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播音主持范文
时间:2023-03-21 17:5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播音主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自己前进的步伐,开始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相互融合,这种多元化媒介相融合是目前媒介发展的整体趋势。这种媒介相融合的优势是多功能、一体化。在信息量强大的今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来自不同媒介的讯息,而不再受传统媒介单一性的制约。此外,人们接收讯息不仅有即时性,还具有选择性。传统媒介的可看性较为单一,媒介相融合后,视频、图片、音频、文本等多元化的信息方式可供受众选择,并且增添了接收讯息的趣味性。此外,受众也可参与到节目中去,这种互动性也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媒介的相互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一性格局,并且也增强了传播的时效性和可看性,使传播效能更加优化。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和影响,同时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是和中国电视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也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国电视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我们应以全新的视角来考量怎样去迎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并重新思考本专业的发展、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新的定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逐步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它让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转变。媒介融合的发展一方面为媒体的发展形成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培养新型的媒体人提供了无限鲜活丰富的内容。这些条件的变化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需要不断的优化。当然这种优化的实现,最终还要在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上起作用。具体来说,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制式,传统的更新,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具即时性,传播媒介更多,从而呈现出传播人员职业化、受众需求多元化、传播技术数字化、媒体运作市场化、沟通方式更加平民化和具有时效性等等。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等都要进行重新思考。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信息来源更加地丰富,信息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传播的速度也在加快,节目多元化呈现,播放方式也在增多,与受众的交流更加敏捷,这也就导致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伴随着大的环境和条件,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以及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都在媒介融合这一趋势下发生着变化。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的趋势使传播过程中信息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加频繁了,因此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变得更为主动,也让受众有了更多可以表达自己的权力。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络的普遍,这些新媒体盛行,使得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单一性日益显著,目前许多传统媒体的节目开始改变以往的节目形态,与新媒体结合,增加了节目的可看元素和受众的互动性,创新模式,从而保证收视或收听率。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主持人的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则更加严苛,播音主持的人才应不断加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及素养,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首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在媒介相融合的趋势下,信息的公开性和即时性是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因此作为播音员或主持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素养。因此不可随意传播不好的言论和不好的行为举止。手机媒体的盛行,使得自媒体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也就成就了普通受众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参与者,因此在信息公开化的今天,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着喉舌作用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是要能够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准确传播给受众,并让受众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正能量和美好。而这些都是以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的。同时播音员、主持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适应不同类型舞台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其次,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增强专业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媒体,主持人、播音员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对整个节目的掌控和引导,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但要有专业化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舞台经验。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他在主持《我是歌手3》节目时,当中出现了一个突发性状况,主持人凭借稳定的心态和台风,用具有朴实且理性的语言化解了尴尬的局面,这代表着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主持经验,更重要的是稳定的心态、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主持人是以通俗的语言为广大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对节目本身的感同身受,才能体现出主持人的专业性以及驾驭节目的能力。在信息高速化的现在,节目、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也给主持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化的程度也代表了其是否职业化的体现。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播技术越先进,规范化要求就越高;产业化的媒体管理方式以及媒体的市场化,也同样要求规范化。因此,规范化就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规范化要求越高,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在保证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职业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领域中取得一席之地。当然,规范性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语言的规范化等等。最后,播音主持人才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个性素质。媒介融合使得节目的可看性增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性也增强,因此,这也就需要主持人不能墨守陈规,要创新主持模式。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人才要有个性化的主持和播报的风格。只有提升自身的个性魅力,才能更好地为节目服务并被受众接受和认可。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主持人的个性素质也要不断地加强。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新策略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节目的风格和形式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播音主持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思考。首先,可借助新媒体,将新媒体融入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去。媒介相互融合后,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信息的元素更加丰富了,能够以新媒体为平台有效地实施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自成媒体,也做信息的主动创造者。现如今,已经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互动性。比如借助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和受众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其次,加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这种实践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单一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媒介融合后节目的丰富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在不断发展的媒介中节目的创新更需要主持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专业要尽可能健全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环境,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自身能力以及专业得到锻炼。因此,加强实践训练,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有效方式。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或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水准,也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间的教学融合。比如将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写作、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与播音主持专业融合在一起,加大新闻采访、摄影摄像、新闻写作等与新媒体息息相关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也学习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并锻炼其实践技能。不仅做到“采、编、播”一体化,更要做到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底蕴,从而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来应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总结
篇2
一、学生素质不能保证
现今,观众、听众对主持人的要求早已不仅限于普通话标准、容貌端庄,大家更注重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为知识层面、应变水平、谈吐风度等)。北京广播学院录取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除了符合专业要求外,文化课成绩也必须达到普通高考本科分数线。而其他院校该专业大都纳入艺术类招录,高考成绩只需达到艺术类本科分数线即可。而我省大部分专科学校也开办播音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根本跟不上,毕业后无法胜任播音主持工作。
二、教学设备不能跟上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教学,需要先进的录音录像设备,需要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演播室、机房、录音棚,而据我们了解,省内的这些学校基本很多都不具备完备的教学硬件。
三、专业师资不能到位
由于是新开设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短期内无法补足的。播音主持专业是个特殊的专业,实践性特别强,教授此专业的老师除了具备专业基本功还必须拥有丰富的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省内的这些学校基本没有正规的播音主持老师,有的是中文教师自学后就上讲台,有的是表演教师上课,有的是声乐教师授课,还有的临时引进大学毕业生当播音老师,因此,教学质量完全不能保障。
四、就业市场很小
在大家的印象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一种很风光的职业,容易出名,也容易得利。此外,由于该专业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也给一些文化课较差但有一定播音、主持基础的中学生提供了升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我省及各市各家电视台、广播电台经过资源整合、频道细化、栏目承包后,虽然播音员及主持人的位置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人员配置基本到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扩张,即使有新增岗位也相当有限。尽管目前的播音员与主持人有相当一部分难以令人满意,但并非科班大学生就能取而代之,因为媒体在用人上既重学历又重经验,有时经验更被看重。目前电视台、广播电台用人体制比较复杂,有的有正式人员编制,有的属于“台聘(台里统一聘用的)”,有的属于栏目组聘用的。我省广电局每年能获得正式人员编制进入广电系统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只有几个人,其他形式的不予统计。我省省级及长沙市各家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总计近200人,早已饱和,各地市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及主持人则非常有限,每个县台自办节目量小,2到4名播音员就足够了。此外,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数量有严格控制,除了现有电视台、广播电台有新的人员需求或进行人员调整外,不可能产生新的就业岗位。再者,与整个传媒从业人员一样,播音员与主持人流动性很弱,大多也只是在行业内部流动,老的不走,新人自然难进来。目前,我省还有一大批以前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没有合适的岗位和栏目。
五、专业设置何时不再跟风
提起专业设置的跟风热潮,不难想到十几年前曾经火爆一时的财会专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财会人才紧缺,各高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纷纷开设财会专业。随着一批批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走向就业岗位,会计人员供大于求。从1999年起,财会专业急剧降温,每年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减少15%,一些办学条件一般的院校便停止开设该专业。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高校办学、招生走向市场化的必然过程,但对无法找到工作的该专业毕业生来说,他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这就凸显出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责任问题,相对于考生而言,办学者、主管部门更应该能够看到某种专业的就业前景。
据了解,高等院校增设科目,必须将申请材料报到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由他们组织专家对申报学校的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讨论后决定是否批准。由此看来,国家审批制度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然而,据高校内部人士称,如今高校教育发展迅速,从学科设置方面看,教育部对高校的控制已力不从心,高校报到教育部的申请一般都做了“文字花样”,一般都能得到批准。同时,高校在扩招方面自主性非常大,教育部审批的招生规模,其实起不到实际的限制作用,非教育部直属院校尤其如此,财会专业人才严重供过于求的事实,对这种说法做出了有力的旁证。
篇3
考试时间
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考生须凭考生证及本人身份证原件提前30分钟到达候考区,在考场门外集合排队抽取当场考试的考号,抽号完毕后不得擅自离开候考室。考生须按抽号顺序依次抽取试题、备考,凡点名三次未到者,一律按放弃该科考试处理。考生抽取的考号一经确定,任何人不得更改,并须保存至考试结束以备查验。
2.2019年12月12日开始,考生可登录招考资讯网(zhaokao.net)查询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冬季路况易受天气影响,请合理安排时间,提早出行,以防迟到。
3.考生不得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不得佩戴任何饰物,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录音录像设备入场,否则按违纪处理。
4.考生入场后只需报抽取的考号号码,禁止透露姓名、考生号、就读学校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禁止做任何打招呼和有暗示的言语行为,否则按违纪处理。
5.考试结束后,将抽号号码及试题交回,经主考教师示意后方可离开考场。
6、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有关问题的意见》(教学厅函〔2016〕8号)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教学〔2019〕1号),艺术类省级统考属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
对在考试中被认定为考试违纪的,将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含高考文化成绩),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3年的处理。对于在考试中“组织作弊”“为他人实施作弊行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提供考试试题、答案”,以及“替考或被替考参加考试”等涉事人员,将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考点信息
天津师范大学立教楼C区东侧入口(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停车地点
驶入学校的小型轿车须按学校要求停靠;7座以上客车不得驶入校内,考生可在学校西门下车,步行至考场。
乘车线路
公交:考生乘849路、963路、968路、951路、687路可达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西门。
篇4
1 培养目标
1.1 盲目复制本科,缺乏高职特色
由于高职类院校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很多院校都是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定位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品和培养方向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与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设计、规划、决策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1]由此可以归纳出,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学生要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由于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学历又不如本科生,从而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1.2 局限于传统媒体,没有突出新媒体的地位
目前我国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最低学历是专科,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受学历层次限制,在定位毕业生规格时,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基层广播电视机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但如今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媒体人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保守、陈旧。现有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虽然目前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毕业生还基本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机构工作,但今后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就业岗位的减少,如果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局限于传统媒体,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2 课程设置
2.1 课程设置求多求全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课程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要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为全面。“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 [2]不强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针对性及实用性。针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课程只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可以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的开设要以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度,不需要去开设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者对学生技能掌握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复制了本科的课程设置,开设了许多对学生掌握技能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教学形式单一,专业实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大课集中讲授理论,小课实践训练等方式。小课是对大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单位招收的员工能够缩短适应期,快速胜任工作环境,那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小课或去实际工作岗位见习才能实现。“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小课课时应占到专业课的3/4―4/5比较合适。” [3]目前各院校对于大课和小课的开课比例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由于受师资条件的制约甚至没有开设小课。
3 师资力量短缺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播音主持专业考生急剧增加,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攀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则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招收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以及从广播电视行业外聘播音员、主持人担任教师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距离成为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聘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却往往没有系统接受过播音主持教育,对专业理论了解不够,或是缺乏授课经验,只能示范,却讲不好课。另外,由于外聘教师还同时担任着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4 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使得招生门槛越来越低。许多文化素质不高,声形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被招收到主持与播音专业中。有些学生选择主持与播音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看重了艺术类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这些学生感觉只要能说话就能学主持与播音,于是在考前经过两三个月的突击训练就被录取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还有些学生甚至在考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是在被其他专业录取后,出于兴趣又调剂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这样“先天不足”的学生入校后,由于自身的声形条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专业课的学习又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在学生的语音、发声等基础技能上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教学进度。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会由于声形条件不佳、专业技能较差,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求职应聘时处于劣势。
篇5
(一)盲目地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某项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开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中绝大部分盲目依照前人经验,机械化培养人才,把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广播或是主持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殊不知这种培训模式往往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内涵、职业道德一直停滞不前。而且高校的教学模式也是大致相同,未实行改革和创新,使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适应力极差。
(二)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不久,大多高校的教师并非高学历人士,而且大多缺少实践经验,教授的知识也仅局限于书本,导致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甚微。而且国家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开设具有相当苛刻的准入条件,对教学所需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致使一些高校加大此方面的投资,而大量的实践课程中录音、摄像等对场所和设备需求,使高校在该专业的投入方面越来越难做,物质资源匮乏的问题也频繁出现。
(三)教学模式老套。就高校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来说,大多以大课精讲理论而小课实践辅导,弥补了只传授书面知识的不足,但仍未真正走出学校。再者,高校之间的时间环境好差不等,地域性的传媒机构的工作环境也有很大差异,致使学生缺失理想的实践环境此外。另外,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使学生与当今时代媒体就业环境逐渐脱节,加之教学观念滞后并未及时改革创新,使得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显现出模式单一的格局。造成了该专业的毕业生硬性条件不足,与其他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时起点过低,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改革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人才需求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传媒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与肯定,不过观众的多样化需求给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有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博闻强记的知识面,随机应变的技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另外,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开设还应从实际出发,与高校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学生基本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型和行业需求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应当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革新原有雍容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形成,以便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凭借精湛的技艺推进自身的发展。进而,为学生将来迈入社会寻求发展提供一个技术方面的牢靠保障。
(二)建立师资力量雄厚的团队。高校开展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应当与广播电视事业保持紧密联系,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储备时效讯息,第一时间掌握媒体的动向,未来此专业的发展有全方位的把握。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又是一次考验。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安排到外学习,并与相关媒体及时联系确保信息的时效性,还应不断改进自身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此外,各大高校还应该努力开发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培养方向,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逐渐解决现代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建立建设符合当前教育发展潮流的硬件设施设备,保证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我国高校应当充分向国外借鉴,努力补充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所需的各项硬件设施,弥补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起步晚而产生的不足,确保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好的提升,努力契合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不错手段,这也促使高校学生对此专业在思想上有正确认识,让学员拥有自己的实践经历,对其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将起到很大帮助。此外,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做法可以让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熟知工作程序、感受工作氛围、了解工作环境、谨记工作纪律,进而端正其学习态度,以至于提高其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要广泛学习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理念或模式,与自身相对比发现不足并积极改正。最后,把学生送进就近的演播室、礼堂以、练功房等场所,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和发展平台。同时,高校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企业进行真诚沟通,实现行业企业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良性互动。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使之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为本专业发展和进步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完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就目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尚未有完善的教学制度,往往使高校与媒体联系脱节,提供学生实践平台不合适,给高校和学生带去麻烦,阻碍了此专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因此完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十分有必要,高校应当与有关部门或是媒体签署协议,科学地组织教学和实践,合理地制定目标任务,并设立考评机制,使学生在校和厂中接受考验、训练,培养职业素养,练就专业技能。
三、结语
篇6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播音主持对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通常具有独特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动机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具有播音主持天赋,因此选择了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挖掘学生的这一优势和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高校应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通过其主持实践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学习欲望的提高。教师还应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其播音主持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主持行业具有巨大挑战和压力,甚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意志的自觉性源于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因此,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外,播音主持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将新闻专业法规列入高校播音主持教学中,防止学生对主持专业具有片面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意志,要从根本上做起,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正确的培训,要求学生正确对待播音主持法规,并且严格控制其懒惰心理。从而培养其面对挫折的能力,也使其能够对播音主持专业具有正确的认识。
(三)注重移情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移情是播音主持工作中常见的技巧之一,主持人需要工作在不同的场合,除了要表达其真实的情感外,控制其情感也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尤其是在主持真实情感表达比较明显的节目中,主持人要通过移情技巧控制现场气氛。移情可以帮助主持人迅速进入正确的思想状态,正确的表达其情感,从而更好的完成主持工作。移情能力要求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高校专业教学中,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景实践机会。事实上,人们之间交流是否良好与语言符号具有直接关系,这要求主持人和播音员在主持工作中致力于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并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主持过程忌讳使用较多专业词语,尤其是对于一些民生和娱乐节目,无法获取观众的认可。另外,应让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注重情感相关词汇的积累,在具体的主持工作中正确的应用,当然,主持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十分重要。
(四)尊重学生独特人格魅力的发挥我们在对成功主持人进行定义时,并不能严格按照主持人的相关规定。一些主持人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现场的把握游刃有余,这类主持人我们认为其属于出色的主持人,如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所表现的睿智、知性等独特的个人魅力都是值得播音主持学生学习的。因此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独特人格魅力的发挥。学生的基础、学习动机都具有差异。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主持人的阅历、专业水平和思维敏捷程度都会通过其主持的节目传递给观众,这需要主持人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采编能力、创新意识这些都是主持人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也是其独特魅力发挥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面临着团队协作完成主持和广播节目播报工作。因此,主持专业学生与同伴配合能力也是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素质之一。
二、总结
篇7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45-01
一、引言
随着传媒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链,从高职高专到本科研究生,乃至博士生,这个教育体系的建立也标志着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已然步入正轨,全国现在开设这类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上百,在校的专业学生有数万人的规模。但在这种可喜的迅猛发展态势下,暴露出来的专业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若不能把握好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专业教育质量的涣散,导致整个行业的混乱。
二、专业招生混乱,生源质量下降
很早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就被纳入到了艺术类招生录取的范围,大大降低了播音主持的招生门槛,这也是导致现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使不少高校看到了其中对于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于是纷纷开设相关的播音主持专业,加之播音主持专业的偶像力量很容易引起社会上青少年对于本专业的推崇,在这种情形下,不单是综合性大学或文科类院校,甚至部分纯理工科的高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截止到2011年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达180余所,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达25000多人,扩招的大范围进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只注重了学生的数量,而对生源的质量无法保证,个别高校甚至出现只要给钱就能上播音主持的现象。如此良莠不齐的生源又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反映到实际中,出现专业人才的参差不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匮乏
生源地扩招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出现匮乏。播音主持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要求老师不单有浑厚的知识储备及个人修养,更多的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从业经验,这类师资人才的贮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阶段许多开办播音支持专业的高校缺乏的也正是这类教师。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专职教师自身就存在不小的问题,通常是其他相关专业出身,比如许多专职教师原来主要从事中文、语音、新闻等专业课的课程教学。虽然这些从其他专业转职过来的专职教师也有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但毕竟因为自身专业的不对口,能做到同时有相当播音主持实践经验的恐怕只在少数,经验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专职教师是尤其重要的,只有深入过这个行业才能了解广播电视的专业特点,从而在教学上避免照本宣科,全方位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
四、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
播音主持专业的兴起可以说是一个突然的现象,这就导致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成系统的科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较为滞后,难以处理播音主持的多元性和针对性问题,培养出来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多存在业务能力单一的问题,这就与广播电视媒体急需复合型人才的现实相违背。
目前播音主持教学仍然延续传统模式,即大一学习吐字发声与普通话,大二学习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大三学习节目主持、新闻播音以及文艺作品演播,大四学习电视播音、广告配音、纪录片配音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期,我国播音主持领域主要是以广播为主而电视为辅,新闻播音为主其他并存发展,而在当今的社会,播音电视百花齐放,对于人才的要求与以往有鲜明的差别,传统教学方法固然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但却并不代表其仍然适应当今的时代。同时,电视广播节目形式的变化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例如现场直播的日益兴起,许多高校的学生却仍处于有稿播音的培养阶段,不能快速的做到理性梳理和有效提问,节目现场无所适从,这大致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下许多播音主持界的成功人士却大多不是科班出身的尴尬局面。
五、结语
广播电视行业的前景非常好,其发展的态势高昂,发展的节奏鲜明,无疑即将步入更加辉煌的时期,而为了与之更好的相适应,也为了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播音主持教育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准。也只有分析清楚我们现在目前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把握播音主持人才教育的正确方向,这也是关系到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还处于探索和拓展的阶段,出现各种问题也是正常的,但我们需要在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规范,强化培养模式,避免盲目的跟从与低水平教育,为共同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篇8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能素质;内驱力;意义;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27-02
通过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分析某个新闻现象时,应当从客观视角对其进行看待,增强个人的职业责任感、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播音主持人培养过程中,通过高素质培养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以此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学习、进步,明确人生方向。同时,还可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其知识面,以此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意义
1.通过高能素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致力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基于高能素质理念的指导,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培养。比如,稿件练习时,应当注重稿件内容的合理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先对学生分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在社会现象分析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尊重和关心别人,无论是个人的责任感还是职业责任感,均可得以强化。学生高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动力,确定人生目标。同时,还要扩展常识,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从内而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变成高素质播音主持人。
2.高能素质培养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即便是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广电总局一再强调,不健康以及低俗的节目内容严禁播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能够有效服务和正确引导社会公众。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高能素质这一内驱力必不可少,其作用不可小觑。
3.高能素质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播音主持人既要能说,又要会说,其美感的体现载体是语言,该能力需要长期的文化和艺术积累。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各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在内,尤其要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多分析一些优秀电视节目、组织学生多欣赏优秀节目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语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高能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本身的特殊性要求
作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育、娱乐以及引导社会公众思维、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常大。从这些层面来讲,播音主持人的责任非常的重,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并且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收视率。播音主持岗位特殊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高能素质。
2.行业现状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国内广电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除新媒体产生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匮乏,节目效果不佳。比如,部分播音主持人过分看中外在的形象,严重忽视了个人的素质以及语言多变性。在节目播音过程中,部分主持人会出现口误或者误播现象,甚至语言表达比较粗俗,未对语言进行细化处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润色和严谨推敲,因此节目档次被拉低,收视率也随之降低。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注重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又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水平,强化道德素质。
3.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个人的素养和行为习惯,都在这段时间形成和固定下来。学生的学习阶段性,要求他们必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态一定要稳定,以免因压力冲击而丧失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减压,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必须遏制不良情绪滋生和扩展,强化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
三、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能素质内驱力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当前播音主持人高能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播音主持人才高能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模式下的播音主持人选拔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外表、声音,通常会忽略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选聘主持人时,应当对备选人员的修养、专业能力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各类高等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等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和注重文化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以此确保其能够有效适应发展需求。
2.课程的合理设置
根据2015年度的央视评选结果,对三十名优秀主持人调研分析可知,有10人具有R当尘埃具有经管、外语专业以及新闻背景的人员分别有4人、3人和4人,剩余人员则具有导演、声乐以及法学甚至医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从这一调研结果来看,国内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背景有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此,在高校设置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还要对通识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适当增设一些类型化节目,比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等训练课程,这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进行专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应当将其中重复的课程内容剔除,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3.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条件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而且对该专业的要求非常的高。实践中,我们应当立足实际,根据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要及时更新设备,将不理想、落后的设备及时的淘汰掉。比如,定期配备和更新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对演播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设,以此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下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镜头感,同时这也是高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4.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根据当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实践中应当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组织学生加大实践力度。第一,高校应当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创建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课堂,并且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素质、岗位要求等有切身的了解与认知;第二,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办类型化节目配音以及主持通道板。在此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播音主持人、配音演员,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案。针对栏目、作品等,对学生进行模块式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素养;第三,与传媒公司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比如,学院礼堂、演播室等,可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节目录制和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培养,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元化的播音主持人教育培养师资队伍。高等院校应当创建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来看,国内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职工多为一线兼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高校应当邀请现役播音员、主持人等来校授课或者演讲,并且针对性的选聘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壮大高能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强化对现役教师的再教育,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深造,去媒体机构进行实践,以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有利于提高高能素质培养效率。
6.多元化教学评价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较之于其他普通专业,其专业特点非常独特,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第一,在评价时,应当尽可能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尤其要针对未经专业培训和专门教学的学生,注重评价的关联性与归纳性;第二,应当重视学生自然状态下的教学评价,比如对学生的早功练声等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第三,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和教育学生,深挖和提高他们的播音主持潜能,鼓励学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水平、素质能力等进行评价。高校应当对教师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且为学生提供多种答疑平台和机会,以此来帮助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多看、多听,鼓励学生模拟训练,并且引导他们自评、互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在当前的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更加的迫切。为此,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完善和改进教学设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有利于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宗瑛.培养高能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成长进步的内驱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2] 牛@.关于播音主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考[J].金田,2014(5).
篇9
我国现阶段的播音主持教学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本文将首先介绍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然后阐述我国当前播音主持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脱节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一、现代教育理念介绍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灯塔,并通过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一直推陈出新,简言之,就是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里以人为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现代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人的培养,将人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人的根本性,并由此引申出多种现代教育目标,众多现代教育目标都指向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核心。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丰富内涵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倡导下,现代教育理念扩展出了多重内涵。首先,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发展性的个体,改变以往间接灌输知识的机械性教学,认为学生是处于不断进步的动态变化中,针对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进行教育变革。其次,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的差别性和自主性。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遗传因素和生活背景下成长,自我意识有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所不同。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去展现独特的自己,为社会造就不同特色的人才。最后,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对人才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唯有培养出适应性强、实践性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现代教育背景下我国播音主持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理论教学脱离实践
播音主持是一门兼具艺术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如何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在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我国高校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专业技能操作上,只注重传输,而忽视了接受,这与更加注重实践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背离,也不利于播音主持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表1
(二)教学方式单一、互动不够
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广泛地出现在播音主持教学中,老师向学生单方向地灌输专业理论,并不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枯燥、单一的学习内容令学生无法对播音主持学习保持着长久的热情,缺乏互动性的教学令学生处于固化、僵硬的学习环境中,这与播音主持的互动性相背离,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将学生看作发展的个体相背离。长期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我国播音主持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加上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缺乏,尤其是缺乏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如何,更加影响着我国播音主持群体的专业素质。由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撑、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核心,我国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学呈现出了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当前的播音主持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及多元化,因此,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构建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对教学目标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的目标在于一种“完全的人”的教育,即向学生传达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不要求学生成为同质化的群体。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事物和知识保留着批判性的眼光和取舍的自我选择,不要求学生成为全才,但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去展现独特的自己,为社会提供不同特色的人才。播音主持教学应该定位于实践应用型教育,应该从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操作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播音主持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多样性人才。
(二)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从实践性、多元化、互动性的视角出发来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这样的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课程培养中,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既注重学生能力结构的完善,又要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特长优势,促进他们扬长避短。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实践应用等多样化的课程,从而让播音主持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广播电视行业,更好地承担起播音主持的岗位责任。
四、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到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
当前,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到播音主持教学中迫在眉睫,这是我国现阶段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教师队伍
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播音主持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播音主持教学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光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来说远远不够。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师还要用现代教学理念全副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一方面,播音主持相关高校应该从播音主持的实践出发,不断加强播音主持教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对播音主持教师进行综合培养,注重优秀教育理念的交流。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独特性的培养,加强研究学习,在独特领域有自己的建树。最后播音主持教师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指导,才能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再多理论知识的人才如果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都不是纯正的播音主持人才。因此,高校的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多在镜头前实践的机会。首先,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播音主持实习的硬件设施,让学生了解新兴的播音主持设备,熟悉常见的播音主持环境;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广泛实践,逐步寻找到自我风格和特色;最后,高校应该多进行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比如开展与电视台的联合教学、电视台短期实习等,并组织多样的主持比赛、现场模拟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拥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发展。
(三)加大广播电视教学创新的力度
高校的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从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开展互动性、多样性、创新性的课程教学。播音主持教学改革应该从当代青年人的时代特点出发,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素质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补足自己的短板。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引进国内外社会上的流行元素,既能不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又能让播音主持教学不与社会脱节。播音主持教师应该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五、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主要倡导的是视角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更加注重多重体验和自我的探究,为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要将播音主持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上升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与重构层面。只有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播音主持教学改革,播音主持教学才能拥有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韵.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大家,2012(06):290.
2.赵熙敏.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06):16.
篇10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而缺少多元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新传媒时代广播电视事业对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基本功,更需要学习使用先进设备及新媒体时代所运用的传播工具,熟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
关键词:
新媒体;主持人;生源;创新;时展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就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总之,不管称之为“新媒体”还是“第五媒体”或者“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它可谓来势汹汹、势如破竹,面对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势头,传统媒体也没有坐以待毙,广播电台除了不断加快专业台的建设之外,广播节目也在向小众化、分众化迈进。目前,全国省或直辖市级广播电台又扩分出了信息、交通、经济、都市、文艺、娱乐、旅游等一系列台。在这个大背景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广度和高度上。一时间,不要说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报考者众多,就连现在的小主持人培训班也异常火热,一些所谓的“小主持人班”“未来之星节目主持人班”便应运而生,家长们似乎也从近几年来光鲜亮丽的媒体人身上看见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为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此特长或捞得一丝的先机而趋之若鹜,纷纷加入了培养小主持人的大军之中。而为我们的传统媒体输送播音主持人才的各大专院校就更不用说了,仅从最近几年办得风生水起的播音员主持人艺考培训班的火热场面就可以窥见一斑,应届高中生一到艺术类专业考试月,纷纷外出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游走于各大专院校的考点。为了顺应这个专业的不断升温,各个省市院校也纷纷开设此专业,有条件的开,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开,就连一些理工类学院也纷纷开启了播音主持学院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已经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在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呈上升的趋势。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便不再追求符合标准的生源质量,高校培养出来的播音主持毕业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源质量不高。播音主持专业属于高等教育艺术招生录取的范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上播音主持专业,它和个人的声音条件、外貌、综合素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最近几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考生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不容乐观。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播音主持的速成性、相对简单性,使得一些考生和家长将此作为曲线救国上大学的一条途径,由于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考生可以通过快捷、短期的辅导培训应对播音专业的考试,所以大家都纷纷选择此类专业,而全然不顾是否喜欢或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二是各院校纷纷适应市场需求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于是出现了降低录取标准,只要差不多就招收的局面。当然,像中传、浙江传媒等一些的老牌院校依然秉承着严格的招生标准。
第二,专业教师不足。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办班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数量捉襟见肘的局面,播音主持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具有本专业范畴的院校在开设,可是由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于是就出现了争抢优秀播音主持教师的现象。就一个地区而言,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人才有限,远远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开设,于是一些良莠不齐的播音主持人也被一些大专院校拉进了教学的队伍中,被人戏称为“毁人不倦”。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院校尽管有自己的专业教师,但由于该教师从没有在一线媒体中实践过自己的专业,因此出现了上课只有理论讲述无法实践示范的尴尬。例如,大一开设的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更需要能够在课堂上示范引领,通过发声、发音让同学能够身临其境学习的教师,所以高校通过聘任一些在媒体任职的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中,以弥补院校教师专业上的不足。但媒体一线的兼职教师常常由于工作需要无法给学生按时上课,使学生的专业课学打折扣。
第三,教学与现实脱节。由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缺少多元性和针对性,因此,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通常比较单一,不能适应新传媒时代广播电视事业对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结构简单,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对于学生的节目主持实践安排不多。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学生仅仅对播音主持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无法适应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多变的工作环境,不具备新传媒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特色化和丰富化的要求,因此无法适应现实中媒体对人才的需求。
第四,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主要对学生的吐字发音、语音、有声表达、节目主持、新闻播音以及电视播音、广告配音等进行训练,学院的教师由于长期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与现实中的媒体需求严重脱节,新传媒时代下广播电视的主持人已经不仅仅是话筒前、镜头前的一些工作了,他们需要参与采访、写作、策划、编辑、办活动、营销节目、包装自己,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那么,新传媒时代下的媒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播音主持人才呢?
第一,跟上时展的节目主持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例如,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等,都对我们的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平台多样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的风靡,主持人除了要利用自身的节目平台对节目内容进行传播,更要通过其他的传播工具或平台对节目及本人进行包装、传播,以实现传播覆盖最大化。例如,现在的手机微信群、QQ群等。其次,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也给了听众进行交流的空间,当下,一套节目的播出,往往伴随着听众使用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与主持人进行互动,排除节目本身不说,主持人如何通过与听众互动的环节来提高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忠诚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的最终发展状况。再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播播出的传统方式,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节目进行有意识地筛选,喜马拉雅、蜻蜓等传播媒体的出现就是证
第二,综合能力强的节目主持人。新媒体时代下,对主持人的能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语音面貌好、思维敏捷、语言组织能力强等基础性的技能了,还要能写、能编、能策划、能组织活动、能包装、能创新、能营销自己和节目的主持人,以及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驾驭节目的能力和面对纷繁复杂局面时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必须要有的技能。如今,只是坐在直播间里推推话筒推子、推推电话推子、推推音乐推子的主持人已经不存在了。主持人在直播间除了要通过各种平台,包括微信、网络QQ、微博账号等与听众互动,吸引听众收听之外,还要在节目之外与听众建立关系,通过活动、反馈、回访了解听众需求,了解听众口味,做到留住老听众发展新听众,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除此以外,主持人还要不断创新节目形态、节目内容、节目方式,不断推出各种活动、互动环节,不断包装节目的片头、片花,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延展自己。总之,节目主持人就是这档节目的灵魂,要不断创新、发展、变化、调整,跟得上听众需求,跟得上时展需要,在细节上、深度上做到最好最优。综上所述,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不断完善、不断求新、与媒体需求相衔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