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心理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心理学笔记

篇1

关键词: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压力

一、问题提出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业、人际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作为高中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上述压力外,还要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习难度与实际能力之间差距带来的压力,分流考试带来的淘汰压力,对口招生考试的选拔压力等。面对压力,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时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反之则会加重心理压力。

本研究探讨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心理压力和压力应对方式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差异性,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高中521名学生和常州市第三中学273名学生为被试。

2.研究工具

采用郑全全和陈树林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前者从学习压力、教师压力、家庭环境压力、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以及自我身心的压力这7个方面来了解中学生的心里紧张来源;后者将应付方式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分析

1.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压力水平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综合基础部学生心理压力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高中,除了自我身心压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7),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幻想得分低于普通高中(P=0.042),其余各应对因子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

1.学校类型不同对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身心压力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心理压力因子和压力总分,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得分均普遍高于普通高中。人们通常认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许多研究都关注普通高中学生。这与本研究结论不一致。综合基础部二年级的学习结束前,他们还要经历分流考试,在留在综合基础部还是分流到中专之间进行选择,经历淘汰。第三年,他们要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不仅得通过专业课选拔,还得经过文化课选拔,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踏进高校大门。江苏省的平均录取比例为10%,也就是1个录取名额有10个人竞争,竞争依旧比较激烈。

2.学校类型不同对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幻想分值低于普通高中,说明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在应对方式上要比普通高中学生成熟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普通高中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自视较高,使得他们在面临问题时可能会主动放弃一些寻求帮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通过幻想使自己暂时避开紧张的氛围和沉重的压力,获得喘息的机会,舒缓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范东岩.高中段普职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M].太原:教学与管理,2003(8):10-12.

篇2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

自学考试的文凭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的起点。我们应该以自考文凭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知识境界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维护公平与正义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通过这几年认真学习自考课程,我开始更加关心时事政治,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了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

几年的自学考试经历,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我逐渐学会了该如何面对新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对其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用?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合理安排空闲时间,认真研读教材,然后整理有关要点、重点做好笔记;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这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将会使我受益终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学考试,它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考试!它带给我最大启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报,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10月我会很自然的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投入到复习迎考中去,考试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习惯。

篇3

中专师范生自我鉴定一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急匆匆地走过两年半年轮,即将中专毕业的我,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自从XX年年被山东理工大学成教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中专学习中。上课期间,我坚持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中专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通过两年半的本科中专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先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中专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了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特别是对学院开设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本人明白了,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里,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认识:山东理工大学中专学院的授课老师业务精湛,教学认真、负责,使本人在中专学习期间收获颇多,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使本人的业务大大提升,本人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效果相当不错。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校我们学习了不光《教育学》、《心理学》,还有《幼儿卫生与营养学》、《家庭教育学》等,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也学会了怎样处理突发事件。

短暂的两年半的学习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重温了快乐的大学生活,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我将充分挖掘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力,有效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

中专师范生自我鉴定二

三年的中专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中专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中专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篇4

关键词:学习兴趣;后进生;物理学习

1、后进生厌学心理特征分析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后进生并非不想学好物理,而是努力了,但没有多大的起色,最后放弃了。导致学习成绩差、学习行为差,即所谓“双差生”,他们心理行为概况起来有以下特征:

1.1消极

其特征是懒惰、应付、依赖。①懒惰:课堂上无精打彩、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②应付:把学习当作包袱、得过且过,处于被动学习状态。③依赖:上课不做笔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1.2畏惧

其特点是害怕、回避、厌恶参与物理学习各项活动。①害怕:害怕听课、做作业、做实验、回答问题。②回避:上课迟到、睡觉、遛堂、请假,逃避物理学习。③厌恶:讨厌物理学习,对学习活动常呈对抗心理状态。

1.3疲倦

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三心二意、抗干扰力差,是一种最严重的心理活动。①乏味:没有明确目标和远大理想,缺乏内在动力,对物理学习无兴趣。②疲乏:迫于教师、家长的压力,学习漫不经心、有心无力。③走神:上课思想不集中、爱玩东西、不看黑板,易受干扰。

1.4自卑

对物理学习无信心、爱面子、自曝自弃。①灰心:对学习缺乏勇气和信心。②虚荣:意志薄弱、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愿问别人。③自弃:长期失败,破罐破摔,放弃物理学习。

2、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培养后进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2.1 重视情感教育,培养良好品质

学生不管是后天智力的培养、或者是潜力的开发,其关键在于人品的培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学生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着手点。而当前后进生中心理压力过重: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针对这些情况开展心理指导,排除思想上的障碍,特别是对一些物理成绩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克服“天生笨”、“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等思想,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老师要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真诚的爱,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物理、追求进步的信心。

2.2 树立远大理想,渗透思想教育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利用阅读教材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简史。物理发展史往往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无疑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效应。同时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家在物理上的伟大成就,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坚定学习信心。其次,在物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学好物理是今后生活、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以激发后进生努力学好物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3 充分挖掘物理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感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物理中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科学美,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的能力。

物理美主要表现在:①简洁美与深刻美。如:牛顿第二定律F=ma,表达式简洁明了,却蕴含深刻物理原理。②和谐美和统一美。指物理运动变化的多样性最终统一到同一理论中。如:牛顿将天上和地上的机械运动统一到牛顿力学定律中;麦克斯韦把不同的电、磁、光的运动统一到电磁学理论中等。③结构美与对称美。指物质的组成、运动、转化产生美感。如:引力与斥力;电生磁、磁生电;平面镜成像;粒子与反粒子等。

总之,教学中有意识挖掘物理中的美,对后进生进行美学教育,不但能掌握知识的真谛,把学习作为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而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激发后进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2.4 培养坚定意志,增强克服困难勇气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己行为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在培养意志力上,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①个别谈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②用科学家事例激励学生。如:霍金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在轮椅上完成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这些物理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计算、实验、反复论证中探求真理、寻找欢乐,凭借顽强的意志,最终登上科学的顶峰。③榜样的作用。用身边优秀学生刻苦学习,作为他们学习的模范等事例,来鼓励后进生努力学习等方法,帮助后进生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3、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培养后进生物理学习兴趣

3.1 教师应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教研能力

在物理学科方面,教师应具备:①精通中学物理学知识、熟悉普通物理学内容、明确近代物理学观点、了解现代物理学进展。②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③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在知识的纵向有深度,在横向也应有宽度”。

3.2 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艺术

生动风趣,可以激发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①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使学生受到感染。②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理解深。甚至终身不忘。③在对物理概念、公式、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等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大小、音调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3 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

3.4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师,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在生活中与学生成为朋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公正、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①鼓励后进生大胆尝试,保护他们积极性。上课有意设计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做既能保护他们自尊心,又能使其尝到成功甜头,以增强学习兴趣。②适时表扬鼓励。后进生基础差,进取心不持续,因此,哪怕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充分肯定,恰如其分表扬,意在为部分后进生树立榜样,使其与自身不足作对照,克服缺点,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4、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后进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4.1 指导学生自主地预习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后进生主动预习习惯未养成,正确指导学生课全预习,使他们由“去预习”变为“会预习”。①布置课全预习任务。针对后进生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物理语言的翻译、数理转变能力的训练。以了解概念、规律内容为重点,布置预习题侧重于概念和规律理解。②设计预习内容。预习设计要以启迪后进生智力为主,要有层次性,开放性,尽量布置学生手边资料就能获取答案的预习题,让学生能获取直观的知识。③教给预习方法。可采用阅读理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系统归纳、讨论交流等方法。④重视预习检查。后进生预习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教师要及时检查、反馈,让后进生获得心理上满足。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预习,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

4.2指导学生怎样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是老师长期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学生要做到:①做好课前准备。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集中注意力,思想不开小差、要专心听讲,排除干扰。②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充分理解、掌握方法,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③抓住讲课的重点。重点关注对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的引入和推理过程,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对解题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④对主干知识要做好笔记。笔记是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

4.3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巩固复习

指导后进生对主干知识重点复习。做到:①抓重点,构建知识网络。以概念、规律为主干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逐渐形成点、线、面、体知识体系,养成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②促理解,传授记忆方法。对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定律、规律在理解基础上加以记忆,物理中常见记忆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顺口溜记忆、图形记忆、表格记忆等。③拓思维,培养严谨学风。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学会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④常纠错、促提高。后进生错题相对多些,其实质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知识点漏洞较多。可每人准备一个“改错本”,专门收集疑难问题、典型错题,建立错题档案本,为今后复习提供素材。不能只写在纸上,要定期重做,虽然本上错题越来越多,反复纠错,以后错题就越来越少。对提高物理成绩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4.4开辟第二课堂活动

后进生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情绪高昂、兴趣倍增,越学越有劲。每周定期组织相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如:实际应用、问题探讨、―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物理兴趣活动、竞赛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建立“结对子”学习小组,发动优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提高。再次,教师经常要找后进生谈心。避免他们有受冷落感觉,适当给他们“开小灶”,个别辅导,查漏补缺,及时跟踪他们物理学习情况,并进行阶段性总结等措施。让后进生感觉到由“弃儿”变成“宠儿”,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来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情感,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5

摘要:在我国,幼师教育从19世纪末开始萌芽,到民国时期慢慢完善,再到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起步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师教育体系。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领域和教育事业也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幼师教育管理体制顺理成章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转型,由封闭走向开放灵活。转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体系建设, 这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最终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

关键词:幼师转型; 幼师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 (B)-0000-00

一、幼师转型

在我国,幼师教育从19世纪末开始萌芽,到民国时期慢慢完善,再到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起步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师教育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此同时,幼师教育也在不断的前进和转型。其转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即20世纪90年代的艰苦摸索,2001年~2005年间的痛苦磨合,2005年以后的稳定发展期,目前的主要任务时提高内涵和质量。

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纷纷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幼儿教育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必须达到专科学历甚至是本科学历水平。幼师师资培养层次和年限都提升到高等教育水平,就培养年限来讲,最短需要三年,最长的是法国,对幼师师资实行的是“3+3+2”的培养体制,即3年高中毕业后择优录取,先接受3年大学通识课程,再进行2年专业培养。

可见对幼师学校进行结构调整、建设新型课程体系、提高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是由三级师范转型为二级师范,由中专性质升格为大专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并入高等院校,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专业、一个系或一个学院,或在原校建制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与其他中专学校合并成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幼教师资职前培养的质量。

二、幼儿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2012年8月,著名儿童教育学家殷红博教授接受新华网专访,与我们谈儿童的学习与教育。她认为:未来二十年社会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不是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而是今天一流的、系统的幼儿教育的结果。幼儿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实际上未来的杰出人才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在幼儿时期已经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之已经具备成功所必须的综合潜力了。这种综合潜力是直线性的,甚至爆发性的,这正是良好幼儿教育所带来的价值。这种思想在国内外研究中都有体现。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关键期早教将决定孩子一生,曾在在他的专著里谈到幼儿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时指出:6岁前一年的教学效果也许以后8、9年的教育都难以达到的。

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把握幼儿师范学校转型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整体上提高幼师师资队伍的水平。如果把幼儿教育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幼儿教师则是大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幼师专业的学生就是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师师资的素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高质量的教育。从而全面促进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转型后幼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培养目标决定转型后的高等学校的幼师专业既要有师范性,也要有职业性。幼师专业的建设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而构建满足上述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幼师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终落实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手段,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门课程对教师比对学生更有意义。如果这门课程不能改变、鼓励、困扰以及启发教师,那它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将不会发生影响。供教师教学用的课程必须是第一流的。如果它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它势必凭借对教师已经产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我们传统的幼师教育专业课程以艺术教育和“三学六法”为主体。即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计算教学法、幼儿常识教育法、幼儿音乐教育法、幼儿体育教学法、幼儿美术教学法。除“六法”具有明显的幼师专业的特点之外,其他课程主要从邻近专业延伸而来。

例如,从师范教育延伸过来的有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基础等文化课和书法、美术、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课程;从心理学专业延伸过来的课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等;从教育学专业延伸过来的主要有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史、甚至还有幼儿保健卫生学等;从艺术院校延伸过来的基本琴法、钢琴、声乐、乐理、舞蹈、视唱练耳、美塑等。这些课程不仅保留着师范学校和艺术院校的基本教学内容,而且一直沿用着之前的培养方法和教学风格。这样的课程体系,形式上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将师范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体系混乱,内容庞杂,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不太适合现代新型的幼师教育。

幼师专业新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幼师教育首先是培养合格的人,其次是培养合格的教师,最后才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课程主体应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通识类课程。包括文化课、体育课及教育政策法规、幼儿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等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二类: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课程承担着专业立论的功能,它必须紧密结合幼师教育专业的需要,又能反映出学科的精华。主要包括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活动指导、婴幼儿保育等。 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理解最基本的教育观点和理念,并能运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自己的专业行为。

第三类: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幼儿教师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训练。这里重点说明两种技能。一是教师基本技能。它包括:口语表达技能,如教师口语技能、普通话表达的技能、演讲技能等,可以使幼儿教师在授课或与游戏活动过程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知识与情感;写作技能,如幼儿园常用文体写作、教案设计、教学笔记、幼儿成长记录等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指幼儿教师利用计算机查找素材、处理素材或制作课件的技能。这些都是幼儿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二是专业技能。它包括: 艺术技能,如唱歌、跳舞、弹琴、表演、简笔画、手工甚至社交礼仪等;教育组织管理技能,如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沟通的技能、组织管理班级技能、与家长沟通的技能等;教学技能,如教学活动设计的技能、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的技能、教育环境布置的技能、幼儿发展评价的技能等;教科研技能,如发现教研课题的技能、开展教研活动的技能、撰写论文的技能等。

第四类:实践性课程。包括各类见习与实习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实际上,课程建设一件充满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只有把课程体系建设好,幼师教育专业调整好,培养优秀的幼儿师资,才会不辜负幼师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振宇.:面向21世纪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R〕//教育部师范司.师范教育研究项目结项报告,2001.

〔2〕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新时代出版社,2008.

〔3〕杜成宪、单中惠:幼儿教育思想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 口语学习;心理障碍;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英语口语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首先,英语口语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其次,口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再次,学生可以通过口语学习了解国外文化。但是,在我国有的学生尽管英语成绩不错,却是开不了口,这与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相知甚远。那么,要分析找出其中的缘由迫在眉睫,找出解决的方法也是急中之急。

一、心理障碍分析

我们把初中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心理障碍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轻视心理,导致不想去说。在我国的教育形势下,大多都以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往往很多时候英语并不考口语,因此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口语不重要。从而,学生没有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缺乏参与活动的激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2、闭锁心理,导致不愿去说。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增强。在口语活动中,英语发音不正确或语法错误,会招来同学朋友的嘲笑,这无疑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开口,或是孤独的对集体活动无动于衷。

3、焦虑心理,导致不敢去说。语言焦虑是指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时,感到自己有限的英语知识无法准确有效的表达自己而产生的紧张、害怕的感觉。焦虑可以说是学习外语的最大的情感障碍。怕说错是形成焦虑情绪过高的主要原因,不知道怎么说也是语言焦虑的原因之一。

4、懈怠心理,导致不肯去说。首先,一部分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未学过英语,有一些虽然在家里或者小学期间学过一点英语,但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对他们而言,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必须从基本的字母开始学起,因此,他们产生了畏难心理,认为自己没能力学好英语,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继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其次一部分初中生缺乏口语练习的环境和条件,开口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少,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地巩固,慢慢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策略与建议

心理障碍是初中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障碍会影响口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活动效率,不利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此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发点。英语教师要把目前被忽视的口语教学放在一个非解决不可的地位,凸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初中教师要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学校搭建的校本培训平台,结对帮扶,相互听课评课,切磋口语教学技艺,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做到英语基本功扎实。平时也应坚持阅读各种英文报刊、坚持收听各种英文广播等,大力加强口语练习,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多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师生关系的全面发展都产生重要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变量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产生积极的反应,从而实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氛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论其优点是哪一方面,都要给予鼓励,以逐步恢复他们学习的信心。

3、鼓励、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尽可能地给更多的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有耐心地给他们创设更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产生想要说的动力,当他们自愿开口说时,那么将会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同时教师应该用英语教学。以英语带英语,教师常用英语进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语言有足够的输入,就能激发学生将语言输出的热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创造开放、互动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课堂效果的软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或抑制作用。教师在口语教学时要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涣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游戏环节,或者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应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对他们做出正确而恰当的评价,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因为任务难而丧失信心。

其次,为了充分的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学生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学习态度。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初中生应该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任何语言的实践性都很强,学习语言的目的关键在于应用,同时学会在应用中学习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语言又是有声的,每个人对语言的体会都是声音首先作用于大脑,因而需要重视英语听力的训练;说是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因此要积极地用英语开流。不论困难有多大,都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这样才能够达到将英语应用自如的效果。

2、积累词汇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广泛的阅读,遇到不认识的词汇应立即查词典并加以记忆。做好笔记,积累高频词汇、归类短语背诵等等。词汇量增大了,运用时自然轻松。

3、加强口语练习。学习口语需要从基本的简单句型开始练习。首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模仿发音与阅读;其次,积极参与和英语有关的所有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只有通过这些练习,才会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要克服心理问题,多说多练多模仿,广泛的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教师要适应需要改变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英语思维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2.

[2]叶奕乾,祝蓓里.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

[3]马泽玉.英语口语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48-49.

篇7

论文摘要:在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学习者充分利用丰富、多样、便利的网络资源,自主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十分必要。文章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只要有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就能够闭门不出而知晓天下。据抽样调查,我国200所高校中83%的学校能够上网。[1]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占据了大部分课余时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条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拥有一个能置身其中并能频繁接触英语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而课堂学习语言的时间非常有限,因而更应该注重课后的主动学习。本文就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身兴趣自主学习,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网络资源与语言环境

1.网络资源概念

网络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2]一般情况下,我们平时上网接触最频繁的网络资源就是网页,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等,还有各种软件,如QQ聊天软件、有道词典、PPTV视频播放器等。网络资源由于其展示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所构成的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相比传统的书本等学习资源,更易于激发学习者大脑的活跃度,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

2.网络资源的利用

本文利用访谈法对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小范围的随机访谈,以近年相关文献的数据为参考,得出如下结论:大多数学生上网以娱乐消遣为主,只有不到20%的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文献和自主学习。娱乐消遣以看新闻、聊天、收发邮件、玩游戏听音乐四项为主。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程度十分有限,大部分上网时间白白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甚至有少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习,影响学业。当然,网上娱乐消遣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创造交互式英语语言环境,则能达到让学生边娱乐边学习,在乐中学的目的。

3.语言环境概念及作用

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局部的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生活或学习于该门语言环境中。而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头脑中用该门语言复述、描述、记忆或营造某些的场景。[3]本文中的语言环境是指局部语言环境。

在一个母语环境里,儿童只花两三年时间就能掌握运用母语。对于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技能的,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但经过大量的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证明: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4]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它能增加英语的接触频度,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实际上,除了有限的课堂提供的英语语言环境之外,课后基本上没有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每学期的课堂英语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对参加英语角之类的活动积极度不高,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与兴趣

1.自主学习定义及作用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积极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估的重要性。[5]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自主学习与传统英语教育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它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时受支配的被动状态,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它改变学生课堂忙于听讲、笔记,下课忙于记单词、完成作业的疲于拼命状态,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结构在智力上的转换。

自主学习并非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排忧解难。同时,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问题,否则自主学习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它要求学生对自己要正确评估,寻找适合自己水平的资源,并提高自己对资源的鉴赏与甄别能力,做好自我监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转化为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从高考时的繁忙紧张变得彻底放松,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人抱有“60分万岁”的心态,学习动机不足。鉴于此种情况,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识底蕴和自学能力为基础,探索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未曾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探索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Languages will tend to change to meet the new situations.[7]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英语中新的词汇的出现,旧词汇的消失以及句式结构变化,特别是英、美人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变化都是在书本里无法及时显现的。例如,以前传统的美国人打招呼时说“Hello!”或者“How are you doing?”,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喜欢直截了当:“What’s up?”。互联网及时呈现了这些变化,它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内在动力,提升信心,帮助优秀学生向更高层次进取,提高暂时困难学生的发展空间。

1.建立英语相关网站,有效进行资源整合

互联网上的很多资源都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如英美名人的演讲视频,英美脱口秀节目和选秀节目,以及各种英美门户网站(YAHOO,CNN,ESPN,NBA)等。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搜集利用相应资源,具体来说,比如在校园网内建立英语专题网站或BBS论坛,设计各类板块,如资源共享版,学习经验交流版,在线课程版(提供课件、讲课视频、习题解答等),英语讨论版(用英语对相关话题发表观点)等等。 转贴于

2.建立QQ英语交流群,锻炼英语应用能力

QQ是目前我国学生使用最多的一款聊天软件,据了解,大学生一般都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了QQ群,用来信息,联络感情。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喜欢使用QQ这一特点建立专门的QQ群。例如,学习交流群,用来讨论英语学习问题及师生互动;英语交流群,群内成员使用英语发表观点(书面或语音两种方式),畅所欲言;还可以尝试让学校的外教加入QQ群,让其在某一时间段在线,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学生英语学习博客,展示自我并分享经验

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博客,甚至还有个人主页。引导学生建立英语学习博客,提倡学生写下自己在学习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师点评和帮助,用中文或英文皆可(用英文可锻炼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提议以班为单位或小组为单位共同写一个博客或者引进有关英语的名人博客组建博客圈,以利于相互交流。

4.学会利用搜索引擎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资源必须借助搜索引擎。使用搜索引擎有很多技巧,这些技巧有利于提高搜索效率,节省搜索时间,教师可在专题网站板块或QQ、博客中教授这些技巧。例如听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相关资源,对新闻感兴趣可以听BBC或CNN,对演说感兴趣可听名人的演讲,对电视节目感兴趣,可搜索脱口秀节目。

5.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培养翻译技能

听、说、读、写、译,翻译是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翻译不仅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一项活动,而且是全面提升词汇识辨与理解能力、语句语法结构分析能力、语篇理解与感知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可结合兴趣,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分工合作翻译网络上的信息,教师给予一定指导。如有的人喜欢NBA,有的喜欢英超,有的对娱乐新闻感兴趣,则可以访问相关网站,进行翻译,学生可将翻译作品发表到网站板块或个人博客里,让其他人点评,教师也可以在翻译教学课中对其中的一两篇作品进行点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是一种凭借现代信息科技技术,以网络为媒介,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兴趣,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发展,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选择和确定相关主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网络环境较之传统教学环境具有更多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从而丰富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英语学习是当代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宋立杰.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2).

[2]百度百科——“网络资源”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62671.htm.

[3]百度百科——“语言环境”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17733.htm.

[4]莫宇驰.营造家庭双语环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6).

[5]闻琳.多媒体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5).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8-349.

[7]杨信彰.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职技高师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调查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可以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从另一侧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师资等方面的水平和问题。因此,我们将学生学习状况作为研究的内容,旨在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量化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问题,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改善教育教学与管理提供切实的依据。此外,本研究也可成为实证研究的案例,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编制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对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调查。问卷中的客观性因素包括对学院办学特色的认知、教师评价、设备评价、管理评价,主观性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动机水平、精力投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共计9个因素36个问题。问卷的选项采用4级态度量表,即完全符合4分,基本符合3分,基本不符2分,完全不符1分。数据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根据学院的专业类别与学生来源并考虑了年级与性别的差异,笔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22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89.1%。样本具体构成如表1。

为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本研究以访谈法为辅助调查工具,在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20人作为访谈对象。研究的施测时间为2005年4月中旬,调查对象为职业教育系、商贸系、数理系、机械系与自动化系学生,基本包括了学院教育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四个主要学科门类。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各题目分值排序

各个题目分值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图1可知:

不同题目间分值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分的前五项分别为:“学习过程中我有过快乐的感觉”(平均值2.92),“我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平均值2.85),“我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平均值2.84),“我们学院大多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平均值2.84),“我觉得学习是为了获得好工作”(平均值2.81)。平均得分的后四项依次为:“我不觉得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平均值1.82),“学院的自习室学习氛围很好”(平均值2.01),“我认为上课时纪律很好”(平均值2.01),“我有做学习计划的习惯”(平均值2.03)。

以上数据表明,提高自身素质以谋求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学生学习动机中占重要位置;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充分肯定,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学习的过程较为快乐。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计划安排,多数学生对课堂上和自习的学习纪律评价不高。

(二)各因素的平均分

将各因素内的不同题目汇总求平均,得到因素均值及标准差,分布如表2所示:

各因素得分均在平均水平(2.5)附近。相比之下得分最高的是“特色认知”因素,说明学院“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知识型’和‘复合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1]的办学特色已为学生所认同。

另一个得分较高的因素是“教师评价”。其中,学生对教师工作态度的评价(2.84)高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2.63)。本调查得出相近的结论,说明学院教师已经形成了“爱生、敬业”的良好传统,但相对于学生对教学水平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得分最低的因素是“管理评价”,该因素主要涉及相关规章制度在促进良好学风建设方面的效果。“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2]调查发现,学习纪律是学风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自律能力不强,有些制度执行不严是造成纪律问题的重要原因。

得分较低的另一因素是“动机水平”,相应题目分析表明无论是学生动机的社会性水平或强度水平都较低。此结果与姚利民调查发现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他们上大学学习是为了自己掌握知识、技能和才干,将来找个好工作,而为国家、为社会学习不为大学生重视。”[3]一致。动机对行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调节功能[4]。表3的数据表明学生的动机水平与其对学习的精力投入及所采用的学习方法间均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进一步地分析中我们注意到学生群体存在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学习行为主要受近景性动机支配以及功利色彩过强的问题。表4的数据显示在有关学习的策略性与意志方面,学生群体的表现差强人意,他律优于自律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通过与存在上述问题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其中大部分人缺乏明确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因为找不到“着力点”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这与林良夫所指出的“当前大学生学习相对被动,不会自觉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其主要原因是不懂得如何学习。”[5]相吻合,但遗憾的是目前学生很少能得到来自师长的指导。

(三)差异比较

笔者根据数据的特性,采用独立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对生源与性别差异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科类与年级间因素水平的差异显著性,数据如表5。

数据表明:(1)对于学院的办学特色、设备条件的评价在不同生源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技校生源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源。而高中生源求学期间的情感体验更为快乐、主观感觉也更轻松一些。(2)从性别角度对各因素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从平均数看,女生对教师与学校氛围的评价略高于男生,并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优于男生,情感体验也更快乐;而男生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知、对设备条件的评价以及对专业的认知略优于女生。(3)理、工、文三类学科学生之间在办学特色认知、精力投入、情感体验与管理评价四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工科学生对学院的办学特色的认知是最高的,且与文、理两科之间皆有明显差别,他们所感受到的学习氛围最好,同时其投入学习的精力也最多。(4)年级间的显著差异存在于对教师的评价与情感体验两个因素。总体而言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高年级。在情感体验方面四年级与一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理性认识对情感体验的影响逐步显现。

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状况喜忧参半。学生群体已认同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求职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动机系统,但学习动机水平与自律能力偏低、投入学习的精力不足,在学习活动中不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为此,我们认为在继续提高学院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庆国.论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24-27.

[2]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1-94.

[3]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04-108.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良夫.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0,(9):66-6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