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认知科学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与认知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具身认知论;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79-04
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实践与教学的框架主要借鉴美国,强调“科学性”。美国的现代心理治疗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的框架里实施。认知、行为、支持和说教等干预趋向支持了西方话语的价值观,主要与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低语境的沟通和实用主义行动有关。[1]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论为我们带来了广阔的视野,使我们反思以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发展中过分追求科学化,重视诊断、理论技术和干预模式等抽象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关怀的弊端,敦促我们更好地发挥具身认知论指导下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文化生态效应。
一、具身认知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embodiment、embodied 或 embodying)成为“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强调抽象符号形式运算,而是突出这样一个事实:认知是情境性的活动,思考人应该首先被视为是行动人。[2]
关于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拉考夫和约翰森特别指出了梅洛・庞蒂和杜威的贡献,另外,胡塞尔、海德格尔、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等人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也都与具身性有关。在心理学范围内,心智的具身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格式塔学说中关于不存在“无意象思维”的观点(它从某个侧面反对思维的离身性)、詹姆斯等人的知觉――运动理论(知觉与身体运动的不可分离性)和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立场――主张从与环境潜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思考知觉的形成和发展。[3]
具身认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进行。其次,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在认知的形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再次,具身认知的另一个含义是:扩展认知的传统概念,不仅把身体,而且把环境的方方面面包含在认知加工中。[4]
概括起来,“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认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发展的和动力学的[5]。
二、具身认知论视野下心理咨询实践的特征
当前,主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科学模式追求功效和精密的设计,其致力于可以测量结果的最佳健康目标。Fuchs 和Schlimme(2009)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不可能遵循线性的目标轨迹,它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也不能简单地归类到应用科学之中,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6]具身认知论可帮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重新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特征。
(一)整体观念的精神病理学
梅洛・庞蒂超越了传统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观念,即把精神作为表征外部世界的内在领域。他描述了一个具身的主体,而非主客体的整合,是一个终极概念。通过身体的调节,个体能持续和外界保持联系,这种具身的相互作用是社会认知的基础。因为关于身体和外部世界的肉体是彼此交缠的,所以,只反思其中一方面只可能会在割裂的方式下发生。从这个框架去看,传统对精神病理学的讨论充其量只反映了其部分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的具身精神病理学观念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和理解病人的现实存在,反对意义和肉体互惠互利或彼此割裂,主张两者应相互联系、和谐一致,它对意义和肉体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割裂或失败的平衡系统很敏感。具身的失调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主要影响了主体的身体或前反射的具身自我感觉,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二是更多与身体意象或外显的身体意识有关,例如躯体变形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或诸如厌食症等饮食失调障碍等。
实践证明,具身的精神病理学应结合现象学和生态学的具身观念,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精神障碍的心理、大脑、机体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心理疾病有一个新的、先进的理解。[6]
(二)身体语言的情感交流
情感因素是心理咨询中评估诊断、咨询理论和技术实施的核心成分。情绪具身观认为, 情绪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情绪,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加工情绪。情绪具身观既体现在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上,也体现在身体对情绪的影响上。[7]情绪具身观的提出,使研究者开始重视身体活动与反应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以往情绪认知理论的突破,也为观察学习、指导学习、共情乃至人际互动的机制注入了“身体”成分,同时也为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8]
情绪、认知和动机共同帮助人们解决重要的适应性挑战。情绪和动机是进化的具身心理学的关键元素。情绪不仅使我们警戒可能的威胁或机会,它们还协调与目标有关的情境,提供行动的能量。情绪、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动力连接点是具身的认知系统,它根植于机体的感官动力系统。因此,从具身的视角来看,社会心理不仅体现为推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处理情绪的能力。
心理障碍者的情绪表现与身体语言密切相关。研究者发现,特殊的步伐能表现出个体的烦躁不安情绪。悲伤和抑郁与减少的步伐速度、手臂摇摆以及垂直的头部运动有关,而且,悲伤和抑郁的步行者表现出身体上部的侧移运动和更多倾倒的姿势。心理治疗中,身体语言与情感交流密切相连。研究发现,通过无需太多意识思想介入的身体运动,例如舞蹈、运动和写作等治疗方法,比通过语言进行的治疗更有利于情感的交流。[9]这些可以促使我们利用身体语言的治疗措施来增强治疗的有效性。
(三)文化――存在取向的心理疗法
根据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心理治疗的重点目标不在于临床设置中实施特殊的治疗技术,而是使心理治疗处于更人文和情境化的背景下。研究表明,心理治疗的方法不应局限于使来访者和他/她的内部世界对话,来访者的心理世界应是文化话语的反映。心理咨询从业者应忠实地适应他们的直觉和解释性的深度分析,致力于与来访者建立工作联盟。例如,一个精神动力学的工作者对自我在防御、协调、动力特征方面的分析可从跨文化和存在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因此,医学和心理学的分析要置于文化分析之中进行重铸;存在应重置于肉体本体之中;存在经验的深度分析应结合社会文化现象的广度分析,这被称为文化―存在取向的心理疗法。[1]
三、具身认知论与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生态效应
现代心理学以“科学语言”为符号进行表达和论述,以“科学知识”为身份进行对话和交流,以“科学理性”为旗帜进行探索和修正,以“科学形象”为标志进行确立和传播。这些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心理学“科学性”的目标,其背后折射出明显的“方法优先”的心理学理念。[10]顺应这样的学科发展理念,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心理咨询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也主要采用笔试测验理论知识的形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身体一直与心理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是被排除在心理之外的一个“不在场”的存在,从而一直没能成为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而进入理论研究者的视野。[11]具身思想强调社会认知活动的具身性、情境性和动力性,提高了心理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生态效度。因此,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可根据具身认知论视野下心理咨询实践的特征与教育的规律,对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知识、同感及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一)根据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进行知识的训练
根据具身认知论,知识是我们的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语言在人类进行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使我们置身于真实的或想象的世界中,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对词汇、语句和语篇等方面经验印痕的研究表明,语言理解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感知、计划和行动所使用的神经系统活动基础之上。语言理解包含着文本中所描述的人、物、情和事件的替代体验。它使我们再入情景并且替代体验(和学习)发生在我们现时情景之外的事件。[12]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我们无需拘泥于过分强调科学和规范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语言理解中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选择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借助于刺激多种感官的多媒体教学媒体,通过案例、寓言、隐喻等多种语言内容形式,在活动中创设具体、形象、生动、能激起身体经验印痕的语境,促进学生在整体性知识方面的获得和体验。
(二)根据具身认知的情境性进行共情的训练
情感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基本动力。具身认知论认为,身体、情境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可以影响并表达情绪,情感也促进了行为与语言的产生。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把共情看成是重要的治愈力量。不同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家对于共情的界定虽不完全一致,但都认同共情是我们进入他人内心世界,分享并体会他人情感的一种心路历程。对共情的解释有镜像神经元系统假说、具象模仿论和知觉符号系统理论等。知觉符号系统理论采用类知觉的心理表征来解释情绪的具身性,既涉及身体和情境,同时也涉及对身体和情境进行类知觉表征的大脑模式特异性系统,不仅解决了身体的局限性问题,而且较好地说明了具身模仿的个体差异性、情境选择性和动态性等问题。[8]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共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身心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对教师榜样的观察学习中习得共情;教师还可利用图片、语言与情境视屏等多种情绪启动,激发学生对各种情绪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咨询的实践课程,让学习者在日常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身体力行,巩固对心理咨询理论的应用,养成共情的品质。
(三)根据具身认知的空间性进行技能的训练
H.德雷福斯和S.德雷福斯(1982)发展了技能获得的五阶段理论。在初学者阶段,任务被细分为与上下文无关的规则;在初学者高级阶段,纳入了情境特征;在胜任阶段,分离的法则被情感卷入替代了,这时,决策力基于风险和假设的责任价值;在熟练阶段,理由充分的反应让位于直觉行为;在专家阶段,审慎的问题解决方法被即时的直觉反应取代。上述技能获得的进程表明:实践过程能产生完美结果,不是因为实践导致完美的规则记忆,而是因为重复的实践使身体获得了规则,规则因此不再重要。[13]
心理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变量不是心理障碍和治疗,而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咨询师与来访者沟通的敏感和弹性能力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根本因素。基于具身认知论,咨询师就如一位熟练的受过训练的即兴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执行一套治疗手册的技师。值得注意的是,掌控人际互动的技能基于身体的技能,改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的技能不是通过技术的学习,而是通过身体的阅览、行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培养觉察力和人际敏感力的实践。在身体的实践中,身体不可避免地处于空间和时间中,身体的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同,物理的空间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中,而唯有在行动中,身体的空间才能存在。
在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咨询基本技能中身体语言的沟通,增强绘画、音乐、舞蹈、沙盘游戏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和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应该把活动和实践作为主要的方法,可以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法、团体游戏、行为训练等方法。另外,可结合微格教学和参观、开展社会活动、见习等形式增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综上所述,具身认知论让我们重新审视具身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特征,重视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生态效应,了解身体在教学时空中所蕴含的意义及动力性,敦促我们构建具身的、文化的、情境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原始的身体想象和活力,提升其学识、共情和人际互动等能力,提升其整体的心理咨询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A. J. Felder, B. D. Robbins. A cultural-existential approach to therapy: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embodi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 Theory & Psychology. 2011, 21((3):355-376.
[2] M.L. Anderson.. Embodied Cognition: A field guide[J].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3(149):91-130.
[3]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12):1306-1327.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589-593.
[5] 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T. Fuchs, J.E. Schlimme. Embodi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009, 22(6):570-575.
[7] 丁峻,张静,陈巍.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497.
[8] 刘亚,王振宏,孔风.情绪具身观:情绪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1(1):50-59.
[9] H. Panhofer, H. Payne, B. Meekums, T. Parke. Dancing, moving and writing in clinical supervision? Employing embodied practices in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J].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2011(38):9-16.
[10] 伍麟.心理学的“科学性”与方法论的文化生态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18-23.
[11] 唐松林,范春香.身体:教学世界蕴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98-102.
篇2
关键词:定向免费医学生 人文素质 教学创新
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把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在人文精神日益凸显的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应是既有医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素质课教学是培养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断创新人文素质课教学,才能培养和提高免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扎实、技能高超、素质全面的合格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1.创新教学理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
关于教学理念的观点有很多,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来看,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两种,
通过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教学理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是以考试为指挥棒,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造成知识结构单一和“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通存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则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当今中国,尽和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根本转变。
2.创新教学过程,实现从单向传授向双边统一的根本转变
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很多,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来看,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单向传授和现代的双边统一两种观点。
单向传授是指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都是书本中的现成知识,没有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双边统一则注重师生的双面交流,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启发学生如何理解、掌握、运用和创新知识,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教学当作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开展学习、认识活动,以获得品德、智力及良好个性等诸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3.创新教学手段,实现从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向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主的根本转变
教学手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类。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表格、挂图、标本、模型等,具有历史悠久、形象直观、概括性强、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和经济实惠等特点。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现代教学手段是以电教设备为主体的各种教学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现代教学手段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多功能化。如电化教学手段具有记录、储存、控制、传输和再现等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进行信息的加工编辑。二是形声性。现代教育手段主要是用图象和声音表现教学内容,可使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声情并茂地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形象生动、逼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先进性。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教学软件可以多次复制,反复使用,长期保存,具有大容量、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等先进性。现代教学手段的上述特点,使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对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对比分析可知,二者既各具特色,又各有所长,但从总体来看,现代教学手段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符合教学规律,更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技能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为培养定向免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应创新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手段,实现从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向以现代教学手段为主的根本转变,既保持和发扬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又要大力推广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使之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是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把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值得指出的是,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本文仅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质课教学的视角,对向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能够引起抛砖引玉的效应。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03-114-137)资助。
参考文献:
[1]曾昭轰,卢晓中,舒邦华,等.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
[2]孙英梅,姚凤海,马丽娟,等.医学学科的人文向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3]陈培刚.关于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年01期.
[4]孙英梅,岩磊,张,等.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J].卫生软科学,2002年04期.
[5]刘震雄,孙盈盈,黄裕新,等.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05期.
[6]李雁.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及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
谭宗梅(1962-),男,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篇3
一、欣赏紧扣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脑,一些新事物或者令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接受和理解新知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也主要是靠其感官直接感知。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并将其与信息技术课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插入文字》这一课,首要的学习主题就是让他们熟悉设计个性化介绍。为了实现这个教学任务,笔者以小学生们特别喜欢和感兴趣的灰太狼为例。首先出示一张灰太狼图片(如图 2 所示),然后提问:同学们,灰太狼大家都非常熟悉,它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们知道 吗? 学 生 们一看到自己喜欢的 灰 太 狼,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一定会回来的!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灰太狼没有说这句话啊,大家想不想把它加进去呢?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灰太狼的一句经典话语插入图片中(如图 3 所示),让整个图片看起来非常饱满。做完之后,让学生们比较图 2 和图 3,并跟着一起大声说出我一定会回来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然,在欣赏环节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不宜设置过多的教学目标,防止一味追求全而突出不了主题。
二、分析运用形象和具体思维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这就要求在分析教学内容时不可以一味强调知识的逻辑性,而要注意在分析知识点时尽量利用学生注重形象性思维这一特点。通过现场展示图片,在第一步欣赏之后,学生们对于已经插入文字的图片一下子喜爱起来,他们直观感受到图片中插入文字与没有插入文字的前后差别,有了更形象、更具体的了解。
笔者趁热打铁,既然灰太狼的口头禅大家都知道,那么我们就让这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文字更好看一点好不好?紧接着进入第二步教学环节,向学生们简要介绍在图片中插入文字的几个渠道、如何插入艺术字,最后让学生牢记并掌握插入艺术字后马上设置环绕方式的要领。通过浅析这一步骤,可以让学生对插入文字有了基本了解,知晓了插入文字的基本知识,为下一步的动手操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运用抓住模仿力强的心理特征
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简单的死记硬背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模仿也是他们的长项,他们对事物的模仿往往从视觉开始,经过大脑感知后,再经过心理运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经过第二步分析之后,学生会对插入文字的原理有了大体认知,纷纷跃跃欲试。这时,笔者及时设置一些教学任务,让学生们进行具体创作,并且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辅导,对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或者集中性问题再进行现场创作示范。
在运用这个环节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笔者会将之前的欣赏和分析环节完成的图片成果交由学生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要掌握好进度,不宜过于追求速度,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任务设置顺序。在任务设计时,还要兼顾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比如,要求学生在 Word 文档中插入我一定会回来的!时,先让学生自己打开艺术字样式,并就自己喜欢的样式进行设置,之后再选择图片的版式。为了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只会在灰太狼图片中插入文字,笔者还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在喜洋洋这个卡通人物中也插入艺术字,做到艺术字与自选图形组合,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评价利用上进心强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完成相应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赞赏、接纳可以巩固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三个教学步骤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任务,这时设置一个评价环节。首先让同桌的两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别就对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点评。由于不同学生的视角和知识储备不同,作品的差异在所难免,这时通过相互间的点评实现了思想上的交流,做到实际操作上取长补短,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友谊。
五、拓展利用可塑性强的特征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学习习惯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并最终成为个体需要的自觉学习行为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但还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可以通过知识的拓展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知识要领。
篇4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DOI]10.13939/ki.zgsc.2017.09.050
近年来民办高校快速发展,2015年年末,民办高校已有456所,在校生587.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408人,本科在校生374.8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212.28万人。首批应用技科技大学试点院校也有101所,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为目标。让大学生到基层,到一线工作,更需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大学生多为“95后”,传统的说教式、讲授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让学生接受,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政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相对于课堂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总是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它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1 应用科技大学实践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1.1 建立实践课程必修学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上好专业思政课程,还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灵活化、实践化,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能力,还了解国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独立品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建立实践课程的必修学分较好解决学生被动实践的问题。民办高校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寒暑假也可以进行“党的十政策宣讲团”“两学一做宣讲团”等实践活动,组织以地域为单位的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爱国主义基地,调研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必修课,保障了实践活动的执行效果。
1.2 任课教师参与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 规范化
目前的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式”虚的形式比较多,强调动员组织,忽略实践过程、对成果汇报也重视不足。实践育人要重视宣传教育、重视组织领导、重视实践制度化,坚持实践育人的老师得不到学校重视、经常出现经费不足、缺少制度保障的困难。高校应该把暑假社会实践上升为思想政治教研室和学院学生处齐抓共管的实践活动,统一制定社会实践规范和制度、实践报告要求、实践项目及地点,使得社会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操作性。
1.3 专注实践过程,评选优秀实践团队,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动的过程之中,并转化为指导个体行动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受到了教育,也学到了真知,增进了与基层广大群众的感情,知道了自身的价值所在。高校要在学生社会实践之后组织优秀团队的评选,表彰先进,鼓励后进,保证社会实践良性持续发展。
2 应用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保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实践育人成为民办高校的新常态。做好实践育人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途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保障。
(1)理念创新。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践育人的根本保障。灌输式的教育转变成体验式、参与式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2)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实践育人的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党的十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和从严治党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也应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3)途径创新。理论和实践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强调实践育人,要全面贯彻实践育人方针,丰富实践育人的途径,实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实践育人活动,把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 应用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探索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在实践育人上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实践育人的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强课内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度。教师应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制定不同的课内实践教学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实践,如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专题式、演讲式、游戏式、情景体验式等教学活动。
(2)积极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受学校校训、校歌的教育,感受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更直接有效。
(3)努力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体系,号召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非常好的载体,在团委的领导下,学生们走进社区,服务低保对象,帮助留守儿童,针对贫困儿童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科技竞赛、第二课堂、专业协会等。这样保证全体大学生都能参与到某一项志愿活动中,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4)鼓励发挥专业特长,践行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又一个突破口,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标志着社会进入“双创”的新时代,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为社会做点贡献,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走出校门,走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从中锻炼和提高能力。
(5)依靠党团组织进行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团学组织作为学生的重要思想教育核心组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基本组织单位,肩负着开好“两会一课”的重任,要在学生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学生中也是一面旗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思想引领带动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党支部一般以专业或者班级建立党支部,党支部在党总支的Я煜驴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如:“学习十,做合格学生党员”征文比赛,参观七三一遗址,“学,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基础知识竞赛等,发挥党员的学生核心作用,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使用,在寝室建立学生党员责任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党的知识的宣传员、学生突发事件的侦察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络员的作用,多方面地依靠学生党员,在学生党员的带领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顺利开展。
(6)更充分利用军训实践机会,培养优良作风。民办高校的军事训练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克服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95后”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过这样严格的军事训练,在开学初就让学生走进军营,体会军人作风,强化爱国意识,增强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好的途径。
总之,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应用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抓住“双创时代”的历史机会,努力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德勤,侯宝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思想政治研究,2016(2):143.
篇5
【摘要】 目的:探讨人胎儿和新生儿小脑皮质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体视学方法对30例6~10月龄胎儿及6例新生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内颗粒层细胞密度、尺寸和分布参数进行观测。结果: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自由程均逐龄增大,体密度、数密度、表面积密度、核体密度则逐龄减小,但足月胎儿和新生儿期相对恒定;内颗粒层细胞的体密度、数密度、表面积密度、平均体积逐龄增大,核体密度和平均自由程均逐龄减小,7~8月期间变化较明显。结论:胎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的迁移、增值和分化在出生前、后基本完成,颗粒层细胞出生后仍持续,小脑皮质的发育在7~8月期间是重要时期。
【关键词】 小脑皮质;发育;体视学;胎儿;婴儿,新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ellar cortex of human fetal and newborn infants. Methods: The parameters of density,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olecular and granular layer cells of cerebellar cortex of 30 human fetuses (6-10 months old )and 6 newborn infants were studied with stereolog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values of mean volumes and mean free path of the molecular layer cells increased while their volume density(Vv), surface density(Sv) and nucleusvolume density(Vvn,c) decreased as the fetal development, but these indexes were stable for mature fetal and newborn infants. The values of the volume densities, numerical densities, surface densities and mean volumes of the granular layer cells increased while their mean free path and nucleusvolume density decreased as the fet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during the 7-8th month. Conclusion: The transfer,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 molecular layer cells were complete before and after the birth; but the transfer,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 granular layer cells continued after birth. The important phase for cerebellar cortex development is the 7-8th month in fetal phase.
[KEY WORDS] Cerebellar cortex; Development; Stereology; Fetus; Infant; Newborn
小脑是较高级的躯体运动调解中枢,有关各种动物小脑皮质的发育方面的报道较多[13],但对于人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发育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应用体视学方法研究更是少见,国外Gudovic B[45]等人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期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和橄榄核神经细胞的发育进行体视学研究。我国钱雪松[6]等应用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对4~8月人胎儿小脑皮质细胞构筑和神经细胞的发育进行了定性研究。但未见有关人胎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发育的体视学(定量)研究。本研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7],即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细胞分析系统软件对人胚胎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发育进行定量分析,从中获得不同月份人胎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的体密度(Vv)、数密度(Nv)、表面积密度(Sv)、核体密度 (Vv n c)、平均自由程( )等参数,探讨其发育规律,为国人胚胎学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体视学参数和添补新内容,为胚胎脑组织移植的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标本制备
取药物引产新鲜胎儿30例及新生儿6例(出生4~13 d,平均7. 5 d),胎龄19~38 W,按每4 W为一胎龄组,每组4~7例。6~10月胎龄为第1~5组,新生儿为第6组。每例随机取小脑组织2小块, 10%甲醛固定后,酒精脱水,石蜡包埋,随机定位方向,连续切片厚4 μm,每隔20片裱片1张,每块组织裱片3张, HE染色后观察。每例标本取1块组织测量其固定前、后大小,计算收缩系数。
1.2 观察与测量
应用Motic公司生产的数码显微镜照相系统观察,放大40、100倍物镜下随机拍下图像,每张切片摄取小脑皮质图像10张。然后应用Motic公司研制的2003 2.0版测量软件系统进行测量。分别以小脑皮质分子层、颗粒层为包容空间,测量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及细胞核的大小和X相内的细胞数。测量前进行图像放大倍数校正。软件系统自动显示其细胞截面长半径、短半径、周长及截面积等。以电子表格格式导出并保存。最后根据相关公式[5]计算各项参数,并进行切片厚度校正。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计算结果显示,分子层细胞体密度、数密度、核体密度随胎龄增加而趋于减小,平均体积和平均自由程均逐龄增大, 其增加或减少在7~8月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0.05。见表1。
颗粒层细胞数密度、体密度、表面积密度和体积均随胎龄增大而增大,核体密度、平均自由程则随胎龄增大而减小, 其中数密度、体积、核体密度3项参数在7 ~8月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
3 讨论
小脑皮质发生不同于中枢神经其他部位,小脑板神经上皮细胞增生并通过中间层迁移到边缘层表面,形成一薄的细胞层称外颗粒层,部分细胞从室管膜层迁移到外颗粒层下方,形成蒲肯野细胞层。20周以后,外颗粒层细胞迅速增生,同时一部分细胞又由表面向内迁移,分别形成分子层的蓝状细胞、星形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我们观察到分子层细胞密度早期增加而晚期细胞密度下降,可能是细胞增殖、迁移与调亡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程相树等[1] 观点一致。分子层细胞数量在出生前、后保持恒定,表明分子层细胞的迁移、增殖及分化约在出生前、后完成,与刘斌[8]的观点一致。
颗粒层细胞密度自8月至出生,其数密度、体积不断增加,出生后仍然有增加的趋势,表明颗粒层细胞的迁移还在继续。程相树等[1]观察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认为小鼠颗粒层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在出生后70 d完成,钱雪松等[6,8] 认为,人胚胎颗粒层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可能持续至出生后6个月~2年,究竟这些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持续多长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颗粒层细胞的数密度变化较复杂, 呈S型生长,先下降后增加,表明胎儿小脑的发育呈现快慢交替、不均速发展。分子层和颗粒层细胞体积和数量均在 7~8月间变化较大,表明7~8月间是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时期,与钱雪松[6] 等观点一致。 分子层和颗粒层细胞核体密度随着小脑的发育而逐步减小,这表明细胞质增大的速度大于细胞核,原因是细胞质内各种细胞器特别是尼氏体的逐步增多,意味着细胞的功能已逐步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程相树,蒋杞英,胡艳秋,等.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J].解剖学杂志,2007,30(5):576581.
2 徐永平, 张涌,郑月茂,等.山羊胚胎小脑皮质的形成和发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8790.
3 邢洪涛,吕永利,张丽颖. 大鼠胚胎小脑的发育学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4):543.
4 Gudovic R, Milutinovic B . Regressional changes in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compared to changes of Purkinje cells during developmnt in humans[J]. Hirnforsch,1996,37(1):6772.
5 Milutinovic B, Gudovic R, Malesevic J. Regressional changes of human erebellar cortex and hypoglossal nucleus during development[J]. Hirnforsch,1992,23(45):357360.
6 雪松,李陈莉,仝宇红,等. 人胚胎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J].解剖学进展,2000,6(3):283285.
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79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1.1 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两大任务,即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从而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以获得正强化,求知欲望被不断激发,逐步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在各种专业课中有所应用,但是在高职通识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还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还是一个创新,同时对于课程的发展也是有建设意义的。
1.2 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这一点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理念,用一项或多项任务作为引领,同时也作为一堂课的主线,贯穿始终。所有的教学目标都需要借助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这里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的。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但任务驱动教学法摒弃了这一旧观念,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任务是由教师主导来设计完成的,并且由教师主导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但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则是由学生为主体来参与完成。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知识、技能的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被动的。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课堂中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主动的态度,他们是信息的主动加工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特色,教师只是作为辅助的引导角色,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和采取适当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课堂中一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以后给予及时的评价或加以验证,这样做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任务解决的印象以外,还能够对任务解决方法的优劣形成进一步认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学生现状
首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必修课,该课程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系统地分析学生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情绪、压力挫折、走上社会等方面会发生的行为规律,培养学生对自我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程度有正确的认知和觉察,从而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步入社会。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受众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课程设计本身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它需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果只是在课堂中空洞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理论知识,那么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者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去运用。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
其次,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不理想。2010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就已跌破10万人。到了2013年,北京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6万7千多人。高考人数连年下降,并且更有一部分考生即使达到录取分数线也会选择放弃报到,直接去国外读书。这样的现状,就使得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在随之不断下降。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仍以北京生源为主,这些学生的素质较差,学习动机较低,也没有近期或远期学业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就更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证了。
2.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观念落后
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是高职必修课,但很多高校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一个学生心理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生今后的成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这门课简单了解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足够重视,觉得这门课就是娱乐、做做心理测验,或者直接认为没什么用,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并不如意。
2.2.2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一般与实践联系不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所涉及的心理学领域众多,如果只是纯粹理论教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不能调动学习兴趣,还会使其学习难度加大,这样就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2.3 教学评价方法有限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大多数采用课业或纸笔答卷的形式。这种考试形式更适合于纯理论课,而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因此仅仅是上交课业或是纸笔答题的方式是不大适用的。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重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的考核形式比较多样,有以团队为单位表演心理剧;答卷也不允许出现选择、填空、判断这样的客观题,而是要求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这样的创新是一个好的开端,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3.1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诱因。在传统的教学观影响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的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系统的、按部就班的讲解实现的,这样就大大剥夺了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同时,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无法获得成就感。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主动探究教师布置的每个任务,精心思考和选择最优化解决方案,教师则是起到引导、帮助、组织和促进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从以前的备书备教案,要转变为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进行讲评,也是学生主体的体现。学生既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荣誉感、自尊心,体验学习、收获的快乐。
3.2 能够切实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观实际上是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一分为二的过程,学生通过传统教育方式的学习,反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更加分离,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不同,它能够通过任务将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对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有效优化了教学效果。
3.3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项实际任务的完成,都不可能仅仅是单一任务的考察,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运用到多项能力,如分析能力、预见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等等。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只有记忆能力得到了锻炼,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话,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所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多地锻炼了自己上述综合能力。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通过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安排和解决任务,锻炼了多方面能力,身心健康成长,这也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北京地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4.1 精心设计课堂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中,任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任务设计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预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考虑到任务的弹性和可开发性,这样才能设计出难易适中、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在讲解处理人际关系一章的时候,与其讲解人际关系的理论,不如设置不同真实场景,让学生去发现适当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大到让学生说明处理人际关系时所采用的策略,小到让学生写下与人言语沟通时所说的话、使用的语气和面部表情,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表演。
4.2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合理指导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所给予的指导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环节。即使有一个优质的任务,如果教师缺乏经验,指导不到位,或者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无从下手去解决,那么课程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还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人际关系”一章内容为例,任务设计完成后是学生解决的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譬如对于进度快的小组,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遇到不同情况,在已经明确怎样与对方沟通的情况下,设想对方可能会产生的不同反应,如果沟通受阻,应进一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缓解局面;对于进度较慢的小组,教师的引导就应针对任务本身,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宜再继续扩展。
4.3 及时反馈评价
虽然主体任务已经完成,但教师应该明确,此时整个教学环节并未完成,反馈与评价仍然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环节才是激励学生的最终环节。此时可以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一个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一个小组最终的分数就以其他组的评价为准。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有所了解,所以应做到控制课堂,包括控制时间和控制学生情绪,并给予每个组适当的评价和必要的奖励。
5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观,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教育,适用于多种课程。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当然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要求较高,对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其次,课堂不易控制。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课堂不易控制。加之,高职学生本身自控力就差,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严重的话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2]汲飞龙,李爱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2,(6).
[3]邱开金,周晓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5).
篇7
关键词 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性;情境性;动力系
中图分类号 B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6-0082-02
0 引言
认识论探究人类知识的起源、基础、真理性和辩护。认知科学是哲学认识论的当代延续和扩张,是当代回答长期未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所做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努力。
在认知科学的经验研究中,人们对认知和智能的观念经历了两次变革,形成了两代认知科学。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革命”。这次革命促成了认知科学的诞生。在随后的发展中,认知科学,特别是它的中心学科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即心智的内部状态视为抽象表征水平的逻辑或计算过程。基于表征的计算范式的认知研究被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
自“认知革命”之后,认知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即从基于计算隐喻和功能主义观念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向基于具身心智观念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转变。观念的转变导致认知研究科学范式的转变。Lakoff和Johnson清楚地描述了这种认知科学范式的转变,分别定义它们为“无身认知科学”(disembodied cognitive)和“具身认知科学”(embodied cognitive)。第一代认知科学伴随Cartesian的方式将大脑皮层抽象推理的功能视作独立于人的身体;第二代认知科学则是以精神和身体、思维和行为、理性和感觉之间紧密的交互作用为特征,其中尤为重视“身体”本身在认知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 第二代认知科学核心内容
第二代认知科学将认知主体视为自然的、生物的、活动于日常环境中的适应性的主体,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认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embodied)、情境的(situated)、发展的(developmental)和动力学的(dynamic)。具身性、情境性、认知发展和动力系统四者构成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观念基础。
1.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观点:心智的具身性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embodied” 和“embodiment”这两个词还没形成统一的译法,如“缘身性、具身化、体验性”等。孟伟在纵观国内外各种观点后,尝试把“embodiment”翻译为“缘身性”,对应的“embodied”就是“缘身的”,李恒威等把“embodiment”翻译成“具身化”,他们认为:“从发生和起源的观点看,心智和认知必然以一个在环境中的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为基础,因此,最初的心智和认知是基于身体和涉及身体的,心智始终是具身的心智,而最初的认知则始终与具身结构和活动图式内在关联。”本文将采用李恒威的译法。
心智的具身性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特征。心智的具身性指:心智有赖于身体生理的、神经的结构和活动形式。如果说“活动”实际上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那么也可把心智理解为深植于人身体结构及身体与世界或环境相互作用之中的活动。
目前,语言、情绪等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具身性日益受到重视。官群根据具身认知观的逻辑考察了词、句、语篇不同信息加工层面的实验研究进展,证实了人们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感知、肌肉运动以及其他的经验印痕被激活,支持了语言理解是运动感觉以及其他相关经验的心理模拟过程。沈秋凤等纵观言语产生过程理论研究的现状,结合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观点和渗透元认知思想的元语言觉知能力,提出了“概念源”原型以及在这个原型驱动下的言语产生过程的理论框架,并能从整体的角度探讨言语产生的过程。丁峻等通过回顾当前具身情绪的认识与研究进展,提出具身情绪的核心理念,使我们开始重视身体在情绪体验过程中的重要性。
然而,兴起于第二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具身认知观缺乏普遍认可的神经生理机制及超越现象的全局性解释理论。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显示,灵长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此,丁俊、陈巍讨论了当前认知科学领域一种对具身认知的全新解释框架――具身模仿论。指出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具身模仿论通过有效地共享他人动作表征、意义与意图,为认知具身化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并重新赋予了“身体”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2 认知的情境性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认知的情境性,即它认为所有的认知其实都是情境认知或曰与情境有关的。认知的情境性是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无身性的批判。第一代认知科学是不讲情境性的,更不可能重视人的认知所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第二代认知科学对认知情境性的重视,实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在第一次认知科学内部关于环境作用的争论。这一争论某种意义上是针对物理符号系统假说这一原则的挑战。
1.3 认知是生成的结果
“生成的”(enactive)是瓦雷拉等人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这部经典著作中引入的一个概念。认知的生成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还可追溯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不仅仅生物的物理机体是符合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而且处于灵长类动物最高点的人类、人们普遍认为的区别于或者高于其他物种的语言、思维、认知甚至于道德等都是进化而来的,进化是一个遵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的序列链,人类的理性和认知也不例外。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发展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从这种角度看,认知必然有一个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历史。
1.4 认知的动力系统取向
动力系统取向(approach)将环境中的有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将认知发展视为复杂动力系统的变化,是诸多分散和局部相互作用涌现的结果。第二代认知科学相对于第一代而言,其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体现在“动力系统”概念的引入上。“认知是动力系统的”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凸显和成熟的新的认识观点之一。认知的动力系统意指认知不是一个孤立发生于并局限于头脑中的事件,而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事件。从最宏观的“身-心理-环境”的关系而言,具身心智的认知活动是与环境相耦合的,动力系统研究这种耦合情况下的认知发展的动力机制。耦合关系是一种元素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决定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因果关系。
“我们说认知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事件,而是包含了脑神经系统在内的复杂的系统事件。”也就是说,认知是认知者与环境的内在的、不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可是,我们如何了解具身认知的实现机制呢?认知的动力系统理论(dyanmic systems theory)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实现的可能性。国内学者丁俊等采用具身动力模型来阐述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认为具身动力的范畴是具体情境和具体身体的结合,是具备撮合样例能力的范畴。儿童早期的情绪激活、具身体验和经验表象的建构,促使儿童感觉皮层、联合皮层的发育,使得儿童形成表象性体验,成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具有源头基础性和终身动力性的影响。
2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如何定位问题
第二代认知科学针对第一代认知科学“将人脑电脑化”的不足而提出的“心-身-世界交互作用”的主张。可以说是对经典认知研究(计算主义、联结主义等)框架的一种发展。目前,有研究者对认知科学的进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刘晓力在研究中指出“涉身哲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的倾向是对西方传统理性观提出修正。”而何静区分了认知观的两种不同进路:一种是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它与传统的表征计算基本假设相容;另一种是激进的具身认知观,它挑战表征计算的基本假设,认为心智的表征计算观是错误的。李恒威等认为“既然不同的认知水平共同形成了人的‘统一姿势’,那么我们就不能在两代认知科学之间做非此即彼(either-or)的取舍,而是应该采取克兰西深入分析的‘即-又’(both-and)的综合方法。因为如果不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家严格地忠于计算思想,那么我们就不会如此深刻地发现:人类的认知方式确实不同于支配了第一代认知科学家思维的冯・诺伊曼(von Neumann)型的序列数字计算机。” 因此,就认知科学研究本身来说,经典认知、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观以及其他可能的认知研究框架,将共同构成一幅认知研究的整体图景。
参考文献
[1]丁峻,陈巍.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2]李其维.“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12).
[3]孟伟.Embodiment概念辨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1).
[4]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2).
[5]官群.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2007(5).
[6]沈秋凤,丁峻,陈巍.“概念源”原型驱动下的言语产生―基于具身认知和元语言觉知的视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丁峻,张静,陈巍.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8]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6).
[9]沈秋凤,丁峻.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J].心智与计算,2009.
篇8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 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 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 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 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 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 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 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 (Frame 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 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着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 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 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 sell, spend, cost, charge, 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 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 bribe, fee, honorarium, taxes, 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 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
(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 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 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 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 (三)认知语义学
篇9
关键词:口译,认知,理解,反应,记忆
口译是“ 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 将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的由一种语言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 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 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流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梅德明,2003: 1- 2)。
过去人们只能用行为主义简单的“刺激—反应(S-R)”机制来揭示口译现象。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认知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科学家竭尽全力揭示人类语言的生成之谜,力求打开人类大脑里的“黑匣子”(the black box, John O. Greene, 1988).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对大脑各区域功能分布的确定向我们清晰地揭示了语言产生的生理依据。这就给认知科学揭示语言产生的认知描写提供了科学的前提。近些年,随着口译学科矩阵的建立和发展,更多的研究体现在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上。这些研究建立在人类认知功能上, 强调口译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认同口译是一个多任务的过程, 各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译员付出努力。
口译研究者希望在人类的认知和经验、联想、语境和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口译的理想认知模式。如下图:
此理想认知模式包括了口译的许多因素,如语音、语义、语境、情感、文化、记忆、反应等。涉及到了语音学、语义学、符号学、认知学多方面的内容,反应出口译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
而对于口译认知机制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口译理解理论的认知论证;2,口译反应论的认知论证;和3,口译中记忆的认知分析。
(一) 口译理解理论的认知论证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在认知科学看来,理解是一种对意义的心智感应能力,因此“理解力”在认知心理学中也称为“perceptivity”(认知能力)。这种见解非常符合口译意义获得的理论特征。口译处在与笔译大不相同的语言环境也是认知环境中,因此口译的理解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一,重关联能力;二,重听觉(及视觉)感应;三,重逻辑推理;四,重整体把握及意义—意象整合;五,重应变、应策能力。
口译理解的前沿感知是听觉。听觉感知接收语音符码,进行解码,进入理解过程。1988年,认知心理学家A.W.Ellis 和A.W.Young通过实验,提出了听觉认知模式。根据该模式,“听”的理解—表达过程也就是“口译”的理解—表达过程,那种将口译中的“听”与“译”机械地分隔开来的论断是不符合口译的认知实际的。
然而,口译员的前沿听觉并不总是“万无一失”。人们在生活中有口误、笔误,当然也免不了“听误”。重要的是,口译员要充分调动自己头脑中由听觉前沿激活的“合理推断”能力。认知心理学家A.Sharkey 和N.E.Sharkey于1992年做了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一能力。(具体实验参见朱滢主编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425页。)口译时的推断常常需要各种联想(就是新知与已知、前言与后语、言外与言内、形式与内容等等的关联能力),联想的依据是经验知识,如果缺乏经验知识,就易于陷入主观臆测。排除主观臆测的最佳依据是口译的话语语境,即形成语境关联。口译中的语境很宽泛,主要分为在场和不在场两种。其中不仅有言语的因素,还有非言语的背景、专业、历史、文化等因素,所以要有对话语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口译的语言环境和认知环境都极具动态性,需随机妥善应变,当机应策,即作出快速的反应。
(二) 口译反应论的认知论证
“反应”历来被视为口译能力、技能、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口译理论中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口译反应时间RT指从听到SL到译出TL的时距。按照联合国译协的翻译标准,职业译者每天工作量为6 至8 页,每分钟5 词或每小时300 词。而同传译员则需对每句话立刻做出反应,速度要求通常为笔译的30 倍,即每分钟150 词或每小时9 000 词。由此可见对口译反应速度的要求之高。
口译属于涉及思维的复杂反应。个人差异,尤其是资质分析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认知科学对intelligence 的研究主要借鉴信息论的发展,认为人的所谓智力就是信息加工、处理和发展的能力(Sternberg,1977; Gardner, 1995); 智能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信息化、自动化的适应力以及创造力(Shell,1990; MIT,pp.409--410)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反应时间的个人差异更为显著。一些人反映比较迅速,另一些人则比较迟缓。生活条件和职业训练可以缩短选择性反应的时间。这为口译的职业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
口译这种复杂反应中还有个选择性问题。在口译中表达式选择越多,RT越长,二者成正比(Gagne和Fleishman作过实验得出过RT与选择项数的关系图)。“选择”与“优化”是永远伴随翻译的审美加工,审美加工不可能不花时间,这样就形成了RT与选择之间的矛盾。“有声思维法”的实验研究显示,翻译问题的解决是有步骤的:多数情况下,受试的学员很难立刻找到最满意的选项,他们会在记忆里搜寻,激活信息网络中某个节点(概念) ,产生临时选择,然后进行比较优化。在对“口语报告”语料分析过程中,有大量数据显示,译者经常处于艰难的认知选择境地,常常不得不通过反复实验,比较不同选择产生的结果,最后决定自己认可的选项。
在同一个人,反应时间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健康情况、情绪状态会使反应速度 发生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心理机制的研究,多应用于口译员的心理调节问题。
(三) 口译中记忆的认知分析
“ 记忆”( memory) 是一个心理学课题。在口译传播行为中, 记忆具有特殊的意义。记忆是关联成果的“成形”(formation ) 与“保持”( retention ) —— 也可以说是“感知—思维—判断”等一系列认知经验的“保持”, 它的言语表现形式就是有意义的重述, 因此记忆与口译关系密切。
根据近半个世纪来的研究, 认知科学家认为记忆有三个系统, 不妨认定人脑中有三种经验信息的贮存机制:
( 1) 感觉贮存( Sensory Store , 简称SS ) 贮存人的感官前沿所获得的感性信息, 但时间非常短暂。这时人脑要进行大量的速选工作, 筛选出值得注意的信息并将它立即转入短时贮存中;
( 2) 短时贮存( Short Term Store, 简称STS) 贮存感觉贮存输入的信息, 贮存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短时记忆有显著的功能特征——操作性;
( 3) 长时贮存( Long Term Store, 简称LTS) 长时记忆的信息贮存量很大, 其功能集中于语义的范畴化编码。
感觉记忆是口译的前提,短时记忆是关键,长时记忆则是口译的基础。
Moser (1978)建立了一个语意流程图信息处理模式来详细解释口译过程, 强调长时记忆的作用, 之后的Miller(1956), Shacter (1987), Baddeley (1990,1991)等都对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做过详细的研究(王欣红, 2004: 61)。DanialGile (1997) 提出多处理模式, 多处理模式又称脑力分配模式, 其主要目的是解释口译中出现的困难和译员长用的对策。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口译研究者提出了改善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策略。现列举一二:( 1) 注重笔录的有效性( 2) 注重词汇记忆的完整性( 3) 把握意群记忆; 或 (1).选择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 (2).进行复述以保持信息 (3)通过组块增加短时记忆的信息量。
(四)、结束语
口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口译进行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 对口译的研究涉及诸多学科, 引入了更多研究方法。。认知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的心智机制,集中“knowing andunderstanding”(Wilson,1999),因此与翻译关系非常密切。认知科学也是一们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本文中所探讨的仅是口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分析, 其目的在于综述近十年认知科学对口译研究的影响,探讨口译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成果。相信认知与口译的结合会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 2 ] 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 3] 阎巩固等人译. 心理学—— 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册).上海: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 4] 孔菊芳.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 广西教学学院学报,2006.4
[ 5 ] 刘瑾玉. 口译过程中记忆的认知分析.[J] 语文学刊,2006.10
[ 6 ] 宋志平,程力. 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J] 东北师大学报, 2006.6
[ 7 ]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 中国翻译, 2005.7
[ 8 ]刘桂英. 口译的记忆心理学基础.[J] 燕山大学学报,2006.2
[ 9 ]颜红, 何广铿. 口译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及原则.[J] 求索,2006.3
[10]樊建华,金志成. 语码转换的文化及心理因素探析[J ]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篇10
在所有学科中,心理语言学跟神经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它们之间既有差异也有相关性。对于神语言学来说,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刺激法、病理检测法和行为测试法等。目前,神经语言学面临的研究问题复杂,包括语言学与神经科学的兼容性以及关于大脑功能基本观点的争论三大问题。动态系统理论为解决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可以使研究者从整体上全面地考察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最简方案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兼容性问题,因为这个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可以采用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的动态模型。未来的神经语言学将呈现以下特征:研究队伍的壮大,调查对象的扩大,研究的语种和语言层面的增多,技术的改进和突破,对一些目前较少或尚未涉及领域的进军。
一、神经语言学的属性
神经科学是一个新的学科,它集合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于一身。它直接探讨了语言与大脑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高等动物与人类有许多一致的脑功能,如感觉、注意力和记忆力。然而,语言是出现于人类社会中的独特现象。因此,神经科学研究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神经语言学旨在探索获取和理解人类语言的神经基础和神经系统,并用它们来检验和验证语言学理论和观点,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建立符合人类神经认知事物特征的语言学理论。
二、我国神经语言学的发展
与国外神经科学悠久的发展历史相比,神经科学研究在我国开始得相对较晚。神经科学通过语言学、心理学、医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神经科学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多学科整合的趋势已经形成;中国研究团队快速成长;随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扩展了视野;中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三、神经语言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
在语言学的分支中,神经语言与心理语言学最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源于后者。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神经科学需要使用具体手段来探索与语言相关的神经机制,而心理语言学家则不必关心脑机制。心理语言学家的目标是探索人类语言习得和理解的心理系统,神经科学家研究神经机制。
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相关性促进了一些学科的出现,如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有悠久的历史,它通过研究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障碍与脑损伤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脑解剖学的基础;研究失语症,即研究脑损伤患者心理障碍与脑损伤部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神经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科学中神经科学的地位非常高,因为认知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发现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语言作为人类大脑的独特功能,使语言神经机制的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四、神经科学中使用的方法
与其他语言学科相比,神经语言学的最大特点是应用了脑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对神经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现在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些方法。
(一)电刺激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脑区功能。例如,Penfield和Roberts曾经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癫痫患者。为了避免触动语言区域,重点关注病人的灰质区域,防止患者手术后失去语言能力,因此Penfield及其同事会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灰质定位。
(二)病理检测法
这种方法使人们能够观察脑损伤和行为障碍,以便间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自1861年以来,人们收集了大量数据来进行失语症的研究,证明大脑左侧特定区域的损伤将导致言语表达和理解的一些功能损失。
(三)行为测试法
木村是第一个使用双耳听觉来说明正常人的脑部在语言处理方面的区别,证明左侧的大脑在语言处理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四)电生理法
电生理方法包括EPR(事件相关电位),脑成像技术包括PET(位置发射断层扫描仪)和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这些技术可以使用特定的实验设备来验证人们大脑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大脑的功能。这些技术现在越来越受欢迎。
五、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目前,神经科学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研究的复杂性;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兼容性;关于大脑功能的基本观点的论证。动态系统理论为消除神经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使研究人员能够全面地观察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极简主义计划理论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语言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为该理论提供了可以使用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的直接动态模型。
为了论证大脑功能,神经科学应充分考虑内脑功能理论的指导意义,确保语言学习的正确道路。
我国神经科学研究缺乏理论研究,只有学者杨亦鸣从历史、性质、目标和方法等方面对神经科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中国神经科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六、神经科学研究前景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神经科学研究不断扩大和深化,取得了不少成就。
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学科,神经语言学家的基本研究目标是探索语言的本质和规律。目前,对于其他语言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人们期待着通过神经语言学理论进行检验。神经语言学给这些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支持。
神经科学家研究的是脑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现代脑科学家在以下几个层面探索人脑的工作原理:全脑神经通路―脑区―神经回路―神经细胞―细胞―分子。在微观层面不断深化的大脑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人们对语言神经系统的认识。因此,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更新是推动神经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例如,根据史蒂芬・皮克(Steven Pinker)的报道,研究人员对KE家族进行了持续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家族几代人中,有一半人有语言障碍。研究表明,这种疾病是由自身免疫中的显性基因或相关基因引起的。在一些书中,该基因被称为“语法基因”。之后,还有一个叫CS的案例,其语言障碍与KE家族的语言障碍非常相似。通过对染色体进行取代实验,研究人员将语言障碍归因于称为FOXP2的特定基因。这个发现是人类关于认知科学基因组计划的第一个结果。如果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发现一些语言规则,就可以回答一些关于语言学的最终问题,如人类语言和人才机制的演化规律。
除了吸收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等相关学科成果推动自我发展,作为整合多学科的新型外部学科,神经语言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便有更大的进步。它主要包括:研发团队的发展;受访者的扩大;调查语言数量不断增加,语言水平不断上升;技术进步和突破。人们还应该研究一些没有人或很少人参与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