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

篇1

一、修炼基本功

技术分析有很多种方法,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相反理论、K线分析、价格形态、技术指标、均线系统、量价关系等理论。在技术分析中,每种分析方法针对瞬息万变的行情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有所差异,并且分析的方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些分析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如MACD指标,形态理论,均线系统等;有些就显得较为抽象,需要投资者领悟其精髓才可以灵活应用,如道氏理论、波段理论等。

技术分析的最终用途是判断多空形势,以便在合适的价位介入。直观和抽象两种技术分析在判断同一种商品的走势,可能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实战应用中抽象的技术分析的正确率虽然更高,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并且熟练掌握才能能做到对行情体察入微,前后印证。然而技术分析理论过硬只是投资者进入交易市场的基本功,并不等于就可以有稳定的收益,另外资金管理,止盈止损控制风险在实战中同样重要。

二、资金管理防控风险

期货市场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凭借保证金制度给投资者以以小博大的诸多机会。但在期货投资中,很多投资者经常会发现总是赚小亏大,不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自己的资金。控制仓位是最基本的控制风险的方法,让自己在交易中尽量承受合适的风险,在市场中活的更久更安全。

止盈止损对于期货投资极为重要,也是投资者获得稳定盈利并控制风险的法宝。在投资市场我们无法精准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止盈与止损是我们控制盈亏的法宝。投资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市场风险、严守纪律、合理的资金分配,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买进和卖出。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在期货市场,即使有100%的把握,风险认识存在的。灵活的运用止盈和止损才能规避风险,在投资中实现持续盈利。

止盈与止损来自盘前的交易计划,并在盘中根据市场的氛围进行相应的调整。止盈可以守住阶段性的利润,实现阶段性的盈利目标。投资者往往心存贪念,在盈利情况下不满足当前利益,但大部分时候事与愿违,没有得到前期利润跟有甚者赔了本金。投资者做期货时往往想着盈利,但很少去愿意思考当一旦出现亏损时的对策。一旦出现亏损就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当亏损放大到相当大的时候才意识到离场,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止损时机。所以止损是一种防范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应当树立止盈止损意识。把可能出现的大幅亏损控制在小范围内。在持仓处于危险情况下,投资者要有英雄断腕的决心与勇气,保存下足够的筹码给后面的操作以期寻找更好的交易机会和盈利来源。

三、突破交易心理瓶颈

期货交易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技术与风险管理的方法,对于自身心态与情绪也是极大的考验。真正成熟的、优秀的投资人才,对于风险进行量化与分析,真正的理解并接受风险。只有从情绪上和心理上接受风险,才能决定在每次交易的心态,才能摆脱赌徒式的追涨杀跌、满仓豪赌般的心态。交易心理的好坏对于投资者每次进场出场乃至整个交易生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往往都遇到过有时候明知很危险但还是忍不住追高,有时候到了该止损的时候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死扛。或者没有到计划的止盈位就提早兑现,随后发现后面行情又继续向着预期发展后懊悔不已。

关于交易心理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于交易的正确认识。对于交易的认识,也就是交易的动机以及交易的目的。如果想在短期内暴富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交易能力多强,在此不良的交易的动机下每次满仓频繁操作,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交易心态。在连续亏损后,想尽快翻本也同样会影响心态,从而导致交易技术的变形,策略不能完整实施。投资这个行业,需要学习的不单是表面上的东西,不是只需要单纯的去学如何赚钱,而是去修正自身的种种错误想法与习惯。当我们心态平和、淡定,放弃了种种欲望的时候,当面对市场中的波澜,而心止如水的时候,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财富自由。

篇2

【关键词】期货;程序化交易;海龟交易法;策略优化

一、程序化交易概述

(一)程序化交易简介

程序化交易也被称为算法交易,是指设计人员将设计好的交易策略与过滤指标编码为计算机语言,借助于行情软件,由预定程序进行出入市点的计算,从而使整个交易策略系统化、可复制化,实现客观理易。当价格走势确立时,程序化交易系统会自动发出多空信号,以最短反应时间、最优价格完成交易操作,达到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目的。所以程序化交易的操作方式不追求最高收益,也不追求赚取夸张收益,只是以稳健的获利在长期的操作中实现财富的不断积累,保持较高且稳定的年收益率。

程序化交易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程序化交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外汇、期货、债券等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程度不高,所以程序化交易的应用也相对落后。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和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程序化交易作为相对于传统主观交易的另一种操作方式,逐渐被各个大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所关注,也不断走向成熟。

(二)程序化交易策略设计原理

一个完整的程序化交易策略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因素:入市规则、离市规则和资金管理规则。交易策略的设计以技术分析为基础,适当加入实际的交易经验数据、技术指标统计分析来寻找并过滤交易机会。

二、程序化交易策略研究

(一)海龟交易法策略简介

海龟交易法则的主要交易原则是当价格上涨突破最近二十日高点时入市做多,跌破十日低点时平仓离市;反之,价格跌破二十日低点时入市做空,突破近十日高点时平仓离市。把握趋势、管理风险、坚定不移、简单明了是海龟交易法的核心,更是交易策略成功的基础。

可以看出,海龟交易法则的一个特点是用不对称的参数进行交易,即用二十日高点的大参数作为入市信号、十日低点的小参数作为离市信号。这样可以在不丢掉行情的情况下,避免离市的时候较大的浮盈回吐。但是,使用不对称的出入市参数也会增加亏损的信号,降低整个交易策略的成功率。

(二)海龟交易法的历史收益率检验

因为海龟交易法适合于交易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品种,因此选择日均成交量达200万手左右的螺纹钢期货进行检验。

选取螺纹钢期货上市(2009年3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的历史数据,按照海龟交易法进行复盘模拟交易,对年收益率、风险盈利比及赢利亏损次数进行统计。

从2009年3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共有46次可交易机会,其中19次交易获利,占总交易机会的41.3%;27次交易亏损,占总交易次数的58.7%。全部交易总盈利金额为26023440元,总亏损为6286970,风险盈利比为24.16%,总回报率为413.93%。具体交易时间及盈亏金额见表1:

表1 全部交易情况汇总表

盈利交易汇总 亏损交易统计

编号 交易时间段 获利金额 编号 交易时间段 亏损金额

1 20090504~20090630 124710 1 20091109~20091127 -66630

2 20090715~20090814 495320 2 20091228~20100107 -82300

3 20090901~20091016 92470 3 20100118~20100222 -38260

4 20100316~20100419 5280 4 20100906~20100909 -127720

5 20100423~20100720 927180 5 20100928~20101011 -106920

6 20100723~20100823 91520 6 20101101~20101117 -92400

7 20101213~20110217 183690 7 20110406~20110415 -123460

8 20110221~20110406 209280 8 20110503~20110506 -102510

9 20110711~20110805 140940 9 20110616~20110704 -32440

10 20110914~20111114 1399210 10 20110808~20110810 -54600

11 20120423~20120531 780900 11 20111201~20120213 -48160

12 20120711~20120914 1864160 12 20120215~20120221 -157620

13 20121210~20130220 1570800 13 20120309~20120405 -144280

14 20130226~20130326 6600 14 20120406~20120416 -163240

15 20130703~20130829 450500 15 20120620~20120626 -81780

16 20130906~20131128 1141290 16 20120919~20120920 -117700

17 20131223~20140327 5501140 17 20120927~20121031 -200250

18 20140505~20140625 1634410 18 20121119~20121205 -143520

19 20140814~20141014 9404040 19 20130401~20130513 -920

20 20130516~20130617 -91830

21 20131202~20131213 -346320

22 20140408~20140415 -273060

23 20140710~20140718 -519300

24 20140721~20140728 -493000

25 20141023~20141127 -1045090

26 20141204~20141218 -791160

27 20141230~20150105 -842500

汇总 共交易19次 26023440 汇总 共交易27次 -6286970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全部交易中盈利的次数较少,但盈利金额要远大于亏损金额,符合海龟交易法赚大亏小、跟踪趋势的总体思想。

从上述对交易法的介绍可以看出,海龟交易法是一种追逐大势的趋势跟踪策略。但是当市场行情处于横盘震荡而并不具备大趋势时,仅仅依靠此交易法会导致不断入市、止损,造成连续的亏损。所以在下文对交易策略进行优化时,要选取一些确认趋势的指标,过滤掉震荡行情所造成的假突破,对全部交易机会进行筛选,提高策略总回报率。

(三)交易策略优化与历史数据检验

1.加入移动平均线(MA)进行优化。移动平均线(MA)是指将一段时期内的价格平均值连成的曲线,用来显示价格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价格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技术分析指标。

为满足海龟交易法追逐大势的要求,本文选取60日均线为主要参考指标,对全部交易进行过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出现做多信号(上涨超过二十日高点)同时上涨突破60日均线时再入市,反之,出现做空信号(下跌突破二十日低点)同时下跌突破60日均线时再入市;第二,出现做多信号(上涨超过二十日高点)并且多条均线组合形成多头排列或黄金交叉时再入市,反之,出现做空信号(跌破二十日低点)并且均线组合形成空头排列或死亡交叉时再入市。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对全部交易进行过滤。统计结果显示,经过MA优化,从2009年3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46次交易机会减少为32次,其中15次交易实现盈利,占全部交易的46.87%;17次交易亏损,占全部交易的53.13%。优化后的交易共实现盈利22628760元,总亏损为4136900元,风险盈利比为18.28%,总回报率为546.99%。

可以看到,经过优化,有10次震荡行情中的假突破被过滤掉,4次有效突破被过滤。风险盈利比下降5.88个百分点,总回报率提高超过133%,所以优化是有效的。

2.加入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进行优化。因为移动平均线MA产生的买入卖出信号比较频繁,所以为使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限制增加,避免假信号的出现,使用MACD对全部交易信号进行再次过滤。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由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两部分组成,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差,DEA是DIF的9日平滑移动平均。

本文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对交易信号进行筛细:第一,当DIF、DEA均位于0轴之上时,意味着此时为多头市场,过滤掉全部做空交易信号,反之,当DIF、DEA均位于0轴之下时,意味着此时为空头市场,过滤掉全部做多交易信号;第二,当处于多头市场时,DIF向上突破DEA是买入信号,当处于空头市场时,DIF向下突破DEA是卖出信号;第三,当DIF上穿0轴线时为买入信号,当DIF向下跌破0轴线时为卖出信号。

综合以上三项指标对全部交易进行过滤,结果显示:经过MACD优化,从2009年3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46次交易机会减少为25次,其中11次交易实现盈利,占全部交易的44%;14次交易亏损,占全部交易的56%。优化后的交易共实现盈利23712100元,总亏损为3425140元,风险盈利比为14.45%,总回报率为692.29%。

可以看到,经过优化,有13次震荡行情中的假突破被过滤掉,8次有效突破被过滤。风险盈利比下降9.71个百分点,总回报率增加额达到278.36%。所以运用MACD进行优化,结果优于使用移动平均线MA。

3.综合使用MA与MACD进行优化。结合以上两次优化过程,在使用移动平均线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加入MACD进行再次优化,最终统计结果显示:通过使用MA和MACD综合优化,从2009年3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46次交易机会减少为18次,其中盈利和亏损的交易次数各占一半,共实现盈利20448730元,总亏损2755270元。综合优化后的风险盈利比为13.47%,总回报率为742.16%。

优化后,有18次假突破信号被过滤掉,10次有效突破被误过滤。在仅仅使用MA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风险盈利比下降4.81个百分点,总回报率提高195.17%,所以优化有效。

三、对程序化交易策略的客观评价

与传统的主观交易相比,程序化交易策略的入市和出市规则都是十分严谨和精确的,可以避免人的情绪波动对交易的不利影响,交易行为可复制,但灵活性较差。当实际价位在比较相近的两个价位之间不断震荡、波动时,可能会出现交易信号时有时无的情况,频繁、盲目的持仓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本文选用2~3个指标来确认交易信号的出现。这样的策略可以增加交易成功的几率,降低交易风险,实现稳定的收益,但也会造成交易的严重滞后,错失最优价位。

篇3

一、期货套期保值的作用

传统概念的套期保值是指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将来某一时间通过平仓来抵偿因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的交易方式。现代套期保值中更多利用期权等操作固化成本,将公司面临的风险控制在目标水平上。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商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降低价格风险到最低限度。

二、套期保值原理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规避价格风险,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以下基本特征:

期货标准化合约对于相关现货商品具有可替代性。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的,标准化规定对于现货具有相似性,交易双方不会因为对合约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任何争议,合约期满,实际交割时也不会引起任何纠纷,并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履约保证性。因此交易者很自然可将期货合约作为自己未来现货市场买进、卖出现货商品的临时替代物。

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一致。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虽然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市场,但由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同一市场环境内会受到相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市场中投机商的存在,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这两个市场的价格关系,分别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作方向相反的买卖,取得在一个市场上出现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的结果,以期达到锁定成本的目的。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期货交易规定合约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如果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不同,例如,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就会有套利者买入低价现货,卖出高价期货,以低价买入的现货在期货在市场上高价抛出,实现无风险盈利。这种套利交易最终使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套期保值是用较小的基差风险替代较大的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基关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方向上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幅度并非一致,即基差的数值并不是恒定。基差的变化也使套期保值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套期保值者并不能完全将风险转移出去。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市场,是为了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风险而接受基差变动这一相对较小的风险。

三、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则

交易方向相反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套期保值者必须同时或先后在现货市场上和期货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动,即进行反向操作,在两个市场上处于相反的买卖位置。只有遵循交易方向相反原则,交易者才能取得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的结果,从而才能用一个市场上的盈利去弥补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比如,对于现货市场上的买方来说,如果它同时也是期货市场的买方,那么,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它在两个市场上都会出现盈利。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在两个市场都会出现亏损。

商品种类相同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择的期货商品必须和套期保值者将在现货市场中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在种类上相同。只有商品种类相同,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走势上保持大致相同的趋势,从而在两个市场上同时采取反向买卖行动才能取得效果。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遵循商品种类相同原则,否则,所做的套期保值交易不仅不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反而会增加价格波动的风险。当然,由于期货商品具有特殊性,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进入期货市场,成为期货商品。这就会为套期保值交易带来一些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在期货交易的实践中,就推出了“交叉套期保值交易”做法。所谓交叉套期保值,就是当套期保值者为其在现货市场上将要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进行套期保值时,若无相对应的该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可用,就可以选择另一种与该现货商品进行套期保值时,若无相对应的该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可用,就可以选择另一种与该现货商品的种类不同但在价格走势互相影响大致相同的相关商品的期货合约来做套期保值交易。

商品数量相等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商品的数量必须与交易者将要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的商品数量相等。做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必须坚持商品数量相等的原则,是因为只有保持两个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数量相等,才能使一个市场上的盈利额与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额相等或接近。

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好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在选用期货合约时,之所以必须遵循交割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是因为两个市场上出现的亏损额和盈利额受两个市场上价格变动幅度的影响,只有使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和交易者决定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才能使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套期保值效果。因为,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到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会趋向一致。

四、期货套期保值的操作方向

买入式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防范在将要买入的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而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对应的期货合约,待日后买入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平仓了结,不致因现货市场价格上涨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时常用的保值方法。适用对象及范围:(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规避日后购进原料时价格上涨的风险;(2)企业与需求方签订现货供货合同,而原料尚未购进,担心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3)需求方认为目前现货市场的价格很合适,但由于资金不足或一时找不到符合规格的商品,或者仓库已满,不能立即买进现货,担心日后购进现货价格上涨。

卖出式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当现货价格下跌时以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从而达到保值目的的一种套期保值方法。卖出套期保值是拥有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下跌时常用的保值方法。适用对象及范围:(1)直接生产商品期货实物的生产厂家,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未出售,或者储运商、贸易商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一商品但未转售出去,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3)加工制造企业担心日后库存原料价格下跌。

综合套期保值,一种情况是: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市场风险来自买卖两个方面,原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加工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这类风险,在原料采购时买期保值,对待售产品买入保值,从而锁定加工利润。另一种情况:企业生产经营内容和资产构成多样化,在风险防范上涉及多个品种、不同方向、不同保值手段的应用。

五、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意义

一是锁定合理利润,合同签订后价格涨跌与自己无关;

二是熨平企业利润,打造百年老店,避免极端价格风险冲击企业经营,稳定享受平均利润;

三是在风险相对确定的环境下,解除企业规模扩张的后顾之忧;

四是多样化定价模式,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五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减少信用风险、提高流动性、发现价格功能等各种优点。

篇4

从市场创新来看,股指期货将为券商、期货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金融创新的工具,使得这些机构可以按照金融工程理论框架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新型盈利模式。股指期货开展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对于恢复扭曲的市场价格关系、抑制过度投机和增强市场流动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上,套利和套期保值、投机一样,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1995年至2005年,我国香港股指期货交易的10?郾64%是来自于套利交易。美国、英国等主要期货市场中,套利交易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模式

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

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由现货指数价格加持有成本构成,按复利计算,其公式为:

F=Se(r-d)(T-t)

其中,F是期货价格,S是现货指数价格。持有成本主要是资金成本,由资金年利息率r、股指股息率d和持有时间(T-t)确定。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根据涉及的市场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股指期货同现货股票组合之间的套利,也叫期现套利;另一类是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之间的套利,可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之初,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将主要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为主要的套利方式。

二、股票指数期货套利与商品套利的比较

总体上看,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套利都是期货套利交易的一种类型,其原理都是在市场价格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下进行双边交易以获取低风险差价。

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在具体类别上的差异

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的主要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标的属性不同。商品期货合约的标的是有形商品,有形商品就涉及到商品的规格、性能、等级、耐久性,以及仓储、运输和交割等等,从而会对套利产生重要影响。股指期货的标的是股票指数,指数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不存在有形商品的相关限制,同时股指期货的交割一般采用现金交割,因此在交割和套利上都有很大的便利性。此外,股指期货由于成份股分红不规律、融资成本不一以及现货指数设计等原因,其理论价格相对商品期货更难准确定价。这些区别是造成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在具体类别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在具体类别上差异见下表。

三、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风险点分析

套利的特点之一就是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低风险并不代表没有风险。股指期货套利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上市的首个金融期货产品,其运行是否成功将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研究非常重要。

通过与商品期货套利交易的比较,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风险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郾期货合约定价

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进行股指期货套利的判断基础。但是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存在不确定性,这会给套利交易带来很大风险。

目前看来,沪深300指数的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现货指数运行存在不稳定性。首先,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全部完成,股权分置对于沪深指数300指数的影响还未体现。其次,今年以来,股市不断扩容,中国银行等大盘股相继上市,后续还将有工行等大盘股上市。7月初,沪深300指数在成份股选择上又推出了大盘股快速进入指数的成份股调整制度。这些都会造成沪深300指数的运行存在不稳定性。

二是股息发放的不确定性。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并不倾向发放现金红利,而且红利发放频率时间分布不均匀。这会造成股指股息率的不稳定性。除了以上两点,还存在融资利率不一和税制不确定等风险。

2?郾现货指数或组合买卖

股指期货套利中往往会涉及到现货指数或组合的买卖。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成份股多达300种,各成份股流动性存在差别,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现货指数的建仓存在难度。如果使用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的现货组合,则这些组合与沪深300指数是否具有稳定的相关性也是问题。

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跟踪股指的基金,比如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以这样的基金替代现货指数在理论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上较为复杂,而且运用指数跟踪型基金还存在流动性风险,嘉实沪深300指数目前的日成交量就很低。缺少流动性将对套利交易产生致命的风险。

3?郾政策环境

目前,境外已有香港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文莱国际交易所相继推出了中国股指期货产品,新加坡交易所(SGX)宣布将在本月推出新华富时A50中国股指期货。在沪深300指数上市后,上述股指产品将提供大量的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的机会。

对于股指期货的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政策环境是最难以控制的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一是汇率风险。我国外汇政策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性也在增大。不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套利交易的失败。

篇5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率 风险控制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计算的理论发展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一项最大的作用就是套期保值,规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指股票现货投资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持有与其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部位,由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或亏损)抵消现货市场上的亏损(或盈利),从而达到保值的效果。在股指期货市场的第一个交易行为是买进还是卖出取决于投资者在股票现货市场上是打算卖出相关股票还是买进相关股票,据此,又将投资者分为买方保值者和卖方保值者。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对单个股票或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其关键问题是买卖多少数量的指数期货来对一定数量的股票资产进行套期保值,以使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组成的投资组合在持有期内价值波动的不确定性最小,即求最小风险的套期保值比率问题。

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全球第一张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其后,美国的其他期货交易所及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陆续推出了各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合约。因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问题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由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起步较晚,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才刚刚开始模拟实验,国内对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问题的研究几乎可以说尚处于空白。然而还是有个别研究值得推介:李萌在“计算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新方法――LPM方法”一文中较早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问题引入,他在比较分析了传统MV法的缺陷和不足,介绍了哈罗LPM法在股指期货风险度量和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方面的实证应用;王宏伟在“股指期货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初探”一文中针对国际上对股指期货的三大基本功能――发现价格、套期保值、投机获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计算套期保值比率的一些新方法,如广义最小二乘法、时间序列中的协整方法、纠偏模型等。

二、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

商品期货由于标的物与需要保值的现货一般具有同质性,因而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相对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1∶1的套期保值比率。金融期货中我们选择较简单的收益率方差最小化套期保值策略。

投资者实施了套期保值交易后,套期保值组合的收益Rp为:

Rp=Rs―H Rf

RS=(VT1-VT0+D)/VT0Rf=(FT1-FT0)/FT0

Rs和Rf为在单位时间内持有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的收益, H为套期保值比率,VT0为现货投资组合在期初的市场价值,VT1为现货投资组合在期末的市场价值,D为现货投资组合在T0和T1这段时间内收到的现金股利,FT0为期货合约的期初价值,FT1为期货合约的期末价值。

投资组合收益Rp用方差度量的风险为:

Var(Rp)=Var(Rs)―2H Cov(Rs,Rf)+H2Var(Rf)

让Var(Rp)对H的一阶导数等于0,得到方差最小化方式下最优套期保值比率:H=Cov(Rs, Rf)/Var (Rf)

在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中,投资者为了套期保值需要持有的期货合约数量:Q =(Ps/Pf)×H

Q为买卖期货合约的张数, Ps为股票现货或证券组合的总市值, Pf为一张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

三、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实例

若在5月1日,某投资者预计在7月1日可收到金额为150000美元的款项,他准备用这笔款项购买某公司股票。该公司股票的现在价格为15美元,若投资者现在用150000美元购买股票,则可购买10000股。为了防范股票价格在7月1日上涨造成损失,投资者以450的价格买进10份3月期S&P500股指期货进行多头套期保值。如果7月1日,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到20美元,该投资者收到150000美元只能购买7500股股票。若他想购买10000股,则还缺少50000美元的资。由于投资者买进了10份3月期S&P500股指期货,如果7月1日,S&P500股指期货的价格上涨到460,则投资者通过平仓即可获利50000美元,正好弥补购买10000股股票所缺少的资金。

四、股价指数发展与创新的启示

1.完善指数体系,强化指数功能。指数产品开发要求加快设计一系列兼顾基准指数和投资交易指数功能的统一指数,应综合考虑市值覆盖性、股票的成交金额、换手率、波动性和行业覆盖度等因素。尤其是在保证一定市值覆盖性的前提下,挑选成交活跃、波动性小的股票,并用尽可能少的股票数。同时,构成的指数又能满足一定的行业覆盖度和样本稳定性及抗操纵性。

2.培育指数化投资理念,支持指数行业发展。指数化投资方式也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充分认识到指数类金融产品创新将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应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宣传和培育投资者的指数化投资理念,支持国内指数服务商及指数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应对国外即将进来的强大竞争。

3.加快交易机制创新,适时推出程序交易。股指期货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均以指数为基础。所以,为了实现期货与现货间基金与股票间的对冲保值和价格套利,所有指数股票的交易都必须在瞬间同步完成而不能出现滞后,以避免价格突变而导致指数产品与股市现状的脱节。

4.大力推进各类指数产品的开发工作。我国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已经推出,并且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下阶段应分阶段推出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以完善市场产品结构,提高市场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套期保值,就是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卖出(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套期保值有时也称对冲交易。套期保值在英语中是Hedging,其源自Hedge,其意有在赌博中两面下注之意。即是说,若在“正”和“反”两面各下一注,结果会是一赔一赚,两相抵消,从而保住了本。诚然,一个成熟的赌徒,不会这样来做。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得不采用此种做法。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风险存在于自然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差异不在于有无风险,而在于风险的大小。生活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力图避险,以求提高生活的质量。各种各样的保险业的产生与发展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保护。但这些保险措施的存在,并没有消除风险本身,也就说明了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人、原料的需要者等,都会面临价格涨落的风险。他们通常都是大宗商品的买卖者,商品价格的任一幅度的波动,都可能导致巨大的亏损。这样他们就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具有两个层次的价格避险效应。一是微观效应,企业稳住了价格和生产经营成本;二是宏观效应,在企业拉平价格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可实现社会总成本的稳定。

套期保值可分为买进套期保值与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sellinghedge或shorthedge)。持有现货(或在未来的时间,将拥有现货),包括原料及成品,尚未出售,持有者担心市价日后可能回落,则卖出与其持有的现货数量相当的期货。如果现货价格真跌落,则可以先前抛出期货之利得(高价抛出,低价购进)来弥补现货之亏损,从而稳定收入。

买进套期保值(Buyinghedge或longhedge)。当商品的经营者,拟计划在日后一段时间内购入原材料以加工成品,此时担心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上升、利润蚀损,于是先买进期货。如果现货价上涨,期货价亦必然跟进,则可用买进期货所得来抵消将来购买现货成本的增加额。

2.套期保值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例证

下面将各举一个卖出与买进套期保值之例:

卖出套期保值:现设一粮油企业在某年8月份手中持有20,000蒲式耳大豆,买入价$2.60。作为粮油经销企业自然希望商品尽快脱手,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和当前市场行情,这些大豆出手需一段时间,该企业担心价格跌落,造成经营损失,于是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同数量的12月大豆期货合约,价格是$2.62。三个月后,该企业有机会售出手中现货,但市场价格已跌至$2.45。在现货交易中,此商人损失$3000。在期货市场上,价格亦下降,该期货商买回期货合约的价格是$2.47赚了$3000。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两两相抵,保住了经营成本。具体见下面所列:

现货市场

买进:20,000蒲式耳,价格$2.60

卖出:20,000蒲式耳,价格$2.45

亏损:($2.6-$2.45)×20000=$3000

期货市场

卖出:20,000蒲式耳,12月份$2.62

买进:20,000蒲式耳,12月份2.47

盈利($2.62-$2.47)×20000=$3000

买进套期保值:设某粮油进出口公司某年7月接到一批价格已确定的大豆订货,要求其在4个月之后交运900吨大豆。该公司现依照当时的市价(0.563美元/公斤),认为可接受这批订货,但在4个月之后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心中无数,尤其担心若价格上涨,则经营利润不但保不住,还有可能亏损,即做了一笔赔钱的买卖。

在此种情况下,有人可能会提出它可以立即买进900吨大豆储存起来,以备到时供货。不过若把4个月的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还有贷款利息考虑进去;再者900吨大豆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这样做,就未必划算。另一种方案或许也可选择,即该公司暂不买进大豆,而期望在临近交货期时,价格下跌再买入,这当然较为理想。然而承担的风险较大,一是价格若不但未下跌,反而上涨,比如说,每公斤上涨0.02美元,900吨大豆则就要亏损18,000美元。二是该公司如此做法,还可能耽误了交货期,因为在临近交货期时,是否就能顺利地购入900吨大豆,或者说,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到它的信用。既然如此,该出口商将会选择买入套期保值。

该出口商在签订了4个月后交运900吨大豆的出口合同时,买进同等数量的900吨大豆4个月期货。之后临近交货期时,果然价格上涨至0.663美元/公斤,该进出口商以此价买进900吨大豆损失了90,000美元,即现货市场损失为此数额。再看期货市场,因为期货与现货的价格是趋同的,即现货价涨,期货价也涨,此时卖出4个月前买入的期货,赚得利润90,000元,正好抵补现货之损失。具体的计算如下:现货市场

卖出;900吨大豆0.563/公斤7月份

买进:900吨0.663美元/公斤11月份

亏损:900吨×0.1美元/公斤:$.90,000

期货市场

买入:900吨大豆11月份合约0.563美元/公斤

卖出:上面买入之11月份合约0.663美元/公斤

盈利:900吨×0.1美元/公斤=$90,000

“买入对冲”是任何一个拟购买现货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人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法,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形:如卖方已订立出售以后交货的实物合同而还未购进货源时(如上例);进口商认为价格合适要购进实物商品却无现货或现货缺少时;还有出售产成品时,担心其后购进原材料价涨时。

在国外,银行要求提出以存货作为抵押货款的公司,其抵押品应经过套期保值的原因就在于经过对冲的担保之风险较小。有的银行还会对已对冲的抵押品给以较高的贷款额度。

3.套期保值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上两例,为了分析的简便未考虑买卖期货的手续费、运输费、验货费等,并假定期货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完全趋同。事实上,从事套期保值由于现货与期货在数量、规格及质量等方面的不一致,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套期保值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现货与期货的涨落幅度可能不会完全一致。现货价与期货价的差异,即基差,使套期保值者承担了一定的基差风险。

3.2期货交易的各方买卖的是标准合约,现货的数量未必与期货合约的数量正好一致,如一张大豆期货合约是5000蒲式耳,现货是13000蒲式耳。市场参与者只能考虑买2张或1张合约。

3.3受期货合约商品的限制。可能你想从事的套期保值商品,交易所还未有它的标准合约。

3.4现货与期货之规格与质量不一致,期货交易均规定商品的质量标准,现货持有者的商品虽然与期货属同类,而质量不尽相同,价格涨跌就会有差异,从而影响套期保值的效果。

3.5期货的涨跌停板限制。若某交易者正在从事套期保值,恰值涨停板(或跌停板),他将暂时买不进卖不出期货合约,卖出(或买入)对冲也就将会建立或解除不了。

由于以上诸点的存在,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经营者未必能完全在期货市场中抵消自己的财务风险,还可能会由于本身操作上的不当,而使风险加大。这些只能由企业通过市场实践来解决。

论文关键词:套期保值风险规避

论文摘要: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任一企业在自己的经营中无不面临风险。本文基于风险的规避,运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工具例证了企业如何进行操作,以规避风险。最后,文章给出了企业在套期保值工具的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服务;经济规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4-0102-04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一、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2010年,河南省经济规模逐步增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并逐步走向平稳”态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0年,河南省实现生产总值22942.7亿元,增长12.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但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比2001―2009年平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仍为历史时期较高增速。

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为543.7亿公斤,较上年增产4.8亿公斤,增幅为0.9%,连续5年超千亿斤,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

2 工业生产探底回升,工业利润稳步增长。2010年,河南省工业生产11月份触底反弹后连续两个月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9%,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9.3%和35.9%,同比分别提高17.2个和30.4个百分点。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稳趋升,投资结构趋于合理。2010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85.9亿元,增长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34.8亿元,增长21.6%。投资结构趋于合理,第一、二产业略有下降,第三产业略有提高,占比分别为2.2%、54.2%、43.5%。

4 物价水平逐步走高,通胀态势显现。2010年,河南省物价持续上涨。10月份,物价运行景气指数转入黄灯区,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并且持续高于全国水平,通胀态势显现。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未来工业生产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0年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仍高达41.2%,在国家工信部公告的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2087家企业名单中,河南涉及15个行业230家企业,涉及企业数占全国总数的1/9,列全国第一,未来工业生产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2 部分行业和领域的贷款风险隐患增加。2010年,随着国家调控的日益趋严,商业银行对房地产、投融资平台等领域均实行了名单制管理。房地产市场走势不太明朗,未来伴随调控力度的加强和效果的显现可能导致部分房地产商资金链条紧张,风险隐患增强。

3 物价上涨过快,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加深。持续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导致生产成本、生活成本上升,不利于经济健康运行。同时,物价上涨大大降低了居民储蓄倾向,这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减弱。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河南省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能力逐步增强。

(一)银行业

2010年,河南省银行业继续加大信贷投放总量,加快结构调整,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整体运行态势平稳,但也存在着影响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

1 各项存款快速增长,活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截至2010年12月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246.74亿元,比年初增加3957.92亿元,同比多增10.7亿元,同比增长20.52%。居民储蓄意愿下降,且活期化趋势不断增强,活期储蓄余额占比由年初的36.28%升至39.58%。

2 各项贷款增势趋缓回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截至2010年12月末,河南省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006.52亿元,较年初增加2447.68亿元,同比少增670.98亿元,同比增速回落11.82个百分点。全省小型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同比增长分别为23.9%、26.2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4个、8.2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截至2010年12月末,河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102.03亿元,不良率比年初下降1.7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银行业实现盈利297.85亿元,同比增盈86.37亿元。

4 同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都加快了在河南省内的网点建设速度。与此同时,河南省内的各城商行也纷纷更名并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河南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5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12月末,河南省辖区地方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共有177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17家,农村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农村信用社130家,村镇银行17家。从全年情况来看,辖区地方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总体运行平稳,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实际盈利能力逐步提高,各机构流动性充裕,备付金充足。

6 银行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影响信贷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两高一剩”产业比重大,信贷审批受限。二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后续处置亟待加强。河南省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少,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但财政偿债压力不容忽视。三是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趋紧。伴随着存款增势放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和利率提高等,多数金融机构上存资金呈下降趋势,亟须扩宽融资渠道,以确保流动性安全。

(二)证券期货业

2010年,河南省辖区资本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公司质量显著提高,市场运行健康稳定,但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期货市场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值得关注。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整体风险水平持续降低。目前,河南共有境内上市公司53家,证券经营机构140家,期货经营机构71家,证券期货投资者360万户,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利润总额近20亿元。市场经营

主体质量也明显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整体风险水平持续降低。

2 上市工作成效显著,上市公司队伍日益壮大。2010年,河南省共有13家公司通过发改委审核,10家公司挂牌上市,募集资金合计106.81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及募集资金数额均创历年新高。

3 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持续活跃。2010年,辖区5家公司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23亿元,另有3家公司再融资申请已获得批准,预计可募集资金40.15亿元;豫能控股通过实施重大资产置换暨发行股份,置出不良资产4亿元,置入优质资产12亿元。

4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快速增加,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新增证券和期货经营机构31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意识不断增强,合规水平不断提高,中原证券和万达期货第一次被评为A类公司。

5 证券期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企业上市数量依然较少。目前,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只有53家,在中部6省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二是持续经营能力面临挑战。总的来看,辖区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证券机构亟须业务转型。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佣金价格战等恶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期货市场结构不尽合理。机构投资者比例低,现货企业参与度不高,影响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客户和实体经济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保险业

2010年,河南保险业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保险产品不断增加,市场供给更加丰富。但是市场违规经营问题突出,行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强等问题值得关注。

1 保费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0年12月末,全省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793.28亿元,同比增长40.31%;全省共有省级保险分公司47家,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5445家,专业中介机构323家,兼业机构6835家。

2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发展方式积极转变。2010年,企财险、工程险、保证险等非车险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分别增长22%、71.5%和10.45倍;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转型加快,银保新单期缴同比增长63.66%,比银保业务增速高5.6个百分点。

3 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市场风险有效控制。2010年,财产险市场亏损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59亿元,承保盈利的公司由6家增加到16家。

4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消费者权益有效保护。2010年,累计赔款和给付153.91亿元。农业保险承保范围进一步扩大,承保品种达到13个;服务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险保障105.93亿元;企业年金托管资金余额8.19亿元,服务企业职工4.78万人。全省投诉量十年来首次大幅下降,保险消费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5 保险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值得关注。发展稳健性不强,结构性问题没有根本改观。二是违规经营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问题比较突出,侵害被保险人利益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内控管理不严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公司没有建立单证管理领用台账,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四是行业服务社会能力仍然不强。2010年,全省机动车交强险承保率为24.51%,比全国低20.59个百分点;全省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在360亿元左右,而各类商业健康保险给付金额仅为11亿元,占比不足4%;在洪涝灾害中,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37.23亿元,种植险赔付支出占比不足1%。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2010年,河南省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货币市场业务稳步发展。其中,同业拆借业务同比大幅增加、回购业务和现券交易持续增加,票据业务快速增长,外汇收支增势明显,黄金和期货业务平稳发展。

(一)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1 货币市场

2010年,同业拆出资金36.85亿元,拆人资金290.05亿元,累计成交金额3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3亿元;债券质押式回购累计交易金额20925.73亿元,同比增加9590.73亿元,增长85%;累计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30支、金额185.8亿元,累计发行中期票据58亿元。

2 债券市场

2010年,现券累计交易金额17089.29亿元,同比增加4970亿元,增长41%,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国债、中期票据以其信誉度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处于交易量前列,城市商业银行为债券交易的主力。

3 票据市场

2010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汇票4369亿元,较年初增加3171亿元,增长72.6%,全部为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办理票据贴现64908亿元,同比增加33003亿元,增长51%。

4 外汇市场

2010年,河南省全年跨境外汇收支总额24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6.64%;银行累计结售汇19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47%;进出口总值177.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5 黄金市场

2010年,河南省黄金产量达28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0.79%、25.66%。2010年,河南省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不含中金公司)累计买卖黄金189吨,同比减少63吨,减幅25%黄金量83.45吨,同比减少51.56吨,减幅为38%。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市场成员债券业务操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完善而系统的制度体系和落实风险控制的措施,容易形成一定的操作风险隐患。二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2010年,河南省共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余额62亿元,占全国发行总金额的0.9%;发行中期票据金额33亿元,仅占全国发行总金额的0.67%。三是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的风险防范有待进一步强化。个别商业银行为招揽客户,采取违规经营行为,增大了黄金业务的风险。

四、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2010年,河南省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确立,为促进河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支付体系平稳运行

2010年,河南省支付体系平稳运行,支付业务量稳步增长,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省大小额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往账)业务3374.2万笔、金额53.8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66.3%;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10.2亿笔、金额27.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28.7%。2010年,农民工银行卡交易笔数达176.4万笔、金额达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8%、44.3%,交易笔数和金额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位。

(二)征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10年,河南省征信体系建设在全省各级金融机

构密切协作、共同配合下,努力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0年末,河南省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达到61.6万户,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1318万人。全省已有13个地市建立了市级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全省纳入中小企业档案库的中小企业86343户,为中小企业办理贷款卡16107户,全省已有1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153个县(区)已建立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三)反洗钱监管成效显著

2010年,河南省反洗钱工作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分析,加大案件协查力度,成效显著。2010年,河南省人民银行系统共对332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反洗钱现场检查,依法从严处理违规机构。对辖区445家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开展了评价,对辖区46家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诫勉谈话。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成功侦破“9.18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经营案”,获得人民银行总行查处“9.18”特大地下钱庄案突出贡献奖。

(四)反假币形势明显好转

2010年,全省共收缴假人民币3317.5万元,同比减少59.3%,其中公安机关破案收缴假币2075万元,占全省收缴量的62.5%,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收缴假币1242.5万元,占全省收缴量的37.5%。2008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缴入人民银行发行库的款项,经清分发现假币金额分别为96300元、85600元、62200元。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一)总体评估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措施,河南省金融业运行稳健,发展态势良好,各项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和维护金融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运行趋势,在增加信贷投放同时加快结构调整,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明显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总体上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在区域金融整体稳定的同时,河南省还存在一些影响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一是信贷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二是融资平台贷款后续处置亟待加强;三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趋紧;四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不容忽视;五是证券期货、保险业仍需进一步规范发展,做大做强。

篇8

【关键词】估值 发电公司 市值管理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如何运用市值管理的手段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越来越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关注。2011年欧债的危机爆发,我国A股平均市值再度大幅缩水,五大发电公司等大型发电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受到剧烈冲击。五大发电上市在我国电力行业重要地位,研究五大发电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对促进电力行业规范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献综述

施光耀 (2005)[1]首次提出了市值管理这一理念认为:“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需要从股东、股价和股本三个方面进行市值管理,以促进公司市值的持续和稳健的增长。”朱陵川(2007) [2]认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从稳定和提升公司市值出发,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提升自身估值水平,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上市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及股利政策等等,都紧紧围绕追求长期、持续、健康的市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来完成。”

施光耀、刘国芳(2008)[3]指出:“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首先要评价这家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水平;其次,由于中国证券市场是个新兴市场,公司的市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估或高估的现象经常存在,评价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还要关注其自身内在价值的实现,即市值表现。”

汪涛(2012)[4]认为:“估值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流派:内在价值法和相对价值法。内在价值法亦称贴现法,主要包括公司贴现现金流量法(DCF)、现金分红折现法(DDM)。相对估值法中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是最常用的两个比率。市盈率表现为:P/E=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市净率表现为:PB=普通每股市价/普通每股账面价值。”

霍文文(2002)[5]认为“有价证券定价的常用方法是收入资本化定价方法,由于普通股票的现金流是未来时期的股利收入,因此,以收入资本化定价方法决定普通股票内在价值的模型被称为股利贴现模型”。

毛永春(2012)[6]认为:“在大熊市背景下,投资者对股市信心不足,上市公司股价往往也会受其影响大打折扣,公司市值压缩,出现股价被低估的状况,此时,上市公司更愿意以收缩股本的方式,比如选择资产重组、股票回购、股份增持、买壳与借壳上市、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等方式来稳定公司市值,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

1.3 研究思路

对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研究必须判断其估值的合理性。因为,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总是围绕着内在价值波动。如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高于内在价值,说明公司股票价值高估,可以通过减持使价值回到正常水平,也可以利用进行股权资本并购。如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低于内在价值,说明公司股票价值低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持股票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信心。在遇到证券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被低估的上市公司还能以低成本并购同行业濒临破产的公司,来直接提高公司每股收益,提高公司市值。对上市公司市值进行套期保值则能规避市场风险,使其市值趋于稳定。

2.内在价值的估值分析

对我国五大发电公司的典型代表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的股价进行估值分析,借此判断我国五大发电公司市值低估现象是否存在。

2.1 运用市盈率、市净率估计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根据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的最新的年报得到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并通过其在2012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得到公司在2012年末的静态市盈率和静态市净率如表1所示:

在欧美成熟市场,电力行业作为公用事业的动态PE估值一直维持在15-17倍之间,PB在2.6倍左右,二级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平稳。而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四家公司市盈率大多在7-19倍之间,市净率在1.5倍左右,估值水平较低。

但是市盈率、市净率只能表示当下的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公司股价的低估或高估情况,不能说明未来这几家公司的市值是否会被高估。此外,电力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当前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不能客观公正的反应其真实盈利水平。因此需要采用股利贴现模型作进一步估值来判断未来四家发电公司估值水平。

2.2 运用股利贴现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2.2.1模型选择

股利贴现模型有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戈登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2013年煤电联动重启,有望长期保障电企稳定盈利。从而预计未来发电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选用不变增长模型来进行计算其股票内在价值。其内在价值P0为:

2.2.2模型参数确定

根据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和华电电力公司近五年公布的年报、股价变化情况计算股利增长率g,贴现率k和基期的每股股利D0 。

① 股利增长率g的确定。通常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我国发电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因此对公司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修正。预计2013年以后的3年内,我国五大发电公司的股利增长率在3%-4%之间。

②每股股利D0的确定。每股股利=每股收益×平均股利分配率。根据华能国际2008年以来的股利分配情况可以得到该公司近5年的平均股利分配率约为61%。结合对近5年华能国际的经营状况分析,预计该公司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44元。选取2013年为基期,则2013年的每股股利为D0 = 0.2684。

③贴现率k的确定。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k。其模型为:

k=Rf+β*(Rm-Rf)

其中,Rf为无风险收益率,Rm为股票市场收益率,β为贝它系数。以华能国际股票股票和上证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作为样本,时间跨度为2004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运用ewieves回归样本得到β=0.4839。无风险利率采用2012年的国债收益率为3.2 %。基于3.2 %的无风险利率,约10%的股票市场收益率,估算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k为6.49%。

2.2.3估值结果

将上面求出的各个参数值代入模型,从而估算出华能国际在2013年末股票的价值约为7.9965元。用同样方法可以估算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股票的内在价值结果如表2所示。估值过程中有对市场供求的感性判断,因此结果可能会有点偏差。

3.我国发电公司市值管理策略

根据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电力的市盈率、市净率和用股利贴现模型估计的估值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公司股票市场价值都略低于其内在价值。

在大熊市背景下,我国大型发电公司普遍存在市值被低估的现象。如何通过市值管理来提升我国股票的市场价值,对我国电力行业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股份增持与减持并购重组、套期保值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发电公司的在市值低估下的市值管理。

3.1股份增持与减持

股份增持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公司的股份以增加其控股地位。大股东股份增持一般发生在公司股票价格被严重低估、股价和控股股东具有实际利益关系和股权激励等情况。股份增持有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值的稳定,促使投资者发现有价值的股票。

2011年,受欧债危机冲击,华能国际股价再次大幅下跌,股价明显被低估。如图1所示,在2011年9月末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降到了4.16元。此时若采用股份增持能更有效的使公司股价及时回到正常水平。

股份减持是指股东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从而兑现其股权投资收益的行为。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减持会在短期内对股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以致股价走低。

2012年受益于电价提升和煤价回落,发电公司净利润普遍同比大幅增长,发电公司的市值都有了较明显增长。许多发电上市公司都通过股份减持来获取股权收益。华能国际集团也在2012年底的时候减持662 990股流通股。但这却使该公司股票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市值大量缩水。上市公司减持股份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选择合适时机,如图1所示2007年9月华能国际公司的股价就被严重高估,此时减持股份,不仅能使股价回到正常水平还能获取股权收益。

此外,上市公司尽量避免在二级市场直接减持,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或其他方式减持,以削弱减持对股价的负面影响,提高股权收益水平和减持效率,稳定公司市值。尤其对于普遍低估的五大发电上市公司,不合理的减持会使公司市值被低估的情况更严重。因此,发电上市公司应该斟酌考虑减持方案。

3.2并购重组

并购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发电公司通过横向并购收购非上市电力公司能使企业的规模得到提高,产生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并购也能帮助发电公司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向清洁能源的发展。

具体来讲,近几年来,国电电力在五大发电公司中并购规模最大,成功地通过并购水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公司来优化产业结构。2012年报披露国电电力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9436.4兆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7.45%。未来一段时间国电电力可适当减少并购,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为主,从而使公司市值稳定快速的提升。华能国际收购电力资产起步较早,已经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占据很大的份额,然而2012年华能国际权益装机中清洁能源比例仅为10.60%。未来华能国际应加强新能源电力公司和煤炭企业的收购,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盈利水平。尽管在2011年9月华电国际公司以16.9亿元收购活兴公司和协兴公司,以此来提升水电装机容量,但是权益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例仍只有9.89%。因此华电国际在未来应继续加强对新能源电力公司的收购。而大唐发电过去几年来以致侧重于对水电资产的收购,截止2012年末,公司管理装机容量共约39,147兆瓦,其中,火电占83.75%;水电占12.33%;风电占3.74%;光伏占0.18%。未来大唐发电仍可通过并购来加强公司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随着电煤价格并轨的政策出台,煤炭、电力行业间的纵向并购将逐渐增多。尤其对于华能国际、华电电力这两家火电装机占比比较高的公司,更应通过并购煤炭行业企业,以获得得廉价的煤炭原料,锁定成本,减少公司的盈利受煤炭价格的制约。

大型发电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能直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提高公司的市值,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并购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发电企业注重并购的绩效评价,建立一定的风险防范机制。

3.3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买卖与现货数量相当的期货合约,以规避或补偿现货在未来某一时间里由于价格的波动所造成的风险的行为。这里主要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发电上市公司的市值来进行套期保值,以此来规避发电上市公司市值剧烈波动,维持市值的稳定。特别是在发生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时,卖空股指期货可以很好地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

对冲风险卖空的期货合约数可以根据β系数来确定。β系数的基本含义是当指数变化1%时,上市公司市值变化的百分比。这里的β系数用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和发电公司股票收益率通过作线性回归得出。

那么:

假设2009年8月华电国际解禁29亿股限售,而2009年底欧洲欧债危机在希腊爆发,预计未来股票价格会下跌,因此卖空沪深300指数来规避股票下跌的风险。2009年底华电国际股票收盘价为5.48元,华电国际大股东持有流通股市值约为166.97亿元,,华电国际的β值为0.3,沪深300股指期货12月底的合约价格约为3775点,则需要卖空期货头寸数量为:

2010年6月底股价下跌至3.75.,沪深300指数下跌至2563点,套期保值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通过套期保值,华电国际少亏损16,09亿元。发电上市公司进行一定比例的套期保值可以避免市场公司市值受到经济危机等冲击,减少损失,使市值保持稳定。此外,以股指期货作为套期保值交易对象,还能用保证金交易来减少套期保值成本。套期保值是市值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控制风险的手段,我国大型发电上市公司要擅于用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风险。

4.结论

上市公司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市值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就五大发电公司低估下的市值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当然,市值管理方法还有很多。我国发电上市公司只有不断地汲取先进的市值管理经验,并恰当地应用于自身,才能达到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价值实现最优化的目标,公司自身的市值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投资者才能分享到更多的财富。

基金项目: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 编号:JGXY-11-16。

参考文献:

[1]施光耀、刘国芳.《市值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朱陵川.”全流通时代的市值管理”.财经界(下旬刊),2007年第5期

[3]施光耀、刘国芳、梁彦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

[4]汪涛.“股票相对估值理论及其应用”.商业时代.2012年第16期

[5]霍文文.《证券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篇9

期货是由特许的期货交易所发起的在未来特定时间和地点对一定数量的标准化的商品进行交割的标准化合约,亦称期货合约。目前市场内主要有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之分。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为基础进行的,但与现货交易不同的是期货交易以期货合约为直接交易标的,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这使得传统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法无法使用。

期货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但必须发挥传统会计的职能,这就要求期货会计提炼出期货交易自身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和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处理。如,交易标的的区别,这要求期货会计对会计要素确认重新定义;交易期间的不同,传统会计以时点作为交易达成的标志,而期货会计则需对一段时间进行处理;在权利义务的转移的执行上两者也有不同,期货会计相比传统会计具有时间更长、不确定性更大的特征。

这样一来,传统会计中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都受到了很大冲击。确认的标准需要重新定义,计量的属性与计量期间也需要重新划定,信息披露则更是颠覆了以往的表内列报为主的方式。

二、期货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期货会计要素确认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主要有三个,一要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二要可靠计量,三有相关利益流入或流出。期货会计处理中,对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期货交割为交易对象,那么开仓时就需要将相应的合约权利计入资产,合约义务计入负债;而另一种观点是把合约本身作为交易对象,那么开仓时按照合约本身的公允价值状况确认为负债或资产。

本文认为,专业从事期货交易的公司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不是套期保值,而是利用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投机套利,即期货合约是其操作手段。那么,以期货合约本身作为交易对象更加符合期货公司的经营特点。所以,开仓时按照合约本身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负债或资产更加合理。

另外,在期货交割时,企业可以对期货终止确认,即该项合约已经不在企业控制中。按照合约本身为交易对象的基础,本文认为,只要有证据表明期货合约的所有风险和报酬都已经转移,即有两组合约能够形成对冲平仓的关系时,亦可认为该两组合约终止确认。

(二)期货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现值以及重置成本。传统会计在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中多数采用历史成本法,期货合约的历史成本主要有合约交易款项和佣金构成。与期货持仓后续带来的损益变动,其历史成本往往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因此,期货持仓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更为合理。

在后续计量中,计量期间选择也非常重要。期货公司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在于赚取投机利润,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期货会计的计量应当只在期货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时进行。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对计量时间有要求,即初始确认时计量、价格变动时计量、终止确认时计量。但在实际的期货交易中,许多期货合约存续期非常短,并且其价格是时变的。完全根据价格变动计量不切实际,但是计量期间过长则会导致忽略风险,都不能履行期货会计的职能。

本文认为,按照期货合约自身的存在目的,将其可能存在的期间分为若干计量期间,如此得出的报表更能准确的反应期货公司的经营水平。在企业经营能力的分析中,我们一般认为其盈利的波动性代表了经营能力的稳定水平,仅一次计量,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合约的侥幸获利而忽视了期间存在的巨大波动性。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包括表内列报和表外信息披露,表内列报主要是在财务报表上通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来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表外披露是利用报表附注等提供表内列报无法反映的信息。期货公司的经营是具有较大风险性的,因此,在表内的列报中仅能反映出某一阶段的静态经营成果,而无法反映期货公司未来面对的风险。另外,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传统会计中,可以对报表进行分析而评价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而期货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更多的是反映在应对市场变动、预估市场未来风险方面,这是通过表内列报的数据无法反映的。

因此本文认为其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去经营能力的指标披露,二是目前持仓合约的风险披露。

本文认为经营过程中资产的波动性能够大概、直观的反映经营管理者把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披露会计期间不同阶段的资产波动率非常重要。

持仓合约的风险披露主要是要求管理层披露对持仓合约的相关预测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层对持仓合约的走势预测、判定风险标准、对市场的走势预测以及其他与收益相关的信息。

加强表外披露的意义在于把管理自身的预测作为评价标准,以实际经营效果来检验其评价标准,更加有利于投资者合理的评价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

三、小结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多元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必然刺激产生更多种类的期货。而经营过程中由于价格上涨、现金流不稳定等诸多因素,也使期货需求和期货交易迅速上升,期货公司的规范、稳定经营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对期货公司的经营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期货会计制度建设、对相关规范修订与完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规范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卿松.期货会计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 (12).

[2] 孙盏.浅析期货交易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新疆金融,2008(5).

篇10

关键词:期货经纪公司;风险;企业环境

分析我国期货经纪公司近几年所发生的风险事件,可以从风险管理的支持系统—企业环境上找到风险形成的原因。而最深层的原因,则在政府层面和企业体制层面。企业环境分为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又分为企业“硬件”环境和企业“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软件”环境包括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企业人员诚信水平和道德素质。

下面先从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风险管理技术这个层次对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

1.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很容易导致公司风险的发生。“我国期货经纪公司都建立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证监会也在这方面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但在治理结构建设的意识和实践上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胡俞越,2005)”。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在“三会一经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是和股东成分是影响股东会的首要因素。在我国的期货经纪公司中,除少数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外,大部分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股东只有2-3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在50%以上,更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80%。公司的经理层完全由控股股东直接任命和委派,控股股东控制了公司所有经营和决策。这就使得大股东抽逃资本金的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且在经营中更容易发生非法占用客户保证金的事件。2004年发生的四川嘉陵期货经纪公司风险事件就是因为大股东挪用客户巨额保证金以及股东虚假出资所造成的。在我国2/3的期货经纪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国有企业,另外1/3比例是民营企业。很多企业自身还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不论在意识还是实践上,都阻碍了所控制的期货经纪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步伐。在管理中行政色彩浓厚,人情味重,主动性差,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民营企业控股的期货经纪公司在快速反应和严格执行控制流程方面更胜一筹。但受自身特点局限,这些经纪公司战略制订没有持续性,经营决策更随意,短期行为明显,只重视业绩和利润,不重视规范经营、不重视员工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不重视风险管理技术的更新,很容易发生违法违规的风险事件。所以,由于期货经纪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股东自身的法人治理不健全,控股股东直接任命公司经理层,股东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当,致使经营决策随意化、风险控制形式化,最终可能导致风险发生。

(2)董事会机构虚置,董事会独立性不强,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我国的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都设有董事会,但平时很少召开董事会议,公司的很多重大决策由大股东内部开会商量决定,不经过董事会议表决。董事会成员绝大部分是内部董事,体现现代企业制度优势和出资方、经营方之间委托关系的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的独立董事要么是公司高管人员的亲朋好友,要么和股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只是“花瓶”而已,当公司在战略决策、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他们时,独立董事却无法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当然更无法客观中肯地评价公司经理层的工作业绩了。董事会成员为大股东指派的董事超过50%,如果考虑到股东之间的关联,比例就更高了。董事会和经理层重合现象严重,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兼总经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情况容易使董事会偏袒经理层,经理人作为董事也容易影响董事会的决策,从而使董事会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严重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2005年发生的海南省万汇期货经纪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严芳、副总经理卞明携带2800万客户保证金潜逃事件就充分体现了董事会不独立、缺乏独立董事制度、内部人控制的弊端。

(3)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目前约有1/3的期货经纪公司设有监事会,大部分只设立1-2名监事。从监事的产生方法上看,一部分是大股东委派,一部分选择公司员工担任。公司员工由于与经理层存在上下级关系,很难有效监督公司经理层的经营活动。所有监事都是兼职,而且大多数都缺少期货公司监管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加上监督多为事后监督,监督手

段有限,所以监事会的作用难以发挥,无法形成有效监管。

(4)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的效益较差,无法留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公司的薪酬制度没有真正和业绩挂钩,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层更注重短期行为和短期利益,只重视近期的财务指标。这样不但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更会诱使管理层利用经营权随意违规,引发经营风险,损害股东和客户的利益。

2.期货经纪公司的组织结构不利于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公司组织结构是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职能部门等组成的公司架构,重点是职能部门或者和其他具体业务部门的设置和分工。我国期货经纪公司涉及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部门主要有风险控制部、稽核部、财务部、结算部。这其中,稽核部把主要工作放在各部门、营业部开支、日常费用、成本、业绩排名等上面,财务部主要负责客户保证金管理、公司日常资金管理,结算部负责公司所有客户每日交易、持仓、权益等的结算。真正全面负责和管理公司风险的应是风险控制部。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部还只是简单地负责每天的客户交易和持仓风险通知、督促客户追加保证金、强行替客户平仓、交易账单的邮寄和存档、客户电话委托录音记录等工作,风险总监向公司总经理负责,和其他部门主管及营业部经理平级。这种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会使风险控制部门在风险来临时忙于和风险所涉及的各部门协调关系,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完成风险的识别、衡量、应对和控制过程,无法和董事会及时沟通,并使董事会迅速作出反应,也很难以一个部门的力量在全公司内部贯彻“全民风险管理”的文化及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没有有效的、有利于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期货经纪公司会很容易任风险隐患发展成风险事件,并且会让公司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

3.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文化缺乏。我国期货经纪公司从高层到一般员工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公司推行的企业文化并未把风险管理作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许多公司的管理者只关注客户保证金存量、每日交易量、新客户开发等,把风险管理工作放到了一边。在今天,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灵魂,是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国内期货市场上发展良好、行业利润和交易排名前几位的期货经纪公司都有着很好的企业文化,他们都把人才管理、业绩、做事风格等理念放人企业文化中,并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大力推行。但风险管理理念却一直没有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得到很好的推广。加拿大联合谷物种植公司的风险部经理麦肯德勒斯说过:“我认为风险管理的意识是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风险管理不是这样:哦,我们公司有风险管理经理,他负责处理公司风险。风险管理过程就像预算过程或其他行政过程,要有人推动,并克服出现的困难,而且公司的业务经理必须积极执行这个过程。”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仅有风险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期货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了解这些,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者推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把风险意识印到员工的脑子里。期货-[飞诺网]

4.期货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和道德水平不足。期货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期货交易所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其他机构中从事期货投资分析和咨询业务的人员。期货市场的人员流动主要发生在各个期货经纪公司之间及期货公司和其他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之间。期货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高级形式,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期货业也是金融领域内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高、涉及面较广、影响范围较大的一个行业。期货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对从业者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求较高、标准较严。但我国的期货市场目前尤其缺乏大量合适的、高质量的从业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存量资金较少,行业盈利能力偏弱,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人才市场,也很难吸引到顶级的人才加入。二是行业内对于从业人员的诚信和道德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相关的培训太少,也很少组织以此为主题的活动。无法像西方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一样通过许多再教育的课程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素质、道德水平差的人员极有可能会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无法完成自己分内的职责而最终导致公司风险控制的失败。

5.期货经纪公司风险度量、评估技术和方法落后。了解公司面临风险的真实程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先对风险进行分类.然后尽可能对风险进行度量。只有在此基础上,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真正制定出价值最大化经营决策。期货经纪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中,目前很大一部分还只能定性地度量和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地分析。但对于公司的市场风险,在国外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广泛运用风险价值法、压力测定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自身的金融操作和交易所带来风险的概率和大小的今天,我们国家却远远落在丁后面。近几年随着外资逐渐进入我国银行业,加上银行业的财力雄厚,我国的一些大型股份制银行通过技术交流等方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风险度量技术。但在证券公司和期货经纪公司中,这些技术还没有被应用。公司中的风险控制部门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对客户交易和持仓的市场风险的管理上,但他们无法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大量历史数据得到风险概率和大小的数值,他们只是利用自己在行业内多年经历的教训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大概地估计风险大小,进而作出客户交易保证金水平调整、风险警告、增加保证金通知、砍仓等风险应对措施。这样做很可能会出现两个后果:一是过于害怕行情大幅度波动导致客户保证金不足而穿仓,于是在交易所保证金基础上过分增加客户保证金比例。这样不但对客户的资金是很大的浪费,而且迫使客户降低交易数量和次数,极大地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行业排名,最终是大量客户的流失和公司生存的危机。二是为了吸引客户的资金和增加公司的交易量,不顾行情可能的波动,把交易保证金水平降到了警戒线以下的比例,行情朝着与客户持仓相反方向发展,在客户和期货公司来得及砍仓以前保证金告罄,客户账户穿仓,期货公司垫付自有资金来弥补交易的欠款。那么一旦客户不认可交易或者拒不偿还这部分欠款,期货公司就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了。这种风险从我国期货市场诞生以来就经常发生,是令各个期货经纪公司非常头痛的问题。

6.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期货市场属于高风险新兴市场,从一开始就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也大体都是“先:立法,后上马”,立法先于实践,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实践,这样能够很好地促使期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我国却是“先上马,后立法”,由于期货基本大法《期货交易法》的缺失,我国期货市场从成立起就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一直到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后面相继实施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情况才有所好转。期货交易所和经纪公司的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也大为减少。但现在我国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建设和完善速度过慢,跟不上期货市场发展的步伐。目前仍有许多配套的法规和制度没有制订和公布出来,如投资者保护基金法、期货投资基金法等。二是目前的期货法律、法规有一些地方内容模糊,或者不够具体,执行起来有难度。另外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一些法律条款已经不冉适用,甚至还有一些条款自相矛盾或者与我国的其他方面的法律如《公司法》的条款矛盾,这些都应尽快修改。法制建设越完善,期货经纪公司就越能够合规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就越小。

此外,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不完善,没有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要想让期货经纪公司更健康、更快速地发展,我们就必须严格执行市场准人、退出制度,把好的、强的留下,坏的、弱的剔除。我国期货市场只有数百亿的资金存量,却有18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为了争抢有限的客户资源和增加交易量,很多公司恶意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客户保证金比率,甚至在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方面违规操作。这些行为一方面破坏了行业的正常盈利方式,使得规范经营的公司反而难以生存,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经纪公司的风险水平。

7.监管体系不适应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监管同样也经历了一个长达几年的没有主管机构的时期。目前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监管机构,通过立法和各地区派出机构的日常监管活动,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二是郑州、上海、大连三家期货交易所通过制订和执行各期货品种的交易制度、交割制度、结算制度、会员管理办法等来监督管理期货经纪公司和投资者;三是期货行业协会这类行业自律组织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证监会和交易所监管手段主要有大客户持仓报告制度、保证金存取、客户资料抽查等,基本属于事后监管和静态监管,缺乏动态监管和事前预警的技术手段。期货业协会也没有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没有完成期货从业人员培训、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宣传、调节纠纷等职责。没有很好地弥补期货公司的风险漏洞,引发期货风险事件。

造成上述七个方面问题的深层根源有三大方面:

1.我国期货公司的出资方缺乏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和了解,或者由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愿督促经理层对期货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我国大部分期货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传统的国有企业或当地政府的直属企业。如中期公司、浙江永安、建证期货、金鹏期货、中粮期货这五家国内规模较大的期货公司,其控股股东分别是衮煤集团、浙江经建、常州投资、有色工贸、中粮集团。企业长期的国有企业体制、政府式的思维方式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他们作为控股方,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经营层轻松实现对期货公司的控制,但由于缺乏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了解,再加上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他们不愿督促和监督经营层对期货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也没有动力去聘请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这样,期货公司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就无法得到改善和提高。

2.国家法制体系建设落后,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美国的法制体系非常健全,金融领域的法律和民法、商法等相关领域的法律形成的法律支持体系保证了期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和我国期货市场建立时间很接近的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期货市场,由于各自总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结合自己期货市场的特点和相关领域法律条文,制订出自己的期货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作为有利的支撑,促进了自己期货市场的大跨步发展。现在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期货市场发展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内地的期货市场。中国内地期货市场至今还没有自己的期货大法,政府监管机构对行业的监督管理无法可依,所以监管效果不好,期货公司也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改善公司内部环境的标准。

3.国家对期货市场的发展不够重视,支持力度太小。表现在一是国家对期货市场没有连续、稳定的行业政策,二是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期货市场增加品种、增加资金容量等设置人为的障碍。这就导致了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上不去,期货公司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无法形成,公司拿不出资金和人力去完善公司内部环境,也没有办法引进和留住期货专业人才,更没有精力去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