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心理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心理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务心理学的重要性

篇1

研究方法

被试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开放式问卷的被试110人,预调查问卷的被试440人。

研究过程第一对87名本科生和23名研究生进行开放式调查和访谈,让他们填写或回答在他们心目中的心理学的形象是怎样的,并用4—6个句子、短语或者形容词描述他们心目中的心理学的形象。第二把收集到了423个条目进行整理,首先邀请5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收集到的条目进行筛选评定:根据条目的内容,把明显不是体现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学科形象或者意思模糊的条目删除,然后根据条目所表达的含义,把意思完成相同或者大致一样的条目归为一类,再根据条目的频次,删除频次小于3的条目,最后得到63个条目。第三把这63个条目以随机的形式呈现在问卷中,并用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让被试对63个条目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认同程度的选择,1=完全不认同,2=比较不认同,3=不确定,4=比较认同,5=完全认同,最后形成了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学科形象结构探索研究的调查问卷。第四在广州、江西多所高校共发放44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404份,有效率为91.8%。

研究工具和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

1项目分析

首先,对问卷项目进行区分度分析区分度(戴海琦,张峰,2008)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8]。在心理测量学中,通常以临界比率作为区分度的指标。临界比率的获得首先要根据被试获得的问卷总分进行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被试定义为高分组,得分低的27%被试定义为低分组,然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分检验其差异是否显著,所得的T值就是临界比率CR值。一旦CR值达到显著水平,则说明该项目能有效区分得分高和得分低的被试,也就是说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鉴别力)。如果T值不显著,则删去相应项目。本研究中,研究者先计算被试在63个项目的总分,并按总分的高低对其进行降序排列。得出总人数的27%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238和209,所以总分高于238的被试被划为高分组,总分低于209的被试被划为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高低两组在63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在这63个项目中,V47、V52和V60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其余60个项目高分组和低分组平均数的T值都差异显着,具有鉴别度,所以把V47、V52和V60这3个项目剔除,保留剩下的60个项目。其次,对各潜在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剔除信度较低的项目。Churchill(1979)提出,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前需要对测量项目进行净化来剔除“垃圾测量项目”,从而防止多维度的结果,导致很难解释每个因素的涵义[9]。本研究利用α信度系数法(ThecronbachAlpha,简称α系数)检验测量项目的信度,对于删除后将导致α系数值增加的项目予以删除。即假如删除某个测量项目α系数增大,则表示可以删除该项目[10](卢纹岱,2002)。从表1.3中可以看出,在这60个项目中,其中V14、V15、V28、V29、V30、V35、V41、V48、V50、V51、V54这11个项目删除后的α系数大于问卷整体一致性α系数0.931,剩余49个项目删除后的α系数均小于或等于问卷整体一致性α系数,因此,把V14、V15、V28、V29、V30、V35、V41、V48、V50、V51、V54这11个项目删除,保留剩余的49个项目。

2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适合度检验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要利用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进行因素分析适合度检验[11](张文彤,2004)。如表4所示,本次调查样本的KMO值是0.920,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8415.380,自由度为1176,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01,非常显著。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对本次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是可行的。

因素提取对49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以正交转轴法进行因素旋转,并结合项目分析,参考各项目的共同度和因素负荷值,对项目进行筛选。以特征根大于1为截取因素的标准,参照碎石图来确定项目和因素。逐步删除对公共因素贡献小的项目。项目删除的标准定为:(1)共同度小于0.40,(2)在两个因素上负荷都大于0.40,(3)最高载荷小于0.40。经过多次的探索,最终获得了5个显著的因素,总方差解释量62.263%,问卷最终共保留了16个题项,5个因素结构清晰,各项目均在相应因素上具有较大载荷,处于0.636~0.825之间。从共同度指标来看,16个项目的共同度在0.451—0.753之间,说明16个项目在五因素模型中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从碎石图中可以看出,从第一个因子到第五个因子,碎石图的坡度很陡,层次分明,而且这五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从第六个因子开始碎石图的坡度变得平缓,特征根都小于1。

因素命名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目中的心理学学科形象包括了五个方面的维度,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对各因素做如下命名:因素1:对心理学的态度主要内容包括对心理学的喜爱,对心理学的关注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学的了解的愿望。因素2:心理学的价值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对个人的精神感悟、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生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素3:心理学的重要性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在当今我国中小学教育和社会上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因素4:心理学的特性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性、内容的深奥性和逻辑性。因素5:心理学的本质主要描述的是心理学是什么。

信度分析通过因素分析探索出的这五个因素以及相应的项目组成的初测问卷后,还需要对其可靠性做进一步的分析,本研究最后形成的初测问卷各因素和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见表6。根据Henson的观点,如果研究者的目的在于编制预测问卷或测量某构思的先导性研究,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至0.6已足够[12](吴明隆,2003)。从表中可以看到,心理学学科形象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5以上,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27,而五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分别达到了0.830、0.663、0.712、0.655和0.574,说明心理学学科形象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分析从以上五个因素的具体内容来看,这五个因素代表了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目中心理学形象的不同构面,但它们能否反映同一主题,还需作进一步的结构效度检验。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一个良好的问卷结构要求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在0.3-0.8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1-0.6之间[13](钱志亮,顶攀攀,2002)。因此,可以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各因子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来估计问卷的结构效度。

分析和讨论

在心理学的学科形象上,国外的学者主要是从学科的科学性这个角度去研究的,而国内学者主要考虑了心理学的价值、科学性和态度这三个方面,虽然比国外学者考虑得更全面,但是依然没能体现整体的心理学学科形象的结构维度。而且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心理学学科形象的研究都是先确定研究的角度,对特定的维度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果必然比较单一,也无法全面地了解到心理学的学科形象。而本研究收集到的条目是建立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基础之上,并结合了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观点。研究遵循了从内容归纳到探索性因素的过程,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目中,心理学学科形象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结构:对心理学的态度、心理学的价值、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特性和心理学的本质,从整体来看这五个因素基本上涵盖了有关心理学学科形象的所有内容,并且也已经涵盖了之前许多学者所研究的角度。在这五个因素结构中,第一个因素与总分的相关最大,解释率最高,说明态度问题在心理学的学科形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包含的四个项目分别是:我很喜欢心理学、我很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经常关注心理学和我想了解或进一步了解心理学,这四个项目包含了态度中的情感和行为这两个主要的部分。因此,心理学的学科形象就可以通过人们对于心理学的情感反应和行为意向体现出来。在前人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涉及到了人们对于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的态度,这些研究对心理学学科形象的研究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心理学家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而心理咨询是心理学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为心理学的学科形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另一方也证明了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的这个态度维度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心理学的价值,这个因素对于反映心理学的学科形象也至关重要。一门学科价值的重点就在于学科这个客体如何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要,适合于主体,服务于主体[14](李燕丽,2012),所以心理学的学科价值就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类这个主体的需要,如何适合于人类和服务于人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越来越大,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加,人际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复杂,环境的污染和气候的改变,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难性事件都使人们心理疾病增多,心理健康状况出现恶化,这些都使人们感到需要心理学,而这个时候心理学的价值就可以得以充分体现。而心理学价值的体现是离不开心理学的本质的。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学,是关于认识人的本质的学问[15](蔡笑岳,于龙,2005),这是心理学的本质,也是心理学学科形象的第五个因素,正是由于心理学这种“人学”的本质,帮助了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调节自我、处理人际关系,从而生活得更乐观、更幸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了心理学的价值,认识到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生活以及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对于重要性这一点也是心理学学科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论

篇2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81-02

一、心理学产业化概念简述及行业浅析

产业化是作为一个生态学概念存在的:将所设计和实施的生态工程,形成为创造和满足人类经济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生产的、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并提品和服务的产业。而心理学产业化,这一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出的概念,我们权且将其理解为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相关知识来满足人类的经济需要,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并提品和服务的产业。

某些学科,例如生物、医药、通信等学科由于与人们生活的相关性紧密结合而发展得非常迅速,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效益,投资回报比例比较高,所以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学科,它的应用范围是远远大于之前提到的那些学科的。但是正是由于中间学科这个身份导致这个学科得到的重视不够,因为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过程中,起到显著作用的总是那些学科,而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更像是机器中的剂,有了它机器便可以既高效又长久的运作,没有它虽然机器也能够运行但其效率却难以保障,使用寿命也必然会缩短。

二、心理学产业化现状

一门学科的产业化道路必然要从学科自身出发。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确立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依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他在世界范围内是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都不断的提高,相应地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就凸现出来,所以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类在绝大多数学科领域中所展开的各项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从中取得能够造福于人类自身的成果,而后制定标准及流程,形成产业后投入市场普遍应用,所以脱离实际应用,产业或者说回报就无从谈起。心理学的产业化必然和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密不可分。

1.国内外心理学产业化现状

二战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应用心理学在美国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到1992年,美国心理学的应用工作者约21.25万人,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只有约3.5万人。西方现代心理学派除构造主义外,都是反对“象牙之塔”里面的“纯心理学”,主张发展应用心理学。而反观我国的状况却正好相反,在心理学领域中作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占了绝大多数,而在实际应用领域却非常的少。回顾心理学研究近年的发展,不难看到,与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的期盼以及心理学应该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相对照,中国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进展依然异常缓慢。

应用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有限作用,直接导致现阶段我国心理学产业化的空白,既然是产业化就应该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规模程度、通行法则以及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通变,进而彻底从质的规定性上达到提倡的目标。即是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商业化发展的模式非常单一,主要是围绕着心理咨询这一模块进行,以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形式为主,另外就是一些生产心理咨询所需工具的生产厂家,以及个别进行专业心理测量的公司。所以现阶段心理学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产业模式。

2.国内心理学产业化未形成的原因

一是经济原因,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限制了需求人群的范围。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或者说对高幸福感生活的需求,至少是应该建立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的。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想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基础较差。社会大众对“心理学”这个词早就不陌生,只是多有误解,认为心理学家都在治疗心理疾病就是其中一条。对于社会的误解,心理学家应该有符合专业特点的态度――别人的误解,是因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够系统,从而使认识产生偏差。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理解的不全面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心理学的宣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次要原因在于,某些心理服务工作因为值得猎奇,更容易受媒体重视,公众从新闻甚至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获得,难免会对心理学产生不全面不科学的认识。这种不良循环的宣传模式使得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群众少之又少,对于心理学所能作用的范围了解的就更少了。

三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一点有必要与美国心理学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美国心理学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家对此也制定出了许多重大的方针政策。单以社会文化领域来说,主要关注对老年人的一系列心理服务政策,从1986年到2003年,美国为敬老院提供心理服务项目迅速增长,并确立953法案规定毕业生必须在接受老龄化和长期的医疗课程教育后,才能获得心理许可证[1]。而在中国,心理学在社会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人们对社会文化心理学的认识较为模糊。

3.心理学产业化不成形可能导致的后果

心理学产业化的不成形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直接从各个环节制约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了心理学产业化的形成。

首先,它导致心理学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使年青一代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流失加剧。在心理学界普遍流行的学院式研究氛围下,新一代心理学工作者成长和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拥有的苍白无力的心理学理论和为数甚少的专业技能,不能使他们在学院之外的其他工作领域中表现出获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明显优势。

其次,不利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尤其是不利于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建设、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

第三,不利于研究经费的筹集。心理学研究经费紧缺这一事实。严重地限制了心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心理学作为一门非国家紧缺的专业,在资源分配上,要想从各种基础研究经费中获得较多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如果应用不能及时跟上,心理学研究将会失去从应用渠道获得经费来源的可能性[2]。

第四,不利于心理学公众形象的形成。心理学只有广泛服务于社会生活,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尊敬和信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大学的扩招浪潮中,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数并没有达到各校扩招学生的平均数。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人数少于其他专业,与西方国家二战后出现过的类似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

三、心理学产业化前景与展望

让心理学成为新兴产业之一,使之产业化发展应该是每一位热爱这门学科的人共同的心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和人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的需求,形成心理学产业化是十分必要的。

1.心理学产业化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通过心理学产业化解决影响社会安定和民众家庭、个人生活幸福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引导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从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心理学产业化的作用。相比较于心理学商业化的现实情况,它的产业前景其实很广阔。心理学可以广泛渗透到与人相关的各个产业中,如何将零散的应用形式归类整合,也可以是形成产业化的途径之一。例如著名的学院派学者,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成立了广告公司,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进行广告设计,而广告本身也是直接运用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世界上第一位心理学教授卡特尔以编定“卡氏十六人格测验”著称,他后来开办了“心理学公司”,又称“心理学社”,直接将人格测验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相当数量的类似例子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学产业化的可行性。

2.心理学产业化发展建议

一是调整和引导社会群体客观和全面的理解这个学科和这个产业,从业人员是数量少是导致心理学的群众基础薄弱的最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利用宣传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学能够做什么,可以通过已经形成的良好模式,让人们了解心理学在现有的各个领域提供的多样的促进作用,想要形成产业,缺乏群众基础必然是寸步难行的,所以自我推销应该是产业化初期必要的步骤。

二是人员的配置要细化要全面,要形成产业,必须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保证专业性。既然是产业化,专业内部的深入是必然的,但是只有深度没有广度是无法形成规模的,这样就需要将心理学延伸到其他领域,也就需要其他领域的人才参与其中。例如新兴的设计行业,设计的对象是人就不能不考虑人的需求,所以在深入设计之前都需要对人群进行分析,这就涉及心理学领域,如果有适合的心理学产品可供选择,就能大大提高设计成品的针对性,使设计作品的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还发展出设计心理学这个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单就设计这个行业来说心理学产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专业的设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基础,他们以本专业的视角来作心理方面的研究必然有其局限性。心理学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前期人群需求研究,设计专业人员来辅助确定研究范围,共同合作,使作品真正达到人性化的标准,就事半功倍。当然这只是心理学产业化的一种模式,在与各类学科的碰撞中,总能发展出新的产业化分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向产业化发展是这门学科应用于社会服务与大众的一条道路,也是让这门学科良性发展的必然方向,不能否认在现阶段产业化的困难依然很多,在这个行业里的投入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但是风险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最终还是要有人带头走出这探索的一步。这第一步要走得扎实,就不能浮躁行事,注重研究的深度是关键,一开始的涉猎不宜过广,要着重保护和维持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只有根基的深入,产业化后的枝叶才能茂密。另外,在应用推广的客户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政、企、医疗和教育机构等领域行业的需求,毕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局下这些领域急需要与国际接轨,所以不管是在人才选拔方面还是日常管理方面,都需要与国际相同的心理产品或研究成果予以保障和支撑。在产业模式成型之后再发展面向个人的,针对性更强的产品模式。以“大”带“小”,使心理学产业化在社会发展与生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作者:唐文军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道尔顿,毛瑞斯.J.伊莱亚斯,阿伯汉姆.万德斯曼.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2版.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4]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考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5]王广新.西方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篇4

关键词:护理系 心理课程 理论与实践

如今,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人们的价值观等众多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病人病痛的折磨、疾病形成的原因等众多问题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伤害,故此,护理系的学生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就必须懂得从病人的一言一行中明白病人的需求,只有护理人员读懂了病人的需求,才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帮助,才能做好护理的工作。护理人员对病人细微变化的把握能力则来自于学校心理课程的培养,所以,为学生将来工作顺利的开展,学校必须做好护理系心理课程的工作,那么,护理系心理课程如何开展,这是一个需要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心理教学课程呢?

一、吃透教材,删略有当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心理课程课时安排往往较少,作为辅导课程,其相对于护理专业课来说肯定课时安排,学分安排都是分量很轻的,但是,护理心理学的内容总量是不会变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首先将有关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将课本知识掌握于心,在对知识脉络有了整体的把握的同时,结合护理学生实践生活,将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点提炼出来,将与学生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意图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而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不能做到细致,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得要领,等到结课时,知识点全部记录,可是没有侧重点,最后感觉收获甚小。故此,护理系心理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然后删略得当,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最实用最有效的心理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将人类引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遍布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与此同时,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也为人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所以,护理系心理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众所周知,心理学的理论原理是非常枯燥的,最重要的是,心理理论语言的表达是具有严密性的,导致其读起来都显得拗口,对其理论的理解又是了解心理学的基础,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理论,了解理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那么,教师就可以上网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遍布网上的资料进行整合,将有利于自己教学开展的视频、讲座或是纪录片放映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方法,能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师的授课。所以,护理系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三、完善案例教学

护理系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恰当的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具备对所进行的工作现状具有敏锐的感受力,然后在敏锐感觉的背后科学的恰当的利用心理原理进行情况的分析。单纯依靠心理理论的死记硬背,心理知识的大量掌握是不能够具备这种能力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心理教师课堂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训练是分不开的。前文提过,心理教师在给护理学生上心理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多播放一些视频,有关护理工作如何开展或是经典护理案例视频,在欣赏完视频之后,教师应及时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及反馈,对视频中护理工作以及病人反应等都要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在分析中将理论知识融入进去,经过几堂课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状况迅速处理的敏锐感。之后,教师应该加强这种训练,在初步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模式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组织有目的的让学生起来分析案例,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对现状的分析。这种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对病人的一举一动能够敏锐察觉其真实的心理想法,以及明白自己在护理中应该切实注意病人的那些方面。这种能力依靠心理教师的有意引导和对案例教学的重视。

四、调动并重视学生兴趣

篇5

元理论注重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形式化检视,通过诉诸语言来分析、检验和判断心理学,尤其是现存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同时,运用基本的元理论范畴去辨识和归纳心理学的理论现状,以揭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又出现了一门系统地探讨心理学自身问题的分支学科——“元心理学”(meapscooy。美国心理学元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雷科弗提出,元心理学是比心理哲学更宽泛的概念,它重在考察心理学范围内科学哲学所考察的典型议题,如理论的可接受性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心理学的元问题即学科内部的最高问题的质询和解答来澄清自己实际上已经选择的理论类型,并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批判性检视,达到新的心理学发展境界。

元心理学是心理学之学,是以心理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尽管目前西方仍有不少学者对元理论概念及元理论化研究趋势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不少严厉的批判。但是近20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元理论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同时也对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后基础论”运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元理论化研究趋势已被视为许多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些学者认为,“是获得对理论深入理解的方式,构建新理论的序曲,形成超越的理论视界的资源”111。特别是在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新转变时,元理论能够在修正目前该学科所通行的范式和纲领的研究中发挥出重要的理论组织功能。

同时,当某一学科的研究很久没有出现进展时,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越来越困惑,元理论化研究更能够凸显出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其通过对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建设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进而寻求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由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处于众多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于是元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便成为一种逻辑的必然。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信奉“方法中心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危机也多被归结为“方法危机”。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建构理论过程中却连续遭受挫折,不少心理学研究者便开始尝试超越方法论的传统,探索心理学的新的建设与发展途径。后现代心理学无疑是当前西方心理学众多流派中的积极探索者。

作为一种泛化思潮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其在许多方面包孕了自己对心理学科中的元理论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建构实在论(ccnstrutverealim)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本体论思想,拒绝形而上学和元理论,这就意味着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超越和克服,将建设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作为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不得不自觉地将元哲学问题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并在这方面进行重要的重新建设与构造;在科学观方面,无论是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均普遍以有机整体观、生态科学观为武器,试图实现“世界的返魅”再现“科学的魅力”,进而建构起内生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后现代世界观与科学观;在心理学领域,后现代心理学通过不断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赖以立足、发展的理由及方法的反思、追问和判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离散式的元理论。近20年来,西方后现代心理学在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进行批判为先导的前提下,重新解释与建构起了新的心理学的知识观、真理观和意义价值论,其中出现的众多新的研究范式,特别是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流派,在知识论和认识论领域所开创的“后继认识论”(rucesrepistenology)更是在元理论层面上对以科学主义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思想的一种有力否定与超越。

除了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知识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建设性的后现代心理学还对目前另一种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一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批判。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元理论核心假设是物理符号加工系统,主张物理符号系统类似于人的心理表征机制。而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元理论核心假设,不是“心理机制”或生理机制和表征而是话语、技能和能力。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建构主义者则认为,谈话的方式才是中心;谈话本身提供的不是“心理表征”而是“心理工具”可以服务于修补与指示的双重功能,也都可作为发现已有意义的符号。心智表征的真实是从社会获得的,其不是对真实事物的指代,而是对在社会传统中运用修辞和文本方式建立的实体的指代,即“理论方法”。当前即使与认知心理学关系十分密切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也批评了经典信息加工理论的“表征”核心概念。例如,格拉斯费尔德和斯皮罗等人便认为,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一种解释和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重视“知识的表征和信息的输入”问题,这就等于给知识赋予了预先的客观确定性和权威性。所谓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概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学习设计原理,无不反映出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灌输”思想。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并不是信息输入传递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转换、加工的建构过程,其中个体的经验信念、活动参与、语言灵活性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也相当关注“怎么做”的方法论问题。尽管后现代主义者不习惯于使用方法一词,但有时他们也用近似于方法论的术语讨论真理与知识问题。在与现代主义者作斗争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不存在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后现代的方法论是后实证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的。他们甚至声称,就方法而言,“怎么都行”。而作为对现代心理学“科学方法”的替代者,后现代心理学主张这样两条方法论途径:内省的反客观主义的解释和解构。“解构”注重否定的批判能力,而“解释”则侧重表达某个积极的观点。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里,解释的特点受到严格的规定:寻求协调、追求对真理的统一,而不是寻求各种方案的扩大和增加。而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解释理论中,解释已经不是深入根底的追求真理的活动,而是起中介作用的个体化理解形式。“任何一个文本的无限数量的解释(意义)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文本意义、所有的解释,都是无法确定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等价的。他们拒绝让某个陈述高于另一个陈述。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将话语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话语分析方法并不亚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一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创立了G方法,主张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这应该说是近10年来后现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许多积极探索成果。

同时,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主张也涉及了心理学的实践论问题。实践论是与方法论相联系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去做”之类的实践应用问题。这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超出了元理论的既有研究范畴,但是实践论题本身的重要性也迫使元理论研究,对于实践问题不得不对理论的应用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为如果任何形而上学的元理论是无用的,那么,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性质和结构之类议题的讨论,同样是多余的或者是无用的。倘若一个心理学理论问题的解答是有意义的,那么其必然是人类实践所必需的。一切具有实际价值的基础性问题的反思和探讨,也理应涉及元理论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后现代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而后现代心理学也特别强调要有一种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和实践操作的心理学。正如建构主义者波特(pq«t2000)指出的那样,后现代主义有利于心理学实践向这样四个方面的转变:(1)促进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的转变。(2)从个体中心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变。(3)从客观世界向社会建构世界转变。(4)从经验实证向话语分析转变。

波特还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心理学未能将人的实践活动概念化,未能认识实践的行动定向和协同来建构其功能,也未能说明实践如何通过人的分类、公式化及定向活动获得意义。话语心理学集中强调了自然情境中关于现实和认知的“文本”的产生过程,这种文本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承认。但是这种所谓的新的心理学样式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的贡献,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值得进一步关心的问题是“后现代心理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能否为心理学的职业和专业实践上有所丰富呢?”后现代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重要问题。格根指出,现代心理学中,在学术性知识与实践的应用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鸿沟与等级之分,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区别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揭示世界的理论并不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在社会中的话语行动建构。所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是其自身的一种实践形式。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自身的形式,理论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实践是技能化的做事(skilledpefmance)'为了使心理学家超越学术专业活动的话语世界,更直接地丰富自己的实践形式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后现代研究者一方面强调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增加有效用的实践操作系统的探索,以便能使目前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专业职业实践成员,如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者等能够从中受益。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随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也会得以进一步加强,必将会给后现代心理学获得更大的内在生命活力。

笔者以为,后现代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探索,且其本身也正在处于发展及完善之中,受到我国心理学界重视也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要对其元理论探索成就作出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尚为时过早。根据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似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的结论:首先,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心理学对学科自身的反思。对学科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是寻求学术繁荣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日益勃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心理学理论反思的逐渐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所探讨的问题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最后根据,因而是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元理论。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学科中的最一般公共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经常反思心理学科的基本问题,从而重新整合自身。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为了同人类知识、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相衔接,它不断地面临着基础问题的重新组合压力。而后现代心理学正是基于后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对心理学的许多重大学科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探索和创新。后现代心理学并非完全的反知识、反科学、反技术的基本本体论形态,而是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它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的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新的精神样式、文化样式、心理学样式;其在人格的整合、话语心理学的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积极性学术成果。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制度建设 心理教育

[分类号]G252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如是说。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因为天堂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代名词。图书馆是这样的地方吗?图书馆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幸福是什么?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幸福是一种主观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给幸福下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科学。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在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忽视了对个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故而被称为消极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的积极层面。继之大量的研究发现,对幸福、发展、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把这门学科命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幸福、福乐(flow)和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则主要研究了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②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并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③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科学家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而且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欣喜地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有自己的心理学,众所周知的是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已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读者心理学的发展之所以停顿,原因有三: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图书馆硬件及图书馆技术的建设上,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便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②读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少,致使人们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渐渐被淡忘,这是宣传问题;③从事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更是有限,使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较难取得重大突破。另外,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对图书馆员心理的研究,即分析馆员心理现象、阐明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心理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依存关系,引导馆员在心理上与图书馆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协调。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零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但在图书馆领域,读者心理学却因此扩展成为了图书馆心理学。

2.1 图书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图书馆心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料交流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读者阅读需求心理的研究、馆员的心理对策研究、领导者心理研究和图书馆环境与心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馆员的心理与图书馆环境心理两个方向上,特别是图书馆员心理研究方面,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大样本量地探究图书馆员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科学而准确的描画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心理学里程碑性的研究成果,它使图书馆心理学摆脱了纯感性推导的初级阶段,对图书馆心理学今后的研究方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心理学的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急待发展与壮大。而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力量,既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又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与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图书馆心理学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观点,相信每一个人天生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着力研究每一个图书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的积极方面。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的观点,因为积极的理解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图书馆心理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心理学的研究和吸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并关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验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从而形成图书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使图书馆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建华教授的“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徐教授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图书馆领域验证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即通过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即快乐指数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与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心理学也将迎来黄金的

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研究出发点,以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图书馆心理学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3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制度建设

在开篇提到的名言中,博尔赫斯为什么愿意把图书馆比做“天堂”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可以自由获取;有秩序井然、幽雅舒适的环境可以安坐;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享受;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得到有力的保护,身临这样的“仙境”,怎么会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呢?所以图书馆应该成为天堂,必须成为天堂,否则就会在网络时代遭受淘汰的命运。

3.1图书馆员的从业状态

读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了解,图书馆员的感觉又如何呢?那就要看图书馆的工作是否发挥了馆员们的才干,图书馆的收入是否令馆员满意,图书馆的同事关系是否温暖团结,一句话――图书馆员们是否体验到了幸福感?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实现图书馆的即定目标,保持图书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工作满意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合理,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意,超过50%的人对自身的前途缺乏信心,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图书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快乐总指数为7.34,这表明当今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7.07,自评结果低于客观测量结果,这表明整个图书馆行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这与图书馆行业公众关注度不高,行业形象不明晰,社会评价偏低的行业特征密切相关

3.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启示

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做才能既达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又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与自信呢?答案是建立积极的图书馆制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图书馆本来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即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图书馆制度又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宏观制度),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制度安排;行业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中观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则;机构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微观制度),就是各实体图书馆自己制定的管理与服务规则。我国图书馆界对微观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成果,但对宏观和中观制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目前图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缺位却比较严重,表现在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制度的缺位已经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为制度缺位必然带来职责的缺位和功能的缺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国家层面的积极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等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GDP崇拜”现象,把国家发展理解为一种物质的堆砌,造成了国家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造成了目前制度缺位的严峻现实。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继续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在行业层面,主管部门与行业学会应该加强责任感与凝聚力,完善行业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展现当代图书馆的明晰形象,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在机构层面,一个单位或团队的工作制度是否积极,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的。首先,员工的被期望成功的需要和与工作有关的物质设备的需要是否满足;其次,员工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是否满足,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是否满足;最后是员工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当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目标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图书馆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都建立了积极的制度,图书馆的事业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加强制度研究已是图书馆界时不我待的任务,而在这个领域蒋永福老师提出了制度图书馆学的概念,韩继章先生呼吁建设包括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新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这充分反映了图书馆人的使命感和时代感。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人在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4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指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物质,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以美国为例,20世纪末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是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比率约为10-40%,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消极情绪在心中久居不散,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4.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是相互独立的,也即快乐情绪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减少,快乐情绪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增加;反之亦然。所以传统的诊疗性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问题的研究上,期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幸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借助去除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同样,人类也不能通过消除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必须踏上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只有通过培养积极力量才能真正阻碍和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4.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篇7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当前的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重视不够,因此要把关注发展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关注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德和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心态、优秀品质,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去开创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第二,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性中积极美好的品德的形成和评测,例如友好、智慧、尊严、仁爱、进取等。第三,集体层面。重点研究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的组织环境与社会制度。

二、积极心理学对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

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

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1.优化培训内容。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绩效,因此我们要在培训内容中重点培养员工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态度的养成需要公司从培训的角度入手,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企业培训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融入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培训方式中,如研讨法、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地形成一个对积极心理学作简介和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各种积极情绪养成的方法,包括乐观情绪的培养,感激的培养,同情心的培养等等。通过培训让员工养成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利于他们稳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2.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培训方案。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目标和关注焦点各有侧重,对各个要素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所以公司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案。

第一,青年员工。对于18~29岁左右的青年员工,他们重点关注教育和家庭、发展人际关系、获得晋升和较高的薪酬回报。而青年员工一旦在某方面受挫,极易灰心丧气,因而乐观情绪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在培训中就要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辅导;重点培养员工的决策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抗压能力,注重发展员工的沟通能(下转180页)(上接176页)力、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心理。

篇8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双方争执的焦点最终都变成了对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概念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情境主义的主要武器便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回应方式则是一种哲学辩护。应该说,很多地方由于双方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使得双方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情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都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并无二致,而美德伦理学则仍然是传统的哲学方式。二者一方强调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研究,一方强调纯粹的逻辑和哲学思辨,这势必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方对结论归纳方式的理解上也并不相同。情境主义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方法,试图以最简单的数字来代表普遍的人类行为,而这一统计计算过程必然损失掉大量数据信息,其统计推论若使用不慎便常常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美德伦理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情境主义似乎都并未将此当作一回事,也未对此批评进行回应。运用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将重复研究的结果一致性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心理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由于实验对象通常涉及社会中的人,其干扰变量相对而言会更多,偶未被重复的结果实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干扰变量所致。因此用某一未被重复的结果来说明情境主义的推理并不正确,这在美德伦理学家看来是逻辑正确的,而在情境主义看来则可能并无大碍。因此,美德伦理学家意图反驳情境主义的疑问,还应该从心理学入手,用心理学的证据来反驳情境主义方能使其信服。

举例来说,情境主义认为正是基本归因错误导致了美德伦理家对美德这一内部特质的高估。而实际上,情境主义此时却没有完全引用基本归因错误的心理学研究。基本归因错误还至少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件的结果,其完整形式应该是,当作了一件坏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外,而当作了一件好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内,这是一种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bias)瑐瑤。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基本归因错误的结果是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研究得到的结果,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归因于外瑐瑥。若美德伦理学进行如此辩护,则应更能为情境主义所接受。实际上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挑战的重点在于对特质这个概念的批判。而这场争论实则并不新鲜,它与心理学中曾经发生的“人—情境之争”(Person-SituationDebate)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一样,人格心理学同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道衰落,而这次衰落的原因并非主要因为行为主义忽视心理因素,造成人格概念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在于社会心理学对情境的强调,使得人格的影响变得微弱。这其实与情境主义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对峙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人格心理学处于整个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瑐瑦。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艺术、美学都沉浸在弗洛伊德等人构建的人格系统中,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寻找到人格心理学的痕迹。当然这种状况也与文化有关,如心理学家彭麦克(MichaelHarrisBond)所说,心理学若出生在东方世界,也许最初引人关注的便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但经过多年的积淀,人格心理学并没有越来越让人信服,反而走向了没落,地位逐渐被社会心理学所取代。

当时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家都相信或者曾经相信人格特质就是坚如磐石般不可改变的。直到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1968年著述了《人格评鉴》(PersonalityandAssessment)一书,主流人格心理学家赖以生存的特质舞台甚至在霎那间接近崩塌瑐瑧。此书虽冠以“人格”之名,但却行质疑“人格”之实。米歇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本书也挑起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论战。米歇尔的主要质疑集中于四点:第一,特质在预测行为上效用很低,其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或者是0.4;第二,特质的稳定性只是语义相似性而并不是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即人格的稳定性只存在于旁观者的直觉中,实际并不存在;第三,如果特质真有稳定性,那么这稳定性也应该归因于情境而非人格;第四,个体行为并非是跨情境一致的瑐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与米歇尔和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批评几乎一样,可以说是米歇尔等人启发了情境主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质疑,人格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首先,他们认为相关0.3并不小,虽然0.3只能解释行为9%的变异,但是0.3却意味着当随机概率为50%的时候,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力能达到65%,而这并不是特别小瑐瑩。其次,人格心理学家们用统计换算将旁观者效应实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等经典社会心理学中的统计量换算成相关系数,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也仅仅只在0.4左右,比特质大不了多少瑑瑠。第三,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稳定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如有可能某人的外向性跟自己原来相比确实提高了,但是由于整个人群的外向性都在提高,所以他的外向性程度在整个人群里的等级顺序仍然保持稳定。面对同样的挑战,人格心理学家的回应比美德伦理学更加具有心理学意味,他们甚至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情境所谓的强大影响力在数学上和特质差别不大。虽然更让人信服,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当时的回答也和美德伦理学家一样充满着迫不得已的痕迹。他们甚至还从理论上辩驳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情境与行为的相关都不应该单独考虑,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情境作出反应,他们也会主动选择情境甚至是改造情境。这就像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在和别人谈话时沉默寡言,他也会主动选择能够独处的环境甚至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不易于人际交往。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人格心理学都只是证明了反对者对情境影响的看法过于夸大,他们并没有解决特质是否确实存在这一问题。美德伦理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们被动地对情境主义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证明情境主义的主张站不住脚与证明美德的实在性是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证明了美德的实在性,美德伦理学才能真正站到这场争锋的制高点上。

争论如何解决?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至今没有结果,而“人—情境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作为同样性质的争论,伦理学中的这场争论与心理学中曾经的争论在争论的核心上并没有区别。虽然学科并不相同,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研究方式也并不相同,但是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者用了和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同样的论点、逻辑甚至是论据。这提示我们伦理学中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争执的解决之道可能和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结果基本相同。在米歇尔提出疑议之后,虽然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但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心理学中的“人—情境之争”的真正结束是来自不同取向的人格特质研究的令人惊奇的达成了共识。词汇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刘易斯•戈登伯格(LewisGoldberg)运用因素分析基于语言学上的假设,得到了人格特质的大五模型(BigFiveModel)瑑瑡;而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麦克雷(RobertMcCrae)和保罗•科斯塔(PualCos-taJr.)用问卷方法,同样建构出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瑑瑢;与此同时,原型取向的心理学家奥利弗•约翰(OliverJohn)用专家评定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五个人格特质瑑瑣。为了方便记忆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五个因素被命名为“人格的海洋”(OCEAN),即:外向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正是这些实证研究使特质的实在性不再遭受怀疑,人格特质论也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德伦理学有着诸多的伦理学思想,但却从未将之放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然存在一份美德清单,但这份德目表从未得到数据的证实。或许这不符合伦理学家的思维,但为了驳斥对自己的攻击,美德伦理学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一些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据才是真正与情境主义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上在对话。美德伦理学的思辨性辩护或许能批驳情境主义的正确性,但并不能够捍卫美德的实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遵循心理学的原则,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实证考察。

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考察诸如伦理道德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不可能,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新思潮或者说新的运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瑑瑤。同样,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Ethics)也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与哲学有关,因为它解释的是哲学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但它又与哲学和伦理学不同,因为它试图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瑑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意识、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任务和方式,是人们丰富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每个人在回答诸如“美德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普通常识的问题瑑瑦。而这些常识问题在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看来却不应是常识,它会为伦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面对情境主义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应该在哲学辩护的同时,重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若以实证的方式得出令情境主义无可辩驳的数据结果,那么具有典型心理学思维方式的情境主义观点便可不攻自破。这一点,心理学家甚至做出过某些尝试,如克里斯托佛•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研究了众多哲学著作和伦理书籍后,找出了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六种跨文化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超越;对于如何达到这六种美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认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征性强项(characterstrengths),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并在生活中加强它们,我们就能获得美德。塞利格曼认为,特征性强项就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强项所在,彼得森等人编制了强项调查问卷(VIAStrengthSurvey)。6种美德对应着24种特征性强项,而每个强项在优势调查问卷中有10道项目。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的这6种美德也并非是基于数据得来。我们仍然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且由数据驱动的研究结果,再整合美德伦理学家的理论探讨,以此来结束这场争论。在“人—情境之争”结束后,当初扛起反人格大旗的米歇尔自己却成为了一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瑑瑧。这一趋势应该也反映在当今的情境主义者中,有学者已在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中试图调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期许的美德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情境主义的原则,放弃了特质的概念,强调社会情境的作用,同时也重构了美德的概念,使美德伦理学家易于接受瑑瑨。当然,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样值得情境主义者思考,特质并不总是应当看成一个存在于人格中的行为反应器,它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得以表现瑑瑩。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美德特别是道德人格研究已然形成了多种基本范式,最主要的是道德榜样研究,即研究道德榜样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以及道德原型研究,即人们认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有哪些人格上的特征。一方面对情境的注意的反驳需要我们像“大五”人格研究者那样从理论和数据上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即,首先,从理论探讨和问卷编制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美德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能被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方法所验证。其次,这个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亦即这个模型所包含的维度是稳定的,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却可以是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甚至存在于不少人的朴素信念中,因此,美德的结构也理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第三,用一种原型的方式,这个美德模型理应能被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在其民众心理学(folkpsychology)水平上,也认可这一模型的存在。第四,比较道德榜样与普通人,应该发现他们在这一模型各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美德伦理学也必须看到情境主义在实证上所具有的问题。比如,首先情境是否真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比美德要大?可以使用元分析以及比较效应值的方法直接比较情境与美德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积极心理学 班主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01-02

引言

小学班主任不好当,这是很多小学班主任的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大部分班主任都是刚进学校的新教师,面对调皮的学生更是力不从心。如何在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则是班主任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当然,解决这些问题不可一蹴而就,而是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好班主任工作。

1.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要求了解积极心理学是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重新看待班主任工作是怎样的,在工作中少一点抱怨,就会多一份期待。

1.1重视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对待过去满足、对待现在快乐和对待未来充满希望。在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三种情绪体验,这三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给予小学生鼓励,一个小小的鼓励,可以让学生更加的认可自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此让他们感受成就感。

1.2重视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两种人格,并且这种人格一直在相互抗争。也就是说小学生有快乐、喜悦、宽容、慷慨等,但同样也有压抑、恐惧、生气、嫉妒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教会学生学习释放心中的压抑、学习积极的面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1.3重视班集体的构建

在学习阶段,班级就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可见,构建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是十分重要的。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就需要重视全班学生的力量,引导每一个学生为班级服务,告知每一个学生班级对于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毕竟只是一门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此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才能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才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的智慧之所在。可见,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恰当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也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1不能一点概面,应全面看待问题

在面对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班主任要做的应该是全面的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刀切。一刀切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有的时候甚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学习到很多的优良品质。比如学生之间有矛盾发生争吵时,教师应该把两个学生请来坐在一起。把自己心中对彼此的不满说出来,然后教师再依据他们所有的问题进行判断。可以适当的给予教育,但是不能太严格了,这样会让学生害怕老师。处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开学生心中的问题,而不是责骂。学生之间团结友爱才能促进班级的发展,因此老师应该全面的看待问题,而不是批评他们当时的错误。

2.2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每一个学生都会犯错,没有不会犯错的学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严肃的责备。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还能带动班上的整个学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十分重要,因为教师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教师就是学生第二父母。做好的引导,学生采取获取更多。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还应因人而异,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学生不认真学习。当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时,教师应该发现其不认真学习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不认真学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找到适合的方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当找到缘由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不认真学习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很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积极心理学为奋斗在工作岗位中的每一位班主任打开了一扇窗,当然,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班主任也需要自己打理这扇窗户。灵活运用积极心理学,找到着力点,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工作的智慧。

参考文献:

[1]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116-118.

篇10

关键词未成年人案件司法保护司法心理学应用

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现状概述

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制度中,都将未成年人单列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且在立法上通过不同的方式确认。我国确立了专门针对于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制度,其中有两部主要的法律就是《刑事诉讼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一些分散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我国于2016年10月17日成立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研究,时任最高检检察长的出席,也足以表明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视。时下各类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可以注意到各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行政违法及校园暴力等事件不断出现在我们视野中。青少年犯罪已经与犯罪、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据统计,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发生的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被检察机关批捕的为4.42万人,提起公诉的6.03万人,这其中不乏在校生案件。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北京新东方培训中心准留学生奸杀案,16岁女生姚某被同级男生王某先奸后杀。陕西渭南一学校男生宿舍内,一名男生用刀刺伤同班同学,受伤学生经抢救无效身亡,其中,被害人年仅13岁,犯罪人仅为12岁。这些案件可以归类为:侵犯财产权案件、侵犯人身权案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分别占比达到61%、26%、13%。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案件发生之后,不单单是司法部门,我们整个社会都应当通过一个血的案件去反思,去总结这些案件的共性。

二、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价值追求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司法程序中,在心理学方向提供帮助能起到什么作用?又能达到什么目的?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心理学技术,尤其是心理咨询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司法机关的办案需求,并没有真正起到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目的,也偏离了心理咨询应有的价值追求。

(一)对在司法程序中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的误区

1.司法机关为办理案件而进行心理咨询。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在司法程序中引入心理咨询,其具体目的是什么?不论是国内或国外,其现行的相关规定可以知晓,当事人利益优先、保密、知情为已经确立的原则。而司法实践中,各种复杂状况的存在,办案人员更侧重于处理案件的角度去进行心理咨询,往往忽视了未成年人的特殊的心理需求。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检察官、法官对案件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进而降低未成年犯的重新犯罪率。这就不难看出,正是基于这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外聘的心理专家及司法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时都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剧烈的角色冲突。

2.对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被动性

就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当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法官发现涉罪的未成年人存在:情绪波动较大、到案后拒不认罪,妨碍诉讼、屡教不改,属于惯犯、存在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存在悲观报复等心理问题时,会主动启用心理咨询,但不管是涉罪未成年人还是被害未成年人抑或是他们的家长,都只能被动接受这些心理咨询,即便他们不同意,也都是难以拒绝的。

3.现有心理咨询的作用仅停留在消除负面情绪上

在过去的一些调研成果及实践中不难发现,那些涉罪的未成年人出现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几率大幅提升,更会产生憎恨社会、报复社会等反社会消极心理。因此现实的心理咨询目的仅仅停留在消除这些消极情绪方面,往往忽视对涉罪未成年人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上。

(二)在司法程序中,通过心理学角度以心理咨询为例,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价值追求

1.树立以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咨询。在司法程序中引入心理咨询的目的应该是调整未成年人的心理结构、改变其心理薄弱环节,而不单是满足办案机关的需要。办案机关在办案的同时,应当注重涉罪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这与少年司法的相关理念及要求是相一致的,只有如此,才能在司法程序中贯彻未成年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司法程序中的未成年人进行评判,以最大限度为他们提供服务,同时让这些未成年人自行改正不良的倾向,从而提升融入能力,实现新生的目的。

2.心理咨询应达到主、被动相结合

传统的心理咨询有其固有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特殊的身份属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心理咨询会与传统心理咨询的冲突性。应当在征求未成年人或其法定人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笔者以为只有对那些危险性较大的未成年人,在有利于未成人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强制性的心理咨询。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这种被动型的强制心理咨询是以一种相对较轻微的“恶”而存在的。另外,对于主动的咨询,不管司法办案机关单方认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都应当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去安排进行,同时司法机关应当鼓励这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行为,这都可以最大程度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

3.心理咨询在消除不良情绪的同时也应当鼓励正能量

在司法程序中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应当首先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心理咨询,需要去消除未成年人消极情绪,让他们正确的去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提升其适应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未成年人的可塑性较强,通过司法程序中的心理咨询,最终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一个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相对稳定而统一,又区别于他人的综合心理特征。

4.心理咨询应当注重保护的全方位性

在调研中的许多个案都有相同的共性,那就是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不仅是犯罪的未成年人本身,更多的牵扯其家庭。未成年人家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虽然这不是必然的,但问题家庭中诱发问题少年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这在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已经达成共识。另外,作为这种暴力犯罪的相对方,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本人及其亲属也比如造成心理打击。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创伤,抚慰被害方的心理,促进双方达成和解,以促进涉罪一方的帮扶教育,司法机关亦应当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展开心理咨询,这也能充分体现“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在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北京检查机关已经尝试“双向心理干预”、上海的检查机关也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总结出“三延伸”的矫护体系,并且都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应该在总结先进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推广。

三、其他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对于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这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自然不必多强调他的重要性,相对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还比较弱,对比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会有很大帮助。

(一)关于专门立法

未成年人由于其特殊的身体及心理属性,并不能将其与一般的法律主体同等对待,为了实现对这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保护,包括我国在内,最优先适用的措施不外乎制定专门的保护法。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1974年通过制定《预防虐待儿童法》(CAPTA),其中规定“一项专门的联邦法律要求各州就虐待、忽视或遗弃儿童情况的举报制定法律,要求各州制定法律,要求对虐待、忽视或遗弃儿童的情况必须举报”,“所有此类案件的举报都集中于州的‘中心登记处’,这些信息都保存在电脑上,以便于信息的快速査询”。通过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帮助政府掌握儿童被侵害的案件,并制定相关对策。另外,专门制定立法的国家还包括瑞典,其制定的《社会服务法》、挪威实施的《儿童福利法》、德国制定了《少年福利法》《少年保护法》《少年法院法》等,这其中英国制定并通过的关于儿童权益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文件最多,主要包括《儿童法》。

(二)设立专门保护机构

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完善的立法,更需要通过设立相关机构去监督法律的实施,因此设计必要的机构成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美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属于比较先进的,根据《预防虐待儿童法》的规定,政府建立了专门用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部门。在出现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后,首先发现未成年人的警察或政府工作人员就会立刻采取措施,将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护送到保护所,再引入司法部门的人员进入案件。而在澳大利亚也是采取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政府为了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其单独设立儿童治安官来开展工作,比较特殊的有新南威尔士州,这个州还专门设立儿童和青少年委员会,由该委员会专门推进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日本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也采取了设立专门政府机构的做法,这些政府机构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目前,各个国家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均有详细、有效的法律法规,且也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部门,并且都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许多先进经验及做法都是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借鉴的,应当由我们引起重视。

四、运用心理学知识实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相关建议

(一)逐步完善心理学与司法实践的融合

心理学专业中许多技术广泛应用到法律实践中,一些国家也在心理学会下分别设立了法律心理学分会,促进了司法心理学的发展,成为心理学与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目的,在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中引入心理学的应用实践及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特殊的身体及心理特征,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分离出少年司法心理学。这一学科在司法实践中又包括:警务少年心理、检务少年心理、审判少年心理、少年矫正心理。在我国已经开展探索的基础上,去开设少年司法心理学,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就显得很有意义。实践中,不断有新的心理学专家参与到少年司法实务中,这对于直接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人员自身的水平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同时办案人员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少年司法心理学也应运而生。

(二)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通过心理学视角,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进一步对心理学与未成年司法程序进行整合,进行思想理念的转变是首要任务,这即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员积极融入未成年人的司法程序,也需要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部门改变对心理学的理念。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参与到未成年人司法程序进行实践的专业心理学工作人员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建议,应当鼓励引导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走出纯粹的学术,不断开创性的将心理学知识适用到未成年人司法实务,并承担心理学的社会职责。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在司法程序中真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也可以加速心理学与法学的融合,提升心理学的应用性,加大社会对心理学的重视。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支持

将心理学技术应用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的方式有三种:(1)聘请具备心理咨询资质的专家开展;(2)在司法机关内部选调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参与;(3)由以上两种人员共同进行。第一,对于司法系统内部参与未成年人案件的办案人员进行心理学指导培训,让直接办案人员针对性的掌握心理学知识,并有必要通过培训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以便更好的对未成年人展开保护工作。现有的司法程序中,已经有部分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提前参加培训并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这一部分掌握心理学知识的人员,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在司法程序中引进专业心理学人才,采取兼职的形式去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或者把这些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未成年人推荐到专门的心理治疗服务部门。在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中采取此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心理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利用心理学知识辅助司法系统的工作。因此,可以提倡政府可以通过这种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涉案未成年人对接到社会专业机构,比如心理治疗部门、专业教育机构等。把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办,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调研走访各个心理培训机构,不难发现,我国的法律心理学学会在引入专业心理学专家进行未成年人保护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但在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正方面的专业培训还只是起步阶段,之后还应该加强对那些乐于从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并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的人员进行综合性专业培训,以提升服务水准。第三,在应用心理学技术后所能达到的效果,需要专业且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其他国家虽然利用分析技术有过研究,但并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我国暂时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鉴于在此方面的欠缺,笔者建议,为了解在适用心理学技术对未成年人开展司法保护工作所能取得的具体效果,应当引进独立的评估机构,并由其制定完善的评估标准。

(四)尽快进行法律层面的确认

我国应当早日在立法层面确立将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中融入心理学的问题。“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是我国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刑事司法政策,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运用心理学技术去采取保护措施,这正能体现我国的这一司法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已经有部分关于心理学技术应用的规定,例如,《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部分条款,这些零散规定的实用性都很欠缺,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都很难把握,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在适用过程中会因个人业务水平的标准出现偏差。为了实现心理辅导与矫治持续发展的效果,必须建立与之协调的诉讼体制及健全匹配的制度。在立法上明确并规范心理学的介入人员、方式、时间、场所、评估与监督等。通过制定法律将心理学技术引入司法程序,法律即应明确心理专家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其参与庭审的合法性。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心理学专家通常会以专家证人的身份进行参与,并以其专业性的心理学角度给出在心理学上专业的监测结果和客观意见。在国外,心理学职业协会对这些出庭的心理专家在作证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例如,应该心里学会制定《心理学家对法庭及律师提供专家心理证据的行为声明》和《作为专家证人的心理学家:英格兰及威尔士的诉讼程序及指导》,以此对专家证人参与的司法程序进行规范。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过程,有很多研究、适用比较完备的国家中,能够将对于精神障碍心理学的证据已经很普遍的使用到法院判决中。我国现阶段可以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一些成型的方法,在选取一些试点进行创新总结的基础上,再在国内推进,为国家层面出台政策规定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