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翻转课堂建议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高质;高效;建议

翻转课堂是近些年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出现的新型课堂形式,其主要是指在课堂中将主动权、决定权交于学生,教师仅作为指导。这样的课堂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突显出了学生的主导位置,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无论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都会觉得十分吃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下面就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打造翻转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意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还较为基础,并且形成的数学学习体系还不够完整,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到初中,面对初中难度大幅度增加的数学课程内容,难免会觉得理解困难、学习吃力。这时想要更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构建翻转课堂,使用翻转课堂中灵活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之处有很多,但学生普遍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主动学习的能力还是应用研究的能力都较差,为了避免学生在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出现不知道如何学习和理解等问题,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组织一定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适应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以此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组织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依照当堂课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并且需要详细到为每个小组成员安排固定的预习内容,之后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抽查的方法对学习小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长久以此模式进行,学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继续深入,为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这样有条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翻转课堂,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从新定位,以此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翻转课堂顺利进行。

2 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延长了学生自学的时间,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同时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滥竿充数,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学生由于胆怯、缺乏自信心等原因,不敢向教师询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问题的堆积,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1 安排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制定更有生活针对性的数学知识预习任务,而因为与生活相关所以学生有例可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中“正数和负数”一课为例:这一课较为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如果能够完全掌握对学生今后的各项数学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说正数与负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安排预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进行举手说明,对其中存在严重偏差的理解进行纠正,之后在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仔细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最后正式上课时邀请学生走上讲台自己结合自己寻找的例子来谈一谈自己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教师适当的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兴趣,减少学生走上讲台羞怯心理,更主动的投入于数学学习当中。

2.2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将全班同学分成8~10人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组长,让组长在小组内负责每次任务的安排、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各个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增添班级内的学习氛围,在遇到问题时,小组内成员也能够事先进行研究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时,学生在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由最初理解后,教师将“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HL”五个判定方法安排到五个小组成员上,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并想出应如何讲解,在课上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予以纠正,这样的翻转课堂既符合教育改革目标,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性,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3 巧编课堂习题,落实课内检测

打造高效的翻转课堂,就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的课后复习和教师的课内检测,教师在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编制一些符合当前教学水平,符合学生的基础并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数学题,利用课堂的最后8-10分钟内,开展课内检测,并由教师监督学生独立完成,课内检测能够检验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与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参考文献

[1]邢梅梅.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读天下,2017(02).

[2]南瑞君.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弊[J].中小W电教(下),2013(08).

[3]王成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构建

0引言

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差异性的教育,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翻转课堂就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强化学生的数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1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转换学习的时空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方式下,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增加了,教师授课的时间缩短了,给学生流出了更多讨论问题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2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翻转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被放到课堂上,通过师生对话合作,在教室和学生的互动中完成。翻转课堂构建了生本课堂,改变以往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其真正成为孩子的课堂。

1.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受到了一下几方面的影响:其一,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调整自身的学习状况,并通过教学视频,有效地安排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其二,增加了数学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翻转课堂,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2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构建

2.1创设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环境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的差异性教学,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研究,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其次,要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构建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空间,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并且,教师要充分重视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诉求的分析研究,给予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思考的足够空间。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2.2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转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启发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能够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概念课、面积课等。但是像“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发现规律”等,可能在翻转的模式上还要进行思考,因为这类知识课前学习后,就有可能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因教材内容的丰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较短,不能完成教学计划。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使学生更加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过程,从而探索数学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

2.3建立多元化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实践体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的教学要求,使学生体会这种新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翻转师生之间的教学地位,并为小学数学教学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便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问题,发挥出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真实教学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自身状况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教学的需求,是小学教学方式的一大转变,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公元4世纪柏拉图创办的学园就是历史上最早且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关。而能称得上大学的则要算是意大利建立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她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从此之后,欧洲便如雨后春笋一般产生了一批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也是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商代的“右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创办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而到了汉代的鸿都门学就可以算得上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了。之后,由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以及宋朝书院的建立,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近代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建立新式学堂,中国才开始步入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在人类早期的教育手段和技术无非就是口耳相传,近代新式学堂也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中提到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一些教学趣谈可以看出西南联合大学教学方法无外乎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而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临了信息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就是现代化的时代。说“现代化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由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无休止地改造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历史进程。”面对现代化的时代,你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例如直观性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包括了看图、演示模型、视音频等各种教学手段在内的直观教育技术开始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砝码。在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教学机器、录音技术、电视技术等的运用兴起了语言实验室教学和电视教学的热潮。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可以看到网络公开课和虚拟课堂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正是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促使了“翻转课堂”的提出与运用。另外,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课堂的上课状态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过去大学课堂上“天之骄子”般一心向学的面孔已鲜为看到,转而让老师面对和头疼的是“低头一族”,“低头一族”即是不管老师在讲台前的眉飞色舞的讲解而只顾低头看手中的智能手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和游戏中自我陶醉。面对此情此景,不同的教学改革方案层出不穷,而这些方案中尤其以“翻转课堂”呼声最为强烈。翻转课堂就是要“反客为主”,将过去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单纯的视听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习指导者和学习评定者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原因是学习时间不再限定于教室为主,而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主动权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挖掘知识、阅读书籍、倾听讲座。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使得教室内的时间用来获得对于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将不在继续“满堂灌”的讲授知识,而因此教师也能充分的利用课上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也可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

一般来讲,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是“信息获取”,这一方面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于这些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吸收”。“信息吸收”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而因为第二方面如果没有教师特定时间的指导将会影响吸收的效果,从而消解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则针对这一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调整。“信息获取”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信息吸收”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过程。“翻转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实际上扩展了学习的有效时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艺术理论的课程教学中将会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艺术理论课程为何要翻转课堂

在高校普遍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艺术理论的课程更要将这种方式打造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常规教学手段。各种学科和专业类的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特点,而艺术理论所体现出来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更加需要以一种新颖的上课方式来去推动和实现。首先,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艺术教育,因为智育都是在理智和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办法通过口传心授,必须通过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驰骋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穿梭,并且从中体验到想象的乐趣。比如,艺术理论课程一般涉及到的艺术本体论不外乎艺术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而单就艺术的发生来讲,主要探讨的也是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思路对原始社会进行理论的阐发,而要想明白艺术发生的原因的多元化,对于遥远的原始社会最应该具有的态度就是大胆的想象,想象原始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又是如何在生存之余画出阿尔塔米拉以及法国拉斯科里的洞窟壁画的?面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前要求学生去了解艺术发生的基本考古材料,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鼓励学生勇敢想象,到底哪一个学说最符合历史的实际,是巫术、游戏、模仿、表现亦或劳动?而学生脑海里闪现的种种想象的可能性就要在课堂上当堂展示出来,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老师从中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将几个学说圆满,又一步一步将几个学说推翻,最后进行总结,得出艺术发生原因的多样化和综合性特点。也就是艺术发生的原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大胆想象将结论自己推理出来的。这堂课可能最忌讳的就是由老师一个一个罗列历史资料和研究证明,一个一个将几个学说推出推进,最后得出了中肯而又客观的结论;但是这种方式却抹杀了每个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的独特看法和想法。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没有了想象力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创造力,大凡平庸的艺术作品都来自创造者本身想象力的匮乏和思想认识的肤浅。所以,要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要进行翻转课堂,关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呈现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规范、辅助的作用。其次,艺术理论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持个性。艺术理论的教育宗旨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而不是标准化的受教育者。常规的课堂将学生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放在教室里,面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笔记,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令学生逐渐丧失掉其个性,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缺少了个性将意味着缺少了艺术创造的可能。而翻转课堂就可以极大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且通过教师的评价方式带动学生积极表现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反馈。最后,艺术理论还要能够让学生建立审美的而非功利的人生理想。正如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提到的“教育非是告知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人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让我与‘你’相遇。”艺术理论课程属于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目标是期望引导学生精神自由并发展完满的人性,使人从“感性的人”转变成“审美的人”,所以美育是情感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实践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学会自主体验,学会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体验艺术而非体验枯燥乏味的艺术相关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空洞的学说。如果不能够将艺术理论课程实现自由、灵活的翻转,不但谈不上美育,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因为艺术的教育本质上不是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不是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教育,而是引导受教育者在感性的、情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的乐趣,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所以,艺术理论不能仅仅看重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层面,更应该组织受教育者直接参与审美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考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学生课外读诗、听音乐会、亲自画画等等,将学生作为艺术理论课程的主体,使其在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到的是精神充盈着的审美实践活动。艺术理论与科学研究不一样,科学研究是要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理论除了发现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一种人生的意味和情趣。所以,艺术理论课程需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型、有想象力、有个性、有审美能力的全面人才。

三、艺术理论课程如何翻转课堂

艺术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或与讨论法结合进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直接控制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为了适应新时期艺术理论课程的上课需要,必须强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在具体的实践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机制。由学生在课下时间观看教师指定的网络教学公开课程或部分视频资料,视频的选取一定要考虑与课堂辅导的紧密性和连贯性。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所观看的视频内容展开辅导与答疑,这种方式一是节约了教师资源,二是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具有了深入了解和预习的基础上,并且提出相应的疑惑,形成问题意识。另外,除了视频资源,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组织小型的“艺术沙龙”,那就是将以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来谈论学术话题,由教师专门邀请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知名艺术家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既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学者的风范又可以让学生建立对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兴趣。“艺术沙龙”可以每月一次,也可以每学期一次,总之可以丰富学生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视野和眼光。其次,学生课上的互动方式方法。翻转课堂并非不要课堂或课堂里就不能翻转,例如最典型的课外活动辩论赛,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组织辩论。课堂辩论的方式方法运用,最关键的在于辩题的设计与选取,首先辩题的选择得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最好就是课程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经过辩论之后也可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当然辩题难度不宜过高,因为难度大了将会使得学生无话可说,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并且辩题应该比较中性,辩论双方可以自圆其说,辩的公平。另外就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艺术作品的价格是否是艺术作品价值的体现?艺术的发展应该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除了辩论还可以采取的是给学生留专题讲授的作业。要求学生课下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准备,在上课过程中选取其中一位同学进行讲授,具体时间应不低于10分钟,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ppt的方式,并且可以将自己在专业实践课上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分享讲解,或者将自己外出考察的经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讲课同学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的期待。第三,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来“翻转课堂”的方式方法。其实,“翻转课堂”最根本的就是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心里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来建立。比如由教师组织的话剧演出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习的艺术理论知识,由学生自己出剧本、拉赞助、排演节目,最后呈现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可以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辅导学生做节目的同时依然可以将艺术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学生在回到课堂上才能够更好的接受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另外,不少艺术理论的案例讲解重视原作的艺术价值,教师就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前往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面对“原作”现场讲解,那将更加赋有艺术感染力。所以课外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带领学生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要连接课内课外的优势,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篇4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翻转课堂 非良构知识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温彭年,2002),该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头脑里对客观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与每个人的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有关。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Jean Piaget指出,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知识的本质是主体对环境提供信息的适应,这种适应是能动的适应。建构主义最重要的观点是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利用一定外部刺激主体借助以往经验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知识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一定目的驱使下主动建构的,这种知识的建构过程不能由他人替代。夏尔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具有积极性、建构型、累积性和目标指引性四大特征。所谓积极性,指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的主动行为。哲学家维柯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建构的一切。只有自己建构的经验才能被学习者理解、运用,并内化为知识。杜威认为,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将学习与不确定情景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学习者从探索中生成新的经验,并改造旧有的经验,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构自己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框架,这种理解只存在于学习者个人头脑之中,别人无法替代,因此建构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的重要特点。同时建构主义学习是逐渐累积的,认知结构的功能具有不变性,一方面个体把外界情景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形成知识结构的扩充,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结构无法认同的信息将引起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改造,形成知识结构的调整,皮亚杰将前者称为同化,后者称为顺应。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在同化―顺化―同化的动态循环中形成知识累积。另外,建构主义的学习具有目标指引性,学习者能够主动建构理解是因为情景中包含的知识刺激能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时,学习成功性将大大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目标,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特点,建构主义教学与行为主义教学存在巨大差异。首先,建构主义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情景、学习资源甚至教师都是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发展学习兴趣,展开自主探究,形成知识建构而提供的广义教学环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经验的累积;其次,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示问题(项目、案例或矛盾),问题应是一项真实的任务,能够在学习者原有经验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认知刺激,激发探究兴趣;再次,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现实的和虚拟的学习小组将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思维,帮助学习者形成知识建构,因此学习环境应该支持协作学习;最后,学习任务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知识和问题应具有非良构的特征,拒绝唯一正确的答案与评判标准,学习评价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

二、大学生学习特征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建构主义寻求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温彭年,2002)。斯皮罗认为,高级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将知识广泛联系起来,形成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对中小学教学内容而言,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通常具有这种结构不良的高级学习内容特征。大学生学习内容更倾向于理解性、探索性和运用性。大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知识累积,原有经验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较高起点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从而不断在学习中形成认知的平衡。

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已经具有较成熟的心智和较强的自律能力,大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来自于证书取向、兴趣取向、意义取向和成就取向(陆根书,2010),任何一种学习取向都能转化为学习动机,并激励学习者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在大学学习中,绝大多数知R都是在学习者找出问题、搜集资料、自主探究、互帮互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而成的,这一过程正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观,因此,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决定了建构主义理论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大学生的学习还具有实践性特征,大学中的很多课程都是通过论文、设计、案例进行考核的。这要求学生不但对基本知识进行记忆,还需要灵活运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真实的情景(案例、项目、矛盾等)中开展起来的,大学生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

综上,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尤为适用。高等教育通常格外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常以案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传统教学中通常以基础理论学习再实践(案例分析、实训等)的顺序安排,这种教学模式没有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思想;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接触实践,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动机,在问题探索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主张“干中学”的学习理念。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素材、给予自主学习时间和成果展示的机会都是必要且可行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传统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建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动力。但是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资源与策略,相对传统课堂,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启示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以讲授为主课堂模式的重大改革,该教学模式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进行了课内外置换,其核心是在课堂之外从事基础知识学习(贾非,2015),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翻转课堂将知识学习安排在课外,因此知识的获取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通过资料查询、问题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习得的。这种教学环境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认知原则,是对统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在高等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的讨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应获得如下启示:

1.利用微视频设置学习情景,进行抛锚式情景教学。在教学中应用的微视频被称为微课,刘运华等从微课的应用与功能出发,认为微型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教师应将教学重点置于一个宏观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抛锚式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对问题的凝练、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解决都在课外完成,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转化为“合作”。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建构,课堂上主要用于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复杂知识的深度剖析。翻转课堂的抛锚式情景教学同时体现了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理念,而这两种学习模式均属于建构主义学习模式。

2.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合适的认知工具,并进行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通常将相应知识点教学视频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同时互联网、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必须向学生开放。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余胜泉,2000)。为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应该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一方面要考虑知识内容的特征,另一方面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习组织者,而是高级学习伙伴。因为非良构的知识没有唯一的答案,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中,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切忌表现出权威性,不要提供观点,而是提供学生探索方向、思维启示和学习资料。教师避免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而是帮助学生启迪智慧,提高兴趣,加深理解。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应建立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改善学生学习,为完善教学与学习而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离不开动作的,只有针对动作过程的评价,才能指导、修正和完善动作。形成性评价通常是不易量化的,更P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5):17-22.

[2]陆根书,韦娜.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J].教学研究,2010(01):1-12.

[3]贾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5(19):165-166.

[4]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篇5

【摘 要】大学外语院系本科是翻译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而目前仍然被大量使用的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否能适应翻译市场的人才竞争令人堪忧。本文从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教师的视角,就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原则以及基于同伴互助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英语专业;翻译课堂;同伴互助;教学模式

一、“同伴互助”教学模式之说

在目前以大班形式授课居多的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很普遍。精彩的教学内容配上精彩的教师讲解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翻译课的教学模式亟待改进。麦克凯奇认为最佳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互相教授知识。同伴互助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它对各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水平以及个性的学生都有效。

同伴互助学习的思想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他们的同事们,以同伴学习的形式开展辩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师资和经费短缺问题,采用年长学生教习年幼学生的办法的“导生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导生制是同伴互助学习萌芽。作为专业术语,“同伴互助学习”首次出现在1974年亚历山大(Alexander,L.T)等人的论文中,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英国的托平教授和伊利博士在1998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学习》使得同伴互助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获得了独立地位。托平和伊利认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 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同伴互助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成为“教学指导者”的教学活动。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国内学者马兰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

二、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构建合作性学习环境

作为“同伴互助学习”理论基础之一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解决问题需要创设与之相关的环境。合作学习环境主要指课堂情感交流环境。良好的合作气氛应该接近于真实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优化学生心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应努力将学习环境人性化。首先,教师应经常在各组间来回走动,密切监督、关注合作小组,因为给予单个学生的关注越多,教学的效果和人性化就越强。第二,教师应留意学生所需,让学生感到受尊敬和被鼓励。第三,抱着一颗向学生学习的心。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当老师吸纳学生的意见后,这种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更人性化。第四,教师还可以通过打分来构建合作性学习环境。当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的优秀标准,就给就给每个组员加分。如果全班学生都达到了预定的优秀水平,则给全班学生加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觉到个人和小组的命运息息相关。

(二)构建同伴互助的有效团队

1.确定合作小组

约翰逊(2001)将合作性学习小组分为三种类型:正式的合作性学习小组、非正式的合作性学习小组以及基层合作性学习小组。当老师了解了班级成员,并打算进入正式的合作学习之前,就要考虑如何分组的问题了。科学的分组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小组人数,二个是组员的搭配。大部分专家认为,合作学习小组最好由3—6人组成,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太多容易使个别小组成员“偷懒”。Brilhart和Galanes(1992)认为最理想的小组人数是5人。超过5人,小组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少于5人,则没有充分的能力和资源来完成合作任务。库埃豪则认为四人组最合适,因为四人小组最灵活。基于翻译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堂上的翻译合作小组规模不能太大。一个小组以4—5人为宜,如果遇到班级偏大,6—7人也可。

翻译课堂往往是大班授课,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让学生自己组合,那么形成的小组通常是高水平和高水平的学生一组,学生自由组合与老师安排的小组比起来,围绕课程所进行的活动会少很多,因此小组由老师来编排最好。但老师也不能采取随机组合的方式分组。我国的大部分研究者按照学者王坦提出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组建小组。组间同质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组内异质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能力差异。分组时应该把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同一个学习小组里有好、中、差3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给出更多的见解。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也是分组时应该重视的因素。另外,也可以将教师分组和学生分组结合起来。老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他们心目中自由组合的小组名单,然后再从他们编的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个人与老师选的其他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存在时间也不是长久的。当某个学习小组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能运用所学的社交技巧共同解决问题时,就可以解散这个小组,将其成员打乱放入别的学习小组,老师要引导他们去帮助其他小组,直到班上所有成员都成功为止。

2.明确小组成员个人责任

约翰逊(2001)认为决定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因素有五个:积极的相互依靠、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制、人际和小组相处技巧以及小组过程。其中个人责任是确保所有组员在共同学习中加强实际能力的关键。约翰逊兄弟将个人责任描述为“责任到人”,即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建立组员的责任问题,潘德顺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责任》中指出,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为每个组员选定一个适当的角色,并且这个角色别人无法替代。在反复练习的两人小组内,可以安排这样两个角色:一个解释员和一个检查员,或者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或者一个指导者和一个被指导者。解释员一步一步地解释如何解题,检查员负责核实同伴的解释是否正确。每完成一个问题双方角色就互换。对四人组而言,需要有通信员、解释员、检查员以及参与鼓励者。如果是一个八人合作小组,组员的角色包括综合概括者、理解检测者、错误纠正员、阐述者、研究通信员、记录员、鼓励者和观察者。鉴于翻译属于书面表达的学习活动,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活动。学生需要有独立的时间进行构思和写作。教师应该预留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给每一个角色,然后再组织合作学习。

三、基于同伴互助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

(一)教授学生合作技巧

很多老师普遍犯的错误就是只重视学术目标而忽视了社会技巧目标,原因是教师在初期的实践活动中,未能向学生充分、细致地阐述合作学习的内涵。所谓合作学习是指“有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学习依赖于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换信息。在小组里,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应积极提高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流程图、案例演示和体验式训练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而开展深层次的专业训练,教授他们合作技巧,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建立信赖关系以及交流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二)分发学习材料

要在小组中形成真正的互相依赖,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拼图式方法来发放学习材料,这也被称为拼接法。具体做法是:老师给全组发一份材料,并把它们按小组成员数分成几部分,每位组员负责一部分。他们手中的材料像拼图一样,形成功能互补或联系,通过材料互补使组员之间结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和信任关系。学生必须共同分享、共同学习这份材料。这种材料分发方式还可以为组间合作提供平台。某组内负责某一部分材料的学生可以与另外一组或几组与自己负责同一部分材料的那一位或几位同学合作,共同学习并熟练掌握手中材料,共同计划好如何把该材料的内容传授给小组的其他成员。

(三)布置、指导完成合作性学习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今后工作的实际需求,教师应该结合翻译职业的特点来设计、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合作任务的设置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里,老师的作用是充当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在指导小组合作性学习时,教师首先把握的一个原则是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独立学习,努力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事先设立的标准,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保证学生对合作学习活动保持有长久的兴趣。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大部分时间都观察学生的学习,在翻译课堂上,教师的监控非常重要,鼓励组员进行多渠道探索,并及时纠正活动发展方向,避免学生走弯路。当学生遇到难译的内容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时, 教师应及时提出可行的建议供学生参考。

(四)检查与评估

为确保所有组员都在学习,老师必须时不时地检查各组员的表现情况,观察他们的参与情况,让学生做检测题,随意抽学生解释答案,校订其他学生的工作,把学到的东西讲授给其他人听等等。在集体讨论完毕后,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十分有利。教师应事先制订好一套具体的评价方案。在评价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指出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次课堂合作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应该让每个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写下活动记录表,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将他们的小组合作情况量化并录入平时成绩,并在学期末按照相应的比例将此记录进学生的期末成绩。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各组小组长也给本小组其他组员打分, 老师的打分和组长的打分结合起来计入总评成绩。在课堂快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开小组例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就学过的东西做总结。老师点评学生的总结。

四、结语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必须要遵循体验、体认、体悟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讲理论、讲技法,但是翻译能力的提高毕竟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领悟。因此在翻译教学中, 应更注重学生的“悟”。当然,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在继承、发扬其优势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创新,使翻译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Brilhart,J·K·&Galanes,G·J·Effective group discussion[M].Wm.C.Brown Publisher,1992.

[2] Johnson,D·W·& Johnson,R·T·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2nd)[M].Boston: Allyn & Bacon,1987.

[3]Olsen,R· E· W·B & Kagan, S.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A].In C.Kessler(Ed.).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 teacher´s resource book[C].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2.

[4]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2年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同伴互助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G201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篇6

摘 要:针对高职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输出机会

>> 高职实践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运用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探索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依托Edmodo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翻转课堂 基于微信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基于PBL的翻转课堂在高职药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模式在卫生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职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德育实践浅析 英语听力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小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的方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3]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4]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5]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24).

[6]李智.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师角色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27).

[7]肖庚生,徐锦芬.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互赖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

[8]时锦雯,郑鸿,肖志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及发展思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15,(3).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收稿日期:2016-06-30

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美术;建议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直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的命令式、灌输式,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受阻,教学呈现僵硬、缺乏生气的局面,学生处于“接受学习”的状态,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家自行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学生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得到教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挥棒,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当学生需要指导时,教师便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帮助者。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翻转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1、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翻转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只是引导者,讲授者,而真正把握课堂主导权的是学生。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只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课堂讲解,给予学生个性指导,而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思考,更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干扰。

2、转变了传统的美术课堂结构,提高了美术课堂学习效果

传统的美术课堂上,课一开始是揭示课题,接着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欣赏,介绍制作方法等,最后一环是学生动手或画、或制作、或作品展评,从而提高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学生可以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行自己学习计划的安排,在翻转课堂之后,学生可以更多地利用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控制学习进度,当然,学习地点也不再受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外或者是家中进行视频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是相对较轻松的,不用担心自己在课堂学习中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同时,学生在观看学习视频时,能够自行掌握学习节奏,并且能够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不懂地方可以进行反复学习,记录重点,甚至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寻求帮助。

4、转变了家校沟通方式,打造了新型家校关系

长久以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况主要是向教师询问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例如:学生听讲是否认真,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行为是否规范之类的,而翻转课堂教学的引入能够促使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学生,让学生感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教学的辛苦。

二、目前翻转课堂在美术教学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1、美术课堂应用翻转课堂不到位

虽然将“翻转课堂”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翻转课堂毕竟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了在美术课堂应用翻转课堂不到位,发挥不出翻转课堂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在很多美术课堂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老师 不能很好的把握好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安排,这样学生 的学习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3、没有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多媒体教学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辅助教学,但是目前的美术教学课堂上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促进翻转课堂在美术教学应用的合理化建议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其运用的效果与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效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全面提升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让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学生学习所遭遇的困惑,及时针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二是全面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翻转课堂教学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的学习,教师首先应当学会如何制作教学视频,有效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视频。

2、加强家校合作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强化家校合作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及学校领导应当对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宣传,鼓励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的优势所在,鼓励学生和家长能够积极投身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

3、开展有针对性的翻转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关键因素;有效实施

翻转课堂本质上是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但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次序的翻转,而是对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要素及其关系的重新把控,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也应在充分考虑这三要素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多样化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综述

1.1翻转课堂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迅速蔓延,各国家及学校纷纷展开对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教师开发的网络视频课件为基础,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然后在课堂再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过程的教学模式。

1.2翻转课堂流程结构

翻转课堂流程结构主要包含横向与纵向两条主线。在横向流程结构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也要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但不同的是增加了视频课件制作、视频课件播放、针对课件的课上互动内化、教学效果与质量测评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纵向流程结构方面,主要涉及网络环境、教师能力及学生参与3方面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技术性因素,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首要环节,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因素则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主体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针对的就是学生,学生的参与配合才能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

1.3翻转课堂的特点

1.3.1以网络为授课媒介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视频形式的教学课件投放到网络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下载相关视频课件,并可随时执行暂停、重播、回放等操作,对于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可多次反复地研究学习。此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视频课程,比实际课堂上课时间要短,这是依据学生可集中记忆时间来要求的,当学生观看视频超过一定时间后,便会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翻转课堂是用最短的时间精练讲解关键知识点,控制在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范围内,使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点最核心的内容,爱上自主学习。

1.3.2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先通过教师的视频课件学习了解所学的内容,实际上可达到一对一式的学习辅导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提前思考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不理解之处。在上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之前的学习向老师提问,而老师根据这些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解析,并迅速掌握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从讲解知识的人成为了解答疑惑的人,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知识,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与实施策略

2.1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

2.1.1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学生既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因素,又是衡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了实施翻转课堂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下,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课件、完成练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互动活动等都建立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⒂胄院椭鞫性。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引导机制、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翻转课堂的主人。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使用熟练度不同。而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如通过网络观看视频课件、网上交流沟通、网上资源检索等,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良好的条件。

2.2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

2.2.1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教育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翻转课堂实施的流程结构方面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联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中间人,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视频课件制作,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等环节都与教师紧密相关。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加强对教师信息能力的培训。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制作与视频课件。这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是个一显身手的好机会,但对于年龄稍长的优秀老教师来说,也面临着计算机技术不过关的难题。而这部分优秀老教师也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视频课件技术培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让教师学会制作音视频,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必要措施。时代在进步,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也必然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现代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提高翻转课堂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过去“填鸭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这就需要对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更多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在翻转课堂下的教学能力。如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组织翻转课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讨论分析总结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

2.3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

2.3.1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而存在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无论是教师制作视频课件,在网络上视频课件,还是学生下载观看视频课件,以及师生之间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都需要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有效支撑。可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是决定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最基本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

2.3.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篇9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效果 调查分析

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课程教学有了深度融合的可能,各种依托网络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在本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课题组选定了我校电子学院2015级三个教学实验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在实验中,课题组首先制定出学生课前任务单,学生按照课前学习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课前视频化学习及针对性练习,通过课前任务单的完成,提前预习和掌握基本的听、说任务,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初步记忆和基本理解。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而课上时间更多地用来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成果展示等。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合作学习需要,从而力争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问卷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意见和建议,了解翻转课堂实施教学效果,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初步完成翻转课堂实验教后,在学生中进行一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选取本校2015级普通班学生(一年级新生)中参与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学生来自电子工程学院的三个自然班。在发放调查问卷前,教师根据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在每个班级已经实施为期六周的翻转课堂的实验,学生也基本解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内涵及英语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在学生初步了解并亲身体会翻转课堂之后,再将调查问卷发给他们,以便于搜集到更客观、更真实的有效数据。问卷调查采用随堂填写纸质调查问卷并当堂回收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14个问题,其中12题是单选题,两个题目为多选题。

三、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各阶段接受度存在差异,但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总体是认同和接受的。调查中,在回答“你对翻转课堂教学是否喜欢”这个问题时,表示非常喜欢的有17人,表示比较喜欢的有5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7.42%;在回答“比较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这个问题时,选择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或较好的学生分别为35人和4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17%。被调查的大多数学生不仅表示愿意接受英语翻转课堂的教改活动,而且认同翻转课堂对于他们多种能力的提升作用。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认可原因主要为:

1.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实现这一教学主要目标的极佳途径。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一问题时,21人选择非常同意,63人选择比较同意,占调查总人数的90.3%,这一比例充分表明了实验班学生对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调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后,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的变化”时,选择英语学习时间大大增加的有15名学生,选择有增加的为58人,在翻转课堂实验中,学生普遍课前、课后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较之前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学校公共英语课时较少、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不足。翻转课堂通过教学流程的变革实现了知识传授的提前,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等相关学习资料,提前掌握课程学习的基本知识,从而为课堂交互式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学生课前学习视频和课程资源,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学习的进度与节奏,对于没有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可以多次反复观看、琢磨,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可以自由确定,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在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听说读写)”时,有28人选择非常同意,56人选择比较同意,占调查总人数的90.3%。《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1]。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如任务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互动,但课堂上教师仍然大多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的讲授上,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把知识的传授提前到课前,把诸如读单词、读课文、听读课文这样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放在课外,教师的课堂重心转移到师生和生生互动、答疑解惑、小组探究、话题讨论及交流展示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增多,课堂的交互性大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较前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翻转课堂十分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翻转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环节,这两部分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课前学习中,学生要观看PPT或网络教学视频,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平台相互讨论或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答复和指导。在课堂学习中,在完成知识的构建之后,还要借助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顺利完成各阶段学习的保障。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信息能力强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可以积累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4.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经过课前的学习,对课本内容提前了解,对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通过提前准备,或者小组成员的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而更容易完成,因而较以前减少焦虑情绪,更愿意参与。这一点从调查可以反映出:在回答“在课堂上对小组活动有了经过课前的学习,您是否更有信心,更会有意愿参与课堂”这一问题时,有18人选择“非常有信心”,57选择“比较有信心”,在回答“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时,选择“提高”的有66人,占总比的70.97%.

四、思考和建议

尽管翻转课堂获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困惑,应该引起教师的思考和重视,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1.加强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监控和引导

课前学习及课前任务的完成质量会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高职学生生源近年来良莠不齐,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意识,学习自律性不强,课外的自主学习很难持续坚持。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在回答“高职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问题时,有45人选择“自律性差,不能按时完成”,占调查人数的48.4%,有41人选择“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有20人选择“无法及时得到帮助”,还有14人选择“视频学习不能解决知识上的困惑”。而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课前视频资料的学习,课前任务单的完成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前学习的监控、引导、帮助,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答,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以正面激励为主,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课堂活动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完成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教学活动呈现形式新颖、有趣,教学视频录制和选取精彩合理,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停留在偏重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对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怯于尝试,难以适应在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勤于创新,勤于学习,逐步从传统教学视野转向网络教学范畴,及时更新知识,拓展自身潜力,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和信息素质,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3.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估体系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及在课前、课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表现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一环,必须纳入课程的评估体系。教师除了对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参与度、成果展示等课堂表现进行相应评价外,对学生课下、线上的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要及时进行批改和评估,对评估结果要及时、如实记录在册,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各阶段的学习表现。教师要充分重视过程评价外,多元化考核,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及课堂互动中,保证翻转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10.6.

篇10

[Abstract] Reverse it overturn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form of knowledge,the concept of "learning before teaching"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from the task driven and problems lesson boot coexistence,the key points of resources and complementary prompt,technical thinking and operation ability,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flip classroom design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y,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s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bring new wave for the reform of clinical teaching.

[Key words] Flip the classroom;Clinical teaching;Improve the ability;Management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体颠覆,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这种方式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临床教学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课堂时间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练习,不得不把练习放到课后。临床教学课的跨度长短不一,碰到“五一”“十一”等节假甚至有半个月的间隔,在教学下一课时,学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早就忘的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困扰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尝试在临床教学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利用“魔灯”平台,让学生自主的平时“先学”,在课堂上“后教”,促进学生的学习。

1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引发教学研究者对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关注与尝试,翻转课堂即是其中一个热点。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克服学习重点、难点时教师不在现场的情况,利用微课程将教师的讲授放在课前,将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中,课前学生需通过网络平台等资源进行自学、合作学习;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中,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师可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个体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学习指导;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并督促学生巩固提高。翻转课堂的主旨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的事实基础:①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②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③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④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家长的角色转变,家长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下较难接受新型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翻转课堂学习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能够理解新型教育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3]。在此过程中,对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利用不同手段和形式,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实时评价,并将意见有效地二次反馈,对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按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采取师生互评和自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考试、电子档案袋记录等方法,探索并初步构建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框架;其目的在于评建结合,最终利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良。翻转课堂更着眼于在具体的课程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或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实证其评定的信、效度,并思考评价之于教学的实时反馈、对于师生的促进作用[4]。

2 翻转课堂的优势

2.1 发挥技术优势,用视频再造教育

①视频本身的特性。视频能够方便地暂停、倒退、重播、快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方式。需要停顿下来思考或做学习笔记可以暂停播放;碰到观看了一遍还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重复播放,直到理解为止。②翻转课堂借助的授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便于使用。这种短视频的播放长度一般在10 min以内,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为了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一些授课视频还会植入电影大片、广告、动画等元素,大大提升了授课视频表现力和对学习者的黏着力。③许多专业机构开发的授课视频都是名校名师名课,对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有益。可汗将翻转课堂授课视频对促进教学变革的这一特性和优势形象地称之为“用视频再造教育”[5]。

2.2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的无效和失败说明,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天花板”。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翻转课堂将用观看授课视频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6]。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一对多”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顾及各种水平的学生。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无奈地选择让每一名学生“按照同一个节拍跳舞”。结果是因顾及到学生的平均水平,老师的教学只对1/3的学生有效,其他2/3的学生要么“吃不饱”,要么“吃不消”。但是在“翻转课堂”,学生课外先看视频自学,可以选择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跳过,而“吃不消”的学生则可以重播和后退观看,各得其所。

2.3 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

翻转课堂是教学环节科学安排的回归。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传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家通过教学平台先完成学习,只有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了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会了对同学负责、对自己负责,并且在交流反馈中学会了自己学习[7]。因此,翻转教学模式是临床教学促进教学进步的过程,是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的过程,是传统教学知识吸收过程与知识消化过程错位与纠错的过程。

3 翻转课堂的管理

3.1 翻转课堂课中教学阶段的管理

①学生的管理:对学生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课上,学生须要展示自己在课前学到的知识及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要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评价表对该名学生展示课程内容时的表现和相应讨论情况作出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客观和主观方面的[8]。客观问题>60%,如对学生课程的理解程度、课程的创新想法,及捕捉重点、难点等[9]。主观问题占40%左右,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他同学进行课堂互动能力等。通过评价,成果展示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10]。②教师教学的管理:师生可以通过课堂互评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课上展示内容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解决课前难题的同时,通过借鉴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反思和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其进行有效沟通,为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先设计的评价表对教师进行一次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在课上展示自学成果,锻炼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以某个学生为例,第一次汇报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但经过几次锻炼和尝试,到后期,该学生能脱离PPT自由发挥,为大家展示其学习成果。同时,课上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活跃[12]。开始大家会对发言感到不好意思,但到后来学生都会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共同探讨,更深刻地掌握知识。通过互评,教师也能从以前自我闭门的讲解方式,到现在开放式的教学,更好地迎合学生想要的方式和理念[13]。

3.2 翻转课堂课后教学阶段的管理

通过课前、课上的学习,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一次比较综合的试卷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试卷内容需要综合、多样化,确保能够检测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4]。具体包括: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理解的情况,题目分为从易到难不同级;学生在听取其他学生展示课程成果后的理解、建议,以及自己从中学到的内容[15];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课程深度点评、讲解后的提升理解内容。学生完成试卷测试后可以通过网络提交,教师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分和填写评语[16]。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级。将学生的测试成绩、课堂讨论情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作业等一系列表现和之前的表格记录以学生的名字制作成网络文件夹,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准确及时地记录学生信息。电子档案袋一般包括学生的成绩、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等多方面信息,全面、完整地记录学生的信息,为日后查阅、整理提供方便[17-18]。最后,师生还要各自填写一张自评表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做出综合评判。

在课程完成后,师生还可以对翻转课堂网络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管理,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系统的性能,使教学系统逐渐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课程问卷的抽查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态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成绩达到主讲教师近几年教学的最高分[19]。并且学生还提出对本次课程更有新意的建议。90%以上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且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热情、踊跃;但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有压力,教师要积极思考对策减少这部分学生的挫败感[20-21]。传统课堂上所有学生坐在教室听课,教师不可能照顾每位学生的感受,除非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否则教师不会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学内容。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教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地提供指导和帮助[22]。这样,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不必因迁就其他学生而放慢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