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语文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语文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中学生 课外阅读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中学生如能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将终身受益。

1促进学生的发展

1.1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课堂语文教学,在内容上由于受到教材内容体系的限制显得规范有余而丰富不足,在形式上又常常是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课外阅读将语文学习推向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的,因此最能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最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终身学习的前提。课外语文阅读从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思考都需要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就帮助学生树立了主体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探寻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3开发学生潜能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主要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人的智力潜能可以通过阅读来开发。第一,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占有的信息知识愈多愈广愈专愈深,那么他智力发展的水平相对就愈高。第二,阅读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思索、想像、判断、推理,既要领悟词义、理解语句的含义,又要批判地思考文本的内容观点,还要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大脑里已有的知识、文本中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1.4陶冶学生性情

(1)课外阅读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体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热爱、欣赏和追求等。它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2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2.1拓展课内教学内容

课外阅读文本的开放性为语文课程视野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外阅读在文本的选择上处于优势。选择的主动性、自主性程度是衡量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的重要标准。课外阅读能够给学生以充分选择和个性伸展的空间。同时,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对作品内容进行多元化理解的广阔天地。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现代教育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性作为前提。学生的自主的空间有多大,创造性就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在自主性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才能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才能不断增加,领悟力才能不断增强。

2.2促进课内自主学习

课外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在长期的课外语文阅读中必然会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果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渗透于课堂语文教学中,必定会激活课堂教学,使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课程理念真正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

2.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外阅读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诸多优势。首先,课外阅读能极大拓展和丰富课堂语文教学内容,扩大其课内语文教学的容量。其次,学生将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思索的问题带进课内,激活课内教学。

3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着重加强的方面,促使教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不断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外阅读中也会促进知识积累,提升道德修养。只有教师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与学生展开阅读交流,探讨书中人物命运、语言特点、情节设置,并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

当前新课程改革处于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实施阶段。应该说,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而这种天地在无限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意义;策略

Abstract: to read, it is the basic form of language training and means, is one of the basic Chinese teaching method, it can cultivate language capability, the improvement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briefly research.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Mea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大家都知道:“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朗读素质的优劣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方式日益改革的今天,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话题。

1.加强朗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1.1教学改革的要求

朗读教学往往重视作品本身的魅力,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领悟,突出文本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借助朗读与作者神交,在与作者的心一起跳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用声音创作的欲望。这时学生对作品的朗读,变成极有乐趣、情绪高涨的再创作。学生对作品更有切身的体验,理解感悟也由表层走向更深入,分析鉴赏也变得水到渠成。这时学生共同质疑解惑,分析探讨,课堂教学会变得更为情趣昂然。教师趁此作随机应变地灵活处理、画龙点睛地启发提示,就会使问题越辩越明,使学生思维也得以训练。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与朗读教学强调文本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不同。它更多地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围着教师的设计转。不从学生实际状况、认知规律入手,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回答一个个预先设计的教师认为是重点、难点的问题,在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的背后,对作品本身的整体感悟与体验被支离破碎的分析所肢解。作品本身的美感、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哲理,由于没有学生阅读朗读的积极参与和感知体验而流失。这里,学生的主动性不见了,只有了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与表现欲不见了,只有兴趣的不断丧失。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效率低、见效不明显的情况日见突出。朗读教学正与当前语文教学弊端相反,它紧紧抓住作为教学内容的作品本身,让学生对作品主动进行感知,参与体验,进而根据学生的体验、质疑来组织教学。它更强调作品本身的震撼力、感染力,更注重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感悟、表现。从而为课堂教学取得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铺平道路。这样,朗读教学就成为改革当前语文教学弊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对传统教学精髓的继承

我国传统教学非常强调朗读诵读。我国作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其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优秀传统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从而孕育出了光彩夺目,让中国人为之自豪的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屈原、孔子、孟子、庄子、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从浓郁的中华文化中走出,成为中华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私塾传统的诵读法,其教学方法也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并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杨振宁在谈到小时的诵读时说:“小孩背诗一点都不困难,好的诗词含意深远,像我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对于诗词的感受,每十年都不同。”可见诵读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影响之深了。语文教学要想不断取得成效,传统的教学法必须重视。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重视朗读、诵读,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文化积累薄弱的状况,更迫切需要我们对朗读教学加以关注,得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在呼唤传统优秀教学法的回归,呼唤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2.加强朗读教学的策略

2.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要注意语气。一般来说,写人叙事的文章包括两种语气: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气,另一种是叙述人的语气。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体会他们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读出叙述人的语气,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语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要保证一定的朗读质量。一节课,应保证一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朗诵,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当然无目的地朗读也不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课文内容,什么样的阅读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教师要安排得恰到好处。至于朗读的量就取决于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能力了,只要保证朗读的“质”和“量”,双管齐下,相信朗读一定会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2.2创设朗读的氛围

环境都影响学生。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轻松进入朗读角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播放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时,我首先在网上下载了安塞腰鼓的声音。学生朗读文章之前,要求学生仔细倾听腰鼓的声音,并让他们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擂鼓的场景。听完之后,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出来。就这样,通过震撼人心的鼓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兴趣,到底自己听到的安塞腰鼓声和其他地方的腰鼓声有什么不一样?就这样,学生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开始了《安塞腰鼓》一课的朗读。当学生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时,就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了。

加强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时,首先我对课文内容不作讲解分析,而是自己用动情的语调作示范来朗读课文。朗读时,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褒贬,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同时又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品味本文词语的精妙,语言的警策,句法的变化,以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能从《陶校长的演讲》中感受到陶校长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这四方面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从而陶校长这个教导有方、关爱学生的长者形象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心里。如果单纯地只讲词句,不仅味同嚼蜡,更是一种浪费。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朗读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这样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文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另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开展成语接龙、音乐、诗词欣赏、演讲比赛、改编课本剧等形式各异、风格活泼的朗诵训练,这样既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做好朗读教学的保障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的是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排斥语文的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需要高亢激昂,有时需要低吟慢咏,要有节奏、有起伏。但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在朗读环节上,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甚至是“车轮大战”等,真是你方读罢我登场,但这种热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索:朗读环节看似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在这种表象后面究竟掩盖了什么?学生又学到了什么?说到底这种朗读的实质是缺乏朗读的目的性,纯粹是为读而读。学生在朗读以前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朗读以后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读得心不在焉,没有真正地用心读、用情读,就像“和尚念经”,不断重复地做着“机械运动”。我们认为无论是朗读的哪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目的性应该很明确,应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应该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朗读教学中体现出层次,要因材而读,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有目的地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独到之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应点拨在关键之处,让学生在朗读时有很强的目的性、明确性。

总结

总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传授知识、促进智力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朗读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作者情感,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为杰.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特点及实施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辅导;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20-02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辅助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它更能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所处的社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若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农村小学语文课外辅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不是主渠道,学校不是鸟笼子

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不是惟一产生作用的重要因素。OECD所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参加PISA测验的OECD国家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成绩中,学校教学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平均为36%。在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学校教育行为对于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只有10%甚至更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学校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约为60%。我国教育部“新课程学习质量评价项目组”通过应用模拟PISA测验建立的学生学习质量数据分析系统检测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方面的学习成绩上,学校课堂教学的解释率为40%。

由此看来,多年来人们信奉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所谓教学规律,值得质疑,需要重新阐释“课堂”、“课堂教学”的内涵,重新思考学生发展的途径和学习方式等问题。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接受性教学,主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质是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学习方式,是指反映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方式。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教育!2001年春节期间,同志在看到了浙江金华市一个中学生因不堪学校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压力,残忍地杀害亲身母亲的报道后,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他说:中小学“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多少年来,中小学过于封闭,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封闭的学校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缺乏充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征,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因此,课外辅导的产生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学生单调的课堂学习带来了温暖。

二、课外辅导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诚教授说,在我国大学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实践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这一比例更高。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每年在中国录取的高中学生中,100%都是在普通高中阶段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对不是中国各地普通高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

对学生而言,教育中传递的知识大多属于“公共知识”,惟有学生个人的体验、理解、感悟、思想才是他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质量与结构,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

“个人知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过于依赖教师的教授和书本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实践学习,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方式问题。而课外辅导就像迷雾中的一盏航标灯。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农村小学语文课外辅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和班级的兴趣活动,如组织书法小 组、朗诵小组、讲故事、写作小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欢的小组参加活动。通过朗诵训练,学生背诵了大量的诗篇,记住了许多名句及其出处、作者,了解文学流派;通过演讲训练,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艺术欣赏和表演才能;通过写字训练,能改掉乱写乱画的习惯,练就一手好字;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农村小学语文课外辅导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更促进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课外辅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务必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会生存”,并把这“四个学会”称为“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

获得知识,善于解题,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发展学生合群、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引导他们分享人类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越来越成为这个多元化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

创新时代,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听、说、读、写等都 应 做到创新,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学生时代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敢放开的想、大胆的实践,不怕犯错误。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利用现成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带孩子们去爬山,去小河边观察鱼儿,去田野体验生活,去树林倾听沙沙声。当然,每次活动都要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愉快身心,又增加见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利用兴趣活动,让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且兴趣活动是学生自己喜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相对容易。当然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创造,只要是比以前好的、进步的、都是创新,对这些教师都要鼓励,并且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基础做起,逐渐加大难度,做到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

四、课外辅导陶冶了学生情操,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未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扩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学生们书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都特别需要校园内的文化熏陶。

1.高职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高职语文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正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和谐发展,其中主要的错误认知如下: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关联不大,可以分开发展;只关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认为大学校园内的文化建设起不到契合效果;认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不是重点课程,不需要加以理会。只有完全改变了这些人的错误认知,才可以使语文课程教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真正地关联到一起相互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在某种方面牵引着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内容的课程教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内部语文教学也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它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方面,为促进校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语文教育。

在建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把学生们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性放在第一位,教授固有的教学内容放在其次。高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出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对学生们教授专业技术的教育时,也不可以忽略掉了对学生们进行人文的教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虽然比文科院校的学生稍微弱一点点,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正规的大学生,如果学生们毕业时又学会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那和一般的工人有什么区别?而在高职课堂教学里,专业技能课程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则是结合了众多名篇名著来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自然就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质量,全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素养教育不只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并且还能开发智力,是在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所以,呼吁人文精神和强化素质教育,在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中显得迫在眉睫。

1.改变教学思想,建立人文陶冶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不可以只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还要注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看,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教授考试需要的内容,考卷上会考什么就教授什么,不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内容就不教授。教师改变教授观念需要考虑如何教好学生专业知识,怎么样去让学生学习的更加透彻。学生们改变观念需要在教师教授的课程中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思考问题,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不像原来一样被动的听从教师所给出的结果。

2.把握校园文化阵地,创造良好的高职语文教学情境。

黑板报、校报、广播、校园论坛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外宣传自己的输出地。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建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们课外的业余爱好和特长,用优秀的文化活动占据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积极配合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只可以推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高品质完成,并且可以促进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可以给热爱校园文化的学生们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可以在校园文化的根本上加大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丰富语文教学教授方式,拓展具有人文色彩的新课程内容。

语文是具有社会性的,语文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地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地拓展出一些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内容可以侧重于情感熏陶也可以侧重于健康,还可以侧重于审美情趣的指引。作品自身的丰富内容是由千万个读者赋予的,既然作品都富有着极具内涵的内容,语文教学方面如果要选用唯一的标准答案,那样肯定会造成压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育需要倡导多方面的创意去理解。要学生们自身去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对文学作品作出独特的解读,可以用“突发奇想”来形容对作品的反应,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品作者本身的意图进行比较,为作品的表达内容另作设计,积极地探索,为其创造新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内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课程也是不可以被其他课程取缔的重要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内的语文课程教育不可以进行削减,反而需要学校进行加强,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位,打破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重新创造新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育特点,把语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建造大学校园内得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未来社会创造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和优美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112-114.

[2]胡国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23-24.

篇5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价值与意义

新课改随着全范围的变革在不断的深入进行,教育层面从教师到学生都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掌握其他知识以及培养沟通能力的重要工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变革教学模式,积极引进新型教学方法,成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其运用范围也遍及了医疗、政治以及教育等多个层面。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急需变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价值。

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因年龄特性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不能长时间的关注某一事物,常常容易被一些小动作所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的完成全程的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网络使得小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而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没有较大的吸引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也成功的结合,逐渐成为了一种教育发展的工具。通过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大力的结合,可以全面的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教学工具,老师应认真准备课件来扩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将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其中,通过视觉、听觉来充分的让学生的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注意力保持在整节课上。在课件中,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画人物,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上课“开小差”的现象。

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还处于开发的阶段,对事物的把握仍有一定的困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能够准备的把握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对诗词往往停留中简单的记忆阶段。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与诗词相关的音视频等相关资料。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诗篇,在网络上就可以搜索到儿童动画视频,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视频内容,通过视频中动画人物的演绎,让学生明白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初年级的文字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词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一些生动的Flas,演示文字的来源,并配置象形图片,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认真全面的准备,抓住主要矛盾,提升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开展多媒体情感教学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在多媒体技术帮助下营造有意义的情景或播放一些教育意义较强的视频,对一些基础礼仪进行教学。例如,在《孔融让梨》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并插入一些礼让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充分感受礼让所带来的情感升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诗词朗诵音频,插入一些精美的图片,加强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意境,提升学生对文章和诗词的中心思想理解,增强自身的情感指数。

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

小学生由于接触事物不多,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较为单一。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以外的另一种知识接收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想要获取一种东西的时候,可以有多项途径来获取。而在多媒体技术中运用的Flas则可以让学生冲破平面的文字读写,变换为一种立体直观思维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五官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为学生记忆和理解打开了多扇门,让学生明白问题可以运用多角度共同解释。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教师通过搜索相关的内容,丰富学生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五、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时展的产物,是符合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方法,是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情感以及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多媒体技术的高效运用,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避免生硬照搬教学模板,只顾兴趣而忽略教学本质等问题。多媒体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各种新型的软件技术在开发,教师们应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努力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65-01

对知识进行创新,培养人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好方式是教育,最好场所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履行职责,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进行“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而创新思维就是素质教育之一――创新素质的核心。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考虑问题,看待问题,从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中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解放学生的口、手、脑,学生不再成为名符其实的书呆子,能够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天天抱着书本啃,而是学生能够自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更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去探求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多元化。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才不会因为知识单一而不适应社会,才会更加轻松、更加及时地融入到社会中。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能量不可小看。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一旦其潜能被激发出来,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都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为了能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龟兔赛跑》后,当学生们从《龟兔赛跑》的寓言中获得了不同认识和感受,况且这些认识和感受都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骄傲要失败,能坚持到底就会胜利”的道理时,我并没有象以往那样把这个道理硬灌给学生,让大家抄下来,背下来,而是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把学生看成一个主体,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在这样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不再害怕语文学习,不再害怕语文教师。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我们以往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尊重,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个体经验。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和谐发展,课堂中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原因之一就是师生之间感情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充分发展创新思维。而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破除居高临下的思想桎梏,以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坦诚的面对学生,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拉近师生情感,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还需要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既“听教师的话”、信服教师,还要敢于质疑老师,敢与老师争论,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与不足,让传统教学中的“不平等”课堂变得平等起来。例如:课下同学生谈心、猜谜语、讲笑话、出智力题,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在师生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不仅把你看做老师,更把你当做朋友,有心里话愿意向你倾吐。师生同喜同忧,在课堂上学生就不会因种种顾及而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了。他们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也会积极活跃起来,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适应时展要求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进行,而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够让学生内心深处,意识深处形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模式,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这样的人才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的人才能具有符合时展的新观念,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能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新人。作为教师,我们要趁势而努力教学,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大胆进行创新教学,从人才规模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21世纪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之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传统蒙学;教材;教法;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

一、 传统蒙学教育

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蒙学的记述是《易经》,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即愚,“童蒙”即指刚刚能够入学的少年儿童,儿童求教于我,教育目的就是“蒙以养正”。古代把8—15岁儿童的教育称为“蒙养教育”,称其学校为“蒙馆”,其使用教材为“蒙养书”。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从先秦到明清,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三个阶段,明清蒙学教育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总结的时期。

二、传统蒙学教材教法及特点分析

1.识字写字教材教法

中国古代蒙学一直十分重视识字教育,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籧读书。”传统识字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和韵语知识读物。《三字经》最早是由宋末元初的王应麟所编撰,全文三言,押韵自然,利于记诵。内容上涉及教育思想、礼仪道德、百科知识、经学诗赋、历史知识等。全文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见闻,提升修养。写字教材中,明代李淳进撰的《结体八十四法》,以笔画、间架结构、字形为依据指导学生练习。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中识字、先识后解、识写分开的方法,坚持先易后难的识字步骤,先取象形、指事的纯体字然后再教以合体字,同时兼顾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写字教学强调按照扶手润字、描红、描影、跳格的步骤进行。

2.阅读写作教材教法

王筠说:“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识字,学童开始读各种短小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在陶冶道德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韵律知识,为学习属对奠定基础。在简单诗歌阅读后,学童开始进一步学习一些文选读本如《古文观止》、《日记故事》、《童蒙观鉴》等。传统蒙学作文教学讲究循序渐进,据学童心理和写作规律特点,先利用《对类》书籍进行属对训练,再借助《古法百千》在用字、选句、谋篇等方面进一步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蒙师认为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将阅读教学分为“明”、“熟”两个阶段,“讲、读、背、温”四个环节,其中“读”要求 “熟读精思”,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把书读准、读熟、读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形成语感;在博览的基础上扩大见闻,积累材料,均为写作打下基础。学童作文注重模仿,强调立意,坚持“先放后收”,鼓励学生写作“放胆文”,然后再要求文章构思、用词,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明清蒙学教育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曾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个词,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回顾传统蒙学教育,语文素养早有体现,当今语文课改应对传统蒙学进行“扬弃”,吸收传统蒙学的优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1.增强语文能力

在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上,借鉴传统蒙学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结合”、“识写分开”的识字模式,“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就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综合运用。苏教版教材首创“词串”,综合运用传统的韵文识字、集中识字经验,遵循儿童识字规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新的识字教材模式。【1】此外,传统的“六书”教学法从“音、形、义”的角度分析汉字规律特点,系统识字,利于学生感受汉语魅力,值得借鉴学习。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感”,语感的形成则建立在长期语言文字积累的基础上。借鉴传统蒙学“诵读”经验,将诵读法引入校园中,对语感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左右,根据学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年龄特征,强调“熟读成诵”,掌握语言合成规律,形成语感,最终在头脑中建立“语言仓库”以备之后调用。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的写作从“写话”开始,然后是注重见闻感受的“习作”,再到纪实作文的“写作”。这更要吸取传统蒙学“立意为先、先放后收”的经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同时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2.提升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并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传统蒙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名扬天下的宏大功业,培养了众多神童才子。中国的传统蒙学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并结合时代精神,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强调“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并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校本文化课程,继承发扬优秀区域文化。

3.培养道德习惯

现实生活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专攻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忽视道德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德现象日益增多。我们不禁发问:基本的个人道德都难以保证,何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蒙学虽是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的,但其“蒙以养正”的道德教育宗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食适可,勿过则”,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字经》:“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讲述的就是做人应有的礼仪规范。道德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传统蒙学教材中多录入言行品性规范,供学童传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习惯,塑造人格。

参考文献:

1. 万进.传统蒙学教材经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3(9):42-43

篇8

旧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改仍使我们不少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即在教学中不能或不愿“超越自我”。在此,我想谈谈小语教学中“超越自我”的现实意义。

(一)超越自我,首先要认清形势,明确目的。

超越自我就是在自己的教法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点总书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提出,可见其重要性。这一举措是教育家、教研工作者和教师们从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经验和失误中总结出来的。记得五、六十年代有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走上讲台后闹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的尴尬场面。这就是“填鸭式”、“满糖罐”的教学方法之所见。目前,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改革课程标准,修订思考练习进一步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所以总结经验教训,认清形势,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刻不容缓。

(二)超越自我,还须明白创造力的真正含义。

创造力、创新能力这些词我们耳熟能详,但心不明。我想:要真正“超越自我”,须明白创造力的真正含义。创造力从广义来说是人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具体点说,创造力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方面。作为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包括学生善于、勤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超越自我应体现在如下方面。

(1)学习要“勤”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储备一桶水”。 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停地充电。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须谨防知识过时、断层。曾经我的老师给我们介绍军事武器时,常说飞机、大炮和手枪。如果科技发达的今天,现代战争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武器犹如满天星辰,我们在课堂上仍只会说大炮、手枪这些武器,就显得过时和不合实际了。多媒体教学已进入课堂,试问你会使用吗?环境污染、绿色革命已引起世人的重视,想想环保知识你知多少?国际大事、世界经济等问题都让学生耳濡目染,你又能与学生沟通多少?诸如此类的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老师不是万能,也无需万能。有些知识只要了解无需精,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无论是勤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是学习教坛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极富人文思想的名著对我们都是受益匪浅的。其实借鉴和自我梳理都是一种不断学习的活动过程。总之,只要有教学,就要勤学习。我们随时都要抱着“空杯状态”学习心态,这样才能为超越自我打下基础。

(2)观念要“新”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抄词语解释和段落大意,然后把它背熟。说句真话,当时的我特别不爱上语文课,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我。如今我做语文老师了,我的工作对象比我们小时候见多识广。假如我们再沿用旧的教法,除了误人子弟,还会羁绊自己的工作。有的教师有教改的意识,并无行动或力度不够。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教学中面面俱到,深怕没说到,学生考不好。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跟着“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以“熟能生巧”为藉口,作业重复机械,抄练了一遍又一遍。这种包办代替、机械重复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教材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再“新酒装旧瓶”了。我们必须了解教改新动向,紧跟时代节拍,用多变、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还学生以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放弃“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使学生远离穷追猛打的提问,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能够潜心读书、用心思考,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这种新观念是“超越自我”的必要条件。

(3)方法要“活”

长期以来,低年级的生字课教学枯燥无趣。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对此都有同感。读拼音、认字形结构、书空笔顺、口头组词等步骤成了生字教学的模式。为了考试,许多老师规定学生死记几个词,背一、两个句子,不停地读和写。这一做法,老师累、学生烦,毫无创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实际上低年级生字教学的课堂完全能活起来。在备课时,抓住知识点,少备老师如何教,多备学生怎么学。切忌提研究性语言的问题。

篇9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以此来指导小学诗歌教学就能体现其主要意义。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匮乏,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有待提高。所以,加强小学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它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1.2 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2.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2.1 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2 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3.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篇1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发现只依靠课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指导学生科学阅读,唤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使他们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所以要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学中,笔者总是有意识地把一些知识的获取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比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古诗时,笔者课前会布置学生去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以及课文中涉及的人物百科、地理常识、历史文化等。这样既让学生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自主学习,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学生读书少,文学素养不够深厚的情况,笔者组织了读名著谈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和社会实践。万事开头难,笔者首先确定了“真善美”的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寻找“真善美”的事例和人物,通过广泛阅读后写出读后感。学生兴致很高,自由结组,自主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图书阅读、写心得活动进行了一个多月,期间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教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小组内分共明确:每人负责到图书馆读2本图书,找出相关材料并进行分析,写出感悟,然后小组成员在一起进行交流,再写出心得体会。学生反映:交流中他们利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体会到分享的乐趣。笔者还听说有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社会采访和问卷调查,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两个月后上了阅读成果展示课。展示课上,学生让笔者大开眼界:一场以“真善美”为主题的演讲、辩论会令人赞叹不己,内容充实,事例感人,充分展示了现代小学生的风采,提高了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积淀阅读素养

小学生喜欢开展活动,喜欢在活动中接受新知。因此,笔者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读书心得交流会,促进学生主动阅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笔者推荐系列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小故事大道理》《感恩生活回味一生》《英才是这样造就的》,以及《图说天下》系列丛书等。学生通过阅读后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收获颇丰。学生这样评价:“从书里获得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让我们更爱看书,更了解了东西方文化。老师的这次活动设计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由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体验徜徉在书的海洋中的快乐。”这次阅读活动很成功,得益于有益的图书资源和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自主去搜寻知识,他们记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淀。

利用电子图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各种电子资源随手可得。小学生喜欢新生事物,尤其是对电子读物更是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电子图书资源优势,让学生进行电子阅读。在家庭里,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阅读,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阅读;在外出时,指导学生留意公共场所的电子屏,上边有很多的知识可供学习,尤其是社会常识,那些知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和《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笔者提前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有机会可以游览黄山和人民大会堂,也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黄山奇石的美景和人民大会堂的有关图片信息或者文本资料,把自己喜欢的图片或者视频下载下来,把那些精美的文字摘抄下来,上课时展示给全体同学。学生通过自己搜索、查阅、整理资料,课上展示、讲解,有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综合提高了实践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全面落实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