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创新管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F4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044-03

[作者简介] 蔡厚清,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引言

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文献颇丰。但到目前为止,对如何着手进行技术创新,学术界未能形成一致看法。Malaviya(2005)认为在如何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上,现有文献的观点是模糊不清的。Tidd(2001)认为现有研究未能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实践。本文认为上述观点存在偏颇之处。现有文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尽管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已形成。只不过由于缺乏长时间跨度的、大范围的实证研究,这一基本框架未能被证实,同时也未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并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关键环节,论述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以期有助于大规模实证研究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一般是指产品创新及过程(包括工艺、设备及组织)创新。徐建国,吴声怡,谢向英等(200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时差性、一体化及外部性等特点。张武农和李必强(2000)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系统性、风险性等特点。徐鹏及朱强(2001)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还呈现出系统化、并行化、科学化、合作化以及可持续性等新特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各有其理。从如何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以及如何激励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可将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性。企业技术创新从动因上看可分为市场拉动、技术推动以及这两者交互作用三种类型,但不管是市场拉动还是技术推动,或者是两者交互作用,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市场拉动型技术创新是对市场需求的直接反应,技术推动型技术创新是对尚未充分暴露的、潜在的市场需求的主动反应。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反应性这一特点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本质上看,企业技术创新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这一特点指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2.全员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需要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也需要企业生产工人的参与,更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生产工人参与的主要形式是小改小革。管理人员的参与一是对组织未来及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反应;二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为技术创新建立起良好的环境。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全员性。日本丰田公司胜出美国汽车制造公司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普通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Eckrich及McCall(2005)认为管理人员对组织及未来环境的积极反应以及高水平的团队管理技能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3.冲突性。冲突性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冲突性。这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技术创新收益在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冲突,企业内部处于弱势地位的一般技术人员及普通员工作为创新者分享不到应有的份额,而处于强势地位的管理者及资方会获取更多的收益;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会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如工作职位的减少或工作职责的调整等,这也会引起利益上的冲突。当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得不到有效协调时,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必将受到遏制,甚至遭到反对者的集体性的扼杀。这也是一些企业在离本部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立新产品开发组的原因。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实体,利益冲突是企业组织中的常态。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在利益冲突的过程中进行的,企业技术创新因而具有冲突性特点。

4.计价性。该特性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是可以计量的。Tidd(2001)认为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从概念上讲是明确的,但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在企业层次远不如在行业层次上那么明显。这意味着单个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的经济价值难于计量。本文认为这一观点较为片面。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活动成果的经济价值应该是容易计量的,比如,降低产品成本的创新,开发新产品的创新以及群众性的小改小革,这些创新活动成果的经济价值都是易于计量的。当然,精确的计量可能是困难的,但精确到作为创新者分享创新收益的计量基础,以达到激励创新的目的还是可能的。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收益分享计划的成功实施就是例证。

除以上四个特点外,企业技术创新还具有创造性、风险性及系统性。创造性表明技术创新主体的人格、独立意志应该得到尊重,否则,他们就不可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风险性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要容忍失败,要大力扶持;系统性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考。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加深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认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设。目前,尚未有研究文献专门论述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哪些关键的文献。综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观点,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关键环节:

1.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反应性所要求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创新设想、调研评估阶段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应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需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产品改进的需求;二是尚未满足的潜在需求。前一方面的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主要方面,因而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向。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将注意力集中在推出全新型的产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消费者对现有产品改进需求的分析。相关调查发现,没有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是新产品开发失败的首要原因;成本导向的公司的绩效要比市场导向的公司的绩效要差,这也表明市场导向性的创新要比成本导向性的创新对企业的贡献大。另外,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也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

2.加强过程管理。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加强过程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这一是要对技术创新活动由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关口严格把关,将没有满足过关标准的项目及早淘汰;二是要推行并行工程,将技术创新活动的各有关因素在不同的阶段都进行相应的考虑,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处理;三是要对研发团队的活动状态进行监控,包括角色匹配、知识分享等方面,以尽早发现研发团队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四是对整个创新活动进行较为频繁的再思考及评估以确认技术创新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对以上四个方面的严格控制将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相关调查显示,对有关环节的遗漏以及对各个关口的疏忽在新产品开发实践中大量存在,比如,对消费者需求的详细论证竟有52%的企业没有做;对整个创新活动进行较为频繁的再思考及评估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

3.培育创新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管理创新活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企业进行管理上的创新,以建立支持性的环境。这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创造性、全员性及冲突性所要求的。当企业缺乏这种支持性的环境时,企业的普通工人不可能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很难从事复杂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文化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将受到扼杀,这一观点目前已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认同。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实质上是一个政治实体,企业内部占优利益集团总是试图切断绩效与薪酬的直接联系,致使创新活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就技术技能而言,现实中的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当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工程技术缺乏了解时,他们也很难对技术创新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这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一大障碍。

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可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构建。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内文献主要是从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国内外文献主要是从建立创新氛围、高层领导支持、进行物质及精神层面的奖励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本文认为国内外现有研究已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不足之处在于对上述措施的效力及实施难度认识不足。本文下面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1.产权激励及市场激励的作用有限。健全产权制度无疑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现代企业的产权较为分散,并存在委托问题,这一根本性的约束力量的作用是有限的。一般而言,产权约束可以使企业绩效水平达到一般水准,但却无力推动企业不断改进绩效。超产权理论甚至认为企业绩效与企业产权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产权激励必须以市场竞争为中介。就市场激励而言,其效率已为理论及实践广泛揭示。但问题是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且要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是有困难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不可能的。

2.薪酬激励具有首要作用。对技术创新是以薪酬激励为主,还是以工作激励、精神激励为主,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James(2002)认为对研发人员的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工作激励,而不是薪酬,同时,精神激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一项对影响研发人员工作效率的80种激励方式的研究显示,金钱作为激励手段使工作效率提高程度最大,达到30%,其他激励方式只能提高8%-16%。本文认为尽管工作激励、精神激励是重要的,但薪酬激励毕竟是第一位的,或者说是基础性的。如果薪酬激励不到位,工作激励及精神激励无异于是对创新者的嘲讽。薪酬激励之所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与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片面理解有关。该理论认为薪酬属于保健因素,不具有激励作用。但该理论同时认为保健因素没有做到位,员工就会不满意。因此,薪酬激励即使不是第一位的,也是基础性的;只有在员工对薪酬水平没有不满意时,工作激励及精神激励才会起作用。创新者对薪酬没有不满意的标准是创新者合理地分享了创新收益。

3.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社会舆论的推动。文化是被感知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停留在口号上的文化是对员工的欺骗。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企业高层领导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与参与;二是让创新者公平合理地分享创新收益,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可计价的特点,这在技术上可行的;三是要建立起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竞争上岗要明确界定岗位的任职资格。比如,在生产管理系列及研发管理系列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中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成果的要求。对于车间班组长,他们应该是技术创新的能手;对于车间主任,则应该取得较多或较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另外,对这两个系列的管理人员的考核也要包括对他们自身以及下级技术创新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自己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支持下级进行技术创新。

由于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不消除管理阶层中的各种利益集团,企业技术创新就只能取决于企业内占优利益集团的意愿,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将很难有效展开。外部市场的完全竞争可以消除企业内部的各种利益集团。但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有靠企业内部的竞争,亦即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来消除企业内部的利益集团。如果社会能在此观念上形成共识,并形成社会舆论,将会促进企业实行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从而建立起技术创新所需的支持性文化。

4.更新研发团队的管理方式。研发团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研发团队的组建应采取自由组合的项目制形式,如果人员是固定的,则应实行由资深研发人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任人的制度。这样才有利于研发人员从权力关系的负面影响中摆脱出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如果研发团队仍采取传统的由固定的一个人或几个人长期负责的管理方式,研发团队就不能真正地融合起来,研发人员之间的内耗将不可能避免,其创新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五、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与企业管理创新整合起来。当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深入展开,或者没有与技术创新整合起来时,企业技术创新不可能有效进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通过管理创新来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薪酬激励是第一位的,或者是基础性的,其一般形式是分享创新收益。要使薪酬激励落到实处,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则是根本保证。这可能是异常艰难的,需要社会舆论的推动。另外,融合研发团队的根本性措施不是提高团队领导的领导技能,而是改变团队的管理方式,由团队成员共同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预应力工程;张弦梁结构;施工创新

张弦梁结构由于有着受力明确,结构体系简单以及其自身结构形式多样等特点,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大跨度施工工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建筑施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其预应力张弦梁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叉房盖结构体积,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这种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充分的发挥出来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这两种不同材料的特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张弦梁结构的概述

所谓的张弦梁结构就是由刚性构件、柔性拉索以及中间连以撑杆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混合结构,属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一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张弦梁结构的受力原理主要是通过柔性构件的下弦拉索在使用过程中施加的预应力,使得刚性上弦构件产生反绕度,在建筑荷载的作用下致使绕度减少,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目前,张弦梁结构在建筑工程应用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张弦梁结构受力的特点将其分成平面张弦梁结构和空间张弦梁。其中平面张弦梁结构是指该张弦梁结构的构件,位于同一个建筑平面内,以平面受力为主要受力原理的一种预应力张弦梁结构。这种平面张弦梁结构主要用于跨度较小的建筑结构;而空间张弦梁结构则是由多个平面张弦结构组成的,而且在工程施工中,这种张弦梁结构可以通过工程施工的需要对其结构形式进行相应的转换,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会受到影响。

二、施工要求

1、在预应力张弦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其施加的初始预应力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其达到施工张拉控制力。这样不仅满足了工程的施工要求,还使得该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构件,在建筑结构上作用力都达到了工程施工的标准。

2、在对预应力张弦梁结构中初始预应力进行施加的时候,由于相邻索建筑对其预应力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就要对张拉索的松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保障其先期的张拉索不会出现松弛的情况,而后期的张拉索则满足工程结构受力的要求。

3、承重索与撑杆要利用索夹将其锁死,使得稳定索在撑杆中,可以进行自由的滑动。

4、在对预应力张弦梁结构进行施工的时候,其施工方法一定要满足结构受力合理。

二、技术难题

1、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每榀张弦梁面的刚度较小,使得刚性构件的索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结构构件安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榀与榀钢架结构之间的影响进行考虑。

2、施工人员在张弦梁应力搭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承重索和稳定索之间索力相互作用力进行影响。

3、对稳定索穿索孔之间的角度的倾斜度的精确度进行保证,从而使得稳定所可以在城杆上自由的滑动。

4、在对张拉端进行设计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采用预埋钢套管的施工方法,对其钢管安设的位置进行确定,避免在钢管安设的过程中,对穿索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5、承重索固定于钢管撑杆下端两侧的耳板.索头难以穿过。

6、原设计稳定索须穿过安装在钢管撑杆上的钢套管,每根钢管撑杆上钢套管的倾斜角度都在变化.且索头难以穿过。

三、技术创新

(1)将张拉端预埋倾斜钢管改为插板式预埋件

(2)对稳定索,在套管处将撑杆分成两段,离撑杆端部较远的各个节点用大一号的U型开口套管套接两段撑杆,并在U型开口处焊接加强环:离撑杆端部较远的节点,短的一段撑杆改用大一号的U型开口套管,在U型开口处同样焊接加强环。

(3)利用索夹穿承重索,两端索夹与撑杆固定,索夹与撑杆采用销接。

四、施工方案

张弦梁是刚性结构与柔性杆件相结合的结构,刚性杆件缺乏调节的功能,因此刚性杆件与柔性索的制作与安装精度,是张弦梁施工的关键。

1、预埋件的制作与安装

预埋件为插板式预埋件,主要由插板、锚板及锚筋组成。插板为180mm×20mm的Q235钢板,与钢绞线索头连接处采用8 mm厚钢板补强。插板尾端焊接一块8×l00×200(mm)钢板,中间部分焊接锚筋。

2、钢索的制作

本工程有3榀张弦梁。每榀设置2道承重索和1道抗风稳定索。均采用∞×19丝1860级成品镀锌钢丝索,拉索直径为40mm,表面做黄油保护层,外包双层PE,内层PE为黑色耐老化高密度聚乙烯(HDPE),外层为白色PE,两端索头为双叉耳内旋式,材料为40Cr,拉索采用热铸锚具,锚具表面镀彩锌。

3、钢索施工内容

钢索的旌工内容包括钢索安装、张拉和监测三部分。张拉过程中对钢索和普通钢结构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防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局部变形过大。造成应力集中,并影响后续的玻璃安装。

五、施工顺序

1、顺序确定的原则

(1)与普通钢结构的总体施工顺序协调,钢索安装穿插其中。

(2)搭设临时塔架,待普通钢结构的柱、主梁和次梁等全部构件安装到位后(预起拱完成,并达到初始设计位置标高),再安装钢索并预紧。

(3)根据现场情况安装拉索,制订方便快捷的安装顺序和路线。

2、结构安装顺序

搭设临时塔架上弦钢结构安装压杆上节点安装稳定索上部压杆安装安装稳定索(临时捆扎于上部压杆)安装承重索安装稳定索下部的压杆及索夹人工预紧预应力正式张拉

3、钢索的安装

将拉杆调节端索头螺母调至最长,钢索一端与预埋件上的耳板先安装,另一端待构件吊装后再调整钢索。用手扳葫芦将钢索拉至耳板或节点板附近位置,最后用手拉葫芦调整叉耳位置,将销棒插入销孔。连接好索固定端与张拉端,需要调整时用葫芦或于斤顶收紧,以调节长度。安装时与汽车吊等配合。钢索安装后。用5 t葫芦预紧,以减小钢索在自重下的挠度,利于整个结构成为整体。

4、总体原则

(1)张拉控制采用双

控:控制索力和结构变形。其中以控制索力为主。变形控制为辅。

(2)整个结构张拉顺序的原则为对称和均匀。

(3)通过张拉承重索和稳定索在结构中建立预应力。

(4)承重索两端同时进行张拉。稳定索一端张拉。

六、现场测控

现场预应力正式张拉时采用索力和变形双控,索力控制为主,变形控制为辅。其中,索力通过油压表读数加以控制,变形则通过标高控制。考虑到预应力损失,进行超张拉,超张拉值为控制索力的5%。张拉索力满足设计索力要求。

现场张拉过程中,对每榀梁关键点的标高监测结果显示。最大起拱为16mm,出现在梁的跨中,和计算结果(跨中最大起拱15 mm)基本相等。满足预应力张拉完毕对结构形状的要求。

七、结束语

目前,在大跨度工程施工中,预应力张弦梁结构应用得十分的广泛,它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预应力张弦梁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基础的,由于各个时期的主导技术是不同的,因而技术创新的形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 经济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 1921, 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基于历史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变迁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与经济组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内部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宏观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自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以来,传统的纺织、机械、钢铁、电力、石油、造船、化学、煤矿等工业部门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一些崭新的工业部门如航天、信息电子、新材料等也开始异军突起。这使得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由工厂到股份公司,从垄断性的大公司到综合化的巨型公司和跨国公司;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风险产业领域,一些充满活力的中小公司也迅速崛起。国民经济宏观结构的改变体现在,就业人口在经历着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又迅速集中于第三产业的趋势,服务业部门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

结论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技术创新的特征、内容及其相应的经济结构是不同的,如表1所示。在技术飞速进步、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伴随新材料、新能源不断发现与应用,新的产业群相继兴起,技术创新会在公司网络组织、市场结构等方面掀起新的浪潮,推动当代技术革命向更深的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创新技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组合应用

Abstract:How to apply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 is new issue in historical city protection. We discussed the specific theori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 in Shaoxing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city protection.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innovative technology;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0-55(4)

绍兴自2001年3月开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试点工程以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古城内的七片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整治,相继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和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在2006年6月初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绍兴的名城保护得到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位代表的首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名城保护的“绍兴模式”,并诞生了一份旨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绍兴宣言》。取得业绩的同时,在名城保护的技术创新方面绍兴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结合绍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实践,总结创新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1 水性油漆做旧技术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遵循“修旧如故,风貌协调”的原则,工程实施中需对大量普通民居的门窗、梁柱、椽子等木构件进行整修,由于木材的用量较大,旧木料来源有限,必须用新的木材来更换,从风貌角度考虑,新木材表面必须进行做旧处理。在当初的几个街区施工中,采用了木材表面火烤的做旧方法,然而经火烤处理的木材虽可达到做旧的效果,但在火候掌握、施工安全、木材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少的缺陷。

(1)做旧程度难以控制。在几个街区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木材表面烤焦、烧黑的现象,火候难以掌握,欠火、过火的木材表面做旧效果不理想。

(2)施工安全性差。由于施工现场多为木结构、砖木结构建筑,火烤过程中明火操作存在着安全隐患。施工中曾有因火烤引发小火灾的现象发生。

(3)耐久性差。经火烤的木材,表面纤维已碳化。风吹雨打后,木材发白、变软、易腐烂。例:仓桥直街、书圣故里1号街坊历史街区中,经常被雨水溅到的木材表面已发白变色。火烤处理的方法不但影响木材的耐用性,而且有碍街区的风貌协调。

鉴于木材表面火烤方法存在的诸多缺点,便尝试用油漆来替代,先后以油性清漆、调合漆、水性油漆进行做旧试验。油性清漆做旧,由于木材含水率较难控制,在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涂刷,漆膜易起泡脱皮;调合漆做旧,不但存在与油性清漆相同的缺点,而且木纹被覆盖,做旧效果不理想;水性油漆做旧,利用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克服木材含水率因素的影响,做旧效果优于前两种漆。在府山横(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过程中,选用水性亚光油漆,对两间样板房进行做旧试验,经一底二面涂刷后,漆膜表面不反光,木纹通透,颜色陈旧,做旧效果理想。此后,水性油漆做旧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

2 共用地沟技术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调动历史街区居民的积极性,也是保护环境,体现风貌完整性的重要举措。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第4.5.3条的要求: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所有市政管线应采用地下敷设方式。[1]历史街区内道路普遍狭窄,埋地管线单独铺设比较困难。在街区的管线改造中,我们采用共用地沟的技术(图1),将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路灯等线路合建在沟内,改变杆线林立,架空线乱接、乱拉的局面。共用地沟两侧可埋设给水管和污水管。共用地沟分三层,上层敷设有线电视、电信等弱电电缆,中间层敷设路灯、低压、高压等强电电缆,底层可敷设雨水管。共用地沟的宽度、深度视街面的宽度和雨水管的管径和长度而定。各种管线均用套管敷设,其中路灯、低压、高压电缆配以钢管,实行静电屏蔽,避免弱电受到干扰。基础采用钢筋砼预制块,一方面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便于在水位较高时施工作业。

篇5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综合设计能力

一、引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校信息工程电子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性、应用性,因而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动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实验课程的重中之重。

目前高校中大都采用实验箱的方式开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的教学,对芯片功能多进行验证性或设计性实验,很少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和研究,为此实验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欲望。针对以上现象,本文给出了如何利用微机实验箱进行综合性创新实验的教学。

二、教学改革思路

下面以具体的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进行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探讨。本实验项目主要完成的功能如下:完成多路模拟信号的采集;结合小键盘实现信号通道的选择;采用多位数码管显示采集通道及采集数据等。该实验项目内容建立在本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接近工程的实际应用和该课程的发展前沿,并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由部分功能模块逐渐形成一个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完整系统。同时该实验项目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创新设计。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完成该综合性创新实验的设计: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课上认知、自我提高、能力拓展、创新意识培养等。

1.教师课前指导

教师给学生提出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做到课前很好的预习,包括实验中所用接口芯片的资料查询,了解与本实验中有关部分的实验箱电路设计,并完成实验项目的初步设计,等等。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和专业网站,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并从中了解课程的最新资料和发展趋势。

2.学生课上认知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让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目的,并对本次实验提出模块化设计思想。这是实验的初级阶段,力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通过熟悉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对本实验中用到的接口芯片有一个初步的体会,逐步提高对本实验的兴趣,并对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学生自我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对本实验项目进行功能性的划分、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检查学生设计方案并给出必要的指导。当学生设计方案有问题时,应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避免指责学生,只要方案可行,就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此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可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加强。以下为某同学的设计思路:(1)完成多位数码管显示实验的调试。(2)完成单通道数据采集,包括启动A/D、查询采集结束、读取数据、显示数据等。(3)显示采集数据的同时,如何显示通道号?

加入开关K,实现数据采集的启停。⑸加入按键,不同按键按下,采集不同通道,并把采集数据及通道号显示在数码管上。⑹模块整体功能联合调试,协调各部分,完善系统功能。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设计思路更加的清晰,模块化设计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完成模块功能划分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对实验台的接线,以下图1为某同学的硬件接线,通过此部分的训练,学生更加明确了各所用芯片在本实验中的任务和作用,为下一步编程和调试打下了基础。

4.学生能力拓展

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各功能部分程序流程图,对自己的预习程序进行分析,按功能模块逐步调试,进而得出预期的结果,此为学习的提高阶段。此时大部分同学会迫切希望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5.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学生经过认知、解惑的阶段后,便产生了自我创新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实验台的条件下,还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使得本实验项目更加的完善。此阶段课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得到的方案也不同,这样可很好避免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过程中的抄袭现象,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本实验的体会,创新意识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结束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创新性实验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很好的配合,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教学观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努力学习并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培养跟多的具备创新性意识的人才而终身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甘俊英.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五邑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2004,(1):28-30.

[2]陈友宣.微机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3):7-8.

[3]黄海萍.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教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陈建荣,陈惠滨.《智能仪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74-75.

篇6

[关键词]电气 自动化 火力发电 创新

中图分类号:P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41-01

前言: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推动火力发电走向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火力发电中工作的自动化的发展模式。目前,电气自动化的火力发电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火力发电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自动性。文章通过对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且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近一步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及完善措施;针对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各个方面的运用,分析了其应用对于火力发电的重要影响。同时将火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展望。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是通过以监视控制设备为主,数据交换信号反馈为辅助的自动化系统,监控设备时以主接线图,曲线等形式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并能及时的上报设备的警告信号、动作事件异常等情况,避免操作失误和危险情况的发生。自动化系统还需提供出潮流13报表、电量日报表、设备启停次数报表、和检修报表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功能还提供很多特殊的数据反馈,例如利用测控装置本身的计量功能或脉冲信号进行电量统计,定值的远方修改在线自动效核,电气主站系统的在线设备管理,故障诊断及电动机状态检修等。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主要是侧重于对机、炉系统的简单控制,而电气系统的保护与安全装置都可以基本实现独立运行,诸如厂用电源切换装置(ATS)和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等都与集散控制系统(DCS)之间的信息互访和交换量有限,对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反映信息量相对较少,也导致电气系统的操作人员所关注的测量、参数等信息都无法在集散控制系统(DCS)中得到有效反映,因此,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中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就必须改变传统电气系统控制中对变送器和控制电缆大量安装的情况,转变过去硬接线一对一采集电气信号的形式为现场总线技术和智能设备的结合形式,充分利用其联网信息多样化和全面化的优势,实现火力发电厂中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提高整个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这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长远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中的发展状况中,突出的发展特点为日渐创新化、科技化。通过电气自动化的特点,使火力发电中的数据与信息得到有效的采集,并发展到更新的领域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监督、控制和保护。电气自动化最优化的特征为对于系统的保护作用,能够将设备进行监督,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科技化将各个部分进行控制,实现了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 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

在火力发电中的系统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系统配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形式:I/O集中监控方式、远程智能I/O方式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方式。1)I/O集中监控方式I/O集中方式。是将电气的各馈线在现场设置现场设备I/O接口,通过硬接线电缆与集控室DCSI/O通道相连,经A/D处理后进人DCS组态,实现DCS对全厂电气没备的监控。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速度对应快、运行维护好、监控站的防护等级低,从而使DCS的造价下降,但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DCS监控,电缆数量巨大,控制楼面积大,长距离电缆引进的干扰可能影响DCS的可靠性。2)远程智能I/O方式远程智能I/O方式是在数据采集较集中月一离控制室较远的现场设立远程I/O采集柜(即现场A/D转换机柜),现场设备I/O信号通过硬接线电缆与加采集柜相连,加采集柜与控制室DCS控制器主机柜通过光纤或双绞线。远程I/O具有节省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省控制楼面积、可靠性高等优点智能化远程I/O还可完成数据处理、自检、自校正等功能。但I/O卡件、模拟量卡件及电量变送器还是不能减少。

5 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

1)统一单元炉机组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实现由机、电控制一体化向火力发电厂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方式转化。这样,火力发电厂中集散控制系统(DCS)可以通过机、炉、电单元制的运行方式对整个火电机组的所有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火电机组潜力,并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控制室,实现对监控系统的简化,也就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造价。因此,统一单元炉机组有利于提高火电机组的监控水平和自动化水平。2)在控制技术上,传统控制手段仅仅能够实现对于系统的波动性控制与警报,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控制技术不同的是,在电气自动化创新手段中,通过其计算机网络的自动化特点,可将电气自动化进行检测和故障分析,在故障出现之前提前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清除和处理,采取主动并提前的保护措施,有效的保护系统的运作。保障了电气自动化的正常运作。3)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ECS)还无法满足集散控制系统(DCS)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的方式,其通信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气自动化系统(EC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之间还存存留了一部分的硬接线。要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模式,就必须处理好热工工艺连锁的问题,提高电气后台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丰富当前初级阶段的基本运行监视功能,实质性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控制水平、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4)在电气自动化的运作中,构建通用的网络结构对于其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电气化在火力发电的运用中,不仅实现了办公室工作的的自动化处理,还实现了对于各个部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同时实现了对于各个部门、各个设备的有效监督与控制,避免设备丢失的情况;保证了设备的安全、人员的均匀分配。实现了从企业管理直至基层个人的自动化控制与监督;将火力发电事业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使火力发电事业的发展走向更高的市场。

6 结束语

结合实践及对数据的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于火力发电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步,使得火力发电走向更为科技化的发展道路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特点,不仅实现机、电、炉的一体化、统一化运行模式,还实现了对于企业及设备的管理与监督。使各个部门、各个设备得到良好的控制。既满足了高效益、高质量、高科技、高水平的发展趋势,又降低了成本。使得火力发电事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区域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评估,实证研究

 

一、引言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突出表现在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创新的基础,在于实践、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则需有效地发挥一种特定的非财务资本——区别于传统的货币、劳动力、土地等财务性资本,由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构成的智力资本,方能为主体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二、智力资本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性的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

笔者以2009年华东地区的横断面数据为样本,选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七个地区的相关数据,结合中国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背景探索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水平与关系。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级

二级

具体指标

 

区域人力资本

区域

教育

水平

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

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比

在校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人数比

每万人拥有的大学在校生人数

大学以上学历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

区域

医疗

卫生

水平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

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

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床位数

区域

社会

保障

水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至年末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每万人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每万人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区域关系资本

国际

关系

水平

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

实际外商投资总额与GDP的比值

国际(外)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国内

关系

水平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人均批发和零售业总额(万元)

人均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万元)

区域结构资本

政府

效能

水平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比重

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社会

流通

水平

人均货运总量(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吨)

人均客运总量(人)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万元)

固定及移动电话普及率(%)

商品零售/居民消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信息

流通

水平

人均图书出版量(册)

人均期刊总印数(册)

人均报刊总印数(份)

国际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比重

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创新

投入

水平

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占GDP比重

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

高等院校科技课题平均投入经费(万)

①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落实资金占GDP比重[微软用户1]

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占GDP比重

研发机构科技活动课题平均经费(万元)

创新

产出

水平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

技术市场成交的合同平均金额(万元)

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的合同平均金额(万元)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项目数

创新

人员

情况

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研究与开发(R&D)机构数

每万人拥有的高等学校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R&D机构课题投入经费占科技经费筹集总额比重

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人员平均S&T经费(万元)

篇8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 “类型”,而不是单纯的 “转行”。

(摘自《解放日报》龚 震/文)

用工荒是催发经济转型的动力

所谓用工荒,是站在企业招人的角度而言的,如站在工人找工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其实根本不存在。在当前,中国并不缺劳动力,用工荒很大程度上只是“廉价劳动力荒”。因此,用工荒并没那么可怕,相反却是推动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动力。首先,用工荒对纠正劳动回报率与资本回报率严重失衡、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非常有益。其次,用工荒有利于倒逼各地经济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再次,用工荒有利于缩小城乡、东西部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摘自《羊城晚报》舒圣祥/文)

文化淘汰腾出创新空间

文化被淘汰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所有文化都不被淘汰,那就止步不前了。近些年,不少地方剧种的传承出现了问题,或后继无人,或濒临灭绝。相应的,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保护,对破坏来说是好词,对改革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过去不尊重地方剧种,现在尽力保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要继续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时,非要保留那么多东西是有问题的。能不能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再分到一个两年也没有一个观众的剧团里去?有没有可能让他们汲取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剧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为当代人所喜欢?

我们不断讲创新,创新要有空间,空间哪里来?淘汰以后,新的空间就创造出来了。

(摘自《人民日报》余秋雨/文)

呼唤民生警戒指数

“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富向民富转型,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而目前通胀预期加大,民众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下降,就是国富向民富转型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因此,与通胀警戒线相对应,政府还应设立一个民生警戒指数――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民生警戒指数应以省为单位来制作。当民生警戒指数超过一定基数(警戒线)时,地方政府应适当进行补贴。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方案,减轻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确保百姓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

(摘自《中国青年报》高永峰/文)

交通拥堵是个产权问题

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演化

[中图分类号] F0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01-0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强的历史背景下,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和强化,已经成为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在,世界各国纷纷将技术促进和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国家战略,理论界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渐丰富。然而,究竟应该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究竟如何等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拟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演化经济学范式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技术创新实践。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最早出现的是一元动力论。即历史上曾经争论多年的科技推动论和需求拉动论,这两种论调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片面之嫌。随后出现了折衷的双重推动模式,即二元动力论,强调科技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交互作用。二元动力论之后又出现了多元动力论。比如加入政府作用的三元动力论,再加上企业家精神的四元动力论等。国内研究者一般强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探讨创新动力问题,外在动力包括需要拉动、科技推动、市场竞争、政府政策、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内在动力则包括利润激励、企业文化、内部环境、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刘锋,2003;欧阳新年,2004;柴丽俊,2005;刘明霞,2007等)。

这些研究虽然不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也更加重视各动力间的相互关系,但一般都隐含着企业是技术创新惟一主体的假设。随着越来越多的非企业创新主体(比如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个人等)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创新主体应该是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中介服务机构、供应商和客户等在内的复杂系统,主张将企业自身、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各类资源、企业家等各种要素结合起来系统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技术创新的动因综合归纳为某一方面或某种通用概念。比如马克思的理论中,将资本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惟一动力。希普尔在实证调查确认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乃至其他主体都能成为创新主体的基础上,认为能通过潜在创新者的短期期望利润即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s)来准确地预测创新职能源,亦即认为(期望)利润是创新的主要动力[1]。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所谓的需求―资源关系运力模式(N―R模式),强调社会进程中产生的需求与资源之间不相适应的“瓶颈”现象极大地刺激和促使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2]。这些研究虽然自成体系,但同样可以将之归纳到一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并没有跳出技术创新动力的传统理论框架。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多元论和系统论的发展脉络。一元论中,科技推动说仅从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找技术创新的动因,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环境;需求拉动说把技术创新看作一种对市场的消极反应,无法解释很多新产品(如计算机)的出现,也无法解释为何有些市场需求并未引起相应的技术创新。二元论虽然克服了一元论的一些缺点,但仍然不够全面,忽视了政府、企业家等因素的作用。多元论者逐渐将各种内外部因素都纳入进来,但缺乏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效分析,而且也拘泥于机械论和决定论的思维方式。系统动力论试图将纳入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诸多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以整体论和系统观来探究各动力要素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理论机械简化论和决定论思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分析系统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动力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尴尬境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机制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演化范式的兴起及其技术研究应用

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其实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但演化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或分析范式是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出现的,标志是1982年纳尔逊及温特(Nelson, R. & Winter, S.)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和1981年博尔丁(Boulding, K.)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博尔丁以商品类比生物基因构建经济演化模型,试图以此替代新古典分析框架。纳尔逊和温特则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惯例作为生物基因的隐喻物,通过搜寻、选择、适应等生物概念和理论的隐喻研究方法建立演化模型,用以分析产业竞争和经济变迁,从而发展了一种富有前途的经济学分析范式[3]。此后,经济学的演化范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影响日益扩大,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正如著名演化经济学家霍奇逊所讲,演化经济学兴起是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的最主要事件之一[4]。演化经济学反对主流经济学模仿经典物理学,借用均衡、弹性等概念对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化、还原化和决定论的处理方法,强调经济现象中的有限理性、个体异质性、系统演化的整体性、非线性、复杂性、偶然性和历史重要性等特征,倡导从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广泛使用隐喻方法理解和处理动态复杂经济系统。

演化范式于20世纪80年代重获生机后,演化学者们对技术相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由于凯恩斯光环的逐渐消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经济事实和主流经济学对技术进步作用的承认等因素,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演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总体来看,演化范式关于技术创新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一般演化过程研究、技术创新与生物进化的类似性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创新仿真模拟研究和技术创新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演化范式的兴起和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三、演化范式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应用演化范式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创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变异[5]。因此,技术创新动力一方面可以来源基因型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基因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环境变化“激活”某些原本存在的“隐性基因”而获得。由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总体上就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二是来自技术环境的激发作用。没有光学原理当然不可能产生照相技术,不懂得制冷知识当然不可能发明冰箱,不知晓电磁波原理当然不可能出现雷达……,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新知识生产(特别是科学发现)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技术创新来源于新技术知识这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和不容易引起异议的。但是,技术创新也可以在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环境的改变而获得。比如,没有水流的地方不会出现水车或其他水力装置,即使人们完全能够懂得这些技术;水上部落的人们当然也不会发明轮子这种无用的东西,即使他们懂得如何使用轮子。一旦环境改变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即使在技术知识集合没有任何改变的条件下这些技术也会应运而生。环境的“激活”作用其实显而易见,虽然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氛围等各种环境要素的改变都可能使得原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知识被“激活”而“表达”为某种新的技术,即技术创新。因此,“对观念(知识)本身的进化的关注完全偏离了有关技术的标志。技术不完全是观念(知识)领域的一个子集。它的真实世界互动和其组织需要产生了非常不同的特征”[6]。

事实上,任何技术都是技术知识与环境耦合的产物,技术创新动力必然来源于这两方面。因此,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预测其实可以更简单。在环境变量一定的条件下,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亦即技术创新最可能出现在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最容易被生产出来的地方。科学仪器创新主要来源于用户――科学家,因为在用户即科学家这里最容易形成科学仪器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知识;工程热塑料和塑料添加剂创新更主要来源于制造商,工业气体技术创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供应商等现象都是同一道理。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环境变化对原有技术知识的“激活”作用则成为技术创新主要动力来源。这就是为何社会急剧变革时容易出现“技术涌现”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德国或法国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转轨经济得以快速摆脱“短缺”市场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技术知识变化与环境激活这两种技术创新来源并非界线分明,很多时候是难以截然区分的。比如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原本不经济的停留在理想中的产品得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这种新产品当然是一种技术创新,但它既可以被看作是由于环境改变(即把新材料作为一种环境要素)而激活的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技术知识变化(新材料生产和使用知识的加入)而导致的结果。知识的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知识的条件性等特征实际上使得我们很难确定这种变化应该归于技术知识变化还是环境变化[7]。但是,这种区分理论上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种现实中的模糊性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更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环境不仅在激活原有技术知识的表达上起作用,也在刺激新技术知识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理论将利润刺激、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社会制度、企业文化、等各种内外因素都纳入分析视野的做法显然比前人前进了一步,但还应该更进一步从环境对新技术知识产生的“刺激”作用以及环境对技术知识表达的“激活”作用这两方面来理解各动力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系统理论“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缺陷。

四、结 语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应用其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以技术知识作为基因型的表型,任何技术都是知识和外部环境耦合的结果,技术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另一方面来自环境的激发作用。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一种演化性质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能够有效地效缓解系统理论的缺陷和尴尬,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本文仅仅提出一种基本思路和观点,关于这个主题仍需要日后进一步的细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冯•希普尔.创新的源泉――追寻创新公司的足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斋藤优.亚洲的发展和日本的技术政策[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6):19-20.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G.M.霍奇逊.演化经济学的诸多含义[A].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二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9.

[5]Devezas, T. C.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ate-of-the-art and New Approach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 72, Issue 9, November 2005:1137-1152.

[6]詹姆斯•弗莱克.人工制品 活动:人工制品、知识与组织在技术创新中的协同进化[A].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279.

[7]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6):70-78.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s Mechanism Based on Evolutionary Paradigm

Yang Yonghua1,Wu Yougen2

(1. Business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Economic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篇10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主体,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知识输出是知识创新生产方的行为。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因素众多,关键是联盟内知识创新生产方的知识转移意愿、知识特性、持续的研究开发能力、转移技能水平等基础因素,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导力度等直接影响输出意愿。实际上,利益追求(无论来自政府或市场)是知识输出方的核心动力,知识势差是产生知识输出的必要条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基础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知识创新方的知识输出意愿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知识转移是否能够发生,是决定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益的首要因素,如图1所示。1.知识创新水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知识输出方拥有知识积累(知识势差),是进行知识转移的前提。当然,这种知识势差必须适度(接受方能够理解),才能够推进知识交流、承接和转换顺利衔接,势差太大则无法进行知识交流沟通,知识转移就无从谈起。知识输出方不仅要拥有知识势差,而且必须具备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通常,知识创新能力越强,研究开发水平越高,知识势差就能够持续保持,联盟内的知识转移进程才可能顺利开展。2.转移意愿。知识转移的意愿强弱,直接关系到联盟内知识转移的进程和效果。影响知识转移意愿的因素,主要是预期收益、竞争压力、转移的难易程度(成员间合作意愿和彼此信任程度)。预期收益通常受市场需求和前景的影响,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是知识转移的直接驱动力;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竞争对手知识更新投入的强度影响着知识转移者的意愿,抢占主动,走在市场竞争对手前面会强化知识转移意愿;政府倡导和政策鼓励,提高协调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成员间的信任合作关系,是增强知识转移意愿的重要推力。同时,知识属性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意愿。人类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直观、可编码,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方式传递,也可以通过媒介或物质载体进行传输转移。总之,显性知识易于表达、易于传递,而且转移成本低;隐性知识不直观、无法编码,通常存在于人的思想、经历、感受之中,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通常具有粘滞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隐性与难言特征导致知识转移相对困难。3.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输出方的知识成果表述能力强,知识交流渠道畅通,知识管理水平高,会加快知识转移的速度,提升知识转移的成效。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能动因素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能动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知识吸收方的创新意识、吸收转移意愿和投入资源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实际进程、速度和效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能动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吸收方的学习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应用水平。其中,学习意愿是核心,投入强度是关键,如图2所示:1.知识学习意愿。知识接收方具有学习意愿,是知识转移能够进行的起点。知识接收方的学习意愿强弱,取决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大小,知识学习带来利益的大小,以及政府政策鼓励力度的大小。2.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接收方拥有知识量的大小及其结构与新知识的相关性越高,输出方与接收方的知识势差越小,知识接收方的接受能力便越强,理解新知识用途和使用条件的速度便越快,消化吸收为自身的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的速度越快,效果便更好。3.知识应用成效。知识接受方学习理解、消化吸收新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新知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预期目标。

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耦合因素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耦合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知识输出方和吸收方交流互动的相关因素。耦合因素包括政府、输出方、接受方和社会中介方等主体,在交流互动的耦合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接受方吸收消化知识,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能力,并将知识整合应用中的问题或形成的新知识反馈到知识转移的输出方,形成推动新知识生产的信息,促进知识转移输出方的知识创新进程。耦合因素,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典型特征,也是核心要素,如图3所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关键是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耦合,几个主体的互动行为可以描述如下: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通过立法、出台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专项计划,给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法律政策支持和直接的资金支持,并通过计划项目监管促进知识输出方和接受方互动,促进知识转移。2.知识转移输出方(高校、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通过科学实验、技术发明等知识创新活动形成知识优势(势差),在政府的鼓励促进和市场需求的牵引下,通过知识表述、宣传和培训,向知识接受方传递知识信息,形成互动态势。3.知识接受方(企业)。企业在市场压力和政府鼓励之下,形成知识接受意愿,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知识源泉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而通过研究开发活动转化应用学习获得的知识,形成新的生产、运营及盈利模式,并在知识转化应用中提出新的科学问题,汇聚知识创新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知识输出方,形成互动促进知识创新的共同收益格局。4.社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孵化器、技术市场)。社会中介机构主要担负着信息交流与传递的桥梁、复杂技术简化分拆的基地、知识应用转化技能完善的场所等几个方面的特殊作用,促进输出方和接受方共同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创新,在推进知识输出方和接受方互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金融类的中介机构还可以提供资金筹措和运行的指导和支持,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

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