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25 08: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卓越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卓越课堂

篇1

身在共同体,多次参与片区教研活动,深感“卓越课堂”思想的前瞻性,它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如何理解“卓越课堂”?我觉得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活、合、获、惑。

“和”就是和谐。包括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生生关系、和谐的知识呈现。课堂和谐,同学们才能全身心地、主动积极地、轻松快乐地、高效率地投入学习。

“活”就是灵活。包括课堂设计的灵活、教学方式的灵活,甚至学生座位的灵活。教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不要把课堂“据为己有”,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课堂活起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加以指导、点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合”就是合作。《学记》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私塾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行“切磋”之风;陶行知先生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做法都体现了合作学习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合作式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和潜能的发挥。

“获”就是收获。收获知识、收获方法、收获友谊、收获理想、收获希望、收获感恩之心、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一个卓越的课堂,既要让学生有全方位的收获,也要让教师有收获,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惑”就是存惑、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者却须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前者的“无疑”是囫囵吞枣,不加疑问地读书。“有疑”则是积极思维,疑源于思的表现。而后者的“无疑”是思考醒悟的无疑。一堂卓越的课,在让学生掌握好本堂课知识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自主质疑,主动地去释疑。我觉得这就是“卓越课堂”的最高境界。

篇2

重庆市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学校教师积极行动,并把实践中所思所惑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向《今日教育》开设的“卓越课堂”栏目踊跃投稿。本期刊发的两篇来稿凝炼了一线教师构建“卓越课堂”的超群智慧。

《“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一文通过厘清新课改中存在的误区,深刻阐述了“卓越课堂”的本质内涵;《“说数学”:建构数学卓越“大课堂”》一文则更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教学模式。

到2013年的暑期,“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推进已一年有余,直面当前课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行政推动和专家引领下,课堂更需要每一位教师自我修炼专业成长,理念结合实践,践行“我的课堂我做主”。

十余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新课堂。为此,重庆市提出打造“卓越课堂”的改革愿景。新课堂因何而卓越?笔者试用两句话来概括卓越课堂的本质特征:教师退,学生进,也就是“师退生进”。

一、“师退生进”是什么

“师退生进”可以分为良性互动的两个方面,一面是“师退”(教师退),一面是“生进”(学生进)。

1.师退:主宰主导指导

教师退,是指教师的教要退出课堂教学的中心。

新课程中的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教师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一点,似乎并不成什么问题。但是,当前仍然高调宣扬“教师为主导”论却从侧面反应了新课改仍然没有彻底确立“教师为指导”的观念。

教学论的“主导”,并不是哲学范畴的“主导”,也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它只是一个因长期使用而约定俗成的并不严谨的说法。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有人把“主导”理解为“以教师指导为主”,这就很容易回到“教师为主宰”的立场上去。有人把“主导”理解为“教师以指导为主”,这才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为指导”的观念。确立“教师为指导”,首先要摒弃“教师为主导”这个并不严谨的流行口号。

有人会说,摒弃“教师为主导”,与新课程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相抵牾。这里混淆了两个范畴,一是教学范畴,一是管理范畴。指导属教学范畴,组织属管理范畴。诚然,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唯一的成年人,他是学生课堂学习法定的领导者。传统课堂,常常并不区分教学和管理,一面拿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去加强“教”的地位,把教师变成“主宰”者,于是“主讲”(满堂灌)、“主问”大行其道,一面又严重忽视对学习活动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重教学轻管理”加剧了“有教无学”的现象。狭义的教学,应该严格区分教学和管理。“师退”的题中之义,提倡“教学退,管理进”。即教师在教学方面要退到指导者的立场上,把学生的学习推向教学的中心;在管理方面,教师又要树立组织者的意识,改革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帮助学生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贯彻“教师为指导”,关键在“限教”。一是限制教的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二是限制教的时机,先学后教,教师指导要以学生学习为基础,因学施导。三是限制教的内容,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学不会但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学会的,教师也不教。四是限制教的方式,教师的教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采用激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现艺术的教、科学的教、民主的教。

2.生进:客体主体主人

学生进,是指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中心,学生不过是被灌输的客体。对学生而言,上课就是“听课听课再听课,做题做题再做题”,很少有过真正的学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的主体性,其内涵包括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发现人的主体性,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改写了对 “学习”的定义。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对经验(知识)的重新解释和重新组织。实现真正的学习,只有教师方面认识到“学生为主体”是不够的。

近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两个说法同时被广泛提及,后者出现较晚但有逐渐加强之势。这两种说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核心。从教师方面看,多已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开始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超越性。但是,从学生方面看,他们的主体意识还有一个唤醒的过程。只有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的提出,便是着眼于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贯彻“学生为主人”,关键在“让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他得学会让他们学。”[1]“让学”的关键在于“归还”。一是归还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本来就是学生的,所以教师不得以教的名义随意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二是归还学生的学习平台。课堂要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合作和展示提供平台,课堂要变“教师表现的平台”为“学生表现的平台”。三是归还学生阅读教材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让学生亲自经历并体验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探究过程。四是归还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勤学善问,教师要因“问”施“导”,顺学而教。

二、“师退生进”不是什么

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这场以“师退生进”为特点的卓越课堂改革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对此颇有微词。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批评新课堂“学生坐圈圈儿,教师靠边边儿,上课发篇篇儿,考试零蛋蛋儿……”这里面,固然有教师们对新课堂改革理解不够透彻的因素,也应该看到,当下的一些新课堂改革的确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下面,笔者着重分析新课堂改革的四大误区。

1.“师退生进”不只是“上课发篇篇儿”

“上课发篇篇儿”是指教师通过编制导学案来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昔日的“满堂讲”到“满堂问”,到而今的教师退到导学案背后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这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时下的不少导学案其实仍不过是改头换面的“习题案”,所谓学生自主学习,也仍不过是做习题,是“满堂练”。“满堂练”和先前的“满堂问”只是形式不同,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还必然走向“满堂讲”(对答案)。

我以为,编制导学案要注意三点。首先,导学案要“去习题化”。要力戒繁琐,要引导学生到教材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创造中去,决不能把学生引向导学案里来做习题。其次,导学案要学程化。教案的编写,注重“教程”设计,导学案的编写,重心要转移到“学程”设计上来,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生动地蕴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去,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本身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良好习惯。第三,导学案要情景化。编写导学案,教师要打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打通“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精选蕴含有教学价值的“学习课题”的学习载体,营造探究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师退生进”不只是“学生坐圈圈儿”

“学生坐圈圈儿”是指新课堂中组织形式的变革,变以讲台(教学)为中心的“插秧式”的组织形式为以学习共同体(学习)为中心的“圆桌式”的组织形式,这是“师退生进”最为关键的一步,墨守“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师自然是难以接受和适应这一重大变革的。

但是,实施“圆桌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后,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重点讨论两大问题。

第一,这种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组织形式正在不同程度地被滥用。一些教师以为,既是学生“坐圈圈儿”,则凡学习都必须是“合作学习”,于是乎个体学习在课堂中消失了。新课堂提倡三大学习方式,而每种方式都有其对应的另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对应“他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应个体学习(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对应接受学习。“他主学习”和接受学习是被新课堂摒弃的,但是,个体学习却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并且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新课堂不仅不应该摒弃个体学习,还应该加强个体学习。“圆桌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并非只适用于合作学习,同样也适用于个体学习。一堂好课要掀起合作学习的,更要有充分的个体学习做铺垫。

第二,一些教师把合作学习当作学生之间的简单交流,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必须有一个较为复杂的、可以分解的“学习课题”,二是小组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承担团队的学习任务,三是要有充分的个体探究的基础工作,四是要对个体学习成果进行加工——交流、提炼、整合。“伪合作学习”不如无合作学习,自然会被一线务实的广大教师所唾弃。

3.“师退生进”不是“剥夺教师的授课权”

有的学校推行新课堂改革,以“教师素质低下”“有的教师还没有学生讲得好”“教师讲不如学生讲”等等为由,矮化教师形象甚至否定教师作用,进而要求教师的教完全从课堂退出,剥夺教师的授课权。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学理依据,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教师不仅应该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一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采用“激励性教学”方式,仍然能够营造相互尊重、较为舒适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同样能够带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仍然能够稳定地促进学生‘内在价值’‘自我效能’及‘策略应用’的发展”。[2]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退生进”之“退”,不是“退出”而是“推出”,是以“退”为“推”,把学生的学习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推向自主学习的境界。如前所述,“让学”之教,不是不教,而是难度更大的教。卓越课堂需要卓越的教师,没有卓越的教师,就没有“让学”之教。“让学”之教是智慧的教,讲究“不教而教”;“让学”之教是合作的教,讲究“以学教学”;“让学”之教是专业的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师退生进”不是“一校一模”

当前,一些学校的新课堂改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那就是“领导设计模式,强制教师执行”。我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一校一模”。

且不说“一校一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情以及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单看这种课改的推行模式,就是一种“以行政灌输来反对教学灌输,以不尊重教师的自主性来主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的价值取向自相矛盾的模式。

卓越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恰恰在于是否尊重和依靠广大一线教师的自主性,是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想象,一项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创造的课堂教学改革,会得到教师们的广泛支持,会最终获得成功。

也许有人会说,不靠“行政灌输”,教师们是不会自觉开展课改的。这种说法明显违背了常识。试问,当年农村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靠的是“行政灌输”吗?相反,推动那次改革的,恰恰是小岗村的农民突破,恰恰是取消了某些行政限制。教师不愿搞课改,同样是因为现实存在着许多有形无形的限制(包括行政限制)。有教育观念的限制,当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依然在许多教师中根深蒂固。有教学资源的限制,班额过大会导致小组学习秩序失控。有教育评价的限制,教师评价仍然主要是轻过程重考分,所谓“不得以升学率、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唯一”一加,教师脖子上的绳索依旧,而且可能勒得更紧……

为此,从学校层面推动卓越课堂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观念指导。把课堂教学的“建模权”还给一线教师,学校只需从观念层面提出几项应该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其二,硬件孵化。有时候,课堂“硬件”的改变会带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软件”的变革。减小班额,增加黑板,移走讲桌,“圆桌式”安排座位,这都是当下新课堂改革比较成功的经验。其三,典型引领。新课堂改革需要志愿者,需要积极分子,学校可以鼓励他们先试点,摸索经验,然后逐步铺开。其四,评价促进。教育评价不改革,其他一切改革都还会回到原处。

教学的根本性变革来自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篇3

1. 卓越课堂的内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卓越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卓越课堂”注重学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实现卓越课堂的途径

2.1 五由:由人以鱼,由人以渔,由人以欲,由人以娱,由人以“yu”。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由人以鱼”即当学生需要什么知识,教师就提供知识。“由人以渔”即当学生需要方法,教师就提供方法。虽然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授”即传授,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由”即任由,强调学生的主体。具体体现如下:

2.1.1 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需求去索取,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观念转变,使得从传统到卓越课堂转变有了可能。师生关系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师道尊严的上下关系而是一种朋友式平等的师生关系。

2.1.2 教师需要充分的准备。教师不再三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备教学对象。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尤其是课堂中问题的生成,生成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2.1.3 教学方法的改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卓越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由人以欲”即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长。兴趣就是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不断向前。

“由人以娱”即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健康成长。

“由人以‘yu’”即学生每个阶段不同“yu”不同,可以包含前面任意一个或几个。学习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一个过程。“yu”就可以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课堂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

2.2 三效: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效益。有效是卓越的前提,没有有效就没有教育质量,何谈卓越。

2.2.1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教学的效果首先一个显性的表现是学业成绩提高,即是及格率和优良率高。其次,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具体:知识、技能、能力的提高、进步、变化;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 再次,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品质发生变化、改进,也就是思想上受到启迪学习的内驱力越来越强,让学生爱上学习。

2.2.2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就教学时间而言,具有高效率,即所化的时间达到尽可能的优化状态。就教学内容而言,具有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内容,即减轻负担,解放学生,减少教师单位时间内的投入量,增加学生的单位时间内的投入量。

2.2.3 效益是指效果和利益。从经济学角度讲,指企业不仅要有东西生产出来,而且生产的东西卖得出去,为人所用,前者是产量(效果),后者是效益。效益着眼点在于“利益”它所要认识的范畴就更加丰富了,一方面它包含着一个直接、显性的应用。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能够被应用的知识,才有价值、有力量。另一方面终身用、隐性用――学会学习:不仅关注学会什么,更关注怎么学。最后成就教学的大用学会做人。

教学高效益,包含着“轻负、低耗、高质”。提高教学效益,必须有好的教学效果(包括好的考试成绩)和高的教学效率,并从教学的发展性眼光看问题,把最好的效果、最高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组合,构建卓越课堂,最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篇4

细数2013年“卓越课堂”行动的市级教研大事,展示研讨会、建设研讨会、现场推进会、现场教学观摩活动、教师集中培训、专项调研等活动选择在农村区县召开不在少数。

选择以农村小学“卓越课堂”为研讨和展示对象,至少说明两点:一是2013年“卓越课堂”已经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落地;二是2014年“卓越课堂”行动的突破重点将定在农村地区。

希冀:更多的学校拥有个体的卓越意识

2012年,“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启动,这是一项从上而下由市教委推动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起先,人们不免顾虑:集体行动难免容易导致个体无意识。

事实证明,许多农村学校在这次集体行动中,寻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卓越发展之路。

以丰都县董家镇为例,几所普通的农村中小学制定了“高效快乐课堂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教师全员培训、“课改达人”评选、“先锋杯”赛课等多样形式,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涌现出许多像“上课王”冯程杰老师一样的普通教师身份的课改明星。

又如,本次农村“卓越课堂”的现场会,江津区李市小学分会场,大气、磅礴的“三操一歌”大课间,以及学生学、演、创本地的旱码头山歌的场景,让参观者感叹于一所农村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也可以如此深入。“和乐”文化正促使李市小学以一种个性化卓越发展模式成长。

逆袭:农村课堂教学的区域推进大有可为

以资源集约化、城乡学校一体化、成果共享化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整体推进“卓越课堂”形态,是2013年的一大亮点。

以江津区为例,“三空间活力课堂”(即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认识和实践值得“点赞”。

铜梁县在推动“卓越课堂”行动时,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起航,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形成了适合的教学模式,为每一节真实的课堂确立可以遵照的规范。

区域整体推进“卓越课堂”的路径和选择,已经不可能继续“重点打造”的老路,“全面实施”才是王道。“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行动目标要求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增进每一位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卓越课堂”的信心,关照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有信心,2014年农村学校的“卓越课堂”行动,将会探索出从点到面、从理念到行动的道路,实现从边缘到核心的逆袭。

而区域范围的展示会、研讨会、课堂教学大练兵等活动,将推动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更多农村中心校、村小的一线教师、学生将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实现自我的超越。

贴地:服务广阔田野的教研机构的指导力量

“贴地指导,服务田野”,是此次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江津区四牌坊小学主会场,市教科院院长徐辉教授总结发言:“2014年,市教研机构将把农村教研工作作为教研工作和教研计划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教研人员要走进农村,和农村小学教师一起研究新课程、探讨新教法;梳理总结和提炼农村学校的经验和成果,给农村学校提供更多发展平台。”

教研的专业指导力量,必不可少。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时,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冉泊涯提出:对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和引导;校本课程的评价从评价教师教学过程,扩大到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这些问题的解答,还需要专家指导。

篇5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沙坪坝实验外语学校)有126年办校历史。十余年来,学校先后尝试了多次课堂变革,但没有哪一次能够像三助式学本卓越课堂变革这样,快速、广泛、深刻、真实地改变了全校的课堂教学,学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构建三助式卓越课堂基本模式

构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方式、保证课改“入格”的关键环节。三助式卓越课堂基本模式是“336”,即三助、三查、六环节。

学生自助――一查。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或者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自学,由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收集整理问题。

同学互助――二查。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同学学习情况,组织小组集体研究在自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组长交换检查,课堂展示检查,并进行评比。

教师帮助――三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学习小组学习情况展示,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课堂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目标;互助学习,掌握目标;小组展示,解析目标;重难探究,拓展目标;教师点拨,巩固目标;达标练习,检测目标。

培训激励教师、学生两个交互群体整体提升

课改不仅要“改教师”,也要“改学生”。学校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使其尽快适应课改的要求。

坚持行动研究的策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通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操作力;按照党员、骨干率先干,年轻教师加快干的模式,鼓励教师从上下水课开始,尝试进行。

按照培训为先、边操作边完善的策略,制定学生培训计划,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通过上一届学生的榜样示范、现场演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学校还制定学生、学习小组、班级和年级组成长激励办法,定期评比,鼓励先进。

确立“三步走”操作步骤

第一步是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共同体)。依据成绩、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等将四个学生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按照“组间基本同质,组内各不相同,相对固定,动态管理”的策略,将全班划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围拢而坐。第二步是限时完成观察模仿。对于尚未入格的学生、教师和班级,学校安排他们去观察本校已经成功转型的班级和教师,在规定时限完成模仿任务。第三步是督导检验。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组长参与的课改督导组,按照三助、三查、六环节基本模式要求督导评估班级和教师,奖惩并举。

实施四项保障措施

培育学校文化。加强德育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成才教育,加强班集体和年级组建设,形成共生共荣的团队价值取向。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我为年级出分力”活动,培育年级文化。

提供智力支持。成立明德讲堂和博学讲堂,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开办讲座。积极推荐干部、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并选派教师参与各级赛课和展示,锤炼教师能力;举办班级风采展、班级英语秀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展示中得到激励,获得成功的喜悦。

篇6

顾名思义,“激内驱”即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内驱力从何而来呢?在我看来,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驱内驱”的根本保障。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而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动力、有方向、有斗志、有干劲;当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明确的学习目标会给他保驾护航,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坚定、更乐观,更能迎刃而上,始终保持着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之势!

如果说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驱内驱”的根本保障,那么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高效的学习方法发和学习策略则是实现“驱内驱”的有效措施。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列宁说“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而一个不善于时间管理的人做事往往拖拉、效率低下,久而久之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渐渐消失殆尽,所谓的“内驱”也不复存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科学的时间管理是否就能充分“激内驱”呢?答案是否定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才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让我们更快地实现学习目标,让我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激内驱”。

众所周知,学生的内驱力不仅仅源于自身的明确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也源于父母的关爱与期许、老师的赏识与鼓励、同学的尊重与良性竞争。只有那些被充分关爱与尊重、得到赏识与激励、享有幸福感、安全感并被寄予厚望地学生是最能够最大程度地被”激内驱”。

篇7

关键词:教学机智;卓越课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014-02

2012年7月1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渝教基[2012]53号),首次对构建中小学“卓越课堂”提出了要求。7月17日,重庆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特别制定了扩及全市的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计划。

一、卓越课堂与教师教学机智的内涵

根据“计划”内容,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教学机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引起学生的共鸣力”,二是“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以新课改为背景,结合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所谓教师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能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洞察到当前教学中的窘态,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与过程,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措施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学机智是教师的敏锐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能力表现。

二、教师教学机智对构建卓越课堂的作用

新课改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尝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然而,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老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清晰、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实现向“以学为主”的课堂转型的重要意义;对课堂创生力度不够,未能突出个性化教学;等等。虽然卓越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变教师“勤奋型”教学为“懒惰型”教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把一大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解决,而是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是把课堂教学引向卓越的领路人。新型课堂的建构,不仅需要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教师对教学技巧的熟练掌握及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技巧是教师在学生“不知不觉”的背景下进行的变通,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更好地运用有效策略与技巧把课堂引入更好的方向,教师教学机智不可或缺。

三、构建卓越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课堂是动态的和不可预知的,教学情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卓越课堂的构建更需要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全面把握与掌控。促进知识的课堂生成、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超越课堂教学本身产生新的可能性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机智在构建卓越课堂方面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1.教学机智能重塑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上好一堂课,教师在上课之前,通常要对新课进行了解,并对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策划与总设计。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教师很难按照原计划进行,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在普通事件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并使之有意义的能力。

机智的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时和学生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以便能在备课时设置的计划的基础上临时发挥,对某一偶然情况做出更有意义的反应。比如,学生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将学生们当前的注意力分散,使其集中到另外一点,暂时脱离当前的教学重点。这时,机智的教师就应分辨出富有意义的因素,有效地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体验决定所学东西的重要意义,从而将计划调整,以适合学生们的状况,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相反,有些教师则会认为此时偏离了事先做好的计划,不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对此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简单地按照事先计划继续进行。

注重课堂教学生成性是构建卓越课堂的理念之一。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教师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恰巧蕴涵于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情境中,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创造出积极的状态。

2.教学机智能使教师发现“学”的困难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时,整个教学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窘态,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概念、内容等形象化,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可是学生的反应、理解显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想目标。由于年龄、经历、知识层次等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在心理特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机智的教师不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去了解体验学习学生困难的原因。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一书中写道,“聪明的教师不纯粹是知识意义上的聪明,更体现着充满智能的敏感性”。机智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有敏锐的感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机智的教师懂得怎样把学生现有的理解联系起来,何时督促学生进行理解,何时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当教师掌握了学生的理解过程时,才能明白怎样把新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绞尽脑汁努力去弄明白教师的意思。

3.教学机智能关注学生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教学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必须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时,他们便会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没有什么能比“兴趣”更能强烈地吸引他们了。兴趣是学习活动的最基本要求,而脱离兴趣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和兴趣之间存在着一种本原的关系,可是一些教师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这层意义。缘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时也必须强制进行教学,用强制产生的外力来代替学生内在认知力,这样,可能会出现学生假装对教学内容有兴趣,表现出“认真”的样子来掩盖其真实的感情,学习对他们来讲也就成为一种“没意思”的经历。

强制造就的“专心”会稍纵即逝,兴趣引起的真正专心才会经久不衰。“兴趣是人与知识、反思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最基本方面之一。没有真正的兴趣,学校所进行的一切都会化为做作、虚无和不符合实际的危险”。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作为机智的教师,就要懂得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4.教学机智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为卓越课堂的特点之一的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要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除了让孩子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心理和心态更健康,使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够稳步提升。

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课程改革 卓越课堂 建设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期,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参与卓越课堂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一、小学教育的涵义特征

小学教育是为未来的知识教育打基础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它给儿童在身体素质、学习知识和思想品德方面以启蒙作用。小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自主方法为目标,并在前两项的基础上,以教师自身娴熟的教学艺术熏陶学生,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美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卓越课堂的内涵

卓越的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建立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营造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卓越课堂展示的是课前、课中、课后一个完整的教和学的过程,突出从关注教师的“教”,回归到关注学生的“学”。它提出“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先学后教”、提倡合作、鼓励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卓越课堂的理念与小学教育的目标和特征是紧密结合的,卓越课堂也是在小学教育中必然出现的先进课改方式。

三、卓越课堂模式的构建

“卓越课堂”的具体教学模式分五个阶段:(1)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提示和要求主动去预习的“自主学习”。(2)师生共同进行拟定或学生自主拟定的“目标确定”。(3)课内或课外的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并掌握学习任务的“合作探究”。(4)教师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张扬个性热情互动的“展示提升”。(5)教师少量的、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高效全面发展的“巩固运用”。

自主学习是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也是内化自我,再生成个人见解的创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目标,有的放矢地查找资料,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技巧,教学生备课,教学生自学的方式。

目标确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拟定时,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然后结合学生自己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去制订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学生这一教学上的不足,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境界

展示提升是学生创新、实践的环节,也是教师深化和提升教学内容的环节。展示的过程,教师也不是被架空的局外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对个别知识点教师也可以进行自我展示。

巩固运用是学生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加深,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测。为了保证真正将学生减负落实到位,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都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课后做工作。

四、小学教育中卓越课堂建设的方法

1、充足课前准备,区别对待不同级学生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区分不同级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年级学生,区别开展相应教学进度,同时应注重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减少在次重点上的时间消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教育中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同时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4、合理搭配,成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生合作小组

学生合作小组成员搭配坚持自愿平等的原则,依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达到小组内成员多样化,小组间却无明显差异的平衡状态,便于公平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权应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并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个学生不但要对本人学习负责,而且有对小组其他成员帮助的义务,当一个人回答不完整或遇到困难时,其他同学及时补充,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真正起到“合作”的作用。

5、重视课后巩固,紧密衔接课堂教学

小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卓越课堂文化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小学教育教育目标,实现小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只有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训练,努力做到“为学生提供融洽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遵循合适的教学起点,体现真实的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才是落实小学教育中卓越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绍强.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探索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篇9

“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立足于培育合作共享的课程文化;从课程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需要构建基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2012年7月,重庆市教委下发《重庆市义务教育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文件,将全市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锁定于课堂变革。课堂变革的重要价值追求是指向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关键,是决定人类命运的风向标。无可讳言,我国中小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正在受到质疑,而通过课堂变革进行常态化的创新培养更是举步维艰。针对如何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我们立足中小学教育实践和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实情,提出“学本式课堂”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做为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

中小学课堂能否走向常态化的创新培养而不只是少数拔尖学生的“集训”?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能的。

2010年,新华社曾这样一则消息:“英国德文郡市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5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对大黄蜂的觅食行为进行观察,设计了对比实验,发现大黄蜂学会了判断两种颜色的组合模式。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引起美、英等国家著名教授的关注,被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整个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都由小学生完成,伦敦大学的教授只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实验工具,并为整理研究数据形成论文提供了帮助。”这个事实说明,少年儿童与成年人一样,都具有创新能力的天赋,只是有的天赋表现得早一些,有的表现得晚一些而已。像爱因斯坦和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一样,许多历史奇才多半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出色,甚至还有因成绩不好而被迫退学的例子,但他们却能凭借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获得造福人类的骄人成就。一个普适性的道理是:任何人都是一个优势与不足的综合体,每个青少年儿童都是一个蕴含无限可能性的小宇宙。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无视这些小宇宙的存在。

哲学家认为,创新的人性假设是人的现成性存在转向生成性存在。德国心理学家卡西尔曾说:“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创造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素质是人的本性表现,它体现为一种“自我塑造”。因此,课堂必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释放学习者的自由和自主的天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而创新又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个人而言,创新是自身以往认识与实践经验的新发现,是人类已有成果的继承与再生。更进一步,如果个人的发现拓宽了人类的认识范围,丰富了人类的实践经验,那么创新的尺度就从个体的尺度变为人类的尺度,个体的活动就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突破性创造。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所践行的“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创新素养的培育目标,其实是最接近人性本来面目的教育,具有指向中小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

如何将学习置于课堂的“中心”?我们坚持以“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宏观的“定向”和“导航”,然后提出了“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区域性改革的基本模式,对教学实践进行中观和微观的引导。这一模式体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当堂自学”,避免因课外预习时布置前置性练习而增加学生负担;二是“教师导学”,学然后教,突出“因学利导”的教学功能与教师定位,引导“教堂”回归“学堂”,引导教师从“教师”回归“导师”的角色;三是“同伴助学”,突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改变传统课堂过分强调个体学习、个体竞争的弊病,致力于培养学生协作性人格特质;四是“活动展学”,突出学生思维活动效度,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展示平台和互评机会。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多学?这一教学模式给定了三种学习方式,即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开展“自学”(先学)、“互学”(互助)、“展学”(展评)三种学习方式,而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比较鲜明地体现出学习者自主和自由的学习特点。

“学本式”卓越课堂表达的教育责任,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促进发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所呈现的课堂生态和课堂文化,是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为前提的,实质上也就剥夺了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是对大多数生命发展权这一基本人权的漠视。新课程视野下,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正是致力于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在学生心灵中建立起一种学习者的尊严感和精神的执著。教育如果不能给予受教育者发展的权力和心性的自由,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学习者创新素养培育难以达成的根源之一。

立足于培育合作共享的课程文化

创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教育阶段,培育创新的任务有不同的侧重点。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的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培育在中小学的常态是个体经验、知识、方法等的获得,这种获得是学生主动赋予其自身意义的创造活动,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学本式”卓越课堂实现创新培育从理念向实践的转换,需要培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林崇德),以超越传统的预成性教学,转向“以学为本”的生成性教学。这个文化土壤就是适宜于创新教育生长的新的教研文化与教学文化。文化的渗透力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可以透彻人的心灵与精神,左右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传统的教研文化是一种一团和气的文化,没有知识的交换,没有方法的交流,没有思想的交锋,各自为阵,互不关涉,这显然难以实现创新培育的需要;而新的教研文化就是要活跃思想,交流方法,丰富知识,密切人际关系。其公认的载体就是“学习共同体”(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提出)。

传统的教学文化由于生根于本质主义,热衷于标准知识、标准答案,总是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旨归,是典型的师传生受的单向性传递文化,隐含了“师道尊严”和知识权威。在这样的文化浸染下的、秧田式的课堂里,学生就是一个驯服的工具,就是一个对知识行跪拜礼的教徒。而新的教学文化就是旗帜鲜明地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人的自然生长性与尊严,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发展其人格品质;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建构,在建构中新生。这种文化可以透过小组合作学习文化的机理放射出来,流淌着公平、公正、自主、自由的高贵品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区域性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的过程中,选择了“学习共同体”这一有效的载体。首先是建设校际共同体。将全区86所中小学组成13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校际共同体,要求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合作中研究解决行动的问题。其次是建设共同体中心组。每个校际共同体组建学科中心组和班主任中心组,发挥市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其三是建设学生学习共同体。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中小学培育小组合作学习文化。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学生在不同社会角色的学习中学习社会,吸收知识,增长才干,积淀智慧,从而迸发出生命的舞蹈。这是一种具有现代精神和公民道德的文化。生长于斯的青少年儿童,“应然地”具有现代公民社会所要求的良好品质。

与合作的教学文化相对应,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确立。我们提出“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原则,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性,强调多种教学元素的有机、和谐并进、共振,重视创设多元信息互动渠道,关注“促进学生精彩观念产生”(爱莉诺·达克沃斯)的过程,引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北京的“翱翔计划”、陕西的“春笋计划”、上海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相比较,这一实践更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是少许的“拔尖人才”,与当今主流文化所追求的社会公平、公正高度吻合;也与教育所追求的内涵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主流价值相默契。

“学本式”卓越课堂表达的理想,代表了时代的意志,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水平与理念高度。教育精神、教育理念与教育特色正是通过课堂来表达的,当精神和理念表面的芳香散落后,教育真正的内涵就作为文化的根留在课堂上。其实,上天赋予人自主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能。尽管人在出生时毫无生存能力,但本能迫使人积极的适应外部环境,依靠自我的创造来对抗后天的不确定性,学习使人将自己变成自身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创造性地打开了生命意义上的无限可能与永恒时空。人是生而自由的,“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把学生推向真正自由和自主的地位,是建立在解除人性的枷锁,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在课堂学习生活中顺应人性进行的学习交往实践,并以合作的方式常态交流与思想砥砺,是教学改革上的道德和人性化的应然回归,是教学活动的文化自觉。

构建基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要有效实施这种符合人性的“学本式”教育,真正实现“课堂的卓越”,一定要树立并坚持“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因为不同的教学观对创新培养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如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观就会拒斥创新素质培养。作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主要的学生之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莉诺·达克沃斯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而学生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中,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爱莉诺·达克沃斯对教学的这一表述至少有这样两层含义:其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产生精彩观念,这里的精彩观念正是儿童智力的核心,教学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这是实现课堂卓越的标志;其二,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这是实现课堂卓越的条件。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建构适合自身理念、满足知识编码、符合操作要求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初步的探索:

第一,参考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作法,系统性设计了中小学课程体系。不少先进国家和地区中小学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行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知识性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开设尤其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向微型化方向发展。而我们传统的中小学基础课程开设是以知识为定向的,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综合化程度不高。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实践层面却还远远做得不够。我们在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时,比较注意系统性和实践性、国际化和本土化,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有可实施的特点。

第二,构筑基于个体选择的“课程立交桥”。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利用好这个管理框架,对实施创新教育大有裨益。国家课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主体,开齐、开足、开好,是基本的要求。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对地方社会、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等资源的再利用。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的课程,是对本校历史文化资源与教育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努力促使校本课程形成特色。特色学科校本课程、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其着力点。三类统筹推进,努力构筑起基于学习者自由选择、最终指向创新培养的课程“高架立交桥”。

第三,着力于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国家课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载体,具有法理性和法律规定性。但是,由于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上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等自然的、人文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造成国家课程宏大而缺乏地域特点、针对性不强等弱点。要有效进行教学,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教育任务,就只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所谓二度开发,就是结合学情的课程资源的再组合、再创造、再利用。它要求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衔接点,通过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等的有机对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二度开发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都有一定要求,这对那些仅仅把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作为主要任务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实质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对国家课程二度开发得越有效,创新教育的效能就越高。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协调配合。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需要教师群体的集体共识与行为,这样才能形成创新教育的“集体无意识”,从而释放二度开发的效能。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就个体而言,可以凭借经验或天资;对群体而言,要形成群体优势,就需要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具有杠杆的作用。“学本式”卓越课堂中使用的“导学精要”就是这样一个工具。通过整合学科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以及教研管理部门的力量,分批次开发系列的学科“导学报告单”,形成学科群优势,把工具融入学习行为与心理环境,在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规范、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管理能力,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学习的征途上。

结束语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主动顺应教育改革的历史方向,实现教育价值的全新定位,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新变革,使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变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行为,以适应人性和道德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实施,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杜殿坤主编.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

[3]成尚荣.教学的再定义及其变革走向[J].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

[4]余慧娟.把“人”写进教育的核心[J].人民教育,2012年第19期

[5]黄道主,岳伟.创新教育实践的人学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2期

[6]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7]李家永.要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发展、创造的机会——与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的对话[J].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第10期

[8]成尚荣,学校如何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10期

篇10

关键词:知识课堂;化学思维课堂;问题

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尤其对课程改革和新型课堂文化建设的探索,可谓如火如荼。教师仅仅做化学知识的传授者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提倡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即既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重视思维的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妄谈。要实现知识课堂到思维课堂的转变,教师则在思维课堂教学中充当着情境的创设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发展的协助者和问题探究的指导者等多重角色。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课堂的思维教学内容,力求“内容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问题”是贯穿思维课堂的一条主线,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延展性,将课堂的学习与思维推向更宽广的领域。

“化学思维课堂”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课堂文化,旨在探索教学本质,挖掘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益,实现教与学的超越,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空间。

“化学思维课堂”有“三个统一”:

一是问题导学与深度思维的统一。问题导学、深度思维是思维课堂的重要特征,也是必然要求。在思维课堂中,这两者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学中问、问中思、思中动的深度学习过程。问题导学可以发挥问题情境的优势,有效唤醒学生的内部动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度思维则能挖掘问题的本质,不断激发学生内部的潜力。

二是集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统一。思维课堂,注重思维的深度与分享的广度。它包括个体思维的深入挖掘与集体思维的快乐共享,只有做到兼顾思维的个体发展和集体提升,才能走进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课堂。

三是教师研导与学生研学的统一。教师和学生作为思维课堂的互动主体,教师在研究导学过程时的深入思考和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探究实践,是思维课堂的价值所在。

“化学思维课堂”的主线是“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题,展现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维。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较大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即是学生想摘“桃子”而又要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情境。只有这种适度的刺激,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创造的热情。

二、问题要循序渐进,要层次分明

教学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应当是递进式的、有层次的、有节奏的、前后呼应、相互衔接和逐步深化的。如,教学《盐类的水解规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2)盐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中性、还是碱性?(3)盐溶于水后呈现的酸碱性有没有规律可循呢?(4)盐溶于水后为什么有的呈酸性、中性,有的呈碱性?通过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思考。

三、设计问题要有开放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懵。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解题过程观察发现,优秀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后进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

四、设计探究式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问题探究首先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问题”是“化学思维课堂”的主线,从“知识课堂”向“思维课堂”的转变,力求“内容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化学思维课堂”确立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培育创新意识的目标指向,同时也明确了其内容指向,包括知识建构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认识世界的思维体系等。在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我会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意识。丰富的课堂活动,给学生创建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觉进入思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展现“化学思维课堂”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