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4:3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主持人评论、嘉宾访谈、电视述评三种类型,而谈话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主题鲜明、形式轻松、内容深刻、观点丰富等优势,在社会现象分析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其节目运行机制,据此提高其节目质量。
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
(1)评论观点过于普泛而缺乏深度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最核心的价值便在于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围绕着特定话题展开沟通与交流,由此为目标电视观众提供多样化并且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信息,因此其观点的深刻性、启发性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当前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呈现出的评论观点主要是从普众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认知的角度所展开的,希望能够迎合所有人的认同,最终造成其评论观点是其它观众也都能够想到的,缺乏个性和深度,无法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最终造成这个节目平淡无奇。这是当前诸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2)评论样式过于同质而缺乏特色
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表现出明显的评论样式过于同质化而缺乏特色的问题,也即是大部分节目都是采用主持人与一位或者是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展开的,在一问一答中形成节目内容,很难通过节目形式给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而且仔细品味发现,节目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事先设定的,嘉宾所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准备好的,这虽然保证了整个节目内容的流畅性,但却缺乏自由、活泼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僵化之感。
(3)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媒介产业环境下,任何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必须秉承“定位思想”,在多样化的节目样式之中寻找自身的“市场空隙”,确定自身独特的目标观众与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据此通过一致性的节目内容、节目风格来塑造个性化的节目品牌形象与节目内容价值,由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节目价值,实现“收视率”与“口碑效应”的双重目标。然而分析发现,当前虽然很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进行了系统的节目策划,进行了精确的节目定位活动,然而在选择谈论话题、确定切入点、建构节目内容、设计节目风格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随意化的问题,很难契合预期的节目定位,从而造成节目风格混乱与节目品牌形象不一致的问题。
(4)主持人提问缺乏技巧性的问题比较突出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建构节目内容,而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创作主体,发挥着设定议题、控制谈话走向、激发嘉宾谈话意愿的作用,因此其个人是否拥有高水平的谈话技巧将影响到整个节目质量,甚至决定着谈话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部分主持人缺乏提问技巧,诸如在访谈过程中裸地逼问嘉宾的隐私,从而造成嘉宾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提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访谈内容,造成节目质量低下的情况,甚至也招致嘉宾的反感;主持人不自觉间便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给嘉宾以强大的心理压力与自我防卫意识,尤其是采取尖锐、刻板的提问方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主持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另外,也有部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提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轻重缓急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谈话质量。这是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表现出的另一问题。
二、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1)主持人应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证谈话过程的顺利进行,主持人有必要预先设定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谈话类节目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嘉宾个性化观点与独特性意见的表达,能够为目标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因此,主持人一定要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要将“问题设定”作为一个线索,而不是整个谈话架构,在关键节点来引导嘉宾谈话走向,而不是为其设定具体的谈话议题等等,由此避免出现评论观点过于普众化,评论内容过于僵化的问题。这是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原则。
(2)从整体与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创新活动
正如上文所说,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样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的创新活动。首先,可以从整个节目模式的角度,对节目题头、节目内容与节目尾声三个方面来创新其节目形式,诸如节目题头中对于话题背景的介绍方式以及对于节目经典片段的提炼方式等等;节目内容中对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场外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中间对于事件内容的视频介绍方式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活动;而节目尾声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的节目模式。其次,从节目细节的角度来说,节目组也可以对节目背景音乐、节目现场设计、节目谈话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个性化的特征。
(3)围绕节目定位来确定谈论话题及其切入点
针对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节目的定位特征以及实施定位策略的重要意义,随后严格围绕着节目定位特征来选择合理的谈论话题,诸如军事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军事题材的话题,民生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民生话题,国际事业的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国际性话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各个节目组还应根据节目定位特征,选择合理的谈话切入点,包括谈话的内容、谈话的风格、谈话的舆论引导走向等等,借此进一步展现此档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与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特色。
(4)主持人应加强对提问技巧的应用并提高个人德行素质
篇2
一、电视新闻评论时代的到来
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地震开始,直播已经成为电视报道重大事件的最基本手段,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直播化的趋势下,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充满了冲突,这其中也包括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电视的直播让受众接受到了最快速的信息。此外,网络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使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在这样的媒介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还是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的纪实性报道,在时效上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也容易导致新闻“脸谱化”。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本质,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觉和重视,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才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可以发掘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其共性的地方。但凡获得好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从选题的选择上,都是大众所关心的焦点话题。其次,论据充分、详细,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第三,论证是有科学依据,是严密的。以上三个,仅仅是电视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要是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个性,应该更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焦点访谈”的出现,可以说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在“焦点访谈”出现之后,全国各个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的节目形式,也使新闻评论可以从一般的新闻采访中,独立出来。但是纵观“焦点访谈”这几年的节目发展,即使在“焦点访谈”发展的辉煌时期,节目的重心也大多放在舆论监督的节目形态中,更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评论的色彩只体现在节目结尾处的主持人少许点评,评论的部分相对薄弱,形式也相对单调,我个人觉得,“焦点访谈”更像是新闻专题。近年来,《新闻联播》增加了“本台评论”。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纷纷通过相关新闻的串联编排,加强新闻的背景链接等方式来强化媒体的观点,并逐渐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后,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闻事件、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述评,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观点。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新时代的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加强时效性,突出个性,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报纸的新闻评论,以文字的逻辑思维严密,论证的科学性见长。电视新闻评论,它的优势就在于声像具备,这种视觉上的感官,就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有自己应该突出的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素材可以运用:记者的现场、新闻事件的画面、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越来越多的形式可以加强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并直接参与到新闻现场的直播中,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这一两年,“新闻1+1”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更符合时代特征和百姓需要的新闻评论,也让电视新闻评论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新闻1+1”在发挥深度评论这一优势的同时,用观察员独特的视域,对新闻进行关联度、纵深度开发,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决策、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从“新闻1+1”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在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中,好的新闻评论是可以拉开节目档次的。好的电视新闻评论,应有平民化的视角,深度的观点。我们以“新闻1+1”7月25日播出的《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为例。《“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的新闻由头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王勇平面对新闻媒体的发言。这是一个被无数媒体全程报道的新闻发言,王勇平的言论也被媒体、网友反复讨论。电视评论,又该如何再做自己的个性评论?《“中国高铁:重建信任!”》新闻的开头,就是王勇平的同期声,王勇平说,“我必须是坦诚地回答你们每一个问题,请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这样一段为大家所熟悉的新闻同期声,就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评论由头,应该说,节目提取了整个言论中,最核心的字眼。一下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白岩松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多次反问“你们相信吗?”,对此,白岩松评论说,“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但是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要想真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持人评论观点的提出带着情绪却又充满思考,一下就抓住诉求的重点,顺理成章引发后面的评论。随后节目通过新闻连线,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实时连线的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弥补新闻评论时效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使得事件的最新进展与新闻评论同处一个时间状态,可以加深受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深层次理解正在评论的新闻事件。整个节目之后,是主持人结合新闻事件,对王勇平的新闻发言进行逐句逐句的技术性分析,提出质疑,提出思考。这样的节目评论是非常具体的。你说一句,我质疑一句,提出疑问一句,这样的评论,没有跟风评论如何有力,而是提出质疑,提出思考,既符合当时受众的一个情绪,容易产生“确实如此,应该如此”的共鸣,也能更好地体现电视媒体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人应该引领受众进行更多正确的思考,从而确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力。好的新闻评论,终究还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如何表现,才能让大众认可。毕竟,现在,受众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如何才能立住脚,达到传播的效果,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篇3
一个栏目若想满足观众的全部需求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当今电视频道及栏目根据观众的细分变得日益专业化,使得观众更加难以在一档栏目中获得多种满足。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最能满足的是观众“环境监测”的需求,告知观众最新的信息,最及时的反应环境变化、对热点事件作出准确迅速的评析。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里的概念,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观众在面对一个电视栏目时,总是对自己接受的内容有一个预期、一种期待,这正是收视行为中“期待视野”的表现。观众的这种“期待”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每个观众由于各种前提因素的不同,所具有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对于电视栏目的预期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观众在面对不同节目类型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时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观众更愿意对与自身“期待”最接近,最能满足自身预期的节目给予青睐。
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表现出怎样的期待呢?这得从影响该类型节目的目标观众“期待视野”的因素去考虑。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观众之间是难以具体统计和比较的,但对于具有相同收视习惯或倾向的观众来说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观众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如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干部、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社会经验积累与接受程度、自身素质等方面与一般民众相比较高,对于电视栏目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该类观众群体具有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能力较强等特点。在这样的收视“期待”下要求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不能仅仅对新闻事件做出简单的“告知”层次的报道,更不能设想用一些市井小事来满足观众的需要。他们所应提供给目标观众的将是最新、最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全民关注度的事件,并且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深度应高于此类观众的一般经验性认知。一档电视栏目如果当作一件商品的话,便得在产品本身上对于目标观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体现,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体现,让节目与观众的“身份”能够得以对位。这本身也是观众在接受时的一种“期待”。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面对自己的目标观众时,首先必须使自己具有与目标观众进行对话的水平和“资格”,因为该类型的节目面对的观众是社会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或“自认为如此”的一类群体,他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总会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革新意识。因此,他们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这部分观众总会把通过电视节目接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这便是观众在收视行为发生之前“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节目的内容必须提高文化品味,具有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深度以及足够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才能与目标观众的“期待视野”相适应。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空白结构”
电视观众在面对电视栏目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其目标观众本身具有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及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然而,媒体与观众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参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召唤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对于文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召唤读者的结构框架。召唤结构的实质是文本的语言和形象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空白和模糊点,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填补和连接,从而使模糊补丁的形象在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这一概念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中应存在一定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诠释。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目的便是让人们意识到读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地位。而这些思想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空白”“召唤”受众的想象,增强受众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对于拉近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众传播早已告别了说教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对于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与认知,他们希望在传授过程中能够参与其中,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介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需要“空白”的存在。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面深刻的剖析与点评,客观上要求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评论性节目中如果观点过于鲜明、话语说得太满的话又会使栏目没有“空白”,让观众失去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对于一个事物的评定和判断往往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结论的,轻易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并且此类节目的观众基于自身较强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对于事物往往已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已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观点存在必然的抵制行为。这些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给目标观众提供内容时在“空白”把握上具有了比其他类型栏目更大的难度。“空白”给的太多,评的成分过少,便会出现“重论轻评”的现象,使得栏目失去该有的魅力。如果观点过于鲜明,以致不给观众其他的选择空间,使得内容缺少足够的“空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适。面对这种状况,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要把握好论与评的度。一方面,评是一定要的,并且要占据节目足够大的比重,因为评得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该类型栏目的魅力大小。另一方面,又得让观众看了以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产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的认知与评价。这要求节目评得要足够到位,有权威性,让观众信服,同时观点的阐述不以强加观众为目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有建设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想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节目的魅力,又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体现与满足。
此外,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节目的实用性、客观性、公允性、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电视台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与央视的《焦点访谈》相比,前者的目标观众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背景,观众群较窄,是给社会上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看的,而后者则是要适应广大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的。因此,前者更应具有学术性并追求深度,而后者则更应侧重平民化、大众化。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若想成功,应更加注重对观众的地域性和亲近性需求的满足。总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解决的。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 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罗杰・迪金森,奥尔加・林耐,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篇4
网络新闻评论有如下特点:
广泛参与性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只要身边有联网电脑,关注新闻时事的人就可以登录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电视媒体望尘莫及的。一些网络媒介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开设“BBS论坛”,网友发帖子数量每每数以万计。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社会开辟了新的评论空间,而这种评论空间又因不受时空限制,特别是不受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公众发表言论的绝对选择权限制而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再加上网络电视的出现,弥补了网络原有的声像缺失,网络参与者越发增多。
自由开放性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网民在接受信息和发表言论时理论上的无限自由度;一方面表现在网络评论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开放性,开放是网络评论传播的基础。比如目前一些网络媒体在处理重大和重要以及突发事件时,不仅采取直播形式对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而且还为网民创造参与评论的空间,对事件进行即时评论,这种个性化、多元化、多点对多点的广泛参与,印证了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内容的离散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边缘评论”或“离题评论”的信息量明显增大,其评论的内容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多元化和离散性的评论无疑推动了网络评论的发展。但一些“离题评论”其实已经不是评论,只是借助网络评论平台提供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好恶将随意的内容写在上面。当然这也难免有一些有害的信息混杂其间,形成网络评论噪音。
评论的大容量性网络评论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的显著特征。如今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事件评论,而是随着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网民更加希望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而网络新闻评论通过网民的参与和互动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同时将相关背景资料等内容填充在专题新闻评论中。通过网民的互动,评论在“海量信息”的支撑下逐步向深层次发展。一些网站还在图片、照片,视音频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以补充网络评论“具像化”不足,提高传播效果。
传受人群的相对确定性从网络新闻的角度讲,网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网民是受众,是网络评论的阅读者和接受者。另一层含义是网民是传者,是评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后者更多的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但不管是受者还是传者,网民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必须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其网民身份和发表网络评论。由于这种较强的技术约束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人群也相对固定,也就是说,网络评论的接受人群基本上限制在会使用网络的相对固定的人群中。而这一人群的总体特征就是具有知识化和现代化倾向。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那么,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态势,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怎样应对挑战,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呢?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电视的具像化特征。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其次是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由于电视评论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偏重报道的评论节目,像直播+主持人(嘉宾)类评论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以少数嘉宾参与的言论为主的评论,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再次是人际传播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或者可以称为“准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凤凰”以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华语电视媒体的奇迹,这其中,具有“凤凰”特色的评论节目的构建功不可没。观众不难发现,不论是《锵锵三人行》,还是《有报天天读》,“凤凰”的所有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个性,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很难比拟的一个优势。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关键是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充分发掘个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通过电视与观众谋面,对某一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特别节目,就是邀请知名军事专家紧跟战争动态,通过电视发表评论,结果该节目在同一时期不同电视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见解,来关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晚》、《马斌读报》,都采取了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开设的一档足球评论栏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实没有主持),整个谈话氛围基本上就相当于熟悉的街坊四邻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和评论的内涵还是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朴实自然幽默的评论风格是一种创新,是电视评论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倾向。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与网络电视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积极借鉴网络的优点,在节目的互动设计、调动观众的参与性上加以弥补。比如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形成互动,包括异地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6年的《两会进行时》直播特别节目,就在评论过程中充分运用互动手段,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每次节目播出过程都收到大量短信、电话反馈。除直播手段外,利用电话采访、电话留言、网络留言等间接手段也可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特别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和嫁接,实现电视和网络的互动,促进观众与节目的间接互动。
篇5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手段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解剖,表明电视媒体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新闻评论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有着如下显著特征:
1.浅显性
电视新闻评论不以理论分析见长,它把证论的过程交给画面,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正确与错误的评判标准及过程展示给观众,有些电视评论甚至不作出明确的结论,多通过画面、记者的提问、对话与节目中的人物来直接回答,形象化地解读深层次的思考。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事物做出判断。
2.多符号
电视新闻评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还运用多种表意符号(如音乐、舞蹈、各种象征性的物体等)来传递思想。这种形态使电视评论具有立体感,且能够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3.真实感
电视新闻评论的真实感来源于现场的再现。无论是专栏还是编前编后,它都是依托于对现场新闻事件的记录,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通过对现场的再现,把人物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事件的发展过程,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管观众的理论素质、文化水平如何,都可以根据画面和声音来完成评论的过程。
4.亲和力
传统的评论总喜欢摆出一副讲大道理、教训人的姿态。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不然,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记者、事件当事人,上了镜头,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参与人员很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普通的社会成员,从讲话的措词、语态都注意保持平常人的心态。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新闻评论与观众的距离。电视新闻评论的亲和力还体现在对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上。央视的几档评论专栏——《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弱者的同情,对大众的挚爱。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不足
1.选题范围较窄
电视新闻评论一般针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论,而将一些鲜活的、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排斥在外。加之记者和编辑对政策把握不准,深入生活不足,选取的题材难免范围狭小,片面单一。甚至有些节目所选取的题材根本没有可评论的焦点,只好以述代评,与新闻专题节目雷同。
2.模式单一
《焦点访谈》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样板。各地方台此类节目的形式如出一辙,都是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编前的形式作为铺垫引出事件,记者的采访报道展开事件的来龙去脉,大量运用同期声,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领导,众人的议论穿插其中,最后再以主持人评点的方式结束节目。这使得此类节目单一、刻板,如果再加上评论的空泛、题材的平淡,更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3.新闻性不强
电视新闻评论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闻性,体现在所报道事件的时效性和新鲜性上。在地方台的某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一个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相关的新闻评论才与观众见面,大大削弱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这首先与题材有关。非事件性报道本身的新闻性不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使节目新闻性不强的缺憾一目了然;另外,也与前期采访不能确定的时间因素及后期制作所需的过程有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尤其如此。
4.策划不周全
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尤为重要。从栏目的设定、节目的安排到表现形态、风格特色等进行专门的策划,是保证节目质量和提高水平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在受众定位、栏目样式、栏目宗旨和风格上有明确的指向,再对节目进行具体的策划,包括选题、播出方式和节目构思。
新闻评论节目缺乏策划和组织,会导致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难以形成宣传合力,节目显得零散而单薄。
三、改进措施
1.强化节目的个性
《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等凤凰卫视的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有多种方式: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
2.强化评论的专业化水准
评论涉及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3.强化评论的平民化
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进行评论。电视评论更要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见解,来观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4.强化评论方式的娱乐化
篇6
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互动,实现了媒体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观众接受信息,并且同时反馈信息给媒体,观众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媒体信息传播,表达出个人情感态度,改变了传统媒体时期,信息只是单方向向观众流动的传递方式,这是媒体融合的时代精神,也是未来继续深入发展的趋势。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加入WTO组织后,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发展形式日益突出,传媒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在悄悄改变,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国际媒体积极开发并且占领中国媒体市场,许多国外传媒巨头在中国落地生根,控制掌握电视传播的许多渠道,例如:默多克的星空传媒,该集团掌握了九个中国频道。
其次是国内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分割着电视传媒的市场地位,也分割着电视媒体的广告收益,同时它们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最后,是国内电视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区域城市媒体相继上星,瓜分着全国市场,比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突起,凭借着在娱乐节目上的创新优势成为一线卫视。
在这种竞争市场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困境。
首先,话语垄断权由媒体掌握被打破,观众能够自由参与媒体评论。随着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新的媒体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观众能够自由表达出个人态度,各种言论交汇,异见纷呈,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介主导舆论声音的垄断权。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运行模式达不到时效性的标准,信息有所迟滞。当微博平台出现后,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趋于“零时差”,网民能够第一时间根据微博的转载、跟帖了解事态进程,而电视评论节目要多事件进行评论和报道,需要安排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出现了信息的迟滞性,进而引发自身生存危机。
最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的经营机制造成新闻评论节目地位有所降低,正是因为竞争激烈,媒体商业化步伐逐渐将经营机制转向收视率,一般电视台会迎合观众的口味安排选秀节目、娱乐节目、相亲节目,从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地位逐渐降低。
除此之外,新闻评论节目还缺乏专业的人才,新闻评论节目重点在于评论,在于从睿智、纵观全局的角度上,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有深度的评析,但现如今的评论员评论态度暧昧,总是似是而非。面临这些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塑造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品牌形象,提高评论信息在观众心目中的实际价值,引入品牌的概念,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应对传媒行业竞争的必要措施。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塑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塑造自己的品牌价值,首先要做到的是,提炼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价值,区别于一般的娱乐性节目,表达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风格、形态、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需要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打造专业新闻评论队伍,创造品牌效应。最后,需要在电视节目中建立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符号识别,这一符号是根据受众的反馈所塑造出来的,它将能够根植于受众头脑中,加强观众对于新闻评论节目的印象。
篇7
[关键词]空间研究方法电影文本分析 电影批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2
一、空间研究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在新时期中国电影文本批评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两种途径。然而在上个世纪,人们对于空间的重视和研究,始终滞后于对时间问题的关注。人们对于线性时间过分的信任和依赖,他们相信世界是随着时间发展的伟大生活,一切现存的问题和矛盾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涤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的加剧,人们似乎明白,时间只是自己虚构出来的一颗包治百病的“大力丸”。在对线性时间的怀疑中,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空间的探索。因此,在过去被认为是静止、固定的物质空间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文化演变的平台或容器,甚至动态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的电影,其空间并不单指故事发生的场景(物质空间),以及如何利用场景来讲述故事(叙事空间),它更像是影响和制约着故事发展走向的背后推手(社会文化空间)。因此,对于电影空间的研究,也就由研究“说什么”“如何说”上升到了“为什么这么说”的层面。如影片中的物质空间可分为私人住宅空间(如商品楼、棚户区等)、公共休闲空间(酒吧、百货商店、影院等)、交通空间(立交桥、站台、火车等交通工具)、自然空间(田野、河流等)、非写实性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研究每一类空间在不同影片中呈现方式的特点和其原因,以及它在影片叙事上的作用,就会发现影片是如何隐喻人物心理空间或当代社会文化空间来突出影片的主题表达的。
空间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分析研究。这是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的社会文化空间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不断的相互抵抗、交织和渗透,加之电影创作环境的更加宽松,制作设备的更加精良,以及高科技带给电影的新鲜元素,这些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呈现出更为纷繁多元的形态。分析这些影片中不同的空间体验、认同以及焦虑,或许会发现电影文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一个“耦合”的过程。
二、空间研究方法的理论旅行
关于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空间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1.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
西方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如福柯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意识到“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可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由时间长期演化而成的物质存在,而更可能是一个不同的空间互相缠绕而组成的网络”。列斐伏尔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更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空间性的纬度将会在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传统联姻中注入新的思考和解释模式,这将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历史和空间的共时性及其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然而索亚在他的《第三空间》中所提出的,有别于传统非此即彼二元空间的一个亦此亦彼的多元化第三空间,更是对于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目前中国的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也早已开始了空间转向,文化地理学、空间社会学成为新的方法论。如包亚明、陆杨等人将福柯、列斐伏尔、索亚的空间理论引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性,如其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论丛”、《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等著作,以及汪民安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他们的理论和阐释无疑改变了中国人平面化和静态化的传统空间观念,将其拓展到历史的、文化的层面。
3. 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关于中国电影的空间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电影本体形式和美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周登富的《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包括了对电影场面调度等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多从视听语言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物质空间,属于电影空间的基础研究。另一类是叙事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中关于空间叙事的章节,这类研究多用叙事学的理论来分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对于叙事的影响及作用。这两类属于旧有的传统研究方法。第三类是对于中国电影空间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如戴锦华的《:现代寓言空间》、徐敏《电影中的交通影像》,这些文章大多将影片中的空间呈现与中国的社会文化进程相结合论述。此外,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也涉及到了电影的空间分析,如张一玮的《异质空间与都市意象》,陈晓云的《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旅美学者张英进的《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等著作。这一类新方法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新路径。
三、空间研究方法在电影分析中的几种实践应用途径
1. 空间研究方法与作者研究相结合
将导演所生活的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与其影片空间呈现特点结合分析,来发现某种暗合的关联。如香港导演王家卫,这位敏感的香港文艺青年,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历史状况使得他的影片带有浓厚的无根感。他所有影片的空间几乎都是一种碎片化的呈现,画面总是支离破碎,缺乏统一感和整体感。比如在他的《春光乍泻》里,“空间、场景就被杜可风(影片的摄影师)碎片似的光、阴影、颜色以及影像的颗粒分切开来。于是它们自此失去了应有的完整性,电影中所表现的城市再也无法复原现实中的那些城市。”①
2.空间研究方法与叙事分析相结合
电影中的空间有时并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在很多影片中还被当作重要的叙事元素推动故事的发展。如影片《疯狂的石头》中主要的叙事线索——那块让众多人疯狂的“石头”是在即将拆迁改造的工艺品厂的厕所内发现的。而影片叙事的主导推动力即是现代空间的改造者房地产公司与传统空间的代表者老式的工艺品厂对于土地的“守征之战”。
3. 空间研究方法与原型批评的结合
借用原型批评的研究方法,会发现影片中的一些典型空间呈现已上升为一种意象,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河流,因为流动性,可以作为通向外界空间的一种途径。正因为于此,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母亲通过河流以一种奇特方式的“公
开出走”才具有意义。
4.空间研究方法与符号学电影理论结合
通过一系列的编码解码的过程会发现空间在影片中的隐喻意义。如《图雅的婚事》中,骆驼、轮椅、卡车、宝马等众多的交通工具,亦可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隐喻。
5. 空间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分析影片中物质空间的强烈的文化内涵。如在影片《鸡犬不宁》开头的平行蒙太奇,将乡间小路上的驴车与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的大巴交叉剪辑,并最终让驴车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并为之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豫剧团倒闭做了铺垫。
6.空间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结合
篇8
【论文摘 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转贴于
二、后期编辑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立民,《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J].《华章》,2011(22)
②吴延鹏,《电视新闻的导语》[J].《青年记者》,2011(20)
③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参与式新闻出现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在我国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做好参与式新闻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参与式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篇10
概括起来,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电视评论节目的选题庸俗化,把一些互联网络上的无聊炒作话题当作电视评论话题,在客观上起到了放大低级趣味的作用。
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出名,在互联网络上故做惊人之举,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而电视评论节目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电视台把那些千奇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网络名人邀请到演播厅,让他们当众出丑,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更有甚者,一些电视评论节目为了强化节目的火爆程度,故意把评论员分为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在电视节目中强词夺理。
第二,缺乏基本的辩论规则,电视评论几乎成了耍嘴皮子的游戏。
当前中国新闻评论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活跃在各个新闻媒体的评论员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训练,他们不了解评论的基本规则,既不尊重辩论的对手,同时也不遵守基本的假定,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公众的视线。一些电视评论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允许评论员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得评论话题变得飘忽不定,辩论的主题十分可疑。更有甚者,一些电视评论节目的策划人员为了增加所谓的“卖点”,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使得节目变成了新闻片断的简单堆砌。
第三,在电视评论员的选择方面,过分倚重活跃在报纸或者互联网络上的评论员,从而导致平面媒体评论的问题被放大,电视评论的品质不断恶化。
传统平面媒体评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缺乏对新闻作品背景的全面介绍,评论员热衷于断章取义;缺乏对法律常识的基本关照,满足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口诛笔伐;缺乏对辩论对手的人格尊重,习惯于在字里行间冷嘲热讽;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在辩论中深文周纳;缺乏对辩论主题的有效思考,不断偷换概念愚弄读者。
一些电视评论员在发表观点时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随意地嘲弄司法机关的判决;还有一些电视评论员不懂装懂,利用现场直播的机会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电视评论与传统平面媒体评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电视评论要求评论员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评论必须克服传统平面媒体的弊端,使观点更加理性和丰满,论证更加通俗和简短。
第四,在电视评论节奏把握上,强调对抗而不是对话,注重煽情而不是发掘理性。
许多电视评论节目选择观点截然对立的评论员,在演播厅进行激烈的交锋。部分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为了强化对抗的激烈程度,有意识地忽略评论员观点的相同之处,极力突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甚至采用一些“挑拨离间”的方式,调动评论员的情绪,让他们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电视评论不可能像平面媒体评论那样层层深入,也不可能像撰写论文那样慢慢道来,但电视评论毕竟属于评论性节目,必须具有逻辑性,如果允许评论员把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削弱新闻评论的理性和建设性,那么,电视评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电视评论必须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强调理性而不是情绪发泄。在电视直播现场,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应当牢牢把握评论的主题,不能让评论员信口开河,用一些情绪化的语言甚至是污言秽语来污染观众。
第五,电视评论的样式过于单一,评论内容缺乏逻辑递进关系。
现在,电视评论基本上变成了电视新闻片断加评论员现场解说的模式,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台直接采用字幕的方式,由播音员将事先撰写的书面评论宣读出来。这是一种极端单调乏味的电视评论表现方式。电视评论旨在深化新闻背景,帮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为观众独立思考和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可是,现在许多电视评论节目缺乏逻辑递进关系,电视评论变成了电视台政治立场的表白,新闻片断成了电视评论员脱离新闻主题自娱自乐的开场白。
好的电视评论应当告诉人们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可是,现在许多电视评论既没有告诉人们是什么――缺乏完整的新闻故事;同时又没有告诉人们为什么――在喋喋不休的争吵之中判断的标准被扭曲、新闻的价值被淹没;更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办――电视评论节目结束之后,人们收获的只有情绪而不是启迪,是非曲直仿佛变得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电视评论的话语权。这样的电视评论节目既难以寻求共识,更不能凝聚共识。
- 上一篇:新闻摄影课程
- 下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