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技术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师课堂技术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师课堂技术方案

篇1

1.研究对象研究选取华中师范大学通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的58名2007级本科生和53名2009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专业背景包括:中文、心理、地理、物理、英语、美术、数学、生物和音乐等。2.研究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课程前后测数据并使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以探究电子双板环境下“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研究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比研究对象的期末成绩来分析该模式对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后,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学习者对该教学模式的看法并得出结论。3.电子双板环境下“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构建了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课前自主学习、课内探究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三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学习平台和电子双板环境下的PGP教学平台是“颠倒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重要支撑。(1)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设计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主要分为学案导学、理论学习和互动交流三个主要模块。学习者在课前通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完成学案填写、重点知识学习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学案导学模块。教师根据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学习方案(即学案),并将其上传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专题学习网站,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向导,并用以明确学习者的章节学习内容、活动和目标。理论学习模块。该模块给学习者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经典案例和其他资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将部分难以理解的操作性知识录制成交互式微视频,以帮助学习者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模块。互动交流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交互平台。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它不仅促进了生生间、师生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习者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总结相关章节的疑难知识点,在课堂上集中讲解。(2)基于PGP平台的课堂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基于PGP平台的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的内化,主要包括问题驱动模块和任务驱动模块两部分。问题驱动模块设计。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讲述相关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和易混易错点;然后,结合主要知识点设置相关测试问题,利用电子双板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应答器(Clicker)发送答案给交互式终端,PGP平台对答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时呈现应答结果的分布图(如图2所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应答情况来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任务驱动模块设计。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选择性地讲解知识点;然后,依据所讲授的知识,采用项目或活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呈现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并进行个人或小组成果展示(如图3所示)。最后,小组成员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完善其研究方案。(3)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后学习评测设计教师基于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学习评测试题(如图4所示),用于检测学习者在颠倒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灵活应用能力。4.教学模式的实施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客观性,研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组织和开展。第一,对2009级通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的本科生进行课程前测,并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其进行后测。第二,采用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首先,让学习者在课前通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专题学习网站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和PPT等教学资源,完成学案并基于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论坛模块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借助PGP平台开展课堂教学,主要解答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为学习者设计问题或创设任务情景,驱动其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行课堂交流与分享。最后,学习者完成相应章节的学习评测,实现知识的升华。为了更好地体现该模式的教学优势,本研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第三章——调查研究法中调查问卷的设计为例,将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二、研究效果评价与分析

1.数据采集与整理研究数据主要包括:2007级和2009级本科生的期末成绩、2009级本科生的课程前后测数据和期末试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频数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来分析与评价。2.教学效果评价(1)学习者学习态度分析基于课程的前后测问卷,分析电子双板环境下“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①。从表2可知,课程后测中学习者的态度均值普遍高于课程前测,说明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其差异性检验值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学习评测的自主性方面,后测的结果明显高于前测,说明该模式在改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方面作用比较大。(2)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分析研究抽取通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的58名2007级本科生的期末成绩作为对照组,53名2009级本科生的期末成绩作为实验组,通过其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各个分数段人数及差异性检验值的对比来分析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对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图5和表3所示。由图5可知,2009级本科生的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66分,平均分为81.36分,均高于2007级本科生;并且90分以上有7人,而2007级本科生的成绩大都集中在80-89分数段。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组学习者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并且大都集中在70-89分之间,成绩分布相对均衡。从表3可知,2009级本科生学习成绩的均值高于2007级本科生,并且由于差异性检验Sig.值为0.001,明显低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采用电子双板环境下“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者成绩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者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但2009级本科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较大,说明采用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者成绩分布离散度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者,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影响存在差异。(3)学习者的研究能力分析首先,研究者通过对2009级本科生的期末试卷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有75%的学习者认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收获,并且其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其研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我可以运用本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做一些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学会了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通过一些研究方法对自己所需研究的问题做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的研究方案”。另外,对前后测的问卷进行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学习者在课程学习前后,研究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尤其是在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其差异性检验的Sig.值明显低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研究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学习者反馈分析研究者收集2009级本科生的53份期末试卷,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试卷的最后一道主观题(本门课程采用电子双板环境下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请对该教学方式进行评述,举例说明你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或困惑,同时提出合理化的教学改进建议)的应答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得知,有8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比较新颖,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72%的学生认为基于电子双板的课堂教学环境更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互动;有60%的学生认为学案导学、交互式微视频、课堂实录和学习支持服务等为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62%的学生认为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有助于其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愿意积极参与;有28%的学生认为利用Clicker进行及时反馈,能够较真实地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当然,也有36%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占用大量的时间,课堂活动的开展由于学习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进行。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其借助电子双板和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该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网络学习平台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有助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集学案、教学视频、交互式微视频、拓展资源和互动交流等模块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习者的学习和交流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支持学习者对概念性知识的自主学习,又能帮助缺课的学习者补课。第二,电子双板环境促进师生交互,有助于学习者的知识迁移。以电子双板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教师的问题答疑、任务呈现和学习者的活动开展、知识内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不仅可以通过应答反馈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而且有助于学习者的小组协作、成果汇报与交流。第三,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优化教学。研究表明,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2.研究建议要将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设计合理的学案、制作科学的课件及视频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自学资源。因此完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是实施基于电子双板环境“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第二,加强电子双板的使用培训,提升师生开展课堂活动的能力。师生对电子双板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效果。通过电子双板的使用培训,确保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电子双板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电子双板进行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是基于电子双板环境“颠倒课堂”顺利实施的保证。第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能力。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科学的学案为指导,采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和评价量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设计有趣的研究项目或学习活动,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四、结束语

篇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人才规格目标区别于普通高校,职业性与行业性是它的重要特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出的学生应该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等。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靠有限的校内课堂教育资源难以胜任,甚至传统的“课堂+实践”的工学交替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只有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建立“场中校”,实现职场与课堂的互通,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真正实现校企融合、学做一体、开放办学。所谓“场中校”,是指在合作企业的施工现场设立可移动教室、工艺流程式实践点等教学场所,确保对一个自然班的学生能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并提供满足数量要求的顶岗实习岗位。作为一种新型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它为工学交替提供了具体的工作任务、真实的学习场景、完备的实践实训设备及辅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匿乏、时空分离、情境不对称等系列难题,为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物质基础。

工学交替在表现形式上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工作交替进行,遵循“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协同旋进的过程。“场中校”的建立确实为工学交替创设了不可多得的设施与条件,有效地提升了工学交替教学的实施平台。但任何事物只有做到软硬兼容、内外兼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这对施工现场的工学交替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工学交替”的研究颇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内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论述,而对于在“场中校”模式下如何开展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借助四维度理论,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长期的“场中校”建设与管理实践经验,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

“四维空间”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它呈时空流动性,被X,Y,Z和时间T四个维度共同确立。从广义上讲,维度又可以理解为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四维就是四个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有机组合。“四维度理论”要求我们认识宇宙万物都必须从这四个维度去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从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对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尸经过前期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企业、行业的实践调研,提出了施工现场工学交替必备的四个核心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根据四维度理论初步构建得到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

维度一:教学任务维度(代号X)。教学任务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纲领性文件,以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建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它直接决定着工作项目的选择、双配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现场即课堂”,而课堂的授课内容又完全取决于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因而,选择合适的专业、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时期开展工学交替就显得格外重要。

维度二:工作项目维度(代号Y)。工作项目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平台支撑,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项目或项目群,实现与课堂内容、课程体系的无缝对接,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突出“项目即教材”的特点,以项目的真实资料为教材,实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维度三:双配师资维度(代号Z)。双配师资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基本保障,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1:1的比例配备开展专业课教学,实现校内外教师的合理分工和师资互融。“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施行“工程技术人员即教师”的理念,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授课,企业技术人员包括项目部经理以及施工、监理、造价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负责专业课的实际化教学和应用化教学。

维度四:教学实施维度(代号T)。教学实施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通过双配师资的协同合作,分解教学任务,匹配工作项目,按照制定汁划、执行作业、检查控制和考核处理的形式组织教学工作,并注意随时调控教学进度以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秉持“操作即考试”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岗位能力结合起来,以企业评价为重点,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共同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

1.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

(1)模型的构建。

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参见图之)。

 

(2)模型的内涵。

在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中,X,Y,Z和T分别代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的四个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教学任务维度x可按计划进度分解为X1··· ···Xn, Xn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形式表现;工作项目维度Y对应教学任务维度X的内容而设立,并且细分为Yl··· ···Yn。Yn以项目工作内容的形式表现,它与教学任务维度的Xn一一对应;双配师资维度Z包含了校内专业教师Z1和企业技术人员Z2,两者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同合作、相互融合。教学实施维度T重在整合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模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按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融合到“做”上,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螺旋递进式工学交替,使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2.四维度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当中的应用实践。

由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可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大维度各有特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以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指引,充分把握四个维度的内涵及逻辑关系,对开展“场中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的运作为例,阐述工学交替四维度教学模式应用的具体举措。

(1)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

首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审定。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模式下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重新审定。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对浙江20多家企业进行系统调研,深人了解企业需求并充分论证,与典型企业合作开展了工程管理岗位结构分析,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集体制订审核,并且在实施中实时调整,充分体现企业和行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最新需求。

其次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在设计思路上,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展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最后建立起适合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工程技术应用、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三大学习工作包,每一工作包所包含的具体课程在内容上按照知识点界面设立学习模块。在课程开发上,由校企双方互派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体现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了多门专业课程,如“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施工”、“建筑工程计价”等。

最后是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重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重构。根据教学任务维度的基本内涵,可以把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为学期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准确有效地把学期教学任务分解为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模块化和衔接化是工学交替教学设计的关键。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的教学任务可按照土建工程的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等分部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单元模块,再对各单元模块按照分项工程的划分标准进行分解,再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相关性予以聚类组合,最终形成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的课堂教学任务。

(2)工作项目的选择与匹配。

首先,工作项目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做好合作企业的选择。高职院校需要在综合考虑工学交替所需的项目类型、大小和进度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具备此类条件,同时合作意愿又强,规模、资源、能力和影响力等都属行业一流的品牌企业作为“场中校”的合作对象。,鉴于这样的理念,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定了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场中校”,使人才培养有了基地保证、师资保证和实践保证。

其次,工作项目内容的分解必须与课堂教学任务相匹配。教学任务是总纲,决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工作项目是现场教学任务实施的载体,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科学分解项目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实现项目实际生产任务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工学交替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属于省重点项目,该项目群包含了多个大型单项工程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满足了现场教学所对应的工作项目内容需求。“场中校”刚建立并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三栋大楼正在施工。“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前四周的授课以第三栋大楼基础部分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五至第十一周的授课以第二栋大楼的主体结构和屋面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十二周至期末的授课以第一栋大楼的装饰装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充分保证了整个课程课堂教学任务的实施都有相应的工作项目内容模块与之一一对应。

最后,把工作项目的真实资料转化为现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每一阶段都会形成相应的技术资料、财务资料和综合资料,由双配师资和学生骨干共同围绕课程教学任务对这些真实资料进行有目的性的整合、编排和设计,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可以参照和使用的辅助教材,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协助企业完成了工程项目资料的特色化管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最终整理形成了《浙江影视制作中心建设全过程综合资料汇编》,其每一章节都包含了项目真实的技术、财务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资料,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为以后的案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3)双配师资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做好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在推动事物发展中起着最积极最主要的作用。“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要顺利和有效的实施,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外,关键还在于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作为高职院校,必须选配优秀教师领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企业方,选派的技术人员必须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且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人。这里特别强调企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在选择人选时应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对双配师资进行合理化的教学分工。在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有着明确的分工。一般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教学任务的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课程理论部分的授课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工作项目的对接、课程实践部分的授课以及过程性的评价。如“建筑材料与施工”课程的教学,由校内专业教师从理论层面讲授材料的名称、特点、力学性能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等知识,然后由企业高级工程师带学生了解现场材料的堆放、管理和用途,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材料的基本性能,对材料在施工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深人的分析。

最后,实现双配师资教学实践的合作与共赢。虽然校企双配教师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分工不分家、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基本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校内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扶持和帮助下可以获得个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协助企业人员现场实践教学。而企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术高但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不够的问题,采取学校补助、企业奖励等举措调动企业技术人员加强个人学习与进修的积极性,通过校内专业教师授课技巧的传授,着力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企业拥有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真正实现校内外双配师资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4)教学实施的循环与递进。

首先,把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学习模块。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其基本含义是:将一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模块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和积极行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双配师资能否通力合作把教学任务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其次,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即授课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即教学实施的技术路线。工作计划的制定需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工作项目实际进展情况综合考虑,工作中的各项关键节点和时间节点在计划中应表述清晰、有据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应立即执行变更,并对变更后的影响做深人分析。课程实施方案是对工作计划执行路线的具体反映,它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内容、执行人、执行方式和执行效果评价方法等关键内容,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了有迹可循的脉络和操作思路。

最后,利用PDCA循环阶梯式提升改进教学质量。PDCA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指的是按照制定计划(P)、执行作业(D>、检查控制(y)和考核处理(A)的形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PDC: A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一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或者几个单元的组合。通过课堂教学任务螺旋递进的设置和安排,最终实现工学交替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按照过程评价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共同评价,构建了学生技能、职业素质双元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考试方式。

篇3

关键词: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严重脱节

长期以来,高职新闻专业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导向。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输,过于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新闻实践环节,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以至于学生上岗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设备,茫然不知所措,无法满足新闻传播界提出的“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是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其具体表现是实践课程比重偏低,课时分配不科学等。二是实践课程内容不合理。实践课程内容普遍缺乏层次性,实践模块设置重单项、少融通、少综合,虽能在校内完成单项职业技能培训,但缺乏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系统融合的机会,学生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新闻实际问题。

3.高职新闻教育“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

高职新闻专业,由于实践性、综合性都比较强,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理论水平高又有丰富新闻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然而,由于高职新闻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许多高职新闻专业的教师多为理论型的教师,缺乏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其次,由于近年来高职大规模扩招,新闻专业师资紧张;第三,高职新闻专业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一般都有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工薪报酬,当一名教师的愿望一般较小,这也限制了高职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

4.高职新闻教育硬件不足

新闻教育是一个高投入的教育,随着新技术在媒体中的不断运用,学校有责任让学生在校接受正规的新闻实践训练。但由于目前实践设备的短缺滞后和实践教学的欠缺,导致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时不能适应新闻媒体工作,签约后无法立即投入新闻工作。如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新闻采编网络及广播电视采编设施,新闻业务教学就无法与现代新闻传媒的实践接轨。硬件的缺陷严重制约了高职新闻专业的发展,难以完成培养掌握现论与技术的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标。

二、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实施的具体措施

对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高职新闻专业中实施“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与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新闻媒体机构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新闻实践有机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新闻媒体机构需要的“上手快、后劲足”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新闻人才。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与媒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实施“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均与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磋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先由学校根据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制定公共基础课程及行业基础课程,然后和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协调制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实行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与媒体共同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合理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职新闻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必须与媒体通力合作,从媒体发展的最前沿不断采集、加工信息,依托新闻媒体岗位需求、技术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在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而高职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优化:一是压缩新闻理论课程。比如,可以把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合并成一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课程。二是增加专业实践课比重。高职新闻专业课程,应突出学生的新闻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新闻专业实践课比重。三是增设新兴专业课程。以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给高职新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为了充分满足市场需要,高职新闻专业应该尽快设立与媒体最新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比如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广告学、视频编辑等课程。

3.与媒体共同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高职新闻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媒体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共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是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首先是课堂时间上的开放。即除了课堂教学外,专业课程可以使用网上课堂教学平台,增强在课后与学生的实时答疑交流。其次是课堂空间上的开放。即利用课外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媒体的新闻实践活动,或与合作的媒体合办新栏目,让学生参与策划、编辑、组稿、写稿等活动。此外,在教学环节中还可以积极开展与合作媒体的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二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因而,在高职新闻专业课程教学时,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其关键的是案例。而“校媒(体)合作”时聘请的一些有实践经验的记者、编辑从事教学工作,就能让媒体的操作手段变成课堂上鲜活的教学案例,学生就能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新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结合正在发生的新闻,把讲课地点调整在新闻现场,教师在现场讲解采访要点以及获取素材的要求,并解决学生在现场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写作来感悟和提高对新闻的认识以及采写能力。

4.与媒体共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新闻专业应与媒体合作,共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媒体进行新闻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二是引进具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人士充实教师队伍,或者聘请合作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担任兼职教师。三是根据新闻专业实际需要,制定“双师”师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合作媒体资源,定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或对教师进行新闻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新闻专业技能。四是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各种类型的新闻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如可以在媒体担任策划工作、优稿评选工作等等,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技能提高。五是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闻专业资格考试,获取“双师”资格。

三、高职新闻专业推行“校媒(体)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能学习新闻理论,又能在学校和合作媒体组织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的新闻采访等实际工作,容易娴熟地学会技术,形成技能,大大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新闻岗位,做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同时,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新闻工作环境中,有利于深刻认识社会,了解新闻行业,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意识和新闻职业道德。总之,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从学校人向“新闻人”的角色转换,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高职新闻专业课程改革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能及时了解新闻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真正把握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高职新闻专业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使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能贴近媒体、贴近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能贴近新闻职业岗位的实际。通过“校媒(体)合作”,促使高职新闻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总之,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媒体参与其中,高职院校才能真正了解媒体的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高职新闻专业的课程改革,达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的。

3.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新闻专业推行“校媒(体)合作”,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从媒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担任兼职教师,能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二是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媒体进行新闻实践锻炼,能使教师及时了解新闻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实践技能。三是学校教师和媒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

4.有利于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效益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效益。一是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推行“校媒(体)合作”,高职院校就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开展新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新闻实践技能,从而有助于解决高职新闻教育实践设备和资源的不足,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二是推行“校媒(体)合作”,能够使学校更加清楚地知道媒体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受媒体欢迎的学生。三是推行“校媒(体)合作”,学校可以与媒体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计划和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建立定期协商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缩短新闻专业学生成才期限,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由学校人向“新闻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三点两线一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当前我国酒店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的酒店业态,这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反观目前国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层次低、岗位适应性差、后续发展差”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在于酒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酒店业相对称。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在2013年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开始走上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底被评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开始了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2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础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实质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双能教师队伍”。以此为指导,本文提出“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该理念认为: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酒店专门人才,难点在于课程建设、痛点在于专任教师、支点在于校企合作,要突破难点、触动痛点、夯实支点,必须贯彻校内、校外两条主线,而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面向学生发展。

3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从难点、痛点、支点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革。3.1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专业从本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组合,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强调校内授课教师、实训室和校外行业专家、实训基地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和行业实际的无缝对接。3.1.1有效对接,实现一、二、三课堂融合发展第一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课堂上学习的通识能力课、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综合能力课等;第二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外参加的各种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竞赛等。根据学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第一课堂为阵地,以第二课堂为拓展,以第三课堂为补充,促进第一、二、三课堂的融合发展。3.1.2组建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各课程的性质,分组设置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包含3-5门课程,设课程群组长,负责课程群各课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同时根据前期建设基础和后续规划确定若干门改革课程。改革课程按照“第一阶段设计、实施,第二阶段归纳、反思,第三阶段再实施、验收总结”的流程进行。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可以极大提升改革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组建了9个课程群,其中10门课程为改革试点课程。3.1.3改变教学方式,实施微课改革对《酒店前厅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等岗位能力课程,采取“1+1”微型课的方式,即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部分内容由专任教师讲授,部分内容邀请行业专家讲授,在学生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再将行业前沿资讯及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极大地缩短了课堂与行业间的差距,同时行业专家积极分享职业发展经历及成功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3.1.4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课程建设经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次组织课程改革交流会、微型课汇报会等教学研讨活动,由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分享体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参与讨论,及时总结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深化课程改革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3.2触动痛点,大力培养专任教师专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转型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自身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转型中专任教师最大的痛点。《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触动痛点,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在专任教师建设中,强调校内团队建设和校外挂职锻炼、培训交流相结合,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3.2.1组建教学团队,实现协同发展依托试点专业提供的经费、平台支持,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注重课程师资的合理配置,有效组建教学团队,逐渐改变从过去教师单打独斗的单一形式转向集体共商共进的团队形式发展。经过建设,“酒店管理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是目前学校仅有的两个本科校级教学团队之一,形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教学科研能力强、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3.2.2深入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共派出7位教师到成都丽兹卡尔顿、重庆JW万豪等国内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主要挂职部门为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一线营运部门,并且与教师所授专业课保持一致。通过挂职锻炼,帮助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酒店前沿动态和经营现状,丰富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同时和酒店行业专家建立了协作关系,对后续专家进课堂、员工培训、课题研究等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3.2.3拓展专业视野,参加培训交流为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展专业视野,酒店管理专业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交流。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投入50余万元,选派教师参加企业、行业、协会、院校、政府等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累计近80人次。2016年,派出20名专任教师赴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培训交流,对其专业课程设置、学术科研、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同时对后续学生赴港深造、引进高层次师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外出培训交流,专任教师不仅学习了学界业界的最新资讯,同时和同类院校搭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3.2.4加强“双师”建设,实施资格认证契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建设。通过培训和考核,8位老师分别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位老师获得国家旅游局“饭店总经理岗位培训证书”。在学校首批双师资格认定中,酒店管理专业共有13位教师获得“双师”资格,人数之多位居学校首位。3.3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重要支点。校企合作是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手段,是推进课程体系转型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双师型双能队伍的重要平台。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务必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强调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相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3.3.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专门指导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组成了校企政会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在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与合作。3.3.2与万豪国际集团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万豪国际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西南地区首家“万豪国际人才培养发展中心”,全面实施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覆盖酒店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四年全过程、培养全方面的“三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和万豪人才需求情况,适时与万豪集团共同商讨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地点等,与万豪集团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派出450余人次到万豪集团旗下酒店开展行业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综合实践。3.3.3实施双导师制度,实现校内外联合培养在实施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为一个学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校内外导师在职责上相互补充、在行动上互动交流,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相应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训练。

4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是难点,专任教师是痛点,校企合作是支点,但所有改革措施都应该始终面向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其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全新的突破和成效。4.1学生职业证书岗位通过率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鉴定,100%的学生都获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和至少1项饭店主管岗位职务培训证书。4.2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15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获得2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1个单项三等奖和团体奖;2017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团体总分位居本科组第一名。这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在重庆及西部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本科酒店院校中也遥遥领先。4.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权负责的经营性酒吧“来吧”开业三年多以来,学生通过策划、宣传、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0余项,累计接待客人300余人次,学生的服务、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成果及推广

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试点以来,不仅面向学生发展取得了直接的成效,也在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间接的成效。5.1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围绕“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成效突出。转型试点以来,建成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课1门、全国性慕课1门;建成本科教学团队1个;成功立项市级教改项目4项、级教改项目3项;专任教师主编教材8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项、校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5.2服务地方经济效果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任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专任教师中有8人获得酒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人获得饭店总经理资格证书,3位教师受邀担任全国及重庆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凭借专业资质,专任教师先后为重庆渝州宾馆、重庆雾都宾馆等高星级酒店进行了前厅、客房、餐饮、营销、礼仪等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全员培训;为武隆县、酉阳县、石柱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了礼仪、餐饮、客房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5.3成果示范推广效应凸显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已有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校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并对该成果加以推广应用。基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方面的突出成绩,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举办十周年之际进行了纪念短片的拍摄活动,在全国选取了18所院校进行视频录制以展示专业风采,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受邀单位参与拍摄。这样的荣誉和地位,充分肯定了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聚焦四大重点[EB/OL].

篇5

在专业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调查之后,明确苏职大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职业能力,具备较好的通信系统的规划、安装、调试维护,以及通信设备生产、技术支持的能力,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使苏州市职业大学通信专业成为苏州地区及周边通信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3-4].因此,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置核心课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学生通过企业认证课程的学习自主选择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提出了以项目任务为导向,构建“工程化”实践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电子竞赛、通信技能竞赛等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2],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以及建成怎样的实训基地是重点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满足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保证专业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必须依托校企双方的资源[5],因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结合通信技术国家重点专业的建设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联合建设了“苏州市职业大学—上海大唐移动联合实习实训基地”,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大唐移动将企业的人才培养核心体系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共同建设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符合通信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通信网络人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课程教学服务,既能满足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能承担职业培训,还能满足教师实践锻炼的需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实训课程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而且也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搭建了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通信技术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学生三个阶段的能力开发,第一阶段是认知实训,初步掌握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此阶段的实训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利用现场演示、上机操作等方式实现教学和实训互动,有效地落实学生单一技能的掌握,采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初学者快速入门并激发其兴趣,如“电子实验基础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高频电子线路实训”、“单片机实训”、“传感器技术实训”等;第二阶段是综合技能实训,该阶段的实训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一些系统化通信工程的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进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技能的能力,为校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如进行“3G移动通信设备与维护实训”、“3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微波技术应用实训”、“物联网实训”等;第三阶段是创造性的实训,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或企业合作的一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的应用性课题,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并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实训课程的基础上,校外实训注重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尤其是要把实训与就业结合起来.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校外实训主要以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展开.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内单一技能的实训,所以在第一个暑假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主要以认知参观及企业文化的熏陶为主;学生第二学年在校实训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综合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接轨校内学习内容,第二个暑假的校外实训主要安排生产性的实践,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工作,理实一体化,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职业环境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实训主要是专业综合课程的学习以及基础技术应用及开发,因此,第三个暑假的校外实训以毕业综合实践的形式进行,通过“顶岗实习”能够真正胜任工作岗位,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配备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重点专业建设小组提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涵.

1在校专职教师的“双师结构”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既需具备一般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又需具备生产第一线工程师素质的双重素质,所以在职教师要以“培养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双师结构”.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的方式,教师应结合课程类型及教学目标形成针对就业需求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主要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构建“双师结构”的关键,对于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师尤为重要,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让教师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就必须要让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培训和实习.比如,通过让教师到其他示范院校的通信专业去进修学习,委派年轻教师到能引领通信行业发展的企业去参加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科研实践项目,使得教师的专业认知及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2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

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各有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不同的单元,比如,一些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由在校专任教师担任,而实践技能课程可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大唐移动通信的兼职教师完成,从而形成一门课程的双师教学,实现校企师资共享;另外,合作企业大唐移动也派专业工程师参与校内典型课程的授课工作,现场指导在校教师的课程实训活动,使得在校专职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改进.在苏州市职业大学重点专业的建设中,评价体系中要求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并确定考核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坚持以学生评教为主,构建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同行互评、校外专家考评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组织学生、骨干教师、教学督导组、校外技术专家四方面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估,能够更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整改的方向.

2实训课程质量的评估

对于每门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都应具备完整的评价标准[6],如生产规程、工艺、参数指标等,实训课程的考核以课程小组答辩的方式进行,实施“教考分离”,答辩小组由在校教师及企业技术能手共同组成,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应的评估,以促进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专业就业质量的评估

专业建设与学生的就业质量密切相关,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就业质量能够反映出专业建设的成效[4].评估不仅仅是以就业率来衡量,因为高的就业率并不等同于高的就业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特点、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等进行评估分析,即:工资收入的高低、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环境的和谐性,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就业质量的调查对象应锁定为已毕业1~2年的毕业生,调查单位应选择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用人单位,通过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情况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学校最大限度地培养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高满意度的、不可替代性的通信高职类技能型人才.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高效课堂,创新教学,实训,教学质量

一、提升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创新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关键,我校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贯彻“智能-知行”相统一的教育思想,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纽带,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着眼于职业目标,强化从业能力培养,构建“公共平台+专门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在职业活动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做到“理实一体、学做一体、工学一体”,为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创新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学校制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高效课堂愉悦学习实施方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力求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一)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将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模块化重组,按模块组织实施教学。如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能分为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维修相关技能等4个大模块60个子模块。将中餐烹饪专业根据专业技能的递进层次分成基本功模块、初加工模块、热菜制作模块、食品雕刻模块、冷菜拼摆模块。模块化教学统一安排在相应专业的实训室中进行,遵循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思想,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逐步达到职业技能目标。

(二)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模式。构建以“提出项目---论证项目---实施项目---成果交流---评估项目”为基本结构的项目教学模式。如:在PHOTOSHOP课程《平面设计》一课中,教师基于生活实际,提出“设计唱红歌宣传海报”的教学项目,各小组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帮助,最后小组作品交流展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和平面创作相关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推广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生活化、情景化、场景化的教学案例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活化学生思维。如财经商贸类专业实施的“生活案例―导入生活,主体案例―贴近生活,案例分析―体验生活,合作探究―感悟生活,总结评价―践行生活”为模式的案例教学,实现了专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学以致用。

(四)积极探索技能打包教学。技能打包教学就是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将专业技能课程整合重组,形成技能包,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矫正―评价”五步教学法,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岗位技术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积极探索情景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出“创设情景―转换角色―程序演练―评价指导”的情景教学模式。通过三种方式展开:使用教学器材、技能教室展开模拟教学,通过角色演练展开模拟教学,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展开模拟教学。情景教学模拟了学生未来工作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感受工作环境,体验岗位角色,掌握岗位规范。

(六)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软件,组织课件培训与制作、信息化教学比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建设校园网络平台、建立课件资源库等途径,为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学法指导,推进“三声”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增强自信、收获成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推进“三声”课堂,让朗朗的读书声、鼓励的掌声、愉悦的笑声响起来,增强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教学生命

教学资源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学校紧跟现代产业发展步伐,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更新,使课程更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

(一)坚持国家课程方案与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对应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将国家课程与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相结合,与教师、学生成长相融合,使之更符合区域职业岗位的特点和需求。

(二)坚持任务驱动、行为导向与主体项目相结合,实现课程模块化。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三部分。基础能力模块着眼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及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技能模块是由若干个主体项目课程组成的基本职业技能模块,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技能模块分职业资格技能、岗前技能、拓展技能等模块,根据考证考级、岗前培训或竞赛需要由学生自选模块,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以教学信息化为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信息化。建立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建设理念,将课程、教材、教具、学具、课件深度融合,建立强大的教学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坚持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为3:7,实现课程建设标准化。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学分制管理的有关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技能课突出实践性教学、主体项目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课时比例约为3:7。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岗位职业(群)的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课时占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的50%以上。

(五)实施校企融合,梯次推进。校企融合: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专家参与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两次研讨会,专题研讨课程建设工作,企业负责提供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职场工作环境、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内容,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技能大赛的规程,学生差异及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有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负责具体课程建设工作。梯次推进:学校按照校本教材―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流程,分步实施,逐级推进。

四、改善实训条件,搭建课堂教学平台

实训条件改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学校以“教室革命”为突破,以基础能力项目建设为抓手,将传统的实验实训基地改造成为“校企一体”、“理实一体”的实训中心,将传统的教室改造成具有职场特点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对接。

(一)加强基础能力项目建设。将教学活动从传统教室搬到现代化技能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生产服务一线,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主流名企合作建设理实一体的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创设服务性实训环境,实现教师“双岗双责”、学生“轮岗顶岗”; 汽修专业引企入校,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实习任务,实现跟单实习;加大服装专业投资力度,新建服装实训基地和技能教室,创设生产性实训环境,实现工学一体。

(二)创设校企文化融合的教学环境。在广场宣传栏内张贴合作企业介绍、名人传记;在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悬挂企业管理制度、张贴企业文化口号、技术历史沿革介绍;在课堂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实现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教室,岗位文化进课堂。

(三)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以“e网通”校园特色项目建设为载体,建设校园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仿真模拟教学环境,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五、建设名师团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名师队伍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坚持“内训外聘,专家引领”的队伍建设理念,制定“十二五” 教师培训规划,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及教师培养培训、企业实践等制度,启动“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通过校本培训、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专兼结合的名师团队。

(一)加强校内集训。一是师德建设,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诵经典,铸师魂”活动为载体,增强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二是教师基本功培训,把教师基本功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基本功比赛。三是业务理论培训,定期开展业务理论学习及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

(二)参与教改实践。坚持“问题即课题”、“项目即课题”的思想,开展“十二五”教改实验项目研究,推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通过组织推门听课以及汇报课、优质课、示范课评选活动,将教改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三)加强企业实践。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安排教师带着任务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专业实践,并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对教师进行双岗双制考核,保证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四)开展互帮互助。一是开展“师带徒”活动,使新教师快速成长,达到“一年掌握规范、三年胜任熟练、五年能挑重担”的目标。二是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根据教师培训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教师之间结对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走出去,请进来。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邀请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名师到校举办讲座、授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篇7

关键词:卓越计划;“双师型”教师;高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55-02

对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行研究,必须深刻理解“卓越计划”的内涵,领会“卓越计划”要求高等院校培养何种人才,然后由此出发确定为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高等院校在现有的师资条件基础上,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对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做出基本界定,进而根据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对高等院校现有的专任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

一、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从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许多教育学者针对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评定机制以及可持续性等等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的极少,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参阅现有的文献资料,结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课题组成员对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做了基本界定。所谓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基本的大学本科教育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教育和培训教育任务的高等教学机构的教育者[1]。

二、工程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为了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还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教师教育学生,不仅通过言传,还要通过身教;不仅要运用丰富的学时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示人,以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学生的心灵[2]。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师长、朋友,还要做学生的家长,从各方面关心和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二)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要求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熟练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时,理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容量适度,针对性、应用性、先进性较强;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灵活运用,讲授内容重点、难点处理突出,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较好。同时,能够将实际的应用实例引入理论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学生反映和评价好,学期的讲课水平三级测评在90分以上。要不定期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和进修,做到各项教学材料完备、质量高。

(三)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对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特定要求。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专业生产实践能力较强、熟练程度较高,能独立指导学生实践和操作本专业相关的先进仪器设备。要求有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顶岗生产,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经历,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要求以主要参加者参加过多项科研和教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能够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特别是与企业联手的产学研相结合项目,科研成果要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本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前沿有一定理解和研究,能够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达到一定效果。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论文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能锻炼学生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高等院校培养的工程类专业学生是面向企业一线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3]。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的专任教师进行调查,认为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从教师的来源入手,针对不同来源的教师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一)对来源于高校的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于高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目前这些新毕业的专职教师几乎全部都是博士研究生,而且其中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小学到博士毕业一直未走出校园。这部分人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也有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对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以及最新理论的应用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一定的优势。这些青年教师即使亲自指导学生实习和实验,但去工厂和企业参加实践的机会却很少,实际动手的机会就更少,而且学生多数的实习和实验都是演示性的,创造性的很少。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偏差,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更差些。结合这部分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培养方案。

1.这些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一直在做学生,即使研究生期间帮助导师辅导本科生,但机会也不是很多,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还不明确。因此,需要聘请教育专家为他们“讲”、“演”新的高教理念和教法,使他们对教育理论、教学法有深刻的体会,学做“先生”与“师傅”[4]。同时,还要让他们经常参加各种教学法的研究活动;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和教授助课至少一个学年以上;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实验和实习环节,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对这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安排在实验室工作半年以上,并与实验室的教师交流经验,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可以将他们派到相关企业一线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在相应的技术与管理岗位顶岗工作,做“徒弟”实践锻炼;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联系,选派优秀的新教师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并在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指导下直接获得专业技术,争做专业“能手”与“专家”[5]。

3.青年教师还需要积极参加学校、企业的各类教育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参加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摸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渐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以后自己主持项目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来源于工厂、企业的教师应注重教学、理论能力的培养

来源于工厂、企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经过继续深造以后留在学校任教的老师。这部分人大多数是中年人,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能用各种不同的实例验证同一个基础理论,如果加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继续深造,但与一直在高校研究前沿理论的教师相比,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有些偏差,特别是专业方向的把握、专业最新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等等。结合这部分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培养方案。

1.需要深入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要经常参加各种教学法的研究活动;必须走进教学名师等的课堂听课,经常与有经验的教师探讨教学过程;参加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会议;各项教学工作和材料都必须力求规范。

2.支持、鼓励这部分教师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接受培养和锻炼,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准,逐步成为具有“双教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指导各类研究生,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3.必须到实验室工作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实验,找到工厂实际操作和学校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别,找到如何将实际问题与课本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找到如何让学生既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等等。

(三)对来源于研究所的教师应注重教学、推广能力的培养

来源于研究所的教师,基本都是大学毕业后到研究所工作,然后又调到高校任教的教师。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而且在研究所工作有更多的机会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应用实例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其他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本专业的发展的信心。但是,研究所对专业前沿理论的研究相对高校还是偏少,且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活动。结合这部分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培养方案。

1.要经常参加各种教学法的研究活动,经常去听一些教学名师等的课堂教学,经常与有经验的教师探讨教学过程;参加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会议。

2.对这部分教师来说,其目标应为“专家型”教师。可以为他们创建“特色研究所”,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能够带着课题走进实验室,在科研实践中提升自我,逐渐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与此同时,应该多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实训项目,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素质,还可以为自己相应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学校应该利用多种渠道为有能力的教师打开对

外服务的窗口,承接专业技术服务,让教师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得以推广和转化应用,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真正为教学和社会服务。

高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确定。此外,高等院校工程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手段、评定机制和可持续性也会直接影响“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因而对这三个方面也需要进行深入和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3][4][5]陈萌等.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与评价分析[J].职业技术,2012,(5).

[2]焦伟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师评价[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收稿日期:2013-10-23

篇8

关键词:双闭环控制;课堂教学;PDCA循环

G715.1

随着许多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和教师岗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逐年增多,他们充满激情,活力四射,是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并将成为实施教学任务的生力军。因此,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所在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这些有着高学历和技能水准的青年教师,一开始面对复杂的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时,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那么,作为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所在学院推行的“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启发下,结合教师岗位上工作的感悟,作为该控制体系的一应用,总结出了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双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框图如图1:

一、“内环”运行:重视学生反馈,积极采取措施

“内环”反馈回路由青年教师、班级学生和学生反馈构成,当“内环”回路出现扰动,青年教师要及时的发现问题,找寻原因,听取意见,采取措施,以保持良好的上课状态和课堂教学效果。这个回路,是频繁和高效运转的,其中的三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甚至是融合在一起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会在这个回路的不断运转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升。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学生的上课状态以及他们反馈的信息,是最直接也是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学生良好的上课状态以及他们积极的信息反馈,就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笔者经常在课上或课下搜集学生对于课堂方面的意见,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会认真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再比如,如果课上看到的是学生茫然的表情,或者是他们表示听不懂时,就要思考是不是讲的太难太深,或者是由于有些枯燥。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授课内容要尽量简单实用,让学生听得懂用得着。基于此,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合理编排和处理,最好用自己的语言编写教案,这样讲解起来才会自然流畅,而且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运用传统教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还要勇于创新,并且做到多样化,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内环”回路里,要对学生的状态和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且作用于下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学生听课效果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外环”运行:珍惜督导机会,注重简报信息

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学院或系部的督导老师来听课时,青年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非常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平时我们在某些方面也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但他们听课站在“山”顶来看时,会发现很多平时“隐藏”起来的问题。督导老师会通过一次课,把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态仪态、课堂把控能力、板书等等做一次全方位的评价,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青年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并想方设法去落实的。

还有督导简报的内容,也应引起重视。那里面的内容,是学生发出的心声,也许有和自己教学过程紧密相关的信息。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要积极的制定方案和措施,来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另一个入口。对于每次督导老师的听课和督导简报的,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和改善,并且作用于下一个循环,这也正是“外环”回路运行的意义。

三、系统中的PDCA循环

在本文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中,无论是“内环”还是“外环”,都渗透着PDCA循环。PA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提升教学水平,其本质是运用“计划(Plan)―实施(Doing)―检查(Check)―改进(Action)”的过程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计划就是青年教师根据自我认识和剖析,以及学生、督导或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且制定措施;实施就是把措施和解决方案付诸于实践;检查就是把执行的结果与预订目标进行比较;改进就是处理检查的结果,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ACA循环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PDCA循环图见图2,这个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从而使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是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思路和线索,要想快速的成长,解决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和努力,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比如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多走进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去听课;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博采众长;上课时注意教态仪态;合理的设计板书;多参加讲课比赛活动;深入现场实践操作;提高科研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鲍风雨.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陈守林. 高职教育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6(8).

篇9

一、能力本位教育(CBE)

CBE,全称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在二次大战后,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提出来的能力本位教育。其概念的核心就是需要先去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确定企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制定相应的能力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需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岗位群的需要,建立专业群,并对需求进行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学校的教师根据这个培养方案中提出的能力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能力要求。CBE强调的教学基础就是能力,科学管理严格,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专业群以岗位群需求建设,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培养核心,顺利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注重打破传统学科为主的教学体系,不再单纯以学科和学制来安排教学,根据它的特点提出了能力课堂的概念。

二、能力课堂

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背景下,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多向互动自主合作探讨能力,精心组织、策划每一堂课,以顺利达成教育教学能力目标为最终任务。其中,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驾驭者,对自身也有着更高的能力要求,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有灵活的主持应变能力解决课堂突况,有话题引导能力引导学生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有课堂进程的控制能力掌握教学进度等。能力课堂的发展使教师不能仅止步于“双师型”,更要不断地提高。

三、考核方式

以能力本位教育为主要指导思想,通过一系列能力课堂的教学,参与学员如何能够判定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呢?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须具备装配、调试、维修较复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及各种复杂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会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设计改造,会运用单片机和PLC设计和改造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电气系统等一系列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出以这一系列能力为基础,提高分析能力并确定出能力标准,以模块化课程的方式达到能力标准。在能力课堂上完成教学工作,完成后可以通过技能鉴定考试来考核能力的掌握情况,并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考核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有利于学生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适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要求。

当然,单一的考核已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能力,技能竞赛的存在就使能力本位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还可以从比赛中学习目前最新颖的设备以及最先进的知识点。

四、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以电气自动化学生为例,我们以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将学生进行分阶段学习,即中级对应中技阶段,高级对应高技A段,技师对应技师阶段。学校组织的专家根据每个阶段的能力确定培养目标,教师组织教学,例如高技阶段的学生在中技阶段已学过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等课程,并通过中级工技能鉴定中的镗铣床检修等考核内容确定了能力掌握程度,并已获得维修电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那么现在就要学习单片机、PLC等设计类课程以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电路分析课程,再通过高级工技能鉴定中的直流调速检修、可编程控制电路设计等考核项目确定各模块的掌握程度,以是否能获得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来认定,这就是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篇10

关键词:行业学院;人才培养创新

行业学院属于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行业学院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教育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开发项目等多种形式,实现互补共赢。

一、行业学院建设内涵

(一)建设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专业,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将行业学院建设成为商科类专业学生提升执业能力的一个良好平台,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创新与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高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思路。1.确定行业学院“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思路。根据校企合作发展实际,提出并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三融合”是指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育人共识为基础,实现“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共同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思想自觉;“五协同”是指校企双方通过“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进而以“三融合”和“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明确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具体路径。第一,校企统一认识。具体说,就是要解决高校和企业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目标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认识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认识问题,关键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三融合”,即“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以“三融合”统领校企合作价值取向、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障校企合作成效。“目标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合作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目标指向问题;“资源融合”就是要把校企优质教学投放到保障人才成长需要中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共享问题;“发展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发展战略目标聚焦到高素质人才培养使用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良性发展问题。第二,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和保障。简单说,就是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运行管理机制问题,就是要重点解决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结构改造、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育人实践问题,重点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五个协同”,即实现“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具体说,“协同顶层设计”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酝酿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和项目研究实施方案,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以及项目研究改革组织实施等顶层设计问题;“协同条件建设”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队伍滞后等问题;“协同改革创新”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共同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共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共同服务区域发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落后、学科专业支撑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协同教学管理”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共同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解决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不实、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和教学管理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协同质量评价”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制定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同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解决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不合理等问题。3.逐步落实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步骤。(1)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到省内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专题调研,达成“三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共识。(2)校企专家通过企业走访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撰写专业人才需要和教学改革调研报告。(3)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搭建项目改革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并通过定期会商、专家互派、专题咨询等方式,研究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问题,共同探索实践了“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4)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咨询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实践学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人才培养理念,确定“着力培养专业知识厚实、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优良、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职业岗位胜任较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构专业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5)按照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列出时间表完成实训课程。(6)分步计划进行师资队伍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行业学院建设内容

(一)校企共商,优化行业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内涵发展、课程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通过深入与企业资深行业专家及工程师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努力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理论厚实,专业技能娴熟,适应社会需求快、胜任岗位能力强、自我发展后劲足,能较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

(二)校企共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厚基础、强专业技能的模块及双职业证书的特色,不断创新专业内容的特色教学模式;“变厚为薄”由难变易的课堂教学和由易变难的案例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立体运转的企业特色教学方法。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定了四个方面教学改革重点任务。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增、停、并等方式对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相应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同头课程教师集体备课,学内容(教案)、学进度、统一考试内容和方法;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必须增加实验实训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按照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功能合并思路,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手段,鼓励师生利用网络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为主;鼓励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推行分段式教学,均衡分布学生学习压力;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专业通识课、基础理论课小班上课,专业技能课、实验课分班分组教学;在教学任务分配上,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一专一品”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习内容。

(三)校企共享,丰富教学资源,完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努力构建“以课程实践为起点,以实验室、合作企业等为平台,以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模拟实训为基础,以实习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创业大赛为补充,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建设共享实训平台;校企共同申报与建设工商管理类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等;校企共同开发试验、实训项目,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项目。利用校企双方的各自人才及技术优势,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

(四)校企共管,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环节;“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制定突出实践技能考核的“双向三环节”课程考核方案(“双向”即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考核,“三环节”即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考核三个环节),调整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方式与比例,构建由师生监控、学校监控、企业监控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内培外引,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选派教师校外实践锻炼的力度,突出强调教师职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培养。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激励政策、合理安排培养经费、落实教师校外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等调研、实践,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学校层面制定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基础上,企业也将在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评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基地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

三、行业学院建设成效

(一)受益学生显著扩大。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建成特色专业群,带动辐射区域内相关专业群,使专业具有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提升。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交叉融合推进,增加了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兴趣,加速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再认识,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理论运用能力。

(三)学生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学生通过行业学院这个平台,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构成管理类专业学生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能保证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实践内容的前沿性、能站在行业较高位置和标准层面上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点高,使受训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