协作,才能发挥出系统的高效性。

2.6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是指企业全方位的,包括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质量改进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从各个阶段、层次进行,从整体上进行质量的改进,否则质量改进将失去意义。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产品的质量更是如此,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是对现有质量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提高,保障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参与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或是要更好的发展,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2.7以事实为基础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理性地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产品的数据和信息要求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企业应该做好数据和信息的采集、记录、整理,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可靠的、真实的信息。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加强记录的管理;加强计量工作;建立数据库。

2.8互利的供方关系

企业产品的采购、加工、销售不是由企业单独完成,而是通过多个组织分工协作,以供应链的形式合作完成的。企业和各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保证产品的各个环节畅通,实现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杨乐彬,任鹏,李剑,.实施现场质量管理提升工序能力控制指数明.莱钢科技,2005,(3).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当初的建筑设计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的配件;又或者是因为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外墙上某些薄弱部位精细计算导致失误;再或者因为设计人员选用铝塑窗时不根据用户情况考虑等等,太多的事情引发出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也自然成为各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面对的重大课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1.1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

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有固定的流水作业线、规范的工艺要求、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而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波动较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象一般工业产品一样靠终检来判断产品质量,或将产品拆卸、解体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因此,工程项目终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2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英语单词分别为:Man、Machine、Method、Environment,因此,工程界常称之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

人(Man)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1.3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办单位,应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负责。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进行招标选定。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任务,提供的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详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监理任务.并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并承担责任。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

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应对其生产和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所供应的配件和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规定或者合同规定。

2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从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可以看出,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不同,其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样,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如下:

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该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且与投资目标协调,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项目决策:项目决策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工程勘察、设计:在这个阶段,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已被具体化,并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阶段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真正体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能否得到保证,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原有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建设面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该阶段的作用,是保证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是保证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形成。

2.1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形成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择优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准入制度的施工单位,采购使用合格的工程材料,依据国家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采取一系列的监控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形成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2.2不同责任体系的质量形成过程

在工程建设中,政府部门是以决策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为重点;监理单位则是以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重点;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是,由于现代工程技术日趋复杂,业主必须委托有各项专长的专门监理机构或人员代表自己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杜绝有损工程质量的不良行为和防止不合格的工程,因此,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即使承包商已有相应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理的质量控制,一个好的工程质量所需的施工质量控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工程项目不同施工层次的质量形成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有多种划分的方法,按施工层次划分的情况较多,按这种方式划分,建筑工程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层次。各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包含与施工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

建筑工程中,每个单位工程是由若干个分部工程所组成,分部工程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每个子分部工程包含若干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包含若干个检验批,检验批是施工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因此施工质量的逻辑关系为:施工作业的质量决定检验批质量,检验批质量决定分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决定分部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决定单位工程质量。

显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要保证工程最终质量,必须加强和完善施工作业过程控制。为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规章制度,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技术措施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治理问题重在预防,各有关单位要教育有关管理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重要性。

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掌握防控质量问题的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

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制度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制度;各建设项目单位,在工程发包时应向承包单位提出明确的质量目标要求,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合同采购,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

各建设项目要与当地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密切配合,使监理机构明确工程特点及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程节点部位,作为其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篇4

关键词:建筑管理;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的加剧,土地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建筑工程随之快速发展,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仍然存在诸多隐患有待改进,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关键是要看到管理中的不足,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强化管理意识,推行质量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

一、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从事一定范围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料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整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远的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建立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

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相关人员责任不落实。如项目经理到岗到位差,履职差,施工技术资料签字代签的情况时有发生;未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就擅自施工;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就盲目施工,导致返工;未按要求材料进场必须先检测合格报验后再使用;施工质量通病仍比较普遍,不少工程混凝土有胀模、烂根、夹渣、裂缝现象,墙体抹灰开裂、空鼓、掉砂现象,防水工程处理不到位,造成渗漏;少数工程未配置混凝土标养设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回弹强度不达标,未按要求留置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拆模试件;有的项目相应工序未按设计图纸施工要求,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2、材料方面的问题

房屋建筑建设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甚至可以说材料本身的质量,直接就决定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如今,随着房屋建筑设施与施工的过程体系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数不胜数,如果在材料选购的过程当中,购进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并进入到施工现场应用到了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就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整个工程成为"次等、危险产品"。还有的施工企业是纯粹性的为了经济利益,而故意选购价格便宜的低质量材料,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房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3、工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的人员中,流动的农民工占据90%以上,这一庞大的比例令人堪忧。而施工单位中能进行积极规范操作的人员仅占4.2%,由此可见房屋建设企业中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农民工劳动力较为廉价,可减少开支,一些施工单位选择利用农民工完成施工活动,但是施工单位忽视了农民工文化水平及施工技能的有限,这些因素无疑会给工程带来各种质量隐患。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做好建筑工程的前提。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稳步前进。因此房屋建筑企业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建立起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过硬的管理队伍。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管理队伍,才能有效避免房屋建筑工程中产生质量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依据质量管理规范,全面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房屋建筑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施工企业还可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从制度方面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2、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要尽早控制材料质量的审核,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进行材料的采购,在施工之前,应该安排检查人员对材料的性能、合格性进行检查,检查出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3、提高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施工单位要选取有着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项目建设团队中,科学、合理地减少农民工人员数量,或是对才能出众的农民工加以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控制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施工单位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保证房屋质量达标。

4、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目前监理的现状是,监理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有的基于降低工程管理成本的考虑,视质量监理为多此一举,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有的出于工程进度,想方设法消减工程监理的控制环节这些做法往往使质量通病得以畅通无阻,处于失控状态最终既节省不了成本加快不了进度,还给工程质量埋下危险的隐患。所以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全天候的质量监理能够适应建设工程施工连续性和质量隐蔽性的特点,是降低质量通病发生的有效制度和机制监理的独立性,有利于公正地进行质量监理,通过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隐蔽部位实行跟踪监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问题最容易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控制好施工现场的质量,那么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就可以起到极好的预防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测力度,采用专人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工作必须配合相应的程序,不能盲目的、随意的对质量进行检测和检查,这样有可能干扰到正常的施工进度,应该根据相关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性的、合理性的检测方式和手段。另外,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较多,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很有可能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以及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应该会同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及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及时办理相关的验收手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物中,必须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而为建筑项目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连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4):120-121.

[2]王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2):135-136.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建筑产品质量的好与坏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建筑企业在施工的时候就应该将施工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应将质量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管理人员的思想中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施工的过程只中要从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质量责任,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完全达标。

1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国家长远利益、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息息相关。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耐久性,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费,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质量差的工程,不仅要进行返工,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延误建设速度,影响投资效益的迅速发挥,还会造成生产上的长期不合理,或者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严重的更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故此,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搞好工程质量,为国家、用户提供一流的建设工程。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角度而言,工程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等项目的综合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目标。目前,我国普遍缺乏系统在工程管理、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讨论,导致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施工项目管理、滥用,开拓更多的客观现实,必须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建设管理、管理体制中的关键问题是体制不健全。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建立的全部功能,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得到不同数量的人员配备来满足特殊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求。不过大多数我国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并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管理部门,员工的数量,这将导致不完整的管理和员工,甚至管理者要身体的数量和水平。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2.2缺乏明确的质量监管核心与机制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多是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机构共同承担和完成,各单位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沟通为主要方式,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缺乏明确的监管核心,更难以谈到监管机制的构建与发展了。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更多的是站在经济收益与社会利益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监理单位是独立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第三方,具有监理工程质量、进度等职责,但是由于国内工程监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监理单位难以挑起施工质量监管核心的重任;质检机构是隶属于国家的工程旌工质量鉴定与检测机构,其属于科研技术研究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执法权,也无法成为施工质量监管的核心。

2.3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的重点多集中于施工工艺、技术、进度、质量、造价等方面,而对于工程安全的管理则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我国施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他们普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其安全技术和意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强化施工项目全员的素质

施工项目中的工作人员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主体,是整个工程产品的直接创造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对于施工产品的质量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认真做到将工程质量和企业发展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整体施工质量加以提高,然而对于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都是在现代建设施工新的环境下必须面临新课题。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确保高水准的工程质量,都是需要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确保,这是我们施工人员在长时间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3.2健全质量体系

建筑企业想要将工程质量全面的做好,就需要加强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实现工程质量的组织和程序以及资源的保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质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问是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和及健全实用,与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是否有效的相互接轨。首先我们需要系统的建立思想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其次,还需要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虽然不能够使用现代新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全部将其,有些精华管理体系我们还是需要借鉴和加以利用,对照新的规范标准我们将传统可利用部分进行完善和补充;最后,还需要注重持续有效的运行,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良心循环。

3.3控制好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建筑企业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检查,并将质量管理和检查报告递交给上级审核,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我们尤为需要重视,具体可以做以下说明:①要做好事先计划;②加强施工控制;③重视时候检查。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做到完美衔接,不能够出现任何一个错误。

3.4加强验收工作

当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工程验收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对于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其重点在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组成构件性能进行验收,可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性能进行检测,保障建筑程参数指标达到标准后再正式投入运用。对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需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安排处理,结合施工图纸详细分析原因,再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质量问题。

3.5积极探索新科技,提高工程管控水平

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施工的质量控制同样离不开技术,只有通过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所以看重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更要明确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符合技术要求的一系列流程,质量要求,操作的规范,与此同时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所以想要提高工程质量管控水平,就一定要做好准备施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还有施工过程的监管和后期的竣工验收工作,只有把每一个过程和工艺都完善的同时,在积极的配备先进的而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质量管控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科技广场.2009(08)

[2]黄东兴,范雪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与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10(09)

[3]苏现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落后

质量管理一直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绝大多数质量管理都不合格,主要和材料质量管理和监管力度相关。现在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很多企业为了减小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没有严格审核材料质量安全,导致工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隐患。有的工程只注重施工进度,忽视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和竣工的过程中都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1.2 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建设单位都没有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中各项工作出现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难以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处理。虽然有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对制定的体系利用率不高,因此,给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造成不利的影响【1】。

1.3 工程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物想要保证主体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建筑施工材料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过差,除了会为企业带来损失外,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同时,施工技术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结果导致了出现诸多的施工问题,为建筑物留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等。

1.4 人员素质问题

质量管理和控制人员的素质较低,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因此,部分建筑企业中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术以及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并且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 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可以以下方面进行:(1)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规章制度;(2)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3)制定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制,不仅可以为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进行指导,而且还可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2.2 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同时也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质量控制与管理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人员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和管理力度。二是做好材料采购工作。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上要尤为重要,不仅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而且还要进行相应的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达到标准后才可进行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不仅能够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有效管理和控制。

2.3 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良好的强制力是对建筑施工人员及其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监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工作质量的监察,注重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审核。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工程师,还需要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施工落实。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考核,全面培养公民建筑施工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保证施工设计人员符合国家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技术掌握要求,加强施工监督和人员交换班监视,不能忽略施工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由人员过失造成的施工漏洞【2】。

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没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压低价格,这样低价竞标的优势又往往是靠减少安全投入方面的资金而得,由于安全投入减少了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对施工安全生产防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容易埋伏安全隐患。缺乏健全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一定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有效地将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施工人员的作业表现、业绩有机结合起来,也无法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无法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

1.2 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落实难度大

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削减安全投入,导致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措施落实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3】。

1.3 建设方及监理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

很多中小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在招标结束后就对项目安全管理置之不顾,认为项目已经由施工方进行管理,同时又有监理进行监督,导致了工程出现安全隐患还不知道。监理则是认为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建设方及监理方的这种行为也是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1.4 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给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企业和施工单位往往以忽视安全生产为代价来减少成本。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对相关政策不及时落实或不落实到位;安全施工监督不够,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和施工单位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只在口头上或者会议上讲文明施工、讲安全生产,空喊口号,缺乏实际行动,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

2、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健全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职责与分工,落实责任负责制,将施工单位与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施工人员的绩效表现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利益相关性挂钩可以有利于增强施工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有功必奖,有错必罚”,通过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惩罚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的警惕作用,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 进一步加强安检工作

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除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以及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外,还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筑安全研究体系、安全工程师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生产安全培训体系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工作制度,改革安全管理监督程序,着力解决建筑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经费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

2.3 完善安全防护的措施与设施

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贪便宜,节省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会采购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次充好,以此降低施工的成本,使得大量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产品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的施工企业还会应用大量不合标准的劳保用品发给施工人员,导致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要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就要以预防为主,在机械设备与材料采购上,在机械设备与材料接收验收上都要严格的控制,防止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安全设施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应的使用标准和规定,并且要定期检查。同时,还要加大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审查力度,尽量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问题。

2.4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与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知识与现场演练培训,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积累处理安全事故经验,进而提高其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还应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3】。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计划安全要求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同时应合理布置现场,将各种安全警示标语放置到相应施工点,提高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性。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是其重要的两大部分,也是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管理,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朝欣,刘鹏涛. 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 现代装饰(理论),2011,06:164.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方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引起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抓源头、抓预控,进而进行多方面的梳理。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质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1、工程质量滑坡的“周期律”能否打破。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提出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大力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创造了一大批优质工程,如建国初期的156项重点工程和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北京十大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现许多优良工程。但是人们也发现,每当一个大的经济发展时期到来时,尤其是伴随社会结构转型时,往往出现工程质量大面积滑坡的现象。1958年的“”,进人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尽管二者性质不同,但都出现了工程质量滑坡现象,值得人们深思。近年来,质量通病久禁不止,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已经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人们不禁要问,工程质量滑坡的周期是否能够抑制或打破?

2、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问题凸现。

1996年,1999年,建设部组织了全国性的工程质量大检查,检查面包括除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大检查,坚持从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情况和落实有关主体质量责任制情况来检查工程质量,并且把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作为检点,着重考察工程的内在质量。综合两次大检查,工程质量问题仍然令人担优。

(l)质量通病仍未解决,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劣质工程仍然是个威胁。工程竣工验收、评定等级时往往重装修轻结构,使质量问题不同程度地隐蔽起来。一些施工企业见利忘义,故意把工程质量问题用抹泥和装修掩盖起来,埋下了安全隐患。

(2)工程勘察设计方面除不同程度的设计问题外,有些业主有重设计轻勘察、舍不得花钱的倾向。勘察费一般占工程投资的0.7%,该花的钱不花,由此带来的隐患是地层不均匀,基础沉降不均匀,建筑物出现裂缝;承载力确定不准确,基础设计很难合理。有些工程虽然进行了勘察,但低于规范要求,影响勘察报告的可信度。

(3)业主干预工程设计,任意要求设计变更,使一些设计在执行国家技术标准时打折扣,甚或直接违反国家技术标准,造成抗震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威胁施工和使用的安全。

(4)工程监理队伍素质不齐,也缺少应有的权威。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已建立十年,现有从业人员3万多人,是建筑市场的生力军,对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突出问题是一些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到位,监而不理,或监理不监,一味迁就业主和承包方的不规范行为,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出现重大漏洞。另外,监理的职责本是“三控两管一协调”,即控制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管理合同和信息,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实际上,不少监理只被委托进行质量控制等少数工作,这就限制了监理的职能。

3、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打开局面,但获得认证的企业数量太少。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于1987年3月问世。1994年4月建设部召开贯彻动员大会,选择14家建筑企业进行试点。到1997年底建筑企业共获得认证书542张。近两年这个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全国建筑企业的十万之众比起来,未免力量单薄,不适应建筑企业向现代化质量管理方向转变的需要。已获得认证的企业,正在面临如何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性的新课题。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

(三)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有效率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管理工作,相信本文能够给同行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任云峰.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6(l):225一226

〔2〕万勇.推行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价值工程.2003(4):52一53

篇8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正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研发应用,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从1988年开始,我国推行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此推动建筑工程外部监督机制。以企业中的班组为单位,坚持开展技术创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培训等活动,通过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大大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但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如建筑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不匹配,建筑领域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法规不配套等,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有序发展,甚至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给企业乃至国家、人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筑设计行为不规范引发的问题

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如在建筑设计中经常会出现由个人承揽的工程,几名设计人员设计的项目,为了节省成本,设计不经推敲,会照搬照抄其他项目理念,生搬硬套,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使其他优秀设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更重要的是草率的设计必会影响设计质量,甚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设计安全隐患。

1.2 施工单位的主要问题

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善引发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如为了得到施工项目,隐瞒、变相挂靠、伪造假的资质证明,非法承包建筑工程项目;在竞标过程中,采用非法竞争手段谋得利益;不择手段的压缩生产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压缩工期;在项目检验过程中采用虚拟资料掩盖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不按有关程序规定操作,造成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等等。

1.3 项目建设单位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责权关系上,建设单位因受各方面的制约,往往对工程资金、建设过程、施工管理都没有完全的自,导致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责任方,各自为政,对建设过程应该遵循的标准、承担和履行的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范围,导致一味的追求片面利益,追求低支出、低投入、高标准,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多问题,严重影响项目的运行效率。

1.4 工程质量监管的突出问题

随着工业化发展需求的扩大,工程建筑项目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另外不可否认,一部分监督人员责任心不强,同时存在,的现象,再有质量监督资质审查不够严格,导致质量监管人员一方面从事监督检查,一方面又从事监理服务,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更不用说公平、公正、公开了。

1.5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因建筑行业的持续繁荣,导致大量未经正规培训学习的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建筑劳动力市场,这些人员仅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对有技术和质量要求的工程施工难以应付,导致有高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工期拖延,甚至导致建筑质量不合格。

另外,建设工程项目市场也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没有健全的法规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机构来保证建设项目市场的正常、有序、良性的循环。一些项目层层承包、转包,导致建设市场的无序竞争等等,因――如何强化施工过程的管理,完善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都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使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前提下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达到规定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因此,施工质量管理策略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相关技术活动中存在的的现象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恢复正常。相应的对策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实现管理层的零问题;通过持续培训教育,提升个人素质,实现操作层的零违章;通过隐患治理、技术创新和风险评价,实现质量管理零隐患。

(2)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完善并提升制度执行力。探索建立深度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培训内容菜单化,培训教材视频化。针对管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找日常管理中的漏洞,强化标准、规定。

(3)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监管。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对开发、建设单位的监管。强化政府对建筑质量的检验与监管,完善监督体制,通过建立第三方监督等方式,提高监督执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建筑行业因制度和体制的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只要把握质量管理这一根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全面提升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全面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今后建筑工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昌宁.建筑施工过程中四大控制目标及项目的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与信息,2005,(17).

[2]张金龙.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简析[J].陕西建筑,2004,(10).

[3]刘向敬.浅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及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01).

[4]金晓平主编.质量是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J].合肥:安徽建筑,2000,(6).

篇9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根据目前的房地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建筑企业发展飞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体制,新材料、新结构以及各种高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当然,现场施工管理以及质量安全的隐患也一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1 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问题

有些施工企业认为建筑工程施工就是抓工程质量,而管理施工现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因而就忽视了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理工作,安全生产抓得不紧,文明施工无人过问,导致了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松弛、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大量存在,人员伤亡、塌陷事故屡有发生,各种问题不断。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分包问题没有一定的规范,导致很难定位分包单位的工作性质。而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把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分配给其他单位,这直接导致了施工工序的紊乱,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工程难度加大。

1.2 施工技术问题

技术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没有较高的施工基础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再加上建筑工程专业的内容较为复杂,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通常每个专业知识都有自己特定的技术标准,对建筑不同部位的施工有着不同的施工工序,但是很多单位的施工技术达不到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给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2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2.1施工现场管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点推行的工程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组织好施工生产,是在一定时间空间等约束条件下对劳动、设备机具、建筑材料等有限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长期以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把推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建筑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产业结构布局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施工现场管理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建设部曾颁布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第15号令,这对于促进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2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筑施工,其工作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上。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角逐中,它决定着施工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能力。为此,施工企业必须克服自己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3施工现场管理是安全施工的有效保证

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并大力培养在施工项目管理中以质量和安全管理为核心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资金投人,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各种管理制度,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努力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2.4 施工现场管理是树立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标志

施工企业的外部形象是决定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全面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和安全生产设施的到位,文明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紧张有序的施工生产安排,都是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

3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3.1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配置

施工中的各种资源是施工单位能够按期完成建筑施工的保证,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将严重阻碍施工环节的进行。建筑施工的前、中、后期所需要的不同的资源,施工单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会因为建筑资源而耽误建筑的施工进度。总之施工单位要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位,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各种资源进行及时的调整规划。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

良好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需要加强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尤其是需要全面控制好物资的消耗。一旦遇到材料消耗很大的施工流程,则应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如果项目过大可以将此项目分成几个小项目,这样易于控制。

3.3 严格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认真加以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特别是秋、夏季节的季风性时期的人员安排都要认真考虑周到,对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工程施工周期的质量、安全都有详尽的安排,并且要留有余地。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要认真执行,确保整个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

3.4完善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一个建筑工程的灵魂。没有质量为基础的建筑工程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完善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对工程质量思想意识上的强化。在日常的施工作业中,领导者需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培养其责任心,并且要与相关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5 抓住安全生产这个主要环节,不断促进安全施工迈上新台阶

由于施工现场是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安全隐患时有出现。施工现场应着手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用电、脚手架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推行标准用电设备,实行全封闭的施工现场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要熟悉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现场施工。

3.6 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影响环境的污染物的产生,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要采取措施,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生活环境也要下大力气管好,让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4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事无巨细,随时做好防备工作,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同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l]廖品槐.建筑工程与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主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现场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开发商和使用者关注的一大重点,而关系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施工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展开管理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在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进度和成本造价的基础上,来实现设计阶段所指定的建筑工程质量目标。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方法不合理,管理理念落后

在当前我国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等方面在飞速缩短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已经能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但是这仅仅是硬实力的提升,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上还不够完善,难以实现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生产的客观性需求。在相当多的施工单位中,管理人员没有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并不是以实际收集的数据展开调查分析,往往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判断,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便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评价,以及施工数据的假设检验工作方面。而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计算过程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这会导致在施工阶段较为频繁的出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没有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来执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也难以实现有效地管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力度减弱,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会使得企业的施工的质量、成本、进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这种管理问题没有及时处理,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的质量。

监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周期长,流程复杂,通常需要委托有监理资格的第三方来对项目进行监管。但是在当前,有些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并没有全面严格的检查审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把关力度薄弱,而且对于项目中不合理的设计也没有及时的指出并加以纠正,容易导致本该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一直到具体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工作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

工程设计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根本,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先进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工程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工程工期,还能够降低成本投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还是较多的,比如很多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不够,可操作性也较弱,所需要变更的项目也比较多,都会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1.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这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思想前提。质量管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对于工程质量的认知和态度,如果不能够在根本上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将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比如宣传、培训等手段来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观念,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们能够真正的重视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 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思想基础,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则是其坚实的后盾。要保证项目的质量,需要构建合理的质保机制,将施工企业、分包单位,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质量管理组织,融合成一体,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首先,建筑单位应该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其次,建筑单位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奖优惩劣,不断地深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观念意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所有程序都需要根据合同及相关文件来执行,要遵守有关的强制性标准,服从质量管理制度,真正的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再次,对于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并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保证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3.明确参建方的主体职责

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基本是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来展开质量管理工作的。但是在实际上,建筑项目的各个参建方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主题意识,对于自身本应履行的职责经常会有所规避,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能够实现参建方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需要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严格的履行自身职责,按照合同条款来落实建设工作。

4.注重工程的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仔细认真的确定具体可行的工程建设目标,然后对该建设目标展开可行性评估,分析工程的功能、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整体项目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等工作,对建设单位的施工团队人员、施工资质等内容进行评比审核等等工作,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析,对于不够完善的部分要加以改进。

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力度

监理部门需要辅助建设单位来制定工程的施工计划、材料采购和供应规划,审核建设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和各单位的组织分配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工程的各道工序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不然潜在的问题将会影响到之后的施工工序,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够最大化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最后的验收阶段中,监理单位不仅要对建筑工程的外观进行检验,还需要加强对内部施工的检验,和施工图纸展开充分的对比,全面完成监理的任务。

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

在当前建筑工程中,材料管理工作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很多工程中,管理人员材料摆放没有根据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区域划分,也没有注重对易燃、易爆、需防潮防湿材料进行专门设置,容易使得材料产生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在采购材料的时候需要坚持六大原则“无出厂合格证材料不用,无试验报告证明材料不用,破损材料不用,超期失效材料不用,超过误差范围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不用”,注重材料的合理储存,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抽样检验,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绝对不允许用于施工。

总结

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工程质量管理和发达国家地区之间还存在有不小的差距,各个方面都有着不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质量管理意识,相关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各个方面的管理,比如施工材料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明确参建方的主体职责,注重工程设计阶段的投入,加强监理力度,从多个角度共同努力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