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课程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课程性质

篇1

摘 要:美术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并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美术的课程性质,即视觉性、人文性、实践性和愉悦性等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本文就以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是对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规定,它是理解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美术课程性质也是如此。2011年版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最大的一个变化之一是开宗明义的提到: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与此相比旧课程标准则将美术课程定义为具有人文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的课程性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

一、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依赖一定的物质材料,以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为根本目的。人们在进行相应的美术活动过程中,主要靠的是视觉。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可以辅助大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发展。在人们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作用最为巨大。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应当突显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性,即“视觉性”。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必须强调对美术语言的学习运用。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传达视觉信息的“语言”,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运用视觉形象语言。一个掌握了美术语言的人与一个对美术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美术课程即是通过向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有关美术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感受视觉艺术语言的能力,并真正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去欣赏视觉艺术。

二、美术课程的实践性

实践性非美术课程所独有,但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特性。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术的起源离不开创作形态与实践经验,从岩画到商周已形成的百工制度,从民间美术的手工制作到宫廷美术的绘制过程都是一个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实践过程;其次,各美术门类,如版画、雕塑、书法、工艺等,这些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要求人们在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前必须先了解所需工具材料的性能,在掌握了相关技能技法后再动手创作;最后,美术是一门必须解除媒材的学科门类,包括传统媒材和现代媒材。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类想象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的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以储存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的积累来自视觉、触觉等各感官的大量参与和对知觉材料的不断感受和体验过程,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创造者可以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调动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视觉加工,以完成卓尔不凡的艺术形象。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当发散思维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因此,课堂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因此,美术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要求美术教学需要有必要的动手体验和训练,需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行动体验的过程中达到熟练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鼓励、教会学生大胆地运用美术媒材和多元造型方法同时感受视觉形象的特点,感受视觉形象的特点,感受视觉形象的肌理和材质,进行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三、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精神价值。实施素质教育需关注人的发展,追求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完善。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美术,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美术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具有人文教育功能。因此美术课程有必要突出对人文性的追求。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可以提现在课程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如,美术教育的目标,即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在学习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工程中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为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

人文性是美术课程永恒的追求。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四、美术课程的愉悦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美术课程要强调愉悦性。这也是活跃美术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抒发、轻松表达的情感需要。美术的学习和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体验,其中这种体验所具有的“愉悦性”是一种不含有物质的、功利的、实用的个人欲念和自觉的目的要求,如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乐曲,欣赏者获得的是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不带有任何直接的实用性目的,也不会获得任何直接的物质利益。在美术欣赏的课堂中,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往往会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愉悦、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有潇洒飘逸之感;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以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美术课程要强调愉悦性,还因为美术具有的情感宣泄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的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随意圈画一些宜泄的字眼,或涂画一些杂乱的形象等。这一行为过程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递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快,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艺术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真与善。画好一幅画,需要投入时间、细心和耐心。在这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投入了情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艺术创作,哪怕是稚拙的,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作品创作之后首先欣赏作品的必然是作者自己,因此只有符合自己创作意愿和思路的作品才能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把画之美与他们体验的美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行为变得更为完善与高尚。在此基础上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又能改善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审美的愉悦性是一种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实用性,在一般生理基础上“净化”、升华出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的高级情感,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强调愉悦性,努力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调控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欣赏高品位的美术作品,愉悦的表达个性观点,自由抒感、表达自己的创意、涵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康的人格。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准》中从“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四个方面分别展开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内容更具体、完善。可见,《标准》抛开了对课程价值的探讨和对教育功利的追求,不再讨论美术课程存在的作用、意义及评价,更着重对课程本质的溯源和课程规律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2]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M],2011版

[3] 严抒勤.美术学科的文化内涵[J].陕西教育(教学),2005.10.1

[4] 滕海燕.谈美术课程中的人文性[J].成才之路,2009.4.20

[5] 张小丽.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教书育人,2011.7.15

篇2

【关键词】理性;数学思维;数学感受;数学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3-0070-02

【作者简介】1.张云,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江苏镇江,212028)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朱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江苏镇江,212028)教师,一级教师,镇江市丹徒区骨干教师。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语文有人文之美,音乐有节奏之美,美术有意境之美,而数学则应闪烁着“理性”之美。

前不久,笔者曾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六下《圆锥的体积》一课,基本环节是:回顾铺垫,通过复习圆柱的知识、触摸立体图形等活动,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触摸新事物,使学生产生问题,然后教师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观察实验,发现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巩固练习,师生共同总结。教者的基本功扎实,课件设计得精美、巧妙,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柱与圆锥,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等底等高。

师:这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等吗?你能看出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吗?

生:体积不相等,圆锥体积大致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师:到底是几分之几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接着教师在课件上演示:一个圆锥装满了水向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连续倒了三次刚好倒满。

师: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生: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实验以及公式推导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体会探究问题的,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困惑】

一节课上得很热闹,学生看着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学习热情高涨。但听完课后,不由得让笔者疑惑:

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观影课?这节课最重要的环节“通过研究圆锥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关系,推导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没有亲身实验,而是观看多媒体课件。这节课更像是一节观影课。

课件演示的实验结果是否真实可信?有课件制作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圆锥装满了水向一个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连续倒了三次刚好倒满”可能是教师刻意制作的结果。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缺少动手操作和理性思考的过程。

基于以上两点感受,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媒体虽然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变成了形象、具体、富有动感的数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性思考的能力都将无法得到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彰显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价值?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同样教学“圆锥的体积推导”这一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明确为什么要做实验。

师:你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体积了,如果让你求圆锥的体积,你会求吗?你有什么方法?说出来交流一下。

生1:可以将这个圆锥装满水,倒到量杯里量一量,就知道它的体积了。

师:你真聪明,但这样做求出来的是容积。

生2:如果圆锥不是空的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它放到一个量杯里,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积。

生3:有那么大的杯子幔空庑椒ǘ疾恍小N颐且找到一个计算公式。只要知道圆锥的高和底面积,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4:用底面积乘以高吗?那不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生5:我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系。圆柱和圆锥是不是也有关系呢?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着几分之几的关系呢?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看看它们的体积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明确为什么要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为什么要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呢?不是等底等高就不行吗?

生:那样研究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呀,不能推导出一般的计算公式。

3.明确实验步骤和相关注意点。

师:那如何来实验呢?

生:我们可以将圆锥装满米,倒入圆柱中,看看需要倒几次;也可以将圆柱装满米,倒入圆锥中,看看需要倒几次。

师:我们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生:实验的准确性。如:米要装满,刮平,倒时不漏到外面等。

【反思】

1.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数学学习的目的至少包括:第一,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第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第三,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在这三条中,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促使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严谨的思维方式。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如何使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其思维走向深刻、理性呢?教师在教学时应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使数学课多一些“数学味”。

2.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捷径。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潜能,而应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3.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悟。

篇3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手工制作;重要性

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充分的动手制作时间。手工制作课程具备比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不但可让幼儿感受到手工制作的快乐,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想品质等。

一、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提升幼儿动手的能力

动手对于大脑发育以及成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动手可以让手更加灵活以及更加精细。另一方面,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对于幼儿的潜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以及开发幼儿们的智力。手是一面思想的镜子,幼儿智慧也体现在手指上,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对幼儿的手工能力进行培养,一般来讲,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幼儿开动大脑以及锻炼自己双手的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及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此外,由于幼儿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在这个阶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以及好动的特点,所以,开展手工制作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出幼儿的这些天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以及喜好绘画、折纸或者剪纸等,教师应当意识到手工制作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爱玩的心理,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以及促使幼儿逐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二、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对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在幼儿时期的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并且他们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着很活跃以及奇特的思维,通过手工课程就可以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这个手工课程也给了幼儿一个展示自己以及自我创新的机会和平台,这样的平台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精神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第一,手工制作课程当中存在很多丰富多彩的项目,比如折纸项目、制作小玩具、橡皮泥等,这些项目都十分有趣、好玩,这样的项目也是幼儿们所喜爱的,幼儿们通过这些项目,不但可以在玩耍以及制作当中感受到快乐,而且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并且对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开发幼儿创造思维都具有莫大的作用,幼儿可以在课程上创造出自己喜好的小作品等,从而展示出幼儿天真烂漫的个性。第二,手工制造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塑料瓶子、挂历、纸杯、树叶、纽扣等都可以作为创造的材料,这些材料价格便宜并且来源广泛,幼儿们可以随意进行制作,这些简单的材料通过幼儿的小手就会逐渐成为一件富有趣味以及个性的艺术品,幼儿在创造的过程,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促使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手工课程对于幼儿的培养都有莫大的好处,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主要特点以及抓住这些幼儿的天性特点,营造出一个良好、开放的环境,从而促使幼儿的创作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爱好进行随意的创造。此外,作为老师,需要鼓励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以及发现生活当中的美,根据自己感受运用小手创造美的艺术品。一个纸杯或者纽扣都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变废为宝。比如,给孩子们一个纸杯,让幼儿们想想如何将这个纸杯制作出一些小玩意,是否可以做成纸杯娃娃等,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孩子们进行相互的讨论,教师从中给予必要的指导,让纸杯制作成为可爱、独特的娃娃,从而进一步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三、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们应当知道,应当让幼儿多开动大脑以及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渗透进一定的情感教育,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第一,应当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以及坚强的品质,在制作小玩意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但需要动手动脑,而且必须要有耐心并且需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一个作品。当这个作品完成之后,并且作品得到老师以及其他孩子的赞美或是欣赏之后,这就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成就感产生之后孩子们就更喜欢手工制作了。幼儿园的老师应当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以及闪光之处,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孩子做成精美的作品。第二,应当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们形成爱同学以及热爱集体的品德,在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中,比如,让孩子们自己做一些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的伙伴以及老师等,这样就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分享大家的快乐。在制作小汽车的过程中,应当让孩子们制作出各种各样独特的小汽车,之后将这些小汽车放在活动区进行分享,这样就可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此外,手工制作也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美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比如说,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幼儿们都会使用辅助材料,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装饰等,在加工完善以及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幼儿们的审美体验以及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手工制作课程和传统知识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手工制作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以及实用性,不但符合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幼儿的团队精神以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提升幼儿动手的能力、可以对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以及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幼师应当积极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对幼儿进行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湘学.专业理论课在艺术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以美术和设计史论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155-156.

[2]钱海燕.试论实践教学在美术课程中运用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5,(08):98-99.

[3]张F萌.实物教学在艺术史论课程中的重要性――以中国工美术史教学为例[J].艺海,2013,(07):186.

篇4

关键词:美术新课改 美术人文性质 美术兴趣 审美体验 校本教材 考试形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教学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实践、总结和反思,现将获得的点滴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深刻理解美术课改的人文性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美术课程标准》对于美术课程作出这样的定性,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人文性来界定现行我国美术教育,我认为这样的界定已不再是对以前美术教育中不合理的局部调整和改变,而是触及美术课程的本质,美术课程教学目的的变更,因而将这次美术课改理解成为一次美术课程革命更妥贴些,更能体现出这次课改的力度和深度。

课改前的美术教育,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一切从知识技能出发,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的人文性决定一切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位。在培养目标上主张主要以个人的需要为存在基础,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个人形成完美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其次才是使个人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求得物质生存的满足,它是重个人、轻社会,重精神、轻物质的理论主义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由于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但同时极快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使具有情感的人越来越理性化、机械化,人们情感、意志、理想、尊严、个性、爱、美、自由、愿望等受到极大限度的压制,人的感性被削弱,精神分裂病症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学生也是如此,因而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可以减轻承受力较小的学生压力,另一方面可使我们教师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涉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同时帮助学生通过美术方法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以理性化,从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方法,因而把这次课改理解成一次我国美术教育上的革命并不为过。

深入理解美术课的人文性这个核心,美术课就可用多种方式达到《美术课程标准》,就更能让美术课业充分发挥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利用美术课的实用性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基础,要让学生上好美术课,必须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美术课的兴趣可充分利用美术课的实用性这一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功用来培养,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我在上完课时留出10分钟时间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存在的生活中的美术问题,我常用美术知识让学生将板报办得更美,利用美术规律指导一部分学生的着装打扮;在上完泥塑课后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摆在家中美化居室;在上完绘画课后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用来美化教室,在上完《手绘线条表现图像》一课后,我让学生用手绘线条互相告知不知道自己家庭住址的学生;在上完《帽子和文化衫》一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出个性独特,物美价廉的帽子、文化衫等,学生通过美术课获得实惠后,就自己主动了解与美术相关的知识,对美术课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变成志趣。

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美术知识和审美体验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空洞的说理不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和经验,美术课要充分发挥它的审美性和实践性。在上写生课时,我尽量选气质好、形象佳、特征明显的学生,让他们提前打扮好后做模特儿,在上完服装课时,我让学生设法精心按照美的规律打扮自己,然后教室空出一片舞台,放开轻音乐,让每一个学生表演自己的服装、展示自己的形象。在上《策划一次旅游活动》时,我带学生旅游附近的玉皇庙、宁县烈士陵园、北石窟寺,让学生亲身体会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在上《手绘线条表现物体的空间》时,我将学生带到我校优美的花园中,在我的指导下画教学楼和街道空间来学习透视。实践证明,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易接受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深。

四、灵活处理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尽量用校本教材达标

新课程要求,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可选取不同教材,这一要求可使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对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课业,我尽量用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校本教材去替代它,如初一级开设的《纸雕塑》《纸浮雕))两课,我将他们综合成为一大类《纸艺》去上,先让学生学习接近生活的平面形式剪纸和撕纸,再接触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折叠纸,以便由平面转向立体空间的学习,学生有了兴趣后再由易到难讲纸雕塑效果更佳。讲《布贴画》和《民间艺术品的色彩》一课时,我让学生收集香包、制作香包等。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多动脑,对教材中出现的距学生生活远的课业,我们都能利用接近学生生活的校本教材去替代它。

五、新课程改革下的考试形式探索

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检查、导向作用,新课改考试要求重过程考查。根据这一理念,我将美术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答卷式,改变以前重实践轻理论的做法,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美术鉴赏能力,占总分30%。第二部分实践部分,改变以前重绘画轻其他类别做法,让学生完成四类作业:绘画类、小雕塑类、工艺美术类、建筑模型类,占总分的40%。第三部分为平时过程成绩,将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分数加起来平均,占总分的30%。这样,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就关系到考试成绩,做作业就认真。

总之,中学美术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从事美术教育实践研究的各个同仁不断交流和探索,以便获得更好的美术教育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美术课业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德胜.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人文性;文化切入;实施建议

国家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整整八年了,纵观几年来的小学美术课程的变化,美术课由以往单纯的技能技巧课改变成现在的美术文化课,美术课从此更加深入人心,它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经常谈论及探究的话题,几年来的实施与探究充分证明了美术文化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可以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这些理念的提出,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能把美术课简单地等同于技能训练课,而应在关注学生技能技巧学习的同时加大文化的含量,有效发挥美术学科在人文学科中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文化浸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美术教学中关于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几点探索:

一、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特征

当前,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美术创作或者技法训练,而是在大文化的整体发展统摄下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美术课程。要看一节美术课是否是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课,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美术课程性质的定位,追求人文性是人本教育的核心,单纯的技能教育缺乏人文意识,而人本教育则与人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等等。人文性是具有道德与价值的倾向的,正如一位著名的德国大学校长所说的“自然科学是时代的列车,而人文科学才是时代列车的司机”,十分生动地概括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而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主要成员,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应能体现美术的文化的特征,尽管有许多的美术技能教学课,但是一样可以做到适当的渗透,以加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因此,美术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关于美术是人文性质的这一特征。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首先,内涵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切入途径

美术课程如何追求人文性,从何着手,是很多老师关注的焦点,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来寻找切入点。

1.创设情境,营造文化。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脱离了文化环境创作出来的,而是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和思想影响的,所以,美术学习离不开文化情境。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中去,加速其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在美术课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文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课中,情境的创设越来越为美术教师们所重视,美术课中情境的创设是灵活多变的,它可以是课的导入,也可以是课的,还可以是耐人寻味的结尾,有的甚至贯穿课的始终,讲故事、游戏、办展会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九课《有趣的鞋》一课,教师在一开始即以开设“趣味鞋子展览会”为情境,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把自己扮为展览会的策划者,来引导学生开展“趣味鞋子展览会”,而学生则装扮成展览会的产品制作者、消费者与销售者,通过策划——鞋的文化(功能与历史)——制作(技能运用)——销售(消费——评价)的过程来创设的情境,十分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恰当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学生你争我赶地完成自己的产品,学习气氛十分浓厚,通过模拟销售的阶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具有实际的意义。

2.创建气氛,营造文化。课堂氛围是一种整体上的气氛和情绪,这种气氛与情绪又是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一种情绪,如果只产生于个别个体,不能影响到大多数学生,当然不足以形成一种氛围。一旦形成某种氛围,将对全体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处理得当,将使学生群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美术文化的氛围里学习美术,通过预先布置好的环境,利用各种感官的刺激,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小学五年级上册《光的魅力》一课,教师在设计本课时紧紧抓住了光的元素,利用暖色系列的灯光来布置教室,运用橙、黄等同类暖色系列灯光的照射,从视觉上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有一种热烈与兴奋,进而由暖色光的感觉进入《光的魅力》,生动、自然地营造了光的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提道:“有效的教学能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固的情愫”。可以说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我们不要忽视教学环境、文化氛围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它是构成美术文化课的基本要素之一。

3.学科牵手,营造文化。在小学阶段的很多美术课中,大多能体现美术追求人文性的特征,抓住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联系各个学科,进行文化的渗透与延伸也是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又一切入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教育具有创造性,而创造性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创新意识带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使美术文化绽放其独有的魅力,大画家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精辟地概括了创造的含义。

三、美术追求人文性教学的实施建议

在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关系到美术课程的落实,下面就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教学的实施的两个建议:

1.注意具有学科特点的融合。美术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美术中的美术文化决不是美术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各学科的机械的‘拼盘’,而应是美术领域的知识、思维、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及其模式,以美术学科为中心,通过美学、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术创作分别展开,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既有独立价值,又具系统形态,而且在不同学段还有层次差别。”因此,在美术文化的渗透上要体现学科特点,强调以美术学科为中心,渗透的文化内容要与美术有联系、有价值、有系统性,在渗透的知识层次与学段要互相联系,层次分明,不宜盲目拼凑。

2.注意文化渗透的分量。根据不同课题决定文化渗透的分量。有些课可以美术文化为主,而有些课可以少量渗透,不同的内容在时间的分配与把握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把美术课上成语文课或品德课,要明确每一课的重点,在追求人文性教学分量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双基的学习,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美术体验与创作,这就是教师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的体现是本次改革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让我们一起努力,提升美术课的文化含量,让中小学美术课能真正涵养人文精神,让我们真正当好“时代列车的司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篇6

关键字 新课程;高中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63-02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如何抓住美术课改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握美术新课程的定位、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设计、评价指标的特点和要求。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构建有特色的高中美术课程体系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1高中美术课现存的弊端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师创新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大多高中美术教师在学院中接受的专业技能训练多,美术史论、教学理论等的掌握则比较薄弱,而对其它相关学科的了解也非常缺乏,因此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此外,由于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因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较普遍的“一言堂”现象,就是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在当前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由于非统考科目,高中美术欣赏课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有的课堂上,就出现学生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或打瞌睡等的情况。

教学课时量少。目前,艺术课程虽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但仍然是“调味”课。大部分高中美术课的开设安排,一般都为每班两周一课时,即隔周上课,由于所隔时间较长,知识得不到系统的识记和理解,也就不利于学生把知识整体化。

纵观以上种种现状,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面对现实,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科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改变不良现状。

2把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通过深入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价值追求;比较高中新课程与原高中美术欣赏课、义务教育课程的区别,抓住普高美术课改的关键所在;把握美术新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性质、以及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计、评价指标的特点和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本,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构建有特色的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课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课程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是义务教育的延续。高中美术课程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特征,又要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和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相区别。与义务教育的区别在于,它适度地向美术本体回归,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要求更高,相对学习面可能更窄,不必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面面俱到,然而又是蜻蜓点水般的学习;与专业院校的区别在于,它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方面必须与学生的兴趣、时间和条件相适应,学习的难度,尤其是技能学习的难度要相对低。

课程的性质:强调了课程的人文学科的特征,通过课程学习传承美术文化,形素养;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发展空间,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人生。因此,高中美术课程不是单纯的美术技能课程,而是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形成美术的意识和多种能力,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美术课程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美术素养;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选择性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可根据美术教学设施的条件、美术教师的特长等因素来选择开设的模块。

课程结构设计:首次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

课程目标设计: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程目标,教师实施课程更具可操作性。美术课程各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各模块及每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

课程的评价: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并要求教师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及需要改进之处。

3设计有学校特色的美术课程开设模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由9个学习模块构成,在9个模块中,选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三年内必须修习3个学分。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即鼓励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以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当前学校开设模块教学的情况是:多数学校选择在高一开课,也有个别计划在高二才开课,每周一课时。都开设了“美术鉴赏”模块,有两个以上美术教师的学校则开设了二至三个模块,最多教师选择开设的模块有“绘画”,累计排序下去的有“电脑绘画o电脑设计”、“设计”、“书法”,从调查情况也看到,教师较擅长传统美术技法及现代媒体技术。选课方案由学校制订,学生基本没有选课的。因此,在推进高中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3.1各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在学生选课前应该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说明。美术教师通过举办作品展、讲座、座谈等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点,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

3.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也可通过一些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模块。

篇7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8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篇9

所谓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情、意、人格都是期中的内涵。而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尊严、个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是人文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符号。情感是美术课的重要性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而且有益于学生的情感的不断升华。所以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许多学生喜欢上美术课。作为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激情去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正确评价、赏识学生,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上《线描静物》一课时,我认为基础课程的教学用不着太多“投入”,只要把知识点讲到了,有范画,摆好静物就可以了。我还片面的认为,我画得好,学生就会画得好,课堂上能画出漂亮的画,就是课上的好。可是课上完以后,觉得很沉闷,挺窒息,我自己都困倦,我想学生一定也是这样,他们只是机械的完成作业,老师没有激情感情,学生没有热情,课堂必定缺少活力。

所以,教师要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营造适合学生探索、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其实给课堂教学多少的热情暴露出了个人的教学思想,那种以为有一张特棒的范画,就能“镇住”课堂的想法,是无视生命群体的一种表现。在生命面前人人敬畏,更何况是些“朝阳般”的儿童和少年。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课堂失去生机和活力。

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在美术教育中无论从技能还是陶冶和交流,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用人文关怀的思维去评价学生,正是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化的追求。

美术教学的评价是既要看到美术学科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在教学中,我不仅仅是以优秀、良好来给学生一个分数,首先我要看这个学生的潜质如何?在完成这个作业时,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态度怎样?进步了多少。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翻看作业,反思这一学期的作业进步与否,收获多少,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然后我再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和他共同探讨交流,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在交流中明白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更加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发掘人文内涵。

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要强调一定的文化情境,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存留于作品表面展示给我们的视觉影像。如果我们不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像《最后的晚餐》、《伊凡雷帝杀子》这一类作品。

我们把美术课程定为人文课程,这种规定性实际上也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更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以及对美好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和素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一个好的乐学的心态和心境,才会感受到美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

篇10

【关键词】学味 ; 趣味 ;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73-01

我曾经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设计了一个关于“你是否喜欢美术课的课程内容”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0名学生中得出以下结果:33%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48%的学生表示喜欢,1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在对“请你为美术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或设想”的回答上,有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课程内容上最好能更深入,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有趣味性。多增加美术知识及美术史的内容,以及更多的与他们实际生活有关的美术课程内容。

美术课应当以学生真实地学习到各种形式的美术技法及相关知识为教学目的。

一、重视学生感受

对于学生们的意见及设想,作为教师的我也有着同样的困惑。美术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但目前美术教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体会不到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而只是在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程式化的学习。美术课这样一个本应带给学生艺术享受、掌握美术知识的课堂,对于面对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变成了“放松心情”的课程。这无论在什么角度看,对于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利的,也是导致美术课课堂纪律不好控制的根本原因,本应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变成了一潭死水。

除了学生对待美术课提不起兴趣之外。还有不少教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面对这样的说法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美术是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伴随着对美的强烈追求而发展起来的。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人的精神不仅得到升华,而且也获得了人生难以言说的愉悦与快乐。而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重视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是一个充满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应该得到的是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体会在自己手中创作艺术品的成就。作为教师我义不容辞的想在课堂中让我的每个学生都怀有一颗艺术之心。

在这条需要创造力的艺术之旅中我做了很多的尝试。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我坚持着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和我一样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我努力尝试在教学中不断的让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并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味与趣味并存之地。在我的不断尝试与努力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想这是所有做教师最大的期待吧。

很多美术教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美术课没有课业负担升学压力,逐渐成为学生放松的首选课堂。对此我反思良久。我想,无论学生是否对美术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起到引导作用,用有趣的知识和丰富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参与美术课,让学生带着期待上好每一堂课。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非常理性的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努力创设课堂的学习与创作的情境。再次,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因此美术课程应该是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科。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重视学味与趣味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其实作为以美术学科为业的教师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即从内心的角度去设想每一个学生都会像我们自己一样那么关心和热衷于美术,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所有的学生也应该掌握。这自然而然地导致我们从学科本位出发看待美术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记得在一堂关于艺术家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课上,有个学生说:“老师,这幅作品太难看了,毕加索就画这样的画啊,我也能画!”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知道,原来学生们在课堂中和我一样有很多的困惑。为了能使这样难以理解的作品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体会艺术家创作的情感,在后来的课程中我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我在网络上收集毕加索创作时的视频,和作品创作背景的历史资料,也找过历史教师研讨历史背景。在知识性方面我做了百分百的资料收集。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我尝试在课堂中加入《像毕加索一样画画》的环节,让学生们在欣赏过毕加索创作的视频后尝试着在画纸上自由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我还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按照指令在画纸上进行旋转画纸来形成抽象的画面,并在同伴中展示,互相点评。通过这样的练习之后学生们对毕加索的抽象性绘画有了崭新的认识,也增加了学生对欣赏课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尝试使我的美术课堂充满学味与趣味。我认识到,中学阶段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普及型的国民美术教育,所以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的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美术带给他们艺术创造的乐趣,并在他们内心根植下热爱生活的情趣。这也是美术课程真正带给每个学生受益终生的影响。

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课堂中的学习趣味与知识性的传授,关注学生感受,关注课堂情境,真正做到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打造既有学味又富趣味的美术课堂。在未来的教学中自当不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片可以享受艺术之光的空间,成为学生梦想成真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