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

篇1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气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观点三,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四个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9]。

三、结语

篇2

其中,波特教授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厂商如何在产业内定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高于平均利润的思想。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其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当中。这三部著作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如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要素的集合体,但又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一是特有性。竞争对手不具备、学不去、偷不走、买不走,为特定的企业所拥有且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根本性的竞争力支撑。比如微软的软件开发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及技术等,都是他们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系统性。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在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动态整合中生存发展着,没有绝对孤立的核心竞争力。强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在动态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系统整合中孕育而成。

三是内涵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正因为其特有的内涵和本质才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大小。

但是,相关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还不成体系,还缺少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也没有就如何对核心能力的积累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有效的有操作性的途径。

因此,必须结合国情和行业实践,进行不同角度的丰富和细化。正如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环节”, “要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关键是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在这样背景下,针对中国制药行业发展脉络,我们对核心力营销做出如下释义:

营销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并建立核心竞争力,应以此为目标建立营销战略;

核心竞争力的获得是长期行为,所有短期的营销行为应符合营销战略规划;

品牌和渠道是企业的战略资产,品牌和渠道资产的提升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营销行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除了拥有某些领先的竞争要素,还必须在其他要素上不断强化,不断进步,才能形成系统性的竞争优势,进而固化为核心竞争力。

核心力营销就是以企业获得长远核心竞争为目标的战略性营销理论,它依据五星模型和核心力公式等工具来指导组织的营销行为。

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一种知识和技能。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不同的,没有标准的模式。在制药行业,资本/规模、管理/流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的基础;品牌/传播、渠道/推广是企业的核心资产,研发/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在五星模型下,核心竞争力的获得,需要依据五个方面的要素要求,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计算核心力的营销公式

为简化理解,我们提出如下的核心力公式:

核心力=研发力+资本力+营销力+管理力

源动力—研发力:从市场需求出发,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特色研发体制和机制,确保新产品研制成功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推拉力—营销力:营销力主要包括渠道力和品牌力两个核心要素。制药企业要从产品策划、品牌传播、学术推广,到企业形象、公关传播、事件营销的强大品牌传播系统,同时拥有从渠道整合、终端推广到医院终端学术服务能力的强大渠道系统。获得从渠道执行到品牌传播的完整营销竞争优势。

外延力—资本力:企业要快速发展、获得规模优势,就需要有非常强的资金融通运作能力,为企业的快速扩展提供基础。药企应建立起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公司金融、财务系统,形成稳健、高效的融资系统,从而支持企业研发、并购和重组等,确保规模优势的获得。

凝聚力—管理力:在研发、营销、资本等各个方面的效率提升,都需要企业不断吸纳优秀人才、设定适合企业的流程、确保信息高效传播,换而言之,管理力是其他核心力成分的基础。管理力量的获得和提升,一靠制度和流程这样的硬件,二靠企业文化这样的软件,三靠有一个拥有战略高度和人格魅力的企业家和领导层。

篇3

关键词:企业;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

4.树立我国企业品牌,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就难以形成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竞争力的企业未必要有品牌战略,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必然是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

1.概念的澄清——品牌、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

(1)品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感性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当你见到IBM你会联想到“大蓝”或蓝色巨人,见到Mcdonald会想起快乐。从品牌的定义可以得出品牌的如下特点:

①特定的品牌只和特定的产品或企业联系在一起,品牌具有排它性。品牌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有“锁定效应”,当消费者在同种或同类产品中进行挑选时,对一种品牌的认同意味着对其它品牌的不认同。

②品牌具有品牌价值。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如果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③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于名称或标记外在所表现的那样,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标志,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除了它本身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的一些特点外,在这个品牌背后更有许许多多的附加价值,或者叫无形价值。这些无形的价值包括文化、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是历史遗产。这是品牌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

④品牌塑造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理论认为,新品牌成为名牌的成功率只有5%左右,且需巨额广告费支持。在美国创立一个名牌需要1亿美元左右,在我国最少需要5000万元,时间至少3年以上。

(2)品牌经营。品牌经营是通过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

品牌经营与产品经营不同,品牌的生命周期比产品长得多,产品往往只是相对某个特定的需求时期而言。产品经营主要是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功能,提供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满意度和价值感;而品牌经营是一种核心的信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之中,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所经营的不仅仅是形象,还包括认同,这种认同反映了品牌的个性,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因此,品牌经营是企业竞争继单纯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之后的高级阶段,是多种手段的综合。

(3)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这主要是由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②在竞争方式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和超越。

③从企业未来成长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从而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相应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一般都呈现出以生产环节为起点向研发和营销两头延伸的特征。

④核心竞争力具有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

篇4

关键词:团购网站 核心竞争力 聚类分析 多指标评价

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学术界普遍认为Prahalad和Hamel(1990)对核心竞争力的阐释具有权威性,即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之后,Adam Smith(1994)将其拓展为企业内外多个角度竞争力的总和。David、John和Slocum(2009)理解核心竞争力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一套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外一系列多角度、多能力、难以被模仿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组合。

因此,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可界定为团购网站在网络竞争环境下,能及时掌握供应商和消费者需求,依据团购网站定位,有效整合前端资源和后台服务,经长期精心培育建立的向用户提供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低价、优质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团购网站在提供线上产品、线下服务等整个流程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和决策中形成的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团购网站的规模和认可度是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保障。第二,团购网站的团购特性是塑造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第三,团购网站的技术特性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上三方面在积极塑造团购网站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共同作用形成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如图1所示。

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测度

(一)因子分析

国外已有学者提出一些指标考察商务网站发展情况。如Benbunan-Fich(2001)认为网络技术和社会影响因素是网站发展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Agarwal(2002)从下载延迟、信息内容、交互式响应等方面评价商务网站竞争力。国内学者对商务网站评价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普通商务网站的评价,如李君君(2008)运用每百万用户访问量、网站规模、下载速度、外部链接数和页面浏览数五个指标评价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侯治平(2011)进一步增加日均IP量和搜索引擎收录量。二是对团购网站“团购”独有特性的评价。如江耕(2008)将影响团购网站运营的七项指标归为网站规模和认可度、价格策略两个公因子。可见,国外学者主要考虑网站性能、社会影响、信息质量等维度,而国内学者则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评价电子商务网站。对团购网站这类独特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除考虑上述要素外,“团购”特点也不可忽略。学者江耕(2008)虽考虑了这点,但指标选取不够系统全面,并未反映团购网站技术特性对其发展情况的影响。

因此,对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团购网站的规模和认可度、团购特性和技术特性是三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本文经文献整理,结合内涵界定,最终选取十个指标评价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如表1所示。其中逆向投诉次数由投诉次数正向处理所得;平均PR通过取平均值不仅能科学衡量网页等级,也消除了排名算法不同引起的偏差,这是以往学者尚未涉及的方面。

为准确分析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情况,选择领先团购导航“来优团购”2013年5月8日综合流量排名前100的团购网站作为样本,剔除缺失数据的31家,从“来优团购数据中心”和权威网站“站长之家”获取了69家团购网站的原始数据。

首先用SPSS17.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前四个指标在第一公因子上有较大负荷,反映团购网站的规模和认可度;中间四个指标在第二个公因子上有较大负荷,反映团购特性;后两个指标在第三个公因子上有较大负荷,反映技术特性。由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得出各因子所占权重及三个公因子综合后的得分:Z= 0.6011*FAC1+0.2825*FAC2+ 0.1164*FAC3。这样,以这三个公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给网站排名,如表2所示,限于篇幅,只列举综合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

(二)聚类分析

通过K-Means聚类法,用因子分析综合得分作为聚类变量将团购网站分为四类,数目分别为1、2、10和56。

第Ⅰ类有聚划算。聚划算的网站规模和认可度因子为7.96023,是美团网6倍以上,它有稳定的商户、用户和相对完整的物流,庞大的用户量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使其整体核心竞争力优于其他团购网站,因此称其为用户领先型团购网站。

第Ⅱ类包括美团网和拉手网。综合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其中团购特性因子为1.59101和2.49805,分别位居第七和第三,美团网的网站规模和认可度因子是1.21732,位居第二,拉手网的团购特性因子是2.49805,排名第三。二者都是专门做团购的网站,都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注重用户体验,依据清晰的定位,以科技创新推动服务质量,称其为专业型团购网站。

第Ⅲ类有大众点评团、聚美优品、窝窝团、58团购、qq团购、可可团、喜团网、一起呀、沪江团购、极致时尚,其中前五个综合排名相对靠前,在规模和认可度与团购特性因子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整体不及前两类。这类网站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及一定的品牌基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较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定位为品牌忠诚型团购网站。

第Ⅳ类为剩余团购网站。有糯米网、团购王、团委会等。虽然糯米网在技术特性因子和团购特性因子方面排名较前,但总体上,这类网站的三个因子还是不如其他三类团购网站,大多数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都弱于前三类,因此定位为普通型团购网站。

四类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对四类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以期为团购网站核心能力塑造及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第一,用户领先型团购网站的优势首先在于其用户量,如聚划算凭借淘宝资源以低成本获取了海量的会员、产品以及可观的销售额;独特的发展模式也使其领先于那些同质性强的团购网站,建立了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聚划算向下针对快速消费品,向上涉及奢侈品的独特团购频道大大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

第二,专业型团购网站首先聚焦特定服务领域,美团网90%以上的本地服务比例和拉手网专注于第三产业都获得了稳定客户源;其次美团网的“团购无忧体系”及拉手网的“三包承诺”都将消费者体验做到极致;此外,二者注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以技术推动服务,改善了用户体验,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第三,品牌忠诚型团购网站凭借独特经营方式、特定用户群、稳定网站流量,树立了品牌基础,获取了核心竞争力。如58团购和大众点评团都借助分类信息网站的流量优势挖掘地面资源;聚美优品的特定用户群促进了品牌忠诚度的建立;窝窝团靠“促销+分销”模式赢得商户青睐;qq团购基于其特有的品牌资源也获取了优势。

第四,普通型团购网站总体上三个因子不如前三类网站。糯米网在管理团队、用户资源、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优势,此处被归为第Ⅳ类可能由于数据来源前期其多次售后服务怠慢、退款投诉增多等行为而导致聚类结果偏差。其余或定位模糊,或趋于同质化,或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替代。如信用体系、售后服务得不到良好保障,影响了网站盈利。

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由测度分析可知,团购网站的规模和认可度、团购特性以及技术特性是影响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因子,因此对于团购网站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核心能力,有以下建议:首先,在通过付费营销、SEO搜索引擎优化等扩大网站规模的基础上,进而通过线上点评、社交网络等提升网站认可度。其次,从产品策略精准定位用户群、价格策略多元化、渠道策略高效灵活、关系策略关注用户体验四方面打造活跃的团购营销策略。最后,通过优化网站标题促进关键词排名,简洁网站URL利于搜索引擎抓取,清晰导航设计增强用户好感,丰富网站内容推动用户体验等优化团购网站的技术特性。

进一步,针对四类团购网站的不同特征,提出如下建议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用户领先型挑选高信誉商家保障服务质量;提高交易额增加顾客回头率;提升发货速度和物流效率减少客户流失。专业型整合自身资源,以科技进步带动服务创新;清晰定位,走专业化道路以精准定位用户群;从细微处改善服务质量,利用好的网络口碑赢得更多顾客。品牌忠诚型合理培植自身品牌,积蓄品牌实力;做好品牌代言,树立品牌形象;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强化品牌管理意识。普通型树立行业壁垒,实行差异化战略;用移动互联网加大推广,深挖优质商家与潜在客户群;提升网站全程服务质量,实心实意为消费者服务。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选取能系统、全面、科学反映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赋予其“团购”这一明显的区分标志,充分考虑了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内涵体现的三方面,分析结果很好的反映了目前国内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情况。当然,选取的指标只从单一层面进行分析,并未具体研究哪类商品或服务在哪些城市拥有怎样的团购情况。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地域条件的差异,日后研究可将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细化到有区域特色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上。此外,本文仅粗略探讨了各类团购网站的特征及发展建议,作为进一步研究,可在分类基础上选择具体团购网站进行案例研究,以完善和丰富团购网站核心竞争力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君君,陈海敏.基于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J].情报科学,2008,26(8)

2.侯治平.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

篇5

关键词 石油石化企业 核心竞争力 FAHP 模糊综合评价

1 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必须清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识别、培育、保护以及运用等诸多方面的基础。邓修权等对期刊网中222 篇有关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做了统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学者提出或提到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共有31种,某些指标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其中构成技术知识企业文化等15 个指标具有较高的被认同程度。

1.2 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1.2.1 难模仿性指标

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难模仿性主要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的特性,它由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风险控制能力7个指标体系组成。

1.2.2 整合性指标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是指对企业即定的资源进行处置、组合,使之最大限度产生效率的能力,是企业从竞争性要素转变为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纽带,单个的技能、知识、资源、能力等价值活动通过整合才能实现顾客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1.2.3 价值性指标

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能够对终端产品的用户作出直接、关键性的贡献;其次,有助于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它由石油石化企业的客户满意度、企业品牌力、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竞争力以及价格竞争力四个指标体系组成。

1.2.4 延展性指标

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主要表现为强化核心业务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注重上中下游一体化及炼油化工一体化协调,并向相关的业务领域拓展。我们可以通过核心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能力、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潜力两个指标来体现。

1.2.5 增值性指标

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主要表现在盈利性指标上,我们可以选用人均利润率增幅、固定资产总额增幅、资产收益率增幅、销售收入增幅等指标来衡量。

2 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2.1 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1.1 建立有关的模糊集

(1)定义诸因素层的指标集为U=(U,U,L,U),相应的权重集为W=(w,w,L, w) ,其中w(本文k=1,2,3,4,5)表示指标U在U中的比重,且归一化。

(2)定义子因素层指标集为U=(U,U,L,U),相应的权重集W=(w,w,L,w),其中wki(i=1,2,L,n)表示指标uki在Uk中的比重。本文的评价指标集已在上一章中确立,指标权重集的确定采用改进的层次法,具体分析过程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

(3)定义评语集为V=(v1,v2,L,vm),其中 vj(j=1,2,L,m)表示有高到低的各级评语。本文采用四级评分制,取m=4,即V={强,较强,一般,弱,}。

2.1.2 确定评判矩阵

从Uk到V的模糊评判矩阵为

R=

其中rkij(i=1,2,L,n;j=1,2,3,4;k=1,2,3,4)表示第k个主因素指标Uki对于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即子评价因素Uki获得vj评语的比率,它是以单因子评价形式出现的;由专家给出模糊评判矩阵

Rk=(rkij)nx4。

2.1.3 综合评价

(1)第一层次综合评价。先对各子因素层指标Uki的评价矩阵Rk做模糊运算,得到主因素层指标Uk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Bk,Bk=Wk·Rk=(bk1,bk2,bk3,bk4)是层次综合评价的结果,其中Wk=(wk1,wk2,L,wkn)是子因素层的权重向量。

(2)第二层次综合评价。通过第一层次综合评价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Rk==

主因素权重向量W=(w1,w2,w3,w4,w5),按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再对R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即进行第二层次综合评价运算,得到目标层指标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W·R=(b1,b2,b3,b4)。当b≠1时,可做归一化处理,即令=b/b,得到,*=(,,,)。

(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W·R=W· =W·

(4)评价结果处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得到目标层指标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其中,,,分别表示U对于评语v1,v2,v3,v4的隶属度。最终评价结果可按照加权平均的原则来选取,设:A=(a1,a2,a3,a4)T是个分数集,aj表示第j级评语的分数,利用向量乘积出最终测评结果,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分位:对S=*·A,分值越高,说明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所评价指标上综合表现越佳,从而该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

2.2 权重确定模型

2. 2. 1 建立石油石化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可分为三层,目标层: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准则层: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5 个关键特征,即难模仿性、整合性、价值性、延展性和增值性,它们也是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出发点;指标层则由所选的20 个指标组成,分别构成了难模仿性、整合性、价值性、延展性和增值性系统指标。

2. 2. 2 构造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判断矩阵

设某一评价体系A有Ui个准则层,每一准则层有不同指标。设某一准则层Ui有n个指标x1,x2,L,xn,其相应的权重分别为wx1,wx2,L,wxn且满wx1+wx2+L+wxn=1。

(1)构造比较矩阵:

C=

==(C)

其中Cjk表示对评价准则Ui,xj与xk的相对重要性。为了使判断统一、准确,表1给出了判断标度。

(2)求比较矩阵的最优传递矩阵Di:

D==(d)

其中,d=(C+C)

(3)最优矩阵转化为一致性判断矩阵Ei: E==(e)

其中,e=exp{d}

2.2.3 指标权重的

(1)计算一致性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M=e (i,j=1,2,3,L,n)

(2)计算Mi的n 次方根Ki:

K=

(3)对向量K=(K,K,L,K),作归一化处理或正规处理,即w=K/K,则w=(w,w,L,w)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3 实证

以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实证,经7位专家和3位企业家进行评价,基于上文介绍的评价和模型,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取分数集A=(a,a,a,a)=(80,60,40,20)对应于评语集

V=(v,v,v,v)=(强,较强,一般,弱)。利用向量乘积计算出最终测评结果,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分为:S=B·A=(0.308,0.338,0.216,0.138)·

(80,60,40,20)T =56.32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为56.32,总体水平一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作为我国三大石油石化企业之一,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结果,基本能反映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现状,各石油石化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项、强项,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的强势,改变自己的弱势,从本质上提升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1 邓修权.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调查分析——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J],科研管理,

2003(2)

2 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

出版社,2001

3 胡恩华,单红梅.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

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1)

篇6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能超越竞争对手的地方,它具有价值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相融性、动态性等特点,能够为股东和顾客创造价值,能够帮助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企业所独立具有的,企业长期形成,能够支撑企业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竞争优势,并具有延展性,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其实质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价值,更强大的实力,拥有对手所缺乏的条件等等。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二、影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因素

1.信息化建设滞后,市场敏锐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薄弱,具体表现在搜集、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还很落后,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能很好地把握重要机会,不能抵御外部的威胁。一些企业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市场敏锐性和适应性较差。

2.人力资源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目前,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差,使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管理效率低,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产生错位,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不够。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贡献率低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不足,多数行业、企业的核心技术依赖从国外引进,研发机构不健全,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创新意志和能力不强。

4.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落后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形成要素和组成部分。然而很多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及其作用了解得不够深入,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依托信息体系的培育,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如何搜集和运用信息也成为当代企业深入思考的问题。企业要很好地获取、处理、传递、利用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化战略,达到企业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要运用信息化加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还要通过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新服务、新思路层出不穷,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员工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企业才能进一步稳定发展。

(2)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要着眼于员工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些企业的失败,往往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对人才实施有效管理的机制。

(3)有效地激励人才

企业要为创新型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创新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并做到奖励与惩罚要分明,企业要创造员工发展的有利条件,让员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因而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充分认识自主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同时政府要加大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4.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企业的内涵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精神食粮,企业文化将引领企业走得更远。企业要想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塑造和创新企业文化,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员工的思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和个人提升。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大潮中,企业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宫雪梅.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2]徐敏生.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7.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49-02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延展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但是,我国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壮大。深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存在的问题

1.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识不准确。一是把企业竞争优势认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中优于其他企业的表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本”。虽然企业竞争优势也可以来自于企业一般性的竞争力,然而只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二是把企业一般意义的资源认作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只有企业独自拥有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有长远战略价值的资源,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三是把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认作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只有同类企业所不具备、且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能力,才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战略意识淡薄,战略意图不明确。持续竞争优势的发挥需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意图表明了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自己的业务定位、计划发展的能力。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情况。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研究发展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也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

4.筹资能力弱。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与企业布局不匹配,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加之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资信度不高,借款少、急、频的特点,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的交易和监控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不愿放款,直接融资渠道又不畅通,使中小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一般较低,影响其业务的开展、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5.职工素质低。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职工素质相对较低,优秀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

6.组织结构调整滞后,管理混乱。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应向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的还是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结构,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中小企业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与大型企业及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职能管理比较落后。这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无法通过卓越的、有特色的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相应的管理支持。

二、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熏受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

1.科学地制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准确预测和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对可能发生和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及时做出灵敏和正确的反应,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应对行业机构、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积累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2.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往往是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新技术,能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先机。一个企业要在竞争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要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熏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应该是独特的,竞争对手无法对其加以复制。中小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熏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即哪些技术是自己专有的、关键的,然后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其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开发和提升。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是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和开发市场。二是要注重合作,通过以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源的人才,建立战略联盟,兼并收购拥有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专长的企业,克服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力不足的局限,将外来的不同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存在于企业内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中小企业要转变管理观念,抛弃经验式、粗放式、家长专断式的随意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完善企业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有效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4.实行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核心竞争能力的选择和确立应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不应追求各方面的优势,而应寻求一个或几个企业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可持续的、并且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平台。“专而精”是中小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小企业要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熏做强企业。中小企业要避免与大企业直接进行量的竞争,要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隙中寻找机会,创造“先发制人”的优势,争取成为狭小市场的先入者。中小企业要彻底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的专业化企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5.创新企业文化。一种尊重职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中小企业要注意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最后决定力量来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中小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调整自己?熏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6.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以其难以替代的独占性、个性化以及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延伸性,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把品牌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本,把培育自己的品牌作为构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品牌的培育,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根据顾客的需要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运用整合营销沟通的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联想和认同,大力培养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切实发挥品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独特作用。

7.真正实行人本管理。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尽可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引入合理的薪酬结构,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8.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要通过增加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突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途径,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智能化集成;经营理念;治理架构;技术创新

伴随着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深化推进,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智能化产业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安防协会,2011;工信部,2011)。预计每一个智能化应用领域都将是一个千亿级的行业,而智能化系统集成行业是这个产业链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之一。因此,关于智能化集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分析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属性,探讨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殊内涵及其构建途径,力争为智能化集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内涵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交易的对象是商品(包含服务),商品的零部件或工序的分解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是有限度的,需要保持中间商品的相对完整性,因此,最基本的无法再分解的商品的零部件或工序叫做最基本零部件或工序,生产交易一个最基本零部件或工序的有机耦合活动称为一个“企业元”(meta-firm)。如果一个依据市场契约形成的基本经济单位,能够并且只能重复完成一种进行获利经营的“企业元”有机耦合活动,就称该经济单位为最基本企业(张华等,2007a)。最基本企业的诞生体现出了一个具有生物特性的基本经济单位的“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其最根本的生物特性就是有机整体性。有机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能动使用与创造性发挥的首脑作用、劳动力的服从劳动与物质资本的被动运行等方面。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以及现代企业实践的深化,现代企业逐步被理解为在既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等多方产权主体,经过签订一系列特殊的市场契约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有机整体性的营利组织(张华,邹东涛,2011)。

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指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用户的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安防协会,2011)。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说,智能化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化系统的分层设计、软硬件设备选型,设备系统安装服务、软件系统控制平台、综合系统调试、系统功能维护等多个环节,其核心环节在于智能化系统设计、硬件设备的安装服务、以及软件系统控制平台的有效运行。

智能化集成企业一般是指具备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等部委颁发的相关系统集成资质,能对行业用户实施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企业(安防协会,2011)。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设计及系统化的软、硬件产品集成服务构成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核心企业元,在核心企业元的周围存在着与大量之相关的企业元。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着不同的客户需求,虽然智能化集成系统项目的过程环节大致相同,但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内在功和表现结构都会有所不同。

由于智能化集成企业的特殊性,智能化集成企业的生产要素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智能化集成企业的物质资本,主要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介质资本三大类。生产资本主要包括自有或租用办公场所、软件开发环境、系统集成工具、设备运输车辆以及自有软硬件产品等。货币资本在智能化集成企业中占有重要的比例,随着社会经营环境的变化,流动货币资本比例呈现增加的趋势。介质资本主要包括营业执照、集成资质、软件著作权、技术产品专利以及文档资料等。智能化系统集成企业的介质资本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多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等级,以及应用领域的软件著作权和技术产品专利等构成了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技术服务支撑以及重要的品牌力量。智能化集成企业的人力资本包括营销、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科技型人力资本,以及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和生态位人力资本(张华和刘小军,2007)。

综上所述,智能化集成企业被理解为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资质要求等社会资本的前提下,由物质资本产权主体、核心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和普通员工,经过签订一系列特殊的市场契约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有机整体性的营利组织。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内涵包括:(1)智能化集成企业是智能化产业中的一个提供智能化集成服务的企业支点,需要按照一定的法规要求办理相关的资质手续。(2)智能化集成企业是经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等多方产权主体经过签订一系列的市场契约而形成的开放的组织系统,各种生产要素可以依据市场契约自由的进入、退出或转让。(3)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特性是一个有边界的契约组织,契约的特殊性在于有机整体性,智能化集成企业一旦诞生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都要受到经营人力资本的协调指挥。(4)智能化集成企业体现在一定的智能化应用领域,按照客户的具体功能需求,提供智能化集成系统服务。(5)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经营获利,这就要求智能化集成企业要尽可能提高利润率,提高技术创新含量,在提高集成项目营业收入、降低设备开发或采购成本的同时,压缩项目实施和管理费用。

二、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属性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刊登了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所著的题目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论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Prahalad和Hamel,1990)。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为:组织中关于怎样协调生产技能和整合技术的累积性知识技能。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内部各种知识、技能、资产以及运管机制的有机融合。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流派,主要有技术创新流派、资源整合流派、知识流派、组织流派、文化流派和流程流派等。技术创新流派主要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他们强调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能力的积累,企业能尽早发现产品和市场机会,提出可以通过研发少数关键技术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Hammer和Champy,1994)。资源整合流派主要以巴尼为代表,他们强调整合具有潜在价值的关键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保证企业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Bamey,1991)。知识流派以巴顿(Barton)为代表,他们强调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Barton,1992)。组织流派以彼得.圣吉为代表,他们主要围绕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彼得.圣吉,1998)。文化流派以拉法为代表,他们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既在于企业运行系统中,也存在于企业文化系统(Raffa,2000)。流程流派则以哈默尔和钱佩为代表,他们认为要在价值链的关键流程方面才能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Hammer和Champy,1994)。

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组织架构上来说,贯穿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研发、营销、技术、实施等部门,但最为关键的则是集成项目核心软、硬件产品的创新、运行和维护等方面。一般来说,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属性:(1)市场认可性。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才能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价值超常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市场客户带来超出常规的利益价值,才能真正达到参与各方的合作共赢,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利润。(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新型,竞争对手难以或不能模仿。(4)异质性。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在数量上很少,难以或不能替代。(5)超前性。只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超前性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满足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五个条件(张维迎,2005)。

三、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方面,理论界学者一般认为核心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在核心竞争力的其他组成要素方面,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有两要素、五要素以及全要素构成等几种观点。

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由硬核心竞争力和软核心竞争力组成(王秉安,2000)。硬核心竞争力指以核心技术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软核心竞争力则是指经营管理方面的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邹海林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产品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应用技术转化能力、组织生产能力以及快速应变能力等五种要素能力构成(邹海林,1999)。管益忻则认为,凡是企业特有的、足以胜过竞争对手的所有要素都可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要素包括经营决策、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管益忻,2000)。左建军认为,企业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平台基础,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人才开发、技术创新、商标品牌、企业文化等方面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左建军,200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智能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营理念、治理架构、管理制度、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等多方面企业能力的综合反应,特别是经营理念、治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更是决定性因素,优秀的经营理念决定优秀的治理架构和管理制度,进而吸引优秀的人才来进行一流的项目市场营销、技术方案创新和工程实施管理等运营活动。因此,智能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从经营理念、治理架构、管理制度、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去构建,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

四、构建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智能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智能化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营业绩。一个优秀的智能化企业,表面上看是其突出的经营业绩,但其深层次的内在基因却是合理的治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最为关键的则是智能化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能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保持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做强做大。

优良的治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是构成智能化集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基础,再结合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人才开发、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共同构成智能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系统。因此,智能化企业的公司架构和制度化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司的制度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进而构成智能化企业软性的、更难识别、更难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化企业核心资质所处的序列和专业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智能化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范围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发展空间。智能化企业涉及的专业资质主要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安防工程企业资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等方面的资质。智能化企业资质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智能化行业相关资质的获取一般主要涉及到企业资产信用、经营管理能力、核心技术专利、技术人员规模、项目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

智能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核心技术等核心人力资本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经营理念和治理架构的选择都取决于企业核心人力资本的强弱。因此,智能化企业必须制定并完善核心人才的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关键的人才资源与智能化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竭尽全力、合作共赢、协同发展。那些既拥有核心技能又忠于市场契约的核心骨干是智能化企业最重要的宝贵资产,所拥有核心人力资本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智能化企业的人力资本政策要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既让核心骨干与企业同步成长,又使他们具有成就感和家园感。

市场营销水平是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非常关键的竞争因素。高水平的市场营销能力是智能化企业赢得工程项目的必备条件,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能够使得智能化企业进一步保持核心竞争力,持续经营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主要涉及智能化企业的综合实力、资质品牌,以及企业对营销过程、销售网络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这也直接决定着智能化企业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智能化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先导、重视公司信誉”营销的观念,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结合用户的利益需求,向用户提供高新技术及产品,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与客户一起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是构成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智能化企业能否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好的产品去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企业的核心技术一般包括企业公开的专利技术和秘密的专有技能。智能化企业的公开的专利技术主要是智能化软件技术、软件著作权、产品工艺、实用新型专利等。这些公开专利技术既可以通过独自研发和联合开发获得,还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形式来取得。智能化企业拥有秘密的核心技术也是智能化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基础,同时,智能化企业要拥有持续保持这种核心技术不被模仿或替代的能力。在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沉淀核心技术技能,才能提高智能化企业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技术实力;智能化企业只有拥有较强的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开发出为市场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软硬件新产品或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项目管理能力是智能化企业保证工程实施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只有拥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实施经验和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才能建成精品工程。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反过来又增强企业综合技术实力。智能化企业的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主要都是围绕设备成本和管理费用而展开的,成本费用是衡量智能化集成项目投入产出比例的根本尺度。提升智能化集成项目的管理能力是构建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目的,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制定的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一些程序或规程。

五、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内涵:智能化集成企业可以被理解为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资质要求等社会资本的前提下,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普通员工,经过签订一系列特殊的市场契约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有机整体性的营利组织。进而探讨了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表现,认为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营理念、治理架构、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技术方案创新和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企业能力的综合反应,特别是经营理念、治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更是决定性因素,但最终却落实在智能化企业的核心软硬件产品以及集成项目工程项目市场开拓营销、技术方案优化和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最后论证了智能化集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并给出了构建智能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Bamey,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mal of Management,1991(17).

[2]Barton, D. L. Core competence strategy[J]. Joumal of Management,1992(03).

[3]Barton, D.L.Assess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J].Business Strategy Review,1992(0l).

[4]Hammer,Champy.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original-effects 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seare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1994(15).

[5]Prahalad,C.K.,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6]Raffa.Core competence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in the world-wide computer industry[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0(01).

[7]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王秉安.企业核心竞争力之研究[J].现代财经,2000(05).

[9]张华,高俊山,刘小军.企业元、最基本企业及企业的原子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7(02).

[10]张华,刘小军.资本概念的再界定及特征探讨[J].商业时代,2007(04).

[11]张华,邹东涛.权责利对称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2(04).

[12]邹海林.论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形成[J].中国软科学,1999(03).

篇9

关键词:物流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对策 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流行业成为了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并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战略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观,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企业组织内外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协调观则认为各项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是核心竞争力最为本质的特点;知识载体观强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主张用各种知识载体,如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示器;技术能力观则以专利份额和显在技术优势来描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在本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

(4)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新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2)应变能力:保持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因时而变;

(3)整合能力:组织协调企业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知识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4)转化能力:将技术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亦应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期望尽快培育和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的前提,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物流行业自身的特点。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将非核心竞争力区分开来,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识别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诸多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步骤的识别方法。

(1)第一步:企业现有资源分析。

企业现有资源分析是分析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运输资源(如车辆和车队等),仓储资源(如库房等)、地理位置资源、物流网络运作资源和装卸搬运及其流通加工的设备设施等。无形资源包括企业的组织资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技术资源(如关键的物流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如企业员工的丰富的经验、知识、洞察力和对企业的忠诚等)、形象资源(如企业在客户及社会中的相关形象)和企业文化(如宗旨、理念和价值观)等。分析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利于企业摸清自己的家底,从而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第二步: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顾客价值作为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导向,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支持性作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基础性作业包括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生产运作(如运输生产、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务)、物流的售后服务(如客户回访等)等。支持性作业包括一般的基础管理(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对外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企业必要的外购资源的采购)等。在审查价值链的各项构成中,必须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采用优、中、差三等对每一项作业进行评定。

(3)第三步: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统筹。宏观环境分析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全球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结果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五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五要素”是指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企业的资源供应商、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者、物流企业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务产品的替代品以及补充品。这“五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竟争性质和程度。

(4)第四步:物流企业SWOT分析。

物流企业SWOT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这些业务是否适合企业在其中进行经营,是否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优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劣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面临的机会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利和消极作用的方面。

(5)第五步: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业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当前的因素是职能性质的,还是仅仅一个物流服务产品的或者是企业整体性质的。因为,只有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成功因素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核心竞争力;应用

物流具有高速、便捷的服务特点,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壮大。物流企业具有信息化、综合化、连锁化的特征,因而用人需求也表现出专业型与复合型并重的特点。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既要结合自身特点,又要迎合新形势的变化,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的核心技术中演变而来,它最早出现在《哈佛商业评论》周刊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由哈默和普拉哈莱德共同提出。该文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企业的核心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集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组织管理于一体的系统,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知识与资产互补的无形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提出弥补了欧美管理学界对于该领域的探索空白,并以其科学性、可靠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高校为扩大影响力、增加生源、提高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必然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在其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各种文化内涵的积淀,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高职高专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立足于自身条件,内涵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种思想、理论、价值观,它能够对物流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主动、优势地位。

二、核心竞争力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式建设

(一)建立起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竞争力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式必须以高职高专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高中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要求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备良好物流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安排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根本的确立方向,课程内容的选定要以适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技能都能够得到培养与发挥,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设计要遵循“活模块,宽基础”的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管理类专业,虽然是一门专业却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的实际应用、统计等多门学科专业,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活模块,宽基础”的集群式课程模块设计,以满足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该专业的需求。所谓的活模块是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要,为职业群设计理论知识单元和技能训练单元,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的组织,要以人才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宽基础是该专业所涉及到的课程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或单一职业的,它是针对于所要相关职业群体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为着眼点,为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物流管理专业强调全面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将专业的技能训练和实际的转岗适应能力相结合,做到理论知识加技能训练加岗位任务执行能力全面发展。在这两种不同的课程模式设计及实际应用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其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训练,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打造出一批优异的学子,形成一股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非常受重视却仍然存在着师资队伍不足、力量单薄的问题,因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物流管理教学工作的重点。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将目标定位于打造一批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重点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进而满足学生对于该专业的需求。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教师创造出宽松、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更好的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推行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机制,以灵活多变的教师管理制度满足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对于时间的分配。

(四)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训练模式

核心竞争力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性作用,从而让该专业的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的优秀人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基础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物流管理操作中,以实践印证理论并在实践过程中丰富和提升理论知识。

(1)校内实训模式

校内实训是出于学校发展需要,以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训练方式,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构成要素之一。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教学资源,开展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并通过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完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校内实训室模式的发展与应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安排学生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以进行学科或课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的实训目的。

(2)校外实训模式

开展校外实训是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实际操练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理性认知,获得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技能。通常校外实训基地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的“产学研”重要研究与应用场地,对于高中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学研”计划教学中开展校外实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现代化的高端管理人才,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因而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对于企业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另一方面,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物流行业的工作性质及特点而开展的校外实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icle.aspx?titleid=spzy201310103" title="防爆起重机的现状分析及检验要点"> 防爆起重机的现状分析及检验要点 教育管理 浅谈模拟教学法在电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初探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职美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英语听力中培养学生的短时记忆力漫谈

结语

总之,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各种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应对于激烈竞争环境的高中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本专业的建设,以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该专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志平,范珍,莫仁边. 构建A:物流管理专业四维人才培养体系 [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5)

[2]潘文军.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