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裙房消防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裙房消防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扑救登高面设计存在缺陷问题,就实践中改进和补救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消防设计等问题作探讨。以期待设计过程中完美解决消防扑救登高问题。
关键词:消防 扑救 登高 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就其高层民用建筑扑救登高面的设计来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切实解决好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问题,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实际,就实践中如何改进和补救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消防设计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在火灾中的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一般功能复杂,体量较大,但由于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街景及建筑学的需要,往往在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附建与高层建筑相连的裙房,用作商场、餐厅、营业厅、会议厅等。这无疑满足了城市规划和使用者的要求,但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工作的难度。尤其对高层建筑的裙房,登高面等诸多问题设计时稍有忽视,及易导致一旦高层建筑火灾对人员的抢救,扑灭火灾带来严重的影响。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有的电梯往往由于停电,不能正常使用,即便是设计有消防电梯或者是消防客运合用电梯,但在实际现实中供电多是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达不到双电源供电要求,有的由于施工,敷设电缆等满足不了防火要求,火灾时往往也会导致断电。而多数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或剪刀梯都布置设计在建筑的筒体中部,火灾停电时往往无照明,消防电梯、疏散楼梯不能正常使用,给迎救人员、疏散人员带来困难。二是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着火层扑救,由于人员在火灾时惊慌外逃,顺楼梯或下或上,与消防人员逆向行走。极大的导致人员阻设等因素,给抢救和人员疏散带来混乱。三是火灾时往往是烟气顺其楼梯间、电梯间、竖向的管导井、电缆井等上下漫延,由于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烟气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迷漫疏散楼梯间、电梯间、烟气的毒性导致人员难以疏散。许多高层建筑火灾事例证明,一旦火灾时由于人员的求生欲望,往往会接近建筑的外窗部位以求得新鲜空气和寻求一线得救的希望。在这时唯一补救的措施就是科学的设计一个让消防员能扑救火灾的登高面。国内外,众多的火灾案例证明,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登高消防车在实施救人员和灭火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登高消防车能够靠近高层主体建筑,迅速抢救人员和扑救火灾,设计合理的消防登高立面,确定可靠的登高消防车操作场地,保证在空间有效的操作范围和核实登高车的最小轻弯半径是保证消防人员到达目的地救人、灭火的关键。因此,高层民用建筑登高面的设计是保障火灾时抢救人员生命、逃生和扑灭火灾的重要保证。
二、现有标准和实际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
(一)现有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了1997年、1999年、20xx年几次局部修订,对于及时总结防火设计的实践经验和火灾的经验教训,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害、减少人员伤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扑救、涉及民生至上的内容上得到充分体现。现有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要求,“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该条明确了高层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保证消防车在扑救上能充分发挥作用。规范4.3.1条、4.3.4条、4.3.5条、4.3.6条、4.3.7条要求,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穿越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以上条款,对消防车道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无凝更好地保障了消防车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设计要求。
(二)存在问题。随城市化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土地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给高层民用建筑扑救面设计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裙房的设计问题。在城市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多为追求商业价值,建筑裙房设计多在四层左右,由于裙房作商业用途,每层层高净空多为4-4.5米以上,往往裙房高度超过防火规范5米要求,多数裙房的进深也大于4米。二是幕墙问题。城区内的多数高层建筑,为达到设计美观,协调繁荣城市的效果,许多高层建筑均设计有幕墙,尤其是设计玻璃幕墙且作为消防登高面考虑。三是登高面一侧、直通室外的楼梯 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设计问题。临街高层建筑底层均设计为商铺。当考虑作为登高面时,而多数设计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规避设计布置直通室外疏散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往往将疏散楼梯或出口布置在非登高面的另一侧。四是消防车道的设计问题。城区内的高层建筑为充分利用当街的立面效果和商铺的价值,许多建筑将消防登高扑救面布置在建筑的背街一侧。然而,对环形消防车道和回车场的设计更多的是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能满足消防车辆的使用要求。五是地下车库出入口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叉处的设计问题。城区内多数高屋建筑均设计地下车库,而地下车库的出入道又多为利用高屋建筑的环形消防车道引入地下,在设计时往使得消防车道与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车道连接交叉外出现坡度及倾斜面。许多建筑由于用地的限制,引入车道较短时,在环形消防车道上形成的坡度倾斜面更大,影响或无法满足消防车辆的行驶。六是幕墙下设计室外消火栓等问题。高层建筑临街面往往设计有装饰幕墙,而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及消防水池等也宜临沿街设置。稍有忽视,很容易将室外消火栓等布置在幕墙之下,一旦火灾幕墙坍塌,严重影响消防车吸水、供水等扑救。七是登高消防车场地的设计问题。许多高层建筑对登高消防车辆的操作场地考虑不周,多数仅以环形消防车道宽度来考虑。以此宽度作为登高消防车的场地,将远远不能满足登高消防车的操作空间要求。
三、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观念,以保障民生、保障公共消防安全为发展,以创新思想、合理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登高扑救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以下为作者结合现有的规范、标准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存在问题与读者作共同探讨。
(一)临街登高面外墙设计。建在市区或商业街的高层建筑,当确定其临街一面作为消防扑救登高面时,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临街一侧的道路保障登高消防车的场地需要,但特别要注意,设计时要避免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外墙设置玻璃幕墙。由于幕墙的设置增加了建筑外观美的效果,对装点城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计思路上考虑采用较多,但往往一旦火灾,会给消防扑救带来极为不便的后果。火灾证实,玻璃幕墙在火的作用下会炸裂和塌落,导致消防人员扑救火灾时无法靠近建筑。同时、一旦幕墙下设计有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火灾时由于幕墙的塌落下掉。这些灭火设施将无法使用,也容易导致扑救人员的伤亡。在临街登高面乃至最高顶层还应避免设计霓虹灯之类的大型商业广告和其它影响消防登高扑救的景观设计。登高面一侧还应避免过多的凹凸造型,影响登高消防车登高平台靠近各层门窗、洞口。
(二)登高边长、裙房、疏散楼梯与出口设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我们在进行消防设计时要尽力考虑规范的强制规定。其意义是登高边不应小于1/4周边长度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尤其是一些矩形建筑、多边形平面的建筑应考虑满足一个长边的长度作登高扑救边;其二是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必须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这一规定是确保一旦建筑火灾时能保证人员及时逃生和便利消防登高车扑救的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城区的高层建筑为节约用地,往往将登高面和登高场地的布置多与商业街、步行街等主要街面一侧一同考虑。但是,许多处于繁华的商业区、商业街、步行街的临街面的商场、门面商业价值又使得房开商或设计时规避在这一侧面布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笔者认为,如果设计直通室外的楼梯确有困难,在考虑消防安全 经济价值的综合因素上,每栋建筑最基本的设计要满足有一个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于登高面一侧、且设防火挑檐,同时各层宜设外挑阳台,否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其三,是对裙房高度和进深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登高消防车曲背靠近高层建筑施救的需要。城区内多数高层建筑裙房都为商业使用。设计都在二到三层不等,有的大型商场一层高度即达5米,因此要求裙房高度小于5米,确有不少困难,因而在登高扑救一面的设计时要尽量满足规范要求,在高不超过5米的裙房时,可考虑进深在四米范围内的裙房设计,一旦裙防高度超过5米时,在登高扑救面一侧,可不设计凸出裙房,以达到规范要求。
(三)环形消防车道设计。“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在设计环形消防车道时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消防车道的净宽不应小于4米,同时,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可能地考虑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距离大于5米,以保证消防车的顺利通畅。二是在消防车道上尽量避免设计地下暗沟、化类池、燃气管道、电缆沟等,确有困难时,在结构设计上应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荷载通行。三是消防车由于运载的多为水,在运行时由于贯性作用,车辆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在山地或有坡的消防车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0%。防止车辆打滑。四是设计消防车道时应重点考虑消防车的最小通行转弯半径要求,在城市密集区的建筑往往容易忽视该问题。所谓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园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目前,因内轻系列消防车一般≥7米、中型系列消防车≥9米、重型系列消防车≥12米。因此,要根据城市消防装备的不同情况设计环形消防车道,最小轻弯半径不应低于上述标准,高层建筑扑救登高车道应按重型消防车转弯半径考虑。五是当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遇有尽头路,应考虑设计回车场,一般为1.5米×15米,大型消防车回车场不宜小于18×18米。六是由于城市用地的紧缺,许多高层建筑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需求,均设计了地下停车库,而地下停车库出入口的车道往往也借助于高层建筑的环形消防车道而出入。因此,在设计地下车库出入车道与地面环形消防车道接壤处必须考虑保证4米宽的消防车道平整性,即地下车库出入车道的降坡起点不应设在环形消防车道上,保证消防车行驶的4米有效宽度路面不倾斜和平整。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一、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一)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二)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二、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3.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三、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一)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
(二)电气的问题
1.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2.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3.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三)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1.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1.2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2.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2.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2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2.3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3.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3.1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
3.2电气的问题
3.2.1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3.2.2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3.2.3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3.3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科]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不规则火灾扑救面;性能化设计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截止2009年底,除港澳台地区外,我国现有百米以下的高层建筑共212757幢,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共1699幢。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和立面造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突破原有中规中矩的传统建筑模式,向灵活性和先进性发展,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益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越来越多的建筑呈现出不规则的建筑形状,以求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种建筑往往在火灾扑救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不规则的建筑形态使消防车难以近距离登高扑救,其次是由于不规则其扑救面长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下面就某四星级酒店为例对火灾扑救面性能化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1 火灾扑救面的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即供消防车举高作业的火灾扑救面。无论是建筑物底部留一长边或是四分之一周边长度,其目的使登高消防车能展开工作。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要迅速靠近起火建筑,消防人员要尽快达到着火层,一般是通过直通室外楼梯间或出入口进入起火层,开展对该层及其上下层的扑救作业。登高消防车功能试验证明,高度在5m,进深在4m的附属建筑,不会影响扑救作业。
2 工程概况
该酒店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基地用地8734.0m2,总建筑面积为51433m2,建筑物高度为86.94m,地上24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1至5层及裙房为餐饮、娱乐等功能场所,地上6至26层为客房,地下1至2层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属一类高层建筑。酒店定位为四星级酒店。建筑内设计有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该建筑的平面布置如图四,即在其东西两个长边布置了高度为18.68、进深分别为14.15和27.8的裙房,原火灾扑救面设计在其南北两个短边,而且是不连贯的,火灾扑救面不满足现行国家规范中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要求,所以采用了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力求建设设计和使用功能和谐统一。
3 该建筑采取的消防设计方案
宾馆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些人员中,多数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内的环境、安全疏散设施不熟悉,发生火灾时,由于烟雾迷漫,心情紧张,极易迷失方向,拥赛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好施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往往造成重大伤亡。所以疏散和扑救特重要。
该楼南面道路原设计未能达到消防扑救要求,为此拆除了有碍消防扑救的景观、绿化等,同时加固了消防车道和路面,拓宽了消防车道,并于主楼东面增加了通往城市主干道的消防出入口,以使消防车畅通无阻。
为保证火灾时的消防扑救,结合本建筑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主楼南侧:距轴BE、BF轴间的走廊处,B7、B8轴的房间内,已经设有便于消防扑救的开启窗扇,火灾发生时能够进出楼内公共走道。根据消防云梯车落地点及云梯75度仰角,通过模拟,云梯车可以攀登至主楼6层以上。具体见图1。
主楼西侧:经现场勘查为主楼长边,根据消防云梯车的落地点及其高度与75度仰角,通过计算模拟,消防云梯可以顺利攀登至15层以上。通过加固消防车落地点、拓宽道路及拆除障碍物,以使达到15层以上扑救要求。具体见附图2.
主楼北侧:BE轴至BE/1轴六层以上逐层外墙增加可开启的窗户,窗户大小为:1.2×1.6米,向内开启扇,并于窗台处设置踏台,以便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通过消防云梯车登入,进入公共区域和其他房间,或方便室内人员呼救。具体见附图3
综上所述,该建筑可从三处展开登高扑救:南、北两侧均可通达六层及以上各层,西侧可以到达十五层及以上楼层,加上其内部设置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警报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扑灭初起火灾,并且经全球性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洲际酒店管理公司)日后消防日常工作的细致管理,让整个建筑物始终处于安全、放心、健康的运行状态之中。具体见附图4。
4 消防演练情况
假定火灾是发生在被裙房包裹面积最大云梯车最难靠近的6层发生火灾,由单位保安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并迅速组织客人疏散,实施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消防中队接到火警后于5分钟之内赶到火灾现场实施扑救,迅速成立火灾现场指挥部,指挥消防车和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发现有被困人员后,在大楼备北侧,53m登高平台车顺利升至6楼窗口营救被困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在大楼的南侧,32m登高车顺利升至裙房上部,营救疏散到裙房屋面的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带,最后由消防中队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深入大楼内部,对客房进行仔细搜查,搜救受伤、昏迷的群众,也可利用救援绳、缓降器、软梯、气垫等救生器材装备救人,保护受灾单位的人员生命安全。
5 结论
通过对该酒店的火灾扑救面进行现场演练,有效地解决了该建筑存在的消防设计问题。在其他类似建筑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有着指导作用。高层建筑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同时存在于高层建筑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这就更需要做好建筑设计工作。不仅把高层建筑打造成城市标志的艺术品,更要搞好高层建筑结构和安全的问题,完善高层建筑的设计。
1 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 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1.2 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2 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2.1 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2 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2.3 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3 高层建筑设计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3.1 使用者的舒适
对于高层办公建筑,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是永恒的话题。依此观点,意味着需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使建成的环境与生物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目前,把绿化引进室内已成为一种时尚,树木、花草能调节空间中光和影,提供幽静的场所,使人精力充沛。随着中庭与高层建筑的结合,打破了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的封闭与单调,近年来又出现了在高层塔楼的中间开敞空间进行绿化,沿高层的外表面布置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用于遮荫、绿化。较大的空间可有效降低空间封闭对使用者的压迫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小环境,配合空调系统使室内空气对流更加自然。
3.2 周边环境的协调
高层建筑往往以其宏伟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所在城市区域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从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来讲,高层也起到地标的作用,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避免过分的夸大和突兀以及锐角边正对其它建筑等,降低建筑本身对周边影响。
3.3 型体处理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表现,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二者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总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在设计中表现为对建筑尺度的处理。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裙房、主体和顶部,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人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4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4.1 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
4.2 电气的问题
4.2.1 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4.2.2 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4.2.3 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4.3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总之,一个优秀的高层建筑,不单单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虑,而是需要一个结构、环境、安全等完美统一的建筑设计来指导的。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
[3]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
[4]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09, (10).
篇6
关键词:超高层;设计思路;建筑设计;问题;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风景线,是人们感受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高层建筑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持下,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建筑高度,出现了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结合当代经济、交通以及环境等因素,探讨了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相关要点。
1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平面设计问题
(1)平面设计难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目前,由于我国设计市场不规范,存在着许多的不良现象。因此在平面设计时,设计人员不能合理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且设计单位有些设计人员缺乏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无法对平面设计进行严格审查,从而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满足不了其使用功能。
(2)建筑平面布置忽略了建筑立面的影响。在超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时,有些设计人员仅按照建筑的功能来布置平面,这样就需要改变最初的建筑立面,进而影响到建筑造型和立面效果,假如不改变建筑的立面的话,房间的布局就会很难达到合理,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1.2 立面设计问题
(1)建筑立面变化不统一。在进行建筑立面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建筑的规律来进行工作,要把门窗、墙面、阳台、遮阳板这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它们自身的特点,又要让它们能够互相协调和统一。如果在建筑设计时只追求自身变化,而不注重统一,这就会使设计出来的立面毫无美感可言。
(2)建筑材质和色彩的处理。由于不同的建筑外墙材料和面层有着不同的颜色。所以设计者一定要对这些不同颜色和质感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可以把建筑立面设计的更加绚丽多彩。值得注意的是,在材质色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结合。
2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某超高层综合楼,占地面积约0.9万m2,建筑高度128m,总建筑面积82000m2,其中地上面积68000m2,地下面积14000m2。主要由主楼及裙房两部分组成,是一座集地下车库、商业酒店、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裙房7层,主楼30层,整个项目呈矩形布置。
2.1 设计思路
在建筑设计之前,根据本项目地段的优越性以及该地区居民对建筑的需求,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路:
(1)由于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交通出行便捷,商业办公俱佳以及设施分布众多,服务配套齐全;所以要充分发挥本地块的区位优势,突出项目形象的塑造,打造标志性建筑。
(2)要保证本项目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建设规模,主体建筑房间获得良好采光、通风和景观,建筑平面规整、结构合理,创造和谐优美的城市建筑景观。
(3)通过塔楼及裙房两个建筑体量的并置,营造出宜人的城市街道,通透的材料使得南北两侧的空间得以联系。建筑内部丰富的空间变化,提供了不同的景观休闲场所,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使用户得到良好的空间体验。
2.2 功能布局
本综合楼由塔楼及裙房组成,主要为商业、办公、酒店及配套等,地下1层为停车场、设备用房、管理库房等,地下2层为停车场、消防水池及泵房。地上1层~2层为办公和酒店大堂、酒吧、咖啡厅、配套商业会议中心等,办公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南、北两侧,酒店出入口主要设置在东侧,商业入口主要设置在北侧,办公、酒店、商业人流各自分开,互不干扰;西侧塔楼与东侧裙房通过凹廊连接,凹廊部分1层,2层通高,通过点式玻璃幕形成视觉中心。3层~6层为公寓式酒店区,西侧塔楼、东侧裙房核心筒均布置在中心处,酒店客房均围绕着核心筒布置;7层~27层为办公区;16 层为避难层;28 层~29层为建设方办公区;30层为私家会所区。
2.3 建筑设计
2.3.1 塔楼设计
塔楼标准层平面为正方形,核心筒布置在中心处,四周为酒店客房或办公室,平面利用率高。塔楼东侧布置了6层裙房,为酒店会议中心及配套服务用房,设计时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结合,建筑具鲜明且整体的城市形象。
主体塔楼中的办公空间均围绕着核心筒――交通服务部分布置,塔楼共有10部客用电梯(1350kg,其中董事长及员工办公用梯为1050kg)及2部消防电梯兼货梯(1350kg),均下至地下2层。
2.3.2 裙房设计
裙房中的酒店客房部分亦围绕着核心筒――交通服务部分布置, 其中酒店的核心筒部分还有一个通高的共享中庭。裙房共有2部客用电梯(1350kg)和1部消防电梯兼货梯(1350 kg)。
主楼外立面为简洁的现代风格,采用颇具竖向线条感的幕墙系统及构架,南北向为光洁的石材与玻璃相结合,东西向为金属板与玻璃相结合,形成有力的视觉冲击,裙房与塔楼的风格相互呼应。
2.3.3 建筑外墙设计
在建筑材料上玻璃幕墙采用高通透中空Low-E玻璃,既遮挡太阳辐射,又满足视觉要求及外观通透效果,达到节能和提升室内环境品质的整体性作用。铝材的运用,作为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具有匀质的表皮效果,易于构造精美的细部节点,金属的质感最适于用竖向线条勾勒建筑主体,强化挺拔的体量感觉。
2.3.4 交通组织设计
遵循“人车分流、办公与酒店分行、方便顺畅”的要求,解决好基地内外交通联系和出入问题。地上对外布置主、辅出入口各1个; 并设地下车库入口2个。基地内环绕建筑物形成环形道路,保证消防要求和应急救援需要,避免车流交叉阻滞。
2.3.5环境设计
由于基地面积空间有限,因此要注意利用好基地边缘的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与住宅区间的隔离采用浓密绿植,围合形成独立空间。内部以道路硬质铺地为主,结合精致的草坪、树阵花池、景观小品的布置,满通需要的同时,尽量增大绿地面积和绿量,与建筑相协调映衬,营造自然、舒适、宜人的环境。
2.4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4.1 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和疏散宽度问题
由于部分楼层形成上下通透的中庭空间,根据《高规》5.1.1条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10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一倍,故设计时在中庭四周设置有特级防火卷帘,且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m2,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客房距疏散楼梯的距离均控制在20m。由于部分楼层设有大会议室 多功能厅、酒廊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根据每1m/100人的疏散宽度计算,现有疏散楼梯宽度不够,于是经与专家协商,把人员密集场所的房间均标注具体人数或设置室外钢梯,以满足疏散宽度要求。
2.4.2 避难层的楼梯转换问题
根据《高规》6.1.13 条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且避难层净面积为5人/m2避难层处的楼梯设置与避难层上部和避难层下部的楼梯为同一楼梯,只是在避难层时楼梯梯井处设置隔墙把梯段分隔开,从上部下到避难层的人员和从下部上到避难层的人员从同一部楼梯的两个出入口上下,关于两个出入口是否都要设置前室,经与专家多次沟通,并与《高规》编写组王渭云主任联系,最终敲定避难层同一部楼梯的两个出入口均设置前室。
3 结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设计不同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在超高层建筑设计时,不仅仅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虑,而且需要加强功能、空间和交通组织等几个因素的协调和统一。同时还要注意消防和安全问题,尽量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以创造出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超高层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 10 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 2 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 20 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 1. 5 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施工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 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 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
3.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而在这些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概述
1、火势猛烈,火灾蔓延速度极快
高层建筑美观漂亮,建筑物内装修了很多容易燃烧的东西,比如说窗帘、地毯以及各种装饰等,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猛。同时,高层建筑还设计了一些井道,比如说电缆井、排气管道以及电梯井等,这些都能够引起火势的快速蔓延,也就是“烟囱效应”;除此之外,竖井具有抽风效果,如果引起火灾,就会快速的向别的地方蔓延,楼层的高度与抽风强度以及火势猛烈程度成正比。
2、火灾扑救工作复杂
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办法要强调“自救”的重要性,但是,高层建筑配备了非常复杂的防火设施装备,当救火系统中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时,这一救火系统就很难起到关键作用。将火扑灭在发生前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现场工作者并不会熟练地掌握灭火设施,当火势变得猛烈时,消防人员赶到,当他们爬到起火点时,体力消耗很大,同时还会发生消防人员与地面联系不方便的现象,或者是救援用水很难到达高层建筑上,因此,这样就会造成越来越迅猛的火势,救火困难性大。现在,我国自行生产的登高消防车并不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灭火需求,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困难。
二、高层建筑防火的隐患与问题
1、设计图纸不全,消防审核困难
一些地方建筑物的设计者并没有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或者是专业设计者不足,并不能够科学的装备出合适的灭火设备。同时,建筑物的建设时间少,设计花费的时间少,设计者只能够简单的设计出图纸,并没有相互合作,共同处理施工图纸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造成了较多的施工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施工者仅仅按照设计草图进行施工建设。
2、监督不力,源头关把不严
一些消防监督者并没有真正的履行监督责任、把控施工的各个步骤。比如说消防施工监督者并没有仔细研究消防设计图纸,也就不能够发现消防设计图纸的问题,施工审核时也并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审核建议,一些消防监督者还并不能够对疏散门以及消防栓的位置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也有一些消防监督者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监测程序,在进行施工检测时,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种种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国在消防监督方面的不足。
3、施工质量差,消防设施运行难
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时,没有真正的公布工程量,减少了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有很大的缺口,进而造成了较低的工程质量;有的施工单位的技术工作者还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规范标准等,施工过程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进而经常发生施工过程的技术性问题。
三、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探讨
1、相关规范对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分析
有关规范要求,高层建筑要分别和高层建筑、裙房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之间保持13m、9m、11m、14m的防火间距;如果是裙房,则应该跟裙房和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分别保持6m、7m和9m的防火间距。尽管规范里明确进行了防火间距的规定,也根据规定执行了对图纸的审核工作,但是笔者觉得,应该要在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要对消防车扑救火灾以及救护人员等方面作出深入考虑,以此决定建筑物间的最小间距。
2、关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除之间,不仅要保留一足够的防火间距与消防车道以外,还一定要满足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与登高消防车的操作需要。一般情况下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只有确保留下所有指标中最大的距离标准才能确保发生火灾时可以顺利实施救援工作。这就要求具体分析消防车的技术参数与操作特点,还要考虑建筑物高度的情况。当前,国外最高的登高车能够上升112m的高度,我国的很多发达城市也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而选用了最高可以升高至上百米的登高车,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只能选用50m以下的登高车型。截止今天,我国几乎所有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都根据规划选用了30~50m云梯车。
消防云梯车的工作特点包括:首先,云梯车的曲臂在从初始状态到完全延伸的过程中,能够沿着消防车的长度的方向展开,不需要多出消防车宽度的额外空间;其次,可以一节一节将消防云梯车的曲臂展开,还能依照根据消防车登高救人的实际状态对曲臂的高度作出调试;再次,如果云梯车的曲臂达到完全伸展状态,就可以进行360°的回转,因此没有空间走向盲区的存在;最后,正常情况下云梯车工作的曲臂与水平面幅角在45°~75°之间,一旦超出这一角度,就出现了危险工作区。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和高层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距离最好在5m以上,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可以有障碍物出现,消防车道的宽度至少为4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该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至少要大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应该大于18m×18m。事实上如果消防登高车和建筑物间的距离保持在5m左右,那么就没有办法真正发挥自身的灭火救援能力。所以,救援灭火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所以,用来救助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车的消防车道一定要确保将消防车道的宽度保持在5m以上,消防车道转弯半径设置在12m以上,而消防车回车场面积则要超过18m×18m。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包括安全隐患分析决策的相关研究开始出现,但真正讨论高层建筑项目安全隐患尤其是防火间距问题的文献却仍不多见。关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终极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其中,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秉安.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操作面的设计及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19(4):27-28.
[2]李悦.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1):25-26.
[3]沈友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2):130-133.
[4]庞建军.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范措施改进[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070-1073.
篇9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op of the main building located characteristic and fire hazards a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ire easily aris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 to fire fire aspects of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ce; Fire control safety; Fire; design
随着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展迅猛,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高层化。许多高层商住楼不断涌现。近些年来,高层商住楼方面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相对而言,因为高层商住楼的容积率一直在变大,容纳的人数比较多。但是,纵向的交通容量极其有限,还有,外面开放的空间从面积上来讲比较少,所以,在发生火灾地震之类的突发自然灾害时,消防和避难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高层类型的建筑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火灾而导致重大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2001年,就在美国“9•11”事件后,全球对高层建筑领域的火灾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据有关的火灾资料统计,一般而言,建筑领域的火灾达到了火灾总数的60%,而高层建筑火灾在建筑火灾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火灾机率很高。损失之大,令人吃惊。因此,我们务必要做好高层商住楼的防火和消防设计。高层建筑的体积大、人员多、楼层高、具有繁杂的功能,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高层商住楼的主要建筑特点、火灾危险性及及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一、现代高层商住楼的建筑特点
1、高层商住楼的分布十分广泛、使用功能多种多样。商住楼大多数都是底框架结构,也就是在临地面若干层(建筑物底层)利用钢筋混凝土梁、柱,这样形成了框架,具有了较大的空间,这样可以用作商场、商店或者批发交易区等;在它的上部普遍利用砖墙的承重结构,形成了可以作为住宅的小开间房屋。这类的沿街布置很多,在城市建成区,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商住楼既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又能使得群众在从事商业活动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所以,商住楼广泛分布在市区各处、普遍存在。
2、人员的流量一般比较大,状况不是很清楚。商住楼的人员相对比较集中,此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情况日益复杂。在住宅区内,常住人口已经上百,日间居民外出学习、工作,滞留居民中妇幼、老弱、比重大,夜间较之日间有大量居民滞留之中。商业区营业期间有大量流动人口,少有几百人,多则上千人。
二、商住楼的火灾危险性
1、疏散比较困难,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商住楼与其他场所存在不同的是,楼上住户比较集中,人员疏散较困难,有较多的可燃物,起火因素很多,蔓延起来,速度很快,在扑救火灾方面,有很达到难度,火灾危险性。火灾一旦发生,楼上广大住户的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群死群伤的严重事故很容易发生。
2、火灾因素繁多、火灾荷载大。商住楼兼有住宅、商业及仓储等诸多功能,建筑内部设施、设备大多具有可燃性,如商场内的货物、展台、货柜及住户家具等都具有可燃性。商住楼内居民生活用火与人员大量商业活动使诱发火灾的因素增多。商住楼要满足商业和住宅两种用电,一般线路复杂,耗电量大,再加上设有大量照明灯具、电器设备、变配电设备等,极易因用电不慎引发火灾的发生。
3、竖井管道密集,燃烧猛烈并极难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楼层之多、高度之大,热风压由室内外温差组成,相对而言,这个数值很大,一旦起火,火烟风压也相对地提高,楼层越高,氧气供应就越充分,相应地,在火场区内,热对流的速度也就变快,燃烧也就越猛烈,不断蔓延的火烟速度越来越快,控制以及扑灭的难度很大。根据工艺需要,在高层建筑内,建立了许多管道竖井,如电梯井、通风井、电缆井等,竖井的增多必将导致火烟蔓延的速度加快,并且管道在同层中穿行时,势必要穿过墙壁又导致了隔离防火的效果下降,甚至火灾发生时,这些竖井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更难控制。
4、烟雾浓、毒性大、扑救时间长,建筑物易倒塌。商住楼商场营业区、仓储区一般存有大量的棉、毛、塑料制品和化纤织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浓烟、高温和毒气,商业区内部装修复杂,比较封闭,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不易扩散。如果火势已形成大面积燃烧,消防人员只能在着火区实施冷却,对降低整个着火区温度无能为力,使其着火区温度相当高。建筑构件一般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燃烧二至三小时会导致强度降低,无法承受大楼自身的重量,从而导致建筑整体坍塌。
三、商住楼消防设计审核中常出现的问题
1、商业营业厅的疏散。“高规”规定商住楼的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若没有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则应按照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而在消防审核及验收过程中,是很难要求建设单位做到的。大部分商业营业厅只有几个柱区几百平方米左右大,即使审核或装修设计时建设单位考虑种种因素这样来做,但在消防验收时往往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防烟楼梯间也是按“高规”要求来进行设置,但在后面的经营或者使用过程中,因为绝大多数的商业营业厅的面积很小,且部分由于变更了产权,为了节约使用面积,在装修过程中通常拆掉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有些还特别把封闭的楼梯修改成了敞开的楼梯,给消防审核与负责监督的管理部门带来许多难题。可以将商住楼中内的住宅与商业营业厅分开处理。
2、在如何处理消防电梯方面,根据有关规定,在高层商住楼内,需要配置消防电梯。但不是详细地说明了消防电梯应在何处。如果在每层商业厅设置消防电梯的前室以及开口,其前室面积至少要建设6平米。笔者建议,消防电梯可不在每层商业厅设前室开口,其理由如下:
(1)消防电梯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运送负重的消防队员到达高层建筑中救助被困人员和补救火灾,在商住楼的商业营业厅,虽然它的顶层有一定的负荷,但就它的体能而言,足以持续到完成灭火活动。
(2)在商住楼中,消防电梯仅仅是商业营业厅的通道之一。在中小城市消防队,国产云梯登高车也得到了普遍的利用,登高补救能力都超过了30米,而且,在大中城市中的许多消防站,还配备有外国进口的消防车辆,登高补救的距离均超过了50米。通过运用诸多性能良好的设备,不但可以输送消防队员和救灾物资,而且还能快速地抢救被围困的人员。
3、防排烟设计问题。一些开发商将裙房商业部分布置成多排摊,外窗可以用来排烟。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市场和超市而言,广告牌之类的物品完全封死了窗户,就算全部方向都安装有可开启的外窗,但是,最远点与可开窗部位之间的距离大量地超过了30米,利用自然来排烟,效果很难奏效。在裙房内部,如果安装有机械排烟系统,在安装排烟口及排烟管道时,难度也不小,如设置外墙上,建筑立面的造型就会受到影响,设在屋顶则将对人行道、屋顶花园等造成不利的影响。
本文认为,为了进行自然排烟,裙房内各房间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开启式的外窗,封闭中庭、自动扶梯、走道等为止,如果必要,可以安装可以进行机械排烟的设备,在裙房屋面设置排烟口时,利用屋面特殊的构筑物或者通过过屋顶天窗,在裙房处可以设置排烟口,并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它相互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屋顶方面的排烟口过程中,应避免烟气对居民疏散、消防补救造成的负面影响。
设计者需要针对自己所设计的建筑物的详细情况,通过利用各种处理方式,满足消防安全目的需要,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楼梯布置要符合双向疏散要求,设前室防烟且必须封闭处理好,符合建筑防火规范上对安全疏散提出的详细规定。火灾发生后尽可能将火灾局限在起火地点,不使其向外蔓延,也是建筑防火设计人员要注意的事项之一,防火墙和住宅的单元墙设计成水平方向是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设施,楼板是垂直方向也是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设施,
尽量采用不燃、难燃装饰或陈设,尽可能采用难燃材料或不燃材料做好内部的装修。装修时少用或不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可燃材料。从根源上减少火灾发生、避免和减少火灾造成的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四、结束语
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消防安全方面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很多,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严格的高要求。但总的来说,一切以人为本,科学设计, 应充分重视消防设计,严格执行“高规”要求,加强各方面综合协调,达到消防安全与使用功能相统一,落实技术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付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管理,2008(22)
[2]周冬林,英伟,范丰丽.高层建筑火灾分析及防火设计[J].安防科技,2006(7)
[3]罗伟,刘彦.浅析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因规定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4]周凤祥,浅议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及防火设计[J].经济论坛,2011,9(109)
作者简介:林道平(1983-),男,福建省福清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消防工程。平潭综合实验区消防支队筹建组,平潭综合实验区 350400
篇10
关键词: 消防扑救面;消防作业场地;消防车道
0 引言
由于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只对消防扑救面的长度、裙房布置及安全出口做出了要求,并没有明确消防扑救面如何设置消防队员通过举高消防车进入建筑内部的门窗洞口,也没有明确登高作业场地的进深、坡度、承载力及登高消防车通行及回车的条件,因此造成许多高层建筑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举高消防车进不去、靠不近、展不开等诸多问题,致使火灾时灭火救援人员无法利用现有的举高消防车靠近主体建筑实施灭火、救援行动,造成本可避免但未能避免的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1 消防登高面和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定义
消防登高面是指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建筑主体,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和消防队员进人高层民用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和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系指登高消防车沿高层民用建筑登高面实施登高作业的操作空间(包括消防车道及其上方空间)。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车道
在《高规》第4.3.4 条中,对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的设计未作明确的要求,消防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过小,不能保证举高消防车的通行。消防车道距建筑物的距离只做出“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的规定,未作出最远的规定。
(2)消防扑救面
消防扑救面如果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火灾时玻璃幕墙的大面积脱落容易对消防队员和疏散人群造成人身伤害。消防扑救面呈不规则形状,从而影响举高平台与建筑的开口搭接,不利于灭火救援人员利用举高平台救援楼内的被困人员,也不利于灭火救援人员从外部观察火源、火势,更不利于灭火救援人员向着火部位实施射水灭火。
(3)消防扑救场地
举高消防车的操作空间不足,无法实施登高作业;或登高作业场地上空举高车作业幅度范围内有架空管线和高大树木、路灯等障碍物,影响举高消防车实施登高作业【1】。
登高作业场地不平整、坡度过大或承载力不够,无法确保车辆稳定,致使举高消防车无法作业。
3 解决措施
3.1 消防车道
3.1.1 消防车道转弯半径
在我国的消防技术标准中,对消防车道的净高净宽、回车场地的尺寸、承载力有具体要求,但对车道的转弯半径《建规》、《高规》均未作规定,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建规”图集(05SJ81中关于各类消防车的转弯半径的设计要求:(1)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10m;(2)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3)一些特种车辆转弯半径为16-20m。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工程设计图纸审查时还应该结合本地消防部门作战车辆的具体情况,了解当地消防车辆的技术参数,并作相应的设计修正【2】。
3.1.2 消防车道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消防车道的作用是火灾时供消防车通行、停靠取水施救、并提供消防队员安全的战斗展开场地。因此控制车道与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的消防技术标准仅在《高规》中对此有“宜大于5.00m”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在工程设计和审查过程中,应该对消防车道与建筑物的距离加以明确【3】。
3.2 消防扑救面
3.2.1 扑救面是否应连续布置
“高规”规定建筑的底边应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作为扑救面,从规范的含义来看,扑救面的设置是一段连续的建筑外墙面,实际各地的执行也是如此。但随着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连续的外立面作为扑救面不仅不可能而且反而造成部分建筑立面无法登高施救。如“品”字形、花瓣形或其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笔者认为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扑救立面可以连续设置或分段设置,应结合灭火实际,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消防登高立面应尽量连续设置,确有困难时,可按照设计建筑的实际情况分段确定登高立面并利于建筑整体施救。
3.2.2 扑救面本身的消防技术要求
规范仅对在扑救面范围内的裙房规模和通道设置作了要求,对扑救面内的外立面做法没有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在除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明确:消防登高范围内不应布置任何架空线缆、高大树木以及室外停车场等妨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扑救面以内应有外窗、阳台、凹廊等可以进入建筑内部的消防口或可供人员集散、紧急避难的公共部位或区域;另外,玻璃幕墙火灾时容易坠落,使地面的人员受到伤害,因此,消防登高面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3.3 消防扑救场地
对于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来说,除了合理设置消防登高面以外,还必须考虑合理设置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由于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于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设计没有明确的规定,故笔者认为应参照国外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另外对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消防设计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投资成本;可以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高度等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增加消防登高面一侧的消防车道宽度的办法,解决好消防登高作业场地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沿消防登高面开展多方位灭火救援行动,又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2)消防登高作业场地必须为硬质地面,其承重荷载应满足相应大型消防登高车的工作荷载要求;如消防登高作业场地下方设有地下室,则其地下室与地面之间应按大型消防登高车的工作荷载要求设置结构转换层。
(3)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要尽量平整,范围以内不能有较大的高度差,以方便消防登高车操作时快速调整撑角,保持车辆稳定。
(4)消防登高作业场地附近要合理布置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以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冲突。因为一辆登高消防车或高喷消防车出水,一般需要两辆普通消防车同时供水;所以根据灭火的实际需要,消防登高作业场地周边40m范围内应设置至少2个室外消火栓;并且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要给担负供水任务的消防车辆留有停车位置和空间。
另外,消防水泵结合器应尽量远离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设置,并以普通消防车给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时,不占用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而影响登高作业为准。
4 小结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扑救场地和扑救面在高层火灾扑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总结设计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对策,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白洁.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登高面和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消防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9)
[2] 李生辉. 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面的探讨[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7)
[3] 王铭珍. 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计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层建筑实例分析