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能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沟通技能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沟通技能分析

篇1

关键词:智能配电系统;结构;技术分析

由于我国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制约,配电网起步较晚,因此滞后于发电行业和输电行业,这种情况下就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供电需求。根据现有电力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电路故障造成的停电均是因为配电系统落后。正常情况下,电力能源在传输供电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量的电力自损,这种自损在可控范围内并符合能量守恒原则,但由于配电系统落后会使电力损耗增加三分之一,造成巨大的电力能源浪费。近些年,智能电网由于其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等优点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而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配电系统,它成为我国建设全面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由于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计一套高性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的配电管理系统来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智能配电系统通过自身结构和合理技术操控,可以实现高性能、自动化的配电系统,进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智能配电系统

1.1智能配电系统概念

智能配电系统是按用户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

1.2建立智能配电系统的目的

智能配电系统本身是一种高性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的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应用可以起到自动化调控电力运行的目的,最终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

1.3智能配电系统的特点

1)运行模式及控制特点:智能配电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均具有灵活性这一特点。运行模式的灵活性体现在发生电力故障时,可以灵活调整运行线路将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控制发面的灵活性体现在,可以实现分层协调控制以及管理督促的目的。2)自治运行区域的特点:智能配电系统实现不同层次的自治运行区域,这些自治运行区域进一步形成环网运行。3)电流方面特点:智能配电系统在电流方面特点为,其电流为交直流混合电流。这种电流特性主要是为了适应系统分布以及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将交流配电网转换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这个转换为低压配电系统提供了直流馈线和交流馈线两种馈线,可以保障系统中设备各部分正常使用。4)用户侧方面的特点:智能配电系统在用户侧方面的特点是具有多种类型及灵活性。智能配电系统接入的分配式储能系统、相关可控智能电器设备等均具有灵活性及可靠性,并可以依据运行计划和自身现状进行调整,进而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计划和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电系统实现了与用电设备的双向互动,有效控制了运行中电力故障。

2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

针对某一实例的电力企业智能配电系统进行结构分析。

2.1实例的电力企业智能配电系统结构主要组成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配送层,作用是满足电能的智能配送。第二:用户层,主要是针对用电客户,对整个用户层有效管理实现智能配电系统供电规划化管理。

2.2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分析

智能配电系统的配送层、用户层的设置可以完成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电后满足实际用电需求。整个供电过程合理的应用智能配电系统,使供电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3智能配电系统的技术分析3.1运行方面技术分析运行技术智能配电系统的运行周期及输电系统均有着重大影响。加强运行技术的分析及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智能配电系统的优化处理。在配电工作中熟练掌握运行技术,对智能配电系统中自动调压器设备进行优化处理;在供电过程中为了防止电力故障发生,采用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运行。3.2系统方面技术分析从系统方面考虑,其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应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计算,不同时间的断面存在解耦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为了确保智能配电系统整个运行系统中计算、评估的准确性,要对发展时间序列潮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第二,智能配电系统引入很多新型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使系统问题分析规模变大,这导致智能配电系统应用过程中,拓扑结构和相关参数变化频率增加,因此提供具有高速分析特点的动态分析技术是确保智能配电系统分析工作顺利进行及分析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智能配电系统是区别于其他系统采用的交直流混合网络,其中包含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等。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智能配电系统时还应该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制定处理问题的方法。3.3设备方面技术分析智能配电系统主要存在两种新型配电设备。第一种,可辅助智能配电系统的装置。例如:电力电子装置,它可以转换交直电流和调整直流变压。第二种,保障智能配电系统良好使用性能的设备。例如:可控负荷、分布式储能、分布式电源。

4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进步,人们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大。电力企业建立实施智能配电系统可以有效保障供电量、提高运行效率、并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智能配电系统的组成框架合理配置运用,提高电力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守相,葛磊蛟,王凯.智能配电系统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J].电气自动化设备,2016,32(20):1-4,31.

[2]陆良,黄梦佼.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

篇2

关键词:品牌生命系统 功能 结构

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以来,通过不同学科之间在概念、方法和原理等层面的相互借鉴,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领域。管理学家和企业实践者在这一背景的启示下逐渐发现品牌管理也存在着类似于生命的现象,于是,关于品牌生命性的研究成为品牌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在学界和业界都愿意将品牌看做生命个体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必须首先厘清品牌生命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一定的结构,并以特定的结构作为功能载体从而保持生命系统的整体性。然而品牌是一个兼具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复杂系统,它毕竟不是可以在显微镜下直观观察的“人体”,因此,对于品牌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定需要寻找更恰当的方法来实现。

1978年美国学者J.G. Miller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大量科学事实的佐证下提出了生命系统理论(Living System Theory,以下简称LST)。长期以来,LST因其高度概括的普适性理论体系被很多学科所应用。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LST的理论体系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它所提供的生命系统本质的内容以及逻辑框架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交叉学科研究可以借鉴的方法论体系。本文将以LST理论为框架展开关于品牌生命系统的研究。

生命系统理论概述

Miller论证了凡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可分为复杂度渐增的八个层次:细胞、器官、有机体、群体、组织、社团、社会和超国家系统。

LST在生命系统八个层次上概括出20个能够完成不同功能的基本过程,这些基本过程与一种或多种生命成分一起构成生命系统的20个子系统,Miller依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将20个子系统分为三类:8个处理物质与能量的子系统,10个用于处理信息的子系统,以及2个既处理物质与能量也处理信息的子系统,具体表示为以下几种系统:

(一)既处理物质/能量又处理信息的子系统

再生器(Reproducer):执行遗传信息指令或系统章程并调动物质/能量、信息去制造多个相似系统。

边界器(Boundary):在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定的边界,保护系统免受外部环境压力,对物质/能量、信息的出入进行过滤。

(二)处理物质/能量的子系统

吸收器(Ingestor):将物质/能量通过边界输入系统。

分配器(Distributor):将来自系统外部的物质/能量和内部子系统待输出的物质/能量在系统内部移动或传送到有关部分。

转换器(Converter):它能够将进入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成更适合利用的形式。

生产器(Producer):综合物质以供机体生长、修复,并且提供能量以供机体运动,为超系统提品或者信息,形成稳定联结以保持物质/能量输入或从转换器输出。

存储器(Matter-energy storage):存储、维持、恢复物质/能量。

排泄器(Extruder):将物质/能量以产品或废物的形式推出系统。

原动器(Motor):它是指使系统相对于环境或其自身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动运动。

支撑器(Supporter):使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维持一定的空间关系,使它们保持一定的固有的形态。

(三)处理信息的子系统

输入变换器(Input transducer):将信息引入系统,并将其转换成适合内部传送的其它物质/能量形式。

内部变换器(Internal transducer):将来自内部子系统的信息转换成内部可传送的物质/能量形式。

通道与网络(Channel and net):由物理空间中单一路线或多条相互联结的路线所组成的通道和网络将信息传送到系统的各个部分。

计时器(Timer):确定节奏并进行计时等。

译码器(Decoder):将输入系统的信息代码翻译或解释为系统内部使用的“私有”代码。

联结器(Associater):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它使系统内部各种信息条目之间形成联系。

存储器(Memory):是学习过程的第二阶段,它存储系统内部不同时间阶段的信息,并随时取用。

决策器(Decider):通过决策来指导、协调并控制整个系统。

编码器(Encoder):将系统内部的“私有”信息代码转换成能被其它系统所理解的“公用”代码。

输出变换器(Output transducer):将信息从系统中输出,并转换成外部可传送的物质/能量形式。

Miller抽象出的20个关键子系统对任何层次的生命系统都适用,每个层次的生命系统都有自相似性,他们是全息对应的。

品牌生命系统要素及其功能

(一)品牌生命系统的概念体系

篇3

[关健词] 人际沟通能力 沟通认知能力 沟通技能 沟通倾向

人际沟通作为领导职能的重要组成,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沟通能力是当代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它直接影响组织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英国管理学家诺斯克特・帕金森认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主持一些重要活动,而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一、人际沟通能力基本内涵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换,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沟通存在于管理的每个环节。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便捷性决定了沟通的质量。国外对沟通能力的研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得以重视。由于人际沟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并受制于特定的情境、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以及人的目的、认知、情感、动机等内部因素,因而表现为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的复合性、行为机制的复杂性,迄今理论界对沟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看法。Kathleen K.Reardon(1987)提出: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指你的行为适合情境,并帮助你实现个人或关系目标的程度。沟通能力具有一种对特殊作用情境的评估功能,离开特定的沟通情境参量就无法对这种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估。Ronald B. Adler(1983,1986)等人认为:沟通能力是一种从他人那里以你和他人都可接受的能保持关系的方式得到你所要得到的东西的能力。Sarah T Renholm(2000)认为沟通能力是用个体有效的和在社交上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的能力。沟通能力可分为两种水平:表面水平,它说明某人经常表现的实践中有效和适当的沟通行为,称为表现能力。深层水平,包括我们为工作所必须知道的每一件事,称之为过程能力。它由所有的对产生适当表现所必须的认知行为和知识组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借助信息交流而达到沟通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能力,也包括非语言交流能力。

二、人际沟通作用分析

沟通存在于管理的每个环节,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和交换信息,而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便捷性决定了沟通的质量。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有效的人际沟通可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达到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外界的力量和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由于沟通主客体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如:倾听障碍、情绪噪音、信息超载等。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个人事业方面,智能、专业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现代组织,尤其具有较大规模的组织,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充分发挥人际沟通的作用。

1.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利于减少人际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冲突是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于人与人的一切关系之中。工作关系中人际冲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际冲突往往会造成组织效率低下,凝聚力下降。一旦出现危难之时,员工不能同舟共济渡过险关,最终可能会导致组织事业的衰败。有效的人际沟通使个人因思想和情感得以表达而感到的心情舒畅,减少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的激化。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实现建设性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共同努力。良好的组织沟通可以稳定人心、降低离职率、提高满意度和归属感、塑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等。

2.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利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正面功能,降低负面功能

非正式组织是在满足需要的心理推动下,比较自然地形成的心理团体,其中蕴藏着浓厚的友谊与情感的因素。非正式组织的建立以人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思想,相互喜爱,相互依赖为基础,是自发形成的。其重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而且组织一经形成,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目标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发生抵触。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存于组织中,通过文化的协调,加强人际沟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发展,消除非正式组织的强制约束所产生的副作用以及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抵触情绪。管理者应与非正式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非正式组织,使其发挥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3.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利于集中群体智慧,科学决策

沟通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多方面的沟通可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开拓视野,弥补认识上的局限,从而使管理者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提高组织的决策力。

由此可见,沟通对于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管理者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具备相当的沟通水平。

三、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提高领导艺术

任何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沟通双方都希望通过沟通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如果沟通双方在沟通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沟通目标,在沟通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对方期待得到的东西,那么沟通就会实现双赢。

1.沟通技能的主要组成因素分析

沟通技能即沟通的行为表现能力,它包括非言语表达技能、言语表达技能、倾听技能。

非言语表达技能:在与人沟通中,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目光、手势、姿态表现适当;衣着得体;能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会用空间距离表达亲密。言语表达技能:善于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选词准确、恰当。倾听技能:善于借助询问、重复他人谈话以及做出如面向说话者、身体前倾等身体语言帮助弄清他人讲话意思和鼓励他人讲话。

沟通认知能力是指在沟通中对己、对他人、对情境有很高的认知,知道自己的沟通目标、善于体察他人想法和感受(移情)、知道自己的行为表现在时间、场合上的恰当性。是一种对沟通过程中的自我、他人以及沟通情境做出准确理解、正确判断的能力。

沟通倾向是指沟通的偏好与行为动力。它包括以下成分:沟通动机,渴望理解和被理解,有通过沟通影响他人的欲望。沟通焦虑,在沟通中焦虑的程度。

2.沟通技能、沟通认知能力和沟通倾向之间的关系分析

沟通技能、沟通认知能力和沟通倾向这三成分属于同一心理层次的不同侧面。

(1)认知与技能的关系。沟通技能对沟通认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知识对技能具有正向影响,技能对知识有负向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沟通认知能力有助于沟通技能的提高。沟通认知图式是技能操作方式及其效果的高度概括。良好的沟通以有效和适当为标准,有效的沟通需要对自己的沟通目标有明确的认知,适当的沟通更需要沟通者对自己、对他人、对情境有清晰的认知,以便确定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以何方式进行沟通,才能实现沟通目标。如何在沟通情境中表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人、对事的认知。

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沟通技能倾向于降低人的沟通认知能力。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惯于用自己熟练的行为方式而不必过多的思考,甚至不假思索的解决问题,这种沟通技能的熟练降低了人们对事件进行思考的要求,从而降低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另一种解释是高水平的沟通技能会降低沟通焦虑程度和心理紧张度,从而减低认知的欲望,使人处于慵懒状态。

(2)沟通认知与沟通倾向。沟通认知与沟通倾向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水平的沟通认知倾向于提高沟通动机程度和沟通焦虑程度。皮亚杰认为,平衡是机体存在的基本条件,动机是认知失衡导致紧张感而产生的张力。人的沟通认知水平越高,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判断越准确,越容易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引起焦虑的可能性越大,沟通的欲望越强;认知水平越低,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越模糊,意识不到彼此认知上的差距,就越容易得到满足,这也减弱了了解他人与被他人理解的动力。

另一方面,沟通倾向对正确的认知判断起促进作用。沟通倾向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为沟通认知提供驱动力量,调动人们认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水平。

(3)沟通倾向与沟通技能。沟通倾向与沟通技能之间只具有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间接作用是通过沟通认知而实现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的沟通倾向程度倾向于提高沟通认知水平导致沟通技能的提高;低动机与低焦虑倾向于降低沟通认知水平,从而降低沟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沟通技能倾向于降低沟通认知水平,从而降低沟通动机与焦虑程度;低水平的沟通技能倾向于提高沟通认知水平,引发高的沟通动机和沟通焦虑水平。

四、结束语

沟通是一门艺术,说话有说话的艺术,听也有听的艺术。说话的人要引起对方的兴趣,而听话的人也要及时地作出反馈,鼓励对方透露更多的信息,只有双方在信息交换的基础上了解了彼此的需要和意图,才能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需讲究策略,应根据沟通客体、沟通内容、沟通情境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

参考文献:

[1]秦丽娜刘烨刘柏青:沟通与人际冲突[J].商业研究,2003,6.37-38

[2](美)马修・麦凯玛莎・戴维斯帕特里克・范宁:人际沟通技巧[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

[3]张淑华:沟通能力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2.4,503-505

[4](美)桑德拉・黑贝尔斯:有效沟通[M].华夏出版社,2002

篇4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in Heyua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new-style prefabricated frame structure.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design level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anti-seismic property of this kind of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from anti-seismic property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node so as to ensure the good long term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抗震性能;新型装配式构件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frame structu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nti-seismic property;new-style prefabricated member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103-02

0 引言

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度、节约资源质量保证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发展非常有利,在解决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能够发挥非常良好的效应[1-3]。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体量的提升,对于建筑舒适性和抗震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地震中出现的大量施工中未做预制板与支承结构连接导致灾难等问题时刻警醒着广大施工从业人员[4-6]。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整体性能上的保证措施,采取新型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发挥结构优势,为城市和业主建设高水平建筑成为该类型结构施工管理人员的自我要求。

1 工程概况

河源市某综合性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00m2,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是三级,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结构安全等级是二级。

该建筑采用经历改良后的新型预制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应用了新型叠合梁、抗震新型节点技术和新型技术叠合板技术等。结构构配件交给工厂全部预制完成,现场施工做到了节能、减排、节水、环保且施工工艺更加顺畅,施工效果良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易于保障,各项资源配置实施优化,确保了建筑的抗震和整体性能。该项目建设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2014年7月11日的M4.2级地震中表现出了预期的抗震效果。

2 预制钢筋砼框架结构施工

2.1 新技术应用

预制梁与框架柱的施工细节是本项目实施前重点分析内容,传统预制梁与柱的连接抗震表现不佳,采用二次浇注施工工艺可以较好地改善这一问题。工厂完成梁预制运输至施工场地,应用较为优越的端头锚固连接预制梁钢筋方法,不再使用传统锚固的程序,减少了此步操作。完成框架主梁装配即可施工次梁,图1所示为该新型叠合梁施工详图。

梁柱节点在装配式结构中作用显著,传统形式的性能表现是该类预制框架结构施工较为薄弱之处,地震性能较差。新型预制结构节点在此基础上着重考虑了施工因素,进行了较大的改良,图2所示左图为该项目中典型的端部节点施工详图,右图所示为该项目典型的中部节点施工详图,项目中统一采用整浇技术,保证节点的完整性能优越。施工采用节点端头钢筋锚固的方法,确保了较快的施工进度,也保证了良好的抗震表现。

图3所示为该项目中应用的新型叠合板施工详图,钢筋配备采用下部双向钢筋与格构钢筋,数量取抗震设计要求。该结构形式中确保预制板同叠合层混凝土良好连接的关键即为格构钢筋的引入,其下部与预制板下部钢筋紧密锚固,顶部锚固叠合板上层钢筋。施工过程中对尺寸需要重点把控,该层混凝土要超过50mm厚,强度高于C30。

2.2 安装施工工艺及要点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标准化生产、物流化传送及专业化安装等优势在施工方面均有明显额体现,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建设者创造了便捷的施工条件。构件在工厂以标准化生产流程运作,精度非常高,一致配筋、截面和系统,对于质量管控更为有利。运输协调自工厂完善的构件至现场,各流程在施工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且变化较小,管理简单且可视化。施工和安装均由专业化团队分工协作,各项顺序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充分考虑远近高低等因素。预埋件是该形式建筑需要重点把控的施工细节,因预制构件精度较高,留设缝隙必须施工准确才能达到安装要求。面层收光是该项目施工的另一个注意细节,振捣好之后的抹面对于项目品质的体现尤为重要,有关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该项目施工期间未发生安全事故,由于保温层与装饰层皆为预制完成,装修阶段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装修过程中的危险性高空作业等情况发生。预制钢筋混凝土提升了施工效率,扩大了施工作业面,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时间的同时体现了其良好的经济效益。

施工过程需要严密把控,确保项目质量。首先,严控预制构件进场关,由于可视化加快了检查进度,但要重点测量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细节,如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一律重新检测、返工、直至达到要求。其次是对柱头的保护和伸出钢筋的处理,需要埋直埋顺等操作,确保施焊便捷。此外,吊装是施工安装要点,要杜绝碰撞事件发生。另外,梁柱钢筋的搭接长度在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密切关注,严格按照图纸或图集执行。还有垂直度、焊接质量、二次浇注混凝土质量等也需要施工管理人员重点把控。

3 抗震性能分析

3.1 结构抗震性能

河源市是地震高发城市,仅受河源―邵武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一项因素影响所导致的结果为,五十年来,该断裂带的河源地区曾发生1962年3月19日6.1级地震,以及4-5级地震46次。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期间均要对建筑抗震性能和整体性能深入思考,确保用户的居住体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历了2014年7月的地震考验,该建筑内业主未受地震影响,舒适性极佳。地震后对现场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未发现明显的地震损伤等情况。

3.2 节点抗震性能

装配式框架结构中存在部分焊接节点,本项目中采用连接侧板。与周边同类项目和其他地震中项目地震表现分析认为,该连接侧板保证了承载能力不随条件有较大变化、变形稳定,成为实现抗震优良表现要素之一。部分强化了底板、侧板及顶板焊接连接的节点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刚度及耗能效应,图4所示为项目施工过程中记录的部分实例。本项目对部分节点进行了纵筋应变、箍筋应变及混凝土应变等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该结构具备较好的节点延性。

本项目中预制楼梯采用分离式楼梯系统,较传统一体式的刚度减少较多,继而增大了结构基本自振周期,降低了扭转效应。施工模拟软件显示该形式在总地震作用和水平地震作用降低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4 结论

该项目建设施工充分考虑了河源地震多发等实际情况,采取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确保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①新型叠合梁、抗震新型节点技术和新型技术叠合板技术对于施工的促进作用明显,保证了建筑整体性能,继而保证了传统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难以达到的抗震表现;②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优越,加快进度的同时对建设成本影响较少,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③经历了2014年7月的地震考验,保证了用户的安全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住宅产业化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微型金融;社会扶贫;覆盖力;平均贷款规模

Abstract:Through conducting an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n farmers who have got loans from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combined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those cooperatives,this paper makes a full-range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unction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Ensh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reach, with the help of SPSS17.0 analysis softwar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unction of MFIs led b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get fulfilled in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MFIs has already shown the tendency of deviation from the“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function. Moreover,backward financial services and single financial products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restricting the society poverty alleviation function of MFIs.

Key Words:microfinance,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outreach,average loan scale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2-0057-05

作为一种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理论上,微型金融的出现可以打破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瓶颈,并实现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然而,在落后的经济面貌、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条件制约下,特别是当商业化成为一种既定的演进趋势时,民族地区的微型金融是否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扶贫功能,从而显著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改善贫困人群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本文试图通过对恩施州土家苗族自治州的调研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下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风、鹤峰6县,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全州8个县市都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内的贫困县。此次调研主要集中在恩施、利川和巴东等3个县市共5个乡镇进行。调研方式主要是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贷款农户以及与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另外,我们还得到当地农信社的支持,获得部分数据。由于农信社在恩施州提供的微型金融服务中占绝对优势,因此,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从农信社获得过贷款的农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问卷202份,实际有效问卷198份。利用SPSS17.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虽然微型金融的社会扶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微型金融已出现偏离其“社会扶贫”功能的趋势。金融服务落后和金融产品单一是制约微型金融社会扶贫功能的主要因素。

一、文献综述

“社会扶贫”是微型金融得以兴起的最大动力。霍赛恩(Hossain,1988)、雷曼尼(Remenyi,1991)、奥特罗和赖恩(Otero和Rhyne,1994)、霍尔库姆(Holcombe,1995)、汉得克(Khandker,1998)和沙玛(Sharma,2002)等学者认为:微型金融的小组贷款和动态激励两大机制的设置,能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穷人缺乏合规的抵押担保所带来的风险,从而能增加穷人的贷款机会并改善其福利;微型金融提供的基础教育、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也能大大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福利。此外,贾宾(Mahjabeen,2008)对孟加拉的研究还表明,微型金融在使穷人的消费、收入以及福利都有较大程度提高的同时,还使贫困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得到降低。

那么,如何衡量微型金融的这种社会扶贫功能呢?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微型金融的社会扶贫功能最终体现在覆盖力(Outreach)上。而在衡量微型金融的覆盖力方面,分别有覆盖深度(客户的贫困状况)、覆盖广度(客户中穷人的数量)、覆盖质量(客户对机构、产品及信贷员的满意度)和覆盖范围(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等指标(见表1)。

其中,平均贷款规模是现有文献中衡量微型金融社会扶贫功能最常用的指标。平均贷款规模增加则表示其偏离了社会扶贫功能的使命(巴特和唐,2001;施赖纳,2002;卡尔等,2007),但平均贷款规模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贷款规模的分布(赖恩,1998);并且,即使微型金融的贷款规模增加,微型金融也仍可扩大对穷人的覆盖(坎皮恩和怀特,1999)。因此,单一的平均贷款规模指标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微型金融的社会扶贫功能。基于此,本文围绕贷款农户首次获得贷款时的收入、首次获得贷款的额度、对贷款利率的评价以及对贷款过程的评价等13个问题展开调研,以期能从覆盖深度、覆盖广度、覆盖质量和覆盖范围四个维度对微型金融的社会扶贫功能进行全方位刻画。

二、统计数据描述及分析

(一)在农信社办理过的业务

这是一道多选题,结果显示,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中,办理过存款和汇款业务的分别只有36.36%和25.25%,没有人选择办理过保险业务,而选择只办理过贷款业务的占到57.14%。

从农信社所办业务来看,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存贷汇”老三样业务上,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那为什么不把钱存到农信社?农户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余钱储蓄;二是农信社没有自动取款机或很少,办理业务不方便;三是办理其他银行卡,在储蓄的同时也方便在城里打工的亲属往家里汇款;四是更信任或者已经习惯在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

(二)首次获得贷款的时间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转折期:一是2003年,农信社初步确立商业化演进的取向;二是2006年,农信社试图在“政策性目标和商业性资本”之间探索出新路径,由此带来农信社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的改变。为了区分这种改变对贷款农户的影响,我们依据首次获得贷款的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分类。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首次获得贷款的时间依次为:2003年及以前(36.7%)、2004—2005年(16.3%)、2006—2008年(30.0%)、2009年及以后(17.0%)。

(三)首次获得贷款时的家庭年均收入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首次获得贷款时家庭年均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18.37%;0.5—1万元的24.49%;1—2万元的占34.69%;2—3万元的占17.35%;3万元以上的占5.10%。以上数据表明,在获得贷款的农户当中,以中等收入的农户(家庭年均收入在0.5 —2万元)获得贷款的比例最大,低收入的农户(家庭年均收入在0.5万元以下)和高收入的农户(家庭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获得贷款的比例相对较小。

调查发现,低收入农户大多从事传统种植业,经济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同时,由于这部分弱势农户偿还能力相对更差而难以加入到贷款联保小组,因此,当地农信社不愿意给这部分农户发放贷款。并且,随着农信社向商业化方向演进,为降低贷款风险,农信社也通过提高贷款条件而将贷款对象锁定为较高收入农户。如当地农信社规定,贷款者必须找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担保才能申请贷款。显然,这一举措将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排除在外。

(四)首次获得贷款的额度和目前的贷款额度

2003年前贷款额度在0.5万元以下的占32.65%;0.5—1万元的占29.59%;1—2万元的占20.41%;2—3万元的占14.29%;3万元以上的仅占3.06%。而在客户目前贷款额度上,调查对象的选择依次为:0.5万元及以下(9.18%)、0.5—1万元(19.39%)、1—2万元(30.61%)、2—3万元(19.39%)和3万元以上(21.43%)。

这些数据说明,首次获得贷款的额度正在不断增大。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户进行生产的成本上升,所需贷款增加;另一方面,农信社的商业化改革使得贷款额度不断增加。另外,从与调研对象的访谈中得知,部分调研对象申请过一次贷款后就再没有申请贷款,因此他们选择的“目前贷款额度”还停留在初次获得的贷款额度。这一结果有可能导致实际新增贷款农户的贷款额度的整体水平被低估。

(五)贷款的实际用途

这是一道多选题。调研结果显示,借贷资金的实际用途依次为:购买化肥、农药和种子等(17.3%)、开展种林和养殖业等(24.5%)、做生意周转资金(30.6%)、教育(8.2%)、房屋修建(9.2%)、临时性支出(如婚嫁丧娶)(7.1%)、其他(12.2%)。

这些数据反映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恩施州农户的贷款虽然主要是用于生产性用途,但消费性用途也占到一定比例。另外,当地农户透露,虽然贷款审批程序较为严格,如信贷员会到实地了解贷款人拟投资的项目,一旦贷款审批下来后,贷款人如何使用贷款并没有受到严格监督,因此,仍然会有很少部分贷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

(六) 对贷款利率的评价

在所有被调查对象当中,认为贷款利率太高了的占9.18%;偏高的占32.65%;合适的占44.90%,为获得更多贷款,可承受更高利率的占13.27%。

这一数据表明,较高的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的借款意向。但我们与部分调研对象交谈中发现,这些人对贷款利率究竟是多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年利率是多少。他们中很多人只是信贷员让他们交多少利息才交多少利息。调研同时发现,与贷款可得性相比,部分调查对象为获得更多贷款,愿意承担更高利率。这一数据说明,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非常强烈。

(七)获得贷款次数

部分学者指出,应将“微型金融机构的客户是否继续使用该服务”作为度量微型金融机构提高穷人福利的一个衡量标准(施赖纳,1999)。因为如果客户继续使用该服务,说明他们获得的收益超过了成本。调研结果显示,69.3%以上的客户获得过两次及以上的贷款。考虑到部分农户存在多次申请但只获得一次贷款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大部分客户都愿意继续使用该服务。

(八)贷款的影响

13.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带来多少收入还背负了债务,27.55%的认为没什么很明显的影响,选择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和增强了家庭未来收入能力的则分别占18.37%和40.82%。

进一步访谈表明,较早获得贷款的农户其贷款主要用来购买化肥、农药和种子等简单的生产资料,并且贷款额度有限,因此对农户的影响有限;而近年来,贷款用途主要用于种养殖业和生意周转金,并且贷款额度不断增大,贷款资金除了做初始资本外,更多的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相应地,贷款对这部分农户就具有较好的正面影响。当然,部分生产失败的农户则背上债务。

(九)还款状况

63.27%的被调查者选择按时归还贷款;稍微拖欠一段时间的占26.53%,而选择能拖就拖的和选择经常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归还的较少,分别占6.12%和4.08%。这些数据表明,整体而言,农户还是值得信赖的。

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贷款农户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一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造成部分农户在短期内无力归还贷款。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多在1—3 年左右,而小额贷款的发放是以年度计算,在这期间农户可能还没有销售产品取得收入而无力偿还。二是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的还款方式没有采用定期还款制度而是到期一次性还清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贷款农户的还款压力。三是我国微型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重放轻管”的错误认识,贷款发放后,部分信贷员不会主动跟踪检查贷款农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而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由于恩施州农信社的信息化工程展开较晚,早期由手工操作时,即使贷款农户有尚未清偿的贷款,其也可能继续申请获得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贷款农户的信用意识。从而导致拖欠款的发生。不过,随着2005年恩施州农信社信息化工程的全面铺开,未偿还贷款的农户将自动被系统剔除而不能再申请贷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信用风险。

(十)对申请贷款过程的评价

对申请贷款过程评价中,认为容易、按规定程序申请就行的占34.69%;认为不容易、得有熟人帮忙的占57.14%;认为难、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的占8.16%;没有人选择“很难,有时花了很多钱还没申请到”。

该数据表明,农民贷款所支付的除了利率这种显性成本外,还有一部分隐性成本(花费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小额贷款原则上是农民申请、相关信贷员对农民授信评级(大队干部协助完成)、评级授信之后农民就可以携带一本通存折、身份证、户口簿到贷款窗口办理信贷业务。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户是否能获得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信贷员是否熟悉。如果很熟悉,则比较容易获得贷款。

(十一)对信贷人员的评价

贷款者对信贷员的评价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满意的。其中,评价满意的占39.80%;一般的占48.99%;差的占9.18%;很差的占2.04%。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对信贷员评价满意的往往是获得贷款比较容易的贷款农户,而部分农户对信贷员的评价不高主要是因为人为造成的“贷款很难”。如一位受访者表示,他想通过农信社贷款来建房,但通过各种正规程序很久后都没有结果。最后,他找到一位和信贷员关系很好的中间人,那位信贷员才审核通过他的贷款申请。然而,在贷款发放期间,信贷员表现出“阴晴不定”的态度,他只好给信贷员和中间人送礼并请客吃饭。他贷款两万元,但贷款过程中,花费了一千多元。此外,还有部分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对贷款政策、程序等不是很清楚,部分信贷员也不情愿给予详细解释,使得一些贷款农户对信贷员的评价不高。

(十二) 最希望农信社做出的改进

除了利率外,贷款条件和贷款额度,以及贷款期限等都可能是抑制农户申请贷款或降低农户对贷款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农户的回答相对分散就可以反映出来:贷款条件更简单些(21.43%)、贷款利率更低些(43.88%)、贷款额度更大些(22.45%)、贷款期限更长些(9.18%)、服务态度更好些(2.04%)和办事效率更高些(1.02%)。

此外,还对“您身边是否有农户申请过但没有获得贷款”这一问题进行过调研。结果表明,仍然有较多农户无法从农信社获得贷款。整体而言,农户“贷款难”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贷款农户及与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座谈等形式,对恩施州从农信社获得过贷款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从当地农信社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恩施州农信社社会扶贫功能的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根据这些统计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一)微型金融的社会扶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总共59.19%的调研对象认为贷款具有正面影响(提高了目前生活水平和增强了未来收入的能力),这一数据为本结论提供了佐证。而且,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44.90%的贷款农户认为现行贷款利率适当,甚至有13.27%的贷款农户愿意承担更高的利率。另外,还有69.3%以上的客户获得过两次及以上的贷款。因此,本文基于调研对象对金融产品评价的视角,得出农信社的社会扶贫功能得到初步显现的结论。

(二)微型金融出现了偏离其“社会扶贫”功能的趋势

首先,从反映覆盖深度的指标来看,即使不考虑调研对象首次贷款时间的影响,无论是首次获得的贷款额度,还是目前贷款额度,或平均新增贷款额度,调研结果都表明,这些数据都正在偏离其“额度较小的,适合穷人需要”的初衷。其次,从反映覆盖广度的指标来看,首次获得贷款时的家庭收入主要是集中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而且,与农户的座谈发现,贷款用途和投向也正从单一的农业向农业、商业和种养殖业发展,也说明农信社正在偏离其服务于“低收入家庭”和服务于“弱质产业”的初衷。

(三)金融服务落后和金融产品单一是抑制微型金融社会扶贫功能的重要因素

调研结果显示,在对申请贷款过程的评价中,分别有57.12%和8.2%的贷款农户认为贷款难和很难;而在对信贷员的评价中,评价满意的只占到39.80%。这些数据说明大量贷款农户对微型金融及其信贷员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金融服务落后的一个间接证据是,微型金融的目标之一是在服务于农户的同时对其进行“金融培训”,最终使广大农户成为“信用毕业”的“银行化”客户。但从贷款农户的还款状况来看,很显然,微型金融还需要提供更多质量更好的金融服务来培训广大农户。此外,从反映覆盖范围的维度,调研结果也清晰地显示出,广大农户在农信社的业务办理还非常单一。因此,如何设计出科学灵活易于操作且能满足农户需求的,包括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在内的整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微型金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Gaamaa Hishigsuren.Evaluating Mission Drift in Microfinance: Lessons for Programs with Social Mission [EB /OL].http:///cgi/content/abstract/31/3/203, 2007。

[2]James Copestake.Mainstreaming Microfinance: 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r Mission Drift?[J]. World Development, 2007, 35(10).

[3]Roy Mersland.Microfinance Mission Drift?[J]. World

Development, 2009, 38(1).

篇6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媒体、面向对象、系统集成和数据库等领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形式。近年来,各地高校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建设信息化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日益复杂的异构化网络分布式环境中,采用分布式结构开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新的课题,它的研制和使用对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以及高校的对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1、系统现状及特点

1.1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现状

随着中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对信息系统平台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许多高校已自行开发了针对实际问题的信息系统,不过应当注意到,现阶段国内信息系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传统的工程开发造成对系统应变适应能力和系统互连能力的制约,使得类似系统不断重复开发。由于早期开发的系统应变适应能力不强,面对新的流程或功能改变,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添加或改变,不得不重新再开发,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2)信息系统由“有路无车”现象变成“交通混乱”现象。由于早期的网络规划不适应新的办学规模,遇到师生集中使用时段易造成网络拥堵,系统瘫痪,造成使用上的极大不便。

(3)信息实时性差,造成系统之间信息资源无法交换和顺利查询,作为学校不易统一有效地管理这些信息,尤其是掌握信息的准确性且及时形成反馈,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1.2 分布式软件系统特点

分布式软件系统(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处理的软件系统,是在由通信网络互联的多处理机体系结构上执行任务的系统[3]。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分布式系统主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系统内具有大量独立的、自治的和可通信的CPU;二是对用户来说,该系统就像一个单一的系统。可以将这两个本质特征归纳为分离性和透明性。分离性是分布式系统固有的性质,它要求有通信能力、系统管理能力和实现统一性的技术。透明性是指对用户和程序员隐藏分离性,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处理机的集合。透明性是分布式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影响系统软件设计的主要因素[4]。此外,分布式系统还有一些其它特征,如并行性、模块性、高性能、经济性、灵活可靠等[5]。

2、结合分布式结构的新一代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高校教务管理的一般需要,采用Client/Server(简称C/S)和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开发思路。将整个系统划分为校级教务、二级学院教务、网络入户教师网上办公3个级别。其中,校级教务、二级学院教务采用C/S方式。校级教务面向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部门,主要对教务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以及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二级学院教务侧重对本学院的教务数据的录入、查询、打印等。校级教务和二级学院教务功能划分相同。网络入户教师网上办公和学生使用B/S方式,通过学校机房或家庭入网机器使用浏览器进行成绩输入、修改、查询等工作,使得客户端的维护工作量几乎为零。

传统的二层C/S和B/S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局限: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至广域网或Internet,无法适应现今高校多校区大规模的情况;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端。因此,本文对三层C/S和B/S结构进行研究及应用。

三层C/S和B/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由于在这种形态中三层是分别放在各自不同的硬件系统上的,所以灵活性很高,能够适应客户机数目的增加和处理负荷的变动。例如,在追加新业务处理时,可以相应增加装载功能层的服务器。因此,系统规模越大这种形态的优点就越显著。

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本系统由多个二级学院客户端及网上教务系统不定时并且独立向系统提供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但同时,大量的数据源增加了系统的负担,尤其当学生集中选课或教师集中登录成绩时,对系统的通信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由于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需要,要在局域网内及Internet多个客户端同时查看数据,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处理多个数据源、多个客户端的情况,通过分布式系统结构对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结合有效的通讯组网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矛盾。

图1为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可实现三套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第一套为应用服务器/数据源服务器,第二套为客户端/数据库服务器,第三套为网络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它们之间独立运作,各司其职,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服务器的工作强度和提高其网络通信和逻辑计算的安全稳定性。

局域网由各级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而成,整个局域网遍及高校各校区,包括校教务处及所有二级学院。各个数据源通过各层交换机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教学数据。数据源,包括二级学院客户端及网上教务系统,根据统一的通信标准如Modbus/TCP和HTTP协议与客户端进行通信。而这里,作为客户端的机器则是系统的核心——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数据源设备的数据采集并实时处理后,将重要参数保存到数据库,供用户终端查询、打印等。因此,各个数据源服务器对用户终端来说是屏蔽的,用户终端只需要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而应用服务器负责与各个数据源通信获取参数。这就利用分布式结构的透明性和分离性,一方面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另一方面避免多个客户端同时向数据源服务器要求相同的数据,大大减少了数据源服务器的网络通信与响应压力,由应用服务器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整合后,以效率最优形式下发给数据源服务器。采用此种拓扑结构对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效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图1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2.2 系统三层C/S结构

采用三层C/S结构的教务管理系统,有别于传统的二层C/S结构,将关系数据库独立出来,作为整个系统的后台数据容器。应用服务器是本系统的核心,它连接了远程数据源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各个客户端。应用服务器作为三层结构中的逻辑运算层,与其他各个服务器和设备的网络通信方式如(图2)所示[6]。

三层C/S结构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原来的数据层作为DBMS已经独立出来,所以关键是将表示层和功能层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程序,并且要使这两层间的接口简洁明了。其中表示层配置在客户机中,而数据层配置在服务器中。值得注意的是:三层C/S结构各层间的通信效率若不高,即使分配给各层的硬件能力很强,其作为整体来说也达不到所要求的性能。此外,设计时必须慎重考虑三层间的通信方法、通信频度及数据量。这和提高各层的独立性一样是三层C/S结构的关键问题。本系统这三层功能分割明确,程序独立运行。

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用于检查用户从鼠标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负责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尽可能简洁,用户检索数据时,将有关检索要求的信息一次传送给功能层,而由功能层处理过的检索结果数据也一次传送给表示层。避免进行一次业务处理,在表示层和功能层间进行多次数据交换,降低通信效率。

数据层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就是RDBMS。因此,系统采用SQL语言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

2.3 系统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尤其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而言,信息的失窃或篡改常常给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本系统从网络通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计算机病毒的防治5个方面提供安全保障[7]。

(1)网络通讯。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将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建立在虚拟子网内,只允许安全的网络协议通过,其他如FTP,TELNET 协议限制执行。这既能解决非法访问又可缩小广播风暴。教务处内部各科室(包括各个校区)在校园网网管系统的支持下组成虚拟网(VLAN),教学事务处理在虚拟网中进行。

(2)操作系统。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功能,对操作系统的用户、用户组及其访问权限作严格的规定。关掉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服务,如Telnet,Ftp,Send-Mail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服务器。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强大的安全功能,如数据库帐号、数据库视图、帐号操作权限等对访问进行控制。采用数据维护触发器记录操作信息、操作时间,提供数据修改踪迹查询等。

(4)应用系统和应用服务器。利用应用系统的安全机制,如对可动态设置的使用人员的部门、应用权限等属性进行控制,可有效地防止从应用系统的客户端非法进入系统。软件开发采取分布式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后,可在应用服务器上施加基于角色的安全控制,可以添加自定义的安全控制组件,实现更深入更细化的非正常访问阻挡。由于用户必须通过应用服务器访问数据库,因此在应用逻辑和物理连接上,实现外界与教务数据库的隔离和控制。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主要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采用硬件和软件进行防范。

3、结语

本文通过分布式系统结构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用三层C/S和B/S系统结构,结合有效的组网方法,提高了系统的通信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系统的网络资源,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从多方面入手,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结合分布式系统结构与三层C/S和B/S结构优点,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节约成本,为新一代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向。

利用该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在我国某高校测试,与其老一代系统相比,查询相同数据时间缩短了50%,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已在该校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海峰,黄新志.基于多层分布式结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

[2]玛乃错.分布式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

[3]陈亮,廖文和.分布式结构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与自动化,2002.

[4]李文军.分布式对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86

[5]何炎祥.分布式操作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0.

篇7

从以上研究情况可以看出:第一,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研究目的或是学校教育、后续教育,或是满足企业需要。目的不同,构建体系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第二,关于能力,通常指胜任能力,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莱尔•史班瑟所指出的——胜任能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这说明动机、特质与工作绩效具有高度因果关系,它们是个人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企业重在甄选具有这样核心特质的人才。

国外会计人员能力评价体系借鉴

美国是最早对会计人员能力进行研究的国家,196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知识框架》,1999年又《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采用能力要素法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三部分,其中人的发展、沟通技能、分析性技能等被认为是高机会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稳定性,可以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2003年的《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提出,胜任能力包括行为技能、态度、智力能力、广阔的企业视野、技术知识和功能性技能。其中态度包括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而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正直公正的态度则是会计师至少要具备的素质。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在会计师职业发展手册中,按照功能分析法将能力分为商务管理和技术、领导才能、人员管理、个人更有效的工作四类。同时会计师可以根据其所承担的角色不同对特定的能力进行删减或增加。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图》,采用功能分析法列示了职业会计师所应具备的147项能力。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特许会计师能力图》和《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指出,通用的会计师胜任能力应该包括个性特征、道德行为和职业观和职业技能三部分。个性特征包括创新、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等,道德行为和职业观包括保护公众利益、公正与正直、保密和独立等,职业技能包括交流、生成计划和信息、问题解决和检验计划和信息等。从国外的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研究可以看出:英国和加拿大基于功能分析法从实际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对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要求,强调以工作成果来体现胜任力;美国认为会计人员的能力是以学习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胜任能力是能力投入的结果,能力的培养对于工作的胜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注重能力要素法在胜任力体系中的运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则认为对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的研究可以融合使用能力要素法和功能分析法。本文对企业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研究结合加拿大和美国的方法,将会计人员职业生涯分为准入、工作和后续教育三个阶段,在工作阶段强调通过工作结果体现能力,在准入和后续教育中则注重能力的培养,建立全面客观的能力体系。

企业会计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篇8

首先,完善档案编制的相关制度。目前在工程档案的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难以做到依法管理、依规编制。因而有必要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功夫,这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对于编制程序与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的过程中,应当在标书与合同中添加关于工程档案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二是构建档案的临时检查规范。这种制度体系应当由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进行领导,进而将档案编制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融合进来,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编制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三是配备必要的工程档案编制与管理体系。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管理单位,都应当设置专兼职人员岗位,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合作,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确保落实好档案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其次,完善档案编制的责任体系。建设、施工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自觉履行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的职责。建设与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的重视程度,是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是否完整、准确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竣工档案及竣工图的收集与整理。施工单位要在布置施工任务的同时,安排布置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与编制工作,确保竣工文件的形成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验收交接与建设工程档案同步交接。对于设计修改较多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竣工图的修订编制工作。

(二)强化组织宣传工作

一是在工程档案编制中加强倡导职能分析。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主要是以档案编制者职能为出发点,因此了解档案来源的职能内容与性质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也即在现行以内容为主、职能为辅的编制方式中,职能分析成为形成档案编制和保存决策的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倡导职能分析的作用与功能,让档案编制人员了解其对档案编制与保存的重要性。其次,在实际的档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工程不同工作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编制。在这种背景下,工程档案编制过程中,有必要在编制规范中明确工程内容的类别,从而以指导具体编制工作的有针对性。二是强化档案编制部门的主动权。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档案部门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行政程序上的限制外,档案部门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编制工作的进行。基本来看,档案部门通常会认为自身对具体的施工业务知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在档案编制的内容上扮演积极的功能。此外,档案部门也会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只是一个档案保存单位,只要确实保管好业务单位所需的档案即可。再加上档案部门也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人员并不重视他们,在工程组织内部的地位低微,更使得档案人员认为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都不如具体的施工单位重要。尽管外在因素能够限制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但档案人员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因素,积极加强本身在工程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加强与业务单位人员的合作,多加培养对工程业务专业性的了解,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争取在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主动权,这也可以使其在工程组织内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三)提升档案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协助工程档案人员建立工程内部的职能轮廓。除强调和倡导职能分析的重要性,改变编制标准重点外,档案部门还应制订相关的分析方法或策略,积极协助各施工团体进行本身的职能分析工作,并进而将这一工作与档案编制工作相结合。此外,档案部门还可扮演协调的角色,借助协助各施工单位建立职能轮廓,从宏观或全面的角度提供可能的全面保存建议,让各施工单位除从本身的角度思考档案的编制之外,还应从企业整体的立场着眼,决定其档案编制的优先级。二是推广档案专业培训与教育。普遍说来,工程档案人员的档案编制意识薄弱,并且对工程价值的内涵、形成过程与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上无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因此,加强工程档案编制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之认识到档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为工程提供施工上的参考,更要为日后的相思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建议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开办相关课程,提供工程档案人员更多进修的机会,来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也建议档案管理部门与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合作,通过设置学科的方式,在正式教育机构当中培育更多的工程档案编制专业人员。

(四)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档案编制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的突出体现是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来对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编码、储藏等工作。这种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编制的效率。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做好防火墙技术,避免档案信息资料的外泄;二是提升员工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从而能够确保各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

(五)结语

篇9

20世纪90年代,智能分析技术的雏形产品已在相关行业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分析技术已逐渐成熟,也完成了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变,并随着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的提升,智能分析技术已在公安刑侦、金融证券、统计科学、市场营销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司法行政作为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法律从业人员和管理对象的政府机构,集服务与监管为一体,其信息化进程对整个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如今,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先进技术为政务信息化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服务社会管理,是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发展还不太平衡,信息化在司法行政系统的覆盖面、融合深度和应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层面,有些仍然停留于基础的信息统计、关联分析等,工作的智能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大数据分析应用成效还不明显。例如,对于监狱管理工作,大部分监控系统仅可以提供监控图像,是否存在管理漏洞需要人为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人作为监控者,受自身的体能、思维、环境等各种因素制约,实时监控能力还存在很多局限,使视频监控系统存在报警精确度差、误报和漏报现象较多、报警响应时间长、录像数据分析困难等缺陷,整个系统安全性和实用性降低。只能用于事后取证,无法起到预防、预警的作用。而利用智能分析技术中的监控技术,可以通过对整个监狱所在区域的监测,设置违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并将异常目标的位置标注出来,以此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辅助解决方案[3]。因此,智能分析技术在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推动服务型、实战型司法行政机关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智能分析技术引入司法行政业务监管中,并阐述具体用例和利用效果。

2智能分析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是智能分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摄像机场景中的背景和目标分离,利用事先建立的应用模型和多种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并判断场景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为用户提供判断依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建立不同的场景模型,生成在场景中出现不同状况后联动相应报警事件的规则。通过这种规则来对视频进行分析和判断,自动发出报警,输出联动信号,提示用户做出相应操作或根据报警场景采取相关措施[3]。在大规模监控系统的使用中,智能分析技术可以辅助监控人员开展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防止视觉疲劳带来的监控漏洞。可以使监控系统由事后的追溯变为事前的预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当智能设备报警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报警联动,如联动视频监控平台、电视墙以及自动转发到上级单位。实行联网监控,改变了传统本地监控的方式,满足集中管理的需求。而且,可以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上进行改造,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由于基于标准的网络技术,系统扩容非常方便,而且没有数量限制[4]。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涉及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网络通信以及海量数据管理等技术。通常可以分为几部分:运动目标的识别(运动检测技术)、目标跟踪、行为理解(行为识别技术)等。本章节具体介绍上述几种智能分析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2.1运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运动检测是把视频中的变化的区域与背景图像精确分离出来,即正确分割出运动目标区域或轮廓,从而自动发现并跟踪出现在目标区域的运动目标,精准地对目标进行分析,并在原图像中验证,得到运动目标和其运动轨迹[5]。应用在司法行政领域中,可以结合监舍内部的监控摄像头,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自动检测。一些区域为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可以设置安全区域,来检测是否有人、物体或车辆进入预定区域,保护某些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进入或离开的场所。在监狱中的一些区域,比如操场、劳动场所等,为防止服刑人员或其他外来人员进入,可以设置安全区域,对该区域进行检测。当这些区域在禁止时间出现运动目标时,报警系统会发出报警通知,通知狱警。通过运动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服刑人员是否存在自残、脱管、打架斗殴、倒地等一系列异常事件,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如图1所示。图1基于运动检测技术的区域性预警示意图监狱等可利用运动检测技术,结合指纹考勤、面部识别、移动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对服刑人员的全方位精准管理,准确采集罪犯从入监到出监的各类基础信息,以及及时汇总服刑改造期间每天产生的服刑动态数据,为每名服刑人员都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通过检测返回的数据,准确掌握与判断服刑人员的改造情况、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有效提升监狱管理和罪犯教育成效。监狱综合管理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目标跟踪技术及应用

目标跟踪是通过对摄像头、手机、手环采集到的图像、位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目标在每帧图像上的二维位置坐标,并根据不同的特征值,将不同帧中同一运动目标关联起来,得到各个运动目标完整的运动轨迹,也就是在连续的视频序列建立运动目标的对应关系[5]。目标跟踪技术可用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由于目标人群的流动性强,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采用目标跟踪技术,结合手环等定位手段,可以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以及活动信息的监控。同时,通过对其入住酒店、网吧、进出港等信息的综合分析,确保可以随时监控到问题目标对象。通过目标跟踪技术获取数据,数据分析平台利用重新犯罪、脱管失控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脱管失控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堵塞管控漏洞。如通过对目标群体的定位,可以发现个别目标的位置不在其规定的活动区域。当发现目标出现异常情况时,管理人员收到系统自动报警信息,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些目标,调取目标出现特定地点的视频监控,并及时与之联系和沟通,掌握其行动异常原因,降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概率。社区矫正人员行动轨迹追踪界面如图3所示:

2.3I2可视化分析工具及应用

传统的数据分析和调查往往采用人工分析的手段,或是复杂的数据统计报表等。这种人工的分析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难以发挥理想的作用和成效。例如分析的数据和信息通常分布在许多不同的数据源,信息量大且缺少关联性,并且人工的分析手段,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技能,很难在一个大组织中进行经验的共享和传递,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I2系列产品是一款专门为调查、分析、办案人员设计的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图形,为分析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实体关系图。同时,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分析算法和分析工具,帮助分析人员快速找到线索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识别、预测和阻止犯罪、危害社会安全等行为。I2软件不同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之处在于,首先将大量存在于组织内的各类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图形方式描述和展现数据和数据间的关联。进一步运用众多图形分析方法(关联分析、网络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等)来发现和揭示数据中隐含的公共要素和关联。简而言之,通过I2软件,将大量的、未知质量的、低关联性的、低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少量的、易于理解的、高关联性的、高价值的情报,从而为分析调查工作提供帮助。I2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和解决方案基于一个基本逻辑,即“一幅图表胜过千言万语”。这种可视化的展现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调查工作的效率。在司法行政领域中有多种应用场景和维度,例如作为司法行政系统主要业务之一,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多元调解”体系的基础。在调解工作中,I2可以提供强大的可视化能力和关联分析功能,将数据信息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同时,基于已建图表,利用各种图表分析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出数据中的公共元素和深层关联信息,建立热点分析模型。一方面,在纠纷调解和处理中,通过采集调解双方身份信息,建立关联模型,将数据以可视化的图表展示出来,找到各个关键节点的关键人物或事件,针对这些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层次的问题分析,然后与矛盾双方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调解矛盾。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可利用I2智能分析工具对全省或局部地区的全部矛盾纠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全部案件的发生地区、类型等共性维度的关联,直观展示出矛盾纠纷高发的地区和案件类型,从而准确定位矛盾纠纷多发区和热点类型(如图4所示),及时挖掘并化解隐患[6]。图4矛盾纠纷高发地区、高发类型可视化分析图此外,在具体的案件层面,I2工具通过纠纷涉及的当事人职业、当事人经济情况、当事人性别、纠纷类型、发生地区等信息,将案件与案件进行关联,并结合预先设定的规则(如将涉及人数10人以上、涉及金额5万元以上的定性为重大矛盾纠纷;将某地区设定为贫困地区等),智能地将可能存在的重点案件标注出来,给数据分析人员以预警和提示。例如,在同一地区同时有十起以上经济纠纷都关联到了同一纠纷当事人,并且纠纷总额较大,系统提示调解员及时介入、深入了解,避免爆发或民转刑案件发生。隐患可视化分析图如图5所示:除了应用于人民调解工作外,I2智能分析技术还可对司法行政业务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通过使用I2软件,可充分挖掘业务数据价值,为全社会的法律风险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可通过I2工具,对公证业务中的民间借贷公证事项和办件数据等进行分析,建立民间借贷分析研判模型,科学判断民间借贷违约风险,及时将资金链断裂、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等隐患向党委政府和金融机构预警,为全省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例如,通过民间借贷分析模型,发现南京市某居民,在近5年内向100多人进行过融资,存在非法集资的隐患。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应及时通报金融部门,加强对其资金账户的监管,避免群众财产损失和发生。

3结语

智能分析技术是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分析技术,能够过滤掉无用的或干扰信息,抽取与分析关键有用信息,快速准确地找到关联关系,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返回分析结果,并发出警报或触发其他动作。通过在一体化智能平台中增加智能分析模块,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推动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和事后及时取证的工作目标,有效增强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7]。司法行政的发展与智能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真正有用的分析技术必须是建立在超大量用户使用数据的建模分析基础之上。目前,智能分析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智能分析技术与司法行政的融合,全方位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为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晓刚.浅析智能高清视频分析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10).

[2]卓伟.论智能分析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与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4).

[3]高贝.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行业化开发势在必行[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2(18).

[4]李冬芬.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5]尚青青.多场所多路高清视频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6]陈红.智能分析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趋势[J].中国安防,2014.

篇10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就要接近尾声了,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不仅在知识上面成长了许多而且在为人处事上面也有所提高。因为步入社会了,生活会逼着你去适应这个社会,所有的不懂的,在生活中都会慢慢的学会。实习充实了我的学习生活,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体验的知识。对公司的一切由陌生到渐渐熟知,我也成长了并成熟了许多。公司人比较少,也正因为这样,大家相处的也比较轻松,简单,没有界限明显的上下级关系,使得大家的工作氛围比较愉快。通过实习,我感触颇多,得到许多新的认识,对许多问题多了深一层次的思考。下面我为我的实习开始做个粗略的总结,简单地总结我这几个月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

最初总是看完邮件后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总要被动的等安排;慢慢的,通过一步步的学习,逐个环节的了解,现在,看完邮件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能主动去完成的,这样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很多。我想,进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通过与大家的沟通,使我融入了这个集体之中,对我们的产品和业务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出差到工厂,对产品的制作流程和材料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工作中学到很多,也锻炼了自己。尽管有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没有专业的产品知识和业务能力去和客户、工厂沟通,沟通能力不够,处事不够成熟,在遇到突发问题时,不能冷静独立的解决,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另外,自己有时候还是会松懈,有一定的惰性,不太主动的去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够,只满足于完成当前的工作,而不会长远的看待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克服。人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如果停滞不前,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在单位的实习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实用的外贸技能,实践和巩固贸易知识,熟悉外贸业务,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外贸进出口流程, 为即将的就业打牢基础。 二、 实习时间XX.11至XX.6三、 实习地点

南京x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南京市xx路xx号xxb座xx室)

四、 实习单位和部门

南京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业务部门

五、 实习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所学知识与国际贸易实践,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写传真、书信。掌握外贸术语,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