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科学治疗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的科学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的科学治疗

篇1

关键词:作业治疗;心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22-02

一、心理学课程在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最早起源于精神疾病领域,在实践中通过适当的工作、劳动和文娱活动等来调节某些患者的身心状况。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各医学院校陆续建立了康复治疗学的正规教育,并逐渐规范完善,形成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分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的界定,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障碍的功能恢复[2]。综合现代健康理念与“全面康复”的观点,心理与社会因素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作业治疗的核心理论架构“人-环境-作业模式”也强调“人”在作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二、作业治疗教学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模式、方法及实践操作。[3]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借鉴同类先进院校的经验,康复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康复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和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中的心理学基础部分。[4]

1.康复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康复心理学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各种类型及年龄阶段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手段,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康复中患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从而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

2.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主要介绍人类正常的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在作业治疗实践中的评定,使学生掌握人类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行为评定的实施和操作过程,解释和分析作业治疗实践中评定结果的本质。

3.精神病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病学通过课堂讲授和精神病院实地见习,使学生掌握精神分裂症和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的病因、诊断、分类、特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为进一步的心理障碍的作业治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通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做出完整详细的作业评估,应用相关的作业治疗理论和技巧,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最佳的作业治疗,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从专业层面促进以实证为本的社会心理康复,开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累自我学习的经验。

三、心理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调整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与规定,康复医学院作业治疗教学体系分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指定选修课,并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其中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安排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见表1、表2)。康复心理学原本被设为指定选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授课。作为一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康复心理学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康复心理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理应在康复医学的领域中体现其特有的价值。[5]经研究和讨论,将康复心理学调整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方向和作业治疗方向)的全体学生,安排相应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学时,让他们在刚开始接触到康复医学时就能从概念和初步实践两方面渗透“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具体的康复治疗技能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两门紧密相关的课程,精神疾病是纯理论课,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在精神疾病对各种类型的病患做了系统介绍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也经历了较大的改动。原本在教学计划中,精神病学被列为专业课,并与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经第一轮教学后发现,因为两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进度表上没能达到良好衔接,使得学生在上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时,对于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还略显模糊。

四、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均以作业治疗专业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作业治疗基本精神,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课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电教、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授,针对各章应掌握和熟悉的内容精讲、细讲,了解内容粗讲。实践课20~30人一个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播放心理治疗录像、心理评定量表测定、治疗手段模拟演练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课堂讨论采取小组讨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约4~6人,可进行PBL教学,并采用个案研究、指定作业、文献回顾等形式,教师作为课堂引导和监管者,给出学生临床病例,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开放性讨论。如在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让学生对某种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损及残疾、患者作业活动能力的下降及社会参与性的缺失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及家庭跟进措施,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旨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口语表达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亲自示范操作,学生进行模拟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医患沟通技巧等,提高工作和实践能力。另外,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汇报,使学生能紧跟专业发展前沿,拓宽专业视野,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所有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外,均听取来自教学督导组及同行业专家及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来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学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具有作业治疗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在考核上,心理学的几门课程的成绩均按照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原则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笔试、操作考试、课堂表现、报告演讲表现等方式。

五、结语

本文结合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分享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方式,并就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做了思考。遵循人类学习规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考虑到课程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对课程的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其逻辑基本符合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学课程的完善还需进一步在教学方法、资源、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如何更大限度地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完善作业治疗专业教学体系,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2]胡军.作业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潘翠环,陈艳,叶正茂,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34-238.

篇2

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

认知疗法是由贝克(A・T・Beck)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贝克是常年从事精神分析的治疗者,他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注意到在抑郁症患者的头脑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消极观念,这些消极的想法导致他们消极地甚至悲观地看待自我、他人以及周围的事物。这种现象启发了贝克提出了有名的认知疗法。

贝克接受了社会学习论者的观点,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是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外界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个体时,对于外界的信息,个体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反映,进而作出特定的行为。他认为对于作用于个体的同样的刺激,由于不同人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认知的差异。个体认知上的差异引发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比如,同样的场所――医院,小孩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这是个可怕的场所,“进到里面就可能打针”。小孩会哭闹,逃避进医院。而有些老年人也认为这是个可怕的地方,可能是“通往地狱之门”,但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坚持走进医院配合治疗。这样,不同人的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影响人的行为。由此贝克推知,异常的认知是产生异常的情绪和行为的原因。贝克认为治疗师治疗的关键是找到引起异常行为的异常认知。对于产生异常认知的原因,贝克认为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一种用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共同感受,它常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当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后,会结合个体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的信息不能作出适当的解释和评价,就会产生错误的认知,那么这种错误的观念就会引起不适应的行为。贝克归纳出了不能正确操作共同感受这一工具的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产生了自动化思维,自动化思维是指在接受外界信息后,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许多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模糊的、跳跃的,就像是一些自动化的反应一样。

在自动化思维中,存在着大量的负性的自动化想法,如消极看待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否定自己的成就、价值和能力;消极解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设定的目标总是过高,对现实估计过低,当目标没有实现时,总是倾向于把原因归于自身内部,认为能力不够,过于自责,消极地看待未来。

不能正确操作共同感受这一工具的另一个原因是错误的规则。贝克认为人们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规则,个体依据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他的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当的行为。

在学校情景中引起学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很多是由自动化思维引起的。贝克指出,自动化思维是一些个人化的观念,是由一个特定刺激引发导致的情绪反应。他坚信有情绪困扰的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比如错误思维,在信息不足时或在错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不正确的推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任意推断:在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下便任意下结论,或者对某件未完成的事或未实现的目标想到最糟的情况。如:“有个同学从身边经过,没有和我打招呼,我认为他对我有意见”。

(2)过分概括:以偏概全。比如“我这次英语没有及格,以后就再也学不好了。”

(3)选择性概括:根据整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下结论,不顾整个背景的重要意义,也就是依据细节下一般性的结论。如“我没有敲门就闯进老师的办公室,真是一个不礼貌的学生。”

(4)夸大或缩小(扩大或贬低):任意夸大自己的失误或缺陷,贬低自己的优点或成就,过度地强调或轻视某件事的重要性。如“历史课,老师提问上节课的内容,我没有回答出来,老师会把我当成不努力的学生。”

(5)极端化的思维: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无的二分方法,在看待事情时,采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等这样极端的思维,不会变通地解决问题。如:“除非我考第一名,否则我就是个失败者。”

(6)个人化归因:将外在的一切不幸都与自己联系在一起,认为是自己造成的,因而内疚自责。“老师今天心情不好全是因为我今天表现不好。”

二、认知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适用性

学校心理辅导是教师根据前来求助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等形式,在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长。

1.认知疗法采用的策略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目的

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或者说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同时学校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和自主地把握个人的命运与独立地承担起责任的主体精神。而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帮助求助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当事人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

2.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适合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

学校心理辅导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个体辅导、小组辅导、活动辅导和教学辅导四种形式。认知疗法治疗过程属于个体辅导,包括四个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教师和求助者对求助者存在的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

(2)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在此过程中要使当事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

(3)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要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

(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求助者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

3.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适合使用认知疗法

在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主要针对两类人群展开: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二是患有学习障碍、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及各种特殊障碍的心理偏常学生。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已经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运用认知疗法针对他们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进行矫正,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认知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张洪(化名),女,12岁,四川映秀中学,初一学生。地震前在班级担任班长职务,性格外向,工作积极,成绩优秀。组织协调能力强;在同学的眼中是合格的班干、学习的榜样。班级中各项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曾多次获得校内外活动的多种奖项。地震中,学校倒塌,一群孩子压在废墟瓦砾中的时候,学生们互相鼓励,张洪是最坚强的一个。可渐渐地,没有了周围同学的声音,她也曾试着呼喊同学的名字,但没有应答,由于害怕,就再也没有去叫。张洪被救出后,经检查发现她的身体各个器官均完好,只受点皮外伤,家人也都没有伤亡。但是她地震过后却像换了个人一样,每天上学放学要求父母接送,来到学校也担当不起班长的职务,就连上课喊“起立”这个最简单的工作都胜任不了。胆小、脆弱,遇事退缩。

篇3

关键词:高血压;抑郁症;欣舒颗粒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由于高血压迁延不愈,生理和心理受双重压力致使多数患者易出现抑郁症,而抑郁症又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因此二者常相互影响。笔者采用具有舒肝解郁、健脾养血功效的欣舒颗粒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症,以观察其对血压控制水平、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10月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7~65岁,平均(54.21岁±7.35)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4.79±6.75)。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⑴西医诊断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疾病障碍诊断标准[2] ;HAMD抑郁量表前17项评分17分。⑵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高血压和抑郁症诊断标准;②配合治疗方案,病例观察期间未使用规定外其他药物;③能坚持1个疗程(4w)的治疗,并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⑶排出标准:①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精神病患者;②滥用酒精、药物者和应用精神活性物质者;③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不按规定用药及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高血压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结合患者具体状况个体化治疗。

1.3.2研究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欣舒颗粒,组方:柴胡10g,杭白芍15g,当归10g,茯神15g,白术10g,丹参15g,酸枣仁10g,远志10g,煅龙牡20g,五味子6 g,桑寄生15g,炙甘草6g,石菖蒲12g,琥珀3g。1剂/d,分早晚2次冲服,2w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①安全性检测:治疗前后一般项目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②疗效性观测:每日记录2次血压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对患者评分。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在中医属"眩晕"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多因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气滞血瘀,郁而化火,火盛伤阴,肝阳偏盛,浮动上亢,发为高血压;中期火盛伤阴,因肝肾同源,肝阴依赖于肾阴的滋养,肝阴亏必及肾阴,致肝肾阴亏,阳亢于上,阴亏于下;后期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且肝气郁结,不但导致情志的郁结,还可以生痰、化火、动风,表现复杂出的临床证候[3]。临床表现为轻者如坐车船,飘摇不定,闭目少顷即可复常;重者两眼昏花,视物不明,难以站立,头痛欲裂等。抑郁症在中医属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为主要临床表现[4]。二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景岳全书・郁证》有"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之分,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是二者兼有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证治汇补・郁证》"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中医学认为治郁先治气,调气先治肝,以疏肝解郁法治疗抑郁症已被很多中医专家临床应用,并已取得可靠临床疗效[5]。

有研究表明[6-8],抑郁情绪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也可出现抑郁情绪障碍,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死亡率增加。本研究从临床需要出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高血压合并抑郁症,其中欣舒颗粒为逍遥散减去生姜、薄荷,加酸枣仁、远志、丹参、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桑寄生、石菖蒲而成。通过观察和分析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血压控制水平、HAMD抑郁量表积分,得出以下结论:欣舒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欣舒颗粒对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找出最佳配伍,揭示其药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4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3]彭丽莉,史大卓.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0,29(7):535-537.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65.

[5] 姚淮芳,王金凤,张叶祥.欣舒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185-187.

[6]Cohherr cole SA,Kaufman KG.Major depression in physical illness: diagnosis, prevalence,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a ten year review: 1981-1992[J].Depression,1992,1:181-204.

篇4

关键词: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

缺血性心律失常属于常见心脏疾病并发症,该病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以及心力衰竭症状的主要原因,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具重要临床价值[1]。本研究选取143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43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2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7:35,年龄55-80岁,平均(60.36±5.63)岁,病程1.12-4.23a,对照组71例,对照组男女比为36:35,年龄56-81岁,平均(61.23±5.57)岁,病程1.23-4.32a。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2,100mg)25 mg/次,2 次/d。研究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9g/袋)治疗,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予以连续1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分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评定,其中显效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或者基本消失,且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减小超过90%;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好转,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减小50-90%;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出现改善[2]。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痛、头痛、食欲不振等[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相关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相关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61%显著比对照组87.32%高,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P

表1两组疗效[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两组的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显著比对照组14.08%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的不良反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缺血性心律失常与自律性增高、折返激动等相关,本病可诱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交界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为室性早搏。多数情况下,倍他乐克系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起始药物,而且大量的研究数据均证实此类药物可作为冠心病2级预防基础用药[4]。本研究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32%,证实美托洛尔在临床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方面具一定效果。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临床总有效率为98.61%,表明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更具有临床价值。上述结果的产生可能与稳心颗粒主要以中医理论为治疗基础有关。祖国医学将心律失常归于“心悸”“怔忡”范畴,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为气阴两虚兼心脉阻塞导致,故应采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治疗。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黄精、琥珀、党参、三七和甘松,其中黄精和党参均可补气养阴,琥珀在安神镇静和散瘀活血方面的效果显著;三七不仅可发挥活血化瘀以及通络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抑制集体血小板的聚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血液的粘滞度的作用[5]。此外,药物成分中的甘松同样具有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可能原因是甘油桐和缬草酮均为甘松的主要成分,此两种成分均可抑制膜、延长动作电位,进而发挥抑制折返激动,提高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单药治疗,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的预后更佳,进一步证实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作为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可行性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行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更佳,故联合用药治疗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燕,顾宁,张莉,等.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609-610.

[2]索晓霞,王庆元,唐福爱.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2248-2249.

[3]罗海燕,彭月娥,刘杰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7):768-770.

篇5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

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产物,这种护理能够将现代的护理理念以及病患的需求结合起来,适应了现代护理的发展,认为实施护理都需要与其相应的证据结合起来,以促进病患的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主要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到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2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55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1.3岁,主要类型为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冠心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检验,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1.2护理方法随机将病患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病患以及对照组病患均使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循证护理,主要包括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预防病患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前、输液反应防止等,首先是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规划好管理的小组成员以及其负责的主要任务,防止多头管理等情况发生,其次是预防病患便秘,顺畅排便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的饮食指导,嘱咐病患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纤维,在起床之前适当的服用蜂蜜水等,同时,护理人员给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再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前处理,主要是对病患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动,适当地指导病患进行锻炼,最后是防止输液反应,相关人员要对药品名称、数量等进行核对,发现异常以及病患不适症及时的告知医生,做出紧急护理。

1.3临床观察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患满意度、有效率等指标。

3结论

循证护理是新护理医学的主要产物,以其科学性、高效性以及人文关怀性等特点,得到了医院护理的重视,无疑是我院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对122例心血管内科病患实施循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的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亲近病患,并且为病患接受,降低了病患的成本,为病患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病因不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利尿剂、抗心律失常、消除心力衰竭诱因等综合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初始剂量6.25mg/d,如无特殊,逐渐加量直到靶剂量50mg/d或最大的耐受量(最大耐受量是指患者在加量后心功能无恶化,收缩压不低于90mmHg,静息时心率不低于55次/min,活动时心率不低于60次/min),观察1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5%,有效率23.1%,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率41.2%,有效率19.4%,总有效率6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好,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 倍他乐克 心力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

Clinical Analysis of Betaloc on chronic obstina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beta-blocking agents betaloc in treating chronic obstinate CHF. Method: 57 cases were assign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randomly.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CHF were adopted in control group that is rest, low salt diet, oxygen inhalation, and using ACEI, digitalis, diuretic, etc.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added betaloc on the basic therapy of control group, the start dosage was 6.25 mg/d and then to the target dosage of 50mg/d for the tolerance dosage, observed the effect for 16 weeks. Result: The rate of obvious effect effective, total effective was 61.5%, 41.2%, 23.1%, 19.4% and 84.6%, 60.6%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0.05). Conclusion: It's effective to treat chronic obstinate CHF with beta-blocking agents betaloc. It can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Betaloc; Heart failure; Heart function grade of NYHA

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经过各种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终末期不可逆心脏病。该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病最后归缩,亦是引起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β-受体阻滞剂因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以前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治疗的禁忌药,但随着CHF的相关神经内分泌激活观点的广泛认可,国内外学者报导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取得满意疗效,引起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CHF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采用对照法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6~70岁(平均55.5岁);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9例,Ⅲ级13例,Ⅳ级4例。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5.4~71.2岁(平均56.2岁);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6例,Ⅳ级5例。两组病人年龄、基础病、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除外以下情况:β-受体阻滞剂过敏、血压?90/60mmHg、静息状态下心率<55次/min、I°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利尿剂、ACEI、洋地黄、抗心律失常、消除心衰竭诱因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初始剂量6.25mg/d,3d后如无不良反应逐渐递增剂量,至目标剂量50mg/d或最大耐受量。用药后症状如加重或静息心率<55次/min或收缩压90/mmHg者,需给予减量或停药。连续观察16周。

1.3 观察指标:心功能改善情况;药物副作用情况。

1.4 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改善两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率比较X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见下列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结果(略)

2.2 不良反应:绝大多数心功能Ⅱ~Ⅲ级的病人在倍他乐克25~50mg/d的剂量范围内绝大多数耐受性较好,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不适反应,但部分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应用倍他乐克后因心衰加重临床症状明显而需调整剂量或终止用药。

3 讨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可能作用机制是:①通过减慢心率,减少氧和能量的消耗,增加心脏的工作效率;②逆转儿茶酚胺引起的左室顺应性减低;③阻断心衰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降低心肌容量负荷和工作负荷。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④纠正衰竭时心肌异常细胞的钙调节;⑤逆转衰竭心脏中的β受体下调;⑥减少心律失常而减少CHF患者的猝死率;⑦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倍他乐克为心脏选择性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能非选择性地阻断β1受体,直接抑制交感神经,降低射血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因此对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极为有效。

通过对本次临床试验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Ⅱ~Ⅲ级及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患者疗效好。部分心功能IV级及交感神经活性低下患者对倍他乐克的疗效欠佳,耐受性差。通过对照观察表明:常规抗心衰治疗加倍他乐克长期服用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患者心功能、EF值均明显改善,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倍他乐克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篇8

[关键词] 异常心理;病因,发病机制;相对性

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就学科而言,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属于医学的分支,而其它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对异常心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意义上的研究。从总体上讲,异常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特殊内容,而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主观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和社会文化性,但从发生机制上看又有生物学属性。由此,导致了心理现象和异常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非科学性问题。所以。给我们的研究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管是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还是医学背景的学者,在异常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临床治疗上,往往又用躯体异常作为参照系(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或分析模式,也给我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方便和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个视角进行探索来发现问题)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两个(躯体与心理)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理论体系差异甚大,现象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理论的紊乱、概念的模糊和操作的困难等非科学性问题。

1 异常心理理论体系的多学科属性和部分内容的矛盾

由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的多学科性和彼此矛盾,使得关于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就异常心理的各种理论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进行解释的情况来看,普通心理学框架基本上很难或者说不能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解释。比如说,从普通心理学框架看,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发生或者说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只能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整个心理现象全部解体,但最主要的是思维过程的障碍,尤其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其它恐怕就很难有所“作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心理结构的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和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长期矛盾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包括异常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在客观环境因素刺激下错误的强化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是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长期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个体在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错误或歪曲所致;生物社会学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等等。可见,由于理论体系和所持的观点不同。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尤其是病理机制出现了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解释。同时,目前医学理论包括神经科学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异常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问题。可见,如果把心理学包括异常心理学放到自然科学模式(实际上心理学从独立以来就走的这个模式)下来进行考证,关于各种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更为突出)基本上经不起自然科学模式的检验,其实践操作过程(治疗过程)和一些成果也就经不起科学甚至是逻辑的检验。

如果我们按照临床医学模式的疾病单元(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来考察人格障碍的话,从临床上看关于人格障碍的许多要素都不能成立。从病因病机的角度看,形成人格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培养教育环境不良。从医学或自然科学的模式看,对这些原因很难分离和量化;形成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基本上不清楚。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很难进行一般情况的说明。变态心理学一般把人格障碍分为11~12个类型,实际上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而进行分类的。与其它的一些要素(病因或病机)基本上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类完全没有医学上的“临床意义”I所以,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他的“社会生活表现”,不仅没有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本质特征“疼痛”或“功能受限”,而且也没有心理疾病临床表现“痛苦”的真正含义。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就医,所谓的根据某某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论形式而已,所谓的“18岁以前不诊断,25岁以后不形成”也存在许多相对性问题(以后作者将专文论述)。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大家已经基本上形成共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很困难,药物治疗基本上无效”。通过以上我们对人格障碍的医学模式考察,我们认为,很显然人格障碍与同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比较没有多少“疾病”的特征,与躯体疾病比较其“疾病单元”基本上不成立。

2 异常心理分类的多样性和概念的紊乱

首先,就异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病学的实践角度看,目前就存在着ICD、DSM、CCMD、现象学的分类和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分类5大体系,而且这些分类体系彼此交叉重复甚至矛盾,从而导致了理论上的紊乱和实践操作的困难。比如就“心理问题”这一普通而常用的重要概念,一些科普杂志和专业杂志常常提到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百分之多少多少等之类的描述,不仅普通民众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恐怕连专业学者也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就作者理解而言,如果是根据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界定。心理问题主要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轻微的刺激而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影响其社会功能,经过自身调节很快可以恢复的一种心理生理状况。所以(正常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都应该是100%。如果这些杂志这里的“心理问题”是指“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话,那么这些数据全部是错误的(真正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没有那么高的发生率);如果按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统编教材的要求(把心理咨询的对象严格界定在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两大类),上述有关杂志中关于“心理问题”这一概念的涵义就更加含混不清。

其次。就现在的分类体系而言也不能完全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常心理。就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的“烧熊事件”和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也许学者们还可以把它们“挂靠”在人格障碍的分类中。但最近的“杨丽娟事件”和“痴迷者”等现象恐怕很难用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然而,从异常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能说这两个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不是“异常”,而是“正常”。如果是异常的话,同行们更清楚,按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

的类型把它们包括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怎样去进行治疗呢?大家知道,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处理它。也许有一部分“爱好者”确实要去处理这类“异常心理”现象的话,那就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很显然,由于医学学科的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医学上对躯体疾病的分类是根据躯体系统和器官进行的,它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由此可见,异常心理分类的相对性问题(多种分类体系的并存和矛盾,从而导致部分概念的紊乱)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3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的困难

从理论上讲,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有“经验的标准、医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社会文化标准”等等。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与躯体疾病相比较的话,大家都清楚,躯体疾病的判断是因为它有绝对的生物学指标,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确定性,换句话说,我们在判断躯体异常时,最根本的参照系还是躯体的正常系统、器官和组织(甚至是更加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判断异常心理最根本的参照系应该是各种正常心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应该知道各种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否则,我们就不能判断各种异常心理。由于心理现象的非量化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至今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能很概括地告诉人们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所以,才导致了我们上述各种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出现。

在临床上“经验的标准”是不能作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的;而“医学的标准”在心理门诊中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在临床心理门诊中,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医学上的依据。);“统计学标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的。只有参考意义;“社会文化标准”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大家很清楚躯体疾病具有跨文化、跨时空和跨地域性,比如说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骨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或地区还是诊断为“骨折”,没有任何争议。而异常心理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一个同性恋在一些地区或文化里(某些西方文化)有可能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导致的一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而在另一些地方或文化里就有可能完全是一种异常心理(如一些东方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异常心理领域内类似的现象很多,从科学的角度讲,完全同一类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却给以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肯定包含着不科学因素或者说就是不科学的。但在异常心理的领域内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又是合理的而且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由此,我们发现在研究异常心理时与正常心理比较,我们找不到客观的或者是科学的依据或判断标准,当与躯体疾病作为参照系时。我们又陷入了不知不觉的困难或麻烦当中。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心理学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一系列分之学科(包括异常心理学)的不成熟性和特殊的困难,从而也就导致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问题。

另外,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人们对异常心理的治疗经历了“放血治疗”、“火烧”和“镣铐”等多种非科学的治疗手段,到17世纪,许多脑科学家和医学家开始认识到各种异常心理都是大脑功能(结构)异常的结果,所以,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是,直至今日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原则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一部分临床医学家始终认为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应该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而一部分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临床治疗家则认为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比如就现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而言,一部分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者坚持认为,对抑郁症患者是药物治疗为主,有些甚至认为是终生服药;而一些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认为,心理治疗也可以把抑郁症彻底治好。作者以为,从医学的角度讲,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只有是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才是最根本的治疗。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从医学的角度看,只能是改变了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而心理治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仍然是改变了大脑的微观结构(神经细胞的暂时联系),否则,心理治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尽管目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通过药物的临床实践效果至少可以证明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尽管药物治疗已经开展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之一仍然是一种假说。而且,是异常心理导致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还是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导致异常心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就心理治疗而言,从早期的精神分析治疗到现在流行的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全世界在该领域应用的治疗方法不下200种,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理论体系就存在着非科学性和非逻辑性以及规范性问题(这里不在一一详细叙述),换句话说,这些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就存在着不科学性,因此,其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就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加之异常心理的非疾病属性以及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等因素,现实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 异常心理临床表现的社会文化干扰和非疾病特征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自杀心理 防范与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30-02

一 问题提出

自杀,位于青年人前三位的死因之中。我国最新的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人口重要的死亡原因中排列第5位;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位的原因。另有资料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年度大会上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并于2000年和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良好生活。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研究现状

1.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政策研究

高校领导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其摆于重要位置;加大了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但各高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认识不够,抓的力度和落实上不够,表现为心理咨询机构尚不健全,或是挂了牌子没有队伍,或是因缺少经费和场地,没有坚持开展工作。

2.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策略研究

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坚持教育、宣传、培训和辅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识别、预防、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对于自杀者、自杀行为认知差异大,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自杀者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不能鉴别和辨识,更缺乏自杀自救和助人的技能;自杀死亡的大学生,大部分事前未曾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求助。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为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教师培训

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主要立足在职教师培训,安排教师进修提高,注意引进高学历教师从事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教师队伍有待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达国家高校中从事此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我国部分高校规定为1∶5000或1∶30,其中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咨询和干预中制度建设缺乏、应急能力差、不规范操作多,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死亡,影响心理咨询和自杀干预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4.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建立的基础研究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预防和干预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干预的时间、目标和相关因素定位。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自杀干预因素进行定位,从而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大学生自杀的保护因素作为自杀预防和干预的目标。

三 积极心理学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

积极心理学从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生命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渗透到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的构建之中。

1.积极心理测评的介入

高校应用临床心理学问卷对于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常使用UPI、SCL-90、MMPI等临床心理中的量表或者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这种心理测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筛查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心理健康现状的不良个体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但是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没有测评大学生心理的积极面。相较言之,积极心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有益于改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学生发现学校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发现其身上的美德与积极情绪而非“问题与病症”,就更容易配合学校与教师进行心理普查与测评,更愿意接受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与心理活动。在评估内容方面更多涉及积极情绪、乐观程度、灵活思维、学习生活投入度、品格优势(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社会健康(信任、友谊)、家庭健康与精神世界健康等维度。

2.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以往临床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自杀心理防范手段、时间与方式上,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关注点与健康心理学相对一致,关注点集中在营造积极心理的氛围上。干预内容倾向于关注建立心理复原力、建立性格优势、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建立复原力应用了发现幸福的ABCDE模式,其中A代表不好的事情(adversity);B代表当事情发生时自动浮现在头脑中的观念与想法(belief);C代表这个想法引发的后果(consequence);D代表反驳(disputation);E代表成功反驳后的启发(energi zation)。应用这种“简―平―快”的五段式危机干预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干预效力。

3.生命教育课程的介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持续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在生理、心理、生活态度、压力事件、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六个主导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影响下,处在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尚未完善,容易产生轻生自杀的冲动。

4.积极心理咨询的介入

第一,积极心理咨询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给来访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与身心带来痛苦。强调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手段与方法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强调整合的咨询方法。积极心理咨询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咨询阶段理论。它把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咨询两个部分。其中,主导咨询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咨询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咨询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

参考文献

[1]刘薇、黄婉、舒勃桥.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高教视窗,2008(5):205~206

[2]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3

[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

[4]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防御与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陈琳、范晓玲.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127~128

篇10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康复

脑卒中能够使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它不但会引起患者的身体上出现残疾, 还会严重对损害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等。经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等问题较多,而脑卒中后抑郁是最易发生的问题一。卒中后抑郁属于情感障碍疾病,多出现在脑血管疾病后,且发生的几率很高,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及运动功能减退等[ 1 ]。抑郁的程度和患者的病残、认知能力及人格特征等密切相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中收治的心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了心理康复在卒中后抑郁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4月在我中心住院治疗的5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21例, 女性31 例;年龄53~81岁, 平均年龄为77岁;病程为0.5~3年;后遗症方面:右侧瘫痪者15例,左侧瘫痪者37例。

1.2方法 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康复护理,并按照认知、分析、行为和支持等疗法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的了解。向其简单介绍脑卒中发病的原因、治疗、预后与康复,同时讲解心理康复治疗的作用。采取问卷调查和交谈等手段了解患者的家庭、工作及心理状况等,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康复治疗,以缓解或消除其抑郁心理。具体的方法为(1)近距离交谈:通过交流和观察,初步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和精神情况,并总结针对性的解决方法;(2)集体治疗:把患者集中起来,让其互相交流和学习康复治疗的体会, 帮助其实现生活的自理,并请疗效突出的病人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去鼓励其他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其看到身体恢复的希望,努力配合康复治疗,从而降低残疾的程度。(3)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程度较严重的患者可使用不良作用小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如博乐欣等药物。

1.3疗效判断 按照MMADD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分级。分别为(1)中重抑郁;(2)轻度抑郁;(3)无抑郁。其中,每周对52例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定一次,连续9周。

2 结果

通过连续9周的心理护理,52例患者的抑郁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取得了比较满意临床效果。其中,康复治疗后患者抑郁心理的改善情况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会造成患者严重的脑损伤。使患者由身体、生活和工作等正常的人突然变成一个生活无法自理且行动十分困难的残疾人,这种巨大的落差会极大地冲击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很容易导致抑郁的发生。患者通常会出现极度地绝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具体的外在表现为淡漠、寡言、依赖性强和主动性差等[2]。患者往往会怀疑或拒绝治疗及康复训练,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疏通,帮助其尽快消除不良心理。一般情况下,脑卒中后抑郁的预后康复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抑郁自身的恢复,其次是抑郁对患者身体状况恢复的影响。研究显示约有50%的抑郁患者会在发病后2年内自行痊愈,然而持续抑郁的时间过长,会使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影响,反过来认知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障碍又会加重患者抑郁的程度[2]。因此,脑卒中发病后的3个月内开展康复治疗的的作用最突出。

心理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为:(1)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医生帮助患者学会合理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并努力为其建立良好而轻松的康复环境。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并树立和坚定战胜疾病和困难的信心,使其重新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3]。(2)医务人员必须注意自身行为和形象的维护,避免无意识地伤害到患者的心理。(3)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医学的角度认识和看待患者的抑郁[4]。(4)分析患者的各种情况,找到诱发其不良心理的症结,同时还要不断变换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5]。

此次研究中,5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帮助其摆脱这种不良心理状况,其抑郁程度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所以,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康复十分重要。而通过高质量的心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调节脑卒中患者术后出现抑郁的状态,且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7-88.

[2]郭晋政.脑血管病致心境障碍病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06):118-120.

[3]刘军,李海燕.脑卒中并发脑卒中并发抑郁 68 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9,(8):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