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场馆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场馆安全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体育场消防 隐患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体育赛事、大中型演艺会的蓬勃开展,体育场馆的火灾隐患大量存在,发生火灾的机率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发生在体育场馆的火灾就达30余起。如, 2007年7月,正在修建的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北大体育馆,因施工违章操作引燃室外防水材料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1000平方米;2007年8月上海市中心南京路附近黄浦体育馆因违章施工发生火灾; 2010年12月正在举办浙江卫视“2010风尚盛典晚会”的杭州黄龙体育馆突然起火,经消防官兵奋力扑救,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体育场的火灾隐患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型体育场馆是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所以无论在电气线路的布置等场馆设施上,还是在消防设施的安装和安全疏散的布置上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来试着,以此来尽量满足于体育活动的要求,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较高,火灾隐患较多,由于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观众和运动员,那整个体育场馆的安全就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1、 空间结构大,利于火势蔓延

体育场馆容纳的人数多,建筑空间大,立体空间性强。大量空气流通在场馆内,形成了天然的燃烧条件,火灾一旦发生,2顺势急速蔓延。大多数体育馆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在火灾情况下强度变化较大,温度超过 200℃时强度开始减弱;温度35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 1/ 3;温度达到 5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一半;温度达到 6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 2/ 3;当温度超过 700℃时,钢结构强度耗尽,易引发坍塌事故。

2、可燃物多,易诱发火灾事故

体育馆建筑内的可燃材料多,部分场馆多用木质结构的材料进行装修及设施配备,遇到起火点易引发猛烈燃烧。

3、 电力设施多,火灾负荷大

体育馆为了满足观看比赛和音响屏幕的需要,所需的电量较大,尤其是现在的体育馆已经从单纯的承办体育赛事,转向承办各种文化娱乐、文艺演出等,使得体院馆的使用功能扩大化,在文艺演出中,使用的台口灯、天幕灯、追光灯达几十种,要求电力的功率达到需求。电力需求的增大,使得体育馆的火灾负荷增大,稍有不当,容易造成局部过载或线路短路而引起火灾。

4、复合材料多,引发有毒气体中毒

我国体育馆的建设不断强化工艺、材料、设计上的不断突破,大力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应用于体院场馆建设之中,由于复合材料的构成元素多,化学成分复杂,火灾发生时,必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烟气,生成 CO、CO2、SO2、H 2S 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使得逃生人员产生气体中毒的现象。

5、火势迅猛,扑救难度较大

由于空间大,体育馆的火灾多数火势迅猛,保障燃烧的空气充足,内部甚至形成空气对流。形成起火点后,顺势向场馆内大量的可燃物蔓延,火势呈大空间、大面积迅猛燃烧趋势,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发展到火灾猛烈阶段。由于体育馆建筑内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特别大,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疏散被困人员、强行内攻救人障碍较多,很难深入建筑内部,在实施内攻时,转移阵地和延长内攻路线十分困难。

二、体育场馆的火灾特性

1、火灾扑救难度比较大

由于体育馆空间较大,空气充足,有的建筑内部甚至形成空气对流,再加上可燃物多,助燃剂充沛,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必将迅猛发展,火势呈大空间、大面积迅猛燃烧趋势,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发展到火灾猛烈阶段。而且由于体育馆建筑内部可燃物、助燃剂多,火灾荷载特别大,火灾发生时,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疏散被困人员、强行内攻救人和深入建筑内部防御都非常困难。另外,由于体育馆结构建筑内部空间比较大,塌落物多,给进攻路线设下了不规则障碍,在实施内攻时,转移阵地和延长内攻路线也是十分困难的。

2、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当体育馆内发生火灾的时候,因空间大,没有防火分区和防火隔物,瞬息馆内产生的大量浓烟、毒气容易使被困人员的视线不清楚,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神志不清的现象;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流使人难以忍受,极易出现惊慌失措,在惊恐中争相逃命,互相拥挤,即使不是烧死和熏死,也极有可能在疏散中践踏伤亡,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3、建筑易坍塌

由于体育馆宽度大、空间大的特点,大多数体育馆采用的是钢结构,典型的大跨度钢结构体育场馆建筑首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其建筑面积达25.8万平方米。首先,钢结构在火灾情况下强度变化较大,温度超过200℃时强度开始减弱,温度35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三分之一,温度达到5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一半,温度达到6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三分之二,当温度超过700℃时,钢结构强度则几乎减少殆尽。据统计,火灾中钢结构建筑在燃烧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就有可能发生倒塌。其次,钢结构是典型的热胀冷缩特性,高温受热后急剧变形,很短的时间内承载能力和支撑力都将下降。

三、体育场的火灾防治对策

1、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人

消防监督部门应在辖区内,成立专门的责任小组,及时有效的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不按审核意见及原设计图纸、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的现象,责令建设施工方停工整顿,对于情节严重的、涉及危害较大的,按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此外,应对具有隐蔽工程的建筑进行重点查验和监督,查验具体的施工情况,重点踏查吊顶内各种管道穿越防火墙处的孔洞是否封堵,竖向管道井有否隔层封闭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事故。

2、 培训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于体育场馆的防火工作尤为重要,消防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集中时间, 分期分批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装修有关法规、防火技术知识的培训,发放消防培训合格证。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流程,例如从事电焊、油漆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要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业者应持证上岗。

3、构建“防火墙”工程

消防机构应紧密结合“防火墙”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消防工作的各项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形成“四中能力”的融会贯通。在体育场馆内,应设置醒目火灾危险性标志,提高防火意识;应在观众入场前, 提示体育场馆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置,便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逃生;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自救;提示体育场馆内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4、制订应急救援预案

体育场馆内的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在举办大型活动之初,就应协同各部门针对场馆内基本情况,人员入场情况,制订可行的灭火应急救援预案,认真开展实地、实兵、实装演练,提高灭火扑救的能力,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到有备无患。

结语

体育场馆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对于场馆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保障场馆内的消防安全,及时清除火灾隐患,有利于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和广大体育爱好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霍然,袁宏永.性能化防火分析与设计[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DGJ08-88-2006,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管理体系;公共危机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57—02

公共危机管理是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必须具备抵抗公共危机的能力,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成为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区间,是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的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城市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国家,发生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更大。我国正处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原来毫不担心的安全保障有时变得极为脆弱,自然环境如此,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同样,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冲击,不得不面对时空范围广、传递速度快、爆发频率高的公共风险。

一、城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现状

公共危机事件从根源上讲都有不同的特性,从本质上讲,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律,建立公共危机应急体系,我们针对的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应急、响应,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防止危机发生以后带来的后果,建立起有效的应急预案,随时做好应急、响应、善后处理的工作,来应对突发事件,把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完善高效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是提高城市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应急预案体系

2006年1月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出台后,各省市先后出台适合本省市的总体预案和分项预案。具体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领导和全社会参与等六大方面的内容。以哈尔滨为例,目前,哈尔滨政府网公布出47项应急预案,其中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11项;二是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26项;三是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7项;四是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3项。哈尔滨市8区10县都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街道和社区也有各自的(应急预案),并与市级《总体预案》联动发挥作用。

(二)避难场所建设

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居民人口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设明显标志。全国各省市结合公共危机管理的实际,制定地方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标准、数量、布局等。以哈尔滨市为例,自2009年开始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首批20处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在全市8个区,累计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可容纳52万人。截至2010年10月,哈尔滨市共设立市、区、街道三级应急避难场所200余处。哈尔滨市已有的应急避难场所都是利用现有公园、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场地改造而成,通过应急水电、厕所、物资供应、医疗卫生、防疫等设施设备,实现应急避险功能。《哈尔滨市防灾疏散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针对地震、洪水、流行疫病等灾害规划各类抗震紧急避难场所831处和各类固定及中心级避震疏散场所64处,并将逐步建立覆盖包括呼兰、阿城在内的全市防灾避难疏散空间体系。按照安全第一、就近布局原则,重点选择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和广场等临近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2011年5月又确定20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2万人以上,灾难发生时群众及救灾物资将在最短时间内送达。

(三)公共危机视频监测系统建设

全国各城市在公共危机视频监测系统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争做到城市的全覆盖。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繁华地段、重点单位、金融系统安装监控摄像机,在治安卡口安装高清智能卡口系统,此项工程实现城市视频网络系统的无缝衔接,数据资料实时传输,视频图像随时调用,预防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同时使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得到及时控制。

二、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的保障措施

第一,组织领导到位。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快速成立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保障应对处置危机的领导力度。二是建立组织网络。城市管理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全面启动,形成协调有序的组织网络。三是启动相应预案。省、市整体应急预案和卫生、环保、供水、工商、物价、水务、商务等相应部门应急预案启动。物价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控,以确保相关商品的价格稳定。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检查力度,严格防止、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交通部门开辟运输绿色通道等措施,保证应急物资运输。商务部门积极组织货源,保证市场有序供应。

篇3

1.更新体育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以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空间中,构建开放、自主和科学的体育课程模式。通过搭建体育平台,将课堂教学、课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除注重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开展多个运动项目的训练课,如"健美操、乒乓球、跳绳"等。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扩大,精简了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场地条件的作用,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最终使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有机结合。

2.认真落实体育课程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

3.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充分考虑师生多元化的需求,激发师生共同参与运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建立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形成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氛围,让体育运动蔚然成风。

4.以建立学生体育团队、兴趣活动小组和体育俱乐部为切入点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运动会、体育节等校内外活动为展示平台,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通过组织校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

篇4

一、组织领导

x、工作体系完善:学校专门成立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亲自分管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形成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校务处安保主任主管校园安全,分管副校长、校务主任、年级组长、各班主任为具体责任人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努力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x、责任分工明确:学校颁布《xxx小学安保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各部门条线、所有工作岗位的安全职责,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职责明确、组织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内各职能部门间已经形成及时沟通、相互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学校梳理各种不同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分别制定安保工作责任书,今年x0月,与全体教职工分别签订不同岗位的《xxx小学安保责任书》;根据市教委有关安全风险勘查的有关要求,加强了校园车辆管理工作,修改了《xxx小学车辆管理制度》,并与全体教职工和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xxx小学车辆管理责任书》。

二、制度建设

(一)建章立制

x、管理制度与安全预案。

我校根据教育形势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梳理学校的各类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目前形成的安全工作制度有学校安保工作实施细则、安全保卫制度、信息与网络管理、办公室及专用教室安全管理、财务安全管理、食堂管理和学校场地管理等七个板块xx项制度和xx项指导性安全预案及重点分类安全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大型集体活动、食物中毒、校园暴力入侵等内容),

x、重视宣传教育。

重点抓好学生教育、安保人员培训、教职工培训和家长教育。

德育处、教导处和校务处在开学初、寒暑假前、国定假前、新生入校时、集体外出活动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德育处、校务处定期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宣传画廊、展板等宣传阵地向全体师生重点介绍交通安全、消防、地震、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及其他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等学习,努力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开展主题活动。今年xx月x日-xx月xx日,德育处、校务处联合开展了主题为“查处火灾隐患,夯实防控基础”的“xx9消防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我校发动全校师生主动参与查找和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巩固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活动成果,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给师生一个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在这期间学校以国旗下讲话、户外电子屏滚动宣传、消防安全宣传横幅、全校性安全疏散演练、消防知识十分钟队会等形式开展了相关安全教育活动。xx月x0日,交警四中队顾奇华警官到校对五(5)中队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xx月初,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行政扩大会议、教职工会议、校园网、资料印发等多种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校各项安全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等内容,如:《上海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关于空气重污染以及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指南华考|zkx68》、《xxx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置预案》学习、空调使用温馨提示等内容的安全宣传,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德育处还以家长学校等为载体,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寒暑假、国定假日期间,我校均以告家长书的方式,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在假期中的安全。

(二)制度执行

x、隐患排查。学校重视安全隐患排查,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校务处落实专人对校园房屋设施设备、大型体育器材、消防器材、技防设备等内容进行普查,每周还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整改,并建立了完备的安全工作档案。对一些专业要求比较高的技防、消防、电力设施设备与专业维护单位签订维护合同,由维护单位定期来校维护或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与维护单位取得联系以期得到迅速解决。今年开学初,按照xxx区安全管理中心的要求,在移动校门上增加了攀折角。

x、门卫管理。梳理门卫管理制度,将《xxx小学安保人员须知》、《xxx小学安保人员岗位职责》、《xxx小学门卫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上墙,期初根据上学期发现的突出性问题及安保关键点,作为补充规定组织全体安保人员学习《xxx小学近期工作注意事项》,明确要求。为做到精细化管理,为每位安保人员制作《xxx小学安保人员管理手册》,内容涉及上级政策、内部管理制度、个人材料、日常工作等四大板块,日常工作板块中有值班安排、考勤记录、教育培训、技防设施操作考核、内部管理制度等五大内容,每月一次进行考核,并在各自的管理手册上予以体现。学校从今年7月开始,安保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统一由上海国信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接手,对学校门房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管理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学校作为用人单位对安保人员高度重视,针对前期安保人员对新的工作模式、福利待遇等思想波动,唐敏校长主动联系上海国信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汤建平、安保公司xxx地区督察员马林江于xx月6日下午到校与全体安保人员进行了思想沟通,解读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面对面了解安保人员遇到的具体问题,做好安保人员的思想工作。

x、活动管理。加强学生活动安全管理,重视安全预案制定,制定了《xxx小学大型集体活动安全预案》,每次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必须首先排查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到人员分工明确,组织管理严密。协助其他部门加强对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会和各种文体比赛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加强学校运动场所对外开放管理。近几年来,我校按照xxx区体育局、xxx区教育局有关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指示精神,积极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做到每天早上、晚上、双休日、国定假和寒暑假向社区开放体育场地,为广大社区居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加强规范化管理,学校分别制定了《xxx小学体育俱乐部会员须知》、《xxx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须知》、《关于学校运动场所对外开放的有关事项》、《xxx小学足球场地外借安保责任书》和《xxx小学足球场地对外开放管理流程》等工作制度,长期以来学校运动场所坚持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特别是在完成学校操场隔离工程和灯光工程,保证每周对外开放x5小时的要求,对外开放工作井然有序,得到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

三、过程管理

抓规范。学校对照上海市地方标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基本要求》, 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日常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制度规范,并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开展工作,以安全管理手册的建立和使用为载体,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水平。

抓重点。学校加强对校园内部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校长室、财务室、广播室、电脑房、档案室、图书馆和各个教室均安装了红外线探头,并在艺体综合楼内、办公楼、和学校出入口安装了分辨率高的闭路监视系统,在财务室、档案室、电脑房等重点部位还安装了防盗门窗,在校长室和门房间安装了与xx0联网的紧急按钮,所有周界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装置都能正常使用,做好了设防、撤防记录。所有技防设备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学校每周检查,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联系修复,检查记录完备。

抓重点时段。学校坚决执行学生上学和放学重点时段共同护导的工作机制。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时,有警察、学校安保人员、学校行政、家长护校志愿者和社区保安共同维护校门通秩序和校华考范文园安全,防止不法人员乘人多秩序较乱而作案,确保了师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学校经过努力,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校门口拥堵的现象。学校按上级有关规定,让学校安保人员对早到学校的学生及时放进校门,班主任提早到校负责早到校学生管理,学生放学采取分时段划等候区域的方法,由任课教师带队到达指定区域,无家长接送的孩子采取及时带回校门口和底楼多功能大厅由党团员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员和学校安保人员统一进行管理的模式,以确保对滞留学校学生的有效看护。

四、取得成效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存在的疏漏与隐患,积极地查缺补漏,不断健全学校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有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使学校的安全文明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呈现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x0x4年x月,学校荣获x0xx-x0xx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和上海市光荣称号。

篇5

一、强化预案管理,完善预案体系

(一)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坚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可操作性强、配套齐全的原则,全面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健全全州应急预案体系。各地区在9月底前完成本地区总体和专项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并全部制作PPT格式的电子预案,建立电子预案库,报州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加大基层和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动预案编制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各地区督促和指导乡镇、社区在年内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统一汇总装订成册。州安监局牵头负责企业预案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应急值守工作,通过各方努力,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各方的完备预案体系。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各地区、各部门根椐工作人员调整和变动情况,做好应急指挥部成员增补和调整工作,制定涵盖乡镇、社区、企业的应急通讯录,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部会议召开和通报制度,完善应急处置事件流程。在5月上旬,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预案编制单位)必须完成应急工作机构建设,设立专门值班室并配备相关物品,公开值班电话,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并上墙公布,确保24小时专人值守。切忌将保安室混同应急值班室,造成应急信息的泄密、管理失误等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工作机构建设情况、值班室设立情况和公开值班电话报州政府应急办备案。

(三)强化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指挥协调机制建设,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层分级健全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完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及动态监控机制,提高跨地区、跨部门突发事件处置水平。

二、强化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做好应急平台保障。利用省上支持建设的覆盖到乡镇的电话会议系统,各地区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新平台。继续推进应急指挥视频交互系统、应急联动管理共享平台、应急预警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等四个应急指挥业务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应急管理指挥、联动、预警在视频图像、语音和数据信息方面的互通对接。

(二)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应急指挥部成员调整工作,完善应急信息平台通讯录体系建设,利用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建立健全应急短信平台,实现州级和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加快应急指挥项目建设。争取应急机动指挥综合通讯车和应急指挥大厅建设,确保两个项目的实施。

(四)建立应急管理QQ联络群。通过建立全州统一的应急管理QQ联络群,进一步加强州、县、乡三级应急管理工作联系,拓宽工作交流渠道。此联络群仅局限于外的工作交流。

三、强化值守和信息报送,提高应急效率

(一)加强日常值守工作。继续完善全州各地区、各部门应急信息报送及值班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在此基础上强化日常值守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应急负责人和信息联络员,做好每周值班安排和节假日值班安排,由专职人员负责24小时值班,确保通信畅通,实现值守工作“纵向到底”。尤其要加强特殊时期应急值守工作。各地区要对所辖乡镇、社区和重点企业日常值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落实专人督促,确保乡镇、社区和重点企业应急值守工作落实到位。

(二)提高信息报送效率。按照全州关于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信息报告责任制,规范信息报送要素,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报送信息快速、真实、准确,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坚决防止突发事件信息迟报、谎报、瞒报、漏报,使突发事件及时、快速、有效处理,提高应对能力。分管应急信息审核的负责同志要严把应急信息关,准确掌握事态进展,明确信息报告要素和有关要求,做到要素完整、重点突出,表达准确、文字精炼。要注意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续报,确保信息的连续性。

(三)加强信息研判能力。加强对值班人员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信息的研判水平,充分挖掘突发事件信息的潜在价值。

四、强化“三预”体系建设,做好预防工作

(一)做好预防体系建设。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和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促进应急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风险隐患防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确保风险隐患处于可控状态,逐步建立健全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

(二)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衍生规律的研究,来提高综合预测和预警水平。同时,加大应急装备建设投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监测预警网络。

(三)完善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宣传车、电视、报纸等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告知灾害预警信息。重点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五、强化应急管理,保障应急体系

(一)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整合各类救援力量,依靠消防、公安、企事业单位、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和社会志愿者,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作用,吸收有关专家和相关救援人员经验,建立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着力抓好应急救援人员训练和必要设备的配备,不断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

(二)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长效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机制,将应急管理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

(三)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特别是要健全救灾救济、防汛抗旱、粮油储备、森林防火、重大抢险、药品器械、子种饲料七大类物资、设备的动态化储备管理,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各地区要逐步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探索建立应急物资紧急配送体系,密切协调配合,建立物资调运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处置反应灵敏、快速有效,保证应急物资调的出、供的上。

(四)突出应急避难场所效用。制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南,各地区依托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相关设施,落实责任单位专门管理,使应急避难场所发挥实效。

六、强化应急宣教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一)加强综合应急演练。年内分别由市牵头完成地震抢险救援应急演练,县牵头完成草原火灾应急演练,冷湖行委牵头完成中航资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抢险应急演练,州卫生局牵头完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州水利局牵头完成抗洪抢险应急演练,州环保局牵头完成环境污染抢险应急演练,州农牧局牵头完成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同时,各地区,各部门根椐各自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篇6

汶川地震是我国近年来最为严重、破坏力最大的自然灾难。对其总结与反思,是对防灾减灾工作最有价值的贡献。从被动经受考验到主动角力灾难,四年来,四川省认真总结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经验做法,充分运用实战演练的成果,不断深化对抗击各类灾难和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协调处置的能力、临灾避险能力、自然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灾害隐患管理能力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这五大能力建设也是其他省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所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灾难发生后,如果没有应急通讯、电力、交通的有力保障,决策指挥就会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和“瘸子”。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建设并进一步规范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仅北川县就建设抗震救灾物资储备库73个。加强电力、通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配备应急供电和通信设备,确保震后快速恢复电力和通信供应,不断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早在2006年,四川省地震局等多部门就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统一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各地依托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等新建、改建了一批避难场所。截至2012年5月,20个受灾市州和39个重灾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大于2000平方米的避难场所,可满足该城市20%以上人口的避险需求,多数学校确定了避险逃生路线和方法,如宜宾市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的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

据统计,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电网171座变电站、2751条线路停运,部分电网损毁殆尽,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区内因灾害停电达405万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06亿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电力公司立足灾区恢复重建和长远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地震当年即编制完成《四川省电力公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时配合省政府编制《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进一步规划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保障灾害多发地区应急的通信需求,四川通信行业把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行业中心工作,率先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累计完成通信恢复重建投资188.8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3%,大力建设宽带、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灾区通信一步跃入现代化。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达到3.35万个,为震前的3倍;新建传输光缆4.28万皮长公里,总数达到10.8万皮长公里,为震前的1.66倍。新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110万线,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1353万户,业务用房18万平米。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

为保障救灾道路畅通,四川省交通部门以加快灾后交通恢复重建为重点,一手抓交通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交通运输加快发展。全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483个,农村公路29028公里,计划投资842.83亿元。

加强部门、队伍、人才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把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作为一项必备环节。应急处置预案,是灾害发生后采取行动的基本依据和指南。历次灾害应急救援的实践证明,各种救援力量特别是专业救援队伍能否快速集结,是影响应急救援成效的关键,也是考验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关键。协同作战是实现有序、快捷、高效救援的坚实基础。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扎实推进防灾减灾部门、队伍、人才建设。

在部门建设上,2009年,四川省减灾委员会成立,四川省减灾中心成立。同年,四川省民政厅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出台。全省21个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市、区)政府均设立政府应急办,省级主要部门大都明确或建立应急管理职能处(室)。

在队伍建设上,四川省先后组建了综合灾害救援队、武警四川应急救援队、高原卫生应急支队、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等。绵阳、攀枝花、凉山等17个市州、56个县区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如自贡市组建了6支共250名队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省卫生厅建立了由242名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总队,省电力公司把应急救援队与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组建了106人的应急救援特种大队。根据拥有的应急队伍资源,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应急队伍资源及其组织方案,完善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为使应急队伍具备一流的救援能力,四川省还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交流。在省级层面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的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探索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使用和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公安消防创新建立了“一处着火、多点调派、多线并进”管理模式。

篇7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和快速处理全区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原则;坚持快速反应、保障重点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省电力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预案。

1.4分级标准

按照全区电网停电范围和事故严重程度,将事件分为I级和II级两个状态等级。

1.4.1电网I级停电事件状态

(1)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严重自然灾害、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全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40%以上的。

(2)因电力供应持续危机,造成全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的。

1.4.2电网II级停电事件状态

(1)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严重自然灾害、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全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40%以下的。

(2)因电力供应持续危机,造成全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50%以下的。

1.5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区应对和处置因电力生产重特大事故、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严重自然灾害、电力供应持续危机等各类事件引起的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构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威胁的大面积停电事件。

(2)本预案适用于规范全区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情况下,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救援、抢险、应急处置、电力供应恢复等工作。

2.组织体系

2.1应急指挥机构

在区应急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全区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对工作。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

指挥部成员:区应急办主任、区发改委主任、区卫生局局长、供电分局局长、公安分局分管副局长。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

主任:区发改委主任、供电分局局长

副主任:区发改委分管副主任、供电分局分管副局长、区应急办副主任

成员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经贸局、区水务局、区电信局、区气象局、供电分局、公安分局、有关乡街。

2.2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2.2.1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有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法律、法规、规定。

(2)接受市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情况,必要时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援助。

(3)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抢险及处置工作,研究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

(4)宣布启动和结束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响应。

(5)负责新闻。

2.2.2应急办公室职责:

(1)监督全区电网运行状态,确定停电事件级别,收集电网停电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落实应急指挥部部署的各项任务,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组织协调各种应急处置力量。

(3)督促各相关单位作好预警准备,监督执行有序供电、限电方案。

(4)在停电事件初期,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停电事件扩大,尽量减少影响范围。

(5)掌握应急处理和供电恢复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6)负责组织、联络有关应急专家介入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处置工作。

2.3应急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职责:

(1)区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应对保障工作,协助区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应对组织工作。

(2)区委宣传部:做好大面积停电事件的信息和社会舆论引导工作。

(3)区发改委:加强与供电分局的沟通联系,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的应急准备;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项日常工作。

(4)区卫生局:负责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医疗救护及保障。

(5)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大面积停电应急抢险所需经费,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工作。

(6)区建设局:负责监督、督促城市供热、燃气供应等单位落实应急自备、备用电源及保安措施;组织协调供热、燃气等单位做好因停电而引发灾害的应急处置;配合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置中的相关抢修保障工作。

(7)区经贸局:协调、组织大面积停电事件中生活必须品的应急供应工作。

(8)区水务局:负责督促区内各水厂建立城市生活、生产供水的双电源供水系统,加强供水保安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市生活、生产供水因停电而引发灾害的应急处置。

(9)区电信局:负责大面积停电事件中通信保障工作。

(10)区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的统一,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11)公安分局:负责大面积停电事件中的社会治安,保障交通秩序,作好消防抢险。

2.4供电分局、基层电力班站所和重要用户职责

2.4.1供电分局职责:

负责全区电网的运行维护、设备监测、调度指挥、抢修服务等;负责电网突发停电事件的灾情统计、分析、判断,积极行动、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影响范围、设备损坏和现场处置等情况;负责全区电网设施抢修、恢复和重建;协调电网、用户之间的电力恢复;负责电力设施应急抢修的物资储备和调配。

2.4.2基层电力班站所职责:

各基层电力班(站、所)是电网事故处理的具体实施者,值班调度员是电网事故处理时运行方式的的指挥员,统一指挥调度供电辖区内的调管设备。

2.4.3区电网范围内110千伏专线用户职责:

负责制定本单位突发停电应急预案,当电网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启应急保安电源;负责本单位事故抢险、应急处置等工作,严格执行全区电网调度指令。

2.5应急指挥部专家组及职责

由应急指挥部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主要职责:分析研判电力灾情及其次生灾害应对,提出应对建议,组织处置突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

3.监测与预警

3.1预警分级

全区电网停电事件状态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从高至低依次

为:I级(红色)预警、II级(橙色)预警、Ⅲ级(黄色)预警、Ⅳ级(蓝色)预警。

3.2预警

3.2.1电力部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预警的通知,应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政府组织预警信息。

3.2.2电力部门通过电网信息监测,或者接收上级发、供电单位相关出力和自然灾害等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有可能出现影响全区电网安全供电的情况,且达到预警级别的,应立即向区应急办提出电网停电预警申请和预警级别,由区政府组织预警信息。

3.2.3全区电网可能发生I级停电事件时,应向社会电网停电I级(红色)预警。

3.2.4当全区电网可能发生II级停电事件时,应向社会电网停电II级(橙色)预警。

3.2.5当全区电网可能发生停电事件,将导致重点地区或重要用户断电,且其停电级别未达到I级或II级停电事件时,应根据停电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向该重点地区或重要用户电网停电Ⅲ级(黄色)或Ⅳ级(蓝色)预警。

3.3预警结束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急指挥部经研究可决定宣布解除预警状态:

(1)电网接线恢复正常方式,电网运行参数保持在稳定限额之内;

(2)事故停电负荷及事故拉、限电负荷基本恢复供电;

(3)无其他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正常电力供应存在重大影响或严重威胁的各类事件。

4.应急响应

4.1响应启动条件和权限

4.1.1上一级应急响应启动时,涉及到全区电网,需应急响应时启动。

4.1.2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响应时,应急响应必须启动。

4.1.3达到停电事件条件时,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4.2事件报告

4.2.1当全区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电力部门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停电影响范围,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停电区域、严重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等,判断是否达到I级或II级停电事件状态,并尽快将停电事件级别、停电范围、停电负荷、发展趋势等有关情况报应急办公室。

4.2.2应急办公室接到大面积停电事件的汇报后,应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停电区域、严重程度等情况,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对发生可能产生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的,应立即通知区委宣传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2.3应急指挥部接到有关报告之后,立即召集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做出决策和部署,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单位按职责分工,立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4当出现停电事件状态,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和供电局应急办公室,就应急救援与处理工作接受指导,视情况请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4.3响应行动

4.3.1应急指挥部应急行动

发生I、II级停电事件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应立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做出决策和部署,并将有关情况向市政府汇报。同时宣布启动预案。

4.3.2电力部门应急行动

(1)发生I、II级停电事件后,电力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事故抢险救灾,修复被损电力设施,尽快恢复电网供电。

(2)在电网恢复过程中,要协调好电网、用户之间的供电恢复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留有一定裕度。在电网恢复过程中,要避免造成新的设备损坏和停电扩大。

(3)要按照先后次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对重点区域、重要负荷的电力供应。对于分区进行的恢复,条件具备时应尽快恢复联网运行。

(4)在电网恢复过程中,各电力用户应严格按照调度计划分时分步恢复用电。

(5)电力供应持续出现严重危机,有可能导致系统性供需失衡和大面积停电时,电力供应部门立即实施特殊时期限电方案,各用电单位应严格按照特殊时期限电方案,落实限电措施。

(6)在紧急情况下,为保证主电网安全稳定和重点区域、重要用户的供电,电力供应部门有权决定采取拉闸限负荷、解列电网、解列发电机组等一切必要手段,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电网运行稳定后将拉闸限电情况快速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4.3.3相关部门应急行动

(1)发生Ⅰ、II级停电事件后,受影响或受波及的各级各部门、各类电力用户要按职责分工立即行动,组织开展社会停电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2)对停电后易造成重大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的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迅速启动保安电源,避免造成更大影响和损失。

(3)大型游乐设施、高层建筑、车站、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各类人员聚集场所的电力用户,停电后应迅速启用应急照明,组织人员有组织、有秩序地集中或疏散,确保所有人员人身安全。

(4)公安部门在发生停电的地区要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社会巡逻防范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要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应急准备工作,及时扑灭大面积停电期间发生的各类火灾;要组织力量,加强停电地区道路交通指挥和疏导,缓解交通堵塞,避免出现交通混乱,保障各项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

(5)经贸、供销、粮食、交通运输等部门要迅速组织有关应急物资的加工、生产、运输和销售,保证居民在停电期间的基本生活资料供给。

(6)停电地区各类电力用户要及时启动相应停电预案,有效防止各种衍生、次生灾害的发生。

4.4应急救援

4.4.1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后,应急指挥部应迅速调动流动发电设备和储备物资,有关成员单位应尽快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排除险情,修复设备;受影响或波及的乡街、部门和电力用户,要按职责分工,立即行动,组织开展社会应急救援工作。

4.4.2对停电后易造成重大影响、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党政机关、军队、铁路、车站、医院、金融、大型游乐设施、体育场馆、高层建筑等重要用户,按照有关要求迅速启动保安电源,避免造成更大影响和损失。对停电后人员聚集场所的重要用户,停电后应迅速启用应急照明,组织人员有序疏散或妥善安置,保证人身安全。

4.4.3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后,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启动社会应急机制,组织开展社会停电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4.4.4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及非电力系统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电力救援队伍应积极参入应急救援与处理,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救援的电力供应。

4.5信息

4.5.1应急指挥部负责收集、采集、整理相关信息,并负责拟定信息方案,组织区内主要新闻媒体,及时做好信息工作。

4.5.2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后,区委宣传部应当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将事件情况通过主要媒体相关信息,引导舆论导向,使公众对停电情况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4.5.3应急状态宣布解除后,要及时向公众通报信息。

4.6应急结束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停电事件应急状态:

(1)电网主干网架基本恢复正常接线方式,电网运行参数保持在稳定限额之内;

(2)停电负荷恢复80%以上,重点区域、重要用户负荷恢复90%以上;

(3)无其他对电网安全稳定存在重大影响或严重威胁的各类事件。

5.后期处置

5.1事件调查

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后,应组成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事件调查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原因、发生过程、恢复情况、所受损失、相关责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责任处理意见。

5.2改进措施

(1)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发生机理,分析发展过程,吸取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2)及时总结大面积停电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大面积停电应急救援、抢险与紧急处置体系。

6.灾后重建

6.1由于破坏性自然灾害或者电力生产重特大事故造成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电力部门应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在灾后迅速组织人员、资金、物资等开展电力设施抢修或重建工作,当重建难度较大时请求上级给予支持。

6.2电力部门应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具体措施,采取技术改造,进一步改善电力设施抗灾能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6.3电力设施受灾重建过程中,规划、国土、建设、市容园林、交通运输等部门应积极给予支持,协助电力部门快速恢复电网。

7.应急保障

7.1指挥保障

7.1.1当发生电网停电事件时,应急指挥部相关领导、人员应立即进入工作岗位,迅速开展电力应急指挥工作。

7.2技术保障

7.2.1结合电网动行特点,建立防止全区大面积停电的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并落实防止全区大面积停电的预防性措施、紧急控制措施和电网恢复措施,完善常态机制,健全应急机制。

7.2.2重要用户应根据突然停电可能带来的影响、损失或危害,制定外部电源突然中断情况下的应急保安措施和救援预案。医院、地铁、金融、新闻媒体、高层建筑、大型游乐设施等重要用户,必须自备保安电源。

7.3资金和物资保障

7.3.1电力及相关部门应投入必要的资金,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交通设备、施工机械设备、保安装置、消防器材、医药用品、电力抢险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流动发电或照明设备等,建立备品备件和抢险抢修器材台账,做好备品备件和抢险抢修器材的储备和动态管理工作,保证救援装备始终处在随时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7.3.2电力部门应与设备制造商和物资供应商确立应急公用协议。同时,与大型物资运输企业签订紧急物资运输协议,确保应急状态时物资、设备的及时供应与运输。

7.4队伍保障

7.4.1电力部门应加强电力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与演练,通过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手段,提高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7.4.2公安、交通运输、通信、卫生、环保等部门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通过应急演练等手段,提高电网停电衍生、次生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8.宣传、培训和演习

8.1宣传

加强重要电力用户应对停电时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的宣传和教育;开展全社会电力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采用各种通俗易懂方式普及停电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和应对办法,提高公众应对停电的能力。

8.2培训

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专业队伍及人员的培训,明确应急责任,掌握应急流程,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8.3演习

每三年协调组织一次应急联合演习,由电力部门提出演练方案,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加强和完善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9.奖励与处罚

9.1全区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奖励与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行责任追究制,奖励和处罚由应急指挥部批准实施。

9.2在应对全区大面积停电事件中,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9.3在应对全区大面积停电事件中,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批评和处罚;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0.附则

10.1预案修订

本预案每三年应进行一次修订完善。因突发事件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10.2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0.3预案编制和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编制和解释。

篇8

【关键词】层次分析;公共场所;应急疏散

公共场所一般是人流高度密集的场所,根据国内外公共场所安全事故统计来看,拥挤踩踏是最主要、也是危险程度较大的危险因素,易造成群死群伤。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好坏对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体育场馆、剧院等,人流疏散集中表现在重要比赛、演出等超大型活动人流疏散上,这些超大型活动不论观众数还是人流密度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分析公共场所内的人流安全疏散问题意义重大。

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有多种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在此以M市体育馆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应急疏散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推断体育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水平,同时也为体育馆在举行体育赛事、大型活动时提供参考。

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

(3)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

(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5)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2. 疏散流线分析

2.1疏散流线矛盾分析。

体育馆的交通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育馆内部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 90%以上,是体育馆的主要人流;二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根据体育馆的规模和级别不同,人流量会有所不同,一般为 50~100 人;三是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等,占总人流量的 1~3%。内部交通凸现的问题为各种人流的处理、紧急疏散人流逃生路线、群岛现象。

体育馆外部主要是解决建筑本身与城市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内部人流(包括车流)和城市其他人流(包括车流)的矛盾。

2.2内部疏散问题分析。

(1)在体育馆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比赛人员和来访参观人员等,他们在数量、使用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使得体育馆的人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拥挤或分赛现象。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出入体育馆的主要是各种工作人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他们的数量较少,因此不会引起交通上的拥堵现象。而在有比赛的情况下,观众流的大量出现使得体育馆的交通会出现突然的拥挤现象。进场的时候,成股的人流分时段涌入,散场的时候,大量人流会同时疏散出场。如果交通组织处理不当,人流不能通畅的进出,就会在进场和出场时都给人压抑、拥挤和烦躁的感觉。

(2)体育馆内部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贵宾设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将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

M市体育馆将底层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符合疏散人流路线的独立性。把观众出入口都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这样疏散方式就是空间立体的,比起各人流都集中在首层二维平面的,增加了疏散的灵活性与可能性。

2.3外部交通疏解分析。

对于体育馆建筑本身与城市交通的矛盾,考虑到在体育赛事时,人流量比较大,需在体育馆设置比较大的疏散广场,作为与城市交通衔接的缓冲地带。 疏散广场还可作为城市休闲广场,公共室外停车场等功能使用,以避免造成土地浪费。M市体育馆的外部较开阔,满通疏散的需求。

3. 应用分析

在对M市体育馆运行情况进行多次现场考察后得知,最近18次演出及比赛,体育馆每次容纳观众约12500人,活动结束后,看台观众从体育馆2层10~15号出入口离场,通过疏散平台进行疏散,疏散时间约为20分钟;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裁判员等通过1层1、2、4、6、8号出入口疏散,疏散时间约为10分钟;贵宾通过1层1号出入口疏散,疏散时间约为5分钟。在考察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体育馆应急疏散能力进行了现场打分,之后将现场打分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出体育馆运行过程中应急疏散能力的结果。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1)对各因素的总权重与评分先相乘再相加,得出体育馆应急疏散能力综合得分为 90.12分,评判结果为优(理想中的最高分为100分)。

(2)M市体育馆应急疏散设施齐全,布局合理,除个别应急照明供电时间和照度欠缺外,基本上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运行期间,各设施、设备运转正常,保障了比赛各项功能的需要。运营单位、体育局、公安、消防、急救、通信等部门准备充分、组织合理,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和公众秩序的井然,使场内场外均无事故发生。

(4)M市体育馆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主要失分项目是应急预案及人员培训,应急救援主要由公安部门负责,运营单位和志愿者对于应急救援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以保证在大型赛事、活动和日常运行过程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可以更好的协助公安部门完成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带来的伤害。

(5)通过运行状况来看,体育馆进行大型比赛时,在体育局、公安、消防、急救、通信等各单位和人员的大力配合下,各应急疏散设施和相关管理都能达到有关标准,体育馆的观众进、退场过程中,在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可能性较低。

4. 结语

随着公共场所的增多,相应安全事故也呈上涨趋势,其应急疏散能力尤其显得重要。加强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能力,是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决策,可为安全设计和运行提供相关依据,对于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铁民,张兴凯,刘功智.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58~472.

[2]马征.公众聚焦场所人员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与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1~6.

篇9

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与国家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相衔接的、适合我省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山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形成合理覆盖全省的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和完善雷电、生态与农业、地质灾害、酸雨、大气成份、土壤墒情、海洋等专业的气象灾害观测网,尽快形成地面、高空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我省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森林草原、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要交通干线等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大力发展先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技术,加强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暴雨洪涝、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和大风、大雾、高温热浪、大雪、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以及风暴潮、沙尘暴、道路交通、森林火险、公共卫生和空气质量等专业气象预报系统,着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的跨部门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雪)、大雾、低温冻害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

(三)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渠道。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在我省的接收落地工作。公共场所管理部门要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电子显示屏,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群体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适用的防灾避险措施。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屏使用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气象部门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农村大喇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渠道,提高为农民群众防灾避险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

二、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了解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制订防洪涝、防风、防雷、防积涝、防雪灾、防台风、防浪、防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建立不同气象灾害种类的防御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确保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建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及播发、部门及社会公众防御指南、社会救助等协调联动机制,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统一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对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强化城市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部位和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加快建立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飞机、火箭等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要加强人工防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炮防雹作业布局,切实做好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雹灾预防。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七)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本部门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太行山、燕山地区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设在当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定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等。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使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山区、社区、矿区、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科学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不断提高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及其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地方和社会等多方面投资,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抓紧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气象防灾减灾项目的建设,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处置、抗灾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篇10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等防震减灾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或者受破坏性地震影响,可能造成严重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强化防震减灾工作措施的地区和城市。

第四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分为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国务院批准。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六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体系,及时研究、组织、协调和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严格履行防震减灾管理职责。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经贸、公安、财政、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国土资源、教育、广播电视、通讯、气象、电力等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和地震工作体制,并建立、健全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防震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八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建立和完善与震情形势相适应的地震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强化短期与临震跟踪监测措施;

(二)编制地震监测台网规划,优化台网布局,提高台网密度,消除地震监测弱区和盲区,提高地震实时监控和速报能力;

(三)建立大中城市地下深井观测网、近海海域地震监测台网,完善卫星定位观测系统,形成立体监测体系;

(四)加强地面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提高地震灾情速报和评估能力,为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五)加强核设施、超限高层建筑、特大型桥梁、大型水库大坝等特定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强震动观测与建(构)筑物健康诊断研究,为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和次生灾害预报预警提供服务;

(六)完善流动式地震监测手段,根据震情形势扩大动态监测范围,加密观测次数,提高地震短期与临震跟踪监测能力;

(七)健全短期与临震震情跟踪会商制度,建立适应本地区特征的地震预测判定指标体系;

(八)建立地震预报风险决策机制;

(九)加强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落实保护措施。

第九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提高依靠社会力量捕捉地震短期与临震宏观异常的能力。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和经费渠道,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省地震和财政等部门负责制定社会地震观测员补助标准。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观察到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出人员进行勘察并在24小时内鉴别落实。

第十一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下列工程性防御措施,提高本地区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一)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审定抗震设防要求;

(二)将位于地震动参数0.05g区内的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提高至0.10g以上;

(三)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并严格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四)在城市规划区域以及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的企业内,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五)在存在地震活动断层的城市规划区域内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并在规划建设时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

(六)对城市和已建成的生命线工程以及大中型企业、存在次生灾害源的企业,进行震害预测,并建立震害预测数据库及其评估系统;

(七)对既有的建(构)筑物进行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并对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性能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构)筑物进行加固、改建或者拆除;

(八)组织开展减震、隔震、抗震等新技术研发推广,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抗震等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性能;

(九)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纳入村镇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建筑地震安全试点,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震性能,保障农民的居住环境安全。

地震、建设等部门应当组织设计并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村民居建筑设计与施工图集,提供抗震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培训建筑工匠,宣传普及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

第十三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地震应急与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

(一)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联动协调机制;

(二)组织、指导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定期开展地震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

(三)完善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建立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及信息传递与处置、灾情速报、基础数据库等辅助决策技术系统;

(四)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并配置卫星通讯、卫星定位、自备电源、信息实时采集与传输设备和越野交通工具等;

(五)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配备救援技术装备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六)在高速铁路、城市轻轨、枢纽变电站、燃气站(线)等生命线工程以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建设工程中,设置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系统;

(七)安排地震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机制;

(八)在地震短期与临震预报的地区,组织落实地震应急储备专项资金、应急救援设备和专用救生用血、医疗器械、药品、饮用水、食品等应急必需品;

(九)组织开展铲车、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调查登记,建立地震应急救援装备数据库与紧急征用机制;

(十)完善地震应急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操场、体育场馆、广场、公园、绿地等场所,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配置避难救生设施,规划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安装指示引导标志。

地震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通道的产权人,应当保持地震避难场所的完好和疏散通道的畅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地震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

第十五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地震、教育、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规范化;

(二)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

(三)继续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

(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五)加强社区、企业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示范社区、示范企业活动;

(六)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村入户活动。

第十六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地震信息报道和地震事件新闻制度与协调机制,及时与报道地震相关信息,正确处置地震谣传、误传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七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规定以及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依法组织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采取防震减灾措施或者有其他、、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