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走势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走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的走势

篇1

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困难时期

论及全球经济走势,我们的目光不能不首先投向美国。

2007年四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6%、3.8%、4.9%、0.6%,第四季度开始放缓。2007年年中次级抵押贷款和相关结构性投资产品亏损程度加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高评级证券的信用重新评估,令投资者市场信心丧失,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振荡,流动性骤然紧缩。2008年,房地产价格持续下滑,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金融市场出现信用危机进一步深化,范围也在扩大。加之国际原油、农产品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侵蚀了家庭收入,同时增加企业成本,美国经济增长率出现衰退迹象。

具体到美国家庭,首先,房市加速下滑。2008年1月美国20个城市房价历史性下降2.4%;这是持续第18个月下降。2008年2月份美国新房销售量达59万套(季节调整按年率计),是1995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新房销售中间价也比去年同期下降2.7%。原因是房屋价值持续缩水,抵押信贷萎缩。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劳动力市场持续不景气。2008年3月,美国失业人数为78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5.1%,创下近三年来最高水平。失业率比上个月高出0.3个百分点,非农就业人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减少8万人,是5年来的最大降幅。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就业人数继续下滑。同时申请失业保险人数上升。疲软的就业状况加上可支配收入的上升乏力,不断下降的房屋价格和紧张的信用市场,股票下滑造成家庭财富流失,消费信贷的标准也有所提高,消费者信心下降,2008年美国经济咨询商会报告显示,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从2月份的76.4降低至64.5,创下35年来的新低,消费者支出大幅下降。

第三,通胀压力加大。2008年2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升3.4%,大部分原因是原油、农产品和其他全球贸易商品的价格急速飚升。此外,美元汇率的下降推动了一些非商品进口价格的上升,也部分推动了通胀。

商业领域情况也不容乐观。2007年美国企业经济利润增速2%,主要得益于海外子公司利润的大幅增长。金融类企业出现亏损。工厂耐用品订货2008年2月份下降1.7%,持续两个月下降。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企业雇佣数量减少,伴随着资本支出计划的减少,疲弱的销售预期,紧张的信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商业环境更为紧张。除此之外,也有减轻焦虑的好消息:非金融商业部门保持良好财政状况,许多商业依靠强劲的国际需求保持增长势头。

2008年1月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到1.3%~2%。下调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调节加剧、对信贷质量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担忧引发信贷环境紧缩以及高涨的油价。但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措施会对下半年内需形成短暂刺激。预计2008年第四季度失业率达5.2%~5.3%。2008年核心PCE达到2%~2.2%。

2008年4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山出席听证会时,表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困难时期。

其他经济体保持增长态势

2007年,其他发达经济体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劳动力市场趋紧,受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市场紧张形势影响,经济放缓迹象明显。家庭和企业信贷标准有所提高,2007年8月以来,消费和商业信心开始下滑,经济活动趋于疲软。零售额增长放缓。多数经济体第四季度GDP增速放缓。日本2007年第四季度略有反弹,得益于强劲的出口和资本支出,家庭消费疲软。

由于能源、石油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2008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达3.5%,日本2008年2月通胀率达到1%。

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俄罗斯、印度、巴西与中国等大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美国经济放慢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由于需求扩大,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恶劣天气造成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造成新兴经济体通胀率上升。俄罗斯2008年1月通胀率达到12.6%,2008年3月,印度通胀率达到7%。

全球经济面临五大风险

1 次货危机远未结束

始于2006年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到目前为止仍无止跌回稳迹象。由此引发的次贷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也难以在房地产价格结束下跌后消失。房价下跌进一步减少家庭财富并增大获得信贷的难度。

短期,次贷危机的最大风险,在于带给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与传统的金融危机相比,次贷危机使投资者无法完全确定究竟谁是最终的损失承担者。不仅是普通投资者对次贷危机的后果了解甚少,而且专业金融机构也无法判定危机的影响范围和规模。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使金融市场的贷款意愿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大幅提高,货币市场出现了流动性枯竭的局面。为此,美联储包括其他发达国家货币管理当局不断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并降低利率;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积极向无力偿还抵押贷款的房屋所有者提供帮助,支持私人机构组建抵押贷款证券超级基金,以恢复金融市场的信心。

中期,次贷危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局面,为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埋下祸根。全球流动性过剩与近期发达国家货币市场流动性枯竭并存,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具有客观的必然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枯竭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的表现,类似于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尽管大量游资仍在不同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但却不会弥补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缺口。而货币管理当局的降息与注入流动性的举措,最终将加剧全球流动性的过剩,为将来的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

长期,次贷危机有可能改变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长期以来,抵押贷款证券化被认为是金融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降低了市场融资成本,而且降低了金融风险。然而,次贷危机的事实证明,只要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被这种金融创新掩盖的金融风险就会凸显。金融市场对证券化风险的低估,是次贷危机带给人们的重要教训之一。危机发生后,美欧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着手检讨包括市场评级机制在内的金融市场运行方式。

2 流动性风险

美国住宅市场的波动或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和布什政府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由此产生流动性大部分流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将导致过度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尤为危险。

次贷危机加大全球资本流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短期、中期、长期,国际资本将根据自己各个时期的战略需要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中流动。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各国金融市场风险加大。

3 美元贬值风险

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无序调险加大。美国经济的衰退或美国货币政策的过度放松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急剧贬值。美元疲软会使拥有美元债务的发展中国家受益,但会给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带来损失。同时也将损害对美国出口的企业,以及那些生产美国进口商品的相近替代品的企业的竞争力。

4 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贸易失衡尚未找到有效的调整出路,美元贬值和顺差国外汇储备增加,顺差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开始显现。

美元的贬值,石油价格的上升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在高油价下,食品、饲料和燃料对农作物的需求造成对农产品需求增长,农产品供应的受限将使全球粮食价格高企。石油、食品和黄金价格的上升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今年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5 投资者信心受挫

篇2

解民急 车管所加班为驾校“消肿”

2月5日,__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通过对县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走访,了解到各驾校“人满为患”,全县共有800多名符合考试条件但又排不上考试日程的机动车驾驶学员。据了解,这近千名学员迫切希望春节期间能拿到摩托车驾照回家,除方便出行外,还能增一技之长。学员中不乏受金融风暴影响而返乡参加再就业再培训的农民工,春节前后能否如期参加考试取得驾驶证,对他们能否顺利找到新的工作再上岗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这批滞留在驾校待考的学员,也影响了驾校正常的运转,既增加了驾校的负担又影响新学员的招生。

__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急群众之所急,大队领导立即召集车管所领导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解决驾校大批学员节前后考试的办法,同时还邀请本县各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来大队座谈,征求他们的意见。会后,大队领导为“消化”驾校学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从2月6日至25日,在严格执行考试程序保证考试质量的前提下,大队车管所民警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组织了1253名机动车驾驶学员参加考试,80%以上的学员顺利通过考试,在春节前后如期拿到了驾驶证,这样既缓解了各驾校压力,又使广大学员们减少了因错过考试时间而引起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并度过一个轻松满意的春节。

替民忧 深入乡镇宣传交通安全法规

确保春运平安,是公安交警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从1月11日春运开始,__县交警大队政委__等领导带领大队工作组来到县124车队和客运总公司,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与企业领导和司乘人员代表举行座谈会,面对面宣讲交通安全典型案例,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征求企业员工对__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司乘人员和过往旅客在旅途中的实际困难,公安交通民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及时伸援助之手,解燃眉之急,体现交警温情,和谐警民关系。为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该大队还主动到劳务输出多的三个乡镇向农民工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春节后农民工离开山村外出务工的实际,与当地政府联手,在三个乡镇为务工农民组织了三场交通安全教育专场宣传。一些即将外出的村民,对交警现场发送的“春运交通安全防范”资料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讲述:“看了交警发的宣传资料,误乘超载‘黑车’怎么办?如何识别带病隐患车?里面都能找到答案。”一位乡镇领导说:“我们是劳务输出大镇,乘车外出务工是许多村民的必经之路。有了这些‘紧箍咒’和‘护身符’,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如何安全乘车担忧了!”

访贫问苦走基层 真心实意解民忧

__公安交警大队在公安部部署的“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辖区道路交通拥堵、事故多发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篇3

关健词:廊坊市;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同城对接;发展模式

一、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电子信息产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总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8%至10%之间,平均为同期世界GDP增长率的1.5倍。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我国信息产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年均增长率为40%,最高时曾高达60%,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30几个百分点,由此进入信息化大国行列。

在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廊坊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廊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廊坊市面积仅6429平方公里,人均耕地少、资源匮乏,那些资源型、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没有发展基础和前景,而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高、污染少、潜力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符合“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有利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廊坊持续、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廊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利于发挥近邻京津,易于引进人才、技术的优势,是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推动廊坊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是实现产业升级、赢得后发优势的关键措施,也与廊坊高科技、外向型的产业定位相契合,更是推进廊坊工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因此,廊坊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谋划思路,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二、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廊坊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加速构筑“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主框架。2010年以来,廊坊市加速实施“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发展战略,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围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的产业定位,廊坊先后吸引了华为、富士康、中兴、京东方等国内信息业巨头落户,这些龙头企业又聚集起上下游配套企业近百家,逐渐形成了通讯设备、平板显示、电子材料和应用电子等4条完整的产业链。一批高端企业陆续落户投产,为廊坊“经济高铁”注入了强劲的“电子动力”。

2010年以来,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1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首度达到20%,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2010年1月至7月,廊坊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0.9%和69.4%,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电子信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54.5%。

三、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机遇和空间

1.发达国家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

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转移,我国凭借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且低成本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优惠的产业政策而成为吸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再加上京津地区是IT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优先选择地区之一,这使得廊坊在吸引外资项目,尤其是为大型跨国公司配套的外国公司方面,具有更多机会。

2.京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配套需求带来的机遇

2008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超过或接近4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个人购买力,使京津两地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城市居民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使两市居民对于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近在咫尺的大市场是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因素。此外,北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还不完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状况需要周边地区为其填补生产制造环节,并集聚更多的为北京大型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配套的厂商,这是廊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机会。

3.南方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早的两个聚集区,汇集了大量国内外著名公司。但是,在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大转移的趋势下,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出现了土地、水电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的状况,并且劳动力等成本也处于全面攀升状态,“南企北扩”、“南资北移”的现象已经出现。廊坊应抓住机遇,吸引南方大型骨干企业将产业链向当地延伸。

4.“十二五”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信息产业部也将首都经济圈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规划编制区域。在新的发展大潮中,廊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将被更多人了解,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廊坊有着在新的首都经济圈格局中,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会。

四、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1.京津冀经济圈的“吸附作用”

京津冀经济圈长期以来形成了“双蛋黄”结构,由于京津的“极化效应”,在同等条件下,廊坊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的机会要小得多。北京和天津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往往通过优惠政策和某些措施,阻止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的外流。就全国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较为完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以及配套等环节发展比较成熟,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目前,北京、天津电子信息企业的许多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配套件的采购主要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尽管南方地区面临着一些资源和能源上的制约,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对廊坊吸引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构成挑战。

2.周边地区的竞争

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与周边其他地区,特别是省内的竞争。如石家庄、张家口等每年从财政划拨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市域招商引资、项目扶持。承德市规划500亩土地用于市信息产业局谋划的专项园区建设,同时设立了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公司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这些都对廊坊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形成了竞争。

3.各产业部门协调不够紧密

(1)行政资源未能充分整合。主要表现在掌握支持产业发展政策、资金等资源的各行政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在同一时期内推进某一行业、某一企业迅速壮大的协调力度不够;招商资源未能充分调配;产业资源未能充分调动。

(2)企业间产业链关联性差。从产业生成来源看,主要由国家级院所生产机构、中关村企业制造生产厂、外地城市转移企业、外资生产加工企业和廊坊本地内生企业等五部分组成。目前,只有三对企业具有器件应用的配套关系,能否实现廊坊信息产业链内部结构的网络化,直接影响到廊坊以产业规模实力为核心竞争优势,融入京津战略的实施。

(3)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信息产业的最重要变化是产业分工的高度细化,以及自制率大幅度下降。目前,廊坊在诸如物流等产业服务领域一定程度的不足,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龙头带动作用尚未显现

在廊坊信息产业整体结构中,拥有一批能够具备龙头带动导向作用的企业,然而,上述企业的前后联系和水平联系的配套产业至今无一落户廊坊。以龙头企业拉动区域产业发展,是提升整体创新力,克服低水平竞争、受环境影响稳定性差的重要手段,对廊坊更是产业集群从孕育期跨入成长期的唯一途径。因此,极有可能出现龙头在廊坊、龙身在京津的局面。

五、廊坊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的”发展模式

1.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招商引资既是加大开放的主要手段,又是引进项目、做大总量、调优增量的载体。因此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规范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放稳定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采用积极有效的招商方法,建立卓有成效的招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招商责任机制、招商载体园区机制、招商激励机制等提供招商保障。在项目引进上出“新牌”:一是建立专门的市信息产业招商与基地建设领导机构,加强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与协调。二是集中精力开展重点项目攻坚。三是以配套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廊坊。四是积极取得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在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产品引进政策上给予倾斜,吸引知名企业落户廊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

2.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效应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对基地和园区的支持和推动,促进其发挥示范效应,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一是进一步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制定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统一的产业空间规划,把廊坊开发区等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纳入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制订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财税支持规划、招商规划等,完善协调推动机制,打造承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二是积极争取省信息产业厅、国家信息产业部支持,接轨京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做到变京津聚集效应为辐射效应,在融入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强化互补优势,实现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增强产业吸附力,提高园区带动力。三是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基地,增强园区影响力,增强廊坊信息产业区域品牌效应,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3.在产业链服务环境上下功夫

我国开发区成立之初,为支持其发展,国家和地方给予开发区一些特殊政策,比如财政返还、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外政策要求统一,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弱化,优惠政策在开发区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投资环境、管理效率、产业优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进一步创造基于产业链的服务环境,对于发展廊坊电子信息产业至关重要。一是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等方式,加强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真正创造一个投资环境国际化的平台。二是加快培育中介组织,在成功吸引生产制造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国际企业的进入。三是充分利用地处北京、天津之间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厂商,集中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加大廊坊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力度,融入全省物流网络,联通京津物流网络,畅通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渠道。

4.在人才的引进上出新招

目前,缺乏一大批信息化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抓紧吸纳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加强同周边特别是京津产业界、大学及研究院所的联合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面向产业的各类人才培养,注重在职职工的再教育,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富于创造力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人才;要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优惠政策,在户口、收入、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在人才应用方面,创新人才应用模式,把北京、天津的人才资源当作本地的人才资源,为人才应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应重点聘请在信息产业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在国家部委管理过信息产业项目或多年从事信息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发挥其业务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发展廊坊电子信息产业服务。

5.在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互补共进上加大力度

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通过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水平,带动信息消费,以市场需求支持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一是将目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职能,统一在独立的信息化办公室,赋予信息化办公室实质性的行业管理权限,加大利益冲突问题的具体协调力度等。二是建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组和专家咨询制度,对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出预测报告,为引导廊坊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服务。三是各部门、各行业在市信息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共同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 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

篇4

编者按: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国内相关行业的业绩表现和投资机会亦与其后续走势密切相关。对于目前的商品牛市是泡沫还是机遇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对未来几年国内投资环境的判断。

进入2006年,随着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市场对商品价格后续走势的分歧开始加大,悲观者担心产能增加带来的供求缺口逐渐缩小,将导致大部分商品价格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中期走势难以乐观。相反的,乐观者则看好全球经济良好的中期增长趋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会继续保持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因此大部分商品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投资机遇。

在这组专题中,我们将把主要大宗商品作为一个整体,从长期的历史角度来看待其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本轮牛市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全球商品市场运行环境的变化及价格走势,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为投资者看待本轮商品牛市提供一些长期的、新的视角。

商品牛市“夜未央”

在今年和未来1~2年内,商品牛市的基础依然存在,商品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本轮牛市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目前供求缺口依然明显的商品,如锌、铝、黄金等,其价格走势值得继续看好。

2000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见图1),从2000年1月到2006年1月,高盛商品价格综合指数(GSCI)和路透-CRB综合指数(Reuters-CRB Index)涨幅分别达到144.7%和77.1%,部分大宗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糖等上涨势头尤为明显(见表1),一时间,商品市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投资亮点。

长期走势看商品价格:目前处在哪里?

图2到图6给出了各类有色金属、黄金、原油以及糖的以现价和不变价美元衡量的长期价格走势,表2给出了这些大宗商品2005年末的价格与历史高点的比较。上述这些图表显示,从过去40~50年的长期视角来看,在本轮商品牛市中,以现价美元衡量的金属铜、金属锌和原油价格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他商品与历史最高价相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如果以1995年为基准的不变价美元来衡量,则所考察的商品没有一种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而且与历史高点的差距甚远。

也就是说,目前主要商品价格之“高”只是相对的,站在几十年的长期视角来看,我们很难得出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明显偏高、投资泡沫已经非常严重的结论。

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探究决定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基本影响因素的变化,去判断全球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我们将重点分析三个影响大宗商品长期价格的基本因素:第一,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历史对大宗商品的影响;第二,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对商品市场的影响;第三,美元汇率走势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长期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增长和商品价格

世界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供求,进而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是总量方面。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会直接影响商品供求,并导致商品价格波动。从现实情况来看,图7清楚地显示,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而当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和萧条阶段时,大宗商品价格也趋于下跌。在1960~2005年期间,全球GDP增长率与CRB商品价格指数涨跌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45。

第二个渠道是在经济增长的阶段方面。一般来讲,原油、有色金属等商品作为重要的生产性原材料投入,跟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密切联系。在世界经济处于一些国家集中工业化的时期,对这些商品的需要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而对其价格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黄金增长”+“金砖四国”:世界经济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支撑作用依然存在

在本轮商品牛市中,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下,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率从2002年的3%上升至2004年的5.1%;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增长阶段,其中,中国和印度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国内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俄罗斯经济2000年开始全面复苏,并逐渐进入稳定的高增长阶段,而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经济同样在2002年逐步走出低谷,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以上两方面因素大大带动了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需求,部分大宗商品先后出现供不应求的缺口(见表3),由此为本轮商品牛市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支持。

我们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近几十年来又一个“黄金增长”时期:一方面,在美国和金砖四国的带动下,2002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异常强劲,2004年全球5.1%的经济增长率更是创下了197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另一方面,在全球技术进步加快、全球商品和劳动力资源流动性提高以及各国能源战略进一步完善的作用下,即便近年来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但依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严重的通货膨胀,2002年以来全球CPI涨幅始终维持在3.4%~3.6%的水平,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全球经济运行格局是过去几十年来所没有的(见图11)。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在今年和未来1~2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目前,美国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旺盛,而日本、欧元区经济2006年以来都显示出进一步复苏的迹象,因此,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趋势仍然趋于乐观,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俄罗斯和巴西在经历了多年的转型和调整之后,目前经济也正处于全面发展的起步阶段,“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强劲,因此,未来1~2年内世界经济出现急剧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再进一步从全球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共经历了三次10年左右的中周期,六次五年左右的短周期(见图12)。2001年是第三个中周期和第六个短周期的低点,从2002年开始触底回升,2003年复苏增长,2004年快速增长。尽管2005年世界经济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本轮中期上升周期之中。

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年和未来1~2年内,世界经济仍将维持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黄金增长格局。因此,其对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的基本支撑作用依然存在。

全球超额流动性:商品价格上涨的助推剂

在本文中,我们把全球的超额流动性理解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是一种货币现象,换句话讲,持续的超过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所带来的超额流动性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如果超额流动性作用在实物市场,就表现为通货膨胀,而如果作用在资产市场,那么就表现为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放在全球范围内看,这一逻辑同样是成立的。考虑到全球商品市场的投资兼具一般商品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双重特征,所以不难想像,全球的货币供应及超额流动性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全球流动性的输出源头。

从全球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商品价格,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全球的流动性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依赖于两个条件:第一,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第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由于美元仍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所以,全球流动性的供应机制可以简单地以如下形式反映出来:作为中心国家的美国通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向全球输出美元,导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进而使得各国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因为各国央行在获得美元储备的时候要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增加通过各国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的信贷创造,形成全球的货币供应。

超额流动性与商品价格走势非常密切,对本轮商品牛市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超额流动性只有通过两个途径被消化:要么是通货膨胀,要么是资产价格上涨。考虑到大宗商品市场兼具一般商品和金融产品的双重特点,所以,无论是超额流动性带来的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上涨,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我们计算了1976年以来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等国家的超额流动性与此CRB指数走势的关系,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见(见图16)。

全球超额流动性会面临萎缩吗?

在2006年和未来几年内,全球流动性会面临大幅萎缩吗?在目前看来,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 美国向全球输出外汇储备的“发动机”作用不会明显减弱。

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私人部门过低的储蓄率与公共部门巨额的财政赤字。随着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和房地产市场的上涨,美国私人部门的支出增加使得净储蓄开始持续下降,尤其是2005年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见图15),考虑目前美国经济的增长依然相对强劲,失业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美国国内的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再加上美联储持续升息导致了美国家庭在房地产方面的利息支出上升,所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美国的私人部门储蓄不会出现明显改善。再从财政赤字来看,2005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为3190亿美元,占GDP比重的2.6%,比2004财年有所改善,但仍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年度赤字。考虑到布什政府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大力推动减税政策,同时美国的军费开支也将继续保持相当高的水平,所以,2006年和未来几年美国财政赤字出现明显改善的可能性同样很小。以上两方面因素将会使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因此,美国将继续通过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外汇储备。

第二, 各主要国家金融机构信贷创造能力依然强劲。

在全球外汇储备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还取决于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各国金融机构的信贷创造能力。从目前来看,美国国内的信贷增长依然保持平稳上升,但从后续变化趋势判断,随着美联储升息的紧缩作用逐渐显现,我们相信美国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长增速将会有所回落。相比之下,欧元区和日本两大经济体的信贷变化趋势更加值得关注。日本经济从2004年开始走出谷底,2005年在内需回暖和出口回升的刺激下,经济进入明显复苏阶段,而欧元区经济进入2006年以来同样出现了加快复苏的势头,在此背景下我们注意到,2005年以来日本和欧元区信贷增长速度均开始明显加快(见图19),只要这两大经济体继续保持复苏势头,其金融机构的信贷创造能力将依然强劲,从而保证工业国家的流动性供应。

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我们相信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式下,全球超额流动性供应不会面临严重萎缩,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宽裕局面将继续维持,并将继续为大宗商品价格提供支撑。

美元重回贬值通道:标尺效应助长商品价格

由于目前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所以美元汇率的变化也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过去30多年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关系来看,两者的负相关性是相当紧密的(见图20)。尽管在2005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美元汇率出现了强劲升值走势,但我们认为,这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基本面供求和超额流动性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强劲推动作用使得美元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出现了阶段性弱化,但从未来几年来看,美元汇率走势仍将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2005年美元汇率之所以大幅反弹,主要是得益于美联储升息、《本土投资法》生效所带来的大量资本回流美元资产,但从2006年来看,美元很难继续维持强势上涨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去年美元升值使得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恶化,而且根据上文分析,未来几年美国“双赤字”问题不会明显改善,这使得美元未来的贬值压力在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2005年推动美元升值的主要驱动因素在2006年会逐渐减弱,具体表现在:一是美元升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目前的主流预期至多还有1~2次升息,2006年上半年升息周期将结束,相比之下,由于欧洲央行去年12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两次升息,今年年内利率有望进一步上调,而日本央行今年结束零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所以,2006年利率因素方面将会逐渐出现不利于美元的变化趋势;二是《本土投资方案》的时效为一年,今年该法案对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促进作用将会消失。因此,综合判断,我们认为美元的相对强势至多维持到2006年上半年,进入下半年以后将重归贬值趋势,在此背景下,我们相信美元贬值的标尺效应将会对商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

商品牛市的基础依然存在

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又一个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主要国家消化价格冲击的能力增强以及“金砖四国”的快速增长使得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明显增强,因而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不会明显下降;同时,在美国双赤字继续高企和欧元区、日本经济复苏使得其金融机构信贷创造能力增强的背景下,全球超额流动性充裕的格局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流动性因素对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全球资产价格的推动作用仍然强劲;此外,随着去年促进美元升值的积极因素逐渐弱化,美元汇率将重回贬值通道,美元贬值带来的标尺效应同样将助长商品价格。

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年和未来1~2年内,商品牛市的基础依然存在,商品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本轮商品牛市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目前供求缺口依然明显的商品,如锌、铝、黄金等,其价格走势值得继续看好,其中的投资机会也值得继续关注。

资料来源: IMF 、Bloomberg 、CEIC 、申银万国研究所

收藏本文,请发0415到958868306(移动)/92190906(联通)。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经历过两次以高投资增长为代表的、较为集中的工业化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除美国外的工业大国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经济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战争结束后,这些国家均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时期,直到1950年前后,它们的经济才陆续恢复到战前水平。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主要西方国家都经历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黄金”时期,由图8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工业国家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第二个时期是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纷纷崛起的阶段,这些国家的产业先后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渡,因此其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图8清楚地显示,这个时期亚洲四小龙的投资率同样经历了一个明显上升的过程。

篇5

澳新银行商品研究总监MarkPervan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经济走势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今年反映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数可能会出现谷底,下半年将有所反弹,因此我们预测未来世界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反弹。”

“我们不仅要关注世界经济中的大事,还要关注国际资本流向,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指数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复苏的道路上,但复苏的动力正悄然变化。而美国的经济走势、欧洲债务危机、中东局势动荡、日本核泄漏危机是现阶段世界经济面临的几个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除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之外,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与全球资本流动方向有关。正所谓‘大宗商品资本化’,而这个走向明显受制于美国国债的价格,也受制于另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美元指数。”刘元春认为,目前美元指数已经处于低位,但美元的回调很可能是阶段性的,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出现高位震荡,但不同大宗商品的表现则各有差异。

刘元春说,全球资本向美国回转的现象可能导致一些资本从大宗商品逃离、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这将进一步影响到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证券市场也有很强的联动性,特别是美国的投资基金普遍认为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场同属增长型市场,他们在购买证券的同时也会购买大宗商品。可以看到,从2000年开始,证券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基本是趋同的。

MarkPervan指出,目前美国较低的信贷成本使得借钱投资大宗商品的回报率非常高。“美国的利率现在呈下滑的趋势,所以投资基金投资在商品上的仓位正在上升。但美国利率的下降空间是有限的,大宗商品的投机仓位应该会有一个下滑,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后美国有可能进入加息过程。但令人鼓舞的是,由于美国的经济状况,即使将来加息,幅度也不会特别大,这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

业内人士表示,从今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趋势来看,金属和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走弱。仍在高位的原油和贵金属价格,前者更多倚赖供给端偏紧,后者则是避险情绪上升的表现。

目前来看,美元的短期反弹给大宗商品带来较大的压力,全球制造业的触顶回落,新兴市场为控制通胀而持续紧缩导致需求端的疲软、企业盈利预期下滑导致的被动式去库存给大宗商品以极大的下行调整压力。而去泡沫化(持续的货币紧缩高压势态)与去库存化(持续紧缩下,销售困难与需求偏弱,导致企业被动去库存压力较大)仍将是二季度国内商品市场的主体,商品市场大多数品种的重心将持续下移。

篇6

然而与减速联系在一起的,无疑是三个“超预期”现实:一个是中国经济微弱减速的“邻居效应”乃至世界效应。我们知道,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CPI指数高企因而通胀威胁上升的官方数据一经公布,先是立马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震荡,接着是日本及东亚多个国家政府宣布其经济也在或即将放缓,且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本国经济放缓或多或少与中国经济的减速联系在一起!按照日本经济界的权威分析,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影响了日本对华出口,因而形成主要依赖出口拉动的日本经济失速的因素之一。客观地来看,中国经济减速的这种外部效应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超预期的!

一个是美国经济减速的幅度。年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机构曾经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在二三季度将会回调,但从未有人预期过如此之大的回调幅度,也鲜有分析家预测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会低于2%。然而现实是无情的,现今只有1.6%且经过第三次核算还可能下调的超低增速,不仅超出了大多数分析家的预测,也令美国政府决策层大失所望!

第三个是日本经济遭遇减速与通胀双重威胁。我们知道,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折磨日本经济的顽症_直是通货紧缩。然而前不久日本央行却宣布,目前日本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与通胀上升的双重风险。这一点无疑是经济学家们所未曾预料到的,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篇7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篇8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我将本课的核心内容提炼为:一一、二二、三三,即一场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一种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两个侵略集团三国协约、三国同盟,两个战争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三个战争特点时间长、破坏性大、规模大,三点消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吸收这些内容?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实物展台,展示预习成果

我市重视教育,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工作,我校更是积极响应,更新各种辅助教学的硬件、软件,各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的全套设备。其中,实物展台的安装方便教师将讲义、实物、资料等展示给学生看。这节课前,我编写了导学案,梳理、整合本课的基础知识,设置了课前预习部分。课堂中我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利用投影,由学生边讲解,边展示,起到检查预习情况和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的双重效果。这种方式和传统的口头回答方式相比,更直观形象地突出历史专有名词的书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采用微课教学,转换教学模式,突破本课重难点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时间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时间短,内容精。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有利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反复观看,方便家长随时辅导孩子,教师无论是自己制作微课还是观看他人的微课,都能促进专业成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是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课本只有一幅地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仅凭借这些材料学生很难掌握这一知识点。对此,我制作了《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微视频,视频时长3 分钟30 秒。视频由两大集团形成的背景,各国走向结合的出发点,两大集团的核心矛盾,两大集团形成对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四方面组成,展示了相关地图、形成过程动画示意图,并设置了三个问题:1.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成员。2.这些国家走向结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学生观看后回答的结果显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它形式新颖,内容精炼、直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微视频也成为历史课堂信息技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得到教师的喜爱,成为公开课的必备法宝。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一节课的微视频切记过多,尤其忌讳整节课用微视频堆砌,一个接一个,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无,学生只是疲于观看。其次,对微视频进行有效性的选择。网络时代,各种资源繁杂,适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才是有效的。

三、使用点名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与初一、初二学生相比,初三学生较为沉稳,愿意自动举手展示自己的学生更少,到初三学生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如何适当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点名器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效果。同时,这种随机点名的方式也能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点名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松懈的状态转变成兴奋状态,将更多学生的专注力吸引至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点名器使用的契机和次数也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使用,切忌使用过于频繁。

四、借助网络平台问卷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篇9

关键词:美元指数;上证指数;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70-02

一、引言

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各国经济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美国仍然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其经济和政治地位仍然是任何国家都未能撼动,其美元的基础地位仍然十分稳固,以美元为中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自然高度相关。目前国内众多研究更多的从感性角度及定性来分析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的关系。更多地强调谁影响谁,较少从定量角度展开分析,缺乏准确度和实践指导性。本文将以2006―2010年间的美元指数和上证指数周线数据作定量分析。来实证分析美元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界定两个概念,即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

1.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美元的有效汇率,它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此外美元指数还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变化程度。

2.上证指数。上证指数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它目前在A股的投资实践中的影响十分重大。

那么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是否存在关联性,是否具有一种稳定的长期关系,我们从统计数据中予以分析,试图得出相关的数据和解释。

二、实证分析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在迅速加快,中美两国经济相关程度进一步提高。这必然要从实体经济传导至资本市场,那么美元指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上证指数,下面我们选取2006―2010美元指数和上证指数的周线走势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分别对美元指数和上证指数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形成新的2006―2010年经过自然对数处理的美元指数数据(LNMYZS)和上证指数 (LNSZZS)数据,然后画出图1和图2所示的美元指数和上证指数折线图。

图1美元指数周线图

图2上证指数周线图

从上面两个图中可以很直观看出,LNMYZS与LNSZZS之间有很明显的负相关性,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见下页表1):

表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69,已经呈现出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美元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很明显。我们进一步分析美元指数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上证指数。首先对取两个变量作单位根检验,经过检验,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一步作协整检验,通过Eviews5.0统计软件,得到回归方程:LNSZZS =―4.4116LNMYZS+27.3012,对协整方程产生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序列,因此两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协整方程中可以看出,方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较好,Adjusted R-squared为0.474766,F值也非常大,T值也很好的接受检验,总体线性关系十分显著。

结果表明:美元指数每波动1个百分点,上证指数将反向波动4.41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若美元指数下跌1%,那么上证指数将上涨4.4116%,反之亦反。从这个意义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上证指数对美元指数的弹性是非常大的,因此,美元指数能够作为一个好的标的来跟踪上证指数,因此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四年的数据及走势分析,他们的负相关关系在实践投资中已经广泛呈现出来。

美元指数之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证指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国际市场以美元为中心的定价模式。目前,世界上包括原油、黄金、铜、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均采用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一旦美元大幅贬值,这些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出现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到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飙升,从而引发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内商品包括煤炭、有色金属在上证指数的权重非常之大。因此,他们将带动整个上证指数的一个价格走势趋向。(2)美元指数本质上只是一些货币组合,货币怎么影响到上证指数,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个货币问题,从国际货币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的本质及货币背后的经济问题。(3)美元贬值过程中,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国际资本要寻找更加有利的投资渠道,新兴市场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美元贬值使国际资金进行资本流动的同时,人民币也会成为这股浪潮的受益者(热钱涌入)。因此,一波资金推动的市场行情促使上证指数飙升。

三、结论与建议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投资建议。

结论:(1)美元指数每波动1个百分点,上证指数将反向波动4.41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若美元指数下跌1%,那么上证指数将上涨4.4116%,反之亦反。(2)后WTO时代,世界经济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强,美元指数通过影响世界其他商品期货的价格,还包括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世界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影响程度已经远远大于WTO时代。(3)经过协整检验和投资实践检验,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存在着一种稳定的长期关系。当然两者之间也会经常发生短期背离现象,但这个短期背离的出现正好引发滞后效应,反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市契机。

投资建议:(1)我们可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以美元指数作为投资参照标的,对上证指数进行一个长期的跟踪,捕捉市场的投资机会,将风险控制到最低,获取稳健的收益。(2)美元指数对商品期货的影响更为直接,我们可以利用观测美元指数,抓住上证指数里面的原油、黄金等板块或替代板块的投资机会。(3)由于美元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时滞,特别是会出现短期背离现象,因此利用美元指数的趋势的确立,来捕捉机会和规避风险。例如,假设美元指数出现中期上涨趋势,这时就必须放弃上证指数的操作。因为,从中期来看,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将为负值。

参考文献:

[1]曲春清.金融计量学实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元指数[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725538.htm.

[4]上证指数[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157256.htm#2.

篇10

美元:在矛盾中前行

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经济继续在衰退中前行,一季度美国GDP折合年率下滑6.1%,超过了预计的4.7%,该数据也可以作为4月份美国糟糕数据的总体概括。尽管奥巴马之前表示经济数据已经出现好转迹象,但是这样的数据表现实在很难让市场人士保持乐观,市场普遍预计当前美国以及世界经济依然没有达到所谓的“底部”。美元也在避险资金和经济数据的矛盾中徘徊。

从走势看,美元指数弱势明显,近期欧洲各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出现回暖迹象,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有抬头迹象,因此Bankrate【银率】网认为,美元在短期内会出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以消化避险资金出逃的影响。但是,在全球经济出现普遍回暖之前,美元多头仍有机会反攻,而且主流观点并不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已经到达底部。

欧元/美元:受益回暖 短期可能受数据干扰

4月29日公布的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自2008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改善,从64.7升至67.2,比预期的中值65.3好了不少。分项数据显示,工业信心从-38升至-35,服务业信心从-25升至-24。欧洲相关分析人士也指出从当前的调查数据来看信心已经开始筑底。同时分析人士也提醒投资者注意短期可能出现的糟糕数据的干扰。

从4月份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的回暖来看,欧洲经济的复苏似乎并不像大家预期的那么遥不可及。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份的货币供应也低于市场预期,这说明欧元区面临的困境可能比此前的预计要好一些。因此,欧元区经济中长期可以有相对乐观的预期。

从技术层形态看同样支持欧元走强,短期预计欧元将会出现小幅回调,然后形成冲高的走势。第一支撑位在1.3200附近,1.3650会形成较大压力。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欧洲以及美国相关经济数据的情况。

美元兑日圆:经济局部回暖 或冲高回落

日本财务省4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国内经济衰退严重,截止3月31日,日本在2008-2009年度出现了7253亿日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自1980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与此同时,分析人士还发现,日本3月份出口环比降幅出现了放缓迹象,因此日本经济也可能处在危机缓冲区。而且中国作为其重要出口国,其经济的复苏必然会对日本经济的稳定起到巨大作用。

日本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3月工厂订单出现近半年来首次增长。日本央行同日也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于0.1%不变。Bankrate【银率】网认为,目前这样的利率水平已经非常低,因此其利率决定已经很难真实反应其货币政策走向。投资者可以关注其政府债券操作方向的变化作为政策依据。

从目前美元兑日圆日K线图看,美元兑日圆短期受到糟糕数据的影响有冲高动能,避险资金短期内主导效应明显。但是随着局部经济数据的回暖,这样的走势将会有所改变。预计短期美元兑日圆冲高回落,压力位在100.00附近,局部回暖的数据将会带动日圆的反弹。

英镑兑美元:地产有回暖迹象 英镑有望走强

英国房产网站Rightmove于4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份的房价连续3个月出现回升并创下了14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英国破产服务局还在5月1日传出负面消息09年1季度英国申请个人破产的数量高达2.98万人,创下了196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英国经济有可能在年底触底,但是英国经济的复苏也将面临重重困难。英国财政部预测明年英国经济增长1.25%,但是经济学家预计仅能增长0.3%。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英国方面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尽管制造业等相关数据依然不乐观,但是英国房地产回暖迹象的出现让市场似乎看到了若隐若现的底部,英镑近期的走势也基本反映了这一判断。近期英镑兑美元出现了震荡上扬的走势。

Bankrate【银率】网认为,各国经济数据的局部回暖让市场逐渐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也会逐渐平息,预计英镑将在风险偏好减弱的情况下继续走高。第一压力位1.5230附近,第一支撑位1.5000。短线英镑可以积极做多。

美元兑加元:数据喜忧参半 指标显示超卖

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3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2%,年率上升1.2%,比预期略低;但是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3%,年率上升2.0%,比预期略高。

4月23日,建安大公布的2月份零售销售强劲,上涨0.2%,核心零售销售增长0.6%,好于市场预期。但是加拿大央行对未来的预期并不乐观,该行认为加拿大经济将会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经济萎缩,预计09年第二季度GDP萎缩幅度将会收窄至3.5%。

从技术上看,美元兑加元短期指标出现背离,超卖迹象明显,短期技术回调的可能性增大。但是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时有显现,因此做多美元的投资者应该积极关注回暖的数据情况,防止市场预期的变动。预计近期美元兑加元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是整体趋势仍然将维持下行走势,短期投资者也应以做空美元为主。

美元兑瑞郎:瑞士央行主导瑞郎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