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逆反心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中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心理学家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的体验,逆反心理在中下等成绩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为了消灭后进生,大面积地抓好英语教学质量,我曾对所教中后进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原因有:
1、单词、句型枯燥乏味。
2、基础差,学习吃力,成绩不好,因而厌烦上英语课。
3、对老师的教学有看法,或对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对立情绪,以致放弃学习英语。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无疑会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引导学生克服逆反心理而积极地学习英语呢?我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基础,扫除障碍
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有效地杜绝和消除逆反心理,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一开始就注重了抓紧、抓好语言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把掌握英语的“工具”和“钥匙”交给学生,集中时间,从严要求,让学生过好过好语音关和字母识记关。在训练中,紧持一个“准”突出一个“会”字,要学生对照录音,勤模仿,苦练习,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给掉队的学生及时补课,搞好个别辅导,扶他们一把,让他们迎头赶上。再则,创造英语气氛,强化听说。在学生有一定的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后,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从少到多,由易到难,持之以恒,并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创设浓郁的英语氛围。逼着学生听懂,逗着学生开口,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强化听说,不仅使学生获得语言基本技能,帮助他们扫除深入学习的障碍,使他们有成功的希望,从而成为消除厌烦情绪的一个诱因。
二、不断改进,常教常新
逆反心理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心理特征综合产生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做到常教常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和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对英语句型的教学,如采用学生跟老师亦步亦趋地,识记、背诵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学得枯燥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即使是跟着老师背、读,也象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效果。于是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读音规律、语法规律。创设英语情景和氛围,把他们带入一种氛围中去,让他们用英语去思索,去理解,去交流思想,从而掌握所学得的知识。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学法,创设不同的情景,设计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法,常给学生换换“口味”,学生课堂中的“喜新厌旧”的逆反心理是可能克服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的教学改革中,我把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事情来抓,使学生由兴趣到爱好,再由爱好到精通。开展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课外的阅读和交流,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小节目也都成了学生学习英语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到了比书本上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成功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手段。老师不仅爱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偏爱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多关心多鼓励,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篇2
逆反心理存在着危害。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在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有的表现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教师本人的恶感,。如果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还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努力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已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看: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中学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为易犯错误的“危险年龄”
(1)、思维发展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喜欢争论,不盲从和轻信老师,家长及书本知识,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拿到“解放证”但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知识浅薄,思想单纯,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主观武断,有极大的片面性。比如:讲“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的同学就说“不平等”,“权大于法”
(2)、自主意识的形成。从心理的角度看:初中生随着生理的发展,心理急剧变化,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他们开始对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种种限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反抗。他们要摆脱教师的束缚,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他们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他们对教师之言不再惟命是从,往往嫌教师管得太严,太唠叨,对教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个人需求不稳定,不实际,不能满足时,会采用不正当行为方式来强行满足。这往往会产生悲观失望等厌世情绪,转而导致逆反心理。
(4)此外,教师的相貌、身体、语音姿态、服饰打扮等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从客观方面讲:
(1)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化,有的教师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中学生某些行为不能正确疏导,只是“一棍子打死”
(2)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习惯于应试教育
(3)教师忽视因材施教,缺乏情感的沟通。师生关系特别紧张,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4)领导、家长对这门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都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或认为它是副科不认真对待,重智育而轻德育。
(5)社会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新的读书无用论,现在的学生“一切向钱看”,并且把钱作为衡量的标准,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学生
二、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处理
逆反心理具有排斥性,学生对思想品德课采取冷淡、怀疑的态度,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
1、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准,具有健康、高尚的情感
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就应首先是具备这种品德的好公民,是一个敬业爱生、职业道德良好的称职教师,否则教师口是心非,或言行不一,怎么能以真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呢?
2、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以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使学习取得成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切忌照本宣科,把书教死了,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我讲“丰富多样的情绪”,问“你们在刚上课时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说:“我特别紧张,担心教师会提问我。”有的说:“我特别爱上思想品德课,因为教师讲课语言特别幽默”,有的学生说:“我又想上又害怕上”,学生一系死的发言,就倒出了不同的情绪,这样就顺理成章的导入了新课,自然并且学生也感兴趣。
3、 教师必须了解、熟悉、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感情的建立要从熟记每个学生的姓名开始,刚接初一的时候,上第一节课,我就叫出了几个同学的名字,有个同学惊讶的说:“老师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这样在无意间就能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近。对于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来说:老师能叫上自己的姓名,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奖励,因此,教师不应忽视记忆学生姓名这件事,叫学生的学号,指某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此外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多与学生谈心,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
4、须有广博的知识,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精湛、娴熟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广博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如文学、史学、数学、物理等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此外,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还应关心国内外大事,胸装世界风云,否则仅靠课本上的那点内容,是无法进行教学的。教师知识的广博,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钦佩情感,从而减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5、教师要组织好语言。教师语言除了必须具备的语法正确、语言确切、语言纯正、语调清晰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加些适当的调料――幽默,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教育效果将会更加。幽默的语言能给人加深印象,比单纯的说理开导更有效,并且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一次上课时两个同学吵起来了,我问怎么回事,一个说他趴过了线,趴到我的这边来了;另一个说我正写字胳膊被他捣了一拳。于是,我 用幽默语言解决了这个问题:“唉呀!”
篇3
关键词:逆反心理;原因;调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10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其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自身原因、家教不当与学校教育的问题。
其一,自身原因。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这一阶段,大脑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表现在行为上,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想以成人自居了,喜好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特别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但又缺乏生活经验,不恰当地理解自尊 ,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这时家长的“ 关怀”、“叮咛”,反被认为伤害了其自尊心, 从而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逆反心理。
其二,家教不当。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家教方式会培养出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地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初中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三,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可能还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1. 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不认真探索教育最佳、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我们的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进而使学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2.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初中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3. 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一点小错揪着不放,使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情感上与教师对立甚至背离并反其道而行之。
“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的逆反心理,最容易引起教师、父母的恼火。而教师、父母越是恼火,对学生就越发训斥,这样就使学生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他们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对学生进行情绪调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刻不容缓。下面,笔者就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来谈谈如何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 。
一、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来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
1. 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教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大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出于你的关心。而教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就不会有逆反心理了。
2. 把握自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教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另外,还要主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3. 学会适应。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二、家长可从以下三方面来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活动。孩子升入中学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辨是非的能力,一般不会发生越轨的行为,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心。特是不要过于盘问孩子的电话、信件,一般也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才能在家长和孩子中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2. 多与孩子交流。比如在吃饭时和孩子谈谈学校里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说说自己单位里的趣事,在看电视的时候互相交流想法,或者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全家出去玩玩,让孩子把家长看成朋友,而不是整天逼着他做作业的那个“凶巴巴”的人。
3. 适时正确引导。青少年都不喜欢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讲求艺术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新年或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外伟人故事》等;也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自己青年时的经历。
三、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来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1. 确立切合初中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初中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四、积极利用逆反心理,创造完美人格
当然,在防止和消除当前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时候,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想到可积极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来创造完美人格。如:1. 教师可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2. 在向学生进行思想灌输时,切忌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逆向思维。3. 在学科教学中,可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因势而导,让逆反心理为我们服务,从而造就学生的完美人格。
篇4
关键字:中学田径;教学;逆反心理;策略
田径运动作为各种项目训练的基础,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体塑造和健康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田径项目的特殊性,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于田径运动产生冷漠、反抗、拒绝等行逆反心理。
1 中学田径教学中学生逆反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田径课学习效果考评方面
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考察田径课的学习效果时都是划定一个成绩作为达标线,只要学生的成绩能达标就说明田径课的学习效果很好,但是在确定达标线的时候很多教师都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情况。因为一个班里学生的 身体素质是高低不一的,有些学生可能很轻松的就能达标,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前一种情况的学生在田径课的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就不如后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这种评价方式的话,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对于经过努力而达标的学生得到的与他们平时付出的不成比例,这样长久下去就会使他们对田径课失去兴趣, 甚至会出现逆反情绪。
1.2 教师在田径课中的组织教法方面
目前,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田径课的组织教法方面一直沿用以前的组织教法,这种老的田径课的组织教法由于缺少趣味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很难被学生接受。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走、跑、跳、投等练习组成。田径项目本身相对于其它如球类等项目来说比较枯燥。田径课讲授内容和方法是以为竞技训练为基础的,与中学生愉悦的心态和新课标下对田径课的要求以及对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改革方向不吻合。
1.3 学生自身情况方面
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中学生对体育课价值的认识程度和对体育项目技术理论的理解程度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自觉参与健身锻炼的意识淡薄。一些中学生甚至在思想上对田径课存在有很大的误区,体育兴趣低落。此外,在考试达标这一无形的压力下,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好,学习体育项目有困难,不容易达标,不想也不愿意学,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
1.4 环境因素
目前,中学田径课一般都在室外进行。课程本身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田径课会被阻断,使田径课教学的连续性受到影响,这样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另外,许多学校田径场地设备比较简陋,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塑胶操场,一到有风的天气尘土飞扬,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对策研究
2.1 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田径教学大纲》把与发展跑、跳、投能力的有关内容如短跑、中长跑、接力跑、跨栏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等项目作为田径课的教材。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田径教学大多在室外,无可厚非地要受气候条件影响,气候条件对田径教学有利又有害,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弊为利,否则在恶劣的条件下教学,势必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田径教师还要掌握好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并增加趣味性游戏,来进行课的调节以及间歇的次数,冬季要调配教学内容适合冬天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来按排教学内容,在室内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仰卧起坐、负沙袋做跑跳或进行原地扶物后蹬跑练习,方式灵活多样,很大的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消除逆反心理。
2.2 加大田径教学的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在田径教学成绩评价中应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要体现和重视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要将学生的出勤率与学习态度考虑进去,要防止只看技术技能或运动素质成绩的片面性,而要把学生锻炼的意识、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统筹考虑。成绩评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体现区别对待,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田径教学成绩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以体育活动的态度、知识及努力程度为主的个性化评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应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器械,提前备课做好准备。在课前与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上,器械的布置井然有序,合理得当。其次,教师应提高教学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和个人魅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平时要注重与学生和谐相处,多鼓励,多关心,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和学生产生正面冲突。此外还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变化。
2.4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客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在体育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身要认识到田径对自身素质发展和形体塑造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田径自身的枯燥性,并借此锻炼自身的耐心、毅力等优秀的心理素质。学生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合老师的教学,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好的开展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小结
在解决中学田径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逆反情绪时,教师必须深入的研究教材,制定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使所有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都能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6
篇5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在思维活动中逐步摆脱了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主要是以抽象思维活动为主,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也接近于成熟,传统观念少,因袭负荷轻、好奇、多疑、有抱负,对未来充满着理想、敢想、敢说、敢干、敢创新,力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由于缺乏实际生活,工作的锻炼和经验,又常常忐忑不安,动摇困惑,从而滋生“逆反心理”。
1、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是他们觉得越神秘的东西、越是不让他们知晓,他们越想弄清楚。如我校现在无条件进行“背越式”跳高,于是不少学生在跳高课中总是对过杆姿势议论一翻,觉得“背越式”过杆姿势才是完美无缺的,对“跨越式”过杆姿势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反盲从,不满足于别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喜欢怀疑、辩论和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又如我在单杠教学中,“转体90度挺深下”的下法中讲到,此时右(左)手换成反握,不能正握。否则造成反关节运动,易出伤害事故,然而有不少学生,甚至个别学生有意试验,看能不能不用反握,而用正握顺利下。
2、中学生好表现,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敢,往往做一些力不及的事,而且希望急于求成。在体育教学中,如学习跳高,对助跑技术的提高往往无兴趣,而追求于过杆姿势和达不到的高度。
3、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不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4、随着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接近于成熟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加强。他们不言轻、不逆向心理继续发展。不是从“终身体育教育”出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而是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体育课成绩可要可不要,对教师的批评帮助不乐意接受,甚至产生对立情绪状态。
5、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师规定的教法来完成课的任务,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观念来要求学生,固而对学生的责怪和戒律多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而学生有时候总想抛开已有的框框,自己选择上课的体育项目,自主地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子来,不愿被动的接受,甚至感到与教师无共同的语言。
二、客观原因:
1、 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之后,中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观念及思想意识都发生了一定的蜕变。其主流是好的,同时也受到一些不良影响。改革后,社会上不少的人(包括家长),衡量一个学校的质量,往往是从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办得好、坏。学生面临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现实生活中严重的不正之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社会上某些失误的甚至是歪曲的宣传,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简单化和不讲求实效的形式主义;随着对外开放带来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当今社会存在的腐朽现象也侵蚀着学生的灵魂,助长了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个别学生产生重智育、轻体育、看不起德育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既不想学习,又不重视德育,更何况体育课呢?整天都是想以玩为目的,给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有多数学生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就是大哥才是真的”的错误思想形成。
2、学校与教师方面: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办学思想不端正,整天使学生忙于读书,复习和应付考试;违背教育规律,用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来要求、评价学生,无形中滋长了学生对体育的“逆反心理”。有的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甚至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违背学生意向,强学生所不欲,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倾向。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根据体育教学之特点,空洞、抽象、居高临下、动辄训人,有言教而无身教。评价、奖惩学生,主观武断,以至产生愈教育,愈不听;愈批评,愈无所谓。出现了被表扬者不能理直气壮,被批评者反倒倍受青睐等不分青红皂白,不讲是非标准的“逆反心理”驱使下的极不正常的现象。
“逆反心理”克服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方法必须适应体育基础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对好者,难度、质量要提高要求,完成任务后甚至允许自选项目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体育基础不同,固而对同一教材,同一教法,其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觉得难,有的稍加练习就可独立完成。这就决定在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也必须多层次的,满足他们的需要,科学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最佳的学习情绪状态要协调同步。
二、正确运用教师的影响力,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师期望的效果”理论,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表扬要客观而不走极端,用事实说服学生,用强有力地逻辑力量打动学生,实事求是方能取信于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坚持感情制逆的原则,情感对立的双方都会为对方的言行产生“逆反心理”、“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教师要努力理解和尊重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消除隔膜,沟通心灵。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创造活跃、轻松的气氛,为体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教师要严格执行体育教学中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受外界和他人干扰,不弄虚作假,自尊、自重,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不合格,就不是一个我们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要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要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然学生又会觉得我体育不合格,仍然可以毕业、升学。所以,严格要求,严格制度,对学生本人、社会、家长也会产生震动,从而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逆反心理”。
篇6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要求的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强制检讨等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2.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3.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
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4.学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师误解
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5.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需要和愿望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二、教育对策
1.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尤其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从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3.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4.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指的是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被暗示者大多愿意接受那些具有较高威望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的人的暗示。因此,作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 在线
5.对于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篇7
关键词: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12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上初中后开始变得不听话,以前是“乖孩子”,很听话,现在根本无法管教,给他说的话要么阳奉阴违,要么当面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教师也常感慨,初中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说不得骂不得,许多学生在家一个样,在校一个样,顶撞甚至打骂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这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
在家里反抗父母的教导和管束,不说他还好,“越说越厌”;不让他骂人,他反而满嘴脏话而沾沾自喜;不让他和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来往,他偏偏喜欢和这些人交朋友,学会了抽烟喝酒,弄不好还欺负殴打其他同学;让他好好学习,他恰恰毫不在意。家长管束严格一点,学生不仅激烈反抗,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相对抗。在学校,通常性的表现是故意不穿校服,留长发、怪发型;当着教师的面违反校规校纪,顶撞教师,不听教师教导;厌恶学习,以荣为耻,以耻为荣;以逃学、退学相对抗。在社会上,更容易接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而对社会上的正义行为不齿,盲目跟随低俗文化的影响等。凡此种种,都是现在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接受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生活经验、技能和常识的教导,这些教导绝大多数都是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但是教育者和受教者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景的不同,容易产生矛盾。
二、逆反心理对初中生的危害
初中学生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既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毫无主见或者容易妥协,又不能像真正的成年人一样理智处理,更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所以,逆反心理就像山洪一样爆发了,如果处理不到,会对自己、家人、他人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1. 逆反心理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荒废学业。初中学生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不从家长和教师的忠告,反而和教育者对着干,产生厌学心理,不完成作业,对学习成绩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心态越来越叛逆,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在学习上不能坚持,有所成就。
2. 逆反心理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因为不听话,事事和家长、教师对着干,导致父母子女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好,也可能由于太过于特立独行和同学关系紧张。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不是首先找自己的不足,而是固执地认为是别人的不对,是跟他过意不去。在情绪失控下,就可能出现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甚至自残自杀,杀害家长、教师、同学的严重行为。
3. 逆反心理还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导致道德水准不高,养成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逆反心理让青少年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观念,许多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嘲笑别人的正义和正当行为,追崇非正义、不道德行为。
三、帮助初中生克服与调适逆反心理的对策
1. 要正确认识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应该承认,逆反心理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心理变化,这是正常的。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算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才会更加客观、理智地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初中学生,才会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有助于拉近父母子女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影响,达到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对于逆反心理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而绝不是放任自流,尤其是已经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表现的学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予以干预和帮助。又要平常心对待、区别对待,善于引导,消除负面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2. 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而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成绩。学校和教师应该这样做,家长更应该这样做。俗话说:“要成才,先成人”,就是要把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首要位置。只要思想认识端正,道德高尚,逆反心理就会迎刃而解。
3. 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家里,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对孩子采取任其发展或推给学校的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家庭教育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习惯。从实际研究来看,逆反心理表现得越明显、越激烈的孩子,其共同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疏于管教、教育方向偏颇、和教育方法不当三个方面。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孤儿、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家庭环境,或一心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顾不上教导的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已尽;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又存在严重的溺爱和娇惯现象,没有较明确的教育方向;还有部分家长不能适应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依然采用权威高压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必然激起逆反心理的发生。学校教师也是一样,作为教育者,都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全面看待和促进初中学生的发展,不能单一地评价学生的成长,而要采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有底线,绝不娇惯、溺爱学生,又要对青少年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与他们交流,听取他们的内心想法,以心换心,用情换情,才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回归心理健康。
篇8
[论文内容提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较为普遍的,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和反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自我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目大变化的非常时期,他们在心理上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
1.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性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
逆反心理过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容易造成感情失控,直接影响到学生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以至于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2.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2.1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对中学生产生影响
学生生理发展客观变化引发学生自我意识。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中学生大脑也逐渐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卜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他们认为自己己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丫切。但是中学生在心理上的发展却还是不成熟的。
这种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产生矛盾,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够成熟扩加之中学生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认知的偏差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走向极端。他们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哆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2家庭因素对中学生造成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给予孩子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在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忍受的程度,对孩子造成的压力过大,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粗暴的、命令式的,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2.3学校教育对中学生产生影响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失误。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要求脱离了学生心理经验,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压制学生兴趣和爱好: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校实际的教育理念滞后于时展的要求,学校的评价体系、价值体系滞后于学生和时代所需求的评价、价值体系等。这一切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自我统一性中的消极因素与学生自我统一性中积极因素的冲突。如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方式简单,在教育中经常采取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法:教师本身教学观念陈旧,不符合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言行不一,行为不检点等。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背离教育的原理、规律。这一切也容易使学生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
中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惜用反常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2.4社会因素对中学生产生影响
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不良团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
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些社会舆论造成中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接受教育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观念,这时就往往与传统的老师、家长的思想产生诸多冲突,如果这时老师和家长不及时采取疏导的方式而是硬加阻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
3.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
由于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环境不同和学生个体的差异,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自负型逆反心理:这类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上学后也是一帆风顺,成绩突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因此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养成了任性、自负的毛病,听不得劝告或批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逆反心理。
自卑型逆反心理:这些学生和第一类正好相反,由于某种原因而自卑,或因在家不被重视,或因自尊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等,因自卑而干脆自暴自弃,整天沉溺于烦恼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对周围的一切采用怀疑、敌视的态度,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
失落型逆反心理:这类学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美、理解和支持。一旦他的优点和进步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会失去上进的信心和力量,心理上就会产生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从而用消极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便自我消沉,对教师和家长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
困惑型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非常时期,他们开始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由过去的 “依赖性”吸收知识向“独立性”吸收知识的过渡阶段,当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发现有不少事与教育者讲的对不上号时,就慢慢地在思想上对教育者的教育产生怀疑,对社会感到困惑,有的甚至认为教师家长欺骗和戏弄了自己,产生一种困惑型逆反心理。 4.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
明确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原因,掌握学生逆反心理表现类型,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从而制定调适学生逆反心理的策略。
4.1学校要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
学校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主体”教育观,做到以“人”为本;优化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减少教育失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心理经验为基础、与教材逻辑经验紧密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体验和情感需求,形成适应学生心身实际,充满情趣的新教育;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教育的熏陶性、潜在性特征,减少学生自我统一性与学校教育情景的直接、剧烈冲突的发生。
4.2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象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尤其不要使用“你真笨”“你错了”这些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语言,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姿态,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遇到偶发事件或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要理智地进行冷处理。对他们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善于等待,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老师和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老师和家长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而间接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4.3重视心理辅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心理教育观念,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友好的班级氛围,教师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关系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组织学校或班级的心理活动小组,在轻松的活动中提高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考的能力,从思维层面弱化逆反心理。开展青春期专项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我特点,从而有意识地进行逆反心理自我调控。
4.4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立体教育模式
家庭、社区、学校在教育学生总体思想、教育方法、方向引导上要一致,要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社会舆论。要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在青春期产生的困惑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4.5中学生进行逆反心理自我调控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较为普遍的,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和反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自我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处理不好会对个人的发展带来很大危害性。因此中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进行逆反心理自我调控。
篇9
为了表现自己已经成熟和独立,或担心别人无视自己的存在,他们常常会用对抗性的言行和态度来突出自我、确定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这就是在青春期经常出现的逆反心理,此种心理状态在青春期阶段表现尤为突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学生身上普遍承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育的反感、抗拒,甚至反教育要求而为之。那么,其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与哪些因素相关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既有初中生自身因素,又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因素,还有其他的外在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一旦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就开始拥有自主判断的要求,并批判地看待外部世界。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生理的角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荷尔蒙的作用,使得中学生进入了一个“风雷激荡”的时期,处于一个人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由于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了脑垂体功能,从而使原来较为平衡的神经过程变得不平衡,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其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孕育着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和条件。
1、思维发展不成熟
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逐步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轻信权威,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论,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己有的道德规范也往往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不满足于教师讲授和书本上的结论,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不成熟的,加之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单纯,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怀疑一切。这是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2、独立意识增强
随着初中生生理与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已经有了成人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开始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现,要求成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同时他们还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承认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平等对待,要求老师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他们受不了屈辱和冷漠。 这时,如果教师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仍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不尊重他们,对他们过度管束等等,这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3、心理发展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这是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4、好奇心强烈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推动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探索未知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是,好奇心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于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教师不要求做的事情偏要做,好奇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往往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逆反心理。如果教师禁止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理由,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也是导致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方面。
二、思品教学存在的误区
1、价值观教育的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价值观教育突出人生观、世界观、爱国主义等高级情感的培养,而忽视诸如同情、理解和关爱等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情感的培养。致使德育工作出现了只注重表面的服从,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是否已达到内化效果的倾向,从而导致德育大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性之间产生了矛盾,内容虽然考虑到了全面性和系统性,但却忽略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使得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过于成人化,过于空泛。
2、教学方式的误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最终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从概念到概念,就理论讲理论,使教学陷入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宣传的深渊,使学生感到课堂上听到的和课下看到的不相符,从而在认知层面产生逆反心理。另外,教学方法的僵化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中说教太多。即使是时事教育课,许多教师也硬是把学生当作储备知识的容器,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抹煞了学生自主建构自身思想品德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的热情,甚至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厌恶之情。
三、目标定位偏差的影响
篇10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2、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2.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心的培养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2.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
①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②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敢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