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娱乐公司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娱乐公司盈利模式

篇1

体验至上,微信5.0开启全民娱乐时代

进入微信5.0版本的新界面,一款黑白界面有点古朴风格的打飞机游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款名为《经典飞机大战》的游戏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全民参与打飞机的热潮,朋友圈开始出现各种飞机大战分数排行榜截图,晒分数成为微信用户的一大乐趣。“打飞机”只是微信内置的一款小游戏,随着这款游戏的爆红,腾讯公司又推出了《天天爱消除》和《节奏大师》等几款游戏,这些微信游戏的人气也直线上升。

这些游戏除了提供轻度和边缘的游戏体验以外,还可以通过定位寻找玩家,实现微信好友互动,好友游戏分数排行榜及相互邀请功能也借助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前人们说,产品做得好不好需要看用户体验,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好与坏,更需要看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更强,用户体验的反馈更加迅速与直接。互动无疑是用户体验的最直接反映。无论是孩子还是学者,都开始关注朋友圈中微信游戏应用打飞机的排名,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超过某某某。微信游戏让全民都娱乐了一把。

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对80、90成为主力军的这一代人来说,学习乃至工作都可以变得娱乐化。当人们在等公交、等人、休息或者某个小小的闲暇时间里,打开手机,打开微信,玩一个小游戏,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这也不仅仅是自娱自乐,似乎用手机玩游戏成了一道风景。微信游戏平台真正稳稳地抓住了用户的心理,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新产品推出之后最好的价值体现。

从PC终端到移动互联网终端

复制和移植是创新的基础。游戏运营一直都是腾讯的强项。过去几年,游戏收入一直占据腾讯利润来源的主要位置。腾讯游戏以及QQ空间开放平台上出现过几款风靡一时的网页游戏,年收入过亿,这些游戏很容易向移动端迁移。2013年5月腾讯宣称将整合旗下包括微信、手机 QQ、手机QQ游戏大厅、手机QQ空间、应用宝等在内的各个移动平台资源,推出“腾讯移动游戏平台”。而从前腾讯优秀的游戏制作团队已经开始进驻微信游戏平台。

同时,微信为腾讯游戏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口,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大军中,一定少不了腾讯的加盟。APP商店的应用购买以及每款游戏中各种道具的购买,再加上微信支付功能的推出,与手机直接绑定的银行账号等,都能成为腾讯公司未来利润的源泉。

微信的一些功能带来的盈利点可以看作是腾讯产品盈利模式的移植,如收费的表情、皮肤背景、游戏的各种道具等。如同过去的“全民偷菜”一样,微信也在发起一场娱乐风暴。如果QQ游戏的用户也能够移植,一定会为腾讯的新产品带来更大的用户群体,而这背后带来的利润也十分可观。

微信盈利模式初探

通常来说,一个新产品从出现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盈利模式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微信的出现和发展,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提供了一个新雏形,但这些仅是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随着微信5.0版本上线,人们不难发现,微信中多了许多新功能:游戏平台、表情商店、支付功能、公众账号等等。微信针对不同用户群推出不同特权,掌握着大量数据的微信未来也将会为不同商家和人群提供不同服务。微信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众多商家提供了商机。

通过微信游戏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的盈利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微信VIP,即针对普通用户的增值服务;

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推荐,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商家服务;

APP应用,微信的每个公共账号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APP,优秀APP基于需求的收费会成为必然;

软硬广告,微信游戏页面上弹出的硬广告以及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而进行的个性化广告消息推送;

客户管理,针对某些公众账户推出的客户关系维护以及整理等。

篇2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商业业态变化分析

目前,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一种业务上的相互融合。各个媒介通过网络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拓展了行业业务提供的范围。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电视从单一业务变成全业务。新环境下,电视内容提供以电视屏幕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为基础的互动、整合,出现高清视频类、全媒体信息类、网络娱乐类、网络教育类、家庭服务类等新兴业务。

特别是NGB的大力建设改变了广电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G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业务,还可提供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综合业务。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和宽带互联网接入是NGB最重要的三网融合新业务。此外,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网络电话等新业务也将迎来大发展。

三网融合后,手机、电视、电脑屏幕互相融合,用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用电视可以上网、打电话,用电脑可以打电话、看电视。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只要有一个有效的终端即可实现网络通讯,随时随地地无障碍交流,媒介的便捷性将拓宽业务时间。

电信和广电企业合作探索三网融合后的新型业务。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与深圳广电集团双方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内容、技术、业务、市场、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计划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上网+数字电视”的全业务方案。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盈利模式研究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部门的商业业态发生了变化,其盈利模式需要拓展探寻。有些城市,三网融合进展较快,网络整合程度较高,在业务展开方面也较早,但盈利模式还处于探寻阶段。9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都想发展成综合业务网,采用简单延伸的方式进入对方领域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三网融合试点阶段。在一些地区也陷入这种困境。一些地方在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发现所带来的增值业务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业务空间无法拓展。另外,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属性和长期保留5套模拟电视节目的政策对用户第一台机的接入率带来了很大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而言,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青岛三网融合负责人也说,青岛下大力气进行网络整改,推行各种试行业务,但现在面临盈利模式问题。目前看,众多UGC门户其盈利模式也没有什么更新的突破,从网友推送到与专业媒体机构合作推出更为专业的视音频内容,其盈利模式也略显单一和后劲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是广电和电信企业的本能。在新业态的模式下,电视节目不再是按节目安排时间表来播放,而是按照观众的时间来播放,还可以在电脑、手机等各种屏幕来收看,因此在电视中插播广告的商业模式将被打破,三网融合背景下仅依靠单一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是不行的,新业态的广电需要建立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现有广电网络是采用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互联网采用免费+媒体广告模式,而电信是采用用户收费模式。这其中,电信采用的用户收费模式是另外两大网络目前最为欠缺的盈利模式,因为现在广电网和互联网都缺少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渠道。可以预计,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盈利模式的相互拓展以及渗透是产业链各方进行整合时最为看重的关键点,一旦用户收费+媒体广告模式实现,未来三网融合的盈利空间将被极大提升。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迎来多种新业务,需要探究新业务盈利模式:

合作分利的盈利模式,就是跨部门的合作,组成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环节上分利。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业务交叉融合,联手赢得市场,合作互利。数年前数码视讯就推出了电视彩信业务,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的互联互通,是三网融合的早期尝试,但跨网运营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因此当时难以大规模开展。在三网融合加速的今天,合作抢占市场,无疑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模式。再如广电企业有丰富的节目资源,而电信运营商有优秀的市场化竞争能力,如果双方能优势互补,联手寻找合作其赢的商业盈利模式,才有望迎来跨平台、跨产业发展的更大机遇。

手机电视涉及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的利益,一方面,具备丰富内容资源的广电行业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极具诱惑力的视频内容,借助移动通信规范的计费渠道获得额外的增值收入;另一方面,电信行业不仅控制了终端,而且拥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传输。因此,广电和电信部门的合作共赢被认为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利益共享和市场开发的唯一选择。广电系统在内容播放层面上向电信领域的开放,将迎来网络电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上海网络电视用户突破了100万,网络电视作为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NGB的盈利模式在于拓宽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C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等业务,还可以提供由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业务组合而成的综合业务。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依托商业业务模式的开展,拓展多种盈利模式。除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外,还要开展跨媒体合作分利模式。发展广播电视节目收费空间,积极发展互动点播、卡拉OK、游戏对战、电视彩票、股票交易等多种增值业务;大力发展电视上网、电视通讯等盈利方式。媒体广告和用户固定收费外的盈利模式,在三网融合中愈加突出。

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首先是广电和电信合作式盈利。中广传播、中国移动共同启动CMMB手机电视业务,优势互补,共同分享市场利润。手机业务种类的开发,青岛移动G3手机播出7套电视节目和两套广播节目。增加用户消费量和消费时限,增加利润。开拓业务类型和消费时限两个盈利模式。

IPTV业务的盈利模式。IPTV业务的发展要有个性化的频道以及丰富的业务内容来吸引用户。这就需要产业链中的企业合理定位自己的业务,建立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和合理的盈利模式。广电可以通过把部分频道外包给专业的商或成立IPTV内容运营公司,同时与它们达成共赢的利润分配模式。在合作政策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更有效地推动IPTV业务的发展。

微视频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使得长视频的盈利充满坎坷。因此,进军微视频领域成为视频盈利模式的新探索。微视频盈利模式,让网站与用户通过手机以及个人电脑及时沟通和互动,实现即时上传和评论,并在同时投放广告,这确实是一种盈利模式创新。第一视频负责人张进军说,第一视频正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广播网和电视网这一三网融合的产业链。

依靠创新技术开拓新业务盈利模式。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不可思议的新业务。据报道,湖南有线大力开发增值业务综合平台,以多种新业务增加盈利。广电网改造后,用户年内或可通过电视机给父母发照片,用电视机写博客。这一平台将支持信息类、娱乐类等增值业务的接入,包括电视短信、彩信、公告、邮件、资讯、相册、游戏、博客等增值业务。海尔推出的U-home智能终端系统,是完全基于TCP/IP协议的智能化家庭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在下班途中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启家里的空调,或者提前打开家里的热水器。

三网融合后,更要注重内容选择。面向市场受众,积极主动选择观众关注的内容,改变传统的“电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的传统。在中国的“内容产业”中,最能盈利的是网络游戏。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扩容和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为代表的“国产动漫热”,都是新环境下“内容产业”的热点。三网融合后,体育内容和卡通内容的传播更受欢迎。

篇3

“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发展的公理和铁律。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媒体的内容建设与其盈利模式密切相关。没有投入不可能制作出有价值的内容,但有价值的内容并不一定必然盈利(除非不要求盈利),而能否盈利或暴利则取决于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与选择。同时,媒体盈利模式也决定媒体内容的整合与取向,如电视频道专业化等等。

总之,媒体内容建设与媒体盈利模式之间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决定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为王”与媒体盈利模式

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网络媒体还在发展,网络的技术服务在不断优化,内容服务更是日益丰富。但是,这就像一个吝啬而饥肠辘辘的食客面对丰富的自助午餐,饭菜可口,选择性强。如果**他可能立刻动手,而如果付钱他也许调头就走。目前网络媒体的内容提供就像这**的自助午餐,食客虽然越来越多(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比上年增长49.8%),但是并不能盈利。虽然餐厅周围也有不少广告牌,这些广告牌甚至有碍观瞻和方便,但食客并不在意,也许看都不看一眼。食客就餐的这种自由方式决定这些广告不可能值钱,因为它们并不能吸引食客的注意。

所以,如果设问人们对网络媒体是否有需求,是否有依赖性等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更不用说未来宽带的诱人前景。但如何收回午餐成本才是网络媒体最头疼的问题,否则**的午餐不可能持久。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也许确实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能使其付诸实践并产生显著效益。如果这个盈利模式建立不起来,网络媒体在内容上就只能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整合,而不可能独立,原因是网络媒体目前还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网络的文字内容如此,网络的视音频内容更是如此。而一旦网络媒体在内容上不能独立,我们还能称其为独立媒体吗?如果当初与报纸相比广播没有独立的原创内容,电视与广播相比也没有独立的原创节目,那么广播电视还能称其为独立的第二、第三媒体吗?因此网络媒体是新媒体,而且从技术层面说网络媒体确实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但其能否成为独立的第四媒体还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要视网络媒体在阅读和收视技术上的独立,而且还要视其在内容上能否独立。而独立的前提是网络媒体能否找到适位的盈利模式。

媒体具有经济产业和文化政治的双重属性。经济产业属性是指媒体可以盈利,文化政治属性是指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进而控制社会。如将这种双重属性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可以看出媒体总是把这两种属性相互作为前提和手段。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各自选择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例如,美国商业电视媒体关注的是其经济产业属性,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以节目(文化政治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节目就不可能**。而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国有媒体关注的是其文化政治属性,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又必须以盈利(经济产业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制作有社会效益的电视节目。

早在网络热还在持续的时候,2001年1月4日,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就带头“撤离”互联网。同时,默多克斩钉截铁地宣布:新闻集团根本不会考虑收购雅虎。不知默多克作出上述决策是否与其看不到网络媒体的盈利前景有关。

人们常把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系在一起。这使人想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为什么十几年前高速公路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却已四通八达了呢?原因很简单——设卡收费。否则,如果高速公路都是**使用,高速公路建设不可能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边上能看到广告牌,但如果不*收费而是指望这些广告收回建设成本,岂不是天方夜谭。

以此比喻网络媒体似乎恰当。资料表明,在网络媒体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80%。另据报道,新浪网的广告收入在十大网站中名列前茅,但2001年的广告收入仅为一千万左右。与其巨大的投入相比,商业网站的内容基本是**午餐,离盈利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最近有网络媒体负责人声称其今年将盈利或持平。

网络媒体内容丰富,适位性强,但以什么模式实现盈利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网络媒体的第一次销售(销售载体)看,要让网民付费点击还不现实,至少现在如此。而网络媒体以广告模式(媒体的第二次销售)盈利可能也是错位的,原因是在广告方面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强制性比网络媒体更有优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盈利模式问题正困扰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受困于此的也有传统媒体。就频道专业化而言,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存在错位问题。

“千台一面”、“专业频道不专业”是业内、甚至观众见怪不怪的一种电视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2000多家电视台在形态上大同小异,数千个电视频道在节目内容上个性少而共性多呢?尽管一些电视台主观上在按专业频道设计,但客观上是专业频道不专业或专业化程度很低,一些电视台甚至就是名义上是专业频道而实际上是变相的准综合频道。此外,这种趋同性还可以从一些电视台所属各频道之间的栏目形态、内容取向、风格定位等诸多特征上一目了然。例如,“南北笑星火辣辣”、“真情对对碰”等栏目不是出自湖南卫视频道,而是出自湖南经济频道。又例如,许多电视台都设有财经频道,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财经频道能与CNN的财经频道(CNNFN)相比。相差之处不在于内容的采访制作水平,而在于频道结构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的对象性。CNN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是投资者,而我国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却大都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且以消费者为主,而几乎每个观众都是消费者。这样的观众定位很难使我们的财经频道专业化。目前欧美,甚至我国港台等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国家地理”、“科学探索”、“历史”这样的专业频道我们已经不陌生。美国还有“电视指南频道”、“气象频道”、“机场频道”、“宗教频道”等等。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是缺少专业电视人才,是电视策划者和决策者缺少办专业频道的决心和水平,我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从客观上说,各个电视台的决策者都明白频道要专业化,对象化,个性化,而且这些决策者大都是业内精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进程呢?

主要症结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媒体盈利模式问题。

媒体盈利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也就是媒体的两次销售。媒体的第一次销售是销售载体。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它们都有定价。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它们也都是有价格的。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读者或观众,也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具体说就是广告。但从历史上看,印刷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一次销售,而电视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二次销售。在国外,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两次销售都是同时存在,有时是合并使用。

我国印刷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基本相同,而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差别很大。这就是,我国的电视媒体只销售广告(收视率)而不销售电视频道(载体)。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0年总收入为5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3.6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以上。

广告收入基本上是与收视率呈正向互动的,而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的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与专业化背道而驰。

这就是我国电视频道不能专业化的根源所在。

我们主观上是想办专业频道,但媒体使用的却是大众化(广告)的盈利模式。这种错位而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了一个悖论:要频道专业化就可能影响收视率并降低广告收入,而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进而提高收视率。大众化的结果致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频道由此而雷同。

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而对专业化电视频道却是错位的。例如,当地的电视频道许多都有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影视剧节目、体育节目等等。因为一旦没有这些节目,频道就无法提高收视率,就无法吸引广告。从这一点分析,像“阳光卫视”这样的文化历史频道虽然整体内容不错但即使允许在内地落地,由于其非大众化定位也不可能只依*广告盈利,更何况目前只允许其进入三星涉外宾馆了。所以,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阳光卫视”不可能在中国内地**。那么,为什么国外与“阳光卫视”类似的“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科学探索”频道能生存并可以盈利呢?原因是这些频道都不使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而是使用在销售频道(数字电视)的基础上销售广告的双重盈利模式。在美国1999年有线电视收入结构中,频道付费收入为47.5亿美元,而广告收入则为26.82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

付费系统决定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

在目前的地面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三种电视广播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美国以有线电视为主,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600万户,是卫星直播用户的七倍。日本则以直播卫星用户为主。但不管选择那种电视广播形式,从经济产业的角度看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对用户的控制。否则,电视媒体只能*单一的广告或销售节目实现盈利。

要实现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控制首先必须建立用户管理系统,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用户要得到额外层次的服务就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目前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发展有线电视。原因是人口密集的特点本身就适合发展有线电视,而更关键的因素是有线电视是今后互动电视的必然载体。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8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按此计算2001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亿户。2005年将超过2.5亿户,约占当时我国电视总户数的70%。这正是目前美国有线电视用户占总家庭户数的比例。而根据目前政策,我国将在2004年后才开始实施直播卫星电视。由此可见,有线电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最主要的电视广播形式。

频道专业化是国内外电视媒体发展的潮流。这个理念已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之间形成广泛共识。但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专业频道”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境外的中文媒体有称主题频道(THEME)的,但并无“专业频道”之称。特纳国际亚太有限公司的梅燕女士告诉我,她也曾经遇到过如何把中文的“专业频道”翻译为英文的困难。她说“专业”一词英文中只是指学科的门类,用于电视频道会使人产生误解。梅燕女士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将“专业频道”简化为“频道”。她说,美国只有频道之称,而并不把频道分为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我认为,不管国外如何划分频道类别,我国使用“专业频道”和“频道专业化”这样的概念是准确的。一是“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二是用“专业”一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电视频道细分的总体状况和形态。这里的“专业”一词不是指科学的门类,而有“专门”、“专用”和“专题”之意。

当明确了“频道专业化”和“专业频道”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像美国的“发现”和“历史”等专业频道本身是与有线电视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有线电视就不可能有专业(主题)频道。原因是这些专业频道都是有线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而我们现在用无线电视办专业频道和在有线电视中**提供专业频道的方式也许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美国的有线电视萌发于50年代初期,而大发展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大量的专业频道,是因为有线电视由小镇进入大城市之后在这时具备了大发展的几个前提。一是通信卫星出现后,由卫星发送的信号同时把不同地区的小有线网联成了大的有线网。二是技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可以用一根同轴电缆传送5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得频道资源迅速增加。三是有线电视得到了经营额外数字电视的政府许可。额外数字电视就是,除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付费之外,用户如需要另外的频道服务需要额外付费。

由此可见,开办专业频道没有以上三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前两个条件我们都不陌生,但后一个条件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视频道的现状和形态,除地面(无线)电视的综合频道之外,我暂且把电视专业频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第二是分众化专业频道,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第三是小众化专业频道,如机场、高尔夫等频道。由于这三种专业频道的价值和受众面不一样,其收视率和占有率大致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广告价格和份额也依次递减,这体现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当然,专业频道的价格也不仅仅取决于广告的多少,它还取决于频道本身的价值,如电影频道的价值就很高,这样的频道在数字电视系统里即使没有广告也有很好的盈利空间。目前,我国能盈利的专业频道都只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等。这些频道都可以通过广告盈利,至少有盈利的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大众化的。

依据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盈利模式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将相当缓慢。中国的电视媒体不可能进入像“历史”这样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像“机场”这样的小众化专业频道阶段,否则就将步入雷区,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就存在这种危险,除非他们承担起非盈利的公益或公共的义务。

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电视频道都是**入户而只采取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与专业频道的经营是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在此方面,专业频道发展较早的美国已有前车之鉴。

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美国人托马斯P.索斯威克著的《美国有线电视50年》一书非常值得中国电视媒体人士一读。美国电视经历过的许多经验教训可令我们茅塞顿开。托马斯说,80年代初期,美国三大广播网看到有线电视发展红火也想在有线电视系统办自己的频道。

第一个尝试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1981年10月开办了有线电视文化频道,而且在开播时还举行了一场特别盛大的晚会。频道内播出的节目也都精致完美。但不到一年,在亏损了大约3000万美元之后就关张了。步其后尘的是全国广播公司,只是其经营时间更短(仅九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托马斯得出结论说,“地面(无线)电视网历来是鼓励在节目提供上大量花费,然后完全*广告获得经营收入。这个常规对有线电视来说行不通”。“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双重收费模式”。托马斯说的双重收费模式是指,专业电视频道要*用户的额外付费和广告来同时盈利。

这一教训对我国的电视媒体来说应该是相当深刻而耐人寻味。

但托马斯在其著作中也同时告诉我们了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成功案例。这个成功案例就是专播探险纪录片的“发现频道”。这个频道由亨德理克斯于1984年创办。频道开办初期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但后来在四家有线电视网组成的财团向“发现频道”注资后,奇迹出现了,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就是:用户的所付费用可以维持“发现频道”的所有运营开支,广告则体现为利润。而且“发现频道”还做了一个经营发明,按过去的有线电视运营惯例,广告全部由节目提供商所得,而作为节目提供商的“发现频道”却拿出广告的一部分与网络服务商分成。这样可以刺激网络服务商不断扩大用户,扩大用户的反作用就是广告的增加。

目前在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正在建立之中,数字电视几乎是零。全国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几乎全部是**进入各有线电视网,甚至有的上星频道要进入异地有线网不仅不能收费而且还要交费。按目前政策,全国只有中央电视台的3、5、6、8套节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在进入有线网时允许收费。但各地有线网普遍通过瞒报用户数量的方式只把部分收入付给中央电视台。2000年中央电视台所得收视费只有3亿元,而同期全国有线电视的总收入为118亿元。资料表明,1999年在美国有线电视总收入构成中,基本业务收视费占63.72%,额外业务收视费占13.08%,而广告收入只占7.4%。

由此可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系统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却关系到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更关系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走向。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专业频道的运作经验和教训来分析我国的频道专业化前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有线电视(包括未来的卫星直播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建立和额外数字电视政策出台之前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不可能有长足发展。即使已有的专业频道,如影视剧、体育、娱乐、新闻等频道也是大众化的。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专业化频道对中国观众来说只能是想象而已。不是观众没有需求,而是电视媒体没有能力只依*广告回收其成本,这是由目前单一的电视盈利模式决定的必然结局。

当然,数字电视系统一旦建立并投入运作,内容提供商或电视台就面临理念和决策方面的变革。以广告盈利就必须追求收视率和大众化,而以用户付费盈利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捕获订户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满足他们专业的对象性需求。

单一盈利模式制约电视媒体发展

媒体经济学或媒体产业化研究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国内外的诸多资本也在关注媒体市场的动向。尤其是一些合资媒体的成功和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的巨大诱惑,更使人们认为媒体是暴利的行业。甚至有人断言,“媒体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但近一年多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至少电视媒体的情况不是这样。例如,湖南经济频道的“南北笑星火辣辣”销售得不错,但湖南电广传媒号称投入8000万巨资制作的“财富中国”,据说2001年回收资金还不到100万。北京银汉传播公司的起步投资比北京光线制作公司的起步投资大得多,但其经营效果远不如后者。而就光线公司本身而言,几十万元起步经营的“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曾经红红火火,但其再投入更多资本制作的“中国网络报道”等节目并不能盈利。印刷媒体的情况似乎好一些。去年新创办的《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等都经营不错,前景看好。但我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印刷媒体的情况之所以好于电视媒体主要原因是印刷媒体已经打破垄断,而且政策相对宽松,更重要的是印刷媒体不仅仅是依*广告这种单一的模式盈利。有资料表明,在中国期刊的总收入中,87%是发行收入(销售载体),广告收入只占13%。报纸的发行收入比例虽然不可能这么高,但其至少也能回收相当的成本,加上广告就可以盈利。

而电视媒体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无论是媒体自己制作节目,还是社会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都只能依赖广告盈利。从这一点分析,像“财富中国”和“网络报道”这样的非大众化栏目想*广告盈利是错位的,出现经营困难完全在意料之中。

8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有线电视公司曾合力对特纳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起攻击并相继开办了两个新闻频道。他们的想法是利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的新闻采访能力,会同一批地方地面电视台为这两个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制作节目。一个频道每半小时播出不断更新的新闻,另一个频道则把专题节目和深入报道合在一起。这些节目**向全部有线电视系统提供,还按照每个订户50美分给签约的有线电视系统发奖金鼓励。但在特纳的强力竞争下,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在不到两年的运营中亏损了一亿多美元。托马斯说,两个频道都**向有线电视网提供节目,但他们不可能销售出足够量的广告来维持庞大的节目制作费用。特纳则相反,他有每个订户的收视费和广告费两个收入来源,所以他能打败比他强大的对手。梅燕女士说,在CNN各频道的收入中,所有频道都是用户费大于广告费,CNN财经频道更是如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NN财经频道才比我国的财经频道办得更专业,观众对象定位才只是投资者而不是一般消费者。

中国电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对用户接收来说现在已经由无线传播方式进入了有线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电视媒体的任何教训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也就是说,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制约电视媒体和电视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单一盈利模式制约了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和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这种模式迫使各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都追寻大众化路线,最终结果是“千台一面”。在电视台内部则是大众化节目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一个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都制作相似内容和形态的节目,如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等等,以致出现同一新闻现场有同一家电视台的七八套摄像机。同一部电视剧由于不同频道的竞争使其价格不断提高。而同样是因为频道之间的竞争,广告的价格正好相反。这种“剪刀差”效应使许多地方电视台深受其苦。

其次是制约电视媒体做强做大。一个社会的广告总额是与这个国家的GDP互动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广告总额虽有消长,但它是有规律可寻的,额度是一定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总额在各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这一点看,不管电视台的广告额每年增长多少都只能视其为常规发展。电视媒体的大发展必须摆脱这种单一依*广告的常规发展模式,而转变为既要掏企业的腰包,也要掏用户(观众)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这是目前除电视广告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巨大市场,也是电视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当然,要让观众付费看电视并不能是无理的索取,而是要提供可令其自愿付费的节目和服务。按目前我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计算,每个用户每月用10块钱购买一个他所需要的频道,一年就是120亿,两个频道就是240亿。即使按十分之三的用户有此需求计算,效益也相当可观。

再次是制约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在真正的电视专业频道形成规模之前,社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很难有大的作为。具体说就是,在目前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下,各个电视台不可能把黄金频道和黄金时间段交给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同时也不会把容易拉到广告的节目形态交于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而且许多电视台对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是否在当地经营广告十分敏感,原因是如果这样会冲击当地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广告份额。所以,地方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签约时都有类似“不能经营本地广告”的明确条款。据了解,在社会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除电视剧和部分国外进口的专题片之外,大部分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专题或专栏性节目都是以带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各级地方电视台播出。这就是说,社会节目制作公司也是在本已你死我活的广告市场领域与电视媒体竞争。如果这样,优势肯定不在制作公司一边,原因是社会制作公司拿到的一般都是下脚料或拾遗补阙的时段。此外,由于社会制作公司使用的盈利模式与电视媒体相同,这必然导致这些公司制作的节目与电视台的节目一样也必须追求大众化,这种节目取向完全重复和趋同的结果就是留给社会制作公司的空间相当有限。现在看,目前经营较好的一些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大都是新闻和娱乐类的,这些节目的供应对象基本是一些对此类大众化节目有需求,但又不能自己制作的地市级电视台。根据国家将要出台的撤销此一级电视机构的政策,在整个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体制建立之前,社会制作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空间将更加严峻。

篇4

自此,腾讯互娱迈出了实施泛娱乐战略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快速普及,智能手机超过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推动手机动漫产业发展,为传统动漫内容推广和商业化运作创造了新的机会。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为760亿元,中国动漫爱好者约为1.6亿,动漫产业用户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为了顺应动漫市场发展的需求,腾讯动漫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泛娱乐”。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表示,腾讯动漫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做好优质IP培育,凭借腾讯强大的资源平台、整合能力和影响力,以具备高价值或高潜力的IP为核心,既培育动漫IP,又涵盖影视、游戏、周边商品等形态,跨领域、多平台形成全产业链模式,产生产业链联动效应。

经过一年多发展,腾讯动漫已位居原创类动漫平台首位,拥有版权作品超过15000部,日点击量最高超过5000万次。除了国内原创名家和草根作者,甚至吸引了日本、韩国等“大神级”作者入驻,推出原创作品。其中,漫画作品《尸兄》在腾讯原创动漫平台连载,总点击量已超过21亿,是目前国内点击量最高的网络漫画作品。

腾讯动漫非常注重培育漫画家,培育自有IP。在腾讯看来,甄选优秀作品、发掘优秀漫画作者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举办腾讯原创动漫大赛,以此征集原创漫画内容,获取优秀漫画的版权,进行出版、动画化、游戏化等系列开发。比如,腾讯获取优秀作品、动漫形象的网络版权,可运用于网络收费阅读、手机端付费下载、QQ客户端皮肤壁纸等服务项目及游戏业务。

与此同时,腾讯互娱专门邀请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担任腾讯首席动漫顾问师,一方面与大师合作可以获得优质内容授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腾讯培育优质IP。

掌握优质IP,原创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购买国内外优秀动漫版权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腾讯动漫平台与中国动漫集团、迪士尼签署动漫创意研发合作项目,与日本集英社建立长期战略联盟,批量引入《火影忍者》《海贼王》等众多经典漫画的电子版权。

目前,腾讯动漫平台已成为国内 “正版漫画”运营理念的主要倡导者。比如,人气手机动漫阅读APP“腾讯微漫”,就了风靡全球的超人气日本经典动漫《航海王》、《火影忍者》、《银魂》等正版动漫作品。不同于其他动漫阅读应用,“腾讯微漫”拥有高质量的正版漫画作品,提供无广告的畅爽阅读体验,支持在线、离线阅读模式,通过精致的细节设定让动漫迷享受专业的动漫欣赏乐趣。

腾讯互娱实施泛娱乐战略,目的是进行跨领域、多平台开发,产生产业链联动效应。因此,在对IP进行影视、游戏、周边商品等形态跨界开发之前,腾讯深入研究IP类型和用户需求,针对不同的IP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优质的IP需要时间积累,需要通过无数用户的选择,进行大浪淘沙式的筛选,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经过市场验证的Top10作品,未来我们都可能沿着这个方向做跨界开发。”程武说。

目前,从日本集英社引入IP的《火影忍者》已改编成网络游戏,漫画改编正在进行中。动漫《尸兄》已推出14集,目前位居百度指数综合类动漫排行榜第三名。另一部根据人气漫画作品《超神游戏》改编的动漫作品已陆续推出,观众期待指数不断攀升。动漫和游戏双平台产品《疾风之刃》,也是多平台培育IP的一个佳作。程武说:“基于优质IP的泛娱乐开发,不仅是未来最重要的商业机会,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形态和内容。”

然而,中国动漫产业的尴尬在于,尽管动漫市场热闹非凡,但是动漫企业却未见盈利。对于腾讯动漫平台而言,盈利模式是其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篇5

一、数字音乐市场现有的主要盈利模式

如果把音乐产业看成一个经济链条的话,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应经过制作、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就是每个环节都可以盈利。但是数字音乐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唱片生产的流通方式,其造成的最大颠覆就是每个环节可能都存在无法盈利的状况,从创作到最后听众消费,环节也在不断减少。因此,寻找最佳的盈利策略,并最终形成完整的营销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以为,目前数字音乐市场主要的盈利模式有:

1.在线广告。用广告费为用户埋单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在线盈利模式。国内做得较好的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包括行业门户)。大多个人音乐网站的盈利模式也是采用这种靠广告生存的方式,如在线音乐、短视频网站都是通过影音载入前后的等待时间播放的在线广告。

2.无线音乐增值服务。如CRBT、IVR、流媒体等,都是通过短信发送、移动音乐铃声下载等电信增值形式打造出的盈利模式。但目前由于SP受到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限制,盈利率有些下降,以此类盈利模式为主的上市公司市值较以前有缩水。

3.注册会员收费。提供与免费会员差异化的服务,会员付费除能从网上下载歌曲外。还可享受其他信息。一些音乐网站、音乐公司以这种形式吸引一批固定的受众群,并长期提供音乐产品。

数字音乐以互联网、手机作为传播的平台,曾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不断创新,朝着多元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我们看到,移动音乐由音乐著作权人、唱片公司、运营商、SP、用户组成了一条产业链,音乐著作权人或唱片公司通过与运营商、SP达成利益分成的共识后,该链条已逐渐清晰,但如何让该链条持续长效地发展下去,需要的恰恰是传统的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段。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走专业化路线,告别“概念”阶段,进入“营销”阶段,构建出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才是中国音乐产业能否重振的关键。

二、数字音乐市场盈利策略之我见

数字音乐的兴起,使我国的唱片公司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与盗版做斗争上,而是直接跨入了数字音乐时代。但是,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处于矛盾的发展环境中,一方面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目前的经营方式类似圈地一样,认为曲库越大越全,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庆幸的是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影响未来数字音乐发展的,除了技术和版权问题,更重要是在已有的条件基础上如何具备传统的营销观念和进行传统的营销方法。

笔者提出几点数字音乐市场盈利策略,与从业者共同商榷。

1.数字音乐市场细分策略

数字音乐时代,音乐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所以应从顾客的需要、欲望、购买行为和习惯入手,从目前的大量营销、产品差异性营销转为目标市场营销,将音乐市场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和欲望的音乐消费者群体,进行精细化营销。

细分音乐市场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竞争。通过细分,可掌握不同音乐市场群体消费者的需求,从中发现各音乐细分市场的音乐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再根据细分音乐市场的规模和发展前景、结构的吸引力及自身的资源对音乐细分市场进行评价,其中较为有效的手段是运营商或网站公司根据拥有的用户的数据库资源,对用户消费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从而细分市场,再进行精细化营销。

我们以手机音乐为例进行细分市场。据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8834亿。同时还在以每月1.01%和每年17.51%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整个欧洲国家手机用户的总和。艾瑞市场咨询公布了2008年手机网民18-30岁的用户所占份额已达82.4%。手机网民主体呈现出以青年人群为主体、学历层次较高及消费能力较强的特征。2008年手机网民月均扣除手机上网费后的手机资费平均达到83元,较中国手机用户月均扣除手机上网费后的手机资费约70元的水平高出约20%。手机网民的月均手机资费支出处于中高水平,这与该群体的月消费能力有较强的相关性。2008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搜索时主要的信息需求为新闻类,其次是普通网页和音乐类内容。其中,对普通网页、音乐的信息需求比例依次为15.8%和11.2%。作为移动平台的搜索服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内容的即时性要求较高,无论新闻还是音乐、娱乐内容,用户都希望在搜索后短期内即达成搜索的使用目的。而根据CNNIC调查,当被问及3G时代到来以后,带宽、网速得以提高,用户愿意为哪些手机上网服务付费时,有三成愿意为在线音乐付费。运用类似方法我们对手机音乐受众市场进行用户分析及需求分析等细分之后,就可以针对年轻的用户群、学历水平较高、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目标受众进行精细化营销,比如开发音乐分享功能、增加歌手背景、了解歌曲排名情况、点歌传情、与同时听同一首歌的人交友等等。通过细分音乐市场来寻找目标受众,以便为自己的音乐产品进行良好的定位。

2.音乐产品+服务营销策略

继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产品(Production)、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之后,2000年艾略特・艾登伯又提出4R理论,即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mion)、回报(Retribution)。4R理论是以服务营销为核心,强调与顾客建立长久互动的关系,发现和挖掘顾客的渴望与不满,从实现销售转为实现对顾客的责任与承诺,并将市场的回报当作企业进一步发展和保持市场建立关系的动力和源泉。目前,建立这种稳定的顾客关系和顾客忠诚的重要性已经 年轻音乐消费者的偶像艺人,如周杰伦或李宇春,继之提供与这些艺人相关的、高质量的、各种组合的音乐产品及其衍生品,由于这些年轻消费者是他们的忠诚“粉丝”,所以只要跟其偶像有关的音乐产品,他们就有可能产生购买行为。

2.分析音乐消费行为模式

数字音乐是适合3G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在线收听、下载,还是音乐视频等内容,既能丰富3G的应用,又完善了数字音乐的消费体验。对运营商而言,音乐业务一向是门槛最低的增值业务,也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增值业务。音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取决于他们的需求和欲望,而人们的需求、动机及购买行为又受许多因素影响,这其中就包括运营商的因素和音乐消费情境因素。3G的到来,使手机WAP的功能更加强化,过去几年,大多数人对WAP业务与音乐的关系的理解还停留在图铃业务上,大部分的WAP用户仅仅是把手机作为特定情况下电脑的替代品。WAP付费用户有着鲜明的特征,很容易区分出来,例如:不方便上网的人群才会去付费下载;产生冲动性消费的人群才会去付费下载;或PC操作很差而手机操作还过得去的人才会去付费下载。音乐不是大众商品,只有特定的人在特定情况下才会为音乐付费。音乐消费者购买音乐一般要经过需求确认、信息寻找、选择评价过程,之后才能做出购买决策。而WAP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音乐消费的特定情况。3G时代,WAP不仅在现在的铃声业务方面,而且在整曲下载业务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另外,多数的人们仍喜欢看电视,手机电视的兴起,会使电视里的音乐节目与手机相联,可使电视本来的低成本时段变成高附加值时段,如此一来,电视的音乐节目更有价值。另外,手机音乐还可提供特定的音乐服务信息和公共信息,满足移动人群的特定需求。因此,了解音乐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过程是制订音乐市场营销的出发点,从而可以找出如何满足音乐消费者需要的线索,为音乐目标市场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音乐市场营销计划。

四、数字音乐市场营销的阻碍因素

我国在文化产业大纲中并没有音乐的部分,当发达国家开始提“唱片业”及“音乐产业”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这些名词(只是行业内人士如此称谓),我们叫音像产业,因为是按政府管理部门的权限划定的,所以与世界各国有所不同。

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首先给数字音乐市场营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了司法裁定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使得在音乐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与保障,甚至在授权认定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问题。数字音乐的著作权、邻接权等相关权利有的时候并不是由单一的个体承担,多个权利主体在确认时非常复杂。

其次,版权问题。数字音乐市场中音乐版权不清晰,使得唱片公司的音乐在网络上被无偿使用,唱片销量逐年下降,而网络服务商得不到唱片公司的合法授权或因高昂的版权费用而进退两难。若是没有版权保护作为其基础,必将打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对整个产业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传统著作权保护模式已经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尽管普通的网民们已经习惯了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的MP3,我们还是需要重新审视著作权人和使用人之间的权益分配原则。

最后,利益分配不均。除了无线音乐形成了一个已为大家所认可的利益分配模式(运营商拿走15%,剩下的85%由SP和CP分成)外,在线音乐盗版几乎是100%,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权利人和商业机构之间没有透明、规范的收费统计和结算平台。这不仅是阻碍音乐产业发展的一个症结所在,还会最终涉及到受众的权益。

结语

我国音乐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传统音乐产业不断萎缩,音乐产业链被重新整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断萌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在中国,因盗版的泛滥及产业政策的不明晰,也有可能使版权的定义在未来被颠覆,传统的版权付费模式改成“版权换广告”,如一些音乐公司与百度探讨百度免费使用音乐公司的版权歌曲,作为补偿,百度将根据搜索的流量把广告收入中的一部分分给音乐公司,这种模式就不再是版权的直接销售中产生的收入,而可能是流量带来的收入,与传统的模式大相径庭。

在探索数字音乐市场盈利模式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体系,本人在此只着重提出了数字音乐市场细分策略、音乐产品+服务营销策略、数字音乐品牌化策略,其实多元化的数字时代也有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如:有的采取定价策略,通过网络用户自定义专辑价格模式;有的采取数字音乐市场分销渠道策略,通过有组织的博客的开发,开辟盈利新渠道等等。总之,不同的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盈利模式和不同盈利模式的组合。

篇6

多重因素助推Facebook高估值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的英文缩写是SNS。第一个字母S代表社会化,第二个字母N代表网络,第三个字母S代表服务。其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朗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一理论说明,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也因此得以急速放大。

事实上,Facebook并不是社交网站的鼻祖,在其之前创办的MySpace和Friendster都已取得一定成功,并在全球掀起了社交网络的浪潮,只是这些网站后来都未能竞争过Facebook。这家8年前由马克・扎克伯格创立于哈佛大学学生宿舍内的网站如今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社交服务网站,相应公司估值可能高达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

目前Facebook在全球拥有8.45亿活跃用户,其中57%的用户每天登录。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Facebook依靠广告获得总收入的85%,其余为近年逐步发展的在线交易支付等增值手段。

Facebook获得如此高的估值,初步来看,来自于其庞大的活跃用户数量、良好的盈利收入情况和在全球社交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从深层次探究,更在于Facebook符合全球社交网络发展趋势,并且引领了这一趋势。从企业自身来讲,也得益于其优秀的人才、精准的广告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开放平台等因素。

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与其伙伴打造的高效而充满乐趣的企业文化,为其吸引到顶级的工程师和商业人才,而大量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为Facebook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中国社交网站面临困境

中国的社交网站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井喷之后,近两年似有调整的迹象。

具体来看,千橡集团收购校内网之后改名为“人人网”,人人公司作为国内最像Facebook的一家SNS网站,于2011年5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但是上市不久股价就从70多美元下滑到目前只有5美元左右。程炳皓创立的开心网曾经风靡一时,但是成也游戏败也游戏,至今未能上市,不仅在过去两三年受到人人网的挤压,而且还受到微博及腾讯的分流。微博虽然在中国大陆很热闹,但是盈利模式极不明朗,政府监管也成为无形的压力。腾讯虽然在社交网络方面广泛布局,实力雄厚,但是在营销方面创新不足,旗下QQ空间和朋友网在广告营销方面始终不温不火。

中国的SNS网站发展缓慢,缘于其面临的一系列发展瓶颈,其中,盈利模式单一和用户黏性低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盈利模式单一一直困扰着国内SNS网站的发展。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SNS网站营业收入过于依赖投放式广告,占其总收入的80%左右,但广告收入并不理想,国内多数SNS网站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不少SNS网站在盈利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如51.com尝试会员收费制,人人网出售增值道具,开心网引入植入式广告,但总体而言收效甚微,中国网络用户并没有形成会员付费的习惯。

用户黏性低,是SNS网站的另一大制约因素。Facebook对人际网络深耕细作,以网站的实用工具性黏住用户,而中国SNS网站主要以娱乐应用和网页游戏吸引眼球。2009年是中国SNS网站集体玩游戏的一年,游戏为SNS网站带来了巨大的人气,用户数量不断攀升。一些认可度较高的游戏,如“开心农场”、“抢车位”、“好友买卖”等被迅速复制,不同SNS网站的服务趋于同质化。

但是,仅仅依靠游戏堆积起来的社交网络黏性不足,一旦游戏新鲜感下降或创新滞后就会导致用户出逃。全民“偷菜”风潮结束以后,不少SNS网站用户数量骤减,恰好验证了这一点。

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同质化问题如何实现突破呢?

首先,垂直化社交网站或将会是未来国内SNS的发展热点。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或瞄准某一特定人群的垂直化社交网站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篇7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媒体该如何转变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如何转型?如何才能找准媒体经营升级的驱动钥匙?这些问题值得每个媒体人深思。

特色匹配模式才能赢得差异化利润

报业盈利靠什么?靠产品、品牌、资金、技术、人才,还有服务,报业盈利靠的是这些要素有机结合而组成的系统。单一能力容易模仿,系统能力才是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

美国哈佛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层次和多水平的,与技术、产品、服务、渠道、顾客、资本、声誉、品牌都相关。①

美国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等几位学者,在其合著的《发现利润区》中系统提出了盈利模式的概念。作者认为:某个行业的盈利区间是可变动的,在整个价值链上游走,有时候整个行业都存在利润,也可能整个行业都无利润,如所谓的夕阳产业。发现行业的利润区,关键在于发现行业盈利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匹配度”。匹配度高,体现为高利润区,其他或是平均利润区,或者是低利润区和无利润区。盈利模式就是盈利要素之间的匹配组合模式。②

从以上关于企业盈利模式的思想可以看出:企业利润来源绝不仅仅来自产品销售,而是来自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活动;企业的利润来源与技术、产品及服务、渠道、顾客、资本、声誉、品牌都相关;有特色的匹配模式,才能在竞争中与对手保持差异,赢得差异化利润;盈利模式设计的关键在盈利要素及其匹配模式。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报业不仅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优质的品牌资源和渠道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包括广告客户资源和读者客户资源,尤其是客户资源成为报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资源。其中,读者既是报纸的终端消费客户,又是报纸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源。③

可以说,报纸的发展史就是读者的开发史。维持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是保证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客户资源既可以成为城市分销、数据库营销、电话营销、短信营销、网络营销的载体,还可成为电子商务、客户俱乐部、商业活动外包服务、广告直投、物流配送等多种经营业务的载体。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报业的经营主要停留在以内容资源为中心的营销上。现在,报纸的产品形态从单一转为多元,内容不再局限于纸介质,还可以利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等数字化载体。但要实现精确传播,报纸必须掌握客户的真实诉求,将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特定的内容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送给特定的人。因此,报业在已有内容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的情况下,只有把客户资源当作驱动钥匙,才能将这些资源与客户资源结合起来,利用客户的需求来进行各种营销类增值服务和商业化开发。

组建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联合体

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竞争的焦点就开始进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拼产品和服务能不能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情感状态和文化消费找到对接点。企业如此,媒体亦然。企业盈利模式设计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是以“关系”(关注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设计;二是以“竞争”(以对手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设计;三是以“客户”(顾客需求发现和满足)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设计。④

以竞争为导向的企业盈利模式设计,是指以对公司的核心能力和资源的自我评估为前提,然后决定投入和4P(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组合。根本目的还是实现与消费者需求的链接。这个价值链起始于对企业的能力和资产的评估,中间起始有一个潜在的过程:通过对市场的认知、分析,最终把优势的能力和资源转换成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种产品和能力的提供,就必然具有与对手鲜明的差异性特点,通过差异化,企业也因此获得较高的营收。

以关系为导向的企业盈利模式设计,是指抛弃了以产品市场份额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而代之以顾客关系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以客户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设计,是指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寻找市场上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企业该采取什么方式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对顾客需求的发现取代了销售产品的狭隘格局。

仔细对上述三种盈利模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三种盈利模式归根结底离不开“顾客”、“客户”这两个词。而对于传统报业来说,一般对客户关系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模式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未来报业发展,应彻底改变过去将“受众”当作报业固定不动的靶标的陈旧观念,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的盈利模式,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理念(CRM),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完成客户的数据获取,广泛开展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分析客户行为和消费意向,积累和共享客户资源,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发展和管理客户关系,培养客户长期的忠诚度。

但是,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品和服务,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从内容产品到读者注意力再到广告主的传统路线。而是应该分析和预测读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读者群,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的内外资源,搭建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聚合平台,为广告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报业收益最大化之间的平衡。

以《长沙晚报》“名师大讲堂”为例。该报每年策划组织“湖南高考名师大讲堂”大型活动,聘请湖南省“七大名校”中的现任高三教师,开展语、数、外等十科的专题讲座。这一活动不但在长沙学生、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还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学生参加。每次讲座时,可容纳数百人的会议厅总是座无虚席。活动通过《长沙晚报》的“高考名师大讲堂”专栏专版、星辰在线()高考频道、《学生·家长·社会》杂志、湘江手机报等传播途径,向全省200万高考考生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高考复习指导,获得广泛好评。这一活动,不仅获得了可观的门票收入,而且搭建了一个开发教育培训机构广告市场的平台,爱尔眼科以及一些留学机构、民办补习学校等业外相关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此外,该报还将讲座后的名师讲稿解析汇编成《高考名师大讲堂总复习指导》增刊,因便于学生复习迎考而颇受青睐。

策划线下活动:实现由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型

传统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就是拥有广泛的读者基础,但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兴趣降低,接触时间大为减少。相反,对互联网的日平均接触时间则大大增加。我国三网融合后,报纸的内容产品在数量和时效上更将处于劣势。显然,传统报业未来不能仍然将自己定位为内容供应商,靠“卖内容”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应转换思维,树立客户理念,关注客户体验,让受众参与媒体的生产流程,以大众最便捷、最喜欢的方式传播内容,通过策划线下活动,邀请客户参与体验,实现由供应商向服务商的转型。

《长沙晚报》先后与英国锐博国际教育集团策划举办“游学英伦”、“游英美·看世界”夏令营活动,每年在全市选拔300名10~17周岁、身体健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中小学生,分别赴英国和美国进行为期16天和20天的学习、生活和游览。夏令营活动反响很好,也为报社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搭建综合平台

汶川地震的消息最早是由腾讯QQ的弹送窗口的。现在很多报纸也都有自己的QQ报料平台,打破报纸出版周期的限制,保持24小时“发稿”;重要新闻在见报之前通过QQ,相当于为第二天的报纸做导读,激发网友读者的读报欲望。这样,QQ报料平台就承担了联系读者、沟通关系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现在,有的报纸QQ报料平台的网友达到了几十万人,如果利用这个群体进行新闻调查,哪怕只有1%的人参与,所得数据也足以说明问题。

随着传媒业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市场的逐渐细化,报业的客户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新的服务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不少报业集团将原有的读者热线扩展为呼叫中心,甚至进行公司化运作,《长沙晚报》利用新的热线电话96333成立问讯公司,承接原热线电话的所有功能并全面升级,不仅可接受读者新闻报料、发行投诉、广告咨询、评报订报、建议求助等,还可以面向社会开展票务销售、家政服务、企业咨询、商品销售等便民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为集团系列媒体实现专业的客户服务与支持,将服务种类扩展为配送、中介、导医以及导购等增值性的服务,全面覆盖《长沙晚报》及其集团系列媒体《知识博览报》、《品周报》、《娱乐快报》、《学生·家长·社会》杂志、星辰在线网站、湘江手机报等。此外,《长沙晚报》将基于网站的新闻服务拓展为电子商务、游戏娱乐以及信息技术等增值,如星辰在线网站的影像中国、星辰电影等。

注释:

①汪康懋:《中外传媒赢利模式比较》,http//.cn/,2004年6月17日

②【美】斯亚德里安·J·莱沃斯基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战略性企业设计为您带来明天的利润》,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篇8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传统的商业更多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互联网业务,企业首先要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怎么发展客户,怎样以某种方式获得客户,以某种方式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客户平台,等到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忠诚度(或称黏性)之后,再来考虑如何开发这些用户资源来赚钱。比如YouTube,在网站开办之后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但它的网络视频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用户规模迅速扩大,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用户模式,而为相应的盈利模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双模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同时考虑用户、客户发展和盈利模式,但是应该明确两者要分开考虑,并考虑好它们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先建立“用户模式”,通过聚集人气、黏住客户,形成巨大的用户空间;然后建立“盈利模式”,即在这个已经形成的用户空间里寻找合适的商业价值,来达到商业目标。

用虚拟空间映射实体世界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是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社会化网络空间,根据消费者在这个社会化网络空间中的商业消费行为的两大类,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网络中的这个虚拟空间分成两个子空间:数字消费空间和实体生活映射空间。

先来看数字消费空间。这个空间里的产品是纯数字化的消费品,听音乐、读书都是可以数字化消费的。传统的书籍和唱片,那些有形的东西其实都只是载体,我们真正消费的是音乐本身和文字所带来的信息,而不是光盘和纸张。所有这些信息产品现在都已经数字化,所有这些信息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不再需要建立任何一个有形的载体。

再来看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消费行为,比如吃饭喝酒,没有办法放到虚拟空间去进行,还必须让我们的真身到实地去消费,但即使是餐饮、娱乐、旅行这些实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信息映射到网络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称为做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通过映射到这个虚拟空间的信息,去驱动和影响我们在实体世界中的行为。比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都是通过网上信息去驱动的一个个消费行为。

当我们寻找移动互联网业务机会的时候,应该清楚移动互联网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本质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真实地、完整地映射我们的实体世界。

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寻找新定位

在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中,大家没有必要一窝蜂地都去追App store这个热潮。应该看到,苹果的App Store只是苹果自己这个半封闭的生态中的一个部分。但这个部分是最值得仿效的最重要部分吗?我们认为,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重要的是形成网上社区。在这个网上社区中,用户能够把用户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行为、偏好等都真实而完整地映射出来,创造出全新的数字化生活,从而为增值业务带来巨大的创新机会。

移动互联网给运营商、给服务提供商(SP)/内容供应商(CP)等行业参与者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无论是对个人移动互联网还是对于企业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我们都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图,只有理解了整个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找到机会和定位。

在个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其价值链主要是四个环节:内容生产、内容聚集、内容发送、内容接收。内容生产部分包括音乐、电影、新闻、体育、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各种内容形态,其提供者主要是各种电视节目、电影视频及音乐等制作方和发行方;内容聚合部分包括内容管理、内容编排、内容转码、内容呈现、标准变换等,其典型参与者有YouTube、优酷网、土豆网、Facebook,微博等互联网企业;内容发送部分则是把聚合后的数字化内容分发到移动终端的网络,包括有线/IPTV/卫星,下一代无线网(4G,LTE),无线电,平面等,这其中包括中国电信(微博)、东方有线、Comcost和AT&T等运营商。最后是内容接收部分是各种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其典型参与者,包括苹果、诺基亚、索爱等终端制造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企业只参与价值链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有些企业则参与了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如索尼公司,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接收环节都有参与。

以上便是由不同的层次所形成的整个个人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其中各个层面,从终端、应用、开发社区到运营商的能力开放,都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原本完全不同领域的不同角色在新的价值链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正在产生一个全新的ITC(IT and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生态,这将会给整个IT和通信行业带来新一轮创新机会。在这个新的生态中,个人或者中小型公司的创新力量会得到更好的价值体现。中小规模的SP、CP或AP(Service Provider,Content provider, Application Provider)公司,只要在新的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能强有力发挥作用的位置,都会找到很好的商业机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回报。以前做SP和CP的,都是将面对个人消费者的服务产品放到运营商的平台上运行,然后跟运营商分成,现在简单产品放进去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收益。如果从企业信息化移动应用当中找到服务企业所擅长的应用,哪怕是简单的应用,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发挥创意,把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利用起来,企业都会得到很多很好的机会。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方面,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人相信都会有潜在的巨大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是用户为王的时代

篇9

Aircell公司于2007年发展航空商业宽带业务,是唯一一家在美国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使用频率为800兆赫频段的空中通信企业。2008年该公司在一架波音767-200飞机上完成了相应的安装和空中宽带技术的测试工作(如图1所示),并于同年推出其公司另一品牌Gogo空中互联网服务。2008年8月5日,达美航空公司宣布,在其航空公司飞机上安装Aircell的Gogo空中互联网服务系统。8月20日,Gogo公布了其空中互联网服务的收费标准。现在,包括达美航空公司在内的9家航空企业安装有Gogo空中互联网服务平台。用户只要事先在自己上网设备(个人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其Gogo软件客户端,购买Gogo上网点卡,在飞机上联接Wi-Fi信号,打开Gogo软件客户端中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在空中上网了。Gogo的空中上网原理与波音的Connexion和Row44不同。Gogo没有使用卫星,仅仅使用了地面基站(如图2所示),让地面基站向万米高空发射信号,飞机底部加装的设备接收地面基站发出的信号,信号接入机载无线设备,从而达到上网的目的。该技术因为没有使用卫星,不但提高了空中上网速度,而且还降低使用成本。OnAir公司是SITA(SocieteInternationalDeTelecommunications,国际航空电信协会)和空中客车公司的合资企业,是第一家提供集成的GSM和机上Wi-Fi服务的公司。该公司使用基于IP的卫星连接技术实现空中互联网服务,机载系统为基础的Wi-Fi接入点,通过GSM蜂窝卫星链路连接到地面(如图3所示)。机上安装的服务器管理着卫星连接和路由的数据流量,同时也压缩和解压缩传输的所有数据,通过本地GSM编解码器重新编码,再通过Wi-Fi接入点,接入客户的上网设备。目前OnAir公司提供的服务超过26个客户群,其中包括16家常年飞越五大洲的航空公司。

二、空中无线上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2年,中国民用航空局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卫星通信实施方案》,目的是解决地空通讯问题,方案中尚未涉及旅客通讯服务部分。而且,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地空通讯体系。民航部门也没有相应规章制度作为配套的指导体系。目前,中国民航业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中国民航的年旅客运输量将增长到4.5亿人次。届时,中国民航一年将运送相当于全国总人口1/3的巨量旅客。在如此大的运输压力下。为了保证航空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联系,保证飞行器运行安全,才制定在民航飞机上加装卫星通信系统的方案。另一方面,在飞机上使用卫星通信上网,从技术上和实施难度上没有障碍,但如果大面积用于民航旅客机舱服务,那么难度就会非常大,主要是资金投入很大。此前,深圳航空曾与OnAir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推出客舱通信服务。但这一计划最后无疾而终。按照此前深圳航空公布的信息,每架飞机的改装费用约为450万元人民币。

2010年,中国东方航空引进的空中客车330-300宽体客机用于执行武汉—北京航线。该机为头等舱旅客提供了机上上网功能。旅客使用笔记本电脑插上宽带接口实现上网,可以在线听歌、看电影等。海南航空与中国电信签订合作协议,尝试客舱上网等信息服务,计划在国内部分航线上开通飞行上网业务,然后逐步扩展至海南航空全部的航班上。2010年底,中国国际航空首架搭载了机上无线局域网的波音737-800客机在北京—成都航线上试运营,在万米高空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工具访问无线局域网,并免费使用数据库中的书籍、音乐等娱乐项目。中国国际航空表示计划将在2013年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空中上网,让旅客可以在飞机上聊QQ、发微博、收邮件等。由此看出,空中上网技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全面推广空中上网应用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空中无线上网产生的经济效益

未来5到10年是空中上网发展的黄金阶段,飞机上网市场由于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可产生丰富的盈利模式和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海外航空公司对于商业化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各大航空公司对旅客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在提升旅客飞行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盈利模式。国外飞机无线上网服务由航空公司与第三方无线上网服务商合作运营的模式为主,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方式:无线上网接入费用,以Gogo公司为例,其收费标准主要分为按时计费、按航程计费和包月三种,收费标准从一天14美元到包月54.95美元不等;广告费收入,各大航空公司可将网站上的广告位出售给品牌广告主,可在原有纸质杂志广告收入上,进一步扩展;互动娱乐服务收入,航空公司可为用户提供影视剧、视频等点播服务,从中收取点播费用;电商及增值服务收入,航空公司可在无线上网平台上推出网上商城及其他旅游产品的预订服务。

以美国为例,全美已有1/3的航线具备了飞机上网功能。飞机上的Wi-Fi服务所能带来的收益将从如今的每年2.25亿美元剧增至每年15亿美元,增幅高达600%。在美国,机上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以收费为主,另按航线、搭乘频率、包月等方式进行细分。美联航日前宣布,从2012年开始将在公司所有航班中部署Wi-Fi网络,乘客可利用Wi-Fi网络浏览网页甚至观看视频,美联航方面认为航班内的Wi-Fi使用量将在未来逐步增加。预计到2015年,全美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线都将具备无线上网服务功能,每年上网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将创造近50亿美元的价值。国内互联网从业者认为,即便国内航空公司机舱内的局域网暂时尚未连通地面互联网,但依然有利可图。他们认为,丰富机上局域网的内容、在里面植入广告,是最直接的盈利模式。从目前航空公司刊物上的广告构成来看,汽车、钟表、化妆品、高端房产是主力,但缺乏互动,无线局域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这些广告变得更有趣。航空公司只需要将服务外包,不需要太大的成本,便能获得收益。

篇10

文睿研究中心认为,国内音乐厂商跨界开发和运营游戏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音乐游戏合作开发模式

这类代表企业有国内唱片,如公司海蝶音乐,正版音乐服务网站,如巨鲸音乐等。

音乐游戏的核心是其音乐库的丰富程度,而乐库是唱片公司和正版音乐网站的优势所在,都拥有大量的正版音乐版权,这为其进入音乐游戏开发和运营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源。

海蝶唱片在2005年就看到网游与音乐的结合机会,与手机网游公司魔龙合作了中国第一款音乐手机游戏《江南》,以无线音乐中最为流行的音乐《江南》为背景,以音乐才子林俊杰为主人公,开发成一款华美绚丽的古装武侠游戏,将音乐、明星、手机游戏多个噱头完美整合。自此,海蝶唱片开始了与游戏厂商的紧密合作,为多款网络游戏提供背景音乐,并与盛大网上卡拉ok平台“巨星”合作,开设正版音乐付费下载专区和歌手许嵩专区,已经形成规模化收益。

2010年开始,正版网络音乐网站巨鲸音乐开始与业内著名的游戏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国内的音乐游戏市场。巨鲸音乐CEO陈戈在多个场合都表示,音乐游戏将是网络音乐盈利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尝试。

第二种:网络游戏平台合作模式

这类模式的代表企业有,客户端软件QQ音乐盒、酷我音乐盒、酷狗音乐盒,音乐社交平台聚友网等。

据文睿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音乐用户主要通过音乐客户端软件收听音乐内容,其中使用电脑音乐客户端软件的用户比例达到39.78%,使用MP3或手机等音乐播放器收听音乐的用户占27.51%,相比之下,直接在网页上在线收听音乐的用户仅占20.96%,通过CD或磁带等传统形式收听音乐的用户占6.13%。

作为音乐客户端软件,QQ音乐盒、酷我音乐盒、酷狗音乐盒都拥有数量巨大的用户,并且这部分用户与网络游戏重合度高。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在2010年在各自的软件上开辟了游戏专区,采用联合运营的模式运营游戏,而腾讯的QQ音乐则借助QQ游戏平台的巨大优势,结合音乐客户端软件,提供音乐类游戏和游戏背景音乐。据文睿研究的调研数据显示,通过提供相关增值服务,QQ音乐游戏的收入已经占QQ音乐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